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通用15篇)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通用15篇)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1

酃峯賓館三號樓,五樓會議室。電子屏幕顯示着“全縣脱貧攻堅工作調研會”。會議室坐着近百位戰鬥在炎陵脱貧攻堅戰線的關鍵人物。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通用15篇)

黃詩燕穿着那件人們熟悉的黑色夾克衫,臉色明顯憔悴。當他發言時,人們吃了一驚。他的聲音很低沉,甚至聽不太清,只講了20多分鐘。

書記今天怎麼了?疑惑與不安浮現在人們心頭。炎陵縣委副書記饒祥明主持會議,特意在黃詩燕講話結束後,重複了他提出的幾點要求。

誰也沒有想到,這竟是黃詩燕作為炎陵脱貧攻堅“一線總指揮”發出的最後一道戰鬥令。

當晚,黃詩燕因突發心源性疾病逝去的消息震驚了整個縣委大院。11月30日清晨,送別黃詩燕的車隊緩緩繞城一週,悄然離開——

他願意這樣悄悄地回家。“他平時最怕的,就是麻煩別人。”妻子彭建蘭懂得他的心。令她痛徹心扉的,是11月24日,她沒能説服身體不舒服的黃詩燕留在株洲的家,留在她身邊:“他説第二天有工作,連夜趕回了炎陵。”

回想黃詩燕最後的生命軌跡,人們感慨,為了脱貧攻堅,為了美麗幸福新炎陵,他拼盡了最後的力氣。

11月24日晚,他因胃部劇痛徹夜未眠。

11月25日,他沒吃早餐,去縣醫院檢查,發現胃和心臟都有一點問題。但他只吃了點胃藥,就趕去參加了炎陵縣中醫院新址落成活動。

11月29日早晨,黃詩燕只喝了點稀飯。饒祥明勸他不要去開會了。但黃詩燕説,脱貧攻堅是大事,必須參加。

“脱貧攻堅,是頭等大事,是民生工程,壓倒一切!”

“切實解決問題,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

“落實、落細、落小,切實鞏固脱貧攻堅成果。”

……

與會者的筆記本上,留下了黃詩燕的最後囑託。

20__年6月25日,47歲的黃詩燕走進炎陵縣委大院,成為這個20多萬人口的貧困縣的縣委書記。此前,他是株洲市委副祕書長、市委辦主任。

從市委大院到邊陲山區,也有人背後咬耳朵:還不是鍍鍍金,過兩年“曲線救國”,進城升官咧。

黃詩燕沒有理會這些閒言碎語。

7月的大暑天,他戴上一頂草帽下鄉去了。

他去了離縣城最遠的策源鄉梨樹洲村。這裏地處湖南第一高峯酃峯下,旅遊資源豐富,卻是當時株洲唯一的“無電村”。

60多公里崎嶇山路,黃詩燕花了3個多小時。村黨支部書記伍英華向他訴苦:村民自己裝的小型發電機電壓不穩,由於用電強度大幾次把發電機給燒了。全村共25户80餘人,年人均純收入僅1000餘元。

他去了中團村的一户果園,和正在忙碌的市農業科技特派員譚忠誠聊起了炎陵的黃桃。上世紀80年代,縣農業局從上海引進了100株芽苗。雖然炎陵有適合栽種黃桃的獨特地理條件,但歷經近30年發展,還是規模不大,質量不高。

黃詩燕短時間內先後走訪了全縣11個鄉鎮(場)、54個貧困村。他越走心情越沉重,沿途一幅幅圖景在心中揮之不去:船形鄉水壠村大半村民住在“杉皮屋”裏,逢雨必漏;下村鄉坳頭村村民好不容易種出來的水果,因山路閉塞,一公斤兩塊錢賤賣給商販……

一個多月的調研下來,黃詩燕摸清了家底:20__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970元,分別相當於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的52.8%、38.8%;按當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國家貧困標準,全縣貧困發生率很高。

沉甸甸的數據讓他寢食難安。歷史的機遇,更讓他深感責任重大。

貧困是文明社會的頑疾。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許下讓窮苦人過上好日子的錚錚誓言。在戰勝貧困的道路上,黨帶領人民櫛風沐雨,接續奮鬥。20__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__-20__年)》,將羅霄山片區列入全國11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炎陵縣納入了羅霄山片區國家級貧困縣,成為國家新一輪扶貧攻堅主戰場之一。

20__年11月,一場前所未有的國家脱貧攻堅大戰打響。炎陵扶貧的重擔,歷史性地落在了這個出身農家、畢業於農校、對農民一腔深情的湖南漢子肩上。

炎陵,這片浸透着革命烈士鮮血的熱土,也似乎一直在等待一個領軍人物的到來,他將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凝聚起這片土地積蓄起來的所有力量,打贏脱貧攻堅的最後一戰。

炎陵脱貧攻堅,路在何方?

20__年12月27日。在炎陵縣縣長文專文的辦公室裏,文專文指點着牆上一幅炎陵縣地圖,感慨黃詩燕作為炎陵脱貧攻堅的設計師,政治站位高,富有戰略眼光。

“黃書記將炎陵作為一個大整體來規劃,提煉出‘四老四地’的特點:老祖宗安寢福地、老人家革命聖地、老天爺生態寶地、老百姓宜居樂地。他堅持發展綠色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遊三大產業,並通過修建102公里的旅遊環線,改變了炎陵千百年來東、西、南不聯通的交通格局。實踐證明,這條路走對了。”

炎陵縣副縣長陳黎明,同樣佩服黃詩燕的前瞻性:“山溝溝裏的縣委書記,眼光放得很長遠。20__年,黃書記提出了守住‘綠水青山’是炎陵人民的第一選擇,實現率先全面脱貧、率先全面小康是炎陵人民的第一夢想。他很有定力,看準了、盯下去,一張藍圖幹到底。”

20__年,炎陵縣成為全省第一批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貧困發生率從20__年底的16.57%下降到20__年的0.65%,實現高質量脱貧。

20__年10月19日,炎陵縣召開全縣脱貧摘帽總結表彰暨鞏固提升動員大會。黃詩燕向全體與會人員深深鞠躬,講話非常動情,很多幹部都流下了眼淚。當他講到“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時,還脱稿説,大革命時期有3萬多炎陵人為革命獻出生命,希望大家發揚這種革命精神繼續努力。

“黃書記為炎陵脱貧而來,為炎陵脱貧而去。”文專文紅了眼圈:“你看這幅株洲市地圖,從株洲到炎陵,就像一列火車從車頭到車尾,來回近500公里,要花五六個小時。黃書記跑了差不多9年。單是堅持做到這一條,就不容易啊。”

藍圖變成高樓,唯有一磚一瓦的行動。

通過深入調研與論證,黃詩燕與縣委、縣政府班子成員形成共識:打造炎陵生態休閒農業風光帶和特色水果、有機茶葉、無公害蔬菜、筍竹、油茶、酃縣白鵝、花卉苗木、藥材八大“農字號”特色產業,鼓勵村民“量體裁衣、宜養則養、宜種則種”。

“一帶八基地”的突破口在哪裏?黃詩燕將目光盯準了炎陵的黃桃。20__年,炎陵縣將黃桃產業納入重點扶持,重點推廣良種“錦繡黃桃”,財政每年投入500萬元獎勵扶持種植户。

對此決定,贊成的有,反對的也不少:財政本來就困難,黃桃產業看不到税收預期,每年拿錢去“貼”,值嗎?一家一户分散種植,品質如何保證?都種黃桃,果賤傷農怎麼辦……

黃詩燕不為所動。在他的主導下,全縣砍掉劣質黃桃苗,培育5個優質高效示範點,扶持171個科技示範户;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户+電商”模式,及時提供良種苗木、技術培訓、農資供應、銷售渠道等服務……

黃詩燕成了炎陵黃桃的頭號推銷員。

每年的桃花節、黃桃大會,黃詩燕都出面“站台”吆喝;北京、廣州等地的供銷對接會,黃詩燕現場促銷;央視推廣炎陵黃桃,黃詩燕琢磨出推廣語:“炎陵黃桃,'桃'醉天下”。每到黃桃成熟季節,黃詩燕還會到路邊水果店轉一轉,要求有關部門兩天報告一次全縣黃桃銷售信息。

黃詩燕為炎陵黃桃的品牌推介不遺餘力,有人好心提醒:“領導幹部為產品站台代言,不妥。你是縣委書記,更容易招來非議。”

“為老百姓脱貧站台,我怕什麼?”黃詩燕很坦然。

如今,炎陵黃桃迎來了自己的黃金時代。“炎陵黃桃”獲頒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出口新加坡、阿聯酋和香港、澳門。目前,炎陵全縣8000多户種植黃桃8萬多畝,近6萬人進入黃桃產業鏈,近60%貧困人口通過種植黃桃穩定脱貧。

“農業產業需要培育期。沒有當年黃書記花大氣力抓黃桃產業,炎陵脱貧摘帽不見得有這麼早。”炎陵縣縣長文專文感歎。

20__年11月11日,市農業科技特派員、已擔任炎陵縣黃桃產業辦副主任的譚忠誠在紅軍標語博物館最後一次見到黃詩燕。臨走時,黃詩燕叫住他:“老譚啊,炎陵黃桃發展進入了瓶頸期,你怎麼看?我們找個時間探討探討”

“炎陵黃桃確實碰到了同質化競爭等新問題,他一直在思考黃桃的未來。可惜再也不能和黃書記探討了。”譚忠誠遺憾地説。

黃桃是炎陵老百姓脱貧的大功臣。但炎陵脱貧的舞台上,單靠一個黃桃撐不起整台戲。

如何增強脱貧攻堅的‘造血’功能,讓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以農為主的炎陵怎樣才有發展後勁?

