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人生心得體會(通用22篇)

人生心得體會(通用22篇)

人生心得體會 篇1

日子就這麼清清淡淡,平平凡凡,從從容容,如水悠然長流,一句話説得好:平平淡淡才是真。在這庸常的日子裏,凡人亦悠出清、淡、真……

人生心得體會(通用22篇)

平凡也是一種人生,世事紛繁,對於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而言,我們只不過為一平凡人物而已,如小草之於爛漫的春天,象小溪之於遼闊的大海,更象白雲之於無垠的藍天……畢竟,驚世駭俗者寥若晨星,大多數人,只能走不出平凡,而又樂意在平凡中默默生存。因此,平淡便是我們生活的主流。

人生心得體會 篇2

黃葉飄飄,秋風瑟瑟。人生道路千萬條,但是我的路只有一條。好壞只能看路的開頭,乾淨的、骯髒的,但在往遠看,乾淨的路則是骯髒不堪,而骯髒的路則是十分乾淨。對啊!這也是先苦後甜的道理啊!只有先走過泥濘的路才能到達乾淨的路啊!

人生心得體會 篇3

人生就像一場夢!

個人的人生都不同也都是不同的夢,當你的夢做完了你的人生也就差不多走完了,當你的人生中出現岔路你就必須要有所選擇,選擇了就不能再後悔,要有取有舍,如果你的人生路選錯了後悔了,那麼你將沒有機會再反悔,因為你已經選過了,你的人生也不可能再來一次,所以請你們把我好人生的路吧!

在人生路上有着甜苦和喜憂,也有重重的困難,遇到困難要永不放棄,不能半途而廢,否則你就是懦弱的人。

人生心得體會 篇4

人生就是一場戲,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每部戲都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結尾。我們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人生如戲,但每個人的心態不同,戲在他眼中也不同。有的人認為,戲,是早就安排好的。有的人認為,戲,是靠自己演出來的,沒有人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朋友們,加油,讓我們演出屬於我們的戲!讓我們的戲更加精彩!

人生心得體會 篇5

當尖刀班班長這段時間是很累的,這也是我早就料想到的。人嘛!不就是在不斷學習中進步,在進步中不斷蜕變,在蜕變中不斷變強,我始終牢記孟子這句話“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人生心得體會 篇6

人有不同的體驗,最主要的是人生不同,作為現在的我們是否要遊戲人生呢;作為新世紀的我們是否要人生如戲呢,我忽視了人只是遊戲中的一個角色,而控制遊戲的不是你自己,而是慾望,這麼多的時間裏,我不知道我把握過多時間,但我卻知道我消費過多少時間。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年,卻有着不普通的理想,但我是否能實現我這個理想呢,也許你在關注,也許你在期待,我給你的答案是我會做得更好,我會努力,做出成績,不會遊戲人生。

人生心得體會 篇7

故名思意人生是生活與一個人的修為有關。是的人的一生不止需要在做人的修為上還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

人要像孔子似的要仁者愛人,要想做仁那你的人生已有一半的成就。如果做到生活快樂、高興那才是人生!

做人要做的有意義,做事要做的有意義。現在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陽正晴。請乘理想之馬,揮鞭從此起程。

人生心得體會 篇8

親情如酒,淡如淚。 莫夕陽,映江河。 落葉飄,人間情。 有淚難嚥,情茫茫。 真情淚,落似珠。 真心愛,命似紗。 親情如歌,深如海。 愛恨情,但九州。 心無恨,淚滿空。 親情如歌,孝存心! 淚淚淚,愛滿存! 親情淚,愛難捨!

人生心得體會 篇9

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何不選擇笑看人生?人生是充滿了悲傷與喜悦,可是,我們有能力讓生活更加歡樂。

一個悲傷的孩子,因為期末考試考的不好,沉浸在悲傷只中。可是,她是否想過,生活的悲傷能沖淡她的一切!歡樂掩蓋她內心的悲痛,這不好嗎?

笑看人生吧!人生有着讓你完成的重大使命!加油吧!

