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通用7篇)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通用7篇)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 篇1

近日,省委印發《關於深入學習貫徹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的實施意見》,對全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深化省情認識,把握難得機遇,把習的期望和要求轉化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新青海的強大動力,提出了明確要求、具體舉措。貫徹落實《實施意見》,就要把學習貫徹習視察青海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對青海工作的重要批示結合起來,與貫徹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結合起來,明確定位、增強自信,改革創新、埋頭苦幹,努力在“三區”建設中再創業績,奮力開創青海工作新局面。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通用7篇)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全黨必須抓緊抓好的重大任務。”“青海地處西部高原,發展底子薄、任務重,發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比較突出。”紮紮實實推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就要堅持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充滿信心、保持定力,注重協調好速度和質量的關係,解決制約發展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和問題,強化基礎設施、優勢產業、科技人才、生態環境等支撐,推進經濟中高速增長、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努力開創發展新局面。

“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紮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就要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保護優先,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和改革思維,堅持多還老賬、不欠新賬,紮紮實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做好“綠色”這篇大文章,推動綠色發展走向綠色繁榮。

“不論是生態環境保護,還是民族地區發展,都離不開保障和改善民生這項基礎性工作。”紮紮實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就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強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底線、突出重點、改善制度、引導預期,圍繞教育、就業、社保、醫療等民生關切,通過制度創新、政策創新、組織創新,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效益,讓各族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公平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管理教育的主要平台,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性基礎工作,是全黨的重大任務。”紮紮實實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就要堅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認真執行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羣眾路線,全面加強和規範黨內政治生活,深入解決黨內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和矛盾,不斷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鬥性,努力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我省自然條件艱苦,基層基礎薄弱,發展任務光榮而艱鉅。有關牽頭單位、配合單位必須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紮實的作風,認真貫徹落實《實施意見》,凝心聚力把習提出的“四個紮紮實實”重大要求落到實處,為譜寫中國夢青海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 篇2

收穫時節,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似一片金色的海洋,遠處的白扎林場層林盡染,好似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近處的耕地裏掛滿熟透的果實,秋風拂過金燦燦的青稞,就像海面上的一層層波浪。田間地頭,老鄉們忙着收割青稞,樂得合不攏嘴,憨憨的笑容裏掩飾不住的是喜悦。

白扎鄉東帕村,村主任俄格帶領着幾户牧户給阿牛俄色家的地裏收青稞,收割機碾過,俄格就和老鄉們將青稞秸稈打包成捆放到拖拉機裏,拉到家裏曬乾後作為牲畜過冬的飼草料。不一會兒,阿牛俄色家的青稞就收完了,俄格又帶着老鄉們轉戰到了下一個牧户的青稞地裏。

“這幾日,青稞都熟透了,我要組織我聯繫的13户牧户,趕緊將他們地裏的青稞收完。”忙裏偷閒的俄格説。

俄格是老黨員,1984年入黨,1994年至今擔任東帕村村主任,除了村主任外,俄格還有一個特殊的“頭銜”,就是黨員中心户,負責聯絡自己家附近的13户牧民。像俄格一樣的黨員中心户在東帕村有14個,根據地域劃分,14個黨員中心户遍佈東帕村的7個社,聯繫了所有的牧户,黨員中心户向各自聯繫的牧户上門宣講黨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及中央和省委的相關精神,還要聯户幫扶困難羣眾。

俄格作為黨員中心户,除了聯繫牧户學習組織生產外,還幫助聯繫困難羣眾。在俄格家裏,有一個温室大棚,大棚裏種着黃瓜、辣椒、小白菜等。每年,俄格都會教自己的聯繫户種植蔬菜,將自己家的蔬菜幼苗移植給牧户,將自己家種的蔬菜送給其它牧户,幫助困難羣眾改善生活。

黨員中心户制度不僅僅在東帕村,囊謙縣白扎鄉黨員中心户實現了全覆蓋。20xx年,白扎鄉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推進黨員管理便捷化,黨員服務羣眾工作向基層延伸,服務到羣眾最後一公里。

