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吶喊閲讀心得體會(精選3篇)

吶喊閲讀心得體會(精選3篇)

吶喊閲讀心得體會 篇1

《吶喊》作為魯迅的第一部小説集,包含了許多耳熟能詳的作品,刻畫了很多特點鮮明的人物。而他的行文中,似乎總是有一種風骨,猶如無形的紐帶將他描述的人物串聯起來。這風骨,隱匿在魯迅的《吶喊》裏,隱匿在果戈裏的《外套》裏,隱匿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裏,隱匿在千千萬萬個文人哲人為衝破禁錮、人類啟蒙的吶喊中。雖時間不一樣、地域遙遠,風骨魂魄依舊相同。這風骨實則是一種決意,更實際些就是喬治·奧威爾在《〈一九八四〉序》中所言的“政治意圖”。正因有了這種精神,文章才有了意義,得以流傳下去。

吶喊閲讀心得體會(精選3篇)

當作者具備了這份決意,如何表述便是看各人天賦技巧。對於魯迅而言,阿Q、孔乙己、祥林嫂、豆腐西施這些躍然紙上的形象,是他文學技藝的精湛體現,也是他借這些悲喜劇給愚弱國民的當頭棒喝。人們以自以為是的姿態沉緬於現狀中,當有人用戲謔或凝重的筆調摹出他們周圍一切的浮世繪時,總該是有幾分衝擊的。這種寫實又全面的社會羣像,約莫僅有法國文豪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能與之比擬。

可是,雖然魯迅的.文章主題嚴肅,鍼砭時弊,質問“娜拉走後怎樣”的社會現象,卻總是以簡便、戲謔或明朗的基調包裹那些慘淡的時代杯具,看似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嘲弄,讀來卻是心酸與同情。不論是孔乙己這類因思想侷限所錮而被社會、時代雙雙遺棄的文人,抑或是那個月夜下銀叉脆響、海邊瓜地的美夢,凜冬裏自酒樓上飄零而落的雪花……太多太多,為了忘卻的記念。

把時間撥回一七七一年,當狄德羅與達朗貝爾編撰的《百科全書》最終面世,另一個時代來臨了。在第八卷的前言中,他説,或許會有一場猛然爆發的革命使世界在未來再次陷入矇昧與黑暗,但只要這些著作有一套能完整地保存下來,一切都能夠得到挽救。當路易十六在獄中閲畢啟蒙時期的著作,他由衷地感歎,是盧梭與伏爾泰推翻了這個王朝。是啊,是他們的思想,是啟蒙的力量,發動了革命,推翻了一個時代,拯救並改造了這個世界。啟蒙運動的成果如一頁鎏金的頌詩,再有力可是地證明了文藝的力量。如果説那本《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為西方開闢了技術與科學的黎明,那麼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使人類明白何為正義,何為自由,何為人性;如果説當詹天佑的鐵路穿過貧瘠的土地時國人再度迎來了經濟復興的曙光,那麼魯迅的小説使國人明白何為真理,何為解放,何為期望。不一樣的時代與背景,使開始與結局都不盡相同,但最終都將使世界被真理與信念所覆。

魯迅之所以在中國的當代文學史上有無可磨滅的地位,不僅僅是因為他告訴人們存在似孔乙己、阿Q之流的絕望,更因為他告訴世人仍有百草原存在,仍有一個血色的花環在瑜兒墳上,仍有期望。他告訴世人唯有正視絕望,才能看見期望,在那一刻,他的思想靈魂與盧梭、休謨、柏拉圖相通相映;在那個時候,我確乎感受到了那份力量。即使時至今日,我們的世界仍不完全,但以他們為指引,終有一日帶着先人的笑意,我們將看見地平線盡頭無盡的晨光。

縱觀魯迅的一生,幾乎都在為這“記念”與那“忘卻”拼搏。他出生成長在血染的矇昧的黑夜中,而為使人們看見未來與期望,他努力將其化作血染的黎明。他的吶喊從未獲得盧梭或是狄德羅那樣的應答,但卻給無數涓生、魏連殳甚至阿Q一樣的國人供給了覺醒與吶喊的契機。而今時今日我們重讀魯迅,是為了啟蒙自我的內心,洞悉並最終成為中國的脊樑。

重品吶喊,再聞呼聲,重新回味文壇的破曉剎那,再度温習啟蒙年代的活力。

吶喊閲讀心得體會 篇2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説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藥》,《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説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淒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着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説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_中國,早日甦醒,重整我中華雄威!

