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通用30篇)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通用30篇)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

清明節是一過祭拜祖先的重要節日。在長輩的敍訴中得知,當天需要在祖墳上除草、壓墓紙,然後焚香祝禱,完成一串的儀式,除了外在整理環境,更要獻上崇敬的心。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通用30篇)

一大早,爸媽準備很多祭品,帶着我,然後召集所有的親戚們,照着約定的時間,浩浩蕩蕩的朝目的地前進。一路上,我發現車子越來越多,都是返鄉祭祖的車潮,好不容易抵達山腳,看到滿山遍野黑鴉鴉的人羣,大家還真是聚齊了呢!

雙手提滿祭品,慢慢往山上爬去,走啊!走啊!大人們在一堆雜草前停了下來,我實在是看不出墳墓的外型,只好跟着,戴起手套、拿着鐮刀,努力的把雜草連根拔除,在眾人的努力下,好一會兒才整理出個雛形,分工合作拔草、剷土、拿垃圾、洗地、擺祭品、點香、祭拜……忙的汗流浹背,最後終於完成今天的掃墓活動。

清明祭祖,對小孩子的我們來説,印象或許不是那麼深刻,但是在爸媽和長輩們的帶領下,我也慢慢體會其中重要的涵義,相信我能把這個重要節日的精神,好好傳達下去,讓未來的子孫們體認重視孝道的傳統美德。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

路旁的映山紅正開得旺盛,映山紅面向着過往的行人,這燦爛的模樣讓不少人銘記於心。也成為了我心中清明節的一種標誌。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千古之詩,完美的詮釋了這個節日裏的一番情景。今年的清明也在飄着絲絲細雨,但路上的行人少有撐着雨傘的,人們就迎着這紛紛清明雨前往墓地祭奠先人。

雖然清明節裏不乏悲傷之人,但是卻也不少天真無憂之人。那羣孩子們漫山遍野的採着映山紅,手上一捧一捧的。這豔麗的花朵襯托着他們紅通通的臉蛋,將他們襯托成了這清明節裏僅有的歡樂之人。當有長輩問起,這花采來何用?他們仰着笑臉,興奮的回道:“我們要去送給墓地裏的先人。”

他們將從山野裏各處採來的花,一一插在墓地旁。這紅豔豔的映山紅給這處墓地也帶來了不少的鬧意。這些花配合上天真無邪的笑聲,淡去了不少這個清明節裏的憂傷。

我與家人一起走在去掃墓的路上,父親手上提着裝着香燭與爆竹的袋子,母親手上提着的籃子裏則裝着各種祭品,我手上則捧着幾束剛從集市裏買來的花束。紛紛雨絲飄落在我們的身上,在我們的頭髮上串起了不少的小珍珠。

其實每年的清明節所走的流程大都無異,都等着在清明節這一天裏去上山掃墓。不過,今年的清明給我帶來了不同的感受。

首先就是那些開得旺盛的映山紅,以往也會開上不少,但是沒有今年這般多。然後就是那一羣在山間裏奔跑的小孩,他們眯着眼笑得歡快。今天,他們可是吸引了不少上山掃墓人的目光。並且還給這個清明節帶來了全然不一樣的感受,這是一個難忘的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3

今天是4月4日清明節,我和幾個同學來到端午山烈士陵園為烈士們掃墓。

早晨,空氣格外的清新,太陽格外燦爛,彷彿在為我們增添生機。我們胸佩一朵朵小白花出發了。

不一會兒,我們便來到了革命烈士陵園的紀念碑下。看着那聳立在雲居山上的墓碑和墓碑周圍的大理石雕像,我的心裏想着:原來革命戰爭時期,有無數位革命烈士都為了革命事業都衝鋒陷陣,與敵人進行戰鬥。他們有的手持衝鋒槍,向敵人發起猛烈的進攻;有的撲在沙袋後面,用衝鋒槍向敵人發射仇恨的子彈;有的衝了上去,與敵人展開了殊死的搏鬥。

當時的戰士們不畏犧牲,勇往直前。

掃墓開始了,聽着主持人説:“向革命烈士鞠躬,低頭默哀三分鐘。”我鄭重地低下頭,聽着哀樂,心中想起了革命烈士們為了創造今天的美好新生活,為革命拋頭顱、撒熱血、挺身而出的革命精神,默默地流下了熱淚。

默哀結束,我們圍着革命烈士紀念碑走了一圈,我把親手製作的小白花掛在小樹苗上,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路上,我們心情都很沉重。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輩革命戰士不畏犧牲一步一步打出來的,我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不能辜負了老一輩革命戰士。我們要為國家作出貢獻。

今天,是我最難忘的一天。如果沒有許許多多革命烈士前赴後繼的英勇鬥爭,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4

今天,我們懷着沉重敬仰的心情,走進了烈士陵園。來緬懷這些革命先烈們。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直衝雲霄的巨大石碑,石碑上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八個金色大字。

我們在這裏舉行了儀式,首先是在紀念碑演講,他們的演講令人在心中引起了對革命先烈強烈的思念之情。接下來就要唱國歌了,這悲壯,不屈、高亢、奮發、雄偉的歌聲,彷彿我的眼前出現了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場面;隱約聽到了戰場上的撕殺聲;聽到了在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雄偉的聲音。歌聲在我的思緒隨着歌聲的激昂翻騰起來。

接下來是向革命先烈們獻花,我雙手捧着小白花,把它輕輕放在烈士墓前,心裏在想:革命先烈,你們的血沒有白流,你們沒有白白犧牲。“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這不正是形容你們的詩句嗎?我們一定會奮發向上,好好學習,踏着你們的腳步,讓祖國更加昌盛繁榮!

接下來,我們去了“革命烈士紀念館”聽講解員講了許多感人的事蹟,看了許許多革命時的圖片。我感慨萬分,心想: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遊玩;可以在明亮的教室認真學習;可以在麥當勞享受西洋風味……這些都是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同學們,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讓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也為祖國貢獻力量,做國之棟樑!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5

每到清明時節,綿綿的細雨,就像天空被一張灰色的大網給蓋住了,不僅限制了整個城市,也限制住了每個人,心情也隨着天氣由熱情轉為悽涼。難怪詩人杜牧説:“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説得真是恰當啊!

