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節日慶典 >清明節 >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精選21篇)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精選21篇)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

這次清明節顯然與眾不同。它讓我明白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它讓我知道烈士的英勇事蹟;還教育我們要發揚光大……雖然這次清明節活動只有一個下午,但它卻教育了我們一生!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精選21篇)

今天下午,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去魯藝紀念館掃墓,緬懷革命烈士,並參觀喬冠華故居。

路上,陽光灑到我們的臉上,路旁的花兒仰起了美麗的笑臉……可我的心情卻很悲痛:是誰用鮮血澆灌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誰冒着槍彈如雨去殺敵呢?……想着想着,我們已經到了魯藝紀念館。下了車,烈日將燙燙的陽光投到我們的身上,但我們絲毫感覺不到炎烈。默默地看着四位少先隊員獻花,哀悼聲伴着微風輕輕響起。我們不約而同地低下頭,看見那隨風飄揚的紅領巾,心裏默默地説:“紅旗的一角,你是用烈士的鮮血染成的。飄吧!飄吧!讓我們的祖國騰飛起來吧!

懷念過革命烈士後,我們又來到喬冠華故居。走上前去,只見門前紅牆黃瓦、雕樑畫棟。兩座石獅坐落在門口,非常威武。一進去,我們便進了一間房子,裏面全都書法作品,又進了一間房子,上面掛滿了喬冠華的介紹……參觀完了,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這次清明節,我永遠忘不了。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清明節前後,人們就會成羣結隊地來到烈士陵園,參加祭掃烈士墓活動。

上午,老師宣佈下午到烈士陵園參加祭掃烈士墓活動,班上一下沸騰起來了。下午,同學們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穿着校服,帶着紅領巾精神抖擻地來到了學校。兩點鐘,同學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出發了。路上,有的同學一會兒走,一會兒跑,一會兒跳,像一隻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而有的同學像小歌唱家,路上還哼着歌曲。

到了烈士陵園,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那層層的台階和台階兩旁一棵棵鬱鬱葱葱的柏樹。那蒼翠的柏樹彷彿是守衞烈士陵園的士兵。同學們一步一步地上台階,終於到了平台上,上完台階之後,同學個個都滿頭大汗。平台的中央矗立着一座高高的紀念碑,巍峨雄偉,肅然起敬。紀念碑上刻着八個紅色有力的大字,“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紀念碑的頂部還有一顆鮮紅的五角星,好像是給烈士們的獎勵。

活動開始了,首先烈士陵園裏開始奏國歌,同學們開始敬禮,講話的人叫我們默哀三分鐘,同學們也都做到了。在平台上站了好久,也終於可以獻花,獻花是表達着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懷念與崇敬之情呀!獻了花之後,同學們參觀了東、西兩個陳列館,那裏有很多烈士們的照片和介紹他們生平事蹟的文字。參觀完西邊的陳列館,同學們又參觀了東邊的陳列館,那裏有很多烈士們的素描畫像、文字解説、英雄烈士榜和烈士們留的遺物。我看完以後,十分佩服這些英勇的烈士們。

掃完墓後,我深有感受:我們都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發奮學習,練好本領,長大後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3

清明節是我國一年一度的節日,還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我們懷着沉痛的心情,懷念那些死去的革命烈士,雖然今天沒有下雨,但每個人的心就像被雨淋濕了一樣,冰冷冰冷的。

我們在去烈士陵園的路上,路上人來人往,每個人不説也不笑,看不到一點高興的表情,花兒,草兒也都低下了頭,小鳥也在悲傷地叫着,我們來到烈士陵園,來烈士陵園掃墓的人很多,他們有的手捧花圈,有的手提花籃······連許多小孩子都手捧自己做的白紙花,我看見一個紀念碑,上面寫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裏面的蒼松翠柏都站立不動,我還看見革命烈士的墳墓,接着我們還聽了領導的講話,首先我們為革命烈士默哀三分鐘。最後我們聽了烈士們的生平事蹟,在戰爭時代,革命烈士冒着槍林彈雨,衝鋒陷陣,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前面的戰士倒下了,後面的戰士衝上來,子彈打完了,用手榴彈,敵人把手榴彈扔過來,戰士們快速拾起來,又扔過去,手榴彈在敵人中間開了花,手榴彈用完了,用刀砍。革命烈士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安息吧,烈士們,我們會很快長大,沿着你們的足跡繼續走下去,接着我們又去了喬冠華故居,知道了喬冠華是偉大的外交家政治家,為祖國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次掃墓讓我受益匪淺。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4

