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2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心得及啟迪(通用5篇)

2022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心得及啟迪(通用5篇)

2022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心得及啟迪 篇1

“全黨全國全社會都要大力弘揚脱貧攻堅精神,團結一心,英勇奮鬥,堅決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更大的勝利!”

2022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心得及啟迪(通用5篇)

這是一則暖心的消息:今年春節前夕,各地走訪慰問全國脱貧攻堅楷模、全國脱貧攻堅模範和各級脱貧攻堅先進個人1.1萬多人。這些脱貧攻堅先進模範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集中體現了脱貧攻堅精神,為決戰脱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作出了重大貢獻。

脱貧夢圓,再啟新程。脱貧攻堅先進模範繼續弘揚脱貧攻堅精神,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跟脱貧地區廣大幹部羣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用奮鬥續寫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鄉親們脱貧後還要扶上馬送一程,我要幫他們過上更好的日子。”駐村屆滿後,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雲南省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中排鄉大宗村第一書記和銀光,選擇了繼續留任。

精兵打硬仗,一錘接着一錘敲。和銀光聯繫對接幫扶單位,帶着鄉親們一起投工投勞,大宗村陸續補上了入户路、衞生公廁、快遞物流等發展短板,村子更加宜居宜業。為了鞏固提升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和銀光翻山越嶺尋找新水源,肩挑背扛建水池、連水網,挨家挨户看水量。村民阿南破説:“如今,再也不用為喝水而發愁了。”看到村民們露出甜甜的笑容,和銀光覺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脱貧成果,脱貧攻堅先進模範奔忙一個個幫扶項目,辦成一件件民生實事,把黨的好政策送到千家萬户,用苦樂自知的“辛苦指數”換來羣眾滿面笑容的“幸福指數”。

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底線。守住這條底線,離不開一點一滴的務實努力、一户一事的精準施策。

去年夏天,河南濟源市遭遇嚴重洪澇災害。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濟源示範區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成富營和幫扶幹部一道,頂風冒雨,走村入户,第一時間發現、及時救助受災羣眾,一項項幫扶措施精準到户,實現了“一户不返貧,無人新致貧”。

在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一線,不少脱貧攻堅先進模範用腳步丈量山鄉村寨,織密織牢防貧網,為脱貧羣眾托起穩穩的幸福。

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讓脱貧羣眾持續增收是關鍵。

這幾天,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江西省吉水縣盤谷鎮種糧大户王銀忙着給村民培訓稻蝦綠色種養技術。王銀出資建起多媒體培訓教室、幫扶車間。目前,他帶動周邊14個村莊農民一起發展立體種養,吸納務工羣眾200多人。

聚焦脱貧產業,脱貧攻堅先進模範帶着農民幹、幫着農民賺,既送技術、送信息,也立志氣、鼓信心,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產業短板,做大做強鄉村富民產業。

讓脱貧基礎更穩固,全國脱貧攻堅楷模、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找到了新的發力點——靠鄉村遊富民。不少人慕名來到班彥村,參觀學習交流。“立足特色順勢而為,我們把發展研學遊作為致富新門路。”五十鎮黨委副書記、班彥村駐村幹部李瑋説,去年全村接待觀摩參觀團隊400多批次,生態農莊接待近8萬名遊客,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元。

穩崗就業是鞏固脱貧成果的重要途徑。脱貧攻堅先進模範用有力度、有温度的工作,讓脱貧羣眾務工有門路,“飯碗”端得穩。

“通過蘇陝勞務協作,我到南京務工3年了,月工資漲到了8000多元。”日前,陝西省柞水縣脱貧户宋波開始了新一年的打工生活。

柞水縣委是全國脱貧攻堅先進集體。“讓脱貧羣眾好就業、就好業,要在精準務實上下足功夫。”柞水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吳正鋒説,縣裏與浙江、江蘇等地建立勞務協作機制,設就業服務站,搭供需平台,訂單式培訓,點對點輸送,外出務工的柞水老鄉越來越多。

