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1

一、學校課改的三要素:課程、教學、評價。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1、課堂必須要實現兩大轉型(課堂轉型就是育人模式的轉型,教育的轉型):

由教師傳授型課堂向學生學習型課堂轉變,體現“學生學習為本”的理念。我的理解是,學習一定要發生在學生身上,才有意義,否則就是“單相思”。

由知識掌握型課堂向學生髮展型課堂轉變,體現“學生髮展為本”的理念。我的理解是,在注重知識傳授的同時,更要強調能力的培養、情感的培養,知識是死的東西,要將死的知識變為活的能力,教育才是真正的開始。 2、實行“學本式”課堂改革模式:

這種模式的理念是:“先學後導、互助展評”,強調“以學定教,先學後教,多學少教,因學活教”

這種模式有着三大特徵:自學、互學、展學。即要求“情境自學,合作互學,展示激學,提升領學”。因而,這種模式要落實“三大”行動:

①“學本式”課堂是基於“自學”的卓越行動。

自學是指“有明確目標,有深度思維參與,能引發行為反思的閲讀時間活動”。我的理解是,有明確的目標、有深度思維參與、有行為反思這三個方是對自學提出的要求,在這三個要求的指導下,我們的自學方能更加有效,而不是教學中的“放羊式”,漫無目的。同時,強調自學時定好目標,即強調目標導學,也就是要強調自學中的指導,而不是強調自學後的檢查。另外,為了更好的搞好自學,自學需要解決三大問題:自學時間,自學方式,自學工具。自學時間可以安排在課外,也可以安排在課內,這裏我們提倡安排在課內,用以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對於自學工具的研發,目前多用的是導學單或者叫導學案。導學單的設計多用問題化的方式,但是問題化不等於習題化,問題不等於習題,問的方式要多問為什麼,少問是什麼。問什麼就是強調一個思考的過程,然而恰恰就是學習與思考是同步的。思考才是課堂的原動力。

②“學本式”課堂是基於“互學”的教育卓越行動。互學前要處理好以下問題:

1、小組規模的設置最好在4至6人間。

2、座位設置,課桌擺放要有利於學生交流互動,有利於教師行走在學生中。

3、分組原則是“組內異質,組間同質”。

4、小組內成員要進行分工。

5、精心設置合作學習的內容。對於學生的“盲點”,要通過合作補充把“盲點”做亮;對於學生的“誤點”,要通過合作糾錯把“誤點”做對;對於學生的“弱點”,要通過合作總結把“弱點”做強。

6、教會學生怎樣交流。

③“學本式課堂”是基於“展學”的教育卓越行動

二、為什麼要強調合作學習:

有利於矯正傳統個體化學習固步自封與心靈幽暗,倡導競爭中的合作,改變畸形的競爭文化有利於彌補教師羣體化教學所帶來的輔導不足與指導不力,確定學生是最大教育資源的新觀念,形成“點對點”的幫扶機制和管理格局。有利於彌補傳統講授型課堂所帶來的重點不明、難點不清。確定“以學定教”的新思路。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合作學習要避免:合作學習形式化的問題,交流對象的精英化問題以及展示學習不可持續的問題。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學校組織全體老師學習關於構建“學本式高效課堂”的相關內容,也在學校內開展了構建“學本式高效課堂”的'活動,從本項活動中,我領悟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也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應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做優化,教育效果是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

通過在學習、摸索構建“學本式高效課堂”活動中,使我認識到高效課堂的形式、模式及其開展高效課堂勢在必行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一、深挖教材,搭建學生的“舞台”。

課堂是全體學生展現才華的舞台。在課餘要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在理論上充實自己,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方法,並在體育課中,教師應充分挖掘課本內容,如:創設情景對話、分組教學、合作式教學等,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參與,使人人能在一節課中展露風采,讓課堂真正成為匯萃學生閃光點的舞台。讓每個學生髮揮潛能,輕鬆愉快的參與到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要相信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行為投入,還要關心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投入。在教學方法上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法和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主題精神得到凸現。我們應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活動的思維品質,創設開放式思維對話的課堂氛圍,做到既生動活潑,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我們在努力縮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本來就喜歡體育的他們更加的喜歡上體育課。還要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學生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他們從聽覺、視覺、感覺等多方面多瞭解體育,讓他們在積極、愉快、輕鬆的環境中體會體育的魅力。

三、面向全體學生、構建和諧關係。

面向全體學生,我們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轉變觀念,確定與學生的關係。在學習中,就是朋友、夥伴、合作關係,我們要本着以人為本的思想,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上課是師生,下課是朋友,相互合作打造一個開放的課堂,打造一個學生能夠進步的一個平台。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學生是一個複雜的羣體,他們的心理修改千差萬別,需要教師用心觀察,根據不同的情感心理,提出不同的處理方法。多與學生交流,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和諧、充滿人情味的課堂。

四、加強教研組的團隊合作精神,資源共享。

“學本式高效課堂”不是一種形式上的文章,更不是花架子,它是教學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實現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但這並不能作為我們逃避的藉口,在平日教學中,應加強教師的教研研究與討論,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努力創建和實施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在構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的實踐中,建立合作關係,努力的學習、實踐,打造民主、開放、快樂的課堂,真正實現“雙贏”、“雙發展”。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努力,將自己所學都無私的傳授給學生,並努力創新,尋求新的教學方法更新自己的工作。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3

