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精選7篇)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精選7篇)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 篇1

11月10日星期六,我們十組全體學員參加了吉大附中的“滋蘭杯”高校課堂教學活動,其中我本人蔘加的是四節英語課的聽課活動。吉大附中此次活動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這對在校主抓教學的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地領略到了四位執教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些優質課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為我以後在指導英語教學方面提高了不少認識。下面就談談我此次聽英語課的一點感受: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精選7篇)

一、通過這次聽課我發現,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我總結本次這四位教師的共同特點是:

1、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證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

2、善於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4、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為後盾,詞彙豐富,課堂充實。

二、這四位教師都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聽課我發現教師的教學理念都發生了轉變,都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整個課堂還給了學生,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教學中注重小組學習,尤其是到某些活動環節,全體學生打拍子等,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了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三、在這次聽課中我發現課前老師都能採用歌曲等自己獨特的引領方式將學生很自然、輕鬆的帶入課堂,激發學生興趣來活躍課堂氣氛,尤其是這幾位老師流利的口語及豐富的肢體語言,都深受學生們的喜歡。

四、課題的引入與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是課程設計的重點。我認為這四位教師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到位。首先,上課前的多樣活動都有意引入每個交流話題,課程開始後,從單詞的講解,到聽力練習,再到對話討論,再到對文章的理解,一環扣一環可以説銜接得非常自然,學生們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進,思維沒有斷點。並且他在每一環節和環節之間的過渡中都在反覆應用本節課的語法重點,孩子們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觸,理解。

通過這次“滋蘭杯”活動,開闊了我的視野,提升了我的能力。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指導教師讓自己的課堂語言更優美?怎樣指導教師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怎樣指導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等。 同時我也意識到在工作中只有激情和熱情是遠遠不夠的,熱情永遠不能跟經驗相抗衡。所以自己需要學的業務知識太多太多。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當中,我會虛心向別人學習業務知識,充實自己,做一個永不自滿的學習者和引領者,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學指導方面的能力。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 篇2

10月16日我有幸目睹了全市各縣區的優秀教師的英語課堂實錄,感覺受益匪淺。他們流利的英語口語、現代的新課標理念、新穎的設計、清晰的思路、靈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聽課中,我深深感覺到:“走出去,總會有收穫”。通過這次聽課,我感覺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每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並借鑑的東西。 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與市級優秀的差距。同時我也對自己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學生們更喜歡上課?怎樣培養學生們的能力?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我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學習是短暫的,但我收穫頗多。 一、重新認識了自我

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英語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英語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在英語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 英語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 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英語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

二、對英語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英語課以語言為對象,強調以任務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這個就是知識點。我通過此次學習之後,明確了英語課最終的落腳點是不僅僅在知識上,還要能解決將來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最終讓孩子通過學習 英語來達到交流的目的,以此為最終目標。

聽了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讓我明確了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同時還是一個師生情感共融、共同成長、共同探 求新知的完整的生活過程。因此,教師教學行為將發生巨大的轉變,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選擇,要超越書本,發表獨立見解,教師要大膽創新,使教學成為充滿 創意和激情的過程,要解放學生,為學生創設自由思想和自由選擇的空間,學會容忍學生的錯誤,鼓勵學生質疑,學會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還要注意向學生學習, 師生共同成長。

通過聽一些教學技能,我對英語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英語課以語言對象,強調以任務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這個就是知識點。在教學總體目標上注意興趣,體驗成功和培養自信;在課程實施上注重創造學習環境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注重參與實踐和創新發展; 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注重培養語感和交際能力;在教學評價上,注重運用激勵機制和多元評價。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聽、説、讀、寫、譯的教學技能,給英語教師指 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確了作為一名合格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三、對教材的把握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

