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 篇1

首先,我們作為一個企業,大家要有強烈的團隊意識,合格精神,各級管理者及員工本身就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只有全體員工的共同發展和進步,才是企業真正的成功,否則,某一細小的環節差錯和失誤就會造成整體失敗,會大大損害企業的形象。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精選7篇)

其次,大家都必須有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強烈的責任心和與公司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的意識,公司的利益是與個人利益一致的,每個員工都時時有這樣的意識,就有了做好工作的思想基礎。

再者,作為項目經理。要勇於承擔責任,以身作則,關心愛護、合理監督下屬工作,獎罰分明,樹立好的榜樣,帶領大家共同進步。在具體工作中要儘量合理滿足業主的利益,又不能損害公司利益,努力為公司創造最大化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同時,我們要不斷學習相關知識和方法,物管行業發展很快,一些管理理念和方法也在不斷地更新,我們要隨時跟上發展步伐,在努力使公司各項指標符合先進標準的同時,打造蘇房物業的特色,適應市場競爭生存發展的需要。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 篇2

執行力問題是每一個企業都十分關注的事,如何提高執行力,這是每一個企業或是老闆最為關注的問題,提高執行力是需各方面、各級管理人員努力去做的一件事。員工執行力就是保質保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和任務的能力。員工執行力的強弱取決於兩個要素:一是個人能力;二是工作態度。就是説要提高員工的執行力,必須從以下兩個方面着手:首先要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沒有工作能力是不可能按照領導的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的。要提高員工工作能力,應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員工自身必須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二是企業應有步驟、有計劃、分階段地以培訓進修、輪崗鍛鍊、工作加壓等手段幫助員工進行自我提高;

三是企業要進行現有員工價值、潛力的開發。要讓員工發現問題,並在發現問題之後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企業要不斷挖掘員工自身的潛力和價值;

四是選拔合適的人,讓他在合適的工作崗位上工作,對不稱職的崗位人員進行調整或者解聘,這都有助於員工整體能力的提高。

其次,要轉變員工的工作態度。態度不夠積極,是造成員工執行力弱的主要原因。態度是內心的一種潛在意志,是個人能力、意願、想法、價值觀等在工作中所體現出來的外在表現。可以説,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競爭力,積極的工作態度始終是使一名員工脱穎而出的重要砝碼。

轉變工作態度,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是要注重企業文化的形成,通過建立有執行力的管理團隊和嚴格的管理制度,重執行會成為一種優秀文化在企業生根開花結果;從根本上讓全體員工有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大家都有一個積極向上,要求進步的工作態度;

二是員工應持什麼樣的工作態度?如何做到絕不拖延?如何實現從優秀到卓越?調整心態,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從平庸走向傑出。不要總是認為這是小事,其實工作無小事。能把自己所在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做成功,做到位就很不簡單了。不屑於做小事的人做起事來十分消極,不過只是在工作中混時間;而積極的人則會安心工作。"以小見大""見微知着",從做小事中得到認可,贏得人們的信任,我們才能得到幹大事的機會。結論就是: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三是強化員工的責任心,讓每一個員工明確個人的責任;讓員工明確放棄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着放棄了自己在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工作就意味着責任。每一個職位所規定的工作任務就是一份責任。你從事這項工作就應該擔負起這份責任。當我們對工作充滿責任感時,就能從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積累更多的經驗,就能從全身心投入工作的過程中找到快樂。這種習慣或許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當懶散敷衍成為一種習慣時,做起事來往往就會不誠實。這樣,人們最終必定輕視你的工作,從而輕視你的人品。在工作上投機取巧也許會只給我們的部門帶來一點點的損失,但卻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

只要是個人能力提高了,工作態度有所改觀,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做好本職工作,就能夠提高整體員工的執行力。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 篇3

20__年,我參加了發行集團執行力訓練營,雖然已經過去很久,但是當時的情景好像還歷歷在目。六天的課程安排緊湊而有序,內容豐富、形式靈活,每一個人都很激昂,我們吶喊着、我們歡呼着,為了爭得第一而努力着。

