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17篇)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17篇)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1

屈原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他的愛國之心是無人能比的。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17篇)

我們怎能忘了屈原,在懷王客死於秦之時來到江邊,顏色憔悴,形容枯槁。“舉世皆醉,而我獨醒。”漁夫勸他説:“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哺其糟而啜起醴?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長歎一聲説:“世人又有誰能理解我呢?楚國日削月割,懷王客死於秦,只剩下無能的襄王與子蘭。楚命不久矣,我又有何顏面苟活於世?唯有一死,乃了我心頭之恨!”乃作《懷沙》之賦,然後懷石投汨羅江一死。後人對此不平,以為楚王那樣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盡忠和報效,我認為這忽視了他作為“政治家”的一面。焉知政治也是一種“理想”。政治家與政客不同,前者是別無選擇的獻身,後者卻是投機。身為“楚臣”,他不能承受楚國亡國的事實。

僅作為一個“詩人”,即使“國破山河在”,亦不必去死,詩人可以以“詩”愛國和救國。他可以為國家的教育事業做出奉獻,但作為三閭大夫必須沉江。屈原的這種“相始終”的精神,是他作為一個政治家面對失敗的'唯一選擇,他把作為“政治家”的責任放到“詩人”之上,這才是屈原對自己的定位。

屈原是不會等到敵國軍隊侵入受辱而死的。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國。他要選擇死,一種自由的、高尚的、獨立的死。“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他悲吟着,高歌着,在汨羅江飽覽他所摯愛的山河大地,從容如歸地赴死。

屈原的`死是偉大的,他為了祖國,為了社稷,殫思極慮,至死不渝,流芳百世,名垂青史。

祖宗給了我們一個清明節。清明時的中國,生人走到死的邊界,冥冥之中的靈魂也來與生人相逢。中國人,不只是活在自己的生命裏,還活在那些傑出的生裏,活在那些傑出的死裏,活在歷史裏,活在未來中。五千年積澱的,絕非只是出土的竹簡,而是這中國式的生命,這使得中國人“精神上的人生”比身體上的人生更為漫長浩渺。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2

一到清明節天公便開始哭泣,望着窗外的情景,想起了那憂傷。

雨中!墓前!一個模糊的身影在哭泣——纖兒的外婆。多美的靈魂啊!卻只能被封閉在這小小的墳墓之中!

一個十六歲的靈魂啊!就這樣與我們永別了!

纖兒!媽媽沒事的,媽媽説過我擁有許多小熊,就擁有許多幸福。她努力安慰着自己那脆弱的心靈,看着病牀上母親蒼白無光的面容,心中頓時又沒了底,心中思緒萬千,想象着一千個,一萬個念頭。

進入手術室前的母親,嘴角上依然掛着一絲慈祥的微笑,那雙無神的雙眼透露出無限的牽掛,遠遠的看着迷人的微笑消失在盡頭......

異常安靜,一條走廊,充滿了刺鼻的毒藥水。親人是一切真情,都會被埋沒在人心的沙漠裏,不是所有的天使都甘願被折斷翅膀,纖兒也一樣,不願被折去唯一的一隻翅膀。

閉上眼睛默默祈禱,但上帝能聽到她的心聲嗎?當那扇通向天堂的門打開時,母親會進去嗎?她好睏,漸漸閉上了長長的睫毛。

看見那依舊美的微笑,在前方若隱若現,心中的迷惑,媽媽!媽媽!真的是你嗎?我一直這樣喚着可不管我怎麼叫,她都不再理而是離我越來越遙遠了......

突然,感到眼前一片光明,睜開眼,原來是個夢。醫院裏依然是浸着藥水的'味道,眼前外婆疲憊,紅腫的眼角里閃着點點淚花,這便使我有預感,我是不是進了病房。一剎間,時間彷彿停止了轉動,空氣早已凝固,媽媽......媽,此刻什麼也無法阻擋我的淚。

你真的困了嗎?你不是説我會擁抱幸福嗎?我有好多好多的小熊啊!可她再也聽不見了。

媽媽離開後,可憐的天使,不幸的命運奪取了生命的一隻翅膀,纖兒不由的走到電話機前,下意識的撥下那個早已流封的號碼------父親

自從爸爸拋下她,離開媽媽後,對父親留下的只有埋怨和恨意,此刻,她又有些後悔了,寂寞之中上天似乎明白了纖兒的心,電話嘟嘟聲迴盪在耳邊......

