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工匠精神感悟2000字心得體會範文

工匠精神感悟2000字心得體會範文

“工匠精神”——集精益求精和嚴謹專注為一體的精神理念,我們要正確理解工匠精神的核心意義,並傳承發揚這種精神。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工匠精神》心得感悟,歡迎查閲!

工匠精神感悟2000字心得體會範文
工匠精神感悟20xx字篇1

截止20xx年,壽命超過220xx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祕訣是什麼呢?我們研究了他們都在傳承着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複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着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着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從瑞士製表匠的例子上一窺究竟。瑞士製表商對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塊手錶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他們用心製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在工匠們的眼裏,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製造的一絲不苟、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着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錶得以譽滿天下、暢銷世界、成為經典。

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專利,日本式管理有一個絕招:用精益求精的態度,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這種精神其實就是“工匠精神”。

所謂“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着、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在眾多的日本企業中,“工匠精神”在企業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並由此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

在獲得奧斯卡日本影片《入殮師》裏。一個大提琴師下崗失業到葬儀館當一名葬儀師,通過他出神入化的化粧技藝,一具具遺體被打扮裝飾得就像活着睡着了一樣。他也因此受到了人們的好評。這名葬儀師的成功感言是: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捨的情結,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

“工匠”是技藝精湛的人,在歐洲,德國的學徒傳統培養了最優秀的工匠、瑞士的頂級名錶都是工匠一個零件一個零件打磨而成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精神,並且專業、專注。

在這個“商人精神”橫行的年代。個人和企業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比如一些以山寨產品為主的企業,在外部環境好的時候,企業可以生存,一但外部環境變的惡劣,企業很容易馬上倒閉。

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而脱離了這種困境的途徑是培養企業的“工匠精神”。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裏昇華的過程。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出新品—圈錢”。而打造“工匠精神”的企業卻在從另一方面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看着自己的產品在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

工匠用的工作獲得金錢,但工匠不為錢工作。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

工匠精神並不是舶來品,《莊子》中就有記載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

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腳所踩的地方,膝蓋所頂的地方,嘩嘩作響,進刀時豁豁地,沒有不和音律的。

梁惠王問:“你解牛的技術怎麼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啊?”

廚師回答説,他憑精神和牛的接觸,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體本來的構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十九年了,他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鋒利。

廚師還説:每當碰到筋骨交錯很難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視力集中到一點,動作緩慢下來,動起刀來非常輕,霍啦一聲,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

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達到登峯造極、出神入化的境界。看看瑞士名錶,將一項技術發揮到極致,頂級品質造就了頂級品牌。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於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後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工匠精神感悟20xx字篇2

付守永先生在序中就寫到“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一種信仰,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如果做到,需要一種什麼精神支持呢?”,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它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執着,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精神力量。正如小野二郎説的,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祕訣,也是讓人家敬重的關鍵”,而這就是工匠精神最純真的呈現。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曾經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過深層次的思考,我們為什麼工作?用什麼態度去工作?到底值不值得用心付出自己的努力?在迷茫的時候又會想:反正幹多幹少都是發那麼多工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是更舒適愜意嗎?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樣平衡?等等……此書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這些問題,並告訴我們,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機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它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獲得,擁有工匠精神無論對自己還是和對企業,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如今經濟飛速發展,在城市生活節奏較快,沒時間處理感情,只好非誠勿擾;沒時間旅遊,只好走馬觀花;沒時間學習,只好報速成班,過着“快餐式生活”,當生活只求速度不求內涵時候,原本美好的東西都變味了,反映在工作態度上,就是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機心。想想,生存不易,我們只能慢慢來,一步步腳踏實地,用雙手和智慧去創造財富。那麼如何在工作中實踐這種精神呢?