白扎鄉地域廣闊,牧民居住分散,一個村的牧户之間距離近則數十公里,遠則上百公里,服務半徑大,加之牧業生產轉場頻繁,牧區黨員集中難、活動開展難、學習覆蓋難等問題難以解決,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堡壘作用,激發牧區黨建活力,白扎鄉堅持“因地制宜、居住相鄰、易於集中、便於活動”的原則,在全鄉10個村46個社中確定了96户黨員中心户,覆蓋全鄉1.5萬人,形成了“村黨支部——黨員中心户——黨員羣眾”的黨員中心户聯繫服務羣眾的體系。

黨員中心户是矛盾的調解員。去年,東帕村寧達社和吉沙村卡麻社發生矛盾,原因是草山承包時地界劃分不清而產生糾紛,兩個村的兩委班子協商未果,俄格就上門挨個做思想工作,同樣,吉沙村的黨員中心户也是挨門逐户做工作,最後,在黨員中心户的調解下,兩個社重新劃定草山界限,草山糾紛解決的同時也消除了兩個社彼此之間的隔閡。

黨員中心户還是村民事務的代辦員,白扎鄉僅東帕村就有27户牧民搬遷到州上居住,而這27户牧民中也有黨員中心户阿扎,阿扎除了負責日常政策宣傳外,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充當這些搬遷到州上27户牧民的代辦員,平常牧民辦理低保醫保等手續都是阿扎給牧民辦,阿扎也成了牧民羣眾的貼心人。

還有巴賣村巴賣社的桑求,是負責聯絡白扎林場林區牧户的黨員中心户,桑求組織林區牧户成立巡山隊和護林員,從事反盜獵、反砍伐工作,保護了林場的野生動物和植被。

南格、多洛、俄格……一個個黨員中心户,每年僅有300元的工資,200元是鄉黨委政府負擔,100元是村兩委班子負擔。報酬微不足道,但是黨員中心户們還是樂此不疲地奔走在各個牧户家中,草原深處時常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給牧民羣眾帶去了知識,帶去了政策,更是帶去了新思想,他們將基層黨組織服務延伸至每個牧民家中。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 篇3

收穫時節,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似一片金色的海洋,遠處的白扎林場層林盡染,好似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近處的耕地裏掛滿熟透的果實,秋風拂過金燦燦的青稞,就像海面上的一層層波浪。田間地頭,老鄉們忙着收割青稞,樂得合不攏嘴,憨憨的笑容裏掩飾不住的是喜悦。

白扎鄉東帕村,村主任俄格帶領着幾户牧户給阿牛俄色家的地裏收青稞,收割機碾過,俄格就和老鄉們將青稞秸稈打包成捆放到拖拉機裏,拉到家裏曬乾後作為牲畜過冬的飼草料。不一會兒,阿牛俄色家的青稞就收完了,俄格又帶着老鄉們轉戰到了下一個牧户的青稞地裏。

“這幾日,青稞都熟透了,我要組織我聯繫的13户牧户,趕緊將他們地裏的青稞收完。”忙裏偷閒的俄格説。

俄格是老黨員,1984年入黨,1994年至今擔任東帕村村主任,除了村主任外,俄格還有一個特殊的“頭銜”,就是黨員中心户,負責聯絡自己家附近的13户牧民。像俄格一樣的黨員中心户在東帕村有14個,根據地域劃分,14個黨員中心户遍佈東帕村的7個社,聯繫了所有的牧户,黨員中心户向各自聯繫的牧户上門宣講黨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及中央和省委的相關精神,還要聯户幫扶困難羣眾。

俄格作為黨員中心户,除了聯繫牧户學習組織生產外,還幫助聯繫困難羣眾。在俄格家裏,有一個温室大棚,大棚裏種着黃瓜、辣椒、小白菜等。每年,俄格都會教自己的聯繫户種植蔬菜,將自己家的蔬菜幼苗移植給牧户,將自己家種的蔬菜送給其它牧户,幫助困難羣眾改善生活。