近兩年來,我區中國小都在大力推進學本式卓越課堂的教學實踐活動,我們有幸多次參觀並學習,讓我獲益匪淺。作為一名教師,我覺得應該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下面我談談我在學習和自己在進行學本式課堂教學中的感受。

首先要相信學生,學生能完成的事情教給學生完成。我覺得學生只要多聽,多看,多做,多説,多練,是可以學好數學的;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興趣,只要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就會體會學習的快樂,我覺得還是應該多表揚學生,多肯定學生,讓學生多感受成功,培養學生從心裏喜歡數學。我所聽到的熊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一直是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所以在課堂提問上,問題不能缺少思維價值,否則小組學習為討論而討論,為探究而探究,形成“表面熱鬧”,小組討論中必須注重實效,多關注學生學習是有效性,包括優秀的、中等的、學習困難的學生都要有收穫;在課堂上,提出的難度與坡度的問題,學生要有足夠的思考空間,問題讓學生感興趣;抓住數學的根,有針對性的做題練題。要注意課堂教學中隨時捕捉學生的學習信息,指導學生調整、完善自己的學習過程與方法,在課堂上不斷教學生總結過程方法,學會分析問題,培養學生分類思想。這樣,就逐漸實現注重教師的教向關注學生的學轉移。

我在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學習過程中學生做過的題還是容易出錯,課堂中進行小組討論交流時總覺得效果不夠明顯,小組在表述自己小組成果時,我發現學生真的是要説出自己每一步怎麼走的時候,他就寸步難行了,並且在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總有少數學生不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或者是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造成課堂紀律有點凌亂。針對這種情況,我安排學生再練同類題,不斷反覆,先口頭講一遍,再寫一遍,對紀律渙散的學生進行教育,時間浪費過多,造成課堂教學內容卻難以完成,這也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問題。如何有效的解決這些課堂中出現的一些矛盾,看來我還需要進一步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爭取早日解決這些困惑,提高教學效率。

人是有潛能的,一個人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潛能就會超常釋放出來。我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挖掘學生的潛能,讓他們的潛能在課堂上得以釋放。把學生的機能充分發揮出來,學生就對學習有了興趣,有了熱情,日積月累,每天學生都發自內心的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學生喜歡數學,一定會把數學學好。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4

有幸在我們自己學校聆聽了楊德發教授的“學本教學”專項報告會。短短一天的時間,我感覺自己在不斷地成長,收穫頗多。

楊教授結合自己數十年的教學經驗,理論聯繫實際,針對什麼是教學?什麼是教學方式?為什麼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如何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什麼是學本式教學?什麼是請教式教學?這六個問題進行深入剖析,提出了卓越課堂的一個模式,即先學後導、互助展評;三大特徵,即先學、互助、展評;三中心,即學生中心、學習中心和體驗中心的核心觀念。給我們思想帶來巨大共鳴的同時,也為我們下一步開展高效教學提供了重要借鑑和參考。結合目前自己課堂教學實際,深入反思楊教授所提出的觀點,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們學習與借鑑,我就自己印象深刻的三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關於學生先學的觀點。

楊德發教授通過剪一張紙的遊戲導入提出了先學後導的模式。先學即學生自主學習,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自主學習把學生激活而不是教死,是為了避免思維方式的單一化、同質化、模式化。這也是為什麼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的區別所在,在傳統教育中提倡“先教”,而現代教育中提倡“先學”。

二、關於小組合作學習的觀點。

楊德發教授在講座中闡述了小組合作學習,即學生互助學習的重要性。指出合作學習有利於矯正傳統學習方式所帶來的固步自封的缺陷,倡導競爭中的協作,改變畸形的競爭文化;有利於彌補教師羣體化教學所帶來的輔導不足與指導不力,確立學生是最大教育資源的新理念,形成“點對點”的精準幫扶機制與管理格局;有利於改變傳統講授型課堂的教師主講、學生接收、生生獨立的局面。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防止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化,這點我非常贊同,不克服這個問題是很難真正高校的。

三是關於先練後講的觀點。

傳統課堂通常採取的是教師先講,學生後練,即教師講授方法和示範例題在先,學生在老師講完之後,按照老師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進行練習。這樣導致學生的學習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方法,難以有自己深入體會和創新方法。先練後講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練習在前,老師講授在後,學生在自己練習的過程中形成自己各自的解決思路和方法,再通過教師的點評和講解,獲得新的啟迪和發現,從而有益於學生創新問題解決的思路與方法。

在我校進行全面鋪開進行課改的形勢下,提高課堂實效的教學改革背景下,楊德發教授帶來的卓越課堂的全新理念和可行的方式方法,帶給我們很大的啟發。反觀自己的課堂教學,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自己也越來越知道到底該怎麼教學。一堂高效的課堂,首先必須有明確具體的學習目標,也就是一節課所要解決的主問題。圍繞這個主問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諸如小組教學、合作學習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真正把課堂歸還給學生,讓他們樂學、願學,做學習的主人。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5

