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通用20篇)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通用20篇)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髮展、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再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黨在堅持根本理論陣地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通過學習《弟子規》、《道德經》等中華傳統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通用20篇)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和《弟子規》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後人所一一品讀,並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悦。學習新知識,温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悦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説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説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説得多,不如説得少,説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説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説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説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於承擔責任。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2

曾看到過這樣一篇短文《決定命運的兩小時》“人的差別在於業餘時間,而一個人的命運決定於晚上8點——10點之間。每晚推出兩小時的時間來閲讀、進修、思考或者參加有意義的演講、討論,你會發現你的人生正在發生改變,堅持數年之後,成功會向你招手。

閲讀、進修、思考、討論什麼,我覺得這是很關鍵的。近期,學校開展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活動,我覺得這就是我們該閲讀、該思考、該討論的。

“學習傳統文化經典”第一是“傳統經典”,“統”這個字從字典裏查,是蠶繭的頭,傳是從頭傳下來。所以“傳統文化“顧名思義,是一個很早以前就有的,一直傳到今天。我們歷代祖先都為了這個文化而添磚加瓦,共同繁榮、共同興旺起來的一種文化,所以它是不間斷的,不割裂的。 “經典”就是説它是被前人證明過是正確的,被前人證明過它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它是能夠給我們帶來實際利益的。所以傳統文化經典是最偉大,是最值得驕傲的。該學習、該思考!

“學習傳統文化經典”第二是傳統文化的“文”,是我們學習的內容。文是怎麼形成的?都是那些古聖先賢,那些有境界的祖師大德,他們不是一般人,他們是聖人,他們的心量、他們的境界、他們的人品,那是我們一般凡夫做不到的。他們明心見性,明白心的作用,知道人的性質,知道人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應該怎麼做,怎麼做就是對的,怎麼做就是錯的,他們對人的性質、對人的本質充分的瞭解、充分的明白。他們把他們所明白的東西,用文字記載下來,形成今天這個文,這就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文”的形成。我們該學習、該思考!

“學習傳統文化經典”第三是 “化”是我們學習的目的,我們學習這個文要達到什麼目的?變化自己、轉化自己、教化自己。怎麼能夠把這個文,通過學來變化我自己,達到文的要求?這個文就是道,你符合這個道,你做的、想的、説的你符合這個道,你就得,得什麼?得幸福的人生。所以,我們該學習、該轉化!

“學習傳統文化經典”第四是,我們老祖宗説要“學”,學是手段,我們通過學習掌握經典,掌握文化,明白道理,我們對聖賢先人的教育,對這個文有一個從頭到尾、從裏到外、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通達明瞭,我掌握,我清楚了。那麼幸福之門的金鑰匙我也就找到了。我不學,我就拿不到這把金鑰匙,我就虧了!

“學習傳統文化經典”第五是“習”。”習“上面一個羽毛的羽,下面一個白顏色的白。這是關鍵,你學了這麼多東西,文有了,你通過學你掌握,你也知道學習的目的是變化自己。怎麼才能變化?怎麼才能得受用?你怎麼才能夠得到這個文的真實利益?關鍵在習。習就是真幹,你真得拿古聖先賢的教育,你真得拿經典當回事,要把它融在你的生活當中,融在處人待事接物當中,那這要練,學而時習之這個習。而習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改正自己的錯誤,否則的話,沒必要習。學習傳統文化這五件事最關鍵的,我的體會就是要習,習就是改過,改誰的過?改我們自己的過,不是改別人的過。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是對人性圓滿的、至善至美的表述,所以做為中國人非常值得驕傲!而我們做為中國人,我們除了驕傲之外,我們還有一分責任,這分責任就是要把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傳承下去,學好它、用好它,指引人走向成功。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3

剛開始接觸到這本書這時候,翻了幾次目錄,就覺得內容好像很深奧而且無聊,但是,當你真的是靜下心來,細細地品讀,就會發現,其實真的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它會帶你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美。

我覺得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每一代人都應該瞭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把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古人沒有現代人的忙碌節奏,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人生思考未來思考那些我們現在可能覺得是瘋子似的問題,他們之所以睿智,是因為他們比我們更用心的去觀察了這個社會,我們被更多世俗的東西蒙住了眼睛,我們被侷限到了一個自己的小世界裏,我們無法認識更廣闊的天地。假如我們思考問題只從自己出發,那麼看到的都是很短期,膚淺的利益。那麼為社會為他人犧牲更是無從説起。但是,如果把我們置於一個羣體中,置身與我們大社會,我們就不會過多的注重自我的感受和個人的得失了。我想一個人如果懂得了這些,那麼心胸會開闊很多。文化是一個太深厚的主題,我無力探討什麼。但是以一個虛心學習者的身份,我覺得,將自己放在一個歷史長河中,或是説站在一個歷史的角度,我們身後那麼博大的文化,我們個人的恩怨情仇,大喜或大悲已是不值得一提了。因為我們的無知,所以我們必須要學習前人的知識與智慧。

儒家學問裏有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個人要想成才,那麼首要的是修身-----修身養性! 讀書可以修身,但是讀些怎樣的書?怎樣才算修身養性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自己懂的也不很多。但是學習了中國的傳統文化, 我們首先要把人做好了,才有資格談能力。一個品德低下的人即使學富五車也是徒勞。這樣的人於社會於他人也將是無所益處的。我們必須不斷學習,以一顆真誠虔誠謙虛的心努力學習好我們炎黃子孫的文化精華,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將信息化為知識最終成為自己的智慧!我的心裏漸漸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方向,我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麼更好地去學習。

現代的人多是浮躁的,甚至是一些研究古典文化的人也是如此,多想所有的人都去真的專心的去學習一些傳統文化,讓曠久的時間靜默的歷史浩瀚無聲的文化來安靜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更好的去珍惜生命,感受生命。

在學習了中國傳統文化後,我知道一個人要有着豁達心胸才可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塵世的浮華與虛無,我要尋找我的快樂的精神家園。只要肯於學習,勤思考,相信,總有一天可以達到我想要的的境界。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4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説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説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麼,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隻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着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5