樹立“不為金錢論”的工作觀

很多人都想得很簡單:工作就是為了養家活口,圖生存。當然這是基礎的,但如果一味變成為“為了賺錢而工作”就無法體會工作的樂趣和成功喜悦,無法獲得更多的提升,成為一個“上班奴”。俗話説的好: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讓賺錢的目標與自己的長遠目標結合起來,有夢想才會有動力,也不至於虛度光陰。在工作過程中還要解決好“心”的問題。高爾基曾説,“工作是快樂時,人生便是幸福;工作是義務時,人生便是苦役”。在工作中我們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情,有時候我們會受到挫折,讓我們體會“進退”的深意,有時候有貴人相助,助我們錦上添花,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要從容去面對。

樹立“先做人後做事”的理念觀

工匠之道就是把理想變成價值的思維法則,成敗在一念之間,從改變念頭開始。五大正念中首要為先做人,後做事,用小約翰拼圖的故事,一語雙關:“人對了,世界就對了”。歲月悠悠,人要實實在在地做成幾件事情並不容易,堂堂正正做好一個人更不容易,做事先做人,做人先立德,要善於把“會做人”和“能做事”有機的統一起來。

而要想改變我們的人生,最重要的要改變書中寫到的三種思維方式:交差思維、差不多思維和走捷徑思維。大家都知道,中國人是有名的“差不多”先生,從歷史上看,我們的中庸文化、糊塗文化,導致人們以“差不多”為標準,以“難得糊塗”為明智。從現實看,“差不多”先生背後,是缺乏一種對他人、對客户、對工作的一種基本的責任心。從專業上看,“差不多”先生的出現,也跟他的知識結構、專業技能、眼見經歷有關,很多事情,做的貌似差不多,是因為他不知道還有更好更高的標準,也就是跟他的能力有關。同樣交差和走捷徑思維,阻礙了自己進步的機會,對職業成長是很不好的。

樹立“專注做好一件事情”的完美觀

時下,社會上一些人對工匠嗤之以鼻,認為工匠是傻子。他們覺得把工作做完就行了,精益求精做什麼?幹嘛非要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幹嘛非要把密封精度控制在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也有一些人雖然敬佩工匠,但理念信念淡化,不願付出勞動;但更有一部分人,憑着內心的信仰與追求,身體力行學習大國工匠,為社會作出更多貢獻、創造更大價值。就像央視新聞推出的《大國工匠》系列,講述不同崗位勞動者用靈巧雙手匠心築夢的故事,這羣不平凡勞動者的成功之路,不是進名牌大學、拿耀眼文憑,而是默默堅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崗位上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這是一種值得社會尊重的職業精神,也是當今社會最稀缺的品質。

作為這個創新時代的年輕員工,雖然人的能力有大小,機遇各不相同,但只要人人願意在某一個領域日日潛心鑽研,都能成為受人敬重和熱愛的大國工匠,都能為自己的人生添色加彩。因此,要把工作當做一種修行,一種信仰,就像京瓷創始人滔盛和夫先生的“六項精進”一樣,在工作中堅持不懈的努力。把工作當成事業,拋棄雜念,棄焦去躁;把工作當做是磨練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橋樑;把每一天都當作人生的最後一天來度過,對待任何事情都認認真真,精益求精,不留遺憾。

工匠精神感悟20xx字篇3

“製造精神”“工匠精神”這些鮮活的字眼,頻繁出現在我們的報紙和微信上。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種精神又有何種強大的力量?帶着這一串串的疑問我如飢似渴的翻開了《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一書。

作者付守永先生所闡述的“工匠精神”,它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把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本書從工匠之魂,工匠之道,工匠之術等方面,告訴我們“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着、對所做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告訴我們“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讀到這,我陷入了一陣沉思。

臘月28,回到老家,路過大伯堂屋前,我熱情的喊着大伯,走進他的屋子,大伯在做木凳子,我不懈的説“大伯,您直接去市場上買幾個塑料的小凳子,不就得了,幹嘛還費這事,都過年了”。他笑了笑“孩子,我幹了半輩子的木匠了,家裏的桌椅板凳都是自己做的,都用半輩子了,多耐用,多結實”説完只見他拿着魯班刨一遍又一遍刨着初成型的板凳面,凳腳;拿着剛尺和碳筆在凳面上比劃着凳腳的開眼位置。