一大早,便把我從睡夢中挖起來,要我立刻刷牙洗臉準備出門,看着爸媽一會兒弄早餐,一會兒準備水果、鮮花,還有一大堆祭品,兩人忙得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而我卻像丈二金剛完全摸不着頭緒。心想:不過就是清明掃墓嘛!何必那麼大費周章的準備一大堆祭品呢?原來,清明節中除了要掃墓外,還有“祭祖”、“掛紙”、“培墓”......等形式要做呢!一路上,爸爸像個導遊似的滔滔不絕,説個不停,接着還説明了有關五色紙的故事跟中國傳統寒食節的習俗及典故,亦吟了一首黃庭堅的詩“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一展爸爸博學多聞的知識。

經過漫長的國道風光,我們全家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下了車,清新干淨的空氣撲鼻而來,讓人頓時,從陽明山高處眺望整個城市,因連日來的陰雨綿綿,一放晴後,每棟大樓就像被洗淨似的,棟棟都清晰明亮,美麗極了!回過神來,才發現我們的墓已乾淨的一株雜草也沒有,其實早已有人來幫我們掃好墓,我們只需負責“祭祖”就好了!最後,爸爸靈機一動,決定帶大家到風光明媚的河濱公園“踏青”。面積廣大、風景漂亮的河濱公園是一個出外郊遊、騎自行車的好去處,我們在這兒又跑又跳的,玩得不亦樂乎,雖然天空灰的好像隨時都會下雨,但我的心情卻是個大晴天。啊!今天真是個既充實又愉快的一天!

清明節是中國掃墓祭祖的重要節氣,不僅讓我們的祖先能夠安祥於舒適的環境,也使我們養成飲水思源的美德,更能夠延續中國固有的傳統,讓它能一直傳承下去。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6

清明節似乎總是與雨分不開的。這個清明節便是一個不下雨的雨天。

那是週二的上午,陽光明媚的清晨絲絲柔和的光照在我迷茫的臉上美妙極了。

遠足一直走到陳輝陵園。咦?我這個長跑歷來不及格.體力超差的人怎麼一點也不累?據説人沉思時不會累。那我呢?總在沉思陳輝吧?

天空中豔陽高照,可我的心卻愈來愈低沉。靜立在碑前,心想“為什麼這革命烈士如此好的人,卻沒得好報呢?好人真的有好報嗎?......”

台上的那位老師還在説着,不過語速越來越慢。我想那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影響,而是更深層的心理上的創傷。

回去的路上,陽光燦爛地直射我的眼,刺地我會不過神來。

驀地回頭,依稀還記得範文網[]我身旁的陽光強烈而遠處那痕痕絲線般的光線卻輕輕撫摸着身旁的柳枝。柳枝剛剛長出嫩葉,但已頗為可愛。

猛然想起,“不是不報,時機未到”。陳輝烈士的好報也許還未開始?興許報效祖國使祖國便是他的追求.他所期望的包袋?

天空依舊萬里無雲,但我心中的甘雨卻已在浸潤我的心田。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7

春風拂煦清明節,踏青祭祖念先人。每逢清明時節,不論是農村還是城市,客居他鄉的人紛紛趕回家鄉,緬懷先人寄託哀思,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庭共同記憶。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人們又稱它為踏青節,祭祖節,掃墓節,掃墳節,鬼節等。除了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習俗,許多地方還有放風箏,插柳枝,等習俗, 為節日增加了許多歡樂的氛圍。

我生在農村,在我的家鄉,清明節也有許多習俗。仍記得小時候,村子裏有一個殘疾但手巧的老爺爺,他住在離我家不遠處的一個陰暗小房子裏,房子裏堆滿了他扎的紙房子,紙電視等,堆的好高好高 ,長短不一的掃帚杆散落一地。我常常跟着爺爺去他那裏坐坐,爺爺陪他聊天,而我就自己在旁邊擺弄他扎的五顏六色的紙房子,很是精緻。每臨近清明節,老爺爺就開始忙活起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 小樓從他那雙粗糙而又靈巧的雙手中完美編制出來。小樓雖多,但樣式從不一樣,還有那電視機,簡直跟真的一樣,有時候我差點戳下假的但又逼真的按鈕,看我喜歡的動畫片呢。

在清明節前,爺爺奶奶就煮一大塊豬肉,買一些燒紙,用一張嶄新的毛爺爺在燒紙上象徵性地印下許多印子。清明節當天,一大早起來就看到門上插了柳條,桌子上放着爺爺奶奶準備的豬肉,水果和饅 頭。爺爺奶奶在地上點兩支蠟燭,拿出一部分印有毛爺爺印子的燒紙燒掉,説着話好像在和已故的親人聊天一樣。每到這時候,我總會感到異常害怕,但不久這種感覺就煙消雲散了。

到了傍晚,晚飯前,各家各户都會在籃子裏裝上吃的,蠟燭,鞭炮,抬着在老爺爺那裏買的紙房子,帶着鐵秋去墳地上墳添土。家鄉的習俗,女人在清明節是不能去墳地上墳的。在我的記憶中,爸爸有 次帶着年幼的我去了墳地,我只知道那是我記事以來唯一一次在清明節上墳。依稀記得我在太爺爺墳前瞌了頭,沒敢説一句話。

小時候的我貪玩成性,一般吃了晚飯和小夥伴一起玩好久才回家。但在清明節我出家門會有一絲害怕的感覺,好像離開家就失去了保護的屏障。我們稱清明節為鬼節,據説當天晚上鬼魂都會來到人間, 但它們害怕紅色的東西,身為孩童的我對這個説法深信不疑,每到這天我會穿上紅襪子我才安心。但小夥伴們每每在我身後幽幽地説鬼來了的時候,我仍然害怕的不知所措。

清明節正是春風和煦,陽光明媚的時節,放風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家的雜物間裏仍然保留着一個破舊的爸爸給我扎的風箏,小時候爸爸教我放風箏的歡樂畫面扔深深烙在腦海中。風箏飛在天空,我 們心中的煩惱也隨之飛去。

除了放風箏,幾乎家家户户都有一個自己編織的鞦韆。午飯過後,抱着自家的的鞦韆到樹林裏,綁在樹上綁結實了。大人們坐在鞦韆上聊家常,我們這些孩子們就在空地上做遊戲,玩夠了,跑累了,就 坐在鞦韆上搖起來。

如今,我已上大學,遠離家鄉。小時候和小夥伴互相以鬼來惡作劇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和小夥伴一起做遊戲的畫面也漸漸模糊。遠居他鄉的年輕人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業,有的在清明節也沒時間回鄉祭 祖,看看父母。如今的清明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祭奠先祖,清明節也成為兒女們回家看望父母的機會。

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平平凡凡的清明節。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8

按照區文明辦的要求,我局積極組織幹部職工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通過在清明期間組織開展緬懷先烈愛國主義教育、網上文明祭、清明防火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激發幹部職工豪情鬥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而更好的工作。現對活動總結如下:

一、開展緬懷先烈愛國主義教育活動。4月3日,我局組織幹部職工到泉州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參加人員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烈士默哀一分鐘,敬獻小白花,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悼念之情。並參觀烈士陵園展館,瞻仰革命戰役中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獻出年輕生命革命先烈的事蹟和生前遺物。

二、配合開展清明森林防火活動。清明前夕,我局深入掛鈎的虹山鄉鬆角山村調查摸底,瞭解清明期間防火的部署工作,並配合村幹部入村入户加強防火宣傳,倡導文明祭掃。清明期間,派專人到現場督促掛鈎村認真落實森林防火檢查,確保各項防火措施、工作落實到位。同時,清明期間辦公室嚴格執行清明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切實落實防火情況日報制,杜絕瞞報、漏報、遲報現象發生。

三、宣傳並踐行“網上文明祭”活動。清明前夕,向全體幹部職工宣傳“網上文明祭”,引導幹部職工進行“網上文明祭”,並結合實際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號召幹部職工為先烈們獻一束鮮花,發表一片感言,廣大幹部職工積極參與,紛紛上網獻花、獻言,抒發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9

清明祭掃這一文化習俗在中國有着十分悠久的歷史,“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這是宋人高翥在《清明日對酒》對當時祭掃情景的描繪。自20__年國務院將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以來,更加豐富和擴大了清明節的精神內涵,清明祭掃更是在文化傳統傳承得到堅持。

不過,相較於傳統時代清明時節祭祖而言,當前的清明祭掃增加了新的內容——紀念革命先烈,每逢清明節前,有關單位均會組織到烈士陵園掃墓、敬獻花籃等活動,這更是是各地黨委、政府常規、必行動作。

黨委、政府組織機關工作人員組織為烈士掃墓、敬獻花籃等,甚至還會開展重温入黨誓詞、參觀革命紀念觀等活動,祭奠革命先烈、寄託哀思,深切緬懷革命英雄豐功偉績。然而,對於這一活動的開展,不少幹部職工僅僅停留在形式方面,就掃墓而掃墓,沒有真真切切通過掃墓活動接受革命主義再教育。

無數志士仁人,為了民族的解放、國家的獨立和人民幸福拋頭顱、灑熱血,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而又激越的歷史篇章。革命先烈們的光輝業績是每個幹部職工必須學習的榜樣,而清明節掃墓、開展各類活動的宗旨就是要發自肺腑感恩烈士們為創造新中國而付諸的努力,進而激發內心向他們學習的渴望並化之為切切實實的行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貢獻力量。

不少領導幹部正是由於內心蒙塵,進而思想道德滑坡,走向腐敗墮落的深淵。我們清掃內心灰塵的尺度是什麼,對照的標準是什麼。筆者認為,尺度是黨紀國法,標準就是無數先烈的榜樣。

因此,清明祭掃,掃墓也要掃心,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植根於心,堅決貫徹“三嚴三實”要求。掃墓是一種紀念的模式,掃心是學習的路徑。惟有如此,才會使得清明祭掃先烈顯得更有價值和意義,這本身也是對先烈的尊重,更是先烈對後來者的要求。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0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清明節了,爸爸媽媽帶我回柳州老家去掃墓,我十分高興,因為又可以在山上和很久沒見堂哥堂姐們玩了。

家鄉的清明節十分隆重,祖墳分佈在風景秀麗的山上,清明節的時候,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熱鬧。長輩們準備了許多供品,有雞、艾葉粑粑、糯米飯等,一筐一筐地用扁擔挑着,我們 這些小孩子就拿着紙錢,鐮刀,鋤頭什麼的隨後跟着,和村裏的人三十幾個人一起上山掃墓。掃墓真有意思,每到一處墳,我們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挖土把墳上的老鼠洞填上,不一會兒就把 墳頭整理得乾乾淨淨,接着爸爸砍了一些樹枝插在墳頭上,插上一些紙錢,我們把這些叫做“搖錢樹”,還用杯子裝了一些果汁、白酒,灑在墳旁。爺爺取出一把香和幾根蠟燭,點燃了,三枝三枝的插 在墳旁,按從大到小的輩份一個個拜祖先。拜完後,大人們取出供品擺在墳前,點燃了蠟燭,燒了許多的紙錢還放了鞭炮。最後,大人們把供品放到地上,我們蹲在地上,一邊喝着果汁一邊吃着雞、艾 葉粑粑、糯米飯等,可開心了。

掃完了墓後,可真是把我們給累壞了,但這一次的清明節我還真開心。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1

每當清明節,家家户户幾乎都要包艾餃。於是,在清明節前一天,外婆打電話給我們讓我們去她家包艾餃。因為我從來沒包過艾餃,所以感覺很興奮。

到了外婆家,我發現外婆已經把艾草整理好了,並把它們裝在一個籮筐裏,洗乾淨,燒熟,切成小段。然後,我就上去幫忙把艾草放進糯米粉裏,糯米和艾草混在一起,夾雜着一股淡淡的幽香,讓我感到心曠神怡。外婆用筷子攪拌了一下,加上水,再用手反覆壓着,揉成了一個綠色的麪糰。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把它們掐成一小團一小團的,我手忙腳亂地捏起來,先把它搓成一個圓,然後再用手壓扁。外婆準備了兩種餡,一種是芝麻白糖,另一種是豆沙。我放了一勺芝麻白糖在上面,兩邊用手指頭沾點兒水,合起來粘在一起,第一隻艾餃就做好了!我小心翼翼的把它放在紙上,可是和外婆做的一比,簡直慘不忍睹,就像一艘弱不禁風的船,被風一吹,就翻了。外婆看到了,笑着説:“你擰的粉團太小了,當然做不大,而且芝麻白糖要放在中間,否則餡會漏出來的。”

我聽了外婆的話,一隻又一隻的接着包,功夫不負有心人,很快在我手裏的艾餃也變得有模有樣了,就像一個個威武的士兵。

艾餃包好後,就上蒸了,二十分種後,吃着自己包的艾餃甜甜的、糯糯的、香香的,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喜悦。當然,通過包艾餃這件事,也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想要取得成功,都要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2

在那昏黃的燭光中,在那古老的方言中,我又回到那有她的時光……

題記

每當清明時節,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着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雲,感受着那拂過山頭上青葱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裏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麼樣的。老老的房子裏,掛着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裏。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後,瞅着躺在棺材裏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着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着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着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裏,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着那温暖的體温。一牀被子下,我聽着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了什麼,但那親切的帶着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説:“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説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裏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着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衝上前去,搖着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着藍天,享受着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着我,直到永遠……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3

清明將近,小姑來電話問爸爸計劃哪天去給我爺爺奶奶上墳,我説我早就期待着呢!

