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繪本教學心得(精選20篇)

繪本教學心得(精選20篇)

繪本教學心得 篇1

繪本是圖畫和文字共同敍述一個完整故事,是圖文合奏,它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種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而目前,在進行繪本教學時,往往是老師拿着幾張圖片,翻來覆去講故事,提幾個小問題,識幾個字,往往忽略了繪本本身的意義,有時甚至把繪本教學變成對故事內容的死記硬背,限制了兒童早期閲讀能力的發展。

繪本教學心得(精選20篇)

在幼兒園的4位教師赴永嘉進行了《繪本教學的有效開展》活動培訓後,培訓教師對教師進行的學習心得交流。

在第8周小班段進行了《蛋寶寶》同課異構活動,新教師三人在小班段長的指導下進行了認真的教材分析、目標確定、過程設計及課題展示活動,全園配班教師參與了聽課討論活動。

第12周進行了中班段繪本教學專題研討《鈕釦掉地上了》由中一班中二班教師以一課多研的形式進行。全園配班教師參與了聽課討論活動。

第15周大班段繪本教學專題研討課題為《好主意》《我長大了》,形式同課異構。全園配班教師參與了聽課討論活動,並重新設計了教案

通過本學期的繪本教學專題研討開課聽課評課活動,教師外出聽課講座活動等,幼兒園教師對繪本有了更新一步的認識。我們要清楚地意識到,早期閲讀不等於早期識字,在繪本教學中,同樣既不主張簡單地認讀文字和講讀故事,也不阻攔幼兒自編故事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幼兒園繪本教學主要任務是對幼兒進行早期閲讀能力的培養。培養他們對書籍閲讀的興趣,對書面語言學習的敏感性,使他們掌握一定的閲讀和書寫的準備技能等。而在此類活動的開展彙總,教師通過自己設計教案,確定目標,製作教具的過程中獲得了專業技能的提高,參與教師在交流中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繪本教學心得 篇2

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與認知心理,國小低年段更適宜閲讀繪本,這是通向流暢、獨立的文字閲讀過程中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因此,我們年級段的階梯閲讀主題定為“繪本”。繪本有很美好的能夠講故事的畫,有很感人和很有趣味的故事,這樣的書讓孩子覺得不排斥,不陌生,沒距離;這樣的書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撩動孩子的心靈,昇華孩子的情感;這樣的書最讓孩子感到親切,他們會讀,愛讀,能讀懂它,能把內容吃到肚子裏去。其次,兒童處於形象思維階段,是圖形認知的敏感期。孩子在腦子裏積累的圖像資料越豐富,他的想象也就越豐富,他的邏輯思維發展也就越健康。繪本以畫為主,字少而畫面豐富,以畫傳達故事情節,很符合低年級兒童早期閲讀的特點和習慣。繪本閲讀已被一些教育人士稱為“無壓力閲讀”,學生不再被拷問,不再被要求寫心得、寫佳句。一直喜歡這種提法,就是“無壓力閲讀”, 一改語文教學的口味,那麼對於有圖畫的繪本閲讀來説,應該就是無壓力的、快樂的。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繪本的閲讀才會是分享的、體驗的。因此個人認為繪本閲讀教學的課堂上多一點分享,少一點要求,多一點欣賞,少一點問題,多一點樂趣,少一點枯燥,多一點體驗,少一點傳授。我想只要這樣繪本教學才能讓孩子越來越喜歡。

本學期讓學生接觸了眾多充滿哲理與詩意的經典繪本,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逃家小兔》、《爺爺一定有辦法》、《小黑魚》、《月亮,生日快樂》、《鼠小弟的故事》、《鱷魚怕怕》、《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等等。學生讀繪本多了以後,自然就有了自己創作繪本的願望。於是,我們以不增加學生負擔,不犧牲兒童的興趣為前提,仍然以兒童為本位,以興趣為先導,鼓勵學生在有興趣的情況下創作,但決不作統一要求。其實,孩子們繪本讀多了,無論是語言的積累還是畫面的積累,都厚實了;無論是思想還是情感,都活躍而豐富了。創作繪本對孩子們來説並不是刻意追求之舉,當閲讀成為需要並養成習慣的時候,表達便水到渠成了。從繪本的內容來説,可以從對所閲讀繪本的續寫、仿寫到自創;從繪本的篇幅來看,可以從單頁的到幾頁的;從設計者的組合來看,可以採用夥伴合作、孩子與父母合作的方式既降低了難度,又培養了合作意識。雖然他們的繪本有時是那麼的幼稚,但卻是他們思想的體現,是想象和欣賞力的體現,也是動手實踐能力的體現,那何樂而不為呢?

我覺得繪本教學,不可能把這本書中所有的東西都教給孩子,我們只要做到教會孩子閲讀的方法,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這是最重要的。繪本的味道就在於去感受作品中温情的“意味”、奇妙的“趣味” 和無窮的 “風味”。 同時在教學活動中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教師對繪本深入準確地挖掘是閲讀教學的前提與保障,教師對繪本作品的理解和價值判斷將直接體現在教育目標中,滲透到教育過程中。優秀的繪本往往藴含豐富的信息,在閲讀過程中,不僅僅只停留在對情節的大致瞭解,要做深層次地挖掘和準確地引導,那麼這樣的閲讀帶給孩子的發展是無限的。

繪本教學心得 篇3

“繪本教學”是當今幼兒園中較為流行與推崇的一種課程。在經歷了多多少少的幾次相關“繪本教學”的專題培訓,學期初參與了區“早期閲讀”優質課的評比,再到觀摩園內為期一週的 “繪本教學”展示課,讓我多少對“繪本”、“繪本教學”、“早期閲讀”等相關概念有了較粗淺的認識。

首先,繪本教學屬於語言教學領域的範疇,是兒童讀物教學的一種,這也剛好對應了“繪本教學”與“故事教學”的相似性。但“繪本教學”與一般意義上的“故事教學”卻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繪本教學”是以繪本為載體,借用課堂,在師幼有效地互動中,共同解讀對畫面的理解,從而在腦海中建構一個完整的故事,它是建立在欣賞畫面的基礎上的。因此,教會孩子會看、會用正確的方法看是繪本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它的長遠目標就是培養幼兒的自主閲讀能力。它與“繪本”(圖畫書)是相依相存的。而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故事教學”則側重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從中讓幼兒感悟一些簡單的道理。

那麼,真正有效地繪本教學到底該怎麼上?繪本教學中我們更應關注什麼?為什麼我們的“繪本教學”會像是“看圖講述”或是“故事教學”?我們的問題出在哪?通過幼兒園中“繪本教學”展示課的觀摩,讓我對以上問題有了些粗略的想法與思考。

1.教師的教育理念

執教的教師在上課前應對教學活動有一個清晰地定位,今天我上的是“繪本教學”,開展的是早期閲讀。早期閲讀的大宗旨在於培養幼兒對閲讀的興趣以及良好閲讀習慣的形成。在這裏“興趣”、“習慣”是關鍵詞。因此,在課堂上提供充裕的時間,創設幼兒人手一本小書、自主閲讀的機會,積極營造閲讀的氛圍,並對幼兒的閲讀習慣提供正確的示範,作出相應的要求。

2.提問的設計

繪本教學中教師提問的設計應是引導幼兒去關注畫面,通過仔細觀察每一張畫面,從而去理解繪本所要表達的那個故事內容。簡單一點地説,就是這個故事是孩子自己看出來的,而不是老師直接講述給幼兒聽的。因此,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一開始應是開放式的,不應有太強的指向性,不然就會束縛孩子的思維。如:你看到了什麼?你最喜歡畫面裏的哪個部分?你覺得這張畫面上講了什麼意思?你從這張畫面上看懂了什麼?……然後根據幼兒的現場回答,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地追問:你為什麼這樣説?從哪裏看出他很不高興?……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的細節,深入理解畫面所要表達的意思。

3.教學的模式

學前期的孩子年齡小,自主能力差,需要教師恰時、恰當的正確引領。因此,我覺得“繪本教學”中的閲讀方式應是集體閲讀與自主閲讀相結合,逐頁閲讀、多頁閲讀、完整閲讀相融合的,這樣才能使孩子在老師的半推半放的教學策略中,逐漸學習自主閲讀。

繪本教學心得 篇4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衢州學院的繼續教育課程,這次選修的是《圖畫書欣賞及閲讀教學研修班》,短短几天的課程,被老師們高度的敬業精神以及優秀的教學素養所感動,而作為學習者,也是感觸頗多,收穫滿滿。

鄭紅梅老師的《圖畫書概論》首先帶我們進入了絢麗多彩的繪本世界,她還闡述了圖畫書的三要素,圖畫書的藝術特徵等等,她那親切的語言,和我們之間良好的互動,同學們積極而又熱烈的探討,使平時在我們心中處於碎片狀的一些概念和知識漸漸地形成了系統和體系,由模糊逐漸變得清晰和明朗起來。

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方衞平教授也應邀前來為我們授課。他圍繞着“幼兒教師(語文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這一主題,讓我們懂得了怎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理解兒童文學,理解了兒童文學與語言教學之間的相互聯繫,幫我打開兒童教育的另一扇窗户,讓我產生了了對兒童文化、兒童文學、兒童精神的自覺關注。

方老師從一堂詩歌教學談起,讓我們深深懂得了如何從生活出發去理解兒童文學,如何從語言本身出發,用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美好的解釋孩子世界的人文情感和道德情感。在活動中,方老師還向我們展示了他精選出的一些文章,讓我們進一步理解兒童文學與語文教育之間的關係,當他抑揚頓挫的向我們朗誦作家王淑芬的作品《我是白痴》中的節選片段《送給跛腳的》,我被文中那新穎獨到,令人拍案叫絕的細節呈現所深深的感動,被文學作品中這細膩情感的表達所震撼。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深地領悟到:優秀的兒童文學,這不止關乎兒童的語文,更關乎兒童的'精神發育和生命的陪伴。童年需要兒童文學的陪伴,不僅是文明的需要,也是兒童與生俱來的需要。相信今天的每一個孩子都需要用文學澆灌它,不是為了明天和未來,而是為了今天和現在;相信教育應當時首先是一種陪伴和滋潤,這是基本的文明倫理。現實中的童年危機,需要我們警惕:童年有其獨特的、自己的存在價值,失去童年,也就意味着失去未來。