2022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心得及啟迪 篇2

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重點部署、提出明確要求,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指明瞭前進方向、注入了精神動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按規律辦事。正如書記所強調的,在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經驗。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按照書記的要求做好各項重點工作: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在實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時,注重發揮好德治的作用,推動禮儀之邦、優秀傳統文化和法治社會建設相輔相成;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向改革要動力,加快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建立健全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體制機制,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同時還要看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脱貧攻堅戰是優先任務。對於貧困村和所在縣鄉來説,當前的工作重點就是脱貧攻堅,必須保持目標不變、靶心不散、頻道不換。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注意處理好“四大關係”。即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關係、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的關係、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關係、增強羣眾獲得感和適應發展階段的關係。處理好這“四大關係”,就要堅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從容建設,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辦,一年接着一年幹,切忌貪大求快、颳風搞運動,防止走彎路、翻燒餅。黨中央已經明確了鄉村振興的頂層設計,各地要制定符合自身實際的實施方案,科學把握鄉村的差異性,因村制宜,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善於總結基層的實踐創造。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發揮政府在規劃引導、政策支持、市場監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積極作用。要圍繞農民羣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補齊農村發展和民生短板,讓億萬農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時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能提脱離實際的目標,更不能搞形式主義和“形象工程”。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是“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在“三農”工作中的體現。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級黨委和黨組織必須加強領導,匯聚起全黨上下、社會各方的強大力量。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好鄉村振興戰略的政治方向,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發展新型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道路;充分發揮好鄉村黨組織的作用,把鄉村黨組織建設好,把領導班子建設強;創新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充分激發鄉村現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鄉村創新創業。只有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提高新時代黨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紮紮實實把鄉村振興戰略向前推進。

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決定着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質量。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脱貧攻堅戰、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們就一定能不斷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2022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心得及啟迪 篇3

新時代,農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是幹事創業的廣闊舞台。不論是深化鄉村振興、建設生態文明,還是推進共同富裕、抓好社會經濟發展,年輕幹部都是重要的力量。尤其是在嚴峻複雜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廣大年輕幹部積極向前,既圓滿完成了黨交予的重要政治任務,也向人民羣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攻堅克難,勇當創新發展的“拓荒牛”。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要夯實信念之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理想信念堅定才能對黨忠誠,對黨忠誠是對理想信念堅定的最好詮釋。書記多次強調,政治上的堅定是至關重要的,是第一位的。在革命年代的以前,能不能為黨和人民事業衝鋒陷陣、捨生忘死是考驗標準,在和平建設時期的現在,堅持黨的領導、服從組織安排等也是明確的檢驗標準。可以説,理想信念既是我們幹事創業的重要法寶,也是使我們在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奮鬥目標征程中走得堅定有力的重要根基。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經得住各種考驗,經得起風吹浪打,在關鍵時刻衝得上、頂得住。因此,必須以腳踏實地的定力,以永不停滯的堅持,在鬥爭實踐中不斷砥礪自身,迎來豁然開朗的新氣象,打開砥礪前行的新局面。

艱苦奮鬥,樂做吃苦耐勞的“老黃牛”。實踐出真知,實踐長真才。實幹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實現理想的必由之路,是檢驗夢想的大舞台。因此,年輕幹部要堅持知行合一,俯下身心到一線,到田間地頭,腳踏實地幹實事,贏得羣眾認可。當下,無數年輕幹部都認識到實幹的重要性,紛紛在做實基層實務上下功夫、求實效。正如黨的好女兒黃文秀,在鄉村扶貧一線中成長,用“下村組、進家門”的實際行動踐行初心,用“衝在前線、摸清村民情況、撰寫貧困日記”詮釋使命擔當,把“黨派我來服務”的聲音傳到家家户户,獲得百姓稱讚,既做到為一域爭光、也為脱貧全局添彩。新時代,我們都是追夢人,要積極奔跑在為民服務的道路上,堅持幹實事、多幹事,力爭畫好“最大同心圓”。

篤行實幹,爭做為民服務的“孺子牛”。正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期,我們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敢於鬥爭既是形勢變化所需,更是個人成長所需。勇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要學會察實情,堅持到羣眾中去、到實踐中去,傾聽一線羣眾所想所急所盼,瞭解和掌握真實情況,從而為提高工作實效提供重要保證。在防汛戰場中,許許多多的普通人衝在一線,或是在洪水中轉移受災羣眾、或是在醫院裏搶救生命、或是連夜奔赴支援物資,用奮勇拼搏的實際行動守護一方羣眾;在抗疫戰場上,無數“逆行者”或是全身心紮在實驗室,或是深入一線提取病毒活體,用奮進堅守書寫最美擔當,為築牢全民健康防護屏障盡心盡力……因此,做實做細各項工作,要常照羣眾這面“鏡子”,常比羣眾這把“尺子”,用以檢驗自身,堅決做到事不避難、義不逃責。

