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講座心得體會(通用24篇)

講座心得體會(通用24篇)

講座心得體會 篇1

巴斯德説過:“科學是沒有國界的,因為他是屬於全人類的財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國家在強大,在現代社會,科技已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無法割捨的一部分。當然,科技離不開創新,簡單説,沒有創新自然不會有科技,這是人們腦海裏潛意識的想法。今天下午,我榮幸來到多媒體教室,聽取來自xx市二中張教授的科技創新講座。

講座心得體會(通用24篇)

講座分為兩個篇幅,社會篇與學生篇。

社會篇強調《兩個必須,兩個一定》:

1、要學會創新周圍一切。

2、創新要對身邊事物感興趣。

3、創新要敢於想象。

4、創新要信息暢通。

學習篇要注重‘六會’:

1、會看,要學會觀察。

2、會想,要學會有創新思維(逆向思維)。

3、會畫,學會畫出各種圖(外觀圖、結構圖、三視圖、統計圖、電路圖)。

4、會做,有較強的動手能力。

5、會寫,有較強的寫作能力。

6、會説,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不緊張、抓重點、科學分析表述、應變能力強)。

我們生活中到處都可以創新,比如為提高工作效率,我們可以改變工具的使用方法,改變工人的組成和結構。比如為實現儀器工具的多功能,我們可以改變工具的結構,或許稍微變動一下其零部件我們就可以得到另一種完全不同的工具。這些例子都叫創新,不只是造出了一種新的東西或想出了新的方法才叫創新。

創新是一切科學發現和發明創造的源動力。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的我們要具備創新思維和能力以發揮自己最大潛能,實現人生價值,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揮作用。同時創新不只是一種思想,一種指南,它還應作為一種行動貫穿我們每一項實踐中。創新還應應用於我們的各項專業研究領域中,以便於促進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提升科學研究的質量。創新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創新者知識和經驗的積累,一個沒有相關知識基礎的人,在該領域裏是不可能有新穎見解的,只有深刻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內涵、外延、並在理解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和質疑,才有可能有創新之舉。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而我們作為這個時代的少年,作為國家重點培育的創新型人才,應該努力學習,積極實踐,將自己雕琢成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為祖國的偉大事業做貢獻!

講座心得體會 篇2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行動往往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穫一種性格,你將收穫一種命運。”

當我們漸漸長大,才發現,年輕的心是那麼脆弱,那麼容易衝動。那所謂的成熟不是成熟,是自以為的成熟。我們渴望生活在一個充滿和諧而又充滿愛的社會,然而,總有一些不如意,總有些傷心的事發生。也許,在我們審視別人的時候,更多的是需要問問自己的心:在生活中,你學會寬容了嗎?在生活中,你學會尊重了嗎?

也許,是年輕的心太過單純了,缺乏細膩的情感,也許,是不曾經歷過生離死別的痛苦,才忽視了生命的寶貴。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生命,因為你不僅僅是為自己活着,更是為你所有愛你的人活着。“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那麼,這世界更多了一份和諧,多了一份安寧。

偶爾去圖書館,翻看幾本戰爭年代的故事書,那些為了和平而犧牲的人們感動着我們,那些為光榮的事業而獻身的事蹟觸動着我我們,我想:那是淨化心靈的一種方式,是提高自身覺悟的一種方式,年輕的我們有必要去試試。

年輕的心,要學會堅強,風雨過後,眼前會是鷗翔魚遊的天水一色。走出荊棘,前面就是鋪滿鮮花的康莊大道,登上山頂,腳下便是積翠如雲的空濛山色。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有心,就一定可以找到想要的風景!

年輕的心,應該是充滿愛的,像一輪太陽,能給人無限的温暖。像一泓清泉,給人絲絲甘甜。像一陣春風,給人帶來無限的美好。

當法制意識佔據了我們年輕的心時,我希望每個人都用心對待,這世界一定更加美好!

別説自己不幸福,知識你還沒感悟到,出生是一種幸福,品位人生五味是一種幸福。用年輕的心去感悟幸福吧,你會發現幸福真的不是遠在雲端的小鳥,她句跳躍在你身旁,你甚至可以一數身上的翎毛——只要用心,用心去感悟。

講座心得體會 篇3

《新作文》期刊中説:沒有寫不好的作文的孩子。著名作文教學專家王根造也説:“會寫字的孩子都會作文。”聽了趙老師的一番作文講座對這兩句話更有了些重新的認識。

一、 調整思路,去除“神祕感”。

自己的作文課堂,學生總是無話可説,無話可寫。缺乏生動鮮明的素材,缺乏形象得當的講解。自己首先要做的是幫助學生去除對作文的“神祕感”。“吾手寫吾口”。激勵學生放膽地表達,給他們創造出寫作的氛圍和情境。以寫促讀,讀寫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 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做任何事情都講究方法,方法正確,事半功倍:方法不當,事倍功半。結合趙老師的講座,自認為在以後的作文教學中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看”。素材都來源於生活,更準確地説,源於生活的小事,細事。因此,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善於觀察。看錶情,看動作,看形態沒,揣摩心理。

2、“聽”。用耳用心去聆聽大自然中所有的聲音。如風聲、雨聲、鳥鳴聲、嬉戲聲------

3、“想”。想清楚寫作的順序,按一定的順序去構思,去寫作。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變化順序、事情發展的順序等等。 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閲讀者就會感到清楚,歷歷在目。另外,還可以進行合理的想象,抓住特點,進行合情合理的想象,使所描繪的景物、人物清晰、立體起來,才能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總之,寫作水平的提高決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教師長期的有效的堅持。多讀、多思、多寫、多練。正如趙老師所説:學生都有一顆感恩的心,你只要對他們好,他們就會用好的成績來回報你。

講座心得體會 篇4

“我們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情緒,快節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實實在在的事情,讓我們享受到為國家、為人民、為集體、為親人盡到責任的快樂。” ——魏書生

這次我們在學校共同欣賞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的專題講座,題目是《如何當好班主任》,這是班主任不可不聽的講座,他告訴我們當好班主任的奧妙,聽魏書生的報告、讀魏書生的文章,如同聆聽一位智者的心靈獨白,舉手投足、字裏行間無不感受到他質樸的人格魅力與務實的工作作風,如品香茗、如嚼菜根。具體心得體會如下:

首先,魏書生教育思想的總體框架是:

一個核心――育人,以及由此生成的素質觀、人才觀、質量觀、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和學生觀。

二個原則――民主與科學,以及由此而折射出的教育、教學和管理的規律。

三個統一――社會本位與以人為本的統一,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統一,主體思想與發展思想的統一,以及由此整合而反映時代精神、強調以人為本、促進主體發展、借鑑與創新相結合的現代教育思想。

四個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人和工作的關係,人和他人的關係,人和自我的關係,以及由此擴展開來的富於哲理的思考。無論任何人,要改變客觀世界,都首先要從主觀上改變自我、超越自我,方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五個支柱――以培養自學能力為宗旨的學科教學論,以培養自我教育能力為宗旨的班級工作論,以學會學習為宗旨的學習方法論,以養、教結合為宗旨的家庭教育論,以規則與威信相結合為宗旨的學校管理論,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相關的豐富多彩的獨到理論和具體方法。

