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法治的心得體會十篇

法治的心得體會十篇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1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基本原則和重大任務,開啟了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新徵程。政法系統作為法治建設的重要力量,要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積極投身於法治建設的偉大實踐,抓好與政法綜治密切相關的工作任務的貫徹落實,確保全會精神落地生根結果。

法治的心得體會十篇

增強法治觀念,提高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作為政法工作者,要帶頭樹立對法律的敬畏之心,養成尊重“法治”、維護“法治”的良好習慣,引領全社會尊法守法。要從內心樹立對法治的真誠信仰、真心擁護,始終忠於法律,嚴格依照法律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任何時候都不能用任何藉口任何形式徇私枉法;要始終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把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同政法機關依法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統一起來;要培養法治思維,把法治作為約束自身執法司法行為的準則,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政法委要在把握政治方向、協調各方職能、統籌政法工作、建設政法隊伍、督促依法履職、創造公正司法環境等方面,發揮好在推進依法治國中的職能作用,努力提升政法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守住法律底線,維護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政法工作者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敢於擔當,牢牢守住法律底線,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使各類違法行為依法受到懲處,使社會正氣得到弘揚,用實際行動維護法律尊嚴。作為基層一線具體的執法機關,要有職業操守,要忠於法律,忠實履職,嚴格執行法律,在每一個具體案件的辦理過程中,都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確保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符合實體公正、辦案過程符合程序公正,讓羣眾切身感受到司法公正和社會的公平正義。要正視羣眾反映強烈的有法不依、有案不立、信訪不信法、在執法中辦關係案、人情案等執法司法不公問題,堅持嚴格執法,規範執法行為,迴應人民羣眾對法治建設的需求和期待,樹立法律公信和司法權威。

圍繞公正司法,推動司法改革任務落實。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對司法改革作出了頂層設計,從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優化司法職權配置、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保障人民羣眾參與司法、強化司法人權保障和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等方面,為司法改革點出了題目,指引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為縣級政法部門,要根據中省統一部署和要求,主動對接、不等不靠,積極實踐司法體制改革,推進司法改革任務有效落實。結合實際,基層政法機關可以在一些非常關鍵而又較容易落實的業務工作機制方面先行先試,如法院在建立立案登記制度、主審法官負責制、裁判文書公開、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方面,檢察院在強化法律監督,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完善人民監督員等制度機制方面,公安機關在加強對行刑逼供和非法取證的源頭預防、推進警務公開等方面,積極探索,積累經驗,通過司法改革的實際成效,提升司法機關形象和公信力。同時,要積極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建立分工明確、配合有力、流轉順暢的銜接機制,將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導入法治軌道內解決。

加強宣傳引導,努力促進全民守法。

依法治國的基礎是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風氣。政法機關要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當好法治宣傳的排頭兵,發揮主力軍作用。要突出宣傳重點,強化法律服務、以案釋法。建立法官、檢察官、警察、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成立普法講師團,推行“一村一干警”工作機制,進村入户開展法治宣傳。通過政法幹警為老百姓提供零距離法律服務,引導羣眾運用法律武器維權,用事實來證明“信訪不如信法”。要靈活宣傳形式,創新宣傳載體,採取送法下鄉、法治文藝節目演出等羣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深入開展法治教育,建設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2

近年來,各地政府、行政機關均對行政指導進行了一定探索並越來越多的在行政執法工作中實踐。檢驗檢疫部門也不例外,多年來已在檢驗檢疫監管工作中,包括行政處罰工作中運用到行政指導工作方式,也得到了很多行政相對人和上級政府部門的肯定。然而,作為新興行政管理方式,行政指導工作在取得成果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其中較為突出問題的是:一些基層執法人員對行政指導與行政處罰融合的正當性存有疑問,認為二者是相互衝突和對立的兩個範疇,從而制約了行政指導在日常監管工作的運用和效能。由於行政處罰貫穿於行政立法、行政執法、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等各項制度之中,客觀上成了衡量我國行政法制完善程度的重要實踐尺度,也是檢驗檢疫部門考量行政執法成效的重要指標之一。

因此,筆者認為,要實現行政指導工作的日常化、長效化,就不能忽視行政處罰這一檢驗檢疫部門的常用執法手段。同時,在行政處罰的實施過程中引入行政指導手段,實現二者的結合運用,對提高檢驗檢疫執法水平,建設法治質檢有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檢驗檢疫行政指導與行政處罰的關係

