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

一、七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現狀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20篇)

通過七年級數學教學工作,我深刻地體會到除了一部分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外,大多數學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影響着數學學習效率。

1、閲讀能力差。這些學生往往沿用國小學法,死記硬背,囫圇吞棗,領會理解能力差,不會應變和應用,缺乏自學能力。

2、聽課方法差。這些學生聽課時抓不住要點,聽不入門,顧此失彼,精力分散,越聽越玄,如聽天書,掌握不了教師講解的知識。

3、思維品質差。這些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不善於分析、轉化和作進一步的深入思考,以致思路狹窄、呆滯,學習數學倍感困難。

4、理解記憶差。這些學生對數學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往往滿足於記住結論,而不去理解它們的真正含義,也就不會真正應用。

5、表達能力差。這些學生學習數學時,格式混亂,表達不清。尤其是幾何解證,對“圖形語言、符號語言、文字語言”這三種語言不能融會貫通、相互轉換、作圖失準、條理不清,缺乏數學應有的嚴謹、邏輯性、條理性。

針對上述存在的七年級學生數學學習現狀,我們教師要幫助這些學生樹立信心,強化學習動機。對他們進行強化記憶訓練,讓其熟練各種記憶方法,篩選適合他們性格和個性的學習方法,反覆進行思維方法的訓練,讓其掌握基本的數學方法,培養思維品質,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數學成績的目的。

二、提高教師自己的教學技能

要教好七年級數學課,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必須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這就要認真做到下面三點;

1、多參加集體備課。集體備課是提高教師教學技能的有效途徑,教師一定要多參加集體備課。在參加集體備課時要認真做好記錄,遇到沒有把握好的課時立即提出,請大家參謀,綜合考慮各種方案。同時多發表自己的見解讓大家討論,吸取正確的意見,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2、多聽課。只有多聽課,才會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在聽課中,認真學習有經驗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水平的提高在於努力學習、積累經驗,不在於教學時間的長短。

3、鑽研教材,認真備課。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參考書,我們在熟悉教材的基礎上講授本課程的內容,學生學習才會有依據,學生課堂上跟不上老師時可以參考教材重新整理思路,跟上老師的思路,所以應該重視教材的鑽研。在備課過程中,在不離開教材的原則下,可以參考其他教科書,對比它們的不同之處,尋求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

三、創新教學方式

創新教學方式要抓住兩個關鍵,一是創新課堂教學方式,二是創新學生學習方式。

1、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一是與學生多溝通。主動與學生多進行溝通,瞭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非常重要,這樣有利於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只有多溝通、多瞭解,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生情況,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是注重組織教學,嚴格要求學生。由於學生缺乏學習自覺性,所以上課時間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時間。所以,教師必須組織教學,嚴格要求學生,善於組織、調動學生進行學習,充分地利用好上課時間,使每個學生每堂課都有收穫。

三是注重打基礎。由於學生基礎較差,教師上課時應以學過的內容作為切入點,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從熟悉的內容轉到新內容的學習,做到過渡自然。對於學過的內容也可能沒有完全掌握,則可以花時間較完整地複習學過的內容,然後再學習新知識。作業的佈置也以基礎題為主,對稍難的題目可以在課堂上講解,讓學生整理成作業。

四是運用多種技巧教學。對於大部分的數學題,學生都不知如何入手去解,他們在七年級階段還沒有形成解題的思維習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解題,教師應總結解題的方法,分為幾個簡單的解題步驟一步步地解題。通過運用多種技巧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解題思維和解題能力。

2、創新學生學習方式

一是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在教學中,要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機會,同時精心組織每次合作,使他們在有效、有序共同學習中得到交流、受到啟發。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時要適時地採用討論交流的合作學習的方式,這樣使學生在充分交流中吸收了別人的想法,增加了知識面又在與同學的交流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到愉悦的情感體驗,樹立學習的信心。

二是注重體驗,勤於動手。數學教學不僅僅只是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而是鼓勵學生“觀察、操作、發現”,要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充分動口、動手、動腦,主動收集、交流、加工和處理學習信息。

三是打破常規,勇於創新。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教師提到教學成績的重大課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首先要為學生創造和諧、活潑的氣氛。只有在一個相對寬鬆、包容的環境中,學生才敢於去放任自己的思想去插上創新的翅膀,也才樂於表達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其次要善於開發資源,為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創造條件。只要我們教師打破常規,勇於創新,就會形成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2

在這幾年的時間裏我得到了一些教訓,熟悉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並且對國小教學工作有了體會。

一、設計生活實際。

引導學生積極探究這種教學設計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愛好,使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強烈的學習欲看,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的作用,從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探究題目的習慣和探索題目的能力。

1、在教學中既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又要聯繫學生實際,進行公道的教學設計。注重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又把數學與生活實際聯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教學設計具有形象性,給學生極大的吸引,捉住了學生熟悉的特點,形成開放式的教學模式,達到預先教學的效果。

2、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公道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推動學生活動意識。

3、利用公道地提問與討論發揮課堂的羣體作用,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達成獨立、主動地學習、積極配合教師共同達成目標。

二、積極提問。

貫串課堂始終要想學生40分鐘內都會專心聽你的課那是不可能的,他們或多或少會開小差,他們有的可能連書本都不拿出來或不翻開,甚至還會説話打鬧。這時假如採用提問的方式的話,就會使學生的精神一下子緊張起來,並且往思考你所提出的題目,但是提問時,不能只提問一些選擇性的題目,由於這樣他們思考的空間就會很小,這樣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另外,提問要有均勻性,不能反覆提問某個學生,這樣會使其他學生回答題目的熱情消退的。

三、設計質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欲看

1、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展墊。

2、重視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充分發揮和利用學生的聰明能力,積極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探究題目,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3、在教學中提出質疑,讓學生通過檢驗,發展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尋找題目,主動獲取新的知識。

4、教學中應創設符合學生邏輯思維方式的題目情境,遵循創造學習的規律使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分析、比較、綜合。總之,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同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一、數學教學不能只憑經驗

從經驗中學習是每一個人天天都在做而且應當做的事情,然而經驗本身的侷限性也是很明顯的,就數學教學活動而言,單純依靠經驗教學實際上只是將教學實際當作一個操縱性活動,即依靠已有經驗或套用學習理論而缺乏教學分析的簡單重複活動;將教學作為一種技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練習使之自動化。它使教師的教學決策是反應的而非反思的、直覺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覺的。這樣從事教學活動,我們可稱之為經驗型的,以為自己的教學行為傳遞的信息與學生領會的含義相同,而事實上這樣往往是不正確的,由於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的差異使得這樣的感覺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錯誤的。例如:多年來我們在上温習課的時候總有一個將知識做為小結的環節,而且都是由教師給出答案,例如用語言或圖表羅列出所學知識。潛意識裏以為學生是無法給出令人滿足的知識網的,事實並非如此,在教學實驗中學生能給出的總結形式包括:

二、理智型的教學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是職業化。它是一種理性的以職業道德、職業知識作為教學活動的基本出發點,努力追求教學實踐的公道性。從經驗型教學走向理智型教學的關鍵步驟就是教學反思。對一名數學教師而言教學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對學數學的反思、對教數學的反思。

1、 對數學概念的反思——學會數學的思考

對於學生來説,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學會數學的思考,用數學的眼光往看世界。而對於教師來説,他還要從教的角度往看數學,他不僅要能做,還應當能夠教會別人往做,因此教師對教學概念的反思應當從邏輯的、歷史的、關係的等方面往展開。

2、對學數學的反思

當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時,他們的頭腦並不是一張白紙——對數學有着自己的熟悉和感受。教師不能把他們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這些空的容器裏灌輸數學這樣經常會進進誤區,由於師生之間在數學知識、數學活動經驗、愛好愛好、社會生活閲歷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使得他們對同一個教學活動的感覺通常是不一樣的。

要想多製造一些供課後反思的數學學習素材,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儘可能多的把學生頭腦中題目擠出來,使他們解決題目的思維過程暴露出來。

3、對教數學的反思

教得好本質上是為了促進學得好。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是否能夠合乎我們的意願呢?