黨員中心户制度不僅僅在東帕村,囊謙縣白扎鄉黨員中心户實現了全覆蓋。20xx年,白扎鄉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推進黨員管理便捷化,黨員服務羣眾工作向基層延伸,服務到羣眾最後一公里。

白扎鄉地域廣闊,牧民居住分散,一個村的牧户之間距離近則數十公里,遠則上百公里,服務半徑大,加之牧業生產轉場頻繁,牧區黨員集中難、活動開展難、學習覆蓋難等問題難以解決,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堡壘作用,激發牧區黨建活力,白扎鄉堅持“因地制宜、居住相鄰、易於集中、便於活動”的原則,在全鄉10個村46個社中確定了96户黨員中心户,覆蓋全鄉1.5萬人,形成了“村黨支部——黨員中心户——黨員羣眾”的黨員中心户聯繫服務羣眾的體系。

黨員中心户是矛盾的調解員。去年,東帕村寧達社和吉沙村卡麻社發生矛盾,原因是草山承包時地界劃分不清而產生糾紛,兩個村的兩委班子協商未果,俄格就上門挨個做思想工作,同樣,吉沙村的黨員中心户也是挨門逐户做工作,最後,在黨員中心户的調解下,兩個社重新劃定草山界限,草山糾紛解決的同時也消除了兩個社彼此之間的隔閡。

黨員中心户還是村民事務的代辦員,白扎鄉僅東帕村就有27户牧民搬遷到州上居住,而這27户牧民中也有黨員中心户阿扎,阿扎除了負責日常政策宣傳外,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充當這些搬遷到州上27户牧民的代辦員,平常牧民辦理低保醫保等手續都是阿扎給牧民辦,阿扎也成了牧民羣眾的貼心人。

還有巴賣村巴賣社的桑求,是負責聯絡白扎林場林區牧户的黨員中心户,桑求組織林區牧户成立巡山隊和護林員,從事反盜獵、反砍伐工作,保護了林場的野生動物和植被。

南格、多洛、俄格……一個個黨員中心户,每年僅有300元的工資,200元是鄉黨委政府負擔,100元是村兩委班子負擔。報酬微不足道,但是黨員中心户們還是樂此不疲地奔走在各個牧户家中,草原深處時常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給牧民羣眾帶去了知識,帶去了政策,更是帶去了新思想,他們將基層黨組織服務延伸至每個牧民家中。

共產黨員就要帶領羣眾致富

同德縣尕巴鬆多鎮秀麻村優秀共產黨員、秀麻村磚廠廠長加肉太積極探索完善“黨支部+磚廠+羣眾”的運行模式,大力實施“能人帶動”工程,在他的帶領下村裏按入股形式辦起了磚瓦廠,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磚廠有了很大起色,村民每人每年平均從磚廠分到1200元。磚廠每年還吸收富餘勞動力40多人,有效解決了羣眾的就業難問題。加肉太先後被縣、鄉授予“優秀鄉土人才”、“最美農牧民”等多項榮譽稱號。圖為加肉太(中)和村民一起搬運磚塊。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 篇4

收穫時節,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似一片金色的海洋,遠處的白扎林場層林盡染,好似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近處的耕地裏掛滿熟透的果實,秋風拂過金燦燦的青稞,就像海面上的一層層波浪。田間地頭,老鄉們忙着收割青稞,樂得合不攏嘴,憨憨的笑容裏掩飾不住的是喜悦。

白扎鄉東帕村,村主任俄格帶領着幾户牧户給阿牛俄色家的地裏收青稞,收割機碾過,俄格就和老鄉們將青稞秸稈打包成捆放到拖拉機裏,拉到家裏曬乾後作為牲畜過冬的飼草料。不一會兒,阿牛俄色家的青稞就收完了,俄格又帶着老鄉們轉戰到了下一個牧户的青稞地裏。