談到體會,心中的感想太多太多。在這裏首先要感謝公司給我這次培訓的機會。我從工作後,沒有進行過這種提高自身修養的培訓,一直就渴望能有這麼一個機會讓我系統的學習。另一方面,我也感覺,努力工作不是把工作做到的途徑,還需要講求其他的方式方法。

培訓結束後,讓我受益匪淺,感觸也很多,通過大量相關內容的學習,的體會就是:

要有目標意識。我們只有鎖定目標,盡努力去做,未達目標時則要反思,想出解決辦法並實施,不達目的,永不放棄。

有責任意識。責任有三大標準:1、堅守承諾:做人要誠實守信,一諾千金,做事要盡職盡責;2、結果導向: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一旦鎖定目標就要不達目的不罷休。結果很重要,過程同樣重要.過程是結果走向成功的橋樑,沒有做好過程,就無法獲得好的結果;3、決不放棄:領導以及員工團結一心,永不放棄。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我們要迎難而上;在面對批評和指責時,我們要擺正心態,虛心接受。

“責任創精品,誠信築豐碑”,我們要把學到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學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從而提高執行力:1、不斷學習,提高個人素質和管理水平;2、加強部門溝通互動,集體協作能力,形成一個積極向上,和諧共處具有戰鬥能力的團隊。

認真第一、聰明第二。集體決定的事情,必須不折不扣的執行!執行的過程中認真第一,聰明第二!我對此的認識是:集體決定的事情,是在某個特定環境特定時間下集體“智慧的點”決策,應該立即去執行,即使過程中出現偏差也是正常的,那就需要我們認真的對待,及時的通過集體的智慧去修正。而不是以下兩種狀況:一是等待所有的事情再度清晰,然後再去執行;因為時間是寶貴的,未來是未知的,只有走的越近了才能看的越明白;二是在執行的過程中擅自調整方向;這是很危險的,也許你是對的,但是對與錯總是各佔50%的可能性,如果是錯了那麼帶來的災難將會是巨大的,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今後的工作,有了更加充足的信心;讓我查漏補缺,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要有競爭力,必須提高執行力。我們提高執行力,就是要樹立一種嚴謹些、再嚴謹些,細緻些、再細緻些的作風,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以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折不扣地執行好各項重大戰略決策和工作部署,把小事做細,把細節做精。

以下是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我個人覺得好多人,不管是做到那個職位的管理層、還是一些基層員工,都是領導給工作就做,也不管工作的質量、完成的效率,好多員工都覺得我完成了就好,至於做的怎麼樣,是不是達到要求他們覺得是老闆、上級去制定的,(好多人都是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沒有問題,至於你的上級對你的批評覺得是出於私人的情緒,並非出於工作上的)就像文章説到的最終落實下去,就成了蜻蜓點水。只是做表面文章。

執行就是有結果的行動。而提供的結果必須是一個有時間底線,對企業和他人具有明確的價值,並且完成後能夠拿出來可供他人檢查衡量的東西。只要缺其中任何一個要素,就等於沒有提供結果,就説明你沒有完成你的本職工作。

第一,態度不等於結果。做為一名員工,可能會經常説這句話:“我沒功勞也有苦勞,為什麼對我這麼不公平?”或“我已經盡努力了。”覺得自己很委屈。試問:一個企業的人事主管工作態度非常好,每天上班第一個到,每天下班一個走,而且每天上班都是埋頭苦幹,但企業的人力資源配置卻時時跟不上來,那麼你覺得這個人事主管合格嗎?他有沒有給公司和他人提供具有明確價值的結果呢?答案是肯定的:沒有。如果每一個員工都是隻求苦勞,不求功勞,試問:這個企業還能長期發展下去嗎?因此,態度和結果是兩個獨立的系統,態度好固然重要,但同時也要注重結果。做為一個企業,對態度好的員工要表揚,同時也要處罰達不到結果的員工。

第二、職責不等於結果。所謂職責就是對工作範圍和邊界的抽象概括。我們經常會説“我該做的都做了”。沒有結果意識,職責就是一紙空文,該做的都做了,有沒有結果呢?完成職責固然重要,但同時也要有結果意識。做為一個企業的員工,完成職責的結果就是讓客户滿意。只有讓客户滿意,才能説我們完成了職責,做好了工作。