作為一名教師,我知道了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不泛包括師生互動,學生主體等,但我覺得關鍵還有對教材的把握,通過培訓,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學生, 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圍繞課標可刪可增,另外要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聽、説、讀、寫的能力,也就是説在課堂中,Pairwork和 Groupwork部分不但要練,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勇於張口,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英語課堂。其次,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現代心理學家認為:“凡是被學生認為不愉快的事,不如被他們認為愉快的事記 得牢,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經意識就為知覺所抵制。”如果學生一想到上英語就怕。一見到英語老師就心慌,那麼他們就很難學好英語了。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 趣,使他們消除害怕心理。在上課時,我儘量要求自己做到聲音響亮,在適當的時候,帶點有關的笑料,補充有關背景材料,有時深入淺出,講個別有關的小故事, 無非在乎加深理解,這種生動的形式,對差生尤其重要。只有他們聽得進,才有可能談得上吸收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經驗的教師……是用講課的內容來 “拴住”學生對教師的講述和講解的注意力的。”又説:“請你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只有消除 學生那種緊張、害怕、反感、壓抑的情緒,那麼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學習場面就會隨之出現。

通過學習與交流,使我深刻感受到轉變觀念不能只停留在認識上,更應該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去取得實效;通過學習與交流,使我知道應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樹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創設豐富有趣生活化的學習情境,開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學媒體,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使每一位學生學有所獲,得到較好的發展;通過學習與交流,還使我學到了一些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了專業技能,同時,也增強了自己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能力。培訓中,面對不同風格的名師、專家,聽着不同類型的講座,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擊。雖説這些天的學習在教學實踐中不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頓悟:身為教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藴,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新的教學理念更強調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這種改變要求教師不能再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肩負起培養人的重任。教師不再是學生的主宰,教師和學生是兩個平等的團體,在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激勵人、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幫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

通過這次學習,我更深切的體會到“英語的工具性”的重要性。語言是一個載體,是一種工具。 它的目的是交流。要想熟練的使用這個工具來達到交流的目的,它就應該是聽説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綜合,最後以“説”的形式呈現出來。然而,在實際英語教學過 程中,迫於生學壓力和各種考試的檢測手段以及教學條件的限制,有些時候,我們難免做得有些本末倒置,把大量精力放在閲讀寫作等技能的訓練上,而忽視了 “説”這個語言最基本的技能,忽視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從而把英語學成了“啞巴英語”。因而,只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 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知識潛能,改變“單調壓抑”的課堂模式,向英語口語化的課堂邁進,向充分互動的課堂邁進。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自哪裏?來自不斷更新的 教育理念,來自我們的不斷髮展的教育實踐,來自我們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和學習,來自我們永不停息、充滿愛的心靈深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把學到的知識, 多用在實際教學中去,力爭使自己和學生共同進步,為英語教學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 篇3

國中英語新一輪課程改革後,向我們廣大國中英語教師提出了挑戰 ,教師該怎樣教學生呢?作為國中英語教學工作者應竭力圍繞這一中心做到:新教法以學生為主體,就必須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語音訓練,打好語音基礎;注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單元檢測,保證新 教材的教學質量。

聽、説、讀、寫是EFC教材的教學手段,也是這套新教材要求達到四會的目標——培養出具有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一批新人。這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點,也是我國英語教學歷程中的一個顯著轉折點。如何適應並且能教好這套新教材,是擺在我們國中英語老師面前的一大課題。對如何教好這套教材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外語教學專家説,情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至少與認識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man甚至認為,情感與性格是啟動認知技能發生作用必不可少的發動機。興趣的培養和發展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轉化為學習動機,而且也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反之,學生若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快樂之事,而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因此在教學中必須不斷創造能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條件,環境和氣氛。

1、明確學習目的,在運用中增強學習興趣。中學生年齡小,閲歷少,對學習英語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們把英語只看作升學考試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於難記的單詞、語法和發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除了從道理上宣傳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使學生儘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嚐到樂趣。如開展一些情景對話,值日生每天用英語彙報情況,在學習中組織一些英語遊戲等。還要儘量組織好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朗誦會,各種英語競賽,學唱英文歌曲,閲讀簡易英文書報。辨認日常生活用品上持有的英語説明等。