其次,對魏書生的語言的評價: 魏書生老師是位極具人格魅力的人,他有一句話是這樣説的:你看別人都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中;你看別人都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他從來都是站着演講的,不管演講時間是半天還是一天;他的面容一直是平和親切的,就像在跟你面對面談心;他從不講多麼高深的大道理,也不用什麼華麗的詞語,只是談一些身邊的與生活、工作、學習有關的小事情,幽默有趣,有時還帶着一點點自私的念頭,卻很有一番見地,讓人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於是,你迫切地想了解他,接近他,為他身上的那種難以言説的魅力所吸引。沒有豪言壯語,沒有空洞説教,從容中藴含巨大的凝聚力與感染力,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把普通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時代的脈搏緊密聯繫起來,是心與心的交流,也是一首愛國敬業的頌歌。魏書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

第三,魏書生對教師職業的迷戀,源於教師是最有利於培養真誠、善良、美好的職業。帶着這份樸素的情感,他放棄許多機會、經過多次申請,終於成為一名教師、一名終身教師,以至在擔任眾多的行政及兼職工作時都不曾離開三尺講台。教育的理想主義,體現在教育教學中,是那些閃爍人性光輝的舉措:對待犯錯誤的學生,唱歌、寫説明書、做好事、寫心理病歷,堅持每天做100次仰卧起座、俯卧撐,“一分鐘競賽”、“學會使用‘邊角餘料’”等等行為習慣的養成,對教育、對教學、對學生,魏書生有着真真實實的情感。

第四,魏書生對學生愛的教育.自愛愛人的魏書生,魏書生愛自己,愛家人,愛他人,尤其是愛學生。魏書生愛學生,尤其是愛那些差生。魏書生認為差生最不容易。每天課聽不懂,還要硬着頭皮聽,不懂裝懂,裝模作樣,天天如此,日日如此,年年如此,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呀,因此給他們一些關愛,幫助他們進步也應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魏書生對於犯了錯誤的學生,不是簡單地加以訓斥了事,而是通過讓學生寫心理病歷和説明書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能力。

魏書生就是這樣,他有哲學家的頭腦,改革家的膽量,科學家的嚴謹;有儒家的禮讓,有釋家的胸懷,道家的超脱;有社會活動家的閲歷,演講家的口才……這一切,成就了他作為一代教育家獨有的魅力和風範,以一顆平常心快樂地生活、工作、學習着。

講座心得體會 篇5

對於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我來説,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我迫切的需要有經驗的班主任向我傳授她們班級管理、教育學生等各方面的經驗。需要將我在大學中所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更需要儘快的提升自己,適應班主任這個角色。在這個時候,傅娟老師給了我這個機會。

在講座的一開始,傅娟老師就給我們展示一些激勵學生的小“心機”。尤其是表揚信。傅娟老師今年任教的年級也是一年級,和我所在的年級是一樣的。傅娟老師介紹到,表揚信既可以發給學生,也可以發給家長。聽到這裏,我馬上就意動了。對於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説,得到老師的表揚是一件是非常開心的事,尤其是這種表揚以表揚信為載體,將時刻的激勵他們。而對於家長的表揚,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在想一個能夠激勵家長的好方法。表揚信它雖然只是一張紙,卻是對家長的一種認可。家長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認可,將會更加積極的配合老師和班級的工作,這其實是一個良性循環。

值日班長也是讓我感觸很深的一個地方。給每個孩子表現的機會,是教育一直以來所致力於的目標。而值日班長可以充分的調動每位同學的積極性,讓我們更加了解學生,發現她們的優點。傅娟老師講到,許多學生在輪了一次以後都在期待着下一次,無形中還加強了孩子數學的心算能力。值日班長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更加熱愛自己的班級,並且它所益於的對象,是班級中的所有成員。

班級的名字,口號是班級的靈魂。我們要不斷加強對孩子精神層面的薰陶,使孩子更加熱愛班級,熱愛集體,熱愛祖國。我們的口號是班上每位同學都要努力去做到的,它為學生精神世界指明瞭方向,更是一份無形的規章制度,時刻的薰陶着每一位同學。

最後的環節是答疑階段,解決我們在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我們班上就有一位非常好動的學生,對於他我一直沒有特別好的教育方法。而傅娟老師幫我解決了困惑。傅娟老師認為:可以先和家長委婉的表達,讓家長帶孩子去檢查。可以讓他上課的時候眼睛一直注意着老師,如果實在很想動,可以輕輕拍打自己腿。下課的時候讓他多運動和勞動,使他的精力得到釋放。

總的來説,傅娟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良多。今後,我將會更加努力的做好一個班主任。

講座心得體會 篇6

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做到學法、懂法、守法。不去觸犯法律,必須做到有法必依,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國家都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制度,我們都要嚴格遵守。

雖然我們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趨勢,但也時常受到侵害。現在儘管有老師、家長的保護,但他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呵護着我們,況且總有一天我們會離開父母,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獨立生活的。

所以,自我保護也就成了我們中學生防止自身受到傷害的必要措施了。為了避免同學之間產生矛盾,應該嚴於律己,不能自己去惹事生非,挑起事端,導致別人對你的不滿,輕則吵架,重則就會出現結夥鬥毆,事故也會隨之而發生。到時,不僅會給自己的家庭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還會使你受到肉體上的痛苦和心靈的折磨,後悔也來不及了。

相反,如果同學們都尊重別人,互相謙讓,真誠待人,你也會因尊重別人而受到別人的尊重,這樣,同學之間不僅會建立起真摯的友誼,我們的校園也會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文明景象。所以我們要處處以法為中心,不做任何違法的事,提高自己的法律覺悟,因為只有人人講法,學法,守法,我們的社會大家庭才會和諧。

容易誘發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主要有衝動心理、盲從心理、攀比心理、哥們義氣心理和好奇心理。講座教育了我們應該不崇尚暴力、不盲目衝動,面對問題三思而後行。在遇到他人犯罪時應極力勸阻,不行則儘量保護自己。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喜歡的東西,時刻保持清晰的頭腦,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地遵紀守法。這是我們預防犯罪的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還要增強辨別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各種糾紛,學會控制自己。犯罪是一條不歸路,一旦踏上了第一步,就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在一時衝動後鑄成了大錯,留下的只是後悔莫及。

犯罪不僅危害到自己,還危害到了身邊的父母、親人。一失足成千百恨,我們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瞭解犯罪的危害性和嚴重性,提高自己的法制觀念。俗話説的好: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應該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正確認識法律,樹立自我防範意識,遠離犯罪。聽完這節課,我想這對於我以後的人生道路起着巨大的作用。它給了我許多真理和啟發,告訴我要想成才必先學會做人,我會一直受用!