生活中的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着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裏有着許多的“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族藝術國畫情有獨鍾。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釐米呢!它寬24.8釐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圖》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裏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着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着長鬍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裏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着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裏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着馬,有的趕着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着擔子,有的推着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閒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幹什麼。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6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遺產,曾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結晶,但它並不只是博物館裏的陳列品,而是活着的生命,傳統文化所藴含的、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歷史性、遺傳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鮮活的現實性、變異性,它無時無刻影響、制約着今天的中國人為我們開創新文化提供歷史的依據和現實的基礎。因此,傳統文化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在現實生活的強勁脈搏裏,時時刻刻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傳統文化在影響現實的同時,也在新的時代氛圍中發生蜕變。加進新的文化內容。

一、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

什麼是文化?在我國,“文化”一詞,古已有之。“文”的本義,係指各色交錯的紋理,有文飾、文章之義。《説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其引中為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徵符號,以及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化”本義為變易、生成、造化,所謂“萬物化生”(《易繫辭下》),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與化並聯使用,則最早見於《周易賁卦》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將“文化”合為一詞而用的是西漢的劉向,他在《説苑指武》中寫道:“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柬皙《補亡詩-由儀》稱:“文化內輯,武功外悠。”南齊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雲:“設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遠。”中國古代的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屬於精神文明範疇,往往與“武力”、“武功”、“野蠻”相對應,它本身包含着一種正面的理想主義色彩,體現了治國方略中“陰”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內容,又有倫理意義。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將此詞作為一個動詞在使用,是一種治理社會的方法和主張,它既與武力征服相對立,但又與之相聯繫,相輔相成,所謂“先禮後兵”,文治武功。“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不很流行。近代以來,人們對文化概念進行了多方面的探討。粱啟超在《什麼是文化》中説,“文化者,人類0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也。”粱漱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説:“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義。應在經濟、政治,乃至一切無所不包。”龐樸主張從物質、制度和心理三個層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內涵,其中“文化的物質層面,是最表層的;而審美趣味、價值觀念、道德規範、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屬於最深層;介乎二者之間的。是種種制度和理論體系。”20世紀40年代初,毛主席在論及新民主主義文化時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式上的反映。”《現代漢語詞典》則把文化定義為:“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

從以上關於“文化”的概念我們可以看出,其實“文化”內涵可以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就廣義而言,文化是人類生活的總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説,是“人類生活的樣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和社會生活等極其廣泛的方面。狹義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創造活動,是意識、觀念、心態和習俗的總和。

民族性、國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屬性之一。在世界歷史上,各民族、各國家分別在不同的自然、社會條件提供的舞台上,演出了性質不同、情節有別、風格各異的文化正劇。中國文化,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偉大貢獻。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藝,精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宗教,完備深刻的道德倫理,共同構成了中國文化的基本內容。在歷史性意義上,中國文化既包括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中國文化傳統發生劇烈演變的近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主體部分,也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着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然在其久遠博大之中,卻“統之有宗,會之有元”。在結構上體現了“一”與“多”的統一,以漢族文化為主體是“一”,吸收各族文化和外來文化是“多”;歷代統治階級“獨尊儒術”是“一”,兼取儒、道、法、墨各家治術和容忍儒、道、佛三教並存是“多”。它們既構成中國文化整體,又各自獨立存在,既包含成體系的理論形態,也包含以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審美情趣、民族感情、民族心理。以及由歷史積澱而成的行為模式、思雛方式和0理特徵。這種結構特色,使中國文化既具有大傳統;又具有小傳統,大小傳統互相激盪,互相沖擊,形成波瀾壯闊的中國文化之流。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特性

一個民族的文化特性是從深厚的民族生活土壤裏生長出來的。半封閉的温帶大陸型社會地理環境、農業型自然經濟和家國一體的宗法社會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得以滋生、發展的土壤。這些社會存在的綜合作用,培養了中國人特定的社會心理,以此為中介熔鑄了富於中國風格的社會意識形態。

(一)崇尚統一

中國人有追求思想和法度統一的悠久傳統。早在《詩經》中。就有對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歌頌。春秋五霸,尊王攘夷。孔子“張公室,杜私門”,認為,“天下有道,則札樂征伐自天子出”,反對“陪臣執國命”。荀子也反覆強調“一天下”。韓非更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政治設計。儒法思想結合在一起,奠定了大一統的理論基礎,並得到後世的廣泛認同。

中國歷史上,即使撇開帶有某些傳説色彩的夏、商、週三代,僅從秦朝算起,也是統一的時間長,分裂的時間短。統一是主流,分裂是暫時的。在統一時人民反對分裂,在分裂時人民盼望統一。即使是處在較長時間的分裂時期,人們仍然認為分裂是不正常的。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説:“統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充分表達了人民盼望統一的心聲。

與政治觀點相適應,中國古代建立了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的倫理觀,形成了以三綱五常為中心的,具有完備德目的道德規範體系。它要求在下位的人對在上位的人的尊敬、忠誠、服從、盡職盡責;同時要求在上住的人對在下

崇尚統一的觀念在中國古代文學藝術中有廣泛而多方面的表現,它對於中國文化長盛不衰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並從而形成了中國人對羣體的歸屬感和對集體的義務感等思想觀念,形成了重奉獻、講禮貌、守紀律的優良傳統和較好的社會風氣。但同時也有過分依賴、尊經崇聖、唯書唯上、限制主動性發揮等消極作用。

(二)追求和諧

“和”是中國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種狀態或境界。

“和”作為哲學範疇,指對立面的統一。西周末年的史伯已提:“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謂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後世便把“和”奉為普遍的原則或看作事物的最佳狀態。

先秦儒家把宇宙看成是個大和諧。荀子説:“列星隨旋,日月遞照,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而把日食月食、地震山崩、水旱災害等看成是“天”(自然)失和的表現。《中庸》説:“萬物並肓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悖。”“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迭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在天人關係上,先秦各家無不以“和”為最高理想。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孟子提出,“數罟不入池”,“斧斤以時入山林”,朦朧地流露了某種生態意識。《老子》提倡“守中”,把嬰兒(喻“道”)的狀態贊為“和之至也”。莊子更是講“和之以天倪”。名家的惠施也作出“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的結論。中國哲人承認事物的差別和對立,矛盾與鬥爭,但認為最終的結局或最佳的狀態時和諧。宋代張載的論述可作為代表。他説:“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