“學本式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習心得

學校組織全體老師學習關於構建“學本式高效課堂”的相關內容,也在學校內開展了構建“學本式高效課堂”的活動,從本項活動中,我領悟了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也認識到高效課堂的重要性。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率,是每一個老師應不斷追求的目標。它是教學過程的最做優化,教育效果是最大化,是師生完美配合的結晶。

通過在學習、摸索構建“學本式高效課堂”活動中,使我認識到高效課堂的形式、模式及其開展高效課堂勢在必行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一、深挖教材,搭建學生的“舞台”。

課堂是全體學生展現才華的舞台。在課餘要深入學習相關知識,在理論上充實自己,學習先進的理念和方法,並在體育課中,教師應充分挖掘課本內容,如:創設情景對話、分組教學、合作式教學等,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參與,使人人能在一節課中展露風采,讓課堂真正成為匯萃學生閃光點的舞台。讓每個學生髮揮潛能,輕鬆愉快的參與到學習中,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要相信學生,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行為投入,還要關心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投入。在教學方法上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法和學法。只有引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主體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張揚、主題精神得到凸現。我們應根據各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活動的思維品質,創設開放式思維對話的課堂氛圍,做到既生動活潑,又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真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我們在努力縮短學生與老師、學生與教材內容的距離,使本來就喜歡體育的他們更加的喜歡上體育課。還要充分利用教材、圖片、實物及學生情感體驗來發展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讓他們從聽覺、視覺、感覺等多方面多瞭解體育,讓他們在積極、愉快、輕鬆的環境中體會體育的魅力。

三、面向全體學生、構建和諧關係。

面向全體學生,我們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轉變觀念,確定與學生的關係。在學習中,就是朋友、夥伴、合作關係,我們要本着以人為本的思想,公平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上課是師生,下課是朋友,相互合作打造一個開放的課堂,打造一個學生能夠進步的一個平台。教師還要注重學生心理和情感的變化,學生是一個複雜的羣體,他們的心理修改千差萬別,需要教師用心觀察,根據不同的情感心理,提出不同的處理方法。多與學生交流,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這樣的課堂才是充滿和諧、充滿人情味的課堂。

四、加強教研組的團隊合作精神,資源共享。

“學本式高效課堂”不是一種形式上的文章,更不是花架子,它是教學發展的必然產物,它的實現更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但這並不能作為我們逃避的藉口,在平日教學中,應加強教師的教研研究與討論,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努力創建和實施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教學模式,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使教師和學生在構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的實踐中,建立合作關係,努力的學習、實踐,打造民主、開放、快樂的課堂,真正實現“雙贏”、“雙發展”。

總之,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努力,將自己所學都無私的傳授給學生,並努力創新,尋求新的教學方法更新自己的工作。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6

自從我們用概念構圖學習和理解課文以來,概念構圖就成了我不可欠缺的學習夥伴,上課了,它就形影不離地跟着我,幫助我學習課文。這樣一來,學習課文就輕鬆、方便多了。不費吹灰之力,只要看一看概念構圖,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就概括出來了,分段也容易多了。有了概念構圖,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根本難不倒我,對我來説,不過只是小菜一碟,小事一樁罷了。

利用概念構圖,把課文安排的材料,寫作方法順序、每段的段落大意等,輕而易舉就能掌握得了如指掌,並對課文分析得十分透徹,能充分了解課文的內容和所含着的意思。如果遇到不明白或不清楚的地方,就拿出概念構圖出來看一看,也就差不多明白了。它簡直就是我們身邊另外一本“新華字典”,或是新發明的一台價廉物美的“電腦”,它在我的學習工具裏當着主人翁的位置,是我最常用、最信任的工具。儘管只是一張概念構圖紙,但它比什麼都管用。

概念構圖是有益無害的。有了它,我理解課文十分方便而又正確;有了它,我寫起作文也變得井井有條,進步神速;有了它,講起科學道理能夠説得頭頭是道。概念構圖就像一雙點石成金的手指引着我在學習道路上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前進,讓我在學習上又邁進了一大步。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7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才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漢字時變得更輕鬆,更主動。怎樣讓學生在語文識字中輕鬆愉快地有效識字。讓學生從想學、樂學到主動學習呢?我的體會如下:

1、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一年級教材要求學生識記一定數量的字詞,這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有一定的難度。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實踐中,要注意結合兒童心理特點,以靈活新穎的形式,為兒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識字興趣。

(1)編字謎識字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複,強化記憶。這個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枯燥。在進行一年級識字教學時,可以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小朋友去猜,去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

(2)編兒歌識字,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有的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可以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3)加減法識字。在教學識字中,可以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門+口=?”(問)、“早+草頭=?”(早)。“草—草頭=?”(早)以次同時,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如“坐—土=?”(從)、“立+日=?”(音)等,在課堂開展競賽,幫助學生記牢字形。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和發現形近字之間的異同,對一些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稱之為“姐妹字”。如:“蛙、哇、娃、窪”“請、清、情、晴”的字形之間的聯繫,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隨機複習了以前學過的字。

