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精選20篇)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精選20篇)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

國中英語新課改進行幾年了,作為一線的課改教師,我發現新課改確實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越來越普及。但是新課改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困惑,如:有的學生在聽、説、讀、寫等各方面的水平都較以前同級的學生高出許多,但差生所佔的比例也比以往高,學生的兩極分化從七年級就開始凸顯。這樣學生水平高低差距大,使教師在授課中難以兼顧,無疑增大了授課的難度。儘管新課改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新課改仍困難重重,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其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一、新教材部分內容與實際生活有些脱節

新課標英語的目的之一是想讓新教材更加貼近生活、貼近學生,使之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繫,從而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激發其學習英語的動力。而教材中有些內容對農村學生來説好似是紙上談兵,例如pizza等等,學生對他們毫不熟悉,失去了興趣,因而也得不到鞏固,面向全體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二、新教材的操作難度大,加大了教師的備課與授課難度

新課標英語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具體的話題展開,教師在備課時需要自己精心編排方能授課,可是教師手頭又沒有現成的資料或教學輔導材料可以利用,而且很多話題較新,教師處理起來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增加了教師的備課難度。而且每個單元相對獨立,不象以往那樣知識成體系,許多教師一時還不能完全適應。更何況,我們現在每人教兩個班,最多的有六十多人,除正式課節外還要上早午自習,每週有近二十節課。除了上課,其餘的時間要備課、批改作業,要應付上面的各種檢查、聽課等等。

三、國小與國中的英語教學嚴重脱節,是英語新課改的又一障礙

在國小,只有語文和數學是主科,而英語只是副科。國小從三年級開設英語課程,在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等方面,雙方已經脱節。加上許多人認為,國小英語學好與否沒有關係,反正上國中以後仍要從頭開始學。因此,英語教學的所有壓力都留給了國中英語教師,使國小英語教育形同虛設。新課標英語詞彙量大而難,話題範圍廣,且國中開設的科目多,各科的壓力大,時間緊,因此許多學生一接觸英語就有畏難情緒;面對大班額,教師精力又有限,如果配合不好,有些學生往往會落伍,以後再想彌補真是難於上青天。給很多學生帶來了很大損失,造成了許多遺憾。

四、新教材的詞彙量太大,不少單詞拼寫難,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影響了教師的授課質量。

新課標英語的詞彙量超出以往教材的好幾倍,因而對學生僅是英語詞彙量方面,就成為他們學習英語的一大障礙,使他們對英語學習抱有畏難情緒。再加上不少單詞的拼寫太難,記憶起來實在太費勁,有將近一半的學生難以記憶,面對這麼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單詞,即使孩子的求知慾再強,也不會對自己絲毫不感興趣的東西牢固記憶吧,畢竟他們還只是孩子。如果教師逼着學生記,勢必使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乃至產生厭惡,稍有不慎就會使學生徹底放棄英語學習,甚至影響其一生的發展前途,這無形之中給教師的教學增加了新的壓力。

五、評價體系陳舊落後,使教師在新課改中缺乏積極性、創造性與主動性

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評價理念主要的是要“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而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學校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都以其所教班級的考試成績作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準。由於評價教師只看學生筆頭考試的成績,只重考試結果,甚至把這作為教師評先選優的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敢完全放開手腳採用新課標,而是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學生的筆頭考試成績。上面評價教師的尺度又直接影響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由於存在上述的原因,新課改的實施還存在諸多的問題與矛盾,要保障英語新課改的順利實施,還應多站在教師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這一角度看問題。

總之,要想真正獲得全體英語教師積極參與英語新課改,的確還有一段路要走。同時也需要我們全體英語教師做出很多努力。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2

我認為作為國中英語教學工作者應做到:新教法以學生為主體,就必須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語音訓練,打好語音基礎;重視單元檢測,保證新 教材的教學質量。

聽、説、讀、寫是英語重要的教學手段,也是這套新教材要求達到四會的目標——培養出具有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一批新人。這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點,也是我國英語教學歷程中的一個顯著轉折點。如何適應並且能教好這套新教材,是擺在我們國中英語老師面前的一大課題。對如何教好這套教材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明確學習目的,在運用中增強學習興趣。中學生年齡小,閲歷少,對學習英語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們把英語只看作升學考試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於難記的單詞、語法和發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除了從道理上宣傳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使學生儘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嚐到樂趣。如開展一些情景對話,值日生每天用英語彙報情況,在學習中組織一些英語遊戲等。還要儘量組織好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朗誦會,各種英語競賽,學唱英文歌曲,閲讀簡易英文書報。辨認日常生活用品上持有的英語説明等。

2、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和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並獲得知識,它有利於培養學生 的學習興趣。創造輕鬆愉快氛圍的關鍵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係,同時也是師生雙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係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

3、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方式有利於保持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整節課學生大多當錄音機,而教師講的內容多,都是語法,很少讓學生自己動口(除了提問),恨不得一下子全倒給學生,這樣學生一節課都在忙着記筆記,教師又講得很累,課堂上學生收穫就是一本本筆記,課內消化不了,課後怎能吸收? 一種好的教學形式連續不斷地使用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單一的形式容易導至大腦刺激的單調,使興奮轉化為抑制,降低學習效率。而從心理上講,中學生正處幹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和練習形式,如簡單重複太多,學生也會興趣鋭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採用多種形式,如做遊戲、講故事、觀看幻燈、錄相、聽錄音、進行有趣的比賽和角色扮演、唱歌曲等。

(二)重視語音,打好語音基礎。如果能夠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也就拿到了英語入門的鑰匙,也是練好聽、説、讀、寫的基本功的基礎。

教科書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語音教學,緊密結合字母單詞和句子的教學,系統地安排了語音練習。因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把握要求,把語音教學貫穿於始終。把語音教學作為七年級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長期訓練階段側重,綜合提高。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自身語音,充分發揮課本錄音的作用。聽音是語音教學的根本方法,要堅持先聽音後開口,做到聽清發準。讓學生在學語音的過程中儘可能地受到正確的語言薰陶。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交際能力是通過交際活動培養起來的。交際活動指用所學語言真實地、自由地交流思想,共同完成某項任務。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要精心組織和精心設計,否則學生就動不起來,或動而無效 。交際能力的培養可按照下列幾方面進行由淺入深的訓練。

(1)一般打招呼和簡單的客套話。如: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2)交流信息,介紹自己的好朋友,I have a good friend. He is in Class Two ;介紹自己的 住處,We live in ZhongShan Road; 介紹過去的經歷,I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介紹個人的 一個打算,I'm going to visit Uncle Li。

(3)討論共識。

(4)解決問題。

(四)要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見,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比上課多講一個語法點更重要,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門工具課。因此,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習慣養成的過程。良好習慣的養成,一方面靠教師的示範,榜樣作用。另一方面靠嚴格訓練,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習慣。諸如

1、培養學生自覺預習新課的習慣。

教師可以對新課的主要內容擬幾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看課文,邊看邊思考,不懂的作個記號,上課各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難點、疑點,這樣久而久之學生自己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知識來學習新知識,就懂得了新舊知識的聯繫。在教師來教新課之前,學生對教材就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2 、培養學生用自己語言複述課文,可以給學生 keywords 或自編與課文相關的對話,或是對於課文提出問題來討論。

3、鼓勵學生獨立學習時,試做還沒教的例題練習,先做一遍,不怕錯,讓學生自己摸索和掌握解題方法和規律,也許不會做的,就是課文新的語法點,這樣學習新語法點時,就更專心、認真,更得心應手。

4 、鼓勵學生多閲讀英語報刊、英語課外書,擴大知識面,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目的達到。“教是為了不教”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能做到這點教師自身必須有一定的素質水平,

(五)要重視單元檢測,保證新教材的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每一教學單元進行教學檢測,通過這種手段測試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技巧和能力的真實和綜合應用程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應對測試提出具體的知識、技能、技巧和能力各方面的 要求。

知識方面,要求學生全面地、系統地掌握該單元的基礎知識,尤其是課本中的“四會”內容。

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語言、詞彙、語法知識在聽、説、讀、寫方面體現出來。技巧方面,要求學生在技能基礎上,循環往復,達到對技能的熟練掌握,使技能的運用自動化。能力方面,要求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技巧的基礎上,要有綜合能力,即能把三者結合起來,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

要做好單元檢測,就要求教師必須努力、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依據《大綱》,明確知識、語言範圍。注意傳授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讓學生知道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並準確地講解和反覆地操練。教師要精心設計或選用檢測試題。試題要力求符合《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難易要適中,能夠較全面地檢測學生聽、説、讀、寫能力和初步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要做好檢測後的講評工作。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3

很榮幸能和各校的老師一起參加這次的國中英語新課標和教材的培訓,經過這兩天的培訓,對新課改有了一定的瞭解與認識。新課改對我們每一個老師來説都是一種挑戰,通過這次的培訓,我相信在這次課改中能有新的發展和突破。以下是我通過幾方面考慮得來的心得。

一、 明確目標。我們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把“掌握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學目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課程標準要求把“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英語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時,提倡教學中要以“口語交際”為主,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説英語,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 改變英語教學方法。過去的在英語教學中總是老師講,學生記。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是聽眾,學生自由練習很少,口語、聽力非常差。現在我們要轉變這種模式,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把主動權還給學生。那麼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處於主體地位,提高學習效率呢?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1、在教學中應把時間和空間多留給學生。合作學習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沒有獨立思考就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將流於形式,質量不高。有準備的討論交流,才可能是高質量的交流。提出一個探究性的問題,給學生思維空間。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時間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一個教師對時間如何分配,直接反映這個教師的教學觀。探究的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決定了探究學習必須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否則就是一句空話。

2、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要在於老師的調動。在學生消除心理障礙後,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教學環節,設計模仿、會話、口、筆頭操練、提問,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雖然我們的教學條件有限,但我們可以根據實際運用實物、自制教具來使課堂形象生動。

3、充分利用學生的差異。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整齊劃一,束縛了學生創新潛能的發揮。教師要重視尊重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學生。不能用一個水平衡量學生,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學生的不同理解和認識,讓課堂成為學生髮揮個性的天地,成為自我賞識的樂園。

4、創造性運用教材。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教”,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教材只是書面的東西,而且所載的信息是有限的。傳統的教學與新課程教學有很大的區別,以往的教學只是要求講解知識點,而現在的新課程強調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如何學習的能力。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也發生了變化,從教師中心轉向學生中心;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從獨立學習轉向了合作學習;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了變化,從接受學習轉向探究式學習。5、要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怎樣能使學生動起來:(1)激發學生在課前準備階段動起來。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要認真地鑽研教材,研究學生,設計教法。我們在備課時,不僅僅侷限於我們老師自己備,同時也可要求學生參與。(2)引導學生在導入新課階段動起來。是否成功地導入新課直接關係到這堂課的順利進行。我通常都是都是通過值日報告來導入,一方面鍛鍊學生的口語,一方面訓練其他學生的聽力。這種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每天如此會引起學生的厭倦情緒。如果教師能增加一些新花樣,變換一下方式的話,學生的注意力一定會保持集中。如可以小競賽、講故事、做遊戲等等。(3)鼓勵學生在練習中動起來。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直觀的情景下輕鬆、愉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新課程改革強調能力,但更應注重基礎。處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國中英語教育,可謂是英語學習基礎的基礎。國中英語基本上是大部分地區英語教育的啟蒙教育,其目的應是學習一些基本知識和培養一些基本技能,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而不應是重在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

教師以學生的英語學習為中心,紮實抓好課堂教學,讓學習落到實處。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是國中學生連英語的皮毛都尚未弄懂且情緒極易波動,他們不是很明白教學的重難點,所以我個人覺得課堂的主動權還是應該屬於老師的,老師來安排和調節課堂教學活動,監控教學過程。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4

