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線上教學交流研討會心得體會(精選5篇)

線上教學交流研討會心得體會(精選5篇)

線上教學交流研討會心得體會 篇1

4.21號有幸參加了河東區教研室組織的聽課學習活動。聽了幾位老師的課,我感觸很深,收穫頗多。

線上教學交流研討會心得體會(精選5篇)

首先聽的是北京路國小的陳延飛老師帶來的《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陳老師在線上教學時選擇在線課堂模式,以生為本,以學定教。課前注重對舊知識點的複習,課中對重難點不斷顯示和強化,讓學生在老師引導下説完後,再找學生複述一遍。

來自九小的王春惠老師帶來了一節《把假分數轉化成整數或帶分數》。王老師利用問題引領學生思考學習,再教學過程中設計主要問題,關鍵環節連續追問,促進學生思考,並用多種方法促進學生互動。益民國小的王平老師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多媒體的利用,無疑解決了很多老師的難題。

進行線上授課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回想自己的教學經歷,還有一些不足,也學到了一些小妙招。比如,課前準備物品可以打在公屏上,讓學生心中有數。在線課堂中的計時器、選擇題小工具以及利用智能化作業等等工具的利用。利用在線課堂預約功能,不會再進入不了課堂了。釘釘閃記錄制功能,編輯關鍵字對回放進行定位。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要更多 的熟悉釘釘裏的功能,課上和學生採用多種形式進行互動,增強趣味性和實踐性,用好小工具與多種互動工具,通過多種評價形式來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線上教學交流研討會心得體會 篇2

今天下午我們河東區全體數學老師進行了線上教學的培訓,我受益良多。

首先我們學習了北京路國小陳延飛老師講的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陳老師講的非常好,通過一步步的啟發來引導孩子們如何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方法,有的同學用擺小棒的方法,接下來陳老師通過兩個算式的較,總結了在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時要注意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進行想加。接着徐歡歡老師從三方面進行了總結。

一、線上教學在線課堂精彩互動。

二、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三、在線課堂,當有儀式感。

接下來我們又聽了王春惠老師講的把假分數化成整數或帶分數,首先同學們一起回顧了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定義。接着進行新課學習,同學們課堂氣氛很好,定時器的使用給同學們緊張感,提高了課堂效率。王老師講解了利用分數的意義和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兩種方法來把假分數化成帶分數。最後進行總結:問題引領——互動促學——多種方式進行課堂提問。

益民國小袁平老師也為我們帶來了一堂精彩的課程:100以內數的認識——比較大小。袁老師生情並茂,引導學生互動,達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李香君老師和我們分享了線上教學三加一的教學方式。課前暖場、互動有愛、深耕教材、精準設計、趣味化作業必不可少。

及時關注學生狀態,及時互動,計時工具等工作亮點都值得我學習。

線上教學交流研討會心得體會 篇3

今天下午參加了區裏組織的國小數學線上課堂常態課研討會,收穫頗多。這種線上常態課的觀課學習是從教教十多年來第一次。學習完以後,心裏有很多感慨。感慨最深的一點就是:任何課堂方式的出發點始終是圍繞學生的學,怎樣讓學生學的更有效,更紮實?幾位老師的線上課堂展示給了我很多的啟示,也教會了我很多駕馭線上課堂的方法。

從教師備課方面,要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比如北京路國小陳延飛老師執教的《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學生在操作的時候可以藉助家中現有的學具,比如吸管,筷子等等。其次,不光是對教材研究要深刻,線上學習還要求我們必須快速掌握釘釘課堂的各種工具。比如在線課堂的舉手功能,釘釘裏邊的計時器的使用,互動消息面板的留言回覆,拍照上傳等等。這些功能快速掌握才能讓師生互動更有效。

在提問環節,也要注意提問技巧。通過益民學袁平老師課堂,我認識到提問方面,可以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進行隨機提問或者專門點名連線提問。

學生方面,要對學生學習習慣提出一如既往地要求。同以往一樣,在家也要提前5分鐘做好上課準備。老師可以藉助黑板打出學生需要準備的課本,練習本,尺子等工具。提出上課要求,比如不隨便走動,不喝水吃飯,不要拒絕老師的連麥,拍照提交作業要清晰等等。以此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線上學習習慣。

疫情改變了我們上課的方式,卻改變不了一羣為人師者共同交流學習的初心。作為老師,就是要及時調整上課方法,學習其他老師的“金點子”,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好提升課堂質量,更好為學生服務!

