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十三篇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十三篇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1

我小時候沒讀過《弟子規》,雖然也懂些孝道之類,卻面窄識淺,更無法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也就沒有形成良好的個人修養。自從學校組織孩子們學習《弟子規》,我也有機會跟着兒子從頭到尾通學了一遍,我才發現,《弟子規》確實是先輩們留給我們傳統文化的瑰寶。雖然它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卻凝聚着儒家千年流傳下來的處 世哲學與諸多的生存智慧。《弟子規》給了我很多觸動,《弟子規》讓我和兒子一起重新成長,《弟子規》讓我做了一回“有修養的人”。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十三篇

其實,學校剛開始讓孩子們背《弟子規》的時候,我以為只是為了鍛鍊和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後來,在孩子讀譯文的時候我卻被其中的道理和感悟深深的吸引了,這其中的寓意和指導方向不正是我天天思考的如何培養孩子正確成長的育兒經嗎!。尤其是裏面三字押韻的節奏,更加讓人明瞭易懂又清晰好記。那一個個催人警醒的小故事,那一句句諳世謹身的警句忠言,讓我流連忘返,感受頗多。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剛剛學完這一段,孩子就明顯的改變了挑食的壞毛病,以前吃飯挑三揀四的身體瘦弱多病,慢慢的,不僅長胖了,還長壯了,親戚們還問是不是吃了什麼偏方呢,看來《弟子規》就是偏方;“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這一段對我兒子的作用實在是太大了,他以前就愛搖腿扭腰,沒有一會兒閒着的時候,後來,他一閒搖的時候我就念這一句,再後來,他自己一搖晃自己就會想到這句,漸漸的,他就板住自己了,現在,他同學的家長還誇他長大了,老實了,我認為是《弟子規》讓孩子成長成熟了。

在學習和力行《弟子規》的過程中,不只是孩子有收穫,我也是受益非淺。《弟子規》對人的一些行為規範很細節化,幾乎是一言一行、做人處事的方方面面都被濃縮於其中。通過和兒子一起學習《弟子規》,我也發現了很多自身的不足,我努力將《弟子規》的內容付諸於行動。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自己竟明顯的比以 前“有修養”了,從而也增強了自信,而這種做“好人”的自豪感又反過來促使自己去更進一步的美化自己的言行,從而達到了進步和提高的效果。

希望大家都來學習和力行《弟子規》,美化我們的心靈,美化我們的社會!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2

開學已經將近一個月了,我接觸《弟子規》也有一段時間了,我通過學習《弟子規》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轉變。

開學初,學校安排我教六一班的語文,剛跟孩子接觸了一天,我的心情還是蠻愉快的。可是一天還沒有結束,由於工作上的變動,學校又臨時調整我教六三班的語文。説句實話,我並不想接六三班的語文,因為班裏至少一半以上的孩子,五年級時我都教過,有很多調皮搗蛋的孩子我都領教過了,我的能力有限,我真的怕我駕馭不了。可是,既然學校已經安排好了,我也只能服從。於是,進到六三班之後,我就一直在試圖用《弟子規》來改變這些調皮的孩子,沒想到兩週下來,孩子們並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我就在不斷反思自己,難道是因為我的問題才使孩子們在課堂上如此膽大嗎?

之後,我就試圖慢慢改變我的思想,不輕易對孩子們發脾氣,出現了問題耐心教導他們,平時上課多鼓勵少批評,有擾亂課堂紀律的孩子,儘量不在課堂上訓斥他們,而是趁下課時間多與他們談心等方法來解決。通過採用這樣的方式,我發現六三班的孩子真的在課堂上有了些許的變化,愛説話的學生上課已經沒有那麼多話了,班長和組長也能起到帶頭作用,及時提醒孩子們上課遵守課堂紀律了,就連班上最調皮的桑源澤也慢慢在語文課上變得乖巧了。看到同學們的變化,我心裏也頗感欣慰。

我知道是《弟子規》指引了我前進的方向,給了我努力的動力,我相信只要我不斷學習《弟子規》,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六三班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喜歡我的。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3

轉眼間,兒子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我在這一年目睹了兒子的變化,心裏非常欣喜。這其中很大的功勞得益於《弟子規》。兒子一節一節地學習《弟子規》,看做人應該遵守哪些規矩,然後踐行,用這些來規範約束我們的行為。

兒子小時候一個人在老家和爺爺、奶奶過,被老人寵着護着,儼然一個小王子。孩子養成了動不動就對老人和家長髮脾氣的不良習慣,稍不如意就撒潑打滾。自從學了《弟子規》後,我便以“尊長前,聲要低”適時提醒兒子,沒多久兒子對老人使性子、發脾氣的壞毛病就有了改變,我及時表揚了他,讓他堅持下去,不致出現反覆。

