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8篇)大綱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8篇)大綱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8篇)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

在歷下區教育局的精心組織安排下,在單位領導的帶領下,我參加了4月份的x培訓。為期三天半的培訓過程中,我聆聽了專家學者的報告,收穫頗豐。

這一次培訓,首先聆聽了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院長邊霞所做的《對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專題報告,她告訴我們,幼兒美術活動重結果更重過程,教師應給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氛圍,開展具有遊戲傾向的美術活動,這樣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活動中一句“誰正被造就,陶工還是陶壺”,讓我印象深刻,我的理解是:老師和幼兒都在被造就,老師通過給幼兒上課,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反過來,幼兒在活動中也學到了各種技能,形成了各種習慣的養成。

上海現代兒童美術館執行館長薛文彪為我們做了《幼兒美術教育新概念與方法》的專題報告,並在現場示範美術水粉畫的操作過程,講解了他自己創新的借形想象美術創新方法。

中國早期兒童教育音樂舞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許卓雅為我們做了《音樂教學遊戲化與幼兒學習品質培養》的專題報告。她的報告幽默風趣,通俗易懂,她給我們具體講解了如何通過音樂領域的有效教學,更好地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雖然只有短短三天半的時間,我卻收穫了許多。在美術方面,要多給幼兒

欣賞作品,無論是幼兒、老師或是大師的好的作品;在繪畫過程中更注重幼兒的繪畫時的興趣,將遊戲融入到其中,給幼兒創設寬鬆愉快的氛圍,我想這樣的過程產生的結果一定是預想不到的。在美術的教學方法中,我也可以借鑑薛老師的借形想象,讓幼兒在想象中創作出不同的作品。

在音樂方面,回顧原來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不足的方面。有的時候給幼兒預設的目標太簡單,不知道怎樣一層一層加難度;有的時候給幼兒預設的目標又太難,幼兒根本完成不了。回顧許卓雅給我們的培訓,我深刻的理解了音樂遊戲每次教學都是在學習者認可前面一難度層次的學習已經通過的情況下,才進行新的難度挑戰;並且在各種音樂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夠經常有效地創設情境,讓幼兒能夠被合理的教學目標所激發,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各不同種學習情境中都能夠不斷獲得新的成就,那麼,在不斷獲取新的自我實現高峯體驗需求的驅動下,全身心投入學習自然就會成為他們自己主動追求的事情!同時,老師也培養了幼兒們的各種學習品質,如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原有經驗應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在培訓中,看了揚州幼兒園和一幼幼兒園的音樂課,她們主要就是讓幼兒自發地去感受音樂,去理解音樂,幼兒在享受音樂的同時提高了感受音樂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同時也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過成功的學習經驗又增強了幼兒的學習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通過這次培訓,我理解了如何通過藝術教育的有效教學活動,更好地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熱愛學習”和“善於學習”兩方面怎樣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不斷完善。在以後幼兒園的教學中,我本着這個目標,努力嘗試培養幼兒的學習品質,更好的激發幼兒的好奇心,發揮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更好的在學中玩,玩中學。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2

親子教育心得之 ——我愛“紅黃藍”

時光荏苒,到“紅黃藍”差不多有一年了,想起自己剛剛進入公司的情景,一切已經是那麼的陌生。雖然剛剛步入工作崗位時有着充沛的精力、創新的精神和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但往往由於那種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總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不盡人意的地方。

剛剛走進教室就面對着一羣那麼小的孩子,心中有種説不出的激動,甚至有點不知所措,可接觸一段時間後,內心深處對他們的愛就被那無邪的笑容帶動得跳躍起來,自己的心也好像他們一般天真無邪了。魯迅先生曾説:“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們常常會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他想潛如蟻穴”。在我看來,孩子就像點綴在花蕾上的露珠,晶瑩透亮,那一眨一眨的眸子,映射着世界上一切最美好的事物。與他們心靈相通時感覺自己彷彿也在融化啦,我知道,那一刻,自己也在成長。當這心理體驗和情感思想接近統一的一瞬間,孩子的家長也成了我的摯友。在與家長和孩子交流的同時,也在他們身上學習到更多教育孩子的經驗。

同事們的熱情和善待讓我打破了因陌生帶來的最後一道隔閡,使我很快融入了這個大家庭。 回顧這幾個月,覺得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在我們大興親子園,所有的老師都在非常努力踏實的工作着,工作中我們也有自己的快樂,一起備課時的努力奮戰,出去遊玩時的朝氣蓬勃以及對待孩子時的精心呵護都是我們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快樂源 泉。在親子園這個大家庭裏,領導和老師們像父母一樣給我關懷指導,同事們像兄長一樣對我熱心幫助,在領導同事的帶教下,自己對本職工作也慢慢熟悉起來,在上課、聽課和評課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得到領導的認可,真正成為了“紅黃藍”的一份子!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名合格的親子教育教師首先要經過專業的親子培訓。在我來大興親子園不到半年時間裏就已經被園長允許參加教師培訓,並且也取得了讓自己滿意的成績。通過培訓我清楚地知道親子教育教師除了學會基礎親子理論外,還要學習親子理論、親子游戲和本能的一些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身心發展得到更好的進步。在工作實踐中的學習同樣重要,切身體會才能真切掌握親子教師是如何用一種親切、温和的態度對待父母、孩子,如何在平等的情感溝通基礎上雙方互動的。

我是一名資質頗淺的新老師,剛好又趕上我們“紅黃藍”的新課程的推廣使用,大家對新課程都處於摸索探究階段,對於我挑戰更大。但與此同時許多前輩教師豐富資深的經驗讓我看到了無論如何變革,只要我們本着“真誠奉獻、勇於實踐,潛心研究,勤於學習”的精神從事教育與教學活動,就沒有攻不破的難題,解決不了的挑戰。新教案內容豐富,理念新穎,針對的是0-3歲的幼兒。起點高,坡度大,提倡“用到即學”。但作為我們的孩子來講,他們大多都在不斷的學習親子教育,對於新課程才初步入門。在新課程方面老師們也在齊心協力努力工作着。我想我能做到的就是和前輩們一同商討課程,希望自己的綿薄之力能起到些微妙作用從而為他們分擔一些壓力!

園長會上我們曾一起討論過説:當教師就要當快樂的教師因為我們有教師的睿智;當教師就要當奮鬥的教師,因為我們都在不斷的提升自己;我們大家都在不斷努力着借鑑這些經驗爭取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所以我還是要快樂而踏實謹慎的工作,活潑而辛勤努力的工作,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一句能連成句子的話語、一個可愛的表情、一個讓我想象不到的動作、一個閃動智慧的火花,都是我的快樂,都是對我教師稱號的獎賞。

“歌者使人繼其聲,師者使人繼其志”。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只要能把教學精神內化為一種品質甚至人格,做事如做人,工作即生活,那“紅黃藍”就是我的快樂,我的愛。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3

虛榮心是成功的絆腳石

記得小時候,母親很疼愛我,她總是喜歡問,媽媽以後老了,你會怎麼做呢?我總是會説:長大以後掙錢給父母買大房子,孝敬父母之類的話。説的志向遠大,不太符合實際,套用現在的網絡用語,就是説一些高、大、上的話讓母親高興。在那個年代,普通家庭的父母都一樣,感覺聽孩子説大話很高興,認為孩子有理想。即使是現在,孩子在學校,老師問孩子們長大以後想做什麼職業,有孩子説當宇航員,有的説做著名演員。可是你知道嗎?做一名宇航員,首先要成為一名天體物理科學專家,還要成為一名飛行器專家,學習相關專業知識、技能,其中付岀的辛苦,不是常人所能想像。孩子説岀這樣高、大、上的理想,在全班同學面前可能會很有面子。可在我看來這只是滿足自己和父母的虛榮心而以,在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因才施教,如何規劃孩子的未來,什麼樣的資料在網上找不到呢?孩子家長是否深思熟慮,做過正確的引導嗎?難道這不是一個應該正硧思考的問題嗎?

