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通用19篇)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通用19篇)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

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一直是我的人生目標,為祖國的教育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一直是自己所希望的,我也一直為了這些目標去努力奮鬥,也一直將自己的全身心的精力和心思放在自己的學生和自己的教學工作上面。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通用19篇)

從自己成為一名教師,成為一名語文教師也已經__年了,時間並不算很長,但是今年這一年是我第一次成為一名九年級年級的語文老師,更是我第一次成為一名畢業班的語文老師,在將他們送到會考的殿堂上面之後,我這一年的工作也算是已經結束了,在這一年的工作當中,自己也認識到了更多的關於自己的教學上的一些問題,也懂得了更多的成為一名好的人民教師所需要更加努力的方向和道理。

作為一名畢業班的老師,本身我的責任就要比其他年級的老師要大,也正是因為自己對於自己的教學工作的負責任,所以自己的工作上的壓力也很大,更是對於自己是第一次成為畢業班的九年級語文教師,我才更加的意識到自己的工作的重要和嚴峻,畢業,會考這些不僅是對於所有畢業班的學生的學習的一種考驗和檢測,更是對於我們所有的畢業班的老師的教學成果的檢測,所以在我自己進入到九年級的教學工作當中開始,我就是一直做到認真的教學,努力並且刻苦的幫助所有的學生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更是對於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不僅需要認真細緻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更是在課外儘自己的努力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一些難題獻出自己的努力,也正是因為自己的工作的原因,我之前一直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將每天一堂課上好,將自己的教學工作完成好,但是在自己成為九年級的老師之後,我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工作上的一些疏忽,我不僅僅需要將自己的工作完成的非常的出色,我還需要將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放在心上,對學生足夠的關心和照顧,更是對自己的工作上的一些缺點和不足要及時的改正,我也應該將學生的發展為己任,將自己的學生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做到足夠的關照和幫助。

現在自己的工作也已經告一段落了,我也將要開始新的工作,在今後的教學道路上,我一定會更加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並且及時的吸取在工作上的一些經驗和教訓,做到自己在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2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學期轉眼間已經結束了,本學期我擔任八年級__班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靜下心來慢慢盤點,在平時的工作中,我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細研教材、潛心備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這時,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參閲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重難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養

語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1.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以激發興趣、設置懸念,這樣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2.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閲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我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

三、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1.利用早讀課時間讓學生大聲朗讀,以提高他們的語感。

2.選擇美文,讓學生感悟理解。

四、加強課外閲讀、寫作和習字訓練

為了提高學生的閲讀和寫作能力,這學期我繼續加大訓練力度。為此,我規定學生每週都要閲讀兩篇課外文章並寫兩篇小作文。課外文章的閲讀要適合國中生,寫作訓練是每週三一次,週日一次,其中一篇寫所讀文章的讀後感,另一篇以本週內所聞、所見、所經歷的事為主,也可以寫些自己的感受等。同時,兩個班裏也有不少學生卷面書寫不認真,為了提高他們的書寫能力,我規定他們每天必須練字,每天一頁,每週一上交,所練內容主要是以字帖為主,也可以抄課文,總之要認真書寫。經過這學期的訓練,我感覺他們書寫進步很快。

五、作業設置合理、批改及時

在作業設置上,我這學期主要安排了作文兩套(分大小作文),同步訓練、還有“一週一記”、習字等。在作業批改上,能夠做到認真及時,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訂正,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在輔導中做到有的放矢。

六、加強培優轉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學生兩極分化嚴重且後進生面大,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力求“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後進生。尤其對後進生,加強課外輔導工作,利用課餘時間與他們談心,幫助他們尋找自身存在的問題,並給予鼓勵,課堂中為他們創設回答問題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樹立後進生學習的信心,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一學期下來後進生的隊伍在逐步減少,班級的總體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七、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科研活動,促進自身水平的提高

為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本學期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虛心學習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本學期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力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今後,我仍然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力爭早日成為一名優秀的國中語文教師,加油!!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3

這次實習內容主要是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此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工作。既然是實習教師,語文教學自然是重點。

我實習的班級——高二(10)班,是一個很優秀的班級,他們的語文老師,也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同時還是校長辦公室的主任,頗受關注,他們使用的又是我所不熟悉的新教材,這些都讓我頗感壓力,因為我作為他們的實習老師,總是要給他們上課的。怎樣才能上好課,怎樣才能教好他們,正是我面臨的一個重要而又迫切的問題。

思考之後,我決定先從指導老師的上課風格入手。既然指導老師教的這麼成功,學習他的方法、吸收他的經驗自然是一條捷徑。實習開始的兩週,我便專心聽指導老師的課,揣摩他的教學風格。指導老師也很負責,很熱心地告訴我怎麼聽課,在課堂上如何觀察學生,如何針對不同的情況作出適當的反應,從而提高教學效果。總的來説呢,指導老師的教學風格是把課堂話語權交給學生,用他的話説就是一節課能讓所有的學生都在聽都能聽明白都能學到東西,這堂課就算成功了。至於如何把話語權交給學生,主要就是採用教師點撥法,即設問析疑。所謂設問析疑,是教師首先由一篇課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問題,然後引導學生回答、分析疑問並由此轉入另一問題,最後把學生引導到預定的教學目標中。通過這種設問析疑,在加上適當的討論,某些課文再結合文體特點,採用品味法、朗讀法進行教學。法國教育學家第惠多斯説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那麼,怎麼去激勵、喚醒、鼓舞聽課者呢?讓他們參與課堂,給予他們更多的機會,惟有這樣,學生才會更加的融入課堂,惟有這樣,學生的語文水平才會有所提高。設問析疑無疑是一個較好保證學生參與課堂的一種的教學模式。經過多次實踐,我發現這種教學模式有頗多好處,具體的説有助於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展了學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於發展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鼓勵學生專心地有禮貌地傾聽,使學生的想法和體驗得到了尊重,使學生成為知識的共同創造者。總的説來設問析疑可充分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口頭表達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學生的主動性。

在聽課的同時,我也對班上學生語文水平進行了調查。通過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習時間和課下時間的瞭解,得知這個班的語文水平還可以,且全班的學習氛圍很好,課堂紀律和作文上交情況都很好,學生課前預習也很自覺,更重要的是他們討厭傳統的語文教學,他們不喜歡老師壟斷課堂。顯然,指導老師的教學方法是十分適合他們的。

新教材也是我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新課改強調的是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無疑,新教材的指導思想肯定是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指導老師在課餘,還教我如何去研究教材,如何去備課。他要求我先熟悉課本,然後在課本中挑選幾篇我認為對學生有幫助,或者與大學聯考相關的文章,去編寫教學案。要挑選對學生有幫助的,或者與大學聯考相關,這就要求我瞭解學生的需要,瞭解大學聯考的要求和趨勢,工程量可謂浩大,但不可否認這是必須的。好的教學當然是能夠滿足學生需要的教學,這種需要可能是現實的參加大學聯考的需要,也可能是解決學生關於生活、關於人生的迷惑的需要,而滿足後面一種需要對於語文學科來説是很重要的,當然,前一種需要也是不可忽視的,畢竟這是一個極其現實的問題,不是單單一個“應試教育”的指責所能逃避的。瞭解了學生的需要,大學聯考的形勢之後,便開始着手編寫教學案。指導老師告訴我,教學案是教師和學生一起使用的,不同於一般的備課,除了要體現教學思路,還要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教學案中的問題應該是具有啟發性的,對理解課文、感受作者寫作意圖起關鍵作用的。教學思路不是大問題,這些啟發性問題的設置就大有學問了,不僅要對教材十分熟悉,有透徹的理解,還要有自己的獨特感悟,十分地費腦筋。

