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精選26篇)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精選26篇)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

我看了紀錄片很興奮,它不僅是一部紀錄片,更像是一盞明燈,將永遠照耀着我奮發向上!借用一句台詞:有一種驕傲,叫我是中國人。”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精選26篇)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下,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在紀錄片中看到C919大飛機順利起飛的畫面和港珠澳大橋沉管合龍時,一種深深的自豪感瞬間湧起。

中國車、中國橋、中國路、中國港、中國網……其中,一個個非凡的超級工程,展現了中國“新時代”的新標誌。看到一句“命令我們,無論你身在何處,當別國淪陷後我們都會帶你們回家。”

頓時感動的我涕零而下,頓時讓我以自己是中國人而引以為榮和感動自豪。也許錦上添花遠遠沒有雪中送炭更能沁人心脾、暖人肺腑。當我們面臨為難時,不再驚慌失措,因為我們有我們的祖國和偉大的黨。

它能在困難面前為我們點亮明燈,它能在危難時讓我們覺得有依靠,它能在苦難之時救我們出火海……“這些年,我們都親身感受過祖國臨危不懼、自信從容的大國氣度,感受過萬眾一心抗險救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同胞深情,多少次目睹羣眾自發高唱《我愛你,中國》的豪邁。”

我耳邊總會響起習近平給我們説的那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總會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2

昨日,我觀看了由央視、中影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該影片將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發展和成就,以紀錄片的形式呈此刻大銀幕上,透過鏡頭展現強國風采,傳遞中國力量。電影帶來了視覺與心靈雙重震撼,為祖國感到自豪。

展示的是成就,帶給觀眾的是憧憬和期望。

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生產總值增速穩居世界第一;全世界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173項扶貧政策;高速公路網總里程世界第一;全國銀幕數量穩居世界第一……每一個數字,每一份成績,都是奮鬥的縮影,述説着這個龐大而又強大的國度五年來蒸蒸日上的功績。

貧窮的民眾變富了,落後的地方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了,各類資源均衡了,貧富差距縮小了,這是國家崛起、強盛的基礎。而這一切正朝着希翼的終點大步向前。

期望,總是孕育在春天。

有期望,還要和勤奮做伴,才能如虎添翼。我國自主生產的復興號列車、C919大飛機、藍鯨2號、蛟龍號……一系列科技成就,折射出我們龐大的人才儲備,以及他們為科學事業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不停歇的奮鬥精神,同時也展現了我們國家邁向科技強國那鏗鏘有力的腳步。這是大國實力極佳的寫照。

當看到科學家、工程師理解採訪時訴説對理想的執著與堅守時,我們怎能不動容,怎能不堅信這是個有期望的時代,這是個能夠讓奮鬥者出彩的新時代,他們是譜寫時代鴻篇的揮毫潑墨者,也是未來生活的拓荒者。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用百姓視角聚焦國家發展,又以國家的視野關注百姓民生。脱貧攻堅、醫療保障、生態禮貌建設、國家安全體制等各領域的顯著成就,讓個體的奮鬥與社會發展交織產生的磅礴之力擴散。既展現了生動的百姓生活,也呈現出全國人民用心自信、鋭意進取的精神風貌。

《厲害了,我的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全面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下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

當一幕幕壯觀恢弘的大規模航拍鏡頭從眼前掠過,祖國的壯美山河、卓越成就所帶來的震撼與自豪感,撲面而來。我們自豪於生活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新時代,我們沉浸於這一首首奮鬥之歌若譜寫的誘人旋律,我們慶幸於當期望配以勤奮依舊能產生強大的推動力。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3

近日一部電影光憑名字就吸引了我的好奇心,厲害了,我的國。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部電影,我知道咱祖國偉大,但是我的祖國到底厲害在哪裏了,《厲害了,我的國!》給了我答案。《厲害了,我的國》濃縮了中國五年來的飛速發展。

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非凡的超級工程,引領嶄新的強國時代;一幅幅家國畫卷,則講述着每一個平凡人的努力。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生產總值增速穩居世界第一;藍鯨2號、蛟龍號、全國銀幕數量總和穩居世界第一;全世界的基本醫療保障網;173項扶貧政策;人類歷的射電望遠鏡FAST;高速公路網總里程世界第一……擁有燦爛歷史和悠久文化的中華民族飽經風雨,如今以昂揚的姿態,向世界展現着自己的風采。

除了一個個振奮人心的紀實鏡頭,還將這些輝煌成就與相關人物背後的故事結合起來,借珠港澳大橋總工程師等鮮活的人物,深入細緻地講述了這些偉大成就背後建設者們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真實地反映了人民羣眾在各行業各領域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建設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在建設征程上的偉大奮鬥,因平凡樸實而偉大,因真情實感而動人。讓我發現,原來這些偉大的工程,偉大的數字,是由我們這些平凡的人們一個一個幹出來的。

原來我的汗水和付出,也能夠匯聚入海成為一個個偉大的奇蹟!“我們一起奮進接力,讓我們一起播種希望,耕耘土地。

我們自信,我們前行,看中華兒女走向新的天地。”伴着悠揚的旋律,最後,銀幕的鏡頭劃過祖國的壯美山河、劃過一個個超級工程、劃過海外僑胞感人畫面、劃過中華民族各族兒女攜手共進的幸福笑容……記錄了我們過去五年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表達了億萬國人共同的心聲,傳遞了人民心中的自信昂揚,也展現了中華民族必將復興的未來之路。

有一種祝福叫祖國你好,有一種驕傲叫揚眉吐氣,有一種努力叫苦幹實幹,有一種夢想叫偉大復興。身處美好時代,身逢歷史機遇,讓我們攜手共進、砥礪前行!凡揮淚播種,必歡呼收穫!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4

由中央電視台和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播出後,備受大家關注。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寫實與藝術相結合,精彩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下,中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十分值得觀看。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即將隆重召開之際,全國上映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可謂具有深刻的宣傳教育、鼓勁加油等推動好處。而全面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五年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針對下一個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前景,作出科學擘畫,則是億萬國人關注的大焦點。五年,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底都有哪些,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會帶你走進完美的記憶隧道。未來,我們朝着既定的方向目標奮進,完美的記憶也會激發出新的智慧和力量,進而信心更足,幹勁更大,速度更快,質量更好。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6

大連是一個美麗且不可複製的地方,在這裏我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有別於北京風格的,很想和朋友們分享更多我的收穫,很想把我快樂更多的傳遞給你,這,就是我在這個假期裏要為朋友們努力去做的事情,於是,拿起相機,我們又該出發啦!

我今天又會為大家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猜猜看,我又會帶領大家去哪裏轉轉呢?來吧,跟我一起去看看我在“黑石礁”的收穫吧。

“黑石礁”位於大連水產學院的後方,是距離大連市區最近的地質景點,這裏的海岸線曲折多變,約十幾億年前自然形成的巖溶景觀———黑色礁石,它們遍佈於岬灣之中。漲潮時在水面或隱或現,神祕莫測;枯潮時兀立於灘面,蔚為壯觀。黑石礁,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其特點在於“礁石是黑色的”,那黑色的巖體層層疊疊如凝固的海浪,一座座石嶂千姿百態,有的如寶塔聳立,有的如雄獅昂首,甚為壯觀。因為這裏的礁石全是黑色的,久而久之才會有了“黑石礁”這個名字。

來到這裏的人們或在此游泳,或在此掇拾閃光的貝殼,或盪舟在海上礁林中,或蹲在巖礁上悠然垂釣,每一件事都充滿了雅趣逸緻。

我來到這裏才知道,儘管這裏也是海邊,可是沒有大家想象中那細緻柔軟的沙灘,除了大片的礁石區便是大片的碎石塊,所以在這裏踩踩水、泡泡海澡還可以,可不是絕佳的游泳場所,一不留神就會被堅硬的巖石劃傷皮膚的。

我沿着觀光石欄走在長長的木質棧道上,一路跑跳着來到一個圓弧形的觀景平台前,從這裏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形態各異、別具特色的黑礁石,這種美,真的很是獨特哦!