光陰易逝,韶華有時。廣大青年要把個人的理想融入到黨和人民的事業中,到鄉村振興一線淬鍊本領,在偉大實踐中勇立新功,讓青春在鄉村振興一線綻放最美芳華。

2022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心得及啟迪 篇4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貴州作為中國脱貧攻堅主戰場,脱貧攻堅實現歷史性全勝,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蹟的貴州精彩篇章,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千年夢圓於今朝!然而,脱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脱貧攻堅全勝之後,鄉村振興的重任擺在眼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鉅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重點難點在“三農”。鄉村振興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其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脱貧攻堅。

貴州作為後發趕超的西部省份,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我們既要看到自身優勢,又要看到不足。經過脱貧攻堅的發展蝶變,我們的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突飛猛進,旅遊文化產業方興未艾,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不俗成績,交通、教育、醫療、住房、飲水安全、人居環境等民生事業得到極大改善,這為鄉村振興打牢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貴州由於歷史原因和自然環境因素,脱貧地區和脱貧羣眾發展的基礎還很薄弱,自我發展能力不強,防止返貧的任務依然艱鉅,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仍面臨不少困難。為此,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立足自身實際,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產業興旺為根本,以人才振興為關鍵,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調動各方力量,激發羣眾內生動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事關“三農”大計的新時代長征路。以夢為馬,不負韶華,貴州鄉村振興必將取得輝煌成就,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答卷。

2022奮力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心得及啟迪 篇5

搶抓鄉村振興新機遇我們所謂的鄉村“振興”,既是內在活力的激發,也是內生動力的培育和發展,而鄉村文化振興則涉及歷史記憶、文化認同、情感歸屬等要素,關鍵要在增強文化自信基礎上,實現鄉村文明的再生產,“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文化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歷史圈子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並對其發展歷程和未來有充分的認識,換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覺醒、自我反省、自我創建,是對身處文化之中的人給予關懷。

鄉村文化的傳承是基於對民族和鄉土文化的自信與認同而實現的,要正確認識當下的鄉村和鄉村文化,從鄉村底層去看問題,破除“有色眼鏡”,注重鄉村文化的內生性。不僅要關注村落中具有物質屬性的鄉村地標、村落景觀、日常器物,使得它們能夠維繫出故土與鄉愁的情愫,而且要注重鄉村文化中處於精神層面的鄉土意識、宗族觀念等等,設身處地的深入到鄉民之中,瞭解鄉民的精神需求與文化觀念。

鄉村文化的再生,是在新的社會土壤中培育出來的新觀念。需要在繼承的同時培養民眾對鄉村文化的自信,將鄉村文化從城鄉二元對立的框架中解放出來,使其能夠按照自身的發展方式,在社會轉型的時代背景下與其他文化碰撞、融合、衍生出新的文化類型。為此,需要培養農民的文化自覺意識,使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到鄉村文化的自身價值、獨特優勢和發展前景,讓鄉村發出“自己的聲音”。

對於鄉村文化建設,要變“輸血模式”為“造血模式”。要讓農村能有一個自我修復、健康成長的肌體,然後給它注入一種發展的新動能,這樣才能讓農村的文化有自我生長、自我成熟、自我繁榮的能量和力量。

打贏文化扶貧攻堅戰習近平總書記20__年12月12日在江蘇徐州鄉村調研時指出,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不能光看農民口袋裏票子有多少,更要看農民精神風貌怎麼樣”。“扶貧先扶志”,扶貧不僅僅是解決物質、温飽問題,還要解決農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和文化權利。要進一步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倡導新時代新風尚,提高農民羣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紮實開展文化扶貧和精神扶貧,把扶貧與扶志、扶智有機結合起來,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把扶貧與革除農村的陳規陋習結合起來,讓農民羣眾的思想素質和精神面貌與新時代農村振興相適應,真正實現廣大農民從經濟上的脱貧到文化上、思想上的真正脱貧。

全面實施城鄉文化融合發展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城鄉融合發展”的思想,這是對過去所提出的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的政策的新發展,恰恰體現了我國在農村發展觀念上的重大轉變。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側重於政府在資源配置上的主導作用,而城鄉融合發展則更多地體現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