由於從小養成了很多不良習慣,只能一個個地改。記得兒子剛入學時,由於部隊離學校遠,很早就要起牀往學校趕。為了按時起牀,先是用鬧鐘叫,可是,因為有提前量,兒子認為還不夠晚,迷迷糊糊醒來後,一看還不晚,又呼呼睡去。為此,為了趕部隊的班車,老是在路上跑來跑去,有一次甚至沒趕上,只好讓他媽媽請假專門去送他上學。後來,他奶奶早起按時叫醒孫子,可看到孫子叫醒後一副睏倦的睡態,又不忍心將他硬拉起來。後來學了《弟子規》後,這個難題便迎刃而解了。偶爾鬧鐘響過還沒起牀,到他牀頭開始誦讀“朝起早,父母呼,應勿緩”。兒子一聽到,一下子就坐起來穿衣服了。

以前兒子對自己的東西經常亂丟亂放,現在一做完作業,第一件事就是把書包整理好,紅領巾整整齊齊地疊好,放在桌子上,把自己的東西整齊地放好,以便第二天上學不忙亂在。現在一起出門時,兒子還老是提醒我們別忘了帶手機鑰匙,這正是“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的功勞。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剛剛學完這一段,兒子就明顯的改變了挑食的壞毛病,以前吃飯挑三揀四的身體瘦弱多病,慢慢的,不僅長胖了,還長壯了,親戚們還問是不是吃了什麼偏方呢,看來《弟子規》就是偏方。

每當兒子淘氣不聽話,我就用“父母教,須敬聽”來教育,小傢伙也就極不情願地按着要求去做了。走在路上看到長輩鄰居也不打招呼,就説“路遇長,疾趨揖”,兒子碰到人也能熱情地打招呼了。有時為了應酬,在單位有時要陪人喝酒,到了深夜才回家,兒子就用“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最為醜”,還告訴我喝酒對身體不好。聽了之後,我以後也注意早點回家,少喝酒了。

兒子讀了《弟子規》後的成長故事還有很多,《弟子規》就像指路明燈一樣指引着兒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教導着他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兒子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也讓我們耳濡目染、受益匪淺,讓我們的靈魂又接受了一次洗禮。

希望大家都來學習和力行《弟子規》,美化我們的心靈,美化我們的社會!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4

在學校沒讓孩子們學習《弟子規》的時候,我自己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弟子規》。看了這本書,學習了《弟子規》覺得對自己孩子幫助很大,感悟很深。《弟子規》的“弟子”是學生,“規”指的是規範,學習好《弟子規》孩子是很優秀的。

《弟子規》説:“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受眾,而親仁,有餘力, 則學文……”我的孩子倪子如性格比較乖巧,也很孝順。有時候自己很喜歡吃的都願意和我分享,經常用自己做的愛心賀卡,寫上温暖的話,表達心中對我的愛,每次都讓我感動。“首孝悌”她做得很好。

在自己沒接觸《弟子規》前,自己比較隨性,很多時候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踐行《弟子規》後我會盡量剋制自己的情緒,特別在孩子面前想讓孩子學習好的品行,對需要幫助的人和事,我會盡量幫忙!其實做好事是讓人非常開心的事,就像徐老師常説的“因為有愛,所以生命有陽光!”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是我從小接受父母的理念,父母常説“你待別人好,別人也會待你好!” 我也常跟孩子説“學會感恩,感恩給你生命的父母。感恩給你知識的老師,感恩批評你的人,感恩給我們幫助的人”孩子似懂非懂。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身子女,自私,比較自我都是孩子的通病。每次我為她做的事情都刻意地對她説“你忘了什麼了麼”她馬上接口説“噢,謝謝媽媽!”不管她是不是感動,但我覺得養成一個習慣是很難得的。

就在上星期少年宮,買水喝自己的長刷不出來,剛好有個不認識的阿姨也在買水,她順手就遞給我一瓶,她執意不肯收我,我很不好意思,女兒走到她身邊深一深地鞠躬“謝謝阿姨”阿姨很開心,我也很感動,我覺得女兒長大了,學習《弟子規》知道感恩了!

