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1

讀了《難忘的一課》這篇課文,我的心中不覺湧起了一股熱勁。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中國台灣光復以後,中國台灣人民都學習自己中國人的國語。雖然他們初學,但是中國台灣人民是用一顆火熱的心來對待,那一排排牆壁上貼滿了中國的偉大人物:諸葛亮、鄭成功、孔子、孫中山……文中這一句: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抒發了作者的愛國之心。

中國台灣還未光復前的那些年代,我們受帝國主義的統治。那時,他們不許中國的孩子瞭解自己祖國曆史上的偉人,妄圖使中國永遠受日本的統治。我們長期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下,雖然我們那時是一盤散沙,但是我們也知道團結,我們自己也不想都受他人的統治。我看見,日本侵略者刀上的最後一滴血,在百年後的最後一分鐘,終於散盡。這幫可惡的侵略者,在中國的'領土上橫行霸道,為所欲為,這種苦難一去不復返了。但是我們十三億人的愛國之心是不會消失的。

讀完那篇文章,我想起了五月十二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那時有多少人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是中國—府和十三億人民救了他們,那是什麼?正是我們的愛國之心。天下人民為一家,我們正是這樣,愛國之心正在我們的心中火熱燃燒。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2

我們身邊有這樣的一羣人,他們並不富裕,但他們的精神是任何人都不可替代和衡量的。

醫者他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只有一位醫者做到了,那就是胡佩蘭老奶奶,她是一位婦科醫生,雖然已經退休了,但她仍然去醫治那些婦女,卻不在意自己也是腰間盤突出的病人。曾經有多少嬰兒在她的手上出生。她是醫生中一塊不倒的銘碑,給所有人都豎起了榜樣。

有這樣的一位老爺爺,他已經快90歲了,他的每次匯款雖然都是用幾十來計數的,但這些錢是他從自己的生活中,飯菜中節省下來的。他的一日三餐只是靠自己在垃圾桶裏撿來一些別人不要的菜葉為持生活,他的錢來之不易,是自己撿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塑料瓶,去賣掉後換取來的辛苦錢,他自己不用這些錢,卻用這些錢去匯款給那些撿來報紙中那些有困難的學生。政府給他的補貼費也存着不用,等到足夠了,再去匯款。他殘年風燭,發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他就是飽經風霜的劉盛蘭老爺爺。他的匯款是給所有中國人的問卷,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答案。

他們雖然只是儘自己的一份責任,但他們的貢獻是誰都可以替代的,他們永遠是中國人的驕傲。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3

什麼是愛國?愛國就是以祖國為榮。

中國有許多著名愛國人士。他們的豐功偉績讓中華走向富強。比如説:霍去病、諸葛亮、岳飛、袁隆平等。

西漢時期的霍去病,18歲從軍作戰,他曾經説:“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他死後,漢武帝還特意為他建造了一個墓。有一次,漢武帝路過他的墓,還特意下馬,從此,他的墓被叫做“下馬陵”。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被劉備的三顧茅廬感動,為劉備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禁使我肅然起敬。

也許有些人認為愛國是為祖國做大事情、對社會做出很大貢獻。但對於我們來説,愛國其實很簡單。比如:努力讀書。因為讀書是為了實現愛國。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吧。努力讀書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4

她,被上帝的雙手矇住了雙眼,但她的內心都是光明的;她,幫別人打開了一扇又一扇窗,卻沒有人打開她的那扇窗。她,叫朱麗華……

43年前,雙目失明的她,在未來的日子裏,並沒有自暴自棄。她自學成為了一名盲人中醫師。30年後,她不僅開創了自己的診所,還為貧困學生資助了373萬元。

在黑暗中,她僅靠自己的雙手,卻做出了許多連我們正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相反那些整日遊手好閒,混混度日的人,或者是身強體壯卻整日貪圖享受,蹉跎歲月的人應該感到羞愧。我的內心深深感到了慚愧,光明就是我們身邊,但我們卻不如一個盲人那樣好好珍惜它。也許人就是這樣,擁有時不珍惜,失去才會感到後悔吧!

接下來,我要説的是一羣集體:她們是90後、00後點燃青春的力量;她們是70後、80後前進的動力;他們又是50後、60後的偶像。他們,是中國女排,他們點燃了幾代人的火把。

30多年來,女排精神一直存在中國人的心中,我認為她們身上的信念感和拼搏不放棄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去學習,去讚揚。生活中在難題面前迎接挑戰不也是女排精神的內化嗎?