吶喊閲讀心得體會 篇3

魯迅“在年青時候也曾經做過許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中醫救父夢、西醫救國夢、文藝救國夢……曾經無不縈繞在魯迅年青的頭顱內,無不激盪在魯迅稚嫩的心房中。美夢華而無實,如絢爛的花朵遭遇暴風雨的拍擊後紛紛地凋謝,花謝遍地,化為泥土。

四年中幾乎是每天奔波於當鋪和藥鋪之間的經歷譬如昨日發生一般,歷歷在目,可魯迅説“年紀可是忘卻了”。自相矛盾的説法隱藏了魯迅童年沉痛的心靈創傷。這是一個不可不回憶卻又不忍回憶的童年“好夢”。魯迅,幾乎每天受到當鋪掌櫃居高臨下的“侮蔑”性白眼的刺扎,這個敗落家庭的少年內心本已怦怦地劇跳,現已被扎得千瘡百孔。可憎的“世人的真面目”深深地烙在懵懂的腦海裏,呲啦啦地疼。

故鄉成了煎炸情感的煉獄,再也攔不住魯迅叛逆的腳步。青春期叛逆倔強的青年置世俗偏見、孤母寡婦如若罔聞,執拗地“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在南京洋務學堂,魯迅知識視野的溪流從江南水鄉驟然奔向遼闊的大海,他“漸漸的悟得中醫不過是一種有意或無意的騙子”。這才是父親亡故的真實“病”因——生理之病和無知之病。殺父者,不是庸醫,而是裝神弄鬼的中醫,是被裝神弄鬼的中醫欺騙卻仍舊迷信中醫的父親和家人。魯迅此時似乎意識到了自己也無意間充當了“殺死”父親的幫兇,內疚填膺。對於國人的無知和國人對“無知”的迷信,他“很起了對於被騙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中醫殺人,騙人,病人甘心被殺,甘心被騙,病人的家人也是如此。人人都是兇手,或是主犯,或是幫兇。

來南京之前,家道中落、世人侮蔑、父親亡故,魯迅耿耿於懷,難以釋懷,大有“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狹隘報復心理。而此時魯迅的思緒已經觸及到了更深層、更普世的問題了——像中醫這樣的偽科學正麻痺着國人的頭腦而國人尚且自醉其中。鑑於“日本維新是大半發端於西方醫學的事實”,魯迅留學日本。“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像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又促進了國人對於維新的信仰。”

在醫學校課堂上,魯迅作為其中唯一的中國留學生被裹挾到日本師生野蠻的自豪、炫耀和嘲弄中,在尷尬中“隨喜同學們的拍手和喝彩”。野蠻的日本人可惡,麻木的中國人更可惡;投奔俄國的被殺者可惡,圍觀日本劊子手的觀眾更可惡。無論前後,都對日俄“狗咬狗式”的侵略行徑無動於衷。魯迅“美滿”的夢被“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驚醒了,他咬牙切齒般地恨,“愚若的'國民”“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因此,魯迅提出“第一要着,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魯迅孤注一擲,在“冷淡的空氣中”尋找同志,他把希望寄託在熱衷於實用性自然科學的東京留學生。此舉無異於對牛彈琴,人和財聚而復散,期待中的《新生》尚未孕育出“新生”,便已胎死腹中。

人財兩空,南柯一夢,魯迅感到了“未嘗經驗的無聊”。早期的魯迅並未深究“無聊”的原因,也許僅僅是對留學生們本身的人格產生了懷疑。但他後來感到了“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的渺小、恐懼、無助。曾經懷有中醫、西醫、文藝救國夢時,魯迅尚有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慷慨激昂,此時他的心態卻已然鉅變,甚至是自暴自棄——“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在經歷了深刻的反省以後,魯迅憤懣指責的鋒芒直指自身,從否定他人到否定自己,從認清現實到認清自身,魯迅跌入了絕望的深淵。

為排遣內心的苦楚,魯迅唯有“麻醉自己的靈魂使沉入於國民中,使回到古代去”。沒有釜底抽薪般的決絕,只有揚湯止沸般的觀望。魯迅已埋葬的思維中隱隱散落着些許不甘的種子,絕望的心臟裏緩緩流動着一時温涼的血液。沉默等待爆發。

世人迷信,魯迅偏不,願與虛無縹緲的鬼魂為伴,寓居縊死過人而年久失修的老宅。寧陪天國的鬼魂,不伴世間的活人;寧鈔塵封的古碑,不談聒噪的“問題和主義”;鬼魂比活人更可愛,古碑比“問題和主義”更具生氣。鬼魂和古碑相映成趣,撫慰着魯迅寂寞的形影。陰森的宅院、滄桑的古碑、斑駁的青天、冰冷的槐蠶,魯迅再也按捺不住了。

“金心異”的拜訪把魯迅從自甘沉淪的泥淖中艱難地拽了出來。黑暗、窒息的“鐵屋子”中,人們如死屍一般,雖然死之將至,卻“熟睡”鼾雷。“清醒”反而“不幸”,即使心有不甘,無奈裝睡;“熟睡”卻能安樂,理所當然,心安理得。魯迅對“熟睡”的人們固然有着拍案而起的憤恨,但他不情不願的“裝睡”心態在與“金心異”的對話中再次流露出來。與屈原自沉汨羅的做法迥異,魯迅選擇了一條苟且避世的活法。

在喉的魚鯁吐納而出,魯迅開始“吶喊”,但前景仍然令他擔憂。他內心希望如他“那年青時候似的正做着好夢的青年”不再重蹈自己的覆轍,但對他們能否美夢成真實實在在感到了深深地憂慮。

縱觀全文,魯迅在從事小説創作前飽嘗了世事的艱辛困苦,從幼年起便彷徨於希望和失望、夢生和夢碎之間,終於一蹶不振,心灰意冷。這也許是中國文化薰陶出的文人的宿命。“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也許魯迅後來用鋒利的文字猛烈殺伐中國舊的文化,但不可否認,魯迅身上秉承着先秦時期孔子式的品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4jy4y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