在備課方面,指導老師也給了我講述了一些注意事項。備課時,不要鉅細無遺,那樣在上課的時候可能很難找到要講的東西,最好只是提綱挈領的一些東西,再補充一些重要的關鍵性的知識,具體的用到的知識,自己應該十分熟悉,記在腦中。上課的時候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根據課堂的進展情況,適時調整教學。

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我在語文教學這個方面的實習可以説還是成功的。

班主任工作也是實習的一個重要方面。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教育者,也是一個班級的設計者,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外,還負責溝通協調好任課教師和學生的關係,任課教師之間的關係,學生之間的關係,可謂任重道遠。班主任的工作真的是十分煩瑣的,事無鉅細,都要過問。早上要很早到班級檢查早讀情況,還要做好考勤工作,在別的老師上課期間,還要不時到班級外面轉上一圈,檢查學生的上課情況,有時候還要幫助任課教師維持班級秩序,這些都是班主任每日必修的功課。此外,班主任還要指導班幹組織班會活動,指導班級活動的開展,同時也起着溝通學校和學生的橋樑作用。在實習期間,我除了學習、實習那些每日的必修課,也曾指導組織過一次班會活動,主題就是“感動中國__年”。首先是讓大家觀看cctv“感動中國__年”的視頻錄像,然後由學生髮言,談談他們的感想,然後讓他們把自己的感想寫成文章。看着他們交上來的作文,我想這次班會是成功的,每個同學都得到了一些感動,受到了觸動。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4

轉眼之間,一學期又將結束了。本學期我擔任六(2)班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工作中,我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現將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一、學生基本情況概述

六(2)班這個班集體是個團結和諧的集體,是個積極向上的班級。學生個性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學困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在教學中,要了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

二、本學期,教學中取得的成績與經驗

教學中,我覺得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是十分重要的環節,既要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三、在教學中,採取的教學方法和措施

要教好語文,就要讓學生喜愛語文,讓學生對語文有興趣。否則學生對這門學科產生畏難情緒,不願學,也就根本學不好了。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儘量多講一些故事,讓學生更瞭解語文,更喜歡學習語文。因為只有語文水平提高,才能提高同學們的語文寫作能力,對成績優秀的同學很有好處。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因為語文的特殊情況,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差生面擴大,會嚴重影響班內的學習風氣。因此,絕對不能忽視。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學困生進行有計劃的輔導。對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的方法,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 對肯學能力不強的同學進行適當引導,耐心輔導,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不能操之過急,且要多鼓勵。只要他們肯努力,成績有望搞提高;對紀律鬆散,學習不認真,基礎又不好的同學,主要利用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利用優等生來幫助他們,成立“一幫一對紅”互幫小組。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後上課的效果就會更好。

除了抓課堂教學效果之外,我還注意讓學生多讀,多講,多練,多讀課外書籍,多積累課外知識。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下班瞭解早讀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發現學生作業問題也及時解決,及時講清楚,讓學生即時消化。另外,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提高他們的能力。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就是一種檢驗。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當然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以後後如何自我提高,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學,多想,爭取進步。

以上是我在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本學期我圓滿地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而努力奮鬥!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5

做語文教師30多年了,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在課堂上如果老師能夠激情滿懷,精神抖擻,那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將會才會充滿信心,充滿生命的活力。反之,一堂不温不火而沒有燃燒的語文課,絕對算不上是好課。因為不冷不熱,不痛不癢;燃燒則不充滿,因此,教師的激情才是語文課堂的靈魂。

記得第一次執教朱自清的《媽媽的賬單》一文時,我彼得母親對兒子特殊的愛所深深感染,人類猥瑣自私貪心在博大寬容面前顯得如此之渺小。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反應很平淡,一篇我以為會給人以心靈震撼的文章,為何在學生面前失去了魅力?難道是學生精神家園荒蕪了?他們真的是冷漠、自私、浮躁、叛逆、不負責任,還是我的教學出了問題?我課後反思得出,最根本的原因是課堂上只有討論問題的聲音,而沒有讀書的聲音,只有老師的自我感動,而沒有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沒有激起學生與文本、與作者情感的共鳴。正如一位老教師所言:“如果語文還是隻知道在那些沒有生命的字詞句上反覆折磨學生,不願為學生的思想與精神的生長奉獻智慧,那麼我們就不能指望語文有打動心靈的力量。所以後來再教此文時,我對教學設計作了很大的調整。

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文中那份毫不張揚的深沉而博大的母愛,我講了自己小時候由於貪玩差點釀成大禍,母親在狠狠的打了我之後,心疼我,又怕我看見,偷偷的躲在沒人的地方哭的故事後,我發現有許多同學眼中噙滿了淚花,就連平時特別令人頭疼的幾個調皮的學生也都低下了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臉上寫滿了複雜的表情:幾份懊悔、幾份自責、幾份感歎……接着,我又讓學生選取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談談在自己的成長經歷中感受到的父母摯愛。在這堂課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感動:為學生的表現而感動。“激發學生的思維與情感”,是我在備課時設定的教學目標之一,當然也是教學重點,更是教學難點。因為學生的情感是不能支配的,也是不能計算的,但經過這堂課,學生情感的火花還是如約而至。我想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因素:

第一、教師的情境創設與真情引導

“要撒播陽光在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羅曼&8226;羅蘭

教師自己沒有激情,就無法激起學生的感情。只有自己先被感動,先有了是非、善惡、美醜、愛憎的鮮明態度,出言才會真切,才會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亞里斯多德在《詩學》中説過:“被感情支配的人能使人們相信他們的情感是真實的,因為人們都具有同樣的天然傾向,惟有真實的生氣或憂愁的人,才能激起人們的憤怒和憂鬱。”如果説情境的創設只是為了營造一種情感體驗的氛圍的話,那麼我認為教師只有擁有真情實感,才能生髮出好的情境,有時教師的情感甚至就是一種情境。真情實意伴隨着語言的流淌,能扣擊學生的心扉,在學生心靈深處彈奏,以引起悦耳的共鳴,達到體驗的最終目的。我想學生的表現也正是在我動情引導下的自然流露。

第二、在讀中點燃學生的激情,激發學生的情感與智慧。

用教師之情去打動學生之情,再去體驗文章之情,確實能激發學生情感。老師激情澎湃的朗讀讓學生沉浸在文中那份毫不張揚的深沉而博大的父愛之中,也激起了他們的情感共鳴。老師為文造境,學生披文入境,此時學生躍躍欲試,急切地想與文本展開對話。

有一位前蘇聯的教育家曾經説:有激情的課堂教學,能夠使學生帶着一種高漲的激動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內容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教師的激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營造“激情課堂”教學氛圍,相信語文課堂上演的不再是枯燥的獨角戲,而是充滿跳動的音符!