“孩子,就説這魯班刨,左右用力要均勻,速度要快,還要一推到頭,否則刨出來的面就不平。”在我看來,真的沒有必要費這麼大工夫去做幾個凳子。而對於做了半輩子木匠的伯伯來説,從他臉上流露出來的是他對手裏木工活的熱愛,還有對自己產品質量的胸有成竹的滿足。他笑起來眼角隆起的皺紋告訴我,他內心是踏實的,是執着的,他是在用心打造手中的工藝品—“木凳”。

這一情景就像一束陽光,它照進了我的內心。記得,20xx年3——4月在底盤廠工作時,面臨着人員的大量變動,複雜的底盤和輕卡的混線生產,導致我班組裏的骨幹們連續近1個月加班至11點過後。那時感覺,每天都有幹不完的活,那段時間每天回家都是筋疲力盡,但是思想上一直很執着的相信:明天會更好,明天要好好幹。 20xx年3月,我應聘進入了營銷公司,剛開始不適應這種寬鬆和自主,感覺再也沒領導為了拉動生產節拍而逼你開線催你生產,雖時常加班再也不用熬到晚上11點了… …這一切,就像來到了天堂。

慢慢的,被關在內心深處的的魔鬼“另一個自己”出現了。在空閒的時候我會去想“自己的工資和職位也沒什麼大展進,年復一年的這樣幹着,究竟為什麼啊?同學介紹的某某公司那崗位,月薪多吸引人?”在工作中,會去想“怎樣選擇捷徑去更快的成長啊?怎樣做事會又快又省,儘快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啊?這事做了,領導會滿意嗎?”整個人總是無意中想到了九霄雲外,又無意中被現實拉回了生活。前段時間部長讓我給總經理送個報告,我送完迅速回來答覆部長“領導出差了,報告放他祕書那。”真想欣喜自己辦事真利索,可隨後部長又問“你問過領導什麼時候回來啊?報告大概什麼時候簽好?你打算什麼時候取?”就是送文件這麼一件小事,都有許多值得關注的細節,我不禁臉紅的發燙。

這是我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我相信有那麼多年輕人在的路上有過和我一樣的幻想和惆悵。因為我們內心是功利的,是浮躁的,我們喜歡去做一些投入一點就能立刻看到回報的事情。或者領着公司一年發的數萬元薪水不愁吃不愁穿的混着,對照書中描述的打工心態,這種心態太可怕了。

都説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在閲讀完本書後,我對書中提及到的“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怕,打工的心態很可怕”這一觀念如飲醍醐。所以,我呼籲:

1、年輕的小夥伴們,請戒除內心的功利心,浮躁心,腳踏實地的去做一件事;不要再大費力氣去尋找什麼成長捷徑了,立足崗位,把自己當下的做好了捷徑可能就來了;

2、請那些像我這樣在混日子或打算混日子的小夥伴們,趕快清醒過來。不要覺得自己在給別人打工,如果你混十年就算公司損失百萬,那這點錢對公司來説又算什麼呢?而這十年對我們來説,那就是生命!

年輕的朋友,我們對美好前景要敢大膽的去憧憬,我們也要按捺住內心的焦躁、憂鬱、惶恐;我們要用一種執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積極的面對工作,將工作中的任務當做工藝品去雕琢,相信工作、生活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充實和美麗。

工匠精神感悟心得體會篇四

很久以來就對付守永的著作《工匠精神》有所耳聞,近日有幸拜讀,讀罷掩卷,心中感觸良多,我被書中精彩紛呈的小故事和作者入木三分的道理闡述震撼着,現將感想列出一二,與大家共同探討。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過深層次的思考,到底值不值得全心付出?在又苦又累的時候會想:反正都是發那麼多工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是更舒適愜意嗎?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樣平衡?等等此書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這些問題,並告訴我們,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機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它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獲得,擁有工匠精神無論對自己還是和對企業,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喬布斯曾説:工作將佔據你生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從事你認為具有非凡意義的工作,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從事一份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份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着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企業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企業將會怎樣?作為公司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公司為榮,明天公司以我為榮,我是公司中的一員,我應該對公司負責。如果不作奉獻的話,整個公司最終將會失去贏利的機會,受損失的不僅是公司,還有公司的成員,當然也包括自己。所以,為了公司的利益,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摒棄那種馬馬虎虎就可以的想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我曾經聽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東漢時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説: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這個故事生動的表明,只有踏踏實實做好小事,才有做大事的能力,只有兢兢業業圓滿完成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公司的興旺乃至整個社會的繁榮才有可能實現啊!