做一個快樂並且懂得感恩的人

我對孩子的親子教育過程中,始終教育孩子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在公平、平等、這樣的環境中做一個誠實、守信,有智慧的人。如何教育好孩子,只是單純的‘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這種心態是不對的。毎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生存的意義,無論身體健康、殘疾、眾生都是平等的,不應有絲毫的歧視。西藏的修行人常説: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不知道,是否能看到明天早晨升起的太陽,不是我今天所能決定的事情,一切只有隨緣。我們是否還在為自己不能決定的事情而煩惱呢?兒孫自有兒孫福,如果家長有能力,過多幹涉孩子的自由。從小養成沒有主見的性格,遇事只知騎牆觀望、隨風而倒,這是做父母希望看到的結果嗎?誰不希望自已的孩子長大有岀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呢?

什麼樣的人成功機會多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説:“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不信鬼神的人會説,一個人的成功離不開親人的鼎力支持,好友的大力協助,加上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最後走上成功的道路。相信鬼神的人會説,有親朋好友的幫助,還有很多看不見的眾生在默默幫助你。佛經上説,人生在世,即使再好的人也有三個敵人,既使再壞的人也有三個朋友。懂得感恩的人,心裏充滿善念,知足長樂,容易得到善緣的幫助。不知道感恩的人,認為別人做什麼都是應該的,自己的任何錯誤都是別人造成的,毎天都是噁心對人,只想不勞而獲。這樣的人即使成功,也只能是曇花一現,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如果不信可以看看新聞,這樣的例子在當今社會實在是太多了。

佛教是教育而不僅僅是宗教

佛教在中囯有幾千年的發展歷史了,最初由印度傳入中國。國人對佛教的認識也只是停留在超度亡靈,這一層面上,最近十幾年佛教開始在中國快速發展。

很多學者、教授、知名人士都提倡兒童讀經,在國內外建立了一批讀經班。主要是讓孩子學習佛教經論,同時兼顧一些‘四書’《三字經》《弟子規》等古代經典。

有些教授將兒童讀經的教材,劃分為四個級別:最高級的是‘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第二級是《詩經》《易經》《老子》《莊子》等;第三級是唐詩、宋詞、元曲等古文;第四級是《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等童蒙典籍。讀誦古代傳統經典,對孩子的身心非常有益。

例如:《大學》有20xx字左右,講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它既是修身之法,也是治國之道,孫中山對其評價極高,稱為‘中國獨有之寶貝’。

《中庸》有4000字左右,‘中’是做人做事不偏激、公正平和,‘庸’是永恆不變之意,《中庸》就是永恆不變的和諧之道。通過學習這本書,可令自己有能力協調、平衡各方面的關係。

《老子》有5000字左右,是一本智謀奇書。此書的智慧可以運用到工作、生活中,例如,相傳著名科學家丁肇中,就是運用《老子》的思想進行科學研究,並獲得了諾貝爾獎。事實證明,熟讀《老子》、領悟《老子》,可以使人增長智慧,卓爾不羣。

《論語》約15000字,其中充滿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形象生動地教會我們如何洞察人生、了悟人生。很多大學生學習《論語》後,整個身心有極大的變化。如《論語》第一篇中説:‘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就是,做人首先要致力於根本,根本樹立了,‘道’就出現了。恭敬父母師長、愛護志同道合者,這就是做人的根本。我們一生中若能以這樣的理念來定位,會得到非常大的利益。

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現在的很多書對人生沒有什麼引導,從中讀不到人類智慧的結晶。只能讀到戾氣和對物質的貪婪。有些父母覺得給孩子留財產,讓他(她)上大學,對孩子非常好。但如果孩子只懂科技文化知識,即使非常聰明、很有能力,卻特別狡猾、心腸惡毒、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長大之後,對社會不會有實在的利益。前段時間的復旦投毒案,以及最近一段時間的校園暴力事件,都可以看出一些問題。

很多孩子的業餘時間,都花在寫寫算算、唱唱跳跳、遊戲玩樂上面。而忽略了對孩子道德品質、生存技能的教育,從職業技能培養的角度看,對國家長遠發展也沒有任何益處。雖然掌握一些演算寫作、琴棋書畫等特長,據説能增強孩子的競爭能力,但究竟而言,對孩子未來的前途會有多大幫助,真的很難説。實際是子怨親累,勞民傷財。

中華民族是幾千年歷經大小無數戰亂,文化傳承沒有斷裂的極少數國家之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再不推廣佛學、國學,祖先留下的文化寶藏將很難繼續傳承。這不僅僅是教育工作者的問題,也需要全體中國人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才行啊。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4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很早,影響時間很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

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繫,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一、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

我們夫妻二人都是老師,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學生的許多缺點是能夠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所以,我們要教育子女還要先約束好自己,規範好自己的行為,這樣子女有一個好的榜樣,不必我們家長有多少説教,子女也會跟着去做。所以我們應該用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薰陶孩子。小孩的模仿能力很強,他們時常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模仿身邊的人或事物,因此,家庭的生活環境、家長的榜樣作用便是一種“無聲的教育”。我和我愛人從不打牌或打麻將,休息的時間看看書和電視,或者上網查查需要用的資料,還買了許多古今中外歷史經典書,如《四大名著》、《百科全書》、《成語故事》、《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選》及一些適合兒童閲讀的英雄人物傳記、科學家傳記等等,愛人還喜歡國學方面的書,女兒有時也跟着學一些,我們有意培養女兒“與書為友”的習慣,這些好習慣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她人生的發展是有益無害的。

二、積極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

小孩在讀書期間,老師的作用是相當大的。非常幸運,我女兒的老師是非常負責的好老師,教學經驗豐富,很受學生歡迎。作為家長要多與老師聯繫,關心孩子在校表現,和老師探討孩子的不良習慣,有錯誤能夠及時的糾正。這樣老師也能夠更全面地瞭解你的孩子,更有利於老師從孩子的個性出發,尋找一種更適合這個孩子的教育方法。正因為這樣,我們要經常教導孩子尊敬老師,認真聽從老師的教導,“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正是老師的偉大之處。