懷着憂傷的心情回那幽幽的山林中,下鄉里去,大口大口的呼吸這新鮮的空氣。

下鄉不久便是清明,穿着一襲黑衣來到母親的墓前。不知何時空中下起了牛毛細雨。雨中!一直的沉默,小雨珠兒灑在臉上涼涼的,在那片隱隱的雲霧中,一張熟悉的臉容,微笑着,帶着無限的牽掛。

清明過後,天氣很好,出現了彩虹......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3

清明節我毫不猶豫的報名加入了下鄉宣傳的隊伍,主要原因是因為我覺得以下鄉的方式過清明節比待在寢室看電視、上網以及上自習等更有意義。我覺得下鄉宣傳能夠鍛鍊很多能力,我們在大學裏面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也許在活動中我們能夠得到更多的鍛鍊和啟發。

下鄉那天我和羅海林分到了一組,我們兩個負責的那個片區相比之下還算比較小的了,沒多大工夫就走訪完了,然後我們就走上面去搶別的組的同學的“生意”,又宣傳了好幾家。總共算起來,差不多我們兩個人走訪了近10家,只是有些談得來的我們就擺談的時間長一點,有些村民我們就隨便搭訕了幾句就完了。總的'來説,我跟羅海林都還是在認真地對待這件事,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但是,我和羅海林還是有一點做得不夠好,我們所交談的對象有年輕婦女、中年婦女、老婆婆,但是沒有和小孩子以及大伯、大叔們聊一聊,我覺得這是這次下鄉的失敗之處。其實在宣傳的過程中我們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當看到那些小孩以及大叔大伯的時候,總覺得他們好像很忙或者就是好像不願意搭理我們一樣。我覺得這方面我和羅海林做的還不行。

至於説這次下鄉到底收穫了什麼,我覺得收穫還是挺多的。

首先,我覺得鍛鍊了自己的膽量,我一直覺得我膽量不夠大,平時上個台呀什麼的容易緊張。其實這次下鄉宣傳也是,剛開始的時候膽量不夠大,有些緊張。最初我不知道該從哪一家開始宣傳好,怕被他們拒絕,去第一家宣傳的時候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雖然很緊張,我還是鼓起勇氣拉開了我們宣傳工作的帷幕,出乎意料,第一家我們談得很開心。有了一個好的開頭,後來的宣傳我膽子就越來越大了,談的時候也越來越放得開了。

其次,我覺得下鄉讓我認識、瞭解了更多的協會朋友。雖然下鄉宣傳的都是我們農經協會的,可是因為大家來自不同的部門,平時很少有機會在一起交流,大家彼此還是有些陌生。所以這次下鄉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平台,使大家從不認識到認識、從認識到相互瞭解。其實我覺得我們協會應該多提供一些這樣的平台,讓我們協會的成員不僅僅只是認識本部門的同學,同時也跟其他部門的同學多交流。

再次,我覺得我還獲得了一些與人交流溝通的經驗。比如,我覺得與人交流的時候,傾聽比較重要,他們説話的時候我們要認真傾聽,這樣他們才會感覺越説越有勁,我們之間的距離才會縮短。

最後,我覺得我從師兄、師姐們身上還學到了一些東西。比如,下鄉該注意的安全問題、行程問題、交通問題、人員分配問題等等。

我一直覺得不論幹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收穫,只是收穫什麼和收穫大與小的問題。參加下鄉這樣的活動能夠讓我們走出校園,去了解一些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很有意義。如果今後還有下鄉的機會,我還是會積極參加的。

實在是很抱歉,最近因為事情比較多,所以心得一直拖到現在才寫起!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流傳千年的詩歌縈繞耳畔,婦孺皆知。

清明不僅是個節氣,還是個節日,它之於中國,好似感恩節之於美國,意義古老且深遠。清明是個矛盾體,一方面,它依附於暖春四月,楊柳遍地生,百花未謝盡,到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以青春的面貌昭顯了強大的生命力,是外出踏青郊遊的大好時節;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國傳統的三大鬼節之一,籠罩在冥幻色彩的光環下,予人平添了不少的哀怨與愁傷,製造出穿插在暖春裏的心寒。清明節就在這一暖一榮、一寒一歎中無止境地延續着,永不衰竭。

前些時日,老家人打來電話,告訴我大伯家要為死去的大爺重新修立墓碑,問我能不能在四月一日當天歸家參加立碑儀式。我聞言愁喜交加,愁的是現在在公司不方便抽身,喜的是大伯的這片孝子之心,猶豫了片刻,還是選擇了清明節回去祭祀。家鄉人的清明節本就過得較為隆重,自從九幾年老家立了宋氏祠堂以後,欣聞這十幾年來愈顯熱鬧異常。由於我這些年一直在外求學就業,沒怎麼參加祭祀的儀式,好在中央修改了節假日休假制度,這回可得好好地回去體會一番。“叫祖先”是每家每户清明祭祀的主題,做幾樣固定的菜,幾碟幾碗地盛放,外加一杯白酒,用木製托盤墊着,托盤上還放有黃紙冥幣等陰府通用之物,移到庭院邊,將托盤畢恭畢敬地擱在地上,一根火柴劃出明亮的火花將黃紙冥幣點燃,祭祀的'人雙膝跪地,一邊燒紙一邊唸唸有詞,燒完後將白酒灑地,一串鞭炮“啪啪”地響起,像是在催促酒足飯飽的先人快快離去,免得驚擾陽間人。至於在各家逝者墓碑前和祠堂裏的祭祀,無外乎燒紙焚香、磕頭爆鞭之類的,形式只顯露在言行舉止上,而真正的感覺卻埋藏在內心,他人怎可知?對宋氏祠堂祭祀的回憶依稀,如今一股莫名的衝動正牽拽我神往,好在清明節真地快了,祖宗與逝者的召喚馬上可以換來馬不停蹄的奔赴。