2、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自主識字。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隨着學生經驗的積累,我們也就逐步簡化識記生字的過程,增加學生獨立識字的機會,發揮其主體性,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發現行之有效的識記方法,獨立掌握生字,並在實踐中不斷運用。

3、創設“遊戲樂園”,鞏固識字。

對初入學兒童,應把學習和遊戲結合起來,兒童就會對學習興趣。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保持,採用遊戲的形式吸引孩子,讓他們廣泛參與到遊戲活動中來,主動地輕鬆快樂地學習。在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各種遊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對於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解決這個難題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遊戲樂園”,在輕鬆、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總之,低年級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又學以致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要進一步不斷地總結、積累,採用靈活多樣地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有效地識字,提高識字量。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8

前些日子,我校張主任叫我看了看教研室下發的關於語文教師讀書的必讀目錄,當我看到《國小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話習作》這本書之後,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我想,我一定要好好把這本書讀完。因為我覺得自己在寫作教學方面一無所知,從來就是憑着感覺和自己的思緒上課,而根本不知道如何進行有效地寫作教學。

通過讀這本書,我覺得自己的教學有了思路,有了方向,更有了明確的好方法。

以前我的常規寫作教學就是根據語文書綜合學習裏的寫作要求來讓學生們先簡單的自己寫,然後再簡單地評一評優秀作文,然後再讓學生寫這樣的教學套路,以致我發現,學生們一到上作文課就央求我説道,老師別上作文課了唄。我在想,語文課,最重要的一項基本技能就是寫作,寫作關係到學生語文成績及語文素養的高低,甚至很有可能決定着學生以後語文學習的發展,或許到未來的社會,擁有一項較好的寫作功底會直接關係到孩子一生的成長髮展,如此重要的寫作課,竟然令我的學生們如此反感,是多麼的不幸和悲哀啊!因此,為了學生將來的更好的發展,我想,我必須好好改進自己的寫作教學,讓學生們都能愛寫作,會寫作,寫得多,寫得好!於是,《國小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話習作》正恰逢時候的為我指點這方面的迷津,讓我在寫話教學中痛飲一泓清泉,暢快淋漓地享受着吳中豪老師的涓涓指導。

這本書共分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語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第二大部分是國小1——6年級寫話、習作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第三大部分是教學內容解説和教學建議。從三大部分中我們看出了語文教學的幾個重要方面,使我們對語文教學有個全面整體的瞭解和認識。

第一大部分國小語文教學目標又從漢語、閲讀、寫話、習作等方面分別闡述,內容具體全面。

第二大部分向我們介紹了國小階段不同年級的寫話習作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這為我們各個年級的寫作教學提供了明確具體的參考。

而我認為對我最有指點價值的則是第三大部分,即各種各樣的教學內容解説和教學建議。

比如,寫話部分共包括用一句話寫自己觀察到的事、觀察簡單的圖畫寫一句話、用幾句話寫出自己的觀察到的事、用幾句話介紹自己感興趣的閲讀材料等幾方面。

從以上寫話教學建議中我發現,原來寫作並不是長篇大論,要寫很多很多的字,我們教學上不能上來就給學生規定要寫很多很多的字的作文,我們要從一句話開始慢慢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看到這裏我欣喜若狂,寫一句話,多麼簡單啊,這樣學生們就不會用愁眉苦臉地來寫作了。於是我開始讓學生們嘗試着先少寫些內容,看到什麼,想到什麼,或想説什麼,都可以從一句話寫作開始。我發現,這是個突破性地轉變,原來的死氣沉沉的作文課竟然充滿了無數生機和活力,我看到了學生們發自內心的高興和熱愛。他們高興原來作文是如此簡單,他們熱愛原來寫作可以如此暢快淋漓地抒發着自己的愛憎情感,就這樣,我的學生們開始愛上寫作,把寫作看成自己的知心朋友一般,遇到事情就寫下來,寫完之後感到如此輕鬆和愉悦!

當學生愛寫作了之後,我們開始嘗試着段落寫作。根據吳老師的建議,我在寫作教學中向學生們教授了幾點寫段落的寫作順序,比如按事情發展順序寫,按時間順序寫,按方位順序寫,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寫,按先總後分的順序寫,按先概括後具體的順序寫等等。

我們練着寫段落就從描述自己身邊最熟悉的內容開始,就這樣,我發現原來每個孩子都是出色的小作家,他們寫出來的內容甚至不左於課文中的內容。

就這樣六年級的學生,不管原來語文基礎多麼差的都會嘗試着自己寫出一大片段落來。我想這些進步都是吳中豪老師指點的,都是讀了《國小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話習作》中給我的啟示,因此,我要感謝這本書,給我的語文寫作教學指明瞭方向,同時還要感謝教育局的有關領導,激勵着我在語文寫作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當學生們都愛寫作,會寫些內容的時候,我就開始教授學生寫各種文體的文章,最好寫的是一件事,然後接着讓學生們嘗試寫一個人,寫一處景物,最能看出寫作水平的就是寫景散文,學生運用上一定的寫作順序,並加上很多的修辭手法,當我看到學生的寫好的作品時,我不禁為學生精彩的寫作而喝彩,原來,寫好一篇文章也是如此簡單!