我們在上課、評卷、答疑解難時,我們自以為講清楚明白了,學生受到了一定的啟發,但反思後發現,自己的講解並沒有很好的針對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存在的題目,只是一味的想要他們按照某個固定的程序往解決某一類題目,學生當時也許明白了,但並沒有理解題目的本質性的東西。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3

八年級地理、生物結業會考,可能時間精力更多的不會在數學上下面是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更多相關內容都在,歡迎關注和閲讀。

這學年我擔任八年級級數學教學。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八年級班的同學的基礎較差,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由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

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平行四邊形》的時候,由於這課的內容比較多,不同圖形間的一些性質,特徵有比較相似。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 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

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對學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數學,就要讓學生喜愛數學,讓他們對數學產生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無法學下去。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數學典故,讓他們更瞭解數學,更喜歡學習數學。因為只有數學水平提高,他們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解題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

因為數學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第一組是有能力提高,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第二組是肯學,但由於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要適當引導,耐心教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

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對這部分人要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因為這部分同學需要

一個安靜而又不受干擾的環境,才會立下心來學習。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數學是語言。困此,除了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多想,多練。為此,在自修時,我堅持下班瞭解自修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紮實基礎的方式,先打實他們的基礎,然後想辦法提高他們的能力。

經過一個學年度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種考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年度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今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前輩學習,爭取進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學年度的教學工作總結。由於經驗頗淺,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4

一、教學部分

1、認真鑽研教材,對教學內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學期初就要把教材的各個知識點羅列出來,這樣既便於教學也便於在教學過程中檢測學生掌握情況和學期末複習。

2、上課要有充分的準備。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備好課又不得不進教室的時候大家都遇到過,我這裏主要就是針對這點來説,我説的上課要有充分的準備,就是指對要上的這個知識點怎麼教,學生要掌握什麼,學生的已有知識準備情況怎麼樣,自己一定要心中有數。否則這節課帶來的有可能是要我們花2節甚至3節課的時間來補。而且還不一定有我們需要的效果。

3、要花一定的時間來思考、分析自己所帶的學生的個體學習狀況以及學生的家庭狀況,目的是瞭解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究竟需要你從哪個知識點入手輔導他,下多大的功夫和花多少時間來輔導他,(瞭解家庭狀況的目的是為了瞭解學生在家接受家長輔導的情況、效果。)

4、對所教的新知識點,要根據低段學生的記憶和遺忘規律,要當天複習或者第二天覆習,以後逐步延長時間,這種方法非常適合低段學生遺忘快,不會複習的特點

5、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批閲,讓學生及時改錯,老師還要及時檢查學生的改錯情況。如果我們預計達不到這樣的要求時寧願不佈置作業。

6、學困生的輔導,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解決,並及時的鞏固。可以適當降低要求,樹立他們的信心;發揮他們的長處,及時鼓勵,從側面樹立信心,從而轉移到學習上。

7、發揮團隊的力量。學校在各個班級課程的安排上基本是錯開在,每個老師的進度也有少許的差異,其實這樣為我們的教學研究提供了便利,這樣上了課的老師可以及時把發現的問題和其他老師進行交流,大家共同探討,發現問題及時的解決。這樣的教研具有實效性、針對性。目的明確,促進教學。

8、以數學建模思想引領學習方式轉變。例如,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遇到的這樣的問題例:淘氣原有18只鉛筆,送給同學8只,還剩多少隻?我們可以藉助實物演示,讓學生動手操作,然後讓學生總結出這類性的問題的解決就是用原來的送出去的(用去的)=還剩的。逐步的過度到讓學生看到這樣的題型,就能根據題意,先説出數量關係。然後再來解答。這樣到了二年級下期,這道題變成淘氣原有18只鉛筆,送給2個同學,每人4只,還剩多少隻?學生開始學習這樣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的題型時,他們就能很快的找到中間問題。學生知道本題的數量關係是原有的送出去的=還剩的,原有的數量是18,送出去的確切是多少還不知道,所以要先算送出去多少。其實這樣我們就是讓學生經歷了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一個過程,促進了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二、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

1、培養學生讀數學的習慣,要教學生讀數學書

2、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別的同學發言時,自己要用眼睛看着對方,肢體語言上要有體現,後面的同學發言時,要微微側身,眼睛目視對方,並思考對方的發言。

3、作業書寫的習慣,規範學生作業書寫格式。適當練習數字的書寫。

4、積極舉手發言的習慣,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言,學生回答錯誤時,不要打擊學生。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5

20xx年10月31日---11月3日,我有幸在西雙版納參加了雲南省第十屆國小數學教學改革觀摩交流會,在在這4天的時間裏,觀摩了來自各地州19位數學教師的觀摩課,並聽了專家報告,及有關市地教研員的精彩點評,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通過這次聽課,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結合實際來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注重與學生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感

課前教師同學生交流,讓學生的身心愉悦,以飽滿的熱情,亢奮的鬥志投入新授學習這一點值得學習。每位教師上課前都與學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話題,比如:你知道老師叫什麼,你瞭解老師多少等話題,以示緩解學生的緊張感,為學生在課堂上正常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搭好橋、鋪好路。

二、結合教材,創設有效的情境,真正為教學服務

每一位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三、學習方式生活化、藝術化,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充滿着許多數學知識,在教學時融入生活中的數學,使他們感到生活與數

學密切相關的道理,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對數學產生親切感,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發現數學的願望。藉助於學生的生活經驗,把數學課題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於他們實際生活的素材來取代,如:學習《求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是多少》時,有的老師用到了姚明的高度,《行程問題》利用學生喜歡的動畫片入手,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對學習不在陌生,不在枯燥,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學的實效性。

四、學習方式活動化,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

活動是學生所喜歡的學習形式。創設學生喜歡的活動,使其在自由、放鬆、活躍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地感知、探究、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有的教師把學生分成幾組,以便於學生交流討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這些觀摩課當中,我看到的是老師與學生真實的交流,不再是單純的教師教、學生學,而是一個統一體。每一位老師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就讓學生自己通過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揮,處理問題的空間,並且老師不斷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對於學生一時想不出來的問題,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

五、堅定了自己的幾個認識。

(1)合理使用教材,大膽選取學生身邊的素材充實課堂,能更好的體現數學的生活化。如用從出發地到目的地所經的路線,感知“倒推”策略。

(2)信息窗信息的收集與問題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信息窗收集信息,提出問題。除了科學引導,適時激勵外教師要重視板書的作用。要把信息窗中的主信息、主問題板書在黑板上,形成一個完整的傳統樣的文字應用題模式,引導學時理解圖意。這次聽課找到了這樣的佐證,且效果很好。

(3)題組訓練不過時。數學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訓練,通過訓練學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訣一樣達到自動化的效果。本着低起點、密台階、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則編制系列練習卡,對學生的當堂訓練很有幫助,這一點從周玉仁教授的報告中體會到。

(4)探究與滲透的關係怎樣更合理?數學課需要探究,但絕不是最原始的經歷,這種探究需要教師適時的鋪墊引導。如果坎過大,溝過深,教師就要幫學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從而達到成功的彼岸。從外地州老師的講課中體會較深。

六、產生的幾點疑惑。

(1)一節課中解決問題與算理探究孰輕孰重?從實際問題入手分析已知未知的關係引導學生列算式。啟發學時搜索知識儲備探尋算式的解法,這兩者哪一個應該佔得時間更長些?我覺得很多以計算為重點的課,“解決問題”設置的素材很多都不理想,沖淡了教學的重點。

(2)幾節課對學生的評價較少,激勵的語言較少。相比較我更欣賞北京華應龍上課時的感覺。他的一節課,可能造就一個傑出人才。比如學習信心的鼓勵,學習方法的鼓勵讓人終生受益。

(3)訓練量都較少,不利於學生形成技能。我感覺在“解決問題”的紅點講完以後完全可以分層練習,如編制信息收集題組,信息整理題組,選擇策略題組,提出問題題組。最後一道綜合題。一句話種子分類練習。

各專家從不同角度闡述了算術應用題的解決策略,可謂高屋建瓴,為我們今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令我大開眼界,領略了優秀老師的課堂教學風采和專家的精彩報告,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驗。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6