2、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和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並獲得知識,它有利於培養學生 的學習興趣。創造輕鬆愉快氛圍的關鍵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係,同時也是師生雙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係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為學生所喜歡的老師一走進教室,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要以自己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不以權威監督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而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於開口講英語。

3、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方式有利於保持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整節課學生大多當錄音機,而教師講的內容多,都是語法,很少讓學生自己動口(除了提問),恨不得一下子全倒給學生,這樣學生一節課都在忙着記筆記,教師又講得很累,課堂上學生收穫就是一本本筆記,課內消化不了,課後怎能吸收?現以

Book I lesson74 為例講新課改前後教法。

A: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B: I'd like a glass of milk and an egg.

A: Would you like some bread?

B: I don't think so, What about you?

A: I'd like some cakes.

以前教就按“我講你聽,我寫你抄”的方法來教,先自己翻譯一下課文,再解釋 Would „„ like 的句型和 some

的用法,舉了許多例子,講得口乾舌燥,效果不佳,新課改後,我是這樣教的: Step One :看課本聽錄音一遍,然後關上課本,再聽錄音兩遍,訓練聽力。

Step Two :聽完錄音,叫學生自己譯課文,並提出問題,這時可能出現“ Would „„ like ”“ Do „„ like ”混淆。可以幫學生區別,讓學生自己以“ Would „„ like”造句,多讓學生髮言,這樣全班印象較深。再啟發學生找出一個特殊用法的地方,對找出來的學生加以表揚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再點一下 some 的用法,some 不一定只用於肯定句中,在表示委婉請求、徵求意見提出建議的一般疑問句中,也可用 some ,讓學生自己舉例鞏固,這樣這段對話大家都理解透徹。

Step Three :教師讓全班讀對話,分組讀對話,叫學生扮演 A 、 B 進行對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可調動課堂氣氛。

Step Four :不看課文,就自己早上吃什麼的實際自找搭檔,兩個人來對話,讓聽説讀寫全面得到訓練。

一種好的教學形式連續不斷地使用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單一的形式容易導至大腦刺激的單調,使興奮轉化為抑制,降低學習效率。而從心理上講,中學生正處幹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和練習形式,如簡單重複太多,學生也會興趣鋭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採用多種形式,如做遊戲、講故事、觀看幻燈、錄相、聽錄音、進行有趣的比賽和角色扮演、唱歌曲等。

(二)重視語音,打好語音基礎。如果能夠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也就拿到了英語入門的鑰匙,也是練好聽、説、讀、寫的基本功的基礎。

教科書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語音教學,緊密結合字母單詞和句子的教學,系統地安排了語音練習。因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把握要求,把語音教學貫穿於始終。把語音教學作為七年級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長期訓練階段側重,綜合提高。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自身語音,充分發揮課本錄音的作用。聽音是語音教學的根本方法,要堅持先聽音後開口,做到聽清發準。讓學生在學語音的過程中儘可能地受到正確的語言薰陶。

通過聽課和學習《英語課程標準》,我能體會到在新課改中首先轉變的就是觀念,教學目的上要轉變觀念,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把系統的傳授知識作為重點,目的在於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大量的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條理性。教師在教學中把知識範疇、重點、難點反覆掂量估計,圍繞它來展開自己的教學過程,通常會忽略掉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培養,如今社會的知識更新很快,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而且使學生具備終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如何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達到這一目的。

其次在教學策略和方法上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把“金子”變成“點金術”。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學生的英語科學素養是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的,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變成怎麼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新教材將探究性學習貫穿於全書的各個欄目中,因此,在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實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學策略上要確保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改變過去重結果輕過程的做法,重視探究過程,不拘泥於某一種形式,從而達到預期目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學聯考這個指揮棒依然牽掛着每個人的心,所以老師們都認為探究並不是每節課都要去做的,一是受到課堂時間的影響,二是受到一些設備的影響,所以只能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地進行,在講課時一些注意點還是要好好把握的,把知識點貫穿到自己的課堂中去,教給學生的知識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所以上課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願意去學、感興趣去學。

