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精選15篇)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精選15篇)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1

“你聽説過《人民的名義》嗎?”這是句虛擬的問話,但卻頗為貼合近幾日不少社交場合人們的討論。日前,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開播,短短几集就讓很多人成了這部劇的“自來水”———各種場合都有人在自發推廣和“安利”。一部由最高檢影視中心參與出品、“沒有流量明星,不是仙俠古偶”、“從名字到內容都正得不得了”的正劇,卻憑藉緊湊、真實的劇情一開播就表現不俗。豆瓣評分9.1,很多國產劇對此恐怕可望不可即。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精選15篇)

社會在發展,觀眾的口味也越來越挑剔,這是此前不少抗日神劇、玄幻戲説雖然收視業績好像也不錯卻同時飽受詬病的大背景。反腐題材吸引人,又有40多位老戲骨同台飆戲,這還不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受到追捧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公眾感興趣的可能是,在目前披露的劇情中詳細呈現和刻畫的官員腐敗細節和國家反腐進程,究竟有幾分與現實的貼合度。甚至説,已經有人在熱衷將已落馬官員與劇中人物對號比較,比如“小官鉅貪”家裏的鈔票牆,以及那些被燒壞的點鈔機。

中共至今,不斷加碼的反腐力度得到民眾的認可。在對“反腐沒有休止符”這句話從一開始的些許疑惑到內心確信的同時,人們對已查處重大案件和落馬官員的知情需求,已經從簡訊式案情通報向特別想知道更多細節發展。這也是此前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等備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上述專題片的影像資料中獲得海量傳播的多是一些落馬官員的出鏡片段。公眾對反腐進程的關心,除了官員“被帶走”消息傳出後的街談巷議,自然也投射到對反腐題材劇集、專題片的圍觀熱情上。

“人民的名義”,這麼正的標題在作者周梅森看來,代表了“兩種含義”:一種是堅實的信仰,另一種則是以“人民”為矯飾去謀取私利。後者即是很多腐敗、越權行為在當下的生存邏輯和土壤,冒民眾之名去侵奪民眾權益,以法治之名去踐踏法治精神,這也是最終需要制度化反腐所必須抱持勢不兩立態度的對手。

腐敗侵蝕公共利益,反腐呼應公眾呼聲。觀眾對一部反腐劇集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們對具體反腐過程的好奇心,諸如檢察機關辦案程序細節到底是怎樣的,可能還有個案化的腐敗官員的墮落程度是否真的如傳言般糜爛?對相關信息的嚴重關切,是人們對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腐敗現象所傷的真實反映。正如《人民日報》對反腐劇熱播所詮釋的,立足於反腐實踐的影視劇,可以讓觀眾對“反腐內幕”有更多瞭解,也有助於更好地營造反腐的社會氛圍。

民眾對反腐話題的熱議不僅僅是獵奇,是公眾對腐敗這一社會痼疾的深惡痛絕和對反腐進度的探求。現實生活中的反腐進度,媒體披露的官員腐敗細節,反腐劇集(以及作為藍本的官場文學作品)在藝術創作的基礎上對此進行了更細節、更生動、更直觀的呈現。現實主義文學的魅力,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對現實生活開掘的廣度和深度。是否“接地氣”是一種常見的評價標準,所謂“接地氣”其實就是用讀者、觀眾的切身體會、現實感受來對文學、影視作品做衡量。由最高檢參與出品的反腐劇集與現實的反腐進程之間有怎樣的參考、映照關係,具體的反腐案件的程序、節奏是否如影視劇呈現的一樣節奏緊湊、波詭雲譎。藝術畢竟是藝術,但公眾對藝術的關切往往依然來自於對現實的欲罷不能,以及對反腐的熱切期待。

正如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一段對白所言,“從檢察的角度來説,應該按照司法程序辦。”一句話道出反腐的根本依憑,也讓人明白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於深入權力執掌者之心,依法治國的核心也在於依法治權。反腐的過程是在摸索一條制度化約束權力的路,反腐劇熱播是好事,從公眾對《人民的名義》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對腐敗零容忍的社會共識。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2

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在《人民的名義》這樣一部探討權力與人性的電視劇裏,創作者仍然在聲嘶力竭高呼聖人——那位半夜三更騎着電瓶車趕到出事現場,力排眾議爬上高處振臂一呼的“聖人”。彷彿中國無法擺脱的政治生態與腐敗怪圈,就是因為一個聖人的不得志,以及一撥小人的為所欲為;彷彿幫助中國走出官官相護、全方位腐敗的唯一解決辦法,就是一個聖人站出來,把你們這些小人都辦了。

於是陸毅這個偉光正的聖人繼承者的形象,這個通過吹口哨、耍痞與顏值,來與我等人民羣眾站在一起的檢察官形象,就這麼轟轟烈烈地呼之欲出了。

——我們比我們兩千五百年前的祖宗,稍微進步那麼一點點,都不可以嗎?

費正清在1998年版的China: a New History中評論中國的皇帝制度:“首先,皇帝的角色是一種隨意的,非理性的,無法預測的行為來源,而官員行為則是慣例化的,可預測的;官員尋求秩序,皇帝打破秩序。其次,皇帝被認為擁有主宰生與死的隨意的與無限制的權力。罪犯沒有權利,因為中國的政治理論裏就沒有權利的概念。第三,也是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對於君主任意處置官員的普遍接受。”

看似一出轟轟烈烈的正邪角逐,最後拼的不過是權力,背景,以及“上面有人”。侵吞股權如此明目張膽,拼的是上面有人。嫖娼嫖得如此勢所必然,拼的是上面有人。反腐反得理直氣壯氣壯山河,拼的也不過是“上面有人”——啊,陸毅可是高檢空降的呢。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3

黨員幹部要學習《人民的名義》中反腐鬥士的浩然正氣,自覺抵制各種誘惑,保持對權力的敬畏,永遠銘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做讓百姓放心、安心的好公僕。