1、適度使用學具。

數學思維在國小階段主要是抽象的邏輯思維,而國小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性為主。根據國小生心理特點及認識規律,實物學具對發展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如我在教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因為這是新的運算知識,學生以前只學過加法和減法,乘法對他們來説是很難想出它的意義的。我使用學具教學,把學生從加法的意義上過渡到乘法的意義。但值得注意的是擺學具時也應有一定的技巧,如在擺花片的過程中,應按照從一般到特殊的規律,先擺出兩堆不同數目的小棒,再擺兩份數目相同的,最後擺很多份數都相同的,讓學生覺得加法的累贅,再介紹乘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乘法的意義,很樂意去學習乘法。可見,學具使用的恰到好處,有利於新知識的過渡、教學,也可以擺脱枯燥的學習氣氛,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2、從現實生活出發,利用社會生活知識教學。

《新課標》中強調國小數學特別是低年級的數學應該生活化,如果我們能從他們的生活實際出發,把現實生活的問題聯繫到學習的知識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可以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如有這樣的一道應用題:小紅做了23朵紙花,送給同學們18朵,還剩下多少朵?這道是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應用題,如果要二年級的學生做出來,有的同學們可以很快就可以做出來,但有一些同學連題意都不明白。這時,如果我們從實際的生活出發,具體地給出這道題的實際意思,再根據結果和減法的意義,就可以很容易讓學生明白這道題的.意思,這樣比較容易解決問題,因為本來他們就知道結果,只不過不會用數學知識來解答罷了。所以説,有一些應用題中,如果能從實際生活出發,先用學生的生活經歷來解答,再用數學知識來解答,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理解題意。也可以給學生帶來學習的樂趣。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7

一、把社會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大課堂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繫,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教學中,應探索與構建生活數學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習數學,讓學生在解訣問題中鞏固學到的數學知識;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着用數學方法來解決。這既是數學學習的價值體現,又有利於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能力。如第二冊“元、角、分”的教學,結合教材中的實踐活動,我創設了“小小百貨商店”的情景:把學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標上價錢。

教學中,只有在民主、愉悦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的學習才會熱情高漲,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才會更高。可見,創設民主和諧的心理環境和自主參與的教學情境,是學生主動創新的前提。在課堂上應給學生提供大量觀察、實驗、活動的機會,使教學更容易體現“提出問題——相互交流——彙報總結——鞏固、實踐”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模式。如,教學“8加幾”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用學習9加幾的方法來學習8加幾,讓學主觀察課件、擺小棒、討論,歸納出8加幾的計算方法,最後通過練習、遊戲鞏固本節的內容。

二、創設民主開放的課堂,關注每一位學主的發展

新標準的理念是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這一理念,精心設計教案、內容及練習,確實落實充分地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使他們在課堂上都能生動活潑、健康發展。教材通過發現、探究及認知活動,使學生的學動口以及合作的機會。顯而易見,這樣的教學活動,“不用揚鞭自奮蹄”,讓學生成為問題的探索者和解決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探索知識過程中,學生同桌合作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學生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見解,聽取別人的見解,合理地補充、調整自己的觀點,達到較完美的認知狀態。如,教學“認識圖形”時,小組合作學習,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得出長方體、正方體角的特徵、邊的特徵,通過相互交流、補充,就能較完整地歸納出長方形、正方體的特點。然後我讓學生動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進行多次的練習,整堂課氣氛十分活躍,通過遊戲,在輕鬆、愉快、和諧的環境中,學生們學得很開心,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不但學得快,而且記得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不同的解決方法,每一個學生的觀點都是受尊重的。如,教學“認識圖形”時,在鞏固新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用不同形狀的學具擺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兒童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趣拼出不同的圖案,而每個學生所拼的圖案都是被認可的。

開放式的課堂不再以教師為唯一的評價主體,學生也成為了評價的主體,學生在評價別人的成功和被別人評價為成功的過程中滿足了好奇心,獲得了探求新知識的激勵。教師應發揮表揚的激勵功能,使學生樂於創新。在課堂中應巧妙運用激勵性言語,撩撥學生創新的慾望。如當某位同學提出創造性的解法時,就以他的姓氏命名為“X氏解法”,號召全班同學向他鼓掌,對他説“,你真棒!”;當某位學生的創造性解法不夠成熟完善時,教師下課後和他一起探討;當學生的創造性解法明顯不對時,教師首先肯定他的創新意識,然後幫他分析錯誤的原因。我常用一些的,這種理念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現代社會,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探索的精神、終身學習的願望要比其獲得有限的知識更有價值。為了適應新世紀的發展,真正進行素質教育,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我們必須讓教學活起來。教法要活,學法更要活。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模式。

新課程標準的出現,正是配合當前落實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是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化和飛躍。新課程標準旨在建立一種促進學生髮展、反映未來社會需要、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數學課程體系。要使該教材真正實施到位,必須建立一種符合學生自主發展、融入社會生活、面向學生生活實踐、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精神的教學方法,而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實施應體現開放式教學。

1、加強乘、除數的三位數的乘、除法筆算。學生在三年級時已經學習了乘、除數是二位數的乘、除法筆算,在原有知識及對法則理解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多加強鞏固練習,防止學生因粗心大意而計算出錯。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好,特別是除法,甚至個別學生的乘法口訣還不會。因此,在教學之外,我讓學生天天練幾道計算題。計算題中還包括簡便計算,學生的漸變計算能力更是差,特別是乘法分配律。

2、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但對於這個班的情況,更是特別,絕大部分學生的應用題的理解能力都差。針對這一情況,我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應用題了。

3、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體會數學應用數學的意識。設計一些與學生紀的發展,真正進行素質教育,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我們必須讓教學活起來。教法要活,學法更要活。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模式。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8

我國近代幼教專家陳鶴琴,説過,“人類的動作是習慣,而這種習慣又大部分是在幼年養成的。所以,幼年時代,應當特別注重習慣。”19世紀心理學家李德認為:“播下你的良好行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習慣;播下你的良好習慣,你就能擁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擁有良好的命運。”足見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人的一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於對王鈺潔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我現在就自己的體會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在生活衞生習慣的養成方面:

主要包括飯前便後洗手、每天刷牙一到兩次、進門換鞋、睡前洗腳、每次吃東西前洗手等等。王鈺潔做得較好,同時我認為:一般的現代城市家庭在這一方面應該問題都不大。我在網上查了一下相關的數據,能做到的家庭佔63%——67%的比例,其中家長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的佔98.5%。所以此項教育應該不是一個難題。

二、在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方面:

主要包括穿脱衣服、吃飯、大小便、收拾自己的玩具、睡覺等內容。説實在的,在這一點上我們孩子表現不是很好,究其原因,責任主要在我。調查分析顯示:幼兒生活自理能力與幼兒家庭結構有很大的關係。其中有85%是生活在三代同堂的家庭裏。三代同堂家庭中,爺爺、奶奶等祖輩家長視幼兒為掌上明珠,事事不捨得放手讓幼兒做,幼兒既得不到學習和鍛鍊,又養成了懶惰的壞習慣,所以生活自理能力極差。

我們家因我們夫妻工作都比較忙,所以一直僱着保姆,她在我們家一呆就是五年。當孩子在父母這裏受了氣時,便會求助於“姐姐”,吃飯、睡覺、穿脱衣服更是這樣。一開始時,我還能硬下心來,後來,一想到自己一天疏於孩子,在家呆的有限的時間內,還一直訓斥孩子,這種內疚的心理一旦佔了上風,就使我有點聽之任之,把它作為疼愛孩子的彌補。當孩子的同類表現在同齡人中位列下等時,我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我深切的體會便是:

“家長教育態度保持一致”,這句話大家都可以聽懂與理解,但要落實,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需要堅持,關鍵的時候,必須能硬下心來;工作比較繁忙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多睡一會,時間來不及就會代勞,其實不是家長忙,也是一種變相的溺愛;還有,過分的苛求也會使孩子畏手畏腳。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放開手腳、硬下心來,為了孩子的將來,把小愛化為大愛吧。

通過一週的實踐,王鈺潔在這些方面已有一定的進步。這些充分説明:不是孩子不聽話、也不是我們的孩子哪方面表現天生就差,責任在我們自己。孩子現在還想橡皮泥,完全在於我們的塑造。家長們,有問題先從我們成年人身上找原因吧。

三、學習習慣的養成方面:

包括上課的“坐功”養成教育、定時學習教育、孩子對學習的熱愛程度教育等等。王鈺潔在小班時,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一開始我並沒有把它列為一個壞習慣的範疇,因為這説明孩子對外界事物的好奇,我還為此高興。但是在後來再給孩子講故事時,我總是冷不丁的停下來,問孩子一些故事中的問題,如果她連着兩次回答不上來,我就停止講故事作為對她的懲罰。後來聽老師反映:孩子在這方面表現有所進步了,我很高興,當面表揚了孩子。還有,在電視上“故事大王”的比賽,我也下了一些其他的功夫,但是沒讓孩子知道。事實上,獲獎的事對孩子的影響是我始料未及的,使孩子從此愛上了演講。科學調查顯示:幼兒學習習慣的好壞與家長的學歷有很大的關係,但也不是絕對的。但我要説的是:如果這個家庭本身的學習氣氛比較濃,孩子一般也會熱愛學習,並能體味到學習帶給她的樂趣,我堅信這一點。

四、在安全行為習慣養成方面:

主要包括日常行為安全習慣,比如上下樓梯、不和陌生人説話、不吃陌生人食物等等;遵守大型玩具遊戲規則,比如滑梯、鞦韆、蹺蹺板等;交通行為習慣,比如靠右行、走斑馬線、不在馬路上玩耍等;食品安全衞生習慣,比如少吃油炸食品、不吃過期食品、不吃垃圾食品等;突發事件安全習慣,比如如何應對陌生人來訪、如何應對突然失火、如何應對找不見大人的情況等。這些方面的教育幼兒園灌輸得比較多,家庭的教育是貫穿於日常生活中的、是潛移默化的。王鈺潔性格開朗,能和初次見面我們的朋友打得火熱。這使我們在高興的同時也有隱憂。我的做法是:讓她首先拒絕誘惑——不經我們同意,不準接受叔叔阿姨的禮物、食品,不準隨他們脱離開我們的視線,不準隨便告訴別人自己家的電話及家人的名字等。至於其他方面,我認為小孩接受還是挺快的,甚至還要比大人自覺。

五、在禮貌待人的習慣養成方面:

這體現一個人的素質,一個家庭的教育環境。在我們生活的大院裏,王鈺潔的人緣是非常好的,這主要源於她的“口甜”、“大方”,事實上,這些都是禮貌待人的方面。對於這個方面,我有幾點體會與大家分享:

首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人,包括我們與公婆、岳父母之間的關係,不起摩擦是不可能的,但即使是善意的爭吵,也要儘量迴避孩子;即使夫妻之間的爭辯,也不要當着孩子的面。我和老公之間每每有不統一的意見欲爭辯時,意看到孩子純真的眼睛,馬上就會像泄了氣的皮球。事實上:給孩子種下善良的種子,我們就會收穫善良;給孩子創造和諧的環境,我們就會培養出與環境和諧的孩子。其次,要讓孩子體味“禮貌”帶給她的快樂。當有人善意的摸摸孩子的腦袋、有人誇孩子很乖時、當孩子能與別人分享自己的食物或心愛的玩具時,我總是在第一時間告訴她:“因為你對別人好,別人才會對你好。”每每這時,孩子都非常快樂。説實話,我們現在都是獨生子女,物質條件我們並不匱乏,所以,稍稍付出一些,培養一個不太自私的孩子,我認為還是非常值得的。

然而,如果我們對待老人的態度本身值得商榷,卻硬要要求孩子禮貌待人,孩子的心裏會非常矛盾。所以,為了我們的孩子,首先從我們自己做起吧。

我們每個家庭、每個家長,由於自己的職業差異、愛好偏差,對孩子的教育都會有所側重,但正如文章一開始所強調的: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盡我們所能,把家庭變為養成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温牀。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9

數學是技工學校重要的基礎課程之一,是技工學校學生知識框架的核心基礎。它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理論知識對學生的思維素質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實施數學教學過程中,發覺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既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於學生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更無法滿足專業課程對數學教學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對數學課的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和調整,以提高數學課程教學的實效性。下面就數學課的課堂教學改革和調整談談自己的體會。

結合專業課講解數學,提高數學的實用性

“老師,學習數學與我們所學的專業有什麼關係?”我常碰到學生問這樣的問題。我一直注重課堂教學思維的嚴密性、邏輯的嚴謹性,而忽視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學生雖然能夠比較熟練地解題,卻不明白數學與自己所學專業之間的聯繫,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學數學,更不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專業課中的實際問題,就造成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甚至不學。因此,有必要將數學教學與學生專業緊密結合,提高數學的實用性。

數學教學與專業結合的途徑就是儘可能結合專業課講解數學的概念、數學習題,要多采用與專業課有關的例子。比如,在講函數的概念時,可以結合具體專業多介紹一些與函數概念有關的問題,如在三產業類專業班級授課時介紹產品總銷售量與利潤就可建立函數關係,在電儀類專業班級授課時介紹電壓與時間、電流與時間等問題;在機械類專業授課時,介紹產品生產總量與產品成本等實例。通過結合學生將要大量接觸的、與專業課有聯繫的實例講解數學概念和例子,讓學生了解數學的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興趣,這能夠提高教學效果,也能拓寬學生的思路,有利於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減少繁瑣的理論推導,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技工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不需要用嚴密的邏輯來證明一個純數學的問題,因此不必要求學生對一些數學定理、公式的來龍去脈像高中那樣弄得清清楚楚,而是要求學生能用這些公式來解決實際應用問題。因此,教學中一些不必要的、耗時的理論推導、公式證明都可以刪減。如對數的運算法則可以只作介紹;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只須給出公式而不需要推導。

但是,在教學中也不能過多的刪減教學內容,否則很難為學生的繼續學習奠定基本的數學基礎。數學的許多概念如集合、函數等都是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來的,抽象思維得不到發展,就難從具體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的數學模型並加以解決。因此在這一教學環節中教師要把握好尺度,使數學教學不僅要適應學生的發展水平,還要讓學生能夠接受,同時注意要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他們付出努力才能掌握。

實施分層教學,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進入技工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數學基礎較差、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興趣不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完全一樣,就容易使基礎好的學生認為所學內容太簡單,對所學內容缺乏積極性,逐漸對數學的學習失去興趣;基礎差的學生則對數學深感學習吃力,以致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信心。根據學生這一實際情況,教師可打破教學模式單一的局面,在同一基本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採用多層次的課堂教學設計。教學中實行同步授課、而對教學目標、課堂練習、佈置作業、學業考核等實行分層次實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各得其所,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函數的概念”教學中可分三個不同的教學層次,第一層為:用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例子建立函數概念的模型,如學習科目與學習成績兩者就可建立函數關係:第二層為:用數學詞語“變量”理解並抽象出函數的概念:第三層為:用集合觀點理解函數概念的三要素即定義域、對應法則、值域。再如,在教學過程中,先講授能直接套用公式的例題,讓基礎較差的學生掌握所學的知識,再講授難度較大的例題,讓基礎較好的學生進一步提高。佈置課堂練習時,讓基礎好的學生解一些難度大的綜合性的題,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解一些簡單的題,教師在學生中巡視,隨時點撥、引導學生,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這樣能夠使學生找到學習的起點,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嚐到成功的喜悦,增強自信心。

設計好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教學,不僅枯燥,也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好課堂,在教學中注意與學生的互動,着重培養學生自己探索、猜想、分析等各種數學思維能力。教學過程中注意設計情境,激活學生思維,啟發、引導學生調動“已知”去探索“未知”;鼓勵學生從問題的解決、從自身經驗、自己發現並進行總結。從中去感悟數學思維方法。例如,在講對數的定義時,可以設計三個問題:一是已知、如何求?二是已知,如何求?三是若已知,如何求?舉例後學生可以解決前兩個問題。接着讓學生猜想是否可以取任何實數?同時猜想在的情況下如何解決第三個問題,學生的思維給調動起來,急於尋求一種新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在教學中也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引入數學科普故事,或講數學名家的趣聞,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教學上感悟是:為了使學生能把所學的理論知識更好的應用到專業課和實踐中去,數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以提高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0

