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國小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國小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學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 篇1

俗話説“情感是教育的橋樑”, 現在的聯繫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互聯網等,為什麼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裏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

國小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10月14日利用休息時間,我和班主任全老師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羅李慕陽的家長對我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彙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最後我説到:“我們學校辦得紅紅火火,學校大門要擠破,班級容量也很大,我們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於我們學校的發展、班級建設有什麼建議的可以儘管提出來。”羅李慕陽的家長説:“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温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着自己。學生張綺雲説:“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裏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後的表現。”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何歡見到我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鬆和諧的閒聊中,孩子越説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瞭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説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説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非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通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着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繫,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國小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 篇2

為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貫徹落實“連心、強基、模範”三大工程和教育精準扶貧工作部署,促進家校教育的融合,增強家校互信的溝通,共創學校辦學、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良好社會與家庭環境,同時樹立我鄉教師的良好形象,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校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利用暑假期間,組織全鄉教師參與“萬師訪萬家”活動,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就活動的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學校動員部署到位,責任要求明確

活動伊始,學校就對照上級部分的文件精神,結合鄉情校情,召開了工作會議,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班子成員、班主任為組員的“萬師訪萬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具體的活動方案,進行了以年級相應任課教師包乾的具體家訪分工,為後續工作明確思路,做好實在的工作鋪墊。

二、學校教師參與積極,體現良好風貌

進入假期,學校全體教職工按照學校既定方案,有序開展了家訪工作。家訪工作中,老師們輕車簡從,走田埂穿小巷,到每一户每一家開展具體的家訪工作。家長們對老師遞上熱茶、水果,真誠感謝,熱忱招待,温暖消除着老師們家訪的疲累。老師們對家長的親切問候,耐心瞭解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對小孩作業的認真檢查,反覆提醒要認真做、仔細查;對小孩假期安全教育的反覆叮囑,讓家長從嚴監管。。。。。。一陣陣笑聲、一句句感謝、一幕幕認真的互動場景,不僅展現了教師們教書敬業、關愛學生的社會形象,更讓家長深切感受到了老師的拳拳愛心,讓學生深切實在地體會老師的真正關心。

三、家訪形式創新多樣,工作成效顯著

面對各户家庭的不同情況,小孩可能外出隨父母度假的情況,學校教師們靈活地選擇了上門家訪、電話家訪、QQ或微信聊天的網絡家訪、填寫問卷調查表等家訪形式,卓有成效地開展着家訪活動,取得了家長的全力配合。截至到8月14日,學校教師25人,參與家訪教師25人,教師參與率100%,在校學生255人,參與家訪242人,被訪學生比例94.9%。其中上門家訪146人,網絡家訪5人,電話家訪85人,其他家訪5人,回收問卷調查表12份,收集家長建議113條,高效完了預期目標,更有效地宣揚了學校的國家教育政策,向家長彙報了小孩在校的學習情況,交流了學校的辦學方向與目標,讓家長更全面地瞭解了自己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學校的辦學情況、教育情況,為今後的家校合作,促進孩子的全面和諧發展打下厚實的羣眾基礎。

四、社會反響正面強烈,促進今後工作

在這樣的家訪形式中,全體教師與每一位家長更近距離溝通、與每一個學生更進一步瞭解,增進了家校教育的互信溝通、深入瞭解,師生情感的全面接觸,獲得了社會正面且強烈的反響,將有力促進今後的學校各項工作。今後,學校將繼續做好家訪工作,並對每一次家訪進行認真記錄,存檔整理,把家長們的建議做好梳理,好的建議在工作中採納,不足的建議做好解釋反饋,以爭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更全理解、更大支持與配合,推動學校的持續發展、孩子的全面進步、終身發展。

國小生家訪教師心得體會 篇3

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以下工作心得體會範文《中學教師家訪心得體會範文》由本站工作心得體會頻道為您精心提供,歡迎大家瀏覽閲讀。

八月的洪城,驕陽似火。值此黨的十八召開之前,我們南昌市教育局在今年暑假開展了“萬名幹部教師訪萬家”家訪活動,為響應市局的這一號召,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我進行了為期十餘天的走訪,走進了家庭,也走進了學生的暑期生活。在這十餘天的走訪中,收穫甚豐,感慨甚多。

一、家訪走進學生的假期生活,能讓老師較全面瞭解孩子。假期帶給學生表面看起來是一種放鬆,其實在這輕鬆的表象中,其實還隱藏着學生許多的困惑,即暑假到底能帶給學生什麼?學生較長的時間在學校度過,生活處在一種既定的狀態,而一旦離開了這種狀態,學生會覺得有些無所適從,對他們來講有種跌入社會市井生活的感覺。再加上家長們都在為生計奔命,無暇顧及學生的假期的生活,同學之間相距較遠,彼此缺乏近距的交流,這樣,就致使學生在假期有種茫然感,特別是假期長的時候,為排遣空虛無聊,有的的學生就會茫無目的的街上閒逛,有的選擇做暑期工(很多不是為賺錢),有的則乾脆躲進房間“與世隔絕”

。在此次走訪中,我深感到,要真正返假期給學生,讓學生在假期中生活豐富多彩起來,還真需要我們加以認真的研究,熱情的關注。讓學生的性格、興趣、愛好能在一種健康的環境中形成,發展。

二、家訪走進家長的育人觀,能在相互交流中,與家長探討正確的教育方法,及時地規避孩子在暑期生活中可能產生的學生與家長、學生與娛樂、學生與課本等問題。幫助、提醒家長假期教育孩子要注意方式,以免對孩子造成太大影響,使家長針對家中的要發生大事,有的放矢地做好事前的鋪墊和事後的處理工作,避免了孩子過大的感情波動。教師注重進行家訪,在與家長溝通中,教會家長一些方式方法,有理有據地去轉變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家訪拉近了彼此的感情距離,能和諧老師與家長、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髮展。以前,説起家訪,很多的學生都有牴觸的情緒,不願意老師讓老師與自己的家長見面,總認為老師家訪就是向家長打自己的小報告,會在家長面前數落自己的“不光彩”。此次的家訪,學生由起初的驚恐、小心翼翼,到後來的輕鬆愉快,認真的傾聽,再到後來的自我的反思,我感覺到了在學生身上發生的變化,家長同樣也在發生着變化,走訪後,許多家長都來電話告訴我説,以前孩子在家不會這樣平靜的和家長去溝通,今天感覺到了孩子其實也有自己的思想,今後也的確也要學會去傾聽孩子的想法。

四、家訪能讓有些學生從心裏體驗到“榮耀”,尤其是學習差的學生,這些學生,他們往往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友誼,得到老師和同學的關注,這種“榮耀”可能能有效地激發起他們潛在的學習興趣,進而改變由於學習差而帶來的自卑心理。人們常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就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古人也説,“親其師,信其道”。主動走進學生生活,走進學生的家庭,就能在老師與學生、老師與家長、學生與家長、學校與家庭中形成良性循環,讓學生逐漸自信起來,健康成長起來。教育的根本在於學生的提高和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説:“ 只有學校教育,而無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微、複雜的任務。良好的學校教育要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礎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門培養人的科學。”他強調在學生教育問題上學校、家庭同樣都擔負着責任,扮着各自角色。我認為,聯繫學校與家庭,讓責任和角色充分協調起來,家訪便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途徑

為期十餘天的暑期家訪結束了,回頭看看那一路的汗水,低頭揉揉那疲憊的雙腳,心理卻充滿着幸福,因為,我覺得,老師不僅要鐵肩擔道義,還要傾心鑄心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dwml3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