可見,激情需要點燃,需要走進文本與讀者的內心。教育是“一朵雲推動着另一朵雲,一種思想影響着另一種思想”,李鎮西老師認為:“一個教師要以自己對所教學科的態度去影響學生,用發自內心肺腑的職業情感去感染學生對學科知識的熱愛。”語文教師當然不一定是詩人,但他應該具備詩人的氣質;語文教師也不一定是作家,但他應該擁有作家的情懷。我們不是給學生講語文,也不是帶着學生學語文,而是用自己的語文氣質感染學生—對任何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來説,他講《十六年前的回憶》,他就是李星華;他講《記念劉和珍君》,他就是魯迅;他講《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他就是恩格斯……教師本人應該“語文化”,並自然而然地去“化”學生。這裏所講的“語文化”,就包含着教師對語文的熱愛與激情。

當然,激情不是表層的張揚,也不是膚淺的鋪陳;不是華而不實的渲染,也不是宂餘累贅的堆砌;不是聲嘶力竭的叫喊,也不是矯揉造作的表演;不是拙劣的東施效顰,也不是可笑的邯鄲學步。激情是真實的、由衷的,而且又是感人至深、振奮人心的情感的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激情進入語文課堂,激情——語文課堂的靈魂。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6

我擔任三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回顧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一、 課堂教學中,努力體現教育新理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與培養能力的主要陣地。這一學期,我在這一方面狠下功夫。為了上好每一節課,我課前認真鑽研教材,吃透教材,並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特點,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努力貫徹當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創設輕鬆民主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形成羣言堂。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探究式課堂模式,挖掘教材與學生的嘗試因素,引導主動探究,自主獲取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此外,注重鼓勵後進生,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使他們也能取得進步,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現在本班學生喜歡上語文課,學習興趣比較濃厚。

二、 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運用多種途徑,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三年級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針對本班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我運用競爭機制,每人發一本競爭本,每日由值日干部做記錄,每星期評選一次,給予星星獎勵。一個月後評選語文學習積極分子,這樣促進學生自覺守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每日組織一位"小老師"領讀,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又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本班學生上課熱情高漲,自我組織領導能力都得到了鍛鍊。

(二)通過多種方法,培養學生愛閲讀課外書籍的良好習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三年級是學生寫作的正式開始。首先為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從作文的選題入手,以寫童話、想象文為主,適合三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另外,積累大量的語彙是寫好作文的關鍵。我充分利用課前一分鐘,藉助故事,作文佳作,讓學生邊聽邊記好詞好句。平日每天輪流,一位學生在黑板上摘錄好詞好句,要求其餘學生讀讀記記。平時還經常組織學生到圖書館閲讀書籍。經過一學期的嘗試,本班學生的詞彙量大大增加,寫作能力也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 (三)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三年級的寫字教學往往被老師忽略,本學期,我重視了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課堂中注意提醒,利用文化餐對學生進行寫字指導,課外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書寫。

本班學生存在着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來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給予鼓勵,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在街道寫字比賽中獲一等獎。

四、 積極參加學校及市裏各級各類的教科研活動,促進自身水平的提高。

為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本學期我積極參加各級各類組織的教研活動,認真撰寫了教學反思。為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我還經常閲讀一些教學書籍,作記錄,寫感受,收集最新的教學信息,獲得最新的教學理念,以彌補自身的不足。

總之,本學期以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由於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學的經驗的不足,本學期在教學中還存在着不少的問題,主要有:

1、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

2、寫作方面水平差異太大。班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比較濃厚,但優生與差生的差異比較大。導致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發展不夠均衡。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加以克服。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7

我今年擔任高三年級七、八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一學年又結束了,在這裏我對一學年來的語文教學工作做一個總結。

學生基本情況:

1、基礎薄弱點很多,綜合做題能力較差,學習上不善於自己糾錯總結。

2、知識面比較狹窄,知識點欠缺仍很多。

3、學習不注重科學方法,不能及時落實複習、鞏固提高。

4、上課注意力容易分散,藝術生受特長學習影響。

5、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動學習質疑少,學習被動,不愛動腦、動手。

6、有時易灰心,戰勝困難的勇氣不足。

7、寫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

教學體會。

1、任何時候,都要學習、進取,鑽研業務,永遠謙虛務實,認真敬業。

2、要結合教學實際,勇於探索,敢於創新。

3、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心盡力。

4、不要怕學生基礎差,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需,從實際出發,用真誠感動學生,用激情激勵學生,用方法指導學生,用知識充實學生,用毅力推動學生,用創造改變學生。

5、教師更要自信,更要有一顆健康、積極的心態。

6、放手按計劃讓學生讀書,大量的讀,用真正的作品陶冶學生、塑造學生。

7、教學要善於引導和激發熱情興趣。

8、教師要善於和學生溝通。

9、教師要不斷積累教學資料和教學經驗,理科尖子生的語文素養提高是個仍然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10、教師要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教學風格。

11、與時俱進,真誠做人,紮實做事,精湛業務,提升素養。

在正式展開復習之前,我針對20__年大學聯考的新形勢,認真研讀了20__年考綱、考試説明以及20__年全國總共18份大學聯考試卷,特別是重點關注5個新課改區(廣東、海南、寧夏、山東、江蘇)的大學聯考試卷,認真分析,深入領會,精心選題,根據學生的學習現狀,認真制定第一輪複習計劃。

制定計劃。

按照學校要求,高三語文複習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穩紮穩打,對大學聯考所涉及的所有知識點要面面俱到,即使沒有涉及到的,只要和大學聯考有關的,仍有複習的必要。備課要細,上課要實,作業要精,補漏要勤,檢測要有針對性。為學生形成知識的系統做準備。第二階段,知識的網絡系統階段。以專題訓練為依託,以第一輪複習為為基礎,讓學生的知識系統化。以專題促歸納,讓學生對所有考點的知識心中有數並自我成體系。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歸納,這樣的東西才是他們自己的。第三階段,模擬提高階段。在模擬中發現的問題,教師必須精講,而且堅決不再留任何尾巴,不把遺留的問題帶到下一次的考試。

不論哪類班級,語文基礎相對較差,最令人尷尬的是部分學生根本不重視語文學科學習,所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比較大,我只想説,走過高三,我無怨無悔。我只想把我的做法談談。

一、激發興趣、提高課堂質量

大部分學生總覺得語文學與不學一個樣,大學聯考語文成績完全靠運氣,而且到高三,各學科大量的做題,勢必給可憐的語文學習帶來了沒時間做語文看語文的局面。語文教學在夾縫中求生存,只能在課堂上要質量,要效率。努力為學生學語文、自己教語文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學習環境。

二、營造民主課堂。

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在課堂上多關注語文弱科同學,給他們精神鼓勵,讓學生在自信的陽光下成長,學習。對各班成績優秀但語文總拖後腿的學生,利用課餘和週六時間幫他們掃除學習中的疑問,耐心的講解以此打動他們,激起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收到良好效果。善於捕捉每個學生在語文學科方面的某一閃光點,以此增強他們學習語文的信心。

三、提高效率,上好講評課

進入高三,面臨着內容多、任務重、時間緊等一系列困難,學生的複習訓練也很多,但我們不能因為時間緊就忽略訓練和試卷講評的過程。我認為認真抓好講評課的重要環節,通過講評幫助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提高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習慣,是高三複習教學的一條有效途徑。講評前認真分析試卷,有明確的目的性;講評過程引思路、給時間、講技巧、富有針對性;講評後,引導學生領悟小結,注意深化鞏固,突出實效性。