第三在教學內容上要轉變觀念,打破學科之間的侷限,要重視知識之間的遷移。英語科學教學是整體教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教學目的常常是跨學科的,各科教學目的都在於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學科侷限,立足於英語學科,通過生物學科的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書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 篇4

自國中英語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在教學中遇到了不少困難,但同 時也體驗到了很多樂趣,以下就是我近一年來在教學工作中的一點體會:

一、形體語言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作用 人類表情達意的語言形式有兩種:有聲語言和形體語言,而細膩系統的有聲語言是人類特有的語言形式,也是人與人交往的最基本的手段。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有聲語言的時間性和抽象性的弱點就會暴露出來,此時人類就要借住其他輔助手段進行交際。而我們知道的形體語言就是人類慣用的形式之一。

在國中英語教學中,有聲語言是教師從事教學,培養學生們語感的主要手段。但是往往外來語的陌生的語音,特殊的語法,會使國小生感到與母語巨大的差異,從而在內心產生排斥。因此導致在記憶和理解上的多種學習困難。如果這種困難一點點的堆積到一起,就會挫傷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在教學中採用形體語言教學就能解決這些困難了。 例如:在學習英文26個字母時,我就採用了形體語言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教師們會有同感,在學習英文字母時課堂會很沉悶,學生的積極性差。所以我吸取了這些經驗教訓。再進行這個課題時,充分調動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整堂課處於興奮狀態,我教學生們用手勢拼出字母的形狀,加深他們對字母的認讀。在課堂活動中,啟發學生動腦筋,動手腳用自己的肢體拼出26個英文字母的形狀,學生們各動其腦發揮其能,很快就能掌握。再讓他們加上特定的表情,這樣學起來既快、又有興趣。再者,我根據每個字母的形狀,編了一個順口溜。這種方法符合孩子學習的興趣所在,又容易記憶。例如:學習字母ABCDE等時,我就讓孩子唱出兒歌:“尖角A,雙圓B,半圓C,饅頭D,倒山E”。通過幾遍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就連平時不愛張嘴的個別學生也積極去和別的同學練習,充分調動了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上述教學實踐活動證明了以下三點:

(一)形體語言的形象性,韌性能非常有效地輔助教學。恰當正確的使用形體語言,可以使深奧的事物通俗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事倍功半,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

(二)形體語言等其他手段的運用,豐富了教學方法和手段,打破了單純講課的授課模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學生參與表演示範活動體現出其主體性作用。 (三)形體語言輔助教學更適合低齡學生學習的心理,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激發他們的興趣。所以,特別是在七年級外語教學中,有意識有針對性的使用形體語言會行之有效。

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淺議。新課標明確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在新課程度教改實驗中教師要儘快適應新角色,突出新技術理念,運用新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標是教師備課的指導性文件,只有熟悉課標,才能把握課改的教學方向,備課才能明確教學目標,課堂上才能有效地組織教學。鑽研教材應做到三個字:“懂、透、化”。“懂”就是對教材的設計思路,對課本的主要內容,每個知識點都要弄明白,做到傳授知識正確;“透”,就是不僅要懂教材,而且要做到熟悉,動用靈巧、自如;“化”,就是指教師的教法,要與教材的靈活性、開放性、科學性融為一體。新課標呼喚着教師角色的轉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的傳授者,而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實踐,幫助學生參與、合作、探究、讓學生感受成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使學生對每節課都來充滿好奇和喜悦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 ,也就是説,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新課程倡導體驗與參與式學習,培養學生綜合適用語言的能力和創新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體驗、合作、探究和交流中學習成長。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潛在的非智力因素的優勢,想方設法加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創造性地給學生提供多種學習英語的環境,讓課堂訓練內容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調動學生和積極性,使他們產生一種輕鬆、愉快、主動的學習情緒 ,學生的思維就能與教師同步。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 篇5