今後孩子的路很長,學好《弟子規》踐行《弟子規》我想孩子的路會更寬!更廣!怎能不會不優秀呢!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5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優秀的傳統美德,《弟子規》等國學經典藴藏的智慧精髓和傳統美德,是中國文化的生命之源,儘管時代不同,社會發生着深刻的變化,但是道德傳統應該得到繼承,因為它所孕育的道德規範的主要內容在當今的社會中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

俗話説:“教兒嬰孩,教婦初來”。本學期我們開設《弟子規》校本課程,以傳授《弟子規》為平台,以學生實踐為主體,心靈塑造為宗旨,從習慣抓起,通過引導學生誦讀中華經典,主動吸收傳統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華,從而提升道德修養。我在教授《弟子規》原文內容的同時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多種形式把其中的'精華與德育結合起來,從而達到規範學生言行的目的,具體做法如下:

一、誦中學,玩中記,讓誦讀《弟子規》成為一種樂趣。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在課堂上,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採取“拍手誦讀”、“小組合作讀”、“配樂誦讀”等多種方式反覆誦讀,在讀中誦,在誦中悟,並結合史料中有關故事讓學生在理解中記憶並感知《弟子規》內容所藴含的道理。這樣,學生在課堂的反覆誦讀中掌握了其韻味和節奏,在課下再讓小組長組織學生比賽誦讀,讓學生邊玩邊吟誦,讓經典不斷滲入人的心靈,從而達到了健體與健心相協調的良好效果。

二、畫中解,演中悟,讓理解《弟子規》變為一種享受。

課堂時間,教師通過多媒體重點播放《弟子規》的釋義和相關小故事,把《弟子規》的內容用文字、圖片或者音像的方式進行詮釋,更注重引導孩子關注裏面藴涵的道理,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此基礎上,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將《弟子規》中的小故事套曲演唱,讓學生在歡快的氛圍中感悟《弟子規》的深刻內涵。

三、家中行,校中做,讓踐行《弟子規》內化為一種本能。

教師每週一節《弟子規》後給學生布置適當的實踐作業來指導孩子在家的言行,同時請家長指導和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如:每天飯前讓孩子給家長拿筷子和碗;送父母一件自制的禮物;給父母做一頓晚餐;給父母過一次生日等。

總之,通過學習《弟子規》,我們發現學生在學校的文明禮貌和道德行為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特別是個別道德行為問題較大的學生也有明顯的變化。學生除了上課前能向老師問好,下課時能謝謝老師外,平時遇見老師都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此外,在操場上,很難看見有廢紙廢物了,即使偶爾有廢紙,也很快會被學生悄悄撿走。由此可見,學生的公共衞生意識增強了,亂丟廢紙廢物的現象也大大減少了。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6

在沒學《弟子規》前,我從不給孩子做規矩,什麼都是以孩子為中心,造成孩子現在有很多的不良習慣。看了《弟子規》後才發現我自已也沒幾條能夠做到,是我自己沒有給孩子起好帶頭作用,才造成孩子今天的局面。所以我決心和我的孩子一起改一起做。

我決心從"孝"開始改。孩子以前看到爸爸回家從不叫他,甚止有點討厭爸爸,從不讓他碰她,不然就會發脾氣。那時我就會對他爸爸説:"她不要你抱,你就不要去抱她嗎!真是的,弄的噢噢叫,嗓子喊壞了。"嘴上這樣説,我心裏還暗自高興,説明女兒喜歡我這個媽媽嘛!因為爸爸很少陪她玩或教導她。可學了《弟子規》,我知道自己這樣的想法是很不好的,會造成女兒心理上的偏執。

一天放學回家,我把她叫到跟前説:"一會爸爸回來,你要叫‘爸爸回來了’。"她馬上説:"為什麼?我不喜歡爸爸!"你現在學習了《弟子規》,首先就要做到愛自已的父母。《弟子規》中第一條"首孝悌",其中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你看爸爸其實也很愛你,每次回來都會説:"女兒我給你帶好吃的回來了。"爸爸每天在外面辛苦的工作掙錢養我們這個家,我們才會過上好生活。女兒聽了點點頭,説:"我懂了。"

過了一會兒,當爸爸真的回來時,女兒馬上又逃進了自己的房裏,我知道這對她來説有點難,但我也沒放棄。第二天晚上,我又提醒她:"一會爸爸回來要叫爸爸的哦。"她沒響,點點頭。晚飯時,爸爸回來了,我眼晴看着示意女兒,她終於開口叫了聲爸爸。她爸爸很驚喜地看着她,説:"呀!女兒今天很乖嘛!"接下來,我們一家三口很快樂地享受了晚餐。從此,女兒見到爸爸不再躲避了,也願意主動去和爸爸説話了。從此,我們的家比以前更和諧,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樂。

第一步成功後,我同時教她不再亂髮脾氣,當然我也決心改掉自已的急脾氣。為她做榜樣。我讓她跟我學做家務,如學燒菜。我發現她很喜歡燒菜。當燒好一樣菜得到我的讚揚後,她就會很興奮,飯也會多吃一些哦!