其次,講清試題的角度,即是怎樣來考的,如,試題自身是給一篇科技短文選擇題,實質是考查文章作者的思想傾向,文章的主要內容的。再如,以變換了的種.種説法,考查對句意或文意的理解;文言文中,以句間關係的理解,考查翻譯能力(即翻譯時加上什麼樣的關聯詞)……

第三、講清解題規律或方法。如判斷語句是否有語病常用三種方法:語法結構分析法、邏輯事理分析法和表達效果分析法。

第四,糾正錯誤務必落實。對於教師而言,要了解學生錯在何處,為何錯,哪些學生錯,有針對性地改進複習教學工作。對於學生而言,要求答錯的學生要找出答錯的原因,並改正,掌握避免差錯改正錯誤的規律。

第五,要講究拓展。某題考查某內容、某種角度,同樣的考查內容,還可以從哪個角度考。同樣的要補充,有些變化的更應補充。這樣,即可以以一定的量的重複,加上一定的變化,來增強對此一類題的理解,做到練一些題,通曉某一類題。對於學生而言,還可以自選課外題,以拓展對某一類題的範圍、考查方式的認識。另外,還特別注意在講評中堅持正面教育,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觀能動性,促使成績較好的學生看到差距,向更高遠的目標奮進;引導成績較差的學生總結教訓,鼓起勇氣,樹立信心。批評、指責、揚一批人壓一批人,或者以“大學聯考題比我們的練習更難”相威嚇,都只能收到適得其反的負面效應。

四、瞄準大學聯考,狠抓常規,注重平時積累

語文學科是一門特別注重積累的學科,很少有人能夠不真抓實幹就能取得成功。進入高三我佈置了學生以下幾項常規性工作:按照大學聯考考綱,每天積累易讀錯、寫錯的字詞5個,成語1個;每個月額外完成習作一篇;堅持在每節課前五分鐘開展詩詞賞析或演講成語故事或介紹名句等小活動,通過這三項常規訓練,使學生的聽説讀寫等各種能力同時發展。

五、深入研究考試大綱,重視信息的溝通

1、在高三開始時就細緻研究分析07、20__年的語文考試説明,準確把握大學聯考動態,並且及時加以落實。

2、在教學中,除了抓緊學習有關業務知識外,還注意和同事研究學習,從教學方案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講授到複習考試的合理安排等教學環節,認真吸取他人有益的教學經驗,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六、分析學生每次考試情況,對症下藥。

每次考試之後,我們都認真分析,找出薄弱環節,與學生交流,弄清失利的原因和教與學雙方存在的問題。我發現學生的失分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基礎知識的4——6題、文言文翻譯、詩歌鑑賞、現代文閲讀中的主觀題,還有作文。我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注重過程管理,從四個方面落實教學任務:力爭把目標落到實處,細化內容,序化訓練,深化輔導,力爭把目標落到實處

七、專項複習,狠抓薄弱環節。

1、基礎知識的複習注意長短線結合,對字音、字形、詞語、病句等內容在第一輪複習之後,穿插在下面各專題的複習中,進行不間斷的訓練。在穿插複習的過程中注意精選題目,做到短平快,儘量不影響專題複習的正常進行。

2、複習文言文,我們把大綱規定背誦的篇目歸攏在一起,印發給學生。將120個文言實詞和15個文言虛詞的用法與意義歸納總結也印發給了學生。

3、對詩歌鑑賞,我們分三步進行復習:(1)進行題型示例,精選出詩、詞、曲鑑賞題作為例子,讓學生對這類題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消除其神祕感。(2)把詩歌中常見的意象、表現手法等整理出來作為一般常識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領悟詩歌中的意象,體會其思想感情,把握其表現手法。(3)歸納詩歌鑑賞的一般方法,引導學生理清鑑賞思路,注意答題的針對性和完整性。

4、努力創設語文學習氛圍,儘可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讀寫能力。(1)要求學生借閲《讀者》《青年文摘》等,訂閲《語文報》等優秀報刊,在班級傳閲。(2)要求學生堅持抄範文,利用週記進行練筆、積累材料。(3)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精選例文,認真研讀揣摩,利用文中材料進行仿寫,然後對照原文,比較優劣,找出差距。(4)注重作文實戰訓練,認真選題,在審題立意、謀篇佈局、表達技巧等方面多加指導,在卷面、書寫、標點等方面嚴格要求。堅持每週背一篇大學聯考滿分作文,

八、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感謝領導對我的工作支持,感謝學生對我的配合,讓我艱辛而快樂地走過了一段值得我久久回憶的苦辣酸甜的歲月。面對新的形勢新的挑戰,我會繼續快樂地奉獻我的才智與汗水。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8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語文課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更難。經歷備課轉折一關的時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説,要設計好精而簡的導語,設計好嚴而鬆的課堂環境,還需要語文教師具備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將課堂教學落於實處。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穫成果的樂趣。難並快樂着。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9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價值主要體現在:審美體驗價值、創造性發展價值、社會交往價值、文化傳承價值,體現了以語言審美體驗為核心,使學習內容生動有趣、豐富多彩,有鮮明的時代感和民族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表達,尊重學生個體的不同説話體驗與學習方式,以提高學生的表達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語言表達奠定良好的基礎。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價值把語言表達提到第一位,可見這是非常重要的。這只是因為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的任務不是培養專門的文學人才。而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內心情感語言表達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

我認為國小語文教學應以創新方法為主,也就是説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感受語言、體驗語言、審美語言的方法技巧上,如何去做?下面,我們便以三篇課文為例剖析、體會與反思。

一、《四個太陽》的講解、剖析、體會與反思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國小一年級下冊的一篇充滿童趣的課文。這篇課文閃爍着智慧的光芒,作者憑藉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了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了作者的美好心願,抒發了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1)通過教學,我對“師生交往,積極互動”的新課改精神有了更深的認識。按照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着眼於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精神,教學的本質應是師生的互動交往。課堂上,我多運用具有童真童味的語言,並積極調動形體語言、表情語言的功能,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流,在肯定的目光、真誠的微笑等鼓勵性評價共同作用下,營造出融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樂於積極投入活動之中。學習課文時,我尊重學生的選擇,以學定教,各有側重的引導學生感悟、理解課文的各段落,從而突破難點,生與生,師與生融為一體,使學生有想法可以隨時發表,平等對話,無拘無束交流。

(2)使現代化教學技術與教學活動有機結合,渲染氣氛,優化課堂教學,是新課程對我們的新要求課堂中,為讓學生更深刻地領會這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帶來的四個美麗的季節,特運用電教手段的優勢來營造氣氛。如第一小節:一幅火辣辣的太陽炙烤着大地的圖片配有知了煩躁不安的叫聲,在一瞬間變為綠太陽圖,讓學生體會綠太陽給人們帶來的清涼。通過這一熱一冷的對比,孩子們對綠太陽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並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學生在自悟自得中感受到朗讀的樂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3)快樂識字新課程告訴我們應相信學生能夠獨立識字。在識字教學時,我採取隨文識字的方式,先整體讀文,在對各段文字做不。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0