3月28日,反腐新劇《人民的名義》開播。相關調查數據顯示,該劇第一集的實際收看人數(含網絡)高達3.5億人次,新浪微博話題閲讀量達7000萬,討論量達21萬,該劇的熱播打響了20xx年反腐劇播出的第一槍。

黨的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黨風廉潔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提到新高度。反腐的高壓態勢為反腐劇的誕生提供了現實土壤。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冬眠期”以後,以《人民的名義》為代表的反腐大劇應運而生,迴應了時代的訴求。同時,這部劇也給黨員幹部帶來了很多有益的啟示:

一是不忘初心,堅守品格。《人民的名義》中趙德漢“小官鉅貪”的形象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他長相憨厚、衣着樸素,在簡陋破敗的老房子裏吃炸醬麪,喜歡以“農民的兒子”自居,卻在慾望的誘惑下,丟失了作為農民最樸素的品質,忘記了當初為什麼當官的信念,貪污贓款達2.3億人民幣。事實上,黨的以來,不少落馬官員皆出自普通家庭甚至貧寒人家,他們步步高昇,卻在權力中迷失了自我。“趙德漢們”警示着每一名黨員幹部,必須把“不忘初心”作為為官幹事的座右銘,要時刻銘刻在心,始終落實於行。

二是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相對於普通幹部,高官腐敗對黨、國家和人民造成的負面影響更壞更廣更深。過去,反腐劇的尺度停留在“副省級為止”;這一次,《人民的名義》把尺度擴大到了副國級幹部。這背後彰顯了中央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的決心。同時,該劇也警示廣大黨員幹部,任何人都沒有法律之外的絕對權力,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並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正如所説:“不論什麼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

三是要不斷提高廉潔意識。《人民的名義》用豐富的細節、細膩的表達從正反兩面展示了官場人物的生存狀態。尤其是對官場“兩面人”“兩面派”的揭露,入木三分。劇中的腐敗分子裝得很正、藏得很深,活脱脱一個“兩面人”形象。但“機關算盡太聰明”,演技再高,總有演砸的時候。《人民的名義》用生動鮮活的故事教育黨員幹部,讓廣大黨員幹部不斷受感染、受教育。因此,黨員幹部要從中汲取教訓,做到堅定信心不動搖,面對誘惑不迷失,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進一步增強拒腐防變的能力,提高廉潔從政意識。

正風反腐,是對世道人心的校準。黨員幹部要學習《人民的名義》中反腐鬥士的浩然正氣,自覺抵制各種誘惑,保持對權力的敬畏,永遠銘記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做讓百姓放心、安心的好公僕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4

黨的以來,反腐成為中國政治舞台的重要內容,也成為牽動人心的時代命題。近日,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等單位聯合出品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以黨中央“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的反腐精神和國家當前轟轟烈烈、氣勢如虹的反腐鬥爭為背景,為我們展現了反腐高壓下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幅畫卷。

部委項目處處長,衣着樸素、家中簡陋,每月只給鄉下老母親匯300元生活費,然而,在他另外一處隱蔽的豪宅,壁櫥裏、牀上、冰箱裏,卻塞滿了一沓一沓的現金,總數超過2.3億元……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一開篇,就我我們勾勒了一個“小官巨腐”的兩面人生,也讓很多觀眾聯想到了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的貪腐案例。

《人民的名義》通過藝術再現,深情謳歌了在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鬥爭浪潮中反貪幹警堅定理想信念、無私無畏、剛正不阿、清正廉潔的新時期共和國檢察官形象。也讓“一人不廉,全家不圓,一人廉潔,全家和諧” 的家庭觀在觀眾心底生根發芽。

筆者認為,藝術作品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是對現實素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藝術再創作。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有不少情節就是借鑑了檢察機關查辦的真實案例,但又不是對現實素材的簡單複製。拍反腐劇也不是為了展示腐敗,而是為了反映腐敗給社會帶來的傷害,並以此給觀眾以警示和教育。

宏觀處講政治,微觀處顯人性。相比以往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更側重對人性的思考。腐敗是結果,人性的貪婪才是內在驅動力,在金錢、權利、美色的誘惑面前,是否忠於良心和信仰,這是英雄和小丑的分水嶺。劇中,有人為巴結領導給上級哭墳,撅着屁股挖地;有人為官一任,一心只追求百姓福祉;也有人坐在主席台上一邊喊着反腐一邊私下搞貪腐。官場萬象,人性色譜可謂是展現的淋漓盡致。

作為一名基層檢察院幹警,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讓我們深刻的認識到,反腐不只是要把生鏽的零件、病患的器官拿下來,更重要的是找到真正致鏽的原因、病灶所在,從而正本清源,創造清明的政治環境和執政生態。反腐,永遠在路上,以人民的名義,是反腐的動力,更是反腐的意義。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5

湖南衞視黃金劇場迎來了之前呼聲最高的年度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首播,雖然和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直播撞期,但並不影響收視和點擊量,甚至在單集首播的情況下,全國網收視率2.41、份額7.37%,位居同時段第一。而播出同時段外網數據同樣喜人,酷雲實時關注度突破1.0,市場份額突破12%,csm歡網全國網收視率更是高達3.8,高於世預賽亞洲區12強賽的兩倍之多。

《人民》收視奪冠被贊行業清流

作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迎接黨的勝利召開第一批推薦播出參考劇目”榜首作品,20xx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以觀照透析現實反腐大案的視角聚焦反腐幕後,通過鮮活的影視劇手法再現反腐行動,深刻刻畫人性,在未播出之前就已經在網上各大平台引發極高度的熱議,備受期待,很多人發聲認為中國電視劇行業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像《人民的名義》這樣的一股清流。

