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30篇)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30篇)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透過《國小語文有效教學理論及實踐》這一專題的學習,我明白了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課改之路上的值得總結與反思的話題,更加科學地利用課堂內外時間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教師追求的目標。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30篇)

一、正確理解課堂教學有效性

不同的效率觀各有不同的結果,什麼樣的課堂是高效率的課堂學生會不會學,能不能創造性解決問題思考的廣度與深度怎樣樣學生學會的程度是不一樣的,答案的正確與否,不是一個是與不是,更重要的是好與不好。同時,我們就應明確好的課堂不僅僅有質,而且有量,如果教師一節課講多了,而學生還是知之甚少,言之無序、無物,就不是好的課堂;如果一節課只是讓學生學習討論一個小問題,完不成最基本的教學目標,也不能算是好課。高質量的課堂要求教師既能完成教學目標,又能根據課堂實際狀況進行教學。講解問題不在多少而在精要,組織討論不在花哨而在實用,合作互動不能趟河水而要多聯繫教材等國小語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5篇國小語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5篇。

二、提前佈置學生預習事半功倍

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提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潛力,而這種要求尤其表此刻課外的預習環節,學生透過相關的學習資料,從蒐集到整理,閲讀與思考,能夠獲得與文本相關的超多信息,為學習課文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預習過程中,學生熟讀課文,學習生詞,理解詞句意思。課堂教學中減少了超多的時間,教師先要進行糾正、引導、鞏固等,就能夠實現教學的目標,真是事半功倍。

三、合理分配課堂教學時間

效率的含義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穫國小語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5篇文章國小語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5篇!。其實,一節課40分鐘,一個正常人真正能夠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鐘左右。這也就是為什麼老師在講課的時候要突出重點的原因,也是此刻課堂教學逐漸調整的原因。

因為,我們發現孩子不能夠集中40分鐘的精力,那麼每個孩子效率的20分鐘出此刻哪個時間段呢這20分鐘是集中出現還是分散的呢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要100%地集中40分鐘的注意力,而是根據孩子注意力的潛力讓她在有效的20分鐘裏發揮她的潛力。這和老師的教學安排有關,所以在設計教學預案時注意一些時間限制國小語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5篇心得體會。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我們就應注重設置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對學生學習知識、形式潛力和提高認識真正起作用的時間,並充分利用好這些時間。合理分配教師活動和學生動在一堂課中的時間。教師滿堂灌,或是一味地要求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費課堂教學時間。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雖然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只有短短兩年的時間,但是我卻深深的感受到語文教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如何上好一堂語文課了,這時每位語文老師都需要仔細思索的,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資料,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資料,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資料,使學生簡單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用心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用心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構成,從而到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三、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潛力

1、要培養學生髮現美的意識

米開朗基羅在被視為平常的大理石中發現“大衞”,牛頓在蘋果落地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卞和在執著信念中發現和氏璧。要想讓學生能發現美,除非培養他們善於觀察的眼睛。

“一花一世界,一鳥一天堂”,運用自己眼睛感知生活中真善美。那裏有母親的呵護,朋友的問候,老師的關心,一絲一縷中都寓含濃濃深情。

朱自清在《背影》中發現濃濃的父愛,冰心在《繁星》《春水》中感受到愛的温馨。

要從身邊瑣碎生活小事中引導學生去發現美,感知美。從花的香、草的綠中體味自然,從陽光的明媚感受到生活的快活,從絢麗多彩中感受到生命的豐富。

2、培養學生深刻思考意識

感覺於世界豐富多彩,體會生活絢麗繽紛,要能學會思考。創造人的是自然,啟迪和教育人的卻是社會。要能感動於社會中事、物、人,並且能激盪內心的揚善溢美的思想情感。

學會因事悟理、由情至理,上升到對生命好處感悟,對生活哲理思考,提升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探究生活的真諦。

四、教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們生存的環境變得愈來愈惡化,矛盾愈來愈尖鋭,競爭愈來愈激烈,節奏愈來愈緊張,人際關係愈來愈複雜。這一切,都給人,也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在這種狀況下,良好的心理素質就顯得極為重要。

1、要寬容,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羣孩子,不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更不能和自己的學生鬥氣,如果老師能寬容他們,能喚回學生內心深處善良的本性,學生會更快的改正錯誤。

2、要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好學生的表率。我們不能在自己情緒好,工作順利時,就對學生和藹可親;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緒低落時,就把不愉快的情緒發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自己的出氣筒。這種對學生忽冷忽熱的態度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師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把情緒帶進課堂,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着應對學生,始終對學生熱情、耐心。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和選取,是課程改革倡導的新觀念。長期以來,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被動理解式的學習,嚴重束縛了學生自主學習潛力的培養。因此,讓新觀念、新方法走進國小語文課堂,是我們的必然選取。那麼,在語文教學中應體現哪些新的教學觀念呢?

1.教學的開放性。語文教學的開放性是指開發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語文教學的大課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不同資料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教學的開放性應體此刻:一是學習空間的開放。學生的學習不再受教室的限制,大自然和社會生活、圖書館、因特網等也應成為學生學習語文的課堂,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語文知識,構成語文潛力。二是學習資料的開放。要打破封閉的學科知識體系,學生和教師都有自主選取學習資料的權利,對教材的資料可根據實際進行改換、增刪,使學生從豐富的教學資源中獲取語文知識。

語文教學應注重課程的整合,有機滲透數學、音樂、美術、自然等方面的知識資料,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三是學習方式的開放。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理解式學習方式,要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幫忙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選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如觀察、實踐、調查、實驗、模仿、體驗等,讓學生自主探索,從而在教師的指導幫忙下,構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獲得語文素養。

2.教學的民主性。語文教學的民主性是指在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一種現代教學過程。體此刻教學實踐中的民主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教師的主角發生改變,由教學的中心和主宰變為服務於學生髮展的地位,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交往意味着人人蔘與,意味着平等對話,教學轉成一種動態的、發展的、富有創造性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教學應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建立一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二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作用在於指導學生構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中要給學生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重視展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研究和發現的成果。要注意開啟學生的內心世界,課堂上不要有這樣或那樣的清規戒律,讓學生自主選取學習的形式和資料,善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和體驗,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3.教學的合作性。語文教學的合作性是指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以小組為主體而進行的一種旨在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的教學活動。它以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來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生生互動的形式,凝聚了羣眾的智慧,“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於優勢互補,縮小個體差異;教學的合作性主要表此刻: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教師或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在討論中一般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自己擅長的形式(如讀、畫、唱、演等)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其他語文實踐中的合作會更加充分和自由,學生能夠自由選取合作伙伴,就共同關注的問題進行研究。這個夥伴能夠是老師、同學、家長以及其他任何人,合作對象的廣泛性,有利於學生開闊視野,學會與人相處。

4.教學的過程性。語文教學的過程性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和思維方式等。學生的學習結果不必須是具體、有形的成品,可能是提出一種見解,產生一個方案,策劃一項活動,注重在學習體驗的過程中,學習者對所學的資料有所選取、決定、解釋、運用,從而有所發現。語文教學的全過程,應是全體學生積累參與學習的過程。

學生的年齡、知識積累和個性特點,決定了其學習品質的差異性、因此,反映在學習結果上差異肯定是存在的,不管學生的差異有多大,只要是用心參與了學習研究的過程,都要給以肯定和鼓勵。承認差異就是尊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語文教學的過程性,就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讓學生邊讀邊思,領悟語言表達之精妙,獲得情感體驗之愉悦。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討論交流的形式能夠多種多樣,或同桌研究,或分組討論,或自由組合交流,以期到達人人蔘與、各抒己見的目的;給學生質疑問難的時間,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並尋求解決的途徑。教學過程中體現新的學生觀和質量觀,是對以往注重學習結果而忽視過程的評價觀念的挑戰。

5.教學的探究性。探究是最能體現人之本性和人之力量的心智活動,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種基本方式。語文教學的探究性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透過自主探索式的學習研究活動,在攝取已有知識或經驗的基礎上,經過同化、組合和探究,獲得新的知識、潛力和態度的教學活動。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探究旨在在體驗過程中敏鋭地捕捉問題,緊緊地追問、探索問題的結果。語文教學中探究的領域十分廣泛,能夠是文章的思想、資料,也能夠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能夠是學生感悟學習方法的過程,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凡是學生產生疑問的,都能夠作為探究的對象。兒童的思維和認知具有獨特的視角,不同生活經歷、個性特點的孩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教師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應加以鼓勵,承認差異,不搞統一標準。另外,探究更重要的還不是結果,而是探究過程本身。要探究的不僅僅有思想資料,更有方法、情感、態度等;這些探究都能夠是深層次的,是更有探究價值、也更容易激發學生探究興趣的。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光陰似箭,一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已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學期以來,學生的點滴進步讓我無比欣慰,但還存在着問題,今後還需努力解決,現對自己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基礎知識和學習習慣

由於我班學生較其它三個班的學生基礎較差,為此,從我四年級接手這個班便開始從基礎抓起。字詞常聽常寫,背誦課文大部分學生是我親自檢查;課堂上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測試或練習冊中的基礎錯題要求學生摘抄積累。學習習慣方面,先從思想上抓起,充分利用班會課,或課前的五分鐘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指導學生如何專注地聽講、如何科學做筆記;作業方面,要求書寫規範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做題鼓勵學生動腦筋,追求答案的精準。

二、助“奮進生”前行,激“中層”競學

我班的住校生年級最多,這些學生大都基礎不紮實,家長對其學習又疏於關注,導致形成較多奮進生,其中就包括年級僅有的兩位不及格生。針對此情況,我繼續採用“幫扶競爭”的方式:十位奮進生與十位有責任心的優秀生結成學習“師徒”關係,幫扶提高。剩下二十四位學生,我根據其成績情況,分為十二組“學習對手”。為防止學生的積極性漸消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況,我每次測試結束都舉行“敗者”向“勝者”進獻禮物的儀式,老師嚴肅對待此事,學生自然不會怠慢。時間證明,這種形式效果顯著。當然這之前老師的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做好,使學生樂於接受又不會有心理壓力。對“師傅”也要做培訓,指導他們學會輔導“徒弟”。

三、拓展知識視野

語文學習,書本知識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少了語文生活的趣味。進入五年級,學生的課外閲讀越來越豐富,想了解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因此,語文課上,我會結合課文,給學生拓展更多的知識,課堂既輕鬆有趣,學生得到的也更多。課下,與學生談時事新聞,論社會百態生活,時而討論時而爭辯,語言表達由此也得到鍛鍊。我認為,語文教學不僅是拿着書本進教室,還應該有老師用語言的魅力影響學生。

四、存在問題與不足

1、學生的作業,還有個別書寫質量差,作業本保護的不夠好。不少同學對字的筆順、筆畫掌握不好,錯別字比較多,還沒有養成規範書寫的好習慣。

2、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方法不夠靈活,缺乏創新,沒能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部分學生不愛讀書,課外閲讀少,表達能力差,寫作水平較低。

五、今後努力的方向和設想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俗話説“興趣是的老師”,我打算通過與孩子們談話等方式,使他們認清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讓所有的孩子都覺得學習語文很有意義,語文課很有趣。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具,充分提高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

2、要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要與教材內容有一定聯繫,可以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也可以帶領孩子們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孩子們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3、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課文的重點、難點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多組織一些班級活動,如:朗讀比賽、説話比賽、講故事比賽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後,集體榮譽感差的孩子受到啟發教育,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4、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以適應新形式下教學發展的需要。

