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通用30篇)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通用30篇)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

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__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採集中,張富清的事蹟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重現在人們面前。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通用30篇)

心有信仰,行有力量

這位90多歲的老人,歷經風雨,遭受困厄,仍舊甘守清苦,深藏功名,不矜不伐。

“共產黨處處都是為人民辦事的,為國家昌盛辦事的。只有跟着共產黨,進一步受黨的教育,使自己為黨、為人民做點工作。”

今年95歲的老革命、老黨員、老幹部張富清,這樣講述着自己的入黨初心。

在硝煙瀰漫、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張富清捨生忘死,只要部隊一有突擊任務,就報名參加。翻城牆、繳機槍、炸碉堡……越是艱險,越要向前。敵人的子彈和彈片,掀起過他的頭皮,灼燒過他的腋下,撞碎過他的牙齒,但擊不穿他為人民求解放的信念。

在看不見硝煙的建設和改革年代,張富清公忠體國,響應組織號召,脱下軍裝,收起獎章,直奔當時湖北最艱苦、最邊遠的恩施來鳳,一干就是三十年。

時局艱難時,他以身垂範,動員妻子下崗;忠孝兩難全時,他堅守崗位,沒奔母喪成為畢生遺憾;改革開放時,他殫精竭慮,破除陳規桎梏……在同事眼裏,他勤勞肯幹,任勞任怨,不矜不伐。

或許在一般人看來,為國浴血奮戰、九死一生的老革命,忘我工作、公私分明的老幹部,應該好好歇一歇。

工作上離休了的張富清,在思想政治上沒有離休。他時刻銘記着自己老黨員的身份。

當他認為自己不能再為國家貢獻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少索取。88歲截肢的他,拒絕在輪椅上被照料,靠着一條腿和假肢、支架重新站了起來;白內障手術期間,明明可以給自己安一個好的晶體,他卻選了最便宜的一款。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張富清的偉岸,不止在少年從戎時屢立戰功,也在中年轉業後恪盡職守,還在晚年離休間奮進不息。

張富清曾説,戰場上決定勝敗的關鍵是信仰和意志。

的確,在人生的征途上,因為信仰,他也一往無前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

一位英雄,一份初心,向老英雄致敬!

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增強黨性上,切實堅定政治忠誠、涵養政治擔當、提升政治能力,書寫更加堅定的來鳳自信;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服務人民裏,

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具體工作中,黨員幹部要始終挺身在前,自覺對標對錶,真抓實幹,務實進取,普通羣眾要牢固樹立“來鳳命運共同體”意識,牢固樹立主人翁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打造來鳳品牌;要把向張富清同志學習落實到正己修身處,始終堅持嚴以用權、嚴以修身、堅持嚴以治家,爭做新時代楷模。

張富清老人是我們身邊的英雄,是我們不斷學習的榜樣,他的先進事蹟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更加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我們必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堅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實幹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爭做新時代先鋒。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3

在20__年底退役軍人信息採集中,張富清的事蹟被發現。今年95歲的老黨員張富清是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張富清同志他用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的奉獻。

基層幹部,我們要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學習他保家衞國、堅守崗位的英勇作為;學習他吃苦耐勞、紮根基層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嚴於律己、淡泊名利的精神。

“犧牲的戰友沒機會向組織提任何要求,我有什麼資格顯擺戰功。”這是張富清同志在採訪中説的話,他的話值得我們反思,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是不是存在過多的的追求名和利,而一時遺忘了初心和使命,丟失了公僕情。心繫羣眾、服務人民,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貫徹一生,在工作中親民愛民,為羣眾解決眼前的問題,把人民羣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心繫國家,把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敢為同危害國家事業的敵對勢力鬥爭,為國家事業無限奮鬥。心繫工作,發揚鋭意改革、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端正紮根基層、勤奮敬業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切實在工作中發揮自己的力量,確保擔當作為。

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做奉獻有為的幹部;以張富清同志為榜樣,守住初心、牢記使命。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4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蹟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衞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

在張富清身上,集中體現了“奉獻精神”。奉獻是張富清的靈魂,張富清是奉獻精神的使者。新時代,我們要學習張富清奉獻精神。

學習張富清一輩子堅守初心的奉獻精神。革命戰爭年代,勇敢衝鋒;和平時期,不怕偏遠。初心在心,始終如一,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永遠是奉獻、奉獻、再奉獻。深藏功名,堅守奉獻,這就是新時代我們奔跑者應該具備的精神,奔跑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人民,為了國家,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精神是奔跑的營養,奔跑有奉獻,奔跑有力量,有速度。新時代,我們都在奔跑,我們應該用奉獻精神去奔跑,奔跑出一個輝煌的成績。

學習張富清不改本色的奉獻精神。不論是在戰場,還是在地方,張富清始終保持着一個英雄的本色,對黨忠誠,對人民忠誠,沒有任何個人的名利,甚至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這種本色很淳樸,很潔白,沒有任何私慾,沒有任何功利。這樣的英雄本色最偉大,最可貴。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英雄本色,才能創造中華民族偉大成就的色彩斑斕。我們從張富清身上看到了生活中的無數“活雷鋒”,看到了我國國防科技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這些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是中華民族力量的源泉,是中華民族追夢的強大能量。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5

27月底,飛行部重慶直屬中隊組織參加了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先進事蹟報告會,中隊認真總結領會劉傳健機長先進事蹟的精神和啟示,結合當前飛行部飛行作風整頓研討活動 “三個論壇”:大中隊長談管理作風、基層書記談隊伍建設、飛行作風大家談,進行了心得撰寫。中隊整理篩選一批好的文章供分享交流,從而進一步錘鍊飛行作風,夯實安全基礎。

20xx年5月14日,3U8633次航班從重慶前往拉薩的途中,突遇前擋風玻璃脱落。在這飛機已經失控的危難之際,機長劉傳健憑藉自己的過硬本領和豐富經驗,採用全手動操作完成飛機迫降任務,安全着陸於成都雙流機場。此次成功迫降創造了世界航空史的奇蹟,我們必須感謝這位飛行英雄劉傳健,正是他在關鍵時刻的冷靜、沉着和高度的責任感挽救了機上100多乘客的生命。

我有幸參加了劉傳健機長先進事蹟報告會,見到了英雄本人,説實話跟照片上區別不大,就是一個普通人,沒有在電視上看到英雄的那種激動的感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做了一件讓世界都感動的英雄事蹟,將全機100餘人平安送回地面。讓我意識到這樣一個道理,所有的英雄都是普通人,普通人都能成為一個偉大的人。

軍旅生涯塑造堅強意志。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劉傳健機長在成為民航飛行員之前曾經是我國空軍第二飛行學院的一名教官,他早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空軍第二飛行學院,成為了一名空軍的飛行戰士。十幾年的軍旅生涯,常年進行軍事化鍛鍊使得劉傳健具有鋼鐵般的軍人氣節。而在此次飛行過程中的突發情況,劉傳健的軍人作風恰恰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當在9000多米高的高空中飛機的擋風玻璃脱落意味着駕駛艙所有人將處於零下40攝氏度的高速行駛過程中。這樣的環境條件下,人會嚴重缺氧,正常人不到兩分鐘就會暈厥甚至休克。而劉傳健卻在這樣的情況下,身體沒有出現任何異常,圓滿完成各項手動的飛行操作,成功迫降安全着陸。可以説軍旅生涯讓劉傳健得到人生最好的洗禮和磨練,堅強的意志讓劉傳健能夠遊刃有餘地完成此次緊急迫降任務。

勤學苦練做到精益求精。古人云: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劉傳健機長一直以來堅持不斷地訓練,不斷地發現問題然後不斷地改進並提高。他在以前的學習中就多次對高空出現緊急故障情況下的操作進行過多次的訓練。一次次的特殊訓練,讓劉傳健能夠從容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他在走上工作崗位後,仍然堅持學習不斷地總結,在工作上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據他的妻子講,他每次飛行結束回到家中,都還要回想下自己在飛行過程中有哪些進步,還有哪些缺陷。在一次次地飛行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取長補短。他一生對飛行事業情有獨鍾,因此他離開部隊後踏上了民航飛機,成為了一名民航機長。但他仍然不斷進取,正是他的勤學苦練掌握了過人的本領,在高空飛行飛機出現故障的時候,憑着自己的經驗,冷靜從容應對,成就了此次世界奇蹟。

高度負責成就英雄壯舉。托爾斯泰曾經説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成功迫降雙流機場之後,劉傳健機長並沒有閒着,他很快召集了此次航班的機組人員召開了新聞發佈會。在此次會上,他一再感謝機組其他人員的支持和配合,他也感謝機上的乘客對他的信任。當新聞發佈會結束後,他接受採訪時被問到,發生緊急情況時,他感到害怕嗎?首先想到什麼?平時訓練時候經歷過這樣的情況嗎?他説,他並沒有來得及害怕,僅僅想的是如何手動操作,如何安全降落,保障乘客的安全。平時雖然也進行過類似的訓練,但是像這樣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當然自己心裏並沒有慌亂,而且非常有信心有能力處理好這樣的事故。他自己説,這條航線他已經飛了上百次了,對於航線的情況已經瞭然於胸。這些話看似非常的平凡,但是,我們不難看出,在危難之際能夠如此鎮靜沉着,心裏想的是乘客的安危。正是有了這樣的機長,正是有這樣默默付出的乘務人員,才能讓我們的航空飛行安全有保障,讓我們的乘客放心乘坐方便快捷的飛機。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得不讓人覺得劉傳健配得上飛行英雄。

作為航空公司的一員,保障飛行安全是整個民航業一致的追求,我們要向劉機長學習。

一是要學習他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擔當精神。劉機長視乘客為家人,為了避免乘客和機組成員受到進一步的傷害,在聽覺完全失靈的情況下,靠自己的毅力操控飛機,將全機100餘人平安送回地面。