我以前一直認為這是迷信,並時常不屑,等慢慢長大後,才意識到這是對一種模式的傳承與發揚,而這種模式卻深藴着尊敬老人的`傳統習俗,更烙印了一種龍族精神與炎黃情懷。我們的今天,是父母賜予的,往上追溯,一代一代地蔓延,不可棄根忘本。普天下的父母都以年邁換取了後代的茁壯,他們從盛到衰等價着後輩的從衰到盛,正如清明這個榮與怨的結合體一樣,一個家族總循環着旺與衰。我們都不要辜負父母的給予與奉獻,更不要將父母的培育轉化為年富力強後拋棄老人。這些都是犯法的行為,與泱泱中華的傳統美德相違背,為世人所不恥。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無限的感傷將被抒發,祭祀者的淚珠將串成一段段濕漉的回憶,暖春的微風抹不淨傷感人的眼睛。人生漫長的旅途不會停歇,宗脈的延續是一串加粗的省略號,老人的白髮便是清明節最醒目的問號,孝順與贍養是唯一正確的選擇,是炎黃子孫對清明的最佳詮釋。讓孝敬之心日日在,堅持善待自己的父母與老人,在暖春四月的某個清明,立於拂起萬千愁緒的細風中,才不至於面對死氣沉沉的墓碑,空餘幽幽的哀歎和無邊的自責,揹負一團心冷在風裏哀號盤旋。

年輪隨日光漂移,清明來了又去了,留下孝心一直在,善待老人!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5

在清明節之前,我們當地農村的農村清明節要祭祖,把祖先的墳墓做成新的,戴上帽子。清明節祭祖時,追溯三代,十分莊嚴。

祖先生前都是農民,一輩子靠一雙手務農,養育後代,勤勞樸實,勤儉持家,傳承下來的純厚民風一直流傳至今。我的家人,祖先是元至正年,從日照遷移到現在的祖籍。當時,朝代發生了變化,也可能是兵荒馬亂的時候。祖先到達當地後,他們生根發芽。當時,他們在鹽鹼地耕作繁殖。祖先以種田為生。到了我父親這一代,他們已經經歷了17世。現在,後生已經繁衍到第25世這一代。農民現實生活的傳承,繼承了平凡的民俗,家鄉的祭祖活動,也很簡單。沒有太多的祭品,只有像樣的食物供奉,燒一些紙錢貢祖,全家按男、女、長、小,依次磕頭敬拜,敬拜真誠,敬拜虔誠。祭拜結束後,全家團聚一起吃團圓飯,這是祭祖的內容和過程。簡單而莊嚴。

我姐夫,在他自己的家庭祭祀後,也來祭拜我的`父母。他只能在我父親和母親的墳墓前祭祀。他不能參加我們的家庭祭祀過程,甚至不能在餐桌上吃飯。我哥哥説;外人對在我家祭拜不感興趣。我們的祖先是我們家的祭祀,只有祖先的年輕一代才能在自己家裏祭拜。清明節對祖先的崇拜只能由祖先的子孫來完成。我70歲了,這次才知道這個“內外不同”的知識。對中國人來説,清明節和冬至祭祖是一件非常不尋常的事情。這是一種團結家庭、緬懷祖先、傳承家風的祭祀文化。這是一種民俗。

我叔叔已經了九十歲了。這一次,他很早就從洛陽回家過清明節。下午2點多,他也來我家祭祀我母親。我叔叔應該是我叔叔。然而,他的祭祀只能在我母親的墳墓前舉行。在中國人眼裏,清明節是如此重要和莊嚴!這是後人的教育,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根!無論你是官員還是人民,無論你貧窮還是富有,每個人都應該記住自己的根!這是中華民族崇尚祖先的古代文明傳統,是中華民族文明歷史的基礎,每個人都應該永遠傳承下去。這裏是中國人,我們都是中國人。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踏着春日裏温情的陽光,聽着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清明,從二十四節氣裏款款而來。每年這個時候,漂泊在外的遊子無論走得有多遠,都要給故去的親人燒張紙,祭奠寄追思。

記憶中,在那個被春雨滋潤過的日子,一大早,母親就買回一些深藍色、白色的彩紙,還有幾張黃色麻紙,神情凝重地開始糊“衣服”。棉衣、單衣、馬甲,善解人意的母親總是給逝去的親人一樣樣製作起來,她邊糊邊説:“一年四季,也得隨着季節而變換着衣服,多幾件更好!”

