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品讀新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

品讀新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

新教育書籍,傳播一種新教育觀念,對我們審視和解決教育問題大有幫助,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品讀新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閲。

品讀新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

品讀新教育書籍心得體會

10月31日下午,在全體教師會上,我校李良校長給在會的每一位教師發了建民辦中心校給本辦全體教師買的朱永新的《致教師》一書,我欣喜萬分地拿在手裏,撫摸着嶄新、光滑的書皮,嗅着透着墨香的文字,心裏甭提有多高興。

教學之餘,我捧着書靜靜地看着,書中很多一線教師給朱老師提的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學中的困惑、如何快速成為一名新教育的實踐者以及其它方面的問題,朱老師都一一詳細地進行了答覆。書中的每一個問題都問得特別好,甚至有些問題有些困惑也是我在教學中經常遇到的。我越看越覺得有益,越看越覺得對我很有幫助,一些教學中的困惑也在朱老師精彩的答覆中找到了答案,快速拜讀完後有一種茅塞頓開、受益匪淺、躍躍欲試的感覺。

諸如,有一個老師給朱老師寫信的內容是這樣的:“朱老師:人們常常説老師要做紅燭、要做春蠶。可我覺得,事實上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標準。我給自己樹立的標準是做一個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在我的周圍,有一些老師,連學生都瞧不起他。我覺得,這些人其實根本沒有資格做老師。做一個教書匠,做一個混日子的老師很容易,但要做一個真正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朱老師對該老師的想法表示認同。朱老師認為,教師職業大致有四種境界:第一,是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第二,是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是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是讓歷史銘記的老師。其中最基礎的境界,就是做一個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

的確,做為老師,能做一個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就已經很不錯了。假如一個不修邊幅、常爆粗話的老師,學生會瞧不起的;一個吐字不清、發音不準、時常講錯知識或知識儲備不足的老師,學生會瞧不起的;一個不關愛學生、歧視學困生偏愛優等生、老是體罰學生的老師,學生會瞧不起的;一個言而無信、表裏不一、時常在校園丟棄煙頭紙屑的老師,學生會瞧不起的……要做一個真正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惟有淵博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備各方面的素養,培養各方面的興趣愛好,時時事事想着學生。當學生生病時你第一時間來到學生牀前(或打電話詢問學生生病情況),當學生輟學在家你主動到學生家裏瞭解情況並儘量勸其返校,當留守兒童缺吃少穿你主動伸出援助之手,當學生出現叛逆心理你如益友般地耐心開導,當學困生學習困難你主動義務補課……相信這樣的老師學生不但瞧得起你,而且會非常尊重你,非常信任你,甚至一輩子會記住你。

作為大多數一線教育工作者,要達到教師職業的最高境界——讓歷史銘記的老師,是比較難的,而我們要成為一個讓學生從內心瞧得起的老師還是不難做到的。只要我們從小事開始,從小事做起,一件一件堅持不懈地做着,當我們用心書寫着自己每一天的歷史,從教學中得到了成長,收穫着幸福,雖然我們短時間內不能企及教師的最高境界,起碼我們能做到讓我們的學生瞧得起,只要達到了教師職業的第一境界,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恆地不懈努力再做一個讓自己心安的人,接着你要求自己成為讓學校感到榮耀的人,那麼你就很有可能成為一個讓歷史銘記的人。

品讀新教育書籍心得感悟

近期我們在讀朱永新《致教師》這本書,該書圍繞一線教師普遍關心的重要問題和成長的關鍵問題,通過朱老師的深入全面地思考,給詢問者,也是給所有走進這本書的同事自然、和藹、坦誠的娓娓道來。讀來有時心胸豁然開朗,有時茅塞頓開,有時不自覺的笑了笑,終覺受益匪淺。

書中解惑的內容非常的多,但我很喜歡書中的這一句話:“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與學生,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書寫自己的精彩;就是要發現孩子與學生,發現他們的潛能與個性,讓他們真正的成為自己。”不知從何時起,這個世界人與人之間存在不信任,上級不信任下級,教師不信任學生,每一個人都在監督和不信任中生存和成長,作為教師無法理解。讀來心中不免又有了陽光。