黃詩燕對炎陵脱貧攻堅有着長遠的考量。

要實現高質量脱貧,關鍵是提升產業發展能力,增強“造血功能”。除了綠色農業,發展文化旅遊和生態工業,也是黃詩燕緊緊抓住的大事。

目前,炎陵全縣已形成北有紅軍標語博物館、西有炎帝陵、東有神農谷、南有一批紅色革命舊址的旅遊格局。20__年1月7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公告,炎帝陵景區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黃書記在天有靈,會為此欣慰。”炎陵縣炎帝陵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園平感慨。不久前,黃詩燕來炎帝陵考察時還對他説:老李,5A要抓緊,千萬不能功虧一簣啊。

為了引進一批優質項目,讓老百姓可以在家門口安心就業,黃詩燕下足了功夫。聽説企業老總來炎陵,他連夜從鳳凰趕回來。一家企業訴苦説招工難,他要求相關部門開着車,帶着招工信息直接進村入户……

幾年間,全縣首個年税收過3000萬元、首個年銷售收入過10億元、首個落户炎陵的民營500強企業等不斷湧現,被外界譽為貧困山區招商引資的“炎陵現象”。

20__年11月26日,黃詩燕還陪同省裏一個考察組去湖南全康電子科技公司考察。但這一次,平常總是激情滿滿全程講解的黃詩燕,聲音低了,步子慢了,甚至一個人在角落裏坐了好幾分鐘……

清晨,陽光帶着一絲冬的冷冽傾灑,幾棟線條簡單的青灰小樓安然而卧。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末的炎陵縣委大院,樸素、低調。

“20__年黃書記來炎陵時,大家統一認識,不建新大院,把錢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去。”文專文回憶。

脱貧攻堅,攻的是最堅的堡壘,啃的是最硬的骨頭。貧困羣眾“住房難”,就是炎陵要過的“坎”。

黃詩燕決定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扶貧對象安居、土坯房集中改善三大工程。但三大工程至少需要資金3億多元。對當時年財政收入僅3億元的炎陵縣而言,這道“坎”實在不好過。

“能否只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户住房難題”;“資金缺口大,易地搬遷建房標準是不是低一點……”但黃詩燕態度鮮明:“砸鍋賣鐵,也要讓老百姓住上新房!”

於是,縣委、縣政府“勒緊褲腰帶”,想方設法籌集資金,黃詩燕自己則帶頭“省錢”:工作人員幾次提議,對縣委書記辦公室進行簡單裝修,被拒絕;辦公桌褪色掉漆、書櫃變形,建議換新的,被拒絕……

難關就這樣闖了過去。3年來,全縣1250户易地扶貧搬遷户住進了新房,2543户農村貧困對象實現安居,6122户農村危舊土坯房得到改善。

現在,一棟棟新房映亮了百姓的笑臉。船形鄉水壠村134户村民的土夯牆、杉皮頂房子,已變成了蓋着琉璃瓦的新磚瓦房。在距水壠村40公里之外的炎陵縣易地扶貧集中安置區內,村民魏振靈的住房更“洋氣”:嶄新的紅磚房內,煤氣灶、電飯煲俱全。“以前都是土灶黑鍋,破房爛瓦,哪裏想得到有今天咧。”魏振靈的老婆笑呵呵地説。屋後的菜地裏她種上了白菜、豌豆,還在不遠處的小雜屋裏餵了幾隻雞。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老一輩革命家陳雲的這句話,黃詩燕視為座右銘。

炎陵縣副縣長盤曉文記得,在設計易地扶貧搬遷的住房時,黃詩燕就提出,為了方便老百姓過日子,要給一塊菜地,一個小雜屋。以後生活好了,房子還會加層,要按兩層樓打地基,留樓梯。“去年政策才放開,可以為羣眾留一些基本生活配套。炎陵的易地搬遷房如果不是黃書記堅持,老百姓就沒這麼方便了。”

20__年,江西省的井岡山市率先脱貧。有些同志説,我們能不能也在20__年脱貧?通過深入調查思考,黃詩燕否決了這一方案。盤曉文至今記得他説的話:“為了摘帽而摘帽,既不能保證脱貧質量,也無法向羣眾交代,無法向黨中央交代,無法向歷史交代。”

後來,一些地方出現了數字脱貧、形象脱貧等急功冒進的現象,引起黨中央高度重視,開展專項整治。回想黃詩燕當時説的話,大家佩服他頭腦清醒,是對歷史真正負責。

炎陵縣紅軍標語博物館前,黃詩燕身穿白襯衫,佩戴黨徽,精神煥發地站在最中間。

“我很懷念黃書記。”炎陵縣委副書記饒祥明拿起桌上的這張合影照片細細端詳:“人們常説,當家三年狗都嫌。黃書記在炎陵工作快九年了口碑還這麼好,他真正做到了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黃詩燕剛來炎陵時,饒祥明先後三次請他去自己家裏吃飯,他都推辭了。第三次黃詩燕説了心裏話:老饒啊,我這個人吃飯很簡單,再説去了你家不去他家,難得平衡,誰家都不去最好,我還可以省點時間做事。

“我可以負責任地説,在炎陵這些年,黃書記沒有接受過任何一次私人宴請。”饒祥明説。

黃詩燕的老家就在攸縣,親戚多,但他從沒有插手過任何一個項目,打過任何招呼。妻子和女兒來炎陵看他,也都是悄悄地坐快巴來回。

宿舍裏,沙發破了,電視機舊了他都不準換,唯一要工作人員添的“傢俱”,是兩把摺疊的椅子。沙發太小,來了人坐不下,添兩把摺疊椅,方便他人,也不佔地方。

黃詩燕去世後不久,饒祥明收到了黃詩燕女兒黃心雨發來的短信。她説,現在還有遠房親戚假借父親之名要求辦事,這是父親不願看到的,請他也不要為他們辦這些事。

“心雨很年輕,但很懂事。黃書記的家教嚴、家風好。”饒祥明感慨。

入夜,炎陵縣委大院裏,掛在大樟樹上的一盞盞方形路燈亮起來。

以往這個時候,是黃詩燕的散步時間。

散步不僅是運動,也是黃詩燕細察民情、精準調研的微訪。路上少了一個井蓋,路邊的燈沒有亮,甚至大院門前樹下的一盞燈上有蜘蛛網,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黃桃上市,他常到路邊的小店去詢問,甚至走好幾裏地趕去集貿市場調查。

有一次,黃詩燕在散步時發現,街頭垃圾堆得比較多。他立刻打電話詢問,原來是一個垃圾處理廠搬遷與當地百姓的協商出了問題。他立即通知相關部門開會。“會上他發了火:這是老百姓生活的大事,必須連夜解決,明天早上看結果。”炎陵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黃建中回憶。

散步,還是黃詩燕與幹部羣眾心連心的貼近。

和大院門口的保安聊天,他發現保安室天花板漏雨,通風不好,馬上通知後勤部門改善;接龍橋邊碰到一位殘疾人,他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錢,並打電話請縣民政局將其送回家。

黃詩燕去世後,炎陵縣鹿原鎮黨委書記賀勇一直沒有勇氣再走那條熟悉的路線。因為“每次路過都是一種煎熬” 。

20__年3月,賀勇調任縣委辦常務副主任。“當時我覺得自己40歲了,有點本領恐慌,甚至不想幹了。有一天他改完我起草的綜合材料後,邀我在大院裏散了幾圈步,以‘老辦公室’的身份和我分享他的經驗,我的心一下就安下來了。”

令賀勇和其他幹部都記憶深刻的,還有黃詩燕的博學多才。他記憶力驚人,散步時,《資治通鑑》《三國演義》裏的一些段落,能一字不差背出來。“私下,我們都尊稱他為‘黃老師’。”