如果這樣堅持下去,孩子的語文興趣得到了激發,語文基礎知識得到了提高,語文活動得到了增強,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會更有利於教師同學生共同提高。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5

當孩子們滿懷信心的把他們的作文本交上來的時候,我看着他們一雙雙純潔的眼睛,總想給每個孩子的作文給予最恰如其分的評價。一個教師的作文評語如果給得好的話既能指導孩子們的作文水平也能提高他們的作文興趣。我一直在思考怎麼樣做好作文的評語工作?我想無非作好以下幾點:

其一,標準因訓練目的而異。一篇作文在表情達意,用詞造句等方面的好壞是有一定標準的,但這個標準可以因訓練目的不同而靈活掌握。如看圖寫話練習,只要學生把圖中主要的意思寫出來了,順序清楚,語句通順,就可以算作好文章;寫一個人,能寫出他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上的基本特點,寫一處景物,能寫出它的層次、特色,也該是好文章;同樣,寫一次活動,能把主要過程記下來;寫一個場面,能把主要情景寫出來;寫記敍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很完整;寫説明文,説明順序清楚,説明對象描述準確;寫日記、書信格式正確,真實可信……都應給予鼓勵和肯定。下面是我給作文《第一次做家務》寫的一段評語:“第一次獨自做飯,免不了要手忙腳亂。按照做飯的先後順序,作者依次寫了淘米、煲飯、炒菜的全過程。因為經驗不足,就要格外細心;越細心,就越慌神兒。好在小作者挺機靈,關鍵時刻能急中生智,轉危為安。作者抓住了‘第一次’做飯的特點,文字不多;卻寫得小有波瀾。別看小作者做飯時手忙腳亂,文章可寫得步驟清楚。”這段評語從説明文的訓練目的出發,着眼於所評作文是否圓滿地完成了寫作説明文的要求,如過程是否完整,順序是否清晰,標題中的“第一次”是否充分體現出來了……這樣,就使學生了解了自己的文章在什麼方面達到了老師提出的訓練目標,從而進一步努力。

其二,角度因文而異。一篇作文的長處或短處在作文要素的各個方面表現是不均衡的,作文評語應該從什麼角度入手,關係到能否對學生的作文作出公正評價的問題,因為一篇作文,尤其是一篇優秀作文,其優秀之處都各有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寫評語時能選擇恰當的角度,抓住文章的突出之處。如《小精靈》一文的評語:“偉偉可真是當之無愧的‘小精靈’呀!瞧他那雙飽滿的天庭下烏黑的大眼睛,瞧他趁人不備乾的那些‘壞事’,瞧他捱打告饒時甜甜的嘴巴,瞧他吃飯時與‘小夥伴”們有福同享的‘慷慨’,瞧他以外婆的絕招‘反擊’外婆時的狡猾,無不透着淘氣、頑皮和聰明。文章在記敍外婆‘哄’偉偉愛惜糧食的過程中,從語言、動作、表情、外貌等多方面選取細節,按照一個4歲男孩的特點,生動地作了刻劃,使偉偉活生生一個小精靈躍然紙上。雖然他還不懂事,但卻很可愛。”再看作文《我是司令你是兵》的評語:“如果沒有異想天開,童年也就不會色彩斑斕了。換一個角度體會一下指揮別人的威風,換一種活法體驗一下辛苦和艱苦的滋味,不僅是一種樂事,還是一件好事。文中‘司令’和‘小兵’的語言和動作既是‘兵’的,又是‘孩子氣’的,兩個孩子那副煞有介事、儼然真為司令真為兵的神氣勁兒,令人忍俊不禁,由不得讚歎作者描寫的活潑”。同是寫人的作文,前一篇作文側重寫偉偉的真實活動,後一篇作文側重寫兩個孩子的真實想像。作文評語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前一篇評語着重評人物描寫的是否生動,後者着重評作者獨特的體驗和想像。

其三,語氣因人而異。作文評語的接受對象是學生,學生能否和樂於接受並受到啟示,是檢驗教師評語寫的是否合格的尺度。學生的年齡、心理、性別、經歷不同,寫出的文章也會風格各異,這就需要教師變化各種語氣,寫出能讓學生心服口服的評語來,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作文評語的指導作用。好的作文評語也該是一段短小精悍的文字,讓學生有所收穫,與學生有所溝通,互相理解,同時又賞心悦目,那種生硬、呆板、千篇一律、放之四海皆用的評語只能引起學生的厭倦和反感。請看作文《月亮娃娃》的評語:“周智瑩小朋友真幸運,她能有個‘月亮娃娃’。她太喜愛這個娃娃了,所以對它觀察得很細緻。她是按這樣的順序來觀察並描寫的:藍天→星星→月亮→小男孩和小女孩→可愛的小花貓。寫一個靜物比較容易,要把靜物寫得生動而又具體就不那麼容易了。周智瑩小朋友恰恰做到了這一點:她不僅寫了這個靜物各部分的顏色、大概樣子,還寫出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服飾和姿態,最後還寫出了自己的聯想,字裏行間流露出對爸爸送給自己的這份禮物的喜愛之情。”這樣的評語不僅指出所評作文的內容和寫法上的特點,而且表達了對一個小女孩真摯的理解,語氣是那樣親切、温和,像老師,更像媽媽。再看一段為《給姑媽的一封信》寫的評語:“沈思同學在給姑媽的這封信裏,記敍了家裏發生的一件大事——爺爺給她找了位新奶奶。她明知道這應該是件喜事,可是自己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因是她太愛自己的親奶奶了。沈思同學,你不是也很敬愛爺爺嗎?你不是也希望爺爺晚年幸福快樂嗎?那麼請你在心裏給新奶奶留個位置,像愛親奶奶那樣去愛新奶奶吧!全信感情真摯,語言流暢得體,格式正確無誤。初學寫信的同學能把信寫得這樣好,是很不錯的。”這樣的評語,語氣更像談心,從寫作的角度看,談心也是一種在內容上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的方式,而且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無論怎樣,語文教師都要重視作文評語的寫作,對教師來説三言兩語、信手拈來的作文評語,對學生可是字字重千斤,直接影響到他們的作文甚至做人,所以,必須字斟句酌.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6

多媒體技術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把文字、圖形、圖像、活動影像和聲音等多媒體信息,進行綜合處理和管理,使計算機成為能以人類習慣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新技術。利用多媒體技術能給學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觀的交互式學習環境,能給學生提供圖文聲並茂的多重感官綜合刺激,還能讓學生按超文本方式組織與管理各種教學信息和學科知識,這將對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當前科技發展異常迅猛,每個人,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必須不斷學習。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利用多種媒體組合,優化教學過程,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生參與和學習積極主動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教師首先通過自學及時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給學生提供自學條件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地學習。

當今社會要求教師本身徹底轉變自己的教育思想觀念:一方面改變過去的'應試教育'為現今的'>素質教育';另一方面,要徹底改變老一套的'填鴨式教學法',也就是説弄清'教'與'學'的辯證關係,變老師主動'教'為學生主動'學'.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素質,然後對學生'授之以漁',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教師要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條件去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師創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的首選設備。多媒體教學軟件集聲、光、動畫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眼、耳、手、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更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

恰當的教學情境能喚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促使他們能保持持久的學習熱情,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創設一種使學生主體參與,興趣濃厚的課堂教學學習氛圍是喚起學生主體參與的前提和保證。學生在愉快而輕鬆的學習氛圍中容易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並且能激發內在的學習要求。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往往離不開生動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體正是具有形聲、動畫兼備的優點,在創設情境,營造氛圍方面比其他媒體來得更直接、更有效。例如: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面積'這一章的第一節'面積和麪積單位'時,首先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物體的表面後,再歸納出面積的含義。於是我先讓學生觸摸桌面、書本面、文具盒的表面,而後用電腦出示一些物體,並讓學生用鼠標點擊這些物體的表面。點對的會得到電腦的誇獎:'真聰明,點對了!',同時觀察到物體的表面變成了另外一種顏色。而點錯的學生會聽到電腦的提示:'再看看,再來一次。'多媒體的這種設置不僅使做對的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悦也會使做錯的學生不氣餒從而產生積極尋求正確答案的意識。

二、利用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教學中,有些重點難點往往不易突破,主要原因是少年兒童的生活經驗不豐富,觀察事物不容易全面具體。因此教師要採用比較容易使學生接受的教學過程,達到知識的遷移。例如:在教學'1平方釐米'這個面積單位時,利用多媒體演示:先出現一條線段,並閃爍兩次,線段下面出現'1釐米'幾個字。然後由四個同樣是1釐米的線段圍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下面顯示一句話'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最後整個正方形的內部閃爍兩次,並塗滿顏色。在'邊長1釐米的正方形'這句話的後面顯示'它的面積是1平方釐米'.

多媒體的演示讓學生感受到'1釐米'是長度單位,是一條線而'1平方釐米'是一個面,是面積單位。這樣的對比演示,使學生把舊知識'長度'和新知識'面積'既區分開來又建立相互間的聯繫,使之系統化。教學面積單位的重點與難點就在於面積單位是測量物體表面的大小的尺子。學生往往會把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混淆在一起。經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學生在頭腦裏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的特徵,強化了對新知識的印象。同時,教師也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容易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適應學生的個性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學習的方法有着密切的關係。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思維和操

作形成。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多向思維的情境。因為它有聲形並茂,生動有趣的特點,提出與新知有關的問題後往往在新知與學生的求知心理之間製造矛盾衝突,進而激發學生的強烈的求知慾望。學生在這種情境之中會積極思考,在活動中會主動參與操作。

四、利用多媒體提供多層次的練習,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並能加大練習密度。

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新知的重要環節。學生對所學新知的掌握情況也從課堂練習中體現出來。教師對課堂練習要精心設計,不但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圖文並茂的優勢,設計多層次的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練習。在設計習題時,要照顧全體學生,就要把習題分成多層。一般來説,第一層是與所講例題相仿的練習,目的照顧比較差一點的學生;第二層是基本知識的變式練習,目的解決重、難點知識問題,照顧中等學生;第三層是要稍微動腦筋的思考性練習,目的照顧優秀學生。這種多層次的練習,讓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優等生'吃得飽吃得好'.學生在做題時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老師也達到了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有許多優勢。同時它對教師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給孩子們一個享受快樂學習的機會,只有把多媒體輔助教學納入整體優化素質教育中,合理安排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多媒體的特殊功能和藝術魅力,才能達到提高學生素質,優化課堂教學,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結語:隨着網絡技術的不斷髮展,多媒體技術將在優化語文教學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多媒體技術,能撥動學生的心絃,像磁石一樣緊緊吸引學生,它以興趣激發為先導,以視聽為手段,以提高課堂參與率為目的,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使之在教學中煥發出奪目的光輝。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7

當前,“減負”是社會普遍關注的教育焦點。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固然有其複雜的社會因素,但從教育內部來看,課堂效率不高,也是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一個主要原因。當然,減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人的觀念、社會的現實、歷史的淵源,都會影響着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受到其中的意義、份量與難度。