人生心得體會 篇10

悲歡離合有你來決定。你就是裏面的主角,最後你是悲傷還是喜慶都要靠你自己。

為什麼小孩要讀書?因為這就是決定你的電視劇的過程精彩不精彩;為什麼我們要改正缺點?因為這就是決定你的電視劇裏的主角的好壞;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因為這就是決定你的電視劇結尾的悲歡離合……用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好好讀書、好好改正缺點、好好努力、勇於嘗試、堅持到底,我想成功總會向你伸出援助之手的。”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人生心得體會 篇11

理想,人生所向往和追求的目標;目標,人生過程中不斷尋求突破與成功;追求成功過程中,就是磨練人的意志,酸甜苦辣。

我小時候經常有着不可思議的幻想。看見茶樓的姐姐又寫單,又端菜的,便想成為一名服務員,為大眾服務,同時,也是為了滿足自己尋求新鮮感的慾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嘗試學着服務員的樣子,為爸爸媽媽“點”菜,為爺爺奶奶端飯,逐漸下去,家人都誇我懂事了,心裏喜滋滋的。

上國小了,看見老師在黑板上寫字,畫畫的,自己又羨慕起來了,便想成為一名老師,為學生們服務,同時,更是為了滿足自己貪玩的慾望。爸爸給我買了一塊小黑板,我在家裏經常學着老師的樣子,在小黑板上又寫又畫的,把老師教給我的東西再重新整理,寫在黑板上,逐漸下去,我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家人打心眼裏高興。

可是,這些所謂的理想,在我升上中學之前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其實,理想只不過是你進步的一個警惕而已,它讓你嚮往,讓你上進,讓你不顧一切地去努力,努力做到最好。可以説,理想是你踏上成功之路的導師,他會幫助你戰勝一切的困難險阻,讓你變得勇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理想,應該努力去奮鬥。而且,理想不應該只去想,還應該去做,如果只有盲目的想象,而沒有實際的行動,那麼,你所謂的理想只是瞬間的幻想而已。

人生心得體會 篇12

《不抱怨的人生》,是職場員工心態的一個調節讀本,教給我們一個合格的員工,在工作中,應該具備的一種心態。心態是什麼?就是我們在對待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同事、我們的事業、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的時候,在我們事業上遇到困境、波瀾不驚的時候,我們內心的想法,我們對待這些事情的一些態度。而我們內心的態度、我們的心態決定了我們未來工作和生活的走向。

我們在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遇到的事兒,其實,都可以有很多的解決方案,有很多的方式和方法去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和我們周圍的人相處。每一種方式方法都有利有弊,用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這些事和人,其實也就是一個“選擇”的問題!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選擇,有時候被稱為抉擇。“選擇比堅持更重要!”選擇走什麼樣的道路,也就是選擇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面對未來,那麼這種選擇,決定了我們的明天和未來。

《不抱怨的人生》通過講故事,擺事實講道理,為處於成長之路的職場新人們提供一個似乎真實的職場生存體驗,也讓職場新人們瞭解職場中的成長之痛,並以何種心態去對待,去看待。這些書,其實,都是在教給我們,當我們遇到在某種情況下自己認為的生活和職業中“問題”的時候,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和解決這些問題,進而成長和上升。然而,這些我們在某種情況下認為的是“問題”的問題,當我們以另外一種心態去看待,去思考的時候,這些問題,似乎看上去已經不再是什麼讓我們痛心疾首的問題,而是我們生活中最最正常的一部分,是我們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沒有那個人的成功是一帆風順的、是沒有付出的。我非常相信英語中的一句話:“Nopains,nogains!”並且,時時以中學的時候,讓我永記心中的一段古文:“故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魯迅先生的一段話:“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敢於在寂靜的黑夜中奮勇前行。”也一直是我遇到苦難和身處困境之中的激勵!

佛曰:“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笑着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有人去概括佛家的思想精髓:“自覺——自我覺悟”。那麼“覺悟”,其實也是一種對待世間事物的心態。有健康良好的心態,我們就可以超凡脱俗,繼而優秀卓越!

如今在高速收費站的學習和工作,也使我們學習到很多面對人生,面對學習所應該具備的心態,比如:“在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機會總是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包括國內外大學的校訓,共產黨的“八榮八恥”、“三個代表”,其實也都是在講一種心態。

態度決定一切!————心態決定一切!用正確的心態去看每一天我們身邊的人和事兒,讓我們每一天都成長和進步!