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一個爭論就是:這套教材到底適不適合農村學校的學生?部分教師認為這套教材具有強烈的時代感,知識內容切合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 ---口語交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符合當前英語習慣的純正英語。而部分教師則認為這套英語教材不適合農村學校的學生,因為這套英語教材要有六年的國小英語基礎學生才能開始學習。而我們的國小生大部分在國小沒有學過英語。教師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彌補。再者,這套教材詞彙量多,對於沒一點英語基礎的學生來説難度太大。教師在教學進度上根本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在爭論的最後,各位英語教師達成一致的看法:新課程更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更要加強教學反思,要把教學反思落到細處、實處,注意課堂知識的構建,注重學生的實際能力的考察。下面就新課改談談個人體會:

一、新課改,新變化

隨着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將會給整個基礎教育帶來新的變化。

1、新的課程目標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此次課改的重點是一改過去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趨向,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新課標增加了情感因素、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發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

2、新的教學模式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應該形成一種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應該形成一種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3、新的評價機制新的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全面和完整,不但沒有忽視結果性評價,而且着重形成性評價。新標準認為,評價應有利於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考試檢測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評價機制應包括對課程的評價,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檢測,對教師教學的檢測等。

二、課改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課改形勢是好的 ,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表現為:

1、課堂教學方面的具體問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也反映出不少的問題。有的緣於教學觀念,有的緣於教學能力,有的緣於教學條件。余文森教授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成績與問題反思》(《課程.教材.教法》20xx年第5期)一文中談到的四大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具體談四點:教學目標的虛化、教學內容的泛化、教學過程的形式化、教學手段的不合理。

1.1教學目標虛化新課程確立了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與教學目標,這是發展性教學的核心內涵,也是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十分注重追求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但是,由於對三維目標的設計和操作缺乏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在實施層面上便出現了教學目標的虛化現象。突出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知識、技能目標,該實的不實。知識、技能目標是三維目標中的基礎性目標,然而,由於認識上的片面和觀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課堂上,最應該明確的知識、技能目標,反而出現缺失或者變得含糊。第二,過程、方法目標,出現了“遊離”的現象。首先,由於“過程、方法”這一維度的目標,是以往課堂教學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師設計這類目標的意識不強,有些教師是有明確的意識,卻在設計和操作中明顯地出現了“遊離"現象:遊離於知識、技能目標之外,遊離於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之外,遊離於學生髮展之外,從而使過程、方法的價值喪失殆盡。第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出現了“貼標籤”的現象。總之,目標的多維化以及對目標的不當定位,致使教師教學中常常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1.2教學內容泛化由於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經驗,在實施層面上便出現了教學內容的泛化現象。突出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卻忽視了學生對文本的閲讀理解,過早或過多地補充內容,海闊天空,甚至偏離文本而大談從網上查閲到的資料,大量補充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學活動失去了認知的支撐。第二,為了情境化而設置情境。情境設置應該自然的,而不能“為了情境化而設置情境”。第三,聯繫實際變成了一種裝飾。教學內容所聯繫的實際,必須是真正的實際,而不是給知識教1.3教學過程形式化新課程課堂教學方式出現了多樣化的景觀,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多樣化的背後,透露出浮躁、盲從和形式化傾向,學生內在的情感和思維並沒有真正被激活。

第一,“對話”變成“問答”。可以説,新課程所提倡的對話教學是對傳統獨自式教學的超越。但實踐上,卻有不少教師把對話等同於師生問答。實際上,發生在課堂上的有些師生問答,其實並非真正的教學對話。第二,合作有形式卻無實質。當前大多數課堂裏小組合作學習處於一種自發階段和隨意狀況,不少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組織形式時偏重於形式,缺乏對其內涵的深刻認識和反思。第三,有探究之形,卻無探究之實。應該承認,這也是當前探究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4教學手段不合理表現為現代教育技術不用或濫用。農村學校教學手段的運用方面進步不大,甚至有走下坡路的傾向。非但計算機輔助教學未能跟上,就連原有的幻燈、錄音機的使用也越來越少。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學科教學。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集中表現為刻意追求多媒體運用而帶來的課件氾濫,在多媒體課堂,有的課成了一張張幻燈片的播放,一放到底,把過去的“人灌”變成了現在的“電灌”;有的課儼然成了“網吧”,學生各自為陣。我們發現,在課堂上明明是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實驗完成的,結果卻被課件的模擬演示所代替;明明是需要學生通過文本描述來實現自我想像、聯想、體驗與感悟的,卻被教師精心製作的多媒體畫面同化到一種認知與體驗上去。這些認識上的偏差,亟待澄清;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有效途徑、方法亟待研究。

2、從學生學習狀態中反映的問題

2.1國中學生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在某些學校的課堂觀察中發現,一節課中毫無反應的學生有近20%,似聽非學的也有近20%,只聽不寫的有約40%,只有10%-20%的學生臉上有積極參與的神色。從這樣的情況粗略地估計,40%的學生的學習困難是態度原因,另有40%學生的學習困難是方法原因,這樣的學習狀態令人憂慮是不言而喻的。

2.2學習心理負擔重學生問卷調查顯示:有近70%的學生認為學習負擔過重。其實,學生不僅因為數量而負擔重,也是因為對學習內容不大感興趣,而導致的學習心理負擔重。其原因主要有:教師的教學不能較好地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體會不到知識的來源與價值;課堂教學、作業從內容到形式都顯得單調枯燥;家長和教師過於看重考試成績導致學生心理壓力大和逆反心理。

2.3國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國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變化最快的時期。目前教師對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和心理健康瞭解不夠,也缺少該方面的教育能力,往往採用簡單的教化去面對有着紛繁原因的心理問題,導致學生的心理牴觸,早戀、出走現象時有發生。加上家庭教育輔導等方面的欠缺,使得“育人”沒有很好地與“授知”形成配合。

三、建議與對策

從調研中,我們深深感到我市國中課程改革的艱鉅與困難,思考並尋求對策是責無旁貸的,本人建議:

1、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我們今天的教育是為學生的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新課程的另一目標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方式。

2、改變教師角色新課程要求我們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他們構建一個自主、體驗、探究、合作、交往的學習平台。那麼學習方式的改變關鍵是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模式的改變又在於教師角色的改變,新課程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要讓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參與教學活動。在這種模式下,就要轉變教師的角色,才能建立起一種民主的、師生平等的、情感交融的新的學生觀和師生關係。因此對學生來説,教師的角色要由:管理者變為組織者;傳授者變為參與者;控制者變為幫助者;主導者變為引導者;仲裁者變為促進者。對於課程與教師的自身發展來看,教師的角色要由:教書匠變為研究者,教師要學會反思和創新;實施者變為開發者,既是課程的實施者又是課程的開發者;執行者變為決策者。

3、正確看待“差生”

不少老師會抱怨班上的“差生”太多,自覺不自覺地表現對“差生”的厭惡。這是一種可怕的誤區。要正確對待差生,教師對待差生重要的是要有兩個心。一是愛心,每一個差生都有其閃光之點,可愛之處,只有你用心去愛,具備了愛心,才會真正地關心差生,努力地轉化差生;二是耐心,差生的轉化是一個十分複雜艱難的過程。在教育過程中,還常常會出現反覆,因此一定要持之以恆地抓,堅持不懈地抓,才能收到實效。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4、重視教學反思,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反思即研究,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途徑,這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教師教學反思的自覺性也及到了明顯地加深,但不可否認,在課改不斷深入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假反思”的現象,要把教學反思做真、做實。首先,教學反思應符合新課程要求,尤其是以課標為依據。以課標為依據,組織教師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反思,也要對新課程理念下新的教學方法的反思,處理好教學方法繼承與創新的關係。其次,教學反思重點應在學生學習上。關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了沒有?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了沒有?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訓練沒有?學生的情感意志得到了培養沒有?第三,教學反思的形式應靈活多樣,“説”和“寫”是兩種有效方式。“説”:説成功經驗,説不足之處,説問題與困惑。引起大家的共鳴,思維碰撞,產生火花,問題會漸漸明朗,思路會漸趨清晰。“寫”:寫教學案例,寫教學日誌,寫教學反思,寫教學故事,寫研究報告,提升個人理性經驗,也讓同伴共享反思成果。

總之,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通過實踐和反思,充分證實適時的師生、生生之間的相互欣賞與激勵評價,可以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與應用英語進行交流的創新激情,同時使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從而為起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5

臨西一中 自國中英語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在教學中遇到了不少困難,但同 時也體驗到了很多樂趣,以下就是我近幾年來在教學工作中的一點體會:

一、新的認識:

1、新教學觀念。通過學習和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我逐漸認識到教學的本質不再是傳統教學中教師單向的灌輸和講解,而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是交流的過程,是探究的過程,是師生合作,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關注的是以學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的人生態度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不僅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更要強調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新課程觀念。通過學習和實踐,我認識到課程是體驗和感受,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的整合。教材不是教學內容的唯一載體,課堂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場所,教師更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指導。教師要懂得只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學生觀念。通過實踐,我領悟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承認不同學生具有獨特性,併為其創造成功的機會,教師要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相信學生,熱愛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 新的嘗試:

1、挖掘教材,精心備課

大家都知道,在新課改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主體作用首先體現備課上。課改以來,我認真鑽研,靈活挖掘教材,重組教材中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通過多種形式的問題設計,把散亂的知識,語言,語法變為簡單有序的知識系統,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案,為上好不同類型的課打好基礎,作好鋪墊。

2、先學後教,當堂檢測,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改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則是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個平台。一直以來,我堅持使用“先學後教,當堂檢測”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語言教學,儘可能的將課堂交給每一位學生。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大膽放手,耐心指導。讓學生知道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之後,在每個環節上,只要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我絕不講;在展示環節中,我一改過去每節課都是優等生髮言的狀況,規定每個學習小組的每個成員必須輪流展示。放手讓他們用各自喜愛的方式來嘗試,來體會,然後耐心地指導他們用更全面的方法來改進,來創造。在展示過程中,有表現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現得特別欠缺的。但即使再差強人意的學生,我也會靜靜地等待他們展示完,絕不會中途打斷他們。因為一旦被完全否決,他們的信心將倍受打擊,其他的後進生也會因此產生恐懼的心理,教學又會回到由優生主宰課堂的原路上。“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我堅信,只要我耐心的指導,放手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去探索,去總結,不用着急教學內容是否能及時完成,不必擔心教學質量暫時是否受到影響,只要讓所有的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功便指日可待。

第二,多點獎勵,少點批評。課改初期,如同摸石頭過河,困難重重,狀態不斷,可學生的信心千萬不能扼殺。在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態度,儘可能較多的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的真好!你懂得真不少!語音語調相當漂亮!真有創意!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為了更好的激勵大家,我又設立了獎勵機制,如積分分量化制度,在這濃厚的競爭氛圍中,絕大多數學生不甘落後,處處爭當學習的主人翁。

3、反饋檢測,落實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課改過程中,反饋檢測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檢測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和學生通過學習體驗成功,享受快樂的有效環節。內容主要以筆試為主,形式可以多樣,對學生進行當堂檢測,看這節課的有效性,做錯的題再在筆記本上總結出來。每天的作業檢查也是一種方式。及時發現學生在知識掌握或口語表達方面的不足,並及時進行補充講解,不讓一個學生因此而掉隊。

三.新的收穫

在經歷了幾個月嘗試之後,終於工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課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上充滿笑語,氣氛活躍,做到了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培養了,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協作,如何團結友愛;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在學校和縣裏舉行的各種考試中,我所帶的班級都有不錯的成績。