就拿我所教的一年級孩子來説,孩子學習的語文知識較多,生字也多,有些內容難於理解。僅靠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解是難以完全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我班孩子三分之一自制能力較差,讓他們自己在課上學習所學的內容,課後讀背所學知識,很少有學生能自覺地做到。國小低段,不管從哪方面,對於孩子一生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等等。不過,“減負”的實施,使我充分看到孩子們愉快、輕鬆、燦爛的笑臉,是我能及時瞭解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又可以防止抄襲作業,作業書寫質量有所提高,也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不過感覺自己的每堂課都是很緊,平常使用的語文教學模式、教法和學法也隨之改變。但是由於低段語文教學內容多而雜,學習時間緊迫,孩子們當天的知識掌握沒有以前學習效果明顯,最為明顯的就是當堂生字聽寫合格率不高。一天兩節語文課,一節課要給孩子上課,另外一節課要留給孩子做當堂作業,甚至有時要輔導一下能力差點兒的孩子,還要留一些時間給孩子背誦。並且每天的家庭作業只能佈置孩子在家長督促下讀背一下課文,並預習一下新課文,有多少家長能像老師一樣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適時地督促指導孩子學習,督促孩子倍數複習功課呢?這對工作壓力大的家長來説,無形中也增加了他們的負擔。總的來説,這樣的“減負”,只是形式的改變,而教材內容的實質並不變。的確,“減負”的根本目的其實是為了“增效”,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全面地得到發展。減負並不是要把學生應知應會的學業負擔中的某些部分減去,減負不等於不要質量,減負不等於不要管理。相反教師的工作負擔不僅不會減,相反將會更加辛苦。這就要求教師講究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打下紮實的基礎,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是呀,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第一生命線。而要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也是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我認為首先是要提高我們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教師要多給自己一些時間進行備課,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認真探索行之有效的教法和學法,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接受你所講的內容,經常給自己“充電”,多在優化課堂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工夫。我認為好的教學設計,是“減負增效”的必要條件,精彩的講解,能夠引人入勝,激發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做到“五到”,眼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使學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教學中,把課前預習、當堂指導、當堂檢測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但由於國小生對各類知識的興趣不同,這還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注意發揮每個學生的愛好和特長,善於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這樣的話,學生就會輕鬆愉快地、主動地學習,課堂的聽課效率自然水漲船高。

以上是本人結合自己語文教學實際對於“減負增效”的一點膚淺看法,總之,讓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成為我們永恆不變的追求。但這條道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教師也會“減負”的。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8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於教育,作為新時代的教育人,我們揹負着歷史的重託和社會的期望。“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我不斷探索,不能説構成了一套理論,但也積累了一點經驗,供大家商榷。

學生是主體,我愛每一個學生。

一、把心貼近每一個學生

常言説,寸有所長,尺有所短;月有圓缺,學有遲速。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教育家韓鳳珍説過:“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計地保護孩子最寶貴的東西——自尊心”。

1、給優生以雄心

優秀的學生有他紮實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還有獨道的學習方法,基於這些優越的條件,我要求學生擁有的是雄心壯志,要定下更遠更高的目標,沒有,只有更好。李倩和王歡是極具語文天賦的兩位女生,她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濃厚,文筆優美,閲讀鑑賞及審美潛力都很強,在平時的教學中,我老是給她們灌輸要爭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闖的勇氣和決心,因此,在三年的每次考試中,她們都能考出100分甚至是105分以上的高分,我相信她們的語文潛力是少人能及的。

2、給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總是吊在中間,因而好多易滿足的同學也就樂於呆在這個位置,平平而過,懶懶散散,消極地對待自己的成績。針對這種心理,我給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勵他們透過努力還可往上一些,我把他們歸為中上等,意思是有可能上升趨勢,因而好多學生恢復了信心,他們努力趕超,擴大了優生的範圍。比如範兵兵、鄒霞、張小勇等原先成績平平,但到了九年級以至會考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3、給差生以上進心

在一個優秀教師的眼中,校園中就應沒有“差生”,只有學有困難的學生。我尊重這類學生。努力激發他們的上進心,“我並不比別人差”,“我還有優於別人的長處”。有個叫李雷的同學,學習上一竅不通,但他會些小發明,因此我常常在課堂上擠出一些時間,讓他表演,獲得大家稱讚,還有一位王華同學,學習極差,但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難題(也許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機會大肆渲染,鼓勵他,促使他上進。這樣,這些所謂的差生有了一點學的甜頭,也就多了一點學習的勁頭了。

二、把情傾入每一個學生

1、對好生注入嚴厲的情感而非寵愛

常言道,嚴是愛,鬆是害。我對學生要求嚴格,愈是好生,我更是當面説壞話,背後説好話。在我的班上,優生沒有趾高氣揚的神態和養尊處優的病態,因為他們跟所有同學是同等的,有時甚至更苛刻些。陳果同學曾因少做一道閲讀題在全班同學面前作檢討,黃欣同學因寫錯一個字而被罰寫一百遍,劉鈺同學因重理輕文被罰向全班同學做思想剖析等,這些同學因為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而改正了自己的壞習慣,經過努力在語文會考中都取得了100多分的高分。

2、對中等生關愛非慢怠

在我所教的兩個班級中,有這樣一類女生,語文成績較好,但理科成績弱,總名次總是上不去,因而也沒了位置,失去了信心。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於是我找她們談心,肯定她們的長處,教會她們協調各科的關係,樹立她們單科精品意識。

3、對差生包容而非放棄

武三平是一個眾所周知的差生,但我對他採取了包容的態度,允許他課堂上犯一點點小錯誤,如聽課走神,作業做不完等,但我並沒放棄他的求知,上課要求他抄課文、練字,45分鐘並不白白浪費。這個孩子儘管成績差,但國中三年以至到九年級畢業時從沒拖欠過作業,並且還常常給老師推薦作文書,其實也是一個可愛的學生。

三、把業授給每一個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因此,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創造者。

1、課堂進度顧及每個學生

我通常上課的進度不快,我的每堂課要能使每個同學聽懂,每個同學有所得。

2、課堂提問針對每一層學生

在提問中我因勢利導,難題拋給優生,而易題留給了中下等同學,這樣優生感覺有挑戰性,而差生也不會因答不上而尷尬,失去學習的信心。

3、課後輔導落實每一類學生

培優補低是落實的重點,對待優生我填充他們課堂上的飢餓感進行拔高訓練,比如寫作技巧的指導,閲讀的綜合潛力的提高,讓這類學生真正優起來,而對於低生則注重基礎的訓練,有關語文知識,學習方法,淺易的閲讀等到達一個鞏固過程,這樣因地制宜,適得其所。

老師是舵手注重每一個教學環節。

一、常規訓練三年不斷

我把閲讀和語言積累稱之為常規訓練,星期一至星期五每一天選一篇文章,做閲讀題4—5個,每一天讀一篇佳作,做語言積累(資料概括、選材、構思、精彩語段品析,讀後的啟示五項資料)這兩項訓練每一天必做,三年沒斷。因而我的課堂下課時少了一個佈置作業環節因為同學已習慣每一天的工作,不必多此一言,當哪天我説常規訓練暫停,就意味着有新的資料。三年來,大部分同學完成了六本閲讀資料500多篇閲讀訓練和500多篇佳作積累。

二、不同學段,重點不同

七年級學年我注重培養學生語文學習習慣,以口頭語言表達和練筆為主。課前五分鐘説話訓練是每節語文課的序曲,每位同學不定資料輪流坐莊,遇到不敢説話冷場的同學,下面的同學或掌場不斷鼓勵他(她),或帶給資料幫忙他(她),這樣下來,班上的同學都能在公共場所流利的説話,記得蘇娜剛入校時,每提一次問,她都要哭鼻子不敢回答,透過一學期的訓練,課堂上主動回答問題最踴躍的都是她了。

每一天的練筆訓練也是七年級同學的必修課,練筆不同於國小的日記,而是把當天你最感受最深的事記下來,你最想説的話寫下來,你的煩惱委曲傾訴出來,你的喜悦快樂抒發出來。同學們有了可寫的資料,寫作興趣自然濃烈,而且我不定文體,不限篇幅,甚至有保密不公開也不強求,所以同學們有了非寫不可的慾望,每一天的練筆我必改。在評改中與同學談心,交流學習經驗,暢談人生哲理,因而好多同學把我的點評視為珍寶,常常琢磨、品味、自賞,顏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透過這樣的訓練,我班的同學養成了練筆的習慣,應對作文從不厭棄,甚至把寫作當成了一種樂趣。

八年級學年注重培養學生的閲讀分析潛力。具體措施在課堂教學中,每一篇課文,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己感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問題,然後交流,我透過對學生的問題歸類,整理出一套出題、答題的規範體系。比如三種不同文體回答哪類題目需用怎樣不同的套語,然後具體資料具體擴展,這樣同學既掌握了做閲讀題的技巧,又組織了規範的答題語言,因而得分率較高。

九年級學年我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閲讀寫作同步進行,我往往把一篇文質優美的閲讀材料又當作作文範文來講,講它的構思,講它的立意,講它的語言,講它的好處啟示。這樣在學生眼中,一篇範文不僅僅供閲讀,還可在寫作上借鑑,到達一材兩用的目的,這一年學生的作文我從深度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學生的作文範文來源於《讀者》、《散文選刊》等,而非普通的作文選。

三、考後總結,求實避虛

考後善於總結,是最成功的學習方法。我規定同學準備一個成績分析本,每次考試後學生作成績分析,分試題列表得分狀況,答分原因,今年的發展目標等,這樣歷次考試作比較,個性在九年級學年每次月考後,同學們分析得十分認真細緻,找問題查原因,落到實處,學生的每一階段的學習都會上升一個新台階。

儘管我不是骨幹教師,但我得到了學生的愛戴,我不是名教師,但得到了社會的信任,這也是我為人師的安慰和引以為豪之處吧。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做一個受學生愛戴和社會信任的老師,無愧於“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崇高的稱號。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9

語文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現將本人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

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並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於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鬆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語文能力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礎,作文能力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作為中學語文教師清楚地知道:中學階段作文教學肩負的重任——要讓學生掌握三種文體和應用文等寫作能力,作文水平達到規定的層面,以適應升學或就業的需要。然而具體到實施作文教學,教師往往一口難言,尤其是對於農村中學教師難教、難改;學生難學、難寫。作文教學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於教材。首先,寫作知識和訓練點散見於閲讀之後或課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斷等基礎單項訓練和梯度性的作文訓練。整體上明顯的現出重讀輕寫,寫作依附於閲讀的情況。第二方面,課本上的寫作知識介紹簡約,作文訓練點分佈零散,點與點間聯繫疏鬆、銜接不強;缺乏具體的作文教例、教參、教案等工具書。第三方面,寫作訓練量少。

困境之二:源於教師。教師苦於手中無作文教材,僅憑單元之後 的短小作文指導來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造成教師作文課難備、難教,故作文課堂教學彈性大,或多講,或少講,甚至不講,只將作文題目和寫作要求往黑板上寫出,整堂課時間交給學生支配完成。這樣隨意、自流、無序的作文教學,知識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學的預期目的。

困境之三:源於學生。大部分學生怕作文,究其原因:農村學生生活面相對較狹窄,又忽略生活的觀察,因而素材少——沒話寫;沒有掌握各種文體審題、立意和佈局謀篇的基本寫作知識及方法——不會寫;認識能力低,語言詞彙單薄,駕駛語言能力不高——寫不好;這是農村學生作文“三大難”問題,其中自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師和教材原因。

總之,面對種種境況,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確實陷於重重困境之中。那麼,應如何走出困境呢?尋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問題,這是語文教師務必面對和肩負反思的職責。要從反思中尋求出路,要勇於正視上述陷我們於困境的種種問題,針對問題,尋求對策。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1

