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文明禮儀伴我行心得體會

文明禮儀伴我行心得體會

文明禮儀是實現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小學生教育的基礎環節,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文明禮儀伴我行心得體會,大家學習和參閲。

文明禮儀伴我行心得體會

文明禮儀伴我行心得體會

國小生交往禮儀養成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資料。柳斌曾説:“中國小加強德育首先要從文明文明做起。文明文明的傳統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丟失,如果一旦丟失了,小而言之,會帶來社會秩序的混亂,大而言之,會給國家、民族帶來災難,帶來恥辱。”交往禮儀是調節人們行為的一種規範,調節人際關係的一種規範,有禮儀規範,社會生活才會井然有序。交往禮儀教育是重要的,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們如何對國小生進行交往禮儀教育呢筆者認為要從家庭、校園、社會三個維度出發,構建“三維”教育模式,構成教育合力,以到達理想的效果。

一、家庭維度抓啟蒙——透過言傳身教,抓好四個啟蒙

禮儀教育務必從家庭做起。“對孩子來説,家庭,就是社會秩序的縮影,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楷模。家庭成員中的人際關係將深刻地影響着孩子,將來他對待他人時將主要以此為依據。”家庭禮儀教育主要是透過言傳身教,抓好四個啟蒙。

(一)尊敬長輩的啟蒙教育

家庭是人才成長的源頭,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事實上,從孩子降生人世開始,他的父母就已開始對他(她)們進行家庭禮儀教育了。“我們的教育是同我們的生命一齊開始的。‘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家庭交往禮儀教育中,首先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如何做呢(1)要把尊敬長輩的文明用語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早上起牀,教育孩子有文明的向老人打招呼:“爺爺奶奶早上好!”出門要説:“爺爺奶奶再見!”等。(2)堅定地拒絕孩子對長輩的不適宜行為,如:吃飯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菜端到自己面前,不讓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3)教育孩子體諒和關心長輩的狀況。長輩身體不適,要學會問候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端杯水,提醒爺爺奶奶吃藥,爸爸媽媽下班回家,要在他們進門時幫忙接包、拿拖鞋等。

(二)文明用語的啟蒙教育

文明用語很重要,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主要是透過語言來交流,用語言來表達情感,美的語言、文明的語言能夠使人們在交往中得到一種美的享受,既給別人以快樂,也給自己以快樂。小孩的語言最初更多來自於家庭的啟蒙,家庭的文明用語啟蒙教育更多來自於家庭成員的言傳身教。現代中國家庭大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中,物質和精神上都享受到最大的愛,而且這種愛是單向愛,等孩子長大以後,不懂文明,不明白關心人,自私自利,作為父母,十分苦惱。有經驗的父母明白,在這種狀況下,事後指責、呵斥孩子,效果並不是很好,不如事前經常用“故事”進行引導。故事是孩子們都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不管是講者還是聽眾都當作是一種好玩的事情,開心愉快。家長們能夠選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經常給孩子講解。利用故事中的生動、形象的情節和主人公良好的品行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堅持下去,能夠引導孩子向起息有度,舉止有禮,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愛學習、愛勞動,識大體,解人意等方向發展。

(三)鄰里友好的啟蒙教育

“遠親不如近鄰”。家長要教育孩子,任何時候首先都要與離自己最近的人搞好關係,互相幫忙。近鄰的關係都搞不好的人,很難想象他能關心更多其他的人。此刻,住在城市中的人們,也許是工作、上學的緣故,沒有時間互相溝通,所以鄰里之間不相互交往。據瞭解,不明白鄰居姓名的大有人在,不與鄰居交往的更多。雖然社會在不斷地向前發展,人們生活的節奏也變快了,但是鄰里之間還是要友好相處的。家長要讓孩子看到,做一個好鄰居,和睦相處、團結友愛尤為重要。平常的生活無論是樓道里的一聲問候,還是見面的會意一笑,都是呵護鄰里緣分的一次良機。鄰里關係處理得好的關鍵,就是凡事要先想到他人。諸如:當孩子白天準備放開音量收看電視或聽音樂時,應先讓他想想鄰居有無上夜班的在家休息;當你在高樓陽台為花澆水時,應告訴孩子要先看看樓下是否有人,是否有曬着衣被;當你的孩子與鄰居小孩吵架時,就應先看看別人的孩子有否受傷,並主動帶孩子去鄰居家問個究竟、道個歉……家長時時刻刻不忘記營造出一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鄰里氛圍,對孩子來説是最好的啟蒙。

