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築夢路上》心得體會

《築夢路上》心得體會

《築夢路上》是一次宏大的黨史教育,讓我們黨95年來的經歷更加清晰。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紀錄片築夢路上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築夢路上》心得體會

近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到石棉縣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遺址開展拍攝工作

《築夢路上》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等單位聯合攝製,中央電視台承製的大型文獻紀錄片,該片將選取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大事為切入點,呈現近百年波瀾壯闊的大曆程。石棉縣安順場作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重要節點,被列入其中。

安順場現有紅軍指揮樓、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和紀念館。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時,劉伯承、聶榮臻兩位元帥曾經在紅軍指揮樓中指揮紅軍強渡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要讓“朱、毛成為石達開第二”的迷夢,創造了世界戰爭史的奇蹟。

當前,石棉縣按照“全域統籌、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緊緊抓住移民融入、災後重建、建設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等契機,堅持“1+3”工業發展戰略,優化提升“一區三帶多點”的經濟佈局,不斷加快建設四川省城鄉統籌和諧發展的山區經濟強縣步伐。

6月27日至7月2日,中央電視台大型電視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深入我市採訪拍攝。

為迎接建黨95週年,全方位展示我們黨自1920xx年建立以來領導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探索民族獨立解放、謀求國家復興富強的光輝勝利路程,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電視台聯合攝製的3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築夢路上》,將於20xx年7月1日前後在央視黃金時段播出。

該片時空跨度為從中國共產黨創建到“一帶一路”國際戰略,內容涵蓋井岡山道路、遵義會議、西安事變、協商建國、抗美援朝、兩彈一星、中美外交、創建特區、北京奧運、應對危機等。為此,央視派出5個攝製組分赴全國各地拍攝。

該片總撰稿為曾擔任《毛澤東》、《鄧小平》、《大國崛起》等文獻記錄片撰稿人的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陳晉,總編導為曾多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國內國際記錄片獎的央視國家一級編導、著名傳記作家夏蒙。20xx年由夏蒙擔綱總編導的六集文獻記錄片《習仲勛》播出後獲得廣泛好評。

在巖期間,攝製組一行由總攝影王揚帶隊,深入上杭古田會議舊址、臨江樓和連城新泉紅四軍整訓地舊址、長汀瞿秋白烈士就義地西門外羅漢嶺、汀州古城舊址、中央蘇區東大門松毛嶺保衞戰舊址、紅軍長征出發地長汀南山中復村、“紅旗躍過汀江”舊址長汀濯田水口村、何叔衡烈士殉難處濯田梅逕村等地採訪拍攝。

對於一個民族來説,百年只是一瞬;但是對於一個國家來説,一百年則決定了這個國家以後的命運。《築夢路上》大型紀錄片,以每一集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一百年內,中國的變遷和中國人的奮鬥。

苦難是激發人們潛能的力量。近現代中國的崛起歷史,就是一部在和苦難抗爭的歷史。沒能及時跟上第二次科技革命,這是苦難,這讓中國經歷了幾次落後被捱打的命運;沒能抵擋住日本的入侵,這是苦難,這讓中國人民經歷了八年的艱苦抗戰;新中國建立的時候白手起家,這是苦難,面對着西方資本主義的封鎖,中國從未認輸,反而從中突圍……在近現代中國前進的路上,似乎每走一步,都遍佈荊棘;但就是在這些荊棘的鍛鍊中,我們的腳步更加堅定,建設更加速度。反帝戰爭、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在動亂和戰爭的洗禮中,我們民族的崛起之勢,已經再不能抵擋。

克服苦難,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持之以恆的堅持和不懈。在築夢路上,我們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小米加步槍”能夠打退侵略者,“零基礎起步”也能追上第二次科技革命落下的几几百年差距。這些成就的取得,是和一代又一代人的執着和奉獻緊密相關。對於夢想的執着,讓一代又一代先輩為此而奮鬥一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奠基中,國家建設穩步前進;對於追求的不懈,讓我們在達到了實現國家獨立的目標之後,又在逐步實現國家富強甚至趕超發達國家。