國小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學科。對“細節”的發現,常常成為我們語文教學中巧妙的切入點;對“細節”的把握,又常常成為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確,“一滴水可映出太陽光輝”,關注課堂上孩子的每一個行為細節,推敲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個指導細節,欣賞細節、把玩細節,才能使課堂魅力無窮。

教學細節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細節表面上看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上是匠心獨運,蓄意安排。在它的背後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思想的體現。雖然我們無法預料課堂會生成些什麼,但至少我們可以預設一些細節,預設一些精彩。

我認為教學設計的細節,首先緣於對教材、對學生和對環境的深刻理解與把握,緣於對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效組合與利用。它不是膚淺的表面“作秀”;它不是為刻意追求“亮點”而設的“應景之作”;它也不是不可或不必為之的故弄玄虛。那是對文本深刻理解和把握後的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創設。

隨着新課改的推行,我們老師要轉變在課堂中的角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老師也要積極引導,創造一種使學生髮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

老師也要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講課之前,老師巧妙地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預習課文,同時把自己不認識的字詞、語句以及不懂的做好筆記,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融入學習中。當然要讓學生真正的讀進去,我們老師還有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構建民主、平等的管理機制,把孩子的心靈中“灌輸式”的教學中解放出來,學生大膽提問,積極思考,在輕鬆愉悦的環境中學習語文課。

閲讀是語文教學的主體,國小閲讀教學重點是培養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側重:低年級,培養閲讀興趣;在閲讀中識字學詞;通過朗讀和藉助圖畫閲讀,瞭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積累詞語。中年級,加強朗讀;練習默讀;學習用多種方法理解詞、句、段;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學習略讀,粗知大意;體會詞句表達效果,初步瞭解一些表達方法;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高年級,進一步提高閲讀的速度和質量,能體會詞句含義、感情色彩和表達效果;揣摩文章的敍述順序,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學習詩歌、敍事性、説明性等不同文體文章的閲讀;學習瀏覽,根據需要蒐集和處理信息。我們教師就是要帶着學生去閲讀,開始是泛讀,瞭解文章的大意,而後才是精讀,在讀的過程中解決學生的疑問,讓他們真正體會到語言的優美以及如何用最恰當的語句來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創新是時代的主題,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並充分理解學生的創新,不以一個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的新見,把具有創新天賦人的人扼殺於搖籃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要從我們的課堂教育着手,老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質疑,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為祖國培養一批富有創新意識的人才。與此同時,老師在備課時也不要急於參照教參,缺少獨立思考,讀文本,要讀進去,要進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達的情感中,與作者共同經歷、共同欣賞、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樂,忘乎所以。這樣我們在教學中才會有新的感悟,避免了講課內容千篇一律的現象,也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做好了模範帶頭作用。

國小的語言教學至關重要,老師在授課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漢語發音一定要標準,為孩子營造一個發音標準的良好環境,國小是學生學好漢語最重要的階段,我們要鼓勵學生多看新聞、動畫片以及少兒節目,讓他們學習電視節目中標準的漢語發音。另外,我們可以多組織一些詩歌誦讀比賽,讓孩子在活動中愛上語文。老師的板書也要採用楷書且要整潔,為學生練好字做個帶頭人。老師也要將學生的表現給個評價語,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面對學生的熱情,不能及時地進行恰當的評價,而導致學生情緒低落,以至於不想再發言。

最後,我們要充分信任自己的學生,和他們建立良好師生關係,是師生,也是長輩和後輩,更是朋友。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良好的師生關係式教育教學活動取得成效的必要保證。從教學任務上來説是責任與義務的關係,從人際關係上來説是平等的關係。國小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新思維的學科。對“細節”的發現,常常成為我們語文教學中巧妙的切入點;對“細節”的把握,又常常成為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確,“一滴水可映出太陽光輝”,關注課堂上孩子的每一個行為細節,推敲教學中教師的每一個指導細節,欣賞細節、把玩細節,才能使課堂魅力無窮。

教學細節是可以“打造”的。有些細節表面上看是信手拈來,即興所得,而實質上是匠心獨運。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1

八年級這學期的教學結束了,我在教八年級__班的語文。本學期的語文教學有了更多的收穫。身為一名語文教師,教八年級學生的語文其實多少有些吃力的。因此現在就來説説我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心得:

一、注意課堂時效,突出學生興趣

課堂教學實踐有限,一節課才幾十分鐘,所以就要合理的分配時間,在教學時,注重教學的效果,要知道一篇課文裏面也是有糟粕和精華的,因此上課時要充分的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找到學生感興趣的點,而且對學生來説是有用的。所以講課時突出重點講,不要只按照課本讀或者按照輔助書籍去教,一定要加上自己的理解,並且在課文中有一些比較有趣的成語之類的,要去找成語相應的故事來,加進教學裏,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懂成語的意思,還能去調動學生更大的興趣。語文的學習也是講究主次的,時間就那麼一點,因此上課教語文的時候,先把重點講完,如果有時間再去講次要的知識點,這樣就不會浪費時間,也不會讓學生沒有興趣了。

二、強調自主,調動課堂的活躍性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有足夠的獨立思維了,為了讓他們加強個人的獨立思維的培養,八年級語文的課堂,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作為老師可以適當的解放他們的思想,最好是把課堂的活躍氛圍調動起來。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在課上表達自己的觀點,如果可以的話,可以留些時間去讓學生講課,這樣課堂就是學生自己的,不全是老師執掌,老師也可以放鬆一些。當學生喜歡這種以自己為主的課堂,自然而然課堂的氣氛就會變得更加活躍,會有更多學生加入進去,也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鼓勵。

三、合理佈置作業

八年級本來就課多,那就更不適宜佈置更多的作業給他們,合理分配作業為好,每週隔三差五的做一些作業鞏固就好,畢竟八年級八個科目,要是每個老師都額外的佈置作業,那學生的壓力只會更大,對學習的興趣會降低,就更提不起精神上課了。所以一週家庭作業佈置個兩到三次就可,課堂作業隔天佈置,這樣分散開來,學生學習壓力也就減小了,對於語文的學習也不會有影響,只會讓學生對語文學習逐步的加強

以上是本學期來我的教學心得,都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步步摸索得到,因此我更加明白做為一個語文老師在課堂上教學更要以學生為主,才能讓教學變得順利。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2

三天的“名師之路”國小語文老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是短暫的,而留給我的思索卻很深很長。 本次教學觀摩活動正值新一輪的課改,而我們也從這些大師的課堂上看到了課改的又一次華麗轉身,看到語文“洗盡鉛華見本色”的自然美,生態美。觀摩會後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所以想粗淺的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1、倡導“自然地朗讀”