繪本教學心得 篇5

非常榮幸參加了由《早期教育》編輯部 和《東方娃娃》雜誌社組織20xx年“幼兒園繪本教育”研討會,來常州進行專場研討活動。上午由三所幼兒園現場展示三個繪本教學,下午是南京專家講座:分別是簡健萍博士的“繪本與幼兒的發展價值”和李慧博士的“繪本在幼兒園運用的方式、方法”。

就上午的三個繪本教學活動談談我的想法:

通過三個教學活動展示,詮釋了繪本教學的3個不同課程模式。挖掘了繪本豐富的內涵,構建多元課型模式。也打開了我的眼界,讓我對繪本教學形式有了更多的瞭解。

小班繪本《灰太狼娶新娘》教師選用了遊戲型的課程模式,在整個活動中利用了生動地Flash課件,並配上有趣的音效,有效地將繪本知識傳達給幼兒,灰太狼的新娘是誰?給孩子製造了懸念,通過不同的身體部位的觀察從中習得形容詞和句式“毛茸茸的尾巴、尖尖的爪子”等,到最後孩子們發現灰太狼的新娘原來還是狼,孩子們興奮不已,給幼兒提供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充分調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孩子們在活動中積極性很高,暢所欲言,大膽表達。

大班的繪本教學《胡椒生長在哪裏》,這是一個科學繪本,教師選用了細讀型的課程模式,教師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徵選取了比較接近幼兒生活經驗的5個畫面,通過帶着問題去繪本中尋找答案到解答,再到了解書的結構,最後到再現閲讀,加深對書的理解;整個活動中充分調動了幼兒探究慾望,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在活動中採用了後半部分自主閲讀穿插的方式,教師適時指導,創造了更多的機會讓幼兒表達,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這次活動都是機關幼兒園的孩子參與其中,從孩子情況能反映出孩子們積累的繪本素養及紮實的閲讀功底,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很強,知識面很寬泛,語言表述習慣非常好,可見並非一日之功。

第三個教學內容是大班的繪本《最好的貓,德澤》,這是一個關於親情,關於生命的繪本故事。人都是有感情的,有時候,人與寵物的關係,超乎朋友,近乎親人。對於這樣一個繪本,教師主要選擇了賞讀型的模式,教師以旁白“我”導出故事情節,通過觀察圖片、討論,加上教師語言、教態的感染,幼兒深入其中。故事高潮:貓德澤去世,音樂、圖片的渲染,整個悲傷流淌在每個在場的人的內心,這無疑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教學活動。

這次的學習,讓我學到了很多,繪本教學的創新還需要我們在課堂中不斷摸索,只要孩子喜歡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繪本教學心得 篇6

幼兒繪本閲讀教學是通過幼兒對繪本的閲讀和教師有效的引導,讓幼兒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發展觀察力、理解力、判斷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本學期,我們根據孩子孩子的年齡特點,繼續開展繪本教育教學活動,循序漸進地培養幼兒繪本閲讀的能力,培養幼兒的閲讀興趣,良好的閲讀習慣,發展能力。通過一學期的繪本教學,讓我進一步瞭解繪本以及在以後的教學中如何上好閲讀課。

然而,今天我想就早期閲讀中的繪本教學來談談我的想法。早期閲讀中的繪本教學有它的幾個策略和原則以及其相應的教學鏈的概念。借用許老師的話:繪本教學手不離書、眼不離圖、從圖示上獲得、用圖引出文字。對話式學習:裏面有什麼,看到了什麼。過渡到理解式學習——兩個課時孩子喜歡哪一頁,就看哪一頁。講清一頁的畫面,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好朋友講的是這一頁吧?你怎麼知道?你還發現了什麼。最後表演故事。這個過程中我們始終要幫助幼兒學習正確的閲讀方法和技能。幼兒閲讀主要是憑興趣閲讀的,他們注意的是畫面。他們的目光往往被自己最感興趣的畫面所吸引,很難做到從頭到尾在仔細閲讀,我們應該逐步培養幼兒獨立的閲讀能力。當然,教會幼兒閲讀時要有順序的閲讀,並要教會幼兒認識圖書的封面、封底、內頁等,要讓幼兒知道閲讀一本書時應該從頭到尾一頁一頁地看。在觀察某個畫面時,也應和看圖講述的一樣,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如:瞭解畫面上是什麼時候,畫的是什麼,畫面上有什麼,在幹什麼等等。

上一堂課、讀一本書,不是閲讀活動的全部,但我們可以此為閲讀的開始,讀一本書可以是10分鐘,也可以是半小時,但是學會讀書的方法,感受讀書的樂趣,則需要其它更多的智慧。作為孩子的老師,我常常給班裏的孩子們選擇一本本圖文並茂、寓意深遠的圖書。其中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幅幅精緻的畫面,常常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美妙的聽覺、視覺感受……孩子們也會重拾我講故事的那本圖書,學着我講述的樣子或喃喃自語或擔任起“小師者”的角色,那一刻,我們也會為孩子們會看書、看懂書而倍感欣慰。

繪本給大班的孩子帶來了閲讀的慾望,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觀察世界、認識世界的窗口,讓孩子們有了一個表現自我的舞台。繪本正以她無窮的魅力,漸漸融入到幼兒園和家庭的讀書活動中。不管是幼兒園中的經典閲讀,還是家庭中的親子共讀,我敢説,繪本是一種最適合低年領孩子閲讀的書籍。因為繪本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吸引兒童,他還會讓成年人,甚至老年人讀了以後都找回了童心的感覺。閲讀繪本,分享繪本,如果你參與其中,你一定會感受到其樂無窮,你和孩子們這一生一定會受到最大的教益!繪本閲讀,一把打開孩子心扉的鑰匙!讓我們一起走進繪本的世界!

繪本教學心得 篇7

學期臨近結束,繪本教學告一段落。這是我們第一次進行繪本的教學,原本對繪本有些粗淺的瞭解,但是自從接觸到繪本教學之後,發現繪本是一件很好的東西,這些教材真的是精心挑選出來的東東,裏面的一些教學活動,無論是兒歌還是故事,都很好聽,好看。自學習之後,小朋友們都喜歡上這些兒歌和故事了,對兒歌和故事的記憶也很強。我想這將成為孩子今後人生中一頓不能忘記的精神大餐,成為孩子一段不能忘記的記憶。

繪本好的理由,還有就是他對教學活動的開發很好。在他的教學參考中,設計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可以説是儘量地挖掘了那些教材本身的所有的教育功能與教育因素。他通過一個教材,可以設計出許多個活動,這些活動及時連貫的,有時相互獨立的,每一個活動的開發都能讓孩子在原先的基礎上再學到更多的知識,接觸到一個新的視覺,以開闊孩子的視眼,增加孩子的閲歷。

因為我們都重視這項活動,因為我們非常認真地對待每一次的繪本教學,所以本學期的繪本教學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希望下學期我們還能繼續把繪本教學繼續進行下去,讓孩子在繪本教學中得到更多更多的有益經驗。

繪本教學心得 篇8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為:引導低年級學生學會欣賞繪本中的豐富圖片、感受繪本中優美的語言、想象繪本中出人意料的情節、體驗繪本中美好的情感。

(一)賞圖——感受形象之美

繪本主要是用圖來説話,一本繪本由幾十頁畫面組成,從封面、扉頁到正文及封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彷彿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短片。一本好的繪本上的圖畫設計拓展了文字的描述,使故事更加豐富、生動、形象,即使是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單靠“讀”圖畫,也可以讀出個大概來,因此,在開展繪本閲讀時,我們要特別注重引導孩子欣賞繪本上的圖畫以及多有的細節。

1.欣賞封面(包括腰封)。無論什麼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如《風到哪裏去了》封面上月亮、羣山、小鳥、房屋、雨點代表了世間萬物,由封面中的圖畫猜想故事,讓課堂更加形象生動。

2.欣賞環襯。環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很多繪本的環襯上也畫有圖畫,不過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而馬上一翻而過,實際上,繪本的環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有時還會提升主題。例如《花點點和鱗片片》環襯是許多不同條紋和顏色的襪子,左右可以找尋配對的那隻;又如《爺爺一定有辦法》環襯是那條神奇的毯子,上面佈滿了閃爍的星星,就如爺爺無窮的智慧一般。

3.欣賞會講故事的扉頁。扉頁就是環襯之後、書芯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着書名和作者的名字,還有一些相關的小圖片。扉頁不僅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包含着豐富的信息,有時還會講故事。如《活了一萬次的貓》扉頁的虎斑貓與封面略有不同,彷彿在告訴着什麼。又如《猜猜我有多愛你》扉頁圖畫暗示着大小兔子快樂玩耍,在精神得到滿足後才有了下面小兔的提問。

4.欣賞正文圖片。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出來,那麼孩子的眼睛就會發現它們。他們能發現畫家沒有發現的破綻,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繪本閲讀的過程中應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感受,鼓勵他們將自己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讓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如《猜猜我有多愛你》中,當翻過第一頁,會看到三幅充滿動感的圖——大栗色兔子揹着小栗色兔子揚起了後腿,準備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竄……這其實是一個連貫的起跳動作——這一跳,兩隻兔子就跳到了後面的正文中。於是,能看到小兔子緊緊抓住了大兔子的長耳朵,聽到他問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孩子們看到這樣富有動感的畫面,一定會很興奮,爭相模仿兔子的動作,能非常快樂地感受着。

5.欣賞並未結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繪本時,繪本的故事就已經講完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有的繪本,就是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了封底上,為孩子們想象留下了空間。因此繪本的封底不容錯過。封底很有“看頭”——大部分與封面相呼應,有的甚至需要與封面連在一起欣賞討論,有的則是故事的結尾與延續。如《神奇的藍色水桶》草地上遺留下來的充氣鯨魚,《失落的一角》抬頭期盼的一角等。