二是要學習他刻苦訓練、業務精湛的“工匠精神”。劉機長平時嚴格模擬訓練,培養出高超技術水平和職業素養,在千鈞一髮的死亡線上,憑藉嫻熟的飛機操作技能以及豐富的飛行經驗讓飛機緊急備降,成功挽救了全機人員。

三是要學習他臨危不懼、沉着果敢的“戰鬥精神”。在極端的條件下,劉機長沉着冷靜、處變不驚、處理妥當,與機組人員和地面保障單位密切配合,憑着超人的膽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駕駛飛機成功備降,轉危為安。

劉傳健是凡人,他只是做了自己作為一名飛行員該做的一切;劉傳健是好人,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在危難之際仍然想着飛機上許多乘客的安危;劉傳健是英雄,他的冷靜沉着、過硬飛行本領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成就了航空飛行的壯舉。劉傳健的事蹟已經過去了,他仍然將繼續駕駛着飛機翱翔在祖國的藍天。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還有許許多多默默無聞的“劉傳健”也以自己的豪邁熱情投入到航空飛行事業中去,為我國的民航飛行安全保駕護航,成為我們航空出行的安全衞士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6

20__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向全黨發出了“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號召。這不禁讓人想起最近剛剛發生的一件事情。

廣西百色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一位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碩士生,畢業後本應有更好選擇的她選擇了回到家鄉做駐村扶貧工作,就是這麼一個年僅30歲的基層幹部,在回駐村的路上遭遇山洪,不幸遇難。在印象中最深的是她所説的一句話:不獲全勝,絕不收兵。正是這麼一份“堅守、執着、勇敢”的初心,令所有人都銘記住她的名字,也正是她用生命詮釋了初心如磐、使命如山。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是對本心的篤定、對本源的堅守、對本初的執着;始終,即自始至終、善始善終,就是對初心的矢志不移、對信仰的忠貞不渝、對使命的堅韌不拔。黃文秀的初心和使命是建設家鄉、報答鄉親。而作為一名基層選調生,我的初心便是服務羣眾,紮根基層,不悔青春。黃文秀是百色本地人,當年得到教育扶貧資助就讀於百色祈福高中,研究生畢業以後沒有想着要留在大城市,而是毅然回到了家鄉。百色是全國脱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黃文秀積極響應到基層建功立業的號召,投身到扶貧工作第一線。她堅持以村為家,把扶貧工作當成事業,駐村以後把幾乎所有個人物品都搬到了村裏。即便面臨工作、家庭、生活的壓力,她總是面帶微笑、樂觀開朗、積極向上,作為駐村書記的她是我們基層選調生的楷模,作為大姐姐的她是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們的榜樣。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7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於20__年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蹟敲擊着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看完之後令我們熱淚盈眶,感動中國譜寫了真、善、美的樂章。

你退後,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着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讚!20__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對戰友喊出“你退後,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杜富國的傷情牽動着全國人民的心,人們通過各種形式向他表達慰問。國防部評價説: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捨己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他令我們感動,值得我們永遠尊重。

張渠偉,六年堅守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張渠偉同志自20__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貧困人口脱貧、130個貧困村脱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鬥在攻堅一線。

王繼才、王仕花,守島衞國32年的夫婦。江蘇灌雲縣開山島位於我國黃海前哨,面積僅有兩個足球場大小。1986年,26歲的王繼才接受了守島任務,從此與妻子王仕花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還有其他的感動人物,可能我們並沒有聽過他們的名字,但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作為平凡人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他們是時代的先鋒,他們是時代的楷模,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我們要以榜樣為方向,努力前行,做對社會有益的事。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8

20__年初,寧波市看守所設立艾滋病監區,專門關押犯罪嫌疑人中的艾滋病患者。當時省裏並沒有先例,也無經驗可借鑑,所領導正發愁找誰接手管理時,毛卓雲主動請纓,“你給我6個月時間,管好了我繼續,管不好你另請高明”。

上任前,看守所給毛卓雲買了防護裝備,可以從牙齒“武裝”到腳趾,但毛卓雲堅決不穿,“艾滋病在押人員很敏感,只有‘零距離’接觸,他們才會對你交心。”這些防護裝備一次沒用就進倉庫積灰了。

毛卓雲不打“沒有準備的仗”,他自學了大量艾滋病醫學知識、特殊羣體心理及心理疏導干預方法等,每一次談話、心理疏導,他都將對方的反應、情緒等記錄在冊。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寫了5大本十幾萬字的工作日記,還總結出了艾滋病在押人員管教工作“五心法”。

靠着這套方法,毛卓雲走進了艾滋病在押人員的心裏,“慢慢地,他們不再有對抗情緒,還願意主動跟我聊天了”。不過,危險依然隨時出現。有一次,在押人員王強(化名)突然發狂,這個29歲的小夥子感染艾滋2年,曾因吸毒過量產生幻覺,在大街上持刀行兇,還刺傷了民警。在押期間,他的狀態極不穩定,時不時攻擊醫生和管教民警。眼看他情緒崩潰,齜牙咧嘴想咬人,毛卓雲上前一把抱住了他,輕撫他後背。王強安靜了下來,並從此對毛卓雲打開了心扉,也開始遵守看守所紀律。

毛卓雲的妻子徐愛英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不知道丈夫的“新工作”。某天,她在報紙上讀到一則關於艾滋病監區的報道,裏面寫了一位“毛警官”的事蹟,配圖是毛卓雲的背影照。徐愛英心裏咯噔一下,回家在毛卓雲那裏得到確認後,第一反應就是勸他換崗,“這工作太危險了”。毛卓雲將自己的工作心得和管教方法詳細解説給妻子聽,並再三保證會好好保護自己,徐愛英這才勉強同意。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9

有人説:“只會唱歌跳舞的並不值得全民敬仰,舍已為人的戰士才是我們的全民偶像。”有人説:“不讚網紅不讚星,只贊橙衣英雄。”還有人説:“在這和平年代,橙衣英雄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

3月31日,四川發生森林大火災,大火鋪天蓋地地蔓延,30名消防員孤身入林,與肆虐的大火斗爭。就在這時,突然發生了林火爆燃,原本就勢頭很大的火焰形成了火海,把30名消防員包圍了,使他們與外界失聯……4月1日,確認30名消防員的遺骸全部找到,這也預示着,30名消防員全部都壯烈犧牲。

其中中隊長張浩29歲,而且剛結婚不久,婚後他還來不及享受幸福,就奔赴各個災區,撲滅了一場大火,再去撲滅下一場大火;救了這一座山的村民,再去救下一座山的百姓。張浩生前一直奔赴前線,因為,這是他的使命,而在烈日下,嗮得最多的,正是他的軍裝,他的任務和他的使命。

4月2日夜裏,從高速公路口一直到西昌市殯儀館,站滿了人,當載着30名消防員的遺骸的車隊駛過時,成百上千的人們情不自禁地喊到“英雄英雄!一路走好!”

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奮不顧身地救火了,為什麼他們救火時即使把生命獻出也不在乎?為什麼他們生命的最後時刻也要救人,救火?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要保衞人民,保衞地區,保衞祖國!

祖國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這樣的英雄,有錢凌雲、劉傑、趙萬昆……其中楊科璋在轉移一位一歲小女孩時,不慎踩空,從五樓墜落。在那生命的最後時刻,楊科璋緊緊地把她抱在懷裏。小女孩毫髮無傷而他卻傷重不治。他原本可以把小女孩當墊子而存活下來的,可他沒有這麼做,而是把她緊緊地抱着,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小女孩。正是有成千上萬這樣的捨己救人的英雄,才有了我們現在安逸的生活。

英雄們!感謝你們的捨己救人;感謝你們如守護神一樣保護着我們;感謝你們維護祖國的和諧安定,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敬仰。謝謝你們,穿着橙色戰衣的英雄們!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0

有一種美麗叫“中國女排”,有一種驕傲叫“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里約奧運會,我們見證了“中國女排”的偉大力量。

奧運會倒計時第二天,中國女排經歷了一路坎坷,終於進入了最後與塞爾維亞的金牌爭奪戰。兩隊實力可以説不相上下,所以觀看之前我們就已經做好這將是一場硬仗的心理準備。

上午九點十五分,中國女排上場了,只見她們身穿靚麗的紅黃安踏服,這支平均年齡才只有二十四歲的年輕隊伍士氣高漲。我們的主攻隊員朱婷,她可是目前中國單場得分最高的女排隊員;還有別名為“惠美麗”的中國女排隊長惠若琪,她可是攻防平衡的實力派;身披8號戰袍的張常寧,更是我們中國女排中的“黑馬”,被大家稱作“得分王”……中國女排真是美麗加實力。

比賽開始了,第一局,塞爾維亞的發球來勢洶洶,一下子贏了好幾個,但是,中國女排也馬上進入比賽狀態,特別是我們的攔網能力很強。可最終,塞爾維亞還是贏得了比賽的第一局。

雙方隊員調整了一下狀態,第二局比賽開始了。這一局對我們來説很重要,我在電視機前面咬緊牙默默説:“這局我們一定要贏啊!”果然,第一個球中國女排得分,真是開局大好啊!整個第二局中國女排使盡“洪荒之力”,可以説發球扣球全面開花,最終以25比17贏得第二局。

比賽是五局三勝制,第三局將會是轉折點,如果贏,那中國女排將會信心大增,士氣上升。可兩個隊伍水平太相當了,比分緊緊咬住不放,我的小心臟都快要蹦出來了。不過有驚無險,最後中國隊以兩個球的優勢勝出。