一、創設充滿趣味的情境

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首先就要引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如果在課堂上單一的徵對一些枯燥的計算進行講解必然不會引發他們對於學習的興趣。眾所周知,興趣乃學習最重要的動力,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我們要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他們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小孩子對故事、童話、動物特別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例如我在講授北師大版國小一年級數學上冊“練習三”的時候,我把整個練習三當成是一個故事:幾個動物一起回家,首先他們得找個伴一起回家,每個動物手裏拿着一個號碼牌,只要這兩個號碼牌的數字能夠湊成10,那這兩個動物就可以一起回家了。回到家之後,發現沒有帶鑰匙,得找對鑰匙才能開到門,如何才能找對鑰匙呢,就需要算簡單的算式,算對了就是對的鑰匙,動物們就可以一起回家了。進到屋裏面,玩什麼好呢?小猴子提議玩黑白棋,期間猴子問小白兔,白棋有多少個,黑棋有個,黑棋比白棋少多少,白棋比黑棋多多少,可以列出什麼樣的算式。小猴子和小白兔在下着棋,小熊提議他去買些水果回家招呼客人,於是小熊就去買了P47圖1三種水果,大家一起來討論,可以怎麼列出算式呢?等他們正吃着水果呢,發現剛才小豬也出去了,他説他買了9個蘋果,放了兩個在廚房,放了兩個在客廳,讓動物們猜一猜他手中袋子裏的蘋果有多少個,誰能列出算式,誰就可以分去袋子裏的蘋果。小動物們玩得好開心啊,小蜜蜂提議它們去河邊玩捉迷藏,要過一條河,就要跨過每一個石頭,每一個石頭都是一道算式題,要答對了石頭才能讓你從它身上踏過去。就這樣,整一節課,同學們都非常活躍,他們把自己代入了動物王國這個角色當中,再也不會像以往上習題課那麼沉悶了,他們在活潑生動的氛圍中,複習了10以內的加減法,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生動有趣。

二、創設生活化的情境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繫,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

把問題情境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親自體驗問題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理解問題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利於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是無處不在的,並體會學習數學的價值。例如在講授“整理書包”這一課的時候,首先讓學生體驗整理書包的必要性,再使他們體會到,學習數學,能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整潔,舒適,美好。

三、創設開放的、富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使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後增強自信心,並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為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認為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1

在這十多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自己的經驗以及與其他老師的交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我總結出關於國小數學教學的一些心得與體驗。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學生創設引發他們興趣的學習情境。

首先,必須明確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必須目的明確,要為教學服務。提出的問題要緊緊圍繞着教學目標,而且要非常具體,要有新意和啟發性。這樣學生能理解問題的含義,才有可能來探索、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創設的情境要真正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為教學服務。

其次,情境的內容和形式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做為老師,在做課程設計之前,必須充分的瞭解學生。對於低年級學生,顏色、聲音、動作有着極大的吸引力,要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如運用講故事,做遊戲,模擬表演,直觀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級,則要側重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數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儘量讓他們由內心的成功體驗產生情感上的滿足,進而成為推動下一步學習的動力。

下面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一點總結,我覺得非常適合國小數學的教學工作。

一、創設的情景要充滿趣味性

興趣是學習之最重要的動力,沒有興趣是不可能學好數學的。所以我們要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他們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對故事、童話、動物都非常感興趣,因此把教材中的問題編成童話、小故事,用小動物來做主人公,使學生身處擬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這樣,不但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而且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

二、創設的情景要生活化

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應寓於生活實際,且運用於生活實際: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溝通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與有關數學問題的聯繫,藉助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事例,激起學生學習數學的求知慾,尋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引導他們進行研究性學習。例如我在教學求圓柱體容積的時候,帶了一隻木水桶,讓學生主動測量,計算,檢驗。學生們興趣十足,他們竟然能自己得出結論:計算時要使用內直徑和內高。

三、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該是開放的、富有探索性的

教學中提供的問題情境應注意一定的開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這樣不僅會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機,還能讓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之後增強自信心,並且大大提高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我認為開放的、有探索性的問題情境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學習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我在教學《按比例分配》後,讓學生做探究延伸題,學生積極性非常高,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後那種喜悦溢於言表。其實,很多時候我都是這樣去設計的。總之,我認為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創造各種適合教學需要的情境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可以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幫助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增進學生的交往,體驗情感,提高能力,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2

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為我提供這樣一個學習的平台,讓我有一個學習、提高的機會。我有幸觀摩了實驗國小舉辦的全州國小數學競賽活動,這是我們數學老師學習的好機會,這幾天的聽課活動使我受益匪淺,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新理念,新感受,新思考,真可謂: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廣闊舞台,不僅領略了不同優秀教師的授課風采,講課技巧,還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教學方法。

(一)數學課堂安靜

聽完這次競賽活動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次的課堂有了很大的改變,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返璞歸真,安靜了很多,留給學生安靜思考的時間,迴歸數學課堂抽象性和邏輯性。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這次的課堂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法多樣,本次課堂教學講賽既有我們熟悉的“參與式教學”也有其它縣的優秀教學方式、方法的展現。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三)體現了“三個到位”

一是“生本理念到位”,即課賽中關注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興趣;

二是“把握教材到位”,即知識點把握到位,重難點突破到位,拓展提升到位;

三是主導作用到位,教師做到了:“在關鍵處設疑,在需要時引導,在困惑時點撥”。

以上是我這次聽課後的感受。總而言之,這幾天的聽課活動讓我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3

學期結束了,作為高二的一名數學老師,對於教學,我也是有挺多的一個收穫,自己也是在崗位上做出了一番成績,而今來到學校教書也是有了一些年頭了,對於數學的教學也是有一些心得來分享。

做好引導工作,對於學生來説,其實數學的學習,知識是一方面,同時興趣也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對於數學沒有太多的興趣,那麼想要去學好,其實並不是那麼的簡單。而我在教學之中,不僅僅只是把知識教給學生,更多也是會引導他們去思考,去主動的學習數學,瞭解數學的魅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去把這一門課學好,而高二的數學學習也是非常的重要,不但是要把這一年的`數學學好,同時為了進入高三的複習,也是需要去學好高三的一個知識,可以説任務是很重的,而這更是需要學生們去積極一些面對,而不是被動的學習,那樣的效果也是比較的差,在教學的過程裏面,我也是積極的去做好引導,雖然達不到全員都是非常主動的來學習,但是隻要多一些,那麼也是可以讓班級的數學學習氛圍更好,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去重視,去認真學好,提升成績。

知識點的講解,要詳細同時也是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這其實也是讓他們更主動一些的方法,如果只是把知識教給學生,其實這樣被動學習,自己的工作可能也是輕鬆一些,甚至可以説沒有太多的難度,但是學生不一定能學好,寧願多花時間去設計課程,去讓課堂學生參與的更多一些,這些是需要自己耗費更多的時間去準備的,但是效果也是不錯的,學生們這一年來,也是積極的學好,看到他們期末的成績我也是感到高興,自己的努力是沒有白費的,並且也是清楚,數學的學習的確是不容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且理解也是特別的重要,我也是會在課堂上多一些講解更細一些,更加的生動,貼合實際。讓學生理解更好才行。

教學裏我也是多去了解學生,清楚他們學習的一個狀態,才能更好的去在課堂上做好講解的工作,而不是僅僅按部就班參照課程去工作,側重點也是會更有針對性一些,教學上不能死板枯燥,特別是數學這種需要邏輯,需要理解的科目更是如此,不是光靠記憶就好,而是需要真的理解,靈活的去運用好。以後也是要繼續的努力,去讓自己能把教學做的更好來讓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4

提高課堂效率,就是要使教師教得輕鬆,讓學生獲得學習方法,學得牢固,進而提升學習能力。我從實踐中談談自己的幾點心得。

備課備學生。要上好一堂高效的課,前提是師生要配合好,參與率要高,學習氛圍要濃,這種局面是建立在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之上的。而教師在上課時,更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作為教師來説,在分析了知識的重難點之後,要充分分析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找出突破知識重難點的方法。

課堂內容根據學情而定。作為教師,我認為不要刻意去追求課堂教學內容與備課內容的完整性,重點還是要追求課堂的實效性。在一節課時間裏,有70%—80%的學生接受不了3個以上的知識點。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就只有量力而行,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解決。在實際教學中,特別是在很多公開課和基層學校教師的教學行為中,有60%以上的教師在一堂課的最後15分鐘之內,為完成當堂備課內容,教師大講特講,只達到了課堂內容的完整性,卻達不到課堂內容的實效性。這就是所謂的“有的老師上課不咋樣,但學生考試成績好,有的老師上課很精彩,可學生考試成績卻不好”的癥結所在了。只要出發點在於學生,哪怕一節課只學一個知識點,也達到了課堂教學的目的,得到了想要的高效課堂。