很榮幸能和各校的老師一起參加這次的國中英語新課標和教材的培訓,經過這兩天的培訓,對新課改有了一定的瞭解與認識。新課改對我們每一個老師來説都是一種挑戰,通過這次的培訓,我相信在這次課改中能有新的發展和突破。以下是我通過幾方面考慮得來的心得。

一、 明確目標。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提倡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説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 改變英語教學方法。過去的在英語教學中總是老師講,學生記。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聽眾,學生自由練習很少,口語、聽力非常差。現在我們要轉變這種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學生。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處於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率呢?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學中應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學生。合作學習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沒有獨立思考就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將流於形式,質量不高。有準備的討論交流,才可能是高質量的交流。提出一個探究性的問題,給學生思維空間。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在於老師的調動。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後,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雖然我們的教學條件有限,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運用實物、自制教具來使課堂形象生動。

3、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整齊劃一,束縛了學生創新潛能的發揮。教師要重視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學生。不能用一個水平衡量學生,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認識,讓課堂成為學生髮揮個性的天地,成為自我賞識的樂園。

4、創造性運用教材。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材只是書面的東西,而且所載的信息是有限的。傳統的教學與新課程教學有很大的區別,以往的教學只是要求講解知識點,而現在的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從獨立學習轉向了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變化,從接受學習轉向探究式學習。5、要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怎樣能使學生動起來:(1)激發學生在課前準備階段動起來。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認真地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設計教法。我們在備課時,不僅僅侷限於我們老師自己備,同時也可要求學生參與。(2)引導學生在導入新課階段動起來。是否成功地導入新課直接關係到這堂課的順利進行。我通常都是都是通過值日報告來導入,一方面鍛鍊學生的口語,一方面訓練其他學生的聽力。這種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每天如此會引起學生的厭倦情緒。如果教師能增加一些新花樣,變換一下方式的話,學生的注意力一定會保持集中。如可以小競賽、講故事、做遊戲等等。(3)鼓勵學生在練習中動起來。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直觀的情景下輕鬆、愉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新課程改革強調能力,但更應注重基礎。處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國中英語教育,可謂是英語學習基礎的基礎。國中英語基本上是大部分地區英語教育的啟蒙教育,其目的應是學習一些基本知識和培養一些基本技能,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而不應是重在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教師以學生的英語學習為中心,紮實抓好課堂教學,讓學習落到實處。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是國中學生連英語的皮毛都尚未弄懂且情緒極易波動,他們不是很明白教學的重難點,所以我個人覺得課堂的主動權還是應該屬於老師的,老師來安排和調節課堂教學活動,監控教學過程。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 篇6

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一個爭論就是:這套教材到底適不適合農村學校的學生?部分教師認為這套教材具有強烈的時代感,知識內容切合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 ---口語交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符合當前英語習慣的純正英語。而部分教師則認為這套英語教材不適合農村學校的學生,因為這套英語教材要有六年的國小英語基礎學生才能開始學習。而我們的國小生大部分在國小沒有學過英語。教師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彌補。再者,這套教材詞彙量多,對於沒一點英語基礎的學生來説難度太大。教師在教學進度上根本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在爭論的最後,各位英語教師達成一致的看法:新課程更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更要加強教學反思,要把教學反思落到細處、實處,注意課堂知識的構建,注重學生的實際能力的考察。下面就新課改談談個人體會:

一、新課改,新變化

隨着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將會給整個基礎教育帶來新的變化。

1、新的課程目標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此次課改的重點是一改過去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趨向,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新課標增加了情感因素、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發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

2、新的教學模式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應該形成一種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應該形成一種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3、新的評價機制新的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全面和完整,不但沒有忽視結果性評價,而且着重形成性評價。新標準認為,評價應有利於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考試檢測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評價機制應包括對課程的評價,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檢測,對教師教學的檢測等。

二、課改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課改形勢是好的 ,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表現為:

1、課堂教學方面的具體問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也反映出不少的問題。有的緣於教學觀念,有的緣於教學能力,有的緣於教學條件。余文森教授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成績與問題反思》(《課程.教材.教法》20xx年第5期)一文中談到的四大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具體談四點:教學目標的虛化、教學內容的泛化、教學過程的形式化、教學手段的不合理。

