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協和醫事》讀後有感(精選3篇)

《協和醫事》讀後有感(精選3篇)

《協和醫事》讀後有感 篇1

協和,在還是孩提的時候就已經略有所聞,不過在我們那邊偏僻的地方來説,也沒有人去過協和,甚至沒有人見過協和的人。但是對協和,我一直保持着一種崇拜的感情,理所當然地認為協和是中國最高的醫學殿堂。雖然至今也沒有見過協和的人,更不用説到過協和。 最近喜歡到丁香園逛逛,看到前版主把這本《協和醫事》上傳,懷着對協和的崇拜,我把這書下載了……

《協和醫事》讀後有感(精選3篇)

樓主説,這書下載後請在24小時內刪除,如果有興趣可去買。很遺憾,我沒有做到。我捨不得刪。這書,好;這書,有感情;這書,不只是書,還是情感的傳遞。

協和醫事,看完也沒有究竟沒有説過醫術,用裏面的話説,醫生有兩個高峯,一個是技術,另一個是醫德。老協和的醫生就是擁有雙高峯的醫生,就是現在所需要的能夠處理醫患關係的醫生。不談他們,他們是我們所需仰望的,卻不可再企及,至今我也沒有遇到過所謂雙高峯的醫生,也許這並不能埋怨自己的運氣不佳,也許這個國家對這些人也是可遇不可求了。不是我對醫生絕望,也不是醫生的醫德不夠好,只是在這種醫療環境下,治病的醫生有,治病人的醫生不敢有。這就是所謂千里馬常有,伯樂常有,卻沒有成為的千里馬的條件。 千里馬,我也知道,也承認,我不是一匹千里馬,所以我倒願意自嘲一下,我不是一匹馬,哪來千里馬。想想以前協和醫學院是怎麼一回事,老師比學生多,能夠想象嗎?再想想,平均下一年只是培養不到20個醫學生。這是一個什麼概念,放到現在的社會,老師比學生多,一年畢業不到20位醫學生,那不是浪費資源嗎?那麼多農民子弟,為什麼你老師就不教多幾個學生,教出來的醫生多了,也好造福社會,我們國家醫生比例在世界上還是倒數的呢。這是善意的建議,也是可以理解的。

或許吧,某些人以為一個老師帶的學生越多,就越能造福社會,允許我從好的方向想,總不能把我原本沒有機會讀大學的機會現在得到了,倒去説他們的壞話,所以,大學該擴建擴招,一個班只要教室允許,多少人也無所謂,越多越好,我就是在這種上大學最容易的時候考上了大學,成為一名醫學生。我們班多少人,説出來一直是讓人驚訝,也讓那些沒有讀過大學的人心裏爽了一把,原來大學還可以這樣快餐式啊,真正地適合時代的發展。我們班到底有多少人,想想讀書時候我們最大的教室能裝多少人,大概就是那個數了。人多力量大啊。

説回協和,協和正因為小而精聞名。協和出來的不僅僅是醫生,是醫學家,是心理學家,是學者。協和影響的不僅僅侷限於協和這個地方,不僅僅只是北京,而是全中國。當時這麼小小的一家醫學院,卻能引導一個大國的醫學走向。這應該值得某些人思考。

不談某些人,在現在這個社會,不管作為醫生,還是作為醫學生,總免不了讓自己去想想願景,現實實在是有差距。談談我自己。曾經我對醫生這職業是沒有抱有一丁點興趣的,後來由於某些緣故,我選擇了醫學。到了這大學來求學,這裏的外在環境真的是出乎意外得好,整潔,寬敞,乾淨,相對來説,內在環境就相去甚遠。我也承認,我這個人的惰性是隨環境而波動的,這裏讓我的惰性呈指數性成長,遠遠大於我的積極性。