學生動才是關鍵。有的課堂,老師不用去維持紀律,因為學生有事做,沒有偷懶的空閒或發呆的空隙。我想這樣的課堂應該是去掉了傳統課型中的輔助環節,一上課就直接點明這節課的學習內容,整節課的內容不追求速度,只追求質量。一堂高效的課堂學生純聽的時間應該很短,絕大多數時間要留給學生動着手、動着腦、動着口地學習。

要求到位是手段。對學生的要求教師應該是言出必行,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老師的言行都影響着學生的心理、行為的形成。當老師能提高效率了,你的學生在行為習慣上也就修正了,學習質量也就上去了。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5

一、尊重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主動參.要與學習,必須使學生對學習有興趣。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永不枯竭的動源泉。要使學生有興趣,必須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自由活動是人發展的內在依據,學生的學習也應如此。學生並不只受教於老師,而且自己也獨立學習。學生應當是主動的學習者。許多教育事實也反映出,真正的學習並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自己找到並發現、糾正自己的。如果我們把每種事情都教給學生或者規定他們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會妨礙他們的主動參與和自主發現,妨礙他們的發展。比如,《應用題打折銷售》這一節,如果課堂上就單純地出示例題,然後分析題意,給出解答過程,接着再模仿練習。最後幫學生總結出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和技巧。那麼這類問題雖然與實際生活相關,但學生卻未必有多大興趣。假若我們設計一個課堂活動,讓學生模擬商店的從進貨、定價、促銷到賣出的全過程,學生一定會非常積極踴躍,樂於去對打折銷售的過程進行分析、計算。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自然會聯想到各個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標價與銷量的關係,進價、標價、售價與打折和利潤之間的關係,這樣需要學生鞏固、提高的知識可能自然就解決了。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

由於數學教學的本質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展開,因此數學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數學思維活動。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數學活動的開放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巧創激趣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情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

(2).運用探究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中,在以教師為主導的前提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的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教師着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品嚐到自己發現的樂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才會真正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

(3).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其參與教學活動的持續熱情。

變式教學是對數學中的定理和命題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變式,以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徵,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繫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其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

的興趣和熱情

三. 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圖形認識初步”這節課中,有一道題問一個正方體的盒子有幾個不同的展開面,我想,如果直接給學生答案有11種基本圖形,他們不但不明白為什麼,也想象不出來這11種基本圖形會是怎樣形成的,於是我讓同學們從家帶來正方體圖形,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剪,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心得,在教學中還有很多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要繼續努力,邁上新的台階。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6

這學期我任高二兩個班的數學課,高二、三班總人數是68人,高二、四班69人,總體來看,這兩個班的基礎不太好,學習習慣也不太好,兩極分化嚴重,文科生對數學不太感興趣,特別是我對教材不熟悉,導致我在這學期的備課、上課、備學生等方面很吃力。雖然是這樣,通過我的努力,依據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已經圓滿完成了這學期的教學任務,下面我對這學期的工作進行一下總結。

(一)在備課方面,我認真鑽研教材,注意瞭解學生,潛心研究教法。

這學期的教學內容包括,簡單幾何體,排列、組合、二項式定理,概率,導數。針對學生基礎普遍較差,接受比較慢的實際情況,我採取了低起點,小步子的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內容設計課的類型,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安排,認真寫好每一篇教案。每一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課後及時對課上出現的情況進行總結,並認真蒐集每節課的知識要點,歸納在一起。在準備課堂練習時,由於我的教學經驗不足,備課時需查閲大量的資料,給學生高質量的習題,使每個題都有針對性。由於我是今年才接四班,對於四班的情況不瞭解,一年以來,我注重和他們的溝通,多和他們談心,瞭解他們的學習情況,由於學生對我不太適應,所以在期會考試時成績不太理想,他們對我的評價不太好,雖然我沒有看到最近的學生評價教師的結果,但是我知道他們已經接受了我,並且我也真正的瞭解了他們。

(二)增強上課的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在講課時,儘量使講解清晰化,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條理化,做到課堂結構清晰,重點、難點突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儘量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愉快;注意習題的數量和質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儘量講的少,學生思考和練習的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個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適量的課下作業。

(三)批改作業、輔導學生與考試評價方面

我們知道“批改作業、輔導學生與考試評價方面”是六項教學常規中的三項,也是我們平時教學工作的重點。多年來,我一直很注重這幾方面的工作。這學期我按着學校的要求每星期讓學生做一次作業。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把在做作業中,犯下的錯誤一一記錄下來,然後再一個個整理在錯題本上,我很明白地告訴學生,如果你要抄襲作業的話,請你不要上交。因為我們讓學生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把學習中的問題暴露無遺,否則你的教學輔導就沒有了針對性。在佈置課下練習方面,我一直堅持要求學生每天做一頁練習,並且不定時檢查,因為我發現我們的學生太不注重課後的複習和鞏固,這樣強制性的要求會使中等的學生有所提高,效果很好。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利用每週的晚自習,進行集體輔導,在第八節課和課活時間進行個別輔導。我們的學生基礎差,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多和他們交流,課下找他們瞭解學習情況等。從鼓勵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但是對於不能按質按量完成練習和作業的學生,做到懲罰有度。在複習備考這段時間內,利用有限的時間,給學生準備了大量的複習題,並且精講精練,使學生有很大的提高,在複習課上學生學習熱情很高,學習氛圍很濃,很多學生都有所提高。

(四)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

這學期我按着學校的要求,聽課15節,積極的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向他們請教,使得我的教學工作有了新的提高,在此要向給予幫助的老師表示感謝,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這樣做,使我的教學工作再上新台階。

(五)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對教材不夠熟悉,對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把握的不好,對於學生也不夠有耐性,在輔導中還缺乏經驗。

一年的工作即將過去,我會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7

執教xx年來,最緊張、最忙碌、最辛苦的一屆高三教學工作終於結束了。對於高三的生活,我感覺是“怎一個“累”字了得”!期間有太多艱辛!當然也有很多欣喜。結合20xx年重慶大學聯考數學試題以及學生反饋回來的成績,需要我不斷地進行總結、反思、探索,以希尋覓一條能使學生學好數學,通向大學聯考的成功之路,用取得的經驗和吸取的教訓來指導今後的數學教學工作。

一、重視基礎知識橫向與縱向的整合,切實夯實基礎

從20xx年重慶市的大學聯考數學試題可以看出今年的數學試卷起點並不高,理科試卷從總體來看,難度均在以往的基礎上略有提升。理科雖然也是從考查基礎知識入手,卻是處處考能力,往往是從基礎知識入手,上手較容易,接着會有比較陡的坡度。需要學生在紮實的基本功的基礎之上,隨時具備對每一部分知識的迅速遷移和靈活運用能力。例如選擇題的第1、2、3、4、7題,填空題的11、12、13題,它們都是考的基礎,但其中卻暗含機關,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錯。如第2題,考的每年必考知識“複數”,但很多同學往往因為輕視這一節知識簡單而犯錯(總是實部虛部模糊不清),讓本應最容易得到的5分失去;第3、6、7題會因為計算量較大失分。針對大學聯考試題的特點,我想我們應該在高三第一輪複習中,重視基礎知識的整合,夯實基礎,而不能操之過急,在複習時候時刻“補疤”。將高中階段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進行了系統地整理,有機的串聯,構建成知識網絡。並同時讓同學見識大學聯考題,讓學生明白每一章在大學聯考中到底考什麼,做到重點知識重點掌握,每章都做到心中有數。在第二輪複習中,重視回扣課本,鞏固基礎知識,訓練基本技能。為了迎接暑假回來的五區聯考,我佈置學生暑假期間買好xx年大學聯考真題試卷,並完成幾個省市的試題。一進入高三複習,我就進行了每週一次40分鐘的“選擇填空專項訓練”,兩週一次的大學聯考題真題訓練。一開始學生不敢做,害怕成績不好,我鼓勵他們不要在乎分數,只是見識大學聯考題,見識各章考點而已,慢慢的學生的考試成績就正常了。到第二輪專題複習時基本上已經將xx年大學聯考題全部做完,還做了幾個省市的06、xx年考題。從一、二診測試後學生的成績看,數學成績較理想,無論是重點上線人數還是不錯位個數都居於前茅,還有我校分數在區裏排名也較高,三診高分少了一些。在第一輪複習完解答題前4個大題所考章節(三角函數、概率、立體幾何、導數)後,我就開始進行解答題專題訓練,專門針對前四題反覆練習,特別是針對那些考試在及格邊緣的學生,一旦前4個題得分較多,及格就沒問題了。這種小測驗極大的鼓舞了那些中差生。也給我個別輔導找到了對策,哪些學生前4個大題沒做好,就選題練習並進行面批,促使他們進步。其中一個學生就是培優補差的受益者,大學聯考完後很高興的對我説數學考的好,考了100多分,而平時他總是不及格居多。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針對我校目前的生源狀況,大學聯考複習資料的選擇,要真正根據本班級學生實際,精選以基礎知識整合為主的資料作為參考;教學中要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的教學方案,重點落實基礎,而且要常抓不懈。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加強對易錯、易混知識的梳理;多角度、多方位地去理解問題的實質;形成準確的知識體系。在對概念、性質、定理等基礎知識教學中,決不能走“過場”,趕進度,把知識炒成“夾生飯”,而應在“準確、系統、靈活,”上下功夫,弄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學生只有基礎打好了,做中低檔題才會概念清楚,得心應手,做綜合題和難題才能思路清晰,運算準確。針對不少學生反映選擇題花的時間太多,我認為我們應該從高一時就開始訓練學生做選擇題的技巧。