葉聖陶先生對朗讀的功用做過這樣的描述:“我們默讀時,僅僅調動了心和眼,而朗讀時則是心、眼、口、耳全部調動起來了,對於文章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就會有成倍的收穫。”語文教學中講解是分析,朗讀時綜合;講解是對文本的解剖,而朗讀是活的,是賦予作品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講,朗讀比講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説:“朗讀法是語文教學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如何正確的朗讀?怎樣的朗讀才能有效?這是我們一線教師常常困惑的問題,而這次我們在於永正老師的課堂,在趙志祥的報告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朗讀,這也符合本次課改對朗讀評價的要求,即:“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嬌柔做作的腔調。”不能一味的強調“有感情的朗讀”,否則將無法正確的體現文本的特點和文本的個性。而且我們教學中也常常發現學生在朗讀時“朗讀腔 ”“表演腔”太濃,而這樣的朗讀恰恰是對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原來自然地朗讀就應該像説話一樣,用恰當的語氣表達思想感情的語調,語勢。若把文本分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麼抒情性的文本就應該用朗讀去“打動”“感染”聽眾,非抒情性的文本則只需要“告訴”就行了。科普性的説明文我們只要清晰的告訴、介紹,把重點的知識通過重音、語速、語調的變化,自然流暢的表達出來就行,不需要額外附加情感;演講稿,讀的時候則需要激情,需要用朗讀去打動、感染聽眾,有一種告誡、號召的意味,而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自然”;對話類的文本,故事性特別強,在讀人物對話時,就因該用比較誇張的演讀。總之朗讀應該以不同的文體作基礎,先把握好課文的總的感情基調。

2、解讀文本理性迴歸

本次教學觀摩活動圍繞“教什麼”和“怎麼教”展開研討,“教什麼”是內容,“怎麼教”是形式,內容決定形式。毫無疑問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先決定“教什麼”。細細想來,其實也讓我們語文老師自愧,我們竟然渾然不知語文應該教什麼。傾聽了王崧舟老師的報告《解讀文本的祕妙》,豁然開朗。原來要確定“教什麼”,首先要對文本進行正確的解讀,結合本次課改對“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的明確提出。我們在教學實踐要能夠正確的解讀文本,領會編者的意圖,落實教學目標。不可將語文課上成數學課、美術課、思想品德課,這些非語文的課堂現象透視出來的正式我們對課程、對教材缺乏正確的理解。再者“正確的解讀文本”對我們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的文本,不同的教師會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知道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所以我們正確的理解教材將直接影響到“教什麼”的關鍵問題。沒有這個基礎,當然不可能靈活的,創造的使用教材,顯而易見這將對我們的語文功底和人文情懷提出更高的要求。

3、語文要簡單,平實,紮實

聆聽了幾位大師的課,正可謂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飾。” 在輕鬆自然教學環境中紮實有效地訓練好學生的語言,同時又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語文品質。在他們的課堂中語文教學已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已走向平實與質樸,紮實和簡單。 尤其是於老師的《愛如茉莉》,環節設計非常簡單,教學伊始於老師就讓學生認識“嗔、眸、裊”三個生字,在字詞教學方面要做到嚴謹、精確,做到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永遠是語文老師的天職。再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以悟來促讀,使學生逐步感受到爸爸媽媽之間的關愛。對文章進行了昇華,於老師是這樣總結的:“生活中,其實朋友之間,同學之間的關愛也像茉莉花那樣平淡無奇,請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雖簡約但紮實,正如茉莉清新淡雅卻沁人心脾。

總之,學習的時間雖短暫,收益卻很多。但打鐵還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練就過硬的基本功,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和語文素養,才能適應性語文教學新的發展需要!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3

在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必須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使他們切實感受到學習的&“個人意義和價值&”,使學生對所學內容興趣盎然,樂於探究。對國小低年級而言,有效地組織小遊戲,有時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應當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及時給與網絡延伸,幫助他們架設並構建新知的平台。

第一:教學形式及方法要多樣化。低年級兒童最喜歡是遊戲、比賽等學習方式。在教學中,要有的放矢地培養他們的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第二:識字教學,要融入學生的生活體驗,強調學生在生活中的識字。

第三:教學中,要多鼓勵學生質疑,因為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應該從一年級開始培養。

總之,一年級是學生的起步階段,教師要想方設法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學語文,樂於學語文。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4

本學期我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了《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學習,讓我開了眼界,頗有一些感想。

國小語文教學對象是正在發展中的兒童,如何把國小生培養好,不能有半點差錯。他要求每一位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做好精細的準備工作,要把準備的內容書面化,完成教學設計,才能自如地上好課。大量的實踐證明。凡優秀教師在上課前,都很認真地做好準備工作,有的反覆修改教學設計方案,他們所做的教學設計方案,許多都成了青年教師學習參考的材料。而案例分析更是教師總結經驗,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的途徑之一。完成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是教師不斷國小語文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心得體會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的過程,也是教師提高文化科學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過程。因為完成國小語文教學設計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語文能力。如通過鑽研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和熟悉語文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理清教學思路的過程,會轉化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及必要的知識;通過研究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內容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髮展,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會提高教師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由此不難看出,不論是有經驗的或剛參加工作的教師要上好課,必先學會制定國小語文教學設計方案,學會根據不同的教材、不同年級的學生完成不同的語文教學設計。這是保證教師順利地、成功地走上講台、完成教學任務的第一步。

國小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對以往的教學進行反思,小結,他的最終目的是使國小語文教學實現最優化。所謂最優化,就是教學投入少,而又能達到高效率,使全班學生的語文學習都能達到優良水平。要實現國小語文教學的最優化,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

國小語文教學的本質,正如《新大綱》所提出的“國小語文教學應立足於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發展什麼?學生的發展應是德、智、體、美全面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就是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發展”和“傳授”是根本不同的,“傳授”主要靠教師的灌輸,學生被動的接受;而“發展”主要靠學生內部的動力作用,使自身的素質和個性得到提高。教師要給予必要的、適當的指導、激勵。

國小生的語文素質,在《新課標》中有明確要求:“國小語文教學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説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這段話既是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也是對國小語文素質的全面概括。語文素質雖然主要指語文能力,但語文能力還與思想、思維、情感、文化知識、學習習慣等品質密切相關。所以説,語文素質也就是做人的素質。通過語文教學要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

國小語文本身包含了促進兒童發展的諸多因素。語文是個載體,它所載負的文化科學知識,都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內涵及審美意義。通過語文學習,兒童不僅能學習語言,還會獲得文化科學知識、提高思想認識及思維能力、豐富情感。所以通過語文教學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的發展不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二、體現學語文和學做人的統一

國小語文教學既要教語文、學語文,也要教做人、學做人。其實學語文和學做人二者是統一的。

通過語文課學生既學語文、又學做人,是由國小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的,是由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決定的,也是由語文教學內容所決定的。

國小語文所載負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國小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就是要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質,國小語文素質就是做人的素質。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完成語文教學目的,所選的教材篇篇都藴含着真、善、美的因素。有的課文描寫的是大自然的美景;有的課文歌頌了偉大領袖和英雄人物的高尚道德和感人事蹟;有的課文介紹了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文學家的創造發明給人類帶來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活的動人故事;有的課文揭露了舊社會兒童悲慘的生活;等等。課文中人物喜怒哀樂的情感表達,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內涵,學生閲讀這些作品,其思想感情很自然地會發生變化,會逐步懂得做人應該堅持什麼、學習什麼、反對什麼。往往一篇文章所反映的光輝形象或動人情節或優美景色,會在學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大作用,會在其一生中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是促使其成長的巨大動力。只要學生對作品語言有透徹的感悟,必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情感的薰陶;學生也只有感受到語言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掌握作品的語言。二者是密不可分的。