第三、完成任務不等於結果。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説法,還有比如:用結果交換自己的工資,用價值來衡量結果。我知道在很多企業裏,有很多員工,他們在為自己工資太低而吶喊,但很少甚至沒有一個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不高而較真。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的發達,企業越來越注重人才,也就是具備創新能力和創造結果的能力。如果要你在一個企業裏佔有一席之地,只要不停的學習,不停的吸收新鮮的東西來充實自己的大腦,才能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思維,與企業一道成長。

此次的培訓更讓我明白,高效執行力不單是管理階層更應該是每一名員工應具備的工作作風和態度,如果是一個目標,一個上級交代的任務不能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即使是再好的戰略或決策,都會付諸東流。通過一些詳實的案例和資料以及精闢的講解,通過以KPI(目標績效考核)方式詮釋出來,讓我明白,執行力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團隊文化,是不折不扣,按質按量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和責任。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 篇4

__年_月30日,醫院組織學習胡書孝教授主講的執行力知識的學習,使我熟悉到甚麼是執行力,簡單的定義是:按質按量、徹徹底底的完成工作,曉得管理就是服務。對待工作,不找任何藉口,不找理由,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體現出老實、負責、敬業的精神。結合到我們平時工作中,我以為要進步領導幹部的執行力,必須解決好執行的題目,把執行變成自動自發自覺的行動,下面就此談一點個人在此學習中的熟悉。

一、努力提升業務素質和解決題目的能力,做到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對待平常工作,不要總找藉口,要從本身動身,不斷加強學習更新觀念,不斷分析熟悉進步自己,改變不執行不作為的不良習慣,自動自發的做好本職工作,我們在執行某些任務時,總會碰到一些題目,而對待題目有兩種選擇:一種不怕題目,千方百計解決題目,想方設法消滅題目,結果是美滿完成任務,一種是面對題目,一籌莫展,不思進取,結果是題目仍然存在,任務也不會完成,反思對待題目的兩種選擇和兩個結果,我們會不由自主的問到,同是一項工作,為何有的人能夠做的很好,有的人卻做不到呢?

關鍵是一個思想觀念熟悉的題目,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前途,觀念轉變,思想解放具有“核裂變”效應,能夠產生推動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轉變觀念,解放思想,才能始終保持快速發展,才能始終佈滿蓬勃旺盛的精力,我們要熟悉到,任何一個事物的發展,不單單是戰略決策等等,更重要的是各級職員的執行能力。

二、進步執行力就要做到面對困難、勇往直前,如胡教授所講的唯物辯證法以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風平浪靜的,以工作實際動身,加快知識更新,優化知識結構,不斷豐富和做好本職工作的知識武裝和知識儲備,做到學以致用,用有所成,在發現題目中主動思考,終究把學習體會和工作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解決題目,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三、熟悉的高度決定執行的力度,對上級的唆使和下達的工作任務,熟悉不到位,不能很好地領悟領導的意圖和工作的重要性,就會消極懈怠,馬虎應對,甚而隨便下降執行的標準和要求,熟悉到位,是我們提升執行力的原動力,只有把思想切實同一到上級的決策高度上來,才能徹徹底底、善始善終地執行各項指令,在工作中放不開手腳,凡事都要等到萬事俱備,有十足掌控才敢往做,怕有閃失,怕出錯誤,怕負責任,前怕狼後怕虎,顧慮重重,憂心忡忡,在等待觀看中失往良機,最後甚麼都沒做成,甚麼也沒做好。

四、進步執行力就要做到老實做人,認真做事,我們常説,誠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做人要有一個做人的標準,做事也要有一個做事的原則,但具體到實際工作中,經常是有制度,有措施,也有違章,究其緣由,就是一個態度題目,一個責任感強不強的題目,一個做人是不是老實,做事是不是認真的題目。

聯繫到我們平時,對待每位前來辦事的職員,要用一顆感恩之心,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待,這樣才會有一種良好的心態,才會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老實認真地執行好領導的每項決策,要時刻牢記執行工作,沒有任何藉口,要把服從為美德,工作中無小事,工作就意味着責任,不管在任何崗位,不管做甚麼工作,都要懷着熱忱,帶着情感往做,而且要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做好,對待工作,不要説不行,有時困難重重,也要果斷往執行,他人不會幹的,自己要能幹,他人會幹的,自己要更會幹。