就這樣,在生活中,我們時時按照《弟子規》所寫的來要求自己。在我一次次的提醒中,女兒也漸漸進步着。一次,孩子奶奶到家裏來,女兒去開的門,很熱情的叫了聲"奶奶好!"奶奶聽了很開心,孫女從沒有對她這樣親。當然,變化也是慢慢來的。接下來,我讓她去寫作業,我和奶奶聊天,只一會她就跑過來插兩句,我説:"去寫作業!"她又跑回房了,我們接着聊天,沒一會她又跑出來高聲插話,又把小兔抓出來擺弄。我故意生氣地説:"你又不聽話了,奶奶都看着呢!"她聽了,不好意思地回去做作業了。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小時後,奶奶要走了,我説:"琳琳,跟奶奶再見!"她在房裏面喊了聲:"奶奶再見!"然後,就顧自已寫字。我説:"打招呼,要當着長輩的面説,"她卻説:"我在忙!"奶奶説:"哦,沒關係的!"然後走了。隨後我把女兒叫過來,我説:"《弟子規》裏有沒有説可以這樣和長輩説再見的,你再忙,也要停下來,看着對方説再見,送出門。還有大人在講話,聊天,小孩不能插嘴。《弟子規》中説:‘對尊長,勿見能。尊長前,聲要低;問起對,視勿移。’在長輩面前要謙遜有禮,回答問題、打招呼、眼睛要看着對方……"女兒見我説得有理有據,低下頭説:"媽媽我知道錯了,下次一定改正。"看着女兒羞愧的表情,我知道她從心裏知道錯了。雖然還做得不算完美,但女兒已經在進步了。

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推薦了《弟子規》。女兒的愛發脾氣在班級裏原來也是很有名的,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和老師都很想幫助她改變這個壞習慣,但是不大有效果。女兒也因此不太受同學歡迎。本學期,學了一個多星期的《弟子規》後,徐老師就對我説:"葛新睿在學校裏進步很大!脾氣也不大發了,臉上還常常帶着微笑,"於是,我跟徐老師説了自己學習《弟子規》的感觸,並且告訴她,我要把《弟子規》推薦給我身邊的人一起學習。又過了幾天,徐老師又告訴我,不少同學和家長都説我女兒漂亮起來了。其實,徐老師説,是因為葛新睿脾氣變好了,經常面帶微笑,人就感覺漂亮了。我聽了很欣慰。我暗暗下決心:"全家踐行《弟子規》的學習活動,一定要堅持下去!"

女兒一直有作業拖拉的`壞習慣,,經常要我做在她的旁邊看着寫。有一次,睡覺時間早過了,可她的速度還是不急不慢,慢呦呦。我火了,衝她喊:"你真是比蝸牛還慢,等你寫好天都亮了,明天還上課嗎?"她才匆匆收工,一看錶11點了。我暈,頭痛呀!有時作業寫不完就不做了,留着明天做,這樣第二天作業更多了。老師也經常找她談心,講道理,她當時明白承認錯誤,回到家稍主動去寫作業,但速度還是慢。一天晚上她補作業又很晚了,還在玩手指,氣得我拿皮帶狠狠地抽她腿。其實,打在她的身上痛在我的心裏,這是我跟她一起學習《弟子規》以來第一次發大脾氣,打她,我真的很痛心、無奈。第二天放學,姚老師跟我説她在學校裏又發脾氣了,我想可能因為昨天打她了,情緒不快樂才這樣。當兩位老師知道原因後,又一次把她留下來跟她講道理,幫她回家做時間安排,我聽到老師跟她説:"你這樣做也是一次一次傷害你的媽媽。《弟子規》説:‘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我知道女兒還是很愛我這個媽媽的。只是她不懂怎樣做。聽到這裏,我的眼淚也在眼眶打轉,真的非常感謝老師的教育,開導。當天晚上女兒按老師的要求做到了,8點半就完成了所有作業。第二天,第三天,在學校也能及時完成作業。學《弟子規》讓我最大的感受是貴在堅持。可能孩子的脾氣有反覆,但是,我能夠時時提醒自己:"不能放棄!"我相信:只要以《弟子規》為準則堅持下去,相信孩子長大後定是一個有德之人。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7

《弟子規》教育我們做人要先學敬孝,要懂得尊重別人,弟子規會背不行,得按照弟子規的內容一條一條去學去做才是最主要。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是《弟子規》的總敍,充分概括了所要求我們達到的準則,告訴我們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學習,如何講究文明和禮貌。

《弟子規》全篇十分短小,360句,僅1080字,卻藴含豐富,它總分為七大部分,分別是"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入則孝"告訴我們在家中要聽從父母,愛親人。親人有困難或者有病,要真心實意地幫助照顧他們,不與父母爭吵,聽父母的話。這讓我們在家中與父母之間更加和睦、温馨。"出則悌"告訴我們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樣,為人為謙虛,見長輩要讓道懂道理,這使我們在外出時有"風度"、"彬彬有禮"。"謹"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處處留心,小事上也可以體現你和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裏,做人必須從小事做起,這使別人眼中的我們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謙謙人子。