上墳那天,我起得特別早。爺爺奶奶的墓地在卧龍崗,離我們家很遠,墓地又在卧龍崗墓地山頂的十六區,説實在的上一次墳還是很辛苦的。我從三歲開始給爺爺奶奶上墳,已經五年了。

在墳上,我虔誠地給爺爺奶奶燒紙磕頭。爺爺奶奶的墓碑上並沒有我的名字,在我出生的前四年爺爺就去世了,奶奶在我出生三個月後也在病魔纏身多年後去世了,我出生時奶奶已經糊塗了。

雖然我對爺爺奶奶沒什麼印象,但經常聽到爸爸提起爺爺奶奶,這讓我知道爺爺奶奶都是非常善良可親的老人。爺爺奶奶在世時,帶大了七位我的表哥表姐,現在他們工作忙,有的來了,有的沒來,我還要替那些沒有來的哥哥姐姐獻上一柱香。

記得我五歲時在去上墳的路上,我還對媽媽説:“如果你不在了,我每個清明都給你上墳。”這讓媽媽感動了好一陣兒,都不知道説什麼好了,只有熱淚盈眶緊緊抱着我親了又親。

我發現今年的墳地上與往年有些不同,很多墓地上都擺着鮮花,爺爺奶奶的墓地上也有表哥表姐獻上的鮮花,而沒有燒紙,這真是一大進步!大量的紙錢焚燒會造成空氣污染,並且是對紙張的浪費。此外,在林木茂盛的地區燒紙錢還容易引起火災。

一束鮮花一篇祭文,一樣寄託無盡哀思,應該倡導健康、文明、環保、平安的祭奠形式。

清明節前,網上出現了不少網民在網上向逝去的親人或是朋友表達哀思,為逝者“獻花”、“敬酒”或是“點燭”。祭祀從簡,不放鞭炮,也不燒紙錢,網上祭奠是一種文明祭奠方式的體現。

我認為:祭奠的方式不重要,心意最重要!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歡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以往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

時間永是流逝,信念未曾更改。多少年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一向被人們傳誦。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先烈們捨生忘死,前赴後繼、為他人謀幸福的高尚品德不應當被遺忘,他們的無謂和奉獻精神萬古長青。讓我們永遠記得去珍惜生命,珍惜親情,真愛生活中一切完美的東西,為他人帶來歡樂,這才是青年人學習英雄緬懷先烈的真諦!

每逢清明節這個時候,上墳祭祀的人成羣結隊,像潮水般湧上去,人們習慣用燒紙錢,放鞭炮的傳統方式寄託親人的思念,清明節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也寄託着整個民族的憧憬,承載着人們的完美期望和祝福,清明祭祀是個人情感的追求,也是中華民族高尚的品德。我們手握白花步入墓區,懷着崇敬的心境去緬懷死難的烈士們。一位位烈士的圖像出此刻我們的面前,彷彿在訴説着他們的鬥爭過程。為了人民他們拋頭臚灑熱血通往直前。為了解放中國,他們捨棄小家,聚在一齊,才換來了今日大家的安寧,我們把手中的鮮花獻給了烈士表達我們對烈士們那份崇高的敬意和緬懷之情,墳前的小草綠綠的,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氣息,好像烈士對我們説着一句句鼓勵的話語。使我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有仗不完的勁,最終我們繞了一個圈子,離開陵園,門口的柱子上幾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光彩奪目。這道光激發了我們心中的愛國信念。

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您用青春和生命為民族解放而英勇抗爭的光輝業績令我們敬仰;您留給後人崇高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永遠鼓舞我們進取、向上;您播下的思想種子,已經在我們心中生根、發芽,成為帶領我們走向完美明天的旗幟。敬愛的革命烈士們,經過你們不懈努力和艱苦卓越的奮鬥,當年被帝國主義列強辱罵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已經站起來了,今日,我們接過從您手中傳過來的接力棒,決心要更新觀念,擴大視野,掌握一技之長,全面完善自我,為中華民族的興旺出一份小小的力量。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此時此刻,我們只想用一朵小花寄託我們的哀思,我們只想用一個花環證明我們的心意,我們只想用一座石碑表達我們的敬仰……可是,我們更明白,最好的方式僅有一個,那就是:繼承您的意志,弘揚您的精神,讓我們的明天更加輝煌,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富強。

我們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這來之不易的完美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們看見了,會欣慰的説:“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記得每年的清明節,家裏的氣氛總是有些沉重,小時候不知道為麼,現在長大了,漸漸地懂了,原來,清明節這一天,是活着的人向死去的人訴説哀思。聽媽媽説,她原來有一個姐姐和弟弟,十幾歲的時候,因為生病死了,這對外公外婆的打擊非常大。也也難怪每到親人團聚的日子,他們總是看着照片流眼淚。

今年,爸爸媽媽商量好了,清明節我們一家陪外公外婆踏青,再不能讓他們沉浸在痛苦中了。清明節也要快樂地過。

清早,春光明媚,太陽公公笑咪咪的,可愛的小鳥在枝頭上“嘰嘰”地唱歌。我們一家迎着和煦的春風出發了。一路上,我又是唱又是跳,逗着外公外婆開心。

哇,公園真熱鬧啊!人山人海。藍藍的天空被五花八門的風箏給遮住了,在白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路旁的桃樹上開滿了粉紅的桃花,風一吹,那桃花便像仙女一樣,紛紛地落了下來,看着這怡人的景色,外公外婆的心情也好了起來。他們幫着我拿出風箏也加入了放風箏的隊伍。我們使勁地跑,風箏終於飛上了天,越飛越高,好像一隻快樂的小鳥在自由地遨翔。望着風箏,我們都笑了。

回家的時候,我們去了舅舅的墳地。爸爸媽媽告訴舅舅,外公外婆身體很好,我們一家都很好,讓他放心。我也告訴舅舅,我的學習也很好,我們家還買了新房子,馬上和外公外婆一起搬進去住。默唸時,我一不小心説了句“祝舅舅和大姨清明節快樂”媽媽捏了我一把,偷偷地望了外公外婆一眼。我也嚇得直吐舌頭。沒想到外婆卻説,沒關係,他們今天看到我們了,還聽我們説了這麼多的話,一定很高興很快樂吧

是啊,為什麼不能説呢?不管是死去的人還是活着的人,我們都要快樂!清明節也要快樂!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中的兩句,描繪的是路上行人去祭掃、悼念逝去親人時傷心欲絕、失魂落魄的樣子。

今年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這一天,爸爸、媽媽、奶奶就會領着我去上墳。我的祖父、祖母和爺爺長眠在西郊的玉案山公墓,每到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到那兒去祭拜他們。