五、進步執行力沒有,只有更好,當一個人在工作中做出優良成績,遭到表彰嘉獎時,總是説,我做得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爭取更大的成績,這是一種戒驕戒躁和老實謙虛的表現,但也同時説明一個道理,那就是,不管幹甚麼工作,做甚麼事,固然獲得了一定成績,但盡不是終究的,只能算是階段性的成功,還要再接再礪,好上加好。

六、目標在展現過程當中,監督就是追蹤考核,確保一個科室,能依照規劃的時間進度表往實現他的目標,我們就要不斷監督和跟進,就可以有效暴露出規劃和實際行動之間的差距和題目,使管理者採取相應的行動來調和和糾偏,從而按時完成階段性和整體性的目標,監督假如得不到嚴厲的對待,輕易造成職責不明確,沒法考核,對目標的完成得不到保障,結果是執行不到位,結合實際工作,我以為,我們單位實行的“績效考核”制度,就是進步執行力的重要舉措,對各科室及每個職工的工作進行了細分和量化,便於考核,做到賞罰分明,這將對規範工作程序,強化辦事效力,進步大家的責任意識和執行力起到積極的增進作用,監督是成功保證,執行鑄造輝煌。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勤于思考、多學多幹,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進步,我將這次學習作為出發點,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掌控好每個環節,把執行力貫串學習中,真正將治病救人的人性主義精神發揚光大,為我院的進一步振興做出貢獻。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 篇5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在為取得成功而設計着宏偉的藍圖。然而,走到最後,許多人卻事與願違收穫了成功的反面---失敗。面對失敗,我們常常將責任歸咎與自己的制度不夠合理;常將責任推諉於企業的策略不夠正確,卻很少能去思考自己是否認真地將計劃與策略執行到位。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企業怎樣脱穎而出?一句話,不折不扣地執行!

任何企業只要能狠抓落實,就一定會取得成績;而落實不到位的企業,制度自然成了一張白紙,決策也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有一家大型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面臨破產,後來這家企業被美國的一個大財團收購,企業人員都在翹首以盼美國人能帶來什麼先進的管理理念,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只派來了幾個人。除了財務、管理、技術等重要部門的管理人員換成美國人外,其他的根本沒動。制度沒有改變,員工沒有改變,機器設備沒有更換。但美方有一個要求:把先前所制定的方針、策略和制度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結果不到一年,企業改變了局面,實現了扭虧為盈的目標。為什麼美國人來治理這個企業就能夠取得成功呢?原因就是執行,將一切規章制度執行到位。因為執行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沃爾瑪之所本站以能成為全球零售業的龍頭,海爾之所以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之列,原因都在於他們的員工能不折不扣地執行企業的制度。

執行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促進企業騰飛的助推器;只有執行才能把口頭上講的理論、紙上寫的計劃付諸實施,並達到預期的目標;只有執行,才能使企業在激勵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管理是嚴肅的愛在一些企業,只要談到管理,首先想到和強調的就是要“嚴”,似乎缺了“嚴格”、“約束”、“限制”就不是管理,好像管理就是把人管得嚴嚴實實,只許老老實實,不許亂説亂動。但是,這樣管理的效果會好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管理是一門科學,其科學體現在嚴而有序,嚴而有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而不是沒有根據的“瞎嚴”,也不是管理人員的主管隨意性的“亂嚴”。應該體現出管中有情,情理交融—這是管理藝術之體現;嚴格管理不是冷酷無情,不是把員工當作生產工具和機器,一味地依靠制度來控制員工,而是要從關心和愛護員工的角度出發,通過尊重員工的人格,理解員工的感情,維護員工的利益,保證員工的人身安全,來激發員工遵章守紀、服從嚴格管理的熱情。