離開觀景平台沿着圍欄繼續行走,便找到了可以下到礁石區的台階,我興奮地在礁石上蹦來跳去,時不時地會發現隱藏在礁石間那美麗的小貝殼。

這時,不遠處有人釣上了一條樣子很兇猛的小魚,這裏的人把它叫“黑頭”,還有人把它叫“石斑魚”。“石斑魚!”我大叫,“那好象是很好吃的魚啊!”旁邊很多人都被我的話逗樂了,那人看到我的“饞樣”,很豪爽的説:“寶貝,拿去吃吧!”“謝謝伯伯!”我欣喜若狂地接過那條“美味”石斑,就這樣,我在黑石礁意外的收穫了這條花斑魚。

拎着裝有魚兒的水桶我更加開心的在礁石區“找樂子”,這時,又有人在釣魚時釣上了一條寬寬大大的海帶,看到我在那裏玩,於是送給了我,那條海帶上還帶着一隻活蹦亂跳的小蝦,我把它也放在了小桶裏。不久,一個要離開黑石礁的遊客又有人送給了我一隻螃蟹,張牙舞爪地向我揮舞着它那大鉗子,我毫不示弱地説:“讓你神氣,把你也關起來!”我把它也放進了小桶。

怎麼樣,黑石礁沒有白來吧?我真的很有收穫呢!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7

不去品嚐生活的苦就不會懂得幸福的真諦。從古至今,有誰沒有遭遇過挫折,又有誰沒有過不幸的時刻呢?但不論如何,堅強的人都會努力克服艱難而堅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顯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決心,就會發現活着就是幸福。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着》就是要演繹這種堅忍的“活着”。

《活着》講述的是中國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個富有家庭裏發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對夫婦,丈夫富貴,妻子家珍。由於吃喝享樂,沉迷於賭博,富貴最終把家裏的財產輸得一乾二淨。父親因為他的墮落氣得生病而死。從此,家破人亡,他們兩口子不得不面對苦難的生活。

俗話説:“有果必有因”。富貴家境衰落,他妻離子散的悲劇是他走上墮落的不歸路,成日不思進取吃喝賭博的結果。在此之外,還有別的原因嗎?是不是他的父親和妻子不關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富貴固執的本性。他漠視父親和妻子的多次規勸,執迷不悟,最終致使家境衰敗、貧窮潦倒,天天過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國民黨抓住並差點喪命;他曾在被別人鄙視的環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時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價值。影片中有一個關於他教訓孩子的情節值得我們思考。“小雞長大會成鵝,鵝長大會成羊,羊長大會成牛。”小雞怎麼能變成鵝呢?或許想告訴孩子,再貧困弱小的人也能成為生活的強者吧。是啊!生活雖然不是什麼時候都盡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擁有信心,明天將會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麼樣的人呢?現在我們來給她作個分析吧。影片中描繪她的部分沒有富貴多,可是我們可以看出她是個既通情達理又温柔賢惠的妻子。人總是有喜怒哀樂的,家珍有時也生丈夫的氣,所以她才在懷孕時帶着個啞巴女兒回孃家。可是富貴那時候怎麼知道家珍 —— 一個已經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他,一個夜夜哭泣勸告丈夫不要賭博的妻子正在家鄉艱難地供養着孩子,並且期盼着他早點醒悟。要是沒有毅力,沒有信心,説不定這個柔弱的農村婦女早已經沒有勇氣生活在這世上了。這個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堅韌的。怪只怪富貴這個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們倆才只能過着艱難困苦的生活。

這個故事説到這算是告一段落,不過劇情仍未結束。也許導演還要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中國的環境不斷在變,人也隨着不斷地變。但是不論如何,不論發生什麼事,活着的人還得活着,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嚐酸甜苦辣與喜怒哀樂。

富貴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進的歷史走到中國建國初期。這期間,他們的孩子友慶被春生(他們的老朋友)騎車撞死了。其實春生不會開車,卻自以為是,結果。。。。。。。這個可憐的孩子再也沒有機會品嚐媽媽給他做的12個餃子了。 作為編劇,導演,為什麼安排了這樣一個情節呢?是否想通過加深富貴和家珍的痛苦,來表現他們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們還想提醒人們,做事時不要不懂了裝懂,否則釀成悲劇再怨天尤人也無濟於事了。有慶的死真是令人扼腕歎息啊!

還有一個令人痛心的情節是富貴的女兒在生孩子時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並不像人們説的那樣是由老天爺安排的,我覺得是由當時迂腐的社會觀念造成的。我們都知道六十年代的_____讓許多知識分子被批判為資產階級。 影片中的醫生是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給富貴的女兒接生的接生員是個有經驗的醫生的話,這個悲劇就不會發生了。這種情節真令人悲哀憤怒。親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為父母該有多痛苦呀!我原以為富貴和家珍會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擊而喪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氣,可他們卻能面對現實,承受苦難,頑強地活着、活着!我深深地被他們的堅強與勇氣打動。

《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長的電影。富貴和家珍夫婦的人生經歷帶給我們這樣的啟示:生活就像是一條路,不總是平坦而筆直的。人只有一勇氣、毅力和信心去面對和克服種.種的挫折與不幸,體會幸福的不易與甜蜜,才會更加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種證明,是一種歷練。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8

古往今來,人們都在感歎人生的短促,時光流逝的迅速。從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到曹操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到現在各種各樣有關光陰消逝的描述,人們總害怕時光的消逝,總時時在珍惜時光,時時在描述時光的飛逝,然而很少人會像朱自清那樣,用詩一般形象精煉、富有抒情性和節奏感的散文,於灑脱之中感悟時光的匆匆!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中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由這樣一句話:“人生屬於人們的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説:我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好事業——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而鬥爭!”我們不是保爾,可我們也應珍惜時間,不應該碌碌無為。

人們總是把事情往明天推,正如清朝詩人錢鶴灘的《明日歌》的一句話:“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是啊,一百年裏能有多少個明天呢?少年易老,時光易逝,此時不上,更待何時。

“在逃去如飛的日子裏,在千門萬户的世界裏的我又能夠做什麼呢?”這不單單是作者的對時光流逝的感歎,更是人們對青春不再的感慨。是的,我們又能夠做些什麼呢?“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此我也有同樣的感慨,三年,在迷迷糊糊之中便過去了,雖知時光的匆匆,卻又無奈時光的飛逝。光陰一去不復返,“為什麼偏要白白走這一遭啊?”這是一個看似平常而思之肅然的問題。作者沒有正面回答,但答案是明確的,肯定的,不能白活一回。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着些什麼痕跡呢?”讀到這裏的時候,我思緒萬千,卻霎時面紅耳赤。是啊,人生是一段長長的旅程,卻又彷彿一陣微風吹過,再也留不住時間的腳步。

天黑了,有再亮的時候,可那是昔日的亮光嗎?春天過了,四季輪迴,有在現的時候,可那是昨日的春天?日子一天天過去,浪費了多少,我下定決心:在接下來的明天裏,從這一秒開始珍惜時間。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9

九月三十號,按學校的安排,本年級符合家訪條件的教師全部參加了《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家訪活動。對於這樣大型、全校性的教育活動,以前從未有過,經過認真準備,老師們有單獨行動的,有相約而行的,也有全家總動員的(像本年級的楊柳老師、靳麗丹老師、陳麗老師),老師們的足跡遍佈九個鄉鎮,幾十個村莊,認真而順利的完成了家訪。

快樂,源自於通過家訪,老師們收穫了真情、收穫了信任、收穫了理解、收穫了寬容,心靈得到了洗禮,教育得到了昇華。

通過本次家訪,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收穫,下面結合本年級老師的家訪實際情況和感悟,談一談對家訪的認識和思考。

一、家訪的收穫:

1.通過家訪,更多更全面更深刻的瞭解了學生

在家訪中,老師們可以瞭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瞭解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矗

2.通過家訪,讓家長了解了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和家長增進了溝通。

現在有很多家長並不是很清楚自家小孩在學校的表現和學習狀況,原因可能是家長很忙,無暇顧及,也可能是小孩隱瞞不報或欺騙家長。通過家訪,老師可以把學生在校表現和存在的問題如實的告知家長,以便於尋求解決辦法,並最終和家長達成一致意見,在學校、老師、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這是一個電話所不能替代的。