(二)讀文——體會語言魅力

繪本的正文是由教師讀給孩子聽,還是放手讓認識了幾個字的孩子們自己去讀呢?繪本閲讀的推廣者們建議: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因為繪本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當教師把繪本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悦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繪本的體驗會永遠地留在孩子的記憶當中。對孩子而言,聽別人朗讀故事是一件輕鬆沒有壓力的事。在這個傾聽與欣賞的過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瞭解書寫方式,認識生字新詞,並熟悉語法。朗讀故事給孩子聽,也等於提供孩子欣賞創作風格,瞭解情節鋪陳,認同成功角色的機會,這對於引發孩子的閲讀興趣有很大的幫助。當孩子傾聽故事的機會越多,其生活經驗與知識領域自然隨之擴展,影響所及,形成個人的思考與判斷。因此,我們每次都要努力用聲情並茂的朗讀,打動學生。在朗讀中,讀讀聽聽,給予孩子充分時間,使故事內容在孩子腦中形成一幅畫,並於繪本上的圖畫相逢、互補。

在教師示範朗讀後,要逐步引導學生與教師共讀,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讓孩子自主選擇繪本中自己特別喜歡的句段與畫面自我賞讀,受到文學語言的薰陶,積累文學的語言。

如在《猜猜我有多愛你》的繪本閲讀教學中,大兔子的語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樣,相同的話,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時構成了文本語言的節奏美。可以請老師先讀小兔子對媽媽説的話——我愛你有這麼多!看圖後,師生共同讀兔媽媽的話——我愛你有這麼多。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範讀第二段小兔子的話:“我的手舉得有多高就有多愛你!”讓學生單獨讀兔媽媽的話:“我的手舉得有多高就有多愛你!”通過聽教師讀,師生共讀以及自己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感受語言,積累語言,同時學會運用這樣的語言。

(三)想象——擦亮思維火花

“能從一本書中發掘豐富絢爛的世界完全有賴於讀者的想象力,而圖畫書就是培養孩子的想象力的啟蒙工具。”想象是繪本的特質,想象也是繪本閲讀的重要方法。繪本故事情節不斷髮展變化,有的地方能猜得到,有的地方卻出人意料。因此,在繪本閲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還要引領學生在“傾聽”“欣賞”中放飛想象,學會閲讀。

1、創設情境,展開想象

在繪本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想象,可以引導學生進入繪本所描繪的生活與情感世界,激發學生説出自己的感悟和體驗,從而實現學生個性化的閲讀實踐。

2、定格畫面,啟發想象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説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因此,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結合文字欣賞畫面,利用圖畫內容的不確定性和可擴展性,啟發學生想象和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故事,從而深化對繪本主題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指導學生看圖想象時要有所選擇和側重,不能每幅圖都像挖掘隧道一樣讓學生想象、表達。否則,不僅會影響閲讀效率,而且還會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久而久之,學生閲讀繪本的興趣也會消失。

3、預留空白,引導想象

繪本閲讀提倡“不講完”。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想象故事結局;也可以採用“漏講一個片斷”的方法鍛鍊學生“傾聽”的能力;還可以在情節發展的關鍵地方適當停頓,預留一定的“空白”,巧妙激發學生猜想後面的情節。總之,方法多種多樣,目的都是積極發揮想象的力量,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4、仿寫創編,促生想象

葉聖陶先生説:“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繪本閲讀也不例外。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學習目標,結合教學進程,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或創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

5、鏈接生活,豐富想象

繪本是一種空靈的精神演示,藴含着豐富的知識、情感、人生哲理,幾乎涵蓋了學生生活、成長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師應因勢利導,引領學生不斷觀察生活,展開想象,使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有機整合,為繪本閲讀注入新鮮的活力。

(四)體驗——構築生命夢想

有着精妙圖文的繪本似乎在敍述着孩子們自己的成長曆程,講述孩子們經常夢想的事情,經典的繪本故事彷彿給孩子插上了飛翔的翅膀,任憑他們徜徉在童年的快樂王國。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於: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成長的需要;沒有一絲説理,卻能啟發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在繪本閲讀中讓“孩子像個孩子”。正如美國詩人惠特曼一首詩中所説:“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通過繪本閲讀,兒童不斷進行着情感的體驗,憑藉着閲讀,情感得到了提高和昇華。在孩子的世界裏,在輕鬆愉快的閲讀中,埋下影響終身的良好情感。

如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可以讓孩子們猜猜,大兔子聽到小兔子説自己對媽媽的愛友自己張開的手那麼大,有自己跳得那麼高時,兔媽媽對怎麼回答?在讀完故事後問問孩子:“換成是你,你想對誰説猜猜我有多愛你?你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呢?”通過角色替換,孩子們應該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進入了這個充滿愛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媽媽,想到了媽媽對自己的愛。而後,可以帶領孩子們感受大兔子充滿愛意的一系列動作:輕輕放在葉子鋪成的牀上,親吻小兔子,睡在小兔子的旁邊,充滿愛意地説:“我愛你一直到月亮上,再從月亮上回到這裏來。”教師可以提問:“究竟是大兔子更愛小兔子一些,還是小兔子多愛大兔子一些?”引發孩子思考,體會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通過討論,學生可以知道大兔子每個充滿愛的動作,每句充滿愛的話語,每次充滿愛意的神情就是偉大母愛的表現,聯繫生活,媽媽給予的愛實在太多太多,孩子感恩的情感通過體驗也能得到昇華。

當閲讀把快樂帶給兒童時,就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就為他們建造起了自己的精神空間與心靈家園。兒童在於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着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裏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昇華境界,健全人格。

繪本教學心得 篇9

繪本教學,時下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正慢慢的進入我們的視野。什麼是繪本?怎樣有效力地來利用繪本?繪本教學的形式又有哪些?在這次觀摩應彩雲老師《一寸蟲》的繪本教學視頻中,我受益匪淺。

《一寸蟲》是一個有趣的繪本故事,講述了草叢中的一寸蟲如何運用智慧來求得生存。在這節活動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語言活動,應老師還很巧妙地將測量的數學內容也自然地浸透到故事情境中。例如:活動一開始認識了一寸蟲,應老師就請幼兒比劃一下“你覺得一寸到底有多長?”然後出示一隻紙做的一寸蟲,讓幼兒具體感知一寸的實際長度;故事講到知更鳥讓一寸蟲給它量尾巴的長度,不然就吃掉它。應老師請兩個好朋友合作用“一寸蟲”去測量,看看用了幾條“一寸蟲”;後來故事中的許多鳥都要來測量,再請每個孩子嘗試拿一條蟲去測量;最後請幼兒合作測量自己臉上的部位。我們平常的測量活動都是單獨作為數學活動來進行,難免會有些枯燥單調。而這個活動中的每一次測量都巧妙的融合在故事中,從兩人合作用幾條“一寸蟲”測量尾巴——一個人用一條“一寸蟲”測量——兩人合作測量身體部位,體現了不同的難度遞進。孩子們每次操作都有一個明確的任務,通過測量從而引出下一段故事內容,使孩子們始終興趣不減。

“不僅是幼兒當了你的學生很幸福,如果我是你的學生,我同樣覺得很幸福!”這是我觀摩了《一寸蟲》活動後最深刻的感受。在活動中她們對待幼兒親切、友好,她們的身份不僅是活動的組織者、幼兒學習的引導者,更是孩子們最親切的朋友、最可愛的夥伴。應老師用親切的笑容,柔柔的聲音深深吸引了中班的孩子們;用理解、信任的態度,得到孩子們積極的配合;應彩雲老師更是用她機智的雙眼,睿智的語言,抓住了孩子們的心……讓幼兒園教師的親和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是幼兒園教師對幼兒愛的體現。

在《一寸蟲》這個活動中,不僅僅是孩子們,我們也感受到了應老師語言美的魅力。應彩雲老師輕輕柔柔的話語,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和朋友聊天。對於每個幼兒的回答,應老師都會給予不同的答覆,或是引導孩子深一層次的思考,或是小結孩子的話語,或是提升孩子的經驗……孩子們從應老師的語言中不僅得到了愛的體驗還獲得了成功的滿足感、被關注後的幸福感、被同伴認同的自豪感。進一步激發了他們表現的情趣,更讓孩子們體驗到了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這,不正是《綱要》中所倡導的嗎?

“做中玩,玩中學”是活動最真實的描述。幼兒園教育就是要促進幼兒的發展,而活動就是給孩子們提供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孩子們在活動中玩得開心,觀摩者也看得開心。是哪種方式能讓孩子們學得這樣開心,這樣容易呢?是遊戲。每個人都愛做遊戲,而遊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讓孩子們樂於參與,樂於在玩耍中學習。應彩雲老師設計的《一寸蟲》利用繪本故事為線索,讓孩子們帶着疑問去操作,從操作中尋找答案。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孩子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獲得了發展,而孩子們遊戲中表現出來的童真,也惹來了觀摩者們一陣陣的笑聲,讓大家感受到了玩中學的樂趣。

遺憾的是沒有親自現場一睹應老師的風采,但是通過這個視頻觀摩活動,留給我的影響卻是永恆的,我將終生受用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要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為孩子創造寬鬆的閲讀環境,引發孩子閲讀的動力。我們還要教給孩子一定的閲讀方法,在看圖畫,猜故事的過程中滲透方法指導;要引導孩子進行交流,從一本書中看到更多的意義。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讓孩子之間相互交流,讓孩子與大作家交流,可以提升孩子閲讀的質量,讓孩子在學習中領悟,在領悟中成長。

繪本教學心得 篇10

“繪本”——由字表可以看出繪本其畫面內容比較多,一本繪本通常包含了三個特質,分別為文字、圖畫、及創意。藉由繪本的教學,可以培養兒童良好的閲讀的習慣,啟發他們的創造力,並增長其個人學識。

在實際操作中我們發現,寓教於樂,兒童的接受度會比較高。我們嘗試了不同的方法,針對不同階段的孩子。

首先可以以説故事的方式來進行,在説故事時,要依照學生的年齡、興趣,選擇適合他們的繪本。設計恰當的導語,引起學生的興趣,利用封面做簡單的介紹,且故事的呈現,最好不要全部講完,留下一些伏筆,藉此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去閲讀書籍。

説故事時,在面對低年級的孩子,故事內容的題材宜簡單。隨着年齡的增長,可以給予較複雜的文章,而且在説故事時,可以配合故事中的角色,使用一定的媒體或道具來協助教學,比較容易讓學生產生對書本的興趣。