語文課堂是實踐新課程精神的主要陣地,如何藉助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發展,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是值得我們探索和研究的地方。國小生年紀尚小,學習的目的尚不明確,教師的鼓勵性的評價對他們來説,無疑是一種強大的動力。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所以我認為在課堂評價時應以正面鼓勵為主。

一、充分相信孩子,相信他們都能教好。

教師要樹立一個堅定的信念:每個孩子都可以教好,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即使是那些調皮的,學習差的,不太有禮貌的孩子,教師也應該相信,只要教育得法,他們也可以成才。國小生正處於成長階段,他們的潛力很大,可塑性很強,“應該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

教師是否相信兒童,這是教師對兒童能否進行合理評價的前提。羅森塔爾應是一個很有説服力的例子。1968年,心理學伯特.羅森塔爾來到美國的一所國小,從一至六年級中各選出3個班,對這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煞有介事”的發展預測。然後,他以讚賞的口吻,將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有關教師。名單中的學生,有的在老師意料之中,有的卻不然,當老師感到迷惑時,羅森塔爾解釋説:“請注意,我講的是他的發展,而不是現在的基礎。”這樣,教師們從內心裏承認這份名單。8個月後。他又來到這所學校,對18個班進行復試。結果發現,他提供名單的學生,成績增長比其他學生快,並且在感情上顯得活潑,開朗、求知慾旺盛,與教師的情感也特別深厚。原來,他提供的名單是隨機的,根本未作任何測試。他只不過想通過“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堅定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改變教師不相信後進兒童的觀念。觀念變了,頑皮兒童在教師心目中也成了很有發展前途的兒童,於是教師對這些兒童的評價也跟着發生了變化,從而導致兒童成長的加快。可見,充分相信兒童是個前提,這個問題解決了,就必然會對兒童充滿信心,必然會設法鼓勵兒童獲得成功。

二、善於發現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閃光點”。

兒童在課堂學習中,在教師的啟發或同學之間的啟發之下,常有智慧火花的閃耀。我們把這種智慧火花的閃耀稱為“閃光點”。兒童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這種閃光點是十分可貴的。它是兒童自我努力,積極思考、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標誌。此時的鼓勵性評價,作用有三:一是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悦;二是讓學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潛在能力。三是兒童的長處和能力,常常是在鼓勵中得以強化的。

學生在國小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閃光點,只要我們不是以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兒童,那麼是隨處可見的。如我在教 “官”字,提問:“這個‘官’字怎麼記?”一個學生回答:“這個‘官’字,上面是寶蓋頭,下面那個東西,像我們家裏的雙門電冰箱。”學生的回答,實在是太精彩了,我就充分肯定學生“善於聯想,善於發現”的閃光點,實行鼓勵性評價。又如在一課堂上,我讓孩子們一邊讀書一邊找出自己已經認識的生字,班上幾位同學一邊讀一邊圈劃自己已經認識的生字。這時,我及時地評價到:“大家看看這三位同學,他們一邊讀一邊圈劃自己已經認識的生字,這叫不動筆墨不讀書。希望大家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方法。”這時,更多的孩子那起筆一邊讀一邊圈劃。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不僅僅表現好的學生得到了肯定和鼓勵,更受益的是全班所有的學生。所以,教師應當好伯樂,當一個善於發現學生閃光點的伯樂。

三、巧妙運用語言,注意鼓勵性語言的多樣性。

對國小的進步、成功、教師要善於使用多種語言以鼓勵。如學生回答某個問題不錯,我就會用如下語言鼓勵:“回答得很準確!”“回答得好極了!“回答了太漂亮了!”“這位同學真會動腦筋!”“多麼精彩的發言啊!”等等。有時學生的回答超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就用驚訝的語氣鼓勵:“真沒想到,你的回答會這樣精彩!”“你的回答,比老師想的還要好,真不簡單!”有時我會把一些學生的思考問題予以歸納,要求全班同學學習。而當學生回答不完全正確時,我不是光挑不正確的部分評價,而要首先予以鼓勵:“這個問題,答對了一半,也是一份貢獻。另一半,還要再想一想。”“你讀得真準確,如果聲音再洪亮些就好了。”如果學生的回答是錯誤的,我也儘可能找出積極因素,如:“動了腦筋,但答案有誤。”“敢於積極發表意見,非常勇敢。但考慮問題的思路錯了,要加油!老師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有些學生,平時極少發言,偶爾舉手發言,又可能出錯,我的評價更要着重鼓勵主動發言的行為,而不要在發言質量上有太高的要求。

總的來説,課堂即時評價是為素質教育服務的,體貼學生學習時的心理體驗,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從而為語文課堂添新的活力。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2

隨着考試製度的改革,作文在語文試卷中的比重越來越大。而現在的國小生,因為學習壓力,對語文學科不重視,平日也很少有讀書的習慣,積累少,閲讀素養差,思想水平低,表達能力弱,在寫作上反映出思路不開闊,重點不突出,層次不清晰,主題不鮮明,描寫不具體,講故事不生動,不會構思立意等問題,所以作文成績總是在18-25分之間,無形中使語文總分降了8-10分,這怎能有競爭力?所以在語文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因為學生負擔不重,所以在作文教學上我主要以日記形式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以每日見聞、學習心得、讀書感悟、仿寫片斷、生活隨筆等內容要求學生每日寫,要求做到觀點鮮明,表達流暢,內容充實,情感真切,有一定的寫作速度。經過一年的訓練,學生頗有收穫,不怕寫了,半小時能寫400-500字,語言也較流暢。

到了四、五年級,功課多了,學習繁忙了,我將日記改為隨筆,一星期寫二至三篇,內容隨課文和生活而定,學生生活閲歷少,感悟少,加之作業多,寫作態度不端正了,隨筆字數少了,內容空洞了,書寫也越來越凌亂了,加之我工作繁忙,批閲的次數和評語少了,學生的寫作停滯不前。

進入六年,隨着畢業考考的臨近,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越來越迫切,在課時緊的情況下,我每星期安排一節作文課,前一天或當堂命題,佈置20xx年會考作文題,並進行構思立意選材的講解指導,有時還念範文讓學生模仿,通過十多次的訓練,有效的指導讓學生覺得話題作文有話説了,材料作文會立意了,命題作文也能出新了。但畢竟生活閲歷少,認識水平有限,積累少,要寫出立意深刻有見地有個性的文章不容易。學生寫作的質量和積極性仍不夠高。

所以我想,要想提高,首先要抓學生閲讀,多讀書,多感悟,多模仿,才能如源頭活水,給作文教學以生機和活力。可給學生定期推薦好文章,引導學生欣賞評價,既給學生提供寫作素材,又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第二,緊扣生活,多給學生啟發引導,交流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來加強作文的思想性和個性表達,來提高作文的深度和新意。第三,有意識地訓練學生講故事的能力,要求講解加入具體細節,做到細緻生動,能引人入勝;適時在班上開展一些講故事比賽,激發學生積極性。第四,平日注重對學生進行就材料提煉觀點、概括故事內容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提煉概括能力。第五,增加作文批閲的次數和激勵性的批語,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第六,增加作文面批指導的次數,有針對性地指導寫作,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第七,增加訓練次數讓學生多寫多練,以提高寫作速度。

總之,只要在主觀上重視學生的作文教學,多思考,多學習,多實踐,學生的寫作能力定會有提高的!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3

通過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基礎,本人基本掌握了初級中學語文課程的編排體系,基本能夠在自己的語文課堂中滲透新課程改革理念和《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相關理論,並且還取得了相應的效果。但這與前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學過程最優化》中的"最優化"理論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那麼到底我們中學語文教師應該怎樣實現"教育教學過程最優化"呢?這也是我時常反思的一個問題。"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反思良久之後我終於找到了一些眉目。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名成功的中學語文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 苦練鑽研教材的本事,精心設計教學內容 我們要上好一節語文課,必須課前鑽研教材、查閲資料、回納演繹。究竟應該怎樣鑽研教材呢?個人感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緊扣文本,吃透教材。時刻以文本為中心,利用充分的時間與文本對話。

(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教學內容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設計應體現出其獨有的個性和特性。

(三)以"三維目標"為綱,教學重難點為領。努力做到綱領並重,時刻牢記:教學設計應該圍繞"三維目標",突出教學重難點。

二、 寫好教學後記,反思教中得失 教學後記是教師在教完一課時後的心得體會,從教學後記可以觀出我們在教學一課時的優點是什麼?值得改良的地方在哪裏?教師在明確了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後,就會不自然的反思自己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什麼?繼承什麼?摒棄什麼?這樣就不愁咱們教學水平提不高了。因為我們的教師在反思中得到了成長,在反思中得到提高。所以,寫好教學後記是必要的,它對我們研究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三、 時刻關注學生,以學定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所以我們教師的教學內容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不能一味地憑主看感受去設計教學內容,入而主宰整個課堂。我們教師應該是為學生服務的,如果我們的教學脱離了學生的學習實際,那麼學生就會對咱們的教學內容失去興趣,從而大大打擊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沒有了學習積極性,何談學習成績的提高?總之,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以生為本、以學定教。

四、 加強思想交流,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 思想交流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都源於交流,只有交流方可密切人際關係。教師是學生的指路明燈;是學生最信任的人;是學生最為依賴的人。學生的思想發展方向大多取決於教師,如果教師能夠給予學生良好的引導和幫助,學生的思想就可能會朝着良好的方向發展。如果教師沒有對學生入行良好的引導與幫助,那麼學生的思想就有可能不會向我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觀來我們教師只有時刻關注學生、懂得學生,不時與他們入行思想交流和心靈碰觸,做他們的良師益友,才可能實現師生關係的真正和-諧與平等。

五、 抓住課堂契機,培養創新能力 對學生入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每一箇中學語文教師的責任。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火花,往往就是在瞬間被髮掘的。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時刻抓住契機,科學地進行引導,幫助他們撻出創新思維能力的火花,使他們體驗到創新的快樂和成功的快樂,鼓勵他們在以後的學習生活當中,敢於創新、樂於創新、習慣創新。只有這樣,我們培育的學生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才能立足於這個紛紛複雜的社會;才能適應各種激烈的社會競爭。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4

光陰似箭,任時光飛逝,我辛勤工作,驀回首,點滴作法湧上心頭,存在的問題還需努力解決。以下是我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由於我班學生知識基礎水平參差不齊。為了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對症下藥,因材施教,不斷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比如,在書寫方面,我大力強調規範性,要求行款整齊,字跡工整,並努力克服錯別字,“規”字右邊本該“見”而非“貝”字,這類似的問題我進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對修辭手法的判斷運用,對各種句式的變換,對病句的修改,對生字新詞的理解運用,對近、反義詞的積累等,我都逐一進行講解或強調,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語文能力。

二、靈活機動處理教學方法

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生的學習要體現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學中往往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課程內容,以求學生能盡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體現自主性。要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旺盛的學習勁頭,教師也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探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在教學中,我時而以讀代講,自主感悟;時而鼓勵學生各抒已見,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時而採用一些別開生面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三、做好學習方法的指導

俗話説,“磨刀不誤砍柴功”。最重要的學習莫過於方法的學習。搞好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是有很大的好處的。有的同學為什麼老是玩,可成績卻不錯,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我們強調上課專心聽講,及時對知識進行鞏固,然後還要及時複習。有人説,聰明與否,在於是否思考。這是很關鍵的,我們要着重指導學生學會思考。睡前回顧當天所學,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方法多,但要適用,易行,便於操作,還要督促學生堅持。