在這令人心情跌宕起伏的30年裏,中國女排從低谷中奮起,如此難得可貴的精神是許多人一輩子也堅持不了的。我們應該向她們深深致敬!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5

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嬰)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司馬遷)愛國如飢渴(班固)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忠也。(曹操)

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武則天)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天下興亡,匹夫有則。(顧炎武)人民不僅有權愛國,而且愛國是個義務,是一種光榮。(徐特立)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陶行知)能夠獻身於自己祖國 的事業 ,為實現理想 而鬥爭,這是最光榮不過的事情了。(吳玉章)我的音樂 要獻給祖國,獻給勞動人民大眾,為挽救民族危機服務。(冼星海)寧做流浪漢,不做亡國奴。(豐子愷)一個人只要熱愛自己的祖國,有一個愛國之心,就什麼事情都能解決,什麼苦楚,什麼冤屈都受得了。(冰心)對於人和國民來説,最偉大最神聖的東西是自己的祖國。(哈里斯)我們要把心靈裏的美麗 的激情 獻給祖國。(普希金)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麼偉大呀!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是什麼呢!(車爾尼雪夫斯基)真正的愛國主義不應表現在漂亮的話上,而應表現在為祖國和為人民謀福利的行動 上。(杜勃羅留波夫)沒有祖國就沒有幸福 ,每個人必須植根於祖國的土壤裏。(屠格涅夫)人類最高的道德是什麼?那就是愛國心。(拿破崙)連祖國都不愛的人,是什麼也不會愛的。(拜倫)愛國主義就是千百年來固定下來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列寧)愛國高於一切。(肖邦)人不僅為自己而生,而且也為祖國而活着。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6

常言道,“日常生活並不欠缺沒,只是欠缺發覺美的雙眼”。美實際上就在大家身旁,《感動中國》便是大家身旁美的充分體現。

航空公司英雄人物羅陽用性命撐起戰鬥機,最後倒在崗位上的“熱愛祖國美”;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為救學員喪失兩腿的“師德師風美”;農家院女性高淑珍堅持不懈14年以家中能量扛起“善心院子”的“無私奉獻美”……這一個又一個“美”,傳送着的是一個又一個別人美麗!

綜藝節目中最令人感動的是中國台灣退役軍人高秉涵為數百名退役軍人帶走骨灰盒的個人事蹟。阻攔士兵返回家鄉應用慘忍的方式,無窮的鄉思寄予在生命中,如同白巖鬆常説,“帶回的並不是骨灰盒,只是一罈又一罈鄉思”。

淡淡的亞歐怎能斷開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血真情呢?海峽兩岸同胞的心始終是連在一起的,不管碰到多少的艱難,要是海峽兩岸同胞團結一心就能擺脱困境!

也許是由於年紀差別並不大的原因,12歲女孩何玥最令我敬佩。大家仍在上躥下跳,她卻始終的離開了人世間。雖然她離開了,可她卻將自身的捐獻器官給他人,始終生活就是這樣在大家心裏。

真實保證了“服務於人民,做人民公僕”的廳長陳家順為確保民工權益,數次到公司卧底打工賺錢,為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作出了楷模。

生物學家林俊德、醫師周月華、南海艦隊氣候技術工程師李文波、孝子賢孫陳斌強,一個又一個突顯“堅持不懈”和“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蹟,莫不打動着大家。

這一個個“美”——“品性美”、“人格特質美”、“精神實質美”,將被大家承傳,並造就“社會發展美”、“中國美”。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7

一年一期的《感動中國》如約而來,一批各行各業感動國人的故事躍然屏幕,給予我們感動和力量。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鍾揚,守島衞國32年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生活節儉卻捐贈千萬的退休老人馬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鬥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擔起未來的80後鄉村教師張玉滾。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讓我明白了要為社會做貢獻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提升自我能力。俗話説“打鐵還需本身硬,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是幹事創業的根本,身體力行,才能彎腰實踐。不斷學習黨的政策法規、學習業務理論技巧,主動適應新常態,不斷練就新能力。

二是堅守基本原則。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嚴守規矩底線,不踩法律紅線,按規矩辦事,用制度管人。在工作上,始終堅持不推諉不扯皮、不攤派不遙控,搞好單位團結,帶好乾部隊伍。認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尊老愛幼,爭做人人學習的表率。

三是履行自身職責。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組織和領導安排的要及時抓落實,自己分管負責的要親自指導跟蹤問效。作為一位公民一名國家幹部,要敢於同社會的不良風氣説不,要善於帶頭做合格公民,傳播正能量,傳遞好聲音。