人生心得體會 篇13

分享我媳婦上完課的變化,介紹一下我媳婦的一些情況,她是家裏的二女兒,岳父是工人,不能要二胎,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就被送到姥姥家,在姥姥家長大,她從小就恨父母不要她,今早上跟她交流的時候我勸她打電話給父親,説對不起,她今天做到了; 下面是她的感受; 今天我給爸爸打電話了,我有多久沒有給爸爸打電話了,2個多月了。我好像從15歲出來工作,我就沒有發自內心跟他講過話,因為我的心裏潛藏太多的怨恨,放不開,他是我最親的人,我卻狠心的用刀,去刺他的心,只因不原諒他的錯,去刺傷他時只是在自己身上挖了洞,覺得他是多麼沒本事,不能給我想要的生活,這些我自認為對的想法,在我心裏多少年?陪伴了我多少年?因為有了這些想法我從小晚上都是失眠的,上學時住校所有同學都睡了,我睡不着,1點2點才能睡,我心裏想不通,於是上課就沒精神。工作了住宿舍同事都累的很快就睡着了,我就想我怎麼這麼倒黴,我的父母怎麼怎麼對不好,蒙着被哭,經常到4點多才能睡,早上5:30還要上班,在班上客人沒來站在餐廳門口,我站着就能睡,工作沒精神。

後來做安利老師説是缺營養素,我吃,身體健康了,心裏的健康呢?爸爸如同夕陽,它還有多久就落山了。爸爸可能是錯了,我又用錯來懲罰了誰?我何嘗不是在用自己認為對的方法,應得,來對待他,我得到了什麼,等他老了躺在牀上時,想想以後這個人再也不會出現了,我會高興嗎?只會是追悔,我的爸爸,帶我來到世上,我卻用殘忍的方式對待他一輩子。這樣是對的,我得到了什麼?

不可以,不要,不要離開我,我害怕,爸爸,爸爸,爸爸,我錯了!我錯了!今天,終於鼓起勇氣給爸爸打電話,發自心的話,爸,我錯了,女兒不孝,女兒是個壞孩子,女兒不應該想盡各種方式去傷害你,不理你,漠視你,把你推開,我們是父女,卻不如陌生人。我是多麼無知,爸!對不起,我泣不成聲。爸爸説爸爸也做的不對,不合格,爸爸以後好彌補好嗎?重新開始,重新做父女。咱們多打電話,多溝通。我現在很開心,20xx年了,我終於放下了,釋懷了! 在此,感謝:我老公是送我到課堂換救了我,感謝:<正道,責任人生>這個課教會我感恩,承擔,領袖。感謝:曹澗秋老師,還原了真實的我,給我的人生補了一課。太棒了。

人生心得體會 篇14

有時一個人真的很靜,靜靜的活着,靜靜的呼吸,一個人在一個黑暗的角落靜靜的呆着去想着自己的心思,那種靜縊有時真的令人可怕,但心中卻很默然的,在眼中的一切都變得無所謂。一個人心懷夢想去生活,就永遠會有生活的希望。

上法語課,老師講了一些基本的東西,給我們看了法國的優美景色,南部北部,鮮花、綠草是永恆的美的主題和享受,一定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和觀察一切的美。學會去釋然,學會去享受你已經擁有的生活,碧水藍天、鮮花朵朵,一切都想閉着眼睛去享受。學校的白玉蘭和粉色玉蘭花都開了,只可惜都沒有看到它的花骨朵打起來,在行色匆匆中,它竟然默默地綻放出了它的美麗。每天的朝夕變化中總有一些永存的事物,也有一些隨時改變的東西。它有待於我們駐足去觀賞和發現。

晚上聽一老者的講座,和藹可親,一種學者風範,令人敬佩。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不知道是否可以重新用“知識分子”來界定自己。現在的好多東西已經不是它的本意了,被賦予了太多的含義,譬如當談到“愛情”兩字,更多的是用房子、車子、兒子這些砝碼來加以衡量。當重新提及“知識分子”時,覺得自己還是難以承受這種稱謂,就只以學生來加以定位吧。

正如老者所説,讀了大學,你是否真正知道大學的含義?一個本科生在求知階段要做到的是“厚”“薄”,重在“走近”;研究生階段是“薄”到“厚”的積累過程,重在“走進”;而博士生則要寫書,起到“引領”的作用,並做出貢獻。雖然這些道理我們早已知道,但似乎早已忽視了。本科生的學習是被動的,是知識體系構建的四年;而讀研則是自選階段,一切都由你自行做主,有選擇的去自控支配自己的時間,是知識體系逐步完善的三年;博士則是經過思想的碰撞和靈感的迸發,屬自主創新階段。現在每個學生要學的東西太多了,雖然知道自己在學校的時間極度有限,但社會的浮躁也同時影響着一牆之隔的學校,學生們開始帶帶着功利心去學知識,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為了過有品位、有質量的生活而努力着。其實,不管這個目標是好是壞,只要你心懷激情,那麼你忙碌的身影背後總會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幫助你去完成你的夢。