三、培養孩子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被培養成了“小皇帝”“小公主”,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更別説知道感恩了。在家裏,我們有意識的讓女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七歲時讓她單獨睡一個房間;八歲自己會洗頭洗澡;晚上單獨在家,寫完作業後再看一會電視,到了時間會自己先睡;會主動幫忙洗碗……除了正常的零花錢之外,我們很少給她錢,因為從小她就沒有亂吃零食的習慣,她要買什麼都會事先徵得我們的同意。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説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麼辛苦,賺錢是多麼不容易,這樣孩子自然而然知道珍惜,懂得感恩了。此外,在打掃衞生時,可以叫她負責收拾自己的房間,大人則負責其他地方。一方面讓她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另一方面也培養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可以贏得孩子的敬重,從而更加珍惜為她所做的一切。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5

彈指揮手間,孩子就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隨着孩子慢慢長大,教育的方式和內容自然也相應有了一些變化。不過,我想大部分的內容,可能每個家庭都差不太多吧。因此,這裏就寫寫我的一點點心得體會。

幼兒的成長,我想大部分時間是在父母的陪伴、教育、正確引導中長大的。比如説,我們出去散步,遇到紅綠燈時,就告訴他怎樣遵守交通規則。遇見紅燈亮時停下來,綠燈亮時再走,黃燈亮時要左右看,安全之後再通過。去公園時,告訴他愛護公物。不要在牆上亂圖、亂畫,不要亂扔垃圾,不要踩踏小草等。

去年過年時,我告訴他,有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問他要不要一起做。孩子當然很高興就答應了。於是,我就説,有一本書,叫做《千家詩》,很好玩。春天到就背春天的詩,夏天到就背夏天的詩。孩子很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因此,在他的印象裏,覺得背詩歌還是一件挺好玩的事。然而在除夕夜,我就教他《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樣,在震天動地的爆竹聲中,孩子很容易就記住了這些詩句。對於背古詩這件事,我的想法是這樣的:1、重要的是讓他對這事有興趣。2、是不是記住不重要。這一點,特別是家裏有老人家的,也要和老人家説清楚。不要強破孩子,否則會讓孩子覺得這事沒趣。3、選擇《千家詩》,是因為這本書是按照四季來編排的。這樣能讓孩子體會四季萬物的變化。當然,像《千家詩》裏,較難的,就沒必要給孩子背了。4、家長最好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不要只要求孩子自己背,而是家長自己也要背。

感謝孩子,讓我們能看到他的成長。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6

當我把九歲的兒子帶到美國,送他進那所離公寓不遠的美國國小的時候,我就象是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交給了一個我並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終日憂心忡忡。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學校啊!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放聲大笑,每天至少讓學生玩二個小時,下午不到三點就放學回家,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沒有教科書。

那個金髮碧眼的美國女教師看見了我兒子帶去的中國國小四年級課本後,温文爾雅地説:“我可以告訴你,六年級以前,他的數學不用學了!”面對她充滿善意的笑臉,我就像捱了一悶棍。一時間,真懷疑把兒子帶到美國來是不是幹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看着兒子每天揹着空空的書包興高采烈的去上學,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傷。在中國,他從國小一年級開始,書包就滿滿的、沉沉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換了三個書包,一個比一個大,讓人感到“知識”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國,他沒了負擔,這能叫上學嗎?一個學期過去了,把兒子叫到面前,問他美國學校給他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他笑着給我一句美國英語:“自由!”這兩個字像磚頭一樣拍在我的腦門上。

此時,真是一片深情懷念中國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麼中國孩子老是能在國際上拿奧林匹克學習競賽的金牌。不過,事已致此?也只能聽天由命。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兒子的英語長進不少,放學後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圖書館,不時就揹回一大書包的書來。問他一次借這麼多書幹什麼,他一邊看着借來的書一邊打着電腦,頭也不抬地説:“作業。”

這叫作業嗎?一看孩子打在電腦屏幕上的標題,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國的昨天和今天》,這樣大的題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嗎?

於是我嚴聲厲色地問是誰的主意,兒子坦然相告:老師説美國是移民國家,讓每個同學寫一篇介紹自己祖先生活的國度的文章。要求概括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分析它與美國的不同,説明自己的看法。我聽了,連歎息的力氣也沒有了,我真不知道讓一個十歲的孩子去做這樣一個連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只覺得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後恐怕是連吃飯的本事也沒有了。

過了幾天,兒子就完成了這篇作業。沒想到,打印出來的是一本二十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路到五星紅旗……熱熱鬧鬧。我沒贊成,也沒批評,因為我自己有點發楞,一是因為我看見兒子把這篇文章分出了章與節,二是在文章最後列出了參考書目。我想,這是我讀研究生之後才運用的寫作方式,那時,我三十歲。

不久,兒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來了。這次是《我怎麼看人類文化》。如果説上次的作業還有範圍可循,這次真可謂不着邊際了。兒子真誠地問我:“餃子是文化嗎?”為了不耽誤後代,我只好和兒子一起查閲權威的工具書。費了一番氣力,我們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的反反覆覆的折騰,兒子又是幾個晚上坐在電腦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專心致志的樣子,不禁心中苦笑,一個國小生,怎麼去理解“文化”這個內涵無限豐富而外延又無法確定的概念呢?但願對“吃”興趣無窮的兒子別在餃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國教育中已經變得無拘無束的兒子無疑是把文章作出來了,這次打印出來的是十頁,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後面又列着一本本的參考書。他洋洋得意地對我説:“你説什麼是文化?其實超簡單——就是人創造出來讓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樣子,似乎發現了別人沒能發現的真理。後來 ,孩子把老師看過的作業帶回來,上面有老師的批語:“我安排本次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們開闊眼界,活躍思維,而讀他們作業的結果,往往是我進入了我希望孩子們進入的境界。”問兒子這批語是什麼意思。

兒子説,老師沒為我們感到驕傲,但是她為我們感到震驚。“是不是?”兒子問我。

我無言以對,我覺得這孩子怎麼一下子懂了這麼多事?再一想,也難怪,連文化的題目都敢作的孩子,還有什麼不敢斷言的事嗎?

兒子六年級快結束時,老師留給他們的作業是一串關於“二次世界大戰”的問題。“你認為誰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 ”“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原子彈持什麼態度?”“你是否認為當時只有投放原子彈一個辦法去結束戰爭?”“你認為今天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如果是兩年前,見到這種問題,我肯定會抱怨:這哪裏是作業,分明是競選參議員的前期訓練!而此時,我已經能平心靜氣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學校和老師正是在這一個個設問之中,向孩子們傳輸一種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人類的命運,讓孩子們學習思考重大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在課堂上都沒有標準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們用一生去尋索。看着十二歲的兒子為完成這些作業興致勃勃地看書查資料的樣子,我不禁想起當年我學二戰史的樣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記應背,書中的結論明知迂腐也當成《聖經》去記,不然,怎麼通過考試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時我在想,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重複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於自己的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就難有新的創造。

兒子國小畢業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電腦和微縮膠片系統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象資料了。有一天,我們倆為獅子和豹的覓食習性爭論起來。第二天,他就從圖書館借來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介紹這種動物的錄像帶,拉着我一邊看,一邊討論。孩子面對他不懂的東西,已經知道到哪裏裏去尋找答案了。