總之,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態度,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才會為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工匠精神感悟心得體會篇五

剛工作不到一年,心態還未平穩,而最近製造業內的熱點話題——工匠精神,讓我頗有感悟。

提起工匠一詞,令我直接聯想到的人物有兩個,分別是魯班和庖丁 。魯班生於春秋戰國時期,雖然年代久遠,但是他發明的木工工具一直沿用至今。魯班勤於設計發明,每樣工具也是反覆實驗、修改才製造出來,被稱為“工匠始祖”實至名歸。庖丁的故事來源於課本,在《莊子·養生主》中對庖丁解牛有這樣的描述: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大意是:庖丁為文惠君宰牛,手碰到的地方,肩倚靠的地方,腳踩的地方,膝蓋頂的地方,都發出皮骨相離聲,刀子刺進去時響聲更大,這些聲音沒有不合乎音律的。一個廚師可以讓一件看似無趣的宰牛,登上大雅之堂,贏得別人喝彩,這才是讓我們值得尊敬的地方,而這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工匠。

工匠,我們不能簡單的認為從事勞動工作的就是工匠。工匠是在普通工人的基礎上對工作專注、執着、精益求精。工匠做工,不只是為了賺錢養家,而更應該是一種修行。在修行中體會工作中的快樂,提升工作的價值,喚醒心中的正能量。每個人並不一定要成為大家所説的那種“大工匠”,但人人都要有工匠精神。

於我來説,剛來所裏不到兩月,而工作心態卻有很大轉變。上一份工作是在產線,每天都是工作推着我往前走,根本無暇考慮自己應該主動去做什麼。所以剛到物聯網中心時,總感覺無所事事,又想着跟以前一樣等待領導佈置工作。而現在,所有事情不再是別人安排,而是自己去安排自己的事,自己主動去推動工作向前發展。剛開始我還沒意識到,等我接觸到項目才發現,所有的工作準備自己都要主動去做,而且事無鉅細,與此相關的都要了解學習。而在此過程中,初參加工作由於知識儲備相對匱乏,日常簡單的工作也感覺壓力山大。但隨着我慢慢接觸,心中對項目有個全面瞭解,我才發現項目其實是無數小事件的累積,只有把這些小事情全都弄懂做好,項目才會順利地進行下去,而這全部的過程也恰恰就是我的工作內容。基於此,我開始主動去學一些項目的相關知識,進行提前儲備充電,日常工作也逐漸變得清晰明瞭,個人也不會再因工作上的事變得焦慮,從內心深處感覺工作其實也可以給人帶來快樂。從工作中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其實也正是工匠精神的第一要義。

好多人説除了工作,你還有人生,把所有心思都花費到工作上也許並不值得。我認為人生處處有精彩,無法單純衡量價值的高低,而要重在別人對你的肯定。工作中,我一直認為如果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一定要做好;能力之外,盡力做好。平常工作中,我主要從事電路製作,由於基礎薄弱,做出的產品質量相對較差。工作工程中,同事對我的產品提出意見,我都虛心接受並盡力去修改。當他們肯定我設計中閃光點時,我會反覆驗證其可行性,力爭做得更好。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財富,別人對你的肯定與好評更為重要。一個好的工匠其工作的價值也一定會獲得他人的認可。

工作之外,自己還有其他朋友時不時的也會在社交網絡發表關於工作的抱怨,其實偶爾抱怨可以接受,但不可過度放大。抱怨誰都會有,畢竟人無完人。我們可以學習許多成功的人士把這些工作的不如意去轉化為動力的方法,用積極的心態去處理每一件事。在工作中,不會的東西有很多,把它們丟開,工作就沒法進行,迎面處理這些問題勢必耗時費力,心神憂慮。其實換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一些問題我們自己可以試着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尋求其他同事的幫助。運用不同方法去解決不同問題,這樣才是一種面對工作的良好心態。此外,無論做什麼事我們都應該抱有初學者的心態,這樣面對新的知識點總會有求知的慾望,也不會因重複工作而疲倦懈怠,還會為技術的精進而受到鼓舞。工匠之心莫過於積極工作,守得雲開見日出。