四、反思

在感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時,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中也存在着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課堂秩序較難維持,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內容難以完成,教學進度緩慢;課堂用語母語使用過多,語音語調不夠準確;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持久,積極性出現差異等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把課改工作做得細之又細,每一個環節都要穩紮穩打,落到實處,要把課改作為一項持久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去做,同時還要求我們善於總結得失,及時修正,及時完善,讓我們的課改工作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6

英語已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學科,它不斷地走進國小課堂,隨着課改的深入發展,對於國小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也在不斷的進行着。在這次培訓學習中,我深有體會,有以下心得。

一、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轉變

英語是一種語言,而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一種工具。隨着社會與實際經濟一體化,英語顯得尤其重要。所以,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就要求符合學習語言的規律,注重英語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同時也要求我們在英語的教學中要從過去的應試教學嚮應用教學轉型。,強調把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英語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任務,而不只是關心自己所説句子的結構是否正確。這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例如:在中高年級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分析理解課文及其語篇後,教師會給出一篇內容(即詞彙、短語、句子結構等)相仿的`短文、圖表等,首先讓學生結合自己剛剛所理解或掌握的內容來閲讀,之後聽教師所給的問題即所需完成的任務,學生自行或小組合作完成相應的對錯判斷、配對等任務後,以寫或説的形式特別是結合自己的感受或實際情況及經驗發表呈現任務的結果。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教學模式,學生結合自身掌握的實際情況對完成任務,習得的同時,還加強了學生聽説讀寫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

二、創設真實的英語教學情境

《英語課程標準》進一步強調教學應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儘量真實的語言情境,組織具有交際意義的語言實踐活動。為此,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從而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釋放了學生的創造潛能。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課堂中,我還經常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創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語言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

三、注重環境創設,給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

環境主要包括教室和英語語言運用環境,有稱之為“硬件”環境與“軟件”環境。比如,可以在教室裏貼一些英文標識,用英語卡片展示一些英語文學故事作品等。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學生用所學過的英語進行交流,克服某些學生害怕或者不敢講英語的心理障礙,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語言運用習慣。

四、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思維。

很多人為什麼一開口就感覺説英語特別吃力,就是因為沒有養成好的英語語言運用思維習慣。語言運用思維的培養主要是要求學生當看到某一物體或想表達某一個意思是,不需要經過大腦進行翻譯的形式而直接用英語説出來,就象運用自己的母語一樣自如。在教學中,我一般都是直接用英語進行表達,同時輔助相關的肢體語言,這樣可以加深學生運用英語的印象,同時可以比較快的提高學生學習説英語的能力。

五、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情感”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學生的情感總是在教師情感的感染下逐漸萌發,進而迸發對教師的愛以及對真理和科學的追求。啟動課改後,我認真學習“新標準”、實踐“新理念”,課堂上的教學行為的確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尊重學生、關心學生,教學民主,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已成為我的自覺行動。教師要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學習氣氛,以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情緒更飽滿。特別關注性格內向或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儘可能多地為他們創造語言實踐的機會。教師要成為學生最可信賴的心理支持源。因此在我的課堂上充分發揮尊重學生這一課改理念,例如課上目光的交流、微笑面對每個學生、充分肯定學生的每一次哪怕是微小的進步、允許並歡迎學生在我的課堂發表與我不同的意見和想法等。

六、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促進學生髮展

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長在充滿激勵氛圍中的孩子,會不斷地進取。我的評語主要有“Terrific!”、“Very good”、“Well done”、“marvelous!”、“Wonderful”等。被讚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我還採用作業蓋印戳兒、發放小禮物、sticker和小獎狀等激勵手段。有時,親切地對學生笑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拍拍他們的小肩膀,捏捏他們的小臉蛋、甚至擁抱他們——這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學生在課後會互相比比書上或牆上評比表上的“Sticker”多少,一種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局面逐漸形成。

總之,新課程改革,使得英語課堂教學走上了“綜合化、活動化、多樣化、情感化、多元化”的道路: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聽説讀寫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它使國小英語課堂教學真正貼近自然、貼近生活,充滿生命的活力。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7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思維和交流工具,也是人們參與社會活動的重要條件。語言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今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日益全球化,外國語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公民必備的基本素養之一。因此,學習和掌握外語,特別是英語,具有重要意義。

高中英語課程是普通高中的一門主要課程。高中學生學習外語,一方面可以促進心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和綜合人文素養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門國際通用語種可以為學習國外先進的文化、科學、技術和進行國際交往創造條件。開設英語課程有利於提高民族素質,有利於我國對外開放和國際交往,有利於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自然延伸,是基礎教育階段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普通高中英語課程要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為他們今後升學、就業和終身學習創造條件,並使他們具備作為21世紀公民所應有的基本英語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應根據高中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在進一步發展學生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着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

通過學習,我們深刻領悟高中英語新課標的理念:

(1)重視共同基礎,構建發展平台;

(2)提供多種選擇,適應個性需求;

(3)優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4)關注學生情感,提高人文素養;

(5)完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不斷髮展。我們瞭解到高中課程的總目標:高中英語課程包括五個維度的基本目標,即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它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

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基礎,要培養學生紮實的語言知識和熟練的語言技能。文化意識則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要培養學生開放的、接納的文化意識。情感態度是影響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重要因素,要培養學生健康、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習效率、發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先決條件,要培養學生有效的學習策略。有了理論上的正確認識,我們的教學就有了依據,我們的教學就更有針對性,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我們在今後開展每項教學活動前,都要充分論證是否符合課改精神,是否有利於課程總目標的實現,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進行教學,而不是“穿新鞋走老路”,更不是“轟轟烈烈搞課改,紮紮實實搞大學聯考”。要在教學中,大膽實踐英語新課標理念,把我們的日常行為變成新課標新理念的具體體現,全力以赴地開展以運用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活動,使我們的教學真正成為落實課程理念的戰場。

優化課堂教學 。首先,在課堂組織上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和參與者。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言的交際性註定了英語課必然是參與型的課堂。英語課堂是學生接觸英語的主要場所。只有學習外語的人沉浸在豐富的、強化的、持續不斷的外語環境中,才會達到最有效的外語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英語課堂上必須為學生學習創造一種濃厚的英語氣氛。教師應從第一節課開始就用英語授課,不能遷就學生。這也是一種聽力訓練。教師用英語教學,學生也會用英語回答問題,用英語去思維。不要怕學生聽不懂。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由不懂到懂的過程。學生有強烈的表現欲和參與欲,教師提供機會給學生,學生自然會熱情投入。活學活用,效果就好。 新的中學英語教學動向要求學生擴大詞彙量,增加閲讀量。這就要求教師適當增加教學內容。每週拿出一節課去指導學生博覽課外讀物,對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豐富他們的各種文化知識是大有幫助的。

其次,創造性地設計課堂模擬交際,讓語言有用武之地是優化教學內容的一個方面。作為高中教師則可拋開現成的表層理解的問題,設計掌握文脈分析句與句、段與段之間關係的問題,並提出深層次理解題,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習策略。提高課堂質量的同時,教師要重視學生自學能力和自學習慣的培養。新課程增加了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重視的是過程,讓學生掌握研究學問的方法。英語教學中的研究性就是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是學生的指導者,負責介紹實用的東西給學生。教師應精選相應的內容推薦給水平不同的學生,讓他們自學、探究。所選內容要有時代感。或INTERNET下載,或選自英文報紙等。學生通過自學,知識面擴大了,英語水平提高了,自學習慣也逐漸形成了。是學生終身學習的良好開端。所以,我們要消除教學觀念中的誤區,不要把教學僅僅侷限在課堂中,侷限在教材上,侷限在教室裏,侷限在教師的水平之內,要有超越意識,才能有超越的發展。

重視學生生理和心理髮展的特點,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教材在教學內容、結構體系、難易程度與分量以及活動與任務的設計等方面,都力求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髮展的特點,注重激發其興趣,有較強的感染力。教材話題貼近學生生活,富有時代氣息,文化信息量大;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改變單純重視講解與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模式;注意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科學地安排語言材料,以有利於學生構建知識、提高語言技能;設置真實而生動的情景和“任務型”的活動,以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其獲取、處理和使用信息,提高其用英語做事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採取綜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和發展能力。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客觀地評價傳統教學法,讓活動課堂真正地動起來,拒絕做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地位不能誇大,但也絕不可抹殺,不能“不認可教師與文本對話對學生的啟迪,不承認教師在課堂對話中具有的組織作用和支撐作用”(周仁良語)。只有教師必要的介入,才能激發學生進一步探討的興趣,也才能將探討引向深入。因此,在新課程的推進中,我們的教師要靜下心來,理解課程標準,實踐課程標準,發展課程標準。我們在強調學生主體、發展學生個性的同時,更要注意教師在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作用。新課標指導下的老師,有義務進行正確、深入的點撥和指導,有義務關注學生的學習方法與創新學習習慣的養成,而絕不僅僅只是學生意見的簡單欣賞者、總結者,而應該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僅僅改變座位的安排不是新課改,每堂課上都有幾分鐘的膚淺討論也不是新課改,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法更不是新課改。在課堂上,我們不能為了活動而活動,而是要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合作和競爭意識,獲得成功的體驗。例如我們有一個慣例,每週有一組學生進行show and tell 活動,學生自由結合,題目自定,分工協作,發揮所長,真正讓學生動了起來,達到了活動的目的。新課改的課堂上並非是活動越多越好,學生活動在精而不是在多。傳統教學法中也有大量值得借鑑的東西,不能全盤放棄。

開展教育科研,實施課堂觀察,倡導反思性教學。課堂是一個特殊的場景,教師在課堂上常常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在與學生的頻繁互動中,教師的注意力都集中於學生以及學科知識傳授上,這使他們很少對自己的行為有自覺意識,無論這些行為是有效還是無效。課堂觀察是教師從事課堂研究較好的起點。正是通過教師對自己和同事的課堂觀察,增進了教師對自己行為的意識以及對自己行為的責任心,促使其系統地、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教學行為,發展其自主性的專業判斷力,並通過觀察研究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學校得到發展的同時,也使自己的職業成為一個自我發展的過程。

精心設計、打磨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雖説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是適當的模式有利於新老教師的共同進步。我們提倡在模式基礎上的個性張揚,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推陳出新,保持活力。因此,我們要集中全體英語教師的智慧,設計出不同課型的基本模式。如閲讀課模式,詞彙課模式,語法課模式,複習課模式等。比如在閲讀課上,我們應形成通過跳讀、速讀和精讀由淺入深地獲取信息,並通過不同的學生活動獲得情感體驗,以引導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正確發展,依託課文並超越課文的情景教學模式。

總之,這次培訓使我學到了很多,我明白了新課改下教師職責的轉變,明確了新課改所倡導的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對於這一主體要利用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如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運用多種學習策略等。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貫徹新課改的要求,真正全面地推行素質教育,為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8

認真聆聽完三位教師的同課異構和專家的精彩講座之後,又積極參與同行們的交流討論,最後感受很深,收穫很多,使我得以從理論的高度瞭解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得以從感性上了解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從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與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和教學策略。下面就淺談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

第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能全面、深刻理解高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第二、掌握《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教學與評價的要求,並能理解高中英語實驗教材的特點和使用方法。那麼如何把所學的知識用於教學實踐呢?以下是本人的體會小結。

一、首先,參加此次培訓收穫最大的是教育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新,對新課程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深切體會到注重理論學習、關注現代教育發展趨勢的必要性。通過學習,我覺得我們還應努力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體現新課改的核心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應在此基礎上科學地整合並使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當今社會對老師的要求較高,老師們應不斷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我們的英語思維教學,用淺易的英語來表達,提高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有錯誤,鼓勵學生開口。創造真實、有趣的環境讓學生樂於英語思維。