20__年12月28日。炎陵縣霞陽鎮大源村。村委會窗明几淨,國旗飄揚,一條村民命名為“大源高速路”的公路,通到了最高處的一户人家。

20__年,黃詩燕聯點幫扶大源村。

黃詩燕出生於攸縣,是從小吃不飽穿不暖的苦孩子,家裏油罈子難得舀出一勺油。貧苦的經歷,讓他對農村、對百姓、對脱貧攻堅傾注了最純樸真摯的情感。

大源村黨支部書記唐自華記得,黃書記第一次到村裏,就去了貧困户廖成運的家。70多歲的廖成運體弱多病,兒子廖建文勞動能力也不強。一家人住着兩間土坯房,幾乎家徒四壁。

廖成運一家成了黃詩燕定點幫扶的對象,他還和廖建文同吃同住。儘管房子狹窄,旁邊還放着尿壺,他一點也不在乎。在他的幫助下,廖成運一家搬到了安置新房,廖建文到離家不遠的工廠上班,每個月有近4000元收入。

20__年11月20日,黃詩燕來村裏考察危房改造工作,聽説廖成運身體不好,特地趕去看望,臨走時還説要給廖建文説門親事。

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他最後一次來到大源村。

12月2日,大源村13位村民代表,一早就趕去株洲悼念黃詩燕。他們帶去了村口的一抔黃土,幾枝桂花,敬獻在黃詩燕靈前。

沿着黃詩燕最後留下的足跡重訪大源村,一路皆是村民們深情的懷念。

63歲的廖爹記得,那天他正在修橋的工地上做事,黃詩燕特意對他説,你年紀大了,要注意身體。“沒想到,黃書記他沒有保重好自己啊。”

在整潔的安置房家中,廖成運望着牆上扶貧告示欄中“黃詩燕”三個字,老淚縱橫:“黃書記,你永遠是我們的好書記!”

一條整潔的公路,沿着三河鎮天平村掛滿金橘的果園蜿蜒而上。老黨員張朝秀的家,就在路邊翠竹掩映的老屋裏。

張朝秀是1960年入黨的老黨員。他出身貧寒,父親因病去世也無錢安葬。新中國成立後,他當過老師,1979年從炎陵縣檢察院退休回到家鄉。他感恩共產黨,總想着還要做點什麼。家門口有一段700多米長的公路,路面坑坑窪窪,30多年來,他就成了這段路的義務養護員,疏通溝渠、鋪整路面,風雨無阻。

聽説了張朝秀的故事,20__年4月的一天,黃詩燕特地來到張朝秀家,看望這位甘於奉獻的老黨員。他拉着老人的手坐在一條長板凳上聊天,在村裏開了現場會,號召大家向張朝秀學習。

20__年11月,95歲的張朝秀去世。臨終前,老人總唸叨黃書記是個好書記,為村裏辦了很多實事。他將用牛皮紙包好的一份禮物交給兒子張福明,叮囑他送給黃書記——就是黃詩燕書櫃裏的那套《馬克思傳》。

在《馬克思傳》的扉頁裏,張朝秀還夾了一張自己年輕時的黑白照片。這名老黨員打心眼裏認定,黃詩燕,就是百姓心中“最美的扶貧書記”。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2

曾經的感人故事再次登上熒屏,在國家級媒體廣泛宣傳,我市的扶貧幹部、同黃詩燕同志一起並肩戰鬥過的“戰友”們,深受鼓舞。

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炎陵縣下村鄉坳頭村原扶貧工作隊長王健康:“一個方面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為民情懷,另外苦幹實幹精神給我的印象非常深,他常有的一句話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如期全面實現脱貧任務’,在後面的脱貧鞏固與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我們要發揚他這種不怕苦的精神,要勇於擔當為民服務。”

市扶貧辦綜合宣傳組工作人員、炎陵縣鹿原鎮原選調幹部彭再高:“給我的感覺是非常務實,抓產業抓扶貧工作非常有思路有力度,作為一個年輕幹部來説也是要從詩燕書記的事蹟中汲取自己成長的力量,繼續為扶貧事業,為株洲市鞏固脱貧攻堅再加把油。”

炎陵縣霞陽鎮石子壩村黨總支書記陳遠高在辦公室收看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蹟報道。20__年7月,黃詩燕曾在當地調研,看到陳遠高家一棵產值7000元的黃桃樹之後,定下了發展炎陵黃桃產業的決心。如今,全縣炎陵黃桃種植面積達8.9萬畝,全產業鏈產值超過20億元,帶動全縣3.42萬名桃農人均增收2976元。

炎陵縣霞陽鎮石子壩村黨總支書記陳遠高:“我們村黃桃種植面積由原來的200多畝,到目前為止已經達到一1700多畝,全村90%以上的村民從中受益。我們將繼續把黃桃產業做好,帶領全村人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黃詩燕生前駐村幫扶的霞陽鎮大源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劉雲慧認真收看了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蹟報道。在黃詩燕的推動下,如今的大源村村容整潔、產業興旺,已經從最偏遠、最落後的貧困村,成了遠近有名的風景村。

炎陵縣霞陽鎮大源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劉雲慧:“詩燕書記為大源村的脱貧事業貢獻了最後一絲力氣,作為扶貧隊員,我們要帶領全村的村民發展產業,借鄉村振興建設的春風,把大源村建成美麗幸福的小康村,以此來紀念我們的黃書記。”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3

湖南省炎陵縣,地處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的羅霄山片區、井岡山西麓。20__年6月,黃詩燕擔任炎陵縣委書記。隨後8年多裏,他用始終如一的堅守、敢啃“硬骨頭”的擔當、獻身“紅土地”的真情,和全縣幹部羣眾共同奮鬥,促成這個革命老區成功脱貧。

20__年11月29日,完成又一次脱貧攻堅部署後,回到宿舍的他突發心臟病不幸離世,時年56歲。

驚聞噩耗,當地幹部羣眾悲痛萬分;時光流逝,“大黃抓小黃,抓出金黃黃”“最美扶貧書記”等讚許在民間一直廣為流傳。好口碑印證了黃詩燕生前念茲在茲的一句話:你對羣眾有多好,羣眾和你就有多親。

一個“實”字譜春秋

黃詩燕擔任縣委書記之初,炎陵縣頂着深度貧困縣、經濟薄弱縣、產業滯後縣等一堆“落後帽子”。全縣貧困發生率達19.5%,農民人均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

炎陵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介紹,上任伊始,黃詩燕抱定“山高不如腳背高,路長沒有腳板長”的信念搞“大走訪”——自帶食材進村入户,與羣眾一起生火做飯,同桌吃飯,同幹農活,傾聽羣眾掏心窩子的話;跑無電村,鑽土坯房,進“杉皮屋”,訪貧問苦……黃詩燕調查後痛感,炎陵縣交通閉塞是痛點,資源匱乏是難題,貧困落後是大敵。

“共產黨是為無產階級飯吃衣穿屋住的黨”,這是1929年紅軍在炎陵縣留下的標語。“我們共產黨人幹革命,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我們要弘揚紅軍作風,讓農村一天比一天美,讓農民一天比一天富!”黃詩燕一席話,讓全縣黨員幹部深受觸動。

他提出,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遊三大產業。他給自己立“軍令狀”,梳理羣眾最難最憂最盼的事,解決一項銷一個號。

一個“拼”字擔日月

今年8月,記者走進炎陵縣深山採訪。盤山公路兩旁,不時出現購銷兩旺的黃桃交易集市;崇山峻嶺間,碩果累累的桃林一望無邊。

“炎陵人都知道‘大黃(書記)抓小黃(桃),抓出金黃黃’。”中村瑤族鄉鑫山村村支書朱景華告訴記者,這個村40多户貧困户靠種植黃桃脱貧,“我們村靠62824棵‘搖錢樹’,幾乎家家蓋新房、買新車。”

炎陵縣黃桃辦主任鄧紀平告訴記者,當地山區種植水稻“三年兩不收”,但約40年前從外地引進的黃桃,卻特別適應這方水土,“炎陵黃桃”果肉細膩緊緻、口感清甜爽滑。

“天無絕人之路。”20__年初,在霞陽鎮果農陳遠高家,黃詩燕見到一棵每年能結果400多斤、收入近7000元的“桃王”。學農出身的他喜出望外:“我們要把黃桃從小打小鬧的‘珍品’,變成助力脱貧攻堅的商品。”

憑着一股子拼勁,黃詩燕主導制定黃桃發展規劃和獎補政策,推廣先進栽培技術,琢磨出廣告語“炎陵黃桃,桃醉天下”,還參與包裝設計,支持電商銷售,推動獲評“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鼓勵精深加工、組織清除不良品種、限制盲目擴種……