1.1教學目標虛化新課程確立了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與教學目標,這是發展性教學的核心內涵,也是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十分注重追求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但是,由於對三維目標的設計和操作缺乏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在實施層面上便出現了教學目標的虛化現象。突出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知識、技能目標,該實的不實。知識、技能目標是三維目標中的基礎性目標,然而,由於認識上的片面和觀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課堂上,最應該明確的知識、技能目標,反而出現缺失或者變得含糊。第二,過程、方法目標,出現了“遊離”的現象。首先,由於“過程、方法”這一維度的目標,是以往課堂教學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師設計這類目標的意識不強,有些教師是有明確的意識,卻在設計和操作中明顯地出現了“遊離"現象:遊離於知識、技能目標之外,遊離於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之外,遊離於學生髮展之外,從而使過程、方法的價值喪失殆盡。第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出現了“貼標籤”的現象。總之,目標的多維化以及對目標的不當定位,致使教師教學中常常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1.2教學內容泛化由於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經驗,在實施層面上便出現了教學內容的泛化現象。突出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卻忽視了學生對文本的閲讀理解,過早或過多地補充內容,海闊天空,甚至偏離文本而大談從網上查閲到的資料,大量補充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學活動失去了認知的支撐。第二,為了情境化而設置情境。情境設置應該自然的,而不能“為了情境化而設置情境”。第三,聯繫實際變成了一種裝飾。教學內容所聯繫的實際,必須是真正的實際,而不是給知識教1.3教學過程形式化新課程課堂教學方式出現了多樣化的景觀,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多樣化的背後,透露出浮躁、盲從和形式化傾向,學生內在的情感和思維並沒有真正被激活。

第一,“對話”變成“問答”。可以説,新課程所提倡的對話教學是對傳統獨自式教學的超越。但實踐上,卻有不少教師把對話等同於師生問答。實際上,發生在課堂上的有些師生問答,其實並非真正的教學對話。第二,合作有形式卻無實質。當前大多數課堂裏小組合作學習處於一種自發階段和隨意狀況,不少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組織形式時偏重於形式,缺乏對其內涵的深刻認識和反思。第三,有探究之形,卻無探究之實。應該承認,這也是當前探究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4教學手段不合理表現為現代教育技術不用或濫用。農村學校教學手段的運用方面進步不大,甚至有走下坡路的傾向。非但計算機輔助教學未能跟上,就連原有的幻燈、錄音機的使用也越來越少。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學科教學。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集中表現為刻意追求多媒體運用而帶來的課件氾濫,在多媒體課堂,有的課成了一張張幻燈片的播放,一放到底,把過去的“人灌”變成了現在的“電灌”;有的課儼然成了“網吧”,學生各自為陣。我們發現,在課堂上明明是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實驗完成的,結果卻被課件的模擬演示所代替;明明是需要學生通過文本描述來實現自我想像、聯想、體驗與感悟的,卻被教師精心製作的多媒體畫面同化到一種認知與體驗上去。這些認識上的偏差,亟待澄清;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有效途徑、方法亟待研究。

2、從學生學習狀態中反映的問題

2.1國中學生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在某些學校的課堂觀察中發現,一節課中毫無反應的學生有近20%,似聽非學的也有近20%,只聽不寫的有約40%,只有10%-20%的學生臉上有積極參與的神色。從這樣的情況粗略地估計,40%的學生的學習困難是態度原因,另有40%學生的學習困難是方法原因,這樣的學習狀態令人憂慮是不言而喻的。

2.2學習心理負擔重學生問卷調查顯示:有近70%的學生認為學習負擔過重。其實,學生不僅因為數量而負擔重,也是因為對學習內容不大感興趣,而導致的學習心理負擔重。其原因主要有:教師的教學不能較好地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體會不到知識的來源與價值;課堂教學、作業從內容到形式都顯得單調枯燥;家長和教師過於看重考試成績導致學生心理壓力大和逆反心理。