二、老師應保持心境心態的年輕,活到老,學到老。

要放得下架子,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更何況我是一名年輕的老師,更應該向老教師請教,學習。當今英語教學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其交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要達到這些任務,首先,教師應儘快從舊教材舊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轉變思想,更新觀念。若繼續沿用傳統的重語言知識講授、重譯寫和語法教學、輕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僅調動不起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也不能充分達到教學任務。其次,應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在新形勢下,轉變教學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觀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證。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自覺轉變過去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特點,以突出教材的交際功能為主線來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儘快解決教材新與方法舊的矛盾,變“不適應”為“適應”,掌握教學的主動權。

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氣氛。“解決情感問題有助於提高語言學習效果。消極情感如焦慮、害怕、羞澀、緊張、憤怒、沮喪、懷疑、厭惡等,都會影響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如果學習者受消極情感影響太大,再好的教師,教材,教學方法也無濟於事。與此相反,積極情感如自尊、自信、動機、愉快、驚喜等能創造有利於學習的心理狀態。為了瞭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感情,克服消極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往往與他們學習上的成功與失敗有密切關係。學習上的成功能夠促進情感態度的積極發展,而積極的情感態度又利於促進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為學生能獲得知識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們的發展前途比我們老師大得多,我們關鍵要做的是如何調動學生,教學生怎麼做,指導他們,服務他們並管理他們。

三、有目的地使學生獲取信息、資源,老師加入引導、啟發。

尤其是在完形填空和書面表達方面應放棄以前的翻譯對答案的教學方式,應把重點句式特殊講解並加以拓展擴充學生的詞彙量為大學聯考做好準備,在書面表達方面應注重學生多寫多練,讓學生互品文章,從而提高短文改錯的能力。並提倡從高一開讓學生每天至少讀一篇閲讀題,好的美文美句應該加以背誦,拋磚引玉最終成為自己的東西,因為輸出是在輸入的基礎上完成的。在寫作中應做到精寫、精品和精校。設計活動或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先討論,再解決,共性問題全班解決,個別問題個別解決,以求做到共性統一,個性張揚。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仍然應該重視造就學生的成功體驗,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

四、合理地使用教材,就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有創造性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捨,對教材建議的教學方法做適當的調整。

此次培訓也使我的評價觀得到了更新:除了學業成績評價,對於學生的注意力、參與課堂活動的表現、動手操作的積極性等等,還要進行情感評價。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揚,從而增強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感到雖苦尤樂,最終成為學習創新的主人。

總而言之,教師要使英語成為學生生活中須叟不可或缺的有趣事物。"變學習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使學習過程成為一種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的探索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積極的學習者和有創造性的未來建設者,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英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取其精華,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不斷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而且作為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我們教師自身要深刻理解課改精神,把教學與課改目標緊密結合,不斷更新觀念,與新課程共成長。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9

經歷了幾個學年的英語教學,我對國小英語有了幾點心得和體會,下面我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心得與體會:

一、 我的認識:

1.新教學觀念。教學的本質不再是傳統教學中教師單向的灌輸和講解,而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是交流的過程,是探究的過程,是師生合作,互動的過程。

2.新課程觀念。課程是體驗和感受,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的整合。

3.新學生觀念。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承認不同學生具有獨特性,併為其創造成功的機會,教師要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相信學生,熱愛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我的嘗試

1.充分挖掘教材,精心編寫導學案。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主體作用首先體現在導學案的編寫上。精心設計導學案,為上好不同類型的課打好基礎,作好鋪墊。

2.充分展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則是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個平台。儘可能的將課堂交給每一位學生。大膽放手,耐心指導。學生初次接觸課改,好奇而又陌生。第一堂課改實驗課真可謂笑料十足,漏洞百出。面對失敗,我沒有氣餒,而是用平和的心態和學生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然後鼓勵他們繼續大膽的向前邁進。在展示環節中,我一改過去每節課都是優等生在發言的狀況,規定每個學習小組的每個成員必須輪流上台展示,主講或當小老師。放手讓他們用各自喜愛的方式來嘗試,來體會,然後耐心地指導他們用更全面的方法來改進,來創造。在展示過程中,有表現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現得特別欠缺的。但即使再展示不好的學生,我也會靜靜地等待他們展示完,絕不會中途打斷他們。因為一旦被完全否決,他們的信心將倍受打擊,其他的後進生也會因此產生恐懼的心理,教學又會回到由優生主宰課堂的原路上。“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我堅信,只要我耐心的指導,放手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去嘗試,去探索,去總結,不用着急教學內容是否能及時完成,不必擔心教學質量暫時是否受到影響,只要讓所有的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功便指日可待。多給予學生獎勵,少點批評。在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態度,儘可能較多的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的真好!你懂得真不少!語音語調相當漂亮!真有創意!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反饋檢測,落實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三、我的收穫

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上充滿笑語,氣氛非常活躍,真正做到了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了,從單詞到句子,再從句子到短文,從對話表演到知識點講解,同學們個個都能朗朗上口,輕鬆應付;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培養了,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協作,如何團結友愛;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課堂是他們獲取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四、我的反思

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中也存在着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課堂秩序較難維持,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內容難以完成,教學進度緩慢;課堂用語母語使用過多,語音語調不夠準確;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持久,積極性出現差異等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把課改工作做得細之又細,每一個環節都要穩紮穩打,落到實處,要把課改作為一項持久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去做,同時還要求我們善於總結得失,及時修正,及時完善。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0

自國中英語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在教學中遇到了不少困難,但同 時也體驗到了很多樂趣,以下就是我近一年來在教學工作中的一點體會:

一、形體語言在英語口語教學中的作用 人類表情達意的語言形式有兩種:有聲語言和形體語言,而細膩系統的有聲語言是人類特有的語言形式,也是人與人交往的最基本的手段。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有聲語言的時間性和抽象性的弱點就會暴露出來,此時人類就要借住其他輔助手段進行交際。而我們知道的形體語言就是人類慣用的形式之一。

在國中英語教學中,有聲語言是教師從事教學,培養學生們語感的主要手段。但是往往外來語的陌生的語音,特殊的語法,會使國小生感到與母語巨大的差異,從而在內心產生排斥。因此導致在記憶和理解上的多種學習困難。如果這種困難一點點的堆積到一起,就會挫傷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其實,在教學中採用形體語言教學就能解決這些困難了。 例如:在學習英文26個字母時,我就採用了形體語言這種教學方式。往往教師們會有同感,在學習英文字母時課堂會很沉悶,學生的積極性差。所以我吸取了這些經驗教訓。再進行這個課題時,充分調動活躍的課堂氣氛,使整堂課處於興奮狀態,我教學生們用手勢拼出字母的形狀,加深他們對字母的認讀。在課堂活動中,啟發學生動腦筋,動手腳用自己的肢體拼出26個英文字母的形狀,學生們各動其腦發揮其能,很快就能掌握。再讓他們加上特定的表情,這樣學起來既快、又有興趣。再者,我根據每個字母的形狀,編了一個順口溜。這種方法符合孩子學習的興趣所在,又容易記憶。例如:學習字母ABCDE等時,我就讓孩子唱出兒歌:“尖角A,雙圓B,半圓C,饅頭D,倒山E”。通過幾遍的練習,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就連平時不愛張嘴的個別學生也積極去和別的同學練習,充分調動了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上述教學實踐活動證明了以下三點:

(一)形體語言的形象性,韌性能非常有效地輔助教學。恰當正確的使用形體語言,可以使深奧的事物通俗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事倍功半,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和效率。

(二)形體語言等其他手段的運用,豐富了教學方法和手段,打破了單純講課的授課模式,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學生參與表演示範活動體現出其主體性作用。 (三)形體語言輔助教學更適合低齡學生學習的心理,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激發他們的興趣。所以,特別是在七年級外語教學中,有意識有針對性的使用形體語言會行之有效。

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淺議。新課標明確強調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增強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在新課程度教改實驗中教師要儘快適應新角色,突出新技術理念,運用新教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標是教師備課的指導性文件,只有熟悉課標,才能把握課改的教學方向,備課才能明確教學目標,課堂上才能有效地組織教學。鑽研教材應做到三個字:“懂、透、化”。“懂”就是對教材的設計思路,對課本的主要內容,每個知識點都要弄明白,做到傳授知識正確;“透”,就是不僅要懂教材,而且要做到熟悉,動用靈巧、自如;“化”,就是指教師的教法,要與教材的靈活性、開放性、科學性融為一體。新課標呼喚着教師角色的轉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的傳授者,而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實踐,幫助學生參與、合作、探究、讓學生感受成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使學生對每節課都來充滿好奇和喜悦 。課程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是組織教育活動的最主要的依據 ,也就是説,課程居於教育的核心地位。新課程倡導體驗與參與式學習,培養學生綜合適用語言的能力和創新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體驗、合作、探究和交流中學習成長。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求知慾。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學生潛在的非智力因素的優勢,想方設法加強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創造性地給學生提供多種學習英語的環境,讓課堂訓練內容接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調動學生和積極性,使他們產生一種輕鬆、愉快、主動的學習情緒 ,學生的思維就能與教師同步。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1

頒佈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以素質教育的發展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目標,力求從教學觀念、目的、目標、內容、實施策略、手段和評價等方面進行重大改革。新《標準》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差異的統一。面對教育改革和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首先要更新理念,努力創建新《標準》下的新型師生關係,以適應新時代英語教育的要求,從而保障新《標準》的順利實施。

新舊課程最根本的區別在於理念。新課程的先進的理念反映了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代化多元化、社會信息化的特點,體現了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折射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它的核心是新課程理念的落實。一些重大的課程改革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問題基本上都出在課程理念與教師行為的轉化上。長期以來,在我國中國小教育領域中奉行以知識傳遞為價值取向的教學觀,致使課堂教學模式輕視甚至否認主體活動給予學生素質發展的真正價值。在這種背景下實施新一輪的課程改革無疑給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英語課程標準》的正式出版與發行,拉開了中國小英語課程改革的序幕,這標誌着新課程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新課改對全體英語教師來説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我們必須認真面對。

高中英語新課改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注重鍛鍊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用英語去交際,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中心地位。我對這次英語課改教學理念的理解就是:現在的英語教學中師生角色和教學策略都有較大轉變。

身為一名剛參加工作的英語教師,我認為我身上的擔子很重,對於新教材心裏沒底,又面臨新課程改革。而慶幸的是學校決定在暑期進行兩週的初高中銜接,這不僅讓我對國中的知識結構有了總體的認識,也給了我更深入地瞭解學生的機會。在這方面我的做法是:一、在詞彙方面,要求學生每天覆習背誦三單元的單詞,鼓勵他們通過音標、構詞法等科學地記憶單詞,並堅持課前小測;二、在語法方面,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本節課的語法點,上課時先讓學生自己總結,並提出重難點,然後再歸納總結,課後佈置相關的配套練習以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三、堅持多用英語授課,要求並鼓勵學生用英語思考問題、回答問題。通過這半個月的初高中銜接教學,我深入瞭解了國中的知識結構,並瞭解了學生在學習中的難點、盲點,為新一輪的高中教學做了準備。

在高中教學方面,我“遭遇”了新課程改革,這對我來説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新課改倡導全人教學,強調課程教學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的終身學習的能力;新課改倡導建設性學習,注重科學探究的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自主創新學習。而相對於義務教育階段,高中英語新課程則更強調根據高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發展需要,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基本語言運用能力,着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這一階段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面向全體學生,滿足不同的需求,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智力、興趣性格、態度、語言基礎能力、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對他們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差生,我儘量用難度適中的問題問他們,儘量讓他們回答有把握的問題,當他們回答正確時我總會説“Very good”如果回答錯誤我也會説“Thank you all the same.”這樣他們會因為得到鼓勵而信心大增,加強了參與意識,逐漸消除畏懼心理。面對優生,我則對他們提高要求,如單詞小測的錯誤率不得超過20%,課後要多做提高題,增加閲讀量等。