四、做好扶優轉差工作

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在學習中往往感到“吃不飽”,而成績差的學生又常常“吃不了”。這就給我們教學提出了一個難題,必須保證優生夠吃,差生能吃。不然,都會有意見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業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須全面完成的基礎上,優生可以自選一些操作實踐題,使之能夠有所為。通過一學期的實踐,我覺得這方法十分有效,來期還將大力推廣應用。

五、突出章節過關

本期的教學內容,分為八個單元。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完成之後,我都進行檢測,針對學生存在的知識點問題,及時解決。對確實困難的學生進行耐心細緻的個別教育,使之掌握,並能運用。由於抓好了章節過關,本期學生的學習成績普遍有了提高。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5

初次走上教師崗位,想當然地認為教書是件簡單輕鬆的事情,可是一個月過去了,我才知道上課時老師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課堂上的思想變化等等,都能體現出一個老師的水平。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老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在今後的工作中勤奮學習,努力提高自己,才能更上一層樓!下面是我在四年級語文教學時的一些感想。

作為一名初次涉足國小四年級語文教學的教師,看到一張張純真童稚的笑臉,聽到一聲聲清脆響亮的“老師好”,撫摸着一頁頁承載着無數知識的課本……我深感責任重大————這就是我的學生,這就是我的班級,這就是我將晝夜辛勤地去努力並培育其茁壯成長的孩子們!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國小語文教學中,“興趣教學”尤為重要。在新課教學和複習課教學中採取的興趣教學又略有不同,在新課,低年級的同學們普遍存在極大的閲讀興趣,但面臨的閲讀困難也很大。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正如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字、詞、句、段、篇的素材都需要長期積累,而四年級的學生主要在於為以後的學習打好基礎。

首先,生字關就是一大障礙關,學過的生字詞剛剛忘掉了,新的生字詞又出現了,這都是學生閲讀的障礙,所以要強化生字學習。

其次,在語句的理解上也存在困難,以低年級學生的語文知識沉澱來看,真是少之甚少的,因此經常遇到一些不易理解的語句。

第三,對於課文的大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這些需要深入探究的知識,同學們在經過表面閲讀以後是無法挖掘出其精髓的。

這些問題都需要在課堂上得到妥善解決,興趣教學在其中起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課堂的導入部分,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興趣,可以通過一首與文章密切相關的兒童歌曲或一個小遊戲來導入課文,緊接着在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變化,以一種適應青少年心理的方式來完成教學過程,切忌繁宂拖沓。

上好一門課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關鍵看你怎麼設計怎麼安排了,其中的學問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領略盡的,作為一名新教師,我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6

星期日下午,國中語文老師看了兩節語文觀摩課,就教學模式而言讓我感觸頗深。兩位老師的教學風格可以説截然不同,具體分析如下:

1、第一位老師以講為主,學生聽為輔的課堂教學模式,雖然思路清晰,卻枯燥乏味引不起興趣,課堂效果不好。

2、第二位老師是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師生互動模式,讓學生以主人翁意識設計學習內容並提出自己的理解,只要求老師把把握主線就行。

就我個人而主我比較傾向於第二種模式,不僅效果好,而且氣氛也很活躍,但我們的學生並不完全適合這種講課方式,原因有三:

(1)學生基礎差(2)資料有限,時間有限(3)學生的自覺性,自主性差,興趣不高,害怕動腦,已經養成任何問題都依賴老師的習慣。 鑑於這些情況,結合先進教學模式,對授課流程作如下調整:

(1)新課前讓學生提前完成生字詞的學習,初步使其自覺融入課堂。

(2)課堂上根據內容的難易度,發揮空間、時間等儘可能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的平台,使其提高認識的濃度及語言表達能力,達到求知的目的。 高申義

聽《岳陽樓讓》之後

曾記得有人略帶誇張的説過這樣一句話:“文言文等於一門英語”。這句話形象地道出了文言文的難教難字,傳統的教學方式僵死老化,不但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望而生畏。但昨天看到的這位語文老師的講課方法卻走出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我認為確實有好多地方只得借籤,歸納一下有以下幾點:

一、加強讀的訓練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的重要性,尤其是文言文更需要反覆地讀。盲目的機械的讀,效果並不佳,而這位老師就注重了教學中讀的方式的安排和讀的方法的指導如:譯讀、精讀、品讀,研讀等方式,並做出相應的要求,讓學生在不同層次的讀中逐步深入,逐步理解。在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老師還採取了單個讀,分組讀,男女生輪流讀的方法這樣,學生就在輕鬆舒緩的氛圍中學習,真可謂是快樂學習,輕鬆學習。

二、注重“譯”的訓練

這位教師指導學生翻譯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文言文的翻譯是教學中的難點和關健所在,因為只有翻譯了,方能幫助學生理解內容。我認為她確實注重了文言文翻譯的“增”、“刪”、“換”、“調”、“轉”五字法,注意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靈活運用,其次她還讓學生抓住重點字詞的翻譯,而且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也在教學中給予適時點拔。

三、注重“賞”的意境

過去的文言文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文章的翻譯,不注重賞析,知識面窄,而這位語文教師則不然,為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培養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打破了常規,讓學生多角度,深層次的賞析文章,讓學生從文章包含的深刻道理上去品味,去領悟,從而揭示文章的主旨。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7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多媒體技術給傳

統教育帶來巨大影響,它改變了千百年來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手段。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引入多媒體,可使學生手、眼、耳並用,使學生有新穎感、驚奇感、獨特感、直觀感,能喚起學生的“情緒”和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優化課堂結構,減輕教師煩瑣的勞動.下面我就談談自己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感受。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能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陶冶美的情操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只能在主體自己相應的積極自覺活動中才能形成。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由於利用了現代的聲、電創造出一種形象、直觀的現代氛圍,使語言教學從單調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來,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文字、語音、形象、色彩這一新奇的美,這種美感會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新課標中新列入的教學任務。

2.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得到了更好地體現。

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是我們不斷追求的一種教學狀態,但在傳統的班級授課中,教師不可能完全顧及幾十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即便人們探索出分層教學,差異教學等教學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進,難以做到適合每一個學生。然而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對學生個性化的較全面的關照,學生能從課件中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服

務,計算機網絡的便捷可以使學生得到適合的教師指導和同伴交流。

3.能開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生素質

新課標明確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眾所周知,在諸多能力素質中,創造思維能力是促成其他能力形成的核心機制。 而多媒體教學模式,由於能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多層地啟發學生、引導思維、拓寬思維境界、引發發散性思維,使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訓練,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出良好的學生素質,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學生上多媒體課會比較興奮,上課時可能只帶一本書,聽教師講,看老師做,這樣多媒體課對於他們來説成了純粹的娛樂,缺乏主動學習主動記錄的意識。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表明,記筆記不僅可以控制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於學生髮現新舊知識的聯繫。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屏顯的速度和時機,隨時提醒學生主動記錄摘要,培養他們思考和討論問題的習慣,如果屏顯過快,學生沒有思考、討論和記錄的時間,如果屏顯過早,當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和討論時,答案和分析已經顯示出來,學生已經沒有思考和討論的興趣,由於多媒體教學速度快、容量大,新學的知識難以在學生頭腦中持久保留。這時應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特點,增加課堂上即時反饋頻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內容加以鞏固和強化,取得成績立即給予肯定,存在問題及時得到糾正。

最後,必須説明的是,採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是時代的需要,發展的必然,象一片沃土,似一棵新芽,值得我們去辛勤耕耘、精心培育。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教學環境,我們要抓住目前我國大力普及信息技術的契機,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將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與現代教育思想緊密結合,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學模式。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8

讓我們一齊成長,讓我們一齊工作,讓我們一齊快樂......半年的頂崗實習生活,對語文教學初步有幾點理解,期望和各位同學共同探討。

一、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

我們要上好一節語文課,務必課前鑽研教材、查閲資料、瞭解教育對象。反思教中得失並寫好教學後記,工作日誌。教學後記是教師在教完一課時後的心得體會,從教學後記能夠觀出我們在教學時的優點是什麼值得改善的地方在哪裏教師在明確了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優缺點後,就會自然的反思自己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就應注重什麼摒棄什麼因為我們在反思中得到了成長,在反思中得到提高。所以,寫好教學後記是必要的,工作日誌。它對我們研究教學有很大的幫忙。

二、時刻關注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引導作用。所以我們教師的教學資料就應根據學生的具體狀況來決定,不能一味地憑主觀感受去設計教學資料,我們教師就應是為學生服務的,如果我們的教學脱離了學生的學習實際,那麼學生就會對咱們的教學資料失去興趣,從而大大打擊他們的學習用心性。學生沒有了學習用心性,何談學習成績的提高潛力的發展呢

三、加強師生交流,構建和諧平等的關係

思想交流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人與人之間的一切都源於交流,只有交流方可密切人際關係。實習中不難發現,在校園中個性是國中的學生,教師是學生的指路明燈;是學生最信任的人;是學生最為依靠的人。學生的思想發展方向大多取決於教師,如果教師能夠給予學生良好的引導和幫忙,學生的思想就可能會朝着良好的方向發展。我們教師只有時刻關注學生、懂得學生,不時與他們入行思想交流和心靈碰觸,做他們的良師益友,才可能實現師生關係的真正和諧與平等。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9

20xx年10月26日,我有幸參加了《十堰市教育學會國小語文專業委員會第四屆暨第十屆國小語文閲讀教學觀摩活動》。這次活動中的參賽教師都是非常優秀的一線教師,這些老師的精彩講課讓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學魅力所在。

我聆聽了低年級的十二位老師精彩的課堂教學,使我收穫很多。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各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僅讓我連聲讚歎。他們的課堂都圍繞着“高效”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特別是學生的學習效率。老師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嶄新的教法,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聲情並茂、自然大方的教態,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以及變化多端的多媒體課件,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啟迪。

張琴老師那嫻熟的課堂組織能力,高愛瓊老師和李梅老師那務實求真的精神,馬婷婷和黃瓊老師那富有兒童化的語言,張曉霞老師那與學生打成一片的親和力,張豔麗老師那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都是值得我好好去學習,認真去研究。

通過學習,我明確了“優質高效課堂“的理念,學到了方法,也切身體會到了“優質高效課堂”研究的必要性,我認識到課堂要實現高效,作為教師:

一是要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二是要注重問題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發現;三是

教師要認真編寫教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四是通過小組互助合作、生教生,充分發掘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通過這次學習我明確自己的目標,找準了自己的方向。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

首先,要對學生有普遍的關注。要經常用目光或微笑與學生交流,這是實現普遍關注的前提.要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從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種關注,感受到一種温暖,獲得一種支持;要用欣賞、誇獎的手段來體現你的關注;要用提問或允許回答問題來表達你的關注;要營造能夠給所有的學生以自信的氛圍,讓所有學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圍。

其次,重視學生的朗讀教學,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閲讀,利用閲讀擴展思維,從而加強學生的閲讀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預感能力和思維能力。當學生讀完課文時,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時間,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最後,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維和有深度的交流討論。培養學生成為知識的主人,引導學生大膽的質疑,對於問題求異創新,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和感悟。

總之,通過這次教學觀摩活動,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會放開手腳,大膽探索,不斷體會、不斷反思、不斷感悟,讓自己的課堂充滿“自主、互助、優質、高效”的旋律,努力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使自己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勝任自己的國小語文教學。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0

