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精選11篇)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精選11篇)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1

讓“雲祭掃”引領文明祭掃新風尚。“雲祭掃”應成為全民樹立文明殯葬觀念的一個窗口,帶起厚養薄葬、喪事簡辦的新風尚。受疫情影響,全國多地墓園在清明節實行封閉管理,這也為“雲祭掃”平台的發展創造了機遇。各地可以“雲祭掃”為契機,探索更多殯葬祭祖新形式,真正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落實、落細。在鼓勵“雲祭掃”平台建立的同時,各地也要加強平台運營的規範和懲處力度,避免部分不法商家利用這一平台進行商業詐騙、廣告推廣等。同時,通過流程設計、緬懷氛圍上進一步完善“雲祭掃”服務,讓網絡祭掃有更多的“人情味”。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精選11篇)

我們相信,一個健康、透明、完善的“雲祭掃”環境,將讓更多人的哀思得以安放。我們也期待,在持續升温的“雲祭掃”中,綠色祭掃之風得以固化,文明祭奠之風得以延續。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2

據瞭解,今年清時期間,很多地方都在推行綠色文明安全祭掃。這些做法,通過創新祭掃方式,引導羣眾轉變觀念,將着力點放在緬懷逝者、寄託哀思、追憶美德上,從倚重實物實地祭掃轉變到傳承慎終追遠的優秀文化上來,不僅能夠破除焚燒紙錢香燭、燃放鞭炮等陋習,而且也做到了低碳環保出行、杜絕安全事故發生。以此為契機,推進移風易俗、形成文明新風,必能讓清明節更加“清潔而明亮”,使我們傳承更好的清明文化。

當然,倡導文明新風,實現美好願景,讓清明節更加清明,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相關部門深入宣傳文明祭掃新理念新方式,讓祭掃新風尚成為主導,並進一步加強管理,優化各項服務,營造安全、文明過節的良好氛圍。我們每一個人也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做文明祭祀的踐行者和守護者,以風清氣正的方式弘揚孝道、紀念先烈,用實際行動為文明社會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慎終者,喪盡其禮;追遠者,祭盡其誠”。順應時代發展需要,以文明、簡約的方式來寄託哀思,更好在精神上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在創新實踐中推動形成新習俗、新風尚,才是“慎終追遠”的方式,也是過好傳統節日、弘揚傳統文化的應有之義。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3

“雲祭掃”更加綠色環保。近些年,“雲祭掃”正在從公祭領域延伸至家庭祭掃活動,更多人開始接納和認可這種祭掃新形式。“雲祭掃”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讓人們特別是身在他鄉的人能更方便快捷地在“雲端”表情達意、寄託哀思,同時免去了傳統祭掃焚香燒紙、燃放鞭炮等環節,更環保、更安全。

“雲祭掃”與傳統祭掃並不矛盾。受傳統殯葬觀念影響,也有人對“雲祭掃”提出質疑。比如,認為祭掃活動只有親歷親為才能彰顯對先人的尊重,或認為“雲祭掃”消解了傳統祭掃的嚴肅性和儀式性,不利於傳統祭祀文化的長遠發展。實際上,傳統祭掃與“雲祭掃”兩種形式,從來不是相互取代的關係。古語曰:“禮者,履也。”對死者的哀思,確需依託一定的禮節來踐行。傳統的回鄉掃墓是一種禮節,雲端祭掃何嘗不也是一種禮節?真正的“禮”在於發自內心的對逝去之人的愛與思念,拘泥於形式“枷鎖”,反而違背了清明祭祀的初衷。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4

清明節是祭祀先人的節日,祭祀先人是對先人精神的傳承,是對生命的一種深層尊重。今年清明節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許多單位發出倡議,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倡導綠色文明安全祭掃,切實做到文明祭掃與疫情防控兩不誤。

祭掃期間,廣大羣眾要做好防護減風險,通過預約登記系統預約祭掃,出門須戴口罩,到達陵園要排隊,間隔一米保安全,主動配合體温監測;密切關注自己身體狀態,體温監測異常者不得入園,愛護自己就是保護他人;推薦家庭追思、網上祭奠,減少出行和人員聚集帶來的疫情傳染風險。

同時,提倡文明祭掃、安全祭掃,一方面倡導移風易俗,崇尚文明,崇尚健康,深刻領會清明節的內涵,摒棄大操大辦祭奠、鋪張浪費聚餐的陳規陋俗。另一方面祭掃區域內要嚴禁使用明火,做好森林防火人人有責。祭奠儀式從簡,減少駐留時間,完成祭掃後儘快離園,共同維護祭掃活動安全、順暢、有序。

乍暖還寒,疫情猶在。對於疫情我們不能有絲毫的麻痺大意,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放鬆。做好這兩個安全工作,過一個綠色文明安全的清明節,既是對生命的尊重,也是對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支持。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5

清明將至,不少地方紛紛發出通知,暫停清明節期間開展集中祭掃活動,倡導以“預約祭掃”“雲祭掃”等形式,減少人員集聚。這些做法,更有利於在過好傳統節日的同時,減輕疫情防控壓力,樹立社會文明新風。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今年的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期,雖然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但風險並沒有清零,防控壓力依然很大,防控工作須臾不可鬆勁。為限度減少人員聚集,減輕疫情防控壓力、降低疫情風險,各地紛紛行動,暫停組織集體公祭、集體告別、骨灰集中安放等羣體性聚集活動,倡導開展網上祭掃、錯峯祭掃等,既尊重了傳統習俗,也有利於開展疫情防控,保障羣眾生命健康。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6