3.通過家訪,增進了師生感情,拉近了師生距離,讓學生更加熱愛老師、熱愛學校。

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落落大方的,並不是每一個學生都會主動向老師敞開心扉的,通過和家長面對面的交流,讓學生卸下心裏的防備,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從未溢於言表的關心和呵護,可以讓學生領會到老師的希望和期待,從而增進師生間的理解,拉近師生間的感情,對今後的教學起到積極作用。

4.通過家訪,讓家長更多的瞭解了學校的管理現狀和發展情況,樹立了學校的品牌意識。

通過向學生家長講述我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成果和學校發展等基本情況,增進了家長對學校的瞭解,解除了家長的一些困惑,增強了家長的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5.通過家訪,也瞭解到家長對學校的一些期待和建議,為我校工作的改進和完善指明瞭方向。

如學校封閉管理如何進行,何時進行?能否加強住宿生安全管理?家庭貧困能否多給予照顧?學校食堂能否增加一些價格不貴又能吃飽的品種?老師能否多與家長溝通聯繫?等等。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0

《麥田裏的守望者》其實很早就接觸過這本書的名字了,只是一直沒有找時間去好好的讀一讀。最近,想上網找一些適合自己的書來閲讀,無意中發現了它——《麥田裏的守望者》這個熟悉的名字,才又一次勾起了我閲讀的興趣。

《麥田裏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是16歲的中學生霍爾頓.考爾德,他出生於紐約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學校裏的老師和家鄉強迫他好好學習,為的是出人頭地,以便將來買輛凱迪拉克。而他在學校一天到晚所幹的,就是談女人、酒和性,他看不慣周圍的一切,根本沒心思用功讀書,因此老是挨罰。到他第四次被開除時,他不敢回家,便隻身在美國最繁華的紐約城遊蕩了一天兩夜,住小客店,逛夜總會,濫交女友。他在電影院裏百無聊賴地消磨時光,糊里糊塗地招了妓女,情不自禁地與虛榮的女友摟摟抱抱。與此同時,她的內心又十分苦悶,企圖逃出虛偽的成人世界,去尋找純潔和真理。這種精神上無法調和的極度矛盾最終令他徹底崩潰,躺倒在精神病院裏。

一開始讀《麥田裏的守望者》,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喜歡,因為幾乎每一段文字都會夾雜着一兩句“他媽的”或者是“混賬”之類的粗口,這是在其他書裏還沒有遇到過的情況。另外,讀了一大半書後,也沒有發現有什麼是能和麥田裏的守望者能扯上關係的。可是,我想,既然作者能用這幾個字作為書的標題,一定有它的合理之處,那麼麥田裏的守望者究竟指什麼呢?帶着這個疑問,我有接着往下讀。其實,説實在的,一開始,我真的不太喜歡該書的主人公霍爾頓。他的頹廢、消極、滿口的髒話讓我難以理解,甚至無法忍受。可是,漸漸的才發現,原來霍爾頓的彷徨、叛逆、玩世不恭都是有原因的,是因為當時所處的環境使他變得抑鬱、憂傷、病態。在這種環境的壓迫下,他別無選擇,他只好漸漸地掩藏起他那顆敏感、脆弱而又善良的心。

或許,從表面上看來,霍爾頓不求上進、揮霍無度,他還不學無術、卻總在抱怨,但是如果你細細地品味過這本書,你會發現霍爾頓其實有它天真和善良的一面。雖然,他看似對所有事情都是否定的,對所有人都是懷疑的。但事實上,他懂得欣賞,懂得愛,他感情豐富,他細膩敏感。他是一個真正熱愛生活的孩子,在他的心靈深處對幸福有着很大的期待和渴望。

“有那麼一羣小孩子在那麼一大塊麥田裏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説——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説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裏的守望者。”這是霍爾頓對他的妹妹菲比説的一段話。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霍爾頓渴望幸福,可是幸福卻是那麼的遙不可及。他不過是想離開那個浮躁的地方,找一片純淨的麥田,過簡單的生活,尋找簡單的幸福。可是,他就一個這麼簡單的願望,也難以實現,這就是霍爾頓的悲哀。

讀完《麥田裏的守望者》,才發現,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是那麼的無助與彷徨。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而霍爾頓至少是一個有理想的人,只是他的理想最終也無法實現。而我們呢,看似有理想,而實際上卻碌碌無為,漫無目的的生活着,這樣的人生試問又有多大意義呢?理想是一盞明燈,我想我們是時候該為自己尋找一下奮鬥的目標,做一個真正有理想、有目標的人了。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1

每當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共青團中央和全國青聯在網上公示了第25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的個人與集體名單,向全社會徵求獲獎者名單建議和意見,以示公平公正。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旨在表彰當代青年中的優秀典型和模範標杆,五四獎章青年代表們無愧於奮鬥的青春年華,更是用行動詮釋了青春的活力無限,以拼搏詮釋了青春的魅力所在,展現出來的就是新時代中國青年該有的青春面貌和精神狀態。五四獎章青年代表們是當代廣大青年人的榜樣,他們的精神力量激勵着青年人堅定勇敢地向前奔跑,我們要主動積極地向先進典型思賢看齊,向模範標杆致敬學習,做新時代向上向善的新青年。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百多年前震驚中外世界的五四愛國青年運動拉開帷幕,廣大愛國青年志士於國家危難之際、民族存亡之間,用一顆顆報國赤誠之心勇開時代先河,用文字喚起了當時中華民族兒女們的思想覺醒和信仰。一百多年後的今天,一代又一代的中國青年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創造了先輩們所期待和希望着的可愛之中國,建造這個偉大又可愛之青春中國的黨正迎來她的百年華誕。一百年對於國家與政黨來説,恰似風華正茂;而對於青年個人而言,還有很長的時間去拼搏奮鬥。

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興則國家興。廣大青年們要以“為國家謀富強、為黨謀發展、為人民謀幸福”為己任,讓大好的青春年華在為國家、為黨、為人民的付出和奉獻中綻放最耀眼的光芒。堅定理想信念是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最基本的條件,當代青年們要自覺做中國夢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信仰者和實踐者。理想信念不是一句口頭空話,更不是虛無縹緲的幻想,夢想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努力奮鬥去接近,最終實現偉大的夢想。所以新時代新青年要不斷加強學習,強化精神上的進步和力量,也要孜孜不倦學習新技能,提升個人應對各項挑戰和危機的本領,把個人遠大理想抱負融入到時代大發展中去,併為之付諸實際行動,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敢勁頭到祖國最艱苦最需要的地方去鍛鍊,並且幹出一番大事業。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不要在大好的青春年華里選擇安逸度日,我們要讓青春在磨礪中閃光,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做貢獻。青年一代有理想、願擔當、懂奉獻,這個國家才會強大,這個民族才會壯大、這個家庭才會幸福、這個青年才會成功。每一個當代新青年都應弘揚傳承五四精神,胸懷大志,堅定信念,樹立目標,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支撐力量。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2

《子夜》是茅盾小説創作中的一部力作,《子夜》以年代初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上海為背景,描述了雄心勃勃的民族資本家吳蓀甫同買辦金融資本家趙伯韜的相抗衡以及吳蓀甫的最終失敗。作品以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展示了一幅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揭示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各種複雜的階級關係、社會關係,並以吳蓀甫的失敗有力地説明了中國沒有也不可能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而是更加殖民地化了。作品概括了特定歷史條件下中國都市社會的基本特徵,並且預見了革命發展的必然趨勢。這是矛盾先生筆下的《子夜》,是如此令人震撼,令人回味!

