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十篇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十篇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1

通過學習民族團結,我更加清晰地認識了我們國家的民族的問題,更加清醒地認識了民族團結對於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性,更加清晰地認識了自己肩上所肩負的民族重任。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十篇

偉大的中華民族已經走過了50的文明歷程,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勤勞、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開拓了幅員遼闊的國土,共同締造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共同發展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國史,就是一部中國各民族誕生、發展、交融,並共同締造統一的國家的歷史。而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莊嚴使命,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民族人民為完成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而奮鬥。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國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係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以嶄新的雄姿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可是最近幾年以來,極少數不法分子與境內外敵對勢力勾結,煽動民族仇恨,製造民族分裂,企圖破壞民族團結,給我國人民羣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給我們正常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破壞,給各族人民的情感造成極大傷害。

我們知道,國家統一、領土完整,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關係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任何分裂祖國的行經,都會遭到全國各族人民的反對,任何分裂國家的活動,都使中華民族更加緊密團結。

作為公務員,我們共同肩負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使命,我們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自己,擁有更全面的辨別能力和是非觀念,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宗教觀、歷史觀和文化觀。堅決服從組織,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堅決維護國家利益,堅決維護祖國統一。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高舉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精神,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維護社會穩定,自覺做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建設者和促進者。自覺加強學習,更好地瞭解和掌握民族理論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和民族基本知識,深化對黨的民族理論政策的認識,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不斷提高貫徹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同時,要堅持原則,明辨是非,旗幟鮮明地與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祖鬥爭,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民族分裂是對社會主義法制的嚴重踐踏,是對人民根本利益的嚴重損害,是對國家安全的眼中那個危害。我們要堅決捍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大好局面。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大廈,需要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建設。只要我們每一個人自覺做民族進步事業的建設者和促進者,中華民族就一定能夠形成堅如磐石的團結,擁有無窮的力量,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2

實踐證明,着眼於長治久安的發展是民族地區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在新的國內外形勢和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大勢下,繼續做好民族地區工作,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各有關地區和部門任重道遠。

要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就必須切實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維護民族團結的物質基礎。民族地區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嚴格落實集約用水和節能減排,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要保證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就必須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連着民心,民族地區要從固邊興邊的戰略高度出發,緊緊圍繞各族羣眾安居樂業,多搞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多辦一些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羣眾牽腸掛肚的問題,讓各族羣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温暖,努力讓各族羣眾過上更好的生活。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3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這首歌中所唱,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泱泱大國,民族團結是一條重要的發展大計。

是啊,只有各民族團結一心,祖國才會有今天的輝煌!只有民族團結了,經濟才能更迅速的發展;只有民族團結了,才不會發生昨天的悲劇;只有民族團結了,人民才會安居樂業。我們中華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會主義的偉大復興。

縱觀千百年來的民族發展史,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56個兄弟民族,生活在這片遼闊而富饒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傳統、語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儘管各民族之間,在歷史上曾經存在着矛盾與不和,發生過沖突和戰爭,但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一直是歷史的主流。

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融合成為團結的整體,並經歷幾千年的變故與動盪而永不分離,正是因為我們的祖輩們如此團結,如此有凝聚力。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4

中國是一個有56個民族的大國家,在這個大家庭裏,56個民族團結一心,互幫互助,誰也離不開誰。正所謂“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也離不開漢族。”不一樣的民族雖然有着不一樣的語言、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不一樣的宗教信仰,但卻有着同一個信念:維護民族團結。

民族團結是社會安定、國家昌盛成為民族進步繁榮的必要條件。中國的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有着內在的聯繫。民族團結的原則要求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維護統一,反對一切破壞團結、分裂祖國的活動。

周恩來總理説過:“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老舍先生也曾説過“大家語言不一樣,心但是一樣,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説你的,我説我的,總的意思是民族團結互助!”……無數的名人曾被民族的團結所感動,無數的名人曾被民族團結的力量所震撼!