從字面上看,“管”者,制約也,是指對嚴格執行制度、絲毫不許偏差的監督、檢查。其表現狀態呈“剛性”;“理”者,梳理也,是按照人的情感、思路及價值取向等對人和事進行號脈治理,其表現狀態呈柔性。“管”和“理”的結合,就是剛柔相濟的結合,也就是説,管理其實就是嚴肅的愛,是一種對每個人負責任的真愛。國內有位備受尊崇的企業家談到自己最深刻的一段成長經歷時説,“文革”後他作為知青回城,在一家運輸公司當司機,他的上司是一位退伍軍人。當時大家都怕這位退伍軍人,因為他太難伺候了;比如,每次他佈置完任務後都會問你:記住了嗎?當你使勁點頭,以為萬事大吉走到門口的時候,他會突然把你叫回來,讓你一字不漏地複述,如果一字不對,便會把你罵個狗血噴頭,最後一句總是“連聽都沒聽清,怎麼可能把事情做對?”後來大家都學會了小心翼翼地傾聽上司的每句話,不敢有半點馬虎,結果任務總能比較準確地完成。

實際上,管理不是對個人的,而是對集體的,是維護集體的利益。管理是一個“局”,個別人非得超越管理搞特殊化,那就是自己“出局”,規範的管理,是一個集體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規範的管理是大多數人利益受到保障的根本;規範的管理,是一個公平環境創設的根本,也是企業對大多數遵循企業發展的人的愛。管理有規矩,管理有制度,管理有約束,管理有人不快樂。

沒有紀律意識的表現1.違背規章,投機取巧。在一些公司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員工經常牢騷滿腹,抱怨老闆的苛刻還公司制度的嚴格,而不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地工作,一會兒工夫就要偷懶或投機取巧,沒人監督幾乎就不能工作。一般人都有正常的能力和智力,但很多人為什麼沒有獲得成功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習慣於違背規章、投機取巧,並且不願意付出與成功相對應的努力。他們渴望達到巔峯卻又不願走艱難的道路;他們渴求勝利,又不願為勝利做任何一點犧牲。2.無視紀律,做事輕率。許多人之所以失敗,往往由於他們的粗心大意、莽撞輕率。許多員工做事不求最好,只求差不多,沒有把紀律制度放在心上;這種懶散、馬虎的做事風格很容易轉化為習慣,一旦染上這種壞習慣,就會對執行力、對執行結果造成極大的傷害;現代社會,公司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將會逐漸走向衰退,而不具備核心能力的人,同樣註定不會有太大的職業發展。3.疏忽職守,好高騖遠。

曾經有人説過:“無知和好高騖遠是年輕人最容易犯的兩個錯誤,也常常是導致太難失敗的原因。”許多人內心充滿着夢想與激情,可當他們面對平凡的生活和實際工作時,卻漫不經心,疏忽職守。企業的營運和發展固然需要有整體性的規劃和全局性的戰略思考,但更需要有種將種種規劃與構想加以實施、完成實際事情的員工。“説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樣連本職工作都不能盡責完成的員工,永遠不會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作用。作為一名職場中人,不管未來發展的前途如何,我們都不要好高騖遠,而要腳踏實地、忠於職守,做好每一件小事,培養自己高效的執行能力。

縱觀公司的各項制度、考核辦法、服務規範手冊應有盡有,三分制度七分執行!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培養自己及員工的執行力,只有這樣才能把各項工作做好。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 篇6

感謝公司給我這次培訓學習的機會,通過參加此次課程,讓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特別是讓我明白了做一個有執行力的人對一個公司的發展和員工個人職業化的成長的重要性。一句話概括即為:個人執行力決定個人的成敗,企業執行力決定企業的興亡。

執行力的定義很簡單,就是按質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務。這是執行力最簡單也是最精闢的解釋。但是正是這麼簡單的執行力,卻是很多個人、團隊、企業所欠缺或者説是不完備的。下面我就從提升員工執行力培訓方面談一談幾點看法。

一、個人執行力是指每一單個的人把上級的命令和想法變成行動,把行動變成結果,沒有任何藉口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的能力。團隊執行力是指一個團隊把戰略決策持續轉化成結果的滿意度、精確度、速度,它是一項系統工程,表現出來的就是整個團隊的戰鬥力、競爭力和凝聚力。 一個優秀的員工從不在遇到困難時尋找任何藉口,而是努力尋求辦法解決問題,從而出色完成任務。要提升執行力,就必須學會在遇到阻礙時不找藉口而是積極的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二、摒棄囫圇吞棗式的盲目執行。有些員工把簡單重複上級團組織的文件和講話精神看着是貫徹執行,好像是上級組織的文件和講話精神的忠實執行者,其實不然。把上級精神與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教條式地執行,這不是真正在執行上級精神,而是對上級精神的消極敷衍。