後來我教授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以及編寫寫作提綱,重點學習如何描寫人物,描寫環境場面,如何編故事,寫讀後感,寫通知,寫發言稿,如何修改自己的寫作,如何運用正確的修改符號進行修改等等。

總之,我從這本書中獲取了很多有關寫作教學方面的好方法,並將這些好方法教授給我的學生們,使我的學生們受益匪淺,而從這本書中我學到的還有很多很多,以上的這些內容遠遠表達不了我對這本書的熱愛與感激之情,我只能強烈地抑制住自己滿心的感激和歡喜之情,大聲喊一句:感謝《國小語文教學內容指要——寫話習作》這本書!感謝吳中豪老師!感謝有關教育局的領導!感謝你們使我在寫作教學中不斷進步,更使我的學生們愛上寫作,與寫作結下不解之緣!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9

近日有幸學習了廣州市南沙區教育發展中心籍歡歡老師的講座,收穫頗多。籍老師以新課標背景切入,強調當前國中語文教學亟待革新,並依據20__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對語文學科的定義,主張一線教師應思考語文課的綜合性實踐性,嘗試將課程理念架構於學習任務羣中,在目標導向下實現學教評一體化,促使深度學習的達成。我將圍繞以下三點談談自己的收穫:

一、凸顯課程理念,強化學科特點

在20__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將學科定義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其中,綜合性強調語文課程的複雜系統,它包含了語言、文字、文學、文章、文化等多個層面。籍老師認為,因為各個層面之間不具有遞進性,而具有交織性,因此課堂實施有一定難度。而關於學科的實踐性,籍老師解釋因為語文課包含了識字寫字、閲讀鑑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多個活動,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因此應立足學生核心素養髮展,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育人功能。

多維度的課程理念勢必包含了多元的育人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從現實中尋找要素,將生活作為基礎,設置情境,依實踐活動為主線、以學習主題為引領,以學習任務為載體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羣,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展性。為實現課程統整,籍老師主張設置包含“基礎型”“發展型”“擴展型”的三級階梯式學習單元,並建議在每一個學習單元中,儘可能涵蓋多個學習任務羣,這些任務羣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制定不同的側重點,彼此之間既要體現連貫性及延續性,也要體現課程內容的時代性和典範性。當然,課程整合不能侷限於課程或教材內容,要根據核心素養要求,積極創設情境、設計任務,採取激發、促進、引導、關注、鼓勵、倡導、支持的形式,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合作,開展探究。

二、圍繞目標導向,探求一體化模型

在新版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要關注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這個願景較為宏觀,想要落地需要再課堂中建立一種模型,可供一線教師參考和使用。籍老師認為,模式的建立離不開明確的目標,以目標為核心導向,探求學教評一體化模型,可以提升課堂質量及效率。

為了讓我們更好的領悟,籍老師首先對“教學評一體化”及“學教評一體化”二者進行了對比和辨析,為一線教師清晰解讀了教育目標分類學中的概念與術語。籍老師認為此二者本質相同。要使得學、教、評三者目標、內容、方式保持一致,必須在設計的起點考慮到學習目標的制定。籍老師列舉了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學中的例子,強調目標即評價,教師需要進行學習目標的具體化分析,確保每一個學習任務的評價精準到位。對於一線教師來講,需要改進思路,從以往刻板流程中跳出來,以教育目標理論為指導,嘗試讓學習、教學、評價之間保持一致,使設定的目標、呈現的內容及方式相契合,在評的過程中,也需要注重過程性和整體性的平衡,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這樣才能形成邏輯嚴密的閉環。

教學評一體化的落實,可分三步走。首先,要研究教材、研究課標、研究理論,形成對學科的基本認識;其次,要遵循模型,從模仿開始,提供一個可借鑑、好應用的框架;最後,要發揮區域特點,優化升級,實現學科大概念引領下的課程內容重構。

三、巧用項目學習,彰顯區域特色

該講座最吸引我的,還是關於理念如何落實的舉措與建議方面。籍老師以南沙區的教研探索為例,介紹了該區國中語文深度學習項目推進路線及成果。根據區域特點,南沙區制定了名為《以“寫”為中心的深度學習》的實踐探索,這個標題直觀地啟示我們,目標的制定,要圍繞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為解決教學思維陳舊、目標制定隨意化、教學內容碎片化等問題,籍老師從20xx年起便架設以”深度學習”為內核的培訓建設框架,並在隨後的幾年中持續性推進項目落實。圍繞深度學習的五個特徵:活動與體驗、本質與變式、聯想與結構、遷移與創造、價值與評判,搭建連貫的教學實踐四步模型,繼而形成環節分明的模板。而在進一步實施時,教師需要關注目標設定的合理性及持續性評價的反饋作用,在教學實踐中,也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學生在素養導向學習目標的引領下,聚焦引領性學習主題,展開有挑戰性的學習任務與活動,掌握學科基礎知識與基本方法,體會學科基本思想,自主地建構知識結構。