衣服縫好後,母親還不忘糊些手機、電視機、電腦等時尚的新玩意兒後便開始“印錢”了,母親先把準備好的麻紙一絲不苟地裁切好,然後拿一張百元大鈔,在麻紙上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下一下地印。其實,母親這些很有儀式感的動作,是一種對逝去親人的哀思。

“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墳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在家鄉,清明上墳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還記得清明節回家,早飯後,母親和大姨、小姨提着祭祀的物品,一起向外婆的墳地走去。

田間,起身的麥苗葱綠一片,無聲無息地淹沒了整個春天。對面的山坡上已經綻放開了一簇簇潔白、粉紅的山桃花,如同錦繡一般鑲嵌在大地,路邊不知名的野花也開放了,空氣中飄散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和燒紙錢的味道。上墳的人走過,生怕驚醒了這滿眼的春日好時光。

外婆的墳前已經長滿了野草,盡顯蒼涼。我們雙膝跪地,點燃隨身攜帶的祭品,這時母親的'嘴裏還唸叨着,像叮囑孩子一樣叮囑逝世多年的外婆:“在那邊要吃好,穿好,千萬不能虧待了自己!”祭奠時,母親她們都會忍不住心中的悲傷,會哭哭啼啼起來。

想起外婆曾經的笑臉,我的內心有種無言的酸楚。不由感慨萬千,人的生命何其短暫而脆弱,就像季節的輪迴。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楊柳如煙,燕子尋巢,又是一個清明在眼前。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裏,空氣中早已傳遞出些許淡淡的哀思。我想,不管是以何種方式離開的親人,我們都會無言地追憶起那些隨風而去的容顏,慢慢捻作一炷心香,輕輕道聲:“願你在天堂裏一切安好!”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7

放假了,三姨帶我和表弟到河南開封的清明上河園遊玩。

路上,我聽三姨説清明上河園是古都開封的一座大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它是以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為藍本建造的,佔地600畝,坐落在風光秀麗的龍庭湖西岸。雖然旅途勞累,但我仍激動不已。

終於到了清明上河園,人真多呀!門外廣場正在舉行“包公迎賓”的儀式,到處人頭攢動。包公在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等眾衙役簇擁下呼嘯而至,也不知這個青天大老爺説了句什麼,應該是恭迎八方來客入園,共享人間歡樂之類的祝福語吧。

我們趕緊買票進園。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張擇端雕塑,《清明上河圖》故事浮雕影壁緊隨其後。繞過石雕,我看到各式各樣的“宋朝店鋪”。灰白起脊的屋頂,黃色木質的窗櫺,硃紅色的支房圓柱……真是古色古香啊。做生意的“宋朝小販”就更多了:他們穿着宋式服裝,有的挑着擔子,敞着衣襟賣炊餅;有的坐在挑子旁邊捏泥人;有的掀着鍋蓋兒賣熱氣騰騰的粽子……昔日繁華的景象展現在眼前,我恍然間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大宋王朝,真是“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迴千年”呀!

行走不遠,我們來到一座宏大的木質拱橋前,橋身宛如一道彩虹,這就是著名的虹橋。在汴河邊,我看見兩架水車,一大一小,“吱吱呀呀”地向蓄水池裏送水。一個從河裏舀起水,轉動着把水倒入導水槽,水通過導水槽直流到較矮水車的木板上,這些木板浸着水轉到蓄水池的上方,水就這樣裝滿了水池。宋代的人真聰明啊!我感歎道。

咦,路上怎麼一下子來了這麼多宋兵?原來是“梁山好漢劫囚車”的節目開始了,“及時雨”宋江被官府抓去押赴刑場,梁山好漢要把宋江救回。官府和梁山好漢誰也不認輸,一場惡戰之後,梁山好漢打贏了,官兵被打得落花流水,逃命去了。他們惟妙惟肖的表演贏得遊客陣陣掌聲。

最後,我們到了趣園。我和表弟在裏面投鏢、射箭、爬繩、盪鞦韆、溜滑梯,玩得甭提有多開心了。時間過得可真快呀!傍晚時分,我們依依不捨地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8

今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我們六年級全體師生將要帶着全校師生的重託,去完成一項重要的使命——“掃墓”,到安康烈士陵園緬懷先烈事蹟,悼念烈士英靈。

走在去烈士陵園的路上,每個同學都身穿校服,脖子上戴着紅領巾,手上拿着我們親手製作的、將要親手獻給革命英烈的小白花,每個同學都神情嚴肅,沒有了往日的嘻嘻哈哈和調皮淘氣。

我們踏着沉重的腳步走進安康烈士陵園,每個人都沉默不語,一聲不吭,默默地望着旁邊的花草。穿過花草,向深處走去,只看見一個小廣場的中心有一個高為19.49米的烈士紀念碑,上頭刻着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副司令員符先輝將軍題寫的“革命烈士永不垂朽”八個大字。“這座墓碑為什麼要定這麼高呢”一個同學發問。教師回答:“因為解放我們安康最終的、的、最重要的牛蹄嶺戰鬥發生在1949年,這樣做正是為了紀念牛蹄嶺戰鬥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

向革命烈士默哀的儀式開始了,儘管此時此刻天上正在下着傾盆大雨,但每位同學們都全部收起了雨傘,靜靜的低下頭,一聲也不吭,讓那些如斷線珍珠般的雨水流在我們身上,就像我們眼中的淚水一樣盡情的流淌……,此時此刻,時間彷彿凝固了一樣……

默哀過後,我們便開始自由參觀,有的同學緩緩走向烈士墓地向英烈致以革命少先隊隊禮,有的同學默默地讀着烈士墓碑上英雄事蹟,也有同學凝望着烈士的墓悄悄抹淚或送上一朵小白花。