今天,我們去金華市革命先烈的紀念碑前掃墓。站在紀念碑前,我們的隊伍筆直筆直的,只聽大隊委一聲號令説:“第一項是默哀三分鐘”。同學們不約而同的把頭低了下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想當年先烈們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美滿的生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你們都是好樣的。接着大隊委又宣佈第二項,是獻小百花。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走到了紀念碑旁,一個個都帶着沉重的心情,向先烈們獻出了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終於輪到我獻小白花了,我把小白花系在了指定的大樹上,我心裏默默地念叨:"先烈們。你們安息吧!你們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心中”!

這次掃墓,讓我體會到了先烈們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還讓我懂得了“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的意義,明白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學習你們的精神,努力學習好本領,長大後報效祖國,我要把你們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我們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強盛,更加美麗!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清明節前後,人們就會成羣結隊地來到烈士陵園,參加祭掃烈士墓活動。

上午,老師宣佈下午到烈士陵園參加祭掃烈士墓活動,班上一下沸騰起來了。下午,同學們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穿着校服,帶着紅領巾精神抖擻地來到了學校。兩點鐘,同學們排着整齊的隊伍出發了。路上,有的同學一會兒走,一會兒跑,一會兒跳,像一隻只活蹦亂跳的小兔子,而有的同學像小歌唱家,路上還哼着歌曲。

到了烈士陵園,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那層層的台階和台階兩旁一棵棵鬱鬱葱葱的柏樹。那蒼翠的柏樹彷彿是守衞烈士陵園的士兵。同學們一步一步地上台階,終於到了平台上,上完台階之後,同學個個都滿頭大汗。平台的中央矗立着一座高高的紀念碑,巍峨雄偉,肅然起敬。紀念碑上刻着八個紅色有力的大字,“烈士精神永垂不朽。”紀念碑的頂部還有一顆鮮紅的五角星,好像是給烈士們的獎勵。

活動開始了,首先烈士陵園裏開始奏國歌,同學們開始敬禮,講話的人叫我們默哀三分鐘,同學們也都做到了。在平台上站了好久,也終於可以獻花,獻花是表達着我們對革命先烈的懷念與崇敬之情呀!獻了花之後,同學們參觀了東、西兩個陳列館,那裏有很多烈士們的照片和介紹他們生平事蹟的文字。參觀完西邊的陳列館,同學們又參觀了東邊的陳列館,那裏有很多烈士們的素描畫像、文字解説、英雄烈士榜和烈士們留的遺物。我看完以後,十分佩服這些英勇的烈士們。

掃完墓後,我深有感受:我們都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發奮學習,練好本領,長大後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6

今天,我們去金華市革命先烈的紀念碑前掃墓。站在紀念碑前,我們的隊伍筆直筆直的,只聽大隊委一聲號令説:“第一項是默哀三分鐘”。同學們不約而同的把頭低了下來,此時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想當年先烈們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美滿的生活,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的生活,你們都是好樣的。接着大隊委又宣佈第二項,是獻小百花。我們排着整齊的隊伍,走到了紀念碑旁,一個個都帶着沉重的心情,向先烈們獻出了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終於輪到我獻小白花了,我把小白花系在了指定的大樹上,我心裏默默地念叨:"先烈們。你們安息吧!你們的精神永遠留在我心中”!