講座心得體會 篇7

12月30日下午學校幫我們安排了一次心理健康講座。是關於情緒方面,聽了黃志法心理諮詢師的《情緒管理與健康》的講座,感受到人的情緒與現在人的健康有着非常緊密的聯繫。黃老師講課非常生動,也舉了很多真實的案例和互動的小環節,在歡快的氛圍中,我瞭解到,作為老師的我們同樣也是這種心理疾病的發生者。而面對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應當如何應付成了關鍵的問題。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所以要求教師學高身正;社會對老師角色的美善化,對教師賦予了過高的期望值,使得身處教育教學第一線的教師不但長期超負荷地工作,而且承受着來自社會、學校、家長、學生和家庭多方面的壓力,經常處於心理應激之中,必然導致各種心理問題,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

國小教師的心理問題不僅影響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也一定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和生命質量。而情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情緒使得疾病增加,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腸胃疾病,癌症等。所以在生活當中,我們需要努力改變這些。總是保持健康的心態。首先要做到心理平衡做到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苦中作樂。其次是合理的膳食,再是適當的運動。還需要戒煙限酒。

在工作中,有些人有典型的“癌症性格”,我也自問,我有沒有這種性格“看什麼都不順眼,有人時和人過不去,沒人時和自己過不去。”

人的健康50%取決於情緒20%取決於睡眠20%取決於運動10%取決於飲食。我想,做到這些我們的健康才不受影響。所以好情緒的培養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要放下心中的包袱,笑對壓力,放飛心情。

聽了這次講座,真的覺得,生命是可貴的,但是也相當的脆弱,珍愛自己的生命,凡事都不要太計較,心胸要寬廣,對待一些事情需要冷靜。就象黃老師講的那個關於風箏的故事,遇事應當完全瞭解事實後再作定論,而不是衝動的做出結論。在工作中,遇到不如意的事,多述説,這樣就不至於得心理疾病。不希望自己早上起來不想上班,而上班的不想回家,成為那種不幸福的人。

總得來説,好情緒創造好未來,讓自己不生命,健康的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着去做到的。在今後的工作中,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寬容,而不要做一些傷害他人的事情,更加愛護我們的學生,關心自己也關心他人。幸福相信就在我們身邊。

講座心得體會 篇8

在我沒調入石小之前,就早有耳聞石小在作文教學中頗有研究。今日,有幸聆聽了謝老師的講座——作文教學“五步法”,再次讓我領略到了石小的老一輩們為學校所做出的貢獻以及他們曾創造的輝煌。作為一名現任的石小語文老師,我深感慚愧。我想,我們只有繼承和創新老一輩的優良傳統,才不會愧對石小的老前輩們。

在近一個半小時的講座中,謝老師對“作前指導”作了非常具體的闡述。他強調教師應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特別是一些有趣的、新鮮的材料。而且,給學生準備的時間至少一個星期,多則一個月至一個學期。説實話,從教這麼多年,除了要求學生寫觀察日記外,從來沒想過要在“作前指導”中下那麼大功夫。今日一聽,忽覺自己真是誤人子弟啊!由此,我想到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培養他們良好的觀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大千世界,有寫不盡的人、事、物、景,然而,學生作文則往往空洞無物,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觀察,而是我們在他們中要“授之以漁”,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培養觀察的習慣。我們應指導學生時時、處處留心周圍的事物,遇事多問,積極思考,逐步養成勤於觀察、善於思考的好習慣。在教室裏種花,讓學生觀察發芽、長葉、爬蔓、開花的過程;大課間活動開始了,讓學生説説你最感興趣的一項活動;同學們冒雨到校上課,及時讓學生描寫颳風下雨的情景,談自己身處雨中的感受;舉行完校運動會,讓學生描寫運動員奮力拼搏的颯爽英姿;自己受到表揚後的激動神態,做錯事後的懊悔心情……如果學生能夠隨時描寫自己身邊的事物,則説明學生已養成了觀察的習慣,這樣便會自覺地積累寫話素材,寫話時就能做到有內容可寫了。

低段寫話的目的是什麼?這是開展低段寫話教學必須首先弄清的一個基本問題。聽了謝老師的講座,我也深深地反思自己的寫話教學,發現自己確有拔苗助長之嫌。《語文課程標準》將低年級作文改為寫話,強調要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讓學生在寫話中積累經驗。的確,兒童經過幾年學前教育生活,口語系統已初步形成,並能基本滿足日常生活交際的需要。而書面語系統才剛剛起步,因此,低段寫話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一種零起點教學。如果提出過高的要求,無疑是對學生心理能量的挑戰。一旦這種心理能量消耗超出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學生就自然會產生一種畏縮心理。他們會尋找一種能降低心理能量消耗的辦法,那就是編故事,抄作文。因此,低段寫話中,多進行一些日常隨機小練筆還是比較好的一種訓練方法。如:學習了《黃山奇石》後,讓學生寫寫導遊詞;學了《我要的是葫蘆》一課,讓學生想象第二次種葫蘆,這樣的小練筆字數不多,能使教師更多地關注語言的質量,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反饋和矯正。經常進行這種小練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表達能力,尤其是中下學生收益更大。

講座心得體會 篇9

星期一下午第三節,孫律師到我們學校開法律講座,他用自己多年的見聞,舉了許多有關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活生生的例子,使我們受到很大的教育。

聽了講座後,我認識到,凡事都是由小變大,積少成多。一些人從小犯了小錯誤不及時改正,長大了就會犯罪,身上的壞毛病不改,日久天長壞毛病就越來越多,想改也改不了了。由於青少年的自我保護能力弱,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再加上一些不法之徒的引誘、教唆,現在青少年違法犯罪現象呈上升趨勢,已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青少年必須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依法維護自身的權益,我們作為中學生應當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要依法自律,依法律己。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要自覺做到:不吸煙、洶酒、打架、聚賭、吸毒、不進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

第二,要正確對待父母和學校的教育。未成年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是很可貴的,但不應當同虛心接受成年人的正確教育對立起來。有些未成年中學生對家長和老師的教育缺乏正確的態度。如果連家長和老師的正確教育也不接受,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現偏差。

第三,要勇於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未成年人要學會自我保護,這不僅是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且還是在維護法律的尊嚴。

孫律師的講座使我受到了不少啟發。我們都是花季少年,前途一片光明,而一旦觸犯了法律,我們不僅僅斷送了自己的前途,更加傷害了疼愛自己的父母、親人和老師,對社會也會造成難以彌補的危害。青少年朋友,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法律知識,不僅保護自己,也為了保護他人。

另外,我還認識到,現實生活中,網絡無處不在,許多家長“談網色變”,其實網絡對中學生的幫助有很多:它可以開闊視野,給學習、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加強對外交流,給我們一個新的交往空間和相對寬鬆、平等的環境;促進中學生個性化發展,為創造性思維不斷地輸送養料;拓展中學生受教育的空間,有利於其身心的健康發展。但是,上網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視的:網絡信息的豐富易對中學生造成“信息污染”,這些不良信息對於是非辨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的中學生來説,難以抵擋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

總之,網絡社會已經悄然而至,我們既不能因為其強大的生命力和對中學生髮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視它所帶來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因為它的負面作用而敬而遠之。我們應該加強對中學生上互聯網的研究,探索新情況,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增強中學生上網的成效。

講座心得體會 篇10

有幸聆聽了xx老師《做最好的老師》的講座,是那樣的真實而心動。

“做最好的老師”,是任何一個教師的理想,可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用舒泰翔老師的話説,“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每天都有一點進步,時間一長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是的,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着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通過學習,我對愛學生的“愛”有了一個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不單單是欣常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蹲下身子’,而是發自肺腑的對學生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懲罰,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把“童年還給童年”,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基礎。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着“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由此我也感到,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還要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學會適時適度對自己進行心理調節,快樂地面對自己的人生和事業,面對你的學生和家長,只有保持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你就會感動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充實幸福的。

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學到了這麼多東西,讓我再一次堅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師!