和往年一樣,奶奶準備好紙錢、青香,舅奶奶和舅爺爺準備好食物和水果,大家約好早早就出門了。這天,天氣晴朗,人們都紛紛出門來祭祖踏青。一路上,車水馬龍,人潮湧動,公路上的車子走走停 停,好不容易才到達目的地。

來到祖父、祖母的墓前,放置祭祀用品、插香、撒紙錢後,就開始祭拜。先是三舅爺爺祭拜,然後是奶奶、二姨奶……八爺爺,只見他們一個個神情肅穆,一邊磕頭,一邊念道:“爸爸、媽媽,我們來 看你們了,家裏老的、小的個個都好,有什麼事就託夢給我……”

終於輪到我祭拜了,我學着長輩們的樣子,雙手合十,跪在墓碑前,一邊磕頭,一邊虔誠的説:“老祖,我來看你們了,我身體健康,學習很好,請你們不要擔心”。

弟弟最後一個拜完後,大家開始吃東西。這時,全家人有説有笑起來。奶奶講起了我小時候一些有趣的事情,舅爺爺和二姨奶忙着拌我們家鄉的特產“涼米線”。爸爸説:“給我點醬油。”媽媽説:“ 再給我點醋。”……不時還伴隨着陣陣笑聲,好像我的祖父、祖母和爺爺就在身邊一樣。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過了一個清明節。

我喜歡這種沒有眼淚、悲傷的清明節,下個清明節我還來……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今年的清明時節卻是個意外的好天氣。一大早,我還在朦朦朧朧的睡夢中,媽媽就來我房間把我推醒,我才意識到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計劃好要去山上祭拜已過世的曾祖父母。

奶奶給我們帶了許多祭拜的東西,一路步行到墳前。奶奶和媽媽開始忙碌起來,而我和弟弟閒在一旁玩耍。路邊還有很多人在各自祭自己已過世的家人。看着他們思念親人的樣子,我突然想起遠在天邊的外婆。清明時節,我也多想去看望一下外婆,跟外婆訴説一下我對她的思念。我跑到媽媽跟前對媽媽説:”我想念外婆了,我們也去看一下外婆吧!媽媽安慰我説:“外婆知道你在想她,她也會想念你的。但是我們的時間有限等下次有時間我們再一起去看外婆。”説到這裏的時候媽媽的眼眶濕潤了,我知道,媽媽比我更想念外婆。

清明時節,是想念的日子,雨紛紛也許是每個人對已故親人想念的淚水吧!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6

都説各地風俗不一樣,但我總覺得像清明這種國家法定節日,應該是一起的吧?可是我們清明節卻不是清明那天去掃墓,而是之前去。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

今年,我特地問了媽媽和老師,她們都説,因為我們活人過春節時,出嫁的女兒要在春節前給自己的父母送“年庚(肉、魚、煙、酒之類)”。我們這兒的人認為清明是鬼過年的日子,子孫們也要提前送“年庚”給先人,讓他們可以早早地準備年貨,這是一種風俗習慣。我聽了之後還是似懂非懂。

今年清明節前的一個星期天,爸爸媽媽卻沒帶我去祖先的墳前祭拜,而是帶我去了四明山。我以為是去爬山,到了之後才知道,他們帶我去的地方是四明山的革命烈士陵園。只見烈士墓前,兩邊種着翠綠的柏樹,就像士兵一樣守護着烈士們。我看着墓碑上的文字,才知道墓裏安息的有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無名英雄,有在解放戰爭中為國捐軀的四明山縱隊的戰士,還有新時代為救落水兒童而獻身的烈士……爸爸一邊看,一邊為我講着烈士們的英勇事蹟:他的聲音時而高吭,時而低沉;時而興奮,時而哽咽。我深深地被這些英雄們所感動,不禁流下了眼淚。我接過媽媽手中的白菊花放在烈士墓前,然後低下頭,默哀了三分鐘。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清理着墓前的雜草和垃圾。雖然我從來沒有做過,但是在爸爸的指導下,一會兒就會了;雖然很累,但是比起這些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換來別人的幸福的英雄們,這點累,又算得上什麼。

時間過得很快,到回家的時候了。在離開墓園時,我抬起頭,再次瞻仰這些英雄們,默默地在心裏説:“安息吧!英雄們!你們有青山相伴,你們有後人緬懷;你們將永垂不朽!我將永遠記得你們。明年清明節時,我一定再為你們來上墳!”

清明節掃墓,時間並不是最關鍵的,關鍵的在於我們的心。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7

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發揚先烈的革命精神,教育和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進一步加強我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特要求在清明節來臨之際,各團委基層組織開展清明節祭掃活動。

文塔寺中學團委地處涇陽和高陵交界地帶,交通不便,但在文塔寺中學附近有一處烈士陵園,這也就成為了我們對本校團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因此,在4月_日,正逢週末,我校團委組織全體團員對其進行了掃墓,敬獻花圈、花籃活動。並要求各團員在活動之後及時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

由於團員人數較多,再加上地理條件所限,特決定把全體團員分成幾組,分別進行活動。在我帶領第一組團員活動的同時,要求支部書記在校內組織好其餘團員做好準備。由於安排到位,組織嚴密,活動秩序井然,讓團員在烈士墓前掃墓,並獻上花圈和花籃,最後還要求各個團員在烈士墓前對烈士説幾句自己的心裏話,這樣一來,在那樣的氛圍中,各個團員受到了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同時,各個團員也能把自己的心理話説出來,心情也愉快了很多。

等到團員活動完畢,還要求全體團員集體在烈士的墓前進行集體宣誓,保證自己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克服自己以前的壞毛病,以的努力和異的成績來回報自己的父母,也為祖國的建設儘自己的能力,將來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應有的貢獻。

“時刻準備着,為共產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是全體團員的一致心聲!