這次掃墓,讓我體會到了先烈們頑強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還讓我懂得了“生得偉大,死得光榮”的意義,明白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我要學習你們的精神,努力學習好本領,長大後報效祖國,我要把你們的精神傳承下去,讓我們偉大的祖國變得更加強盛,更加美麗!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7

俗話説:“上海看人頭,南京看石頭,北京看城頭,西安看墳頭”。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西安的“墳頭”。我們首先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

嚴冬已被春風趕跑,不知不覺到了清明——一個悼念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們戴着紅領巾,排着整齊的隊伍,前往烈士陵園掃墓。一路上,鮮豔的少先隊隊旗隨風飄動。

清明祭祖“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正是應了這首詩的意境,一連幾天幾乎都在下雨。我們帶着雨傘、供品、蠟燭、長香等物品去爺爺奶奶的墳前祭拜。爺爺奶奶的墳葬在半山公墓。

星期六,舅舅一家開車帶上我和外婆,一起去參觀汀泗橋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先烈們的陵園。我們從山腳下,沿着大理石的台階,帶着莊嚴的心情來到烈士墓前,緬懷曾經為了祖國、為了人民英勇奮戰、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

今天是星期六,爺爺一大早就到我家準備今天掃墓用的東西。在我的家鄉,清明節掃墓都會提早一至兩個星期,雖然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但每年只有快到清明節,我們全家就要帶上紙錢、鞭炮、香,還有一些祭拜的肉、筍、糕點去祖先的墳前祭拜。

有句古詩説得好“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句話生動地描寫了清明時節的景象。清明是每個人祭掃親人的日子。然而,我們的親人是誰呢?就是那些為國捐軀的烈士們。

據説,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説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

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説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8

每逢清明節,我就會想起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掃墓。

我們回到老家,吃完午飯,便向大山進發了。

火辣的太陽曬得我們又增加了一點疲倦,好不容易我們來到山頂,我和媽媽拿起掃把掃起了墓前的垃圾與落葉,看着墓碑,我不禁想起了親人在世的時候和我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不禁落下淚來。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把墓前的垃圾與落葉清理乾淨了。每次祭祖的時候,我們都會為他們燒一些紙錢、放置一束鮮花,爸爸拿着打火機點了一炷香,把他插在了墓前,媽媽卻有些難過地為他們燒了一些紙錢。爸爸媽媽把一些雞肉、美酒和水果擺在墓前,祝願他們能在天堂的那一邊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為了祝福他們,我們便跪了下來,在地上磕頭,願他們能保我們幸福平安、身體健康。祭拜完後,爸爸小心翼翼地拿着打火機點燃鞭炮,放完後,我們便離開了。

我在下山的途中,許願祖宗能在天堂過上和我們一樣快樂的生活。通過這次祭祖,我感覺到了祖宗在天堂的另一邊應該也有一個舒適而又温暖的“家”。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生活的點點滴滴,生命不是遊戲,我們應該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不然,等到死了,後悔就晚了。

清明節五二班蔣楚怡 輔導老師尚秋紅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指教,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祭奠節日之一,是祭奠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記事今天是清明節,有一句古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雖然沒有下雨,但是天也陰沉沉的。我們一家和姑姑一家去馬蓮台踏青,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鮮空氣。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學校舉辦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型掃墓活動。今天清晨,我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在操場上集合。沒大一會兒,開着四輪麪包車的校長便來到我們眼前。

今天,就是清明節,按照習俗今天我們這些晚輩要去拜祭祖先,我一直都不喜歡清明節,因為我很怕鬼。我一直都對墳墓這些東西很有成見,今天我幾乎是被爸爸又拖又拉的求着去的,我的心中有着説不出的懷戀和感動。

清明時節,熙熙攘攘,跟隨着張擇端的腳步,我緩緩走進了清明上河圖。北宋的清明微微有些細雨,空氣中瀰漫着油菜花和酒的香氣。我穿着宋代服飾腰上黃,欣然漫步於東京碼頭。

燕子來時新社,犁花落後清明,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根據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於是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掃墓祭祖。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節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