籍老師也強調,學教評一體化是語文課程實施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引導學生實現深度學習的關鍵一招,想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不能僅看效率,因此單元學習不能一刀切,這樣會導致學習內容和結構割裂。想要落實讀寫整合,需要在突出學科特質的基礎上加強課程內容整合,這一點只能循環漸進,不能貿然求新。所有教學改進的目的,都是為了幫助學生實現能夠綜合運用知識和方法,創造性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形成積極的內在學習動機,養成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就像教育的意義,最終也是作用於人。能夠使學生成為既有紮實學識基礎、又有獨立思考能力,善於合作、有社會責任感、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夠肩負未來的人,是每一名教師的終極目標。作為入職四年的教師,在這場講座裏不僅收穫了理論知識,也在籍老師語重心長的勸慰裏,反思自省,找回從教的初心,找回對語文的熱愛。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8月26日上午,迎來了全員培訓的最後一場講座,由杭州市濱江區教育研究院陳忠文老師主講,主題為《大單元整體教學的路徑》。

隨着20xx年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制定,語文核心素養、學習任務羣、言語活動等關鍵詞成為大勢所趨。隨之而來的,國中語文教學領域也開始由單篇教學走向羣文閲讀,走向大單元整體教學。

陳忠文老師對“大單元整體教學”作出瞭如下詮釋:在教學實踐中,從學生深度學習與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出發,以教材單元的核心內容為基礎,提煉單元大概念,構建單元目標體系,向內深入挖掘、向外聯結與拓展,合理規劃單元教學內容,形成單元整體教學方案並付諸實踐。

構建單元目標體系,是實施大單元整體教學的最重要一環。陳忠文老師以杭州聞濤中學高嘉誠老師的課例“人物精神的體現方法”為例,具體描述了單元學習終點,8條學習結果分別指向基本特徵,學習方法及應用價值。明確了單元學習終點後,教師要為學生的深度學習提供具體的支架,以任務為驅動,創設真實情景,以讀促寫,在問題解決中落實單元學習目標。

那麼,大單元整體教學有哪些具體的實施策略呢?陳忠文老師提出了兩條具體可實施的路徑。第一,整合資源,羣文閲讀。以指向語文核心素養為目標,根據課文核心價值和學情分析來開發整合教學資源,新課標強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語文老師要緊扣課程標準,在不脱離語文學習目標的前提下,結合當前的社會實際並根據學生的現實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取捨和改造。

第二,瞭解規律,掌握方法。統編教材中的單元導讀和助學系統中,對閲讀方法有着清晰而明確的要求,語文老師要按照認知規律,有序地指導學生在閲讀過程中掌握不同的閲讀方法和策略。陳忠文老師分別例舉了八上第四單元整合教學及《駱駝祥子》整本書閲讀兩個課例,向我們闡釋了怎樣從語言的形式進入作品的核心。

以指向語文核心素養為目標,以終為始,逆向設計,這樣的'新型備課形式無疑給我們廣大的一線語文教師帶來了新的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我們要仔細研讀課程標準,在理解課程標準內涵的基礎上將其解構,並結合教學現實轉化為具體的課程目標、單元目標乃至課時目標;

其次,要學會提煉單元大概念。單元大概念是聯結知識和素養的中間環節,是實現知識學習與核心素養之間有效對接的最佳選擇。

最後,要根據單元學習目標設計系統化的學習任務。教師一方面要加強理論學習,去了解單元核心學習任務背後的理論基礎,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情境學習理論等;另一方面,要緊扣課標、教材和學情,發揮專業共同體的力量,讓目標在活動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最終才能讓核心素養真正落地。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教師們在閲讀過《有效教學》這本書後有什麼樣的感想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有效教學》心得3篇,歡迎大家閲讀!讀《有效教學》心得體會3篇1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對教師的要求高,對學生的期望高。而學生又自己卻無所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而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更是陷入了學生累、老師更累的惡性循環中。

一直企盼從這種苦惱中解脱出來。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和有效的策略。於是我便細讀了《有效教學》這本書,深有感觸。書裏的話説得實在,內容非常貼近我們的教學實際,讓我對有效與無效、低效教學有了較深的認識。每一個理論後面都有一個案例,這些案例是真實的,對案例地分析也是客觀的,易於接受的。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本書突出的是一個“效”字,它是針對以往在教學中存在的注重形式、忽視效果的低效乃至無效教學而提出的基本教學要求。書中有一項大規模的教育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同的教學方式產生的教學效率是大不相同的。學生對所教內容記住的平均率為:教師講授5%,學生閲讀10%,視聽並用20%,教師演示30%,學生討論50%,學生實踐70%,學生教別人95%。可是就數學課而言,我們實際教學中老師的講授佔用的時間有時達到了95%,而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卻很少,學生實踐活動,我們現在的課堂僅佔20%,學生教別人佔的比例就更低了,只有5%,我們還處在主要靠向學生“灌”知識階段,沒有更好的激發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應處處瞄準一個“效”字,我們的教學也應在“實效”上多下功夫,確保有效,力求高效。新的學期就要開始了,我想我們應汲取書中的精華,新的學期中,備課講求實效。不必過於強調詳案,強調完美。目標明確,重點明確,預設合理,反思及時。上課注重實效。不要一味地在道具上、花招上做文章,兜圈子,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課堂實際,切實處理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係,適時點撥,有效指導。作業切合實際。作業不可太多、太濫或太少,要從有效鞏固所學內容出發,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具有針對性、應用性、遷移性、層次性,有必做題和選做題,並切實做到“四有四必”(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有錯必糾)。輔導及時實在。對學生的輔導,不能只盯住幾個尖子生,要牢牢地抓住兩頭,即優生和差生。尤其是對差生的輔導要及時,什麼時候出現問題什麼時候輔導,誰出現了問題輔導誰,而且還要十分重視對差生的心理疏導。總之,教學工作不同於演戲,不能只追求表面熱鬧,要以學生髮展為根本,以課程標準為目標,摸準學生實際,一步一個腳印地引導學生前進。