整個活動自始至終都在一個很嚴肅和肅穆的氣氛中進行,通過這項活動的開展,不但使全體團員對團組織有了一個更加明確的認識,同時也大大激發了團員們的積極熱情。活動結束後,我還要求各個團員以這次活動為出發點,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總之,這次活動是一次成功的活動,是一次收效較大的活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以自己更加飽滿的熱情,在有限的條件下,多多開展此類活動,真正提高團員的整體思想覺悟,使其發揮他們應有的作用。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的這首詩實在耳熟能詳。應該是在我們國小還是國中時期必背的詩文之一了。當時還小,不知道這首詩中包含了怎樣的意境和心傷,不懂得親人離去的心痛可以至此。

有一個人,他/她明明與你息息相關,在你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是有一天,他/她就這樣不見了,再也見不到了。那種感覺,就好像誰突然把你的心挖空了一塊,再也填不上了。你明明還有很多很多話要對他/她説,你明明還有很多很多事要為他/她做,你明明還有好多好多愛沒有對他/她訴説,你明明還有好多好多地方想要和他/她一起去,但是,一切已經來不及了,這一切已經無法彌補了。子欲養而親不待。便是這樣痛徹心扉的遺憾。

我們生活在一個個不同的石頭森林,在一個個不同的格子間裏為了生存而忙碌,卻忘記了給那個賜予我們生命的人兒一個關心的問候。一年回家探望他們的次數屈指可數,每一次,都覺得他們越發蒼老。時間都哪兒去了?在你忽略他們的每一刻,皺紋已經爬上他們的眼角,青白已然染上了他們的黑髮。時間不等人,這個道理我們比誰都明白。

不要説“我很忙,沒空”,我很忙只是一個華麗的藉口,再忙吃飯喝水上廁睡覺所總有時間吧?從中抽出個幾分鐘和父母親人嘮嘮家常,關注一下他們的心情如何身體可好並不是多麼艱難的一件事。其實他們要的並不多,一個問候,短暫的陪伴,你能夠幸福。這,就是他們一生的追求;這,就是他們茫茫人生的全部呀!

是啊,尚未為人父母不知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人類都是懂得借鑑前人經驗的靈長類動物。為何一定要讓自己去經歷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以後,才懂得孝心未盡會是多麼痛苦的遺憾呢?就是現在,就在我們每一次有空發呆的午後,在我們每一個不知道去哪兒遊山玩水的假期,在每一個想起他們的瞬間拿起電話,讓遠方的他們知道:我們也在牽掛着你們。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19

清明節到了,我、妹妹和媽媽到西山公園去掃墓。我掃的可不是親戚朋友的墓,而是革命烈士的墓。

早上,媽媽早早地把我叫醒,坐公共汽車到西山公園。一路上,春意盎然。

走進西山公園的大門一看,公園裏到處充滿着春天的氣息。接着,我們走進了烈士紀念館。看着滿牆的烈士照片,其中有:辛亥革命先驅寧太一;抗日名將左權;紅軍軍事指揮家蔡申熙;新四軍聯絡部長朱克靖;與李大釗同赴國難的唯一女傑張挹蘭;留下一封血書感動億萬國人的陳覺和趙雲霄……

出館後,我們來到烈士紀念碑前,把紀念碑前的鮮花整理好,把花圈扶正,打掃完垃圾之後,恭恭敬敬地跪下磕了三個響頭,表示敬意。

隨後,我們來到了左權將軍的像前行了個隊禮。左權將軍手裏拿着望遠鏡,威嚴中帶着慈祥的目光凝視着前方,他好像看着這麼繁華的醴陵,人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感到特別欣慰,覺得自己的死是值得的,是有意義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今天的家國興盛與人民幸福,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也是先烈們為之奮鬥的美好理想。繼承先烈遺志,建設美好家園,是我們義不容辭的使命與責任。讓我們攜手今天,面向未來,同心同德去完成先烈們未竟的事業,為建設富強安康的醴陵而努力奮鬥!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0

轉眼又是一年清明,中國這個傳統節日,也隨時代進步從意義和形式上都有着巨大升級變化。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提倡破舊立新,很多工程浩大的陵墓都拆下石頭修山塘水壩,人們心裏只有這個節日,沒有人去憑弔逝去的親人。七十年代祖墳前僅見幾張黃白紙飄動。八十年代以來,墳前就開始出現祭奠用的鮮花、酒菜、果品,彩紙、燈籠、繡球繞滿墳墓。這幾天時間只看到燒紙升起的濃煙,只聽到鞭炮震盪山谷的聲音。一些官場顯貴的人,不但腰包裏硬,還利用職權,給祖墳山上專門拉上電線,開着音響、彩燈七天七夜通宵閃爍。

改革開放以來,全民生活水平提高了,這個節日,大到官場,小到民間,攀比成了風氣,演變成時尚。不少人為了顯貴,特意為祖墳修了水泥路,墳前停一長排小車,鞭炮燃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錢。這個節日,再也不是從前緬懷先人那種沉痛的氣氛了,成了炫富顯達的排場。很多人就是認為先人在世的時候自己沒有盡孝,等親人到了極樂再好好報效,希望先人在天有靈,保佑子孫後代永遠大富大貴。有錢,誰都任性。

清明節主要是緬懷逝去的親人,證明自己沒有忘本。活在世上的親人,這一天相聚在一起,到山上掛墳,親近大自然,對心身都有健康。聯絡感情,交流思想,可以增加親友間信任,千萬不要有攀比心態,勤儉節約才是立身之本。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1

逝去的是歲月是歷史,卻不是一種情懷,國小起就跟隨老師去北寧的烈士陵園掃墓,那時覺得高高的紀念碑有着説不出的巍峨和肅穆,一朵精緻的白花別於胸前,一條紅領巾默默拭去紀念碑上的塵土,卻拭不去內心的疑問,我們來那裏做什麼,他們走了,我們來看他們,他們明白嗎,那高高的塔碑底下埋藏的又是什麼。帶着疑問而來,又帶着疑問而歸。一年一年,掃墓變成了形式。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幾代人的夢想,幾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換的我們今朝發展的機會。為了一個契機,為了創造一個環境,多少代人用他們的肩膀默默承擔。猶如當年紅軍過河攻佔高地,衝鋒的戰士踩着水中戰友肩膀過河,不時有人倒下了,有人犧牲了,可這種奔跑卻沒有停止,因為他們明白只有不停的往前衝才有勝的期望,戰友的犧牲才是值得的。而此刻我們有如那些衝鋒的戰士,我們也務必不停的往前跑,往前衝,不住腳步的去發展和學習,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為這天而倒下的先輩,我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實現一個全民族共同的夢想---中華之崛起。

如今掃墓對我而言真的不只是一個形式,它是一個民族的血痛。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裏,閃耀着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有如鐫刻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致敬,向我們的英雄。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2

春天到了,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今天早上,我起得很早。吃完早餐後我就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一起到鄉下掃墓。

一路上,我看見一座又一座的山上長着許多香葱頭樹,葉子紅中帶綠,非常漂亮。近處,小草從地裏鑽出來了,嫩嫩的,像給田野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充滿了生機。一些不知名的小花,這一朵,那一簇地灑在田埂上,翠綠的麥苗整齊地立在田埂旁。

