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育心得體會 >

音樂教育重要性感悟(精選3篇)

音樂教育重要性感悟(精選3篇)

音樂教育重要性感悟 篇1

學習音樂可以增強閲讀和口語表達能力

音樂教育重要性感悟(精選3篇)

通過國內外研究發現,腦內區塊對於音調處理和語言處理能力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語言的基礎由五個技能所構成:語音意識、音量的感知、節奏感知、聽覺活動記憶(auditory working memory)、聲音形式的學習能力。透過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這些技能可以透過音樂課程來加強。

音樂能隨時成為你一生中很好的陪伴

在20xx年堪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Kansas)音樂教育與音樂治療的教授Christopher Johnson發現:在國小有卓越的音樂教育規劃的兒童,相較於對照組採用一般較低品質的音樂教學,在語言(英文)方面得分提高約22%、數學方面提高20%。

在20xx年時,加拿大的研究仔細測量每一年的分數,發現選修音樂的學生平均成績比選修其他課程得來的高。雖然沒有研究可以證明之間直接的因果關係,但兩個都指出了強烈的關聯

音樂可以調節情緒,使孩子精神放鬆,從而增強記憶力,提高孩子的學習接受能力

青少年時期是心情最容易起伏的階段,若能聽些舒緩悠揚的音樂,會讓孩子精神平和、情緒穩定。學習音樂過程中可以真正感受到音樂對記憶力的開發與增強,通過學習音樂也可使您的孩子掌握到更好的學習方法,(因為不懂得思考是學不會音樂的)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及生活都會帶來莫大的幫助。

學習音樂可以提高智商

出人意料的,雖然音樂是一種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但音樂的訓練實際上對於IQ(智力商數)的幫助來的比EQ(情緒商數)多。許多研究曾發現,通常音樂家相較於非音樂家擁有更高的綜合智商。這並不保證你會比那些沒學音樂的人更加聰明,但現在的你要比沒學音樂之前要來得聰明多了。

音樂訓練對於學習外語的文法、口説、字彙上,扮演關鍵的角色

在人生中越早開始學習音樂的兒童,能發展出更好的語言能力。他們能發展出更復雜的詞彙、更細緻入微的理解文法和更高的語言智力,包含語言的聆聽、記憶、理解等。

這些優勢不僅僅是孩子在學習他們的母語,更是將來在學習題它各種語言的能力。據《衞報》報導:「音樂訓練對於學習外語的文法、口説、字彙上,扮演關鍵的角色」。這些優秀的語言學習能力會伴隨著他們一生,即便到了成年需要學習其他外文的時候,這些能力還是很有幫助。

學習音樂可以增強記憶力

音樂對記憶力的幫助很大也很神奇。在美國的一所養老院裏,醫護人員給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播放他們年輕時流行的歌曲,起初只是為了懷舊。但沒想倒喚醒了不少老人的記憶回想起了很多年輕時的往事。此發現獲得了美國科學家的高度重視,因此在治療老年痴呆症記憶力喪失症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由次我們可以看到音樂對人腦記憶力的神氣幫助。更具體的科學數據我也不甚瞭解,但從現實出發,真正感受到音樂對記憶力的開發與增強的效果是顯著與驚人的,一首非常複雜的樂曲可以不看樂譜一字不差的演奏出來,這本身就是對記憶力的很好鍛鍊。一般的演奏者都可以不用樂譜演奏出十幾首甚至幾十首樂曲,專業樂手可以演奏上百首的也不足為奇,這樣的記憶力也許只有音樂可以做的到吧。

能夠終生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很多人在成人甚至退休之後還要學習音樂,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能夠體驗音樂所帶來的樂趣。讓每個孩子都能學習音樂,就能夠終生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都能夠以更深的層次、更廣的文化視野享受人類創造的音樂藝術是家長們應該有的態度。

音樂教育重要性感悟 篇2

音樂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它既有類似於數學的高度抽象,又能深刻、細膩地反映人內心的情感,它不僅是人們精神上的一種宣泄、寄託,還能啟發智力、陶治情操、淨化心靈、催人奮發、提高個人氣質等。音樂教育的基本性質和價值是由音樂藝術的本質和價值決定的[1]。因此,音樂教育有助於人們用新的方式來看待和把握人生。