二、創造寬鬆、和諧的氣氛。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溝通,讓學生消除對英語學習的恐懼感,只有對英語感興趣,才能保持英語學習的動力並取得好成績。刻板的學習,不僅會影響英語學習的效果,適得其反讓他們厭惡學習英語。因此創造寬鬆、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於英語學習。高一英語必修一的第一單元是“Friendship”,這是一個比較貼近學生生活的題材,於是我讓學生分組討論Warming-up中的問題,並設置了“Describe one of your best friends”、“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Make a list of qualities a good friend should not have”等多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他們討論。鼓勵學生大膽地説英語,並對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採取寬容的態度。這鍛鍊了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膽量,也在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培養他們創新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三、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能力。在學習課代前我要求學生先預習,找出語言點;課後整理總結筆記,並發現重難點。比如在教“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時,我就先讓學生看課後的例句,並自己發現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的不同點,總結兩者之間的轉化規律。這樣不僅鍛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增強了他們的成就感。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並加以改正。教和學是一對矛盾,作為矛盾雙方的教師和學生如何和諧融洽師生關係,對完成教學至關緊要。在開學一週後我就讓學生以不署名的方式給我的教學提意見,下課後我也經常深入學生中詢問他們的聽課效果,學習情況,以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質量。這階段的教學實踐讓我深刻認識到一名好的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還要有耐心、愛心。

總而言之,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取其精華,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不斷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而且作為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我們教師自身要深刻理解課改精神,把教學與課改目標緊密結合,不斷更新觀念,與新課程共成長。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2

我們學校實行課程改革。課程改革是顛覆傳統課堂教學的改革,要徹底轉變教師的觀念,轉變課堂模式,建立高效課堂。我們英語課堂也不例外,課堂教學改革搞得是熱火朝天,如火如荼。課堂改革我的感受很深,下面我就談談我收穫和心得

一、 我的認識

1、新教學觀念。通過學習和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我逐漸認識到教學的本質不再是傳統教學中教師單向的灌輸和講解,而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是交流的過程,是探究的過程,是師生合作,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關注的是以學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的人生態度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不僅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更要強調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新課程觀念。通過學習和實踐,我認識到課程是體驗和感受,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的整合。教材不是教學內容的唯一載體,課堂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場所,教師更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指導。教師要懂得只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學生觀念。通過實踐,我領悟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承認不同學生具有獨特性,併為其創造成功的機會,教師要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相信學生,熱愛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我的嘗試

1、挖掘教材,精心編寫導學案。

大家都知道,在新課改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主體作用首先體現在導學案的編寫上。課改以來,我認真鑽研,靈活挖掘教材,重組教材中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通過多種形式的問題設計,把散亂的知識,語言,語法變為簡單有序的知識系統,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導學案,為上好不同類型的課打好基礎,作好鋪墊。

2、充分展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改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則是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個平台。一直以來,我堅持使用課堂模式來進行英語教學,儘可能的將課堂交給每一位學生。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大膽放手,耐心指導。學生初次接觸課改,好奇而又陌生。第一堂課改實驗課真可謂笑料十足,漏洞百出。面對失敗,我沒有氣餒,而是用平和的心態和學生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然後鼓勵他們繼續大膽的向前邁進。在展示環節中,我一改過去每節課都是優等生在發言的狀況,規定每個學習小組的每個成員必須輪流上台展示,主講或當小老師。放手讓他們用各自喜愛的方式來嘗試,來體會,然後耐心地指導他們用更全面的方法來改進,來創造。在展示過程中,有表現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現得特別欠缺的。但即使再展示不好的學生,我也會靜靜地等待他們展示完,絕不會中途打斷他們。因為一旦被完全否決,他們的信心將倍受打擊,其他的後進生也會因此產生恐懼的心理,教學又會回到由優生主宰課堂的原路上。“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我堅信,只要我耐心的指導,放手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去嘗試,去探索,去總結,不用着急教學內容是否能及時完成,不必擔心教學質量暫時是否受到影響,只要讓所有的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功便指日可待。

第二,多點獎勵,少點批評。在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態度,儘可能較多的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的真好!你懂得真不少!語音語調相當漂亮!真有創意!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記得有一位叫陳閃的學生,學習成績是全班最落後的。由於基礎太差,他那笨拙的口語引得其他同學鬨堂大笑。窘迫的他一時滿臉通紅,不知所措。我立刻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並微笑着對他説:“不錯,聲音非常響亮,講解也很有個性,繼續努力。”果真,接下來的時間裏,他越説越流暢,越講越精彩,其他同學也被他深深地打動了,尤其是那些後進生,倍受鼓舞,信心大增。為了更好的激勵大家,我又設立了獎勵機制,如積分量化制度,奪紅旗制度等,在這濃厚的競爭氛圍中,絕大多數學生不甘落後,處處爭當學習的主人翁。

3、反饋檢測,落實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課改過程中,反饋檢測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檢測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和學生通過學習體驗成功,享受快樂的有效環節。內容主要以口語檢測和筆試相結合,形式可以多樣。時間充足的話,可對學生進行當堂檢測;也可利用早自習或晚自習對部分學生進行綜合抽測;還可在課餘時間,讓每組的小組長對本組的學生進行簡單的測試;每天的導學案檢查也是一種方式。及時發現學生在知識掌握或口語表達方面的不足,並及時進行補充講解,不讓一個學生因此而掉隊。

三.我的收穫

在經歷了這一個多月的風雨歷程之後,我們的課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上充滿笑語,氣氛非常活躍,真正做到了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了,從單詞到句子,再從句子到短文,從對話表演到知識點講解,同學們個個都能朗朗上口,輕鬆應付;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培養了,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協作,如何團結友愛;真正讓學生體會到課堂是他們獲取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

四、我的反思

在感受成績的同時,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中也存在着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課堂秩序較難維持,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內容難以完成,教學進度緩慢;課堂用語母語使用過多,語音語調不夠準確;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持久,積極性出現差異等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把課改工作做得細之又細,每一個環節都要穩紮穩打,落到實處,要把課改作為一項持久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去做,同時還要求我們善於總結得失,及時修正,及時完善,讓我們的課改工作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3

自中學英語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在教學中遇到了不少困難,但同時也體驗到了很多樂趣,以下就是我近幾年來在教學工作中的一點體會:

一、新的認識:

1、新教學觀念。通過學習和新課改的不斷實施,我逐漸認識到教學的本質不再是傳統教學中教師單向的灌輸和講解,而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是交流的過程,是探究的過程,是師生合作,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關注的是以學生形成積極進取樂觀的人生態度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不僅要使學生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更要強調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2、新課程觀念。通過學習和實踐,我認識到課程是體驗和感受,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的整合。教材不是教學內容的唯一載體,課堂也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場所,教師更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指導。教師要懂得只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新學生觀念。通過實踐,我領悟到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尊重學生,承認不同學生具有獨特性,併為其創造成功的機會,教師要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相信學生,熱愛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新的嘗試:

1、挖掘教材,精心備課

大家都知道,在新課改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主體作用首先體現備課上。課改以來,我認真鑽研,靈活挖掘教材,重組教材中的知識點,形成知識鏈,構成知識網。通過多種形式的問題設計,把散亂的知識,語言,語法變為簡單有序的知識系統,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案,為上好不同類型的課打好基礎,作好鋪墊。

2、先學後教,當堂檢測,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新課改告訴我們,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則是每個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一個平台。一直以來,我堅持使用"先學後教,當堂檢測"的教學模式來進行語言教學,儘可能的將課堂交給每一位學生。主要方法如下:

第一,大膽放手,耐心指導。讓學生知道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之後,在每個環節上,只要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我絕不講;在展示環節中,我一改過去每節課都是優等生髮言的狀況,規定每個學習小組的每個成員必須輪流展示。放手讓他們用各自喜愛的方式來嘗試,來體會,然後耐心地指導他們用更全面的方法來改進,來創造。在展示過程中,有表現得非常到位的,也有表現得特別欠缺的。但即使再差強人意的學生,我也會靜靜地等待他們展示完,絕不會中途打斷他們。因為一旦被完全否決,他們的信心將倍受打擊,其他的後進生也會因此產生恐懼的心理,教學又會回到由優生主宰課堂的原路上。"不經歷風雨,哪能見彩虹。"我堅信,只要我耐心的指導,放手讓學生一次又一次地嘗試,去探索,去總結,不用着急教學內容是否能及時完成,不必擔心教學質量暫時是否受到影響,只要讓所有的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功便指日可待。

第二,多點獎勵,少點批評。課改初期,如同摸石頭過河,困難重重,狀態不斷,可學生的信心千萬不能扼殺。在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態度,儘可能較多的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的真好!你懂得真不少!語音語調相當漂亮!真有創意!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為了更好的激勵大家,我又設立了獎勵機制,如積分分量化制度,在這濃厚的競爭氛圍中,絕大多數學生不甘落後,處處爭當學習的主人翁。

3、反饋檢測,落實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課改過程中,反饋檢測也是相當重要的。這是檢測學生對知識的落實情況和學生通過學習體驗成功,享受快樂的有效環節。內容主要以筆試為主,形式可以多樣,對學生進行當堂檢測,看這節課的有效性,做錯的題再在筆記本上總結出來。每天的作業檢查也是一種方式。及時發現學生在知識掌握或口語表達方面的不足,並及時進行補充講解,不讓一個學生因此而掉隊。

三、新的收穫

在經歷了幾個月嘗試之後,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課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上充滿笑語,氣氛活躍,做到了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快樂;學生的集體協作能力培養了,大家都懂得如何分工協作,如何團結友愛;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在學校和縣裏舉行的各種考試中,我所帶的班級都有不錯的成績。

四、反思

在感受成功的喜悦的同時,我們的課堂教學改革中也存在着許多美中不足的地方。如課堂秩序較難維持,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學內容難以完成,教學進度緩慢;課堂用語母語使用過多,語音語調不夠準確;部分學生的學習熱情不能持久,積極性出現差異等等。面對以上問題,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把課改工作做得細之又細,每一個環節都要穩紮穩打,落到實處,要把課改作為一項持久的工作,不厭其煩地去做,同時還要求我們善於總結得失,及時修正,及時完善,讓我們的課改工作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4

當前,英語教學處在一種改革,創新,發展的階段。作為農村國小英語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不斷的豐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驗,參與,合作與創新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怎樣才能緊跟新形勢,把《英語課程標準》的理念滲透到英語課堂教學中,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呢?結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環境特點,我在教學中作了一些嘗試:

一、創設情景,營造愉快的語言氛圍

《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英語課程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國小英語創設情景組織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創設形式多樣的情景,為學生提供儘可能多的用英語進行練習的可能,從使用最多的實物,動作,圖片,幻燈,錄音,錄相,表演,多媒體課件以及師生會話,歌曲,遊戲,比賽等手段,如組織學生進行日常對話,打招呼,學生一起做遊戲等等。隨機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相應的方法,手段,讓學生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我通常的情境導入做法是:

1.對話導入(Greeting)如三年級學習“Hello”先老師和學生一個個地打招呼,然後再告訴學生“Hello”的意思。

2.英語歌曲導入。(Singasong)先讓學生聽教師唱“BodySong”並表演動作,再引出身體各部分的教學。學生興趣昂然。

3.出示圖片和實物導入。如教學“Ilikebiscuits”中的單詞∶milkbreadrice等,教師先拿出一杯牛奶,隨機導入並學習單詞milk,學生直觀形象,印象深刻。