未來就業的保障:一門知識+一種能力+寬泛的視野=一份優越的工作。現在學東西不能僅僅侷限在所學的本專業,必須有自己給自己明確的定位。你想在這個階段幹些什麼?你以後的工作方向是什麼?雖然世界有着不可預知性,但只要你能想到,而且你付出了努力就一定會有所實現。一句經典“沒有作品就沒有你”,説得很有道理,或許你沒有許多證書,但只要你擁有這種能力,可以充分的體現你自己的實力,你就可運籌帷幄、胸有成竹。

在學習階段,一定要做好三件事情:做人、學好專業知識、掌握一門外語。現在需要的是“三合一”式的人才,自己要搞選題策劃、要會操作、會推廣營銷。得到的啟發有(1)充分利用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多讀書,讀好書,做到厚積薄發,做好自己在現階段應該做的事,把心沉下來做事,一步一個腳印踏下去。(2)把本專業方向的經典著作讀完。(3)做英文原著的翻譯工作,學好外語,這樣你才能在以後的工作中充分利用這一工具。(4)多去校外去看看,只認識你的導師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拓展視野,用宏觀的角度去看待要處理的問題。為了在眾人中脱穎而出,在校園中就要有自己忙碌的身影,讓自己處於激動和興奮狀態。

把時間留給自己,不要為無謂的事去傷腦筋,讓自己為自己好好活着,為了完成自己的夢,為了讓夢想成真,一定要每天為自己喊加油!

人生心得體會 篇15

昨天是孩子寒假的最後一天,準備工作已經做好,帶着瑞再看一場電影,然後就得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了。看什麼?在《熊出沒之原始時代》和《飛馳人生》之間猶豫着,兩個都是2D,瑞最後選擇了《飛馳人生》。

第一感覺挺搞笑的,影院中會不時的傳出觀眾的笑聲。因為沈騰往那一站給人的感覺就是搞笑。我和兒子也是時不時的被他們所感染。穿上賽車服居然和快遞小哥同款,過安檢再一次被扒光,第一次摸車由於火力太大發動機爆了

還有就是這部影片傳遞的正能力。熱情是一種精神。當你為了你的夢想或者説是理想付出了所有,你將會擁有超凡的能力。跌倒了爬起來,雖然這個過程會很痛苦很艱難,但是隻要你一如既往的堅持,相信沒有白走的路。付出和收穫一定是相輔相成的。

一個電話朋友辭了工作陪他重返賽場,車隊的經理,為了車架和以前的那個賽車的主板被炒魷魚這就是友情的力量,患難見真情,也只有在你不如意的時候還願意對你伸出援手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只要心中有夢就沒有辦不到的事。為了夢想付出所有,最後把生命都搭進去了,這一點我不太喜歡,也許是我沒有真正的理解。

總而言之,看完電影心裏感受挺多。

人生心得體會 篇16

在我們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有些人,為自己的理想在不斷奮鬥,不斷努力。是啊,每一個人都有理想,但空有理想是不夠的,我們必須為了這個理想去奮鬥,去努力,跌倒了再爬起來,可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又有多少人在為理想而奮鬥呢?

有人説,理想與現實是有距離,有差距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努力去實現,去縮小這段距離。要是每個人都有理想,都會為了理想去奮鬥,那麼我們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燦爛。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的失業人士,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就沒用,不意味着他們沒有為自己的理想努力過。這個社會上,也有很多青年在為理想奮鬥,但也有多數放棄過,因為他們跌倒了無數次,最後喪失了自信心,也有人在獲得成功時,認為自己的理想實現了,因而不再奮鬥,失去了奮鬥力。其實,理想是沒有期限,沒有限制的,生活在不斷提高,我們也要不斷努力。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之路會平坦,若現在有兩條路讓你選擇,一條是平坦的道路,一條是崎嶇的道路,或許你會選擇第一條,或許你會選擇第二條,這都沒什麼的,只是選擇崎嶇的道路會給你增添一些樂趣,會讓你戰勝挫折,會讓你更加堅強,而選擇平坦的道路會讓你的人生風平浪靜,平平無奇。付出的總會有回報,總會有收穫,關鍵是看你是否對生活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