參觀完烈士的墓地,我們參觀了牛蹄嶺戰鬥展覽館,裏面記載了牛蹄嶺戰鬥的路線圖、戰鬥情景,以及革命英雄和先烈的英勇事蹟,其中光榮犧牲的符先輝、張孝德、孟俊岐等先烈的光榮事蹟尤其令人感動不已。最終我們還參觀了“三線學兵事蹟展覽館”,感受到了解放後大西南鐵路建設者的愛國精神和英勇事蹟。

我們要時刻銘記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祖國的建設、人民的幸福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應當像烈士那樣撰寫自我精彩的人生,僅有懂得珍惜,才會更加努力地去創造未來,創造完美生活。

走在回校的路上,大雨依然下個不停,我們大家的心境沉痛不已,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個清明節真叫我終生難忘啊!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9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四月人間,芳菲散盡。清明雨上,山花始開。時間在指尖流逝,清明節又到來了。今年的清明似乎又格外悲愴,無休止的疫情、肆虐的洪水、突如其來的空難,短短三年內,有多少家庭痛失親人,唯有清風寄哀思。站在山頂,俯瞰整個縣城,不由得悲從中來,小有感悟。

猶記兒時親人健在。清明對於小小的我來説是值得期待的,是可以撒歡的三天,在清明可以吃到平時少有的糖果糕點,可以在外婆家吃一頓大餐又在奶奶家吃一頓。那時的我呀,並不明白白明明頂好的假期為什麼大人總是神色哀慼。

稍大一點,外公因為意外過世,清明就變成了可以去外公墳前看看的日子,那時遇清明,總也是有點竊喜的,覺得外公會在那個土堆堆下面看着我的,所以每次去總是説着身邊趣事,唸叨着要外公保佑我考第一名、保佑我長高一點,要把藏了一年的心事都説給外公聽。

後來,去外地上了大學,這個期間爺爺也過世了。在異鄉的清明,早已沒了出去玩樂的心思,心裏在掛念着親人。在擔憂着外婆是否又紅了眼眶,擔憂着奶奶有沒有走出悲痛。清明漸漸的不再受我“青睞”。

如今,我已成家,不再是惦記着糖果的小孩,也不再絮絮叨叨讓外公保佑。如果外公和爺爺在天有靈,我希望他們不被束縛,我希望他們開心、希望他們無牽無掛。如今的清明,於我來説,是紀念也是希望。生老病死是常態,生生不息也是常態。在清明我緬懷我失去的親人,我也珍惜我身邊的親人。清明小長假掃墓踏青,我感歎時光流逝也讚歎春意盎然,只希望時光慢一點、再慢一點,讓我的親人陪我久一點。

清明時節雨紛紛,借春風表心意,用鮮花寄情思。從期待到竊喜再到難過,最後歸於平靜。我一直在變,清明卻從未有過不同。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願有愛者有愛,無愛者自由。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10

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傳統美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我校根據縣精神文明辦公室安排,積極制定活動方案,以“網上祭英烈”為教育主題,並結合我校實際,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具體活動彙報如下:

1、學校成立了“網上祭英烈”宣傳發動小組,一是利用升旗儀式,以國旗下講話的形式對學生介紹了關於清明節的來歷、有關先烈的事蹟介紹等,號召大家向先烈們學習。通過講話學生知道了革命先烈們的感人事蹟,紛紛表示要繼承先烈遺志,奮發學習,立志成才,愛國愛鄉,學好本領。二是利用黑板報校園廣播,班會等認真組織、積極宣傳,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利用課餘時間對全校師生如何進行網上祭掃進行專項培訓。為本次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技術性的支持。組織全校師生到學校微機室,行網上獻花、網上獻歌、網上點燭、網上上香、網上留言、瀏覽革命紀念館和革命人物先進事蹟等活動。以“網上祭英烈”互動平台,進行發表祭奠感言、開展網絡訪談。參與學生達1413人次,評選出優秀感言50條。活動倡導了網絡祭祀、文明祭祀的新理念。

3、蒐集有關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事蹟材料,舉行追憶歷史、緬懷先烈、講述我最尊敬的英雄人物的故事為主要內容的主題班會。通過革命故事蒐集及主題班會弘揚了民族精神,激勵了廣大學生,珍惜當前,奮發圖強的鬥志。

4、閲讀中國革命歷史及英烈事蹟的書籍,記好讀書筆記,寫好心得體會。

5、結合感恩教育,積極組織的'“學習革命英烈”徵文比賽活動。通過追思先人的養育恩情、弘揚先賢的精神品質、謳歌先烈的豐功偉績和崇高精神,表達對先人、先賢、先烈的深切懷念和無限哀思,在學校中開展了祭文徵集活動。此次活動,極大地增強了學生進取心,進一步規範了學生養成習慣教育。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11