第二階段教學活動,可採用讀書會的方式來進行,在進行過程中,可以利用家長資源一同來協助,當學生聽完故事之後,不妨給予學生們一些延伸性的問題來討論,並請他們分享彼此的心得感想,做一番故事內容的知識統整,為了避免學生有懼場的情形,老師可以利用移情作用的原理,請學生手拿動物造型的道具,他們會比較樂於開口。

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宜保握一個原則,不要給予學生對或錯的答案,而且給予學生們在討論時的題目,必須要適合他們自己認知發展的程度,才可以使問題的討論活動進行順暢,讓他們從中增加想象思考力。

第三階段教學活動,可採用戲劇表現的方式來進行,其表演的方式可以採用肢體表達,聲音表達等等,而且在選擇戲劇表現活中時,其繪本的內容儘量選擇題材為具造型的故事,如動物主角的內容,因為藉由動物造型的內容,學生們會比較容易融入其中。

在一個偶然的研習中,得知可以黑光劇的方式來進行,後來自己嘗試了,發現效果還不錯,黑光刻的演出道具取材比較容易,教學者只要準備黑光燈,並將教事內容的造型道具用熒光筆來塗顏色,就可以來做為戲劇的表演,表演時,選擇一個具有窗廉的場地,且窗廉拉起來可使場地變暗的場所,更可以增加戲劇演出的真實感。

第四階段可以安排動手DIY,親自做一本故事書,在製作故事書的過程中,學生會學習到説故事、編故事、塗鴨、及文字的呈現等能力,一開始可以用幾格畫來讓學生學習,而且製作的難易度可以漸進。一開始編故事時,學生們可能都比較沒有經驗,不妨利用故事接龍的方式,讓學生們一同腦力激盪,合作產出,以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會比較容易。

小朋友的創造力其實是無限的,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不僅有助於學識的增長,而且也可以從中培養他們批判思考的能力,讓我們從教導兒童閲讀繪本開始來開啟他們的那一扇窗吧。

繪本教學心得 篇11

繪本教學,時下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正慢慢的進入我們的視野。什麼是繪本?怎樣有效力地來利用繪本?繪本教學的形式又有哪些?在這次觀摩應彩雲老師《一寸蟲》的繪本教學視頻中,我受益匪淺。

《一寸蟲》是一個有趣的繪本故事,講述了草叢中的一寸蟲如何運用智慧來求得生存。在這節活動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語言活動,應老師還很巧妙地將測量的數學內容也自然地浸透到故事情境中。例如:活動一開始認識了一寸蟲,應老師就請幼兒比劃一下“你覺得一寸到底有多長?”然後出示一隻紙做的一寸蟲,讓幼兒具體感知一寸的實際長度;故事講到知更鳥讓一寸蟲給它量尾巴的長度,不然就吃掉它。應老師請兩個好朋友合作用“一寸蟲”去測量,看看用了幾條“一寸蟲”;後來故事中的許多鳥都要來測量,再請每個孩子嘗試拿一條蟲去測量;最後請幼兒合作測量自己臉上的部位。我們平常的測量活動都是單獨作為數學活動來進行,難免會有些枯燥單調。而這個活動中的每一次測量都巧妙的融合在故事中,從兩人合作用幾條“一寸蟲”測量尾巴——一個人用一條“一寸蟲”測量——兩人合作測量身體部位,體現了不同的難度遞進。孩子們每次操作都有一個明確的任務,通過測量從而引出下一段故事內容,使孩子們始終興趣不減。

“不僅是幼兒當了你的學生很幸福,如果我是你的學生,我同樣覺得很幸福!”這是我觀摩了《一寸蟲》活動後最深刻的感受。在活動中她們對待幼兒親切、友好,她們的身份不僅是活動的組織者、幼兒學習的引導者,更是孩子們最親切的朋友、最可愛的夥伴。應老師用親切的笑容,柔柔的聲音深深吸引了中班的孩子們;用理解、信任的態度,得到孩子們積極的配合;應彩雲老師更是用她機智的雙眼,睿智的語言,抓住了孩子們的心……讓幼兒園教師的親和力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這也是幼兒園教師對幼兒愛的體現。

在《一寸蟲》這個活動中,不僅僅是孩子們,我們也感受到了應老師語言美的魅力。應彩雲老師輕輕柔柔的話語,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在和朋友聊天。對於每個幼兒的回答,應老師都會給予不同的答覆,或是引導孩子深一層次的思考,或是小結孩子的話語,或是提升孩子的經驗……孩子們從應老師的語言中不僅得到了愛的體驗還獲得了成功的滿足感、被關注後的幸福感、被同伴認同的自豪感。進一步激發了他們表現的情趣,更讓孩子們體驗到了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這,不正是《綱要》中所倡導的嗎?

“做中玩,玩中學”是活動最真實的描述。幼兒園教育就是要促進幼兒的發展,而活動就是給孩子們提供發展的空間和時間。

孩子們在活動中玩得開心,觀摩者也看得開心。是哪種方式能讓孩子們學得這樣開心,這樣容易呢?是遊戲。每個人都愛做遊戲,而遊戲作為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讓孩子們樂於參與,樂於在玩耍中學習。應彩雲老師設計的《一寸蟲》利用繪本故事為線索,讓孩子們帶着疑問去操作,從操作中尋找答案。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調動了孩子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獲得了發展,而孩子們遊戲中表現出來的童真,也惹來了觀摩者們一陣陣的笑聲,讓大家感受到了玩中學的樂趣。

遺憾的是沒有親自現場一睹應老師的風采,但是通過這個視頻觀摩活動,留給我的影響卻是永恆的,我將終生受用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要激發孩子的閲讀興趣,為孩子創造寬鬆的閲讀環境,引發孩子閲讀的動力。我們還要教給孩子一定的閲讀方法,在看圖畫,猜故事的過程中滲透方法指導;要引導孩子進行交流,從一本書中看到更多的意義。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讓孩子之間相互交流,讓孩子與大作家交流,可以提升孩子閲讀的質量,讓孩子在學習中領悟,在領悟中成長。

繪本教學心得 篇12

課堂上,孩子們對英語課堂的喜愛程度是比較高的,尤其體現在課堂上的遊戲環節。除了遊戲環節,孩子們還對英語哪些方面有興趣呢?在英語的學習資料中,有哪些資料可以吸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呢?《英語課程標準》也指出,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國小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可見,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何等的重要!在教學中,我嘗試穿插英語繪本故事教學,能否很好的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在我的印象裏,繪本是一般意義上,寫給孩子的,帶精美插圖的書。經過初步的瞭解和翻閲資料,原來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敍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讀本,通過精美的繪畫和簡短的文字,互動來説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繪本具有非常強調情緒和主題的連續性,在短短的幾頁之內,形成一個連續的視覺影像。繪本的作者和繪畫者,猶如電影裏的編導和導演,他們必須在有限的篇幅裏,把故事講得既好看又清晰、生動。一本優秀的圖畫書,可以讓不認識字的孩子,“讀、悟”出其中的意思。總之,英語繪本是指用英語來講述的繪本。

繪本教學心得 篇13

繪本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即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敍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並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説得抽象一點,它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更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各大意。西方一位兒童文學研究學者羅西?懷特説:“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讀到的所有的書中最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以後的想象力。”由此可見,繪本教學的重要性、可塑性。鑑於此,教師在帶領幼兒一起閲讀時一定要積極引導,要讓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關注圖畫書中的細節,理解繪本內容。此外,一般來説圖畫書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版式,封面、扉頁、環襯、正文以及封底,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文字與圖畫相互依存,依靠翻頁推進情節……所以,在繪本閲讀教學中,千萬不要急着翻頁,應引導孩子仔仔細細地去看那些圖畫,讓孩子在看圖中讀懂故事、發現細節、感悟內涵。那麼,怎樣才能在繪本教學中運用畫面實現有效的教學活動呢?下面,筆者就談談個人看法:

繪本是一張到處都隱藏着祕密的“神祕地圖”,因為無論是扉頁、封面還是環襯,都是繪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這些地方作者都為讀者獻上了很多精美的圖畫。只有指導孩子從頭到尾閲讀圖畫,才能發現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讀懂了這些細節,才會對文本的理解有進一步的理解。

無論什麼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而在閲讀前讓孩子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閲讀慾望。《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的封面上畫有一大一小兩隻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彷彿在説些什麼。教師就可以引導孩子看圖,猜猜他們對話的內容,從而引出故事的題目——猜猜我有多愛你。

環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很多繪本的環襯上也畫有圖畫,不過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而馬上一翻而過,實際上,繪本的環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有時還會提升主題。《我爸爸》這本幽默的繪本里,透過孩子誇張的幻想,塑造了一個讓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這個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件長長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過月亮,吃得像馬一樣多,遊得像魚一樣靈活……《我爸爸》的環襯上的圖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而《蚯蚓的日記》的環襯竟然都是蚯蚓在不同時期所拍的照片,有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留影,有自己和家人、好朋友的合影,還有自己的考試成績單和教師的評語,我們彷彿看到了小蚯蚓的成長記錄,雖然還沒有開始讀故事,但已經被這些可愛的畫面給吸引住了。

扉頁就是環襯之後、書芯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着書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頁不僅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實際上有兩個扉頁,第一個是張單頁,第二個是一個帶版權頁的跨頁。請注意,在第一張扉頁上,作者畫了一隻小兔子騎在一隻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這時的大兔子是靜止不動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頭都扭了過來,一雙黑點似的眼睛望着書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詢問你:嗨,你準備好了嗎?快和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名叫《猜猜我有多愛你》的故事裏吧!當翻過這一頁,你會看到三幅充滿了動感的小圖——大兔子揹着小兔子揚起了後腿、準備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躥……這其實是一個連貫的起跳動作——這一跳,兩隻兔子就跳到了後面的正文裏。於是,我們看到小兔子緊緊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長耳朵,聽到他問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富有動感的畫面把讀者的視線牢牢地鎖住,想不看下去也難。

毋庸質疑,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讀的部分。可繪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應該由教師讀給孩子聽,還是放手讓認識了幾個字的孩子自己去讀呢?筆者認為,還是在教者的引導下指導孩子自己去讀書比較好。如:在《逃家小兔》的導讀中,我是這樣引導孩子關注彩圖,指導孩子讀懂彩圖所傳達的媽媽的愛的:出示第一幅彩圖,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幅圖圖,想想媽媽為什麼用紅蘿蔔來釣小兔子呢?使孩子從中明白只有媽媽才最瞭解自己的孩子。在讀第二彩圖中,引導孩子想:媽媽為了找到小兔子,面對那麼危險的山,已經做了哪些充分的準備?從中體會母愛腳下無艱險,母愛可到天涯海角。