"信"告訴我們要時時講誠信,誠實守信是做人本分,要直言不諱,不要喜怒無常。"泛愛眾"告訴我們,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勿喜新厭舊,要愛每一個人,要心胸寬廣。"親仁"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愛,不要勾心鬥角,這就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密無間。"餘力學文"對今天的我們來説是最重要的,它告訴我們聽講時要認真,學習時要努力,寫作時心態要端正,要心無旁物。

弟子規用平實的.語言講了很多大道理,在今後的做人學習上,我要按弟子規上説的去學去做。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8

在學校沒讓孩子們學習《弟子規》的時候,我自己也沒有刻意去了解《弟子規》。看了這本書,學習了《弟子規》覺得對自己孩子幫助很大,感悟很深。《弟子規》的"弟子"是學生,"規"指的是規範,學習好《弟子規》孩子是很優秀的。

《弟子規》説:"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受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我的孩子倪子如性格比較乖巧,也很孝順。有時候自己很喜歡吃的都願意和我分享,經常用自己做的愛心賀卡,寫上温暖的話,表達心中對我的愛,每次都讓我感動。"首孝悌"她做得很好。

在自己沒接觸《弟子規》前,自己比較隨性,很多時候想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踐行《弟子規》後我會盡量剋制自己的情緒,特別在孩子面前想讓孩子學習好的品行,對需要幫助的'人和事,我會盡量幫忙!其實做好事是讓人非常開心的事,就像徐老師常説的"因為有愛,所以生命有陽光!"

"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是我從小接受父母的理念,父母常説"你待別人好,別人也會待你好!"我也常跟孩子説"學會感恩,感恩給你生命的父母。感恩給你知識的老師,感恩批評你的人,感恩給我們幫助的人"孩子似懂非懂。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身子女,自私,比較自我都是孩子的通病。每次我為她做的事情都刻意地對她説"你忘了什麼了麼"她馬上接口説"噢,謝謝媽媽!"不管她是不是感動,但我覺得養成一個習慣是很難得的。

就在上星期少年宮,買水喝自己的長刷不出來,剛好有個不認識的阿姨也在買水,她順手就遞給我一瓶,她執意不肯收我,我很不好意思,女兒走到她身邊深一深地鞠躬"謝謝阿姨"阿姨很開心,我也很感動,我覺得女兒長大了,學習《弟子規》知道感恩了!

今後孩子的路很長,學好《弟子規》踐行《弟子規》我想孩子的路會更寬!更廣!怎能不會不優秀呢!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9

自從踐行《弟子規》以來,孩子明顯比以前懂事了很多,從先前什麼都不幹,只要動動嘴巴,大人就都幫他做了。特別是爺爺奶奶什麼事情都依着他,讓他認為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什麼事都依賴父母,爺爺奶奶,養成了驕縱的壞習慣。

直到有一天,孩子回來一字一句背弟子規,一字一句的踐行,並寫踐行日記,明顯比以前懂事了。有一次,下班回來,看到他拿一個拖把在拖地,雖然拖得不是很乾淨,但那種發自內心想幫媽媽分擔一點家務的心,讓我感覺他長大了。家裏來客人也會主動打招呼,問好; 也學會關心人了,奶奶頭暈,會主動幫奶奶拿藥,倒開水,還不忘了説聲小心燙着。爺爺喝酒,會勸爺爺少喝點,當心高血壓,會為他人着想。時不時做點事情還不忘套用兩句弟子規。比如幫奶奶捶背就説是入則孝,就是要孝順長輩,幫媽媽蓋被子説是冬則温等等……

所以説從孩子點點滴滴的變化來看,弟子規確實讓孩子變得聽話,懂事,孝順了很多,弟子規是一本很好的誦讀經典。不光是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為子女做好榜樣,大家一起踐行弟子規,這樣才會有更好的成效。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10

在沒學《弟子規》前,我從不給孩子做規矩,什麼都是以孩子為中心,造成孩子現在有很多的不良習慣。看了《弟子規》後才發現我自已也沒幾條能夠做到,是我自己沒有給孩子起好帶頭作用,才造成孩子今天的局面。所以我決心和我的孩子一起改一起做。