兒子的變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國的國小教育。我發現,美國的國小雖然沒有在課堂上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但是他們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他們沒有讓孩子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們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一切努力,去讚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作慾望和嘗試。

有一次,我問兒子的老師:“你們怎麼不讓孩子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老師笑着説:“對人的創造能力中有兩個 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裏裏去尋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就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

我不禁記起我的一個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談話。他學的是天文學,從走進美國大學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學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享受系裏提供的優厚獎學金。他曾對我説:“我覺得很奇怪,要是憑課堂上的學習成績拿獎學金,美國人常常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可是一到實踐領域,搞點研究性題目,中國學生往往沒有美國學生那麼機靈,那麼富有創造性。”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兩種不同的基礎教育體系所造成的人之間的差異。中國人太習慣於在一個劃定的框子裏去旅展拳腳了,一旦失去了常規的參照,對不少中國人來説感到的可能往往並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

我常常想到中國的國小教育,想到那些課堂上雙手背後坐得筆直的孩子們,想到那些沉重的課程、繁多的作業、嚴格的考試……它讓人感到一種神聖與威嚴的同時,也讓人感到巨大的壓抑和束縛,但是多少代人都順從着它的意志,把它視為一種改變命運的出路。這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它或許有着自身的輝煌,但是面對需要每個人發揮創造力的信息社會,面對明天的世界,我們又該怎樣審視這種孕育了我們自身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7

今年5月份我和脱老師參加了“濰坊市親子共成長培訓大會”,濰坊市心理健康指導中心高級講師王靜副校長就“親子共成長”家庭教育為各校教師和數百名家長講授了生動、精彩的一課。身為班主任的我受益匪淺。

在報告會中王老師例舉生動的例子,為我們講授了從哪些方面注意如何教育孩子。很多老師都在感慨: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教了。這是因為沒有科學的家庭教育的配合,中國小教育已經很難的順利進行。但家長也在很委屈的説:為了孩子的學習,已經犧牲了自己的業餘時間和愛好。是的,隨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人們對子女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對教育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投入,許多家長自覺不自覺地參與了老師的工作,成了“助教”。可相當一部分家長又會發現,他們管得越多,孩子的自覺性也越差,管到一定程度,甚至會出現“給家長學習”的現象,同時很多孩子還會出現:責任感不強,意志力不強,任性,自私,與家長產生隔閡等,諸多問題。

家庭教育是終身性的,對人的一生影響之大是不容忽視的,尤其在性格的形成,習慣的養成等方面絕對不小於學校教育。但許多家長卻把自己當成是孩子功課的輔導員,監督員。當然,家長參與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教師的作用,這也不是不可以,有時也有好處。但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對一個人的成長起到特殊作用。換句話説,如果沒有家庭,孩子根本無法立足於社會;家庭教育的功能發揮得不好會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的質量。

教師要幫助家長改變錯誤的家教態度和方法。管制是很多家長喜歡用的方法之一,他們的思維定勢是對孩子的缺點特別敏感。用種樹來比喻,不能只顧剪枝,除蟲兒不注意澆水施肥,提供營養。孩子當然要幫助他們克服缺點,但更重要的是發現他們的優點,發揚他們的優點。使之成材。

教師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及補充,不是“哄孩子”,不是懲罰,不是不停的説教,不是“樹大自然直”的淡薄,也不是隻“抓孩子的功課”。陶行知先生説:“發現你的小孩,瞭解你的小孩,解放你的小孩,信仰你的小孩,變成一個小孩。”家長只有保持童心童趣,瞭解孩子,才能教育孩子。教育是一件天長日久的事情,要有鐵杵磨成針的精神。

下午做了幾個遊戲很好。

一個是:十個人一組,人與人之間用氣球分開,不用手氣球不能掉地下,如果誰的地球掉地下重新來,看哪一組先到目的地。一共是12組,我們是第一組,經過我們十個人的共同努力,我們小組得了第一名。

我的體會是:21世紀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他需要團隊的合作精神。一個人成功不是成功,團隊的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只要團隊有了明確的目標,大家步調一致、團結合作,一定能共同走向成功。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班級這個團隊和諧了,我們的班級一定是和諧班級,冠軍團隊。

另一個是:每小組的十個人中,有一個躺在桌子上,其他九個人,用自己的食指將躺着的人抬起。遊戲開始時我不敢相信,可是他們把人真的抬起來了。

我突然體會到,一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當他心中有了目標,潛力瞬間就會爆發。所以大家齊心協力讓自己的潛力瞬間爆發,用食指把人給抬了起來,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也成就了大家的目標。在教學中也是如此,只要大家齊心協力,挖掘自己的潛力同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一位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每一位教師都愛自己的學生,家長和老師是為同一個目標而奮鬥的並肩作戰的戰友,讓我們的孩子們撐起未來的天空!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8

經過為期一週的培訓,聆聽了全國知名教育專家以及上海的親子教育專家的講座,讓我在親子教育方面,感覺收穫頗多。

有幸聽到了龔老師的講座《讓每個孩子擁有人生良好開端》,作為一名親子課老師,越來越感受到了0-3歲的特殊性以及抓住每個孩子年齡段出現的特點。聽到歐洲、瑞典、日本、中國每個國家的育兒觀念,感觸很大。作為親子課老師,我覺得應該在以後的課程也慢慢滲透這樣的信息,讓家長也能夠意識到孩子這階段發展的目標以及重要性。聽了龔老師講的親子活動中要有寓教於樂的早教方式,定位是指導家長和家庭教育的指導,這方面和自己目前做對比做的還不夠,需要多充實自己的育兒理念和理論水平。給家長更多的家庭教育指導。

郭建國教授的講座,給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有就是他對幼兒教育的研究與應用。作為一名大學體育老師,五零後出生的他,竟然有一顆純真的童心。我想這或許就是他保持青春的祕訣吧!對事業永無止境的追求,每天保持一顆快樂的童心,走進嬰幼兒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了孩子,發展了孩子,也成就了他自己。通過他的講座,讓我對運動有了更深的體會。運動是寶寶一切發展的基礎。在以後的課程中,也一定要給寶寶流出足夠多的時間去運動,讓家長也體會到運動對寶寶發展的重要性。

張蓮花教授的講座,讓我對嬰幼兒保健有了更多的瞭解。雖然現在還不是一位母親,但是想想以後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那麼在照顧寶寶方面,肯定會受益匪淺的。而在實踐工作中,也常常會聽到家長反映關於寶寶健康的狀況,聽完講座後,對於一些常見的寶寶疾病,有了比較清晰的瞭解,我想在和家長交流方面,有更有了一些理論的依據。

看了無錫老師的觀摩課後,給我第一的感覺就是老師上課的語言非常的簡練,要求明確簡單。便於家長理解。在指導家長方面,做到先觀察,後指導,三方互動方面考慮的比較的細緻,所以整節課下來,感覺氣氛活躍,孩子得到了發展,家長學到了東西。

在以後的課程中,也會讓自己的語言做到簡練規範。指導的更到位明確。也非常的注意三方互動的效果,以及課程的指向,設計課時會注意0-3歲寶寶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讓他們喜歡探索、主動探索、願意探索,以後再這些方面,需要多下功夫,爭取將每一節親子課上的更加完美。