講座心得體會 篇11

5月31日,我非常榮幸的在賀州學院聆聽了來自廣西師範初等教育學院的藍衞紅老師,以及來自廣西師院外國語學院院長陸雲教授的精彩講座,她們的講課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聽起來一點累的感覺都沒有,反而覺得是一種享受。通過學習,我領悟了一些有助於教育教學工作的方法與技巧,理論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頗多。

一、英語課堂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影響人本身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説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只有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才能在輕鬆、愉快中學好英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在快樂中學習英語。我認為首先老師要有良好的情緒。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良好的情緒能夠感染和引導學生。這不僅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有利於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係;更有利於營造愉悦、和諧的學習氛圍。其次,老師要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寓知識於娛樂中,進行愉快教學。

二、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言語環境,讓學生有話可説。

在這次講座中,兩位專家都提到英語課堂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既要在英語課堂中設法營造“真實的”、“生活化”的言語環境。所謂“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語課堂搬到社會,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課堂,從而實現課堂內與課堂外的溝通,變課堂為言語交際的場景和處所。“生活化”的實踐活動有購物、採訪、自我介紹、遊戲(如猜謎、競賽)、問路、新聞廣播等等。 “生活化”的教學環境設計,使英語課堂教學具有了真實的言語交際性質,其效果不僅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氣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夠使學生產生真實的“言語體驗”,這種“言語體驗”是培養學生英語能力、塑造學生整體人格的切實途徑。

三、英語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英語水平。

“要給學生一滴水,我們就要有一桶水。”這也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國小生剛剛開始學英語,所以教師英語的水平是非常關鍵的。如果自己的語音語調都説不好,那豈不是誤人子弟?所以我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語專業水平,堅持每天説英語,做到多讀、多聽、多寫、多練。

聽完講座,收穫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們要做的更多,那些渴望求知的孜孜學子們都在等待着我們給他們注入新鮮的血液,所以,我們要把學到的東西附註於行動,不斷探索,刻苦鑽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把教材教好,培養出適應改革開放,會使用英語的各種人材。

講座心得體會 篇12

為了提高我校教師團隊執行力,着力打造沿河品牌學校,促進學校更進一步的發展,學校安排於20xx年11月14日下午,聽了由深圳道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孫老師主講的“執行力與學校發展”的講座。其中談到的執行者應當具備的六心——愛心、公心、責任心、寬容心、平常心、律己心。“愛心”放在首要位置,讓我感觸很深。

作為一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執行者,在教育教學中,如何深刻領會,始終保持這“六心”,用這“六心”去嚴格要求自己。從愛心這一層面來説,我的體會是:

一、要熱愛自己的事業

“做一天蠟燭,就要發一天光;做一天春蠶,就要吐一寸絲。” 這就是我的從教觀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悟、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需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是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做代價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辛勞,甘於付出,甘於無怨,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也是一個人從事教育事業的必要的心理準備。

二、要熱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自己的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是温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

作為教師應當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擔挫折的煩惱。

通過學習,我懂得了怎樣去關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外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後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過程育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全體學生。

熱愛教育事業是搞好教育教學的基礎,熱愛自己的學生是搞好教育教學的保證。

講座心得體會 篇13

有幸在南昌參加了國培培訓者培訓班德學習,非常感謝培訓管理者給我們請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教授給我們做專題報告,聽了她們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值得我好好反思和學習。

一、邱員太老師主要給我們講了《期待從平凡走向優秀》,對建立工作室的重要性、工作室對教師的幫助提高,進行了分析講解。名師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指導下,集教學、科研、培訓等職能於一體的教師合作共同體。名師工作室以名師為引領,以學科為紐帶,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指導,旨在搭建促進中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名師自我提升的發展平台,打造一支學校教育領域中有成就、有影響的高層次教師團隊。名師工作室是在推進教育公平的背景下出現的。在影響教育公平的諸多因素中,教師是最為核心的,區域、學校間教育發展的最大差距是師資水平。如何縮小師資水平差距,同時避免大規模的教師流動所引發的負面效應,成為當前推進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發展的最大挑戰。組建名師工作室,通過名師們帶領農村地區、薄弱學校的教師提高教育教學業務能力水平,從而有效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成為一項新舉措。聽了邱員太教師的報告,讓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特別是從那些經典的事例中,更有許多做法是值得我們去效仿的。

二、南豐的黃行福老師主講的專題是《成為優秀的自己——草根生命的專業成長》,對教師工作的心態調整、如何成為優秀的教師,以自己為例進行講解。一開始,陸教授就幫我們分析了做人的幸福在哪裏?:幸福源於有所期盼,有所追求。你的期盼變成了現實,就是幸福;你的追求,一旦滿足,就是幸福。幸福很簡單,但一定是期望的實現,欲求的滿足。

當然,這裏的期盼,這裏的追求,都應該是正當的,合情合理的。農村教師,地位、收入均不如公務員,更不如城裏的教師,幸福在哪裏?來自對工作的追求,來自對事業的執著。工作追求一流的質量,事業追求更高的目標,追求的過程便是幸福,願望的實現,則更是幸福。

沒有追求,沒有期盼,便與幸福無緣。

幸福源於良好的心態——正視現實,不盲目攀比。 當然,不比,不是逃避,不是盲目樂觀,而是一種心態的調整。我們既然來到了農村,來到了落後的區域,我們就得認這個現實,三心而兩意,左右而言他;或者一味地埋怨,一味地浮躁,都無濟於事。

總之,黃行福老師,邱員太老師的講座讓我領會到了許多的教學知識,歸納起來最大的啟示就是:只要肯潛心鑽研,皇天就不會負苦心人。在教學中,除了潛心鑽研教材、教法外,更重要的是鑽研學生,關注學生的發展。

講座心得體會 篇14

這是一次令人全神貫注,不會去碰手機的講座;這是一次主講人激情澎湃,聽者酣暢淋漓的講座;這是一次沒聽夠,還想繼續的講座。

一個人在開場時表現得幽默很正常,一個人能滔滔不絕倆小時且持續地有樂點帶給大家,不得不説,這就是本事。這個本事來源於田鵬師兄的知識儲備量,閲讀的成百上千的書籍卷宗;來源於他切真體會的生活故事;更是來源於一名刑辯律師心懷正義温暖,眼含光芒激情去看待社會醜陋的那一面。如此,才有了今天站在法律門檻的我們,收益頗豐。

假如這場講座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點明七大思維模式—事實思維,證據思維,拆分思維,逆向思維,演繹思維,歸納思維,批判性思維,然後進行分析。我想,這會是一次令人昏昏欲睡的講座。妙就妙在,師兄走進我們,和廣大年輕法律人的內心—法律人心裏苦啊!而他今天能在這兒開一個成熟流暢的講座,苦過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目光所及,離開武漢這個有同學師長提供的温牀,選擇踏向未知的深圳。他哭過,迷茫過,倒下過,又苦苦掙扎一番,爬起來,執起筆,走向夜幕沉沉的寂靜,在“於歡辱母案”中,贏得了萬眾矚目的絢爛。

每次揚起的微笑,都是因為流過的淚水。每一位法律人的成功,都要獨自走過夜幕沉沉的寂靜。師兄用他的經歷給我們這些小年輕提前打了一劑強心針—從來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千錘萬鑿的磨礪。