時光匆匆,轉眼間一個學期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有收穫也有不足。一年級的教學,有的人認為:那不就是一點拼音教學和簡單的數字教學嗎?有誰不會呢?但每學期分課時,學校裏許多老師都愁容滿面,如臨大敵。值得慶幸的是,我對一年級的教學沒有這種畏懼之感。我認為:萬事開頭。一年級教學就好比修建一幢高樓的基腳,沒有堅固的基腳,從何談高樓呢?正如:一個人的文筆再精秒,若沒有材料(基礎)也就英雄無用武之地。下面我就來説説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自己的收穫

首先教師要有一顆炙熱般的愛心學生,一年級學生小,懂事少,他們就像剛出土的幼苗,需要辛勤園丁的施肥和澆水,學校是他們的第二個温暖的家。老師是他們學知識的父母。要給學生一種親近感,使他們感到處處有關愛,有温暖,父母就在身邊,這樣才能讓學生安心學習。

其次教師要有萬般忍耐的耐心,對一年級學生來説,必須採取耐心教育,熱忱關心的教育方法。切莫體罰和變向體罰。他們什麼都不懂,對學習、生活等各方面都是陌生、新鮮的,沒有獨立能力。而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對學生終身有益。從學齡前兒童到一年級的新生,對於他們來説,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就需要班主任花大力氣對他們進行常規教育。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年級學生剛剛入學,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我要求學生必須做到:①課間要把下節課用的學習用具準備好,放在課桌的左上角,再出去玩。②上課不準隨便説話,有問題舉手,得到老師的允許再説。也不準隨意下座位③上課坐直,專心聽老師講課,積極回答問題。④獨立、認真、按時完成作業。每天做到複習和複習。⑤寫字姿勢要正確。

2、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求學生課下做有意義的活動,不追跑打鬧,不打架不罵人。會使用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見到師長主動問好。不往地上扔廢棄物,保持校園的整潔。拾到東西主動交給老師。要愛護公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不損害花草樹木。

教師就必須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無論是思想品質,文化修養,生活作風和言談舉止等各方面都要做好學生的表率。要做到耐心細緻正確引導,要不怕麻煩,做到一而再,再而三,讓學生弄懂為止。

再次,教師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帶好自己的班,要鼓足幹勁,力爭上游,要嚴格以師德精神鞭策自己。要做到無愧於人們給的美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在教好學生的同時,還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二、努力的方向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四、我對學校的幾點小建議

1、增強安全意識,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師生平安。安全質量是學校的第一質量,確保師生的身心安全是落實以人為本的最基本要求。為此,學校的一切工作都首先要考慮安全因素,學校的一切人員都要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2、加強溝通,增強信任,建立情感,提升團隊凝聚力。

總之,要教好一年級,並不是一件很簡單,很容易的事情。教師必須要有較好的業務水平,要有信心、耐心和愛心。我相信結合自己的辛勤勞動,以上幾點,只要認真做到了,功道必成,一定能帶出一個合格象樣的班級來。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1

語文課是思想性、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基礎工具課。它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又要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馬蒂有這樣一句話:虛榮的人注視着自己的名字,光榮的人注視着祖國的事業。經常有人在“虛榮”與“光榮”面前選擇了前者且沾沾自喜,這是無益於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的。要改變這種不良傾向,必須奠定堅實的愛國思想基礎,尤其是在國小階段,更加重要。

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呢?我僅就《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談談自己的看法,願與各位教師共同探討。

一、抓好語言文字,通過正反比較培養愛國之情

國小語文中的愛國主義典型人物形象、愛國主義思想感情和愛國主義具體事例,都是通過語言文字來表現的。因此,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必須抓好語言文字的教學。讓學生通過理解重點的字、詞、句、段來領會中心思想,從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例如,在教《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時,因為,小女孩是‘凍死”的,所以,課文中多處寫到了“冷”。我讓學生從文中找出帶有“冷’,字的詞語,然後,啟發學生用關鍵字“冷”字組詞造句,並説出賣火柴的小女孩所處的環境。學生從自然界的寒冷,認識到更寒冷的是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所以,賣火柴的小女孩才會被凍死。這樣促使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進一步認識到剝削制度的罪惡本質,並與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相比較,從而增強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二、利用電教手段,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採用錄音、錄像、投影、幻燈等電化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理解課文內容的情景,易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這樣既能加強語文思想教育的滲透性,又增加了課文的感染力。

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不少學生認為只不過是個故事而已,很難產生真情,領會其中道理。為了讓學生體情悟“道”,教學中出示投影片,給學生展現出如下情景: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裏叫賣火柴。大年夜,小女孩坐在牆角,面帶微笑-消死了。對面櫥窗裏的烤鵝、鮮花……接着,啟發學生回憶自己過大年夜的情景,並與之相比較。從而激起學生由“鳴不平”轉向極大的憤怒,至此,該課的思想教育目的水到渠成。

三、利用語文學科的內容開展活動,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學習了安徒生的這篇著名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後,我組織學生召開了主題中隊會,《我同賣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對學生進行兩種社會制度對比教育,使他們認識到生活在社會主義祖國是無比快樂和幸福的。同學們同情賣火柴的小女孩,知道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懂得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理,使其更加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愛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隊會上,同學們紛紛表示要好好學習,立志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這樣可以説,已經把這課的思想教育推到了頂峯。

因此,面對改革開放中成長的下一代,在已經跨上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語文教師更應該把愛國主義教育放在首位,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2

2月25日在縣教委組織下,我有幸到固隆國小觀摩學習,此行上午我聽了李沁陽老師的一節語文課《只撿兒童多處行》,並參與評課交流,課改研討。下午聽了張江霞老師《讓評價與課改齊飛》的講座,經過一天的學習給我很深的觸動,感受甚深,不虛此行,收穫很大。非常感謝縣教委給我們提供的此次學習機會。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本人的感受。

激情課堂,我心飛揚。我聽了一節語文課,這節課讓看到了我想看到的課堂,課堂上學生自主參與,積極合作探究,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課堂上僅僅扮演的是一個導演的作用。學案設計巧妙,學習目標簡潔明瞭,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中緊緊圍繞“學習目標”設計學習問題,針對性很強。自主學習問題比較容易,一般學生自己就能夠完成,這節課學生學習主動性強,人人蔘與,看不到一個遊離於課堂之外的學生,這種學習氛圍讓我們這些聽課的教師也無形中也被融入到課堂之中,隨着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漫步在知識的海洋。

精彩的講座,引發無盡的思考。張江霞老師由上學期期末考試試卷及成績進行了深度分析,把存在的問題一一列出,真真正正的説到了我們平時教學中的許多不足和誤區,究其根源,我個人認為,還

是對課標精神不瞭解,對階段性目標不明確。“教什麼”“怎麼教”“教到什麼程度”這是我們應該好好研究思考的。

總之,此次去聽觀摩課讓我收穫很多,讓我學習的地方也很多。我要結合自己的實際環境,實際的學生,學生現有的水平,借鑑別人的經驗,形成自己的方案,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的去做,讓課改真正融入課堂,讓課堂從此變得真、善、美。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3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語文教學,期末臨近,回想這學期以來的教學工作,感覺真累,但也伴隨着收穫的快樂。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成績和經驗;

(一)實施新的教法,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第一、在識字寫字教學中,講究方法,提高質量。識字和寫字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教學中我堅持多認少寫的原則。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兒童已有的識字經驗和熟識的語言因素,教給兒童識字方法,鼓勵兒童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去識字,做到四個有機結合:一是儘量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把字的音、形、義有機結合起來,力求識用結合;二是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優勢,給兒童創設生動活潑的畫面,並引導他們聯繫生活實際和已有生活經驗,多觀察,多想象,把識字和認識事物有機結合起來;三是學過的字力求在語言訓練時反覆運用,把識字和聽説讀寫有機地結合起來;四是在識字過程中一定重視寫字的指導,不僅要求兒童把字寫對,還要做到姿勢正確,把字寫好,把識字和寫字有機結合起;五是在識字過程中加強對已認識的字的複習、鞏固工作,防止回生,把新授與複習結合起來。

第二,在口語交際中,聯繫實際,創設情境,使兒童入情入境地進行口語交際,達到有話可説,有話願説。

第三、在教學策略上,整體關顧,靈活處理。人教社新教材以專題形式編排,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識字課,到課文,到語文園地,乃至語文園地中的閲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都是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的。因此,教學中一定要具有整體教學思路,做到前後貫通,整體優化。在每組教學中,什麼時候安排什麼內容、佈置兒童進行那些學習準備、運用什麼方法施教,必須心中有數。避免"單打獨鬥,各自為政,臨陣磨槍"的現象出現。

第四、在教學思想上,要轉變方式,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新課標倡導學習方式的轉變,提倡兒童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而新教材又十分重視兒童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通過多種方式體現了讓兒童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在遊戲中學習的意圖,使兒童在學習中不斷有所發現,不斷獲得成功的愉悦。如在每個語文園地裏設了"我的發現",不斷引導兒童發現新的識字方法,發現字、詞、句中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並用"我會認"的圖標來標示。為了鼓勵兒童自我學習,自我發現,自我展示,又設有"展示平台",鼓勵學生展示自我學習的成果。因此,我充分利用好教材本身創設的這一教學有效資源,放手讓兒童自主識字,自主閲讀,自主交際。讓兒童在自主學習活動中自得自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從小激發兒童學習的成就感。

(二)注意德育滲透,體現語文的情感性

"新課標"指出:"培養兒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不應該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務,而應該因勢利導,貫穿於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通過薰陶感染,收到潛移默化的功效。"我在教學中積極貫徹了這一思想。我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藴藏的德育因素,適時、適度地進行德育滲透,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強化人文素質教育,做到"披文入情,以情悟文,情文結合"。

(三)培養語文素養,體現語文的學科性

新教材特別重視對兒童語文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優勢,注重兒童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對兒童進行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兒童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要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開發語文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當時、當地的學習資源和教育資源,開展一些具有實效的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活動和語文實踐活動,拓寬兒童的語文學習空間,增加兒童語文實踐的機會;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實施了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注重兒童語文創造潛能的開發,促進兒童可持續性發展

(四)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實踐活動與教材內容有一定聯繫,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還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課後,學習夥伴建議大家收集黃山奇石的圖片,“語文園地一”的展示台就可以補加展示這一內容。教師要根據當時、當地和學生的實際,活用教材,’隨時利用身邊的語文教育資源,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與形式,拓寬語文教學的渠道。總之,教師備課時胸中要有全局,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做到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於教材。使教學充滿活力。

(五)重視學生良好課外閲讀習慣的培養,大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一部分學生能寫出非常優秀的作文。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1、同學們的作業,個別書寫質量太差,作業本保護的不夠好,個別同學對字的筆順、筆畫掌握的不好,錯別字比較多,還沒有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2、在教學過程中,對新教材理解、運用不夠深刻。對教材內容把握不夠,教學方法不夠靈活,沒能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教學中,有時候沒有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

4、個別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

5、學生學習情況兩極分化嚴重,有少數學生還沒有掌握寫作文的方法,學生的整體寫作水平較差。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和設想

1、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打算通過與學生談話等方式,使學生認清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讓所有的學生都覺得學習語文很有意義,語文課很有趣。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教具,充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要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要與教材內容有一定聯繫,可以將遊戲、唱歌、猜謎語、表演等引進課堂,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門,走進自然、社會,走進沸騰的生活,使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3、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課文的重點、難點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多組織一些班級活動,如:朗讀比賽、説話比賽、講故事比賽等等,使那些思想落後,集體榮譽感差的同學受到啟發教育,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