相信自己以後會做的更好!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9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傑出的父母從來都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説,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其關鍵在於“定位”:

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瞭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瞭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瞭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3、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治癒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第二件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1、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

大量事實,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2、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

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3、通過習慣培養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

不過,研究者發現,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來鑄造第三件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第三件事: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製造“機器”……父母若採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後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 找到背後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2、孩子的求知慾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的

孩子缺乏求知慾,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慾的通道。而對於孩子來説,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激勵、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

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慢慢看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誤區,即盲信盲從甚至痴迷於所謂成功教子的家教經驗,但這些經驗聽着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們沒有“可遷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實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複雜,抓好了親子關係、習慣培養、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傑出的父母,孩子成為傑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幻了。

這是篇值得所有家長閲讀與思考的文章,它向一盞明燈指明瞭我們教育下一代的前進方向,讀了此文後,我深有感觸,也在不斷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與學生中存在的問題,今後我會在這盞明燈的指引下,不斷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愛的教育下茁長成長。在我即將做媽媽的時候,常常跟周圍的鄰居媽媽們聊一些育兒心得,在那個時候我聽説了一位“驕傲”的媽媽説她的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能認識20xx多字,到了四五歲就完全可以自己閲讀了!當時我在驚歎她的孩子“聰明”的同時,我認識到了孩子的能力一定比我們大人原想的要超前、巨大的多!

到了我自己做媽媽的時候,我變自己看一些網頁,研究孩子不同的年齡段的不同生理和心理特徵,並且抓住了孩子識字的關鍵期2~2.5歲。在這個時期我們給孩子做了好多字卡,教他認識一些簡單的字,每天重複,邊考邊教,大約在認識了200多個常用字的時候,然後就開始給孩子訂閲《幼兒畫報》這樣的雜誌,這個雜誌的好處是既有文字的故事,又有碟片用標準的普通話在講同樣的故事,因此孩子通過看碟片,翻看畫報就自己認識了更多的字,慢慢他自己從閲讀中找到了樂趣,找到了發現這個世界的奇妙之處的另一個方法------那就是“閲讀”!就這樣再給孩子買一些網上有專家推薦的,幼兒喜歡的圖書,他就慢慢變成“書蟲”了。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家長們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並且我們也深知閲讀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閲讀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有了閲讀才能去思考,有了思考才能判斷,這是現代社會生活中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基礎。生存在終身學習的時代,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信息和價值多元的觀念,需要通過閲讀與書不斷對話,逐漸學習獨立思考,因此閲讀是學習的基礎!

另外親子共讀,營造閲讀氛圍,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閲讀榜樣也很重要。在家裏,父母應儘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書,做孩子的閲讀榜樣。在週末時儘量安排時間與孩子到書城看書,在這種閲讀氛圍下, 孩子的閲讀興趣也會提高。同時,還可經常與孩子在一起交流讀書的方法和心得,鼓勵孩子把書中的故事情節或具體內容複述出來,把自己的看法和觀點講出來,然後大家一起分析、討論。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閲讀興趣就可能變得更加濃厚,同時孩子的閲讀水平也將逐步提高。

在親子閲讀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貴在堅持。我們家長每日要為工作奔波勞累,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時間給予我們的孩子!其實孩子們也不會剝奪我們太多的時間,每天只要陪着他閲讀15至30分鐘就已經足夠了!

好的讀物能豐富孩子的心靈,擴展孩子的視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閲讀習慣,從而塑造自已良好的人格。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時光荏苒,到“紅黃藍”差不多有一年了,想起自己剛剛進入公司的情景,一切已經是那麼的陌生。雖然剛剛步入工作崗位時有着充沛的精力、創新的精神和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但往往由於那種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總會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不盡人意的地方。

剛剛走進教室就面對着一羣那麼小的孩子,心中有種説不出的激動,甚至有點不知所措,可接觸一段時間後,內心深處對他們的愛就被那無邪的笑容帶動得跳躍起來,自己的心也好像他們一般天真無邪了。魯迅先生曾説:“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們常常會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他想飛上天,他想潛如蟻穴”。在我看來,孩子就像點綴在花蕾上的露珠,晶瑩透亮,那一眨一眨的眸子,映射着世界上一切最美好的事物。與他們心靈相通時感覺自己彷彿也在融化啦,我知道,那一刻,自己也在成長。當這心理體驗和情感思想接近統一的一瞬間,孩子的家長也成了我的摯友。在與家長和孩子交流的同時,也在他們身上學習到更多教育孩子的經驗。

同事們的熱情和善待讓我打破了因陌生帶來的最後一道隔閡,使我很快融入了這個大家庭。 回顧這幾個月,覺得每天都過得很充實。 在我們大興親子園,所有的老師都在非常努力踏實的工作着,工作中我們也有自己的快樂,一起備課時的努力奮戰,出去遊玩時的朝氣蓬勃以及對待孩子時的精心呵護都是我們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快樂源 泉。在親子園這個大家庭裏,領導和老師們像父母一樣給我關懷指導,同事們像兄長一樣對我熱心幫助,在領導同事的帶教下,自己對本職工作也慢慢熟悉起來,在上課、聽課和評課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得到領導的認可,真正成為了“紅黃藍”的一份子!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名合格的親子教育教師首先要經過專業的親子培訓。在我來大興親子園不到半年時間裏就已經被園長允許參加教師培訓,並且也取得了讓自己滿意的成績。通過培訓我清楚地知道親子教育教師除了學會基礎親子理論外,還要學習親子理論、親子游戲和本能的一些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身心發展得到更好的進步。在工作實踐中的學習同樣重要,切身體會才能真切掌握親子教師是如何用一種親切、温和的態度對待父母、孩子,如何在平等的情感溝通基礎上雙方互動的。

我是一名資質頗淺的新老師,剛好又趕上我們“紅黃藍”的新課程的推廣使用,大家對新課程都處於摸索探究階段,對於我挑戰更大。但與此同時許多前輩教師豐富資深的經驗讓我看到了無論如何變革,只要我們本着“真誠奉獻、勇於實踐,潛心研究,勤於學習”的精神從事教育與教學活動,就沒有攻不破的難題,解決不了的挑戰。新教案內容豐富,理念新穎,針對的是0-3歲的幼兒。起點高,坡度大,提倡“用到即學”。但作為我們的孩子來講,他們大多都在不斷的學習親子教育,對於新課程才初步入門。在新課程方面老師們也在齊心協力努力工作着。我想我能做到的就是和前輩們一同商討課程,希望自己的綿薄之力能起到些微妙作用從而為他們分擔一些壓力!

園長會上我們曾一起討論過説:當教師就要當快樂的教師因為我們有教師的睿智;當教師就要當奮鬥的教師,因為我們都在不斷的提升自己;我們大家都在不斷努力着借鑑這些經驗爭取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師。所以我還是要快樂而踏實謹慎的工作,活潑而辛勤努力的工作,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一句能連成句子的話語、一個可愛的表情、一個讓我想象不到的動作、一個閃動智慧的火花,都是我的快樂,都是對我教師稱號的獎賞。

“歌者使人繼其聲,師者使人繼其志”。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任重而道遠,但我相信只要能把教學精神內化為一種品質甚至人格,做事如做人,工作即生活,那“紅黃藍”就是我的快樂,我的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2

“望子成龍,盼女成風”是普天之下為人父母者大的心願。遺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願卻很難實現,下面這些方法可能會幫到你哦!