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英語教學要達到交際化的目的,必須使學生反覆地操練,而英語口語的操練是需要搭檔(Partner)的。所以,合作學習是一條優化外語教學的有效途徑。我常採用的兩人合作(pairwork)和四人合作等。對話練習是兩人一組的,四人一組的合作學習方式有分角色朗讀表演,相互討論。學生間互相幫助,基礎好的同學帶基礎差的,讓學生都有更多大膽練習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合作學習的實驗,課堂氣氛活躍的同時,學生積極主動,易於合作,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識大大增強,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素質。

三、遊戲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國小生學習英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課堂內要有一種有利於學習的和諧而活躍的氣氛,不然學生不感開口説英語,就達不到預期效果。而這種氣氛就需要由一定的活動來營造。選用恰當的遊戲活動,能使死氣沉沉的'教學交際變成有目的,有內容的自然交流,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選擇遊戲活動要做到活而不亂,要遵循以下原則∶

1.遊戲活動要緊扣課文新知識。

2.遊戲活動要適應各自不同學生的特點。如較活躍的愛表現的班級就多進行表演活動。而不擅長表演的班級就做一些生活實際交流場景模擬的遊戲活動,如到超市購物,給老師親手製作英語賀卡等。

四、創新學習,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設計和安排上必須更加註意教法新穎有創意,以便更好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讓學生豐富想象,積極探索求異,堅持獨立見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挖掘教材中藴含的創造性因素,通過設疑問創設情境,給予每位學生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積極運用所學知識大膽進行發散創造。如教四年級英語“Ilikebiscuits”。上課時,學生學了“Ilikebiscuits/noodles/milk/…”以後,鼓勵引導學生即興發揮,有學生説出了∶“Ilikeflowers.”“Myfatherlikesport.”“Mymotherlikesbeautifulcloths.”…然後要求學生至少寫下三句,並告訴學生這就可以成為一篇英語日記,讓學生知道上國中後寫英語日記並不是很難。

總之,教師要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導學生髮現,探究,解決問題,自主而合作學習,才能培養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逐步培養其求異創新能力。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5

曾經,葉聖陶老先生在給教師的通信中提出:教學如“扶孩走路,雖小心扶持,而時時不忘放手也”。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我們謹遵先生教誨,初探國小英語教育“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先學後教”是指上課的時候,教師都不要先講,而是先讓學生帶着教師佈置的任務和既定的目標自學,學生的自學是一堂課的起點,也是這種先進教學模式的特色和亮點。“先學後教”以其學科的超前性,針對性,學習個體的獨立性與參與性,教學手段的異步性與開放性,獨步領先。然而國小英語課堂是否能適應這種教學方法呢?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學十講》中説:“當學生處於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的學習階段,具有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的時候,必須”先學後教“。其實,無論學生處於怎樣的學習階段,每個學生都具有相當強的自立學習能力的,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本領,本着這種教學理念,本學期我在自己的教學班級中,進行了“先學後教”的深入研究和實踐。緊緊圍繞着“目標導學,問題留白,自主探究,巧學精練”的十六字真言進行教學和教案的設計,並將這科學嶄新的教學理念真真切切落實到課堂上。通過不斷地專研,學習和實踐,使我對“先學後教”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和體會。

前階段,學生自學的意識有所增加,在掌握單詞及句子理解上有所幫助。開始的強迫性展示,讓學生必須開口,讓那些平時想矇混過關的學生知道要必須動起來了。這樣讓他們或多或少都能掌握一些知識。而隨着多開口,現在學生們在回答問題時也大方了一點,音量也提高和清晰了,學生們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因為他們知道準備了就有機會展現自己,就能得到肯定。而我發現在教授閲讀時比以前輕鬆了很多,先預習同學們很快就能理解文章,對老師的引導能更快作出反應。

中後階段,隨着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千姿百態展示其自主學習的結果,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切實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教師真正做到導師和引路人的角色,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沉悶的效果不高的課堂氣氛。充分體現了動態的課堂、情感的課堂、成果的課堂。

但是我發現要每節課都用這種模式的話,教學進度則有些慢,師生在活動的過程需要不斷地調整。而學生在展示時必然會使用到大量的.中文,這感覺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的理念有所衝突。外語學習需要大量的語言信息的輸入,大量的學生展示必然會減少語言信息量的輸入。這方面的分配要掌握好,需要我們反思,尋找方法。

任何改革在實踐之初都不是很平坦的,肯定會遇到諸多困難。要打破傳統是需要勇氣的,因此我們老師應在心理上調整自己,要有優化,轉變教學模式的決心,更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不斷學習,反思,總結,真正做到"實效課堂"。我還會繼續在“先學後教”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中,提煉精華,不斷改進,與大家共勉。實現當我們走進英語課堂,我們的生命將充滿激情;當學生走出英語課堂,他們的人生將更加輝煌。讓我們激情飛揚、締造輝煌!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6

11月10日星期六,我們十組全體學員參加了吉大附中的“滋蘭杯”高校課堂教學活動,其中我本人蔘加的是四節英語課的聽課活動。吉大附中此次活動無疑為我們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這對在校主抓教學的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地領略到了四位執教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雖然這些優質課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為我以後在指導英語教學方面提高了不少認識。下面就談談我此次聽英語課的一點感受:

一、通過這次聽課我發現,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我總結本次這四位教師的共同特點是:

1、口語流利,發音準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保證孩子對課程的理解,才能保證孩子學到正確的知識,地道的語言。

2、善於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手段輔助教學,使孩子接觸到的知識更立體,更直觀,更生動。

3、教態親切,表情豐富,在課堂上能輕鬆,活潑,瀟灑地進行授課,富有藝術性。

4、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為後盾,詞彙豐富,課堂充實。

二、這四位教師都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是新課標的重要特點,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通過聽課我發現教師的教學理念都發生了轉變,都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整個課堂還給了學生,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注重主體參與,教學中注重小組學習,尤其是到某些活動環節,全體學生打拍子等,都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了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營造了寬鬆,民主,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三、在這次聽課中我發現課前老師都能採用歌曲等自己獨特的引領方式將學生很自然、輕鬆的帶入課堂,激發學生興趣來活躍課堂氣氛,尤其是這幾位老師流利的口語及豐富的肢體語言,都深受學生們的喜歡。

四、課題的引入與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是課程設計的重點。我認為這四位教師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到位。首先,上課前的多樣活動都有意引入每個交流話題,課程開始後,從單詞的講解,到聽力練習,再到對話討論,再到對文章的理解,一環扣一環可以説銜接得非常自然,學生們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進,思維沒有斷點。並且他在每一環節和環節之間的過渡中都在反覆應用本節課的語法重點,孩子們很自然的完成了接觸,理解。

通過這次“滋蘭杯”活動,開闊了我的視野,提升了我的能力。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指導教師讓自己的課堂語言更優美?怎樣指導教師讓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怎樣指導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等。 同時我也意識到在工作中只有激情和熱情是遠遠不夠的,熱情永遠不能跟經驗相抗衡。所以自己需要學的業務知識太多太多。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當中,我會虛心向別人學習業務知識,充實自己,做一個永不自滿的學習者和引領者,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學指導方面的能力。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7

10月16日我有幸目睹了全市各縣區的優秀教師的英語課堂實錄,感覺受益匪淺。他們流利的英語口語、現代的新課標理念、新穎的設計、清晰的思路、靈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這次聽課中,我深深感覺到:“走出去,總會有收穫”。通過這次聽課,我感覺自己在教育教學方面收穫很多,每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並借鑑的東西。 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與市級優秀的差距。同時我也對自己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學生們更喜歡上課?怎樣培養學生們的能力?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我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學習是短暫的,但我收穫頗多。 一、重新認識了自我

通過學習使我的思想有了一個新的轉變,作為一位英語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英語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在英語的探究過程中,教師不再把 英語知識的傳授作為自己的主要教學任務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費在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為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在問題面前教師和孩子們 一起尋找答案,在探究英語的道路上教師成為學生的夥伴和知心朋友。

二、對英語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英語課以語言為對象,強調以任務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這個就是知識點。我通過此次學習之後,明確了英語課最終的落腳點是不僅僅在知識上,還要能解決將來在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最終讓孩子通過學習 英語來達到交流的目的,以此為最終目標。

聽了老師們精心準備的課,讓我明確了教學過程不僅是一個特殊的認識過程,同時還是一個師生情感共融、共同成長、共同探 求新知的完整的生活過程。因此,教師教學行為將發生巨大的轉變,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選擇,要超越書本,發表獨立見解,教師要大膽創新,使教學成為充滿 創意和激情的過程,要解放學生,為學生創設自由思想和自由選擇的空間,學會容忍學生的錯誤,鼓勵學生質疑,學會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還要注意向學生學習, 師生共同成長。

通過聽一些教學技能,我對英語課堂教學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英語課以語言對象,強調以任務入手,放眼看周圍世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這個就是知識點。在教學總體目標上注意興趣,體驗成功和培養自信;在課程實施上注重創造學習環境和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模式與方法上注重參與實踐和創新發展; 在語言教學的目標上,注重培養語感和交際能力;在教學評價上,注重運用激勵機制和多元評價。英語教師應具備的聽、説、讀、寫、譯的教學技能,給英語教師指 明的努力的方向,明確了作為一名合格英語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三、對教材的把握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

作為一名教師,我知道了怎樣的課才算是一堂好課,不泛包括師生互動,學生主體等,但我覺得關鍵還有對教材的把握,通過培訓,使我明白了,我要用教材教學生, 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圍繞課標可刪可增,另外要鍛鍊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就是聽、説、讀、寫的能力,也就是説在課堂中,Pairwork和 Groupwork部分不但要練,還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勇於張口,使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讓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真正喜歡上英語課堂。其次,創造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現代心理學家認為:“凡是被學生認為不愉快的事,不如被他們認為愉快的事記 得牢,不愉快的事往往不經意識就為知覺所抵制。”如果學生一想到上英語就怕。一見到英語老師就心慌,那麼他們就很難學好英語了。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 趣,使他們消除害怕心理。在上課時,我儘量要求自己做到聲音響亮,在適當的時候,帶點有關的笑料,補充有關背景材料,有時深入淺出,講個別有關的小故事, 無非在乎加深理解,這種生動的形式,對差生尤其重要。只有他們聽得進,才有可能談得上吸收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有經驗的教師……是用講課的內容來 “拴住”學生對教師的講述和講解的注意力的。”又説:“請你記住,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只有消除 學生那種緊張、害怕、反感、壓抑的情緒,那麼生動活潑、積極向上的學習場面就會隨之出現。

通過學習與交流,使我深刻感受到轉變觀念不能只停留在認識上,更應該落實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去取得實效;通過學習與交流,使我知道應該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樹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創設豐富有趣生活化的學習情境,開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學媒體,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真正使每一位學生學有所獲,得到較好的發展;通過學習與交流,還使我學到了一些好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了專業技能,同時,也增強了自己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能力。培訓中,面對不同風格的名師、專家,聽着不同類型的講座,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擊。雖説這些天的學習在教學實踐中不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頓悟:身為教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藴,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新的教學理念更強調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實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這種改變要求教師不能再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更要肩負起培養人的重任。教師不再是學生的主宰,教師和學生是兩個平等的團體,在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只是激勵人、引導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幫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潛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指導。