築夢路上,讓我們知曉了夢想與目標的重要性。一個沒有想象力的民族,一個沒有夢想的民族,是沒有資格屹立在世界頂端的。儘管不同時期,我們國人的夢想不同,但是在那些影像資料中,我們卻看見了一樣的痴狂,為夢想而痴狂,已經成為一種美德。一個沒有明確目標的國家,是不可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的”,在有了明確夢想之後,按部就班的將夢想細化為各個目標並逐步推進,這才是一個國家,強壯的根本。

築夢路上,我們看見了滿滿的正能量。這種正能量,來源於人們對待苦難的樂觀的態度,來源於人們對待夢想執着的追求,更來源於我們今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知歷史,不知我們祖輩人奮鬥的艱辛;不知現在,不知道我們到底能夠變多少“不可能”為已經實現。面對歷史,我們需以敬畏之心,認真學習、認真思索;面對未來,我們當以更加強烈的民族自信,走好未來的每一天。

築夢路上,有我們加入,將會更加精彩。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檔案館、xx政治工作部聯合攝製的32集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6月14日至29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間連續播出。

揹負着民族的希望,我們的黨從艱難中誕生,在艱難中生存發展。

白色恐怖中,凡共產黨員和追求共產主義的進步人士,都有掉頭的危險。

一次次武裝起義,一次次反圍剿,我們的黨和軍隊,都是在付出了巨大犧牲後才生存下來的,當走完兩萬五千里長徵,數萬人的紅軍僅僅剩下了兩萬多人,有名的、無名的,躺在雪山草地裏的無數紅軍戰士,用血肉之軀托起了民族的希望,換來了我們今天的中國夢。

《築夢路上》,上演着一場場共產黨人的感動。

陳鐵軍、周文雍一對革命情侶,在刑場上宣佈正式結為夫妻,將反動派的槍聲做為他們結婚的禮炮,陳鐵軍發表了最後的演説:為了革命,為了救國救民,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事業而犧牲,我們一點也沒有感到遺憾!夏明翰就義前寫下了“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英雄詩章,方誌敏在獄中寫下了《可愛的中國》,江竹筠在共和國的黎明前含淚繡紅旗、毅然走上敵人的刑場……

為了新中國,無數共產黨人和革命者視死如歸,流盡了自己的最後一滴鮮血。毛澤東、李大釗、周恩來、朱德、陳獨秀、蔡和森、董必武等等,這些共產黨的創造者、領導者和革命者,他們或清貧,或富貴,但為了砸爛舊世界,建立新中國,拯救災難的人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選擇了艱苦奮鬥,不惜犧牲自我。

在革命戰爭年代,在新中國的各個建設時期,都離不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共產黨人的艱苦奮鬥,他們是民族的旗幟、先鋒隊和脊樑,他們是實現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的築路者,他們用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英雄無畏的犧牲付出,挽救了中國,建設着新中國,富強了人民,讓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

《築夢路上》,再現中國共產黨的奮鬥歷史、前進足跡,對全黨、全國人民都是一堂最生動的黨史教育課。只要用心觀看,用心理解,我們就不難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高亢讚歌、這句人民肺腑之言的深刻涵義。吃水不忘挖井人,觀《築夢路上》,今天,無論黨員幹部、還是廣大人民羣眾,唯有感謝黨恩,堅定跟黨走的信念,才能更築民族復興偉大中國夢。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檔案館、xx政治工作部聯合攝製的32集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6月14日至29日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間連續播出。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央宣傳部等部門聯合攝製的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擷取黨史上數十件大事,以全新的視角、用“講故事”“析事理”的手法,深刻展現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歷的“尋夢、追夢、築夢、圓夢”之路,集中反映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立下的豐功偉績,進而堅定自信邁向自強。

堅定自信,突出鮮明主線。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通篇貫穿着一條主線,即: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事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在這個大背景下的築夢,是黨史的生動回顧,是革命精神的再現。紀錄片用無數事實進一步闡明一個真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進而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通過生動有效地宣傳,凝聚全國各族人民共識,激發廣大人民羣眾堅定跟黨走,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奮發有為,共築中國夢。