檢驗檢疫行政指導,是指檢驗檢疫部門在其職能、職責或管轄事務範圍內,為適應監管和服務的'需要,適時靈活地採取符合法律精神、原則的指導、勸告、建議等不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方法,以謀求行政相對人同意,有效地實現一定行政目的之行為。

檢驗檢疫行政處罰,是檢驗檢疫部門為達到對違法者予以懲戒,促使其以後不再犯,維護檢驗檢疫秩序,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檢驗檢疫法律法規但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給予一定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為。

檢驗檢疫行政指導與行政處罰屬於不一樣的行政法學範疇,存在着諸多的區別和聯繫。

(一)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實施依據不同。行政處罰,其適用的首要內涵即要求處罰的依據法定,即實施行政處罰必須有法律、法規和規章的明文規定,具體到檢驗檢疫部門主要是“四法五條例”。檢驗檢疫行政指導行為的依據可分為規範性依據和非規範性依據。其中,規範性依據是指具有行政指導行為內容的明確的法律規範和政策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13條規定:“本法規定必須經商檢機構檢驗的進口商品以外的進口商品的收貨人,發現進口商品質量不合格或者殘損短缺,需要由商檢機構出證索賠的,應當向商檢機構申請檢驗出證。”;《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9條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與食品有關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鼓勵和支持食品生產經營者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採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規範。”非規範性依據是指不具有行政指導行為內容的法律原則、客觀情況和行政相對人的需求等,如某檢驗檢疫部門根據企業需求上門指導實驗室建設。

2.適用範圍不同。相較而言,檢驗檢疫行政指導適用範圍較寬。從對象上看,行政指導的對象包括與檢驗檢疫職能範圍相對應的所有行政相對人,而行政處罰僅指向違反檢驗檢疫法律法規應當受到制裁的行政相對人;從內容上看,行政指導的事項十分廣泛,基本上涵蓋了檢驗檢疫職能範圍內的所有事項,在違法行為發生前、發生後及處置後均可以有所作為,而行政處罰則僅限定在違法行為發生後懲治和糾錯方面。

3.實施方式不同。檢驗檢疫行政指導的行為方式較為靈活多樣,只要是符合法律精神、原則的方式都可以採用,包括提示、警示、勸告、勸誡、獎勵、建議等,如現在很多檢驗檢疫部門採用的質量分析、行政建議、行政處罰回訪、代理單位座談、許可企業證書到期預警等等;行政處罰為依法設定,《行政處罰法》明確規定有七類,檢驗檢疫涉及到的主要有: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暫扣或吊銷許可證等。

4.實施程序不同。目前檢驗檢疫部門對於行政指導沒有嚴格的程序規定,存在較大的靈活性,執法人員可以因時、因地、因人、因事靈活運用。行政處罰程序則十分嚴格,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政處罰程序規定》等,嚴格的行政處罰程序既將檢驗檢疫部門官僚武斷和伸手過長的危險減少到最低限度,又保證其能夠靈活有效地進行管理。

5.實施保障不同。檢驗檢疫行政指導要求相對人協助具有任意性,不以強制力為保障,雖然有時行政指導行為中指明行政相對人如不接受行政指導行為,可能會產生某種具體的法律後果,但這僅是當事人未履行法定義務的結果,並非表明該行政指導行為具有強制效力。如某檢驗檢疫部門向轄區內某商品註冊登記企業發出警示:“該企業的出口產品質量許可證將於三個月後到期,需及時準備換證複查材料並提前申請。”該企業未按照此行政指導的要求申請換證複查而導致許可證失效,此結果並非行政指導行為的強制效力。檢驗檢疫行政處罰則是以國家強制力為保障的制裁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51條規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加處罰款、將查封、扣押的財務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二)兩者之間的聯繫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雖然行政指導與行政處罰之間存在着如上諸多的差異,而深入分析兩者的價值取向和實踐意義可以得出,二者在價值層面和執法實踐中均有着千絲萬縷的關聯。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3