通過這次學習,我更深切的體會到“英語的工具性”的重要性。語言是一個載體,是一種工具。 它的目的是交流。要想熟練的使用這個工具來達到交流的目的,它就應該是聽説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綜合,最後以“説”的形式呈現出來。然而,在實際英語教學過 程中,迫於生學壓力和各種考試的檢測手段以及教學條件的限制,有些時候,我們難免做得有些本末倒置,把大量精力放在閲讀寫作等技能的訓練上,而忽視了 “説”這個語言最基本的技能,忽視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從而把英語學成了“啞巴英語”。因而,只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 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知識潛能,改變“單調壓抑”的課堂模式,向英語口語化的課堂邁進,向充分互動的課堂邁進。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自哪裏?來自不斷更新的 教育理念,來自我們的不斷髮展的教育實踐,來自我們孜孜不倦的探索研究和學習,來自我們永不停息、充滿愛的心靈深處。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把學到的知識, 多用在實際教學中去,力爭使自己和學生共同進步,為英語教學做出自己的貢獻。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8

國中英語新一輪課程改革後,向我們廣大國中英語教師提出了挑戰 ,教師該怎樣教學生呢?作為國中英語教學工作者應竭力圍繞這一中心做到:新教法以學生為主體,就必須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語音訓練,打好語音基礎;注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重視單元檢測,保證新 教材的教學質量。

聽、説、讀、寫是EFC教材的教學手段,也是這套新教材要求達到四會的目標——培養出具有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一批新人。這是本套教材的突出特點,也是我國英語教學歷程中的一個顯著轉折點。如何適應並且能教好這套新教材,是擺在我們國中英語老師面前的一大課題。對如何教好這套教材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著名外語教學專家説,情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至少與認識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些。man甚至認為,情感與性格是啟動認知技能發生作用必不可少的發動機。興趣的培養和發展能使學生有高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旺盛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能轉化為學習動機,而且也能促進學生智能的發展,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反之,學生若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快樂之事,而是一個沉重的包袱。因此在教學中必須不斷創造能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的條件,環境和氣氛。

1、明確學習目的,在運用中增強學習興趣。中學生年齡小,閲歷少,對學習英語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們把英語只看作升學考試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於難記的單詞、語法和發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除了從道理上宣傳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使學生儘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嚐到樂趣。如開展一些情景對話,值日生每天用英語彙報情況,在學習中組織一些英語遊戲等。還要儘量組織好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朗誦會,各種英語競賽,學唱英文歌曲,閲讀簡易英文書報。辨認日常生活用品上持有的英語説明等。

2、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和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並獲得知識,它有利於培養學生 的學習興趣。創造輕鬆愉快氛圍的關鍵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係,同時也是師生雙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係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為學生所喜歡的老師一走進教室,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要以自己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不以權威監督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而應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得學生不怕出錯誤,敢於開口講英語。

3、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方式有利於保持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整節課學生大多當錄音機,而教師講的內容多,都是語法,很少讓學生自己動口(除了提問),恨不得一下子全倒給學生,這樣學生一節課都在忙着記筆記,教師又講得很累,課堂上學生收穫就是一本本筆記,課內消化不了,課後怎能吸收?現以

Book I lesson74 為例講新課改前後教法。

A: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B: I'd like a glass of milk and an egg.

A: Would you like some bread?

B: I don't think so, What about you?

A: I'd like some cakes.

以前教就按“我講你聽,我寫你抄”的方法來教,先自己翻譯一下課文,再解釋 Would „„ like 的句型和 some

的用法,舉了許多例子,講得口乾舌燥,效果不佳,新課改後,我是這樣教的: Step One :看課本聽錄音一遍,然後關上課本,再聽錄音兩遍,訓練聽力。

Step Two :聽完錄音,叫學生自己譯課文,並提出問題,這時可能出現“ Would „„ like ”“ Do „„ like ”混淆。可以幫學生區別,讓學生自己以“ Would „„ like”造句,多讓學生髮言,這樣全班印象較深。再啟發學生找出一個特殊用法的地方,對找出來的學生加以表揚滿足他們的成就感,再點一下 some 的用法,some 不一定只用於肯定句中,在表示委婉請求、徵求意見提出建議的一般疑問句中,也可用 some ,讓學生自己舉例鞏固,這樣這段對話大家都理解透徹。

Step Three :教師讓全班讀對話,分組讀對話,叫學生扮演 A 、 B 進行對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可調動課堂氣氛。

Step Four :不看課文,就自己早上吃什麼的實際自找搭檔,兩個人來對話,讓聽説讀寫全面得到訓練。

一種好的教學形式連續不斷地使用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單一的形式容易導至大腦刺激的單調,使興奮轉化為抑制,降低學習效率。而從心理上講,中學生正處幹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和練習形式,如簡單重複太多,學生也會興趣鋭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採用多種形式,如做遊戲、講故事、觀看幻燈、錄相、聽錄音、進行有趣的比賽和角色扮演、唱歌曲等。

(二)重視語音,打好語音基礎。如果能夠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也就拿到了英語入門的鑰匙,也是練好聽、説、讀、寫的基本功的基礎。

教科書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語音教學,緊密結合字母單詞和句子的教學,系統地安排了語音練習。因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把握要求,把語音教學貫穿於始終。把語音教學作為七年級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長期訓練階段側重,綜合提高。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自身語音,充分發揮課本錄音的作用。聽音是語音教學的根本方法,要堅持先聽音後開口,做到聽清發準。讓學生在學語音的過程中儘可能地受到正確的語言薰陶。

通過聽課和學習《英語課程標準》,我能體會到在新課改中首先轉變的就是觀念,教學目的上要轉變觀念,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把系統的傳授知識作為重點,目的在於讓學生系統地掌握大量的知識,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和條理性。教師在教學中把知識範疇、重點、難點反覆掂量估計,圍繞它來展開自己的教學過程,通常會忽略掉學生能力的培養,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念的培養,如今社會的知識更新很快,教學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而且使學生具備終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因此在設計教學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如何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達到這一目的。

其次在教學策略和方法上要轉變自己的觀念,把“金子”變成“點金術”。新的教材理念要求學生的英語科學素養是不可能單純地依靠知識的傳承、講授、灌輸來形成的,必須改變教學策略和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把學什麼變成怎麼學,把被動地學轉為主動地去學。新教材將探究性學習貫穿於全書的各個欄目中,因此,在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實施中不忘探究,在教學策略上要確保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數量和質量,改變過去重結果輕過程的做法,重視探究過程,不拘泥於某一種形式,從而達到預期目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學聯考這個指揮棒依然牽掛着每個人的心,所以老師們都認為探究並不是每節課都要去做的,一是受到課堂時間的影響,二是受到一些設備的影響,所以只能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地進行,在講課時一些注意點還是要好好把握的,把知識點貫穿到自己的課堂中去,教給學生的知識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所以上課時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願意去學、感興趣去學。

第三在教學內容上要轉變觀念,打破學科之間的侷限,要重視知識之間的遷移。英語科學教學是整體教學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教學目的常常是跨學科的,各科教學目的都在於培養具有全面素質的人才。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打破學科侷限,立足於英語學科,通過生物學科的教學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所以不光是教書而且要育人,要成才更要成人。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19

教學過程中對教材的一個爭論就是:這套教材到底適不適合農村學校的學生?部分教師認為這套教材具有強烈的時代感,知識內容切合學生的英語學習需要 ———口語交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符合當前英語習慣的純正英語。而部分教師則認為這套英語教材不適合農村學校的學生,因為這套英語教材要有六年的國小英語基礎學生才能開始學習。而我們的國小生大部分在國小沒有學過英語。教師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彌補。再者,這套教材詞彙量多,對於沒一點英語基礎的學生來説難度太大。教師在教學進度上根本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在爭論的最後,各位英語教師達成一致的看法:新課程更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更要加強教學反思,要把教學反思落到細處、實處,注意課堂知識的構建,注重學生的實際能力的考察。下面就新課改談談個人體會:

一、新課改,新變化

隨着新課改的逐步深入,將會給整個基礎教育帶來新的變化。

1、新的課程目標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是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此次課改的重點是一改過去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趨向,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採用任務型的教學途徑,讓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和交流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新課標增加了情感因素、學習策略以及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等方面,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技能發展能力,提到了教育成功的核心。

2、新的教學模式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應該形成一種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應該形成一種民主、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情感和策略調整,以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促進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提高。

3、新的評價機制新的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全面和完整,不但沒有忽視結果性評價,而且着重形成性評價。新標準認為,評價應有利於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考試檢測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評價機制應包括對課程的評價,對學生學習狀況的檢測,對教師教學的檢測等。

二、課改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課改形勢是好的' ,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表現為:

1、課堂教學方面的具體問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也反映出不少的問題。有的緣於教學觀念,有的緣於教學能力,有的緣於教學條件。余文森教授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成績與問題反思》(《課程。教材。教法》xx年第5期)一文中談到的四大問題,在我們的課堂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具體談四點:教學目標的虛化、教學內容的泛化、教學過程的形式化、教學手段的不合理。

1.1教學目標虛化新課程確立了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與教學目標,這是發展性教學的核心內涵,也是新課程推進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十分注重追求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但是,由於對三維目標的設計和操作缺乏理論指導和實踐經驗,在實施層面上便出現了教學目標的虛化現象。突出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知識、技能目標,該實的不實。知識、技能目標是三維目標中的基礎性目標,然而,由於認識上的片面和觀念上的偏差,在不少課堂上,最應該明確的知識、技能目標,反而出現缺失或者變得含糊。第二,過程、方法目標,出現了“遊離”的現象。首先,由於“過程、方法”這一維度的目標,是以往課堂教學所忽略的新要求,一般教師設計這類目標的意識不強,有些教師是有明確的意識,卻在設計和操作中明顯地出現了“遊離"現象:遊離於知識、技能目標之外,遊離於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之外,遊離於學生髮展之外,從而使過程、方法的價值喪失殆盡。第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出現了“貼標籤”的現象。總之,目標的多維化以及對目標的不當定位,致使教師教學中常常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1.2教學內容泛化由於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經驗,在實施層面上便出現了教學內容的泛化現象。突出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教材受到了冷落。不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卻忽視了學生對文本的閲讀理解,過早或過多地補充內容,海闊天空,甚至偏離文本而大談從網上查閲到的資料,大量補充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教材受到了冷落,教學活動失去了認知的支撐。第二,為了情境化而設置情境。情境設置應該自然的,而不能“為了情境化而設置情境”。第三,聯繫實際變成了一種裝飾。教學內容所聯繫的實際,必須是真正的實際,而不是給知識教。

1.3教學過程形式化新課程課堂教學方式出現了多樣化的景觀,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多樣化的背後,透露出浮躁、盲從和形式化傾向,學生內在的情感和思維並沒有真正被激活。

第一,“對話”變成“問答”。可以説,新課程所提倡的對話教學是對傳統獨自式教學的超越。但實踐上,卻有不少教師把對話等同於師生問答。實際上,發生在課堂上的有些師生問答,其實並非真正的教學對話。第二,合作有形式卻無實質。當前大多數課堂裏小組合作學習處於一種自發階段和隨意狀況,不少教師在應用小組合作學習這一組織形式時偏重於形式,缺乏對其內涵的深刻認識和反思。第三,有探究之形,卻無探究之實。應該承認,這也是當前探究學習和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1.4教學手段不合理表現為現代教育技術不用或濫用。農村學校教學手段的運用方面進步不大,甚至有走下坡路的傾向。非但計算機輔助教學未能跟上,就連原有的幻燈、錄音機的使用也越來越少。信息技術的運用極大地改變了傳統意義上的學科教學。但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集中表現為刻意追求多媒體運用而帶來的課件氾濫,在多媒體課堂,有的課成了一張張幻燈片的播放,一放到底,把過去的“人灌”變成了現在的“電灌”;有的課儼然成了“網吧”,學生各自為陣。我們發現,在課堂上明明是可以讓學生動手操作,親自實驗完成的,結果卻被課件的模擬演示所代替;明明是需要學生通過文本描述來實現自我想像、聯想、體驗與感悟的,卻被教師精心製作的多媒體畫面同化到一種認知與體驗上去。這些認識上的偏差,亟待澄清;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有效途徑、方法亟待研究。

