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範文一】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範文大綱

XX年4月8日,我們新教師一行五人有幸參加了廣漢市“黃小鳳名師工作室”組織舉辦的“踐行黨的羣眾路線走進金輪國小暨新教師培訓活動”。這次活動我們聽取了兩種不同課型的數學課,分別是來自實驗國小的黃華鑫老師執教的五年級《分數的意義》概念課和雒城一小的易元富老師執教的六年級《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複習課。聽了這兩節優質課,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一節精彩的數學課所散發的魅力,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而且還是一次藝術薰陶的過程。

本次執教的兩位青年教師他們的教學功底紮實,經驗豐富,揮灑自然,善於駕馭課堂,整個數學教學流程充實流暢,知識銜接順利得當,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可以説是達到情境交融。並且兩位教師均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敢大膽去表述自己的思路和想法。接下來將談談在觀摩了這兩節各有千秋不同課型的數學課後我的點滴心得體會。

首先談談《分數的意義》這節概念課,黃老師首先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進行談話導入,詢問學生“生活中有哪些物體可以用‘1’來表示?”學生能很容易的從身邊舉出表示一個物體的事物,接着黃老師利用自己的手分別從1根手指,5根手指(看作“1”隻手),10根手指(看作“1”雙手)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1”,並結合表示“一些物體”的實物圖片、學過的計量單位以及朗朗上口的兒歌多方面來豐富單位“1”的內涵,通過引申和擴展單位“1”的意義來幫助學生獲得和豐富單位“1”的感知和理解,接着回顧三年級“分蘋果”測量、計算這些情況下學習分數的產生實例過渡到本節課將繼續學習“分數的意義”。

講授新課的環節中,黃老師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片材料,讓學生通過自主觀察、思考、小組合作討論,同桌互相説一説應該怎麼表示1/4,1/5和2/3…… 採用不同形式和方法鼓勵學生大膽主動表達自己的思路。其中有的學生老愛忘記“平均”這個概念,有的同學對於“分數的意義”表述模糊不清,黃老師都在耐心聽完之後及時引導,幫助理清思路之後讓學生再一次完整表述,糾錯的同時知識再一次得到鞏固。整節課黃老師很自然地帶領學生去探索體驗、感受“分數的

意義”,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色彩體現的淋漓盡致。讓學生充分的交流,適時的抽象、歸納、概括、引導、總結,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同時,教師也很恰當地體現了在教學過程中自己作為指導者的作用,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了抽象的分數的意義。

由於在平常的教學中複習課擔負着查漏補缺,系統整理以及鞏固發展的責任,很多老師都感覺不好上,又因為在之前的培訓和學習中我們都是聽取的新授課,所以工作室的老師特地為我們準備了一節複習課讓我們觀摩。聽了易元富老師上的六年級的《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複習課,讓我們對有其特定要求和方式的複習課型有了更多的認識,並且感受了易老師獨特的教學風格。

易老師首先創設了一個與課型相符合的“温故而知新”的情境,並借用這個標題與本節課所要複習的“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知識做了巧妙銜接,整個導入部分新穎並且聯繫了生活實際,兼具知識性,思想性、實踐性。接着對學生進行親切輕鬆的提問,帶領學生一起回顧整理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它們的周長和麪積的定義又分別是什麼?在此過程中黃老師始終鼓勵學生大膽地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讓其明白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並且關注不愛舉手的學生,鼓勵他們嘗試來表述。然後通過一個個精心製作的課件和教具引導學生去回憶各個圖形之間的聯繫,進行知識網絡的建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帶領學生去發現“每學習一種新的圖形的面積都是轉化為學過的平面圖形”,結合“曹衝稱象”和生活中“化繁為簡”的例子來揭示“轉化”的數學思想,滲透數學學習過程中知識的“遷移和轉化” 的重要思想。

整個教學過程,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易老師自始至終都注重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圖形來説出其面積的推導過程,在學生説完自己思路之後易老師會給出反饋評價之後再進行補充、總結和歸納。這樣的設計不僅真實地瞭解到學生的掌握情況和理解程度,鍛鍊學生準確表述能力還讓學生對知識有了更清晰牢固的認識,真正落實了“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後面易老師根據圖形特點和學生學習層次水平的差異,設置了難度、形式不同具有針對性的練習,縱觀整節課,易老師成功打破了複習課枯燥、沉悶的氣氛,給我們呈現的是積極活躍的數學課堂。

聽課是新教師成長的必修課,走近名師,感受名師的優質課,每次聽完老師們的優質課體驗和感受高效課堂魅力的同時也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一番新的全面的審視。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們應把這一次次聽課中的感悟化為自己努力成長的動力,將每一次聽課的收穫作為自己成長的步步階梯!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範文二】

老師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不能把競賽課的所有內容原封不動告訴大家。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還數學課堂安靜

聽完這次競賽活動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次競賽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開課在我眼裏是熱鬧有加,整堂課如雷貫耳的掌聲、讚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遊戲高興地叫喊聲,真的聲聲入耳,還有那變幻莫測能刺激視覺的課件,一個比一個美,讓我們可望不可即。而這次的課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很多老師心裏想,數學課堂肯定體現數學味道,這還用説。老師們都知道,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公開課,老師為了讓數學課堂更加充實生動,更加吸引學生,老師在教學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識;為了擴展學生知識面,老師又加入了相關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為了豐富課堂語言,有感情,用着詩意一般語調講課;為了節省時間,用了大量畫面精緻的課件。一節課下來,涉及的科目很多。學生不知這節課到底是什麼課,數學課也像,自然科學也像,綜合課也像,最終成了“四不像”。但這次的課堂卻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這次講課內容多樣,不像以前公開課那樣講簡單數學認識。這次不僅講一些比較抽象知識——用字母表示數、中位數等。還講了一些比較有難度的知識。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三)多媒體的大量運用

最後我簡單地説一説有關多媒體的運用,老師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節省時間,二是直觀形象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製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課件華而不實的現象,學生的專著力只在課件表面的畫面上,沒有起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課件成了擺設。課件是教學的輔助手段,為教學服務,不能主次顛倒。

以上是我這次聽課後的感受。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改革走到今天,已經由當初的羽翼末豐逐漸成熟起來,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後,也祝願老師們在自己的教學園地這塊實驗田裏結出豐碩的果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8w700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