我真心的希望我們能擁有一個自己的理想併為之而奮鬥。與失敗做朋友,有一天他一定能將你送往成功的。

人生心得體會 篇17

理想這個東西我已經一年多沒有想過了,因為那時認為理想這個東西太過模糊。太遠大。現在回想起來,理想真的是個重要的東西。

沒有理想,電燈。電腦。飛機等等都不會出現,理想是遠大的。模糊的,但又不是不可褻瀆的。有些古人。偉人。名人都曾暢談過理想,但又有幾人成功的抓住自己的理想。

理想是飄渺無蹤的,也是有形的,理想就是要經過多次反覆的抓拿才能得到的東西。

理想這個詞讓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位老師,他讓我們告訴他我們的理想過後,他對學習好的同學説,好好努力,以後一定會成功的。對學習差的同學説,理想?你們還有資格來談理想?很不辛我是後者。有些同學聽到這句話努力學習,有些則一蹶不振,而我,則是一笑置之!因為,去説別人沒資格談理想的人,他們自己也沒有資格

有些人為什麼可以笑談理想,因為他們知道,只要努力了就有機會,只要努力了,就算沒有實現理想也死而無憾了,因為他們努力了。

就像我以前看過的一本書《狼王》現在的記憶有點模糊了,但我還是清楚地記得一頭狼為了他的理想:當上狼王而奮鬥,在經歷了許多的磨難後終於當上了狼王,而不過一年之久,他就被另一頭狼咬死了,在這本書的最後寫的是:“他沒能保住狼王這個位置,而一旦失敗的結果就是死亡,就像他現在這樣。而他,則死而無憾了!”

我想,我們不該這樣為理想而奮鬥嗎?

我想,我們該這樣去奮鬥!

人生心得體會 篇18

讀中國台灣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此書籍特引人入勝。以往讀哲學書籍籍,往往讓人生厭,讀了一點,常棄之不讀了。而此書籍如一個巨大磁場,把我吸引了過去,愛不釋手。我想應該是書籍的獨特之處吧。它把傳授哲學原則、哲學知識放在了一個次要的位置,它的首要目標是點燃讀者對智慧的愛,引導讀者去思考世界和人生的重要問題。他精道的論述,平易的語言,彷彿讓我看到了作者就是一個證人,證明哲學其實不是一個枯燥的東西,而是處處閃爍着智慧和思考的光芒。

讀了此書籍,我感覺人生離不開哲學。人類天性都渴望心靈的自由,能做自己,擺脱各種限制和壓力,越來越感受到做一個人的喜悦。愛智慧,愛哲學的思考,它由如人生的一盞明燈,讓我們知道我們從哪裏來,該往哪裏走。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曾説過一句名言:“沒有經過反思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在現代社會中,隨着競爭的加劇,社會的浮躁,人們已經很難保持一顆平常心了。芸芸眾生在滾滾紅塵中追名逐利,熙來攘往,就是沒有時間停下來反思:“我這樣忙忙碌碌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

在蘇格拉底看來,人的一生中如果沒有對這些問題反思過,那麼,你這一生根本上講是毫無意義的,是到世上白走了一遭。不管你是億萬富翁,還是高官顯貴,統統都成了行屍走肉。

哲學讓我們去思考這些人生問題,並不是真正能尋找到一個標準答案,其意義促使我們去反思、去認識自己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這讓我想起了《紅樓夢》第一回裏在跛足道人唱完《好了歌》後,甑士隱隨即和了一首,其最後兩句是這樣的:“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都是為他人做嫁粧。”

説的是我們這些芸芸眾生生在滾滾紅塵,也就是“他鄉”中,“亂哄哄”地追名逐利、金錢美色,而竟忘了自己的“故鄉”在哪裏,因此,到頭來,也只能是“為了他人做嫁衣裳。”既然紅塵是“他鄉”,那我們的“故鄉”在哪裏呢?也就是我們到底是從哪裏來到這個紅塵的呢?“故鄉”顯然在紅塵以外。我們從“故鄉”來,藉助於父母的結合,給我們肉體凡胎。我們就用這肉體凡胎,到世間來走一遭,來體驗人生、體驗愛情,也體驗痛苦。體驗完後,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的“故鄉”。

但有很多人在紅塵的花花世界中經受不住種.種誘惑和考驗,他們沉迷於各種各樣的“名利場”、“官場”、“情場”或“賭場”,最後出賣了靈魂,迷失了自我,再也找不到回“故鄉”的路,成了“回不去的人”。他們的靈魂也就是隨着他們肉體客死在紅塵這個“他鄉”。

