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教師心得體會 >

多媒體英語教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多媒體英語教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多媒體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既感受到了他們的天真無邪、活潑可愛,同時,對自己的教學也有如下心得:作為教師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於生活體驗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創造潛能。為此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也從中感受到了新課改的實效。

多媒體英語教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一.採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當中,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英語,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這裏,英語只是一種完成任務的工具、一種技能,而不是僅僅作為一門知識來學習。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強調讓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英語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任務,而不只是關心自己所説句子的結構是否正確。這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對於一年級的國小英語課堂來講,"任務型"的課堂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教師需要分析和設計具體任務,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識以及需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將每一個教學目標拓展為教學活動中可用的具體內容。由於在我的課堂上採用了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並且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英語的樂趣,英語課也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從中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創設英語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統一,在認知方面有啟迪學生的可暗示性,從而使學生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接受教育輸入。即:如臨其境,觸境生情。如臨其境可以使學生感知的過程變得容易,觸境生情可以使學生的認知更加牢固。

語言學習是行為習慣的形式,是具有豐富情感的人的一種智力活動,應始終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語言能力的獲得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獲得用外語交際的能力的決定因素是學習者自己,教師不可能把能力教給學生,是學生自己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

語言的學習最好的方式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感知語言,並在感知的過程中自己領會到語言的真諦。尤其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若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教學,學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語言的本質,無需教師過多的解釋。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課堂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創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語言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空間與時間的侷限,具有信息儲存量大、變換速度快、反應靈敏、視聽效果好等特點,能使聲音和形象、視覺和聽覺、語言和情景有效結合,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作用。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育技術走進了校園。多媒體教學與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傳統的"粉筆、黑板"的單調的教學手段,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形象活潑、豐富多彩、大大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用計算機創設的與現實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動有趣,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在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國小英語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景,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有效地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兒童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説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這句話充分説明了對學生評價的作用,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產生不斷向上的精神。學習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與他人、小組評組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在教學中要靈活的使用。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長在充滿激勵氛圍的孩子,會不斷進取。我的評語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被讚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我還採用書後蓋印兒、發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有時,甚至親切的對學生笑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學生在課後會互相評比書後的"印績"多少,一種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局面逐漸形成。

通過採用這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驅使下,每個學生每節課都能有所收穫,在任務中不知不覺感受了英語,喜歡上了英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創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國小英語課堂。由於採用了多元的評價手段,每個學生在英語課上都是主角,他們的成功感得到了最大的滿足,都覺得英語課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享受。

總之通過教學中的這些嘗試,我的英語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聽説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空前高漲。作為教師,我由衷地感到高興,也切身體會到了新課改所帶來的欣慰和喜悦。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並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充實我們的國小英語課堂。

可見,詞彙的學習在語言學習中有着相當重要的地位。無論從學校的英語教學,還是從生活實際的需要看,誰掌握的詞彙越多,誰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強。運用英語的能力越強,反過來促使人們更多更快地學會更豐富的詞彙。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讓學生始終有興趣去識記單詞而不覺得枯燥呢?下面談幾點做法。

一、創設情景和語境──趣味情境識記

創設情景或語境習得語言詞彙,如在教牛津國小英語 4 A Unit 9 What's the matter? 的 B 部分教學表示感覺的形容詞tired, ill, hot, cold, hungry 和 thirsty 詞彙教學時,教師示範:幹活累了,沒精神表示 tired;拿把扇子來表示 hot;雙手緊抱身體表示 cold;彎腰摸肚表示 hungry ……教師充分利用表情和動作讓學生去理解接受這些詞彙,並通過表演去鞏固運用。還有一些詞彙是多種意思,必須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確定其詞義。如“dear”可以是“親愛的”,也可以是“貴的”,還可以是感歎詞“哎呀”,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定。這樣,教師這些枯燥的詞彙轉變成了趣味化的情景或語境,學生在有趣的情景、語境中理解、記憶,這些詞彙就趣味化記憶了。

二、詞彙融入趣味句子中──整體趣味識記

詞彙是建房子的磚頭,但光有磚頭還建不出房子。“瘋狂英語”代表人物李陽認為“學習的對象不應該是孤立的發音、單詞、語法,而應該是句子”,“因為人與人交往的最基本單位是句子”,“在句子中掌握的單詞上有生命力的單詞”。現代英語教學法主要流派“直接法”和“全身反應法”都強調“句本位”。的確,孤立的單詞在特定的情況下是可以表達完整意思的,但很多情況下會引起歧義。把單詞放入句中,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單詞的含義,還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語感。如牛津國小英語 3 A 的動物類單詞教學,我們把單詞放入句子中:“Panda, panda, I can see a panda.” “Zebra, zebra, this is a zebra.”