3月28日,湖南衞視金鷹獨播劇場首播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第一集,收視率不僅賺得盆滿缽滿,網友的點贊好評更是攢足了口碑,單集剛剛首播完,酷雲數據和歡網數據就創下湖南衞視開播劇最高紀錄:CSM-huan全國網3.9116%,收視高居第一;星紅榜大數據收視度3.4653%,收視居榜首;酷雲EYE關注度高達1.0447%,市佔率更是高達12.6%,排名同時段省級衞視第一,而同時段的CCTV-5體育直播的20xx世界盃預選賽12強賽實時收視率為1.4519%,看來世預賽並沒有耽誤觀眾的看劇熱情。

各項數據顯示,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是今年電視劇首播以來,大數據最高的一部劇,並且刷新了多項紀錄,在微博上“人民的名義”話題討論超21萬,話題閲讀量高達7800多萬,開播當日第一集的實際收看人數,包含網絡平台在內,已經高達3.5億人次,至今這些數據還在不斷攀升中。

霸佔頭條娛首屏,創下新高點擊量

各大門户網站及平面媒體自媒體紛紛發佈頭條,而且幾乎同時霸佔四大門户及其他網站娛首一屏要聞位置,平面媒體更是整版大篇幅報道相關新聞,許多自媒體意見領袖甚至主動頭條推薦,當晚發出頭條大歎《人民的名義》數據驚人。

隨着網絡平台的上線,網絡視頻在剛開播便收到近300萬點擊量,優酷視頻也在同一時間創下120多萬的點擊量,與此同時,網上也出現了眾多評論,有的網友表示“《人民的名義》目測會爆,第一集剛開始就很好看”。大部分的網友都表示,《人民的名義》題材新穎,也很大膽,很能夠吸引他們的關注,能夠有繼續看下去的衝動。在劇情上,觀眾表示第一集全程高能,劇情非常緊湊,一點也不拖拉,追劇也追得非常過癮,看得激動人心,代入感也非常強,並還表示,這麼多實力演員聚集在一起飆戲,也看得過癮。

首播當晚就已刷新各項數據新紀錄,《人民的名義》成為今年火爆大劇指日可待,只因它代表了人民的心聲,還有實力“老戲骨”們的傾情演繹,讓觀眾跟着劇情看得酣暢淋漓。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6

最近,在實習和準備畢業論文的剩餘時間,看了一部非常震撼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雖然這部劇是在筆者並不看好的某水果電視台播出,但其中的內容仍然發人深省。這部劇集結了陸毅、張豐毅、張凱麗、侯勇等40多名實力派演員。俗話説:“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反腐,這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攻佔了各大媒體的收視榜。以人民名義進行的依法反腐,如約收穫人民的認可與關注。

對人性的挖掘,是反腐劇需要思考的。劇中,某官員家屬受賄150萬元,破案過程就來源於南京市浦口區反腐部門的一個真實案件。當時,受賄的方式是卡,可以用來消費和提現,但寫的不是受賄人的名字,而銀行取款機的監控錄像也因時間久遠已經銷燬,案子一度陷入僵局。但反腐部門的同志注意到,卡里還剩幾千元“零頭”。證據到手,犯罪嫌疑人立刻被捕。作者周梅森把這個案子寫進了小説,也成為電視劇中的一個重要案件。

從年輕時候起,小説家巴爾扎克就是周梅森的偶像——巴爾扎克所處的是一個新舊交替、金錢至上的時代,和現在有很多相似之處。“巴爾扎克有一個觀點講得非常好,小説家必須面對現實生活,使自己成為當代社會的風俗史家;小説家的任務不僅在於描摹社會現象,還要解釋這些現象的原因;小説家又必須同時是道德家和政治家。”周梅森説,“巴爾扎克的作品有一個特點,就是對社會思考的追求,這也是我這部作品所追求的東西。”

在《人民的名義》中,除了描寫官場,周梅森還花了近一半篇幅寫下崗工人等弱勢羣體。“我的幾乎每一部小説都會有一定篇幅觸及弱勢羣體,這個羣體我非常熟悉。”周梅森自己曾是一個煤礦工人,十幾歲就在煤礦半工半讀,1979年離開煤礦後,仍有很多親戚朋友在煤礦工作

高樓背後有陰影,霓虹燈下有血淚。一方面,我們改革開放,物質極大豐富;另一方面,兩極分化嚴重,這是非常可怕的。周梅森在《人民的名義》中寫到:一個老工人鄭西坡,工廠破產,工人下崗,他本來是幫助政府做説服工作的,但後來被貪腐官員欺壓,打官司又被司法腐敗壓迫,為了保衞自己的工廠,他被逼無奈搞出一個羣體性事件。

“這正是貪腐的可怕之處,侵害了老百姓的權益,敗壞了世道人心,激起了人民的憤怒。”周梅森説,“有些無恥的腐敗官員,連老百姓的救濟款都貪,沒有底線到這種程度。底層老百姓對腐敗有切齒痛恨,我的作品就要寫出老百姓的這種痛恨。”

反腐主題的文藝作品在過去十幾年一度出現空白,反腐劇也在電視屏幕上消失,此次《人民的名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迴歸觀眾的視野。周梅森説:“文藝作品對腐敗和反腐敗問題的描寫,也是一種監督。過去我們的文藝作品對這些羣體性事件都是迴避的,官僚們以為你不寫,老百姓看不到,就能掩耳盜鈴。”

在《人民的名義》中,一個大省的“半壁江山”都淪陷了,老書記、接班者、政法委書記、公安廳廳長、法院副院長、大型國企老總、省會城市副市長……全是腐敗分子;小説中級別最高的貪腐分子更是官至“副國級”,在反腐劇領域,我們之前很少見到,反面角色的“尺度”能突破市級。而在格局和人設上,《人民的名義》有了重要突破,也因此被稱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劇”。這也正應了小夥伴們耳熟能詳的那句話——在反腐面前,沒有潛規則、沒有丹書鐵券、沒有鐵帽子王。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7