(四)文明行為的啟蒙教育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提出:“家庭是人們理解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務必從小開始培養,從娃娃抓起……要在家庭生活中,透過每個成員良好的言行舉止,相互影響,共同提高,構成良好的家風。”家長們要努力營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禮儀氛圍。(1)家長應具有良好的教養態度和期盼。(2)家長應不斷提高交往禮儀水平。家長是子女模仿學習的榜樣,如家長不講禮儀,將會對子女交往禮儀的養成起消極作用。(3)重視家庭禮儀氛圍。如果家庭充滿和睦温馨、用心向上、以禮相待的氣氛,兒童就會有安全感和舒適感,這種氣氛容易激勵孩子奮發向上,構成良好的禮儀。

二、校園維度抓傳承——透過陣地建設,抓好四個結合

校園是國小生交往禮儀養成的主陣地,校園教師在禮儀教育中起主導作用,校園教育要進一步推動國小生交往禮儀養成,使其繼續發展。因此要個性抓好校園小環境陣地建設,促進四個結合。

(一)交往禮儀教育與各科教學相結合

“傳道、授業、解惑”並不是教師惟一的任務,各科教學的老師都要明白,交往禮儀教育與每一個老師都有關係。因為每一堂課的教學都是教師與學生進行交往的活動,當然下課之後師生之間的交往也一樣重要。交往禮儀教育應與各科教學相結合,每一個老師都要注重榜樣的作用。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洛克認為:“對於孩子們儘管能夠給予各種訓導,天天告訴他們一些關於禮儀的精湛的知識,但是最能影響他們的舉止的還是那些與他們朝夕相處的人和他們周圍的人的言行。兒童的舉止大半是模仿得來的。我們都是一種模仿性很強的動物,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孩子們的耳聞不如目見,也是不足為怪的。”學生的模仿性、“向師性”很強,學生最接近的榜樣就是教師。教師是教育工作者,是學生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的榜樣在禮儀活動中無疑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教師和學生課上課下朝夕相處,教師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教師就應成為禮的化身,校園就是透過教師的作用,使禮無所不至,從而最終完成社會教化。因此教師應首先學習和應用禮儀,時時處處率先垂範,做到彬彬有禮、語言文明、儀表莊重大方、儀態和藹可親,使學生在師生交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交往禮儀教育與班隊活動相結合

科爾伯格主張,充分利用環境氛圍和夥伴之間相互影響等教育資源,促進兒童思想道德健康發展。為此要個性注意交往禮儀教育與班隊活動相結合,建設良好的班風、校風,把對學生個體的教育與對羣眾的教育結合起來,發揮平行教育的作用,使兩者互相促進,讓學生生活在一個良好的交往禮儀氛圍中,自覺把自己的價值取向與校園的價值導向相一致,不斷昇華思想、規範自己的禮儀行為。如在班隊活動中定期舉行“禮儀故事吧”,要求選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在班隊活動中資源共享。充分發揮羣體的動力,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禮儀故事能夠是老師講,也能夠是學生講;能夠在活動前講,也能夠在活動中或活動後講;能夠是在校園電視台講,也能夠是在課堂上、班會上講;能夠個人講,也能夠是全校集中講。讓學生用心參與,透過搞笑有益的活動,促進禮儀養成。

(三)交往禮儀教育與管理制度相結合

禮儀教育要與校園的管理制度相結合。制度建設就是解決標準問題,透過交往禮儀制度建設,讓孩子們明白什麼行為是文明的,什麼行為是有文明的。利用制度的規範性、強制性和獎罰、激勵機制,引導學生增強禮儀、禮節、文明意識,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例如:南開大學的創始人嚴修就十分重視禮儀教育,並使其制度化,他制定的《容止格言》要求學生“面必淨、發必理、衣必整、紐必結、頭必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躁、勿暴、勿殆;色彩:宜和、宜靜、宜莊”,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加強禮儀修養,構成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筆者認為,國小生禮儀教育要想取得實效,務必制訂出詳細、具體的禮儀常規,並落實到校園的規章制度中。(四)交往禮儀教育與校園氛圍相結合