堅定自信,傳承紅色基因。今日復興中國夢,不忘當年夢中國。《築夢路上》中,講述許多革命先輩的追夢故事,他們有興國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求、高尚的品格,是革命戰爭年代為實現“中國夢”的追夢人,片中講述的革命故事背後,都藴含着家國情懷,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所體現的革命精神,像一盞光彩奪目的紅燈,昭示世人,激勵來者,凝聚人心,展現了一代共產黨人追求“中國夢”的風采。今天我們觀看這部大型文獻紀錄片,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在黨的領導下,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堅定自信,邁向自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新徵程上,要更加牢固地堅持黨的羣眾路線。95年來,黨緊緊依靠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奪取了革命政權;緊緊依靠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緊緊依靠人民,不斷推進改革開放事業,建設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95年的光輝歷程充分證明:羣眾路線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是我們黨獨特的政治優勢。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羣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萬萬不可偏離。只有始終堅守黨的羣眾路線,才能讓國家和人民邁向自強。

實現中國夢,已成為全國人民共同的奮鬥目標。《築夢路上》對全黨、全國人民來説,是一堂最生動的黨史教育課。我們在觀《築夢路上》,要深入思索,用心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深刻涵義。在追夢路上堅定跟黨走的信念,增強自信,邁向自強,向着實現“中國夢”的目標奮進。

中國夢使我們有了奮鬥的方向和動力,中國夢正在喚醒我們這個沉睡了多年的民族,這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國家定能實現偉大復興的夢想。而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正是預備黨員的我來説,是社會的棟樑,實現中國夢的重擔就落到了我們這一代身上。毛主席帶領我們的祖輩浴血奮戰趕走了列強,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推翻了殖民統治為我們創造了國內和平的環境,鄧小平在十三屆三中全會上敢於冒險劃時代意義的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帶領我們的父輩不斷趕超,不但解決了十三億同胞的温飽問題,還實現了工業現代化,實現了經濟的騰飛,用三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一百多年的發展之路。而現在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手上,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跨過超越發達國家的鴻溝。讓我們懷揣中國夢,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十三億同胞一起像世界吶喊我們的時代到來了——一定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有夢想的人才能走的更遠,而有夢想的民族才能實現偉大的超越。中華民族走過曲折的歷史是繁榮一世的輝煌,也有屈辱沒落的沉淪。現在的中華民族再慢慢變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的文化再慢慢的沒落我們的心慢慢沒有了歸屬,所追求的慢慢都是物質金錢權利猶如行屍走肉一般,沒錢的渴望金錢,有錢有勢的內心空虛有的甚至拿吸毒來排遣寂寞空虛。總之我們沒有一種成就感沒有快樂的在世上過好每一天。而新一任的領導人卻給我們指明瞭方向讓我們的內心有了追求有了動力那就是實現中國夢。

在國家博物館,在新一任領導人第一次集體亮相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是凝聚和寄託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箇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期盼。

我堅信,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週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我堅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週年之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我更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的講話將中國夢賦予了具體的含義不再是開空頭支票,那就是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由中央的指揮棒帶領下,全體各族人民積極響應。夢沒有大小貧富貴賤之分,我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能用我們十三億同胞的托起偉大的中國夢。

近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到石棉縣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遺址開展拍攝工作。

《築夢路上》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獻研究室等單位聯合攝製,中央電視台承製的大型文獻紀錄片,該片將選取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具標誌性的大事為切入點,呈現近百年波瀾壯闊的大曆程。石棉縣安順場作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重要節點,被列入其中。

安順場現有紅軍指揮樓、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和紀念館。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時,劉伯承、聶榮臻兩位元帥曾經在紅軍指揮樓中指揮紅軍強渡大渡河,粉碎了蔣介石要讓“朱、毛成為石達開第二”的迷夢,創造了世界戰爭史的奇蹟。

當前,石棉縣按照“全域統籌、城鄉一體”的發展思路,緊緊抓住移民融入、災後重建、建設攀西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等契機,堅持“1+3”工業發展戰略,優化提升“一區三帶多點”的經濟佈局,不斷加快建設四川省城鄉統籌和諧發展的山區經濟強縣步伐。

築夢路上講述偉大領袖毛澤東引領中國共產黨工農紅軍為新中國解放,不屈不撓同反動派鬥爭,打土豪、分田地,實現社會主義理想戰鬥,他們不怕犧牲,英勇頑強,以表達對人民解放軍的無限熱愛,對共和國將軍的無比崇敬之情。