今年,xx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個號召一經發出,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這也充分説明現在的中國確實亟需工匠精神,而製造業更是與之密切關聯的核心領域。

中國正在處於轉型時期,傳統的粗加工行業附加值較低,已經很難滿足經濟的增長。要想做好轉型工作,必須要把提高中國製造的品質和創造性作為目前工作的重點。要做好這些工作,需要千千萬萬奮鬥在一線的技術工人懷有工匠之心。像走出國門的高鐵,就是最好的例子。高鐵是目前中國製造業的代表,國家高度重視,國內主推,高鐵行業工作人員認真負責,兢兢業業,一方面,宏觀環境尊重並認可工人的勞動成果,一方面,工人們以工匠精神去創造實踐,兩個部分完美結合,才實現了高鐵的“走出去”戰略。

在提高產品品質和增強個人創造性的漫長過程中,需要包括我們研究所在內的所有人一齊努力。除了工匠精神,我們還需要科學方法。科學方法是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所要遵循或者運用的、符合科學一般原則的正確方法。正確的運用科學方法,可以在工作中更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研發工作講求快速、有效,同時也就要求我們除了工作上嚴謹、負責,還要講求方法策略。科學方法的運用可以讓我們準確、快速地解決問題,幫助我們節省時間去專注品質與創新。

工匠精神,並不是要求將任何一件事都做到極致,而是要用追求極致的心態去專心、專注於任何事情。誠然,現實中有機會成為大師的人不多,但是身上閃爍着工匠精神的大有人在,我也將督促自己在這條道路上持續努力、前行。

工匠精神感悟心得體會篇六

記得在上學期間,恩師數次提到一個概念——PPM。PPM是part permillion的縮寫,譯為每百萬分中的一部分,即表示百萬分之幾,或稱百萬分率。當我們的企業還在用萬分率、千分率甚至百分率來統計產品的廢品率時,PPM這個原本被應用在溶液濃度上的化學概念,已在歐美和日本國家和地區被廣泛的應用在工業生產中,表示每百萬個產品中的廢品率。讓我震驚的並不是這些工業製造強國採用“百萬分率”這個量級來統計產品的合格率,最令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佳能和尼康所生產零件的廢品率可以做到5PPM以下。相對於國內的製造業,廢品率能做到200PPM以下基本都是行業內的龍頭企業了。將這樣一個參數放大到產品甚至整個製造業,我們國家與德國、日本等傳統制造業強國的差距也就顯而易見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我們的產品始終被貼上“粗製濫造”、“不耐用”、“精度低”等刺眼的標籤呢?

國內多數企業所追求的往往是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所帶來的即時利益,這是符合企業利益的,因為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最先被淘汰的一定是那些不盈利和虧損的企業。而盲目和過度追求即時利益也會漸漸矇蔽人們的眼睛,在不知不覺中忽略了產品的靈魂——品質,在長期的競爭中,最終被淘汰的一定是那些不在產品上精益求精的企業。而這就是xx總理在20xx政府報告中所提到的“工匠精神”。決定德國、日本產品質量的其實並不是其所謂的高效管理方式,而是在這些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中,每一名工程師、技術員以及管理人員都依靠信念、信仰不斷改進和完善產品,最終,通過高標準要求歷練之後,成為眾多用户的堅定不移的選擇。所以,像西門子、歐姆龍、尼康和佳能等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長盛不衰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娜塔莉波特曼是我最欣賞的女演員之一,在20xx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做演講時,她是這樣描述在日本吃壽司的經歷:“幾年前,我與丈夫去東京,吃到了世界上最美味的壽司。我是一個素食主義者,是不吃魚的,所以你們能想象他們提供的壽司有多好吃了,即便只是蔬菜,味道簡直像夢幻一般。但讓我們費解的是,如此美味的壽司店卻只有六個座位,為何不開一家大一點的店面做成全城最火的餐館呢?當地的朋友像我們解釋説,東京所有最好的餐館的規模都不大,而且只做一樣料理,因為他們想把事情做好做漂亮,關鍵不在於數量,而是在於將一件事做到至善至美的過程所帶來的愉悦和快樂。”我想這是對日本“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到底什麼是工匠精神?