作為老師我們遇見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有聰明漂亮,有乖巧懂事的,有成績不好或紀律不好,我們很容易在心裏產生喜歡和不喜歡兩種態度。其實,這些孩子的背後有着無數的潛能和優點,如果我們整天看到的全是他們的缺點,永遠是無休止的批評,只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糟糕;如果換個角度,細細觀察,卻能發現再後進的學生也有他自身的優點,假如能夠把優點加以放大,給予他們自信,給予他們希望,定能讓他們收穫一個更美麗的童年。這正如朱老師所説:“人活着的意義,或許就在於活出獨特的自己。作為教師,讓每個生命在教室裏綻放各自獨一無二的美麗。”班裏的每個學生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你給他一個舞台,他就能還你一個精彩;你給他一點空間,他就能為你創造無數輝煌。作為教師,就是要善於發現學生的特別之處,一旦孩子發現了自己,找到了自我,他就會爆發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些新教育的理念,值得我們一路學習下去。

朱老師通過《致教師》告訴我們:相信自己,自己的胸懷、眼界、努力、思考、學習決定未來,説大一點就是決定未來的教育,決定未來的孩子。如果我們對學生不信任,始終用一個眼光去看待,那教育是什麼?讀完這本書是不是值得去深思。

有人説教師不幸福,那是你用了另類眼光去看待教師這個職業。朱老師説,幸福是一種奇異的事物,幸福需要分享。如英國哲學家邊泌説:“我們在分給他人幸福的同時,也能正比例地增加自己的幸福。”所以我們要懂得在教學中去發現,去選擇,有了不同的發現和選擇,同樣是教學活動但就有不同的收穫。

讓我們為這個美好的收穫走進我們花季般的學生,走進我們看似單一的教學。篇六

最近我細細閲讀了《致教師》這本書,讓我看到的是一頁一頁的生命發現——在事實中發現價值,在日常裏發現永恆,在現象中發現本質,在局部裏看見整體。見真實,見真誠,見理性,見理想;見證深度,也見證温度。書中每一個問題像是一個火種,照亮我們這些教師生命裏的昏暗與現實。讀到第二輯借我一雙好教師的慧眼,倍感興奮。因為,在內心深處,我也想當一名好老師。在完善自己與學生的同時,享受作為教師的尊嚴與成長.體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 看到文字,我似乎找到了心靈的導師,一起讓心靈去旅行。因此,我記錄了書中的點滴文字及一些淺顯的思考。

書中説做一個智慧型老師應該是一個有責任感充滿愛心的老師。 俗話説:“育人之道,愛心為先”。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只有當教師用赤誠的真心去愛每一位學生時,才會消除“火暴”脾氣、減少“急躁”情緒、避免對學生疾風暴雨般的“訓斥”,以“温柔”的方式去開啟和誘導學生。 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因為許多偶發事件的“肇事”者,通常是那些“調皮搗蛋”的學生,只有教師擺正了他們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才能夠對他們的行為“容忍”,不發火、不動怒,對事件進行冷靜的、超常規的處理。讓這樣的孩子在同學之間得到愛和理解,他就會產生真正變化。記得有一次,寫作業時,教室裏靜悄悄的,突然“啪”的一聲打破了安靜。不用説是水杯掉地上了。同學們一下子把頭扭向聲音發源地,又齊刷刷地扭向我。眼睛圓瞪着,屏住呼吸,室內更靜了。我心裏一愣,大家是在等着我批評肇事者吧?此時歡歡同學已經蹲在地上,把身子幾乎縮到了極致,我站在三四組中間過道上只看到他的頭髮(他坐在一組靠過道的位置)。“叮叮”聲很是小心翼翼!他在撿玻璃片!“別用手撿了,小心劃傷了手!用掃帚掃吧!”我説。明顯地,同學們都輕噓了一口氣。眼神都柔和了。 樂樂同學連忙跑到教室後邊拿來了掃帚。掃帚摩擦地面發出的“唰唰”聲充斥了整個教室。樂樂同學真不錯!”我由衷地讚歎道。同學們發出了輕鬆的笑聲……此時,我想起了兒子小的時候我父母的叮囑:如果孩子的碗啊杯子啊打碎了,不要吼她,孩子這個時候已經嚇壞了,你再吼,她會慌神了的,要安慰孩子!有道是:師者,父母心也。是嗎?

書中還説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應該是一個理解學生可能性的老師。作為教師,每天生活在兒童之中,注意觀察他們,研究他們,是非常重要的。每個兒童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 ,必須認真的對待每一個不同的生命體 ,分析每個人成長的不同環境與生存條件,研究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特點與生命潛質。 讀到這裏,我想起一個故事。這則故事講的是,在英國一所國小裏,校長很喜歡小動物,在他飼養的小動物中,他最喜歡一隻叫“拉愛科”的小狗。他經常在課餘時間帶着“拉愛科”跟學生們一起玩耍。有一天,校長突然發現“拉愛科”不見了——最終,他在花園邊找到了心愛的小狗,卻發現小狗被剖開了肚子,內臟幾乎全被掏了出來。“兇手”很快就找到了,是國小生麥克勞德。校長通過了解得知,這個孩子有一顆極強的好奇心,總是想看看狗的內臟是怎樣的。愛狗但更愛學生的校長最終決定給麥克勞德以懲罰,罰他畫兩幅畫——一副是人體骨骼圖,一副是人體血液循環圖……長大以後的麥克勞德成為一位有名的解剖學家,那兩幅畫至今還收藏在英國皮亞丹博物館裏。

