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奮進新時代與追夢人説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心得體會(精選3篇)

奮進新時代與追夢人説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心得體會(精選3篇)

奮進新時代與追夢人説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心得體會 篇1

主持人:一個民族要實現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歷史洪流中飽嘗艱辛而不屈、千錘百煉而愈加堅強的動力之源,是一個民族在面臨風險挑戰之際強信心、聚民心的思想之基。如何理解抗疫中彰顯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精神的生動寫照,體現了價值觀念、思想文化等軟實力的提升?

奮進新時代與追夢人説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心得體會(精選3篇)

何中華:在應對重大公共危機、攻堅克難之時,民族精神作為文化軟實力,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華民族是一個識大體、顧大局、明大義的民族,其優點和優勢在抗疫中顯露無遺。例如,一線醫護人員以高度的責任心、犧牲精神見諸行動,挽救了成千上萬患者生命,有的醫護工作者獻出寶貴生命,其強烈責任感和高尚品德感天地、泣鬼神。這些抗疫英雄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優秀代表。每一位在抗疫中堅守工作崗位,兢兢業業、恪盡職守、默默勞作的普通人,都值得敬佩。我們這個偉大民族就是由像他們這樣的個體構成的;我們的優秀文化傳統和偉大民族精神,正是通過他們的身體力行發揚光大的。魯迅先生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説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們,是和平時期“最可愛的人”,是“中國的脊樑”。

離開精神力量支撐,缺乏向心力、凝聚力,就不可能打贏一場和平環境下的人民戰爭。這種向心力和凝聚力,説到底就是人心所向。它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人民羣眾廣泛而自覺的文化認同。在此意義上,偉大的精神力量是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必然帶來的軟實力。抗疫中,“武漢必勝,湖北必勝,中國必勝”成為最響亮的口號,顯示了我們對於取得完勝的堅定信念和信心。信念和信心源自哪裏?既源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積累的國家綜合實力,也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還源自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文化精神的力量,提升了物質層面、制度條件所能發揮的作用和效應。在這次抗疫中,我們的民族精神得到了確證和昇華。

柳建輝: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偉大的中華民族,必有其自身生生不息的精神紐帶相聯結;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必有其不屈不撓的精神力量所立世。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而不衰,久經考驗而不倒,得益於中華優秀文化所培養和孕育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這種民族精神不斷髮展昇華,在中華民族各個歷史階段凝聚了中國力量,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併成為當前疫情防控攻堅克難、勇奪勝利的文化密碼。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全民戰疫中,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自強不息、百折不撓,攻堅克難、砥礪前行,海內外中華兒女同舟共濟、萬眾一心,守望相助、眾志成城,發揚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凝聚起不懈奮鬥、頑強戰疫的磅礴力量,築造了團結協作、堅不可摧、從容應戰的抗疫防線。其中所彰顯的偉大精神力量,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譜系的新座標,永遠激勵億萬中華兒女勇往直前、實現夢想!

奮進新時代與追夢人説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心得體會 篇2

主持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抗疫中彰顯的愛國之情、擔當之志,展現的人文素養、科學精神,既有着深沉的歷史厚度,也有着鮮明的時代氣息,是我們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強大精神力量。如何理解這一精神力量?