“全縣今年黃桃種植面積有8.9萬畝,總產量5.18萬噸,產業鏈綜合產值20.6億元,這些都是20__年的十幾倍。”炎陵縣黃桃協會祕書長譚忠誠説,“今年3.42萬名桃農人均增收2976元,有3145户貧困户户均種桃增收6200元。”

黃詩燕主政炎陵縣期間力推的各類綠色農業,帶動了全縣約九成貧困人口顯著增收。

一個“情”字踐初心

黃詩燕有兩本泛黃的《馬克思傳》,是炎陵縣95歲老黨員張朝秀臨終前送給他的。黃詩燕將其視為前輩對他的期許,始終將書擺在書櫃最醒目處。

20__年,炎陵縣尚有1.49萬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隱患。全部解決需投入6億元,而炎陵當年財政收入僅7億元。

“不能安居,怎麼脱貧?”黃詩燕發“狠話”拍板:“砸鍋賣鐵,也要讓老百姓住上新房。每户還要給一塊菜地,造個小雜屋。以後生活好了,房子還會加層,要按兩層樓打地基,留樓梯。”

除了多方籌資,他還大力節省開支:老舊的縣委大院不裝修,紅磚裸露的辦公樓不改建,掉漆的辦公桌不更換……闖過道道難關後,全縣1250户易地扶貧搬遷户住進新房,2543户農村貧困户實現安居,1.1萬户農村危舊土坯房得到改造。

在縣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檔立卡户張連軍説:“我20__年從山裏搬來,黃書記來我家19次,給我一家3口推薦了工作。他真的比親人還親!”

在黃詩燕帶領下,炎陵縣幹部羣眾眾志成城抓脱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累計脱貧7224户24056人,貧困發生率從19.5%下降到0.45%,成為湖南省第一批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

在霞陽鎮石子壩村,陳遠高告訴記者,黃詩燕去世前幾個月,“桃王”也枯死了。“老樹雖然不在了,但黃書記支持村裏修的路、改的電網都還在,桃林面積也從百十來畝發展到近20__畝。”陳遠高説,“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會一直念黃書記的好!”

20__年11月,時任湖南炎陵縣縣委書記黃詩燕,倒在了脱貧攻堅一線。一年來,羅霄山脈深處,他的故事仍時時被人們念起。有輓聯寫道:一夜驚憐絲吐盡,三鄉切盼燕歸來。

什麼樣的力量,能讓一名縣委書記帶領20萬老區人民,將山溝溝裏的貧困發生率從19.5%降至0.45%?又是什麼樣的力量,能讓一名共產黨員在離世一年後,仍被無數百姓深切懷念?

這種力量,是脱貧功成,務必有我的決心。炎陵縣是一方浸着革命烈士鮮血的紅色熱土。黃詩燕曾説,炎陵縣脱貧摘帽,是共產黨人向老區人民許下的莊嚴承諾。他從一顆黃桃入手打開產業造血扶貧的突破口,拼搏到生命最後一刻。這是新時代的共產黨人在紅色熱土續寫的動人故事:對人民敢承諾、能踐諾,鞠躬盡瘁,不怕犧牲。

這種力量,是山高不如腳背高,路長沒有腳板長的恆心。八年如一日,黃詩燕的足跡走過了炎陵縣的每一個村莊,翻過了羅霄山脈的無數山頭,須臾未曾懈怠。爬坡過坎,需要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品質,需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黃詩燕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守,證明了“用實幹創實績,以實績換民心”的樸素道理,也正是這個道理,支撐着一批批和他一樣的黨員幹部,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決戰貧困的戰場上。

這種力量,是一心只為千萬家的真心。“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我們的大事”“為老百姓脱貧站台,我怕什麼?”……出身農家、求學農校、心繫農民的黃詩燕,捧出一顆真心待人民,人民自然視他如至親,這才有了久久迴盪在炎陵山水間的深切思念。

羅霄山下,燕子飛離;紅土地上,初心不變。只要以決心、恆心、真心為人民謀幸福,縱使時光荏苒,山河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4

10月9日,追授黃詩燕同志“全國脱貧攻堅模範”稱號大會暨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召開後,回龍圩管理區廣大黨員幹部以各種形式學習黃詩燕同志的感人事蹟和敬業精神,在全區迅速掀起學習熱潮。

會後,區直各單位、各鄉鎮辦事處、場黨組織分別召開不同層次的黨員幹部羣眾會議進行傳達學習。全區黨員幹部羣眾紛紛通過電視、電腦觀看學習,登錄相關網站、媒體下載打印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蹟材料,或置於辦公桌上,或保存在手機中,隨時閲讀學習。

“黃詩燕同志以黨和人民事業為最高追求,矢志不渝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是用生命踐行忠誠乾淨擔當政治品格的優秀領導幹部。”區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錢建洪説,“作為黨員幹部,我們要學習他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堅決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傾心盡力為黨和人民事業奮鬥。”

區黨政辦公室年輕黨員張潔峯認為,“作為一名年輕黨員幹部,要學習黃詩燕同志忘我工作的敬業精神、擔當作為的事業追求、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和廉潔自律的崇高風範,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事業。”

“黃詩燕帶領炎陵老區脱貧攻堅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動。我要像黃詩燕同志一樣牢記‘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兢兢業業為民、勤勤懇懇幹事,堅決完成脱貧攻堅任務!”八仙洞辦事處黨總支書記毛先進表示。

興隆村黨支部以座談會的形式開展向黃詩燕同志學習活動,大家為他的感人事蹟所感動。該村年近六十的女黨員龍春香説:“一定要學習黃詩燕同志不顧一切、犧牲小家、忘我工作的作風,學習他一心為民的高尚品格,為羣眾多辦好事、實事。”

回龍圩鎮朱家觀村年近七十的老人盧細幼説:“村裏給我講了黃書記的事蹟,我很受感動,我們就喜歡這樣的好書記,願他一路走好。”

全區黨員幹部羣眾紛紛表示,一定要以黃詩燕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堅守初心、熱愛工作、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精神,以更嚴謹的作風,更紮實的舉措,鞏固脱貧成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5

詩言志,燕銜泥。黃詩燕,一個普通的名字,響徹三湘大地。

10月9日下午,省委九所賓館綜合樓一樓會議室一片肅穆,追授黃詩燕同志“全國脱貧攻堅模範”稱號大會暨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這裏舉行。

報告會上,6位報告團成員將一個個關於初心、使命、親情、奉獻的故事娓娓道來,直擊心靈、震撼人心。

“他優秀的品質、崇高的風範、實幹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風裏來,雨裏去,他匆忙的腳步就一直沒有停歇過。”炎陵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與黃詩燕朝夕相處、並肩作戰了8年,他以《風雨兼程的帶路人》為題,還原了一個不忘初心、一心為民最終倒在脱貧攻堅一線的扶貧幹部的故事。

故事讓人傷感。“他經常説,炎陵縣脱貧摘帽,是向20萬老區人民兑現的一個莊嚴承諾,是向長眠在這片紅土地上3萬多名革命先烈的真情告慰。”講到動情處,劉明華聲音哽咽,與會聽眾早已濕了眼眶。

故事讓人振奮。“他優秀的品質、崇高的風範、實幹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劉明華的話音剛落,台下便響起了久久不息的掌聲。

“黃詩燕的先進事蹟,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鄧立佳聆聽報告後説,黃詩燕把所有心血和生命獻給了脱貧攻堅事業,用無悔的奮鬥踐行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是新時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傑出代表。我們要以模範人物為榜樣,立足崗位作貢獻,主動擔當勤作為,在堅決打贏脱貧攻堅戰和污染防治攻堅戰中踐行初心使命。

唯有親情最動人。黃飛從小以叔叔黃詩燕為榜樣,他帶來了感人的親情故事。

“叔叔每次回來,都會叮囑我們:要好好讀書,好日子是靠自己奮鬥出來的。”黃飛説,叔叔這樣教育我們,他自己也是這樣做的。他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幹出了一番事業。

“黃詩燕同志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認真聆聽報告,省扶貧辦副主任黎仁寅早已紅了眼眶。他説,黃詩燕同志用生命詮釋了什麼是奉獻、擔當。全省扶貧幹部要向黃詩燕同志學習,為決戰脱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貢獻自己的力量。

炎陵縣鹿原鎮上村村村民張連軍是黃詩燕生前幫扶過的對象之一。“從20__年12月27日到20__年11月20日,3年時間,黃書記一共來了我家19次。”張連軍説,在他家最困難的時候,是黃詩燕一次又一次地給他加油打氣,幫助他脱貧致富。