您還記得我嗎?敬愛的爺爺啊。每夜望蒼穹,只見得天盡黑,星漢燦。另一個世界的您呵,可想到,愛您的孫子,常常入夢都看到您的臉龐,見到您那瘦削的身影。

清明,煙雨。呷一口碧螺春茶,飲不盡我對祖母的悠悠思念。碧螺飛翠太湖美,新雨吟香雲水閒。祖母家住太湖邊。每逢清明穀雨之前,她會斜背一個自制棉布袋,趁着白露剛晞,趕往碧綠葳蕤的茶園,採摘新茶。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9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這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麼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説: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徵《脱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曆三月九年級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豔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那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那麼漫長,空氣悶悶的。終於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裏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後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就像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那個灼熱的車裏,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裏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是凝住了。整個世界就像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麼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鬥,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着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後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着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0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都要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今天,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四月的天像娃娃的臉,説變就變,前幾天還晴空萬里,今天卻下起了濛濛細雨,夾雜着一陣陣涼風的侵襲,讓人感覺到了初春的寒意。我們的車子被籠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車流交織在一起,行進變得十分困難。我想起了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應該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讓人們在憂傷肅穆的氛圍中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不知不覺就到了老家,奶奶親手做好當地着名的特色小吃—薄餅。我們勿勿地吃完午飯,全家人有的扛鋤頭、有的拿掃把、有的拿供品……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來到山腳下,山上已經人山人海,給光禿禿的小山裝飾得五顏六色,給死氣沉沉的小山添加了幾分姿色。

我們踏着路上的荊棘,順着泥濘的小路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爸爸拿起鋤頭整理了四周的雜草,奶奶把早已準備好的供品擺在太公、太婆的墓前,插上花、點上香,爺爺突然從衣兜裏拿出一瓶酒,並把酒倒在三個酒杯裏,因為太公生前就喜歡喝酒。我拿出紙錢貼在他們的墓前,有一萬的、一百萬的、一億的、十億的、一百億的……媽媽對他們説;“別搶、別搶大家都有”。我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像我們一樣快快樂樂地生活着。最後我們在他們的墓前鞠了三個九十度的躬。

這時,爸爸點燃鞭炮,我們在瀰漫的煙霧中結束了今天的掃墓。

三年級:夢想成功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單位節休加串休共有三天的假期。在這小長假裏,人們往返於各地給逝去的親人掃墓,寄託哀思!每到這時,我總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起兒時學過的那首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作者在詩中表達的意境。每次讀過都會有多種滋味襲上心頭,痛楚、失落、懷念、淒涼……

“春天”這個乍曖還寒的季節裏,景色依然顯得那樣的冷清。只有生命力頑強的小草,拼着命的從地面探出稚嫩的腦袋四處張望!在這個陌生的嶄新的世界裏,它會經歷怎樣的生命旅程?冰雪還未完全消融,那些剛剛復甦的萬物正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想想人生何不如此?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冒着生命的危險把孩子誕生在世間,那種撕裂般的疼痛,見證了孩子與您血脈相連。再苦再難您努力呵護孩子的笑臉,再苦再累父親也會保護好家人的平安。如今,昔日的孩子也不在年輕,父親那高大的腰身也不再堅挺!那曾經濃密的黑髮被歲月打磨成稀疏的銀絲不在有型!此情此景心底總會湧起無限的傷感之情。世間為什麼會有悲歡離合?月亮為什麼會有陰晴圓缺?好懷念有父母相伴的日子!而此時,我只能茫然地目送那些與雙親散步的同齡人。那漸行漸遠的身影,深深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敏感神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一晃,母親去世已經多年!往事歷歷再現,一切又好似昨天。您的面容,您的身影,時時浮現在我的腦海與夢境中,有母親對孩子的舔犢之情,更有孩子對母親那無盡的眷戀的、思親之情!!!