最近,清明節快到了,王母準備讓一位天神做清明果,嚐嚐人間的食品。她把各位天神請來,説道:“你們中間誰會做清明果啊?如果做的好,必定有賞!”各位天神都想做,可都做不來,王母看到這個場景,便説:“有意者向前站一步!”天神們聽了都急忙往後退。玉兔忽然跳到前面,嫦娥馬上走上走去把玉兔抱了起來,王母笑着説:“嫦娥,你真不愧是一個心靈手巧的人,他們不肯你卻肯,好,就你做了。”嫦娥正想解釋,王母就説:“好了!都下去吧!”嫦娥可急了,忙責罵玉兔:“你怎麼能在這種時候亂跳?”玉兔只是偷偷地在笑。

“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廣寒宮裏傳出一陣又一陣的歎息。嫦娥手握王母發的米粉袋,在宮裏轉着圓圈。玉兔則在一旁傻呆呆地看着嫦娥,心想:早知道剛才不故意跳唉了,真是害人又害己啊。已經幾個時辰了,嫦娥仍在發愁,玉兔見嫦娥這樣,就在想法子幫嫦娥。

玉兔偷偷去了太上老君那,太上老君正在隨着仙童煉仙丹,見玉兔來了,嫦娥卻沒有來很奇怪,就問道:“玉兔,你來做什麼啊?”玉兔説:“太上老君,你知道清明果怎麼做啊?嫦娥姐姐一直在為這個煩惱。”太上老君摸着鬍子説:“這個嘛,我太上老君雖是樣樣都行,但是清明果我還真不會做。”玉兔只好去找別的大神了。

玉兔便去找七仙女。玉兔來到花園裏,仙女們正在栽種天花。玉兔向仙女們問道:“仙女姐姐們,你們知道清明果怎麼做嗎?”仙女們想了想,説:“我們雖會做蛋糕,千層糕,麪包,月餅,但是清明果卻找不到製作方法。”三仙女説:“玉兔妹妹,如果你想找到製作方法的話,我倒有個法子,就是去凡間!凡間不是馬上就到清明節了嗎?”玉兔覺得這個方法不錯,“三仙女,謝謝你這個好方法!再見!”

玉兔馬上變成一位凡間女子,飛向凡間。

“快來買咯!新鮮的包子!”一個大伯在吆喝着,玉兔見了馬上跑去問:“大伯,你這裏有清明果嗎?”大伯高興地説:“你還真來對時候了,我剛做好!有草莓餡,西瓜餡,鳳梨餡,葡萄餡,蘋果餡,香蕉餡,藍莓餡,橙子餡,對了,還有牛肉的,羊肉的,芝麻的…….”玉兔大喊:“停!停!停!大伯,這麼多味道你難道還一個一個的報?這樣好了,每種餡來一個,不不不,兩個好了!”大伯兩眼閃亮的`問:“真的?”玉兔自信地説:“難道還騙你啊,快點!”大伯高興地扳着手指數:“一兩銀子,二兩銀子,三兩銀子…….”

過了三個時辰後,大伯擦着汗説:“好了一共九十兩銀子!”玉兔急了:銀子忘帶了。玉兔於是説:“大伯,你先把清明果給我!你看,這麼多銀子我給你了,你萬一不給我這麼辦?對吧?”大伯就把清明果給了玉兔,玉兔馬上飛上了空,大伯還不知道怎麼一回事。

玉兔飛進廣寒宮,高興地説:“嫦娥姐姐,有清明果啦!”嫦娥見了後,捧着一堆清明果高興極了,馬上用白玉盤裝成金字塔的樣子,飛向大殿,獻給王母,王母吃了後連叫好,還説:“嫦娥啊,你以後每天都要做!”嫦娥聽了後差點暈倒。嫦娥在廣寒宮裏大哭:“早知道就跟王母説不是我做的了,我討厭清明果!”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12

清明節前,我們全班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四年級集體掃墓活動。

坐了近半個小時的車,我們懷着無比沉痛的心情來到了莊嚴、肅穆的華北軍區烈士陵園,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我們有秩序地來到指定位置,靜靜地等待着大會的開始。

大會開始了,音樂響起大家紛紛低下頭默哀。看着代表們敬獻花圈,聽着播音員提起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腦海裏展現出一個個陌生的故事。就像加拿大的諾貝爾.白求恩,他毅然離開了祖國、家人,離開了富貴、榮華的生活,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在中國,在陣地的最前線,他挽救了無數個受傷的戰士。惡劣的環境、簡陋的屋子、樸素的衣着,夜以繼日的工作,並沒有動搖他的信念,他還婉言謝絕了毛主席一月一百元的補貼,他難道不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嗎?

聽着代表們繪聲繪色地講着,我能感受到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更能深深地體會到他們此時此刻激動的心情……。

大會結束了,我們班一溜小跑來到白求恩的墓前,那裏已經有別的班在發言,我們只是站在旁邊聽老師講解了一番,然後向烈士博物館走去。

博物館裏展覽着白求恩出生地、出生時、畢業學校的照片,與毛主席的合影,還有他發明的助理醫生肋骨剪……,我們還看到他臨終時的照片,寫給毛主席的絕筆信。從信中,我讀出了他是多麼想繼續為中國付出啊!可是生命不再允許他,時間也不再允許他,1939年11月12日凌晨5時,他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人世,但他的精神卻永遠留在了中國,他的名字和事蹟被全中國人民所傳頌,中國人民感謝您!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您!