何中華:這場突如其來、前所未有的疫情,對於我們這個民族和國家來説,的確是一次空前的大考。到抗疫取得最後勝利、“極目楚天舒”重現之時,回望曾經走過的這段刻骨銘心、永志難忘的艱難歷程,不難發現我們的文化底色清晰可辨。這場註定影響歷史、改變未來的抗疫,充分彰顯了中國人民積極而優秀的國民性格和文化品質。例如,新冠病毒讓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但抗擊疫情的戰鬥卻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人民羣眾不可戰勝的巨大力量。在革命戰爭年代,人民羣眾是銅牆鐵壁;在和平年代,人民羣眾同樣是堅強柱石。在這一極其嚴峻而特殊的歷史時刻,人民羣眾的歷史主體地位以其更加顯豁的方式得以彰顯。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民惟邦本”的思想。從古老的民本思想,到唯物史觀的人民主體論,其中存在着某種一以貫之的真諦。馬克思説過:“歷史活動是羣眾的事業,隨着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羣眾隊伍的擴大。”黨的羣眾路線是我們克敵制勝的一大法寶,在革命戰爭年代是這樣,在和平建設時期同樣如此。這些思想資源,在抗疫中發揮了雖無形卻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華民族精神不是過去完成時的,而是現在進行時的;它不是既成的,而是不斷生成的、向未來敞開的。它植根於古老的文化傳統這一原初基礎,積澱着紅色文化因子,濃縮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積極成果,形成了既悠久而又彌新的精神血脈,也正因如此而能夠賦予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剛健進取、樂於奉獻、不屈不撓等品格和氣質。

邴正:兩個多月來,我們經歷了疫情蔓延全國,各地紛紛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一級響應的局面,也見證了4萬多名醫護人員飛兵湖北、10余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壯舉。疫情終會過去,但抗疫中彰顯的精神品格絕不會煙消雲散,而會為我們留下不可磨滅的民族記憶。我們感歎生命的寶貴,不忘抗疫中“最可愛的人”,更應銘記在14億多人共同經歷的磨難中民族精神的砥礪與昇華。黨中央準確決策、有序指揮,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強調堅持全國一盤棋做好防控工作;軍地醫護人員聽從召喚奔赴一線,在危難中堅守,在創新中診治,拯救了無數生命;廣大基層黨員幹部枕戈待旦,確保社會生活正常有序,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堅強堡壘;科研工作者在堅持科學性、確保安全性基礎上加快研發進度,儘快攻克疫情防控重點難點問題;張貼着“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標語的醫用物資馳援國外,打響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抗疫中,人民至上、勇於擔當、萬眾一心、顧全大局、敢於鬥爭、尊重科學、命運與共、同舟共濟的精神力量充分彰顯。理解這些精神力量,一方面要走進歷史深處,追尋文化源頭,另一方面則要立足現實,把握當代中國文化的主流。

奮進新時代與追夢人説疫情大考中國答卷心得體會 篇3

全面動員、舉國馳援的實際行動彰顯了“中國精神”的組織動員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舉全國之力,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疫情發生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全國迅速採取依法、科學、精準的防控體系。全國多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隊等調派醫療隊和醫務人員馳援。全國各個渠道向湖北供應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十四億中國人民羣防羣控,自覺做好居家隔離。武漢人民更是堅韌不拔、高風亮節,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全面動員、舉國馳援的“中國精神”把人民的期冀、國家的目標以及民族的嚮往熔鑄為一體,彰顯出黨中央集中統一下的強大組織動員力,更傳遞出每個中國人為人民與民族的整體利益而奮鬥的共同夙願。在病毒面前,單獨的個體固然渺小,但舉國的力量堅不可摧。

嚴明有效、依法執行的科學防治彰顯了“中國精神”高效的貫徹執行力。疫情發生後,科學有序地開展了戰“疫”工作。一方面,各級組織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發力,全面推進了全社會依法防控、依法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各級政府落實了疫情防控執行力,清晰了責任主體。嚴肅問責了弄虛作假、落實不力、失職瀆職以及不擔當、不作為的幹部,對不敢擔當、作風漂浮、推諉扯皮的依紀依法進行了懲處。全國各地的基層幹部拉緊了防控網、劃片劃區、責任到人,基層成為了阻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有效防線。這種高效的貫徹執行力已經作為重要因子融入國家治理現代化體系,滲透在國家治理的方方面面。

當前,全球疫情防控已進入關鍵時刻,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合作戰“疫”才是唯一正確選擇。中國將繼續秉持大國擔當、攜手共進的宗旨,為世界戰“疫”貢獻更大的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8z7yw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