我作為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在他離去的那一刻突然真切地希望,另一個世界是存在的,靈魂是永生的。我不善於亦不喜於在公眾面前訴説什麼,他應該也是這樣的吧,一生未見張揚。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來了,十字路口出現了行人們開始為自己已逝去的親人燒紙錢。但是,我認為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去祭奠我們逝去的親人——用鮮花代替紙錢;用燒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這麼説是因為燃燒東西時會產生二氧化碳,這在無形之中對環境又造成一次傷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動就進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牀我們帶着媽媽準備的鮮花去祭奠我敬愛的爺爺。一路上,我看到許多像我爸爸一樣身處異鄉工作的叔叔、阿姨們,都會來祭奠自己的親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跋涉,我們終於來到了爺爺的墳前。看着爺爺的墳頭,我想起了與爺爺相處的一幅幅畫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濕潤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我強忍着不讓它流下來。我想爺爺也不希望我流眼淚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淚吧。吃過午飯後,我們從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許多行人都愁眉苦臉的,好像一個個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樣,哀思綿綿。我想這就是唐代詩人杜牧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所要表達的意思吧。

在這個悲傷的節日裏,整個城市都顯示出一個悲傷的情形……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節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渲染了迷濛黯然的氣氛,給人帶來憂愁和悲傷。我和爸爸媽媽因為思念家鄉,便一起到美麗的鄉村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絢麗,生機盎然。讓我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奏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鬱鬱葱葱的樹林綠遍了山陵和原野稻田裏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輝,呈現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着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地飄灑着,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啊!我們欣賞着美景,興致勃勃地前進着。這時,兩個天真爛漫的孩子映入了我們的眼簾,他們在路邊追逐打鬧,在和煦的東風中放起了風箏。“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我吟誦詩句,這兩個活潑的孩子給美好的春天平添了幾分生機。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我們走進農家的花園,美麗的景色讓我們驚歎。小路兩旁開滿了鮮花,壓得花枝都彎下了腰。遊戲的蝴蝶在花叢中時來時往,盤旋飛舞,依戀着不願離去。自由自在的黃鶯在樹上發出嬌柔的鳴叫,聲音是那麼和諧動聽,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

我們又來到田野,真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田野上長得茂盛的野草,每年一度枯榮,又一度繁榮,春風吹來,它們生機勃勃地生長着,充滿了生氣。“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田野無邊無際,一陣清風吹過,草兒低伏下去,顯現出成羣的牛羊,給靜寂的田野增添了無限樂趣!

今天,清明踏青讓我體會到了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麼的美好,四月的鄉村,到處呈現着別樣的風景。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輝沉了下去。空氣異常的凝重,像積滿了灰塵的古屋,凝重、悽清、幽暗。微風在樹枝上纏繞着,像是淘氣的孩子,弄得早春的嫩葉瑟瑟發抖。一切都是濕漉漉的,擁擠的街道,門前的自行車,懸掛的條幅,還有那些表情凝重的人們。就像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裏説的那樣:“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一切的一切都在想我們傳遞着一種清冷的氣息。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嚴冬在春風中消退,在春的懷抱中,不知不覺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時節,追憶親人,緬懷故人,是國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但是隨着清明節的到來,困擾人們掃墓的諸多問題也接踵而來。比如:有人墳邊燒錢紙引發了大火;有人清明假期出行違反了交通法規,影響了交通秩序;有人街頭焚香,煙塵繚繞污染了環境……如此舉動讓清明節變得不再清明,因此文明祭祀勢在必行。而我們又該如何過清明節呢?

首先是綠色過清明。清明節在祭奠先人時,我們要樹立生態環保的理念,減少或杜絕鞭炮燃放、焚香燒紙,拋撒冥幣,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一起過一個綠色清明。

其次是節儉過清明。為逝者送上一束鮮花,栽上一棵綠樹,點上一首歌曲,留下一段祭文……用這些方式來祭奠先人,即節儉又有意義。

最後是網上祭掃過清明。這種方式新型綠色、安全環保,給常年在外打拼的人們提供了一種很好的祭掃方式。

同學們,摒棄封建陋習,倡導文明祭祀,讓更多的人瞭解並選擇文明祭奠,需要你我的共同參與。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個文明的清明節吧!