為提高教師對《安全教育法》的認識,樹立法的觀念,真正做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知道自己應承擔的義務,併合理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我校組織了全體老師一起學習了《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等等。通過此次學習,老師們較為準確地理解了《教師法》的精神實質,明確了自己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權利和義務,改變了“教師不學教師法,難免迷途象牙塔,受害不知為哪般,困擾不知錯在哪”的現狀,有利於我們增進守法護法的意識,樹立依法維權的觀念,自覺落實依法治教的行為。不少老師表示,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定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為依據,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依法享有“教育教學、學術活動、管理學生、獲得勞動報酬、民主管理、進修培訓”等權利,並自覺履行“遵紀守法、履行聘約、教育學生、關愛學生、制止侵害、自我提高”等義務。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我國第一部保護未成年人權益的專門法律,它具體規定了保護未成年人的指導思想、保護內容、保護工作的原則,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利予以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方法與內容,以及各種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法律責任,是一部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的基本法。它的頒佈和實施,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及全社會對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視和關懷,為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優化少年兒童成長環境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未成年人處於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決定了其始終處於一種被撫養、被監護、被教育、被保護的地位。在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常常受到監護人、教師及其他成年人的侵犯,嚴重傷害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自尊心。如:在一些學校裏,侵犯學生權利、傷害學生自尊心的現象時有發生,或多或少存在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行為。如有時罰站,有時一個學生違紀全班同學挨批,優待尖子生,有時對後進生態度粗劣等。這些做法不僅違背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嚴重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教師要全面準確地理解自身的權利和義務,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學生的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杜絕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已逐步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然而,社會各方面的保護和幫助還要通過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家長、教師和社會不可能時時刻刻呵護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長本事,才能有效防範來自社會生活中的侵權侵害,應該讓他們懂得,當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自我保護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維權不僅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維護法律的尊嚴。所以,在加強來自家庭、學校、社會保護的同時,增強未成年人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則十分必要。未成年人是人類的希望,國家、民族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予以特殊保護,做好他們的培養教育工作,是一項具有戰略性的,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系統工程。我們每一個公民,都承擔着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培養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神聖義務。因此,我們教師要認真學習教育法制的基本知識,不斷增強教育法制觀念,在教育教學中自覺地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法律、法規,正確的`履行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不斷增強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意識和能力,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要想使自己的思想適應社會需要,就要有知識,這就要學習。同樣,人們的觀念需要更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更要學習。加強理論學習,是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的必要方法。首先,教師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學習理論,就不可能科學地、全面地、深刻地認識社會,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因而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不能矢志教育,義無反顧,以堅毅不拔的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為人民教育事業而努力奮鬥。其次,教師要學習教育科學理論,豐富科學文化知識,掌握教書育人的本領。教師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律,按教育規律辦事,才能更好的完成教書育人的職責,這本身是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一個要求。同時,通過學習教育理論,教師能進一步明確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重要作用,這就更能使教師進一步嚴格要求自己,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教師還應學習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只有廣泛地學習有關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才能使教師從各種關係和聯繫中來認識社會和人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在教書過程中育人。

作為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通過對法的學習,進一步的提高了教師們的認識,有利地指導了教師們今後的行動!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4

如果世上沒有法治,社會將亂成一團,殺人、打架、吸毒、偷竊……想想都讓人直冒冷汗!古人所説的“人之初性本善”確實很有道理,每一個人剛生下來的時候性格都很善良,而壞人都是在未成年人的時候,做一些偷雞摸狗、順手牽羊的事情,長大後就習慣了,偷不到就打人、殺人或投毒!説起投毒,前段時間,震驚社會的上海復旦大學醫學院研究生林森浩投毒案有了結果,林森浩被執行死刑。這起命案的起因是林森浩因日常瑣事對同學產生不滿而投毒,導致同學死亡!

事情發生在20__年3月31日,林森浩與被害人黃洋都是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20__級碩士研究生,同住一間宿舍。林森浩與黃洋平日裏關係挺好,可因一些瑣事,林森浩對黃洋產生了不滿,最終投放毒物加害黃洋。他趁實驗室無人之機,將劇毒化學品二甲基亞硝胺原液投入實驗室飲水機內。當黃洋從飲水機接水飲用後,出現了嘔吐等症狀,立即送往醫院就診。數日後病情加重,急性肝壞死引起肝功能衰竭,繼發多器官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

林森浩,作為一名醫學研究生,本該以專業知識服務社會,尊重生命,關愛生命更是天職,卻因日常生活瑣事對他人不滿,漠視他人生命,走上不歸路。難道他不知道殺人要償命嗎?知道的,可他卻知法犯法,這值得深思啊!