國小語文教學歷來重視文道統一,但對學語文和學做人的統一還不是那麼明確,通過學語文也學做人,比語文教學的思想性要求更高。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多限於思想認識的提高,而“做人”的內涵主要表現在行動上。要求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在提高語文能力的同時,不僅要提高思想認識、豐富情感,而且要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是不僅在於“知”,而且要利於“行”。不過這不能立竿見影,而要日久天長地薰陶、積累。

學語文和學做人二者是必然統一的,但不是自然能夠實現的,更不是把語文課變為思品課就能完成的。必須明確國小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語文的能力。因此在貫徹該原理時,必須以國小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統一各項任務。

國小語文教學既要教語文、學語文,也要教做人、學做人。其實學語文和學做人二者是統一的。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5

三天的“名師之路”國小語文老師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是短暫的,而留給我的思索卻很深很長。 本次教學觀摩活動正值新一輪的課改,而我們也從這些大師的課堂上看到了課改的又一次華麗轉身,看到語文“洗盡鉛華見本色”的自然美,生態美。觀摩會後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所以想粗淺的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1、倡導“自然地朗讀”

葉聖陶先生對朗讀的功用做過這樣的描述:“我們默讀時,僅僅調動了心和眼,而朗讀時則是心、眼、口、耳全部調動起來了,對於文章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就會有成倍的收穫。”語文教學中講解是分析,朗讀時綜合;講解是對文本的解剖,而朗讀是活的,是賦予作品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講,朗讀比講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説:“朗讀法是語文教學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如何正確的朗讀?怎樣的朗讀才能有效?這是我們一線教師常常困惑的問題,而這次我們在於永正老師的課堂,在趙志祥的報告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朗讀,這也符合本次課改對朗讀評價的要求,即:“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嬌柔做作的腔調。”不能一味的強調“有感情的朗讀”,否則將無法正確的體現文本的特點和文本的個性。而且我們教學中也常常發現學生在朗讀時“朗讀腔 ”“表演腔”太濃,而這樣的朗讀恰恰是對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原來自然地朗讀就應該像説話一樣,用恰當的語氣表達思想感情的語調,語勢。若把文本分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麼抒情性的文本就應該用朗讀去“打動”“感染”聽眾,非抒情性的文本則只需要“告訴”就行了。科普性的説明文我們只要清晰的告訴、介紹,把重點的知識通過重音、語速、語調的變化,自然流暢的表達出來就行,不需要額外附加情感;演講稿,讀的時候則需要激情,需要用朗讀去打動、感染聽眾,有一種告誡、號召的意味,而這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自然”;對話類的文本,故事性特別強,在讀人物對話時,就因該用比較誇張的演讀。總之朗讀應該以不同的文體作基礎,先把握好課文的總的感情基調。

2、解讀文本理性迴歸

本次教學觀摩活動圍繞“教什麼”和“怎麼教”展開研討,“教什麼”是內容,“怎麼教”是形式,內容決定形式。毫無疑問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先決定“教什麼”。細細想來,其實也讓我們語文老師自愧,我們竟然渾然不知語文應該教什麼。傾聽了王崧舟老師的報告《解讀文本的祕妙》,豁然開朗。原來要確定“教什麼”,首先要對文本進行正確的解讀,結合本次課改對“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的明確提出。我們在教學實踐要能夠正確的解讀文本,領會編者的意圖,落實教學目標。不可將語文課上成數學課、美術課、思想品德課,這些非語文的課堂現象透視出來的正式我們對課程、對教材缺乏正確的理解。再者“正確的解讀文本”對我們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的文本,不同的教師會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知道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樣教。所以我們正確的理解教材將直接影響到“教什麼”的關鍵問題。沒有這個基礎,當然不可能靈活的,創造的使用教材,顯而易見這將對我們的語文功底和人文情懷提出更高的要求。

3、語文要簡單,平實,紮實

聆聽了幾位大師的課,正可謂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飾。” 在輕鬆自然教學環境中紮實有效地訓練好學生的語言,同時又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語文品質。在他們的課堂中語文教學已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已走向平實與質樸,紮實和簡單。 尤其是於老師的《愛如茉莉》,環節設計非常簡單,教學伊始於老師就讓學生認識“嗔、眸、裊”三個生字,在字詞教學方面要做到嚴謹、精確,做到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永遠是語文老師的天職。再讓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悟,以悟來促讀,使學生逐步感受到爸爸媽媽之間的關愛。對文章進行了昇華,於老師是這樣總結的:“生活中,其實朋友之間,同學之間的關愛也像茉莉花那樣平淡無奇,請不要吝嗇我們的微笑。”雖簡約但紮實,正如茉莉清新淡雅卻沁人心脾。

總之,學習的時間雖短暫,收益卻很多。但打鐵還得自身硬,只有自己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練就過硬的基本功,不斷的提升自己的整體素質和語文素養,才能適應性語文教學新的發展需要!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6

通過第一學段的教學,我感覺新課程涉及到很多內容,延伸出很多討論的主題,引發出更多的思考。對於我們老師來説要學得更多,想的更深。

我把事先設計的問題帶到我自己的課堂中,交給學生,讓他們去思考一下,看看他們有什麼好的想法,新的觀點,把他們的想法和觀點都記錄下來,寫成自己的教學資源。學生也可能會有觀點的碰撞,這樣也為我的教學帶來了很好的材料,讓學生進行自由的辯論,讓學生進行寫作,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發言,這樣的話我們的語文課程可能會變的更豐富多采。學生也不會覺得語文課就是書本上那些知道,課外的東西也能很好地很自然地加入到課堂中,這樣的話也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考問題的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與他們交流的能力。

隨着社會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普通高中新課改主動適應了時代的需要,最終反映在高中生的素質發展上,因而,“以人為本”是高中新課改的根本理念,同時也要求尊重高中生的人生歷程的發展需要,尊重他們作為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需要,從課程設計到課程實施都應體現選擇性和多樣性。

新課程的實施真實的反映了高中學生的學校生活體驗。一方面,要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學習所需要的物質條件;另一方面,更要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為出發點,設計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適應的文化環境。從教學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內容對象和條件等,靈活、恰當地選用教學方法,並善於將各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新課程通過問題的解決進行學習是教學的主要途徑之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能力。其次,貼近學生的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實際。還要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評價和反思問題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以及效果,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素養。

例如,高中語文新課程在內容上,更貼近現代生活、更富有時代氣息、更適應中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的需要,更有利於學習者人文素養的提高;在語言上,材料真實、題材多樣、語言真實、鮮活、地道、現代、自然、標準,所用語言反映了當前的生活實際和語言發展趨勢;在方法上,遵循題材、功能、結構和任務的編寫方式,以題材為綱,以運用性為目標;在主題和任務結合,開放性的任務型活動,使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點、發現、總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通過提供材料去完成任務;在教材設置上,系統性較強,教材的篇目名家作品較多;重視學生閲讀技的培養,注重學生的情感表現等;在表達交流方面有梯度,過程清晰,針對性強,材料比較具體、形象,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加強課程與學生生活的聯繫,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引導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和觀念,去適應知識經濟的時代。堅持不斷地進行新課改的研究和探索,徹底轉變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世界觀的健康成長和教學成果的提高。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7

時間過得真快,緊張而忙碌的一學期一眨眼就過去了,想一想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捫心自問,我無愧於_中學這片神聖的土地,無愧於教師這個光榮稱號。