緊接着,便在如何當好一個法律人上為我們做了剖析。首先是認識法學—一門社會科學,堪比文科中的數學,在案例分析中的常常用到數學方法。但不同點在於,數學系有唯一答案,法學能以説服人為答案,死板的法條,運用上,貌似又活了起來。再來是學習上。趁着大一大二的空閒,需要大量閲讀且廣泛閲讀。而我反觀自己開學兩個月,一本書都還沒讀完,切切實實敲響了警鐘。教材是機械的,可是在學習中,同一門課,看不同版本的教材,做出對比,便是另一種學習之路了。教材閲覽後,挑一個最敏感的點,寫一篇論文,又是一個層次的提升,一次檢驗自己的方法。正確理性看待生活中的事兒,也能起到鍛鍊自己的作用。從客觀到主觀,從宏觀到微觀,先抽象再具體。一天多少事兒,四年下來,又有多少事兒。細微之處去打磨。除此之外,還要構建一套系統的框架。比如一本教材,通覽章節,再記住每一個一級標題,如此,便有了一本教材的整體把控力。學習生活上,都要做一個有條理的人,有條理才有邏輯,有邏輯才能推理,有推理才有結果。而當遇到疑難時,要有檢索能力,去查閲資料,去問相關人士。

走過大學的學習階段,到了上手時,仍舊是學習過程,面對一個事件,不能着急下結論,搞清事實,行為,情節出處,不斷追問且不限於眼前他人給出的結果,親手證明。從接下第一個案件,作出感悟,到十個案件成為經驗,一百個案件便要找規律了。應該説,法律人的一生,都是學習的過程。

法律人不認眼淚,不信假設,不靠猜測。法律無情卻有情。法律人,爭當社會好醫生!

講座心得體會 篇15

上週末,有幸聆聽了陳晏特級教師的講座——《幼兒園課程》,讓我對幼兒園的課程目標、內容選擇、實施評價等有了新的瞭解,以下淺談自己的體會。

首先,此次培訓活動中,陳特多次舉了自己園的教育實例,讓我們見識了很多幼教同仁們的教育智慧,開拓了視野,及時的學習到了很多能現學現用的東西。更讓我經歷了一場深刻的教育思想觀念的洗禮,給我注入了新的動力。

其次,在培訓學習過程中,使我真正瞭解了什麼是教師專業,什麼是教師專業發展,我們的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幾個問題,以及如何去進行教師的專業發展,為我們以後開展教師培養和自身培養方面指明瞭方向。

再次,課程的培訓,更新了我們的教育觀念,我們學到了很多科學的教育方法,學會從生活、環境中找課程的材料,更科學的開展幼兒園的相關教育,使我們受益匪淺。使我們意識到幼兒園的發展與幼兒、教師的密切關係,就如何提高幼兒園的質量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明確的方法。

講座指出:

一、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

教育的質量就體現在一日生活中,讓每個幼兒充實的度過每一天。

我園也一直秉承這一原則,努力讓每個幼兒的一日幼兒園生活都能感受到幸福、自由、暢快。

生活與環教育密切相關,千絲萬縷。杜威和陶行知也早有此論斷,但是無論是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還是陶行知提倡的“生活即教育”,他們的教育理論都是主張教育與生活的一致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學校管理的開放性,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生走出教室,置身社會,在生活中學習。給孩子的發展提供成長的肥田沃土。

聯繫自身,在我們班,孩子有很高的自主性。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力所能及的做好各種事。例如:衣服脱下來折整齊再去放、喝完牛奶自己動手洗杯子、能自己添盛飯菜。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小事,我們老師都很為他們開心,另外還經常看到孩子們互相幫助、合作共享。

孩子們能做的,放手讓他們去做;孩子們做不好時,教他們一些方法、提供一些幫助。

二、環境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環境

所謂環境,大到幼兒園以及幼兒園周邊,小到每個班級區角的材料。或許孩子不會特意關注,但都在耳濡目染中影響着孩子。

她指出——

好的幼兒園環境能記錄和呈現兒童的學習和生活;

好的班級環境具有美感,符合藝術審美的視角和要求;

好的班級環境是立體的;

好的班級環境是能多元呈現兒童不同領域的學習成果的;

好的班級環境材料是豐富的,最好是自然物的;

陳特也舉例了他們幼兒園極具有特色的活動——“小樹林的一天”,她説孩子們可以在這一天,自由的待在小樹林,想幹嘛就幹嘛,但是同樣的,你需要自己解決午飯問題。貼近生活的一天,同樣是難得的一次教育機會。孩子們會早早的打掃小樹林的衞生;餵飽小羊、小動物;為自己的午餐忙這忙那;一起搭起午睡的帳篷等等。這一天的收貨可比教室裏學到的多得多了。這一活動可是把幼兒園環境用到了極致。

三、把成長的權利與責任還給孩子

真正在幼兒成長過程中,老師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角色——準備者、材料提供者、環境創設者、支持觀察互助者、反思型實踐者。還孩子自由、獨立、有選擇的成長!

小小的天空,承載着大大的責任。作為一名幼兒教師,面對那些3~6歲的幼兒,必須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用真心搭建起和孩子們溝通的平台,用愛去滋潤一粒粒稚嫩的種子,留給他們更多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空間,提供孩子們更多自由成長的機會,看着它們發芽開花,期待着它們結出豐碩的果實。

講座心得體會 篇16

x月xx日下午,在xx中學,我有幸和基地的學員們一起聆聽了xx老師的講座,從初見的激動,到學習的專注,再到之後的思考,我有了很多感觸和體會。

xx老師先和我們分享了她的教育心得,告訴我們精神的力量最偉大,從國家的強大、民族的志氣,談到對未來的憧憬,作為教師重任在肩,責無旁貸。然後又指出教育要“立民族精神的根,樹愛國主義的魂”,作為語文教師,更要“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覺”,因為語文是直接指向人的思維、情感、氣質的,從教學生“聽説讀寫、語修邏文”到教學生“求真的態度”,再到“滌灌生命之魂”,我們要有真追求,高追求,不能“育分不育人,求學不讀書”。

從xx老師身上,我感受到了:

1.要清醒地認識自我,要明確自己的定位,要明白自己的追求,這樣才能在之後的道路上從容不迫,堅韌前行。從事教育從來都不是為了名利,育人是國家大計,來不得猶豫徘徊,方向清晰才能持之以恆

2.要踏實打磨。xx老師講述了她在備《七根火柴》這一課時的反覆修改,作為教師就要嚴謹治學,這應該成為我們不斷前進的內驅動力。

3.要以學生為本,以學生髮展為本。當今社會紛繁複雜,但作為教師應該有自己的底線,不能因此就模糊了自己的內心。就像x老師説的,作為教師,自己要有定力,不能隨風一吹自己就沒了。我們的教育應該讓孩子跟語言文字有骨肉親情,樹立正確的道德情操價值觀。“只有對學生真心一片,才能與學生心心相印。”作為教師,應該放低姿態,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思考問題,明白他們的渴望和需要,尊重每個人的與眾不同,挖掘他們的潛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xx老師很謙虛,更願意大家稱呼她“老師”,她更願意説自己是“草根老師”,她説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説”和“做”的距離,而她自己卻用自己的教育生涯和對待教育的態度在拉近着“説”和“做”的距離。

“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是xx老師的名言。早已名滿天下的xx老師都以這樣的話來鞭策自己,更何況我們普通教師。她以這樣的信念要求自己,其實更是對我們普通教師的鞭策和勉勵。除了教好書,更重要的是育好人。也讓我們在教育生涯中,不斷拉近“説”和“做”的距離。