社會上有許多活生生的事例教育我們要遵紀守法,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法治的藍天下,我們將怎樣從一隻羽毛還未豐滿的小鳥長成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呢?這很簡單,只要我們知法、守法,做任何事情都與法治同行,才不會誤入歧途,走上犯罪之道。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5

在會議上,警察叔叔為我們列出了許多案件。雖然這些案件有不同的角色和過程,但結果幾乎非常相似,幾乎是死亡或監獄。所有這些悲傷的結果都觸動了我的心。畢竟,誰能保證這些人沒有期待和期待他們的未來呢?與此同時,它也為我敲響了警鐘,在未來的日子裏,不能因為衝動而埋葬他們自己美麗的青春。

此外,警察叔叔還對我們提出了很多要求。例如,你不能進入網吧、遊戲廳、色情光盤、報紙、開車時不能把頭伸出窗外等等。這些要求一個接一個地銘記在我的'心裏,我相信它們會讓我在未來受益匪淺。

警察叔叔也説了很多...警察叔叔也説了很多...

就這樣,時間在我們不經意間悄然離開了。雖然報告結束了,但它的內容永遠留在我的心裏。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6

道德與法治不是抽象的概念,它存在於生活之中,社會生活中人們因處理複雜的相互關係而產生道德,隨着社會的發展才有了法治,人們在參與社會生活中獲得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走出學校和教室這一框框,應把兒童置身於社會大課堂之中,密切聯繫他們的現實生活,不但把他們看成學校裏的一個國小生,還要把他們看成社會上的一個小公民,讓我們的校園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連接起來,讓兒童從自己的世界出發,去觀察社會,感受社會,研究社會,體會社會生活的規則,播下法治的種子,掌握參與社會生活的知識和能力。

(一)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

1.社會化的教學內容。教材篇幅是有限的,教材的內容也是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因此,教師必須學會靈活運用教材,通過師生共同收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料,豐富課程資源,拓展學生的視野。曾興俊老師教學的《不同膚色的居民》課前引導學生上網查找資料,瞭解世界上的主要人種,和不同人種特點;藍曉霞老師上的《我是一張紙》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紙製品,瞭解它們的作用,邱羿昕老師上《小水滴的訴説》,收集了自來水的製作工序、地球上的淡水資源等視頻,這些都是教材內容的有效補充,豐富了課程資源,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明理導行,三節課中,教師都有涉及相關社會規則、法律規範的滲透,如“種族歧視問題”和“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節約用紙,保護森林”等相關法律法規,體現了課堂的“法治”味,學生的學習時空都得到了拓展,不再是課堂的40分鐘和教室的幾十平方米,學生的學習內容也不侷限與課本,更多地來自於社會生活。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老師在參與學生課堂討論中加以點撥,並維持秩序,指引學生學習的正確方向,課堂氣氛自由、開放。

2.多樣性的教學形式。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的教學不是枯燥的説教,三位老師都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有像音樂課一般的放聲歌唱,有像美術課一樣的剪紙、貼畫,還有像語文課一樣的美讀詩文,又有像數學課一樣的計算明理……在多種活動體驗中感悟內化道德要求,寓教於樂,生動活潑,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突出體現了課程的綜合性與社會性。

3.大面積的學生參與。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參與、自覺實踐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作為綜合性課程的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更應突出這一理念。三位老師的教學都很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都設計了同桌、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討論,讓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教育的主人,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學會表達、學會合作、學會與人友好和諧相處,這就是校園小課堂的“社會化”。

(二)學科測試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

本次培訓活動,教研室鍾曉菊老師給我們做了《立足兒童生活,科學設計紙筆測試》的專題講座,從當前學科測試的命題角度,給我們做了一個引領,提出當前紙筆測試命題,應當立足兒童生活,拓展命題空間;關注社會熱點,學習社會參與;創設問題情境,融入兒童生活等理念,可以説,當前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的命題,和課堂教學一樣應從兒童實際生活出發,測試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而不是理論性的、死記硬背的一些道理條文。

教師的教影響着學生的學,測試的指揮棒影響着教師的教,不管是從學生的發展出發,還是從社會的需要出發,我們的道德與法治、品德與社會教學都必須做到“校園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讓學生明理導行,學以致用,幫助學生成長為“社會人”。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7