黃花店鎮中學生

20xx年3月28日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5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是我國農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據傳清明節的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古時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相傳春秋時晉文公落難介子割自己的肉給他充飢,晉文公即位後請介子推為官,介子推卻隱居綿山,晉文公放火燒山想逼出介子推,結果誤將介子推燒死,晉文公十分痛悔下令從今往後這一天禁火因為禁火稱“寒食”,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為一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傳統。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我們一家人坐車去老家祭奠——去世的祖祖。

終於到了祖祖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着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裏都拿着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祖祖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祖祖墓前。花籃裏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祖祖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祖祖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説:“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祖祖你“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6

今天是四月四日,媽媽告訴我今天是清明節,今天一家人要去掃墓。

我興高采烈的在墓胖跳來跳去,爺爺叫我不要在墓旁亂跑,這是不好的行為。我見爺爺他們在墓前建拉一個不知名的東西。大惑不解的我問:“這是啥東東?”爸爸説:“這是食台,專門供祖先品嚐這些我們給祖先的食物”。

到家後我問:“爸爸為啥我們一定要供奉祖先那?”爸爸説:“因為古代的習俗,我們也要這樣做。”我想我長大後一定要比古代人更孝順。正所謂:紅出於藍更勝於藍。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7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前後,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和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清明這天,人們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

清明時期,古時掃墓,小孩子們還要長放風箏,有的風箏上按有竹笛,經風一吹,猶如箏的聲音。據説風箏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流傳的戴柳、射柳等。而在比較冷的早春,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吃冷餐愓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踢足球、打馬球、盪鞦韆、插柳、拔河、鬥雞等户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既有愼終追遠的傷感,又到是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

清明節真是一個有着種種含義,又有着難過悲傷的情感。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8

清明是我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唐代,清明就已成為法定節日。

我國人民有“飲水思源”的傳統美德。據《夢粱錄》記載:在古代,每到清明節這一天,無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會去上墳、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敬意和懷念。這一天,掃墓是最重要的活動。不過至今在我國一些地方,還保留着清明節吃冷飯的習俗。

相傳在春秋時代,晉國的君主晉獻公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妃子驪姬。她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將來繼承皇位,就用毒計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驪姬的迫害逃離了晉國,一路上受盡屈辱。有一次,重耳因為飢餓暈倒了,大臣介子推就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後捧給重耳吃。就這樣,他們顛沛流離,歷盡艱辛,終於在20xx年後回到了晉國,重耳後來成為歷史上很有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做了國君之後,對那些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進行了封賞。也許是大意了,他唯獨忘了介子推。後來有人提起此事,晉文公猛然想起,內心十分不安,馬上派人去請介子推。可是去了幾趟,介子推都不來,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可來到介子推家,卻見家門緊鎖,一問鄰居才知道,介子推已揹着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於是,晉文公便讓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來找去也不見蹤影。這時,有人出了個餿主意:乾脆放火燒山吧,火着起來,介子推就會自己走出來。於是,晉文公便下令燒山。誰也沒想到,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沒見介子推走出來。等火熄滅後,人們再次上山尋找,發現介子推和母親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名為“介山”,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告知全國百姓,每年的這一天都要禁煙火,只吃冷飯。

第二年,晉文公和大臣們來到介山祭奠介子推,發現那棵燒焦的柳樹竟然復活了。晉文公為柳樹賜名“清明柳”,並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其實,“清明”在我國是有雙層意思的一天,它既是節日,又是節氣。民間有這樣的諺語:“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清明穀雨緊相連,浸種春耕莫遲延”。就是説,一到清明春耕播種就要開始了。清明節日的寒食迎來的卻是清明節氣的播種。

清明前後各地食俗大觀

有句俗話:民以食為天。不過,對於當今的人們來説,吃的含義早已不僅僅是“餬口”,當然也不只侷限於享“口福”。現在之所以將“吃”上升為“文化”,是因為它本身包容着民族的、歷史的、地域的豐富內涵。

寒食節

寒食節又稱“禁煙節”、“熟食節”、“冷節”(在冬至後105日,即清明前的一兩天),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這一天,民間禁止生火,只能吃備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