我決心從“孝”開始改。孩子以前看到爸爸回家從不叫他,甚止有點討厭爸爸,從不讓他碰她,不然就會發脾氣。那時我就會對他爸爸説:“她不要你抱,你就不要去抱她嗎!真是的,弄的噢噢叫,嗓子喊壞了。”嘴上這樣説,我心裏還暗自高興,説明女兒喜歡我這個媽媽嘛!因為爸爸很少陪她玩或教導她。可學了《弟子規》,我知道自己這樣的想法是很不好的,會造成女兒心理上的偏執。

一天放學回家,我把她叫到跟前説:“一會爸爸回來,你要叫‘爸爸回來了’。”她馬上説:“為什麼?我不喜歡爸爸!”你現在學習了《弟子規》,首先就要做到愛自已的父母。《弟子規》中第一條“首孝悌”,其中的:“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你看爸爸其實也很愛你,每次回來都會説:“女兒我給你帶好吃的回來了。”爸爸每天在外面辛苦的工作掙錢養我們這個家,我們才會過上好生活。女兒聽了點點頭,説:“我懂了。”

過了一會兒,當爸爸真的回來時,女兒馬上又逃進了自己的房裏,我知道這對她來説有點難,但我也沒放棄。第二天晚上,我又提醒她:“一會爸爸回來要叫爸爸的哦。”她沒響,點點頭。晚飯時,爸爸回來了,我眼晴看着示意女兒,她終於開口叫了聲爸爸。她爸爸很驚喜地看着她,説:“呀!女兒今天很乖嘛!”接下來,我們一家三口很快樂地享受了晚餐。從此,女兒見到爸爸不再躲避了,也願意主動去和爸爸説話了。從此,我們的家比以前更和諧,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樂。

第一步成功後,我同時教她不再亂髮脾氣,當然我也決心改掉自已的急脾氣。為她做榜樣。我讓她跟我學做家務,如學燒菜。我發現她很喜歡燒菜。當燒好一樣菜得到我的讚揚後,她就會很興奮,飯也會多吃一些哦!

就這樣,在生活中,我們時時按照《弟子規》所寫的來要求自己。在我一次次的提醒中,女兒也漸漸進步着。一次,孩子奶奶到家裏來,女兒去開的門,很熱情的叫了聲“奶奶好!”奶奶聽了很開心,孫女從沒有對她這樣親。當然,變化也是慢慢來的。接下來,我讓她去寫作業,我和奶奶聊天,只一會她就跑過來插兩句,我説:“去寫作業!”她又跑回房了,我們接着聊天,沒一會她又跑出來高聲插話,又把小兔抓出來擺弄。我故意生氣地説:“你又不聽話了,奶奶都看着呢!”她聽了,不好意思地回去做作業了。這在以前幾乎是不可能的。一小時後,奶奶要走了,我説:“琳琳,跟奶奶再見!”她在房裏面喊了聲:“奶奶再見!”然後,就顧自已寫字。我説:“打招呼,要當着長輩的面説,”她卻説:“我在忙!”奶奶説:“哦,沒關係的!”然後走了。隨後我把女兒叫過來,我説:“《弟子規》裏有沒有説可以這樣和長輩説再見的,你再忙,也要停下來,看着對方説再見,送出門。還有大人在講話,聊天,小孩不能插嘴。《弟子規》中説:‘對尊長,勿見能。尊長前,聲要低;問起對,視勿移。’在長輩面前要謙遜有禮,回答問題、打招呼、眼睛要看着對方……”女兒見我説得有理有據,低下頭説:“媽媽我知道錯了,下次一定改正。”看着女兒羞愧的表情,我知道她從心裏知道錯了。雖然還做得不算完美,但女兒已經在進步了。

非常感謝學校,為我們推薦了《弟子規》。女兒的愛發脾氣在班級裏原來也是很有名的,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和老師都很想幫助她改變這個壞習慣,但是不大有效果。女兒也因此不太受同學歡迎。本學期,學了一個多星期的《弟子規》後,徐老師就對我説:“葛新睿在學校裏進步很大!脾氣也不大發了,臉上還常常帶着微笑,”於是,我跟徐老師説了自己學習《弟子規》的感觸,並且告訴她,我要把《弟子規》推薦給我身邊的人一起學習。又過了幾天,徐老師又告訴我,不少同學和家長都説我女兒漂亮起來了。其實,徐老師説,是因為葛新睿脾氣變好了,經常面帶微笑,人就感覺漂亮了。我聽了很欣慰。我暗暗下決心:“全家踐行《弟子規》的學習活動,一定要堅持下去!”