人際關係的和諧更是為中國人所看重。孔子弟子説:“禮之用,和為責,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但反對無原則的調和,更反對同流合污,主張“和而不流”。中國人強調個人與羣體的統一性。一方面充分肯定個人存在和發展的價值;另一方面又強調個人的存在和發展應該同他人、羣體的存在和發展統一起來,使雙方處於和諧的關係中,而不應分裂與對抗。

和諧還是中國傳統文化各門類的共同追求。

政治上,重視君民、君臣、國家、民族間的和諧,主張“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經濟上主張“百姓時和,事業得敍”,謹養其和,開源節流。思想方法上主張執兩用中,無過不及。修養上講究“從容中道”“文質彬彬”。藝術上崇尚中和之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養生家以身心和諧為最佳狀態,中醫把病看作是“身體違和”的表現,而以平衡陰陽,協調氣血作為辨證施治的要訣。

(三)注重實用

中國古代文化以解決社會人生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歸宿,執着於對政治、倫理等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問題的探求,而對於純抽象的思辨則不感興趣。

在宇宙觀方面,中國人中關係而不重實體,對宇宙(“天”)的本源、本質問題較少注意,而集會考慮的是天人之間的關係。對於鬼神等渺茫難知的問題,更是採取“存而不論”或敬而遠之的態度,而着眼於“武民之義”,即使説及,也不過是為了神道設教。

早期儒家的兩位大師對於何以採取這種,重實用的態度作過如下解釋:“知者無不知,當務之為急。……堯舜之知不遍物,急先務也。”“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如是者,雖深,其人不加慮焉;雖大,不加能焉;雖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萬物之怪,《書》不説。無用之辯,不急之察,齊而不治。”孟、荀所論,對於奠定中國人重實用、輕玄想,務實是、戒空談,看實效、看實績的致思傾向起了重要作用。

道家的“法自然”似乎有些異趣,但是,《老子》關心的重點依然是“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骨子裏仍然是“君人南面之術“,是以退為進的處世之道。

中國古代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它們的精闢深刻,使得許多現代人(包括外國的知名思想家)都驚歎不已。但是,它們主要是人生的辯證法,而不是精確概念的辨證法,甚至難於找到純粹的思維規律的表述。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素稱發達,在許多領域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它們(包括四大發明在內)大多是與政治、人生密切相關的實用技術,純粹的理論自然科學則發展不夠。這些實用技術大多是以具體科學的形式出現,而缺乏對有關原理的精闢闡述和公式公理系統。農業、醫藥、天文、曆法、水利、數學等學科成就之高、解決具體問題能力之強,簡直令後人驚歎不已,但對於其間的原理和方法,有的直到今天仍然莫知其詳。

這種重實用的傾向,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經世致用的傳統。任何學問,都要求它有效果,有益於國計民生。修史是為了鑑戒垂訓,察古知誇;文章是“經過之大業,不朽之盛事”;詩歌是為了“言志”,興、觀、羣、怨,事父事君;繪畫是“助名教而翼羣倫”;音樂的作用就更被重視,因為它“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

中國文化的這種致思傾向。就是所謂“實用理性”。這一實用理性的傳統,淡化了中國人的宗教情緒,使得無神論思想源遠流長。“既阻止了思辨理性的發展,也排除了反理性主義的泛濫”,中華民族在科學、文化、觀念形態、行為模式等方面的優點和缺點,都與此密切相關。

三、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現狀

19世紀以來人類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各種科技、人文上的創新都在引導人類走向一個新階段。在這個新階段,受到挑戰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還包括人們各不相同的思維方式。在這個動盪鉅變的時代,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外部和自身變革的雙重挑戰,它沒有適應世界工業化的潮流和科學主義的浪頭而使民族達到現代的物質繁榮,它沒有萌生自由平等觀念而使社會介入現代的政治發展,它沒有轉換人生目標而使人們過渡到新的生活方式,最後,它沒有包藴現代價值體系而使個性進入現代的精神0理狀態。這四個方面的挑戰使中國傳統文化在20世紀受到多種批評和否定性的剖析。相當多的人均把中國傳統文化視為一種傳統社會的固有部分,與自然經濟和小農社會的特質相關聯,因此不可能從中發生創造性再生,不可能在未來社會中有所作用。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驅先烈們,在面對西方文明時都曾擁有寬廣博大的胸懷和謙遜謹慎的品格,然而,這些胸懷和品格難道不是喝着傳統文化的乳汁哺育出來的嗎?誠然,中國傳統文化有其不適應時代的糟粕存在,然而它更有其優於世界文明之精髓傳承。

平心而論,文化本是多元的,彼此間完全是可以和平共處,取長補短,各司其職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重大特色是它的和諧幷包。而西方文化從“上帝(代表力量)、創世、一神”三元合

一的神本文化轉入“物質(代表能量)、創造、一元”的物本文化,體現的是普適性和排他性,缺少中華文化的寬容大度。這是西方文化的通病。如今的中國社會,急需傳統文化匡時濟俗,這是每一個具有民族憂惠意識的人的共同感受。孔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薔之內也。”孔子的這句話很值得我們深思。一個民族如果失去了精神支柱和道德源泉,富有和強大又能意味着什麼呢?