他們活着是一面又一面旗幟,倒下是一座又一座豐碑,折射出一個時代中最閃亮的光芒。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8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熱愛祖國從感歎句改為了問句。

現在的社會,知道周迅的人比知道魯迅的'人多,會唱的流行歌曲不知道是愛國歌曲的幾倍。有時,如果發現了歌詞中有些美妙的句子,經常會拿去和朋友們一起分享。可是,我們是怎樣對待我們的國歌的呢?覺得它平庸無奇,覺得它已經out了,覺得,如果唱國歌就是在降低自己的檔次。

但是你知道嗎?我們的國歌包含着多少歷史偉人的吶喊。在戰爭時代鼓舞了多少人心啊!它代表着一個國家的信念、堅持和毅力。在戰士們的心中,國歌裏的一詞一句都是祖國給他們最大的勇氣和鼓勵。

也許愛國的歌曲並沒有流行歌曲fashion,但是它代表的價值和意義卻比那些流行歌曲高出千倍萬倍。

熱愛祖國不僅僅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內心深處最誠懇、最真摯的吶喊,唯有全國人民都熱愛祖國這個大家園,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富裕、更加昌盛更加美好。

讓我們從心底吶喊:“我愛我的祖國!”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9

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一角已變成灰燼,那一角只是血和泥;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這長白山的雪峯冷到徹骨。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禾草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盡那邊,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陰暗,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手掌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因為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因為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10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奧運冠軍,但唯有中國女排,讓人們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大學,卻唯有北大清華,在人們心中有着獨特的地位。

今天,中國女排來到北大清華。獨特對獨特,驕傲對驕傲,碰撞出的光芒,告訴世界這一代年輕人自信的力量。

自信來自於哪兒?來自深植團隊的信任、面對挑戰的勇氣和勇於奉獻、拼搏的頑強精神。

舉着“弘揚女排精神,築夢偉大復興”標語,在“自強時代自信中國”的背景板前面,一個個有關自信、青春與信仰的精彩答問在中國女排隊員與北大、清華學子之間展開。

什麼是這一代人理解的團隊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北大女排教練黃建濱説:“科學與體育有着許多共通之處:向着一個高峯攀登,一個團隊,面對困難,需要拼搏。”

清華學生超算團隊成員、計算機系學生王邈跟女排姑娘們分享了他們在美國遭遇機器死機、最終憑藉團隊協同努力捧回國際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冠軍的經歷。對此,女排隊員徐雲麗深有同感:“我們在場上打到最關鍵的時候,反而感覺不到壓力,而是感受到整個團隊都在彼此鼓勁、加油!”

在北大,明明12個女排姑娘,個性鮮明,但在同學們的眼裏好似一個人,當被問及最喜歡哪個女排隊員時,受訪同學的回答是,沒有個別,喜歡她們整體,喜歡整體打球打到high的氣勢。“散成滿天星,聚是一團火”,一個都不能少,這種團隊精神也正是女排獲勝的法寶,正如隊長惠若琪在交流時所説:“我們何其幸運,有一個團隊,一起面對一切挑戰,也能互相鼓勵,戰勝一切困難。”

什麼是這一代人感悟的困難

“女排奪冠的過程和登山過程非常像,都會碰到很多困難,都要努力去克服。”北大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北大山鷹社社長趙萬榮向中國女排講述了這個有着27年曆史的社團。35次攀登,22座山峯,是他們已完成但不會停止的目標:20__年北大120週年校慶之際他們將攀登珠穆朗瑪峯。北大山鷹社社訓是:存鷹之心於高遠,取鷹之志而凌雲,習鷹之性以涉遠,融鷹之神在山巔,和女排精神,同一血脈,張揚的是北大風骨,亦是女排精魂。“任何情況,永不言棄”,展現了當代青年最自信昂揚的姿態。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11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排取得佳績的重要精神動力保障,同時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種正能量,學習傳承女排精神意義重大。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女排精神始終需要繼承發揚。然而,女排精神該怎麼發展,怎麼打造,怎麼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去探索努力,而不能故步自封,甚至拋諸腦後。

首先,女排精神是為國爭光。中國女排作為一個運動項目的國家隊,它的存在到底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數十年如一日,揹負着祖國和人民的期望,把為國爭光視為己任。只要入選中國女排,為國家爭光每一名運動員的重要使命。中國女排隊員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有這種責任,這是女排精神最重要的一個點。沒有遠大的理想,沒有為國爭光的責任、志氣,就沒有中國女排精神。