學習了水果類和顏色類的單詞後,把它們放在一個句子中:“Apple, apple, I can see a red apple.”

又如“Cinema, cinema, Let's go to the cinema by bus.”

“Light, light, turn on the light.”這樣,學生記憶的單位是句子,有整體感,有助於體會英語的語流,長期訓練可能培養學生造句的能力,提高説話的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在語境中理解、領悟詞義的習慣。在一定的情景中,有些詞義不需要過多解釋。由於有句子的模式,便於學生對詞進行機械模仿和機械操練運用。

三、善於編兒歌、加動作──多感官趣味記憶

兒歌因其詞句簡單、內容生動、形式活潑、韻律優美,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如在學了8種動物後,教師可用中英文夾雜編成這樣的兒歌:

Bird, bird, 飛飛飛(邊做小鳥飛行的動作)

Cat, cat, 喵喵喵(兩手五指分開在臉前由中間向兩邊分開)

Dog, dog, 汪汪汪(兩手放頭上做耳朵的樣子)

Monkey, monkey, 真調皮(把手放在頭頂學孫悟空的樣子)

Elephant, elephant, 長鼻子(雙手握住,下垂搖晃)

Tiger, tiger, 王中王(做出向前猛撲的姿勢)

Zebra, zebra, 黑白條(雙手在身上畫條紋)

Panda, panda, 是國寶(翹翹大拇指)

明快的節奏,優美的旋律,抑揚頓挫的語調,像嘩嘩流淌的流水,給人快感,再加上手舞足蹈就調動了孩子們所有的感官,他們學習起來自然新區怏然。

多媒體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和孩子們在一起,我既感受到了他們的天真無邪、活潑可愛,同時,對自己的教學也有如下心得:作為教師應學會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語學習於生活體驗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課堂班級層面,從而改變學生的學習和思維方式,釋放學生的創造潛能。為此在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也從中感受到了新課改的實效。

一.採用任務型教學模式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當中,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的同時,在不知不覺中學會英語,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在這裏,英語只是一種完成任務的工具、一種技能,而不是僅僅作為一門知識來學習。

"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強調讓學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樣利用英語作為交流的媒體來完成任務,而不只是關心自己所説句子的結構是否正確。這有利於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英語習慣,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學生通過使用正在學習的語言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能在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獲得基本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和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

對於一年級的國小英語課堂來講,"任務型"的課堂教學就是在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教師需要分析和設計具體任務,完成任務所需要的其他前提知識以及需要採用的教學方法和技巧等,旨在將每一個教學目標拓展為教學活動中可用的具體內容。由於在我的課堂上採用了任務型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可做,並且在做事的過程中體驗到了英語的樂趣,英語課也變得豐富多彩,學生從中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創設英語的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有意識的心理活動和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統一,在認知方面有啟迪學生的可暗示性,從而使學生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接受教育輸入。即:如臨其境,觸境生情。如臨其境可以使學生感知的過程變得容易,觸境生情可以使學生的認知更加牢固。

語言學習是行為習慣的形式,是具有豐富情感的人的一種智力活動,應始終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語言能力的獲得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獲得用外語交際的能力的決定因素是學習者自己,教師不可能把能力教給學生,是學生自己在教師的引導幫助下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

語言的學習最好的方式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之中,讓學生感知語言,並在感知的過程中自己領會到語言的真諦。尤其對國小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若能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教學,學生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語言的本質,無需教師過多的解釋。

在國小英語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感知語言,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課堂中我經常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把文字、聲音、圖像等融為一體,創設學生主動參與語言交際活動的情境,讓學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語言觀。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更容易進入角色,課堂氣氛也異常活躍。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空間與時間的侷限,具有信息儲存量大、變換速度快、反應靈敏、視聽效果好等特點,能使聲音和形象、視覺和聽覺、語言和情景有效結合,對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作用。當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教育技術走進了校園。多媒體教學與計算機輔助教學使傳統的"粉筆、黑板"的單調的教學手段,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形象活潑、豐富多彩、大大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用計算機創設的與現實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動有趣,能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習興趣。

在國小英語課堂教學上,教師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在國小英語課堂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教學情景,可以優化課堂教學,有效地培養學生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兒童的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四.使用合理的評價手段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説過:"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這句話充分説明了對學生評價的作用,評價也是一門藝術,好的評價手段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勵學生產生不斷向上的精神。學習評價可採用多種形式: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個人評與他人、小組評組合、等級與評語相結合,在教學中要靈活的使用。這樣,對學生的評價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激勵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成長在充滿激勵氛圍的孩子,會不斷進取。我的評語有:Clever boy/girl. Very good. Well done.…被讚揚的同學看到全班同學對他拍手喊出這些評語時,都是神采奕奕。我還採用書後蓋印兒、發放小禮物等激勵手段。有時,甚至親切的對學生笑笑,摸摸他們的小腦袋,都是對他們的一種鼓勵。學生在課後會互相評比書後的"印績"多少,一種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局面逐漸形成。