藍天,它的內涵是七色彩虹,潔白雲朵,但總少不了密佈的烏雲;太陽,它的藴意是瑩瑩光無盡,絢爛璀璨,卻總抹不去太陽黑子……社會,它的含義是技術先進,經濟發達,而潔白中卻存在污點——違法犯罪。

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學校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座談會上,有一名身着囚犯服裝的青年,他才19歲,正值花季年華,正洋溢青春魅力的他卻要在高牆裏、鐵窗前度過19歲。家人心痛,親友在心痛,同學也在心痛……

他懺悔地説道:“勞改,着實艱苦,失去自由,失去親情,痛不欲生。”是的,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曾經,如果他不沾染社會風氣,不講“江湖義氣”與“哥兒們”義氣的話,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當初,在網吧上網的時候,記得些父母的淚,也不至於蹲監獄;那時,如果不塗一時之快,不帶同夥去“揍”那網友,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也不至於使得父母傷心欲絕。讓我們反省自己,沉思他的歷史,是否要讓那段過去重演……

忠言逆耳利於行

緊接着又是一位犯人在講述自己的曾經:在校學習時,因不聽父母的良言,認為自己的羽毛已經豐滿,可以物通無阻地飛翔於藍天了。因此時常曠課,逃學,結交了些不三不四的社會青年。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他經常與“狐朋狗友”進行“攔路搶劫”,搶到的錢平分,時之“其樂融融”,卻不知自己已經逼向懸崖。當母親哭着乞求他的時候,他卻不“懸崖勒馬“,直到”東窗事發”才知後悔。可惜,一切已經太晚了。19歲的他自毀了元量的前程和似錦的青春。他的過去告訴我們“忠言逆耳利於行,”享樂是一瞬間的,而痛苦的記憶卻是永遠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當張浩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時候,他已經失去了自由。他的面孔那般老實,沒想到他卻是一個犯人。他的從前又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他原本成績還算較好,可卻善惡不分,認識了一幫“二流子”,整天混在其中,慢慢地行為由善到惡,從小錯到大錯。之後,學與不學就不是他談論的了,他講的是義氣。敲詐、打架頻頻發生,終於狼鋃鐺入獄,獄中還頑固不化,可勞改的痛苦使他途迷知返。“回首過去,我體會到了犯罪的危害與可怕……”三個犯人的教訓,我們應該謹記,張警官的“苦口婆心”,我們應該熟慮。

學法、懂法、守法,是反紀的“五指山”,常言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們青少年必須自尊、自重、自強、自愛,必須知法、懂法、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近段時間,學校開展了學法知法活動,我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教師法》等重要理論,通過學習,本人受益良多,對依法執教、關愛學生、無私奉獻等概念的內涵有了更深層次的詮釋。下面,我就談一談學習的幾點感想。

在學習了學校下發的法制教育讀本後,讓我更明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該履行的義務和遵守的行為規範。在沒有法律約束的時候,教師的教育教學是憑職業道德、憑良心。為了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成績,有的老師採用了一些過激的行為,如排斥差生、歧視思想落後學生、體罰學生等。《教師法》對此給出了明確的界定。學校是培養教育下一代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陣地,保護少年兒童健康成長是教育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對學生堅持正面教育,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必須遵循的一條重要原則。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對全體學生負責,不要偏愛一部分人,歧視另一部分人。當然,誰都喜歡優秀學生,可是沒有差生又怎能映襯出優秀生,差生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對於有缺點、錯誤的學生,要深入瞭解情況,具體分析原因、滿腔熱情地做好他們的思想轉化工作。要善於發現、培養和調動後進生身上的積極因素,肯定他們的微小進步,尊重他們的自尊心,鼓勵他們的上進心,幫助他們滿懷信心的成長。對於極個別屢教不改、錯誤性質嚴重、需要給予紀律處分的學生,也要進行耐心細緻的説服教育工作,以理服人,不能採用簡單粗暴和壓服的辦法,更不得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為此教師法規定了教師體罰學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對於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教師,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必須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幫助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並視其情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對於情節極為惡劣,構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在學法過程中,我更一步認識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特別作為一個班主任更應該對班級裏的每一個學生多接觸、多瞭解,和學生們主動溝通,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或疑惑不解的問題。對學生要善於引導,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和知道是非對錯。在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這個教育過程中來,能比較好的完成德育工作的教育。