堅持是最好的力量。中國女排越打越猛,越打越默契,終於,中國隊以3比1戰勝了塞爾維亞隊,冠軍獎盃花落中國。此刻,女排姑娘們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流下了喜悦的淚水。是呀,時隔12年,她們又一次為中國奪得這塊寶貴的奧運會金牌,她們是我們的驕傲,是中國的驕傲,更是這個時代的驕傲。

中國女排之所以有今天的勝利,是因為她們一路堅持不懈、頑強拼搏,我想這就是“鐵榔頭”精神。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1

要以文秀同志為楷模,認真學習文秀同志堅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品格、務實為民的責任擔當,紮實做好價格管理本職工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打贏脱貧攻堅,推動價格管理工作上新台階盡最大的努力。

一、學習文秀同志始終聽從黨召喚、服從組織安排的堅定政治立場,把踐行對黨的誓言作為畢生追求。文秀同志**年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就業生活機會,懷着為家鄉建設奮鬥、為羣眾謀發展的初心,毫不猶豫地回到家鄉工作,誓為改變家鄉的面貌播灑汗水,奉獻青春。她克服家庭困難,主動報名前往樂業縣**鎮百坭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黨的脱貧攻堅事業。正如她所説的,“百色是脱貧攻堅的主戰場,面對如此情況,我怎麼還有理由不回來,怎麼還有理由不前往基層擔任第一書記。作為一名黨員,我就必須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投身到祖國和人民羣眾最需要的地方去”。價格管理處全體同志表示,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我們要堅決聽黨的話,始終對黨忠誠,服從組織安排,在祖國和人民羣眾最需要的崗位上紮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踐行對黨的誓言。

二、學習文秀同志忠誠於人民、為民務實的高尚品德和不畏艱難、擔當實幹的優良作風。文秀同志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主動放棄雙休日休息機會,加班加點、任勞任怨,用不到2個月的時間對全村的貧困户開展遍訪工作,全面摸清了貧困狀況。她舍小家顧大家,父親手術住院期間,沒能在身邊照顧,村裏大小事務卻總能找到她忙碌的身影,獲得羣眾的信任和讚譽。價格管理處全體同志表示,作為一名黨員幹部,在事多人少的情況下,我們要以文秀同志這種緊密聯繫羣眾的情懷和擔當奉獻、實幹拼搏的精神為榜樣,在價格管理工作崗位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當好黨委政府和委黨組的參謀助手,為人民羣眾做好價格管理服務工作。

三、學習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根基層、無私奉獻的崇高的精神品格。文秀同志自擔任第一書記以來,始終牢記第一書記的職責使命,不向貧困低頭、不向困難屈服,以不脱貧、決不罷休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毅力帶領羣眾克難攻堅,一步一個腳印抓精準脱貧,推動百坭村脱貧攻堅取得明顯的成效。**年百坭村順利脱貧88户418人,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6.38萬元,實現翻倍增收。她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使百坭村獲得全市**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價格管理處作為都安縣高嶺鎮弄名村脱貧攻堅工作委內對口幫扶牽頭處室,經過近年來各方努力,截止**年未,弄名村共剩餘貧困户112户389人,貧困發生率為14.57%;計劃20__年底實現整村脱貧摘帽,年內脱貧83户333人,爭取把貧困發生率下降為2.1%。現在離20__年底只有4個月了,時間緊、任務重。價格管理處克服困難,於6月20日、7月28日至29日,分別派員到弄名村開展扶貧工作。下一步,我們要加強協調配合,把更多精神投入到脱貧攻堅工作中,全力以赴做好弄名村脱貧攻堅工作。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2

3月30日17時,四川省涼山州木裏縣境內發生森林火災,四川森林消防總隊涼山州支隊指戰員和地方撲火隊員共689人在原始森林展開撲救,期間突發林火爆燃,造成30名撲火隊員不幸殉職。其中27人是涼山州森林消防支隊的消防員,1個80後,24個90後,2個00後。

這個重大、震驚、悲痛的消息觸及了全國人民的心靈,一時間“向英雄致敬!”這句話烙印在了每個人的心底。那是整整30個崇高的生命,更有27名優秀的消防英雄。深深記得,當妻子告訴自己通過“學習強國”看了幾名消防英雄的故事不禁流淚時,筆者問到“有什麼其他收穫嗎”,她久久不語。筆者由衷的想到,請不要只記住傷痛,不能只有感動,傷痛之餘,要學會深刻思考、認真自我反思、繼續砥礪前行,用自己的方式“向英雄致敬!”。

請不要只記住傷痛,還要學會深刻思考。要思考如何避免火災、如何減少突發事件、如何保護公共安全、如何優化應急處理...,人人有責,更是全面參與,只有攜手把這些工作做得更好,帶給我們的傷痛才會最少。要思考消防英雄為什麼總是戰鬥在第一線,為什麼總是把國家財產、民族利益、人民安全放在首位而不怕犧牲,那正是消防英雄用實際行動履行職責、踐行承諾、堅守信仰,是他們捨己為人的付出換來我們的幸福安康,“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消防隊員就是負重那羣人。

請不要只記住傷痛,還要認真自我反思。作為一名工作人員,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履行好了工作職責,比如教師教書育人、醫生救死扶傷、警察除暴安良、服務人民羣眾等許多職責,是否一一做到了最好。作為一名黨員,是否記得入黨誓言,是否能做到“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否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也許很多人都還沒做到或者正在做沒做好,但筆者更多的是想説,要從消防英雄的事蹟反思自己,發掘正能量,鞭策自己慢慢進步,讓每個今天的我都比昨天更優秀。請不要只記住傷痛,還要繼續砥礪前行。傷痛的故事無法忘懷,但可以把傷痛的心情留給昨天,因為我們今天前進的腳步永遠不能停滯。也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還有一些崎嶇坎坷,但一定要堅信我們有能力、有信心、必定會完成這個夢想,因為我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從來都不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向英雄們致敬,要把傷痛留在背後,要自覺擔當工作職責,要真正有所作為,要團結奮進迎接下個挑戰、戰勝下個災難、創造下個奇蹟,共同開創美好明天。請不要只記住傷痛!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3

女排在萬名現場觀眾和億萬電視觀眾的見證下第三次捧起奧運會冠軍獎盃。

里約奧運會上,泳壇少女傅園慧的一句“洪荒之力”,讓國人感受到一股清新之風。而隨着中國女排的登場並且最終摘得金牌,很多國內網友才明白,原來女排精神才是真正的“洪荒之力”,讓我們在激動落淚之後能夠感受到昂揚向上的力量。

“女排精神”是現任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和她那一代的女排隊員用一記接一記的重扣打出來的,用一座接一座的獎盃鑄起來的。但是不可否認,30多年來,中國女排的發展並非順風順水,也曾遇到低谷,經歷失落,但女排姑娘們面對失敗與低潮,永不言棄,奮力爭先。哪怕是遭遇大賽的失利,面對獎牌的旁落,姑娘們仍舊沒有絲毫的懈怠,仍舊用訓練場上的汗水與傷痛告訴自己,也告訴國人,希望的啟明星仍舊懸掛在前方。這次奧運會之旅同樣如此,中國女排開賽之初備受打擊與壓力,但正是不言棄的精神幫助她們走到了最後,也笑到了最後。

任何一項體育運動要想奪冠,都離不開拼搏與奮鬥。女排姑娘們站在奧運最高領獎台上時的風光,我們都看在眼裏,但是她們在日常訓練中所付出的汗水,卻是我們看不見的。而她們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也正是無數個日夜不懈努力和付出的結果。正像郎平所説的,“女排精神一直在,單靠精神不能贏球,還必須技術過硬。”

里約奧運已經結束,“女排精神”所藴含的意義卻早已經超越了體育的範疇,被視為融入各項事業中的寶貴精神財富,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讓我們向女排姑娘們致敬,向團結拼搏、永不言棄的“女排精神”致敬。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4

回國後,他交給接待人員一份希望會見的人員名單,列在第一位的,就是他的老同學——鄧稼先。因為他心中一直盤旋着一個疑問。1964年中國原子彈研製成功,舉國歡騰,但美國學界一直傳言這其中有美國物理學家的幫忙,楊振寧希望好友鄧稼先能親口打破這個傳言。

楊振寧:希望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是中國人自己做出來的。

慎重起見,鄧稼先在請示了周總理後,次日託人轉交給他一封信,十分確定地告訴他,原子彈的成功完全是中國人自主研發。

楊振寧的弟弟 楊振漢:我大哥拆完信以後他就哭了,然後他就跑到了洗手間,整理了以後出來。

楊振寧:這是靈魂深處的一個震盪。當我知道鄧稼先的回答以後,我感情上的衝動不是當時能夠自己控制住的。

楊振寧的激動是有原因的,早在1945年出國前,父親楊武之就曾叮囑他,“每飯勿忘親愛永,有生應感國恩宏”。在美國,讀完博士並正在從事基礎物理研究的楊振寧為了繼續當時的研究工作,沒有像鄧稼先等人那樣1950年就乘船回國,但等他想回的時候,已經回不了了。

楊振寧:我們當時已經想要回來了,但美國的總統杜魯門下了一個命令,説是中國學生在美國得到理科功科博士學位的人,不可以讓他們回國,所以,很多這種人被擋住了。

這一等就是20年。然而,在沒能回國的歲月裏,楊振寧在為華人贏得了巨大的榮譽。1956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稱不守恆”定律,顛覆性地震驚了世界,並在1957年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楊振寧: 我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幫助中國人克服了自己覺得不如外國人這個心理。

楊振寧的成就遠不止此,1954年他和米爾斯教授共同創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理論為粒子物理學提供了基本框架。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翟薈:楊先生的科學貢獻,是人類科學文明的一個寶庫中非常璀璨的一個明珠,可能再過1000年,再過幾千年,我們人類提到我們最重要的對於自然界的認識,還是不可避免要説到楊米爾斯理論。