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共同促進祖國的發展繁榮。民族團結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步的必要前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共同開拓了祖國的大好山河,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構成了誰也離不開誰的密切關係。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這天,56個民族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這一關係,團結一致,構成強大的合力,共同推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可能只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造,“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嗎?連三個臭皮匠的智慧都能夠頂一個諸葛亮的智慧,就別説民族團結的力量有多大了?我國的經濟正在飛速發展,我們少年兒童在建設祖國和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的潛力也增強了。每一個時代,都有自我的精神象徵,每個人都在悄悄的為民族團結貢獻出自我的微薄之力,在每個人的心中都默默的放飛着一隻和平鴿,全國人民友好團結是每個個人心中最渴望的事。只有民族之間團結一心,祖國的明天才會更加完美;只要民族團結一心,祖國昨日的悲慘現象才不會發生;只要民族團結一心,祖國才會走向國際社會,走向真正的輝煌!56個民族用不一樣的語言,説着一樣的話:中華民族團結一心,互幫互助,永遠向前。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5

“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的工作,我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黨性認識也得到了顯著加強。實踐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黨員,一定要時刻牢記黨的宗旨,自覺增強黨性觀念,身體力行做好民族團結一家親各項工作。

在我工作和生活中發生的民族團結的故事也讓我感觸頗深,民族團結的感人故事隨處可見。我們單位唱響了民族團結之歌,民族團結之花在這裏開的鮮豔無比。

在單位開展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我和幾個漢族同志成了親戚。幾個月來,我們有事長商量,沒事多走動,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兄弟。我們經常在一起談心,溝通交流。相互幫助解決了工作生活中產生的思想困擾,我們相互都感受到了對方的真情實意。

我認為,在新疆,手握手、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維護民族團結是刻不容緩的,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要真正落實到行動中去的,讓我們每個人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匯成江河,不傳謠,不信謠,不參與違法犯罪活動,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話不説;不利於民族團結的事不做,共同築起一道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的銅牆鐵壁。

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儘自己努力把結對認親工作做好。在結對認親工作中踏踏實實,堅持做實事好事,樹立良好的共產黨員形象!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6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現代化。要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支持民族地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升自我發展能力。要推動各民族地區立足資源稟賦、發展條件、比較優勢等實際,找準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促進共同富裕的切入點和發力點。要加大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支出力度,優化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多辦一些順民意、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羣眾牽腸掛肚的問題,不斷增強各族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支持民族地區實現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優化鄉村產業結構,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促進農牧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牧民富裕富足。要完善新時代沿邊開發開放政策體系,深入推進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與安全兩件大事,更好發揮邊疆民族地區國家安全屏障作用。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7

近日,我們一行20餘名團員青年,去富藴縣的馬丁別克愛心教育基地進行參觀學習。

在大巴車上,我們滿懷期待,欣賞着一路的風景,前往民族團結教育基地,很快,就來到了馬丁別克愛心救助協會,見到了那位以“愛心捐助、助人為樂”為名的道德模範。“歡迎大家來參觀,多提寶貴意見...”眼前的這位哈薩克老人,有着高大的身材,慈祥的笑容。

在馬丁別克愛心工作室,他為我們講解了自己的故事,作為一名老__員,是如何為愛心事業奉獻的,大家圍着方桌,聽他介紹了紅色基地的基本情況、紅色教育的意義和民族團結工作的開展情況,並講述了父親和自己在維護民族團結過程中發生的感人故事。他受父親影響,對紅色教育事業充滿敬佩之情,對每一位為民族團結殷勤付出的工作人員充滿了敬意,於是開始幫助別人,對愛心公益事業也越來越投入。

聽了馬丁別克的故事,我們十分感觸,內心肅然起敬,這位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關心、幫助別人,這樣的民族團結道德模範值得我們學習,值得我們敬重。五十六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的抱在一起,民族團結就像額爾齊斯河一樣源遠流長。

我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更應當努力學習,認真奮鬥,為自己的未來創造更多的美好。生活總是在繼續,時間也不曾停留,逝去的歲月無法重複,這次紅色教育之旅受益頗多,我們會繼續發揚好紅色精神,為民族團結事業添磚加瓦。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8

__的十八大指出:“全面正確貫徹落實__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__同團結奮鬥、__同繁榮發展的主題,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係,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__濟、和諧發展。”我縣是一個多民族自治縣,加強民族團結進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基於此,縣委提出要把第一年的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活動作為我縣開展教育實踐活動的“自選動作”和有效載體,要求以解決突出問題的創建工作成果豐富教育實踐活動,以轉變作風的實效為創建工作提供強大動力,為推動我縣跨越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提供有力保證。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歸根到底就是促進和諧民族關係,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民族和諧是民族關係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互助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是的本質在民族關係上的具體體現。