“久經滄海難為水”,但一部電視劇能讓我產生驚悸的感覺,今個,真有了。

早餐時忍不住徑向夫人特別推介,“你有空好好看看,這是我從未看過的最好的反腐電視劇,如現實中的真人真事蹟近無二,而且全是知名演員主演,聽説羣眾演員大部分是江蘇檢察系統的人。”

就算是普通人,就算我們不是公職人員,我們也要從中吸取教訓,接受啟發,吸收正能量,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的心態對待生活和工作啊。

昨晚小兒吃了一個鹹鴨蛋,掏空了裏面的蛋黃,扔在桌上,淨留下蛋白。

我是忍不住嘮叨開了。“兒啊,我和你媽媽最開始吃的第一餐飯是炒白菜就米飯。能不能不要浪費啊?”當時我想到我自己的父母那時節一掛肚肺一家六七口就捱過年的光景。沒曾想兒子明顯不接受批評,只見他指指旁邊他母親的飯碗。我順眼看去,見到基本上和兒子差不多一個樣的掏空鹹鴨蛋也殘存在那隻碗裏。我默不吱聲。還怎麼吱聲?

日子好了,我們不僅要自己保持住我們的本色,還要多方面教育好我們的孩子,包括不能浪費。他們的人生路,還早着呢。以小見大,大環境的染坊,我們沒有太大的力量屏蔽掉,但我們自己的小環境,我們得做好孩子的榜樣,教育好孩子要有明辯是非的能力啊。

候孩子回他自己的房間繼續做作業,我站在正在刷鍋洗碗的夫人邊上説叨此事,夫人羞愧的回首一笑,外加一聲歎息的檢討,“唉,蛋白確實太鹹了。但還是做成壞榜樣了。”

因為這樣的結果,做父母的自然需要檢討,但做兒子的,也自然應當在眼前看到的聽到的物事面前,有正確選擇的學習模仿,而不是抱着“人家能那樣,我就能這樣”的態度。這樣的態度肯定是不對的,最終,還會害了自己對於人性中正能量的堅持。

我們也必須要承認,但凡是人,人性中定有一定的或多或少的陰暗面,包括還有“醜惡”。有必要否認這一定嗎?管真真的能否定得了的嗎?但正因為社會必然是前進的,社會環境自然會要求所有人符合社會和自然發展的規律,包括不能違反現行大環境所定下的公序良俗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否則,你就會被這個大環境淘汰出局。那後果一定是極悽慘的。

但有多少人,特別是那些位高權重者,如何能果如他們站在台上所宣稱的那樣“謙卑謙卑再謙卑?”特別是那些官爺,如何能扼殺自己內心的魔鬼,控制住自己的貪慾,在如今如此這般如大染坊一樣的環境中,能抗拒誘惑、能跳脱出自己人性的弱點潔身自好呢?

有些東西,即或真爛了,也不需要隱諱,更沒必要忌醫。坦誠面對、下決心加大力度、果敢處置是必須的。而《人民的名義》這個好劇,來得太及時了,這部劇真正把現實中的腐敗及打擊這個腐敗的過程通過當今中國各路知名演員的努力演繹得氣勢磅礴,石破驚天!

這部劇,活脱脱一部現代版官場現形記,盡顯官場生態。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8

歷時八年,六易其稿,周梅森終於在新年到來之際為讀者奉獻出了他的又一部政治小説《人民的名義》。對這部新作,可以言説者甚多。我以為它首先為我們如何提高主旋律文學作品的創作水平提供了豐富、新穎而有效的經驗。毋庸諱言,我們的主旋律文學創作確實不太盡如人意,許多生活中非常感人的人與故事一旦搬進了文學作品便味同嚼蠟,許多被民眾共同關注令人振奮的重大主題到了文學作品中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重量、魅力與深度。時間一長,讀者對主旋律文學創作似乎越來越失去耐心和信心,既不叫好,更不叫座。

問題出在哪裏?其實很簡單。關鍵是我們的許多作家沒有將主旋律文學作品作為文學來對待。不管主題如何重大,題材如何重要,都要按照文學的規律來創作,不管哪一類作品,只有具備了文學的優秀品質,它才會得到讀者的喜愛,從這個意義上説,主旋律並不享有非審美的豁免權。

《人民的名義》可以説再主旋律不過了,作品彰顯的是黨的以來反腐的主題,傳達的是人民呼喚公平正義、風清氣正的強烈願望,契合的是當下從嚴治黨、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但是,周梅森帶來的是讓讀者驚心動魄的故事,是環環相扣、戲中有戲的連台大戲,是性格豐滿而獨特的人物,是下到底層勞動者,上到黨的高級幹部,包括商界、企業、金融,以及社會灰色地帶的各色人等,是現實的浮世繪,是時代的眾生相。作品以一個省域為故事空間,並以其政治生活為主要的故事內容,以重大腐敗案件的偵查為故事動力,層層推進,抽絲剝繭,不斷將故事推向高潮。作品不僅生動地展示了反腐敗鬥爭的驚心動魄,而且對當今中國的複雜的政治生態、多樣性的社會關係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樣的作品不僅是對當前社會主體的積極迴應,同時也滿足了讀者審美需要,給人們帶來了酣暢的精神享受和富於挑戰的理性思考。

所以,我認為這部作品不能僅僅從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上進行評價,它同時對當前的長篇小説創作帶來了啟示。不能不説,新世紀以來,中國的長篇小説創作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種“輕質”的“小長篇”似乎漸漸成為主流。這些長篇多以日常的局部生活為背景,人物少,人物關係簡單,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戲劇衝突,主題也大都以一些小情感、小憂傷為主。傳統長篇那種深刻的主題、重大的題材、宏闊的場景、眾多的人物、激烈的衝突和汪洋恣肆的語言不再是主流。