學術界公認,楊振寧在統計力學、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場論等4個領域擁有13項諾貝爾級別的成就,他用無可辯駁的學術實力,使他背後的“中國”二字越發熠熠生輝。

楊振寧:基本上每一次探親訪問,回國以後都有中情局的人或FBI的人來了解情況。

儘管不斷受到盤查和壓力,楊振寧仍然堅持每年回國一兩次。他跟毛主席、周總理、鄧小平等領導人都多次研討中國教育和科技上存在的問題,主張重視基礎理論的發展。他十分關心新中國的科研力量,1980年,楊振寧在紐約成立了“與中國教育交流委員會”,資助了數百名中國學者去美國學習深造,這些人日後都成為了新中國建設的骨幹力量。

1996年,楊振寧接到了一份協助清華大學創建高等研究中心的邀請。

楊振寧:我從小在清華長大。這個要求我必然答應。

20__年,楊振寧回國定居清華。很長一段時間內,他不僅不領年薪,還將美國的一棟房產捐給清華。20__年,82歲高齡的他,甚至主動為200多個大一新生教了一整個學期的《大學物理》課。他為清華高研院累計籌措資金1億多元,為吸引中國頂尖科學人才傾盡心血。同時,他始終關心中國重大科學工程及科技決策,以一片赤子之心進行諫言和批評,繼續用他的科學精神和學術人格,在中國科學界起着顯著的引領作用。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5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學啟蒙。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北平淪陷。父親因為工作原因南下,杳無音訊。失去了父親的聯繫和經濟來源,葉嘉瑩和母親相依為命,四處避難、艱難度日。她17歲時,母親突發重病,死在求醫回家的路上。

葉嘉瑩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強忍着悲痛料理完母親的後事,她數十天閉門不出,寫下“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字字泣血,句句錐心。幸運的是,在伯父的資助下,葉嘉瑩能夠繼續學習,如願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並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畢業。

畢業後,因才華出眾,葉嘉瑩同時被三所中學聘為國文教師。在此期間,她認識了後來的丈夫趙東蓀,雖然心底毫無波瀾,但看對方為自己來回奔波丟了工作,於心不忍。於是,1948年,葉嘉瑩放棄了北平的工作,跟趙東蓀去往南京結婚。剛到南京不久,局勢便出現動盪。24歲的葉嘉瑩跟隨丈夫來到中國台灣,在彰化女中當教師,並生下大女兒。

當時,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台灣,丈夫含冤入獄,不久後她和女兒也被囚禁起來。等到釋放時,發現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工作。母女倆只能寄宿在親戚家裏,忍受着各種閒言碎語。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來描述那段晦暗心酸的日子:

“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

已歎身無託,翻驚禍有門。

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

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葉嘉瑩一邊在私立女中教書,一邊撫養女兒,有時不得不把女兒帶到課堂上去。整整三年,葉嘉瑩都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痛和旁人的輕蔑。

丈夫好不容易出獄了,性情卻變得暴戾,時不時對着葉嘉瑩拳打腳踢。同時一家人的生計重擔,也全部壓在她身上。她不得不成為獨立撐起家庭的“女強人”,為了老父和兩個讀書的女兒,她辛苦教書維持整個家庭,極盡忍耐。

為了掙錢,她同時在台北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三所學校任教。課業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氣喘,胸口時常隱隱作痛。那是葉嘉瑩一生中最昏暗的時刻,在極端痛苦中,她多次想到自殺。

但憑藉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和骨子裏的堅韌內核,葉嘉瑩最終還是超脱了那份痛苦,從詩詞中找到寄託。無論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負,一站上講台,葉嘉瑩就變得神采飛揚,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6

那一道淒厲的閃電,擊中了四川涼山木裏的枯樹。一瞬間,濃煙滾滾,火焰登時席捲了整片山林。火勢迅速蔓延,生機盎然的森林,變成了人間地獄。

誰捨得讓祖國的大好山河付之一炬?但是,以任何人的力量,都無法阻止這場慘劇。但是,一個人不行,一羣人呢?一個廣大而團結的集體呢?

他們奔赴火海,義無反顧的向這場天災宣戰!消防車是他們的戰車,水管是他們的武器,明知道這是一場希望渺茫,甚至可以説是以卵擊石的戰鬥,但為了守護美麗家園,他們卻選擇了生命中的最美逆行——衝向火場,永不回頭。

都説水火無情,突如其來的風向改變,引發了一場突如其來的爆燃,奪走了30人的生命。當他們被烈火淹沒時,有些人依然無悔。是什麼支撐着他們奮鬥,甚至獻出生命?

是金錢嗎?不,金錢永遠沒有生命重要!

是名譽嗎?不,名譽也不及生命重要!

是信仰!

是堅定的保衞祖國大好河山的信仰;是甘願做和平時代的戰士的信仰;是功成不必有我,建功必須有我的信仰——甚至,消防員這三個偉大的漢字,就是他們的信仰!

回溯歷史,在火災中搬運燃燒的煤氣罐的,是消防員們;在洪水中奮勇救人的,是消防員們;在危難之中解救被困者的,是消防員們......當今社會,我們已經看不到紛飛的戰火,感受不到槍林彈雨,“出生入死”這種詞語,我們已經陌生。但是,消防員們卻依然衝入險境,從死神的刀下挽救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他們,卻常常沒有逃脱死神扼殺。這精神,怎麼不值得讚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消防員的精神再偉大,我們不身體力行的學習,終究還只是空中樓閣,還只是屬於他們的榮耀。所以,我們要把消防員的精神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來。

我們之中,大部分的人將來可能不會成為消防員,其中又有大部分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遇到像森林大火這種生死攸關的情景。所以,有些人錯誤的認為,既然自己絕對不可能面對火場,那麼學習這種精神就毫無用處。這種想法是狹隘的。儘管我們可能不會成為消防員,我們仍要學習這種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精神,因為,你會發現,你,就是撲火者,就是消防員。

他們一生都處在水火之中,在水火不相容之間,你們挺身而出,每一次救火都打着“死”的準備,對於我們來説,你們是天使,救濟人類的天使!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7

我採訪過不少先進事蹟報告會,這次,第一次從台下採訪改成了台前宣講,向大家介紹我認識多時的採訪對象毛卓雲。

老毛的戰場沒有刀光劍影,卻也兇險無比,他的課堂沒有講台話筒,卻也教化心魂。高牆鐵門,是要鎖住邪惡與流毒,卻並不遮擋他將正心正行的光亮照進人性的黑暗。即使這樣的過程,如行走于堅冰,他也要破冰而行。

自從寧波市看守所設立專門的艾滋病犯監區以來,我就想去採訪,想揭開它“神祕的面紗”。直到20__年,才得到許可,走進禁區,也認識了老毛。老毛質樸、健談,平實的語言裏透着鄰家大哥的親和力,給人很強的信任感。在這堅壁高牆中,他像一股暖流,他那並不偉岸的身軀,總是散發着強大的磁場,有一種無形力量。

我們媒體的報道採寫一開始定位在設立艾滋病犯監管的角度。但幾次接觸,我發現這個被大家親切地喚作“老毛”的質樸警官,才更應成為焦點。

老毛是一位警營裏的學者。在12年的工作中,他幾乎每天都要和艾滋病在押人員談心,每次談話和心理疏導後,他都會將對方的心理反應、情緒變化等記錄在冊,因此也積累了大量的心得體會和研究素材,摸索總結出一套獨特而可操作的“五心法”。他五大本十幾萬字的工作筆記,無論從所耗費心血來看,還是作為可資研究的一手資料而言,都彌足珍貴。

老毛也像一位醫者。他用學到的知識首先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做通了身邊相關人士的思想工作。他更在工作中,為每一名監管對象尋找和研製獨門“藥方”。

老毛還是一位師者,對在押人員,既授業又解惑。比如有一批艾滋病犯是文盲和半文盲,老毛就給他們準備了紙筆和課本,還手把手教他們寫字認字,給他們講道理説文化,監室成了文化補習班。

老毛更是一位善者。病犯對老毛如父如兄如師如友的信賴,稱老毛為“毛校長”“毛老師”“毛爸爸”,無疑是因為老毛的善心和善行。無論是擁抱狂躁,安撫哭泣的病犯,還是陪着病犯盡孝,善心和善行總是相輔相成。而每一次接近病犯,都如同接近黑色的魔障啊。

當然,老毛用時間和實踐證明了自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忍者。12年來,監區裏的在押人員一茬茬地換,不換的,是老毛。他很喜歡一句話,“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是專家;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這幾乎是他的座右銘,也是他踐行初志的最佳總結。

老毛無私無畏、坦誠質樸、真心善行,他也正是千千萬萬普通警察砥礪前行的代表。記錄這樣的人民警察是一個記者的責任與使命。我很慶幸,能認識他,用我的筆記錄講述他的故事。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8

要麼勝利晉級,要麼失敗回家。

北京時間8月17日,里約奧運會女子排球1/4決賽結束最後一場比賽,中國女排苦戰五局,終於在“別人家的主場”擊敗了衞冕冠軍巴西女排。

其實,當第一場中國隊以15-25的大比分落敗給巴西隊的時候,相信已經有很多體育評論員、記者打好了“里約奧運,中國三大球全軍覆沒”的腹稿。但是,中國女排沒有放棄,1980年代就成為國人偶像的郎平也沒有放棄——戰鬥到最後一刻。那一扣球的風情,那漂亮的絕地反擊,一分分地咬,一分分把對手逼向死角,最終拼出勝利,這讓每個觀戰的國人熱血沸騰。

在這屆中國隊表現略顯平淡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進入半決賽,甚至比一些項目的奪金更能引爆國人的情緒。

不管結局如何,我們一直都堅信:女排是打不倒的。這種信念,基於女排的傳統,也基於“女排精神”的激勵。跌倒了,女排會爬起來;贏了,還會爭取下一次勝利。

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只要女排贏了,大家想到“女排精神”;而一旦輸了,似乎就忘了“女排精神”,甚至責怪姑娘們沒“女排精神”。到底,今天,我們該如何理解“女排精神”呢?