當代西方德育理論認為,個體道德的構成和發展是由於個體內部活動與社會羣體影響發生交互作用的結果。交往禮儀教育與校園氛圍相結合就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同學夥伴關係,充分利用教師的感染力和同學榜樣示範等交往禮儀教育資源來感染學生。培根説:“一種羣眾的習慣,其力量更大於個人的習慣,因此如果有一個良好道德風氣的環境,是最有利於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的。”交往禮儀教育不能僅靠説理教育,要營造育人的優良環境和濃厚氛圍。校園全部工作就是要營造高品位的交往禮儀文化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去思考、感悟、理解,淨化靈魂,昇華人格,完善自己。如加強文化建設,讓校園的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人都發揮交往禮儀教育的功能,校園的宣傳欄、班級教室的黑板報每期都要有介紹交往禮儀常識的資料。校園還能夠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優勢,多下載對學生成長有益的信息,建立禮儀娛樂網,發出“爭做網絡文明使者”的倡議,使學生都明白“文明上網、上文明網,讓網絡成為我們完美的精神家園”。在網上,還能夠設定禮儀自評欄目,在自評中改變單純的文字答題方式,能夠用漫畫的形式讓學生從畫中找出錯誤的禮儀之處,學生能夠用所學的知識去決定,透過形象化的畫面,再一次強化了記憶印象。

三、社會維度抓協同——透過環境影響,抓好兩個協同

俗語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可見良好的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十分重要。人是社會的人,國小生必將走上社會,社會必將影響人,人也會影響社會。在國小生交往禮儀養成教育中,務必從社會的維度着重抓好兩個協同。

(一)輿論導向與交往禮儀教育協同

國小生交往禮儀社會教育就應充分發揮信息化時代的優勢,用心採取以下措施使輿論導向與交往禮儀教育協同:

(1)投其所好:製作禮儀動畫片。國小生個性是中低年級學生最感興趣的莫過於看動畫片,如《藍貓淘氣三千問》透過動畫的形式進行科學知識普及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反響,深受全國孩子們的歡迎。同樣,交往禮儀教育也能夠投孩子們所好,將禮儀常識製作成生動活潑的禮儀動畫片,幫忙學生理解、決定、模仿,透過具體可感知的材料,把空洞的説教轉成精彩的畫面,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學習興趣,使孩子們樂於理解禮儀教育。(2)滿足童心:開發禮儀遊戲卡。中高年級學生最熱衷於打電子遊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過了一關又一關,這樣過關斬將,步步為營,強烈地刺激孩子們的好奇心、好勝心;即使輸了也能毫不猶豫從頭再來,能夠屢敗屢戰,樂此不疲。因此,在國小生交往禮儀教育中,能夠從滿足孩子們的童心出發,開發禮儀遊戲卡,在遊戲中每前進一步務必答對一道相關禮儀知識,設置不同的遊戲,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感悟哪些行為是文明的,哪些做法是錯誤的、不文明的。最後的贏家肯定是對交往禮儀知識十分熟悉的學生。這樣,透過讓孩子們玩遊戲簡單快樂地掌握交往禮儀知識。

(二)社會環境與交往禮儀教育協同

社會環境包括社會風氣、社區文化、大眾傳媒、社會團體、校外友伴和親戚鄰居等社會生活諸因素,它更直接地影響着國小生的交往禮儀養成。這些社會生活因素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他們對國小生的影響有用心的,也有消極的,有經常的,也有偶然的。因此,淨化社會環境,是國小生交往禮儀養成的重要環節,如校園將國小生交往禮儀資料、要求告知社區居民,讓他們一齊督促學生的禮儀行為,並要求他們也要講究禮儀,讓學生在和諧禮儀的環境薰陶中成為一個懂禮的人,共同營造文明文明的社會環境。《中國小德育工作規程》強調,中國小德育工作“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緊密結合,用心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促進構成良好的社區育人環境”。村鄉委會、居委會幹部要充分利用社會環境資源,如博物館、青少年宮、文化館、烈士陵園和主題公園等,利用這些被譽為“立體的、凝固的教科書”開展教育青少年的各項活動。如寒暑假社區定期舉辦主題活動,讓學生融入社會,把社會的不良現象作為反面典型,加強對學生的交往禮儀教育,培養學生鑑別潛力,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和影響。