清明時節,帶上一顆感恩、緬懷、敬畏、虔誠、沉思的心,通過網絡“雲祭掃”,既可以表達對先人的追思之情,也可以撫慰和充實生者的精神和心靈。新的祭祀方式也一種是無形的情感培育,可以讓生者珍惜生命,承擔家庭及社會責任。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更多人更深切地體會到“自由呼吸”是多麼可貴,生命是多麼可貴。凡是有助於“自由呼吸”,有助於呵護生命的事物,我們都應張開雙臂去熱情擁抱,比如清明“雲祭掃”,這不只是特殊時期的一種替代性祭祀方式,還將會成為清明的新風尚。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7

從根本上説,祭奠活動還是人的心理活動,而心理活動本身,有着巨大的時空穿梭的調節量。俗話説,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寬,心有多深,情意就有多長。因此,祭奠親人的根本之義,並不在於非要有個實地場所,也不在於那些必須點燃的清紙,而在於心裏的惦念,和只可對親人説的的那些內心絮語,只要心裏存在這些意境,即使足不出户,在心裏冥思故人,也會是一次對親人完整而素美的祭奠。

在疫情尚未結束之時,清明節即將到來,在這個時候,一些地方印發通知,鼓勵以網絡祭掃等方式寄託哀思。從疫情防控需要來説,這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而從文化習俗的傳承層面來説,無疑,鼓勵網絡祭掃也是一次恰當的、符合時宜的鼓勵舉措,這會使傳統文化習俗與現代文明進步的步伐產生深度融合。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8

實地祭掃活動會帶來人員聚集感染的風險,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心目中有着不能取代的位置。每到清明,對於每一個人來説,即使工作再忙,也不會忘記給故去的親人獻上一簇鮮花,或燒上一些清紙,以寄託深深的哀思。

清明節的這種習俗,既是一種與故去親人情感的交流,同時也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的體現,它既是一種以實地為基礎的祭奠活動,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心理活動。而人們對親人的追思,既要有實物,更要有實地,俗話説,睹物思人,睹地思情。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9

為有效避免人員扎堆聚集,減少交叉感染,防止疫情反覆,鞏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局面,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社會公共安全,各地都陸續出台了關於清明節期間暫停祭掃活動的公告

與此同時,也就提倡家庭追思、網絡祭掃等方式,並且大力推廣“雲祭掃”。可以預見,隨着清明節的到來,會有更多地方加入到倡導和推廣“雲祭掃”的行列中來,也會有更多人欣然接受這種綠色、安全、文明的祭祀方式和理念。因疫情防控還不能完全放鬆,傳統的集體祭掃活動勢必受到影響。這也是民政部門鼓勵通過網絡祭掃、網上時空信箱、小規模家庭追思等方式,以降低實地祭掃人數及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的原因所在。舉行家庭追思會,登錄祭祀網站,在網上為親人獻歌、點燭、上香、祭酒、獻花。大家完全可以通過這類文明的祭祀方式表達哀思。如此,既文明莊重,又典雅節約;既快速便捷,又不給疫情傳播的機會。

其實,只要心中有濃濃的思念和真誠的敬意,無論是什麼形式都能表達對故人的感念和祭奠,文明祭祀改變的只是祭祀的形式,並不會改變清明文化慎終追遠的內核。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如今,獻花、電子蠟燭、種植樹木、線上祭祀等新的祭掃方式被越來越多人認同,這種移風易俗的做法正被廣泛推廣和倡導。説起清明節,説起關於生死的終極話題,對生命的敬畏是重要內涵。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對逝去生命的追憶,文明的祭掃則是對當下生命的愛惜,這些生命包括活着的人、草木、動物及大自然。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清明節,我們理應向守護綠色家園而英勇獻身的英雄致敬!理應面向他們珍視的山林,以更大的聲音呼籲:青山多蒼翠,英雄少壯烈。敬畏生命,文明祭祀!

2023年文明祭掃活動心得體會 篇11

清明時節,祭祀先祖、緬懷逝者,一直是中國人寄託哀思的重要方式,也是這個傳統節日的主要內涵。此舉有利於倡導孝親理念,對於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但同時也要看到,近年來,一些地方常常因祭掃活動造成交通擁堵,加之不文明的祭掃陋習,燃燒香燭紙錢、隨地亂扔垃圾等問題頻頻出現,不但擾亂公共秩序、造成環境污染,而且極易引發交通事故、墓地火災等嚴重後果。特別是疫情期間,如果掃墓者大量聚集,防控風險必然突增。從這個角度看,暫緩舉辦集體共祭、骨灰撒海、公益性安葬儀式等羣體性活動,暫緩開放不具備疫情防控條件的骨灰存放場所祭掃服務,大力倡導“雲祭掃”“預約祭掃”,既有利於降低疫情傳播風險,也能激盪社會文明新風,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9y78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