説到底,“女排精神”不是一兩次勝利,也不是一兩個冠軍就能證明的,它並不是最後的結果,而是一個過程。我們先從被廣泛定義的“女排精神”看看: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這些,每一個都指向平時環節的訓練,一點一滴做起,它是一種動態的、持續性的狀態,而非唯結果論。

進一步看,“女排精神”緣起有它特定的時代背景。上個世紀80年代,百廢待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一種精神支撐,女排的崛起,剛好填補了這一空缺。在經歷了五連冠的同時,“女排精神”慢慢被確定、推廣,被全民接受,這個過程,是從1981年到1986年的跨度。可以説,它和國家一起慢慢地走向世界,用自己的實力讓別人知道、認識、瞭解我們;它也和民眾生活的改善同步同軌,並非一蹴而就。

然而,五連冠之後,中國女排的表現幾起幾落,當年的巔峯表現卻難以再續。自此之後,“女排精神”似乎成了女排的精神枷鎖。這是哪兒出了問題?

並非是女排變弱了,而是對手變得更強了,比賽有了更大的變數。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對手的變化。當我們察覺的時候,差距可能就出現了。競技體育的魅力也在於此,更快、更高、更強,賽場上充滿變化。

同樣尷尬的是,雖然作為三大球唯一達到世界巔峯的項目,但中國排球聯賽水平、排球普及、商業化等都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而中國的籃球和足球,雖然沒有站在世界之巔,它卻很好地擁抱了商業,走到了普通民眾身邊。

這時,我們應該認識到:與其他人的競爭,不只是在賽場上,更多的競爭是在場下;不是單個項目、幾場比賽的競爭,而是一個賽事、系統性的競爭。如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空喊“女排精神”只能是“唯金牌”論的變種。

今天,不論是體育還是整個國家其他層面,我們已經告別了“從零到一”的窘境;作為競技體育強國,不必急於用中國女排的一兩塊獎牌來證明什麼。然而,我們也應有居安思危、奮起直追的拼搏精神,不僅在體育,還有經濟、科技等方面,我們都有需要追趕的對象。所以,我們依舊需要“女排精神”的鼓舞,只是這種鼓舞,不應該是結果論、唯金牌論的,而應該是過程、系統性的。

第一未必重要,重要的是任何時候都不放棄爭取第一的毅力。説到底,“女排精神”並不僅僅是一種體育精神,也是一種社會的精神面貌,只是我們需要換一種思維方式看待“女排精神”。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19

20__年,中國女排在金牌教練陳忠的帶領下,從1986年到20__年,時隔十七年後,中國女排終於再次奪得了女排世界盃冠軍,中國女排也從這時候起,再起站了起來。陳忠獲得了20__年的感動中國人物獎。

次年,20__年,中國女排奪得了闊別多年的奧運會冠軍,從1984年到20__年,歷經20年才再次奪得奧運會冠軍。這一年,中國女排獲得了20__年感動中國特別緻敬獎。

20__年,沉寂十年的中國女排在郎平的帶領下,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忍着身體上的病痛和心理上巨大的壓力,破釜沉舟,再次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郎平的事蹟也是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郎平獲得了20__年感動中國人物獎。

次年,20__年,中國女排再次奪得了里約奧運會冠軍,又是歷經12年再次站到世界巔峯。中國女排因此獲得了20__年感動中國特別緻敬獎。

今年,中國女排比以往更加優秀,在祖國70週年的國慶前夕,送上了一份大賀禮。女排世界盃中,中國女排十一戰十一勝奪得女排世界盃冠軍,用着十一連勝慶十一,讓整個世界再次見識到中國力量。

目前,在世界女排的積分排名中,中國女排高達320分,排名第一,比排名第二的美國女排足足高出了54分,中國女排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遙遙領先。

最後,感動中國評選活動正在進行當中,希望大家都能踴躍參與,支持中國女排以及其他感動中國的人物,投上自己寶貴的一票,發揚傳承女排精神,發揚傳承感動中國的精神。

動中國中國女排人物事蹟心得體會5

場外觀眾激動的呼喊聲劃破了天際,同時拉開了中國女排與塞爾維亞爭冠的帷幕,我的心也隨之揪在了一起。

與塞爾維亞的決賽,中國女排打起了120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比賽中。塞爾維亞發球員將球拋向高空,一躍而起向中國女排發去。中國女排張常寧輕輕一躍,將球向對方場地拍去。眼看球就要落地了,全場屏氣凝神,死死盯着這顆球。可就在這關鍵時刻對方的主力隊員一個飛撲將球向上打去,球沒落地。真是可惜!眼看比分就要趕上了,我的心好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要命!就在雙方僵持不定的情況下,中國女排惠若琪在賽場的左上角如袋鼠一般縱身一躍,將排球直向對場砸去,讓對手防不勝防。好一個精彩的扣球!我同場外觀眾一樣,右手緊握拳頭,在頭頂上空揮舞吶喊:“中國女排加油!中國女排最棒!”中國女排以二比一的比分領先!

最後一場。也是決定勝負的時刻了,我緊張地盯着電視屏幕,此時我都能聽見自己劇烈的心跳。發球員雙手靈活地交換拍球,在她沁滿汗珠的額頭前還有幾縷凌亂的髮絲。她聚精會神地盯着對場,就在排球再次觸到她的手掌時,發球員一下子將球頂住,向高空投去,隨後一躍而起,將球向對場拋去。排球如一道白光向塞爾維亞隊撲去。對方主力隊員向前一躍再次將球擲回。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在這最關鍵的一球,中國女排姑娘張常寧似乎早已料到這一刻,她一個完美的扣球,球在空中劃出了一道優美的弧線,球落地了!全場爆發出巨大的歡呼聲。張常寧緊握沁滿汗水的拳頭,在賽場歡呼、奔跑;郎平教練高舉雙手與女排們相擁在一起;女排隊員們激動地熱淚盈眶;全場觀眾將我國國旗在空中揮舞,享受着這久違的奪冠幸福和再度屬於我們的輝煌!

有一種精神叫做“中國女排!”這是怎樣的一種精神?是奮力拼搏的精神,是堅持不懈的精神,是12年再度發揮潛力最後爆發的精神!中國女排,我為你們喝彩!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0

爸爸情不自禁地讚歎着:“王者歸來,勢不可擋,真給力啊!”在廚房裏揀菜的媽媽笑着衝我們喊道:“扳回兩局了吧?”“嗯,媽媽你怎麼知道的?”我好奇地問,“聽你們在房裏喊的,‘好球’,‘傳……扣!’‘給力,太給力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終於,女排姑娘們搶先拿到了賽點,可此時卻遭到塞爾維亞人的“負隅頑抗”,僅領先一分。我強忍着心中的波瀾起伏,攥緊拳頭,多想先跳進屏幕裏,去為女排姑娘掛上一塊金牌。她們很棒,打得很精彩,表現很給力。

決勝關鍵在此一球。是向亞軍屈服,還是向冠軍發起衝擊……對方發球勢大而力沉,可我方丁霞早已做好準備,她雙拳合抱,大拇指並排收在腹前,雙腿屈蹲在地,緩解接球時的巨大沖擊。球重重地砸了過來,丁霞伸出雙手,嫻熟地把球傳到了前排,楊方旭會意,把球輕吊到了上空。惠若琪臉上閃過一絲笑意,因為塞爾維亞隊後方出現了一絲空缺,什麼都逃不出她的眼睛的。剎那間,惠若琪雙腿蹬地,快速而不失敏捷,高高躍起。左手勾形緊收腰邊,右手筆直地升高,準備扣球。整個動作一氣呵成,看得人很是帶勁。不等塞爾維亞人露出驚恐萬狀的神情,惠若琪的右手順着慣性以泰山壓頂之勢向下,完成了一記重扣,只見她的嘴角一揚,露出了勝利的笑容。

球重重地砸了出去,直奔目的地而去。它似乎也知道自己身上揹負的重任,背後有多少日夜的艱苦練習……只聽“嗵”的一聲,排球在空缺處落地了,姑娘們癱倒在地上,眼裏噙着淚水……中國人站起來了,拼命揮舞着五星紅旗,高唱着國歌……

女排太給力了,比賽太精彩了,結果太震撼了!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1

20__年4月1日18時30分,四川涼山省的30名在撲火中遇難人員的遺體已經全部找到,他們的家人徹夜不眠,熬紅了眼,卻還是沒有等到他們回家。

這是一個令無數人痛徹心扉的噩耗。這三十人中,絕大多數都是九零後的少年,甚至有很多人還是共青團團員,他們正是綻放的年紀,卻被一場大火永遠地奪去了生命。

但是他們明知前方生死未卜,依然勇敢前行。

不僅僅是他們三十個人,我們的身邊還有千千萬萬個這樣為我們付出的消防戰士們。

消防員,正值大年七年級,醫院住院樓大火。他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搭建了一條臨時逃生通道,英勇救出13名嬰兒和20餘名產婦;消防員田斌,原本休假的他帶着兒子出去玩,偶遇火災,他將不滿兩歲的孩子託付給陌生路人照看,拿着滅火器,不顧個人安危,衝向樓頂滅火。他説:“我是消防員,不論任何時候,無論身上是否有軍裝!”;消防員玄龍海,拼死衝進火海濃煙中,解開戰鬥服,將幾近昏厥的6歲男孩裹在懷裏抱出火場,孩子出來時,臉上戴着屬於他的空氣呼吸器面罩……