長期以來,我國的中國小音樂教育基礎差、底子薄、發展很不平衡,儘管較過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存在的問題還很多。比如:中國小音樂教育的管理機構和管理隊伍仍不夠健全;音樂課開課率不高,音樂師資缺額大,教師素質以及學歷達標率和崗位合格率低;對音樂教育的關注往往只停留在口頭上,真正的投入少,教學設備奇缺;對音樂教育的認識不科學不全面;教學水平及教材質量不高等。另外,我國中國小教育一直處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下,在大學聯考指揮棒的制約下,從學校到家長、學生都過分地強調文化科的發展,忽視對學生音樂教育能力的培養,音樂課時被削減,有的學校音樂課甚至被取消。因此有些學生只懂數理化,文化課成績很好,但缺乏正確的人生觀,沒有遠大的理想,對國家、社會漠不關心,不能勇敢的面對困難和挫折。形成身心健康發展極不平衡的局面。

1、2 音樂教育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

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音樂教育能擴大和加深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促進智力的發展。有助於學生通過聲音的途徑,藉助生動、鮮明、具體、富於想象、充滿激情的音樂形象來認識世界。音樂教育具有道德教育價值,它能促進學生的想象力、記憶力、覺察力、觀察力、綜合能力等能力的增長[2]90,還能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等,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總之,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熱愛音樂,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通過音樂教學,啟發學生遠大的理想,培養優良品格,陶冶高尚情操和豐富情感;通過音樂教學,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成為祖國未來建設的接班人。

2 音樂教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2、1音樂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

音樂教育把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放在首位,從感情和理智兩個方面使學生的各種品質因素得到全面發展。音樂教育通過聲音的藝術,直接作用於人的思想感情,寓教於樂,幫助學生髮展端正的態度、積極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智技能,能起到教化自我、管理自我、強化自我,培養思維技巧和創造能力,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起着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2、1、1 引導學生對美的嚮往和追求

審美活動包括健康的審美意識及審美的鑑別能力,世界上美的形態是多種多樣的,除了自然美、社會美、和科學美,還有藝術美。每個學生的審美的意識及鑑別能力都會不一樣,音樂教育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對美的嚮往和追求。人在審美活動中,總是從感知審美對象的具體形象入手,進而達到情感理性化。學生審美體驗的特點是情緒體驗和意識體驗的統一。音樂不是直接可見的實體形象,也不象雕塑那樣是造型藝術,而是由聲音的運動,作用於人們的聽覺引起人的聯想,從而獲得一個彷彿可以感覺到的形象。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具有不確定性,但可初步引導學生通過充分的聯想和想象,體會音樂作品的感情和意境,從而在感情上引起共鳴,真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音樂教育中的音樂藝術活動是學生喜歡的活動[2]90,音樂的聲音藝術對學生來説始終是富有吸引力和具有外部刺激的。通過音樂教育的各項教學活動,如音樂欣賞、歌唱和音樂遊戲等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步聽懂音樂,想象音樂情態,進入音樂的意境,領會音樂的美。學生體會音樂的美,對音樂美有了充分的內心體驗,進而去追求和嚮往這種美的境界,從而達到引導學生對美的嚮往和追求的目標。

2、1、2 對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啟迪和培養

音樂是塑造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精神起着激勵、淨化、昇華的作用,能潛移默化的提高他們的道德水準。音樂可以通過生動的感性途徑去感染人、影響人,並將這種審美情感轉化為理性認識,從而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以淨化和昇華。由此可見,在音樂課中滲透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好途徑。

在歌唱教學中,以健康的歌詞和積極的音樂形象,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的心靈,對學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觀念的感召和影響是很大的。好的歌詞能潛移默化地薰陶學生的心靈,使音樂教育互相滲透、融會貫通,達到教書育人的目的。在音樂欣賞教育中,不僅可使學生增長音樂知識,提高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開拓藝術視野;還可以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從有聲的音樂獲得無聲的情感體驗,受到美的薰陶,從而提高對真善美與假醜惡的辨別能力。於是,思想境界得以昇華,感人的旋律與學生的心靈完全融為一體,相互產生強烈的共鳴。音樂教育除了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以外,最根本的目的是通過音樂的特殊功能,讓學生體驗音樂形象所展示的崇高思想,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樹立高尚的情操。