四、用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指導人生

中國人曾經把傳統信仰打得支離破碎,依靠國家力量維持個人與羣體的協調。當國家的力量對我們的內心影響越來越小時,我們的內l心便會無從寄託,且無所敬畏。無所寄託我們便無所適從,茫然浮躁;而無所畏懼便容易道德淪喪,胡作非為。目前社會上的不良現象,主要也在這兩個方面。用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指導人生,建設好個體,從而建設好我們民族。這是我們目前應該做的。

中華傳統文化為我們提供了價值觀方面的豐富精神財富,諸如天下為公、民胞物與的社會理想;崇德重叉、仁愛胸懷的道德情操;自強不息、剛健有為的奮爭精神;厚德載物、海納百川的寬容品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責任意識;澹泊明志、君子慎獨的自警意識;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憂患意識;超越功利、崇尚節儉的生活態度等等。傳統文化中這些價值取向,對個人的品格高度、職業發展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吸取中國文化精髓建立的人格魅力,體現在為官為人為親為友的方方面面言行中,這些言行是由價值觀念主導的內在精神氣質的行為外化。

傳統文化中藴涵無窮的智慧,也能為個人的業務工作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國學大師錢穆一輩子研究國學,臨終前悟出一個結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天人合一。用現代語言翻譯就是人類的經濟與社會活動必須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他的女兒,中國工程院院士錢易,一生致力於科學,近年則聚焦於環境保護、循環經濟。父女兩人,一個從傳統文化出發,一個從科學技術出發,殊途同歸。這説明我國國學裏有許多方法論上的東西可以古為今用。又如淵源於中國文化傳統的中國管理心理思想,它具有整體觀、協和觀、人本觀等特點。其不同於西方管理思維的優點在於,重視發揮在管理中的能動作用,注意各種管理因素的協調平衡,善於從整體的長遠的管理目標出發決定管理措施。這些優點至今依然自發地體現在中國管理實踐當中。當代的企業家如果注意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掌握我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精華,必能有助於自己的管理實踐。

綜觀中國近現代歷史,中國社會發生的每一次劇烈變革,總伴隨着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反省。而每一次文化反省的結果,又促使社會變革在更深廣的層面上展開。“五四”至“文革”的60餘年間,對傳統文化的反省主要是以批判為主。改革開放30多年來,由於國內外經濟、政治、文化背景的變化,學術界對傳統文化有了新的認識。傳統文化並不是一堆垃圾,其對現代化也決非只有消極作用。完全否定拋棄幾千年歷史積澱而成的傳統文化是不可能的,也會對現代化建設產生不起的影響。正確的態度應是:立足國情,辨證地對待中國傳統文化,拋棄其糟粕,繼承其精華。既汲取世界先進文化的內涵,又對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地轉化,用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聯繫未來,從而建構起中國現代民族文化。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7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唐詩、宋詞、文房四寶、瓷器,還有很多像春節、端午、中秋等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向徵和代表。書法是也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我身邊有很多同學和好朋友都在學習書法,看着他們一個個字寫都得很漂亮,心裏非常羨慕,也暗下決心要練得一手好字。

暑假媽媽給我報了個書法班,走進教室,牆上到處掛滿了一幅幅書法,有的字蒼勁有力,有的字行雲流水,有的字端莊秀麗,滿屋子的墨香,彷彿置身於一個書法的世界。歐陽老師是我的書法老師,開始上課了,歐陽老師找來了毛筆和宣紙,讓我在紙上畫圈圈,我很好奇,畫圈和書法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上午過去了,我一個字也沒學會,這就是我的第一堂書法課。第二天,歐陽老師開始讓我畫豎線和橫線,半個小時過去了,我實在憋不住了,對歐陽老師説:“老師,我是來學書法的,為什麼一直讓我畫這些呢?”歐陽老師微笑着説:“你之前沒有接觸過書法,讓你畫圈,畫直線,是讓你學會運筆,把毛筆控制好。”哦,原來是這樣,我明白了。

第三天,歐陽老師終於開始教我學寫字了,第一個字是寫漢字“一”,剛開始寫的時候我非常緊張,手還不停得抖,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按照老師教我的要領,落筆時稍重再寫橫最後收筆,“一”字就出來,可仔細一看怎麼寫得不直呢,像一條毛毛蟲,老師説:“沒關係,慢慢練習”,於是我就繼續練,一張紙、兩張紙、三張紙……,直到第五張紙,我終於把“一”字練好了,真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雖然書法很難寫,可只要你專心、刻苦,就沒有練不好的。經過一個暑假的學習,我的書法大有進步,字比以前好看多了。

“一手好字,受益一生”,學習書法既是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也可以把字練好,還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它可以磨練人的意志,通過學習書法,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要有恆心、有毅力,學習書法雖然很苦但也樂趣無窮啊!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8

大年三十到了,家家户户都貼起了春聯,我也被分配到了任務,往牆上刷黏性很強的熱粥。

我手裏端着碗,面無表情地在通往老房子的小路上行走,心裏是滿滿的不情願——這碗裏裝的又不是什麼瓊漿玉液,還得讓我這麼畢恭畢敬地端着它。碗裏時不時灑出一些粥,滴在我的手上,又燙又黏,難受極了。

終於抵達目的地了。老房子已經好幾年沒人住了,院子里長滿了一個小孩那麼高的雜草,我戴上帽子,跑到了被層層荒草淹沒的後門前,還沒等拿着春聯的爸爸發話,就往門的中間刷了一大塊粥,便想逃離了這個是非之地,唉,還是先想想看該怎麼往又高又髒的大門上刷這滾燙的粥吧!

説這大門高吧,絕對不是我信口胡説的,我估摸着只能刷到上下聯的下半部分,至於橫批嘛,想都別想刷到了。

説這大門髒吧,也絕對不冤枉,如果你看見這大門上厚厚的灰塵和幾張上面黏着昆蟲的蜘蛛網,肯定會連連後退。我硬着頭皮把刷子往門上一拍,只是刷子上面粘上了細小的灰塵以及一些不明身份的垃圾,甚至還有一塊口香糖。

我慢慢地用刷子把門上的灰塵刷下來,當我再直視這把可憐的刷子時,它上面的白毛已經被灰塵嚴嚴實實地包裹住了,就像睡在鍋灶前落魄的灰姑娘,看來我是少不了一頓罵了。這貼春聯一點都不像對聯那樣喜氣洋洋,倒是十分灰頭土臉。

後來,我終於想出了一個自以為很好的辦法——把粥刷到春聯上不是更方便嗎?