三、避免老套陳舊的之行方式。不少員工還是習慣於用開會、發文、寫總結的辦法抓工作,似乎工作就是開會,發文就是工作,寫總結就是工作效果,有的甚至錯誤地認為用會議、發文形式安排、督促工作,顯得規範、正統,具有權威性。在這樣的思想支配下,自覺不自覺地把開會、發文、寫總結當成推動工作的“萬能鑰匙”,這導致個別基層團組織工作不踏實,只會做表面文章。

四、執行需要培養自己的自覺習慣,摒棄惰性。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着我們的成敗。在工作中常有的狀況就是:面對某項工作,反正也不着急要,我先拖着再説,等到了非做不可甚至是領導追要的地步才去做。一旦習慣成了自然就變成了一種拖拉辦事的工作風格,這其實是一種執行力差的表現。執行力的提升需要我們改變心態,形成習慣,把等待被動的心態轉變為主動的心態,面對任何工作把執行變為自發自覺的行動。

五、執行需要加強過程控制,要跟進、跟進、再跟進。有時一個任務的完成會出現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的情況,這主要是工作過程未管控所造成的。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每項工作都制定進度安排,明確到哪天需要完成什麼工作,在什麼時間會有階段性或突破性的工作成果,同時要自己檢查計劃實施的進度,久而久之,執行力也就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六、執行更需要團隊精神。大家都聽過三個和尚喝水的故事:當廟裏有一個和尚時,他一切自己做主,挑水喝;當廟裏有兩個和尚時,他們通過協商可以自覺地進行分工合作,抬水喝;可當廟裏來了第三個和尚時,問題就出現了,誰也不服誰,誰也不願意幹,其結果就是大家都沒水喝。這則寓言使我們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在完成一項任務時,缺乏團隊協作的結果是導致失敗。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在做工作時,需要相互協作,相互幫助,相互提醒,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己完成任務的能力。

因此作為公司的一份子,我們要樹立良好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愛崗敬業,提高工作效率,強化執行力,實現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的雙贏。

企業執行力的心得體會 篇7

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在為取得成功而設計着宏偉的藍圖。然而,走到最後,許多人卻事與願違收穫了成功的反面---失敗。面對失敗,我們常常將責任歸咎與自己的制度不夠合理;常將責任推諉於企業的策略不夠正確,卻很少能去思考自己是否認真地將計劃與策略執行到位。當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企業怎樣脱穎而出?一句話,不折不扣地執行!

任何企業只要能狠抓落實,就一定會取得成績;而落實不到位的企業,制度自然成了一張白紙,決策也就成了“水中月,鏡中花”。有一家大型企業,因為經營不善而面臨破產,後來這家企業被美國的一個大財團收購,企業人員都在翹首以盼美國人能帶來什麼先進的管理理念,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只派來了幾個人。除了財務、管理、技術等重要部門的管理人員換成美國人外,其他的根本沒動。制度沒有改變,員工沒有改變,機器設備沒有更換。但美方有一個要求:把先前所制定的方針、策略和制度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結果不到一年,企業改變了局面,實現了扭虧為盈的目標。為什麼美國人來治理這個企業就能夠取得成功呢?原因就是執行,將一切規章制度執行到位。因為執行是一個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沃爾瑪之所本站以能成為全球零售業的龍頭,海爾之所以能躋身世界500強企業之列,原因都在於他們的員工能不折不扣地執行企業的制度。