總之,教育事業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家庭教育是校園教育的基礎,社會教育是校園教育的補充和繼續。國小生交往禮儀教育能夠在構建家庭、校園、社會三維一體模式上進行探索。無論是哪種教育,在“言傳”時都不應忘記:國小的孩子,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把抽象的禮儀行為準則寓於各種形式的活動當中,透過參加各種相關的主題活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兒童在教育中發展,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在教育中實現人生。他們並不是一個抽象的存在,不是被塑造好了才置入生活之中。他們的發展就是生活,就是他們的人生實踐。”德國一位校長説,德國沒有道德課,但十分重視行為訓練。“道德不是説出來的,是練出來的。”“道德教育主要靠四條:家長的榜樣;教師的人格;社會的影響;學生的實踐和訓練。”只有在調節社會生活各種因素的力量,使之構成用心正確的教育合力下,國小生交往禮儀教育才會到達理想的效果。

文明禮儀伴我行心得範文

一、國小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誠信的教育

過去人們之間相互信任,而如今,再親近的人之間也相互提防,光怕上當,殊不知那些傳銷人員不就都是從自己身邊的好友騙起的嗎?因此,我認為在國小階段開始就對學生進行誠信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由於國小生的感性特點,我們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能夠用講故事的手法,比如,講誠信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時就能夠應用曾子殺豬的故事。故事説的是,曾子的媳婦要去趕集,兒子也要跟着,為了不讓兒子跟着,就跟兒子説回來給兒子燉肉吃。結果趕集回來的她,發現曾子正要把家裏唯一的一頭豬宰殺,並想阻止曾子。曾子對她説,你不是答應了回來要給兒子燉肉吃嗎?媳婦説,那不是説着玩的嗎,你還當真了。曾子説,那當然,應對孩子,我們大人必須要説到做到,否則,以後孩子又怎能相信我們呢?聽了這則故事後,學生都十分震撼,認為曾子做得十分對。我又問學生,在我們的生活中,父母是不是也以前這樣跟我們輕易許諾過呢?很多孩子回答:是。但父母事後遵守承諾的沒有幾個,可見誠信品質的養成需要校園和家長共同努力,家長要做好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身邊人的榜樣力量更是無窮的。透過我們的研究發現,為什麼我們有的孩子愛撒謊,問題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出在家長身上,家長諾爾不踐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壞的

榜樣,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在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家庭務必和校園構成合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試想,校園的教育再成功,到了家裏,學生感受到完全相反的氛圍,我們的教育也會失敗。

二、國小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

人人都有獲得他人尊重的願望,在與人交往中,我們既期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又要體諒到他人也有獲得尊重的需要,從而做到自覺尊重他人,從而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一個事事、處處以自己為中心的人,是不會受到他人歡迎的。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從平等教育開始。我們要告訴學生,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高低貴賤之分,不論你的身份如何、財富如何、地位如何,我們都要平等地對待周圍的每一個人。不可否認,在我們的社會上,在我們的周圍,還有一些人戴着有色眼鏡看人的人,不能平等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對待身份比自己特殊,地位比自己高,財富比自己多的人奴顏婢膝,對不如自己的人,則高高在上,實際上這對子女教育十分不利。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是透過自己的誠實勞動掙錢養活自己,就沒有什麼能夠自卑的。所有的不同的工作只是社會的分工不同而已,並無高低貴賤之別。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做到對他人的尊重。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需要引導學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老師、同學、家長和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有的學生見到環衞工人,捂着鼻子走,這就是對環衞工人的不尊重,試想,沒有環衞工人的辛勤勞動,我們的城市怎樣能有如此潔淨,我們的生活怎樣能如此完美?另外,尊重他人需要尊