女兒一直有作業拖拉的壞習慣,,經常要我做在她的旁邊看着寫。有一次,睡覺時間早過了,可她的速度還是不急不慢,慢呦呦。我火了,衝她喊:“你真是比蝸牛還慢,等你寫好天都亮了,明天還上課嗎?”她才匆匆收工,一看錶11點了。我暈,頭痛呀!有時作業寫不完就不做了,留着明天做,這樣第二天作業更多了。老師也經常找她談心,講道理,她當時明白承認錯誤,回到家稍主動去寫作業,但速度還是慢。一天晚上她補作業又很晚了,還在玩手指,氣得我拿皮帶狠狠地抽她腿。其實,打在她的身上痛在我的心裏,這是我跟她一起學習《弟子規》以來第一次發大脾氣,打她,我真的很痛心、無奈。第二天放學,姚老師跟我説她在學校裏又發脾氣了,我想可能因為昨天打她了,情緒不快樂才這樣。當兩位老師知道原因後,又一次把她留下來跟她講道理,幫她回家做時間安排,我聽到老師跟她説:“你這樣做也是一次一次傷害你的媽媽。《弟子規》説:‘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我知道女兒還是很愛我這個媽媽的。只是她不懂怎樣做。聽到這裏,我的眼淚也在眼眶打轉,真的非常感謝老師的教育,開導。當天晚上女兒按老師的要求做到了,8點半就完成了所有作業。第二天,第三天,在學校也能及時完成作業。學《弟子規》讓我最大的感受是貴在堅持。可能孩子的脾氣有反覆,但是,我能夠時時提醒自己:“不能放棄!”我相信:只要以《弟子規》為準則堅持下去,相信孩子長大後定是一個有德之人。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11

《弟子規》已經伴隨我一年多的時光,使我受益匪淺.他是引導人們做一個好人的良師!教育人們正確認識現實中的自己,如何對待父母兄弟、如何為人處世、如何讀書學習和修養品德…….的確是一本好書,認識它一個多月的時候,我就在附頁上寫了警示句:多思、多想、多看、多聽、謹言、慎行!

“孝”是最為樸實的文字,也是最簡單的做人道理,深深的被一代代中華兒女所傳承。父母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最偉大的。回憶以前,或許你也和我有同樣的經歷,在上學回家或玩耍了一天疲倦的躺在沙發上,昏昏睡去,朦朧中感到母親把毛巾被蓋在身上,也不覺得什麼;還記得小時候生病,母親步履蹣跚的揹着我們去打針的時候嗎?那時候也不覺得什麼。以為為人父母應該做的……其實像這樣的關愛還有好多好多!現在我們有沒有如此地去關愛他們,即使我幾乎每天下班都回家也是覺得做得太少太少了,真是不能等他們不能老了不能動了才去孝敬!

《弟子規》一句話一個道理,一句話一種思想。讓我明白了人生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孝,二是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親人朋友、感恩公司。。。其實現在有太多太多的人和我一樣的少了一份感恩之心,常把自我擺在第一位,忽略了父母期盼的眼神,淡漠了朋友之間真摯的友誼 ,辜負了領導對我們的期望。心中掛念更多的是名利,是自己的榮辱得失 ,對公司都少了一份感恩 ,少了一份真誠。我們應該多站在公司角度上,居安思危,時時有一種危機感和壓力感,強化團隊意識。

一年來,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會好好的對照自己,反醒自己,學好《弟子規》,更好的做人做事。用我的實踐來影響孩子以及周邊的人們,讓《弟子規》幸福更多的人!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12

現在,大多數孩子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中享受着寵愛和特權,而家長因為家庭經濟條件的好轉,大多對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不願讓孩子吃苦受累,這樣就容易讓孩子養成嬌生慣養,凡事依賴別人,只為自己着想的不良品性;因此,在全球市場經濟條件下,競爭無處不在的今天,應該讓每一個孩子從小養成愛勞動,愛學習,不怕苦,不怕累,勇於面對困難和挑戰,勇於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只有具備了這樣良好的品質,才能應對未來的社會需要,才能勇敢承擔起建設和諧美好新社會的崇高責任。開展《弟子規》教育,就是培養孩子高尚品質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弟子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雖然歷史的車輪已進入新的世紀,人們的思想和思維也隨着時代在進步和改變,由於如今的經濟大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在精神方面卻有了缺失,不少人過於崇拜金錢和地位,盲目追求物質利益,而忽視了精神追求,甚至拋棄了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但翻開歷史,我們不難發現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確實是維繫家庭社會穩定和諧的強大力量,《弟子規》以概括凝練,通俗易懂的語言方式,把中國傳統的聖賢教育概括得淋漓盡致,新華學校又概括踐行細則,通過朗朗上口的韻律走進了校園,走進了家庭,走進了我們的生活。《弟子規》核心是“孝”“敬”“禮” ,從中深深體會,它不僅是教育三歲孩童,甚至到我們成年人,都可在字裏行間找到需要踐行的諸如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姐妹、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的生活基礎規範。因此,新華學校開展的《弟子規》親子教育,家長與孩子同學習活動非常有意義。