“這幾日,青稞都熟透了,我要組織我聯繫的13户牧户,趕緊將他們地裏的青稞收完。”忙裏偷閒的俄格説。

俄格是老黨員,1984年入黨,1994年至今擔任東帕村村主任,除了村主任外,俄格還有一個特殊的“頭銜”,就是黨員中心户,負責聯絡自己家附近的13户牧民。像俄格一樣的黨員中心户在東帕村有14個,根據地域劃分,14個黨員中心户遍佈東帕村的7個社,聯繫了所有的牧户,黨員中心户向各自聯繫的牧户上門宣講黨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及中央和省委的相關精神,還要聯户幫扶困難羣眾。

俄格作為黨員中心户,除了聯繫牧户學習組織生產外,還幫助聯繫困難羣眾。在俄格家裏,有一個温室大棚,大棚裏種着黃瓜、辣椒、小白菜等。每年,俄格都會教自己的聯繫户種植蔬菜,將自己家的蔬菜幼苗移植給牧户,將自己家種的蔬菜送給其它牧户,幫助困難羣眾改善生活。

黨員中心户制度不僅僅在東帕村,囊謙縣白扎鄉黨員中心户實現了全覆蓋。20xx年,白扎鄉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要求,推進黨員管理便捷化,黨員服務羣眾工作向基層延伸,服務到羣眾最後一公里。

白扎鄉地域廣闊,牧民居住分散,一個村的牧户之間距離近則數十公里,遠則上百公里,服務半徑大,加之牧業生產轉場頻繁,牧區黨員集中難、活動開展難、學習覆蓋難等問題難以解決,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堡壘作用,激發牧區黨建活力,白扎鄉堅持“因地制宜、居住相鄰、易於集中、便於活動”的原則,在全鄉10個村46個社中確定了96户黨員中心户,覆蓋全鄉1.5萬人,形成了“村黨支部——黨員中心户——黨員羣眾”的黨員中心户聯繫服務羣眾的體系。

黨員中心户是矛盾的調解員。去年,東帕村寧達社和吉沙村卡麻社發生矛盾,原因是草山承包時地界劃分不清而產生糾紛,兩個村的兩委班子協商未果,俄格就上門挨個做思想工作,同樣,吉沙村的黨員中心户也是挨門逐户做工作,最後,在黨員中心户的調解下,兩個社重新劃定草山界限,草山糾紛解決的同時也消除了兩個社彼此之間的隔閡。

黨員中心户還是村民事務的代辦員,白扎鄉僅東帕村就有27户牧民搬遷到州上居住,而這27户牧民中也有黨員中心户阿扎,阿扎除了負責日常政策宣傳外,還有一個職責就是充當這些搬遷到州上27户牧民的代辦員,平常牧民辦理低保醫保等手續都是阿扎給牧民辦,阿扎也成了牧民羣眾的貼心人。

還有巴賣村巴賣社的桑求,是負責聯絡白扎林場林區牧户的黨員中心户,桑求組織林區牧户成立巡山隊和護林員,從事反盜獵、反砍伐工作,保護了林場的野生動物和植被。

南格、多洛、俄格……一個個黨員中心户,每年僅有300元的工資,200元是鄉黨委政府負擔,100元是村兩委班子負擔。報酬微不足道,但是黨員中心户們還是樂此不疲地奔走在各個牧户家中,草原深處時常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給牧民羣眾帶去了知識,帶去了政策,更是帶去了新思想,他們將基層黨組織服務延伸至每個牧民家中。

共產黨員就要帶領羣眾致富

同德縣尕巴鬆多鎮秀麻村優秀共產黨員、秀麻村磚廠廠長加肉太積極探索完善“黨支部+磚廠+羣眾”的運行模式,大力實施“能人帶動”工程,在他的帶領下村裏按入股形式辦起了磚瓦廠,經過幾年的艱苦創業,磚廠有了很大起色,村民每人每年平均從磚廠分到1200元。磚廠每年還吸收富餘勞動力40多人,有效解決了羣眾的就業難問題。加肉太先後被縣、鄉授予“優秀鄉土人才”、“最美農牧民”等多項榮譽稱號。圖為加肉太(中)和村民一起搬運磚塊。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 篇5