説幹就幹,我把春聯平鋪在地上,往上面刷上十分均勻的一層粥,大功告成!我頓時覺得腳下輕飄飄的,像踩了一朵雲似的。當我拿起春聯仔細端詳時,才發現春聯整張都濕透了,並且軟綿綿的,我只是拿在手裏看了一下,就掉了一個角,我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了。

唉,這春聯貼得……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9

一間古色古香的茶館裏,兩位年輕人身穿長衫,表演起了相聲,他們時而嬉笑怒罵,時而哀怨抹淚,説唱功夫了得,“笑果”明顯。伴隨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台下茶客不僅豐富了味蕾,還被傳統文化浸潤着……這樣的場景,本週日將出現在湖城衣裳街區館驛河頭邊,隨着這家附帶傳統表演項目的茶樓開門迎客,湖州人從此又多了一處文化客廳。

來到這個名為“百坦茶樓”的場所,發現茶樓整體設計沿襲中式古典風格,空間設計講究“禮制”,中國古典元素的飾物在整個茶室中充分體現。比如所有桌椅、板凳均選用傳統木質定製傢俱,鏤空雕花,配備紅木小件,仿若置身於儒雅文化氛圍,感受到淡雅的東方神韻。茶樓中央醒目的.舞台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一位姓潘的負責人介紹,茶樓每月安排不少於6場文藝類助興表演,除特殊表演活動外,表演時間均安排在晚間,每場約1.5小時至2個小時。每月6場表演中固定2場為相聲專場,1場為曲藝魔術外,其餘3場表演形式包含海派脱口秀、單口説歷史、中式民謠、評書等。值得一提的是,演藝人員均有較高水準,以相聲專場為例,邀請的是“湖口笑聲”團隊,其是湖州本土發芽的相聲社團,由一羣湖州名嘴組建,兩年來已舉辦相聲專場10餘場,單項演出50多次,廣受觀眾好評。

在採訪中瞭解到,湖州人歷來愛喝茶,清代咸豐、同治年間,湖州的茶館已經很為興盛,且多設在臨水依岸的河邊橋頭,比如湖城的駱駝橋、儀鳳橋、華樓橋一帶曾經是茶樓雲集的地方。“以前茶館往往通過説大書等來招徠顧客,現在茶樓被賦予更多的商務、休閒、娛樂功能,但文化味卻少了。”從衣裳街歷史文化街區管理委員會獲悉,承載着老湖州人記憶的衣裳街,經保護性改造驚豔亮相後,已成為時下眾多市民和遊客休閒的好去處。與此同時,羣眾紛紛期盼炭畫、剪紙、木雕、竹編、箍桶等湖州老手藝和相聲、曲藝等傳統文化能在老街“復活”。“一方面傳統文化需要獲得新的生命力和社會認可,另一方面湖城需要一個能夠代表城市文化名片的茶樓,‘百坦茶樓’由此誕生了。”據悉,藉助茶館的傳播平台,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是衣裳街區管委會強化老街活態文化的一種新嘗試。

我們打聽到,茶樓裏的表演團隊將緊跟大眾審美,用創新的形式演繹傳統藝術,同時本着繁榮湖州人文化生活的主旨,票價也很親民,有興趣的市民不妨可以去感受一下。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0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孔融讓梨”等典故無不體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至高無上的美德,更説明了中華民族是一個文化之都。但是中華美德在今天,彷彿早已被人們忘卻,人們對它不管不問,正所謂:此道今人棄如土。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傳統文化,我們國家也不例外。而中華美德正是所有文化中獨一無二的瑰寶,我們都是中國人,自然要理所當然地繼承我們祖先給予我們的一筆豐厚的禮物,就像我們是中國人,就要説中國話一樣,和諧的社會需要中華美德來構建,來填充這個空虛的世界,否則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枯燥無味,這正是中華美德給予我們的,一顆中國心。

想想這句名言吧: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如果你真的對中華美德棄而不管,你就等於背叛了中華民族的祖先,雖然這是一個愈發進步的社會,但是不是因為進步了,就可以把中華美德像扔垃圾一樣遺棄呢?然後再去盲目地追求外國文化,而自己家鄉的文化卻遭到冷漠呢?那麼,你到底還是不是龍的傳人,還是不是一條地地道道的中國龍?如果是的話,你又怎能甘心,做一隻外國驢呢?

啊!讓我們保持一顆純正的中國心吧,並且是一顆有着中華美德的中國心!要永遠記住,你是個中國人,要學習中國文化,中國美德!

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因為他身上有許多我們所沒有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人人都可以擁有,關鍵是看你想不想擁有,團結同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謙虛好學你就擁有了中華美德;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你也擁有了中華美德……中華美德就在細微之處,只有你用心去做了才能發現它。

“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勢在必行。這是保護中國文化的一次行動,讓我們保護好那一顆中國心,不要讓它日積月累沒有了往日的風采!請不要只展望未來而忘記過去,過去也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回味的地方!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1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中讓我瞭解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在於修生養性,提高自身素質!格物致知,發展社會經濟!而我在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方面的知識,因為傳承讓我們更加理性的瞭解歷史而發展會要我們更加理性的創造未來。因為文化影響着後來者,後來者又傳承、修正並補充着文化。在歷史進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穩地發展與進步着,波瀾不驚。而現代的社會越來越多的人

提起傳統文化,成長於文化斷層期的我們多數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獵可能也會感歎地説: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也有人可能會説:在現今時代,傳統文化已經過時了,太保守了。 傳統文化究竟是不是過時了?對我們當前社會還有沒有價值?我們通過下列的事實來證明她亙穿古今的強大生命力和日益凸顯的社會利益:

類歷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作為文化主體保留至今。以傳統文化為立國之基的中國在世界上存在了長達五千年,對比在歷史上強盛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卻早已不復存在。

二戰後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同時,繼續在家庭、學校、公司、政府部門保持固有中國人的傳統文化,以兼收幷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成為世界強國。

美國是現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統計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為6900萬件/天。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在為其日益嚴重的社會亂象深感不安,有識之士已明顯地體會到他們崇尚個體,倡導競爭的理念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他們開始在東方文化中尋找救世的良方。許多著名大學紛紛開辦漢學系,美國政府還設立專門的基金,組織學者研究中國傳統文化。

面對日益動盪不安的社會局勢,有識之士無不在努力尋求救世的良方。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湯恩比博士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提出了令舉世深思的論點:“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唯有中國的孔孟學説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國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廣和實踐;已被費黜達近百年之久的中華傳統文化在中國大地上急需拯救。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要手捧着金飯碗,在外流浪找飯吃啊。