通過採用這些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在任務型教學模式的驅使下,每個學生每節課都能有所收穫,在任務中不知不覺感受了英語,喜歡上了英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創設生動逼真的教學情境,把學生帶入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國小英語課堂。由於採用了多元的評價手段,每個學生在英語課上都是主角,他們的成功感得到了最大的滿足,都覺得英語課對他們而言是一種享受。

總之通過教學中的這些嘗試,我的英語課堂氣氛異常活躍,學生學習積極主動,聽説能力大大提高,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也大大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空前高漲。作為教師,我由衷地感到高興,也切身體會到了新課改所帶來的欣慰和喜悦。但這只是一個開端,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需要不斷學習新課改的有關理論,並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不斷充實我們的國小英語課堂。

可見,詞彙的學習在語言學習中有着相當重要的地位。無論從學校的英語教學,還是從生活實際的需要看,誰掌握的詞彙越多,誰運用英語的能力也就強。運用英語的能力越強,反過來促使人們更多更快地學會更豐富的詞彙。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讓學生始終有興趣去識記單詞而不覺得枯燥呢?下面談幾點做法。

一、創設情景和語境──趣味情境識記

創設情景或語境習得語言詞彙,如在教牛津國小英語 4 A Unit 9 What's the matter? 的 B 部分教學表示感覺的形容詞tired, ill, hot, cold, hungry 和 thirsty 詞彙教學時,教師示範:幹活累了,沒精神表示 tired;拿把扇子來表示 hot;雙手緊抱身體表示 cold;彎腰摸肚表示 hungry ……教師充分利用表情和動作讓學生去理解接受這些詞彙,並通過表演去鞏固運用。還有一些詞彙是多種意思,必須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確定其詞義。如“dear”可以是“親愛的”,也可以是“貴的”,還可以是感歎詞“哎呀”,到底是什麼意思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定。這樣,教師這些枯燥的詞彙轉變成了趣味化的情景或語境,學生在有趣的情景、語境中理解、記憶,這些詞彙就趣味化記憶了。

二、詞彙融入趣味句子中──整體趣味識記

詞彙是建房子的磚頭,但光有磚頭還建不出房子。“瘋狂英語”代表人物李陽認為“學習的對象不應該是孤立的發音、單詞、語法,而應該是句子”,“因為人與人交往的最基本單位是句子”,“在句子中掌握的單詞上有生命力的單詞”。現代英語教學法主要流派“直接法”和“全身反應法”都強調“句本位”。的確,孤立的單詞在特定的情況下是可以表達完整意思的,但很多情況下會引起歧義。把單詞放入句中,能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單詞的含義,還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語感。如牛津國小英語 3 A 的動物類單詞教學,我們把單詞放入句子中:“Panda, panda, I can see a panda.” “Zebra, zebra, this is a zebra.”

學習了水果類和顏色類的單詞後,把它們放在一個句子中:“Apple, apple, I can see a red apple.”

又如“Cinema, cinema, Let's go to the cinema by bus.”

“Light, light, turn on the light.”這樣,學生記憶的單位是句子,有整體感,有助於體會英語的語流,長期訓練可能培養學生造句的能力,提高説話的能力,也有利於培養學生在語境中理解、領悟詞義的習慣。在一定的情景中,有些詞義不需要過多解釋。由於有句子的模式,便於學生對詞進行機械模仿和機械操練運用。

三、善於編兒歌、加動作──多感官趣味記憶

兒歌因其詞句簡單、內容生動、形式活潑、韻律優美,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如在學了8種動物後,教師可用中英文夾雜編成這樣的兒歌:

Bird, bird, 飛飛飛(邊做小鳥飛行的動作)

Cat, cat, 喵喵喵(兩手五指分開在臉前由中間向兩邊分開)

Dog, dog, 汪汪汪(兩手放頭上做耳朵的樣子)

Monkey, monkey, 真調皮(把手放在頭頂學孫悟空的樣子)

Elephant, elephant, 長鼻子(雙手握住,下垂搖晃)

Tiger, tiger, 王中王(做出向前猛撲的姿勢)

Zebra, zebra, 黑白條(雙手在身上畫條紋)

Panda, panda, 是國寶(翹翹大拇指)