很難想象,如果不是有這些消防員,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怎樣,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將如何得到保障。

這就是消防員們,他們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在發生火災的一座座崇山峻嶺,哪裏有危險,哪裏有他們,他們不求任何人的回報,默默付出,為人民服務。這是他們的責任和使命。

他們無數次地見到萬家燈火,卻有家不能回,有時候甚至吃不上一口年夜飯。他們可能是妻子摯愛的丈夫,是父母寶貝的孩子,是兒女依賴的父親,可是他們卻常常辜負了最親的人。

他們把自己獻給了國家,他們不顧個人安危,而僅僅想着,如何多救出一個年幼的孩子,如何多撲救一場無情的火災。

在消防員們拼盡全力撲救的一場場火災之中,有的火災是天降災禍,無可避免,可是有的屬於人為因素,而我們完全可以做到減輕人為火災發生的機率。

作為中學生,我們不可能不顧一切地親身衝向火場救火,但是我們可以遵守法律法規,學習如何避免火災,在學有餘力之時,也要提醒身邊的人,讓他們一起共同創建美好環境,盡最大努力避免火災的發生。

或許這樣做,能夠減輕消防員們身上重重的擔子,哪怕只有一點。或許他們就可以多陪剛出生的孩子一天,或許他們就可以多見年邁的父母一面,或許他們就可以吃上一頓年夜飯。

哪裏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他們為我們負重前行。總有人為我們逆火前行,用生命和鮮血守護人間安寧。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2

張桂梅祖籍遼寧,從東北來到雲南支邊後,隨丈夫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鎮第一中學任教。張桂梅以為那裏將會是她餘生的歸宿,然而天不遂人願。1996年,張桂梅的丈夫因胃癌去世。張桂梅害怕觸景傷情,申請從大理調出,她來到了麗江市華坪縣民族中學任教。

從大理調到華坪不到一年,張桂梅被查出子宮內有一個近五斤重的肌瘤。由於之前給丈夫治病花掉了幾乎所有積蓄,張桂梅決定放棄治療。後來,縣裏得知了張桂梅的病情,縣長告訴她:“我們再窮,我們都會救活你。”為此,縣裏開婦代會的時候積極動員大家給張桂梅捐款,有人甚至捐出了自己僅剩的五塊錢路費。

“我沒為這個小縣做過一點點貢獻,卻添了這麼大的麻煩。他們把我救活了,我活着要為他們幹些什麼。”張桂梅回憶起那段往事,依然哽咽。

再次回到校園,張桂梅發現,華坪的教育環境和她以前所在的大理相差甚遠。張桂梅任教期間,民族中學裏的女生不僅數量少,還時不時有女生從課堂上消失。

讀着讀着就不來了,是什麼原因?張桂梅跑進大山,開始找那些退學女生做家訪。和家長們一談,張桂梅明白了:十幾歲的姑娘,已經被定下婚事,要出嫁了。張桂梅不甘心,攔不住的,就找到當地的村幹部進行溝通;家裏太窮的,就拿出自己的工資補貼。她鐵了心,無論如何也要把這些女孩子們帶回去讀書。

20__年,華坪兒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讓身為教師的張桂梅兼任院長。“兒童之家”收養的孩子中有一部分是被遺棄的健康女嬰,無兒無女的張桂梅成了她們的“媽媽”。

民族中學和兒童之家的經歷讓張桂梅萌生了一個想法:籌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變三代人的。如果她有文化,她會把孩子丟掉?我的初衷就是解決低素質母親和低素質孩子的惡性循環。”張桂梅説。

為什麼不男女生一起招收呢?張桂梅也有自己的考慮。一次家訪時,她發現有户人家的兒子才讀八年級,便可以進縣城參加補習班,而他的姐姐已經高三了,卻要被家長留在家裏幹活。那一刻,張桂梅心裏覺得,就算再難,她辦女高都是對的。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3

我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蹟,我對她產生來強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們一樣紮根於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可她堅強的毅力卻是我所不能及的,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台上而欽佩。

她是與命運之神抗爭的典範。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台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台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麼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她是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天使。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繁重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卻異常突出,她説:“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台上,長眠於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裏最需要就到那裏,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她有着我們教師兩袖清風的高尚品質。張老師前後將國家獎勵給她的獎金50餘萬元全部捐給貧苦地區的教育事業,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蠶,她像蠟燭,她更像光芒萬丈的太陽!

她是新時期教師的楷模。因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蹟,很有現實意義。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們要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要時時刻刻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師。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4

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紮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峯。她們在世界排球賽中,憑着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精神,五次蟬聯世界冠軍,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她們的這種精神,給予全國人民巨大的鼓舞。國務院以及國家體委、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和全國婦聯號召全國人民向女排學習。從此,女排精神廣為傳頌,家喻户曉,各行各業的人們在女排精神的激勵下,為中華民族騰飛頑強拼搏。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最重要的年終節目之一,今年舉辦的是第十八屆,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10位(個)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或羣體。

上世紀八十年代,女排以拼搏精神贏得五連冠,成為了當時中國人的模範和驕傲。三十多年來,女排魅力不衰,粉絲遍中華,縱跨幾代人。

20__年國慶前夕,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戰績贏得20__年女排世界盃,這也是中國女排第十次榮膺世界大賽冠軍,女排姑娘的成就,顯露出祖國至上、頑強拼搏、勝不驕敗不餒的英者風範,也成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動見證。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5

她的一生,定格在芳華綻放的30歲。

她北師大碩士畢業,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她選擇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羣眾脱貧攻堅殫精竭慮;她忍痛告別重病卧牀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羣眾,面對危險堅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來的山洪,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她就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

璀璨的青春歲月,如流星般劃過,閃亮夜空。壯鄉內外、網上網下,無數人深情緬懷,有無盡的哀思,更有對這位年輕共產黨員堅守初心、擔當使命的深深敬仰。

篤定前行:朝着受災羣眾的方向

每當進入雨季,廣西百色大石山區時常遭受洪澇、塌方、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侵襲。6月16日晚,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一條從百色市通往樂業縣的山路被突如其來的山洪淹沒。黃文秀在駕車返回樂業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

車窗上的雨刮高頻地刮動,車燈下卻看不清前行的路,只有滾滾洪水從眼前湧過……從黃文秀用手機最後拍下的畫面,可以看到當時的情景是何等危險。

在單位的工作羣裏,同事們紛紛給黃文秀留言:“太危險,趕快掉頭!”“注意安全!”“不要走夜路……”然而,凌晨1點以後,羣裏再也沒有了黃文秀的回覆,她的電話也撥打不通……

很多同事一直關注着黃文秀的消息,大家的心都緊緊地揪着。同事成明説,17日一早得知凌雲縣路段發生塌方,有車輛被山洪沖走,她和幾個同事立即趕去塌方現場,此時黃文秀的名字已出現在失聯人員名單中。

救援一直在緊張地進行,等待的時間是煎熬的,黃文秀的家人、同事、朋友、村民的內心仍然抱有希望。然而,6月18日傳來的卻是噩耗。

同事們的勸阻,父親的挽留,都沒能留住黃文秀。

黃文秀利用週末回家看望做完第二次肝癌手術的父親,看着天氣突變,16日急着返回百坭村。病牀上的父親非常擔心:“天氣預報説晚上有暴雨,現在開車回村裏不安全,明早再回吧?”

“正因為有暴雨更得趕回去,怕村裏受災,我馬上得走了。”面對父親的挽留,黃文秀叮囑了一句“按時吃藥”,便啟程回村。誰也沒想到,這竟成了黃文秀留給父親的最後一句話。

一路上,她不斷與村黨支部和村委會幹部聯繫,詢問當地雨勢和災情,特別叮囑要關注幾個重點村屯,要立即組織羣眾防災救災。

回憶起當晚的情況,村黨支部書記周昌戰幾度哽咽:“那麼危險的情況下,她想着的是村裏的災情……”

青春選擇:“我就是要回來的人”

1989年出生的黃文秀性格開朗活潑。同學們對她的印象是:愛美,喜歡穿裙子,會彈古箏,寫得一手好字,有一點時間就專心致志地學畫畫。她身上總是散發着一種熱情陽光的感染力。

**年畢業季。位於人生十字路口,不少同學都在為找一個不錯的就業機會操心。黃文秀也有許多選擇,但她沒有留戀都市的繁華,毅然回到革命老區百色,作為優秀選調生進入市委宣傳部工作。

百色位於廣西西部,自然條件較差,是廣西脱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年3月26日,黃文秀響應組織的號召,到樂業縣偏遠的百坭村擔任第一書記。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科科長何小燕回憶:“單位就駐村工作徵求她意見時,她毫不猶豫答應了。她父親患癌症病重的事一句也沒提,當時我們都不知道。”

有同學問過她,為什麼要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偏偏回到貧窮的家鄉?她回答:“很多人從農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總是要有人回來的,我就是要回來的人。”

黃文秀為什麼堅持要做那個“要回來的人”?百坭村貧困户黃仕京與黃文秀有一段對話。

黃仕京問:“大家都説你是北京畢業的研究生,你為什麼到我們這麼邊遠的農村工作?”黃文秀説:“百色是脱貧的主戰場,我有什麼理由不來呢?我們黨是切實為羣眾謀發展謀幸福的黨,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這就是我的使命。”

黃仕京的一兒一女都在讀大學,生活困難,黃文秀幫他的孩子申請了助學的雨露計劃。黃仕京要求孩子在學校好好學習,積極爭取入黨,在廣西醫科大上學的女兒已經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瞭解黃文秀的人都説,她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由於父母親身體不好,家境貧寒,黃文秀通過國家的助學政策完成了學業,上大學後她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並以自己品學兼優的表現,成為一名共產黨員。