對於教師本身,一要注重自己的師德學習,二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在《教師法》中,這兩點是教師的為師之本。平日裏要主動多參加培訓和業務學習,多向優秀教師和老教師請教他們的經驗和優秀的教學方法,多聽一下優秀教師的課,增強自己的業務能力。

作為教師,知法是最重要的權利,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義務,學法是教師最主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教師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教師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教師重要的基本職責。讓我們與法同行,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合格的人民教師。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8

作為從事生產經營的國有基層企業,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一定要聯繫企業自身實際,要把依法治國的理念,延伸到依法治企的工作實踐之中,這樣才可取得實效。

一、堅持領導帶頭,提高依法治企的能力

國企既是法律法規的重要實施者,也是法治社會的建設者,必須在依法治國中樹形象、做表率,對外依法經營,對內依法治理,大力培育企業法治文化,努力夯實法治社會基礎。依法治企,企業各級領導幹部要做到五個帶頭:帶頭學習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帶頭學法、用法、依法行政;帶頭嚴明政治紀律,做到言行一致、令行禁止;帶頭執行黨紀黨規,守住底線,不越紅線;帶頭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做表率、做示範。在做到五個帶頭的同時,要不斷提高運用法律思維、法治方式、法律手段,依法依規開展生產經營活動的能力、依法依規處理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能力、依法依規解決職工矛盾和利益訴求的能力。

二、堅持與時俱進,實現依法與創新相結合

創新的重點在於推動企業依法經營、管理的進程,在現行法律法規框架內加速企業發展,促使企業行為儘可能貼近法律、法規。面對依法治企與創新發展的新課題,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觀念和思維,深刻理解依法與創新的內涵,理清依法基礎上創新的思路,做到創新理念科學,創新基礎紮實,創新手段可行,創新目標現實.創新理念科學,就是要遵循社會前進的必然規律,敢於對原有的法規、規章和執法方式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完善;創新基礎紮實,就是突出創新發展與依法治企的緊密結合,創造性的運用法律於管理之中,把企業的全部工作納入法治軌道,推進企業生產經營健康、快速發展;創新方式可行,就是依照法律、法規的原則和規定,創新依法決策機制,創新依法經營形式,創新依法保護方式,創新依法維權手段;創新目標現實,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法律、法規賦予的權力,最充分的發揮各行各業資源的優勢,儘可能的規避經營風險,最大程度的提高效率、增加效益。

三、堅持依法辦事,促進決策法制化

法律法規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規章制度是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經驗的科學總結。因此,企業的領導幹部要自覺運用法律及規章來規範、約束自己的行為,做遵紀守法的模範。要強化企業科學管理,依法管理企業的人、財、物,以法律人、以法管事、以法運營。要重新梳理舊有的企業運營管理思維、模式、手段和制度、機制,使之更符合依法治國、依憲治國頂層設計的國家思路。企業的決策必須納入民主化、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一是決策立項要科學。防止盲目立項,短視和急功近利,使每項重大決策能夠立項科學、依據可靠、實際可行。二是廣泛聽取意見,體現決策民主化。始終堅持重大問題決策前,深入瞭解民情,廣泛反映民意,充分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領導幹部和職工能夠上下互動,充分交流,敞開思想,暢所欲言,講真話,説實情。三是組織專家學者論證,實現決策科學化。在重大決策前,認真聽取專家的論證結論,決策中切實體現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尊重專家、學者的意見。四是依照程序決策,做到決策法制化。首先要始終堅持出台的政策、規定、文件,不與法律、法規相牴觸,這就要求領導幹部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其次要建立決策機制,徹底摒棄一言堂、領導一言九鼎的作風,所有決策必須按規定程序辦,在機制內運行,未經法定程序做出的決定無效,無論哪一級幹部,誰也沒有超越程序的特權。