明快的節奏,優美的旋律,抑揚頓挫的語調,像嘩嘩流淌的流水,給人快感,再加上手舞足蹈就調動了孩子們所有的感官,他們學習起來自然新區怏然。

多媒體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3

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將多媒體技術跟傳統教學的優點結合起來,在透徹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地開發和選擇多媒體課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很好地完成教學目的,充分體現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確實實現教育的信息化、現代化。下面我就談談自己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感受。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能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陶冶美的情操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只能在主體自己相應的積極自覺活動中才能形成。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由於利用了現代的聲、光、電創造出一種形象、直觀的現代氛圍,使語言教學從單調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來,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文字、語音、形象、色彩這一新奇的美,這種美感會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新課標中新列入的教學任務。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像是導演,導演出一幕幕場景;教師像是畫家,用斑斕的色彩展開生動的畫面;教師像是導遊,引導學生在語言的海洋中漫遊……這種全方位展示着的英語教師氣質的美,就是一個強有力的磁場,吸引着學生,給他們一個愉悦的環境,使他們對課堂產生審美情感,使他們獲得美的陶冶,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處在美的環境中,產生良性循環,增加學生學習的活力。

2.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得到了更好地體現。

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是我們不斷追求的一種教學狀態,但在傳統的班級授課中,教師不可能完全顧及幾十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即便人們探索出分層教學,差異教學等教學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進,難以做到適合每一個學生。然而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對學生個性化的較全面的關照,學生能從課件中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服務,計算機網絡的便捷可以使學生得到適合的教師指導和同伴交流。

3.能開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生素質

新課標明確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眾所周知,在諸多能力素質中,創造思維能力是促成其他能力形成的核心機制。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培養的是僵化的思維定勢,它桎梏着學生的創造力。而多媒體教學模式,由於能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多層地啟發學生、引導思維、拓寬思維境界、引發發散性思維,使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訓練,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出良好的學生素質,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兩個問題

一是現在有些學校(像我們學校)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學校開設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並不多,學生聽説上多媒體課會比較興奮,上課時可能只帶一本書,聽教師講,看老師做,這樣多媒體課對於他們來説成了純粹的娛樂,缺乏主動學習主動記錄的意識。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表明,記筆記不僅可以控制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於學生髮現新舊知識的聯繫。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屏顯的速度和時機,隨時提醒學生主動記錄摘要,培養他們思考和討論問題的習慣,如果屏顯過快,學生沒有思考、討論和記錄的時間,如果屏顯過早,當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和討論時,答案和分析已經顯示出來,學生已經沒有思考和討論的興趣。

二是由於多媒體教學速度快、容量大,新學的知識難以在學生頭腦中持久保留。這時應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特點,增加課堂上即時反饋頻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內容加以鞏固和強化,取得成績立即給予肯定,存在問題及時得到糾正。這樣教師可以知道學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應當和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多媒體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但其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的課堂實踐所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結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實用性。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美觀和大容量,一味地去追求新穎和現代化,結果可能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或搞得學生在課堂上顧此失彼,導致降低了課堂效率。剛開始接觸多媒體時,我為了讓自己的課有“新意”,能夠體現自己跟得上現代化的腳步,勉強地將課本上的知識堆積到計算機上,把本屬於教師自然過渡提示的語言內容都製作成計算機課件,使得一節課幾乎全是播放演示,學生只是觀看或做練習,而沒有時間思考,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將所有的英語課都採用多媒體教學,但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多媒體教學有其很多優點,但也有它的弊端。如,容易造成“喧賓奪主”,影響師生交流;機動性,靈活性不夠,不易根據課堂授課效果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因為在課堂上調整課件內容是很難的);在豐富了學生聽覺、視覺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等等。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的Unit2的第一個話題——人體部位的時候,我們就無須用多媒體畫張圖告訴學生哪裏是鼻子,哪裏是嘴巴,哪裏是耳朵,跟學生玩touch yourself的遊戲,比起應用多媒體教學來得更為直觀,易操作,省時高效。學生在短時間內便能記住這些單詞;還有,我們在教學“問路與指路”時,與其讓學生觀看簡單的動畫表演角色,還不如讓他們自己分配角色自己表演。能手、口、腦同時使用,肯定比坐在多媒體教室裏看教學片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師不能對多媒體過於“迷信”,什麼課都用多媒體。必須因“材”施教,根據“教材”即教學內容靈活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客觀地考慮傳統方面的優勢,如傳統教師的板書、啟發、演示、講讀、指導、引導、學生討論、理解、歸納總結等合理的教學手段,都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化。所以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