我們家積極響應學校號召,制定日常誦讀要求,並與孩子一起學習領會踐行細則的具體要求,家長也同樣規範自己,做好榜樣和監督,力爭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改正不符合要求的問題和習慣,實踐證明,通過前一段時間的踐行《弟子規》的活動,從孩子身上真有了令人欣喜的變化。以往我們叫她時,她總是千呼萬喚不答應,但通過一段時間的“父母呼,應勿緩”教育,現在基本隨叫隨到;以前當我們吩咐她做事時,她總是三催四請不動彈,現在只要説一句“父母命,行勿懶”,她便立刻行動起來;“朝起早,夜眠遲”促使她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時間,不賴牀,不熬夜;還有自己的房間自己整理,幫助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做一些簡單飯菜、洗碗、洗衣服等等;現在出門時,我們發現她經常自覺跟我們的朋友或鄰居打招呼,以前可不這樣,也不知是因為害羞還是什麼總不搭理別人,現在會大大方方地叫一聲“叔叔”,“阿姨”,對待客人也彬彬有禮,熱情周到;在學習中,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回家後主動完成家庭作業,經常閲讀一些有益於學習,陶冶道德情操的課外讀物;在《弟子規》的學習中,孩子變得越來越有愛心、有禮貌、有責任感。

作為家長,在踐行《弟子規》的活動中,我們也受益匪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逐漸改變了以往教育中的一些粗暴的做法。在家中儘量不高聲大語,不呵斥孩子,與孩子談心時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不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如果自己有做錯的地方,孩子指出來,也要勇於承認錯誤。“其身正,其令則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 任老師,孩子的眼光是雪亮的,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則,孝敬父母,關愛兄弟,團結同事,為人誠信;工作上,要認真負責,踏實努力,這樣才能給孩子做好模範作用。 “凡出言,信為先”,對於孩子的要求,沒有能力辦到的事情,決不隨便答應;答應要辦的事情,就一定要辦到,因此我們應該謹言慎行,從自身做起,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業及家庭中遇到的各種事情,成為孩子可以信任、可以依賴、可以學習的榜樣。

《弟子規》雖然是中國傳統聖賢的教育,但它屬於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強調培養良好的品德,相信通過誦讀學習《弟子規》活動,深深領會聖賢的教誨,我們從生活小事做起,做知書識禮,向善向上的人,必將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伴隨着孩子共同成長!

踐行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篇13

前段時間,學校安排全體教師進行了為期3天的傳統文化學習活動,大家共同學習、感悟和探討中華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成果。

通過學習《弟子規》一書,使我認識提高了。每天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什麼時候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哪些事,怎麼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許有人認為這是一本兒童讀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沒有多大關係,其實做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每個人都沒有理由去拋棄的。雖然時代在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更新,但中國國學博大精深,雖然歷時久遠,可仍具有極強的閲讀價值和深刻的教育意義。我們通過中國古典文化的薰陶,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增強自已的審美底藴和人文意識都是非常有益的。

此次學習,我感到對自已是一場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靈的洗滌,克服平時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學生做到的,必須自己身體力行,率先垂範,處處走在學生的前面,為學生做好表率。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例如,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學習《弟子規》,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通過這次學習,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給操勞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總是愛鬧彆扭,委屈了還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訴説,想想自己多不該啊,不擔沒有關心父母,相反卻總是帶給他們煩惱。通過學習《弟子規》我發願:無論爸媽還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盡一份孝心,讓他們的晚年更加快樂!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着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恭敬與謙虛是分不開的,沒有內在的謙虛很難做到對人恭敬。“滿招損 謙受益”、“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雖然從小就念過許多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反而常常爭強好勝,驕傲自滿。想一想驕傲自滿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損傷,也讓自己落後於別人一大截。通過學習《弟子規》讓我認識到恭敬和謙虛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績再突出,對不夠尊重,我行我素還是得不到領導的認可,如果我早點接受這樣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夠很好的協調好上下級的關係,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準自己的人生目標。《弟子規》教人向善,長養人的德行,目的是讓人活得有意義。而我也是通過學習《弟子規》明白和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個過程,過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選擇了一個什麼樣的人生目標。我的人生目標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比前的學習只是明白道理而沒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不學文,但力行,任已見,昧理真。”曾經的我便是那樣的人生。現在我要好好學習和落實《弟子規》,同時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讓他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為國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教育好下一代是我們做父母最大的責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時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個真正無愧於心的人!

通過學習,我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當好一個傳統文化的實踐者,率先做好榜樣,再就是當好傳播者,教育好自己的學生。在今後的工作和學習中,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8gg3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