金秋十月,梯田上的花開得正旺,十月金秋,牙合村的人們正忙得“不亦樂乎”。忙着開農家樂,忙着做大做強鄉村旅遊,忙着規劃來年的新願景……

“往年,秋收一過,村民就都閒下來了,可是今年不一樣,在駐村幹部的帶領下,我們村變成了鄉村旅遊點,看着遊客漸漸多起來,我們的幹勁就更大了,根本不能停下來。”互助土族自治縣美麗北方梯田旅遊服務公司董事長魏靖邦説。

位於互助縣西山鄉最北端的牙合村,因地處乾旱淺山地區,村裏公共交通不方便,生產生活條件落後,村民經濟來源主要“靠天吃飯”和外出務工,全村人均純收入不足3000元,貼上了省定貧困村的標籤。

20xx年10月,省上派“第一書記”李曉俊和扶貧工作隊,帶着精準扶貧的政策和對鄉親們的滿滿牽掛,駐到村裏,因地制宜提出了牙合村脱貧致富的思路:聯合周邊的楊徐村共同打造“最美北方梯田”休閒度假村,利用北溝灣梯田錯落有致的地勢和富有韻律優美的自然造型,種植千畝花海;結合原生態鄉村體驗和綠色農家餐飲項目,發展鄉村旅遊;融合種植養殖、農副產品深加工,綜合全村實際情況,分別在八個社科學合理佈局產業。

從今年春天開始,牙合村美麗北方梯田的公眾號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知曉,牙合村的美麗景色也吸引着無數人紛至沓來。

“客人很多,他們來到這裏種種菜,種的是菜,更是一種心情。週末帶老人孩子來,放鬆放鬆,接接地氣還是不錯的,又開心又滿意。他們開心了,我也收益了。”牙合村村民鄭榮賢,今年四月份當上了開心農場的管理員,他每天忙碌的工作都是從關注微信消息開始。在開心農場,他指導農場主種菜收菜,幫助他們鋤草澆水,拍下照片上傳到羣裏,並且提醒每一位農場主不要錯過收菜的時間。

隨着牙合村旅遊產業的興起,村裏不少人家藉機開起了農家茶園。才秀措的開心茶園經過三個月試營業客人逐漸增多,週末天氣好的時候,她的茶園經常是一桌難求。他們用傳統的烹飪方式加工着天然食材,物美價廉的農家菜餚,帶給客人的是家的味道。

“以前我們村裏別説有農家樂,就連個像樣的飯館都沒有,自從駐村工作隊來了以後,村裏的遊客多了,農家樂多了,收入高了,我們脱貧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才秀措一邊打理着手邊的活,一邊高興地和記者聊起來。

西寧市民劉珍告訴記者,從微信朋友圈得知有一處既能賞梯田花海,又能體驗最淳樸的農耕生活,還能吃到最地道的農家飯菜的地方,決定國慶長假來這裏放鬆休閒。

錕鍋饃饃、地鍋烤洋芋、鐵鍋炒雞蛋、手工尕面片……看着菜單上“親民”又美味的農家飯菜,劉珍臉上略顯興奮:“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現在久居城市,反倒渴望再吃一次這種帶着鄉土味的農家飯。”

遊客越來越多了,名氣越來越響了,村民的日子也跟着越來越“火”了。

村民魏林泰老人一家世代居住在牙合村,平日裏耕地種田,閒暇之時還會做點酸奶拿出去賣,今年春天起牙合村開始發展旅遊,老人自制酸奶的銷量也日漸增多。

“我們開發了一個互助最美梯田的旅遊項目,今年是頭一年,有點匆忙,還沒把花種好。明年我們繼續種花,實施花田建設,道路、觀景台都要實施起來,美麗梯田、開心農場、開心茶園都是村民們在公司帶領下開發出來的旅遊項目。”魏靖邦對村裏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因地制宜的各項扶持政策,使牙合村旅遊業得到健康發展。上山看梯田,山下農家樂,逐漸上漲的人氣讓當地百姓羣眾走上了脱貧致富道路。