讀此書籍,讓我突然明白:學習哲學,學會哲學的思考人生,可以讓我們找到人生的“回鄉“路。人生不正如求學,要努力修行,最後可以得到解脱。讓我們擺脱身體的惰性和軟弱,得到心靈的自由。

人生心得體會 篇19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台北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台北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所著。《哲學與人生》是傅先生對於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於作簡潔清晰的表達。比如在講解哲學是“愛智”時,他把“愛智”定義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態度,“把“智慧”概括為“完整”和“根本”兩個特徵,又將“愛智”的“愛”解釋為温和而理性的“友愛”,而與狂熱的“情愛”、浮泛的“博愛”相區別,令人感到既準確又頗具新意。

重讀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讓我有種回味和共振的感覺,那種經歷後的精煉總結讓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攝的一部人生電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為有些是意氣風發,有些是衝動不顧後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樂趣,書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經歷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對未來,我也有撥雲見日的功力很多人認為哲學是一些枯燥的為什麼,看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就會發現,哲學真的距離我們很近很近,而且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好,像是我惡魔呢聞到了麪包的甜香味。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讀的好書。

本書的作者不是以寫書為生的專業作家,而是台大的一位哲學教授傅佩榮先生,所以此書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於它的思想性,還可看作是一本勵志書。但它與一般教材和勵志書又截然不同,因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書卻全是傅先生個人思想的結晶。對於這樣一位思想大師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評論,只能把我的一點感悟説與大家聽。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説,“哲學脱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脱離哲學是盲目的。”因此,看此書與其説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説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並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裏,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

哲學與人生中有句話得好,對我影響很大,從中受益匪淺,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帶走,故要與人分享。這種分享不單指財務,還應包括關懷,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東西,封閉自己的心靈呢?這樣或許守住了自己的財產,卻錯失了許多機會,但與人分享後也許就不同了。

“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後,最大的特色就是:對於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於去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人生可做的事實在太多,其中有關係自己前途和生計的大事,比如學習,工作,也有隻涉及當前蠅頭小利的小事,比如丟了一塊錢,被人罵了一句等,如果把這些小事耿耿於懷,又哪來的時間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官能的需要,是屬於較低的層次,這種享樂的背後實際上是痛苦。較高境界的享樂是內求於已,而非依賴其他因素,因為越是依賴外部條件,這種享樂就越沒有保障。”對於這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的。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一時的感官滿足不惜花大量金錢蹦迪廳,泡酒吧,參加演唱會,但很少有人從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出一點快樂,這樣,當他們蹦完迪,泡完吧,鬧完會回來從事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時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臉了,以至於許多人因此丟了飯碗甚至於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閉甚至自殺,這又何苦呢?

“人類的典範,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着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於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並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説,“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在介紹道家時又説,“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慾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後,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細細想來,這些話句句皆是真理。此外,還有許多讓我所感悟的話,比如“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麼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人生態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壓力之中,後者則可自得其樂。”“如果一個人表現不好就怨天尤人,那麼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等等。這些話無一不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人生心得體會 篇20

前幾天看了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的視頻講座《哲學與人生》,我感觸很深。從這個講座中,我不僅瞭解了哲學是什麼,哲學研究什麼,哲學家的思考方式,我還清楚了哲學與人的關係,哲學對於人的重要作用,這也是我的最大收穫。

孫正聿教授在演講中説道:“學科學,我不説,你糊塗;我一説,你明白。學哲學,我不説,你明白;我一説,你糊塗”。這句話就完全的把哲學和其它學科區分開來了。

其他學科的目的是讓人們在現實中更為具體的存在,這種具體是看得見或者可以從人的行為中體現,從人們的思想中感知。哲學於人的目的是讓人們“作為人而成為人”。這句話含義深刻而且踐行艱辛。從邏輯上剖析這句話大致應該是——大前提:哲學作為各門學科思想精華的歸總,哲學作為所有道德體系在一定時期的昇華,哲學作為物質和精神本原的載體,可以將一切物質過程和思想過程過渡到一個更新,更高的層面。小前提:人作為人而存在,人在哲學層面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結論:人從作為人過渡到成為人。從邏輯角度不難看出,哲學彙集了所有的文化、科學、藝術的本質,甚至演化為有關終結的思考。