書上説,老協和的那些老醫生相當懷念在老協和的日子。雖然在那裏,他們的臉被人嘲諷為“協和臉”,缺乏陽光,缺乏笑容的臉,一副緊張兮兮的樣子;但是他們在病人面前,又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樣,笑容可恭,認真負責。現在,醫院的我們,恰恰跟他們相反,我們在病人前才是有一張“協和臉”,情何以堪。

雖然以後我也不見得有什麼成就,但起碼我現在的夢想,當真是踏踏實實地成為一名好醫生。但願一路上沒有阻擾,而且有一批志同道合以兄弟相稱的朋友。

《協和醫事》讀後有感 篇2

《協和醫事》中,我看到了醫學精英是如何鍛造出來的,以及協和何以能始終引領醫學前沿。雖然協和的醫學教育模式近乎“殘酷”,協和人的從醫生涯幾乎是全身心的忘我投入,但卻因此造就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故事——人與命運搏鬥,失敗摧不毀的理想。而這個激動人心的故事和摧不毀的理想曾經並仍將對中國醫學教育和中國醫學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協和醫事無疑是為醫之道的最高境界。

且看書中的摘引——

著名內科學家奧斯勒,曾如此描述醫療行業:“在這個世界上,唯一具有普世一致性的行業就是醫療,無論走到哪裏,醫療所遵循的規矩相同,所懷抱的志向相同,所追求的目標也相同。這種普世一致的同構性正是醫療最大的特色,它是律法所沒有的,也是教會所沒有的,即使有,其程度也有所差別。”

奧斯勒對醫生這個職業的認識:“醫學是一生的學習過程。”

奧斯勒在 1903 年演講《行醫的金科玉律》時這麼説:“行醫是一種藝術而非交易,是一種使命而非行業。在這個使命當中,用心要如同用腦。”

1892 年,奧斯勒在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的新院舍的啟用典禮上,對醫學生演講説,“醫學這門學科需要高度整合心智與道德,並讓人求新、務實並有慈悲。”在他看來,醫生追求的應是思路的清明、心地的善良和心靈的平靜。

有人問著名心胸外科專家吳英愷好醫生的標準是什麼?他回答:“好壞醫生的分水嶺就在於為誰服務和如何服務。解放前,我在協和醫院工作,當時的外科主任是美國人,他一輩子沒有做出什麼大的學術貢獻,但他工作勤勤懇懇,每天來得最早,走得最晚,關心病人,關心全科工作,瞭解所有工作人員的情況。這樣的醫生就是好醫生。”他在開創安貞醫院時,為醫院提的院訓是四個字——公、勤、嚴、廉。在他看來,這就是做醫生的標準。公就是公私分明,至少是先公後私;勤就是勤學、勤幹;嚴是學術上的嚴謹,工作上要嚴格,做事要嚴密;廉就是廉潔,不得以醫謀私。

1920xx年,當蘭安生以“公共衞生專家”的身份進入協和醫學院時,他帶來的是一個全然嶄新的理念。具體來説包括:一、疾病可以在還沒有成為疾病時,就加以控制;二、預防疾病的措施,一旦在某一區域某一人羣中實施,會比以單個病人為治療對象的“臨牀醫學”更有效率。這一理念,與19世紀中葉進入中國的西醫相比,在臨牀時間階段上,更加超前,關注的人羣也更廣泛。他的另一句名言是:一盎司的預防,勝過 一磅的治療。

1920xx年,蘭安生來到協和醫學院,在中國醫學教育史上,第一次專門為醫學生講授現代公共衞生這一課。他講課的主旨是:走出醫院,走進衚衕,超越個體,關注到整個社區、更廣人羣,到達底層老北京人生活的真實世界。只有從社會人羣的開放環境,而不是從擺滿精密儀器的實驗室中,去了解社區居民的衞生健康問題,去尋找治療依據,從羣體而非個體的角度,去尋找一種維護社區成員健康的辦法,這樣才能使醫學與社區服務成為一體。