其次,女排精神是永不放棄。中國女排精神,不僅僅體現在站上最高領獎台的那一刻,更重要的是看似她們被打趴下了,傷痕累累,她們還能不能站起來,還能不能繼續往上衝。幾十年來,中國女排的隊員們始終都會站起來。站起來並不是一個常態,有的時候站起來又倒下了,倒下了還能再站起來,這才是女排精神之靈魂。我可以失敗,但我不能放棄,我可以達不到目標,但是我不能沒有追求。

最後,中國女排精神就是團隊協作。對於中國女排這個集體來講,團結、奉獻不是説説那麼簡單。生活當中的團結、訓練當中的團結、參賽當中的團結、榮譽面前的團結、困難面前的團結等等。在球隊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有人敢於站出來勇挑重擔,敢於衝鋒陷陣挑大樑。在痛苦中去求得團結,追求和諧,手挽手,一條心,一股勁,用團隊的力量去戰勝一切。

中國女排一路走來,數次絕地反擊,上演驚天逆轉。比的是實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氣,奮勇拼搏,決不放棄。這是女排精神,是激勵中國前行的力量。我們相信,“女排精神”必將繼續傳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中國女排的教練員、運動員奪取冠軍、為國爭光的前進腳步永不停歇。(海外網 徐利)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12

女兒小時候嘴很“甜”,也很大方。碰到別人給零食,她總是一個勁地道謝;有什麼好吃的,她也總不忘與我們分享。可稍大一點,女兒竟然“冷漠”起來。有一天下雨,我送她上幼兒園,不小心摔了一跤,半天爬不起來。女兒見了,居然什麼也沒有説,還哈哈大笑。

痛定思痛,我和妻子商議,在家裏開展愛的教育,從細微處着眼,讓女兒學會感恩。

第一招:憶苦思甜

每頓飯,女兒碗裏總要剩下不少飯菜。起初,我們總是把剩下的飯菜攢到一堆,命令她吃,可她往往只扒幾下。

於是,我們改變策略,創設情景讓她感受糧食的來之不易。教她背誦唐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字一句給她解釋,並編成小品,大家分角色表演;給她講“米的由來”,讓她知道收穫每一粒米都要經過播種、栽插、施肥、收割、晾曬等環節,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讓她看與“憶苦思甜”、“貧困交加”相關的電視劇,並與現實對比。

在耳濡目染中,女兒吃飯時碗裏“剩一點”的習慣得到了徹底改變。

第二招:學會感恩

女兒喜歡模仿,沒有做過的事情總喜歡嘗試。我們抓住這個特點,適時引導。

開始,我讓她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比如起牀後自己疊被子,做完作業後自己整理文具、收拾書房,弄髒了地板自己打掃等,讓她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對自己負責。

為了不讓女兒感到厭煩,我們想方設法把“感恩課堂”的內容策劃得豐富些。有些內容適宜講故事,我們就開展講故事比賽,或者我們講女兒複述。比如教女兒謙讓,我們就講“孔融讓梨”的故事。有些場合適宜搞表演,我們就排練“舞台劇”。比如看到電視中“洗腳”的廣告,就模仿着開展情景表演,讓女兒在愉悦中感受親情,培養孝心。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現在,女兒會主動幫忙做家務,還會關心、體貼我們了。由於付出了自己的勞動,吃飯時,女兒常會深有感觸地説:“爸爸、媽媽,做家務真辛苦!”

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品質,感恩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讓孩子學會感恩,長大之後的他們就會微笑着面對困難,就會更懂得怎樣愛人。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13

感恩這個詞,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大家都經常掛在嘴邊,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是一個好品質,是一個好習慣,做人就應該學會感恩。

我們應該感恩父母!這麼多年來一直在悉心地呵護着我們。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哺育了我們,教我們蹣跚學路,教我們牙牙學語,每晚哄我們入睡,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值得我們感恩。在我兩歲的'時候,我一不小心從牀上摔了下來,把左手腕的骨頭摔折了。父母看見了我這樣,急忙抱起我來,衝出家門,直奔醫院跑去,直到把我送到醫院的病牀才算鬆了口氣。他們每天給我熬骨頭湯魚湯喝,天天抱着我去醫院換藥,等等,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感謝他們對我成長的精心照顧,我要感恩他們。

感恩敬愛的老師們!她們就像一根蠟燭,燃燒着自己,卻照亮着我們。她們認真負責,偉大無私,像辛勤的園丁,用自己的心血精心地澆灌着我們這些花朵。老師是我們的引路人,用心良苦地教授我們各種知識,不辭辛勞地在課後為我們輔導。我們的調皮和淘氣,讓老師的鬢角平添了幾縷白髮。