黃文秀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只有把個人的追求融入黨的理想之中,理想才會更遠大。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

黃文秀的父親理解女兒,也支持女兒的選擇:“你入了黨,就要為黨工作,回到家鄉做一個乾乾淨淨的人民公僕。”

愛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投身扶貧事業後的黃文秀將自己的愛美之心悄悄地“藏”了起來。她北師大的師妹、南寧市第十八中學教師蔣金霖説,在北京讀書時,文秀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但當了駐村第一書記,她就收起了漂亮的裙子,穿上運動裝在山野村屯間奔忙,身上有一股濃濃的鄉土氣息。

這個愛笑的姑娘甚至沒有時間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領導、同事多次關心她,熱心人要給她介紹對象,她的回答是:“等百坭村的父老鄉親都脱貧了,我一定轟轟烈烈愛一回,讓鄉親們做證婚人。”

脱貧攻堅:“我心中的長征”

石山林立的百坭村是深度貧困村,全村472户中有195户貧困户,11個自然屯很分散,最遠的屯距村部13公里,好幾個屯都在10公里以上。初到村裏,黃文秀碰了“釘子”。

“我們這裏窮了那麼多年,真的能脱貧嗎?”“你一個女娃,能行嗎?”一些村民議論紛紛。黃文秀一開口就是普通話,敲貧困户的家門時甚至會吃“閉門羹”。好不容易進去了,打開筆記本,羣眾卻不願多説。

脱貧攻堅時不我待,必須儘快打開工作局面,黃文秀急得哭鼻子,晚上回到宿舍整夜睡不着。

要取得羣眾的信任,就要從內心把羣眾當親人,急他們所急想他們所想,真正和他們打成一片。黃文秀請教有駐村經驗的同事和村裏的老支書,悟出了道理。很快她改變了工作方法,到貧困户家不再拿着本子問東問西,而是脱下外套幫助掃院子幹農活;貧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裏,幫他們摘砂糖橘、種油茶,一邊幹活一邊嘮家常;她不説普通話了,學着説方言……

貧困户黃邦旋想申請低保,因不符合納入低保的條件,未能如願,就不給黃文秀開門。一次不行,就兩次、三次上門,黃文秀打起了“親情牌”:“我也姓黃,我叫你哥吧。哥這麼聰明、勤快,一定能奔小康。”

黃文秀耐心地做黃邦旋的思想工作:國家扶貧政策多得很,何必就盯着低保政策?靠低保只能解決基本生活問題,要脱貧還得加油幹,不等不靠自己幹出來才光榮。講通了道理,黃邦旋臉上有了笑容。黃文秀幫助他爭取到7000元產業獎補資金種水果,老黃一家順利脱貧。後來,他們一直以兄妹相稱。

53歲的貧困户韋乃情面對記者,淚水在眼裏打轉。老韋清楚地記得,黃文秀往他家裏跑了12次,細心瞭解實際困難,分析貧困原因,商量對策,幫他申請扶貧貼息貸款種植了20畝油茶樹,**年順利實現脱貧。 “她一心一意幫我,像我女兒一樣!”

黃文秀週末經常不回家,走訪了全村所有的貧困户,還繪製了村裏的“貧困户分佈圖”,每一户的住址、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等,都一一標註在筆記本中。

羣眾從開始接納黃文秀,到打心眼裏喜歡她,敬重她。一些人開玩笑説:“你這個女娃娃還真是難‘纏’得很哩!”

山路太遠,黃文秀還不時要去鎮裏、縣城開會,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將私家車開到村裏當工作車用。今年3月26日駐村滿一年,汽車儀盤表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當天她發了一個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

黃文秀曾對朋友説:“長征中,戰士死都不怕,在扶貧路上,這點困難怎麼能限制我前行?”“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不獲全勝,絕不收兵!”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6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是他們中的典型和代表,他們的故事感人至深。身患絕症卻同疫情賽跑的張定宇,將很多的重症患者從死亡邊緣拉回,領獎台上步履蹣跚;面對洪水洶湧卻選擇逆流而上的陳陸,為危難的鄉親奉上了的年華,頒獎台上只見一張照片;堅信“讓一個女孩讀書能救三代人”的公益高中校長張桂梅,改變了眾多山區女童的命運,頒獎台上她雙手佈滿膏藥……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沒有什麼豐厚回報,沒有什麼躊躇不前,更多的是困難時刻挺身而出,無懼艱險與挑戰,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安寧。

回顧整個20__年,我們要向這些感動人物表達敬佩之情,也要給各行各業的奮鬥者點贊。數不清的白衣天使從四面八方匯聚武漢抗擊疫情,數十萬鐵路職工堅守在運輸一線,眾多解放軍和武警官兵衝在抗洪前沿,為數眾多的扶貧人員奔波在貧困地區,鮮為人知的科技工作者們研發新的技術裝備……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為外界所知曉,在他們看來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拼搏奉獻是一輩子,得過且過也是一輩子,他們的選擇讓自己人生擁有更多色彩,無愧於國家和人民的期待。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7

要搞清楚楊振寧的成就,我們就必須從理論物理學的發展説起。我們都知道,伽利略、牛頓等人被認為是科學的奠基人,尤其是牛頓給科學定下了研究的範式。牛頓的力學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是經典物理學的基石理論,他統一了天上和地上的物理學。

後來,科學家開始瞭解電磁學領域的物理學現象,並開始着手研究。最終是麥克斯韋提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統一了電現象和磁現象,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且光是一種電磁波。

再後來,由於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們可以研究更小尺度的物理學現象和更大尺度的物理學現象。在大尺度上,愛因斯坦提出了相對論,解釋了在接近光速狀況下的物理學現象,廣義相對論又對引力的本質進行了進一步的詮釋。在小尺度上,也就是微觀尺度上,以普朗克、愛因斯坦、波爾、薛定諤、海森堡、狄拉克為首的科學家,他們搞出了一套量子力學。

一般來説,我們把牛頓和麥克斯韋的理論看成是經典物理學的支柱性理論,而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看成是現代物理學的支柱性理論。

那麼在量子力學之後呢?物理學到底朝着什麼方向發展呢?

科學家發現,他們在研究理論時,常常把看似完全不同的現象進行統一。那麼問題就來了,是不是所有的物理學現象都可以用一個簡單的理論來詮釋呢?

這種理論被物理學家們稱為:大一統理論。可以説,幾乎所有物理學家畢生的夢想都是實現大一統理論,無論是愛因斯坦還是牛頓都嘗試過,然後他們都失敗了。

不過,自打量子力學發展後,物理學家們就不斷往那個方向嘗試。他們希望結合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利用“粒子”“場”“四大作用”來詮釋,這被稱為:標準模型。

這些理論基本上是近幾十年才逐漸發展起來,而在這個理論構建的過程中,楊振寧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他到現在為止,極具開創性的研究成果有十多篇,其中獲得諾獎的“宇稱不守恆”只能勉強排到第三,公認最好的成果是楊米爾斯理論,是楊振寧和他的研究生助理米爾斯一同做出來的成果。

無論是楊米爾斯理論,還是“宇稱不守恆”,對於構建標準模型都極具價值和啟發性,尤其是楊米爾斯理論是在標準模型的骨架理論,現在還是科學家研究的重點。

所以,楊振寧在現代物理學的貢獻是十分突出,可以擁有與構建量子力學的大師們一較高下的水平。如果我們把物理學歷史上的物理學家來排個序,那麼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屬於第一梯隊的存在,因為他們憑藉自己個人的力量就完成了一個巨大的理論。而構建量子力學和標準模型的這些物理學家們中,那些貢獻尤其大的,可以排在第二梯隊,其中就包括了波爾、海森堡、楊振寧等人。所以,楊振寧在整個物理學的發展史上是可以被濃墨重彩的一位科學家。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8

遼寧省丹東市96歲高齡的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歷經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的戰火洗禮,榮立一等功。復員回鄉後,他帶領鄉親們改變貧困面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1948年,24歲的孫景坤告別新婚5天的妻子,毅然參軍,1949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從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到解放海南島戰役,孫景坤隨40軍119師357團從北打到南。

孫景坤:打錦州負的傷,打黑山阻擊戰負傷,打唐山也負傷,渡江也負過傷。

1950年,孫景坤隨部隊奔赴朝鮮。1952年10月,身為副排長的他接到了增援上甘嶺161高地的命令,此時,161高地被敵人三面圍攻,已經有8批戰友犧牲在了支援的路上。

面對敵人的瘋狂反撲,孫景坤和戰友奮力反擊。從中午12點堅守到半夜12點,共打退了敵人6次進攻,孫景坤一人就擊斃了21人。

孫景坤:二百五六十發吧,離我1米多遠的地方,崩死敵人20多個,和我一塊兒下來的就剩4個人。

從解放戰爭到抗美援朝戰爭,孫景坤先後榮立一次一等功、兩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級戰士榮譽勛章。1955年復員後,他主動放棄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當了20多年生產隊隊長,組織村民成立致富小組,種植板栗、修路治河。

遼寧省丹東市山城村村民劉玉慧:夏季遭水災的時候,土地就被淹沒了,他就帶領着村民開始修這條壩,肩抗人推在這裏頭吃住了好幾個月,村民就説了你回家休息,他説不行,我得把壩修完我才能回去,我現在回去我可不放心。

戰場歸來的孫景坤一直把羣眾放在最前面。大女兒孫美麗因小兒麻痺右腿落下殘疾,16歲時曾有一次招工的機會,但在孫景坤的堅持下讓給了更困難的家庭。

孫美麗:電話局要電話員,俺爸知道了,説什麼也不要我去。

一生捨己為人的孫景坤將自己的功勛封存起來,20世紀90年代抗美援朝紀念館移地改建向社會徵集文物,他才將自己的立功證書等紀念物品捐獻出來,面對眾人的詢問,孫景坤只有一句話:“黨員,不能一切都為了自己着想,要多為羣眾,也為國家。”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29