這個風俗的有兩種説法:

一種説法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之推。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列國,介之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相傳他曾經割下大腿上的肉給重耳充飢。重耳返國即位,當了國君,就是晉文公。而此時介之推卻與母親隱居綿山(即現在的山西介休縣),晉文公派人請他,但他躲在山中不肯出來。於是晉文公下令燒山,想把介之推逼出來。不料介之推死也不願出山,結果和母親一起被燒死了。晉文公非常難過,將介之推葬在綿山,還修了廟,並將綿山改稱為介山。為紀念介之推,晉文公又下令把介之推被燒死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寒食節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另一種説法認為,寒食節源於周代的禁火舊制。當時有逢季改火的習慣。春末出火,在這之前告戒人們禁止生火,要吃冷食。

舊時寒食節主要吃粥。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另外還有“桃花粥”,這是唐代漢族寒食節的食物,流行於河南洛陽地區。《廣羣芳譜》中説:當地民間在寒食節,採摘鮮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鮮美,富於營養。這個風俗一直流行到明末。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寄扇》一出就有這樣的唱詞:“三月三劉郎到了,攜手兒下粧樓,桃花粥吃個飽。”

此外還有“青精飯”。青精飯也叫“烏飯”,主要是為滋補身體,祭祀祖先,相傳為道家所創。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中有這樣的記載:“此飯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釋家多於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原先朝廷也給大臣賜食青精飯,嘉靖十四年間,皇帝認為其名不雅,於是改為賜百官於午門食“麥餅宴”。

漢代還有一種名菜,叫“五侯鯖”。唐代韓有一首《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這五侯是漢成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西京雜記》上説,這五個人互不和睦, ,他們的門客之間不得往來。只有一個人叫婁護的,很會説話,五侯都很喜歡他,紛紛送給他新奇的食品。婁護把五侯送給他的食物調和在一起,結果成了難得的美味,人們稱之為“五侯鯖”。其實,這所謂的“鯖”不過是魚和肉的雜燴,只因由美味的食品調和而成,味道自然就格外鮮美了。

今天,有關寒食節的食品大多已經失傳。然而,若是有人認真地研究一下,説不定會有意外的收穫呢!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19

“燕子來時新社,犁花落後清明”,轉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根據新的放假制度清明放假一天,於是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掃墓祭祖。

“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二月天”,今年的清明節遇上了難得的好天氣。我們帶上鞭炮紙錢和爺爺踏上了掃墓的路程。一路上迎春花黃,楊柳樹綠。我們踏過一個個泥坑,踐過一條條小溪,走過長長的山路,終於來到了祖先的墓前。

祭過老爺爺老奶奶之後,我們來到了奶奶的墓前。我們點了幾柱香端端正正的插在墳前,再把紙錢撕開點燃。燒完了的紙錢化作一片片白灰,隨着風飄向遠方,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也遠遠的轉開了,同時,我的思緒也被帶回了遙遠的過去。

奶奶生前一直過着比較艱苦的生活,生下爸爸他們想必也非常痛苦。在爸爸讀書時糧食緊缺,住校也必須自帶糧食。一次,奶奶送住校的爸爸去學校的途中,一袋米快掉下車了,奶奶看到後順手一抓,結果奶奶被拋出了車外……從此,奶奶與我們陰陽兩隔,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離開了深愛的孩子們。後來,失去母愛的父親通過努力學習考上了軍校。

奶奶,今天您的孫子來看您來了,你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您的愛卻留下來了,您的愛可以永遠照耀着活的人。這份親情讓我們的心緊緊相連,這是血濃於水的情感。無論時空怎麼轉變,親情不會變,感恩的心不會變。不是嗎?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20