我所帶的班級,大部分學生有重理輕文的思想,而且語文基礎不紮實。作為語文教師,我非常懂得“大語文”對學生一生的重要性,他們開口要與人説話,靜下來要記下自己的學習心得,要生存,他們必須活到老學到老,而這一切都不能離開學生的語文水平。為此,我特別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教他們一些行之有效的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讓學生快樂學語文

不少學生認為,學習語文無非是死記硬背,過於枯燥無味。甚至認為語文可以無師自通,現在應把主要精力放在理科的學習上,語文什麼時候學都來得急。

針對學生們這些不正確的思想和傾向,我經常利用語文課和課外活動時間,組織學生們開展成語接龍、詩歌和散文朗誦比賽、作文競賽、熱門話題辯論賽、名詩名言背誦賽,諺語警句運用賽等活動,甚至開展物理公式、數學定理的表述賽。讓學生明白學好語文的優勢,找出與同學的差距,從而培養他們的興趣,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和重要性。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獨立性

國小時,凡涉及到“主題思想、段落大意”之類,都是老師抄在黑板上,學生跟着抄在筆記本上,下去再背記。

他們上八年級後,我從來不給他們概括中心、段意,一般都是給學生提供幾個關鍵的詞,讓學生自己去組織語言,然後在全班交流,此法讓學生的概括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三、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我在每天的語文課前三分鐘都讓一個同學到講台上,為大家介紹一個成語和一個俗語警句,介紹前要向同學們問好,介紹完後要向同學們表示謝意,特別要注意在講台上的氣質風度。

對這一個半月才輪換一次的風光,每個同學都非常珍惜,事先都做了充分地準備,都能獲得意想不到的驚喜,此舉讓每個同學都覺得自己能夠做一個稱職的小“老師”,心中的喜悦和自信自不用説。

學生的作文我一般不輕易下評語,都是讓學生自己評點,評點的方法是:為自己的文章找優點,找出一點在本上用紅筆寫出一點,不必謙虛,要敢於肯定自己。

這樣,即使寫作水平最差的學生也能挖空心思地找出優點來,然後在班上交流,如此他們會很喜歡寫作文,而且他們的本上再也看不到老師批的缺點了。對他們文中的不足,我就用口頭的方式為他們提出,讓他們改正,看着自己作文本上只有優點沒有缺點的評語,看看自己的作文水平越來越高,他們能不自信嗎?

四、扶持學生的創造性的思維和發散思維

語文課上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思維,我從來都是採取扶持的態度。如在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時,一般我們都認為文中的“我”是一個熱愛大自然、嚮往自由快樂生活的兒童。

而我的學生,有的認為他淘氣、貪玩,有的認為他沒有環保意識,有的認為他厭學、不尊重老師,有的認為一個學生只有懂禮儀、勤學習,將來才能有所建樹,所以文中的“我”對學習和老師的態度不可取,面對如此思維活躍的學生,我不得不稱讚有加。

總之,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的語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下學期裏,我們也會繼續努力加油!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8

本學期繼續擔任八年五、六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一學期發來,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充分尊重他們,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進步,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為了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對本階段工作總結如下:

一、備課:我們使用的人教版教材體現了語文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機結合。在備課時我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和同級老師共同鑽研教材,力爭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理解編者意圖,精心設計教學過程,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上課: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時我首先引導學生在情景中發現問題,力求他們會提問題,同時與同學合作,通過觀察、辯論等形式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説,在學習上,我提倡自合作的探究學習方式,培養他們樂於動手,勤於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因為只有自己挖空心思想出來的,記憶才會更憂新,只有親身經歷過、體驗過,人才會有所收穫。我在課堂上能有序地開展教學活動,體現分層理念,各類學生主動地發展,嚴把課堂教學質量關。

三、課後輔導:作業的佈置做到合理,習題做到少而精,不採用題海戰術,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重複死板的作業少做,能及時批改作業;抓好培優輔差工作,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培優輔差工作至關重要,只有把優生培養好了,優秀率才能升高,班級才有榜樣;也只有把差生的轉化工作做好,才能提高合格率,併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掃清障礙,利於班級良好學風的形成。因此,我堅持做到有計劃、有效果、有記錄、有輔導、有鼓勵、努力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

四、加強與同學科教師互動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閲讀和寫作能力,這學期我們八年組三位語文教師共同加大訓練力度。規定學生每週都要閲讀兩篇課外文章並寫兩篇作文。課外文章的閲讀要適合國中生,寫作訓練是每週三一次,週日一次,其中一篇寫所讀文章的讀後感,另一篇以本週內所聞、所見、所經歷的事為主,也可以寫些自己的感受等。同時,兩班裏也有不少學生卷面書寫不認真,為了提高他們書寫能力,我規定他們每天必須練字,每天一頁,每週一交上來。所練內容主要是以字帖為主,也可以以抄課文,總之要認真書寫。經過這麼長時間訓練,他們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積極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活動,不斷汲取他人的寶貴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經常向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並經常在一起討論教學問題。本學期,按照教研組的安排,聽了本校同事的公開課,並通過參與研討和集體備課等活動,使自己從別人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益的經驗。

在本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中,我力爭嚴格要求自己,無任何有悖教學大綱和新課改要求的做法,並能做到為人師表,語言健康得體,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注重身教。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爭取做一名讓人民滿意的合格教師!

有關語文教師教學感受 篇19

本人於__年7月被評為國小語文高級教師,自從踏上工作崗位到現在,本人一直擔任語文教學。 回顧過去的3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傾心教育,為人師表

身為教師,為人師表,我深深認識到“教書育人”的重要性和艱鉅性。多年來,始終具有明確的目標,崇高的品德修養,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立足,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貫徹教書育人的思想。同事之間能做到相互尊重、相互學習、互幫互助。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思想素養,熱愛、關心全體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每天堅持早到晚歸,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按照學校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在教學業務上,我始終將做一個好教師作為孜孜以求的目標而不懈努力。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優化課堂的氛圍,提高課堂效率,我深入學習了新課程標準的相關理論,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並把這種理念貫徹到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然後虛心請教其他老師。在教學上,有疑必問。在各個章節的學習上都積極徵求其他老師的意見,學習他們的方法,同時,多聽老師的課,做到邊聽邊講,學習別人的長處,克服自己的不足,並經常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徵求他們的意見,改進工作。經過多年的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探索和積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

從教以來,我一直擔任語文教學工作。工作中,我積極鑽研、勇於探索、不甘落後、虛心學習。每學期初,我都積極地鑽研教材教法、新課程標準,並根據學生的基礎實際,編寫出具有針對性、導向性的教學計劃,以確立學期目標、明確階段目標,把握好教學重難點。課前,我積極鑽研教材、教法、學生、學法,結合自身實際及現有的教學設備,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課上,我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生動了課堂教學,優化了教學質量;此外,我還以新課標提出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指導,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通過改革,課堂教學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課外,我認真批改作業;積極反思教學,認真寫好教學隨筆,通過總結得失,爭取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

近三年來,我除了擔任國小語文教學工作,還擔任了國小班主任工作。着名的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曾這樣説過:”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着、幫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顧着,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這個家庭,走向了社會。”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兢兢業業,孜孜以求。通過工作實踐,我總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rm688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