感恩同學們!在我遇到困難時,毫不猶豫伸出援助之手,不求回報地幫助我!當我作業做得好被老師表揚時,同學們就伸出大拇指,投來讚許的目光給我力量。我們相聚在一個温暖的班集體,大家在童年的時光裏給了彼此美好的記憶,這難道不值得讚美,不值得感恩嗎?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會感恩吧!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14

人生在世,風風雨雨幾十年,無時無刻不在感受着社會和自然的恩惠。感恩地生活,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應具備的起碼的修養。

百善孝為先。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把我們養育成人,其恩情比天高,比海深。世界上難道還有比父母更值得我們用一生去感恩的嗎?我曾讀過一篇文章,文中説“世上不可交的人有很多,但有一種人是最不可交的,那就是不孝之人。”你想,這種連父母尚不顧的人,又怎會真心地對待朋友?因此,感念父母之恩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底線。

愛人也是感恩的對象。俗話説:”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全世界那麼多人,為什麼你們兩個能結合?這與其説是命運的安排,不如説是心靈的相約。想想看,你和愛人的結合,該是人間多麼大的奇蹟!即使不能白頭偕老,你也不能否認你們之間的緣分,因為愛人在你的一生中曾經給你的生活帶來了激情與歡樂。

俗話説:“朋友是財富。”朋友給你提供了交流溝通的機會,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中充滿快樂和温馨。成功的時候,他會給你以喝彩;失敗的時候,他會給你以安慰。只有經常感念朋友之恩,朋友之情才會天長地久。

感念朋友之恩,人之常情,天經地義;感念對手之恩,則是另一種胸襟和情懷。是你的對手磨練了你的意志,鍛鍊了你的才幹,增長了你的智慧。就像籃球被擊打才能奮起一樣,對手可以使你增強鬥志。對手為了戰勝你,有時不和你短兵相接,而是採用詆譭的手段。為什麼詆譭你呢?要麼你確實有缺點,他的詆譭能刺激你自我警醒,自我反思,自我完善。也會使你提高警覺,少犯錯誤。你想,這該是多麼好的事情啊!

能否感恩社會,是衡量和檢驗一個人心胸是否健康的標準。社會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以及施展才華的平台,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生活。仔細地想一想,我們生活一切所需的物品,都是由許多我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提供的,我們的生活是由千千萬萬的`人在為你提供服務,離開了他們,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呢?難道不應當對他們存有感恩之情嗎?

大自然,更是人類應當懷着虔誠的態度去感恩的對象。大自然像一個魔術師,它把人類想到和沒有想到的一切無私的奉獻給人們,作為人類,難道我們還不感到幸福嗎?

感恩生活吧,幸福將像影子一樣伴隨左右。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體會 篇15

10月26日,20__年度“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評選頒獎典禮在省委九所會議中心舉行。在漵浦愛心支教多年的寧波退休教師周秀芳獲評20__年度“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並接受頒獎。周秀芳老師和她的愛心團隊,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必軍以及縣文明辦、北斗溪鎮、兩丫坪鎮相關負責人蔘加了頒獎典禮。

“感動湖南”人物評選是我省最具影響力和傳播力的精神品牌欄目,是“湖湘兒女的年度精神史詩”。 由湖南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中央電視台指導,湖南日報社、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共同主辦,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具體承辦。20__年,我縣推薦的寧波退休教師周秀芳和她的愛心團隊義務支教並捐建希望國小的事蹟,感人至深,社會影響廣泛,周秀芳老師獲評20__年“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

頒獎典禮現場,通過視頻再次回顧了周秀芳和她的愛心團隊三年來心繫山區教育,堅持愛心支教的點點滴滴,讓人温暖,更讓人敬佩。“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在給周秀芳老師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她非湘人,一心行善舍家棄子,千里馳援湘西南。年本古稀,二次奉獻支教扶貧,三年募捐建12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寧波退休教師周秀芳,1700名湖南學童的周奶奶。

近兩年時間,周秀芳的腿風濕病痛越來越嚴重,步履也越來越蹣跚。頒獎典禮上,周秀芳説,漵浦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山區教育和愛心事業,給了她們團隊鼓舞和信心,獲評“感動中國之感動湖南”人物,既是一種榮譽,更是一份責任,一定要完成“新心願”:“在漵浦縣建立支教基地,架起漵浦和寧波的連心橋,把更多寧波市民的愛心輸送到偏遠山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l7mp0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