合上一本繪本時,繪本的故事就已經講完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比如在日本幾乎家喻户曉的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封底,就沒有重複書裏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了封底上。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買牛奶的經歷:躲閃自行車、摔破了膝蓋……故事的結尾,是小女孩的媽媽等在巷子口,然後和她一起朝家裏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裏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彷彿為了迴應讀者的期待,畫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温馨的畫面:小女孩和嬰兒在喝她新買來的牛奶,她的一條腿擱在媽媽的腿上,兩個膝蓋上都貼上了創口貼……可以説,作者一直把這個故事講到了封底上。

當孩子欣賞畫面時,教師應投入感情地朗讀故事,並加上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誇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有時還可以用故意犯錯來培養孩子讀圖的敏感度。教師在引導孩子閲讀正文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説教,也不能不斷地提問、説明,猶如應試教育一般,應該把看書、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讓他們的體驗和感受經過時間沉澱,再慢慢地轉化為自己知識和智能。

在教師給孩子讀圖畫書時,也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看圖畫。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出來,那麼孩子的眼睛就會發現它們。他們能發現畫家沒有發現的破綻,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聽老師讀《好餓的毛毛蟲》時,就有孩子一邊盯着那條因為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蟲,一邊做出了自己的診斷:“毛毛蟲是因為媽媽不在身邊才生病的。”因為孩子從毛毛蟲身上聯想到了自己,像他們這樣的孩子肚子痛時,首先尋求的就是媽媽的安慰。

在教學中,孩子永遠是學習的主體,讓他們參與到故事中去,那是教學的最高境界。那麼怎樣讓孩子們參與到當中呢?筆者認為,一本繪本書讀完了,可以合上書,要孩子們自己編續集。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有繪畫的特長。讓他們自己動手,他們積極很高。如指導閲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教師可以讓孩子也來猜猜看,大兔子聽到小兔子説自己對媽媽的愛有自己張開的手那麼大,有自己跳得那麼高時,兔媽媽會怎麼回答;在讀完故事後問問孩子,要是你,你想對誰説“猜猜我有多愛你”?你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呢?在閲讀完《蚯蚓的日記》之後,教者可以讓孩子以自己的生活為原型以小組為單位再創作《螞蟻的日記》、《蝴蝶的日記》、《我的日記》……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文本,有的負責繪畫,完工後把他們的作品張貼在教室裏,舉行一次閲讀品評會,讓孩子互相交流,評選最佳繪本,從而激發孩子的創作慾望,也有效地運用畫面培養了能力。

繪本教學心得 篇14

繪本能夠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繪本是一本色彩與圖片極其豐富的作品,他給了孩子們強烈的視覺感受。其次繪本是一本看似故事簡單異懂,卻又包涵着一個深刻道理的童話書。再次繪本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不僅孩子們可以看圖猜測故事內容,也對文字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教師要走進繪本,挖掘繪本的內涵。

在繪本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幼兒的引導者和討論者,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鑽研教材才能更好的展開教學活動。繪本就像一部電影,她所包含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因此,要開展一個繪本教學活動,有時會有些難度。

在《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中,從小兔子和兔媽媽的對話中,表達了媽媽對孩子的那種深厚的愛,讓人感動不已,也會讓孩子情不自禁的想要抱住媽媽。作家以簡單卻豐富的畫面講述了生活的哲理。我們要仔細的反覆閲讀才會感受到作者幽默話語中温馨的母愛。

在繪本活動中,因為她的點面涵蓋的過於多,往往在一個活動中,我們究竟怎樣去開展,非常需要教師對繪本瞭解透了,自己真正的走了進去,對繪本有了很多自己的感觸,這樣才能把自己認為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那部分帶給幼兒一起分享。甚至包括分享的過程是如何組織的。

剛開始接觸《幸福的大桌子》這樣的繪本,第一個反應就是很難,這是日本作家描述的家庭的温情,會覺得與我們的孩子的生活實際相隔很遠。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身子女,很難理解這個意思。但這個繪本所展現的親情與美好,會讓很多人感動,有深刻的教育價值,那麼怎麼入手,孩子們才會感受到繪本所要表達的意義呢?當我看了應彩雲老師的繪本教學後,覺得原本很難的教學活動,在應老師的教學過程中非常輕鬆,應老師從職業入手,當孩子們發現兔子先生和兔子太太培養的子女,有各種各樣讓人羨慕的工作,那麼了不起,從而去感受,父母對於孩子們的愛與培養,再到第三代。應老師在整個活動中都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點,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活動。如果教師對繪本不瞭解透徹,是很難有線索去展開繪本的教學。因為有的繪本,線索很多,而且很難,因此,我覺得要更好的展開繪本教學活動,首先教師一定要很深刻的去挖掘繪本內涵。

二、教師要注重教育機智,開展有效的提問。

陶行知説得好:“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所以教師的提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新綱要》中也提出:進行適當的設疑發問有明顯的作用,它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迅速指向老師的預期目標,並激發學習新知的興趣,培養積極探索的精神。”因此合理的設疑是有效進行繪本閲讀活動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

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就要仔細斟酌,提出有效的問題,可以是發散式的也可以是有指向性的問題,但關鍵是要激發幼兒的思考,為進行有效的閲讀服務。

比如在故事《貪吃蘋果的鼠小弟》中,以簡單的故事情節來講述,構圖清晰。我們先出示封面,讓孩子説説封面上有誰,?它想幹什麼?誰會吃到樹上的蘋果呢?讓孩子猜想後再進行故事講述。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已經給予了幼兒想象的空間,接着讓幼兒感受故事,體會繪本獨特的魅力。

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呈現在畫面上的是母雞蘿絲平淡無奇的散步過程,而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是狐狸想抓蘿絲卻一直遭遇倒黴,惹人發笑的故事情節。也正是那隻醜態百出的狐狸引得孩子們笑聲不斷,在繪本的閲讀中體驗了快樂。這本繪本一開始出示圖書,讓幼兒觀察封面,猜測母雞蘿絲散步時發生了什麼事。孩子們也能在觀察中發現細節“母雞為什麼眯着眼睛?”而正是教師提出的問題才更會引起孩子們的共鳴,讓他們有了討論、交流的聚焦點,真正體現了師幼、幼幼互動的意義,同時也促進了孩子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以豐富的想象力猜測,而故事則以豐富精彩的畫面講述了一個幽默、風趣的故事。

三、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的自主閲讀,培養幼兒的閲讀興趣。

教師如何培養幼兒自主閲讀呢?幼兒作為閲讀的主人,應讓幼兒在前,教師在後,在互動與引領中,讓幼兒漸漸的去感悟繪本。由於孩子的天性,當他們看見畫面時,往往會有一些表達。但是我們教師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對幼兒進行提問。可是,孩子在觀察畫面後會發現很多,比如畫面的色彩、動物的表情、特別是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節等,這時他們就會用語言表達出來,其實這時正好是教師發現孩子們理解程度的最佳時機。我們不能以固定的教案去束縛孩子們,要讓她們學會自主閲讀,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如繪本《大衞,不可以》,首先是因為故事內容很貼近幼兒的生活,大衞他叛逆、調皮,有着孩子的天真。這樣的角色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鳴,繼而就產生想説的慾望。另外這繪本中還隱含着一些深刻的內涵可以讓孩子去發現去了解,讓孩子體會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寬容。

活動中我們先以幼兒的自主閲讀導入,讓幼兒先説説你自己喜歡的一頁。這種閲讀方式不同,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入手,幼兒掌握着主動權,幼兒的興趣自然就有了。這樣讓幼兒看看説説的方式,改變了幼兒被動接受的過程,孩子自然就會有興趣。而且在孩子們看看説説自己喜歡的那一頁的過程中自然就把書的大概內容瞭解了。孩子們學的輕鬆,老師也教的輕鬆。另外教學中教師經常把一個個問題提出來,讓孩子猜測,孩子樂在其中。如:大衞做了什麼?媽媽又怎麼樣的?讓孩子帶着問題有思考的去看,提高了閲讀的效率。

繪本《蚯蚓日記》,畫面豐滿而且富有情趣,文字穿插較少,我們充分利用畫面讓孩子進行猜想,蚯蚓在幹什麼?蚯蚓會發生什麼事情?等等,讓孩子們大膽的表述自己的猜測,當我們把答案告訴他們時,猜對的孩子會高興得跳起來,體驗到成功的快感,更加激起孩子閲讀的熱情。

在繪本教學中,在與幼兒分享繪本的過程中,我相信,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其實是更多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本着讓幼兒成為閲讀主人的態度去開展。讓幼兒真正的走進繪本,真正的感悟繪本,並在繪本中獲得成長。

摘要:莎士比亞曾經説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大地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書,那他的世界將是蒼白的,就不會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繪本,是一種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和精緻優美的繪畫緊密搭配而構成的兒童文學作品。作為一種圖文結合的閲讀材料,是最適合孩子閲讀的。學齡前兒童正處於“讀圖”年齡段,圖畫書對孩子的視覺震撼比知識效果更為直接,圖畫書對兒童情感、想象力、靈敏度以及審美感的啟迪,正是他們日後成功與快樂的源泉。

繪本教學心得 篇15

繪本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圖畫故事書,即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敍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的,並表達特定情感和主題的讀本。説得抽象一點,它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文字的點綴,更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一本好的圖畫書,能讓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僅看畫面也能“讀”出各大意。西方一位兒童文學研究學者羅西?懷特説:“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讀到的所有的書中最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繪本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兒童時代的感受,也將影響他長大以後的想象力。”由此可見,繪本教學的重要性、可塑性。鑑於此,教師在帶領幼兒一起閲讀時一定要積極引導,要讓孩子們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關注圖畫書中的細節,理解繪本內容。此外,一般來説圖畫書都有一個精心設計的版式,封面、扉頁、環襯、正文以及封底,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文字與圖畫相互依存,依靠翻頁推進情節……所以,在繪本閲讀教學中,千萬不要急着翻頁,應引導孩子仔仔細細地去看那些圖畫,讓孩子在看圖中讀懂故事、發現細節、感悟內涵。那麼,怎樣才能在繪本教學中運用畫面實現有效的教學活動呢?下面,筆者就談談個人看法:

繪本是一張到處都隱藏着祕密的“神祕地圖”,因為無論是扉頁、封面還是環襯,都是繪本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這些地方作者都為讀者獻上了很多精美的圖畫。只有指導孩子從頭到尾閲讀圖畫,才能發現很多常常被讀者忽視的小細節。讀懂了這些細節,才會對文本的理解有進一步的理解。

無論什麼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而在閲讀前讓孩子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閲讀慾望。《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的封面上畫有一大一小兩隻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彷彿在説些什麼。教師就可以引導孩子看圖,猜猜他們對話的內容,從而引出故事的題目——猜猜我有多愛你。

環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很多繪本的環襯上也畫有圖畫,不過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而馬上一翻而過,實際上,繪本的環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有時還會提升主題。《我爸爸》這本幽默的繪本里,透過孩子誇張的幻想,塑造了一個讓人笑破肚皮的爸爸形象:這個爸爸一天到晚穿着一件長長的睡衣,他不怕狼,一跳就可以跳過月亮,吃得像馬一樣多,遊得像魚一樣靈活……《我爸爸》的環襯上的圖案就是“我爸爸”身上那件棕黃色睡衣的一個小小的局部。而《蚯蚓的日記》的環襯竟然都是蚯蚓在不同時期所拍的照片,有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留影,有自己和家人、好朋友的合影,還有自己的考試成績單和教師的評語,我們彷彿看到了小蚯蚓的成長記錄,雖然還沒有開始讀故事,但已經被這些可愛的畫面給吸引住了。

扉頁就是環襯之後、書芯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着書名和作者的名字。扉頁不僅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有時還會講故事。《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實際上有兩個扉頁,第一個是張單頁,第二個是一個帶版權頁的跨頁。請注意,在第一張扉頁上,作者畫了一隻小兔子騎在一隻大兔子的脖子上。你看,這時的大兔子是靜止不動的,而且大兔子和小兔子的頭都扭了過來,一雙黑點似的眼睛望着書外,也就是故事之外的你,似乎在詢問你:嗨,你準備好了嗎?快和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名叫《猜猜我有多愛你》的故事裏吧!當翻過這一頁,你會看到三幅充滿了動感的小圖——大兔子揹着小兔子揚起了後腿、準備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躥……這其實是一個連貫的起跳動作——這一跳,兩隻兔子就跳到了後面的正文裏。於是,我們看到小兔子緊緊地抓住了大兔子的長耳朵,聽到他問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富有動感的畫面把讀者的視線牢牢地鎖住,想不看下去也難。

毋庸質疑,正文一定是孩子精讀的部分。可繪本的正文部分究竟是應該由教師讀給孩子聽,還是放手讓認識了幾個字的孩子自己去讀呢?筆者認為,還是在教者的引導下指導孩子自己去讀書比較好。如:在《逃家小兔》的導讀中,我是這樣引導孩子關注彩圖,指導孩子讀懂彩圖所傳達的媽媽的愛的:出示第一幅彩圖,小朋友仔細看看這幅圖圖,想想媽媽為什麼用紅蘿蔔來釣小兔子呢?使孩子從中明白只有媽媽才最瞭解自己的孩子。在讀第二彩圖中,引導孩子想:媽媽為了找到小兔子,面對那麼危險的山,已經做了哪些充分的準備?從中體會母愛腳下無艱險,母愛可到天涯海角。

合上一本繪本時,繪本的故事就已經講完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比如在日本幾乎家喻户曉的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的封底,就沒有重複書裏的故事,而是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了封底上。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第一次上街去買牛奶的經歷:躲閃自行車、摔破了膝蓋……故事的結尾,是小女孩的媽媽等在巷子口,然後和她一起朝家裏走去的背影。小女孩回到家裏的情形又是怎樣的呢?彷彿為了迴應讀者的期待,畫家林明子在封底上又添上了一幅温馨的畫面:小女孩和嬰兒在喝她新買來的牛奶,她的一條腿擱在媽媽的腿上,兩個膝蓋上都貼上了創口貼……可以説,作者一直把這個故事講到了封底上。

當孩子欣賞畫面時,教師應投入感情地朗讀故事,並加上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誇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有時還可以用故意犯錯來培養孩子讀圖的敏感度。教師在引導孩子閲讀正文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急着説教,也不能不斷地提問、説明,猶如應試教育一般,應該把看書、思考的空間留給孩子,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品味故事,讓他們的體驗和感受經過時間沉澱,再慢慢地轉化為自己知識和智能。

在教師給孩子讀圖畫書時,也一定要讓孩子自己看圖畫。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出來,那麼孩子的眼睛就會發現它們。他們能發現畫家沒有發現的破綻,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聽老師讀《好餓的毛毛蟲》時,就有孩子一邊盯着那條因為貪吃而肚子痛的毛毛蟲,一邊做出了自己的診斷:“毛毛蟲是因為媽媽不在身邊才生病的。”因為孩子從毛毛蟲身上聯想到了自己,像他們這樣的孩子肚子痛時,首先尋求的就是媽媽的安慰。

在教學中,孩子永遠是學習的主體,讓他們參與到故事中去,那是教學的最高境界。那麼怎樣讓孩子們參與到當中呢?筆者認為,一本繪本書讀完了,可以合上書,要孩子們自己編續集。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有繪畫的特長。讓他們自己動手,他們積極很高。如指導閲讀《猜猜我有多愛你》時,教師可以讓孩子也來猜猜看,大兔子聽到小兔子説自己對媽媽的愛有自己張開的手那麼大,有自己跳得那麼高時,兔媽媽會怎麼回答;在讀完故事後問問孩子,要是你,你想對誰説“猜猜我有多愛你”?你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呢?在閲讀完《蚯蚓的日記》之後,教者可以讓孩子以自己的生活為原型以小組為單位再創作《螞蟻的日記》、《蝴蝶的日記》、《我的日記》……大家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文本,有的負責繪畫,完工後把他們的作品張貼在教室裏,舉行一次閲讀品評會,讓孩子互相交流,評選最佳繪本,從而激發孩子的創作慾望,也有效地運用畫面培養了能力。

繪本教學心得 篇16

課堂上,孩子們對英語課堂的喜愛程度是比較高的,尤其體現在課堂上的遊戲環節。除了遊戲環節,孩子們還對英語哪些方面有興趣呢?在英語的學習資料中,有哪些資料可以吸引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呢?《英語課程標準》也指出,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國小階段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可見,孩子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是何等的重要!在教學中,我嘗試穿插英語繪本故事教學,能否很好的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在我的印象裏,繪本是一般意義上,寫給孩子的,帶精美插圖的書。經過初步的瞭解和翻閲資料,原來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敍述一個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讀本,通過精美的繪畫和簡短的文字,互動來説故事的一門藝術。在繪本中,圖畫不再是點綴,而是圖書的命脈,甚至有些繪本一個字也沒有,只有繪畫來講故事。繪本具有非常強調情緒和主題的連續性,在短短的幾頁之內,形成一個連續的視覺影像。繪本的作者和繪畫者,猶如電影裏的編導和導演,他們必須在有限的篇幅裏,把故事講得既好看又清晰、生動。一本優秀的圖畫書,可以讓不認識字的孩子,“讀、悟”出其中的意思。總之,英語繪本是指用英語來講述的繪本。

為此,我翻閲了中文版的《猜猜我有多愛你》、《爺爺一定有辦法》等中文繪本,英文版繪本更多地翻閲了《機靈狗》、《有趣的字母》、培生系列幼兒英語讀物等。我發現了繪本的語言具有形象性、重複性及簡潔性的特點。

可能由於繪本是給孩子們看的緣故吧,裏面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和複雜的句型,基本簡單的句型在故事裏的復現率很高,句子也基本遵循押韻的方式展開。例如:《機靈狗》stage 1中book38 Queen on a Quilt,課文的梗概是一位坐在墊子上的女王與一隻愛説嘎嘎的鴨子的故事。

“A queen on a quilt. A duck on a quilt.”

“Quack.”said the duck.

“Quiet.”said the queen.

“Quack.”said the duck.

“Quiet.”said the queen.

故事的最後,這位文靜的女王帶上了耳機,任由鴨子嘎嘎地叫。

簡單的句型,有趣的故事情節,學生能更容易掌握英語詞句與發音的特性,這給孩子們掌握運用核心句型提供了良好的語言支架。

具體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讓孩子有效地閲讀英語讀物?中文大環境下,如何讓孩子對英語讀物感興趣呢?這有待深入地探討!