遠處是金黃的油菜花兒開得正旺,勤勞的小蜜蜂,一會兒飛到這兒,一會兒飛到那兒的採蜜。大自然可真是美麗啊!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3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和阿姨、姨父、表哥們約好去掃墓。

一路上人山人海,車子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好不容易到了石砰,正準備登山,可惜“天公不作美”馬上給我們來了個下馬威,我不禁想起著名詩人杜牧所寫的那首《清明》中:“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的詩句來。幸好我們早有準備,立刻換上雨衣、雨鞋,大人們也撐起了雨傘開始出發了。沿途我們看到了不少平時難以看到的花草樹木,突 然,一羣羊闖入了我們的眼前,它們發出”咩咩“的聲音,彷彿是為迎接我們這羣遠到而來的客人。我們的心情絲毫沒有被今天的天氣影響,一眨眼的功夫就來到了第一座墓前。大家又是除草,又是掃 地,把墓打掃的乾乾淨淨,大人們在墓碑前放了一束鮮花,還放了些紙錢、蠟燭和其它祭品,並要求我們輪流給死去的親人拜三拜,聽説這樣她們能在天堂保佑我們,於是,我們半信半疑的聽從了家長 的囑咐。大人們都喝了一杯酒,説是祈禱生一個男孩,他們認真祈禱的樣子引來了一陣鬨笑。一路上説着笑着,我們又到了外公的墳前,我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兒的草都快長瘋了,幾乎把整個墓 給淹沒了。大家又是一陣忙碌,但分工明確,除草的除草,掃地的掃地……

下山的路上,長輩們給我們講了很多小時候的故事,我的腦子裏不禁想起了外公慈祥的面容。在我的印象中,他總是忙碌的,不僅給兒女們無私奉獻,而且時常熱心地幫助左右鄰居。每當雙休日,我和 表哥表姐們都要到外公家吃飯,外公總是笑呵呵地迎接我們,慈愛地撫摸着我和表妹的頭,説我們又長高了……我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快樂地生活着 。我默默下定決心:”外公您好好休息,明年我還來看你……“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4

4月5日,我們學校900餘名師生,開始了徒步遠足祭掃烈士墓的活動。來去徒步需要3個小時,説實話,我們真的為低年級的孩子們擔憂,他們能堅持下來嗎?可事實是我們的孩子們的表現極為出色。低年級的孩子比較輕鬆的完成了徒步走到烈士墓的活動,高年級的孩子們在回來的路上表現的就各有不同了。

整個活動下來,我看到了現象:

家長:

現象一:一男家長説:“讓孩子走到三一八,不他媽的把孩子累死?”

現象二:不讓孩子參加。(全校缺席100多人)

現象三:直接送孩子到目的地。

教師:

現象一:“學生能走動嗎?”(活動實施前)

現象二:讓自己的孩子坐車來去,或堅持一半路程。

現象三:“我們帶學生坐車回來吧?”(回來的路程)。(內心開始有牴觸情緒)

現象四:沒有了牴觸情緒。(回來後)

學生:

現象一:興奮。(去時的路)

現象二:哀求、抱怨、無奈、堅持。(回來時的路)

現象三:又商量到哪裏去玩。(回來後)

整個活動下來,我一直在反思:

一、是誰造成我們的孩子不能吃苦的?

我們平時談論的時候,總是説現在的孩子太嬌氣,不能吃苦,缺乏鍛鍊。可是,當我們真正想讓孩子們去鍛鍊時,我們的表現又如何呢?孩子沒怎麼樣呢,大人先打退堂鼓了。我們徵求孩子的意見了嗎?我們尊重孩子的意願了嗎?

唉!很多時候我們所表現的都是:説別人時,對別人家的孩子時,我們都能高談闊論,而輪到自己時,便會找到一大堆的理由來為自己和孩子開脱。

我不知道我們現在利用我們的便利條件會給給孩子的將來帶來什麼樣的優勢?

現在走捷徑了,將來離開我們的呵護呢?

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自己的刀難削自己的把啊!

二、當面臨選擇時,我們該怎樣引領孩子們?。

在回來的時候,我們面臨了是坐車還是徒步的選擇。當我們為了安全也為了磨練孩子們意志,我們選擇了高年級的師生徒步回來。當命令下達的時候,我們感受到的首先是教師思想的牴觸,既而是學生們的哀求和抱怨。

當面臨選擇時,我們該怎樣引領孩子們?

作為一個集體,特別是作為一個集體的領袖人物,我覺得,我們首先要知道服從集體的決定,否則,我們的堡壘首先就會從內部瓦解。其次,在孩子們面前我們的精神支柱不能先倒,否則就會樹倒猢猻散。

在孩子們面前,我們需要用我們的實際行動和精神來引領我們的孩子們。

只有這樣,當你作為一個集體領袖人物下達命令時,班級成員才會在你的影響下服從、戰鬥!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吟起這兩句詩時,我總會想起剛剛過去的清明時節的情形。

4月4日,我和爸爸、媽媽及親戚們從三亞回老家,坐在車上,一想到要拜見已去世的愛我的老太公,我的情緒忽有些激動、悲哀。經過一個多鐘頭的奔波,最後回到了爺爺家。爺爺家裏人很多,有大人、小孩,熱鬧極了。

吃完午飯,大人們開始拿起鋤頭、鏟子雲墳地給墳墓“大掃除”,媽媽和嬸嬸們忙着煮拜祭祖先的飯菜。下午二點多,我和表弟跟着大家去墳地。

當拜祭完老祖宗後,我心裏想:明年我還要來拜老祖宗。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6

在這個週五,我們到端午山為革命烈士掃墓了這不僅僅是一次活動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從學校出發,走了很長一段路,終於到達端午山了。路上同學們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説個不停,討論得全是與掃墓有關的話題,忙得老師不時的維持秩序。

到了端午山,首先,我們開始了第一項活動:各個部門代表上前演講。代表們精彩的演講,讓我們的心情既是心潮澎湃,又十分沉痛。儘管烈日炎炎,但我們仍是筆直地站着,以表示對革命先烈的尊重。

下面是對革命先烈們進行默哀的時間了。在這段時間裏,大家都想了很多。從烈士的英勇善戰想到我們養尊處優的日子;從以前的貧苦生活想到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最終我們心中的信念只有一個:一定不能辜負革命先烈們對我們的厚望!