2.3國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國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變化最快的時期。目前教師對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和心理健康瞭解不夠,也缺少該方面的教育能力,往往採用簡單的教化去面對有着紛繁原因的心理問題,導致學生的心理牴觸,早戀、出走現象時有發生。加上家庭教育輔導等方面的欠缺,使得“育人”沒有很好地與“授知”形成配合。

三、建議與對策

從調研中,我們深深感到我市國中課程改革的艱鉅與困難,思考並尋求對策是責無旁貸的,本人建議:

1、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我們今天的教育是為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新課程的另一目標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方式。

2、改變教師角色新課程要求我們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他們構建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往的學習平台。那麼學習方式的改變關鍵是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模式的改變又在於教師角色的改變,新課程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要讓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參與教學活動。在這種模式下,就要轉變教師的角色,才能建立起一種民主的、師生平等的、情感交融的新的學生觀和師生關係。因此對學生來説,教師的角色要由:管理者變為組織者;傳授者變為參與者;控制者變為幫助者;主導者變為引導者;仲裁者變為促進者。對於課程與教師的自身發展來看,教師的角色要由:教書匠變為研究者,教師要學會反思和創新;實施者變為開發者,既是課程的實施者又是課程的開發者;執行者變為決策者。

3、正確看待“差生”

不少老師會抱怨班上的“差生”太多,自覺不自覺地表現對“差生”的厭惡。這是一種可怕的誤區。要正確對待差生,教師對待差生重要的是要有兩個心。一是愛心,每一個差生都有其閃光之點,可愛之處,只有你用心去愛,具備了愛心,才會真正地關心差生,努力地轉化差生;二是耐心,差生的轉化是一個十分複雜艱難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還常常會出現反覆,因此一定要持之以恆地抓,堅持不懈地抓,才能收到實效。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4、重視教學反思,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反思即研究,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途徑,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教師教學反思的自覺性也及到了明顯地加深,但不可否認,在課改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假反思”的現象,要把教學反思做真、做實。首先,教學反思應符合新課程要求,尤其是以課標為依據。以課標為依據,組織教師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反思,也要對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方法的反思,處理好教學方法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其次,教學反思重點應在學生學習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了沒有?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了沒有?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沒有?學生的情感意志得到了培養沒有?第三,教學反思的形式應靈活多樣,“説”和“寫”是兩種有效方式。“説”:説成功經驗,説不足之處,説問題與困惑。引起大家的共鳴,思維碰撞,產生火花,問題會漸漸明朗,思路會漸趨清晰。“寫”:寫教學案例,寫教學日誌,寫教學反思,寫教學故事,寫研究報告,提升個人理性經驗,也讓同伴共享反思成果。

總之,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通過實踐和反思,充分證實適時的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欣賞與激勵評價,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與應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創新激情,同時使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從而為起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國中英語課改聽課心得 篇7

我認為作為國中英語教學工作者應做到:新教法以學生為主體,就必須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語音訓練,打好語音基礎;重視單元檢測,保證新 教材的教學質量。

聽、説、讀、寫是英語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這套新教材要求達到四會的目標——培養出具有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一批新人。這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點,也是我國英語教學歷程中的一個顯著轉折點。如何適應並且能教好這套新教材,是擺在我們國中英語老師面前的一大課題。對如何教好這套教材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明確學習目的,在運用中增強學習興趣。中學生年齡小,閲歷少,對學習英語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們把英語只看作升學考試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於難記的單詞、語法和發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除了從道理上宣傳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使學生儘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嚐到樂趣。如開展一些情景對話,值日生每天用英語彙報情況,在學習中組織一些英語遊戲等。還要儘量組織好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朗誦會,各種英語競賽,學唱英文歌曲,閲讀簡易英文書報。辨認日常生活用品上持有的英語説明等。

2、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和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並獲得知識,它有利於培養學生 的學習興趣。創造輕鬆愉快氛圍的關鍵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係,同時也是師生雙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係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