繪本教學心得 篇17

自從參加工作以後很少有時間可以學習,這次遠程研修培訓的機會很難得,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不僅開闊了我的教學視野,也豐富了我的教學手段,同時認識到自己以前在教學中的缺陷和不足,收穫頗多。

一、首先了解到了繪本的定義:

1、“繪本”一詞來自日本,英文名稱為“Picture Book”,指的是文字與圖畫相輔相成的,通過兩種媒介的互動來講述故事,表達特定情感、主題的讀本。繪本不僅是講故事,學知識,而且可以全面幫助孩子建構精神,培養多元智能。它的介入,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語言知識,能夠提供給孩子學習英語的真實生活情境和豐富的詞彙,能協助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而其中很多優質的繪本來自英語國家,讓孩子通過閲讀英文繪本感受到英語語言的原味。

2、英語繪本閲讀”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英語閲讀水平,利用所能找到的英語繪本書籍和網絡材料,進行選擇與分級,並結合各課時的教學設計,通過將教材內容與繪本材料進行有機整合,讓學生能閲讀到那些原汁原味的英語繪本材料,來提高學生的英語閲讀興趣和閲讀能力。

二、瞭解了國小英語閲讀的目的

閲讀對於學習者來説,既是目的又是一種手段。因為,作為人,閲讀一篇文章或一本書首先是為了獲取信息,而作為國小英語的教學,又是希望通過閲讀幫助學生學英語,通過閲讀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字詞句,發展聽説讀寫的能力。所以英語閲讀教學的目的與英語閲讀的目的有所不同。國小英語閲讀教學是培養學生聽、説、讀、寫四項技能的綜合能力。

三、閲讀教學策略

1、閲讀前——擴充背景知識,如觀察課文插圖,展開想象。在國小英語教材中,出現有大量的課文插圖,它們是一種潛在的文化背景知識,也是對課文內容的一種概括,是一篇文章主題意義的直觀表現。因此,觀察課文插圖,展開想象,進行看圖説話,能很快幫助學生去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搞懂語篇中所藴涵着的`主要意思。

2、英語繪本閲讀中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知識的獲得,還是智力的開發和能力的發展;都必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不斷探究。教師無法代替學生讀書,也無法代替學生分析思考,因此,我覺得在閲讀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閲讀、思考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掌握閲讀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保證學生足夠的自主探究時間;其次,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再次,逐步滲透難點詞、短語;接着;感知——理解——運用;最後,整體理解。

3、閲讀後——語篇的有效延伸

國小生閲讀能力的提高雖然主要依靠課內閲讀,但不能僅僅滿足於此。課內閲讀是基礎,課外延伸是補充。實踐經驗證明,課外閲讀不但能促進學生英語閲讀理解能力的提高,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英語綜合技能的發展。

(1)選擇生活化的拓展語篇

(2)帶着任務閲讀

(3)閲讀結果的反饋

總之,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知道自己教學經驗還不夠充足,此次的培訓學習讓我受益匪淺,今後,我還會不斷學習,尋求更好的教育教學方法,讓自己在教學上不斷提高,不斷進步。

繪本教學心得 篇18

“繪本教學”是當今幼兒園中較為流行與推崇的一種課程。在經歷了多多少少的幾次相關“繪本教學”的專題培訓,學期初參與了區“早期閲讀”優質課的評比,再到觀摩園內為期一週的 “繪本教學”展示課,讓我多少對“繪本”、“繪本教學”、“早期閲讀”等相關概念有了較粗淺的認識。

首先,繪本教學屬於語言教學領域的範疇,是兒童讀物教學的一種,這也剛好對應了“繪本教學”與“故事教學”的相似性。但“繪本教學”與一般意義上的“故事教學”卻有着本質上的區別。

“繪本教學”是以繪本為載體,借用課堂,在師幼有效地互動中,共同解讀對畫面的理解,從而在腦海中建構一個完整的故事,它是建立在欣賞畫面的基礎上的。因此,教會孩子會看、會用正確的方法看是繪本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它的長遠目標就是培養幼兒的自主閲讀能力。它與“繪本”(圖畫書)是相依相存的。而我們一般意義上的“故事教學”則側重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從中讓幼兒感悟一些簡單的道理。

那麼,真正有效地繪本教學到底該怎麼上?繪本教學中我們更應關注什麼?為什麼我們的“繪本教學”會像是“看圖講述”或是“故事教學”?我們的問題出在哪?通過幼兒園中“繪本教學”展示課的觀摩,讓我對以上問題有了些粗略的想法與思考。

1.教師的教育理念

執教的教師在上課前應對教學活動有一個清晰地定位,今天我上的是“繪本教學”,開展的是早期閲讀。早期閲讀的大宗旨在於培養幼兒對閲讀的興趣以及良好閲讀習慣的形成。在這裏“興趣”、“習慣”是關鍵詞。因此,在課堂上提供充裕的時間,創設幼兒人手一本小書、自主閲讀的機會,積極營造閲讀的氛圍,並對幼兒的閲讀習慣提供正確的示範,作出相應的要求。

2.提問的設計

繪本教學中教師提問的設計應是引導幼兒去關注畫面,通過仔細觀察每一張畫面,從而去理解繪本所要表達的那個故事內容。簡單一點地説,就是這個故事是孩子自己看出來的,而不是老師直接講述給幼兒聽的。因此,教師所設計的問題一開始應是開放式的,不應有太強的指向性,不然就會束縛孩子的思維。如:你看到了什麼?你最喜歡畫面裏的哪個部分?你覺得這張畫面上講了什麼意思?你從這張畫面上看懂了什麼?……然後根據幼兒的現場回答,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地追問:你為什麼這樣説?從哪裏看出他很不高興?……引導幼兒關注畫面的細節,深入理解畫面所要表達的意思。

3.教學的模式

學前期的孩子年齡小,自主能力差,需要教師恰時、恰當的正確引領。因此,我覺得“繪本教學”中的閲讀方式應是集體閲讀與自主閲讀相結合,逐頁閲讀、多頁閲讀、完整閲讀相融合的,這樣才能使孩子在老師的半推半放的教學策略中,逐漸學習自主閲讀。

繪本教學心得 篇19

繪本能夠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繪本是一本色彩與圖片極其豐富的作品,他給了孩子們強烈的視覺感受。其次繪本是一本看似故事簡單異懂,卻又包涵着一個深刻道理的童話書。再次繪本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不僅孩子們可以看圖猜測故事內容,也對文字有了更深的認識。

一、教師要走進繪本,挖掘繪本的內涵。

在繪本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幼兒的引導者和討論者,所以我們一定要仔細鑽研教材才能更好的展開教學活動。繪本就像一部電影,她所包含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因此,要開展一個繪本教學活動,有時會有些難度。

在《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書中,從小兔子和兔媽媽的對話中,表達了媽媽對孩子的那種深厚的愛,讓人感動不已,也會讓孩子情不自禁的想要抱住媽媽。作家以簡單卻豐富的畫面講述了生活的哲理。我們要仔細的反覆閲讀才會感受到作者幽默話語中温馨的母愛。

在繪本活動中,因為她的點面涵蓋的過於多,往往在一個活動中,我們究竟怎樣去開展,非常需要教師對繪本瞭解透了,自己真正的走了進去,對繪本有了很多自己的感觸,這樣才能把自己認為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那部分帶給幼兒一起分享。甚至包括分享的過程是如何組織的。

剛開始接觸《幸福的大桌子》這樣的繪本,第一個反應就是很難,這是日本作家描述的家庭的温情,會覺得與我們的孩子的生活實際相隔很遠。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身子女,很難理解這個意思。但這個繪本所展現的親情與美好,會讓很多人感動,有深刻的教育價值,那麼怎麼入手,孩子們才會感受到繪本所要表達的意義呢?當我看了應彩雲老師的繪本教學後,覺得原本很難的教學活動,在應老師的教學過程中非常輕鬆,應老師從職業入手,當孩子們發現兔子先生和兔子太太培養的子女,有各種各樣讓人羨慕的工作,那麼了不起,從而去感受,父母對於孩子們的愛與培養,再到第三代。應老師在整個活動中都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點,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活動。如果教師對繪本不瞭解透徹,是很難有線索去展開繪本的教學。因為有的繪本,線索很多,而且很難,因此,我覺得要更好的展開繪本教學活動,首先教師一定要很深刻的去挖掘繪本內涵。

二、教師要注重教育機智,開展有效的提問。

陶行知説得好:“發明千千問,起點在一問。” 所以教師的提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在《新綱要》中也提出:進行適當的設疑發問有明顯的作用,它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迅速指向老師的預期目標,並激發學習新知的興趣,培養積極探索的精神。”因此合理的設疑是有效進行繪本閲讀活動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教師在設計教案時就要仔細斟酌,提出有效的問題,可以是發散式的也可以是有指向性的問題,但關鍵是要激發幼兒的思考,為進行有效的閲讀服務。

比如在故事《貪吃蘋果的鼠小弟》中,以簡單的故事情節來講述,構圖清晰。我們先出示封面,讓孩子説説封面上有誰?它想幹什麼?誰會吃到樹上的蘋果呢?讓孩子猜想後再進行故事講述。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已經給予了幼兒想象的空間,接着讓幼兒感受故事,體會繪本獨特的魅力。

繪本《母雞蘿絲去散步》呈現在畫面上的是母雞蘿絲平淡無奇的散步過程,而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是狐狸想抓蘿絲卻一直遭遇倒黴,惹人發笑的故事情節。也正是那隻醜態百出的狐狸引得孩子們笑聲不斷,在繪本的閲讀中體驗了快樂。這本繪本一開始出示圖書,讓幼兒觀察封面,猜測母雞蘿絲散步時發生了什麼事。孩子們也能在觀察中發現細節“母雞為什麼眯着眼睛?”而正是教師提出的問題才更會引起孩子們的共鳴,讓他們有了討論、交流的聚焦點,真正體現了師幼、幼幼互動的意義,同時也促進了孩子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幼兒以豐富的想象力猜測,而故事則以豐富精彩的畫面講述了一個幽默、風趣的故事。

三、教師要注重培養幼兒的自主閲讀,培養幼兒的閲讀興趣。

教師如何培養幼兒自主閲讀呢?幼兒作為閲讀的主人,應讓幼兒在前,教師在後,在互動與引領中,讓幼兒漸漸的去感悟繪本。由於孩子的天性,當他們看見畫面時,往往會有一些表達。但是我們教師往往會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對幼兒進行提問。可是,孩子在觀察畫面後會發現很多,比如畫面的色彩、動物的表情、特別是一些吸引幼孩子的情節等,這時他們就會用語言表達出來,其實這時正好是教師發現孩子們理解程度的最佳時機。我們不能以固定的教案去束縛孩子們,要讓她們學會自主閲讀,讓他們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如繪本《大衞,不可以》,首先是因為故事內容很貼近幼兒的生活,大衞他叛逆、調皮,有着孩子的天真。這樣的角色可以引起孩子的共鳴,繼而就產生想説的慾望。另外這繪本中還隱含着一些深刻的內涵可以讓孩子去發現去了解,讓孩子體會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和寬容。

活動中我們先以幼兒的自主閲讀導入,讓幼兒先説説你自己喜歡的一頁。這種閲讀方式不同,是從幼兒的興趣點入手,幼兒掌握着主動權,幼兒的興趣自然就有了。這樣讓幼兒看看説説的方式,改變了幼兒被動接受的過程,孩子自然就會有興趣。而且在孩子們看看説説自己喜歡的那一頁的過程中自然就把書的大概內容瞭解了。孩子們學的輕鬆,老師也教的輕鬆。另外教學中教師經常把一個個問題提出來,讓孩子猜測,孩子樂在其中。如:大衞做了什麼?媽媽又怎麼樣的?讓孩子帶着問題有思考的去看,提高了閲讀的效率。