2、從學生學習狀態中反映的問題

2.1國中學生兩極分化十分嚴重在某些學校的課堂觀察中發現,一節課中毫無反應的學生有近xx年齡小,閲歷少,對學習英語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清楚。他們把英語只看作升學考試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於難記的單詞、語法和發音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除了從道理上宣傳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造條件和環境使學生儘可能多地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嚐到樂趣。如開展一些情景對話,值日生每天用英語彙報情況,在學習中組織一些英語遊戲等。還要儘量組織好第二課堂活動,如英語朗誦會,各種英語競賽,學唱英文歌曲,閲讀簡易英文書報。辨認日常生活用品上持有的英語説明等。

2、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和環境有利於培養學習興趣。心理學研究表明,輕鬆愉快的學習氣氛能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並獲得知識,它有利於培養學生 的學習興趣。創造輕鬆愉快氛圍的關鍵是使學生對教師有親切感。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關係,同時也是師生雙方的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係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

3、不斷變換教學形式,改進教學方式有利於保持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模式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整節課學生大多當錄音機,而教師講的內容多,都是語法,很少讓學生自己動口(除了提問),恨不得一下子全倒給學生,這樣學生一節課都在忙着記筆記,教師又講得很累,課堂上學生收穫就是一本本筆記,課內消化不了,課後怎能吸收? 一種好的教學形式連續不斷地使用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單一的形式容易導至大腦刺激的單調,使興奮轉化為抑制,降低學習效率。而從心理上講,中學生正處幹活潑好動、喜歡變換的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和練習形式,如簡單重複太多,學生也會興趣鋭減。因此,中學英語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和思維發展規律,採用多種形式,如做遊戲、講故事、觀看幻燈、錄相、聽錄音、進行有趣的比賽和角色扮演、唱歌曲等。

(二)重視語音,打好語音基礎。如果能夠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也就拿到了英語入門的鑰匙,也是練好聽、説、讀、寫的基本功的基礎。

教科書一開始就十分重視語音教學,緊密結合字母單詞和句子的教學,系統地安排了語音練習。因此,我們教師要正確把握要求,把語音教學貫穿於始終。把語音教學作為七年級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做到長期訓練階段側重,綜合提高。在語音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自身語音,充分發揮課本錄音的作用。聽音是語音教學的根本方法,要堅持先聽音後開口,做到聽清發準。讓學生在學語音的過程中儘可能地受到正確的語言薰陶。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交際能力是通過交際活動培養起來的。交際活動指用所學語言真實地、自由地交流思想,共同完成某項任務。交際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且要精心組織和精心設計,否則學生就動不起來,或動而無效 。交際能力的培養可按照下列幾方面進行由淺入深的訓練。

(1)一般打招呼和簡單的客套話。如: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2)交流信息,介紹自己的好朋友,I have a good friend。 He is in Class Two ;介紹自己的 住處,We live in ZhongShan Road; 介紹過去的經歷,I went shopping Last Sunday;介紹個人的 一個打算,I'm going to visit Uncle Li。

(3)討論共識。

(4)解決問題。

(四)要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見,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比上課多講一個語法點更重要,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一門工具課。因此,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習慣養成的過程。良好習慣的養成,一方面靠教師的示範,榜樣作用。另一方面靠嚴格訓練,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習慣。諸如

1、培養學生自覺預習新課的習慣。

教師可以對新課的主要內容擬幾個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看課文,邊看邊思考,不懂的作個記號,上課各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難點、疑點,這樣久而久之學生自己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知識來學習新知識,就懂得了新舊知識的聯繫。在教師來教新課之前,學生對教材就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

2 、培養學生用自己語言複述課文,可以給學生 keywords 或自編與課文相關的對話,或是對於課文提出問題來討論。

3、鼓勵學生獨立學習時,試做還沒教的例題練習,先做一遍,不怕錯,讓學生自己摸索和掌握解題方法和規律,也許不會做的,就是課文新的語法點,這樣學習新語法點時,就更專心、認真,更得心應手。

4 、鼓勵學生多閲讀英語報刊、英語課外書,擴大知識面,加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目的達到。“教是為了不教”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能做到這點教師自身必須有一定的素質水平,

(五)要重視單元檢測,保證新教材的教學質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每一教學單元進行教學檢測,通過這種手段測試學生對所學知識、技能、技巧和能力的真實和綜合應用程度。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應對測試提出具體的知識、技能、技巧和能力各方面的 要求。

知識方面,要求學生全面地、系統地掌握該單元的基礎知識,尤其是課本中的“四會”內容。

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語言、詞彙、語法知識在聽、説、讀、寫方面體現出來。技巧方面,要求學生在技能基礎上,循環往復,達到對技能的熟練掌握,使技能的運用自動化。能力方面,要求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技巧的基礎上,要有綜合能力,即能把三者結合起來,為交際初步運用英語。

要做好單元檢測,就要求教師必須努力、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依據《大綱》,明確知識、語言範圍。注意傳授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要讓學生知道每個單元的教學重點,並準確地講解和反覆地操練。教師要精心設計或選用檢測試題。試題要力求符合《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點,難易要適中,能夠較全面地檢測學生聽、説、讀、寫能力和初步運用英語的交際能力。要做好檢測後的講評工作。

國中英語課改心得體會 篇20

20xx年10月29日我參加了在河北鹿泉舉行的第三屆全國高中新課程課堂教學經驗交流與研討會議。在此期間,我聆聽了三位來自不同省份的英語教師擔綱主講,希望通過同課異構來展示課程改革的階段性成果:課堂模式的豐富性與教師教學風格的多樣性。授課的教材內容為人教版選修6,Unit1,UsingLanguage,TheBestOfManhattan’sArtGalleries.

一、授課模式

來自陝西西北師大附中杜鵑老師採用五步結構(導入、速讀、細讀、寫作與評價),以Step1GreetingandLeadingin最為出彩,也最為表現“慧心”。故鄉是西安的杜鵑以“HowmuchdoyouknowaboutXi’an?”開始freetalk,以激發學生興趣。緊接着放映一段介紹古城的視頻,圖景俱為當地人文遺存,給人一種整個古城儼然一座巨大的ArtGallery的感覺,十分自然、熨帖地過渡到了課文主題。全課一氣呵成,張弛有度。

山西太谷二中楊秀芳老師則採用的是環節—活動模式,全課6個活動,包括標題速讀、地圖信息匹配、聽力訓練、課文理解配題訓練、語言運用訓練與參觀畫廊討論等。全課緊扣Usinglanguage的基本目的,突出課文學習後的語言運用與場景重置。儘管整個課堂結構以教材體例為基準,但多在運用上發掘新意。尤其是第五、第六個活動將本課重要語彙的操練在不同場景與不同題型配置下交叉推出,產生了一種複合效能。

河北邯鄲一中的邵華老師的課整體設計思路清晰,細節處理相當細膩。既有對課文整篇理解的處理,亦有對語言運用與課堂評價環節的獨特編排。她在Post—reading中設計了groupcompetition的三個活動:必答、搶答與表演。分別採用了討論、答問、對話等多種形式,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參與度高。全課如行雲流水,跌宕起伏,充分展現了一個年輕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設計及課堂評價等方面的綜合實力。

二、課後反思

認真聆聽完三位教師的同課異構和專家的精彩講座之後,又積極參與同行們的交流討論,最後感受很深,收穫很多,使我得以從理論的高度瞭解新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得以從感性上了解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從而得以重新理性地反省與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和教學策略。下面就淺談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

第一、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能全面、深刻理解高中新課程的基本理念。

第二、掌握《普通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教學與評價的要求,並能理解高中英語實驗教材的特點和使用方法。那麼如何把所學的知識用於教學實踐呢?以下是本人的體會小結。

一、首先,參加此次培訓收穫最大的是教育教學觀念得到了更新,對新課程理念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深切體會到注重理論學習、關注現代教育發展趨勢的必要性。通過學習,我覺得我們還應努力在英語教學實踐中體現新課改的核心理念———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應在此基礎上科學地整合並使用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當今社會對老師的要求較高,老師們應不斷提高自己,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應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幫助我們的英語思維教學,用淺易的英語來表達,提高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發展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允許學生有錯誤,鼓勵學生開口。創造真實、有趣的環境讓學生樂於英語思維。

二、老師應保持心境心態的年輕,活到老,學到老。

要放得下架子,轉變思想,更新觀念。更何況我是一名年輕的老師,更應該向老教師請教,學習。當今英語教學主要任務之一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培養其交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要達到這些任務,首先,教師應儘快從舊教材舊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來,轉變思想,更新觀念。若繼續沿用傳統的重語言知識講授、重譯寫和語法教學、輕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不僅調動不起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而且也不能充分達到教學任務。其次,應重視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新時期英語教學要提倡“樂”的觀念,情緒越好,越樂觀,對所學內容便會發生濃厚的興趣,學習效果也將越好。在新形勢下,轉變教學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更新觀念是用好新教材的保證。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自覺轉變過去以應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充分發揮新教材的優勢特點,以突出教材的交際功能為主線來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儘快解決教材新與方法舊的矛盾,變“不適應”為“適應”,掌握教學的主動權。

為學生們營造一種輕鬆、和諧的學習氣氛。“解決情感問題有助於提高語言學習效果。消極情感如焦慮、害怕、羞澀、緊張、憤怒、沮喪、懷疑、厭惡等,都會影響學習潛力的正常發揮。如果學習者受消極情感影響太大,再好的教師,教材,教學方法也無濟於事。與此相反,積極情感如自尊、自信、動機、愉快、驚喜等能創造有利於學習的心理狀態。為了瞭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感情,克服消極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及時克服情感態度方面的困難,使語言學習上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學生的情感態度往往與他們學習上的成功與失敗有密切關係。學習上的`成功能夠促進情感態度的積極發展,而積極的情感態度又利於促進學習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因為學生能獲得知識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他們的發展前途比我們老師大得多,我們關鍵要做的是如何調動學生,教學生怎麼做,指導他們,服務他們並管理他們。

三、有目的地使學生獲取信息、資源,老師加入引導、啟發。

尤其是在完形填空和書面表達方面應放棄以前的翻譯對答案的教學方式,應把重點句式特殊講解並加以拓展擴充學生的詞彙量為大學聯考做好準備,在書面表達方面應注重學生多寫多練,讓學生互品文章,從而提高短文改錯的能力。並提倡從高一開讓學生每天至少讀一篇閲讀題,好的美文美句應該加以背誦,拋磚引玉最終成為自己的東西,因為輸出是在輸入的基礎上完成的。在寫作中應做到精寫、精品和精校。設計活動或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先討論,再解決,共性問題全班解決,個別問題個別解決,以求做到共性統一,個性張揚。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仍然應該重視造就學生的成功體驗,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

四、合理地使用教材,就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靈活地、有創造性使用教材,對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取捨,對教材建議的教學方法做適當的調整。

此次培訓也使我的評價觀得到了更新:除了學業成績評價,對於學生的注意力、參與課堂活動的表現、動手操作的積極性等等,還要進行情感評價。對學生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讚揚,從而增強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感到雖苦尤樂,最終成為學習創新的主人。

總而言之,教師要使英語成為學生生活中須叟不可或缺的有趣事物。"變學習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使學習過程成為一種滿足內在需求的主動的探索過程。在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積極的學習者和有創造性的未來建設者,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英語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的提高自身素質,多聽有經驗老師的課,取其精華,並將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當中,不斷反思自己教學中的不足。而且作為新課改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因素,我們教師自身要深刻理解課改精神,把教學與課改目標緊密結合,不斷更新觀念,與新課程共成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30glr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