在《子夜》中的人物素描也是可歎的,《子夜》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有藝術生命力的人物形象。這些藝術形象是作者匠心獨運的藝術創造,他們在我國現代文學人物畫廊中佔據着突出的位置。在這一系列人物形象中,民族資本家吳蓀甫的形象塑造得最為成功。如其中的吳蓀甫,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是每一個讀完《子夜》的讀者所瞭解的。吳蓀甫是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上海這個典型環境中的一個民族資本家的典型。這位野心勃勃的資本家不僅僅擁有較雄厚的經濟實力,並且精明能幹,有手腕,具有極強的冒險精神。在作品中,這位一心要振興民族工業的鐵腕式人物一出場,就充分顯示出了他非凡的膽略和手腕。

他略施小技,就擠垮了陳吟秋的絲廠和陳君宜的綢廠,又和孫吉人、王和甫合夥組建了“益中公司”,一口氣吞併了8個日用品製造廠。這些事實證明,吳蓀甫完全具備了現代企業家的素質,是一個極富有競爭本事的強人。假如吳蓀甫生在一個適合自由資本主義發展的環境中,也許他會大有作為。可他偏偏生不逢時,生存的環境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20世紀30年代的中國。當時,在國內,代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買辦官僚資產階級利益的蔣介石政權,根本不實行扶植民族工業的政策,反而壓迫、排擠民族工業,再加上軍閥混戰,使交通

阻斷,農村經濟凋敝等,這一切使經濟發展遇到嚴重困難。在國際上,帝國主義也因要在中國拓展市場等,對中國民族工業採取扼制的政策。這樣,一心要發展民族工業的吳蓀甫,就不能不面臨着重重阻礙。可是障礙並沒有停止他的前進,他一如既往的進行着自我的夢想抱負!

《子夜》氣魄宏大、具有陽剛美,這與描述工人罷工鬥爭的浩大聲勢有密切關係。在描述工人圍攻吳蓀甫的汽車、包圍裕華絲廠的管理部、全閘北工廠總罷工等場面中,不就充分體現了雄偉博大的陽剛美嗎?這種陽剛美的思想基礎,就是作者矛盾所要極力表現的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精神—一種不屈不撓的,永不言棄的精神!

不一樣的文學作品有着不一樣的寫作特點,《子夜》也是同樣的,它也有着“社會剖析小説”的特點:(1)具有鮮明的理性特色;(2)人物大多具有典型性和階級性;(3)故事情節的發展與當時的社會矛盾直接有關;這是所有看完《子夜》的讀者一同認為的,這是具有科學性的解釋,是文學的體現,是文學人物的點評!

從藝術性看,這一篇文章樸素無華,語言淳樸自然,字裏行間有着一種真實感,毫無矯揉造作之處,這就是矛盾先生的文章,他一貫的文風;從思想上看,這是一篇激烈現代人的文章;從文學上看,這是矛盾先生文學生涯中的一篇鉅作,他傾入的是自我一生的心血和自我的夢想抱負,他寫進了自我的想法,寫進了自我的感情!

長篇小説《子夜》無論是從思想容量還是從藝術表現上來看,都是一部具有很高成就的作品。也正所以,魯迅等一些著名作家,都曾給予它很高的評價。這些都十分清楚地證明,《子夜》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着重要的意義和價值。這樣一部出色的小説,實在值得每個人去看、去讀、去研究,它是當時中國工業的一個很好的例子。讀了這一部小説,就相當於瞭解了當時的時代背景,對我們的文學方面的認識有很大的幫忙和推進作用。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3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

幾千年來,華夏大地孕育出了燦爛的詩歌文化。秦漢之時,漢賦辭藻極盡華麗,樂府敍事蕩氣迴腸。唐宋之際,有謫仙人的浪漫瀟灑,也有杜少陵的憂世傷民,有蘇東坡的豪氣萬丈,也有柳三變的醉心繁華,淺酌低唱。華夏文明裏,詩書代代相傳,而這一切,都有一個共同的源頭:《詩經》。兩千多年前,中原人煙稀少的曠野中,純樸的先秦百姓的興之所至,放聲高歌;嘉賓集聚的歡樂宴席上,所奏之樂悠揚清雅;伴隨着繁瑣周禮的肅穆頌歌在莊重古樸的廟堂奏響。他們所歌之詞便是《詩經》的來源。周代的先民們把漢字的音韻之美以詩的形式傳之後世,同時傳承的,還有那精煉文字中深厚的文化土壤。

“百善孝為先”,孝之道,源遠流長。尋根溯源,《詩經》中便有很多相關詩句。《蓼莪》裏“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道盡了孩子對父母養育之恩的體察與感激。《凱風》中“凱風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則以吹自南方的和暖之風起興,把尚在幼年的孩子比作“棘心”即幼小的酸棗樹。小棗樹在南風的吹拂下茁壯成長,就像母親用温暖的愛撫育我們長大一般。如今,當我們吟詠起這優美的詩句,腦海裏也不禁會浮現這樣的畫面:蹣跚學步的幼兒身邊,總少不了父母温暖而有力的大手保護;成長的路途中遇到挫折,總少不了父母的安慰與鼓勵;當孩子長大,即將遠行,總少不了父母的擔憂與叮囑。光陰荏苒,孩子從柔嫩的樹苗長成參天喬木;歲月如梭,卻也使父母滄桑了臉龐,花白了鬢髮。自《詩經》始,歷經千年,一代代的父母對他們的子女付出無私的愛,歷經千年,一代代的中華兒女亦在感歎:“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詩經》中父母子女間的温情體現了先民們對世間美好情感的歌頌。然而許多美好不能長久,因為它總被罪惡打破——那便是戰爭。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縱使邊關烽火不絕,華夏子民們卻從來不是好戰之人。徵人思婦,自古有之。還記得那句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嗎,那便出自一位離家征戰的士兵之口。這是他對妻子的誓言,卻也因戰爭變成了奢望。而在家中的女子們,則是“采采卷耳,不盈傾筐,嗟我懷人,置彼周行。”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以至於採摘卷耳時都無法集中精神。千百年來,戰爭使多少妻兒離散,使多少家庭破亡。到如今,世界在高呼和平,但戰火仍舊未熄。處在戰亂中,最無辜又傷的,卻是平民百姓。炮火聲不絕於耳,死亡的恐懼日夜相隨,飢餓與疫病更使他們的生活被黑暗籠罩。而中國人民是幸運的,我們享受着安定祥和,我們不用擔心美好家園頃刻變為斷壁殘垣,我們不用擔心無情的炮火將我們與親人陰陽兩隔。因為我們生活在愛好和平的中國,因為自《詩經》始,先民們便把和平的種子深埋心中,代代傳承。

子曰:詩三百,一言蔽之,思無邪。上古淳樸自然的民風貫穿於每一首極富韻律的詩歌中,造就了詩經的“思無邪”之美。在《詩經》中,人們是那麼直率地抒發着他們的情感,他們贊君子德行高尚温潤如玉,他們諷小人無德不死何為,他們歡欣於他人相贈之物並要投桃報李,他們感歎國家昔盛今衰而痛徹心扉。對於德行,對於為人處事,對於個人發展,對於國家興亡。《詩經》以精煉的語句包含了世間萬象。讀詩經,我們能懂得去讚頌美好,揭露醜惡;我們能懂得禮尚往來,相互贈答的處世之道;我們能懂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這許許多多的情感,自詩經中源起,經過浩如煙海的經書典籍的傳承,已融入每個中華兒女的骨血之中,不可割捨。

溯詩歌之源,我們感受優美文字中濃烈的古韻清香,溯詩歌之源,我們回顧精煉語句中燦爛的思想光芒,溯詩歌之源,我們追尋傳統文化的起點,感受歷經千年的傳承與變遷。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4

相信大多數人都旅行過。要麼山花,或者水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小鵬揹包十年,足跡遍佈大江南北,身影穿梭五湖四海。他追夢無悔,前行無懼,背上的揹包背上了,心裏的揹包卻已卸下。其實他同我們一樣,普普通通,生來就受為名為利之束縛;其實我們跟他相似,心心念念,早前也有浪跡天下的幻想。但小鵬如你我,你我卻不如小鵬。

《揹包十年》以速寫的方式簡單記錄了作者小鵬十年以來遍遊世界各地的經歷、感想。或許人人都有“一生好入名山遊”的基因,讀旅遊書籍總會讓人心潮澎湃、血脈噴張,恨不得馬上加入作者進行那精神歷練般的旅途,賞花賞酒,觀人略物。一切都似乎完美,卻也止於似乎。回憶和期待一樣,是一種簡化和剪輯現實的工具,它只選擇長長膠捲中精彩的圖片。我們往往樂於忘卻生活中還有眾多的我們期待以外的東西。比如,你計劃去夏威夷旅行,去之前頭腦中的景象是陽光、沙灘、海洋,但你忽略了旅途中的疲勞、生活中的繁瑣、旅館飯菜的不合胃口,甚至天熱引起的煩躁、水土不服等。而後者恰恰容易掩蓋前者給你帶來的歡欣。