我們在應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藉助其交互優勢和視聽優勢,從聽覺、視覺、空間等多種視聽途徑將抽象的、難以直接用語言來表達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易於接受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從而加強學生的聽課效果、思維效果。然而,有不少教師在製作課件時,只注重漂亮花哨的表現形式,注重大容量,注重內容的全面性,課件中的動畫修飾太多、圖標太多、聲音太多、顯示窗口太多,最終導致課件的內容多、雜、亂。這樣既淡化了主題,又分散了學生的精力。在一次校級公開課上,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將整個教學過程都製成了課件,從複習、導入、新授到練習,全部通過課件一層一層、一題一題地顯示,學生本應逐步討論、逐步思考的知識點問題,都被一次性展示出來,答案映然而出。雖然課件的界面製作的很漂亮,交互性很強、技術含量很高、容量也很大,但由於在課件中沒有突出重點、難點知識,加之學生沒有時間思考、鞏固,最後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以我們不僅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感知規律、注意規律和記憶規律,還要結合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這樣可以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恰到好處處地化解難點、消除疑點,對個別的重點、難點知識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效果來激發學生的視覺、聽覺,加強學生的聽課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正確靈活地處理好教師、學生、教材與媒體的關係

剛開始接觸多媒體教學時,我也曾因為觀念沒更新,用的多想的少,只是把別人的多媒體課件生吞活剝地搬到自己的教學課堂上來,我往講台上一站,操作電腦一屏一屏地顯示,學生在下面靜悄悄地看,屏幕上光影閃爍、色彩斑斕,伴隨着悦耳動聽的聲音,非常有趣,但卻是華而不實,收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教師應考慮怎樣合理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得學生學到更深、更多和更廣的知識。整個教學過程要靠教師去組織,多媒體的應用要在教師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體發揮高效作用,都取決於教師在教學中對具體教學環節的調節的控制。教學內容和選擇的媒體是固定的,而學生卻是多種多樣的,當某些學生遇到某個教學難點或疑點時,若只用多媒體機械地重複,不能因人而異,不能深入淺出,教學效果往往大打折扣。這時若能穿插教師的講解,隨點隨講,隨講隨映,這時會因教師語速、語氣的不同,使學生有新的收穫。因此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之前,教師應作必要的講解和啟發,使學生知道看什麼,怎麼看,聽什麼,怎麼聽,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引導學生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主動地積極地從中獲得知識,充分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多媒體的輔助功能,決不能讓多媒體簡單地替代教師的授課。

四、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要有科學性、教育性和必要性

隨着多媒體教學的深入開展,教師通常喜歡用自己開發的課件,但在開發過程中必須注意課件的科學性、教育性和必要性,防止課件的內容的文字化、過量化、雜亂化及不可操作性。技術性高、藝術性強、具有很強教育性的多媒體課件可強化其視聽教學效果,增強教學感染力。如果我們在製作或選用課件之前,沒有透徹地研究教材,在課件中出現科學性錯誤或者缺乏教育性,會對學生產生誤導,使學生興趣遷移,分散學生注意力,降低了教學效果,多媒體的優點就會變成了缺點。

五、多媒體教學不等同於高質量的教學

現在有些教師感到,只要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肯定就提高了教學質量。這是個誤區。教學手段的先進,並不代表課的質量就一定得到了提高。一堂教學課程質量高不高,並不在於教學手段是否先進,而在於有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能否深刻學習,領會授課內容,獲取知識,有無實現老師的授課意圖。如果僅僅是用了多媒體,但沒有達到這個根本的教學目的,也就談不上質量的提高。值得提出的是,或許有人會説,我使用了各種各樣的課件來教學,學生上得很高興,很投入,這樣難道不是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嗎?教學質量不也自然提高了嗎?這點需要引起老師們的注意。用多媒體上課,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容易因為課件的美觀、好看,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導致“聽課”變成了“欣賞”。學生欣賞了可愛的動畫,聆聽了美妙的音樂,卻忘了要學着用英語去思維,用英語去交流,用英語去創造自己的世界,這樣反而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通過另一種方式認識到教師無法在黑板上展示的內容,那才是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所在,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最後,必須説明的是,採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是時代的需要,發展的必然,象一片沃土,似一棵新芽,值得我們去辛勤耕耘、精心培育。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教學環境,我們要抓住目前我國大力普及信息技術的契機,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將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與現代教育思想緊密結合,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學模式。

多媒體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4

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同志説,“教育技術的發展將對我國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過程的改革產生深刻的影響,深化改革離不開現代教育技術”。隨着科技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行, 將各種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育質量的技術手段用於教育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教學正是這眾多手段中的一種,它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其巨大的教學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説:“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我們深深體會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增進了個人潛力的發揮,而在教學中適當地利用多媒體,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愛學、樂學,起到媒體激趣的作用。本文就自己利用多媒體英語教學來談談以下幾點感受:

1.多媒體英語教學是一套全新的教學模式

多媒體不僅使抽象的、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容,而且在講解抽象的課文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直觀的形象的場景,這不但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便於學生理解、記憶。它克服了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傳統的英語教學雖用簡筆畫,圖片等創設情景,但不能隨意變化,缺乏生動性和逼真性,多媒體制作的精美課件,將聲音、圖片、文字等很好的結合起來,使學生聞其聲、觀其形、臨其境,這樣就更加生動逼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慾望。比如,新顆的引入,可以用多媒體先展示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動畫,然後展示相關的問題,同時還可以聽錄音,聽完後就可以回答。再如,定語從句的教法:可以利用活撥可愛小孩的圖片(如下),讓學生就不同的情景不斷的練習關係代詞Who引導的定語從句。

例如:

The boy is Tom. The boy is smiling.

(boy藍色)

The boy who is smiling is Tom.

(who紅色)

The boy is Tom.

The boy has a round face.

The boy who has a round face is Tom.

(who紅色),其他關係代詞和副詞的用法, 我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根據作業反饋的情況,説明這種教學效果是很好的。

2.多媒體英語教學豐富了教學的內容,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從聽覺獲得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如果同時使用這兩種手段,可以使學生接受知識內容65%。而多媒體向學生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產生一種新的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 它不僅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還能使聲音與圖像在極短的時間內傳輸、儲存、提取或呈現出大量的語言、圖片、動畫等。 如在教新教材高中英語第一冊第八單元中,多媒體可以提供各種體育運動的圖片、資料,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另外,多媒體可以進行分層教學。將學生分成A、B、C三層,A層是基礎較好的,B層基礎一般,C層學生基礎較差。將教學活動設計得活潑多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都有各自的奮鬥目標,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所提高。例如,在教現在完成進行時時,讓學生小組操練,這樣有的學生是C 層,學習較差,而他的同伴A層就對他進行幫助,這樣C層學生掌握了知識,A層學生對此內容更熟練,並且還會講解,C層學生由於有了興趣,他就會積極地跟A層學生學習。然後出示A、B、C三層題,要求A層學生做A題,B層學生做B、C二層題,C層學生做C題。當老師講解時,B層學會了A層題,C層學會了B層題,A層在原有的基礎上自編新的習題。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3.多媒體突出英語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英語教學,詞彙是一個難點,但多媒體可以使口語,文字,聲像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生動形象地展示認識的對象。如利用多媒體的先進性、直觀性等閃爍,變色某個單詞,字母,詞組,聲光同步的動畫畫面,擴大或縮小、拉長或縮短某個句子等,這都能調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比如:在單詞教學上,把重要的單詞、詞組用黑體加大或用不同的顏色展示在大屏幕上,每個單詞、詞組跟着 相關的解釋或圖片,然後帶學生讀幾遍,再讓他們以單句翻譯加強鞏固,這樣單詞在語音,語調,拼寫,釋義,運用等方面得到加強,記住它也就不成問題了。再如,在鞏固了舊課,熟悉了單詞後,就要對新課加以處理了,這時,你可用簡明的圖片,將課文的大概情況作一個解釋,輔助學生的課堂學習,並且可以在聽課文的同時,將課文內容以問題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讓學生聽的同時,思考問題。問題的設計儘量的貼近課文的內容,這樣可以起到訓練學生聽力和對課文理解力的雙重目的。如Unit 9 Life On The Go 的閲讀課文,可先用多媒體展示很多相關的圖片,然後展示問題Q1: Are cell phones popular in Middle School? Q2: Do schools allow students to use phones in school? What about their parents? 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檢測,發現學生很好的瞭解了課文的大意。

4.多媒體英語教學的運用有利於教育思想,教育觀念的更新和完善

多媒體英語教學為學生創設特定的狀態和語言情景,有利於培養學生對問題的探索精神和對目的語言的感悟和反應能力。其次,它是語言學習的課程,同時又是學習者提高使用語言的能力培養過程。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多媒體英語教學很好的彌補了傳統英語教學的缺陷,可以極大的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對於培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有着積極的作用。其次,它對於素質教育的推行,學生和教師負擔過重問題的解決,都是一項有着重大意義的大事。但由於多媒體英語教學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在教學實踐中不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我們應該不斷的探索,交流,使多媒體英語教學更加完善,這不僅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深化教學改革,還可以使教師充分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現代化的影響,明確教育信息時代的要求。

多媒體英語教學心得體會 篇5

運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是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只要我們將多媒體技術跟傳統教學的優點結合起來,在透徹研究教材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科學地開發和選擇多媒體課件,就一定能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很好地完成教學目的,充分體現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確實實現教育的信息化、現代化。下面我就談談自己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感受。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能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陶冶美的情操