我們當然知道,長篇需要發展,但這種發展不能以犧牲傳統為前提,不能以拋棄長篇藝術的多樣化為代價。當長篇越來越小越來越輕時,我們在長篇中便難以看到時代的潮流,難以感受到時代的精神和思想的光輝。而許多長篇的藝術手法也漸漸流失,包括人物塑造的方法、複雜的結構營造、戲劇性衝突的設計技巧等等都稀有傳承。現在的長篇似乎不需要生活的積累與藝術的修為,許多年輕作家上手就來,門檻變得越來越低。這樣的局面如果成為主流,長篇小説將難以完成本來的文化功能,變得徒有其名。這時候就可以看出周梅森這批作家的力量了。

就以《人民的名義》來説,它對時代的呼應,它對現實的批判勇氣,足以鼓盪起人們的豪情,滿足人們對社會巨大的思考量,而其對正反兩方面典型的刻劃,包括對許多小人物的精雕細刻,都使得文學人物的畫廊不斷增量,而對侯亮平等人物的塑造,使久違的英雄式形象得以迴歸,從而復活了人們心中的英雄審美情結。與之相對應,以英雄人物為引領,對社會全景式的反映和富有哲學意味的反思使得長篇小説再次顯露出史詩的光芒,這無疑是一種崇高的美。

文學有其審美的歷史性和時代性,但藝術觀念的進步應該使我們對文學的進程有更自覺的思考和積極的應對,僅以長篇製作來説,輕重並重才是其多樣化的發展之道。我們當從這個高度來估量《人民的名義》這類作品的審美價值。

《人民的名義》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它聚集了大量實力派演員和老戲骨,這在流量明星們霸屏的當下,儼然成了一股不可多得的熒幕清流;二是它聚焦了近年來最敏感也最受關注的時政議題:反腐,眾所周知,在現有的審查機制下,拍攝嚴肅政治題材等同於帶着鐐銬跳舞,呈現一部可信、可看、可評的檢察題材電視劇,難度係數遠高於其它類型的國產電視劇。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9

近讀周梅森的長篇新作《人民的名義》,並觀看了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出的同名話劇,感觸頗深。他的作品,並不糾結於腐敗事件本身,也不只寫“打虎”的英雄人物,而是以官員涉貪為線索,公權私用為由頭,揭示權力運作中的某些畸態,官場文化的某些黴變,進而察觀“人民”名義的虛與實,拷問人性深處的惡與善。這樣的作品直面政壇現實,主寫政界事務,直擊官場生態,塑造官員形象,是名副其實的政治小説。

在這部作品裏,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局長陳海在調查一樁特大貪腐案件時遭遇車禍,只是整個故事的一個引子,它相繼引來的,是躊躇滿志的新任反貪局長侯亮平的臨危受命,是居心叵測的公安廳長祁同偉的如坐鍼氈,是心懷鬼胎的省委副書記高育良的惴惴不安,以及省會京州市政壇的暗流湧動。一場你死我活的博弈、虎口拔牙的戰鬥,由此拉開了序幕。

饒有意味的是,侯亮平要處理高育良的前祕書陳清泉前去向其彙報時,高育良言之鑿鑿地説道:“我們的人民檢察院叫人民檢察院,我們的法院叫人民法院,我們的公安叫人民公安,所以,我們要永遠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永遠,永遠。”而當高育良敗露之後,面對最後來看他的侯亮平,還放言高論:“為官者就得心正,心正則心安,心安則平安。”“公生明,明生廉。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人民”二字他掛在嘴邊,脱口而來,但並未真正走心、入心,只是弄權上位的廣告詞和爭權奪利的遮羞布。這也説明,為官者尤其是高育良這樣的高官、祁同偉這樣的官員既不幼稚,也不糊塗,他們是明明白白地糊弄人民,清清楚楚地謀取私利。而因為他們臉上戴了光鮮的面具,嘴上講着正確的大話,人們既難以看得清楚,也難以很快識破。而這種既有官位保駕,又有大話包裝的貪官,是最為有害的,也是最為可怕的。

《人民的名義》所揭示的由各種關係所維繫,由各種力量所推導的官場生活,也是令人觸目驚心的。就漢東省與京州市而言,這裏既有政法系,又有祕書系,還有趙家幫、奸商幫,等等。這些派系與幫派的存在,既使官場政治生活更顯波譎雲詭,又使反腐鬥爭加倍複雜。而長期浸淫於官場,又會有種種誘惑引誘人。正如高育良自己説的那樣:“中國的改革開放浩浩蕩蕩,每個人都身處洪流之中,其中,有人因為自身的努力幸運地站在潮頭之上,潮頭之上風光無限,誘惑無限,但也風險無限,就看你如何把握。”有的人站住了,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前行了,有的人後退了。差異與分別,正在於人性的放縱與持守,信仰的放棄與堅守。對祁同偉、高育良而言,官場就是魅惑人的名利場,在這裏可以結黨營私,自謀私利,而對陳巖石、侯亮平來説,官場就是一個冶煉人的大熔爐,在這裏可以百鍊成鋼,更為堅強。兩類人物,兩種選擇,兩種結局,真正的試金石與分水嶺,仍然是“人民”。那就是,是把“人民”作為名義掛在嘴上,還是把“人民”作為依託放在心上。而侯亮平與祁同偉、高育良等人的不同命運結局也告訴人們,真心實意為人民的,人民始終是其堅強的後盾;而虛與委蛇人民的,人民終究會將其唾棄。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10

《人民的名義》主要講述了由工廠拆遷、企業經濟糾紛而暴露的一樁特大貪污腐敗案件,以檢察官侯亮平(陸毅飾)的調查行動為主線,以錯綜複雜的官場關係和貫穿始終的“一一六”事件為輔線,抽絲剝繭、層層遞進最終一網打盡一連串的利益集團。