其實,旅行關鍵在於改變心境。去到陌生的地方能讓你開始關注你平時並不關注的東西,比如房屋(形狀、材料、顏色)、人(衣飾、表情、行為)、花草樹木等。而這些東西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你是看不到的,如果你開始細心去關注身邊、觀察周圍,又何必要去遠方才算是旅行呢?一位年輕的法國貴族軍官,因為一場決鬥被判禁足42天。軍令、屋牆雖然可以禁錮身體的移動,卻無法禁止心靈的旅行。他在房間內目之所及,心隨之動,在文學、藝術、哲學、醫學、生命意義等諸多領域廣泛思索,讓原本鬱悶不堪的禁足,脱胎成一場熱鬧活潑、多彩輕盈又富哲學探索的隨想——《在自己房間裏的旅行》。

我推薦“公車旅行”,花幾元錢坐上環遊市區的公交車,一路觀察窗外的人物,你會體會到前所未有的驚奇。

相信大多數人都旅行過。要麼山花,或者水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小鵬揹包十年,足跡遍佈大江南北,身影穿梭五湖四海。他追夢無悔,前行無懼,背上的揹包背上了,心裏的揹包卻已卸下。其實他同我們一樣,普普通通,生來就受為名為利之束縛;其實我們跟他相似,心心念念,早前也有浪跡天下的幻想。但小鵬如你我,你我卻不如小鵬。

《揹包十年》以速寫的方式簡單記錄了作者小鵬十年以來遍遊世界各地的經歷、感想。或許人人都有“一生好入名山遊”的基因,讀旅遊書籍總會讓人心潮澎湃、血脈噴張,恨不得馬上加入作者進行那精神歷練般的旅途,賞花賞酒,觀人略物。一切都似乎完美,卻也止於似乎。回憶和期待一樣,是一種簡化和剪輯現實的工具,它只選擇長長膠捲中精彩的圖片。我們往往樂於忘卻生活中還有眾多的我們期待以外的東西。比如,你計劃去夏威夷旅行,去之前頭腦中的景象是陽光、沙灘、海洋,但你忽略了旅途中的疲勞、生活中的繁瑣、旅館飯菜的不合胃口,甚至天熱引起的煩躁、水土不服等。而後者恰恰容易掩蓋前者給你帶來的歡欣。

其實,旅行關鍵在於改變心境。去到陌生的地方能讓你開始關注你平時並不關注的東西,比如房屋(形狀、材料、顏色)、人(衣飾、表情、行為)、花草樹木等。而這些東西在一個熟悉的環境中你是看不到的,如果你開始細心去關注身邊、觀察周圍,又何必要去遠方才算是旅行呢?一位年輕的法國貴族軍官,因為一場決鬥被判禁足42天。軍令、屋牆雖然可以禁錮身體的移動,卻無法禁止心靈的旅行。他在房間內目之所及,心隨之動,在文學、藝術、哲學、醫學、生命意義等諸多領域廣泛思索,讓原本鬱悶不堪的禁足,脱胎成一場熱鬧活潑、多彩輕盈又富哲學探索的隨想——《在自己房間裏的旅行》。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5

“陽春始於冬至,閒時多食杏仁、核桃、榛子、花生等堅果,少糖類、脂肪和鹽”。聽着車上廣播中那富有磁性的`聲音,我感覺自己被帶到了那個温暖冬天的晚上。

“12月22日,冬至就要來了。”我想,看窗外的行人緊裹着外衣,風吹得地上的葉子起起落落,我想:“冬天真的要來了。”

記憶回到幾年前的一個傍晚。我和媽媽在放學的路上,穿過一個又一個小巷,風灌滿了所有的巷子,呼呼作響。我裹着一件厚棉襖,笨拙地跟在媽媽後面,看着媽媽手裏提着一袋湯圓和一袋餃子,我不禁問道:“媽媽,買餃子和湯圓幹什麼呀?”媽媽搓搓手説:“聽説冬至要吃湯圓餃子,我就買了點。”那如果媽媽沒聽別人説,可能今天就是普通的一天。確實,冬至對於我老家來説,沒有把它當節過的,只把它當作是一個節氣——冬季的中間。可以説冬至在我們心中是沒有概念的。

“湯圓!”我興奮地看着媽媽,歡欣雀躍。抬頭看樹,我看到樹葉已微黃但仍舊茂密,它擺弄着它的雙手,在冬日的風裏搖擺起舞。

從此,我的記憶裏多了一對詞語——“湯圓、冬至。”

回到家裏,媽媽把湯圓和餃子用涼水沖洗,然後放到一旁解凍,又催我給爸爸打電話叫他回來。她自己也沒停下來,從口袋裏拿出手機給遠在廣州的哥哥發了個信息“冬至快樂。多穿衣服,彆着涼了。”接着,媽媽又去煮東西了。

她很忙,但她看上去很滿足。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湯圓煮好了,餃子熟了,爸爸也回家了。我們拉開椅子,坐下,在暖暖的湯圓熱氣中吃飯,它包圍着我們,很幸福也很滿足。這時,媽媽的手機屏幕亮了:哥哥的回信。屏幕上浮動着幾個字:“冬至快樂,媽!”我咬下一口湯圓,裏面的糖心流了出來,流到我的心田。我,好像明白了冬至的含義。

我往陽台上一看,一輪蛋黃似的明亮的月亮半隱於雲朵之中,那是團圓。

思緒又重新回來,今年冬至我們吃什麼湯圓呢?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6

又是一個學期的結束,我又迎來了五彩繽紛的暑假生活。隨着時間的流逝我一點一點地長大。我馬上又將到恩施大姨家開的火鍋城去體會生活。

暑假終於到了,又是一個學期的結束,婆婆跟我説今年你一個人去大姨那裏體驗生活,學一點技藝,只要有一技傍身以後找工作就不成問題。我到了火車站進了站台望望身後的天空和土感覺戀戀不捨,我還是帶着不捨的情緒走了進去,火車來了,停靠在站台,那火車,那火車有許多節車廂猶如一條長長的巨龍在地上行走着,走進車廂迎面而來的是空調的清爽、而撲鼻來的是許多人的“怪味兒”我找好地方坐下等待着開車時間的到來……

火車啟動了,兩小時後,我下車了走到出站口看見大姨在向我揮手,我跑了過去,大姨發現了我背揹包很吃力,她就幫我揹着了,我也不好把揹包搶過來,因為我實在也累了,就任由大姨揹着,我們走在出租車面前,回到大姨給我安排好的住處,一天過去了隨着時間而流逝。

第二天下午,四點半的班前會開始了,由店裏的領班唐阿姨一一的介紹了店裏的員工們,我認識了一些新員工,還有一些以前的員工,過了一會兒,我們大家都認識了,大家都有説有有説有笑,漸漸地來人了我也連忙去迎接客人問他們幾位其中的一個叔叔説道:“我們有三個人”我立馬叫唐阿姨把他們帶到座位上去。漸漸地來吃火鍋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幫忙傳菜、端油碟……忙的不亦樂乎,晚上下班了我回到家裏洗完澡。感覺渾身痠痛,我感受到這些員工的不容易她們是為了掙錢養家,想讓家裏過的`更好一些,我感受到了愛的存在。

我一天又一天地在這裏度過快樂的時光也感受到了許多的愛與關懷、希望、努力和奮鬥都是生活中的正能量加油!美好的明天等着我們!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7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一隻狗在郵遞的時侯掉在了地上,被好心的帕克收養,但是帕克的妻子討厭狗。

有一天,派克正在和小狗正在玩的時侯,有一個人打電話給帕克的妻子説是要領養小狗,帕克的妻子很高興要拿筆記的時侯看見帕克正在和小狗玩的很高興,便對領養的人説:“這隻狗已經被人收養了。”由此可見,當你看到狗那可愛之處,便才能是人和狗產生一種性任。