講座心得體會 篇17

歷時三天的成都培訓,收穫頗多,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成都市青羊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大春題為《班級管理中的言語溝通藝術》的講座,講座分別從“班級管理中的表達藝術”和“班級管理中的傾聽藝術”這兩方面入手,結合豐富生動的課堂教學管理案例,以風趣幽默的語言、機智詼諧的四川話,對案例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提出了“讓人接納”“接近別人的表達十招式”兩種積極表達的策略和“積極外表”“同理之心”兩種用心傾聽的策略,讓人受益匪淺。

劉院長的講座讓我們明確了班級管理的啟示是:少用消極性、破壞性言語,多用積極性、建設性言語讓人接納,改變成長。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户;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裏。

教師語言水平的高低、表達能力的強弱,直接關係到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敗優劣。許多特級教師之所以能感染每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教學中來,是因為他們高超的語言表達深深地打動了每一個孩子的心。

除了能夠用積極的語言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還要還要學會傾聽策略,不僅要有積極地外表,還要抱有同理之心。作為老師,不能居高臨下,而應當站在學生的角度,尊重學生,與學生如朋友般交談,推心置腹,認真聆聽,耐心解答。教師還要保持良好的情緒,理性的處理班級管理中的各種情況。

劉院長的講座,事例貼近班級管理的實際,可操作性強,對教育第一線的班主任來説,可謂雪中送炭,讓我們汲取了課堂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促進了管理班級和課堂教學水平的發展,對我們正視自己、紮根課堂、潛心從教都有着啟發意義,也必將對我們今後的班級管理工作帶來積極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講座心得體會 篇18

國中物理教材編輯亮點很多:插圖很多、對話多、活動多、信息多等等,學生在預習時就能感受到物理世界的奇妙,在活動中體驗到探究活動的樂趣。新課程強調的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當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時,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學生主體性的凸顯,個性的施展,創造性的解放,教師式學生和學生式教師的出現。作為一個教師應作好多方面的教育教學準備。

(一)精心設計教學方案,認真備課。

由於探究教學的開放性,決定了教學過程不可預測,因此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大幅度提高對教師備課的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針對教材和學生狀況加以分析,對比新舊課程理念,儘可能多角度、大範圍地預測學生可能的思維方向和教學過程中可能隨機出現的問題及相應策略,並將這一切儘量溶入實驗器材的準備及課件的設計製作中,這些方法既能確保教學過程的開放,又能提高教師對整堂課的駕馭能力。

在每一節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特別加入“教材分析”、“學生現狀分析”及“實驗探究中可能出現的情況預測及處理方法”等板塊。如1、有的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可能由於預習了,將實驗結論提前説出本。對於這類的學生,應予以鼓勵,對學生這種勇於探索的精神予以肯定。2、學生可能得到的有錯誤的認識和結論。不輕易否定學生的認知成果,可建議學生反覆實驗、收集證據、查找資料以獲得有關的信息,通過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來讓學生自己糾正前面的錯誤,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勇於認錯、改錯的品質。3、學生可能提出目前還無法解釋清楚的問題。要讚賞學生的勇氣,並建議查找有關資料,瞭解弄清這樣的問題還需要哪些知識,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教學設計中特別是對學生的各種見解、一些不太成熟的觀點、甚至是錯誤的想法教師也都採取給予正面積極評價的方法,這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學生克服對科學探究的神祕畏懼心理,減輕了學生科學探究的壓力,增強了探究學習的信心,從而確保了探究教學的順暢進行。

(二)創設情境,精彩導入。

科學探究是學生參與式的自主性學習活動、創設情境,精彩導入尤為重要。從教室的佈置到優美的語言和各種教學情境的設計等,這一切無不影響着探究教學的氣氛和效果。可以突破傳統教室的課桌布局,採用六人學習小組,形成開放性結構,便於學生們交流合作;整堂課不受約束,學生可自主學習、自由討論、舉手發言,無須起立等等。如教學《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先靜後動,先讓學生安靜無聲,再引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發出聲音,研究聲音產生的原因。在這樣真實的活動情境中,學生們滿懷興趣地通過仔細的觀察、身體的觸摸,去感知發聲體的振動,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深刻領會物體發聲的原理。從而放飛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主動地、全身心地參與進科學探究中來。

(三)循序漸進,開展探究教學。

新課程提倡科學探究式的課堂教學,這種探究式教學給了學生更加寬鬆的思維和活動空間,在實驗教學之初,我們往往會遇到兩難的局面:一方面,教師若指導過度,則學生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師若指導不到位,學生的探究和學習活動又會雜亂無章,盲目無序,從而無法完成學習任務。如何處理教師指導和開放式教學之間的關係呢?如何在教學過程開放的同時儘量減少探究活動的盲目和無序呢?在不斷的教學嘗試中,集體攻關,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學方法上“循環探究,逐步深入”。先將新課內容劃分為幾個版塊,再將每一個版塊分為若干個環環相扣的小塊。

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和探究教學形成一個先散後聚,不斷聚散交替的循環探究過程。同時將探究教學的相關內容延伸至課外。對學生可以提前佈置學生先預習新課,讓學生“簡閲課文”“查詢資料”“自制實驗器具”等,將課堂上沒有探究完的內容帶至課外,課後佈置學生試寫“探究報告”和“學習心得”等;對教師而言,課前認真備課,課中用心教學,積極應對隨機出現的課堂情況,課後撰寫教學反思,這一切不僅有利於學生探究學習任務的紮實完成,也有利於教師在新課程的實踐中不斷地完善教學,發展自我。

(四)利用課程資源。

當前與新課程相配套的課程資源相當匱乏,單我們使用的物理實驗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隨堂實驗器材就達百餘種。這還不包括延伸至課外的學生自主開發的探究內容,所以我們在教學中大力倡導教師很好利用網絡資源,自己動手自制教具學具。

我們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改變舊課程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體現教與學的有機統一,教師才能教有所惑,學生才能學有所得。

講座心得體會 篇19

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不僅是針對當前高校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的創新精神和能力不足問題而提出的重要舉措,更是對高等教育事業本身所具有的創新特質的進一步凸顯。因此,以創新為內核、以育人為導向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就不能將其狹隘地理解為只是針對少數有志於創業學生的單獨“處方”,而應作為面向全體學生的根本任務。對於高校而言,不能簡單地把創新創業教育看成一種為了促進就業的應景之舉、一種侷限於科技創新的教育活動、一種針對少數有創辦企業志趣學生的技能引導,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使其在不同領域、不同行業、不同崗位都能善於思考、勇於開拓、樂於嘗試,培養和造就規模宏大、類型齊全、層次各異的創新型人才隊伍。

面向全程。創新是高等教育的基本特質,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底色,也是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核。但創新並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也不是獨立於教學體系和學業規劃之外的獨立環節。個人紮實的知識儲備和深厚的綜合素養是創新能力孕育和產生的重要基礎。某種程度上講,整個教育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創新、不斷推動創新的過程。加強創新創業教育,需要將創新創業實踐環節的強化、教師創新創業教學能力的提升、校園創新創業文化的營造等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不僅如此,創新創業教育也不應侷限於校園之內,而應以開放的姿態着力推進高校與政府、社會、企業協同育人,形成多方合作、交叉培養的育人機制。