2、1、3音樂教育有助於學生意志品質的形成

意志是人們為達到既定的目標,自覺地去克服困難,不斷地調節、支配個人行動的心理過程。音樂有利於鍛鍊意志、毅力和耐心。堅強的意志是人們達到目的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音樂教育,尤其是學習樂器,既是艱苦的腦力勞動,也是艱苦的體力勞動,需要堅強的意志、毅力及持久的耐心。樂器的演奏技術是辛勤的汗水澆灌起來的,要掌握好樂器的演奏技巧、技能,就得花大力氣、下苦工夫,就得腳踏實地地勤學苦練,並要持之以恆、百折不撓。這個過程,極其有利於培養兒童勇於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堅忍不拔的頑強毅力和不急不躁的持久耐心。學生要正確的學習歌唱,只有集中全部注意力聽清楚每一個音的確切音高、音質、音色、力度和速度等方面的特徵,才能準確地模仿唱出來。通過這種對音樂的不斷追求,可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讓她們從音樂學習中體會到用辛勤的汗水獲得成功的樂趣和享受。

2、1、4音樂教育有利於學生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學生時代是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學生的各種心理結構不斷髮展,特別是性格、能力等個性特徵的活動,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步地發展起來,同時各種心理活動結合成整體,表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傾向性。這個時期學生獨立活動能力逐漸增強,生活的經驗和學習的知識不斷增加,是學生個性性格奠定基礎的階段,因此應該培養學生樂觀開朗的良好性格,這將對學生們今後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音樂具有極其強烈的情緒性,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樂觀、向上的情緒,諸如歡樂、愉悦、活躍、崇高等,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健康、積極的情緒體驗,會促使他們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音樂教育能使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音樂流淌着智慧和人格,學生的心靈亦可從中經受到音樂的衝擊,其靈魂也逐步得到昇華,因而學生的心靈變得更加高尚,變得更富有智慧。學生活潑開朗的性格,可以通過音樂教育活動的實踐而逐步養成。一些性格有問題的學生,在音樂形象和同學積極活動的影響下,會得到一種滿足,會感到一種歡樂,繼而逐漸地把自己融入集體之中。一些妄自尊大、急燥、好衝動的學生,在音樂活動中,既能充分發揮大膽的形象,大膽地創造,亦會慢慢地剋制自己的慣性,伴隨着音樂的變化而動,注意與同伴協調一致。

在《國小音樂課程綱要》中就規定音樂教學目的是:“使學生能唱平易的歌曲,能

識簡單的樂譜,並發展快樂活潑的天性,和涵養和愛羣的情感[3]。因此,音樂教育對

學生活潑開朗的性格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對學生進行創造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也是很重要。音樂教育本身就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我們要有意識的運用它培養、扶植、

激發、鼓勵學生想象力、創造力,那學生們就會受益菲淺。

2、2音樂教育有利於學生智能培養

2、2、1開發右腦潛力

不少教育心理學家認為,大部分學生的大腦左半球比右半球要發達的多。因為學生的所有文化知識學習過程中,用到的全部是左腦的功能。左腦的功能包括:記憶、計算、邏輯思維、推理等。右腦的觀察、記憶、想象、創造功能較少運用。這就影響了大腦右半球潛能的發揮,影響了整個大腦的平衡發展。音樂教育藝術是依靠聽覺來感知流動的音響的特殊藝術,它是非語義性的,需通過聯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動來完成的[2]5。它具有開發右腦潛能,調節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如音樂教育中的樂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眼、耳、口、手、腳等器官的協調並用,鍛鍊了注意力的分配,使大腦與手指等器官更靈敏,促進了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的綜合發展,從而大大地促進大腦右半球的發展。另外學生在琴上的即興演奏將激發他們的好奇心,並使其創造思維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樣,樂器奏出的旋律不僅能激發大腦右半球的的機能,而且雙手的活動還能協調左右腦有規律有節奏地運動,促進大腦兩半球的積極思維充分得到鍛鍊,進一步提高大腦功能,使大腦兩半球得到均衡發展。