3、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方式有利於保持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整節課學生大多當錄音機,而教師講的內容多,都是語法,很少讓學生自己動口(除了提問),恨不得一下子全倒給學生,這樣學生一節課都在忙着記筆記,教師又講得很累,課堂上學生收穫就是一本本筆記,課內消化不了,課後怎能吸收? 一種好的教學形式連續不斷地使用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單一的形式容易導至大腦刺激的單調,使興奮轉化為抑制,降低學習效率。而從心理上講,中學生正處幹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和練習形式,如簡單重複太多,學生也會興趣鋭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採用多種形式,如做遊戲、講故事、觀看幻燈、錄相、聽錄音、進行有趣的比賽和角色扮演、唱歌曲等。

(二)重視語音,打好語音基礎。如果能夠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也就拿到了英語入門的鑰匙,也是練好聽、説、讀、寫的基本功的基礎。

教科書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語音教學,緊密結合字母單詞和句子的教學,系統地安排了語音練習。因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把握要求,把語音教學貫穿於始終。把語音教學作為七年級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長期訓練階段側重,綜合提高。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自身語音,充分發揮課本錄音的作用。聽音是語音教學的根本方法,要堅持先聽音後開口,做到聽清發準。讓學生在學語音的過程中儘可能地受到正確的語言薰陶。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交際能力是通過交際活動培養起來的。交際活動指用所學語言真實地、自由地交流思想,共同完成某項任務。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要精心組織和精心設計,否則學生就動不起來,或動而無效 。交際能力的培養可按照下列幾方面進行由淺入深的訓練。

(1)一般打招呼和簡單的客套話。如: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2)交流信息,介紹自己的好朋友,I have a good friend. He is in Class Two ;介紹自己的 住處,We live in ZhongShan Road; 介紹過去的經歷,I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介紹個人的 一個打算,I'm going to visit Uncle Li。

(3)討論共識。

(4)解決問題。

(四)要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見,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比上課多講一個語法點更重要,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門工具課。因此,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習慣養成的過程。良好習慣的養成,一方面靠教師的示範,榜樣作用。另一方面靠嚴格訓練,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習慣。諸如

1、培養學生自覺預習新課的習慣。

教師可以對新課的主要內容擬幾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看課文,邊看邊思考,不懂的作個記號,上課各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難點、疑點,這樣久而久之學生自己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知識來學習新知識,就懂得了新舊知識的聯繫。在教師來教新課之前,學生對教材就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2 、培養學生用自己語言複述課文,可以給學生 keywords 或自編與課文相關的對話,或是對於課文提出問題來討論。

3、鼓勵學生獨立學習時,試做還沒教的例題練習,先做一遍,不怕錯,讓學生自己摸索和掌握解題方法和規律,也許不會做的,就是課文新的語法點,這樣學習新語法點時,就更專心、認真,更得心應手。

4 、鼓勵學生多閲讀英語報刊、英語課外書,擴大知識面,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目的達到。“教是為了不教”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能做到這點教師自身必須有一定的素質水平,

(五)要重視單元檢測,保證新教材的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每一教學單元進行教學檢測,通過這種手段測試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技巧和能力的真實和綜合應用程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應對測試提出具體的知識、技能、技巧和能力各方面的 要求。

知識方面,要求學生全面地、系統地掌握該單元的基礎知識,尤其是課本中的“四會”內容。

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語言、詞彙、語法知識在聽、説、讀、寫方面體現出來。技巧方面,要求學生在技能基礎上,循環往復,達到對技能的熟練掌握,使技能的運用自動化。能力方面,要求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技巧的基礎上,要有綜合能力,即能把三者結合起來,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

要做好單元檢測,就要求教師必須努力、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依據《大綱》,明確知識、語言範圍。注意傳授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讓學生知道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並準確地講解和反覆地操練。教師要精心設計或選用檢測試題。試題要力求符合《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難易要適中,能夠較全面地檢測學生聽、説、讀、寫能力和初步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要做好檢測後的講評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jlv7p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