4、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與提高,不斷更新思想觀念,以適應新形式下教學發展的需要。

5、重視優生的培養和差生的轉化工作。

6、在指導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素養的同時,要加強德育工作,重視學生思想品德行為習慣的培養。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4

多年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對於所教學科多年來一直都很樂道,語文教學陶冶了我的情操,激發了我的性情,我們肩負着歷史的重託和社會的期望。“師者,傳道授惑解惑也”,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師,在十幾年的教學經歷中,深感學生是主體我要愛每一個學生,我不斷探索也積累了一點經驗和心得。

一、把心貼近每一個學生

常言説,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十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邊齊,學生的差異性必然存在。“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的熱情,作為教育者將孩子引領走向何方是我們必須要掌控好的。

1、給優生以壯志

有一些學習很好的學生,他們羞於表達自己的內性情感,個性保護不張揚,作為教者給他們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增強鬥志,要為自己的未來進行很好的人生規劃,對於他們的情緒上的變化,我們要隨時隨地進行觀察,發現問題及時地給予糾正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曾經教過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他經常對自己的學習不是特別的重視,我經常找他談心,做思想工作,結果他在會考能考出114,112的高分。

2、給中等生以上進心

學習中等的學生,他們很滿足自己的所處位置,比上不足比下有

餘,多學還覺得累,少學還怕落下的太遠,針對這種心理,我給中等生以上進心,鼓勵他們糾正錯誤的想法,力爭向上努力,爭取最好的成績,來報答老師報答父母。

3、給差生以信心

差生只是一個名詞,只有學習上的弱項,沒有知識上的欠缺,我尊重這類學生,努力讓他們擁有信心,“我並不比別人差”,“我還有優於別人的長處”。我們班有一個叫邵帥的學生,他學習上什麼都不懂,但他電腦玩得好,懂的也多,我鼓勵他多學習這方面知識,讓他知道他並不比別人差,他還製作了一個小軟件,得到老師和同學欣賞讚許,我因此也積極地表揚他,從那以後我發現他的學習勁頭足了,學習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用愛澆灌每個學生

1、對敷衍不能溺愛

人常説嚴師出高徒,這些年我對學生要求很嚴,越是好學生,越不能讓他養成趾高氣揚的毛病,讓他們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謙虛心態,並能同學之間好好相處,相互幫助,學習重要個要求,儘量改掉壞習慣,從而使學習更進一步。

2、對中等生的愛要有度

我所帶的班級中,有一個學生叫張海燕,她文科成績好理科弱,她對自己的學習也漸漸失去信心,我多次找她談,並交給她學習法,一段時間下來,她的成績也穩中提升了。

3、對差生張弛有愛

發現差生身上的優點要及時表揚,缺點的顯露也是必然的,我對他們的教育也本着一個長期性的目標,在不斷的反覆把他們帶入正確的軌道,讓他們充滿信心,爭取學習上的一大進步,差生也是可愛的學生。

三、對學生要“授之以恆”

對於學生教給他們方法是很重要的,不是讓他們得到魚,而是得到獲得魚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有能力去分析解決問題。

1、不讓一個學生落後

我在備課時,考慮到每個學生,課堂提問難易適度,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掌握速度。

2、課堂提問針對每一層學生

提問時有難度的題讓好學生答,容易的題讓差生回答,即使他們答不上,我也要給以適當的鼓勵,給他們學習上的信心。

3、課後輔導很必要

優秀生讓他們提升難度,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給以適當的指點,差生我讓學生組成互助小組,一幫一,一帶一,大家共同進步,有難題我和大家一起去解決。

四、時刻注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

1、常規訓練多年不斷

每天課前五分鐘的演講,摘抄經典語段,這項任務長期不懈,讓學生對生的演講進行評論既鍛鍊了他們的口語,也讓他們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

2、不同學段重點不同

七年級新生對國中語文學習存在很大的盲點,我注重課前五分鐘的演講和優美詞句的積累,可用於表達,同時也練筆了。每個學生半個月一次,每個學生都能做好準備,這樣下來沒人半個月就能論兩次進行評析,同時培養他們的語感和端莊的儀表,對他們個人素養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好處,時間長了學生們也就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所寫的東西內容也就豐富了,答題也敢於開口了,有話可説了。他們的視野和思維也不再閉塞,書寫的筆跡也上來了,有的同學還把自己的心得也拿來了與同學交流,同學也進步了很多,使他們真正感到這是一個集體,彼此間也多了一份關心,學習興趣也上來了。

八年級學生需要培養他們對課文的整體感知能力,我用小組競答來回答我的問題,這樣他們有了集體榮辱觀,同學們能解答好我的我不介入,不能解答的我給予指導,並把閲讀方法適當融入,讓他們學以致用,這樣既鍛鍊了他們的能力,也便於他們自己的學習。

九年級學生要注重整合能力的指導,拋給他們一篇文章,他們知道如何解析了,而且講得頭頭是道,提出的問題也好了很多,這樣學生把閲讀當做了一種享受,而不是一種負擔,自己的思維深度也拓寬了。

五、紮實推進,及時總結

每次考試後及時總結自己的優缺點,下次不要再犯,這樣他們的每次小考和大考之後,都對自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並給自己定一個發展方向,對自己也越來越負責了,也明白了自己的身上應該承擔的責任。

我得到了學生的愛戴,雖不是名師,但得到了社會的信任,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堅持對學生的愛和一顆負責的心,這樣才能得到同學們的信任,才能真正得到同學們的貼近,才能無愧於老師這個美麗的光環,才能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從高的稱號。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5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每個學期初,我都在認真總結上學期得失的基礎上,根據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和要求,以及學生的知識狀況,制定教學計劃,並在實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證教學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把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了,需要教師把握好減輕課業負擔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關係。我體會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向四十分鐘要效率,我在課堂教學中,建立起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的教學模式,激活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培養學生主動思考、質疑、求索以及善於捕捉新信息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的培養定為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為此,我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了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成了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的模範聽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鍛鍊和表現,教室中沒有了陰暗冰冷的“死角”。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採用了生動、活潑、紮實、系統、有序、有恆訓練等方法,讓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使學生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語文實踐能力。

一、 激發興趣——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徵的話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

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羣,愛交朋友。根據這一特點,教學時,可以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或“小客人”,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識字的過程也隨之變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的興趣也隨之調動。低年級學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順應兒童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巧妙創設各種有趣的情境,能使學生饒有興趣地主動投入到漢字的學習中去。

一、 變換形式——“玩”中學

心理學研究表明:國小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短,無意注意佔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整個活動中保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措施。遊戲是孩子樂意為之的活動。在課堂中,教師要找準遊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開展遊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玩中思考,玩中創新。如在教學新課程“二年級冊識字7”時,教師可穿插以下活動輔導教學:出示課文左上方插圖,讓學生“看一看”、“説一説”;在理解“兒歌,”的含義。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注意特徵,在教學中,要經常變換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鞏固識字練習。複習生字筆順時,可以用“對口令”的遊戲。如“鬥”字的筆順,口令如下:“鬥”字怎麼寫?“鬥”字這樣寫:點點橫豎。這就是“對口令”。複習組詞可以用“找朋友”、“詞語開花”、“摘蘋果”等遊戲。

我覺得,語文教學是一個紛繁複雜的工作,在今後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還要不斷努力,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業務水平,更好的為語文教學服務。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6

新課程改革是為了滿足當前教育形式發展的需要,也是結合着國小生不同年齡段的特點而進行的。又一輪新課標的學習,讓我對自己的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在教學方法上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育教學要使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素養,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就要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式的設計上有利於學習方式的形成。

針對國小二年級語文課標的學習我有以下體會:

一、在識字、寫字上,要利用多種方法,不能一味的用單一的方法去教學。在我們的課本中每一課都有我們要會認的、會寫的生字。如果在一節課的教學中只用單一的方法,或者這節課只講生字,學生會感到十分的厭倦。這就要結合着我們的課標來説了,在課文中識字,在一句話中識字,或者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來説這個字他在哪兒見過,在哪學過,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也可以把學生的學習生字的興趣調動起來,使其融入到良好的課堂學習中。

二、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生的學習要體現自主、探究、合作,要靈活的處理學習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課程內容,以求學生能盡興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完成自主的探究,真正體現自主性,使學生始終保持一種自我探究的學習勁頭,但教師自己也必須對自己的教學方法加以探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在教學中,我時時保持以讀代講,多讀多想,自主感悟,常常鼓勵學生各抒已見,使學生們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並且時不時採用一些別開生面的方式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收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上課時,經常讓學生自主想問題,自己解答,並且讓他們分組討論交流,做到人人蔘與,人人思考。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多讀、多思考。

三、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國小階段的閲讀是非常重要的,在二年級這個階段,孩子們雖然沒有接觸到作文的寫作,但是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我們已經進行了簡單的寫話訓練,有的孩子老師給只要稍微一點撥,就知道應該怎麼寫,怎麼説,可有的孩子,就聽老師説的去寫,顯然寫出來的語句,遠遠沒有那些讀書多的孩子寫的好,所以語文的閲讀從低年級抓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知識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閲讀,想寫出好的話,就教給學生正確的閲讀方法。語文教學一方面要重視培養學生閲讀的樂趣;二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兒童是否能培養起閲讀的興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校的教學活動。低年級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培養學生喜歡上語文課,感受到閲讀的樂趣。教學儘可能增加趣味性,在活動中、在遊戲中引導學生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品嚐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才能增加興趣。

四、語文的教學還必須重視知識的積累運用,只有學生對知識有一定的積累,才能運用。

在本冊教材中,有許多積累的知識,比如:各種詞語。如AAB式,ABB式,AABB式,ABAB式,ABAC式等,學生已經接觸了已經學了,就讓他們學會積累,在積累中增加自己的知識。

五、讓班班通,輔助自己的教學,使自己的課堂氣氛活躍。有些課文學習起來,學生感到非常的枯燥,這是我們可以結合者學習的需要藉助班班通進行教學,讓學生欣賞一些有趣的圖片,或者是他們沒有接觸到過的知識吸引他們的興趣。比如:如《最大的“書”》這是一篇科普説明文,枯燥無味,怎樣引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研究,探索的慾望呢?這是本課的難點,為了突破難點,借用課件把複雜的地殼運動淺顯化了,讓他們知道這一過程是漫長的、神奇的,孩子們也能通過讀表現出。

以上是我學習本冊語文課標的一些體會,也許還有很多自己沒有注重到的,但給我最深刻的地方是:語文的學習要反覆的寫、閲讀、積累和聽的練習,另外在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上,要給學生獨立的空間,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知識。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7

20__年秋我有幸執教了我校第一輪新教材改革的實驗班,如今整整三年的教學旅程,在這三年的從教中,可以説是悲喜交加,但更多的是收穫。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確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

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

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把課標要求真正得到落實,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的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出現了一幕幕喜人的鏡頭,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

“喜人的日子裏意伴隨着憂慮”,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提高了許多,但是面對如今生活的現狀,又出現了太多太多的困惑。

1、隨着教材難度的不斷加深,班上學生兩級分化的現象嚴重。一年級時對識字教學的學習,班級學生還可以每天跟着一同學習,在學校有老師的不斷複習鞏固,回到家中,有家長的輔導,學生的成績理想;但到三年級時,閲讀教學成了語文學習的重點,成績較好的學生能掌握其閲讀方法,自主學習,並且從中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但對於基礎差的孩子來説,這就是一個“攔路虎”,不願多讀,多想,一次做不到,心灰意冷了,每次回家也是同樣的問題,家長的素質不高,無法輔導,就這樣導致這些孩子無興趣學習,長此以往,學習便下沉,從而出現班級的兩級分化現象。

2、輔助手段欠缺,學生學習出現較大的困難。北師版的語文教材,適合在條件好的城市運用,對於我們貧困的山區來説,這無疑是一個很難運用的過程,學生知識不廣,接觸的範圍不大,對於大山裏的東西還比較熟悉,一提到山外的世界,他們就感到極其陌生,有時,老師所説的,孩子們還認為老師是在“吹牛”,他們不知道在美麗的海灘上還有新奇的貝殼,在浩瀚的沙漠中還有仙人掌的存在……如今,電教的條件較好,能充分地運用遠程教育資源輔助我的教學,但是在孩子們的心中,這是間接的事物,沒有親身的經歷,他們總是有一些“不相信”,同時,現在教材中,要求學生課外查的資料太多太多,學生回家沒有較多的課外資料,上網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説就象是天方夜譚,這一切又得要老師想辦法解決,“鼓勵學生自主查閲資料,自主學習,”這一理念怎能得以實現?