城鄉文化融合發展,不再是城市文化對鄉村文化的簡單“反哺”,不再是城市文化對鄉村文化的單向“澆灌”,而是城鄉文化之間的優勢互補、雙向交流和城鄉文化資源的集成,不斷增強鄉村文化的自信,不斷增強城市文化的張力,讓城市文化和鄉村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推動鄉村文化“進城”,賦予鄉村文化時代內涵。積極推動鄉村文化“走出去”,通過到城市社區舉辦主題晚會、文藝匯演、體育賽事等方式,鼓勵農村羣眾以傳統文化、當地風俗、美麗鄉村為主題,自編、自導、自演一批優秀文藝作品,傳播主流價值、展示鄉村文化魅力,增強人們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斷拓展鄉村文化的發展空間和影響力。推動現代優秀文化“下鄉”,激發鄉村文化發展生機活力。要堅持“送文化”與“種文化”並重,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務城鄉聯動機制,推動優秀現代文化“下鄉”制度化、常態化、普及化,讓更多優秀現代文化在廣大鄉村落地生根。充分發揮“文藝輕騎兵”“文藝小分隊”“文藝志願者”的作用,鼓勵和組織專業文化工作者深入農村一線,為農民羣眾送去先進的科技技術和文藝作品,並對羣眾文化活動進行輔導和指導,幫助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

培育鄉村文化人才隊伍 實現鄉村振興,主體在農民。鄉村文化建設,主體也在農民。因為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即“人化”,其實質是一個“化人”的過程。

穩住現有鄉村文化人才這些人才大多是“候鳥”,他們在鄉村待一段時間就有可能離開。要採取必要的經濟手段,重點扶持、關心農村現有的文化能人、非遺文化傳承人等農村文化精英,做到生活上關心、業務上幫助、政策上引導,切實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不僅留住他們的人,更要留住他們的心。

吸引鄉土文化精英迴歸通過制定出台符合鄉村實際和需求的吸引人才優惠政策和激勵機制,想方設法營造好的文化發展環境、培育良好的鄉村文化發展土壤,為流入城市的鄉村文化人才的迴歸搭建平台、提供舞台。進一步培育“鄉賢文化”,鄉賢文化能為區域創造強大的物質性力量,所具備的文化扶貧價值大有可觀,“請進一個能人,打開一個村門,帶動一方發展”所帶來的鏈式經濟效應亦不可估量。鄉賢文化能形成“人回鄉、錢迴流、企回遷”的經濟集羣效應。

教育培養鄉村文化新人立足實際,着眼長遠,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具有鄉土特色的鄉村文化娛樂活動,如燈會、歌會、地方戲、廣場劇等,在文化實踐活動中發現、發掘、培養和鍛鍊鄉村文化新人,建設鄉村文化、文藝工作專兼職隊伍,從而為鄉村文化振興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激發鄉村文化的生機與活力,保持鄉村文化的長久生命力。

鼓勵城市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國家文化管理部門,要通過出台相關政策措施,引導城市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農村、深入農民,創作和生產出更多更好反映貼近農村生活實際,展現農業發展、農村變化、農民富足而為農民羣眾所接受、所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產品,助推農村文化人才和農村基層文化帶頭人的成長,促進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

促進鄉村文化產業融合發展以文化為基,以農業為本,然後再加上現代產業的發展思路。這並非是提倡用產業化的方式去發展農村、發展農業,而是要結合現代產業的發展思路和模式去做,真正把一些人才、創造者和勞動者集聚到鄉村裏,賦予鄉村發展的動能。

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五力模型”

1、政府的推力 2、市場的拉力3、資本驅動力 4、創意驅動力 5、自我發展能力 打造“文化+旅遊”產業模式發展鄉村旅遊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科學理念,通過保護鄉村傳統文化、建設鄉村文化生態,最終實現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打造“前台”來“舞台化”展示鄉村文化、大規模接待遊客;

建設“後台”以“真實性”保護鄉村文化,只對少部分與後台相關或後台允許進入的人才開放 ;

設置“帷幕”來分割前台與後台。尊重各鄉村特色與風貌,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和鄉土特色。鄉村整體設計要立足於鄉村地域範圍內的自然與文化資源,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徵的文化符號,在鄉村設計中彰顯鄉村文化特色,無疑是鄉村旅遊發展中鄉村文化生態建設的重要路徑之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l8eq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