一、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這會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給予她的愛,也增強了她對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們家長都應該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認為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二、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

今天人類社會迅速變化和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三、表揚是塑造好性格的妙方

人性很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她人的讚賞,孩子當然也不例外,來自父母的讚美會激起孩子內在的自我價值和尊嚴感,促使她們進一步強化良好的行為,直至養成好性格,

四、學會寬容和忍讓

寬容是一道美麗的風景,能夠寬容和忍讓別人缺點和錯誤的人,確實是一個高尚的人,這樣的人,便是人世間一道道美麗的風景,寬容更是一種能力,我們只有不斷地用愛來充滿內心.用關懷來滋潤胸襟,才能讓仇恨沒有容身之處,寬容不僅需要廣闊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五.善於發現並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很好的老師”只有從興趣出發,才能讓孩子愛學,所以我希望父母從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捉孩子的興趣點,加以引導,這樣才會獲取更加的效果。

總之,對國小生的家庭教育,要學會用心去與孩子們交流,即要耐心細緻,又要靈活多樣,只要我們都成了孩子的好朋友,還怕教不好他們嗎?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3

大家好!我是--小朋友的爸爸,很榮幸能在這裏借這個機會來跟各位講講我對女兒的一些教育心得,家庭教育心得。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成人是目標。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

家長是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着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心得體會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範,自覺地將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於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那麼家庭生活氣氛的默化薰陶不可忽視,家庭長輩品行道德的心靈潛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在爭吵、埋怨、偏愛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將學會詭辯、責怪、妒忌和冷漠……,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孩子是老師。家長應善於學習孩子們的優點和長處。孩子們有很多“可愛的缺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蓬勃向上的朝氣,好問好學的學習態度;不保守,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的特點;少世故,對人對事的真誠直率;對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識一學就通、一玩就會的本領等等,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都是值得家長學習的。孩子的這種優勢,作為家長應充分的給予肯定、鼓勵和讚揚,不可忽視、指責、抑制,以至於扼殺。

尊師是關鍵。老師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系統教育的主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孩子們幸福的締造者,心靈的撫慰者和醫治者。老師對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注入了大量的真誠愛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地強化學校教育,使我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體都得到了較全面的發展,彌補了我們家庭教育的不足,這樣的老師倍受我、孩子和社會的尊敬,那麼這樣的“園丁”培養出來的花朵無疑會更加鮮豔。

今後,我決心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好我的孩子,使之成為能適應現代社會的有用人才,以上心得體會,只是我一管之見。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4

週四受邀參加了--縣--國小杜主任主講的《家庭教育》專題講座,杜老師圍繞“用心呵護,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這個主題,深入簡出的闡述了孩子學習、日常行為習慣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內容。聽完了杜老師的講座,作為家長的我感觸頗多,在孩子到學校的這段時間裏,孩子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這些都要感謝老師們的關愛和教誨,也離不開學校給家長的培訓。自己也通過和老師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長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想法和行為,以後我們對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從有利於孩子的心靈健康出發。

2、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按各科的教學目標引導孩子,使孩子樂於學習,勤于思考,善於觀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以及安全意識。教會孩子認真遵守交通規則,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快快樂樂的生活、學習,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為以後成功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3、合理安排孩子的課餘時間,在完成家庭學業的前提下,給予其他興趣愛好培養,讓他做個全面發展的孩子。

4、要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溝通,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來説,他還不具備自學能力,憑藉着的是個人的興趣愛好接受教育。

孩子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裏,只有時刻保持與學校的溝通,才能更全面的瞭解孩子,通過學校和家長的努力,讓孩子快樂的接受教育。

5、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增進父母與孩子心靈的溝通。

一個人命運的好壞,取決於一個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養取決於好習慣的養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品德修養。但是這些東西從小就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尤其是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多方面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學校、社會等。所以,我們大家要羣策羣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5

一、先傾聽再出主意

孩子會經歷很多“危急時刻”,並非我們想象中的那麼無憂無慮。不僅要幫孩子走過這段時刻,而且幫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氣、失望、尷尬、傷心這些情緒,對於父母來説是很關鍵的。先是應該多傾聽孩子,確定她的感受,然後再充當軍師,這樣孩子會學會在困境中和他人溝通,更有自主性。

二、每天都會跟孩子説一次“我愛你”,每天都會給孩子一個擁抱

我跟好好爸爸約定好,每天都要跟好好説一次“我愛你”,無論是什麼時候都行,有時候是她剛睡醒,有時候是晚上要睡覺的時候,有時候是去接她放學的路上。這時候,孩子也會笑眯眯的跟我或者她爸爸説“我也愛你”。我們總認為愛是應該用行動來表示的,但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怎樣去表達,我們還是應該要常常虛實結合一下。

三、善用表揚和鼓勵

由於好好吃飯有包飯的習慣,而且吃一口飯要非常久的時間,以至於吃頓飯要一兩個小時的時間,我每次餵飯都催她要吃快點,不能慢吞吞的,再後來我就只有誇獎她了,她吃進一口我就表揚一下。可是到現在已經誇成了習慣,她也不以為然,無所謂了。所以,家長一定不要濫用表揚,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該做的事(像自己收拾玩具、走路之類)都拿來表揚,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會把它當做謀取利益的交換條件,或是要挾家長的資本。

好好的膽子不夠大,很多時候很多事都不敢嘗試。在家的時候什麼事都依賴我們給她做,這樣什麼事都指望我們怎麼行呢?我跟我老公就在很多時候試着鼓勵她,她平時在家也喜歡畫圖畫剪紙,可她拿着筆又不知怎麼畫,於是就老叫“媽媽你給我畫”,我就把筆拿在她手上,鼓勵她説“你一定會畫得比媽媽好”就聽了這句話,她會很快的畫好。現在她已經會拿着筆沒事就畫,畫圓呀,三角形,還會一一把畫的圖案剪出來。

四、避免批評和指責

過多的批評和指責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沒有好處的。特別是當已經有人對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評的時候,再在旁邊橫加指責,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那樣會很傷孩子的自尊,從而產生逆反心理。這種時候,就應該心平氣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她自己對故事中的行為進行評判,然後將故事中的行為與他的行為進行對比,讓她知道自己的過錯,最後表揚一番她的長處,告訴她這件事雖然做錯了,但是沒關係,只要能改正你還是和以前一樣棒,是個大家都喜歡的好孩子。那樣不僅使她找回自信,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後一定會改正的。

五、讓孩子幫忙做事

平時在家我總是讓好好做一些在餐前擺好餐具、餐後收拾餐具等力所能力的雜事,有時在我洗東西時,就會讓她幫我端只小凳子。這些事可能在我們家長眼裏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就是這種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才能陪養出具有良好習慣的人,只要我們多留心這種小事,就會讓孩子收益一生。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點初淺的育兒心得,相信各位家長朋友一定有比我更好的育兒方法。當然,教育孩子更需要整個家庭齊心合力,一致教育,同時還要配合幼兒園老師,做到家園共育,才能使我們的孩子在各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6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下面是一位家長就此談到的幾點體會。

我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現就家庭教育問題,談談我的一點體會。

成人是目標。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於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適應現代社會。心得體會範文節選!!!