面向育人。以育人為根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創新創業教育最根本的價值體現。首先,創新創業教育應注重激勵和引導學生走上自我發展之路。通過各種類型和形式的創新創業活動,使學生養成包括邏輯理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在內的思維習慣和思考方法;在知識體系構建中以問題和需求引導學生將他人傳授的知識轉化為自身內在的知識,形成運用、研究和創新知識的能力。其次,創新創業教育應注重幫助和引導學生認識自我、發展自我。通過給學生提供多種多樣的嘗試機會和平台,磨練其不甘平庸、不怕失敗、追求卓越的人生態度和進取向上、鍥而不捨、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質。再次,創新創業教育應注重引導學生認識社會、體悟責任。應在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中使學生深刻體悟個人對國家、社會、民族的責任。

面向未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創新創業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向未來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首先,絕不能短視。要摒棄急功近利思想,切實將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當前需求與培育國家創新體系的未來生力軍相結合,將促進學生的大學學習與終身學習相結合,把創新創業融入專業教育,而不能將其等同於崗位職業培訓和企業家速成訓練。其次,絕不能搞短期行為。要把握創新創業教育的精髓,充分發揮高校文化傳承與創新功能,既解決當下人才培養中創新精神和能力不足的問題,又在學生心中播撒創新創業的種子,厚培激發創新創業靈感、養成批判性創造性思維的土壤。

講座心得體會 篇20

20xx年5月8日,我參加了普定縣教育局組織的為期一天的學前教育培訓活動。本次培訓活動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的培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收益頗多。

首先,我對園務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是幼兒園管理執行力的理解,要辦好一個幼兒園不是一個園長能做的事,全靠全體教師的配合。園長必須管好教師,教師管好幼兒。二立建立健全各種機制,統一思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是人管人,要用制度管人。制度的形成要全園教職工探討,有透明度,便於以後監管。執行要做到實、快、準、寬、狠。四是細化執行要求,管理就是做好無數細小的細節工作,學會把繁細的事情做精細,把簡單的事情做精緻,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彩。做到做了一定要做好,一定要有成效,做有思想的園長,辦有文化的幼教。

其次,在本次培訓中,我對幼兒園班級管理有了不一樣的理解。無論是班級管理的含義、班級管理的內容、班級教師管理和班級環境創設管理等都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其中對班級教師管理有更多的瞭解,教師之間要有明確分工,教師要根據國家規定的幼兒園綱要,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和個性差別,制定教育計劃,並組織實施。觀察、分析記錄幼兒發展情況;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繫,瞭解幼兒家庭教育情況。對班級的物質要素有進一步瞭解,包括室內條件、活動教室和材料要求。培訓中明確了在幼兒教育中,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應該根據各年齡段兒童在教育中存在的不同側重點,實施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善於觀察兒童的生活與學習,從孩子的生活中、興趣中去發現孩子,引導孩子,教育孩子。我們不但要學會“教”,更應學會“學”,學會怎樣做人。對托幼機構衞生保健知識的學習,讓我學到了不少的衞生保健知識,包括:健康檢查、全日制觀察制度

最後,感謝中心校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同時也感謝教育局領導為我們一線的幼兒教師組織這樣的活動,還要感謝各位專家老師的精彩的講座,讓我們學得了不少知識。我會將所學的知識傳達給我園其他教師,並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為農村幼教事業添磚加瓦。

講座心得體會 篇21

《百善孝為先》是有史以來中華民族的美德!但如今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卻是社會的冷漠。人性的淒涼!

今天有幸參加了孝子王警官的“踐行孝道,大義人生”演講講座。

王春來警官是河南 洛陽的一名獄警,他用自己的孝行開啟了成千上萬名罪犯冰封的孝心。他的孝行感動了全國。十二年來,他堅守在癱瘓父母的病榻前,為了給父母治病,為了省錢,王警官發明了幾十種方便癱瘓病人使用的用具,還學會了打針,量血壓,聽心率,號脈,化驗血糖等基本的醫療和護理知識。他躺在病重的父母中間,一邊為母親翻身,一邊為父親換尿布,十幾年如一日,為了照顧父母,他從沒出過遠門,沒有應酬,放棄一切同學朋友的交往,放棄了去北京工作的機會。他每天承受着常人難以承受的壓力,但他仍然樂此不疲在其中,他每天除了忙於工作,精心照顧癱瘓在牀的父母,很少有時間看書的他竟然寫出了四部長篇小説《黑手伸出高牆》《明天誰去坐牢》《中國式懺悔》《河南猶太人》。四部小説被全國三十都家報刊轉載,還被出版社推薦到中國台灣和海外媒體出版。

如今多家電視台以《孝子警官日子》為主題對他進行專題採訪;他更以《弘揚中華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國人》為主題在全國循環演講,演講次數每天達三場之多,每場都在3小時;他忠孝兩全 的事蹟迅速影響了全國,感動了無數人;他精彩的演講深深打動着在場的每一位,潸然淚下。

曾經以為自己是個很孝順的人,今天聽了王警官的事蹟,我這算什麼?對父母的愧疚對家人虧欠,我只能努力彌補。孝道我還有待修行。

是的,我經常説着一句話,老人的今天是我們的明天,善待今天的老人就善待明天的自己。曾經為了父母的嘮叨跟父母大發脾氣,等自己成為母親後我深深的體會到父母再多的嘮叨都是為了我們的好,我們又何必聽的心情煩躁呢!若干年後的你或許也會嘮嘮叨叨。 《老小孩》《返老還童》都可愛的名字。是啊!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養了我們,教我們做人,不圖任何的回報。如今,他們老了,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讓她們嘮叨,不去孝順他們。有什麼理由讓她們獨守老居,有什麼理由讓她們看見子女變成一種期望。曾多次去過敬老院,深有體會老人對子女的期盼的眼神。記得第一,二次去的時候我都是流着淚回來的,敬老院多數是孤寡老人,有些是子女實在太忙而去的。不去體會你感受不了他們的那份孤寂。他們也想享受天倫之樂,也想兒孫纏膝戲鬧,我們的到來多少讓他們有了些許的滿足。

腦海間頓時想起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外公,他們三位在我的腦海裏是找不到影子的,唯獨能在照片中看到他們。我特別羨慕那些能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的人。雖有父母很疼愛我,但我更享受老一輩的寵愛!外婆是我看到的唯一一位老人,我特別的珍惜,記得外婆也特別的寵愛我,或許是我不經常去,也或許是從小我就懂事,經常幫着外婆做事情,外婆很能幹,也很賢惠,媽媽得到了外婆的遺傳,我也多少在媽媽那裏遺傳了點。在外婆癱瘓的8年裏,工作在外的我時常會回來看望外婆,給她帶好吃的,給她洗澡。後來就成了一種習慣,一段時間不去,外婆就會打聽我。一聽我要去看她,她就會掙扎着起來,一直望門口看,看見我就會很心急的拿手過來拉我。那時的我沒想很多,就覺的去看外婆是常理。每當我要走了,外婆總會問什麼時候再來。直到後來外婆離開我們了。我又接觸了敬老院的老人後,才體會到了外婆當時的心情。我很慚愧!敬老院的老人也跟外婆一樣,喜歡熱鬧,我們的到來給他們帶去了一些快樂一些心靈的安慰。。。。。但更多的是給他們留下了一份期待,他們完全把我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在每次離開都會送好遠。現在我終於知道,當愛你的老人在充滿期待的看着你時,當你知道哪怕是一點點的成就都能給他們帶來無限欣慰時,你就會體會到自己身上充滿着能量,或許這就是正能量效應。