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復興必會帶來人際關係和諧、社會長治久安,可持續地發展也就得以平穩實現。這難道不是我們共同的期盼嗎?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於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歷史虛無主義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後期的封建社會裏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着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

儘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鑑。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2

今天一起牀,我看了看論語日曆:2月14日,星期六,七九第一天,西方情人節。我換上昨天就選好的唐裝背心,媽媽還給我紮了配唐裝的髮型。為什麼呢?因為今天我們蘋果小隊的八位同學要在我們家開展“傳統文化代代傳”的小隊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首先,媽媽説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先把客廳裝扮得有中國味兒。於是,我找出了串串裝飾彩炮,三羊開泰圖,彩色亮片蝴蝶,福滿家門的祝福牌,我寫的書法作品“仁以為己任”“福”等。想到我們班的同學們平時就在有濃厚的國學氛圍的教室裏誦讀論語,我就拿出了寒假裏挑戰胡老師要背的《學庸論語》,平時我最喜歡的一套書《最美的中國童話》,還有爸爸小時候的一本古書《唐詩三百首》:它和現代書可不一樣,裏面是繁體字,而且是從右往左翻頁的,是中華書局出版的,1959年9月新1版,1982年6月第13次印刷的,定價0.57元。整個客廳頓時喜氣洋洋了!

爸爸去奶奶家把我的阿太接來了,九十三歲的阿太教我們小隊隊員包粽子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重頭戲。媽媽小時候放寒假會跟着她的阿太和她的外婆洗棕葉包粽子,我還從來沒包過粽子,今天我也可以體驗媽媽小時候的寒假生活了。阿太今天穿着花棉襖,她紅光滿面地告訴我這可是老底子的緞子棉襖,叫真絲織錦緞呢。哈哈,阿太真好看!同學們也都準時到了我們家,大家都打扮成了標標準準的中國娃娃的模樣。媽媽們説看着阿太和我們八個中國娃娃,真有一種以前大户人家過年的感覺呢。阿太教我們包的是赤豆紅棗粽,只見她左手拿起一張粽葉,右手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放進赤豆糯米和紅棗,再將粽葉蓋住米後一折一彎,抖出棉紗線後把粽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後覺得不難,也開始做了起來。雖然我也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但是我包的粽子卻會漏出米來,我問阿太是不是我的粽葉破了,阿太看了後笑着説:“粽葉沒有破,是因為你沒有摺好粽葉的緣故。”我看了看旁邊的呂昱萱,她已經成功包好了一隻,我仔細地琢磨了她的成功之作,又和自己的粽子比了又比,看了又看,終於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確實沒有翻好粽葉,才讓米成了漏網之魚啊!最後,我包了三個粽子,趙愷瑞第一名,他竟然包了七個粽子呢!不光小朋友,還有好幾個媽媽也興致勃勃地學着包了幾個粽子呢。

我們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進行了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問答,交流了寒假學習《國學》第6冊的心得體會,誦讀論語,讀唐詩,猜字謎,寫書法。最後我們八個還親手學着包了湯圓燒給爸爸媽媽們吃,我們包的湯圓有的大有的小,但爸爸媽媽們説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湯圓。湯圓真是為我們蘋果小隊的這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啊!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3

剪紙是我國民間的一種傳統藝術,是智慧的結晶。

剪紙,剪刀和紙是離不開手的。剪刀要選擇輕巧、靈活、鋒利的,這樣,剪出的作品才不顯粗糙;紙張以紅紙或其它光澤為好,質地薄的紙為宜。如果要剪出好的作品,則要根據造型,先決定紙張的摺疊,一定要折得整齊、嚴實,並要壓平。初學剪紙者可先將花紋畫上,然後根據畫上的筆印剪。以後有經驗了,便可隨折隨剪。花樣可不拘一格,但是不宜總使用直線型的,應多采用些曲條紋,因為曲條紋往往耐看,富有流動感。在剪的過程中,手對紙的轉動和剪的方向要配合好,這樣,剪出的紋路才清晰連貫。

最後,去除多餘的部分,再剪出一個外框,這時,一件小小的作品即告完成。 有了上述的一般剪法後,你還可以豐富一下想象力,剪條龍,剪個網袋……總之,當你運用自如時,你會發現,你是那樣富有耐心。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4

在眾多傳統文化中,我最喜歡景泰藍。因為它很高貴,是從宮裏傳來的。最好的景泰藍是明代景泰藍,因為那時的景泰藍雖不如清代的精細,花紋樣式多,但釉底較厚,鍍金線條飽滿,更加生動。所以明代的景泰藍最好。

景泰藍,又名“銅胎掐絲琺琅”,景泰藍是一種瓷銅結合的獨特工藝品。製作景泰藍先要用紫銅製胎,接着,工藝師在上面作畫,再用銅絲在銅胎上根據所畫圖案粘出相應的花紋,然後用不同色彩的琺琅釉料鑲嵌在圖案中,最後再經反覆燒結磨光鍍金而成。景泰藍的製作既運用了青銅和瓷器工藝,堪稱中國傳統工藝的大集成者,這種銅的琺琅器創始於明代景泰年間,因初創時只有藍色,故名景泰藍。

有一次,我在中央二套的《鑑寶》欄目中,看見了一個深藍色的明代景泰藍,上面花紋不多,但畫的栩栩如生,像真的有花和樹長在上面似的。鍍金線條都鼓了出來,非常漂亮。我便喜歡上了景泰藍。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真聰明,造出了景泰藍這種既漂亮又不失高貴的工藝品。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5

我喜歡刺繡,你沒聽錯,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刺繡。無聊的時候我總是用刺繡來打發時間,但是我想並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樣喜歡刺繡的。