2、2、2 提高、發展想象力和聯想力

想象是指依據頭腦中已有的表象建立新形象的過程。豐富的想象力、聯想力不僅可以開發智力,發展思維能力,而且對很多發明創造也起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想象在學習活動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品德的形成、以致創造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想象。沒有想象和聯想,人們的思維和創造就無法展現,更沒有科學和文化的繁榮。愛因斯坦説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音樂是一種豐富想象力的產物,它雖不象語言文字那樣能夠表達明確的感念和闡述具體的思想,但它卻能夠通過其塑造生動的形象和聯想,使人們的感情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從而作用於人們的思想感情。音樂是自由的藝術,為人們提供最廣闊的創造空間,使人產生豐富的藝術聯想,在音樂的欣賞、創造中,人們的想象、聯想可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由此可見,音樂教育以其聲音作用於人的感知覺,極其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智力的發展和潛能的開發。

2、3音樂教育有利於學生適應社會能力的發展

社會在迅速發展,未來的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各種競爭加劇,人際關係複雜,學生如果不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以及良好的交往能力,就很難適應未來社會的生活。學生是知識學習的最佳時期,充分抓住這個時期,提高學生的學科知識,已成為大家的共識,但在如何培養學生的相互交流、自我表達、理解他人和自我的社會性方面重視不夠。現代社會的獨生子女較多,一般缺乏與同伴的交往,使得有些學生形成孤僻、壓抑、自卑、膽怯、多疑等不良性格,不善於與別人相處,在行為上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不善於體會共享的快樂,缺乏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音樂具有極其強烈的情緒性,音樂作品所表達的樂觀、向上的情緒,諸如歡樂、愉悦、活躍、崇高等,會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這些健康、積極的情緒體驗,會促使他們發展積極的心態。音樂教育的各項活動如舞蹈,音樂遊戲等,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往關係,促使學生學會共享歡樂、互相合作、平等競爭等,幫助學生積累和掌握交往的技能,具有競爭、獨立、主動、樂羣、自制、遵從等多種複合能力。對學生的社會化、個性與品德形成,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都有着重要的影響。因此,音樂教育能使學生的社會性需求得到滿足,對學生進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有着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

3重視音樂教育對學生身心發展的作用

音樂是以感情宣泄見長的藝術,它可以深刻、強烈地作用於人的意識,有效地發揮道德教育作用,學生在音樂教育的長期陶冶下,可以逐步地形成一種對真、善、美的熱愛與追求的積極心理定勢。音樂是體驗性的學科,只有學生主動參與和自主體驗才能感受學習的快樂並積累學習的成果。音樂教育的方式,最利於學生情感的抒發和個性的張揚,良好的音樂教學課堂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情感交融、想象力與創造力馳騁的場所。音樂是塑造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精神起着激勵、淨化、昇華的作用,能於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道德水準。

學生正是長知識、長身體和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的知識比較貧乏,經驗不足,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判斷是非的能力還不強,他們的成長有賴於正確教育的引導。作為美育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音樂可以通過生動的感性途徑去感染人、影響人,並將這種審美情感轉化為理性認識,從而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以淨化和昇華。另外音樂教育對青少年的智力開發提高思維能力及其性情、氣質的形成均起着重要的作用;音樂教育是發展創造思維和想象力的手段之一,是通向邏輯思維認識能力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階梯。音樂教育中音樂藝術活動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包括唱歌、演奏樂器、欣賞、律動、舞蹈、音樂遊戲以及打擊節奏等,音樂雖然只有七個音符,但它可以變化無窮的組合方式,編織出一支支優美動聽的樂曲,使人心曠神怡,引發深藏於身心的內在潛能,音樂教育活動實踐可以促進人在德、智、體、美個方面的發展,對人的身心健康發展能從多方面發揮其潛移默化的功能。

音樂教育重要性感悟 篇3

轉眼間,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一學期教學,有得有失,現將具體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教學質量,上好每一節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2)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

二、認真做好後進行轉化工作,促進全班共同進步

國小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針對這種問題,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三、積極參與教研活動,虛心向同行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在本學期中,我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自身能力。學以致用,我在教學工作中也注意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把傳授技能和發展智力、能力結合起來,在知識層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的各種素質都得到有效的發展和培養。

四、興趣廣泛,博覽羣書,拓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提高教學質量,使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同時,學生的法律知識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新的一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yu/7g0p7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