目前,公司已經完成流轉梯田土地13.33公頃,種植的花卉和經濟作物現已出苗。明年,將繼續流轉北溝灣梯田其他土地,進一步擴大規模。力爭通過宣傳營銷,使“最美北方梯田”成為震撼20xx大美青海休閒旅遊市場最給力的引爆點。

“是大美青海旅遊發展的巨大變化,給了牙合村發展鄉村旅遊脱貧致富的信心。是旅遊扶貧讓我們父輩們建造的梯田,煥發新的光彩。是新發展理念為高原貧困山村點亮了小康的夢想。”李曉俊説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讓牙合村的父老鄉親們腰包鼓起來、腰桿兒直起來,讓牙合村的大齡青年們都娶上媳婦,讓外村的姑娘們嫁到牙合村成為一種榮耀,實現共同脱貧致富。”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 篇6

誰説“南崑崙,北祁連,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無人煙”?誰説柴達木盆地僅僅只是礦藏的寶地?穿越滄海桑田的瀚海戈壁雖然沒有內地擁擠的人羣和繁華的街市,卻並不缺乏燦爛奪目的人文之脈和播撒下的“綠色印記”。

沿着古絲綢南路西行,翻過橡皮山,一個綠廕庇野的柴達木呈現在眼前。沿途望去,一株株駱駝草遍地叢生,雖然不顯眼,卻是那樣地強勁、葱綠;一棵棵舒展着枝葉的白刺,猶如戈壁之蓮;披着一縷縷青絲的沙柳,向人們展示它婀娜的風姿……

清晨,驅車前往距離德令哈市80多公里的國家重點公益林泉水樑管護站。一路顛簸,管護站的房子在戈壁中尤其顯眼。

走進管護站,不大的小院裏整齊地放着4輛摩托車,車收拾的非常乾淨,能看出車的主人們都是“幹練”之人。

管護站一共有三間小房,一間卧室,一間廚房加倉庫,還有一間客廳。客廳裏的陳設十分簡單,一個火爐已經不燒了,兩張靠在一起的桌子和四把椅子,還有一個書櫃和一個報刊夾,“看書就是我們的業餘生活了”,蒙古族小夥吉日格勒説。

泉水樑,因此地有幾口出水的泉眼而得名,離管護站最近的泉水有5公里左右,林站治安員們每天都會輪流去打水。“在這瀚海戈壁,真可以説是上天賜予這片土地上的汨汨清泉。”管護站治安員張世貴説。

開始一天的工作,吉日格勒要開始去梭梭林保護區裏巡邏了。“這巡邏一圈大概要走個200多公里路程。”管護站吉日格勒説。

離管護站越來越遠,大大小小的“沙包”越來越多,梭梭、檉柳、沙拐棗,麻黃、白刺、枸杞等野生植物生長在這裏,牢牢地將沙土抓住,不讓它“跑掉”。

德令哈市林業局信息員靳佔才介紹,這些生長在保護區的野生植物大多在嚴酷的自然條件下經過長期自然選擇而保留下來,具有頑強的生命力,是特殊荒漠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在自然保護及生物多樣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守護好這片淨土,就是我們的責任”吉日格勒説。

如果説泉水樑管護站是海西守護生態的一個縮影,那麼造綠就是海西州久久為功的一項任務了

進入州府德令哈市的315國道兩旁,花枝鮮媚、樹木繁翳,一棵棵新栽的青楊、旱柳、花灌木、檉柳等枝頭透滿了綠色,一個春意盎然的綠色長廊映入眼簾。

53歲的許永輝已經在海西種樹超過了20xx年,他給記者粗略的算了一下,這20xx年來一共種活了近萬棵樹,許永輝介紹説,戈壁灘風大、土壤條件差,植樹難度大,在戈壁灘上植活一棵樹,比養一個娃還難,打井、開地、引水、栽樹,他們這些林業工人每天早出晚歸,但是看到大片的荒漠變樹林,心裏很高興。