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認識過程。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只能在主體自己相應的積極自覺活動中才能形成。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由於利用了現代的聲、光、電創造出一種形象、直觀的現代氛圍,使語言教學從單調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來,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文字、語音、形象、色彩這一新奇的美,這種美感會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是新課標中新列入的教學任務。

在多媒體教學中,教師像是導演,導演出一幕幕場景;教師像是畫家,用斑斕的色彩展開生動的畫面;教師像是導遊,引導學生在語言的海洋中漫遊……這種全方位展示着的英語教師氣質的美,就是一個強有力的磁場,吸引着學生,給他們一個愉悦的環境,使他們對課堂產生審美情感,使他們獲得美的陶冶,從而使整個教學過程處在美的環境中,產生良性循環,增加學生學習的活力。

2.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得到了更好地體現。

因材施教或個性化教學是我們不斷追求的一種教學狀態,但在傳統的班級授課中,教師不可能完全顧及幾十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即便人們探索出分層教學,差異教學等教學方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改進,難以做到適合每一個學生。然而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對學生個性化的較全面的關照,學生能從課件中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教學服務,計算機網絡的便捷可以使學生得到適合的教師指導和同伴交流。

3.能開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良好的學生素質

新課標明確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説、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像能力和創新精神”。眾所周知,在諸多能力素質中,創造思維能力是促成其他能力形成的核心機制。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培養的是僵化的思維定勢,它桎梏着學生的創造力。而多媒體教學模式,由於能全方位地、多元化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動覺,多層地啟發學生、引導思維、拓寬思維境界、引發發散性思維,使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敏捷性等方面得到訓練,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出良好的學生素質,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兩個問題

一是現在有些學校(像我們學校)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學校開設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並不多,學生聽説上多媒體課會比較興奮,上課時可能只帶一本書,聽教師講,看老師做,這樣多媒體課對於他們來説成了純粹的娛樂,缺乏主動學習主動記錄的意識。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表明,記筆記不僅可以控制學生的注意,促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助於學生髮現新舊知識的聯繫。這就要求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屏顯的速度和時機,隨時提醒學生主動記錄摘要,培養他們思考和討論問題的習慣,如果屏顯過快,學生沒有思考、討論和記錄的時間,如果屏顯過早,當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和討論時,答案和分析已經顯示出來,學生已經沒有思考和討論的興趣。

二是由於多媒體教學速度快、容量大,新學的知識難以在學生頭腦中持久保留。這時應利用多媒體的交互性特點,增加課堂上即時反饋頻率,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內容加以鞏固和強化,取得成績立即給予肯定,存在問題及時得到糾正。這樣教師可以知道學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1、多媒體教學應當和傳統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多媒體課堂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但其並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手段與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經過長期的課堂實踐所總結出來的教學經驗、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結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實用性。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追求表面的美觀和大容量,一味地去追求新穎和現代化,結果可能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或搞得學生在課堂上顧此失彼,導致降低了課堂效率。剛開始接觸多媒體時,我為了讓自己的課有“新意”,能夠體現自己跟得上現代化的腳步,勉強地將課本上的知識堆積到計算機上,把本屬於教師自然過渡提示的語言內容都製作成計算機課件,使得一節課幾乎全是播放演示,學生只是觀看或做練習,而沒有時間思考,這樣的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將所有的英語課都採用多媒體教學,但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多媒體教學有其很多優點,但也有它的弊端。如,容易造成“喧賓奪主”,影響師生交流;機動性,靈活性不夠,不易根據課堂授課效果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因為在課堂上調整課件內容是很難的);在豐富了學生聽覺、視覺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等等。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級上的Unit2的第一個話題——人體部位的時候,我們就無須用多媒體畫張圖告訴學生哪裏是鼻子,哪裏是嘴巴,哪裏是耳朵,跟學生玩touch yourself的遊戲,比起應用多媒體教學來得更為直觀,易操作,省時高效。學生在短時間內便能記住這些單詞;還有,我們在教學“問路與指路”時,與其讓學生觀看簡單的動畫表演角色,還不如讓他們自己分配角色自己表演。能手、口、腦同時使用,肯定比坐在多媒體教室裏看教學片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師不能對多媒體過於“迷信”,什麼課都用多媒體。必須因“材”施教,根據“教材”即教學內容靈活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們在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客觀地考慮傳統方面的優勢,如傳統教師的板書、啟發、演示、講讀、指導、引導、學生討論、理解、歸納總結等合理的教學手段,都使得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化。所以只有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