“請您放心,我們一定會牢記您的囑託,自強不息,自力更生,把日子越過越紅火。”張連軍擦着眼淚堅定地説。

報告會現場,時而“萬籟俱寂”,大家屏氣凝神認真聆聽;時而掌聲雷動,向榜樣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株洲市扶貧辦主任劉智勇曾在工作中與黃詩燕接觸較多,對黃詩燕的民本情懷、工作作風十分欽佩。“黃詩燕同志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現場聆聽報告後,劉智勇説,脱貧攻堅收官之年,任務繁重。黃詩燕同志的精神將激勵我們更加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要像黃詩燕同志那樣勇於擔當,在脱貧攻堅戰場上奮力拼搏”

青山猶盼燕歸來。

“看着漫山遍野的黃桃樹,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黃桃書記’——黃詩燕。”“村民帶着自家釀的米酒,從村頭採來的山花,來到黃詩燕書記的墓前。”“炎陵人民還在聲聲呼喚,老區百姓對您念念不忘。”

台上,報告團成員如泣如訴,深情呼喚。台下,與會聽眾感同身受,淚眼模糊。

“黃詩燕同志雖然倒在了脱貧攻堅的戰場,卻為我們樹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豐碑。”桑植縣扶貧辦主任熊基林説,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的引領。我們將以黃詩燕同志為榜樣,對標對錶脱貧攻堅目標任務,保持戰略定力,奪取脱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

“我們要像黃詩燕同志那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與人民羣眾心連心。”

“我們要像黃詩燕同志那樣勇於擔當,在脱貧攻堅戰場上奮力拼搏。”

“我們要像黃詩燕同志那樣甘於奉獻,堅決打贏打好脱貧攻堅收官戰。”

……

這是一場心靈的洗禮,更是一場靈魂的對話。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6

深秋季節,羅霄山深處,層林盡染。

湖南省炎陵縣中村瑤族鄉平樂村建檔立卡貧困户朱聖洪的最後一批黃桃,銷售一空。靠着400多棵黃桃,他家連續4年收入10萬元,順利脱貧。

20__年,在炎陵縣這片紅色熱土上,朱聖洪這樣的貧困人口占全縣農民的19.5%。擔任縣委書記8年多,黃詩燕帶領縣委一班人,以燕子銜泥的韌勁兒,在革命老區炎陵譜寫了一曲全面脱貧的壯麗詩篇。截至目前,54個貧困村全部脱貧,炎陵縣建檔立卡户全部清零。

脱貧攻堅後的慶功會,黃詩燕卻永遠也看不到了。

20__年11月29日,開完扶貧調度會,黃詩燕突發心臟病,不幸殉職,生命定格在56歲。

做大黃桃產業

當地種植8萬多畝,20__年產值11億元

20__年6月25日,炎陵縣迎來第三十任縣委書記黃詩燕。

從市委副祕書長、市委辦主任派下來,別人説他是“鍍金”,黃詩燕卻不理會。驕陽似火,他戴上一頂草帽就下鄉了。

山路泥濘,60多公里山路,車走了3個多小時,到了離縣城最遠的策源鄉梨樹洲村,這裏地處湖南第一高峯酃峯下,是當時全株洲唯一的“無電村”。村幹部訴苦:全村25户80餘人,年人均純收入僅1000餘元。

山多地少,出路在哪?黃詩燕提出,農業發展重點抓好生態特色產業;用好生態山水自然資源,發展全域旅遊;以特色種養產業和旅遊產業推動精準扶貧。

在村裏調研,黃詩燕看到不少老鄉家裏種了黃桃,但經濟效益卻不好。學農出身的黃詩燕發現,這裏海拔高、氣温低、空氣濕、多沙土,種農作物十種九不收,長出來的黃桃卻很甜。

在黃詩燕倡議下,炎陵縣成立了黃桃產業辦、黃桃協會。從20__年開始,縣裏組織的有關黃桃大大小小的活動,黃詩燕不知參加了多少場。黃桃大會,主動站台;江浙推銷,主動帶隊。他提議將當地黃桃統一定名為“炎陵黃桃”,並申請國家地理標識產品,打響了品牌。

有人善意提醒,縣委書記公開為產品代言,會不會引來非議?他坦然説:“為老百姓脱貧站台,我怕什麼!”

終於,黃桃從炎陵的深山溝,走向全國各地。目前,當地種植8萬多畝,20__年產值11億元,黃桃有關收入佔全縣農民農林牧漁業收入的40%;近六成貧困人口靠種植黃桃實現穩定脱貧。

把羣眾當親人

“砸鍋賣鐵,也要讓百姓住上新房”

“3年時間,黃書記一共來了我家19次。”鹿原鎮上村村村民張連軍説。

張連軍是九龍工業園縣級集中安置區的第一批居民。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在黃詩燕建議下,他成為安置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妻子和女兒也實現了就業。

經摸底發現,炎陵縣20__年有1.49萬户村民的住房存在安全隱患,全部解決需投入6億元,而炎陵當年財政收入僅7億元。連主管的住建局負責人都覺得,這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黃詩燕態度堅決:“砸鍋賣鐵,也要讓百姓住上新房!”

始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縣委大院,陳舊、樸素。為了籌資,老舊的縣委大院一直沒裝修。整合縣裏各項涉農資金,握指成拳。“大家統一認識,不建新大院,把錢花到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縣長文專文回憶。

難關終於闖過。全縣1250户貧困户易地搬遷住進新房,2543户貧困户實現安居,6122户土坯房得到改造。

副縣長盤曉文記得,設計易地扶貧搬遷住房時,農民出身的黃詩燕提出,要給羣眾留一塊菜地,一個小雜屋。“為了讓我們住得安心,給每家配了60平方米的菜地。”張連軍説,“什麼事都給老百姓考慮到,這樣的縣委書記,就是羣眾的親人!”

如今,在炎陵,最舊的建築是縣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學校、醫院。

對人寬對己嚴

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沒有添置一件新傢俱

9年來,黃詩燕翻山越嶺,腳步遍佈全縣120個村莊、3900餘户貧困羣眾家裏。

果農張福明説:“書記在我家住,臨走要給餐費,他説這是紅軍的傳統。”

張福明手機裏存着不少與黃詩燕聯繫的短信。得知他家的橘子口感不好,黃詩燕請專家引進新品種。得知老張要來縣委坐一坐,黃詩燕站在樓梯口迎接。

“你不像個當官的。”張福明説。

“我本來就是農民!”黃詩燕回答。

20__年春節,張福明去給黃詩燕拜年,帶了五六斤花生和一條煙。沒想到遭到黃詩燕的“一頓罵”,“老張,你買煙幹什麼,拿回去退了。”

温和的黃詩燕,偶爾也發火。20__年,炎帝陵景區裏,一位叫賣土特產的大娘被保安攔下推搡。

黃詩燕撞見,急忙叫人上前制止。“發展旅遊要平衡好景區管理與周邊貧困羣眾的關係,要優先吸收他們在景區工作。”黃詩燕批評負責人。

於是,30多位貧困農民經過培訓後在景區上崗。

對人寬,對己嚴。炎陵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至今談起黃詩燕書記,還有些哽咽:他住的宿舍很逼仄,9年沒有添置一件新傢俱,宿舍裏的東西,連熱水器、牀、暖壺等,都是之前留下來的。

如今,炎陵縣貧困户已全部脱貧。今年10月,黃詩燕被追授為“全國脱貧攻堅模範”。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7

今天下午,追授黃詩燕同志“全國脱貧攻堅模範”稱號大會暨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在長沙舉行。

這場報告會規格很高。

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主持,報告會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各市州、縣市區設分會場。會上宣讀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關於追授黃詩燕同志“全國脱貧攻堅模範”稱號的決定。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榮譽稱號的規格很高。

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授予。20__年,自發從河北來我省石門縣薛家村義務扶貧,犧牲在脱貧攻堅第一線的“名譽村長”王新法曾被授予這一稱號。

會前,杜家毫、劉永富、許達哲一行會見了黃詩燕同志家屬及先進事蹟報告團成員。

黃詩燕的感人事蹟,湘伴君曾多次為大家推送→追記“最美扶貧書記”黃詩燕。就在今年國慶長假前最後一個工作日,杜家毫專程看望了黃詩燕同志的家屬,並深情地説:“黃詩燕同志常年工作在革命老區脱貧攻堅一線,帶領炎陵縣20萬人民羣眾脱貧致富,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麼,學習黃詩燕,我們究竟應該學習什麼呢?