家長是鏡子。“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只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着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態。“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確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

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範,自覺地將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於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那麼家庭生活氣氛的默化薰陶不可忽視,家庭長輩品行道德的心靈潛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適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將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將學會公道;在爭吵、埋怨、偏愛和缺乏温暖中生活,他將學會詭辯、責怪、妒忌和冷漠……

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孩子是老師。家長應善於學習孩子們的優點和長處。孩子們有很多“可愛的缺點”值得大人們學習。如蓬勃向上的朝氣,好問好學的學習態度;不保守,善於接受新生事物的特點;少世故,對人對事的真誠直率;對新科技和新型玩具等未知知識一學就通、一玩就會的本領等等,他們在這些方面的優點都是值得家長學習的。孩子的這種優勢,作為家長應充分的給予肯定、鼓勵和讚揚,不可忽視、指責、抑制,以至於扼殺。

尊師是關鍵。老師是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系統教育的主體,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是孩子們幸福的締造者,心靈的撫慰者和醫治者。對於我來講體會很深,我的孩子處在單親家庭中,尊師敬親的感情較薄弱,學業基礎不夠穩定,但是他的老師注入了大量的真誠愛心,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千方百計、苦口婆心地強化學校教育,使我的孩子在品德、智力、身體都得到了較全面的發展,彌補了我們家庭教育的不足,這樣的老師倍受我、孩子和社會的尊敬,那麼這樣的“園丁”培養出來的花朵無疑會更加鮮豔。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7

有句話是這麼説的:每個孩子就像一本書,要讀懂這本書就需要我們去不斷地掌握要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怎樣成為一個好家長,什麼樣的教育方式能夠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接下來我想談一下這幾年和孩子一起成長過程中所體會的一點點心得。

有人説,中國的家長60%基本上是為孩子而活,而且活得很難,家長難,孩子難,老師難。

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是獨生子女,也許一些家長認為,什麼都為孩子做好準備就是好家長的表現,但過度的溺愛只會使孩子形成嬌生慣養的性格。家長對孩子的愛本是無可厚非,但也應該學會放手讓孩子更多自由成長的空間和鍛鍊的機會,家長要學會“抓大放小”。很多事情孩子其實已經有能力自己完成的,家長應該讓孩子獨立完成,只在孩子需要幫忙時才對其加以指導。

學會放手,給孩子更多的思考空間和選擇權。我不喜歡給孩子條條框框地規定該怎麼去做一件事,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而且很多是我們家長不一定想得到的。和予予去逛超市的時候,她會提醒我:“媽媽,家裏的餐巾紙只有一包了,我們該買一些回去了。”“家裏的餅乾也沒有了,我們買幾包吧,餓的時候可以吃。”這都是她平時自己所留意到的生活細節,讓孩子在生活點滴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讓孩子自己多一點選擇權,滿足她,幫到你,這是孩子很樂意做的事情。

滿足她,而不是一味的慣養,原則還是靠我們家長來把握。比如孩子都喜歡吃糖,我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很早我就跟孩子達成協議,吃糖可以,但一天不可以超過兩顆,所以至今,再好吃的糖只要兩顆吃了,她就會很自覺地停下。其實孩子是很有原則性的,越禁止孩子不能做的事,越是孩子感興趣的。我有個同學的孩子,平時家教甚嚴,家裏從來不許他吃糖,有次來我家玩,看到糖,眼神裏充滿着渴望,我讓孩子想吃就自己拿,他竟然把糖塞滿了身上所有的口袋,趁他父母不在,一個勁地吃,我同學一來,孩子就馬上吐掉了嘴巴里的糖。看到這裏,我覺得我的同學該好好反省了,孩子在他平時的嚴格管教下,已經變得壓抑、膽小和被動,這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是多麼不利啊!

只有喜愛,才談得上接受,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要總是打着愛孩子的旗幟,一味地阻撓和擔心,為了自己的害怕和自私而影響孩子的發展,孩子的健康成長怎麼能夠離開在背後支持和鼓勵自己的父母呢。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點滴成長無不浸透我們父母的心血和汗水,不要懷疑和擔心,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是秀的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和相對屬於孩子的空間。我一直告誡自己:要像朋友一樣地對待孩子。平時和孩子一起打掃衞生,一起整理房間,一起看書,一起遊玩……做一些決定時,多傾聽一下孩子的意見。例如今天想去哪裏玩啊?今天想吃什麼啊?或者今天我們出了好多汗,我們去洗澡好嗎?用這種口吻跟孩子説話是孩子比較容易接受的,家長式的威嚴很難跟孩子建立親密感。

作為家長應該多拿出點時間陪孩子玩,與孩子有更多的言語交流。像尊重成年人一樣尊重孩子,通過我們的關愛、聆聽、讚賞、支持以及真誠對待,幫助孩子喜歡自我、欣賞自我、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予予經常會把幼兒園裏看到的,學到的東西和我們分享,比如教我們幼兒園裏學來的小遊戲,或者告訴我今天哪個小朋友沒來上課,她都留意在心。記得有一次,予予讓我和她爸坐好,她拿着一本小本子和一支筆,有模有樣地告訴我們她要開始點名了,報到男的名字爸爸喊“到”,報到女的名字媽媽喊“到”,遊戲就這麼開始了,我們驚奇地發現她竟然一口氣把班級裏小朋友從1號點到了30號,我們問她:“小朋友的名字和學號你都知道啊?”她很自信地説:“是啊。”我和她爸當時就豎起了大拇指,誇她“寶貝,我真棒!”此時,得到肯定和表揚的她是多麼自豪和開心啊!

每當孩子對我説:“媽媽,你是我的朋友。”我是多麼欣慰啊!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孩子得以積極健康的發展,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讓他們自己學會體驗,去探索未知的世界,總結自己的得與失,體會收穫成功帶來的快樂。

學會放手,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哪怕是困難和懼怕的事情。就説打針這件事,一輩子要遇到很多次,如何面對打針,也不是件完全可以忽略的小事。何況由此而來的一些心理,還可遷移到其它事情上。

大人千萬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衡量孩子,以為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騙着打了就沒事了。孩子其實很懂事的,我們只要把正確的理由講給孩子聽,孩子是會聽懂的。記得予予還小的時候,去打針,看到其他小朋友在那裏死命地哭,她也很抗拒,後來我告訴她:“生病了多難受啊,打個針就可以殺掉肚子裏的小細菌,我們就好了。”予予滿眼憂慮地問:“那打針很疼的啊?。”我微笑着平淡地説:“哦,是有點疼,就像蚊子咬一樣。”予予聽了,憂慮有所緩減,於是我又給她打氣:“媽媽覺得予予是個勇敢的孩子,你説對嗎?呆會勇敢一點,自己伸出小手,能忍住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想哭也沒事。”給了她鼓舞,又給了她退路,雖然打的時候她還是很緊張,小手想伸出去又有點不敢伸,但是在我的鼓勵和醫生的表揚下,順利地打完了針。予予通過這次“試驗”,覺得打針的痛,確實是能忍住的,所以從那次後,每次打針她都會很配合地自己伸出小手,能夠勇敢地面對了。