在博物館的另一邊,還有印度醫生柯棣華的資料,他參加印度援華醫療隊來到中國,擔任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首任院長,他出入槍林彈雨,用精湛的醫術挽救了抗日軍民的生命,並培育了大批醫療人才,由於過度勞累,於1942年12月9日逝世。

我們緩步走出博物館,沿着小路來到墓地,在那裏,我們認識了許許多多為中國和平而獻身的革命烈士,同學們都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小白花插在樹上,放在墓碑前,以此來表達對他們的敬意。

通過這次掃墓,我對烈士們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更懂得了如何珍惜這和平的年代、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13

清明雨,斷腸情,思念淚,一個想忘記卻又不能忘記的日子,4月5日——清明節,是那麼悲傷。

清明雨

早期的我,睡意朦朧的看着窗外。雨滴,輕輕地敲打着窗户,慢慢的從屋檐落下,“滴答,滴答———”這清脆的雨使我原本寧靜的心,變得焦躁。雨,越下越大,窗外的景象漸漸地模糊了。但我仍能感受的空氣中,微微的悲傷氣息。看着窗外的行人來去匆匆,問哦想起了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可能,此時的情景用這句話來形容,最合適不過了吧。

斷腸情

家裏一片喧鬧,請來的法師正在為爺爺祈福。想起已故的爺爺,他是那麼的和藹。爺爺常常交我怎麼去和別人相處,是他讓我懂得寬容,大度,誠實,守信……爺爺,也是最疼我的。家裏一旦有了什麼好吃的好玩的,他都會留給我。他只要知道哪一個雨天,我沒有帶傘,便不顧年老體弱,冒着風雨來給我送把傘,為的只是我平安就好。想着以前和爺爺在一起的時候,眼淚就在眼眶裏打轉。“原來,你也會哭啊。”不知何時,哥哥以站在我的身旁。“沒有,我才不會哭了!”愛面子的我,有硬是把眼淚給忍了下了。心裏對所有為爺爺操勞的人説了一聲:“謝謝!“

思念淚

不知在多少個無人的黑夜,我哭濕過多少個枕頭閉上眼,眼前又浮現着和爺爺在一起的畫面。我,在野人不住了。思念的淚氾濫着,順着臉頰慢慢流下。摔在牀上,摔成八瓣,帶着我對爺爺的思念飛走了。

午夜,又醒了。打開台燈,從抽屜裏拿出一個小木盒。裏面裝着九百八十多個許願星。聽説:只要折滿了一千個許願星願望就會實現了。

黑夜中,我默默地折着。”九百九十七,九百九十八,九百九十九……“在折第一千個時,我在心中默默的説:”把我們對爺爺的思念帶去,讓爺爺在遙遠的天國,永遠幸福!“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14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清明節到了,我們學校組織三年級同學去西施故里踏青。那裏春色滿園,萬物復甦,到處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欣賞美麗的景色之時,我們還參加了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做清明果。

做清明果的第一大材料就是一種名叫艾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然後就是糯米粉和餡了。餡分為兩類,一類是甜的,是用豆沙和白糖做成的;另一類是鹹的,用鹹菜、肉丁、鮮嫩竹筍、葱丁炒在一起做成的,那樣子的餡白中帶綠、顏色鮮豔,聞起來也是清香撲鼻,一下子會勾起人的食慾。

材料準備好後,就可以做清明果了。先把艾草的汁水和糯米粉放在水裏攪拌,待粉團變成青綠色時,就抓一小團兒,把它放在手心,輕輕地揉,等到粉團變得又圓又光滑時,就把它壓成一個小餅,然後用大拇指、中指、食指一邊轉一邊捏,讓它的厚度均勻,然後放上餡,再把口封住,最後捏上漂亮的花邊。

不過,還真是説説容易做起來難啊!我想給清明果加上漂亮的“髮箍”,但手指好像不聽我使喚,花邊捏得不是這邊歪了,就是那邊斜了。我正焦急呢,想看看別的同學是怎麼做的。我抬頭一看,哇!他們做的清明果千姿百態,有的'像一個幾天沒吃飯的餓漢,癟着肚子;有的挺着一個大大的將軍肚,根本無法站起來。更好笑的是桌上趴着一個清明果,它的餡正在不停地往外流,活像一個小孩咧着嘴巴流口水……原來做清明果好難哦!最後,在幾次失敗的試驗後,我總算給清明果按上了一個漂亮的“髮箍”。

煮熟後的清明果,油綠如玉,糯韌綿軟。看着自己的勞動果實,我心裏真是比吃了蜜還甜。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15

清明節這天,我最喜歡的就是到外婆家包清明果了。

我先準備好了外婆做的青團、水和我們義烏那甜甜的紅糖。

開始做清明果了,首先把青團搓成長條狀,可是這青團也太粘手了,一旁的外婆看到了,就拿來了一把麪粉撒在了上面,説:“這樣就不會這麼粘手了。”揉完了青團,我用菜刀把青團切成一個個小小的麪糰。然後揉成個“小胖子”,可是我揉了一會兒就發現青團表面有一條條裂縫,我急得直跺腳。我問外婆:“外婆,有沒有方法可以讓青團沒有裂縫?”外婆説:“有。”於是外婆便在我的手上抹了一層油,神奇的事發生了,青團青面裂縫沒了。接着我用手把它壓成一箇中厚外面薄的一個小圓餅,這樣才不會讓餡料跑出來。