陸毅飾演的“最帥檢察官”侯亮平,不僅要駕馭超多專業繁瑣的台詞,還有大量情緒爆發戲碼,十分考驗演員演技。陸毅此次飾演高智商檢察官侯亮平,不僅要深入各階層展開抽絲剝繭的調查工作,還要以身涉險與位高權重的貪官“老虎”鬥智鬥勇,不遺餘力消除一切危害黨和人民利益的蒼蠅老鼠。據悉,為了全面的塑造好檢察官的形象,將角色人物立體化、生活化的展現出來,陸毅主動要求前往最高檢體驗生活,並結合劇情內容刻畫出了“嚴謹而不刻板、精明卻略帶調皮”的檢察官人物形象。

闊別十年題材大劇 頂級團隊為品質保駕護航

除了演員陣容強大,《人民的名義》製作團隊也是業內一流。編劇周梅森被譽為“中國政治小説第一人”,他表示,這次他把積蓄十年的洪荒之力都用在了這部作品中,這是他創作生涯以來最好的作品,寫得酣暢淋漓,全面超越了他過去的作品。《人民的名義》突破了原有的壞人只寫到副省級反腐輕描淡寫的創作模式,把反腐的鬥爭推向深處。除了反腐經歷,它更多的是對於人性的反思,聚焦的是貪腐者和反貪者之間的情感糾結和人格較量。

李路作為該劇的導演、製片人、出品人,擁有三重身份的他製片、導演過《孤星》、《小蘿蔔頭》、《29天半》、《好想回家》、《老大的幸福》、《山楂樹之戀》、《坐88路車回家》等作品,這次他也從多個層面精細把控着《人民的名義》的力度與節奏,李路表示,“需要一種情懷喚醒春雷,需要一出傳奇蕩激人心,需要一部作品代言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作為出品方之一,在該劇啟動前積極聯繫民營投資商為該劇投資,在後續的發行以及配合審查上都傾力相助,得到了團隊及上級領導的認可。

據悉,該部將從3月28日起在湖南衞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實力演員雲集搭配震撼劇情尺度的電視劇,或將在當前的影視行業環境中引發一場熱議。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11

最近,一部強勢霸屏反腐劇——《人民的名義》,上至80歲老人,下至18歲少年,都會準時準點守在電視機前,觀看這部反腐劇。我這個不熱衷看電視劇的人也開始追劇。《人民的名義》熱播,也從側面反映出,在“反腐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的今天,“反腐敗”這個話題從未離開舞台中央。

這部帶有強烈正劇烙印的電視劇因何能獲得收視率和口碑的“雙豐收”呢?仔細觀看就會發現,小官大貪、官員外逃、拉幫結派、老虎蒼蠅、司法腐敗、官商勾結等等無不牽動着老百姓的神經。“我們有些幹部,為了自己的政績前途,可以不顧一切,對貪腐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即便有了確鑿證據,也是就事論事絕不牽連,就是對貪腐是一種縱容”、“以前老百姓不相信政府會做壞事,現在老百姓不相信政府會做好事”……這些台詞看得我是觸目驚心啊!都説這部劇的尺度大,沒想到是如此之大,以前不敢説、不願説、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話,這次都説了出來。

以前上黨課,不是講黨的光榮傳統,就是説貪污腐敗案例,再不就是按照《黨章》上的內容學習,無不帶有説教的意味。大道理誰都懂,可是放到實際工作生活中,就顯得高高在上、脱離羣眾。《人民的名義》劇中最讓我感觸的就是漢中省委書記沙瑞金請漢東市檢察院前副檢察長陳巖石給省委們上的一堂黨課,劇中陳巖石説的那句:“那個時候的戰士一個個都想爭當黨員,目的就是黨員有權利,黨員的權利就是上前線能扛炸藥包,把鬼子都炸死”,還説“有一個戰士只有一天的黨齡,比起他來,我能活到今天,是多麼的幸福”……看到此時,讓我眼淚情不至禁的流了出來。一堂黨課不僅樸實,而且深深震撼了我的心靈。

説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對基層貪腐以及執法不公等問題,要認真糾正和嚴肅查處,維護羣眾切身利益,讓羣眾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實際成果。”這説明反腐不只是“打虎”,也意味着“拍蠅”。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除了強化對廣大基層幹部的思想教育,更是要懲治和預防“蒼蠅式”的腐敗。

古語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作為一名審計人員如果紀律意識淡薄,不講原則,不按照規章制度辦事,甚至違法亂紀,就會給黨的事業造成損失,損害黨的形象,也必將葬送自己的政治前途。“公生明,廉生威”,只有樹立公道正派、清正廉潔的形象,才能引領風清氣正的黨風、政風、行風,對於審計人員來説,不論何時何地,一定要遵紀守法,紀律嚴明,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慾之害,不該説的不説,不該做的不做,不該拿的不拿,既手握戒尺,也敬畏戒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審計的“利劍”作用。

看了《人民的名義》就像接受了一下黨課的洗禮,如果每名黨員幹部都能經常對照黨章黨規規範自身行為,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並使之常態化制度化,必將釋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12

時隔多年,反腐劇熒屏破冰。昨晚,《人民的名義》在湖南衞視黃金檔開播,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組織創作,周梅森編劇,李路執導,陸毅、張豐毅、吳剛、許亞軍、張志堅、張凱麗、高亞麟、趙子琪等40位老中青演員實力出演。

在古裝玄幻、偶像劇當道的電視劇市場,反腐題材的厚重並不是那麼“市場”。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周梅森是《人民的名義》的靈魂人物,此前有代表作《人間正道》《絕對權力》《國家公訴》《至高利益》等多部反腐劇。時隔多年反腐劇迴歸熒屏,劇中涉及貪腐官員官至高層,一個大省的“半壁江山”都陷入貪腐。導演李路説:“電視劇能拍到這個尺度,是國家反腐力度使然。”