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人都是頂尖中的頂尖,而頂尖之人的身邊必然也有十分優秀的人,有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曾經還和鄧稼先是同學,兩個人無疑都是世界的頂尖人才,為中國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這一位諾貝爾獎的獲得者的人生也十分的波瀾曲折,這個人就是——楊振寧。

一、成就斐然

楊振寧是一位物理學家,可以説他是為物理學而生的,這一生也都在追隨着物理學的腳步,要知道沒有幾個人的學時理論能夠和牛頓以及愛因斯坦等轟動世界的科學家相提並論,楊振寧就是其中一個,在物理學上面的突破絕對有楊振寧的參與,在美國的時候曾經和米爾斯一起完成了新理論,名為楊.米爾斯理論,而這一理論在諾貝爾獎的項目之中,就有7個都是因此而得的獎。

守恆定律的突破性一步,也是由楊振寧和李政道完成的,他們鑽研在物理學之中,真正地打破了人們對於守恆定理的傳統性認知,直接發表了論文,這一偉大的一步也讓兩個人獲得了了諾貝爾獎,這不止是將中國人的名字帶到了世界,更是為世界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他的名字在世界上也留下了印記。

只是現在看到楊振寧所獲得的一切會覺得楊振寧真是厲害,卻不知道楊振寧求學路上的艱辛。

二、求學之路

楊振寧的童年是在戰火之中度過的,當時正值抗日戰爭爆發之際,楊振寧的父親知道戰爭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自己的家裏面還有妻兒,他為了保護自己的妻兒只能將孩子先一起送走,當時的合肥老家還算是安全,楊振寧就被送到了那裏。

戰爭瞬間蔓延開來,整個中國都被包裹在戰爭之中,楊家人頂着戰火終於一家團圓,但是顛沛流離的生活也隨之而來,伴隨着危險,最後抵達昆明,才能過上安穩一些的日子。

那個時候的楊振寧儘管受着戰爭的影響,但是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學業,到了昆明之後又轉到了當地的一箇中學,只是一個忽然的教育政策讓楊振寧痛苦不堪,那個時候的楊振寧還沒有涉及物理方面,但是升學又成了一大難點,家人們對於楊振寧還是十分的支持的,所以堅定了楊振寧升學的決心,買了教材自學理化知識。

別看楊振寧是半路出家,但是自身的天賦使然,自學之下的楊振寧最後還能以一個極好的成績考到了西南聯大化學系。命運的指引告訴楊振寧,化學並不是他的歸宿,物理才是,所以楊振寧毅然決然地轉到了物理系。

剛邁入大學,楊振寧是憧憬的,他渴望在學校裏面學習更多的知識,當時的西南聯大師資力量十分的雄厚,在老師們的幫助下,楊振寧很快就融入了大學生活,在物理的海洋裏面暢遊,他與生俱來的天賦也讓他的進步十分的快。

只是戰爭還沒有結束,炮火依然在繼續,為了這些莘莘學子,就算是頂着炮火,學校裏面的課程都沒有間斷過。最後在大學畢業的時候,楊振寧發表了論文,這一篇論文更是開創了先河,將物理和數學很好地結合在一起。

畢業後的楊振寧繼續研讀,在西南聯大念研究生,後來又獲得了碩士學位,可是這些知識遠遠不夠,楊振寧知道還有更加廣闊的天地需要自己去闖蕩和學習,他的學習之路沒有停止,之後便去了美國進行求學。

三、留學生涯

美國是第一大國,學府之中所囊括的知識也是精之又精,楊振寧到了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那裏有他最喜歡的一位老師費米,只是天意註定,那個時候的費米教授正在祕密的研究核武器,楊振寧也只能抱憾而歸,輾轉多次,也因為楊振寧對物理熱切的內心,終於楊振寧還是見到了費米教授,又在費米教授的幫助下認識了另外一位良師愛德華泰勒教授。

對於華裔的歧視也在這裏顯現,楊振寧在物理上面的進步十分的快,但是動手能力卻要差很多,他很想進行實驗,但是實驗室卻只能美國人才可以進,在缺乏動手能力的情況下,還成為了一眾同學的笑柄。

可是儘管如此,楊振寧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物理夢,他最後也在自己的物理之中獲得了獎項,成為了轟動世界的物理學家。

四、愛情故事

不只是在學習上面,楊振寧在愛情上面也十分的轟動。楊振寧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會和以前大學任教時期的一個學生在一起,這個學生名字叫做杜致禮。

杜致禮的父親是國民黨的將軍,和蔣介石的關係非常的好,當年的杜致禮翩翩少女,在學校裏面也是個風雲人物,只是戰爭爆發的太快了,她的父親也正好在那個時候患了腎病,想要前往美國進行治療,誰知道蔣介石居然在一家人動身前往美國的時候將杜致禮的父親扣下,強行前往戰場。

那個時候的杜致禮才18歲,沒有親人的陪伴她一個人到了美國,一個女子孤身一人在美國,日子十分的不好過,尤其之後家道中落,就連家裏人的消息她都收不到了,沒有經濟來源的她最後到了免費的聖文森學院。

命運總是如此的有趣,楊振寧和杜致禮兩個人都沒有想到,居然會在美國再一次見到。楊振寧在美國十分的照顧杜致禮,一來二去兩個人就墜入了愛河,最後在第二年的8月26日舉行了婚禮,正式的在一起了。

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楊振寧和杜致禮又何嘗不是呢?家人全部都在國內,而他們心繫祖國和家人,無數次地想要回到祖國,但是都遭到了阻攔。終於國內的戰爭結束了,在美國的兩人也終於得到了家人的消息。在1971年,中美關係緩和,兩人才終於踏上了回家之路。

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岳父杜聿明,楊振寧無疑是緊張的,原本塞在口邊的岳父大人最後居然成了一句先生,這讓在場的周總理笑話起他來。

五、總結

一家人能夠團聚實在是難得,楊振寧的一生都在努力發出自己的光芒,他堅定自己的道路,在物理上面貢獻自己的力量,這一份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人們學習,面對困難不放求學之心,也實在令人敬佩。

2023感動中國人物張富清人物事蹟觀看心得體會 篇30

提到楊振寧,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時的滿身榮光?還是他那個不受人理解的早年將國籍改為美籍的行為?但人活着有萬般難處,其實楊振寧又何嘗不愛國家,何嘗不思念故土。

“我的父親,直到離世也未能原諒我將國籍更改為美籍的行為。”這個赫赫有名的人,在耄耋之年説出遺憾萬分的話。

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

數學家楊武之有一個悽苦的身世,他出生於19世紀末國家大動盪大變革時期,戰亂頻繁,國家動盪不安,九歲時母親去世,而他的父親早期是貴人府上的幕僚,在其倒台之後反向,路上也不幸去世,於是在楊武之十二歲那年徹底成為一個無家可歸的孤兒,從此輾轉各個父母親的親朋好友的之間留宿。

或許是出生於文人家庭,自小受到父親的薰陶,加之寄人籬下,楊武之比常人更加聰慧,也更加勤奮刻苦。

畢業以後,在北京高等師範學院教了兩年書,因其教學管理方式較為嚴格,引起了部分學生的不滿,常有鬧事。

輾轉各地又教了幾年書後,這讓他深知如此於救國之無益,於是出國留學,學歷一再攀升,並在數學行業取得巨大成就,五年之後取得博士學位,回到祖國,希望運用自己的知識幫助當時正處於懵懂時期的國國,為危難時刻的國家出一份力量。

當時的中國教育人才極其匱乏,啟蒙問題突出,於是,回國後的他又幹起了之前的老本行,在廈門,清華大學等學府任教,為傳播知識做着自己的貢獻。

而當時他的兒子楊振寧也已經到了入學的年齡,他為此也花費大量心血。

楊振寧的求學成名之路:

楊武之作為一個東西兼修,受到過科學知識薰陶的人,思想極其先進開明,眼光也更加長遠,對他的兒子楊振寧自然也採取了中西結合的方式教育。

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楊振寧不僅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更精通數學和英語,這為他後來出國留學打下良好基礎。

而楊振寧自己也十分聰慧刻苦,小小年紀就展現出極高的數學天賦,求知若渴,長大後就讀於西南聯大,帶着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攻讀物理系。

後在研究所遇見了志同道合的李政道,兩人共同研究熱愛的物理學,強強聯手,很快研究有了突飛猛進的進展,開始在物理學界有了一定知名度。

1957年,他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物理學界名聲大噪。

楊振寧的選擇:

新中國成立後,進入國家大建設時期,人才急缺,先後有大批留學人才回國,為國家建設做貢獻。

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坐不住了,他開始頻繁來信,試圖勸自己的兒子回國為祖國發展出一份力,於是多次赴瑞士,美國等地,探訪勸説兒子。

但楊振寧卻陷入了兩難之中。

無疑,當時新中國的環境對他的研究是極為不利的,且他所學科目對新中國建設意義不大,後國家又經歷了大躍進等眾多變動,終於是未能歸鄉。

1964年,因為種種原因,楊振寧加入美國國籍,這引起了父親的極大不滿。

後來邀請父親赴美團聚也皆被拒絕。一直到楊武之去世,也未能原諒他。

而此時的楊振寧也已經步入老年,這成了他心中永遠的痛。直到1999年,他才尋到機會,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並於幾年後改回了中國國籍。

這位老人偉大且坎坷的一生,四處漂泊,最終歸鄉,不知他望着故鄉的土地,會不會也有萬千感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63xg6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