説到刺繡,你又瞭解多少關於刺的事情呢?還是讓我來告訴你吧——刺繡是中國優秀的民族傳統之一,刺繡與養蠶,剿絲是分不開的,所以刺繡又叫做絲繡。

你知道上海的什麼刺繡最有名嗎?那當然是“露香園顧繡”了。顧氏家族世襲相傳,善於刺繡的聲譽名揚大江南北。

現在,中國的刺繡工藝幾乎遍佈全國——蘇州的蘇繡,湖南的湘繡,四川的鐲繡,廣東的粵繡。各具特色,被譽為中國的四大名繡。

發展到今天的刺繡藝術品,工藝精細複雜。例如:雙面繡(貓),是蘇繡的代表作品之一。藝人們把一根頭髮粗細的繡發線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細線繡,並將十萬多個線頭藏的無影無蹤。無論是從正面還是反面都可以看倒小貓調皮活潑的神態。繡貓最難的是一對貓眼睛,藝人們要用二十多種絲線才能把貓眼睛繡的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你知道現在拍賣會上的刺繡能佔怎樣的地位嗎?你一定不會想到。在中國古代的刺繡價格平平,直到1993年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才開始有人專門收集。據市場分析家推論:要使刺繡成為市場上的“新寵兒”還需要收藏家十年的努力。可是在近兩年的拍賣會上刺繡拍品價格卻非常高。

通過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喜歡上刺繡了呢?跟我一起拿起針繡看看吧,一起體驗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究竟技藝如何高超。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6

如今相對開放的國際環境,使得各種地域文化交匯融合,過各種洋節日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這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漸漸地不被重視。現今保護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肩負着的使命。

中國的傳統和文明需要傳承。這些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存和發展的產物。現在的中國人,未來的中國人,若是無法瞭解自己的祖先和民族的發展,輕視這些傳統和文明,那麼這樣的中國人也就失去了屬於自己的特色。

中國的傳統節日和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形成的品性的緊密聯繫,也使得中國的傳統節日不容被西化。中秋節寄託了遊子對家的思念;端午節展現了耕作的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喜悦;清明節表達了親人對逝去者的哀思;新年則體現了人民嚮往和平快樂生活的樸素願望。這些節日背後所存在的意義,是任何一個洋節日無法替代的。

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倡保護重視中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端午從原來沒有節假日變成了休假一天,電視媒體也日益加大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提高人們的瞭解和重視程度。

在這個受到外來文化強烈衝擊的21世紀,我們太多地關注於西方萬聖節的南瓜;情人節的玫瑰;聖誕節的白鬍子老人。從而忽略了新年的“福”字,端午的艾草,中秋的月餅,對於我們每一箇中國人來説這都是一種本土文化的丟失,沒有了這些文化和傳統,我們也將丟失自己的信仰,失去自己的特色。

身處於現今社會的我們依然要懂得不崇洋的道理。外國的傳統和特色往往不適合擁有古老歷史的中國。就像君主立憲制不適用於中國;刀叉無法成為中國人吃飯的主要工具;直接的説話方式無法改變中國人的婉轉一樣,洋節日也不應該成為中國人的節日。

一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歷史文化在千百年里長期積澱和凝聚之後又經後人總結和實踐而成的,從種.種節日風俗裏,後世的人們可以清晰地體驗到先民生活的歷史文化圖景。當承載着民族傳統文化的節日不再受重視,節日的文化內涵漸漸被遺忘,中國“文明古國”的盛譽也將不復存在。

我們需要加強對傳統節日的宣傳與弘揚,從自身做起,堅守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7

中華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他包括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的基礎上,不斷髮展、創新自己的理論體系,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誕生,到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再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基礎。黨在堅持根本理論陣地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繼承,也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通過學習《弟子規》、《道德經》等中華傳統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然而,通過這段時間對《道德經》和《弟子規》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後人所一一品讀,並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悦。學習新知識,温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悦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弟子規,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弟子規》的總綱領,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説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説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説得多,不如説得少,説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面對學生,要為自己説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説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説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學生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於承擔責任。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8

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包容萬象、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涵蓋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方面,傳統文化學習心得體會。它根植於封建主義的土壤,經過五千年的錘鍊,成為中華民族興國安邦、炎黃子孫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為支撐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成為推動中華文化發揚廣大、綿延不斷、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華五千年,悠悠歷史數千載,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幾次全盤否定和摒棄後,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氾濫、道德標準闕失、心浮氣躁、功利化趨勢日益嚴重的今天,依然獨樹一幟、熠熠生輝。

初步接觸中國傳統文化時,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覺得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花精力去學習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時費力,跟不上時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轍。懷着較勁找茬的心態,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國傳統文化書籍,眼球像掃描儀一樣機械地掃看着,就這樣一天、兩天、三天。。。。。。漸漸的自己也被傳統文化潛移默化了。當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語句,慢慢為自己所接受;為人原則,處世之道為自己所認可。當接觸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道家的倡導悟道、求道、體道、行道,無為而無不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圓滿;《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些思想時,心頭更是為之一振,直歎自己才疏學淺,只瞭解傳統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聖先賢用更多的時間總結過去,思考未來,所以他們睿智。他們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讓自己達到精神與軀體的結合,詮釋活着的內在含義。而生活在現代社會忙碌的我們,被太多世俗的東西所束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我們目前的障礙物遠不止“一葉”。物慾橫流、攀比嚴重、窮奢極欲、功利心強的現代風氣,矇蔽了我們的雙眼,迷醉了我們的心竅;讓我們僅侷限於自己的世界裏。梁漱溟先生認為人類面臨三大問題,順序錯不得:一個是解決人與物之間的問題,二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問題,三是解決人與自己內心之間的問題。人內心的貪嗔痴,使我們的境界充其量也就僅僅侷限於第一個問題而無法達到更高。時代紛繁複雜,忙碌的人們,終要面對自己的內心,而這種面對,在今天變得更難、卻也更急迫。我們都需要答案。而中國傳統文化是古聖先賢拋卻世俗的慾望,經過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它就是改變現代心浮氣躁功利的社會風氣的一劑良藥。但再好的良藥也得有人願意接受,願意把自己的生命託付於它,才能發揮功效。外國人非常注重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而我們中國人卻時常有把薪火相傳幾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濟世良藥全盤否定和摒棄的衝動,豈不痛哉?