下面的地方就更感人,這隻小狗漸漸的長大最後有小孩子那麼高。這時侯,派克給小狗取了一個名字:八公。有一天,帕克要去上班,所以就把八公關在家裏,但是八公自己拋了一坑之後出去了,之後追到了帕克。帕克無奈只好把八公給妻子看着。當五點半的時侯,一陣火車聲傳來,八公以最快地速度跑去迎接主人,當帕克看見八公的十分開心,便給八公一個熱狗。可見八公對帕克有了很好的感情,日後每一天風雪無阻,把八公都能按時的來接帕克。直到有一天,帕克沒有看見八公,最後他才發現原來是被臭鼬困在了小木屋裏,之後它幫八公脱了險。有一天,帕克的兒媳婦來到的帕克的居住的地方來,結果看見了這隻秋田犬,便訓練它撿球,可是他根本不知道秋田犬不會撿球。有一天,八公鹹着一隻球給帕克,帕克很高興,因為這是八成第一次撿球,但他不知道,這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了。老年鋼琴家帕克,因勞累,而在音樂室裏倒下了。人們看見教授倒下了,便一擁而上,結果教授帕克在這一次的意外中死亡,可他這一死可害苦了它的八公。

八成在火車站那裏一等就是九年,當時它已經是飽受風雪的寒冷,最後它實在挺不住了,因為每一天它都是坐在那裏等,還好有好心人寄錢過來給這隻八公 ,所以每一天八公都不會餓肚子,但是有一天八公從温暖的“家裏”爬出來是,它已經被動死了。由此可見狗多麼的聽人的話,八公死後別人給它做一個銅像,以保它的忠心。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8

一、如何學好高一生物

記筆記、勤背誦尤為重要

指導教師:哈六中新高一生物備課組組長白晶

學習生物首先應該培養學習興趣。例如嘗試用生物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既有趣又實用。另外,記筆記、勤背誦在學習生物中尤為重要。背誦中,不能只機械地背筆記,要結合教材的講解,重點的圖一定要看、要懂,要聯繫知識點。背會後及時做題,並嘗試背一些題目,記一些常用理論。

二、教你三種常用的生物記憶方法

生物學科雖然在中學課程中不是主要學科,但是生物學是二十一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學科之一,它作為自然科學領域的帶頭學科,將會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人類社會在新世紀面臨的人口、糧食、資源、環境和健康問題將更加突出,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生物科學的進步;而且生物學在大學聯考理科綜合試卷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我們沒有理由不學好生物。下面是清華大學附屬中的老師對學好高中生物學的一些建議:

1. 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後理解”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着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

對於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學、物理、化學來説,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比如:數學中的未知數 X 、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對於生物學來説,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即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係。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後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後理解”。

2. 弄清知識內在聯繫,“瞻前顧後”、“左顧右盼”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後,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羣體之間的聯繫,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如:關於DNA,我們會分別在“緒論”、“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這三個地方學到,但教材中在三個地方的論述各有側重,同學們要前後聯繫起來思考,既所謂“瞻前顧後”。又如:在學習細胞的結構時,我們會學習許多細胞器,那麼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有何異同呢?這需要大家做了比較才能知道,既所謂“左顧右盼”。

3. 深刻理解重點知識,讀書做到“六個W”

對於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大家要深刻理解。如何才能深刻理解呢?大家讀書時要時時思考“六個W”。這六個W分別是:

Who —→ 誰或什麼結構

What —→ 發生了什麼變化或有什麼

How —→ 怎樣發生的

When —→ 什麼時間或什麼順序

Where —→ 在什麼場所或結構中發生的

Why —→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大家在思考中經常將這六個W連起來思考肯定會有不小的收穫。除了上述三點以外,同學們還要堅持在學習中不斷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用辛勤的汗水和科學的方法一定可以換回優異的生物學習成績!

三、過來人與高一學生談如何學好生物

各位同學:

大家好!很榮幸在這裏分享我在高一這一年的生物學習心得體會。

關鍵詞一:方向

從最簡單的方向開始——明確自己在學的是生物而不是其他學科,無論是對教材的學習還是做進一步的練習鞏固都必須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問題。深層一點來説是結合實際,分析自身的學習能力而設定一個精確的方向。也就是説找出自己哪些地方需要加強基礎學習、增加練習量,又有哪個知識點可以增加練習難度、適當拓展學習的。

有了方向,才能不至於在這個名為學習的森林中迷路。

關鍵詞二:目標

在一個綠草如茵的足球場上,選手正帶着球朝着前方——他意識裏的正確方向努力跑去。他做得很好,可問題就在這兒了——他拼命地跑,卻沒發現在這個足球場上沒有球門,Goal。所以,無論他多努力、多有方向感都只能是徒勞。沒有Goal(目標)的方向註定是一個錯誤,沒有Goal(目標)的方向將永遠失去它原有的價值。

——只有一個解決辦法,樹立目標,然後把“球”踢到Goal裏面去。不過要注意,目標不可以只有一個,目標要有階段性。

關鍵詞三:方法

方法跟方向很相似,但方向者,非吾所謂方法者。方法跟方向是一脈相連的,不過方向是一個大概的映像,而方法是一種細緻的描繪。

我的方法分為四個步驟:

首先是課前預習。可以具體分節預習;也可以在一個學期開始前將整本書自學一遍,再配上一本合適的練習冊(所謂合適是指基礎性,在這個階段切勿追求難!)。

然後是課中聽講,要懂得充分運用自己的感官去抓住重點。

接着是課後作業。要求要獨立完成和及時完成,在及時的基礎上獨立才是最有效的鞏固。最後是課餘運用。生物是一門很貼近生活的學科,不妨用自己所學到的生物知識解釋一下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生物現象。

只有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將你的方向和目標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關鍵詞四:興趣

雖然很老套,但還是要説的——興趣是學習一切的老師。只有對生物感興趣了,你才能將以上三點運用得淋漓盡致,進而生物才能學得好。

關鍵詞五:堅持

誰能笑到最後就必須看誰能堅持到最後了。

時間,恰如流沙一般,從我們的指隙間逝去。你們——經過會考的篩選、磨練後,成為了一位高中生;而我們——經過一年的學習、體驗後,成為了一個高二生。“重點中學高一新生”這一閃爍着耀眼光輝、充滿着無限希望,同時又意味着更多的責任的名詞兒從我們身上飄向你們,請穩穩地接住,牢牢地抓住,好好地護住,讓它綻放更炫目的光芒!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19

沒有拼搏過的人生不是完美的人生,沒有經歷過高中生活的人生也不是完美的人生。在高中三年生活行將結束之時,我才深刻體會到這句活的含義。高中三年讓收穫了許多,也讓我成長了許多,是我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催化劑。

高一新入學,懵懵懂懂的我發現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整潔大氣的校園,温文爾雅的師長,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時的我,還未感受到那種為人生而放手一搏的肅穆緊張的氣氛,而是中規中矩的學習,悠閒的過着安靜的日子,而與同學的親切友誼,對師長的無限景仰及對國情世事的關注都在不知不覺中展開,這是高一最大的收穫。

在經歷了一年的磨礪後,步入高二的我在各方面漸入佳境,緊張有序的應對着各科增加的知識量,同時那看似依舊遙遠的大學聯考也進入了我的話題。帶着對未來的憧憬和些許的緊張,我開始暗暗的加勁,為以後的拼搏積蓄力量,以更加成熟的心智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惡戰。

終於迎來了衝鋒的號角,沒有太多的激情,沒有太多的話語,我和同伴們早已枕戈待旦,蓄勢待發。“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我們滿懷信心與力量投入到這曠日持久的鏖戰。後來的日子,品味過成功的欣喜,也嚥下過失利的苦果,也經歷了停步不前的高原期,我秉持心中的信念堅持着,奮鬥者,終於跨過高原期,邁上一個新的高度,這亦增添了我奮鬥的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會以一份豐碩的成果,來回報所有陪我共同戰鬥過的人,以及我自己。

只有登上高山之巔,才會有更廣闊的視野;只有經歷過着多姿多彩的高中三年,我才得有更高的眼界去看待後面的人生,感謝這高中的生活,我人生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20