可以從今天的報告會上,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的講話中找到答案。

杜家毫説,全省廣大黨員幹部要以黃詩燕同志為標杆,認真學習他:

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

紮根羣眾、一心為民的赤子情懷

真抓實幹、頑強拼搏的奮鬥精神

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的優良品質

劉永富在報告會上説,我們要學習黃詩燕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勤勉務實的工作作風,永不懈怠的攻堅精神,嚴於律己的優秀品質。

報告會現場。

報告會上,黃詩燕的同事、親人、幫扶對象等6人,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用真摯的情感、生動的故事、樸實的語言,講述了黃詩燕同志紮根基層一線、決戰脱貧攻堅的感人事蹟。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的形象。

報告會現場,聽眾們深受感動。

對黨忠誠、信念堅定

入黨是為了什麼?

“我們黨堅持為人民服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堅持不懈的實際行動。”

黃詩燕入黨35年來,始終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黃詩燕身邊工作了8年5個月的炎陵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講述了這位優秀縣委書記從上任到生命最後一刻的一些感人瞬間。

到革命老區炎陵一上任,黃詩燕就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滿滿當當。他經常説:“炎陵脱貧摘帽,是向20萬老區人民兑現的一個莊嚴承諾,是向長眠在這片紅土地3萬多名革命先烈的真情告慰。”

在他辦公室的書櫃裏,擺放着一套泛黃的《馬克思傳》,這是霞陽鎮天平村95歲老黨員張朝秀送給他的禮物。書的扉頁上,是張老親手寫下的一首詩:“縣委書記黃詩燕,炎陵百姓好喜歡。當官不擺官架子,不恥下問真青天。”

20__年11月24號,因為一心掛念脱貧攻堅,雖然身體已經出現異常,家人卻沒能勸住書記留在市裏檢查治療。第二天一大早,我陪同書記到縣醫院做檢查,發現胃和心臟都有問題。醫生叮囑,務必要去市醫院做個更詳細的檢查,還要多注意休息。他卻説:“來來回回路上耽誤時間,手上工作等不起啊,先挺一挺再看吧!”因為病痛,他吃不下飯,讓我去打點粥,跟我説:“記得放點鹽,不然沒有力氣。”

11月29日下午,黃書記猝然倒下了,倒在了脱貧攻堅即將勝利的號角聲中。

20__年11月29日上午,黃詩燕仍在主持會議,安排部署當前脱貧攻堅鞏固提升工作。(炎陵縣委宣傳部 供圖)

紮根羣眾、一心為民

縣委書記是脱貧攻堅的“一線指揮官”,不僅要動員羣眾、凝聚力量,更要當好“施工隊長”,紮根一方、親力親為。

在炎陵縣工作期間,黃詩燕的足跡遍佈村莊、社區、園區,帶領鄉親們脱貧致富奔小康,期間發生了不少感人至深的故事。

炎陵縣霞陽鎮大源村是黃詩燕生前的脱貧幫扶聯繫村,該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劉雲慧就講述了黃詩燕與他的結對幫扶對象廖成運之間的感人故事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8

推動炎陵脱貧,他埋頭苦幹如黃牛;牽掛羣眾冷暖,他懷揣初心解民憂。1月16日、17日,本報推出追記省優秀共產黨員、“最美扶貧書記”黃詩燕的系列報道,上篇《紅土地上老“黃”牛》和中篇《一心為民踐初心》刊發後,在全市產生熱烈反響。

從羅霄山脈到株洲市區,廣大黨員幹部羣眾緬懷着黃詩燕,熱議着他的感人事蹟。他殫精竭慮謀脱貧的精神,不忘初心貼民心的情懷,正持續引發學習與致敬。

“扶貧事業,未竟之功有我們”

報道刊發後__、__、__網等媒體迅速轉載。在株洲的微信朋友圈,關於黃詩燕的報道也引發了“刷屏”。

市扶貧辦綜合宣傳組組長譚雪平説,在朋友圈讀了報道後,他被黃詩燕勤勤懇懇、嘔心瀝血幹事創業的事蹟深深感動。“黃書記身上那種“走遍千山萬水”“訪遍千家萬户”“想盡千方百計”為百姓謀脱貧的精神,值得我們深入領會、學習。”譚雪平説,“今年是全面完成脱貧攻堅任務的收官之年,我們要以更堅韌的幹勁,更紮實的步伐,繼續砥礪前行。”

炎陵黃桃產業辦副主任譚忠誠回憶説,黃詩燕病逝的半個多月前,還跟他説黃桃產業發展面臨一些新問題,要認真思索接下來的規劃。“黃書記思考的炎陵黃桃產業升級成了他未竟的事業,我未完成的工作彙報也成了我永遠的遺憾。實現黃桃產業的轉型升級是黃書記的遺志,我們一定全力達成,絕不辜負他的期望。”

炎陵縣鹿原鎮金紫峯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萬莉萍説,讀這兩篇報道,她好幾次抹眼淚。她説,報道讓她想起黃詩燕曾經的叮囑:你們工作隊和支村兩委一定要摸清還有多少村民住危房,我們縣財政就是砸鍋賣鐵都要解決好老百姓的住房保障問題。“書記離開了我們,但他的精神在我們心裏紮了根,我將努力站好脱貧攻堅最後一班崗,讓村裏老百姓真正脱貧,步入小康,告慰書記在天之靈!”萬莉萍説。

“心繫百姓,特別注重民心實情”

對報道寫到的黃詩燕,老同事、舊相識紛紛表示寫得到位,青年幹部則説汲取到了工作經驗與方法。

讀到報道《一心為民踐初心》,市委政研室副主任顏三元説,曾與他多次共事的黃詩燕如在眼前。“他對農民有着天然的親近感。經常説,我們都是農家子弟,當了幹部,決不能忘本。早年,我見他經常將農村的諺語,以及農民生動的口語記在本子上。他和農民拉得上話,農民把他當自家人,有什麼事都願意跟他講。他了解農民的想法,知道他們的喜怒哀樂,這讓他考慮問題、制定政策時特別注重民心實情。”

31歲的淥口昭陵居委會支部書記甘彬説,報道里寫到的黃詩燕,讓他深切認識到了緊密聯繫羣眾、俯身身子做工作的重要性。“面對面‘身入’羣眾,心貼心‘心入’羣眾,實打實‘深入’羣眾”,黃詩燕總結的這些工作理念,讓甘彬受益匪淺,被他從報道里摘抄進了工作筆記本。

醴陵市東富鎮副鎮長、龍源村第一書記付聰説,看完報道後,她深感黃詩燕有太多地方值得學習。“學習他心繫羣眾的為民情懷,學習他攻堅克難的堅韌鬥志,學習他真抓實幹的擔當。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要接過他的旗幟,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着一棒,為建設美麗幸福的株洲貢獻青春力量。”

看到報道,黃詩燕生前結對幫扶的貧困户廖建文,淚水又一次溢出眼眶。“黃書記一直很關心我家。看了報道,我又想起,他一次次鼓勵我努力上進。放心吧黃書記,我一定好好上班,爭取早日找個老婆,靠自己雙手打造幸福生活。”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9

近日,中共株洲市委追授黃詩燕同志“株洲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作出開展向黃詩燕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1月13日,株洲日報轉載了《湖南日報》長篇通訊《待到山花爛漫——追記“最美扶貧書記”黃詩燕》。炎陵縣廣大黨員幹部羣眾深切緬懷黃詩燕,學習他的感人事蹟和敬業精神。

該文刊發後,__門户網、《大美炎陵》《炎陵手機報》等媒體迅速轉載,有的幹部還將該文打印出來,或貼在牆壁上,或置於案頭,便於隨時學習。縣商糧局等單位,鹿原、十都等鄉鎮,紛紛組織幹部開展學習。大家紛紛表示,黃詩燕同志的先進事蹟感人至深,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誠,要以他為榜樣,學習他堅守初心、熱愛工作、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少黨員羣眾表示,將繼續黃詩燕同志未竟的事業,注入更深感情,拿出更多辦法,鞏固脱貧成果,為全面建成更高質量的小康社會而努力奮鬥。

鹿原鎮黨委書記賀勇曾在黃詩燕身邊工作多年。他認為:“黃詩燕同志的先進事蹟感人至深,是我們黨員幹部的一面鏡子、一個標杆、一盞明燈。他兢兢業業、不畏辛勞、埋頭苦幹,‘功名利祿全放下,一心只為千萬家’的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學習。我們要沿着黃書記的足跡,致力鄉村振興。”

十都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郭遠寧説:“黃詩燕書記的事蹟刊發後,十都鎮村幹部競相轉發,朋友圈一度刷屏。我作為一名基層幹部,不僅要學習黃詩燕同志不顧一切、犧牲小家、忘我工作的作風,更要學習他一心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格,為打贏脱貧攻堅這場硬仗盡一分力。”

霞陽鎮大源村是黃詩燕同志曾經的聯點幫扶村。該村黨支部書記唐自華説:“黃書記雖然離開我們了,但他為大源村辦的許多實事,大家都記在心上。我們一定繼承黃書記的遺志,化悲痛為力量,把他一直掛念的‘六大工程’做好,改變村裏的面貌,把‘七個一批’落實到建檔立卡户,年內讓剩下的10户、16人順利脱貧。”