在實際教學中,首先個人先通過閲讀教學參考書、教學大綱、教材等,寫出個人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備起點。所謂起點,就是新知識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生長點,起點要合適,才有利於促進知識遷移,學生才能學,才肯學。起點過低,學生沒興趣,不願學;起點過高,學生又聽不懂,不能學。數學知識是緊密聯繫的`,每一節數學課都是在以前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只要做好複習鋪墊,大部分學生就能遷移類推到新知識上。第二要備重點、難點。重點往往是新知識的起點和主體部分。難點,即數學中大多數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備課時要突出重點。一節課內,首先要在時間上保證重點內容重點講,要緊緊圍繞重點,以它為中心,輔以知識講練,引導啟發學生加強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點,講中出重點,才能使整個一堂課有個靈魂。難點和重點有時是一致的。備課時要根據教材內容的廣度、深度和學生的基礎來確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認真研究,抓住關鍵。第三要備疑點。即學生易混、易錯的知識點。備課時要結合學生的基礎及實際能力,找準疑點,充分準備。我最大的體會是事先要充分準備,教學時有意識地設置懸念,多用啟發,讓學生積極思考,質難質疑,引導學生分析判斷,教師指導則點到為止,讓學生自己把能力充分發揮,將疑點搞清楚。

其次,要進行集體備課。集體備課後再次對自己的備課進行重新修改和完善,便與將集體備課的成果進行共享。

對《有效教學》的閲讀我才剛剛接觸它,今後還將繼續深入閲讀,要達到觸及它的精髓,把自己的每一堂課都上的有效,追求高效課堂是我的目標,為此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堅決杜絕負效教學,努力避免無效教學,革除低效教學,追求高效教學。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自主快樂的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裏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投擲類的項目對技術動作的理解最為關鍵,也就是發力的過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有效的傳授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實心球教學來説教學重點是由下往上的用力順序,教學難點出手的角度和速度,我們教師一定要把握這兩點。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和體會實心球學習的每步用力順序。由梯度練習到動作的整合練習的'過程,使學生能正確理解發力過程並能協調用力,以此來提高教學實效。

1、首先讓學生掌握手持球的動作,體會球在手中的位置,以便掌握球出手時的接觸點,為使球拋遠必須要有正確的持球動作。

2、讓學生體會腰腹部的屈伸用力的過程。學生先進行後仰反弓,加大工作距離,並結合準備動作進行嘗試練習。可達到4—5次。

3、平行開立。結合前兩個動作直立後進行練習。在找出其中的不同,和需要加入的動作,體會預擺、振腰出手的動作。

4、前後開立。從上面的三步逐漸深入,前後開立,增加做功的距離,重心由後向前移到送髖到腰部屈伸到上肢的出手動作,可做4—5次,達到協調用力。

5、整合。將前四步的動作按照順序進行連接。調整好身體重心的平穩移動,增加實心球的運動距離,身體的發力階段機體要依次用力,使力量依次從後腿部—髖部—腰腹部—上肢—手協調用力,從下面傳到上面;最後是身體的重心向前平移。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13

隨着均衡驗收的開展及薄弱學校的改造計劃的實施,各校都配備了“班班通”、“電子備課室”、“微機室”等各種電化教學設施。電化教學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態,在觀念、過程、方法以及師生角色等諸多層面賦予教學以全新內涵。

目前,我們學校實行了網絡化教學,每位教師在授課時,不像以前一樣排好課輪流到多媒體教室去上課,這確實極大的方便了每位教師。電教媒體生動形象,易被感知,吸引學生,具有其它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只有適時使用,恰到好處,才能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首先,電教媒體應該是學生進行發現、探究、接受新信息並最終握知識,形成能力的工具,而不是教師講解演示的工具。若盲目地依賴於電教媒體而把所有的教學環節全部使用電教手段再現出來,那麼教師就成了電教媒體的奴隸。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從明確的教學目標出發,選好合適地電教教材。

其次,教師要選好恰當的內容和時間,適當地使用電教教材。實際教學中,教師運用電教媒體存在一些誤區:盲目使用各種媒體,使課堂的信息過多過濫,製作的課件畫面眼花繚亂,學生只是覺得好玩,造成信息的泛濫,結果既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利用多媒體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電教資源可以説內容多、涵蓋面廣,我們可以隨時找到有關教學所需要的動畫、彩色畫片等。當我們把這些資源、素材整和到我們自制的課件中,上課時,學生看到的就是一些生動的畫面,這更容易讓學生記憶和理解,從而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最後,要正確處理好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運用教學手段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與學生情感交融、信息交流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和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啟發學生思路,使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與素質培養統一起來。