在電視上看到陳毅元帥兒子陳吳蘇講述築夢路上的故事,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之時,生為義烏人,要為革命先輩做點事,義烏有黨第一屆委員陳望道,還有革命先輩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徵的馮雪峯,為什麼不能主辦一次展覽,我從5月份開始,一直走訪市委、市府、宣傳部都沒有答覆。

原打算邀請十位將軍十大書畫名家全國巡展,但沒有市政府點頭,也不能自己前往北京市朝陽區西大望路15號外企大廈A座4層同中國將帥文化論壇組織工作委員會聯繫拜訪毛澤東女兒、朱德女兒等領導人,作為義烏市民,一定要按照市政府決定,能做就做。

這次共和國將軍書畫活動,義烏市銀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收集300餘幅,其中不僅有共和國少將、中將的作品,而且還有上將的作品,其中很多開國將帥作品,他們作品不可再生,將軍們雖然從軍隊領導崗位上退了下來,但他們的書畫作品所表示出恢弘大氣,胸襟開闊,筆力道、正氣具有時代信息,特別是將軍們為義烏而題,説明將軍們對人民和軍隊的一往情深,令人無限感慨和敬仰,這些展覽作品有20xx年拜訪將軍簽名祖國河山,春光滿園將軍畫的梅花作品有80餘位將軍簽名蓋章,採用照片、墨寶相結合,是愛國主義教育生動教材,在和平年代今天展示共和國將軍墨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希望市政府、宣傳部給予以重視。

20xx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週年紀念日。從6月14日起,一部真實、生動地呈現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波瀾壯闊的光輝歷史,展現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懈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晚間20:00隆重推出。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在中國空間站研製現場拍攝,這是中國第一次對外公佈正在研製中的空間站——央視獨家震撼發佈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央檔案館、xx政治工作部聯合攝製,中央電視台承製。該片以九十五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大眾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曆程為敍事線索,擷取黨史上數十件大事,用“講故事、析道理”的手法,深刻展現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歷的“尋夢、追夢、築夢、圓夢”之路,充分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立下的豐功偉績。

《築夢路上》全片共32集,每集25分鐘,這是迄今為止有關中共黨史的文獻紀錄片中體量規模最大、歷史跨度最長、涉及事件最多的一部作品,以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的重大事件為經,以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的偉大曆程為緯,交織出一幅築夢路上的絢麗畫卷。

一、“講中國故事”,勾畫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苦難輝煌歷程的精彩速寫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與以往拍攝的同類題材紀錄片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在於,這部紀錄片從策劃與創作一開始,聯合攝製的各方就達成共識:應該讓這部紀錄片用“講故事”的方式,努力將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的風雨歷程更加精彩地呈現出來。為實現這一目標,主創團隊作了不懈努力。

20xx年初春,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從中共一大會址出發,開始了在中國大地上的逐夢之旅

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攝製組從北大紅樓、中共一大會址的拍攝開始,追尋着中國共產黨那些先驅者們的足跡,採訪拍攝行程遍及大江南北。不僅拍攝了國內珍藏的大量建黨初期的歷史檔案,也拍攝了俄羅斯國家政治社會歷史檔案館收藏的重要歷史文獻,通過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生動呈現了中國共產黨從幾十個人開始的尋夢之旅,到今天如何凝聚全體中國人民共同的“中國夢”,生動呈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尋夢、追夢、築夢、圓夢”之路。

該片分別以中國共產黨歷史上30餘件大事為主軸,努力以故事化敍述手法呈現那些隱藏在歷史事件背後的故事,在觀眾熟悉的經典歷史事件和歷史場景中發掘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在全景式地展現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偉大曆程的同時,又以許多可以觀照歷史的生動細節,還原歷史的真相,呈現夢想的力量,凸顯人性的光輝。