(一)和諧民族關係是維繫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重要紐帶

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中華民族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塊田,同飲一河水,__生互補。在我國這個多民族國家的大家庭裏,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我國各民族同呼吸,__命運,心連心,誰也離不開誰。

(二)構建和諧民族關係是維護邊疆安寧的必然要求

我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__同締造、__同建設、__同當家作主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西部和邊疆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我國兩萬多公里陸地邊境線絕大部分位於少數民族聚居區,並且有30多個民族與境外歷史上同一民族相鄰而居。這些跨界民族由於地緣和血緣上的原因,境外政治環境的變化會對我國民族關係的發展不可避免地__生影響。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構建和諧民族關係始終是維護祖國邊疆安寧的重大工作,決定了民族和諧始終是關係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

(三)構建和諧民族關係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方面

當代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社會轉軌的關鍵時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民族問題的普遍性、長期性、複雜性、國際性和重要性更加凸顯,引發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樣,民族關係已日益成為全社會範圍的關係,民族問題日益與現代化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要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就必須妥善處理各種民族問題,全力構建和諧民族關係。

(四)構建和諧民族關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自治地方佔國土面積的64%。在我國,沒有民族地區的發展就沒有全國的發展,沒有民族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國的小康,沒有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就不能説全國實現了現代化,沒有各民族的__同振興就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夢想,助推中國夢的實現,是當代中國人的責任與使命。中國夢的本質內涵,是實現國富民強、民族振興、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社會和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正是得益於我們擁有一個團結穩定的社會環境,得益於我們全面貫徹落實__的各項民族宗教政策,特別是從1978年開始開展了30多年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夯實了各民族團結進步的羣眾基礎、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我們堅信,任何破壞團結、製造分裂的圖謀和行徑必將以失敗告終。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9

培訓期間,國家民委的領導和赤峯市委、敖漢幹部學院的老師們為學員作了精彩的講座,圍繞關於民族工作重要論述、民族理論政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進行培訓,使學員們對民族理論政策“一條道路、一個目標、三個問題、四個着力”等基本內容有了更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引導學員牢牢把握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自覺把理論應用於實踐,提升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工作水平。

幾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收穫頗豐。一是當前民族團結的大好局面來之不易,必須倍加珍惜,我們要堅決貫徹好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在新時代繼續捍衞好模範自治區的崇高榮譽。二是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賦予了新時代民族工作新內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始終堅持思想的指導地位,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增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構建平等團結和諧互助的民族關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三是民族工作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極其豐富,必須全面系統學、聯繫實際學、及時跟進學,不斷夯實學的基礎、搞好頭腦武裝,為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儲備過硬素質和能力。四是對民族工作幹部而言,要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為己任,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政治立場,用身體力行的實際行動,履行好民族工作職責,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民族團結心得體會 篇10

“發展最給力的條件,就是各民族相互團結、互相幫助。誰要想破壞團結,我們堅決不答應。”“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這是我們在基層工作的抓手。”“作為基層教育工作者,今後不僅要在提高教學質量上多下功夫,還要在師生中自覺開展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等教育。”聽到這些西藏人民團結的聲音,實在讓人感慨萬千。

隨着時代發展,社會不斷文明,對一個人而言,團結是一種精神內涵;對一個家庭而言,團結是一種黏合劑;對一個社會而言,團結是一種公德;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團結是一種大義。實踐證明,各民族要互相瞭解、互相學習,才能和睦相處、和諧生活;也只有各民族互相瞭解、互相學習,真正做到團結一心了,一切破壞團結的陰謀才會不攻自破。抗日戰爭時期,國人能夠把列強趕出中國,可以説團結從中起到舉足輕重乃至不可或缺的作用。

1937年7月29日,盧溝橋炮響後的第21天,北平淪陷。城中的120萬中國人,面臨國破家亡、走投無路的慘痛現實。一夜之間,北平由一座美麗可愛的城市變成人間地獄。作家沈從文出門探聽消息,遇到一位老警官:“先生,快回家去,不要再上街了。我們打了敗仗,軍隊全退出城了。”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北平淪陷前一日,千里之外的上海,蔡元培、薩空了、王芸生、鄭振鐸、茅盾、趙樸初、張天翼、巴金、歐陽予倩等一批著名文化人士,成立了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上海文化救亡協會,時任文化救亡協會宣傳部長的胡愈之等人在成立宣言中呼喊:“上文化戰線,喚醒同胞,組織同胞,共同為抗敵救國而奮鬥!”