執行是推動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是促進企業騰飛的助推器;只有執行才能把口頭上講的理論、紙上寫的計劃付諸實施,並達到預期的目標;只有執行,才能使企業在激勵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管理是嚴肅的愛在一些企業,只要談到管理,首先想到和強調的就是要“嚴”,似乎缺了“嚴格”、“約束”、“限制”就不是管理,好像管理就是把人管得嚴嚴實實,只許老老實實,不許亂説亂動。但是,這樣管理的效果會好嗎?答案應該是否定的。管理是一門科學,其科學體現在嚴而有序,嚴而有據。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而不是沒有根據的“瞎嚴”,也不是管理人員的主管隨意性的“亂嚴”。應該體現出管中有情,情理交融—這是管理藝術之體現;嚴格管理不是冷酷無情,不是把員工當作生產工具和機器,一味地依靠制度來控制員工,而是要從關心和愛護員工的角度出發,通過尊重員工的人格,理解員工的感情,維護員工的利益,保證員工的人身安全,來激發員工遵章守紀、服從嚴格管理的熱情。

從字面上看,“管”者,制約也,是指對嚴格執行制度、絲毫不許偏差的監督、檢查。其表現狀態呈“剛性”;“理”者,梳理也,是按照人的情感、思路及價值取向等對人和事進行號脈治理,其表現狀態呈柔性。“管”和“理”的結合,就是剛柔相濟的結合,也就是説,管理其實就是嚴肅的愛,是一種對每個人負責任的真愛。國內有位備受尊崇的企業家談到自己最深刻的一段成長經歷時説,“文革”後他作為知青回城,在一家運輸公司當司機,他的上司是一位退伍軍人。當時大家都怕這位退伍軍人,因為他太難伺候了;比如,每次他佈置完任務後都會問你:記住了嗎?當你使勁點頭,以為萬事大吉走到門口的時候,他會突然把你叫回來,讓你一字不漏地複述,如果一字不對,便會把你罵個狗血噴頭,最後一句總是“連聽都沒聽清,怎麼可能把事情做對?”後來大家都學會了小心翼翼地傾聽上司的每句話,不敢有半點馬虎,結果任務總能比較準確地完成。

實際上,管理不是對個人的,而是對集體的,是維護集體的利益。管理是一個“局”,個別人非得超越管理搞特殊化,那就是自己“出局”,規範的管理,是一個集體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規範的管理是大多數人利益受到保障的根本;規範的管理,是一個公平環境創設的根本,也是企業對大多數遵循企業發展的人的愛。管理有規矩,管理有制度,管理有約束,管理有人不快樂。

沒有紀律意識的表現1.違背規章,投機取巧。在一些公司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員工經常牢騷滿腹,抱怨老闆的苛刻還公司制度的嚴格,而不兢兢業業、盡心盡力地工作,一會兒工夫就要偷懶或投機取巧,沒人監督幾乎就不能工作。一般人都有正常的能力和智力,但很多人為什麼沒有獲得成功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習慣於違背規章、投機取巧,並且不願意付出與成功相對應的努力。他們渴望達到巔峯卻又不願走艱難的道路;他們渴求勝利,又不願為勝利做任何一點犧牲。2.無視紀律,做事輕率。許多人之所以失敗,往往由於他們的粗心大意、莽撞輕率。許多員工做事不求最好,只求差不多,沒有把紀律制度放在心上;這種懶散、馬虎的做事風格很容易轉化為習慣,一旦染上這種壞習慣,就會對執行力、對執行結果造成極大的傷害;現代社會,公司如果沒有核心競爭力,將會逐漸走向衰退,而不具備核心能力的人,同樣註定不會有太大的職業發展。3.疏忽職守,好高騖遠。

曾經有人説過:“無知和好高騖遠是年輕人最容易犯的兩個錯誤,也常常是導致太難失敗的原因。”許多人內心充滿着夢想與激情,可當他們面對平凡的生活和實際工作時,卻漫不經心,疏忽職守。企業的營運和發展固然需要有整體性的規劃和全局性的戰略思考,但更需要有種將種種規劃與構想加以實施、完成實際事情的員工。“説話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這樣連本職工作都不能盡責完成的員工,永遠不會給企業帶來實質性的作用。作為一名職場中人,不管未來發展的前途如何,我們都不要好高騖遠,而要腳踏實地、忠於職守,做好每一件小事,培養自己高效的執行能力。

縱觀公司的各項制度、考核辦法、服務規範手冊應有盡有,三分制度七分執行!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不斷培養自己及員工的執行力,只有這樣才能把各項工作做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grw8o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