3、教學內容較多,教學時數較少,完成任務太難。每一冊教材足足十二個單元,每一個單元包括三篇主體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其中“語文天地”又包括五大方面的內容“日積月累”“暢所欲言”“筆下生花”“開卷在益”“金鑰匙”,可以這樣説,一個語文天地的內容比上三篇主體課文要的時間還要多,學生的“聽、説、讀、寫、練”都在這裏呈現。就拿如今來説吧,其他的教材差不多接近尾聲了,而我們北師大版的語文還在不停地“追課”。

4、學校的條件有限,學生的活動得不到落實。在新教材中安排着許多活動,如“到附近的工廠去參觀瞭解環境”,“到爸爸或是親人上班的地方看看上班時間表,瞭解他們的工作的情況”諸如此類還有許多許多。學生不親自去活動,就沒有把活動得到落實,讓學生此時練習説話,就無從説起。

5、考試類型多樣,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成績不理想。在課堂中,我們努力傳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把書本中“死”的知識化作“活”的運用,書本上的掌握了,但每次檢測題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也許是學生的能力有限,傳統高分的影響,導致學生成績不好,受到家長的責備和不理解,因而老師也覺得壓力過大,有時感到無從施教。

面對教育改革的浪潮,新課改畢竟是一個新的話題,它總有一個運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總避免不了這樣或那樣的不適應,我想,即使困難重重,我總會勇敢地去面對,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故事、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新課改的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8

做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特別是鄉村語文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語文教師每期都有一個熱門話題,如“今日我們怎樣讀經典”、“當名家名篇進入教材”、“用聲音復活經典”等,對每個話題都有深入地研究,給我許多思想上的啟迪,教育教學上的引導和幫助。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語文教師》為我解決了問題。“問訊處”這個欄目對國小語文教學中常見的疑難問題,如偏旁筆畫、語音文字、詞語句子、語法修辭、標點符教材教法、常識資料等方面為讀者做解答,為我的教學提供方便。如20xx.12期的“問訊處”欄目中,有一位老師問了這樣一個問題“作文批改中常用哪些修改符號?”這個問題我也一直模糊不清,幾次問訊其他老師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當我看到令怡老師的解答後,一下子感覺很明瞭了,心中非常感激令怡老師,非常感激《國小語文教師》。

《國小語文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從閲讀精品課堂、備課室、案例與反思這些板塊,可以為我們打造高效課堂提供有益的幫助。今年寒假期間,我認真閲讀了20xx.01期刊。其中“備課室”中的“寒假備課專輯”深受我的喜愛。《燕子》是一篇經典課文,我去年時教過這篇課文,甚至能流利的背下來,可在課堂上的教學卻並不盡人意,沒能讓學生和我一道進入課文的意境,感受到燕子的活潑機靈、可愛,春天的美好。我讀了賀秀麗老師的《一支春天的讚歌》時,對自己以往的教學進行了反思。我雖然對《燕子》這一課非常熟悉,但是對文本的解讀卻不夠,造成了教學方法上運用不當。沒有充分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沒有從孩子的生活入手,增強課的趣味性,作業設計也不夠開放性。我想再次教學這一課時,我的課堂肯定會煥發出以前沒有的光彩。

同時《國小語文教師》推出了“園丁故事”、“封面人物”等,這不僅有吸引人的故事,閃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藝術,還讓我們認識和了解到像於永正、李吉林、徐根容、竇桂梅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感染和滋潤着無數語文教師的茁壯成長,也為許許多多的青年語文教師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橋樑,是培育教師成長的搖籃。在我的心目中,《國小語文教師》就是我的摯友。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我都通過《國小語文教師》汲取。

《國小語文教師》十分樸素平實、務實,樸實、平實是其魅力的源泉。樸素、精緻、人文是其獨具的特點。園丁故事動人,她的百家講壇特吸引人,教學點評忠懇,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語文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語文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語文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一直堅信多讀一些好書,一定會有許多收穫,在這人生的黃金時間,我想我會靜下心來讀《國小語文教師》這本教育雜誌,從中汲取更多的營養。以《國小語文教師》為導航,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尋到教學的“亮點”,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9

我們愛把時間比作流水,因為它一去不復返,而在九年級的日子裏,才真正感知時間的飛快。上班、下班,再上下班,時間在不經意間悄悄流逝。望着倒記牌上的數字逐漸減少,心中的不踏實感越來越重。

每天自己都在不斷的講解,學生都在不斷的練習、總結和反饋。可是總感覺內心中存在着極大的不踏實感,不知道是不相信自己還是不敢估計學生的能力。

隨意得在本學月中給學生來個突擊,對他們進行一次測試。這套題自己已經做過也分析過,難易度也不高,因此,自己心裏琢磨像這樣的題型和難易度,學生應該都要達到一個高水平。

可是,事與願違。結果令自己大吃一驚。這樣的題目,居然很多同學都在及格邊緣徘徊。這樣的結果真令人手足無措。可時間不等人,如何針對這種現象,提高學生們的成績呢?個人認為提高學生應試能力是關鍵。

語文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然而時間不等人,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考,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但靠單純的題海戰術又會陷入惡性循環。因此,應針對會考具體情況,設計多種訓練方案,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1、每星期的課外閲讀訓練。讓學生觀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賞美文中提高解題技巧。教師的講解是應有針對性,並總結歷年會考課外閲讀的考點規律,使學生心中有數。

2、讓學生儘早接觸會考題型。如果再等到總複習讓學生訓練綜合試卷和模擬考題已為時過晚。因此,從九年級年的上學期就開始發放往年各省市的會考試卷讓學生訓練。以免學生怯場,便於學生的應試。

3、注重自主性和開放性。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探究語文資源開展實踐活動。如學生做完XX年各省市會考試卷後,要求他們自己分析和總結,寫一篇XX年會考語文命題預測,各抒己見。然後教師綜合權威預,給同學

4、課文複習考點化。課文複習有邏輯性的分為各個考點,指導學生系統的掌握課內知識。

綜上所述,九年級語文教學和複習,應着眼以下幾點:

1、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2、注重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應明確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才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即使在最為緊張的總複習階段,也不能因為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而忽視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

3、有針對性的短期效益訓練,可以彌補語文學習和複習上的隨意性和盲目性。

4、反饋應該及時迅速。

5、以閲讀和寫作為中心組織教學,以關注思考人生為學習的外延。防止一味陷入呆板僵硬的考試教學。

雖然九年級語文有其自身的複雜性和特殊性。但萬變不離其宗,一定要讓學生明確,試題和考卷並不是語文學習的全部。關注社會、人生,用自己的心靈和敏感的筆觸時刻接受來自生活、來自大自然的美好信息,時刻與世界上所有的美好事物交流溝通,時刻聆聽來自人類歷史最深遠最悠揚的文化語言,並讓自己和它們融為一體,才是真正的語文,才是終身的語文。也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語文作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0

一堂好課就像一個情節曲折動人的故事,讓人有鋒迴路轉的感覺,讓人有豁然開朗的心境,讓人有雨後晴天的清爽。而在一堂好課是需要一個好的教學設計支撐的,正如李老師所講教學設計之於課堂就如同建築設計之於建築,所以教學設計對於我們以後的教學非常為之重要。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它是一門運用系統方法科學解決教學問題的學問,它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它對我們的教學意義重大,為了更好掌握它,下面來了解它的重要性:

1、有利於教學工作的科學化

傳統教學中也有教學設計活動,主要是指教師的備課。這種教學設計活動的侷限是,教學上許多決策都是憑教師個人的經驗和意向做出的。例如: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教師往往根據本人認為某內容是否重要,對有關內容是否熟悉和現成的教學大綱等決定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克服了這種侷限,它是從教學規律出發,將教學活動建立在系統方法的科學基礎之上,應用系統的觀點和分析的方法,客觀地分析了教學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從教學工作的問題和需要入手來確定目標、建立解決問題的步驟,選擇相應的策略和方法等。因此,學習和運用教學設計的原理與技術,是促使教學工作科學化的有效途徑。

2、有利於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結合

長期以來,教學研究偏重於理論上的描述和完善,脱離教學實際,使教學理論成為紙上談兵,對改進教學工作幫助不大。在這種情況下教學設計為溝通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起到了橋樑作用。一方面,通過教學設計,可以把已有的教學理論和研究成果運用於實際教學中,指導教學工作的進行;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教師的教學經驗昇華為教學科學,充實和完善教學理論,這樣就把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緊密地結合起來。

3、有利於對教師的專業成長

近年來我國正進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新教材和新教法對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出了較高要求。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提出由過去“教師對教材的忠實取向”向“教師與教材的互適”轉變,即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只關注教法,不關心為什麼教、教什麼的問題,教師對教材的運用只有全部地接受、執行,不存在教師對教材的取捨增添的權力。因此,僅僅是教材就極大地束縛着教師的主動性、創造性。而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予了教師一定的教材運用靈活性,強調教材只是材料或範例、只是師生展開活動的中介與話題,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刪減、增補教材,從而達到教師與教材的互相適應。這種教師與教材的關係轉變自然涉及到教師專業知識的延伸問題,即教師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侷限於教材的知識視野、滿足於教學參考材料的知識範圍來完成教學,相應地必須根據教育對象的文化背景和認知水平、教育環境的許可與限制等因素,恰當地選用教材、靈活地增刪教材。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拓展知識視野。因此,在此要求下教師會不斷充實自我,知識更豐富,教師專業得到成長。

4、有利於提高教師處理各種教學信息的能力

教學設計就是教師根據正確的教學思想和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和要求,針對具體的教學對象和教材,對教學的整個程序及其具體環節、總體結構及其有關層面所作出的預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劃。它是教師教育思想、思維流程和教學藝術的體現。教學設計有着科學性,一是要求正確運用教育思想和教育原理,既切合教育教學的內在聯繫及其規律性,又反映教學知識的內在聯繫及其規律性,兩者相輔相成;二是要求這種思維流程順暢、清晰,富於條理性和嚴密性。這種思想準確性和思維邏輯性的有機結合,便是教學設計科學性的基本內涵。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多種要素構成的。教師在備課過程中,用系統的方法對這些要素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計劃,這就要求教師有很高的處理各種教學信息的能力,在此要求下,教師不斷努力提高自身處理各種教學信息的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k0986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