這是什麼?這就是團結,民族大團結,在面對民族大義上自發的團結。書生,迎向炮火就是戰士;紙筆,浸透鮮血鑄造刀槍。這些文弱書生,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在列強欲以滅我民族文化實現滅我中華白日夢之際,他們表現出為民族利益而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大精神,不僅捍衞了民族魂,更激發了無數仁人志士參與抗爭,這種團結不怕犧牲的精神既發揮了不可估量的鼓舞作用,更在我國曆史上留下了值得後人學習的團結範本。

現在,處於和平時期,但同時處於建設時期。這個轉型時期,各種價值觀眾橫交錯,更要不斷深化團結,讓團結內化成民族大義,統一到社會主義和諧價值觀上來,統一到建設民族、文明、富強的思路上來,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以及偉大的“中國夢”。

多災多難,似乎已經成為引起世界關注的一個窗口,在災難面前我們要的就是絕對是勇氣和絕對的勝利。災害肆虐,人要與其抗爭才能求得生存,可以肯定這一場災難要留下至少十年的陰霾,如何安撫民心,這也是中國政府往後在這方面施政的重點。

汶川大地震死難的人很多,但是因災而導致終身致殘的人必然會更多,面對無依無靠,孤兒寡目,"好人要做到底"我們未受災難影響的民眾也應該在以後幫助這一些受難同胞們脱離生活與就業上的困境,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團結互助、不離不棄。

在網上看見現場採集的圖片的時候,我才真正有了慘不忍睹的感覺,人的生命對於自然界來説渺小而脆弱,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卻又殘忍地將他們統統扔進了死亡的縫隙中扼殺和毀滅,突如其來的災難讓中華兒女體會到了撕心裂肺,肝腸寸斷,也喚醒了血濃於水的親情,政府心繫的是受苦受難的百姓,同胞牽掛的是姐妹兄弟,人民軍隊臨危不懼,快速反應贏得了至高的讚譽。

地震帶不走堅強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地震也摧毀不了中華神州,從戰爭角度來分析:未來戰爭將會出現具有極大規模殺傷力的氣象武器,給被攻擊國本土造成類似自然災害的現象,致使分散該國軍隊戰鬥力,以製造橫行的災禍打擊敵國。對於海、陸、空等軍事力量的打擊,中國早就已經飽經風霜了,這嚇不倒中國,然而自然災害的滋生,幾乎讓中國受災地區的交通運輸,經濟運作癱瘓,反華國家從中看出破綻,這也是中國並不樂觀的因素和致命弱點。我並非杞人憂天,也不是危言聳聽,美國有研發氣象武器的動機和動向(所謂"氣象武器"是指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人為地製造地震、海嘯、暴雨、山洪、雪崩、熱高温、氣霧等自然災害,改造戰場環境,以實現軍事目的的一系列武器的總稱),只要有了這種新式武器,美國就會為所欲為,以此遏制威脅中國,維護和鞏固搖搖欲墜的霸權主義,魚肉世界。

團結中國已經替代俄羅斯成為了最大的反霸權國家,壓制中國的崛起也是美國首要戰略目標之一,美國軍事領域的創造性發展也會給中國相應的壓力,要抵禦霸權的圍堵,中國要時時刻刻在各個方面準備戰鬥。

從汶川大地震中,不難看出,佔據最重要作用的還是中國軍隊,中國軍隊的戰鬥意志與戰鬥意志是無堅不摧的,而災難的爆發在很大程度上會牽制軍隊,束縛軍隊作戰,難以發揮實際的軍事優勢和實力,這次抗震救災,中央啟動了一級救災方案,在重災區不斷的投入救災人員和救災物資,重災區倖存者及周圍城市的民眾紛紛自發趕來,協同官兵積極參與救助,為國家救災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拼搏奮鬥的協作精神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延伸,在危難關頭,黨、軍隊還有同胞誰也沒有拋棄誰,誰也不願在災難面前顯示懦弱和膽怯,我們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共同抗擊地震,消除災難的威脅,絕不低頭,是中華民族的氣概和膽魄。如果人民沒有了團結那麼中國就會面臨着身存危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7jynk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