接着我們來到烈士紀念館裏參觀。在紀念館中,我們瞭解了楊子榮、於己午、裏奇等烈士的英雄事蹟,使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他們的偉大和無私奉獻的精神。

最後,我們到烈士墳墓鮮花,表示對他們深深的敬意與懷念。大家都恨不得自己手裏有一百朵菊花,這樣就可以給每一位烈士都獻上藝術潔白的菊花。

活動結束了,但烈士們的精神卻被我們永遠的記在心裏。烈士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一定要刻苦的`學習,回報祖國不辜負烈士們對我們的厚望啊!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7

在春天裏一年一次的清明節到了。因為是春天小草綠了、杏花開了,我和媽媽決定去“踏青”。

我和媽媽一起向生態園走去,到了生態園之後,春天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了我們,我們一邊漫步一邊欣賞着春意盎然的生態園。

這時一股杏花的花香迎面而來,它把我引到了杏花樹下,我抬頭一看,微風中恰巧一朵杏花飄落到了我鼻子上面,幾棵樹上開滿了花朵,樹下面的地上,有無數朵杏花,這裏成了花的海洋,我把地上的杏花拾起拿在手上一揚,杏花像一隻只白色的蝴蝶飛落下來。

一陣春風,又把我吹到了剛吐芽的低灌木叢中,那灌木叢被園丁修剪成各式各樣,有的像小寶塔、有的像長方體,千姿百態。

我又抬頭向遠處望去,天空中飛滿了形態各異的風箏,有的像降落傘;有的像蝴蝶;有的像鳳凰……。我當然不想落後了,急忙拿出我的老鷹風箏放了起來,老鷹風箏順利的飛上了蔚藍的天空,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我的風箏是飛的的,他們都用羨慕的眼光看着我和我的風箏。忽然風小了他們的風箏都掉了下來,我的風箏還在高空中飛翔,我愜意的享受着這驕傲的感覺。

這是我生來最快樂的一次踏青。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8

每當到了清明,天空也會隨着人們的心情,下起杏花小雨。雨越下,人們的心情也越發悲傷。這時,我不禁想起了杜牧的那首清明詩。

清明下雨,這已在人們的腦海中成了一個概念。充滿哀思的清明日,似乎有了春雨的身影,才更能使人感受到節日的氛圍。雨不停地下,石級小路,被雨水衝得明淨光滑。

路旁的竹子,被春雨罩着,霧濛濛的,很難看到遠方;山下的村子裏,一片綠意,盛開的桃花,被藏在着四月的春雨中,顯出一番詩情畫意。這迷人的綠意,這朦朧的細雨,好似顏料滴在宣紙中,朝四周蔓延開來。我和家人看着這如詩如畫般的風景,驅車在蜿蜒的山路中,開往要前去掃墓的老家。

路上,有許多與我們同方向的車輛行駛在路上,但這其中,很少人是去遊玩的。和我們一樣,只想着早些到達目的地。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奔波,終於看到了老家的標誌性樹木。

下了車,大家從後備箱內拿出了幾袋掃墓用的物品,大人到以前的街坊鄰居家借來鐮刀和鋤頭後,就往山上前去掃墓了。我獨自一人扛着鋤頭,還拿着一包的祭品,輕快地走在隊伍的前面。大家在路上邊走邊聊,沒有那種濃烈的哀思,卻有着對長輩的無限遺憾。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看着遠方迷人的景色,感受林間清新的空氣,彷彿這次是來春遊的。穿過一條條窄小的田埂,爬上陡坡,一座莊嚴的墓地赫然眼前。

來到墓前,大人們揮動着手中的鐮刀和鋤頭,除去那些爛葉雜草;我和媽媽把祭品擺好在墳頭,點上蠟燭,拿着香火擺上幾拜,依次寄託我們對祖輩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祝福他們也能幸福快樂地生活。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這當中,大家都沒怎麼説話,默默地做着正在做的事情。我想,大家一定都在思念着已逝的親們吧。墓旁響起“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掃墓也便在這爆竹聲中結束了。

春雨依舊淅淅瀝瀝地下着,我的心情也隨之憂傷了起來,在這朦朧的雨景中,我們踏着一路悽清往回家的路上走去……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2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為了紀念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學校今天組織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

我們九點從一中出發,我們胸前戴到小白花,大家排着整齊的隊伍向前走,路旁的行人都以讚揚的目光注視着我們。

大約二十分鐘,我們來到撫遠烈士陵園。走進烈士陵園,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紀念碑,走近了看到上面寫着“蘇聯海軍英雄烈士紀念碑”,十一個金色大字。

不一會兒,悼念儀式開始了,全場肅立。沉痛的哀樂聲響起,我們首先默哀三分鐘,然後兩位學生代表為烈士們敬獻花圈,接着一位學生代表講話,她告訴大家:蘇聯海軍英雄烈士紀念碑——始建於1945年9月,紀念在解放撫遠戰鬥中犧牲的27名蘇聯紅軍戰士。1960年,縣人民政府在西山建花崗石碑一座,高達30米。主碑兩側各有10米高的陪塔一座,四周為寬敞的石鋪平台。最後表示同學們一定會好好學習。接着大家在紀念碑前深深地鞠上一躬、然後按順序到紀念碑前獻花,以此寄託對革命英雄們的崇敬和哀思!

關於清明節掃墓個人感受 篇30

俗話説:“上海看人頭,南京看石頭,北京看城頭,西安看墳頭”。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西安的“墳頭”。

我們首先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一到兵馬俑博物館,我就被它的雄偉與古樸所震撼!我站在一號俑坑旁讚歎道:“哇,這跟語文書上講的一模一樣1”兵馬俑排列整齊,氣勢雄偉,他們一個個手握寶劍,身材魁梧,聚精會神地注視着前方,真不愧是追隨秦始皇多年、久經沙場的軍隊啊!我們彷彿置身於喊殺震天、戰馬嘶鳴、屍橫遍野的古代戰場中。後來我從爸爸那兒得知,兵馬俑剛被挖掘出來時呈彩色,之後受空氣影響迅速變成灰土色,而且多半呈碎裂狀,六個月才能接成現在看到的樣子,每個俑的碎片都會“物歸原主”,不能“張冠李戴”。隨後,我們進入號稱“青銅之冠”的銅車馬展廳,在長方形玻璃展櫃內陳放了兩輛舉世罕見的青銅車馬,其中一輛由於部件繁多、工藝複雜,拼裝了長達八年之久,我不禁為古人兩千多年前的精湛工藝而讚歎!

我們還參觀了唐代第三位皇帝李治和我國古代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當我們進入乾陵,一條長長的神道呈現在眼前,兩旁是幾十個雕刻精美的石像,神道盡頭是武則天的“無字碑”和李治的“述勝記碑”。墓碑後方還排列了六十一尊石人像,這是武則天為參加李治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所修建,六十一尊石人像是唐朝對外交往的歷史見證。

雖然我們來去有些匆忙,但我已經感受到了我國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歷史的久遠,以後我還要重遊西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894o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