霞陽鎮老屋組7旬老人曾昭華説:“老屋組的村民們看到這篇報道後,又想起了我們的黃書記,再次流下眼淚。我們老百姓就喜歡這樣的好書記。”

黃詩燕同志的先進事蹟在網上一露面,立即引來眾多網友的交口稱讚,網友們紛紛留言,讚揚這位老百姓的好乾部、人民羣眾的好公僕。網友“留下你的味”説:“我是在廣東經商的炎陵人,從網上看到家人傳來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蹟的文章,認真看了兩遍,非常感動。得知他為了炎陵人民辛勤付出,最後倒在工作一線,我心裏非常難受。感謝他為炎陵的付出,炎陵人民會記住他的。願黃詩燕書記一路走好。”

網友“山中人”為黃詩燕寫了一副輓聯:“帷幄遠籌,詩韻輕吟,福地馳名山寨秀;春秋正盛,燕行遽斷,酃峯披素洣江寒。酃峯垂首,泣黃公別子拋妻,旗偃炎陵攻堅三戰場;湘水嗚咽,哭詩燕羽折翅殞,魂歸老區致富九重天。”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京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中強調,要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脱貧攻堅,激勵引導廣大幹部勇於擔當、凝心聚力投入脱貧攻堅的戰鬥。我認為,積極貫徹落實產業扶貧各項政策,依託黨建助力脱貧攻堅,確保20__年實現穩定脱貧刻不容緩。

一是將產業扶貧與扶志扶智教育相結合,形成有效機制,調動貧困户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加大樹立產業發展先進帶頭模範的力度,做好產業發展模範户的引領帶頭作用;二是深入基層開展活動,並且尋找羣眾喜愛的扶持項目進行引導,持續發力;三是加強資金管理,確保產業扶貧補助金第一時間發放到貧困户手中;四是做好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加強產業發展指導員與貧困户之間的溝通交流,為其產業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

作為基層工作人員,我會結合工作實際,確保脱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堅持黨建引領,及時瞭解扶貧户的生活需求情況,真正實現全面脱貧。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小娟是那種接觸起來就讓人舒服,讓人從心底裏喜歡的人。”一提起“張小娟”這個名字,舟曲縣婦聯主席任秀紅眼圈就紅了。

任秀紅告訴記者,她最初是從別人口知道張小娟的。20__年張小娟調入縣扶貧辦擔任副主任後,任秀紅才在工作中和張小娟熟悉起來。

在縣上召開的一次扶貧工作會議上,張小娟所做的扶貧政策解讀,無論從文字的組織、表述,還是對政策的理解、解讀都非常精準、精彩,贏得了大家一致認可,這讓任秀紅印象深刻。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在任秀紅和舟曲縣的廣大幹部和羣眾眼中,張小娟就是扶貧工作的“移動數據庫”和“活詞典”。“她業務熟練,對待工作從不會拖延,有問必答,很快就能提供相關內容”。任秀紅説。

東山鎮一位幹部回憶:張小娟下鄉檢查工作非常認真,不容許有一點兒錯誤存在。有一次,張小娟去該鄉一個村裏檢查大數據管理工作,早上吃過早點後,張小娟就一直在村上查看數據,直看到晚上9點多,她才吃了點泡麪。

“日復一日地上山下鄉、進村入户,我們必須掌握最真實的貧困狀況、廢寢忘食地分析貧困人口結構、分析脱貧退出的難點短板,我們必須確保扶貧工作靶向精準。”

“我們引以為傲的,是能夠脱口而出的各類扶貧數據,是爛熟於心的各種政策依據,是村村落落全部走遍的記錄,是如數家珍的村情户情介紹……”

上面這些文字是張小娟寫的一篇文章中的話,是張小娟對自己工作的真實記錄。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兩年來,我們為此堅守初心,始終將習總書記的話語牢記心頭,保持着昂揚向上的狀態,投入到基層脱貧攻堅戰的工作中。

低矮的黃泥屋,擁擠而昏暗的住處,屋裏凌亂的陳設,臉上消沉的神情……把日曆往前翻幾年,這些令人心酸的畫面正是貧困村、貧困户的真實寫照。然而自從脱貧攻堅戰的口號喊起來,衝鋒號吹起來,扶貧一線工作者們行動起來,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在傑村中心國小,有這樣一位令人敬佩的黨員同志康衞民,他不止一次地工作到深夜,核對每一家每一户每一人的信息,整理扶貧資料,熟記他們的信息。幾乎每天都會深入村子的他,最愛走進貧困户的家庭裏,瞭解他們的生產生活,踐行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當他得知六年級有一位學生的弟弟得了白血病,他當即帶着學校的專職幹部鍾齊翔主任,與傑村村的第一書記鍾海明主任一起到他的家裏走訪,瞭解他家的困難,提供實際的政策幫助。

正是有着這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逐夢者,我們的脱貧攻堅工作才能持續發力。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變革裏,在這場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之夢的變革裏,拆遷新建,廁所革命,養殖、種植基地……每一條方針政策都贏得了勝利。黨的十八大以來,這樣的惠農政策越來越令人欣喜,也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脱貧攻堅戰的前線,加入復興中國夢的隊伍中。這些惠農政策每一條每一點都實實在在地落在了貧困户的心坎上,如今的他們走路帶風、言語帶笑,一掃以往消沉頹廢的模樣。有了這些帶頭逐夢人,農村正展現出一副新時代的風貌,這些精氣神振奮了更多的貧困户,一齊擼起袖子,加油爭當新時代的脱貧逐夢人!

在最關鍵的一年裏,我們高舉黨的旗幟,牢記身上的使命,挑起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向着美好的中國夢邁出堅定的一步。“現在的政策這麼好了,家裏都住上了大房子,不愁吃穿,我們家還能省出點錢去搞搞其他的事業,這些我都要感謝黨和政府啊!”聽着貧困户張桂香阿婆的話,我深感扶貧先扶志的重要性。脱貧攻堅工作做到現在,身為新時代的脱貧攻堅的逐夢人,我認為:

其一,心得“扎”得下。只有把貧困村當作自己的家鄉,把貧困户當作自己的親人,深入瞭解他們的生活,瞭解他們的困難,才能採取相應的對策,急他們之所急,解他們之所困。

其二,要懂得利用微信平台、各種視頻APP等新媒體方式讓他們產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使貧困户的“志”先扶起來。樹立了脱貧致富的夢想,最重要的是要讓貧困户們在面對困難生活時,能夠鼓足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揚起自立自強、艱苦奮鬥的志氣,堅守自力更生、不甘落後的骨氣,用勤勞致富、奮發向上的豪氣衝刺最後的脱貧目標!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中國夢,是近14億中國人共同的夢想;步入全面小康社會,是20__年完成的目標任務。然而在大山深處還有百姓掙扎在温飽線上、在城市街頭還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濟,這樣的夢就缺了一個口子,這樣的任務不算完成。在實現偉大復興的征程中,黨員、幹部要緊緊的拉着貧困户的手,帶領着他們,走出困境。

用心扶貧

對貧困的羣眾,我們心裏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層幹部也是從貧困中走過來,和農村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更加增強我們抓好扶貧攻堅的使命感與責任感,這是用心扶貧的必要條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訪過程中,太多的卧榻病牀的老人、太多患有絕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裏人,這些更加的驅使我們用心去幫扶他們。

扶貧攻堅對各村都有任務、有指標,還要納入最終的年終考核。如果僅僅把扶貧當作任務,為駐村而駐村,敷衍了事的填寫扶貧手冊;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來過、我見過,然後紙上談兵,這些被動的扶貧、被動的工作,沒有一絲的責任感,如何能夠用心。在奮鬥在一線上的黨員幹部,從內心深處懷着對弱勢羣裏的關愛、對困難羣眾的同情,堅持行善向善的信念,變任務為責任,變壓力為動力,充滿激情、充滿愛心積極主動地投身於扶貧攻堅戰中。

用新扶貧

扶貧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實施項目之初要尊重羣眾,積極瞭解羣眾的真實想法,瞭解他們對未來的規劃。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黨員幹部要有扶危救濟的擔當和準確的自我定位,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而不是自我標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頤指氣使,不斷的反駁羣眾的意見。