因此,對於人們來説,哲學是一個走向更高境界的階梯,哲學意味着終結和開始——對於作為人的終結,對於成為人的開始。從更廣泛的層面來説,哲學就是一切事物的終結和開始——對巔峯的完結中不斷催生。

談到了哲學對人生的意義,孫正聿教授又從三個方面談到了哲學與人生的關係,一是人的存在;而是人的人化;三是人的世界。

首先來説,人的存在性是無可置疑的,人的存在是哲學存在的前提。從更深一層意義上,人的存在催生了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

其次,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孫正聿教授提到了五個不能忍受:無法忍受單一的顏色,無法忍受凝固的時空,無法忍受存在的空虛,無法忍受自我的失落,無法忍受徹底的空白,人的這五種無法忍受,意味着人是一種超越性的存在。其實,從進化論來看,五個不能忍受也是十分容易忍受的,在外力作用下,人們會忍受來自物質和精神上的折磨。

其實,人的存在是作為人。沒有經過哲學的改造,在作為人這一階段人是適應物質的,是接受自然的;在精神層面,人具有作為人的一切美德:平等、博愛、佈施......人的精神優越感來自於人的'人化。

人的人化是作為人到成為人的過程,人的意識開始向更高層面進步。

人們思想的進步總是伴隨着物質世界的發展,但人們思想提高的速度永遠達不到物質產生的速度,所以人的人化是一個開始分化的過程,這種分化是兩個層面的對立,在物質層面上,開始有了貪慾,征服欲......在精神層面上,開始追求更高的哲學修養。這兩方面,有統一,有對立,但更多的是對立。

人們開始了人的世界很大程度上不是走進了伊甸園,而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一旦形成了人的世界,人的世界觀基本上就被固定住了。

人的世界便是兩個完全對立的哲學世界,一是完全形成了對物質世界的貪婪追求,二是達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起初哲學家會作為引導着的身份把人帶到人的世界,但在人的世界裏,哲學家不得不作為一個斡旋着從中調停。哲學的角度是轉變的。哲學本身沒有思想,所以不能批評活讚美哲學的罪過功勛,只有當人們的觀念發生陡險的變化時,人們才理解,哲學與人,更多的是人強加於哲學。

如果把人的行為過錯歸咎於一種思想,那這種思想是很冤屈的,人們總是自詡思想無法超越哲學所思,但正是人們在物質世界的行為引領哲學發展,反過來,哲學加給人們的卻是貌似沉澱依舊的思想。哲學就像童話,而我們正像落日,童話不會有它的結局,卻會一直向落日下的世界追問千年萬年......

人生心得體會 篇21

生活的瑣碎,工作的煩雜,我們濟生於蒼茫大地,我們無法躲避煩惱。當學生作業完不成時,當工作量及其大時,當付出後,收穫並不理想時,你抱怨,還是冷靜面對?很多時候我們喜歡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後面,從中獲得一種自我膨脹的優越感。

這學期,學校發給了我們《不抱怨的人生》一書,在閒暇之餘,我們會打開來,讀上幾篇,幾段,那一篇篇短小而富有哲理的文章,給我們的心靈沐浴了陽光,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留點時間審視自己的內心,為自己心的原野也拔拔草,澆澆水,我們就變的豁然開朗了。

學會微笑,微笑面對每一天朝陽升起的時候。當我們在天沒有亮的時候就起牀,當人們還在做美夢的時候,我們已經踏上了通往教室的道路,當別人悠閒地吃早餐上班時,我們已經站在講台,開始一天的工作。作為教師,我們不能過朝九晚五的生活,我們從踏上教師崗位的那天起,就註定是奉獻。面對每天忙碌的工作,你抱怨了嗎?不要抱怨,其實,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來,我們可以體味別人沒有的露水的晶瑩,我們可以享受鮮花的芬芳。我們走進校園,聽到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我們的人生價值就這樣一天天伸展開來,我們不必抱怨,我們收穫的是充盈的人生。

學會善待自己,當拼命工作之後,肩膀發酸,頭腦發脹時,你還有精神面對明天的工作嗎?看着周圍不斷請病假的老師,雖然不定是工作所累,但當這革命的本錢都拖垮的時候,我們怎麼能更好地位明日打拼。善待自己吧!從身體上愛惜自己,從心裏上學會調節自己。《不抱怨的人生》,總在我們想不通的時候,給我們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要放下,不要被無謂的煩惱所困擾。活出自我,不被別人的眼光所牽絆,過去的在今天都歸零,過去的過去,明天的才會來到。