按照現代人力資源的理論來説,一個機構成功的三個核心元素是:人、組織、文化。協和醫院副院長、1970 年協和畢業生李學旺,這樣闡述協和文化:“協和文化是什麼?就是協和的醫療管理制度和程序,及由對這種制度、程序嚴格遵守過程中,不知不覺養成的為人、為事、為學的態度。”

書中還有很多關於為醫之道的精闢論述。我覺得為醫之道其實並不深奧,也不算是什麼難事,關鍵看你如何理解、能否領悟,並如何將領悟到的為醫之道付諸於實踐和行動。

如奧斯勒所言,醫療是一個具有普世一致性的行業,不分國界人種,救死扶傷是根本。而一旦選擇了從醫,也就意味着你必須做好為之付出你畢生精力的準備,並堅持終身學習;在你為患者施醫驅病的同時,更需要有一顆仁慈之心,行醫是一種神聖的使命,用心跟用腦同樣重要。而吳英愷的“公、勤、嚴、廉”四個字更是道出了一個好醫生必須遵循的行為準則。當下的為醫者又有多少夠得上好醫生的標準呢?

我街道的公共衞生工作是20xx年正式起步的。確立政府在提供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中的主導地位,是20xx年12月26日下午衞生部部長陳竺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1次會議上作《國務院關於城鄉醫療衞生體制改革和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情況的報告》時提出的。而蘭安生早在1920xx年就帶來了公共衞生這個全然嶄新的理念,他在中國醫學教育史上關於走出醫院、走進衚衕、超越個體、關注社區及更廣人羣的現代公共衞生第一課,足足走了七十多年的艱難歷程。今天我們終於走出了醫院,走進村莊和家庭,我們的公共衞生服務團隊雖然在服務力量和服務能力上仍不足以發揮理想的公共衞生服務功能,但這一步已經堅實地邁了出去。

關於協和醫院副院長李學旺對協和文化的闡述,對我們同樣具有借鑑意義。我們的醫院雖小,但作為一家醫院,一個團隊,文化是醫院和團隊成員的靈魂,具有執行力的制度是醫院文化的核心,醫院領導者及其成員的為人、為事、為學的態度則是醫院及其成員成長和發展的生命力。

讀《協議醫事》,悟為醫之道。收穫不小,值得一讀。

《協和醫事》讀後有感 篇3

蘇東坡是我國北宋的詞人、詩人、散文家、畫家、書法家等眾多身份的集大成者。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被世人稱為“三蘇”,佔據了唐宋八大家的三席之位,可見,蘇家個個都是大才子,猶以蘇軾為甚。

蘇東坡才華橫溢、文思敏捷、多才多藝,不僅擅長寫詩作畫,還是工程師、瑜伽術的修煉者、皇帝的祕書、慈悲的法官、佛教徒等,就連的東坡肉都是他發明的呢!

蘇東坡的一生雖仕途坎坷多舛,但與生俱來性格樂觀豁達,隨時隨地廣結摯友,無論為官還是被貶為農,所到之處都把生活過成了詩,把自己的感受賦予了不朽的藝術形式,時而大氣磅礴、時而豪放奔騰、時而雋永樸質,使之流芳千古,驚豔了世人。他一身浩然正氣,剛直不阿,他是官員中的智者,強者,仁者。

他是我國文化一位罕見的全能天才、一位曠世奇才!在林語堂先生的筆下,他更是那麼的光輝耀眼,將其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生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我們的面前。童年嶄露頭角,青少年脱穎而出,中年精彩綻放,晚年顛沛流離,一生仕途“三起三落”,但他卻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繹了一場永不謝幕的詩意人生。猶如一個和尚對他的讚譽,他就是天上宿星下界,在人間暫時做客而已!

雖然蘇東坡用盡了他的浩然之氣已離我們遠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也正如蘇東坡自己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所説的:“浩然正氣,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者矣。故在天為星辰,在地為河嶽,幽則為鬼神,而明則復為人。”何嘗不是對自己的評説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m9oyx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