線上教學交流研討會心得體會 篇4

今天下午我們在區教研主任王曉豔的精心領導和安排下享受了一場《數學線上課堂常態課教學研討》的盛宴。

首先,在陳延飛老師為大家帶來的常態課《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中,我感受到她課前備課準備的非常充足,細節上,課前口算都有精心的準備,既是上一節課的複習,又銜接新授課的內容,學生課前準備了上課用的教具小棒,陳延飛老師對一年級學生的心智發展水平把握的非常精準,用數字和實物相結合,學生在操作小棒的過程中體會數相加的關係.線上教學,精彩互動,和學生的互動親切和藹,緊湊有序,整節課的目標,邏輯非常清晰.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及時引導,調整教學內容,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在線學習積極性.在線課堂,有儀式感。老師學生都開了攝像頭,學生穿戴整齊,隔着屏幕營造了滿滿的課堂氛圍,充分運用了“地點動力”。課後表揚,手持電子獎狀拍照,又一次有了線下發獎狀的現場感。

接着,在九小王春惠老師為大家帶來的常態課《把假分數轉化成整數或帶分數》中,她拋出問題引領學生複習上節學習內容,為接下來的學習做鋪墊,並且採用“數形結合”學生直觀理解分數的意義,,她在關鍵環節連續追問,促進學生思考。上課中她採用舉手功能,羣內數字回覆,語音回覆,上傳圖片等多種方式進行師生互動,讓學生的注意力時刻保持集中,多種方式進行進行課堂提問:隨機點名,小組點名,學號點名,舉手點名等。定時器訓練學生速度。

再次,在益民國小的袁平老師為大家帶來的'《100以內數的認識—比較大小》中,她課前先放小音樂,又採用動畫視頻吸引學生眼球,上有愛線上課,評價語言鼓勵有愛。課後請學生做小老師鞏固練習所學內容,採用釘釘小號實時觀察學生上課狀態,。

最後,王曉豔主任給我們做了會議總結,並且對下步的工作方向,重點做出詳細部署,線上我們要熟悉平台功能,多種方式互動,優化課堂模式,優化課堂教學,優化作業設計,優化評價反饋。做到三講,三不講”。做好線上線下銜接,摸清學情,查漏補缺,制訂計劃,上好複習課。

本次培訓,我既收穫了各種上課小妙招,又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線上教學交流研討會心得體會 篇5

這是我第一次通過騰訊會議的形式參加線上主題研討活動。疫情雖然束縛了我們的腳步,卻隔不斷對研討的熱情!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想象能力的培養,共分兩個階段進行:

一、騰訊會議觀摩:王金萍老師執教的課例《我變成了一棵樹》、楊芬玲老師執教的《我的奇思妙想》(四年級)。

二、課例研討交流。我認真聆聽,並對大家的研討做了詳細的記錄。

想象是創作的主要動力,《我變成了一棵樹》是三年級下冊“想象”習作主題單元的精讀課文,教學重點在引導學生藉助課文掌握想象的方法,並把奇特的想象寫清楚。這篇課文以兒童的口吻,從“我”的願望出發,講述了“我”變成了一棵樹之後發生的一連串的奇妙的事情。

王老師這節課課堂書聲琅琅,氛圍輕鬆有趣。

學習要求明確,指導及時有效。對課文內容進行回顧以後,畫出你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默讀課文時,畫出你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我覺得,是因為”的句式,默讀要求:不動脣,不指讀,不出聲,用筆圈一圈,畫一畫。小組交流注意發出聲音。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帶着這種感受讀。角色扮演時,要求加上動作,神態。寫字姿勢的“頭正、肩平、腰直、足安”。

依託課後習題,實現教學目標。課後練習是圍繞本單元語文要素設置的。第一題重在引導學生關注“我”變成一棵樹後發生了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在交流中感受文中豐富的想象;第二題要求學生從自己的願望出發,借鑑課文的思路,展開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奇實妙想。這節課緊扣課後習題,圈畫讓你覺得有意思的地方,有層次地推進課後問題二的交流、想象,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內驅力。

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愛因斯坦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從“我也來變”環節“你變成的大樹上長了什麼?”到還有“哪些神奇的客人”,再到最後學生在學習單上填寫。由説到寫,逐層推進。學生在全身心投入地學習狀態下,想象力自由發揮,讓“想象寫清楚”這個目標落地開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lqw9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