繪本《蚯蚓日記》,畫面豐滿而且富有情趣,文字穿插較少,我們充分利用畫面讓孩子進行猜想,蚯蚓在幹什麼?蚯蚓會發生什麼事情?等等,讓孩子們大膽的表述自己的猜測,當我們把答案告訴他們時,猜對的孩子會高興得跳起來,體驗到成功的快感,更加激起孩子閲讀的熱情。

在繪本教學中,在與幼兒分享繪本的過程中,我相信,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其實是更多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本着讓幼兒成為閲讀主人的態度去開展。讓幼兒真正的走進繪本,真正的感悟繪本,並在繪本中獲得成長。

繪本教學心得 篇20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為:引導低年級學生學會欣賞繪本中的豐富圖片、感受繪本中優美的語言、想象繪本中出人意料的情節、體驗繪本中美好的情感。

(一)賞圖——感受形象之美

繪本主要是用圖來説話,一本繪本由幾十頁畫面組成,從封面、扉頁到正文及封底,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整體,彷彿是一部精彩的電影短片。一本好的繪本上的圖畫設計拓展了文字的描述,使故事更加豐富、生動、形象,即使是一個不識字的孩子,單靠“讀”圖畫,也可以讀出個大概來,因此,在開展繪本閲讀時,我們要特別注重引導孩子欣賞繪本上的圖畫以及多有的細節。

1.欣賞封面(包括腰封)。無論什麼書,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如《風到哪裏去了》封面上月亮、羣山、小鳥、房屋、雨點代表了世間萬物,由封面中的圖畫猜想故事,讓課堂更加形象生動。

2.欣賞環襯。環襯是封面與書芯之間的一張襯紙,很多繪本的環襯上也畫有圖畫,不過你可千萬不要以為它們僅僅是起裝飾作用的圖案而馬上一翻而過,實際上,繪本的環襯不但與正文的故事息息相關,有時還會提升主題。例如《花點點和鱗片片》環襯是許多不同條紋和顏色的襪子,左右可以找尋配對的那隻;又如《爺爺一定有辦法》環襯是那條神奇的毯子,上面佈滿了閃爍的星星,就如爺爺無窮的智慧一般。

3.欣賞會講故事的扉頁。扉頁就是環襯之後、書芯之前的一頁,上面一般寫着書名和作者的名字,還有一些相關的小圖片。扉頁不僅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不僅僅是告訴你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它包含着豐富的信息,有時還會講故事。如《活了一萬次的貓》扉頁的虎斑貓與封面略有不同,彷彿在告訴着什麼。又如《猜猜我有多愛你》扉頁圖畫暗示着大小兔子快樂玩耍,在精神得到滿足後才有了下面小兔的提問。

4.欣賞正文圖片。每一個孩子都是讀圖畫的天才,只要故事在圖畫上表現出來,那麼孩子的眼睛就會發現它們。他們能發現畫家沒有發現的破綻,能讀出成人料想不到的意思。在繪本閲讀的過程中應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感受,鼓勵他們將自己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讓孩子也自然地融入到故事中去。如《猜猜我有多愛你》中,當翻過第一頁,會看到三幅充滿動感的圖——大栗色兔子揹着小栗色兔子揚起了後腿,準備起跳,猛地往斜上方一竄……這其實是一個連貫的起跳動作——這一跳,兩隻兔子就跳到了後面的正文中。於是,能看到小兔子緊緊抓住了大兔子的長耳朵,聽到他問媽媽:“猜猜我有多愛你?”孩子們看到這樣富有動感的畫面,一定會很興奮,爭相模仿兔子的動作,能非常快樂地感受着。

5.欣賞並未結束的封底。合上一本繪本時,繪本的故事就已經講完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有的繪本,就是把故事的結尾延續到了封底上,為孩子們想象留下了空間。因此繪本的封底不容錯過。封底很有“看頭”——大部分與封面相呼應,有的甚至需要與封面連在一起欣賞討論,有的則是故事的結尾與延續。如《神奇的藍色水桶》草地上遺留下來的充氣鯨魚,《失落的一角》抬頭期盼的一角等。

(二)讀文——體會語言魅力

繪本的正文是由教師讀給孩子聽,還是放手讓認識了幾個字的孩子們自己去讀呢?繪本閲讀的推廣者們建議:教師得先為兒童讀故事。因為繪本是通過優美的語言和圖畫表現出來的,當教師把繪本所表現的最好的語言用自己的聲音,用自己的感受來講述時,這種快樂、喜悦和美感才會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繪本的體驗會永遠地留在孩子的記憶當中。對孩子而言,聽別人朗讀故事是一件輕鬆沒有壓力的事。在這個傾聽與欣賞的過程中,孩子自然而然的瞭解書寫方式,認識生字新詞,並熟悉語法。朗讀故事給孩子聽,也等於提供孩子欣賞創作風格,瞭解情節鋪陳,認同成功角色的機會,這對於引發孩子的閲讀興趣有很大的幫助。當孩子傾聽故事的機會越多,其生活經驗與知識領域自然隨之擴展,影響所及,形成個人的思考與判斷。因此,我們每次都要努力用聲情並茂的朗讀,打動學生。在朗讀中,讀讀聽聽,給予孩子充分時間,使故事內容在孩子腦中形成一幅畫,並於繪本上的圖畫相逢、互補。

在教師示範朗讀後,要逐步引導學生與教師共讀,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讓孩子自主選擇繪本中自己特別喜歡的句段與畫面自我賞讀,受到文學語言的薰陶,積累文學的語言。

如在《猜猜我有多愛你》的繪本閲讀教學中,大兔子的語言一直和小兔子一樣,相同的話,出自不同的人物,展示了大兔子的一片童心,同時構成了文本語言的節奏美。可以請老師先讀小兔子對媽媽説的話——我愛你有這麼多!看圖後,師生共同讀兔媽媽的話——我愛你有這麼多。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範讀第二段小兔子的話:“我的手舉得有多高就有多愛你!”讓學生單獨讀兔媽媽的話:“我的手舉得有多高就有多愛你!”通過聽教師讀,師生共讀以及自己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感受語言,積累語言,同時學會運用這樣的語言。

(三)想象——擦亮思維火花

“能從一本書中發掘豐富絢爛的世界完全有賴於讀者的想象力,而圖畫書就是培養孩子的想象力的啟蒙工具。”想象是繪本的特質,想象也是繪本閲讀的重要方法。繪本故事情節不斷髮展變化,有的地方能猜得到,有的地方卻出人意料。因此,在繪本閲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還要引領學生在“傾聽”“欣賞”中放飛想象,學會閲讀。

1、創設情境,展開想象

在繪本教學中,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想象,可以引導學生進入繪本所描繪的生活與情感世界,激發學生説出自己的感悟和體驗,從而實現學生個性化的閲讀實踐。

2、定格畫面,啟發想象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説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因此,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結合文字欣賞畫面,利用圖畫內容的不確定性和可擴展性,啟發學生想象和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故事,從而深化對繪本主題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指導學生看圖想象時要有所選擇和側重,不能每幅圖都像挖掘隧道一樣讓學生想象、表達。否則,不僅會影響閲讀效率,而且還會使學生產生畏難心理。久而久之,學生閲讀繪本的興趣也會消失。

3、預留空白,引導想象

繪本閲讀提倡“不講完”。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想象故事結局;也可以採用“漏講一個片斷”的方法鍛鍊學生“傾聽”的能力;還可以在情節發展的關鍵地方適當停頓,預留一定的“空白”,巧妙激發學生猜想後面的情節。總之,方法多種多樣,目的都是積極發揮想象的力量,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4、仿寫創編,促生想象

葉聖陶先生説:“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繪本閲讀也不例外。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學習目標,結合教學進程,引導學生進行仿寫或創編,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

5、鏈接生活,豐富想象

繪本是一種空靈的精神演示,藴含着豐富的知識、情感、人生哲理,幾乎涵蓋了學生生活、成長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師應因勢利導,引領學生不斷觀察生活,展開想象,使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有機整合,為繪本閲讀注入新鮮的活力。

(四)體驗——構築生命夢想

有着精妙圖文的繪本似乎在敍述着孩子們自己的成長曆程,講述孩子們經常夢想的事情,經典的繪本故事彷彿給孩子插上了飛翔的翅膀,任憑他們徜徉在童年的快樂王國。繪本的價值和魅力在於:它沒有一句教條,卻能滿足孩子成長的需要;沒有一絲説理,卻能啟發孩子的深入思考;沒有一點喧鬧,卻能激起孩子的會心大笑;在繪本閲讀中讓“孩子像個孩子”。正如美國詩人惠特曼一首詩中所説:“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通過繪本閲讀,兒童不斷進行着情感的體驗,憑藉着閲讀,情感得到了提高和昇華。在孩子的世界裏,在輕鬆愉快的閲讀中,埋下影響終身的良好情感。

如讀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時可以讓孩子們猜猜,大兔子聽到小兔子説自己對媽媽的愛友自己張開的手那麼大,有自己跳得那麼高時,兔媽媽對怎麼回答?在讀完故事後問問孩子:“換成是你,你想對誰説猜猜我有多愛你?你會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呢?”通過角色替換,孩子們應該很自然地以主人公的身份進入了這個充滿愛的故事,想到了自己的媽媽,想到了媽媽對自己的愛。而後,可以帶領孩子們感受大兔子充滿愛意的一系列動作:輕輕放在葉子鋪成的牀上,親吻小兔子,睡在小兔子的旁邊,充滿愛意地説:“我愛你一直到月亮上,再從月亮上回到這裏來。”教師可以提問:“究竟是大兔子更愛小兔子一些,還是小兔子多愛大兔子一些?”引發孩子思考,體會媽媽對孩子濃濃的愛,通過討論,學生可以知道大兔子每個充滿愛的動作,每句充滿愛的話語,每次充滿愛意的神情就是偉大母愛的表現,聯繫生活,媽媽給予的愛實在太多太多,孩子感恩的情感通過體驗也能得到昇華。

當閲讀把快樂帶給兒童時,就把無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財富帶給了他們,就為他們建造起了自己的精神空間與心靈家園。兒童在於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着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裏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昇華境界,健全人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63xmg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