一名官員被人舉報受賄千萬元,當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總局偵查處處長侯亮平前來搜查時,看到的卻是一位長相憨厚、衣着樸素的“老農民”在簡陋破敗的舊房裏吃炸醬麪。檢察院反貪局長陳海在調查行動中遭遇離奇車禍,為了完成當年同窗的未竟事業,侯亮平臨危受命……劇中飾演侯亮平的陸毅説,他熬了兩個通宵把劇本看完,當即就決定必須接拍:“這部戲是有價值的,它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產物,周梅森老師也已經十幾年沒寫過這樣的戲了。我們平時從新聞報道中看到的那些貪官落馬的消息,跟我們這部戲比起來真是鳳毛麟角。我在拍攝時有時候會想,周老師寫到這麼深入、這麼高層次的貪污行為,這個劇能播嗎?我有時候真的會有這種想法。”

周梅森在創作中六易其稿,小説和劇本幾乎同步誕生,劇中的情節體現了最新的反腐成果,拍蒼蠅、打老虎、海外獵狐等,不但突破了以往涉獵的層級和尺度,更在政治生態的剖析和經濟犯罪的成因上有了新的思索。周梅森説:“我們寫出來,不是要讓人民絕望,而是要給人民希望,引導人民正確地看待這場反腐鬥爭。要讓人們知道,像侯亮平、沙瑞金這樣肩負着反腐職責的同志面對多麼大的風險,要讓老百姓相信我們。”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13

歷時八年,六易其稿,周梅森終於在新年到來之際為讀者奉獻出了他的又一部政治小説《人民的名義》。對這部新作,可以言説者甚多。我以為它首先為我們如何提高主旋律文學作品的創作水平提供了豐富、新穎而有效的經驗。毋庸諱言,我們的主旋律文學創作確實不太盡如人意,許多生活中非常感人的人與故事一旦搬進了文學作品便味同嚼蠟,許多被民眾共同關注令人振奮的重大主題到了文學作品中一下子失去了原有的重量、魅力與深度。時間一長,讀者對主旋律文學創作似乎越來越失去耐心和信心,既不叫好,更不叫座。

問題出在哪裏?其實很簡單。關鍵是我們的許多作家沒有將主旋律文學作品作為文學來對待。不管主題如何重大,題材如何重要,都要按照文學的規律來創作,不管哪一類作品,只有具備了文學的優秀品質,它才會得到讀者的喜愛,從這個意義上説,主旋律並不享有非審美的豁免權。

《人民的名義》可以説再主旋律不過了,作品彰顯的是黨的以來反腐的主題,傳達的是人民呼喚公平正義、風清氣正的強烈願望,契合的是當下從嚴治黨、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但是,周梅森帶來的是讓讀者驚心動魄的故事,是環環相扣、戲中有戲的連台大戲,是性格豐滿而獨特的人物,是下到底層勞動者,上到黨的高級幹部,包括商界、企業、金融,以及社會灰色地帶的各色人等,是現實的浮世繪,是時代的眾生相。作品以一個省域為故事空間,並以其政治生活為主要的故事內容,以重大腐敗案件的偵查為故事動力,層層推進,抽絲剝繭,不斷將故事推向高潮。作品不僅生動地展示了反腐敗鬥爭的驚心動魄,而且對當今中國的複雜的政治生態、多樣性的社會關係進行了深入的思考。這樣的作品不僅是對當前社會主體的積極迴應,同時也滿足了讀者審美需要,給人們帶來了酣暢的精神享受和富於挑戰的理性思考。

所以,我認為這部作品不能僅僅從社會價值與現實意義上進行評價,它同時對當前的長篇小説創作帶來了啟示。不能不説,新世紀以來,中國的長篇小説創作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種“輕質”的“小長篇”似乎漸漸成為主流。這些長篇多以日常的局部生活為背景,人物少,人物關係簡單,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戲劇衝突,主題也大都以一些小情感、小憂傷為主。傳統長篇那種深刻的主題、重大的題材、宏闊的場景、眾多的人物、激烈的衝突和汪洋恣肆的語言不再是主流。

我們當然知道,長篇需要發展,但這種發展不能以犧牲傳統為前提,不能以拋棄長篇藝術的多樣化為代價。當長篇越來越小越來越輕時,我們在長篇中便難以看到時代的潮流,難以感受到時代的精神和思想的光輝。而許多長篇的藝術手法也漸漸流失,包括人物塑造的方法、複雜的結構營造、戲劇性衝突的設計技巧等等都稀有傳承。現在的長篇似乎不需要生活的積累與藝術的修為,許多年輕作家上手就來,門檻變得越來越低。這樣的局面如果成為主流,長篇小説將難以完成本來的文化功能,變得徒有其名。這時候就可以看出周梅森這批作家的力量了。

就以《人民的名義》來説,它對時代的呼應,它對現實的批判勇氣,足以鼓盪起人們的豪情,滿足人們對社會巨大的思考量,而其對正反兩方面典型的刻劃,包括對許多小人物的精雕細刻,都使得文學人物的畫廊不斷增量,而對侯亮平等人物的塑造,使久違的英雄式形象得以迴歸,從而復活了人們心中的英雄審美情結。與之相對應,以英雄人物為引領,對社會全景式的反映和富有哲學意味的反思使得長篇小説再次顯露出史詩的光芒,這無疑是一種崇高的美。

文學有其審美的歷史性和時代性,但藝術觀念的進步應該使我們對文學的進程有更自覺的思考和積極的應對,僅以長篇製作來説,輕重並重才是其多樣化的發展之道。我們當從這個高度來估量《人民的名義》這類作品的審美價值。

