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受學生喜歡的老師-----教學思考大綱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受學生喜歡的老師-----教學思考大綱

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這個要求可以説是最低要求,你辛苦的備課、上課、判作業,你辛苦的和孩子的不良習慣作鬥爭,你辛苦的......,結果你確是學生不喜歡的老師,這可以説是一輩子當老師最大的失敗。每當看到,受到學生崇拜的老師表現出來的自豪和幸福時,我就有説不出的豔羨。無論我的學生的成績、我對學生的態度、我對他們成長中的幫助,我覺得都很到位,為什麼我就不能收穫那樣的感情收穫呢?這是我當時的真情實感。

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受學生喜歡的老師-----教學思考大綱

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要教書?學生畢業走了我獲得了什麼?教數學的、教物理的、教語文的、教英語的等等,學生獲得了知識的同時,我們這些老師應獲得什麼?對學生來説,除了獲得知識和能力之外,在和老師相處的過程中,他們還學會了什麼?帶着這些烏七八糟的問題,我慢慢的捋出了一個頭緒。一個人在成長中要學會和自然相處,也要學會和人相處,一個人的一生可以説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工作之前。主要學習如何與同齡人相處(同學)、如何與成年人相處(家長、教師、親戚及社會的相關人等),這一階段人的上升階段,從弱勢(仰視別人、學習別人制定的規則)到均勢(和別人平等,評價規則的優劣)。第二階段,從工作開始到50歲左右。是人的鼎盛階段。積極參與社會的交往,參與社會規則的修訂,開始按自己的理解為別人制定規則(至少為自己的孩子制定規則)。前一半還是學習如何與老同志相處,後一段就要學習如何與孩子相處(養自己孩子階段,或教育別人孩子)、還要學習如何與比自己小的領導相處。第三階段,下降階段。人過五十,有些人可能要威風到70,但大部分人,開始學習如何聽從指揮,如何淡出社會主流。70歲之後,就是進入人微言輕,看孩子臉色行事的時候了。有一句俗語説的好:十七八力不全,二十七八心不全,三十七八正當年,四十七八英雄漢,五十七八還能幹,六十七八完了蛋。就是説的這個理。

回頭説我們的教學,學習再多的知識,人一旦死去,也都是煙消雲散。做再多的發明創造,一旦有新的出現,還是要被忘掉。對於個體的人來説,活一輩子就是過一個好的情感體驗,即人生的幸福,其他的成就不屬於生命的根本屬性。所以,我説課堂教學的一個潛在目的就是培養師生感情,學科知識只是感情交流的媒介,師生對知識的探討越深入,師生的感情就越深。學生對學科的理解越有興趣,學生就越熱愛生活。學科知識的相對穩定性,決定力他對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着強大的影響力。從這個角度説,沒有獲得學生的感情的老師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

如何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由表及裏的闡述這樣幾條原則

學的好比教得好重要 每一個老師都是要從服務學生的學習這一表象出發,才能去研究學生、發現學生的個性、愛好、能力,從而學生學習提供服務和指導,這是研究學生的開始。

關懷比學問重要 “children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翻譯過來就是:孩子不關心你知道多少,他們知道你關心你他們多少。所以,中外共此明月。

公正比特殊照顧重要 雖説我們生活在一個人情的社會,但是在我們的每個小集體中,還是呼喚公平,大家認可公正,不放心的是否能真的保證公正。特殊的關照也需要,因為他們畢竟是孩子。

誠信比自律重要 作為老師要兑現自己的成若,要按照處理問題的規定去處理,不能依據自己的好惡、自己的理解,去改變應有的結果。答應學生保密的事就是對誰都不説、永遠不能説。實在要説,也得編一個歷史情境或它域情境,換一個當事人來將這個故事。這是做老師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在孩子面前講自己的人品更重要,他直接關係到孩子對社會的信任度。有時我們強調以身作則,實則是不能實現,且不説老師和孩子的巨大差異,就不應該、也不可能處處以身作則,況且很多人利用這個名聲,以勢壓人,沽名釣譽,在學生中造成了很壞的影響。

講理比説教重要 要成為一個以理服人的人,而不是以權壓人的人,以大話壓人的人,以高調壓人的人。

尊重比愛重要 尊重是理性的,是平等的基礎。愛是感性的,必然摻雜個人的感情,愛每一個學生,更多的時候是一句口號,特別是本能反應時。而尊重是一種理念和一種修養。

師生共同奮鬥比其他的都重要,上面講了很多,都是做不到的或者是不能保證總是做到的。課堂教學本身就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事業,這一過程就是共同奮鬥的過程。任務共同分擔,活動共同實施,有問題共同研究,有衝突互相爭辯,有矛盾開誠解決,有成就互相慶祝,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最後,一切都被共同的目標裹挾在炙熱的情感之中。功德圓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mmlqe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