二、以高品質的影像,重現築夢路上的滄桑往事與築夢路上正在進行中的故事

從20xx年春天開始,中央電視台《築夢路上》攝製組在總編導夏蒙的帶領下,分4個地面拍攝組和2個航拍組,前往各地展開大規模影像拍攝工作,從祖國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到最東端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從雄渾壯闊的青藏高原到萬里碧波上的南海諸島,攝製組的足跡遍及中國全部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採訪拍攝相關單位120餘家,拍攝高清影像素材700餘小時,航拍影像近70小時,對許多重要的革命歷史遺蹟和場景,極具代表性的地理標誌與地標建築,以及“美麗中國”的壯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等進行了大規模的立體拍攝。

在拍攝過程中,攝製團隊不畏艱險,克服重重困難,甚至冒着生命危險深入海拔5000米以上的藏北無人區,拍攝喀喇崑崙山邊防部隊的巡邏、訓練、演習;深入南海諸島拍攝武警邊防部隊和解放軍官兵衞國戍邊的英雄事蹟。從國家電網特高壓輸電線建設,到航天領域的神舟載人飛船和空間實驗室;從量子通訊技術到暗物質探測等前沿科技;從先進戰機的研發製造到大飛機的組裝下線;從邊遠山區的水土流失治理到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精準扶貧,無不顯示出在以為的黨中央領導下,當代中國前進的步伐。

三、用翔實的文獻資料和歷史影像,打開築夢路上許多珍藏的故事和記憶

用珍貴的歷史文獻和影像資料呈現歷史事件與歷史故事背後的真實細節,是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亮點之一。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編導們充分發揮中央電視台在影像資料方面的優勢,組成了一個由央視紀錄頻道、央視音像資料館、中央新影集團等多部門構成的影像資料檢索小組,為全片的歷史影像呈現奠定了基礎。同時,通過中央檔案館、國家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以及全國30多家不同主題的紀念館、博物館和浩如煙海的圖書資料,遴選和查找到國內外關於中國共產黨重大歷史事件的珍貴歷史文獻。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將首次完整地以一段彩色影像呈現新中國在1955年首次舉行的授銜授勛儀式,這是總導演夏蒙在中央新影的協助下,從大量片源中逐格手搖,意外發現的。為了體現歷史的真實,又將這段以技術手段還原的彩色膠片與1955年拍攝的黑白紀錄片的聲音相結合,最終得以讓共和國將星閃耀的輝煌時刻,第一次如此清晰和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築夢路上》主創團隊在拍攝創作中,努力將影像資料收集的視野拓展至全世界。在美國、俄羅斯、法國等地的歷史檔案中尋找中共早期領導人的資料與中共一大、六大、共產國際五大、二戰等文獻資料。為此攝製組曾與中共早期領導人的後代們一起前往莫斯科查找歷史檔案,找到了大批珍貴的資料。抗日戰爭初期,美國駐華使館副武官卡爾遜少校曾到訪延安和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在延安受到毛澤東的親切接見,但在尋訪這段歷史往事時,編導們卻意外地發現,卡爾遜將他的見聞一一報告給了美國總統羅斯福。攝製組委託美國友人從羅斯福紀念館中找到了這些珍貴的信件,羅斯福紀念館還向攝製組提供了一張毛澤東親筆簽名送給卡爾遜的照片和一張寫給卡爾遜的便條。這些珍貴的文獻曾長期存放於羅斯福總統辦公室,也讓編導們對毛澤東和羅斯福這兩位看似從未交集的歷史偉人產生了更多的歷史遐想。

四、用多元的人物口述,呈現一段又一段築夢路上一代又一代人共同擁有的歷史記憶

在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採訪了200多位人物。他們當中有某些歷史事件的親歷者,有老一輩革命家的後代,有國家領導人和各個部委的領導,有當今中國各個領域權威的科研工作者、學者、專家,有外國政要、學者和著名工商界人士,也有當今活躍於中國城鄉的青年志願者,我們身邊的普通人。通過眾多采訪對象的敍述和解讀,呈現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行進在築夢路上的許多滄桑往事和幾代人共同擁有的鮮活記憶,讓個體的人生足跡與國家和民族前行的軌跡交織重合,從而有了更加生動的敍述。

攝製組採訪的眾多專家,從權威和專業的角度解析和闡釋了當下正在進行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現實意義與深遠影響。

攝製組深入工廠、農村、學校,行走在漁港、碼頭、林區、高科技企業,拍攝了行進在築夢路上的許多普通中國人的故事,努力感受並向觀眾傳遞行進着的中國人的家國情懷和共同託舉起來的中國夢。