重他人的勞動。在校園裏,認真聽老師講課,就是尊重老師的勞動,相反,老師上課講課,自己在下邊搞些小動作,就是對老師的不尊重。課堂上,其他同學認真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們認真聽,就是給予同學們的尊重,相反,我們不認真聽,就是對同學的不尊重。在家裏,對父母的辛勤付出,我們也要表示感謝,否則,就是對父母勞動的不尊重。同樣在社會上,我們亂扔垃圾,不把垃圾扔進垃圾桶,就是對整個環衞工人羣體勞動的不尊重。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人人都享有受到他人尊重的最起碼的權利,對於他人人格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因此,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侮辱他人,不能謾罵他人,不能無中生有中傷他人,這都是對他人人格尊嚴的尊重。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除了以上兩點外,我們還要教育學生學會用文明文明用語,比如,得到別人的幫忙,要記得説聲“謝謝”,給別人造成不便,要記得説聲“抱歉”,跟人分手,要記得説聲“再見”,等等。這些文明用語的使用,將會使人際關係更和諧。牢記以上這些,我們才能成為文明的人,才能成為廣受歡迎的人。

文明禮儀伴我行心得範例

一、建立文明禮儀文化,促進校園育人環境

好的育人環境,能夠潛移默化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讓學生有文明禮儀的學習榜樣,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校園從政教處、教務處着手,廣泛徵求全體師生的推薦,超多收集能夠影響學生文明禮儀的古籍和事蹟,張貼在校園的文化長廊、過道、樓梯、教室、宿舍、食堂上……文化長廊有“孔融讓梨”、“黃香温席”等古典禮儀故事;過道上有“腳步輕輕,勿擾他人”;球場邊上有“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教室上有“入室即學,入學就專”;食堂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

二、制定校園管理體制,宣傳文明禮儀常識

校園由政教處聯合班主任擬定出對學生的要求和班級管理制度,發放到每一位學生的手中,張貼在校園的教室、宿舍裏,張貼在校園的宣傳板報上,透過校園的廣播大力宣傳,班主任還在班級上大力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認真學習,讓學生都按照文明禮儀標準來規範自己的行為。讓學生從語言、行為上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不但從課本、從知識上懂得規範自己,還讓學生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用文明禮儀的標準從嚴規範自己,這樣會促進校園的文化建設,從而也能教育學生文明處事,快樂成長。

三、加強校園班級文明主題班會建設

透過主題班會來強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每週日晚校園透過召開班主任會議,佈置班主任構成教育主題,確定主題班會的教育目標,做好開展的方案,切實組織開展班會活動,做好過程材料記錄,會後做好反思反饋。例如八年級三班在開展《安全出行,健康成長》的主題班會上,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學生踴躍發言,用心參加,在實踐中明白珍愛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尊重身邊的人和事,做一個安全健康成長的人的好處。

四、大手拉小手,一對一的禮儀教育

教師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師要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道德、自己的品質、自己的語言行為去影響和教育學生,給學生點明前進的方向。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得體的着裝、大方的言談、待事的淡定、正能量的傳遞,都會讓學生能夠直接學習,會影響學生的身心、人格乃至一生道德的構成。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餘文化活動

文明禮儀就在我們身邊,行為習慣也無處不在。我們要常開展一些活動促進文明禮儀教育的發展,讓學生能參加校園組織的活動,得到成長的快樂,同時也開拓學生的知識及視野。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文明的薰陶,校園要求班主任每週組織學生召開文明禮儀主題班會;每週一校園的升國旗活動,班主任和生活教官都開展文明禮儀大檢查,檢查學生按時出操,檢查學生統一穿好校服,檢查學生端正站姿,檢查學生目光整齊,檢查學生歌聲務必嘹亮;為了各班級構成爭先恐後的景象,我們還組織舉辦了新生杯、畢業杯學生的各種球賽,讓學生構成團結的凝聚力,構成熱愛班級羣眾的優秀文明禮儀。教育體現方法的多樣性,教育的資料展現它的豐富與多彩,教育工作者完全能夠透過學習生活、教育工作的過程去提高學生的禮儀素養,讓講文明、講禮儀成為學生生活學習的好景象,讓文明禮儀這一優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得以發揚光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en0rk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