麪餅做好了,我用勺子把紅糖放進去。我看着外婆一隻手的'食指和拇指沿着圓餅的邊沿向中間收攏捏出一個角,再用兩隻手的食指和拇指一齊把圓餅剩下的地方封實或者修整一下。我學着外婆的樣子開始包,可我發現我包的清明果像一個火箭一樣,而外婆包的是三個角的,大小一樣的。外婆看到了説:“你的第一個角捏的太大了。”在外婆的幫助下,我終於包好了一個向外婆一樣的清明果。

除了三角形的清明果,我還包了圓形的、餃子形的,還有用模具印出來的。做完了之後,媽媽就把它們放到了蒸鍋裏蒸。

過了大約十分鐘,我的清明果終於可以吃了,我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個:“啊,真好吃!”雖然我包的沒有外婆的好看,可好吃的清明果加上和藹的外婆,讓我心裏美滋滋的。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16

清明節是祭奠死者的日子,此時此刻人們往往會冷靜下來,重新審視生命的內涵。

什麼是生命?生命的財富是金錢還是情感?兩者的比例掌握在最佳點嗎?

無論日復一日多麼忙碌,無論地位多麼不同,無論貧富之間的巨大差距如何。清明節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調整情感的鉛錘。人們會放下一切,全家人約好時間,聚在一起為祖先掃墓。從哀悼已故的親戚那裏得到生活的啟示。

在墓前,掃去灰塵,在碑前擺上祭品和鮮花。點上蠟燭。燒紙錢的時候。掃墓者喋喋不休地向死者講述自己的感受。彷彿親人活生生地坐在身邊。聽家常話。告訴他們一年的好消息和一年生活的艱辛。説着説着,又會想起親人在世時日夜相處的點點滴滴。但不能繼續再現,淚水淚流滿面。頓悟生命是如此珍貴。生命是如此脆弱。生命不能轉回,但我們還有生命的人,卻在不經意間以各種形式浪費生命。活得好累好累。真的沒必要去想。在反思中,人們暫時忘記了名利。忘記平時的爭吵,忘記兩者之間的隔閡。彼此的心貼越來越近。即使是片刻的淨化和昇華,心靈也得到了淨化和昇華。

一年中,除了春節,最多的親戚聚在一起的是清明節。人們不會錯過親戚聚在一起的機會。在家庭復甦的日子裏,他們也會在紀念後找一家餐館坐下。交流你的想法。增加你的感情。當我們分手時,每個人都不願意放棄。這裏的家庭感情再次加強。與此同時,人們傾向於日常利益和金錢的平衡。

因此,清明節有悲傷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在悲歡離合中,人們不斷體會到人生的哲理:人生如此短暫,在時間的縫隙中悄然流過。稍縱即逝。然而,生命是如此的新鮮,充滿了活力。每個人的生命軌跡長度不同,但寬度相同。主宰生活的自己應該在這個範圍內注入快樂和幸福,減少惡性因素。當然,生活是不平坦的,但我們要努力克服困難。更別説自找麻煩了。善待自己,寬以待人,也就是給自己留下更多的空間。幸福的生活是自己創造的。擔心生活是自己的若。一切都不要太真實。快樂是一天,煩惱也是一天,我們為什麼不快樂一天呢?

清明祭掃心得體會1000字 篇17

又是一次清明節,跟以前一樣,稀裏糊塗地過了這一天。唯一能讓我記住清明節的一點就是清明節放一天假而已。從前,清明節就不放假,有時當天是清明節自己壓根就不知道。現在,我來闡述一下我認識的清明節吧!

如第一段所説,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浪漫的畫卷。綿綿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站在道旁的小牧童,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就是我對清明節的第一印象。

那是平淡的星期天,我被爺爺奶奶帶回老家去掃墓。與其他親戚會合,集體到了姥爺的墓碑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的墓碑前面,當然,除了不懂事的我。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着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厭惡的樣子。我只見過幾次姥爺,只記得他虛弱地躺在牀上,跟我的長輩們説話,他説話斷斷續續,有時感覺他有話説不出來,不是不想説,而是真的説不出來。之後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裏都拿着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姥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至今回憶起來,還有些説不出的感覺。

教室中瀰漫這一種十分緊張的氣氛。學生們都分為兩派:正方和反方。正方認為清明節和前一天的寒食節應該按照習俗來。反方認為這些可要可棄。我是正方。我拿着沉甸甸的辯論詞,嚴肅莊重地念着自己辛辛苦苦蒐集來的資料。我盯着每個字仔細看,生怕讀錯一字,被別人找到錯誤。那是,我真希望清明節我全都能完全瞭解。什麼介子推的故事全部倒背如流,什麼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之類的全部都知道。當然,這只是幻想。這是我最瞭解清明節的時刻。

最後,我給大家講一下清明節習俗的資料: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 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 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説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eppw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