在扶貧工作的過程中,把貧困羣眾當作親友,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設身處地的謀劃、實事求是的規劃,維護他們的人格尊嚴,保護他們的脱貧願望和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以白塔畈鎮項衝村為例,鎮村兩級幹部白天走訪入户,在田間地頭、山場茶園等處與貧困户交流,結合實際,與幫扶結對的萬盛集團制定養鵝計劃、發展光伏扶貧、通過村裏種養殖大户帶動羣眾、與石料廠簽訂協議僱傭具有勞動能的貧困户等切實可行地措施幫扶貧困羣眾,同時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計劃等方式幫助生病的羣眾和學生渡過難關,讓貧困户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正能量去面對現在的問題,加大智與志的幫扶力度,永久脱貧、直奔小康才不會是一句空話,不是遙不可及的願望。

用沒用心和新,羣眾是有感覺的;被動扶貧和主動幫扶,羣眾是心知肚明;有沒有將工作落在實處,羣眾是看在眼裏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幫扶,扶貧工作才會取得實效,而不是簡單的數字遊戲,羣眾路線教育的成果會更加鞏固,在攻堅戰役中會取得絕對的勝利,更加會體現出基層幹部的自我價值。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20__年,脱貧攻堅的收官之年。兩年多的風雨兼程,終於要迎來開花結果的時刻。這段時間裏,最忙最累的是千千萬萬俯身基層的扶貧幹部。是他們的辛勤付出,才會有今天的豐收在望。如何再接再厲、持續發力,將扶貧事業進行到底,關鍵要念好扶貧幹部的“三字訣”。

要有“融”的意識,學會“入鄉隨俗”。立根原在羣眾中。“融”的意識是開展扶貧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只有掌握真實數據,扶貧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因此要學會融入基層,與羣眾打成一片。有些時候,個別扶貧幹部或多或少帶着一點兒官本位思想。認為到這裏,我是來做指導的,一切應該以我為中心。在一線,我們的角色是勤務兵、服務員,是直接將黨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實一線的執行者。本是一項温暖的工作,就應該採用温暖的方式。主觀生硬地開展工作,必然會處處碰壁,停滯不前。應該像交朋友一樣,來對待基層羣眾。用情感化,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方式。要學會用羣眾的視角和思維考慮問題,“入鄉隨俗”不僅僅指的是行為舉動,更多時候指的是一種發自內心、主動靠近的意識。只有獲得了人民的信任,打下牢固的羣眾基礎,下一步開展工作才會得心應手,一呼百應。

要有“鑽”的勁頭,學會“砥志研思”。功夫不負有心人。“鑽”的勁頭是保證扶貧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只有把工作做實做細,我們才能夠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計劃,才能夠依託本地資源,尋找出最為適宜的扶貧產業。前期的調研要“鑽”。不要認為扶貧只是扶持經濟,其實它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在蒐集數據階段,一定要鑽而又鑽,細之又細。立體化的數據模型,才能構築出全方位的發展規劃。中期的執行要“鑽”。分形數學中有這樣一個典故:只要使用的單位長度夠短,英國的海岸線長度就會大得驚人。我們也應該秉持這樣的思維,不斷細化工作,這樣必定能讓困難羣眾嚐到甜頭。後期的經營要“鑽”。現代管理學的精髓就是過程控制,粗枝大葉的管理必定會降低利潤率。只有帶領羣眾實現產業經營的精細化、信息化、時效化才能夠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要有“篤”的心態,學會“持之以恆”。咬定青山不放鬆。“篤”的心態是推動扶貧事業穩定運行的動力。三年之期是擺脱貧困的衝刺,也是鞏固成果的前奏。我們不是要在一段時間內消除貧困,而是要永久性解決這一問題。這就意味着從20__年到20__年,甚至是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們必須保持當初的戰略目標不動搖,篤定當初的心態不改變。服務基層的三年,篤定與堅守是對基層最長情的告白,也是對扶貧事業最純粹的奉獻。開展工作的整個過程中,只有“篤”的心態才能換來人民的安心,如果“身在曹營心在漢”,必然會辜負上級的囑託和羣眾的信任。也只有切實擁有“篤”的心態,扶貧事業的碩果才是踏實圓滿的。我們不僅僅要在三年內篤定前行,更應該在三年之後持之以恆。一入扶貧門,一生扶貧人。把深深的牽掛留在基層,也是我們共產黨人該有的初心和使命。

千百年來,貧困一直是阻礙民族復興的最大內因。妥善解決這一問題,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步驟,所以扶貧幹部肩負着重要的歷史使命。無論是“三字訣”,亦或是“萬字訣”,歸根到底是共產黨人服務羣中的宗旨踐行。其實,我們只要念好“初心訣”“使命訣”,扶貧攻堅就必定能夠如期取勝。

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詩燕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強調,“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追趕超越”四個字涵義深厚,“追”偏旁是“走之底”,其他三個字是“走字旁”,都強調用腳快速前進的意思,習總書記用着四個字來激勵我們,一方面是表達了對我們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也是對我們以後工作的鞭策。“追趕超越”這裏面的四個“走”要求我們要聽黨號令走、圍繞羣眾走、爭分奪秒走、堅持原則走。

凝心聚力,聽黨號令“走”。20__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百年誕辰,中國共產黨歷經世紀滄桑,帶領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將中國從遭受西方列強蹂躪的境地帶領到世界舞台大放光芒。聽黨號令走就要嚴守黨章黨紀,發揚黨的優良傳統,要時刻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保持高度的自覺性、自律性。聽黨號令走就要發揮中國共產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的號角在哪裏吹響,我們就往哪裏集結,黨關注什麼事,我們就辦好什麼事。聽黨號令走要舍小家為大家、勇於奉獻的精神,在黨的號召下,無數先輩披荊斬棘、浴血奮戰創造偉大的歷史,無數仁人志士以無私的奉獻精神鑄就不朽的豐碑,在黨的號召下,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各個行業的工作者萬眾一心馳援武漢,書寫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因為有這些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志願工作者、基層工作者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國內的疫情才得以快速穩定趨於向好,中國才得以在世界上贏得普遍的讚譽。

腳踏實地,圍繞羣眾“走”。脱貧攻堅是一項為人民謀福祉的偉大事業,不僅要完成“兩不愁,三保障”的主要目標任務,更要注重提升羣眾的幸福感,打消部分羣眾“等靠要”心理,真真正正幫助貧困羣眾擺脱貧困,走向持續發展的小康之路。圍繞羣眾走,就是要到田間地頭和羣眾拉家常,到羣眾家中走訪調查,和困難羣眾知心交底,以真誠負責的態度解決實際問題。圍繞羣眾走,要思羣眾之所思,愁羣眾之所愁,設身處地為百姓着想。圍繞羣眾走,就是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徹底踐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精準扶貧的“最後一公里”,我們的第一書記、駐村幹部、鄉鎮扶貧幹部以及基層村幹部等是中堅力量,數百萬的脱貧工作者圍繞羣眾謀生計、謀發展,腳踏實地、真抓實幹。

只爭朝夕,爭分奪秒“走”。今年是決戰決勝之年,受疫情影響,原本就很緊張的脱貧攻堅期限一度被壓縮,剩下的任務更加艱鉅,全國還有52個貧困縣未摘帽、2707個貧困村未出列、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全部脱貧。越到最後工作越難做,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情況下,拿下最難咬動的“硬骨頭”更加考驗我們的脱貧一線人員。爭分奪秒走,要找準問題根本,以多年扶貧資料、國家政策方針、當下社會情況以及羣眾基本情況來分析,精準施策、對症下藥,不可盲目蠻幹。爭分奪秒走,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防止懈怠心理,提高自身的緊迫感、責任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朝夕必爭。爭分奪秒走,既要抓緊時間,也要抓出成效,萬不可蜻蜓點水、裝模作樣,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解決問題,遇到一項、記錄一項、解決一項。時間緊、任務重,肩上擔子磨着痛,剩下幾個月裏唯有咬緊牙關、扶好“扁擔”,堅定腳步踏實向前,奮力奪下脱貧攻堅的勝利。

決戰決勝,堅持原則“走”。要堅持真脱貧的原則,越是最後關頭越要多“照鏡子”,要把牢脱貧關口,不能迫於壓力敷衍了事、瞞天過海,杜絕數字脱貧、虛假脱貧,扶貧出實招,脱貧也要見實效。要堅持“一股繩”的原則,自上而下要統一思想,樹立看齊意識,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剋制文山會海、繁文縟節,讓一線的脱貧工作者“輕裝上陣”,集中精力為人民辦事。要堅持就業優先的原則,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就業的重要性,他説人民羣眾“樂業才能安居”,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雖然解決了水土不養人的問題,但是重中之重是搬遷之後困難羣眾有經濟來源,能持續穩定的安心居住,所以一定要把解決就業問題放在優先位置。要堅持綠色發展的原則,《呂氏春秋》裏説,“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習近平總書記也一直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作為秦巴的兒女、漢江的子民,必須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既要決戰決勝脱貧攻堅也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d0qgo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