清明,春光旖旎,柳絮翻飛,而我,卻過了一個如此特殊的清明……

從學校趕回家,找不到媽媽的蹤跡。後來,才得知媽媽去了舅舅家,明天,也就是清明,是我姥爺死去三年的忌日。在我們這裏,有個習俗,人死了三年以後要辦一個儀式,具體是為了什麼,從小到大,我都未曾得知。那時只是幼稚的以為,可以吃到一桌席,雖是人死了以後的席,但卻能吃出香味,吃得滿頭大汗,熱火朝天。我想,那時作為一個吃席者,只不過是去捧熱鬧罷了,對於別人因為失去親人的痛徹心扉,心理上並沒有過多的感觸。

而今,我作為一個失去至親的人,看到這樣一個場面,心中定會有無限滋味。

還記得在姥爺的葬禮前的那頓席,我只覺得食之無味,飯菜難以下嚥,心中有着離別姥爺的無限傷痛,又想起這是姥爺呆在地上的最後一頓飯,不久,他的身軀將永遠埋葬在地底,永久的沉睡在生他養他的這塊土地上,我的眼淚就一直止不住的簌簌往下流。那時吃的席,給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憶和心痛……雖然我心中對姥爺的回憶已被時間漸漸抹去,但是,當我又一次想起他時,思緒卻如那潮水般向我湧來。

翌日,在媽媽的催促和叮嚀聲中,我自己帶着鮮花向舅舅家去和眾人匯合。可是,當我到時,他們已經走了,沒有帶上我,鮮花怎麼辦?我呆呆的愣在那兒,不知所措,當我決心自己去時,可我卻發現我忘了通向姥爺地底的家的路,姥姥便託人捎了去。而我,我卻像一直挫敗了的灰犬,悄悄溜回了姥姥家。我覺得自己很是無能,嘲諷的對自己一笑。中午,太陽毒辣辣的曬着,在陽光下感到熾熱,在濃蔭下感到冰冷。我坐在席上,一半與太陽接觸,一半置於陰涼之中。舅舅沒有辦太大的排場,只是邀請了姥爺的旁系分支,親朋好友。也是,為死人吃的飯,何必太認真呢?一桌上只坐八個人,我躲在角落裏,讓神思遊走在記憶中。一邊,我又觀察着那些人,有的在高談論闊着,有的在悉心照顧自家的孩子吃飯,有的在猛勁兒的吃着,狼吞虎嚥,沒有太多的人在追憶這位已故之人。這頓飯,我吃的好難受,跳動的心被傷感噎住了,我強忍住遊離於與眼眶周邊的要流出的眼淚,吃到最後,然後飛也似的逃離了那裏。踽踽獨行,我想到了姥爺的二胡,那是姥爺一生的凝聚點,那二胡,對姥爺也是有感情的,可是,姥爺最後沒有把它帶走。

也許,它正在某個塵封的角落,用它獨自的方式在這個特殊的清明日裏默默地紀念着姥爺吧……

關於清明掃墓的感受 篇21

星期六,我們全家去老家為祖先掃墓。

到了祖墳所在的山坡上時,我就拿起掃把,把祖墳周圍的落葉等垃圾掃得乾乾淨淨。接着又拿起抹布,沾上清水,仔仔細細地擦着墓碑。經過一番有力地擦拭後,祖先的墓碑祖先的墓碑新的一樣一塵不染,光亮如新。沒多久,祖墳就被我們掃好了,我們祭拜後,便走回老家吃午飯。

吃完香噴噴的午飯後,我躺在牀上,心中不由得想到:清明節是個祭拜祖先的節日,是我們大家應該做的,掃墓的我們要表揚,想來卻不能來的也要給予表揚。但從來沒有想過掃墓的人應該受到批評與譴責!大家有沒有想過,祖先功勞有多大?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土地,讓我們有地蓋房,有地耕種……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沒有祖先,就沒有我們,祖先的功勞不可沒啊!而現在有些人到了清明節,卻絲毫沒有掃墓的想法,把已過世的祖先冷落一旁,,任憑野草長滿墳墓。這樣的人難道不應受到人們的譴責嗎?

又是一個清明節,這是我不由得想起了杜牧的千古名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標籤: 掃墓 清明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eri/qingming/zvz8y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