《人民的名義》有兩點值得關注,一是它聚集了大量實力派演員和老戲骨,這在流量明星們霸屏的當下,儼然成了一股不可多得的熒幕清流;二是它聚焦了近年來最敏感也最受關注的時政議題:反腐,眾所周知,在現有的審查機制下,拍攝嚴肅政治題材等同於帶着鐐銬跳舞,呈現一部可信、可看、可評的檢察題材電視劇,難度係數遠高於其它類型的國產電視劇。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14

最近號稱史上尺度最大反腐劇《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連續劇成為了追劇榜單的榜首,刷爆了每個人的朋友圈,佔據了微博的熱門榜單,各大新聞媒體都在爭相報道與深刻剖析,《人民日報》連續發佈兩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頭條,對《人民的名義》評價道 “一部反腐高壓下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幅畫卷”,此劇成為了全民討論的一個火爆點。本月,在單位的黨小組學習會上,觀看了此劇,引起了我的極大興趣與深刻思考。

該劇以檢察官侯亮平的調查行動為敍事主線,講述了檢察官們步步深入,查辦國家工作人員貪污受賄犯罪的故事。 此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已退休的檢察長陳巖石所説的話,“從羣眾中來,回羣眾中去”。 到現在這句話還是那麼的時髦,在習執政以來,從羣眾路線到三嚴三實,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到“兩學一做”,這無不體現黨的宗旨,體現我黨的傳統優良作風。

腐敗,只要環境、土壤、空氣、水份合適就會茁壯成長。但隨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持續推進,人們對反腐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入。“老虎”“蒼蠅”一起打,讓反腐敗只是一陣風、走過場等觀點不攻自破;對侵蝕百姓利益之舉堅決打擊。越來越多的領導幹部及其家人意識到,清廉是最好的“護身符”,經常扯袖子、咬耳朵、敲警鐘才能“治未病”

將反腐進行到底是對人民利益的保障、將反腐進行到底是對黨的純潔性的保證、將反腐進行到底是對權力的約束。我們黨在立黨之初就立下了以為人民服務為榮的宗旨。中國共產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廣大黨政幹部要時時自省,以為人民服為宗旨,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時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工作的首位。歷史告訴我們,廉則昌,腐則亡。將反腐進行到底就是要從根本上肅清思想毒瘤,從而使我們黨內成員人人向廉,人人愛廉,人人為廉。杜絕腐敗,清廉執政,抵擋住糖衣炮彈的衝擊才能撥開雲霧。“將權力關進籠子裏,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近幾年來,在黨內大力反腐的鐵手腕下,不少貪官紛紛落馬。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濫用權力的人終將會受到法律的懲罰。國家是人民的國家,任何以權謀私,不顧及人民權力的人都必將受到歷史的審判。堅決反腐必定為中國號巨輪添油加力,為社會主義征程提供巨大的引擎!

就像劇中所説“如今的社會不缺少聰明人,缺少的是忠誠的人”。在我看來,所謂的忠誠,就是忠守承諾,確切地説,是指對黨、國家和人民的忠誠,以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這個國家和人民服務,貢獻自己的力量,這種忠誠應該普及為國人的一種堅定的信念,成為中華民族當今乃至今後的國家信仰。

2022年人民的名義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1000字 篇15

日前,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開播,當天,《人民日報》連續發佈兩篇文章,其中包括一篇頭條,對《人民的名義》評價道“‘潛心八年,六易其稿’、‘一部反腐高壓下中國政治和官場生態的長幅畫卷’。這些印在同名小説《人民的名義》腰封上的推薦語,讓你難以忽略它的分量。”“我們真的太久沒有看到反腐題材的電視劇了。”不難看出,《人民日報》對電視劇的稱讚,不僅源於電視劇本身精良的題材選擇和製作,也源於觀眾對該劇的呼聲。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藝術也是一個社會發展水平的集中展現,也是對一個時代的展現。抗戰時期,落後的舊中國的藝術更多的是喚起民族覺醒,團結一心打贏抗日戰爭,對舊制度害人的抨擊,反映人民羣眾對新生活的渴望;而新中國建立以後,歌頌黨的歌頌新政權的歌頌解放軍的文藝節目比比皆是,凸顯了廣大人民羣眾對新政權的擁護與支持,對黨和人民軍隊的支持。文革之後迎來了改革開放,藝術更多地反映文革中的種種醜行,以及改革開放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人民的名義》則是在以後,首播的反腐大戲,而這個是繼反腐小品、反腐對聯、反腐話劇之後,有一藝術形式表現反腐。

藝術源於生活,有服務於生活。一個藝術形式能否流傳下去,主要觀其能否為廣大百姓生活服務。《人民的名義》熱播,正是對當前黨中央力推的“打虎拍蠅”反腐的集中體現,一方面説明廣大民眾對待腐敗問題的痛恨,對待腐敗問題的厭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廣大民眾對持續深入推進反腐的良好願望。衞視聯播受熱捧,更加體現了藝術源於生活而又服務與生活的特點,也是文藝緊跟時代步伐的體現。只有百姓愛看,衞視才可能聯播;羣眾若不喜歡,便很難在為使強檔連播,這也從一個側面説明民眾對中國政府強力反腐的高度認可和擁護。

文藝只有與時俱進才有生命力,只有植根於人民羣眾才有創造力。只有創作出反映時代潮流發展的文藝,才能彰顯廣大藝人的責任擔當。“”以來,黨中央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決心和勇氣,實施“打虎拍蠅”式的反腐,黨的以後近五年的時間裏,共處理省部級及以上幹部211人,數量遠遠超過過去30多年,其中不乏正國級、副國級幹部,而《人民的名義》對此也毫不避諱,直指“副國級”幹部。當然,反腐劇開播,一方面給廣大羣眾情緒的宣泄,更重要的另一方面也更是要給幹部一個警示教育,當然能否藉此達到一個更高的藝術境界,還得觀後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7vqnl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