五、以國際化的電視表現手段表達築夢路上精彩故事,致力打造文獻紀錄片精品力作

在紀錄片《築夢路上》的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將國際化的紀錄片創作理念與文獻紀錄片創作規律相結合,運用最先進的電視製作技術,運用豐富的視聽語言,打造一部史詩品格和國際視野兼具的紀錄片精品。

紀錄片《築夢路上》的片頭製作創意獨特,立意深遠,分別選取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風雨歷程中是最具時代意義的歷史場景,以光影的變化與石破天驚、黃沙飛揚,寓意中國共產黨在黑暗中橫空出世,開天闢地,經過大浪淘沙,“吹盡黃沙始見金”,從全國五十多名黨員,發展成今天擁有8800萬黨員的世界最大政黨。

在以往多部紀錄片的成功經驗基礎上,《築夢路上》的整體視覺風格也是這部紀錄片的亮點之一,將莊重感、時代感和整體風格融會貫通。在動畫地圖、文獻資料呈現、圖片呈現、數據圖表以及綜合多元素合成等方面反覆打磨,儘可能將動畫與紀錄片完美融合。

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分別請張大維與張恆兩位作曲家參與創作。在後期製作過程中,總編導夏蒙要求每一位執行編導要親自盯住每一個音樂製作環節,不放棄每一個細節,確保讓音樂緊扣全片主題,起到強化主題、烘托情緒、增強時代感的作用,同時也為這部超長紀錄片的集與集之間有一種內在的聯繫,形散神不散,增加整體感、包裝感,讓全片的音樂與這部紀錄片的整體氣質相得益彰。

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拍攝創作團隊,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為主要團隊,由曾三次獲得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其他多項紀錄片大獎,從事文獻紀錄片創作二十餘年的夏蒙擔任總導演、電視總撰稿。接手這部文獻紀錄片後,他經過認真思考,形成了一份五千餘字的導演闡述,對這部紀錄片的總體風格與敍述方式提出了十分成熟的創作思路和拍攝設想。

為這部文獻紀錄片擔任解説的是北京廣播電台年輕的節目主持人于越。優異的先天條件,嚴格的專業訓練,加上自身的努力,使于越具有很強的可塑造性,很快適應了總導演對這部紀錄片解説提出的要求,以平實、渾厚、沉穩、內斂的解説,贏得了觀眾喜歡和認可,人們很難相信于越今年只有29歲。

六、凝聚紀錄片人的追求與夢想,在創作中感受築夢路上的光榮與夢想

為了這部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拍攝創作,中央電視台舉全台之力,搭建了以央視紀錄頻道為主的主創團隊。儘管夏蒙拍攝過多部大型文獻紀錄片,但面對32集,800多分鐘的大型文獻紀錄片,又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拍攝創作時間,還是不免有很大壓力。

具體承擔這項任務的紀錄頻道,根據這部紀錄片歷史跨度長,時空跨越大,採訪拍攝地域廣的特點,分設導演組、電視撰稿組、地面拍攝組、航空拍攝組、資料組、技術保障組、視覺創作組等多個部門,前後有上百人直接參與拍攝製作。創作當中,涉及全國各個領域120多個單位參與協助拍攝,黨史文獻領域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參與,力求打造一部獻給中國共產黨九十五年華誕的最好禮物。

大型文獻紀錄片《築夢路上》的文學撰稿工作由中央文獻研究室撰稿組擔任,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陳晉擔任文學總撰稿。在文學創作中,撰稿組充分吸取了近年來重大文獻紀錄片的創作經驗和傳播規律,在不斷探索創新中實現了權威性、專業性與生動性的有機統一。在文學腳本基礎上,總導演夏蒙按照紀錄片的創作規律,先後七易其稿,最終形成了紀錄片《築夢路上》的電視編輯台本和解説詞文本。全篇32集,19萬餘字,把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九十五年的歷史,用樸實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用鮮活的歷史細節和生動的影像引領觀眾走近鮮活的歷史,真切感受築夢路上走過的艱難而偉大的歷程。

標籤: 心得體會 築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9pry6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