二、強化數學思想方法,提高數學能力

20xx年重慶市大學聯考數學理科試題的特點還表現在:在考查主要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對數學思想和方法的考查,進一步深化了能力考查,真正體現了由知識立意轉變為能力立意。試題不僅最後一道題能力要求特別大,難度異常高,而且多題把關,在選擇、填空題中都設置了把關題。由於試題難度的跨度加大,區分的層次加細,一些特別優秀學生的成績可能能夠保持,一些中上等學生的成績就會有所下降,中偏下學生的成績明顯較低,拔尖學生和中上等學生的成績差距就會有所擴大。

在20xx屆的大學聯考複習中,我們也注重了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加強了通性通法的指導與訓練,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第一輪與第二輪複習中,都穿插了能力訓練小題,第三輪複習時,進行了能力小題與綜合題的專項、限時訓練,對壓軸題、終點題我們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大膽取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學生反映看,我感覺沒有達到我預期的效果。例如從大學聯考後的學生的反饋情況我們瞭解到,不少同學下來第15題較難,其實沒靈活運用正弦定理解題。看到角的正弦值之比,就應該想到用正弦定理,當然本題除了會用正弦定理,還要使用雙曲線焦半徑的範圍解題,所以要得分有一定難度。

對於第16題與18題,主要考查三角函數、二次函數與方程知識,考查分類討論、等價轉化等重要數學思想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與函數性質結合,學生就較害怕,並且題目的數字較複雜,計算量較大,因此我想盡管知識較基礎,但對於中差生,要得較高分有一定難度。17題概率比較容易,我所教班級應該大部分學生都能得較高分。19題立體幾何較去年難度稍加大,用常規做法和向量法都比較簡單,所以我認為對基礎較好的學生增加空間向量知識的學習還是有必要的。此外今年的數學答卷中一些問題許多考生雖然會做,但因計算錯誤或時間不夠而丟分。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我班絕大多數學生數學水平、能力處於較低的層次,學生數學素養參差不齊,對數學知識的領悟與掌握的能力差距很大。教學中難以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充分照顧學生的個性差;二是解答題專題訓練,特別是限時訓練抓得還不夠科學,大部分還是規定時間完成的,有時佈置給學生作課外練習,沒有規定作題時間,並且要做到對每一個有錯誤的學生都仔細講解面批,難度太大。數學思想方法沒有真正深入人心,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數學能力的提高沒有達到應有高度。

這給我們的啟示是:高中數學中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方法,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化歸與轉化的思想方法等;這些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對此進行歸納,領會,應用,才能把數學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素質更上一個層次,成為“出色的解題者”。因此,我認為高三複習課數學教學中應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強化解題思維過程,解題教學要增加交互性,充分調動和和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沿着學生思維軌跡因勢利導;解題後要注意引導學生反思,研究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思想方法,思維方式,把數學教學過程轉化為數學思維活動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理性思維能力,善於從一個問題的多個解題方向中選取其中簡捷的思維路徑,得到問題的最優解法,從而不斷總結經驗,使能力培養真正落到實處。在能力訓練時尤其要加強運算能力的培養,應嚴格要求學生,注意提高運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其次,我們還應該認真研究本班學生的實際,實施分層教學,對不同的學生,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佈置不同層次的作業、練習與測試題,安排不同層次的課後輔導,使全體同學在不同的目標要求下,努力學習,共同進步。

三、加強心理素質的培養,提大學聯考試成績

今年重慶的數學大學聯考試題,看似平常,但在基礎中體現了創新,平常會考查了能力,突出考查考生基礎知識、數學應用意識、潛在學習能力。我們的一些學生,平時覺得考試就那麼一回事,當走進大學聯考考場,特別是看到今年的選擇題中新題、運算量較大的題時,無法調整好心態,不能正常發揮。例如,高三(8)班的一位同學,平時數學成績在班上很好,一診、二診都考的很好,考試成績在全區都居於前列,成績比較穩定(我還笑説這個學生是考不垮的),但是在三診考試和大學聯考中由於幾道選擇題都沒有算出最後結果,就心如亂麻,一個念頭就是擔心考不好,無法組織思維,結果連基礎題都沒有很好完成,只得了96分。還有的學生説在最後15分鐘時全身冒汗,手發抖,根本無法靜下來做題。還有成績很好的學生總是擔心自己計算出錯,每次算題深怕自己沒算對就要多算幾遍,這樣很浪費時間。因此在教學這些學生時必須加強他們的心理素質的訓練。

考試的過程是緊張勞動的過程,既有體力上的,又有心理上的,想要在大學聯考中取得好成績,不僅取決於掌握紮實的數學基礎知識、熟練的基本技能和出色的解題能力,還取決於考前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和臨場發揮。自信心和優良的心理素質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良好的心態可以確保水平的正常發揮。因此,我們要加強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向非知識、非智力因素要成績。充分利用每一次練習、測試的機會,培養學生的應試技巧,總結考前和考場上心理調節的做法與經驗,力爭找到適合自己的心理調節方式和臨場審題、答題的具體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以上是我對20xx年大學聯考數學試題及高三數學複習教學的一些反思,很不全面,也很不成熟,甚至可能是錯誤的,希望各位多多指導。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8

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新的課程標準已將基本的MIM(數學思想和方法)作為數學的基礎知識來要求,搞好MIM的研究與教學是增強學生數學觀念,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讓人痛心的是,長期以來,一些本來生動活潑的MIM,由於被淹沒在大量的“加、減、乘、除和乘方、開方運算”、“分式、繁分式的化簡”、“解方程的技能訓練”以及“大量的人為編造的以致脱離實際的所謂應用題”和“各種各樣的解題技巧、解題模式的訓練”中,而失去了其應有的魅力和價值,學生也許學到了不少具體的數學知識,但卻很少甚至根本沒有領悟到其內在的本質,只有知識的“軀體”而無思想的“靈魂”,談何“素養”?那麼,究竟如何通過MIM的滲透與應用來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念層次上的數學教育呢?