我驚歎於這位校長高明的懲罰手段。麥克勞德後來的成功,得益於他小時候校長對其好奇心教育,但怎麼教育卻大有學問。我們有時認為教育有錯誤的學生就是把他們制服,讓他們不敢再犯。於是,學生一旦有點錯誤,就不分青紅皂白大聲呵斥、侮辱、貶低。這樣孩子們稚嫩的心靈會遭受到難以承受的刺激。而麥克勞德的校長呢,心愛的小狗被害,最初的他卻容忍了,而且給了一種善意的“懲罰”。這,不正像一枚蚌面對突然吸入的沙子嗎?——一種無條件接納與包容!真是師者如蚌!孩子們的過失與錯誤彷彿一粒粒沙子,從某種角度來説,對蚌是一種侵害。然而,“偉大”的蚌卻不僅僅默默的接納了沙礫,而且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愛去浸潤它,用自己的生命和精神去感化它,直至把那沙礫變為晶亮閃光的珍珠。這種欣賞花兒自心靈開放的美景是多麼幸福啊!

最後我用朱永新老師《致教師》這本書前言中最受感觸的兩句話和大家共勉:教師,不是園丁,教師本身應該是一朵花兒,教育是師生互相作用的過程。教師,不是春蠶,教師的固步自封才會作繭自縛,心靈的成長來自每個季節。 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神聖與平凡中穿行 。願我們在這場穿行中感受生命的律動和活力。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品讀新教育書籍心得體會範文

時至今日,新教育已在我**落地開花,各個學校新教育實踐活動進行得如火如荼,深入學習新教育勢在必行。近日,我拜讀了朱永新的著作《新教育》,收穫頗豐。

這實在是一本可讀性強,實用性高的好書。文中全新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吸引着我。嗅着淡淡書香,讀着精美文字,一個個教育故事在我眼前跳動,彷彿自己走進了新教育實驗基地……從中我感受到了新教育的魅力。新教育密切關注教師和學生的生存狀態,熱切追求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真正讓教師和學生享受教育的幸福。我覺得,新教育切實為我們教育指出了一條光明坦途。掩卷沉思,心潮澎湃。

首先是感動。在新教育實驗區,一批批教師靠着自己的執着與堅守,在新教育中不斷成長,羽翼漸豐。記憶猶新的是“紅袖”老師,在他當高三班主任期間,他專門在網上開了一個主題帖——守望高三的日子,並每天堅持在網上寫自己的故事,記錄高三學生的成長曆程,經過一年的辛苦耕耘,這個班級很出色,孩子們表現得很優秀,並得到了校長的嘉獎。

還有一位叫“寒煙”的教師也令人肅然起敬,她本是一位普通的中學語文教師,在其進修學習期間,她所帶的六一班無人照管,於是她特意為孩子們在教育在線網站上開了個主題帖——聽601唱歌,還熱情地鼓勵孩子們每天堅持寫班裏的故事,通過這個平台,孩子們快樂健康地成長起來,寒煙老師也成長起來,後被評為省特級教師。這樣的故事一樁又一樁,這樣的教師不勝枚舉,他們普通而不平凡。他們的行動其實每位教師都可為,看似普通,但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恐怕平常教師就難以作為,因此一點也不平凡。毛澤東主席説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其實就是這個理兒。他們鍥而不捨、堅持不懈的精神實在令人折服,令人感動!他們默默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提升,在做中成長。一個個普通的日子,一個個教育的日子,因為有他們,從此變得熠熠生輝!他們的故事不正詮釋了新教育理念“行動就有收穫,堅持創造奇蹟”嗎?

另外是慚愧。同是教師,同是教育者,為什麼自己就不能做到呢?多少次,在感動感歎優秀教師的卓越故事後,也心動過,也行動過。然而,總是曇花一現,最終中道偃旗息鼓。與他們相比,真是自愧不如,不知不覺一寸一寸光陰已從眼皮底下溜走,實在惋惜!

為了讓以後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我又一次出發,這一次我信心百倍,我的耳畔又一次奏響了新教育的樂章:行動就有收穫,堅持創造奇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jkn9p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