“很久以前,有一棵善良的蘋果樹,它幸福的生活着,原來它的幸福源於一個小男孩,自從見他那天起它就全身心的愛上了他,讓它十分高興的是男孩每天都會來到樹上摘蘋果,與其他的小朋友們一起在樹間捉迷藏。時常玩累了還會靠在他的‘腰間’休息!時光飛逝,在快樂的陪伴下,男孩一天天長大了,與此同時他對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年輕時他將所有的果子都摘下來賣掉,只留下光禿禿的樹枝,中年後他又突發奇想,砍下了從小深愛他的蘋果樹。如今,曾經的男孩變成了老人,而曾經的蘋果樹只留下了一個枯矮的樹樁,而蘋果樹還是一如既往的愛着他,但它能做的只是讓老人坐在它的樹樁上好好休息……

看了這個故事,不由得想到了我的生活,我覺得我自己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在父母搭建的温暖搖籃中長大,對每日可口的飯菜、真切的問候似乎已經習以為常,卻少有想過父母付出的意義,久而久之便覺得理所應當、天經地義。而父母就像故事中的蘋果樹,從我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對我呵護備至,他們付出的時候沒有想過索取,只是在默默的無私奉獻。看到這裏我突然想,也許照顧孩子是每個父母應盡的義務,但是他們也許可以過得更加輕鬆一些,因為他們可以不用在忙完了單位複雜的工作後,還拖着疲憊的身體挑燈夜戰的為我輔導功課;他們可以不用在難得的週末休息時間,去帶着我學習聲樂;他們可以不用即使再忙再累也要回家為挑食的我做上可口的飯菜;其實很多事情他們本可以不用做……但是十幾年來,對與我的成長,他們一步也沒有落下,他們始終像故事中蘋果樹一樣滿足我們“豐富多彩”的需求。

也許有人會問,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他們不累嗎?其實我問過我的媽媽:“媽,你天天這樣不累嗎?”我媽説:“媽不累,媽很幸福。”我想幸福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的人以索取為幸福,有的人以孜孜不倦的付出為幸福,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但是對於年少的我們不能無動於衷,雖然我們不能為他們分擔工作上的煩惱,但是我們可以不讓他們因為我們的學業而分心;雖然我們還沒有到工作賺錢的年齡,但是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起學着勤儉節約;雖然我們暫時幹不了重活累活,但是我們在完成學習任務後還可以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其實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我們再也不用他人的給予無動於衷,用自己的愛去感恩的回饋身邊的每一個人。愛父母,你會慢慢感受到“百善孝為先”的道理;愛老師,你會慢慢體會到“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情懷;愛朋友,你會收穫“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別樣人生。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21

常常會提起筆不知道印刻下什麼,於是便常常想到最近自己觸摸的故事,觸摸的書。於是便跟着作者的線索一路隨波逐流,該“信可樂也”時,笑得天花亂墜,該“此愁無計可消除”時便緊鎖眉頭,在面對更多旁白的時候往往面無表情。在讀一些無血無肉的書時,常常一如既往地沒有表情,卻依舊複製着瀏覽的動作。有始,有終。

有時走在路上常常會想起自己印象很深刻的話,卻分辨不清它的源頭的地理位置,然後才會猛然發覺自己大腦裏的東西是多麼雜亂。

曾經在路上漫步時,想起海子的“從此不再提及過去,痛苦抑或幸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査海生最終令人惋惜地用一首充滿他所有温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去弔唁他的逝,如同夢囈般的語言,是否就真的可以觸摸到鐵路那未知的世界?

他詩裏的掙扎最終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裏凝固成一種無續的永遠的休止。有人最終輕歎道:“海子,不知你如今在另一個世界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夢想的樂園,但是你只需要對自我的一點點改變,就可以真正地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原來他所向往的地方,只要閉上眼睛就可以到達。

前些時候的《鴻門宴》,在《史記》中,我情不自禁一遍遍陪項羽悲鳴:“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替項羽的性格而長歎。當他在《史記》裏之前的英雄氣概塑造得如此栩栩如生時,剎然看到他的似水柔情,自己便如此不堪一擊地替他歎息,替他的奈若何而感同身受。自己最終只能在凌晨兩點對着外邊寒冷的空氣輕吟道,項羽,其實你不用和劉邦爭天下的,為何如此固執地不願鬆手呢?我記得自己説完後,白色的煙霧蔓延去了遠方,我不知道項羽你在天的那方是否可以聽到?

七堇年在《被窩是青春的墳墓》的前言裏寫道“為了忘卻的紀念……即使明天天寒地凍路遠馬亡”自己便陷於她用沙砌成的高三的城堡中,想着藉着手電筒那微弱的光在被窩裏飛快做着習題的樣子。與《瀾本嫁衣》構造出的截然不同的樣子。

錢鍾書的《圍城》,自己看的時候就彷彿是寄宿於俄羅斯東部,在沼澤中無法前進般的糾結。最終無法記起他寫了什麼,表達了什麼。記憶猶新的是其辛辣的諷刺,俏皮的比喻以及那句深入人心的話“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衝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彷彿看見其眉頭緊鎖的樣子。

最終每個人都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讀書,不僅僅讀前人的路徑,更多的是看清自己的路,然後走好它。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22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吳國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單”更是考究,延續着淵遠的吳地風情,形成了與其他城市不一樣的獨特意義。

在古城蘇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內,冬釀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釀造一次的冬釀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一夜的。

“老蘇州”們回到家,桌上擺好的“圓夜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牲禽,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鍊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餘”(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着姑蘇傳統節慶的喜氣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區盛產稻米,用糯米粉製成各種糕團更是當地頗具特色和最常見的點心。圓圓的冬至團更是席間的必備點心,據説在蘇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撐腰糕,三月青糰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餡糰子,六月二十四謝灶團,七月豇豆糕,八月餈團,九月初九重陽糕,十月蘿蔔團,十一月冬至團,十二月桂花豬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點心,新一年又來臨。

據説,蘇州人冬至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吳越春秋一宴上,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廚房包出一種畚箕式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道:“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為了紀念西施的智慧和創造,蘇州人便把它定為冬至節的應景美食。

“冬至進補,春天打虎”,是廣泛流傳於吳地的民間俗語。蘇州人從冬至這天起也開始啟動大進補,也形成了秋後食羊肉的最高峯。馳名中外的吳中藏書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興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書羊肉店的老闆透露,冬至裏他的羊肉店可賣出八隻羊,對食者而言,無論是燒、燜、燉、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補身體,實是一舉兩得的美事。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23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悦。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24

説起五四獎章,朋友們知道這是什麼嗎?中國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授予中國14至40週歲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旨在樹立政治進步、品德高尚、貢獻突出的優秀青年典型,集中反映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面對如今新時代,身為青年的我們倘若有機會獲得這枚獎章,會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情。這枚五四獎章意義非凡,其精神更是值得我們為之讚頌及弘揚。而當我們認真地去學習和感悟五四獎章精神的時候,會發現這是一種情懷,是一種意志,是一種傳承。

隨着時間匆匆而去,讓人來不及回頭感歎的時候,轉眼間我們又迎來了一年的五四青年節。這是一個屬於青年們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節日,讓我們感慨萬千。我們這一代青年,有機會處於這嶄新的時代,更要珍惜青春時光,樹立遠大的理想,堅持勤奮學習,立志成才。學好當下的五四獎章精神,以榜樣為榮,向其學習,勇挑重擔,奮勇向前。

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需要一股驚人的力量繼續往前走,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收穫想要的人生。認真學習五四獎章精神能讓我們獲得自信的力量,與此同時,這股力量不可小覷,擁有了它,我們前進的步伐會更有動力。隨着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對年齡有了新的認識,但無論處於多少歲,我們都應該要保持一種好姿態,積極奮鬥,對自己有要求,要知道當人生感到無悔的時候,那我們的生命也將會無悔,畢竟我們的價值已經得到了很好的展現。

歲月如歌,青春如火。新青年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也是民族的希望,所以我們應該繼續弘揚五四獎章精神,為青春助威吶喊、為家國拼搏奮鬥。在這個繼往開來的新時代,創造出屬於這個時代的輝煌,展現華夏兒女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有多少深厚以及忠誠。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弘揚五四獎章精神,五四獎章精神是我們中國人的魂,是我們驕傲的資本。如果沒有五四獎章精神,那中國會變成什麼樣?相信朋友們的內心早已有了答案。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為了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祖國,我們必須要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好青年,堅守內心理想目標,追尋青春的腳步,積極向上,創造更加美好新時代,展現華夏之魂的魅力。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25