今天的義工行真的很有意義,收穫很大。雖然站立了4個多小時,甚至中間因沒吃早飯體力不支而頭暈目眩,我離場了5分鐘,但跟王警官的堅持和執着相比,我差遠了。一種信念讓我從回會場,我一定要堅持到底。絕不能丟了一米人的臉。相信聽了這一堂精彩的演講,我會更加努力的接受,去面對。你會是父母牀前的孝子嗎?你會是領導眼裏的好員工嗎? 你能成為孩子榜樣嗎?今天我要告訴你,無論你現在是不是?請從這一刻起,以王春來警官為榜樣,好好的去孝敬你的父母,無論你多忙,請抽空多陪陪他們。別讓老人有太多的期待。照顧老人生活起居是孝,努力工作,事業有成也是孝,而且是大孝。讓我們把不快樂,把眼淚,把對別人的仇恨化為一種愛的力量,讓我們的社會多些温暖,讓我們的孩子多些快樂,希望大家多些誠信和仁愛,接受愛心傳遞,拒絕冷漠。當看見別人有困難的時候,盡力幫助別人,向社會傳遞一份愛心,傳遞我們的正能量,勇敢的做位有道德有志氣的人。

最後,我要謝謝煩煩,在會議結束時及時給我送來了食品和水,給我的身體及時補充能量!讓我堅持到了最後。這就是一米人,互幫互助,團結一致!

講座心得體會 篇22

物流管理專業,現在再糾結專業這個問題,我已經覺得是種可笑的行為,既然選擇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深入學習了,而這場中百物流儲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惠斌的講話似乎更驗證了一個道理,學什麼專業,不一定將來就會從事與專業對口的工作,而且我的專業不僅僅是涉及物流,更涉及經濟、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現在我覺得廣泛的學習才是對未來的負責。

一個人的經歷就是一本值得品位的書這種付諸於實踐的書就更值得我們去學習,李_提到的三點,無一不是我們現在恐懼的,他的點撥在這一階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第一點上,他説物流不僅僅是送貨,我疑問的是,不是送貨,還能是什麼更為高級的事情,對於這個問題,接下來物流廣泛涉及的各個領域則需要我去關注,去了解。他還説,物流不會隨購物形式的改變而消逝,這一點我卻是深信不疑的,即使是從他的隻言片語,還是從網上道聽途説,我都認為物流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佔重要地位。然而想在這個領域成為人才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從他至今的工作歷程中清晰的看到,複雜多樣的工作經驗以及知識的積累使他如今可以得到這樣的成果。我不能理解與未知的求職工作之苦想,必他是經歷了許多,對於成功的人我都會持一種仰佩的態度,它給了看清社會的另一種方式,突然你會覺得好複雜。一旦與社會聯繫,似乎任何事情都揹負着陰影。我希望我的思想不僅停留在對專業的感性認識上,而是有一種眼光,伸向正在發展的經濟社會,希望四年後的我得到的並不只是一張學位證,而是一種深入內心的能力,一種可以處理事情的果斷。雖然這是一個艱辛的歷程,但我説過我不會停在原地,不會靜待風聲,無關專業,無關課程,無關考試,相關的就是學習。不管能否達到這個標準,我都會為我的未來負責!

講座心得體會 篇23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困惑的一個問題。今天聽了王仁元教授的講座後,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教育孩子首先應從家長及家庭教育做起,父母在以身作則的同時要還要積極培養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的可塑性強,兒童階段更是教育的黃金時期,把握好這個重要的時期,對於一個孩子乃至一個家庭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聆聽今天的講座,有以下幾點體會:

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容易模仿家長的言行,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在校每週五天的教育,老師都是有意識的培養孩子的性格、品行、意志和興趣等等,孩子也易於接受和成長。可是週末的兩天,孩子在家容易受到家長的溺愛,沒有規律的學習和生活,把在學校五天培養出來的好習慣給忘掉了。只有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動去做好家庭教育,孩子才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才能成長為可以遮風擋雨的參天大樹,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益的棟樑之才。

孩子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這些受父母的影響最大。你讓孩子不亂扔衣服,自己回到家後卻隨手把衣服扔在沙發上,還口口聲聲地讓孩子把衣服整理好,孩子會照你説的做嗎?不讓孩子看電視、上網玩遊戲,可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卻目不轉睛的看着放大音量的電視節目或坐在電腦旁忘我地玩着各種遊戲,孩子的心裏會怎麼想,能感覺到平衡呢?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最好的方式就是陪着孩子一起寫作業,或者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看看書,讀讀報,輕聲地做些家務,讓孩子感覺到他(她)寫作業時父母也沒有清閒,這樣孩子的心裏會有一種平衡感,也願意寫作業了。

家長要多與孩子交流和溝通,哪怕再忙,家長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陪孩子一起説説話,聊聊天,給孩子講講故事。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要注意講究科學方法:首先要善於傾聽。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輕鬆。孩子向您訴説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高興;孩子向您訴説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泄,並表示同情;當孩子向您訴説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着性子聽,表示您關注他的談話內容。這樣,孩子便樂意向您傾訴,父母也可以更多地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賞識導致成功,抱怨走向失敗。對孩子要多鼓勵、多讚賞,不斷培養孩子的自信、自強、自尊和自立。賞識是對孩子的愛,如果我們家長都能用愛的眼睛去發現孩子的優點,用正確的方式指出和改正孩子的缺點,“你能行”,“你真棒”,在家長的鼓勵下,許許多多的孩子在快樂中改變,在快樂中成長。不要因為孩子一次考試成績未達到高分就苛責孩子,而要鼓勵他説“考得不錯”、“考得挺好”,幫助孩子分析沒做對或者沒做出來的原因,找到做題的方法,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就不做束手無策了。賞識孩子會帶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動力、向上的自信,其奧妙就在於它卸掉了壓在孩子心上自卑的巨石,於是孩子的潛能就象火山一樣爆發了。

環境很容易改變一個人,尤其是對孩子很言。有人説:孩子的大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不種莊稼就會長出荒草。由此可以看出環境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夫妻恩愛、家庭和睦,才會使孩子感受到愛的存在,家的温暖。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情是任何感情都無法代替的,做父母的要好好珍惜這種親情。和睦的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積極的,向上的,孩子只有生活在充滿愛的家庭裏才會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才會懂得去愛別人、愛社會。家長要常讀書、常讀報,讓孩子感覺到讀書看報是件很快樂的事情,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會喜歡學習的。

孩子是父母的唯一,做父母的有責任、有義務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培養好,不侈求孩子將來取得多麼偉大的成就,只願孩子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擁有自信自強的心態,擁有獨立的人格,對學習充滿興趣,對生活充滿熱情,對他人和社會充滿愛。

講座心得體會 篇24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心理諮詢,是指諮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通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困惑。心理諮詢事實上是幫助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諮詢的觀念是不對的. 總之,心理諮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二)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後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並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在心理諮詢的活動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悦,我們的心理諮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悦。

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繫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後,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

這學期我還參加了我們學校的心理協會---沁心港灣,這是一個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還為其他同學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務。特別是今年的5. 25活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我,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這裏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kg4y7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