四、堅持依法經營,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

現在,國有企業的資產規模在不斷增大,在企業深化改革、科技創新、轉型升級和國際化經營領域任務繁重,面臨的法律環境也更加複雜,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迫切需要我們建立健全法律風險防範機制,有效維護國有資產安全。一是必須注重企業規範與自律。培育產權清晰、自主經營、行為規範的市場主體是企業改革的目標,市場主體的`建立和運轉,必須適應現代市場體系統一、規範、競爭、有序的基本特徵。企業要在市場中立起來,健全的內部控制規範,嚴格的守法經營制度、完善的監督約束機制,是市場主體成熟的必由之路。二是必須卡住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的關鍵環節。依法管理是企業立足的前提,規範經營是發展的基礎,要嚴格控制投資,真實掌握對方資質、依法簽訂合約、嚴格履行合同,違約追究等關鍵環節,控制企業經營風險。三是建立強有力的監督制約機制。要強化國有企業的監督與制約,科學配置權力,防止國企管理者權力過大,防範並破除各種非法利益同盟。把產權制度改革和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合起來,實現產權管理和運作的科學化,有效遏制國企高管尤其是一把手濫用權力、決策不科學不民主帶來的巨大風險,使國企發揮出應有的效率與活力。

總之,市場經濟首先是法治經濟,依法治企是企業走向市場的時代選擇與必由之路。國家要依法治國,社會要依法治理,作為一個企業就要依法治企。對於國有企業來説,依法治企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任重而道遠,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9

法制,這是一個並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誌。幾千年來,人類不斷追求的也就是這兩個字。法制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法制教育不僅要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制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衞尊嚴、權利的有力武器。我們要認真學好法制教育,做個有文化、講文明的國之棟樑。

近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犯罪逐漸增多,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前不久,班裏組織同學們觀看了劇本《法庭內處》,故事內容曲折,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一位十四歲少年因家中貧困被迫綴學,整天閒在家中無所事事,漸漸地就染上了賭的惡習,最後為了還賭債,竟失手殺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看了這部影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現在青少年犯罪記錄高得嚇人,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繁榮,航天載人飛船剛剛飛入太空,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怎麼不讓人憂心如焚呢?

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血淋淋的事實顯示,青少年犯罪已越來越成為全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我們學校在這方面狠抓宣傳力度,專門請一些法律工作者來為同學們開座談會,增強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組織學習出一些專題手抄報,寫有獎徵文,開展主題班會;學校廣播也向大家介紹法律知識;老師也帶我們去參觀了監獄。

總而言之,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法律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國無法則不能立足於世界,更不用説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無論是一個單位,還是一個人,都要以法為重。

法治的心得體會 篇10

今年8月17日至19日,我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七年級道德與法治部編教材全員培訓。專家的講座以及一線優秀教師的交流與互動,讓我受益良多。

以前國中政治教材叫思想品德,現在改為道德與法治,這一變化,響應和貫徹了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關於在中國小設立法治知識課程的要求,強化了法治教育(尤其表現在八下整冊為法治專冊)將依法治國理念根植於中學教育之中,推進“依法治國”這一治國方略真正落實到從娃娃抓起。

康利教授就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的課程實施做了精彩的講座:從課改的缺憾談到課改的方向再談到有關課程實施的基本思考,真正讓我有了更新更深的認識與反思。下面摘錄對我觸動較大的與各位分享:

其一:一個學校的產品是學生?(不,應該是課程。)

其二:能力=?素養(素養特別考慮自我的態度,要喜歡。)這裏康利教授特別強調了核心素養,並做了註解,即為中國未來20~30年發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1個、2個,不能太多)也即創新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

其三:“道德”在教材內容板塊(心理、道德、法律、國情)中是基礎,是根本,是中軸。通過精彩片段的展示,讓所有參訓人員印象植入大腦深處的一句話是:“問心的道德勝於問理的道德”。這是部編教材改版的一種指向,要讓學生,讓所有人有一種“問心”即所謂的信仰;這也是做為一名教師自身積極向上的一個突破口;也將會是今後考試的一種導向。

其四:教材“超越知識,指向價值教育”,這是部編教材之魂。有旗幟鮮明的政治立場和方向卻又潤物無聲地滲透於其中。

除此之外,實驗中學楊肖利老師對七上教材的解讀也甚為贊之。尤其思維導圖的建構值得借鑑,不僅可也幫學生建構相對完整的知識框架,更有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的培養。

還有忻州市教研室高培仁老師對山西近年來會考的導向進行理性分析並給出了科學的備考方案,打破了我固有的認識,尤其表達交流上“分點式”到“組織化”的答題為我指點了迷津。

培訓雖已結束,但於我來講學習專研才剛剛開始。只有不斷專研教材才能把握教材的精髓,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才能尊重教材的價值取向,更好地落實課標,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達到真正育人的目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kzz3l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