《不抱怨的人生》並非是一部闡釋觀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場“不抱怨運動”的發起、描述、記錄與召喚。正是那些已經改變了全球數百萬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變流程。

“不抱怨”只是一把鑰匙而已。在我們忙忙碌碌的生活中,藉助這把鑰匙,我們會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諸多層面,喚醒我們渴望已久的改變。

人生心得體會 篇22

這是我第二次翻看路遙的《人生》,感觸遠勝於第一次。第一次看《人生》時,我很詫異路遙為何要把《人生》作為小説名。記得第一次看是在讀高二時,那時候還不能理解小説的內容,只是一味單純的以看小説的眼光來看待這本書,但上大學後,再來看它時,卻是另一種感受。 先來談談《人生》的情節吧。小説背景取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陝北農村地區。主人公高加林是一個年輕的農村人,他高中畢業當上了國小教師,就在他以為自己的才能和抱負能得以實現的時候,命運第一次給他開了一個玩笑。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利用關係讓自己兒子頂替了他的教師位置,而他也由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變成了一名普通的農民。在這次人生的低谷中,他收穫了一份美好的愛情,開始與農村姑娘劉巧珍談起了戀愛,這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慰藉,本來照着發展下去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但命運又垂青了他。沒過多久,因轉業回鄉的叔父的關係,高加林很快又回到了城市,並且成了一名縣通訊幹事。此時,加林重新遇到了他高中同學黃亞萍。在黃亞萍猛烈的愛情攻勢下,並且有機會到大城市發展,他艱難地捨棄了農村姑娘劉巧珍,開始了與黃亞萍“羅曼諦克”般的熱戀。然而,好夢難圓,命運又一次捉弄了高加林,高加林通過關係在縣城工作的事被檢舉揭發,他因此又一次回到了農村。而此時,已是物是人非,巧珍已嫁他人。在聽完德順爺爺的一席話後,高加林也開始真實而深刻地思考“人生”這一命題。

高加林他身上既體現了現代青年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強堅毅的品格,又同時具有辛勤、樸質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着遠大的理想和抱負,關心國際問題、愛好打籃球,並融入了時代潮流中。然而,真實的現實與理想之間產生強烈的反差,也形成了他矛盾複雜的性格特徵。縱觀他的人生,總是充滿跌宕起伏,不斷在得到中失去,又在失去後得到,繼而又失去。正如路遙在小説中所説:“生活啊,生活,有時候讓夢想變成現實,有時候又讓現實變為夢想。”而高加林也在其中品嚐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什麼是人生?無數先哲用事實告訴了我們:人生是從降生到死亡的過程,而這過程怎麼走就是人生。我認為人生就是在這過程中對生活的種種選擇,或對或錯。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的權利,但現在對於我們來説選擇的機會多了,倒讓我們手足失措,迷茫了。而從高加林身上我們能看到他缺乏一種堅定的信念,對生活搖擺不定,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致命的缺點。所以,不管我們如何選擇,就一定要堅定信念,就算錯了,也不必垂頭沮喪,過錯也是試金石,大不了重頭再來。正如小説結尾德順爺爺所説的:“娃娃,你不要灰心!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倒後爬不起來,那就變成死狗了…….”

而人生的另一特點就是無法預知,在這一秒永遠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正如高加林在當教師時不知道社會的殘酷,會讓他再次淪為農民,在他當農民的時候也不知道他能重新回到他夢寐以求的城市,而他在城市正準備好好實現他的理想和抱負時,更不知道他自己又要重新回到農村。也許我們在抱怨社會的種種不公,但我想説的是,社會本來就如此,沒有絕對的公平,世界上只有兩種事是公平的:一是時間,二是死亡。所以,我們惟有在有限的時間裏做出更多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是怨天尤人。無法預知又怎樣,人生本就如此,也不必太糾結於此,做好當下,足矣!

作家柳青曾説:“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譬如政治上的岔道,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而我們,也即將踏入社會,也將面臨諸多誘惑與考驗,如何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人生的選擇,選擇的人生,或對或錯,一切未知!但我在這裏想説的是,不要因為烏雲遮住了藍天而止住我們奮飛的翅膀,也不要因為洶湧的浪濤而打破我們乘風破浪的勇氣,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慎重選擇,堅定信念,勇往直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m9jj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