巴爾扎克曾經説過:“苦難是人生的老師。”的確,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經常會遇到挫折。人生就像大海,在這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我們若是一味地躲避,不敢前進,那就永遠也到不了彼岸,只有那些敢於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這就是我讀了《魯濱孫漂流記》以後獲得的啟示。

《魯濱孫漂流記》講述了這麼一個故事:英國人魯濱孫在乘船前往南美洲時,不幸被大浪衝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重重困難,生存下來。二十八年後,他終於回到了英國。

書中的主人公魯濱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一個生活的多面手,烤麪包、釀酒、做陶藝……樣樣精通。而且他敢於迎難而上,樂觀面對一切不幸,有着頑強的生存意識和堅持不懈的毅力,憑一己之力克服了重重苦難,最終重回祖國。

合上書,“迎難而上”這四個字牢牢地烙印在我的心上。主人公魯濱孫用他的行動將這四個大字詮釋得真真切切。

何為“迎難而上”呢?何為“勇於克服困難”呢?魯濱孫在島上生活時,得了瘧疾,他有兩種選擇:一是等死,二是治好自己。魯濱孫當時根本不知道如何治療自己,但他憑着敢於挑戰困難的精神堅持下去了,並想到了用煙葉給自己治療。面對這樣大的災難,魯濱孫沒有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對,想盡辦法生存。正是強烈的生存下來的信念,他在面對食物問題、住所問題時,都能迎難而上,勇於克服,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國”。我想,面對困難時,如果魯濱孫選擇了逃避,那麼失敗是必然的,但是他迎難而上,成功就向他招手了。我知道了,勇於克服困難的信念是勝利的必需品。

也許我們一輩子也不會碰上像魯濱孫一樣的災難,但是人生的路上必然會有挫折與困難。我不禁想到了去年滑雪時發生的事情。聽完教練的講解,我就想自己趕緊去試一試。我先在較為平坦的斜坡上練習,一連幾次滑下來,我都順利地着陸。我越滑越激動,望着坡上的點,心裏躍躍欲試。我慫恿老媽陪我上去,説:“媽,我一連幾次滑下來都挺好的,連教練也誇我呢,要不現在就去試試從處滑下來吧!而且我感覺這個坡一點兒也不陡。”媽媽有點兒心動了,就隨着我爬上去。我在電梯的圍欄旁看到從上面滑下的人一次又一次摔到,有些害怕了。上到點時,我看了看斜坡,更是害怕,便退縮了,拉着媽媽走下了斜坡。可是,我一回到家就後悔了,因為我放棄了一次鍛鍊的機會。就是因為自己缺少克服困難的信心,所以不敢從處滑下去,以致今天還是沒有體會到滑雪成功的滋味。

困境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塊塊絆腳石,只有將它搬走,才能成功,每一次搬運就是一次鍛鍊。如果人生處處有彩虹,那就會少了克服困難的勇氣,就體會不到“迎難而上”的真諦。

所以我們在現代這個社會,要有反抗精神,不要到以後再後悔!

高中生厲害了我的國觀後心得體會 篇26

《圍城》在妙趣橫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過來人低徊輕歎、令少不更事者然若失。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調侃語調述説人生無奈的笑面悲劇。

“圍城”取自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書中方鴻漸與蘇文紈、唐曉芙、孫柔嘉的感情糾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於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後自食婚姻苦果。這座感情圍城,曾經令方鴻漸嚮往,之後又無奈於城中的無聊。而在三閭大學着實是一座事業的圍城,這裏面充斥着爾虞我詐、明爭暗鬥,時刻讓人感到壓抑,令本性善良卻怯懦的方鴻漸不堪忍受,但當他離開那裏,面對的卻是一個集父母的封建思想,家庭的責任,事業的衰敗,多層混雜的社會大圍城之中,讓他更加覺得無所適從,似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一隻無情的大手掌控着。本就無材的方鴻漸也只會牢牢地屈服於這隻手,逆來順受的承受朋友的施捨,義無反顧得踏入愛情陷阱,事業低谷。整本書中,除了他對唐小姐的追求尚顯出些他試圖征服命運的思想外,其餘的,指示方鴻漸徒勞的思想鬥爭和軟弱的行為罷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涼的結局。

除了方鴻漸,追了蘇文紈二十年的趙新楣總也踏不進她的那一座圍城,之後卻仍逃不出娶妻生子的命運;方家上下逃不出封建傳統思想這座圍城;兩任老丈人也逃不出面子的圍城。總而言之,文中所有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座圍城,大多也僅僅是為了一點私立或者是一個面子,這也是民國時期封建思想與崇洋思想的盲目結合所帶來的弊端。

自然,70多年前的事,如今再提似乎也是陷入了歷史這座懷舊圍城之中。錢鍾書先生以這樣幽默的語調,除了批判當時之人或頑固不化或崇洋媚外的種.種行為,調侃當時老人的迂腐、留學生的傲氣,揭露無謂的婆媳之爭、妯娌之爭、情敵之爭、同事之爭外,真正要闡明的就是:生活本就是一座大圍城,人永遠逃不出無盡的'壓力和束縛,永遠要在無形的四堵牆下過完一生。每一個人都逃不出這樣的命運,只是在於你在這圍牆下是否活得精彩,假如你始終想着去衝出圍城,那你永遠只能獨守空城,更加失去了生命中的價值。

事實上,這座無形的圍城始終是存在的,只是錢鍾書先生把30年代的這座城具體形象化了,讓身處21世紀的我們看清了書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言之鑿鑿其實也是為了使我們看清我們身邊同樣的一座圍城。當代社會,競爭激烈,高手如雲,存在的明爭暗鬥、勾心鬥角比書中更加激烈也更兇險。就那還算單純的學生來講,學校、家庭、社會,每一個環境都是一座圍城,每一種行為都處於一個圍城。同學間的友誼和競爭、家庭裏的親情和壓力、社會上的光明與黑暗,從我們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諸多圍城。我們只有在其中不斷拚殺,始終保持着一顆積極的心去創造這座圍城裏的異彩,讓圍城中的生活變的豐富。我們不會也不可能逾越這座城牆,因為只要我們有生活,那我們就永遠處於一座圍城之中。

生活本就是一座圍城,婚姻與事業、學習與娛樂、發展與落後、成功與失敗,都是這座七彩城中的一種顏色,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種元素。當一切人和事因為努力和樂觀而變得美好,當城中的色彩都均勻和諧時,那麼這座圍城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束縛和壓力,而是一個幸福的樂園。沒有人會試圖離開她,即使是自憐自哀的方鴻漸也會喜歡,假惡醜也會被同化為真善美。也許世界永遠不會變得如此美好,但允許我心中永遠存在這種美好的理想。

《圍城》裏,作者寫的是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這類人,只是“具有無毛兩足動物的基本根性”的人類。

作者把人性的虛榮諷刺得淋漓盡致。對於大學教授,他們藉着兵災來吹噓:汪處厚得意地宣揚他南京的房子;陸子瀟流露出戰前有兩三個女人搶着嫁他;李老師亭在上海補築洋房;方鴻漸也把故鄉老宅放大了好幾倍……“日本人燒了許多空中樓閣的房子,佔領了許多烏托邦的產業,破壞了許多單相思的姻緣”。對於方鴻漸的兩個弟媳,則是開了自己嫁裝的虛賬,調查孫柔嘉的陪嫁。人物形象是那麼鮮明。

當我讀完全文後,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感到意猶未盡,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這樣都“結束”了嗎?對於主人公的故事,對於整個《圍城》,讓人去細細地思索、靜靜地品味、慢慢地鑑賞。全文最後一句話:“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這種時間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蒼涼與變遷嗎?

讀完《圍城》,從主人公精彩而又獨特的故事前後,我看到了作者所表達的人性和表現的哲理,以及作者在文中生動傳神的描述。筆者認為,這些精髓需要我們去理解、去意會、去感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o8gpw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