我的體會有三:

一、要重視數學思想史的介紹。

教學中要儘可能多地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演變過程中的MIM功能,使學生學習到數學家們探索和研究數學的思想方法,讓學生感受到MIM的巨大價值。如國小階段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圓周率的推導、素數理論的建立……,國中階段無理方程、高次方程的解法、變量與函數的概念、正n邊形和圓的關係等等、等等……

二、要倡導“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

未來的數課程將力求形成“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基本模式,以大眾化、生活化的方式反映重要的現代數學觀念和MIM。“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為引導學生學習某個問題,必須精心設計出關於教學內容的問題系列,讓學生圍繞這些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性的思維活動,設置的問題,要啟發引導學生去發現、分析並解決。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成功地學到知識,而且學到統攝知識的MIM,從中讓他們發現數學真理的奧妙和體驗成功的愉悦。

三、重點突出基本的MIM的介紹和滲透。

我有幸教過八年的國中和近三年的國小,較詳細地瞭解義教育階段的數學教材,深感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滲透以下幾種類型的MIM:

(1)宏觀型的MIM

如抽象概括、化歸、數學模型、數形結合、方程與函數、歸納猜想等;

(2)邏輯型的MIM

如分類、類比、完全歸納、反證法、演繹法、特殊化等;

(3)技巧型的MIM

如換元法、配方法、待定係數法等。據我的統計,義務教階段數學教材中MIM頻數分佈排列前六位的是:數學模型、演繹、抽象概括、化歸、特殊化和歸納猜想。值得注意的是,在當前數學教學和教學檢測中,我僅對以上六種MIM中的演繹法有一定程度的重視,而對其它方法的重視則不夠。事實上,另外五種宏觀型和邏輯型的MIM不僅在數學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而且在其它學科甚至日常生活中有普遍的適用性,也是將現實世界數學化的重要思想方法。因此我們在保持重技巧型數學方法訓練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宏觀型和邏輯型MIM的教學,這也是素質教育,特別是創新教育向我們提出的更高要求!

總之,我們進行數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進而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我們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決不能單一地就知識而教知識,而應把一個個處於遊離狀態的知識點(塊)通過MIM滲透歸類到相應知識結構的網絡裏,唯有此,學生才抓住了數學的內在本質,才有了獲取數學知識,發展思維能力的動力工具!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19

國小低年級的數學教材是以多樣、形象、有趣為宗旨。如果面對新的教材內容,採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那將無疑會成為學生學習絆腳石,只能消極的促使學生的厭學情緒早期形成。我作為一名剛教學一年的教師,深感壓力重大。積極發現,營造學生需要學習的空間與條件,在一年的摸索學習中對低年級數學教學有一些感受。

一、在情境教學中要會“思”

二年級學生聽話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對弱一些,有時教師對同樣一句話重複多次,也只能達到40-60%的效果。這樣,教師教的吃力,學生學的煩心。怎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呢?我嘗試在教學較難的內容時,要積極設置活生生的畫面幫助學生分析性學習,例如:小熊從家去學校,已經走了35米,離學校55米,小熊家離學校共有多米?在講這道題時,出示小熊上學去的動畫路線圖課件,着重啟發學生思考小熊從家開始走的35米是哪一部分?離學校還有55米是哪個部分?生動的畫面不僅吸引了學生,而且明白了在小熊上學這一鮮活的情景中的數學道理,即:已經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全路程。又如在教學數學廣角中:一個文具盒12 元,可以怎樣付錢?這個題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學生對怎樣給錢卻感到有些難度,我在教學中,出示準備好的5角、1元、2元、5元、10元、1角、2角零錢,讓學生在直觀的演示中,帶着濃厚的興趣,帶着一份深深的思考進行正確的排列給合,輕鬆的解決問題。

二、在情境教學中要會“靜”

設置有序的情景、場合進行室外教學,會非常有力的增強學生對空間的感知,變抽象的知識為淺而易顯,容易消化的知識。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若要在教室講解,顯的課程資源有很大的侷限性,教師語言蒼白無力。因此,我讓學生在很安靜的情況下帶隊到操場,在互動中靜觀,在靜觀中互動,既保證了講課秩序,又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前看、後看、左看、右看,後看,側看的相對性,及方位存於空間的真正含義。從不同的方向看同一個東西可能會看到不同的樣子。

三、在情境教學中要會“動”

教學七巧板相關知識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好一塊七巧板,讓學生觀察七巧板是由幾種圖形組成的?每種圖形分別有幾個?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哪些圖形最大?哪些圖形最小?在明白這些基本知識之後,讓學生拆開七巧板,大膽的想象、嘗試、操作,看一看七巧板的組成部分進行不同的有機整合後能拼成哪些有趣的圖案,通過小組合作,學生獨特構思,拼成的圖案各種各樣,風箏、免子、小狗、小鴨等。讓學生快樂的遨遊在七巧板的海洋中,輕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發揮了創造力,挖掘了最大的潛能。又如在教學中有這樣一到題:小紅和同學排隊一題時,小紅前面3人,後面1人,這一隊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紅和同學排隊從前面數她是第3,從後面數是第2,這一隊共有多少人?遇到這類題時,學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有時會多説一人,有時會少説一人,這時,有時候就不知道到底是多少人,我就指幾個學生扮演小紅,在教室做到快、靜、齊的條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題目要求自行站隊,等學生站好隊之後,他們會自然明朗,馬上欣喜自信的告訴老師正確答案,不必教師做煩鎖的講解。

四、在情境教學中要會“記”

數學教學中概念性知識是教師最難講解,學生最難接受的問題,尤其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那就更難了。在學習加法、減法、乘法算式名稱時,教師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頂頭飾帽,上面寫有一些加法、減法或乘法算式卡片,然後同桌面對面叫準對方所準備的算式卡片中的數字名稱,這樣要求每人交友5次進行對話學習,在具體的遊戲場景中多次重複加數、和、被減數、差、因數、積,學生便會正確加以區分性記憶,不易混淆。又如在教學長度單位米、釐米的認識及之間的關係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1米長的尺子上的刻度,先觀察1小格的長度有什麼特點?然後讓學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釐米,再用尺子畫出一釐米的線段,真切的感受1釐米的實際長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數一大格有幾小格,1米尺子共有幾大格,共有幾小格,然後用自己的雙手張開感受一下1米大楷有多長讓學生反覆的數一數、做一做,加深印象,歸納得出1米等於100釐米。這種教學方法既讓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加深知識的記憶,又在記憶的過程中促進了知識的形成,收到了相輔相成的好效果!總之,情境教學的形式不居一格,可以因學生個性的特點和知識層次特點進行設置,也可根據教材內容的可行性進行設置,也可在教學硬件不足的情況下進行設置,只要有一點情境,學生就會增添一份樂趣,達到因材施教,培養素質型人才的目標。

七年級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 篇20

5月20日上午,有幸能夠聽到XX縣紅旗國小優秀教師的課,活動中的幾節課真的讓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同時也讓我領略了縣裏優秀教師的風采。

回到學校我對整個聽課的感受進行了一次梳理,讓我最受觸動的是,作為一次全縣開放課活動,作課的老師們,絲毫沒有“花拳繡腿”的架子,沒有絲毫的作秀,而是給我們一個課堂的本面目,讓我看到了純粹的數學課堂。這幾節課讓我充分領略了課堂教學無窮的藝術魅力。老師們的課以豐富的人生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藴,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向我們展示了課堂教學的崇高境界,使我在聽課活動中可以説是如沐春風。可以用兩個安概括,那就是“實在”,雖然各位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東西,這幾節課表現了以下優點:

一、底藴。我非常驚歎於這年輕的老師課堂上能有如此嚴謹的思維,精練的談吐,如果沒有知識的積澱與認真的鑽研難以做到很好的把握課本,又很好的把握學生的。

二、親和。坐在她們的課堂上,卻發現她們的親和力不僅是在臉上,更是在師生的心裏,聽這樣的課想走神都很難。

三、知識生成。課堂教學中做到體現自主引導合作,推動探究,關注過程,尊重學生個性特徵,重視學生的探究體驗和感悟發現,培養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理論聯繫實際。教師注重數學來源生活,用之於生活,讓學生體驗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總之,這幾節課無一例外地體現着新課論的要求趨勢,課堂生動,預設生成與動態生成相結合,目標達成高。無一不滲透着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教學策略在他們的課堂上應用的活錄活現。但不足的是四年級這節課中,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激勵性評價太少。通過聽課讓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應注重以下幾點的完善與培養:

1、注意創設情境,從身邊熟悉的問題開始,在濃濃的情感交流中導入教學很自然,很親切。

2、教材分析的深入透徹,教法靈活多樣,在組織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方面也作了很大的努力。

3、多媒體運用的適時恰當,較好的擴充數學的信息,發揮媒體對教學的輔助作用。

總的來説,這次教學開放日活動比較成功,效果不錯,以上是我的一點拙見,既是對他人的學習,也是對自己的警醒,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求真和實,踏實工作,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提高自己的素養,上出精彩的一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lq7lg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