一人獨自走在街上,發現戴手串的人越來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僅僅是為了裝飾,更多的卻帶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這的手串真能夠安撫我們那份不安、焦慮、懷疑、悲觀嗎?我想只要我們能夠體悟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社會會是一個安靜祥和的社會,我們還需要藉助外來的東西增強自己的內心嗎?古人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如果我們能夠潛心專修傳統文化的一小部分,那麼我們心中的那份不安與焦慮將會煙消雲散;我們的心胸會開闊許多;我們的心境會開朗許多;我們的心靈也會純淨許多。當有一天我們擁有古人那般深厚傳統文化的底藴時,我們離佛家所説的無悲無喜、無慾無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會是怎樣一種情形?我很期待。

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需要我們去接受,去實踐,去體悟。學古不泥古,我們要將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精神,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與時代結合,運用到生活中去,傳統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於不敗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輩的智慧會在日益強大的中國和富有創造力的中華兒女的傳承和發揚下,在世界文化之巔閃爍出屬於中華民族的智慧之光;讓世界見證中國傳統文化的神奇與博厚!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19

隨着《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關於古詩背誦競賽的形式是否有助於傳統文化的傳播,眾説紛紜。然而,這種只存活於娛樂秀場上的文化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積澱千年的傳統文化的觀點,我不敢苟同。

《中國詩詞大會》火爆的收視效應羨煞諸多媒體特別是許多電視娛樂節目製作團隊。而後,《中國成語大會》《中國好詩詞》等等披着“弘揚傳統文化”外衣的娛樂節目猶如雨後春筍般攻佔了各大衞視的黃金檔。可是這些節目的製作人是本着對傳動文化的弘揚,帶着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而去製作這幾檔節目嗎?顯然不是,他們只不過是發現了現如今傳統文化這塊上好的熱點材料,所以抓緊時機對其肆意消費。從其單一的背誦,填空的節目內容,多人同台競爭的節目形式中就不難看出這些節目是沒有靈魂的,松竹梅傲人的風骨在這些節目中被娛樂油膩的脂粉所掩蓋。這樣隨意消費傳統文化的作秀與《我愛記歌詞》這種世俗到最終被世俗拋棄的節目又有何區別?

換個角度去思考,為什麼這樣拿傳統文化作秀的形式都能引起羣眾的一片叫好和陣陣掌聲,歸根到底是因為古詩詞這樣的傳統文化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逐漸淡去,甚至可以説是日益消亡。在中國,除了中國小的課程及專業的學術研究,古詩詞在這個大數據快節奏時代的作用越來越小;日常場合身着一襲漢服,難免也會令人側目;書信也多用打印甚至通過網絡傳輸的形式進行,文房四寶卻難覓蹤跡……當今社會,傳統文化大多數出現的時候僅是一副失去了風骨的軀殼,用於表演,甚至是用於作秀來博人眼球等刻意而為之。有多少人在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的時候僅僅是對自己學生時代的回憶,莫不因那是他們記憶力最好,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

正因如此,讓傳統文化怎樣能在除了娛樂的秀場之外的更廣闊的方面重煥生機成了必須要攻克的難題。而現代詩人鄭愁予則給出了我們答案,他最擅長於將古詩詞的措詞和意境與現代詩自由隨意的風格融合起來,讓讀者在現代詩的形式之中亦能品味到傳統文化的韻味。他也曾説過“讓傳統文化煥發第二春就是要令她在更現實的層面產生影響,具有真正的現實意義”。但這並不意味着人人都要去做鄭愁予,而是嘗試在日常表達中試着將其融入,這樣不僅裝飾了你的言語,更雍容了你的精神。

弘揚文化必先要尊重文化,而把傳統文化作為可以任意消費從而獲得利益的搖錢樹,把傳統文化搬上娛樂的秀場作秀的行為,在我看來就是對傳統文化的極不尊重。傳統文化,更應該在書香的課堂中傳遞,在老少之談中傳承,在日常生活中弘揚。通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同是也是風靡全球的歌手的鮑勃?迪倫的例子更是證明了只要尊重文化,傳遞文化而非利用文化作秀,公共媒體同樣能真正的對文化起到弘揚的作用。

讓傳統文化遠離虛假的秀場,融入真正的生活,在一言一行中弘揚傳統文化,在一舉一動中弘揚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不需要作秀!

傳統文化讀後心得 篇20

中華傳統文化是文明的結晶,通過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感想、體會頗深。

一是認識上的轉變。在以前的學習和工作中從沒有真正接觸過國學方面的知識,只知道是儒家學問,還有些封建思想意識,認為學這些也沒有多大的用處,與自己的工作關係不大。然而,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認識有了新的轉變。我認為,國學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脊樑。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個文化延綿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國家,正是因為有如此深厚的國學文化作為支柱,這種文化一直貫穿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

學國學是當今很熱門的一個詞兒,是人們對於傳統文化的反思和正視。其概念廣泛、內涵豐富、分類多樣,把我們祖輩們的經歷、體驗、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這些文字中,為我們後人所一一品讀,並領悟其中的奧妙。他們把這些經典留給我們,自然是希望我們代代相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是學習的重要。人的一生是從學習開始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開篇即提出了以學習為樂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注重修養,嚴格要求自己的主張。一個人在生命的歷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識可以增長才幹,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因此,我感到愛學習是一種快樂,想學習是一種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種喜悦。學習新知識,温習舊知識是一件讓我們感覺愉悦的事情,學習能使我們提高素質、增長才幹。所以我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

三是努力踐行。孔子在《論語》這部書中,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這些道理看起來很普素,這些辦法有時候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只要我們認真去學習、去思考、去感悟,就會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在為人處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麼是好事情,什麼事情是壞的。就有了做人的準則,在生活、工作中,就會有正確的判斷和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言行。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説話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説出去的話,首先要講信用,不可以欺詐別人或者胡言亂語,話説得多,不如説得少,説話只要恰當,切題就行,不要花言巧語。尤其是我們園長面對老師,尤其女性,要為自己説過的話負責,所謂“君子一言,駟馬難追”,説的就是這個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説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對員工提出的意見建議要認真研究解決,要敢於承擔責任。

身為一名教師,在工作中一是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要給學生做出表率,正確引導員學生的行為,樹立良好的風氣,只有員工心平氣順,工作才能有積極性,才能達到和諧共處,更好的工作。

標籤: 讀後心得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l9q6e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