總之,教師要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教材特點、教學目標,將教科書與電教教材有機結合,注重電教媒體運用的實用性和科學化,精心選擇和製作電教教材,設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組織實施教學目標,並隨時調整、補充。將原有的認知水平作為教學的出發點,搞好新舊知識的銜接,循序漸進,就會達到既提高教學效率,又減少課後作業負擔,讓學生在輕鬆活潑的環境中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較好地優化課堂教學,更大地提高教學質量。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14

隨着教學理論的深入開展,教學策略的研究逐漸成為教學研究所關注的主題。最近我讀了華國棟《差異教學策略》一書,這本書致力於對教學策略理論的進一步探索,併力求在已有研究的根底上有所作為。其中導言局部對教學策略及實用教學策略相關的理論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通過十六章〔第一章差異教學概述,介紹了差異教學的本質、內涵、主要觀點,它與個別化教學、分層教學的區別聯繫。第二章至第十六章,逐章對十五個策略〕進行闡述。讀了之後讓我深受啟發,一定將這些使用的教學策略用於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 這本書觸動了我對自己在以後的教學工作的幾點感悟。

《差異教學策略》告訴我們,為適應不同學生的需要,應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學生的知識根底,以及各學科的特點、教師特點和教學時間多少,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八年級學生,他們好探究,如果教學方法不允許這樣做,他們就會感到乏味無趣。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引導學生通過活動去體驗地理知識,感受並探索地理世界裏的奧祕。我還佈置了學生的小對子互相幫助,尋找記憶的方法。最後在一些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的帶着下,全體學生都動了起來。學習地理還能和其他學科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僅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開展,還能讓學生真正地領略地理教學中的魅力;幫助他們在生活中發現地理之美,在思考中感受地理之美,在創造中感悟地理之美,自然地對地理產生興趣。 《差異教學策略》耐人尋味不僅讓你忍不住一次次再翻開,讓你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幫你梳理了由困惑帶來的紛繁的思緒。《差異教學策略》不僅對你説明了一些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的觀點,更教會了你怎樣去測查學生的差異,在教學中如何照顧學生的差異和怎樣開發學生的潛能。特別是那些具有説服力的案例,每每讀來,迷茫與思索之後總有新的`收穫。

讀完《差異教學策略》我更覺得教育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在這個佈滿荊棘和坎坷的道路上,讓書籍成為你的朋友,多讀書,從書中你可以尋求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最複雜的問題的答案。非常感謝這本書,讓我從中受益匪淺,作為青年教師的我,一定會潛心研究自己的教學工作,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學本教學心得體會 篇15

低年級教學的一個重點是識字和寫字教學。下面淺談一些在識字教學中的字理識字一點體會:識字是閲讀寫作的基礎,是國小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語文啟蒙教育的重要任務。如何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使識字課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整體提高識字課堂的有效性,我的體會是運用字理識字教學法進行識字教學:運用直觀、形象的圖畫或實物演示來分析字理,識記漢字;通過比較,引導學生依據字理區別漢字,減少錯別字;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自學能力;設計有趣的遊戲,在教學中隨機識字;結合實際,進行字理分析同時又滲透了思想教育;重視課堂的書寫練習等,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漢字屬於表義文字,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聲字,正確掌握形聲字規律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要注意形旁表意,聲旁表音,掌握好這一類字的規律對生字識記效率起着重要作用。如二年級上冊的識字8中,教學中引導學生髮現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從而使學生得出結論——含有”包”的字意。然後進行交流,學生不僅認識了本課生字,還認識了一些課外生字,拓寬了識字面。又如學習識字4,我把“描,瞄,貓,喵,錨”拿出來讓學生識字,通過比較,學生有的説:“這三個字都有苗字,有的説“描”要動手,所以部首是提手旁,瞄跟眼睛有關,所以是目字旁,喵跟嘴巴有關,部首是口字旁,錨是金屬類,所以是金字旁。這樣把一些帶有共同點的字人為歸類,通過比較,提高了識字效果,也有利於學生區分形近字。再如,在《靜夜思》中,教學“霜”字時,打出投影,就告訴學生“雨”就象天地陰陽之氣交合後下雨形,與雲氣或雨狀的自然現象有關,“相”表示的是這個字的讀音。那麼,在以後的生字教學中再碰到有雨字頭的字,如“霧,雹”等字時,學生就能根據以前所學的知識知道“霧,雹”是一中自然現象,“務,包”表讀音,久而久之,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識字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總多的漢字,複雜的結構,給學生的記憶也帶來了困難,但漢字的形體結構卻為我們編字謎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月月不分離,好似親兄弟;站在兩日旁反而不見光;等這些字謎通俗,形象,簡短,有具有較強的思想性,益智性真正做到寓教於樂,取的識記漢字和娛樂益智的雙重功效。

字理識字在學生識字方面有重要作用,既有助於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形成一定的識字結構,又有助學生觸類旁通拓寬學生知識面。字理識字是鞏固生字有效方式之一,對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也有幫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30r7p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