看來,告訴孩子“打針有些痛”,教會孩子在困難面前從容鎮定些,既能減輕痛苦,又能保護自己。千萬不能騙孩子,如果告訴她打針不疼,就算這次騙過了,下次她是不會上當了,而且會更抗拒。

作為父母該放手就放手,能夠把握好屬於自己的分寸,能夠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好屬於自己的角色,在生活細節中引導好孩子,能夠陪孩子一起成長,也是我們很幸福的事。

我們要堅信,作為父母能教給孩子最重要的做人技巧,就是做個好人。

善良的人,才是和世界磨擦最小的人,才容易成為幸福的人;在心態上不苛刻的孩子,長大後他的處事態度會更自如,人際關係會更和諧,會獲得更多的幫助和機會。

欣賞孩子不是隻讚賞他的優點,更是如何看待他的缺點。讓孩子從國小會自立自強,學會感恩,能夠在自己父母身上攝取更多的愛,當我們作為父母能夠把愛傳遞給孩子,相信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會繼承並且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親子教育心得體會 篇18

身為一個11歲男孩的媽媽,面對即將出生的二胎寶寶,大孩身上發生的改變困惑着我,讓我心裏有種茫然和懊悔。沒有懷孕之前,他很粘我,什麼都願意給我説,班裏發生的任何事情他都願意和我分享。甚至他崇拜的優秀學生是女孩,都願意告訴我諸多細節。也許因為聽到了一些無聊的大人戲謔和瘋語;也許是我自身的改變,不能有耐心陪伴支持他,導致他現在越來越疏遠我。

我曾經問他,是不是因為別人説:“有了二胎寶寶,媽媽就不愛你了,你心裏不好受?”;還是“因為媽媽自顧不暇,對你沒有以前的關注和細心,你覺得媽媽已經把愛分享給了寶寶?”;“亦或者家裏多了寶寶的很多東西,你覺得有人已經無形當中剝奪了你應得到的那部分物質,今後會更多瓜分你應得的部分?”。每當我問到很多的問題,他總是一句話:“沒有啊,不是!”要麼低頭玩手機,要麼投入自己的思想,再也不願意理會我。

也許,孩子處在了叛逆期,面對很多成長的疑惑,他在不斷改變着自己;也許,面對家庭結構的突然改變,家裏將要再多一個新成員,他從內心感到惶恐和不願接受。他不可想象面對未來會是什麼樣子,成長的煩惱和家庭帶來的困惑,都讓他暗自擔心和迷茫。所以每天他走進家門,臉上掛着的不是以前期待見到我時的笑容,滿臉洋溢的激情,以及囉囉嗦嗦給我説一大堆的事情。如今他臉上的表情和一個大人一樣,鎮定而陌生。好多次我詢問他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人欺負,還是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情了。他總是不耐煩地打馬虎眼,隨後就離開了我。

我閲讀了清北親子營公眾平台上,很多老師和專家寫的關於“育子心得”的文章,逐漸發現自己很多的問題。

首先,在沒有懷二胎之前,我上班掙錢,他要什麼我就給他買什麼,他想吃什麼就滿足他,讓他一直處在深度滿足的狀態中。可是我不工作之後,為了省出錢來為二胎寶寶置辦衣物用品等,常常面對他的過多要求都拒絕了。甚至也不給他零花錢了。手機電腦害怕輻射,有了密碼鎖。面對我對他逐漸的“苛刻吝嗇”,他或許覺得我不再“愛”他了。於是,他有時候變得很客氣,吃什麼東西,做什麼事情都要看我臉色,以前他是想怎麼就怎麼。我悔恨自己曾經太嬌慣了他,以至於他突然得不到想要的待遇,就心裏吃虧,暗自較勁,開始有了想法。甚至恨我的“無情”和對於這個無辜的孩子的“怨恨”。如果我一直能培養他養成良好的習慣,他也不至於會產生現在的失望和落差。

其次,我包辦了孩子很多事情,包括包書皮這樣的事情,我都親自為他代勞。他的房間亂七八糟,總是我收拾,他的臭襪子都是我洗。現在,我教他參與做飯,學者煮稀飯,切菜,煮麪條,煎雞蛋等。我告訴他,男孩子學習做飯,不是為了給將來的家做飯,而是在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不至於餓着肚子。只要有了養活自己的本事,走到哪都不會依靠別人才有可能填飽肚子。他開始自己洗襪子,洗校服,甚至還幫我拖地了。儘管還沒有養成習慣,但相比以前我事事包辦,他認為一切都是我應該做的,起碼意識上已經有了改變和突破。如果我還包辦,他到長大都不會幹家務,到時還會怨恨我縱容他的不堪世事和懶惰。

還有,我的毛病,總是看重孩子的成績,和他寫字的態度和工整。只要他考試不好,或者字寫得歪七扭八,我就會罵他。從來沒有在他學習上,發現他上進的方面加以表揚。我知道成績不能代表一個孩子的全部,但我時常在嘴邊説:“學生就應該有好成績,不然拿什麼證明自己真的學到了東西”。我給他報過國畫班,可是後來發現他根本不喜歡主動畫畫,對他那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我也給他報的輔導班,可老師有時告我説他連作業也完不成。我覺得自己像很多盲目的家長,給孩子學習生活增加一些牢籠,讓他鑽進入。可那些並不是他所要和喜歡的。我記得他説自己喜歡打籃球和乒乓球,可是我們夫妻卻沒有一個人有時間陪他出去運動。我們忙自己的,有空閒抱着手機也不願意騰出時間來對孩子做出一些犧牲。在他的心裏,大人總是強加很多他不願意接觸的東西。而他喜歡的,大人根本不屑一顧。就像他放學回家,寧願在院子玩很長的時間,也不願意回家來聽到父母嘮叨,趕緊寫作業,放佛他的世界只有學習。是呀,他在成長,我們欠他的是很多的陪伴和聆聽,很多的支持和對待他內心需要的尊重。

最後我想説:“孩子,其實,生不生二胎,一點也不會影響我對你愛的增減,更不會缺失你應該得到的那部分。你是我們的孩子,我們一直都愛。我多想成為你的朋友,知道你內心的苦楚和難過,知道你不敢坦言的背後隱藏的那些誤會和糾結。孩子,我多想你放開心靈,真誠的接受我對你的愛,我不光想做好一個合格的媽媽,幫你一起成長,我還想在你的改變中不斷改變自我,做一個你喜歡的好朋友。我們無話不談,你也不斷成熟,懂得大人的良苦用心。你只要記住,不管大人是多麼的讓你不理解,他們最終目的是為了你好,希望你有一個好的未來!因此,你也要學會接受一切的改變,逐漸懂事和開闊起來,我們一起攜手見證你的成長好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q0l40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