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民法典學後感心得(精選3篇)

民法典學後感心得(精選3篇)

民法典學後感心得 篇1

20__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全黨要切實推動民法典實施,以更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更好保障人民權益。”黨員要積極響應總書記號召,做好民法典學習宣傳推廣工作。現階段學習,應當做實“笨”功夫才好。

民法典學後感心得(精選3篇)

學習上“笨”一點,勤讀原文,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學習,當個“小學生”“好學生”。民法典是新中國歷史上首個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體現了“平等和保護”,共7編、1260條,涉及人生幾乎各個階段的所有相關問題,因此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體現“人民至上”思想,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應當看到,一部法律從頒佈到實施,從瞭解到掌握是個漸進的過程。對於民法典,黨員應當先學一步、先做一步。在此過程中,黨員要做好“領學”“領講”工作,就不能不勤做一些“笨”功夫,原原本本讀原文,一字一句認真領會,要甘當“國小生”,切不可囫圇吞棗、大而化之,以免一知半解,導致消化不良。

調門上“笨”一點,要多做紮根基、打基礎的“馬步”功夫,少一些好高騖遠、譁眾取寵的“花拳繡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法典要實施好,就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把自身根基扎牢,把“馬步”扎穩,做到腳下有根,方能避免“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之憾。教育上有個説法,“欲教人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黨員對民法典的掌握應更透徹一些,準確把握其內在神髓,多做做打基礎、利長遠、紮根基的實事硬功,少一些譁眾取寵、好高騖遠的調調。要聚力抓實自身學習和帶領羣眾一起學,通過典型引路、形象化解讀、口語化宣傳、線上線下全媒體推進等創新舉措和辦法,讓民法典在教和學中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讓民法典在學習宣傳和實踐中,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真正融入百姓生活,成為羣眾維護自身權益,開展各類民事活動的有力保障和基本遵循。

心思上“笨”一點,要把握民法典內在精髓,心態放穩,少一些急功近利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法。民法典的學習宣傳推進工作,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黨員在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上,要體現出相應的耐性和韌性。幹工作,不能是這邊剛剛發佈,那邊就“關起門來”,一門心思總結經驗,要求立刻出成績、出成果、出特色、出亮點。這樣做和中央對於基層“減負”的精神亦相背離,極易導致基層負擔加重,出現“欲速則不達”。俗話説,“磨刀不誤砍柴工”,對民法典的學習宣傳,我們一方面要積極通過各種線上線下途徑,積極營造全民學習、遵守、維護、運用民法典的輿論熱潮;另一方面,對於多數黨員同志來講,還是應把心態放穩,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從作風建設角度,把民法典的相關工作做細吃透壓實,讓民法典的融入過程成為幹部踐行好的作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過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尺之台,起於壘土。”做實“笨”功夫,才能練出好功夫。民法典的學習,我們要從一開始就把每一步做紮實了、走穩當了,才能逐漸跑出“加速度”,跑出“真炫風”。目前階段,我認為還是扎穩“馬步”,勤做“笨”功夫才好。

民法典學後感心得 篇2

民法是萬法之母。孟德斯鳩説,“在民法慈母般的眼裏,每一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其重要性可見一斑。民法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對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依法維護人民權益、推動我國人權事業發展,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民法典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民法典是公民權利的宣言書。民法典為保障個人合法權利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武器,也為隨着社會發展出現的新興權利、新型案件的審理提供了法律依據。之所以要編纂一部統一的民法典,主要是因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頒佈了大量的民法單行法規,這些法規內容龐雜,分散廣泛,不僅存在一些法規相互之間不夠協調的問題,而且老百姓使用起來也不是很方便。民法典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載體,很多規定同有關國家機關直接相關,直接涉及公民和法人的權利義務關係。

民法典彌補體系缺漏、去除體系重複、消解體系衝突。民法典進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領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為規則,有利於維護交易安全和市場秩序、促進公平正當競爭、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民法典實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級黨政機關履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重要尺度。國家機關履行職責、行使職權必須清楚自身行為和活動的範圍和界限。各級黨和國家機關開展工作要考慮民法典規定,不能侵犯人民羣眾享有的合法民事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有關政府機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要依法履行職能、行使職權,保護民事權利不受侵犯、促進民事關係和諧有序。民法典問世,意味着我國法制的體例框架由此豐實延展、枝繁葉茂。

民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志,提高依法治國水平。民法典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落實到民事法治領域,充分賦予民事權利,保障權利不被侵犯。民法典聚焦民生髮展問題,處處迴應人民羣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正所謂“人民有所呼,立法有所應”,體現出我們國家以良法促進發展、保證善治。民法典草案對於民事權利類型規定更豐富,行使權利規則更清晰,權利保障更完善。“民法典對公民權利類型及其行使方式規定得越豐富、越精細,就越能限制公權力的濫用,越能起到規範公權力的作用。”民法典的出台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依法治國水平提供了法律保障。

“法者,治之端也。”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建設,法治是最重要的邏輯起點之一。民法典的頒佈藴含了民事權利保障、法律義務強化、社會秩序穩定等多重價值,是以良法推進善治的重要抓手,自然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證。

民法典學後感心得 篇3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實施好民法典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保障人民權益實現和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推動民法典“下基層”“進農村”,做好基層羣眾的普法宣傳,讓民法典儘快走到羣眾身邊、走進羣眾心裏。

送“典”下鄉要做到先學先悟。民法典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條文最多、體量最大、編章結構最複雜的一部法律,基層黨員幹部要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通過個人自學、集中研討、座談交流等方式帶頭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帶着問題去學習,重點加強對涉及婚姻繼承、鄰里糾紛、生態環境保護等和基層一線密切相關的重點領域的學習理解,及時迴應農村社會關切,在羣眾中形成“榜樣”示範,做到自己先學先悟,帶動基層羣眾跟着學、樂意學。

送“典”下鄉要營造宣傳氛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結合基層工作實際,充分發揮駐村幹部和村兩委幹部作用,採用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解答法律諮詢、開展法治宣傳教育講座等形式,多渠道、多方位進行宣傳,真正做到讓村幹部“動起來”,讓宣傳氛圍“活起來”,讓學習熱潮“火起來”,進一步推動法治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農家,使人民羣眾認識到民法典既是保護自身權益的法典,也是必須遵循的規範。

送“典”下鄉要貼近民生日常。民法典的普法工作關鍵在於要貼近基層羣眾生活,“數次説教不如一次生動實踐”,可以聯繫司法部門開展“以案説法”活動,邀請羣眾參加典型的涉農、鄰里糾紛、婚姻家庭案件的審理,把枯燥的法律條文轉變為人民羣眾身邊的“活例子”,增進羣眾對法典的理解。依託農村調委會、便民服務中心等機構,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化解鄰里糾紛的作用,“以法為準、以理為基、以情為引”,通過社會力量和基層組織務實解決民事糾紛,多方面推進民法典實施工作。

送“典”下鄉要樹立良好風尚。在做好民法典宣傳推進的同時,廣泛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引導羣眾破除舊風俗,塑造社會文明新鄉風。把民法典中體現的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的平等保護與孝敬父母、鄰里互助、家庭和睦等淳樸鄉風結合起來,將民法典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寫入村規民約,樹新風、助傳承,建立起學法律、用法律等具有時代特色的新鄉風,引導羣眾養成自覺守法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習慣,努力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風尚,讓民法典長長久久走進人民心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o89y6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