我們在應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緊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藉助其交互優勢和視聽優勢,從聽覺、視覺、空間等多種視聽途徑將抽象的、難以直接用語言來表達的概念和理論以形象的易於接受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從而加強學生的聽課效果、思維效果。然而,有不少教師在製作課件時,只注重漂亮花哨的表現形式,注重大容量,注重內容的全面性,課件中的動畫修飾太多、圖標太多、聲音太多、顯示窗口太多,最終導致課件的內容多、雜、亂。這樣既淡化了主題,又分散了學生的精力。在一次校級公開課上,我在教學中運用了多媒體教學,將整個教學過程都製成了課件,從複習、導入、新授到練習,全部通過課件一層一層、一題一題地顯示,學生本應逐步討論、逐步思考的知識點問題,都被一次性展示出來,答案映然而出。雖然課件的界面製作的很漂亮,交互性很強、技術含量很高、容量也很大,但由於在課件中沒有突出重點、難點知識,加之學生沒有時間思考、鞏固,最後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以我們不僅要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感知規律、注意規律和記憶規律,還要結合教學內容恰當地運用多媒體技術,這樣可以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恰到好處處地化解難點、消除疑點,對個別的重點、難點知識以特殊的方式、特殊效果來激發學生的視覺、聽覺,加強學生的聽課效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正確靈活地處理好教師、學生、教材與媒體的關係

剛開始接觸多媒體教學時,我也曾因為觀念沒更新,用的多想的少,只是把別人的多媒體課件生吞活剝地搬到自己的教學課堂上來,我往講台上一站,操作電腦一屏一屏地顯示,學生在下面靜悄悄地看,屏幕上光影閃爍、色彩斑斕,伴隨着悦耳動聽的聲音,非常有趣,但卻是華而不實,收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教師應考慮怎樣合理地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得學生學到更深、更多和更廣的知識。整個教學過程要靠教師去組織,多媒體的應用要在教師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體發揮高效作用,都取決於教師在教學中對具體教學環節的調節的控制。教學內容和選擇的媒體是固定的,而學生卻是多種多樣的,當某些學生遇到某個教學難點或疑點時,若只用多媒體機械地重複,不能因人而異,不能深入淺出,教學效果往往大打折扣。這時若能穿插教師的講解,隨點隨講,隨講隨映,這時會因教師語速、語氣的不同,使學生有新的收穫。因此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之前,教師應作必要的講解和啟發,使學生知道看什麼,怎麼看,聽什麼,怎麼聽,在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引導學生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主動地積極地從中獲得知識,充分體現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多媒體的輔助功能,決不能讓多媒體簡單地替代教師的授課。

四、多媒體課件的開發要有科學性、教育性和必要性

隨着多媒體教學的深入開展,教師通常喜歡用自己開發的課件,但在開發過程中必須注意課件的科學性、教育性和必要性,防止課件的內容的文字化、過量化、雜亂化及不可操作性。技術性高、藝術性強、具有很強教育性的多媒體課件可強化其視聽教學效果,增強教學感染力。如果我們在製作或選用課件之前,沒有透徹地研究教材,在課件中出現科學性錯誤或者缺乏教育性,會對學生產生誤導,使學生興趣遷移,分散學生注意力,降低了教學效果,多媒體的優點就會變成了缺點。

五、多媒體教學不等同於高質量的教學

現在有些教師感到,只要用了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肯定就提高了教學質量。這是個誤區。教學手段的先進,並不代表課的質量就一定得到了提高。一堂教學課程質量高不高,並不在於教學手段是否先進,而在於有沒有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能否深刻學習,領會授課內容,獲取知識,有無實現老師的授課意圖。如果僅僅是用了多媒體,但沒有達到這個根本的教學目的,也就談不上質量的提高。值得提出的是,或許有人會説,我使用了各種各樣的課件來教學,學生上得很高興,很投入,這樣難道不是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嗎?教學質量不也自然提高了嗎?這點需要引起老師們的注意。用多媒體上課,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也容易因為課件的美觀、好看,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導致“聽課”變成了“欣賞”。學生欣賞了可愛的動畫,聆聽了美妙的音樂,卻忘了要學着用英語去思維,用英語去交流,用英語去創造自己的世界,這樣反而影響了教學質量。因此,作為教師必須要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學生通過另一種方式認識到教師無法在黑板上展示的內容,那才是多媒體教學的作用所在,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

最後,必須説明的是,採用多媒體教學方式,是時代的需要,發展的必然,象一片沃土,似一棵新芽,值得我們去辛勤耕耘、精心培育。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教學環境,我們要抓住目前我國大力普及信息技術的契機,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將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與現代教育思想緊密結合,探索出更多新的教學模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aoshi/7v7x7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