許永輝説;“以前德令哈地區風沙大,能阻止這些風沙的辦法也就只能是植樹了,只要植出更多的樹,德令哈的氣候就變好了,我們生活的環境也就越來越好了。”

俯首是春、仰首是秋。像許永輝一樣的林業工人通過年復一年地在戈壁灘上栽樹,一些適合在柴達木生存的樹種——新疆楊、沙柳、沙棗樹茁壯成長,雖然它們不是很美,但它們就是適合在乾旱的盆地裏發芽、成活、播撒出片片綠色。而新的滴灌技術的成功實施,也使這些苗木的成活率創下了新高。

護綠與植綠相呼應,一條林業產業富民的生態文明之路也向前延伸。延伸出的紅、黑枸杞成為“哼哈二將”,既添綠色,又保生態,還能為農牧民賺錢

“枸杞增綠治沙又治窮,林下經濟又延伸出了一系列致富新渠道”,海西州林業局副局長井建青説。

據介紹,今年以來,海西州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原則,創新工作方法,狠抓工作落實,林業各項工作進展順利。落實各類生態工程項目40餘個,落實投資5億元以上,涉及三北防護林、重點公益林、林業產業、封禁保護、自然保護區、森林撫育、城鎮綠化、防沙治沙、林業科技、祁連山生態保護等10個領域。到去年底,已完成造林82平方千米,封山育林131平方千米,落實國家級重點公益林管護面積近13000平方千米,全州已種植枸杞達286平方千米。

如今,柴達木綠色印記的熱力足以令荒野和貧瘠熔化,漫步在柴達木盆地的各個城鎮,街道兩旁煙柳弄影、碧桃灼灼,一棵棵新栽的樹木枝頭綠葉舒展,頑強地在戈壁荒灘上“靚”出了綠色的身影。生態環保的理念深入人心,引領羣眾生產生活潛移默化地顯現出新思維、新變化、新路徑。

四個紮紮實實心得體會 篇7

9月23日,省長郝鵬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對口援青工作情況彙報。他強調,要按照“四個紮紮實實”的重大要求,圍繞大局、搶抓機遇、聚焦精準,以紮紮實實的態度和行動促進新形勢下對口援青工作,努力推動青海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

會上,省委組織部、省發展改革委彙報了對口援青工作情況,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蘇、山東六省市援青幹部領隊作了發言。

郝鵬在講話中指出,對口援青是黨中央為推進青海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6年來的實踐證明,黨中央作出的對口援青決策是完全正確的,得到了各族幹部羣眾的衷心擁護,充分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祖國大家庭的温暖。“十三五”是青海決勝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我們推動對口援青工作,一定要以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和在青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牢牢堅持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工作的着眼點和着力點,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四個紮紮實實”重大要求,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努力開創對口援青工作新局面。

郝鵬強調,做好新形勢下對口援青工作,要緊緊抓住脱貧攻堅這項頭等大事,全力支持我省藏區的安居、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精準扶貧工作,着力提升公共服務質量;要繼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優先位置,突出人才和智力援青,加大教育、醫療、科技等方面的人才培養力度,強化人才支撐作用;要把生態保護建設作為對口援青的重要內容,支持各地實施好生態工程,維護好國家生態安全屏障;要以對口支援為契機加強產業合作,組織引進支援方優勢企業參與我省生態農牧、旅遊文化及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特色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對接、優勢互補;要大力推進援受雙方地區和單位間的結對幫扶,積極推動雙方在文化、學術、旅遊等領域的交流,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郝鵬要求,我省各有關部門和受援地一定要把援青幹部作為寶貴財富,切實解決援青幹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他們施展才華提供良好條件。同時希望全體援青幹部把青海當“第二故鄉”,珍惜機遇,傾情奉獻,努力創出一番經得起實踐和羣眾檢驗的業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g47wm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