首先,我認為“工匠精神”的基礎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只有熱愛,才有強烈的責任感,才能有將這份工作做好的熱情和決心,才會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會為自己做的好而驕傲,做的不好而愧疚。所以也就不難想象一個全然沒有工作熱情的人很難將一件事情做好做精。其次,是對於每一個細節的精益求精,古人所云:“天下大事,必做於細;天下難事,必做於易”也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每一個人都不將工作僅僅視為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着、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這不就是工匠精神的精髓嗎?其實,如果仔細想想,市場經濟之下“精益求精”並不是什麼值得誇耀的優點:作為生產者,理應對產品負責,理應對購買產品的消費者負責,而負責任中最基本的一條就是把生產的產品做到最好。過於浮躁的社會讓諸多企業在這方面做得並不盡人意,這才讓日本和德國的產品在這方面顯得太過難能可貴。再次,是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精神。放眼古今,在各行各業中但凡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例外,都擁有一種執着的精神,他們在一條道路上堅定的前進,他們不懼怕失敗也不放棄挑戰,在失敗中一點一滴的積累經驗,從而不斷的克服困難,超越自己。所以,如果沒有面對挑戰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實現“工匠精神”也是一種空談。最後,我認為是善於學習和鑽研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日本人從來不是閉門造車,他們善於從世界範圍的廣度來關注技術發展的狀況,不斷地學習世界的最新技術,然後要麼與自己原有的技術相結合,要麼根據自己對於技術和市場需求的理解把這項技術加以改進提高,做到更好。那到底如何才能身體力行,並引導我們做出更優秀的產品、培養出更優秀的自己,而非將“工匠精神”僅僅當做一句口號呢?

恩師對華為和中興兩家企業倍加推崇,每每提起,總將其形容為國之棟樑,我認為這種比喻不為過。以華為為例,從20xx年開始的十五年中,累計營收2.3萬億元,其中約有1.38萬億元來自國外市場,有超過70%的收入來源海外,其累計納税已超過20xx億元。目前,華為累計中國申請專利52550件,而去年華為企業消費者業務共申請專利9000件,其中,中國申請6200件,境外申請2800件。而從之前公佈的情況看,華為20xx年研發投入92億美元進行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佔銷售額的15%,而蘋果的科研投入僅佔銷售額的3.5%,約85億美元。去年華為向蘋果許可專利769件,而蘋果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據專業人士估計,蘋果每年要向華為繳納數億美元的專利費用。作為企業,這種巨大的成就和全球範圍內的信心不就是來源於企業和每一位員工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努力和點點滴滴的積累,而這不也正是我們總是提到的“工匠精神”嗎?看來,這種精神不僅僅只代表“夢想”與“奉獻”,也實實際際的與每一位員工、每一個企業甚至我們這個民族的利益有着密切的關係。

作為一個剛剛入所的新員工,我的心情激動也不免緊張。在這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好時代中,我能與中國最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一起乘着分所這艘大船乘風破浪,心中自然也難以平靜。但是,剛剛走出校園的自己也深知目前學識尚淺經驗有限,心中固然也忐忑。雖然入所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但是身邊同事們對待工作的積極態度和一絲不苟的精神還是給我很大的震撼,也讓我充分感受到只有不斷向他們學習,學習那種心無雜念、全神貫注地朝着一個方向,凝心聚力、目標如一的努力拼搏精神,有朝一日才能有這般成績。我也相信,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少一些粗製濫造,多一些優品精品;對職業的敬畏、對工作的執着、對產品的負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我們的製造業水平也會像神州飛船一樣,震驚世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7e9w0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