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工作心得體會 >

危機管理心得體會

危機管理心得體會

所謂“危機”,一般是由客觀或主觀因素,有時甚至是“不可抗拒力”所引發的意外事件,而使企業產生的緊急或危險狀態。以下本站小編為你帶來危機管理心得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危機管理心得體會
危機管理心得體會篇1

第一節:什麼是銷售危機管理

譬如:產品和銷售的危機、資金的危機、產權的危機、市場的危機、競爭的危機、合作的危機、環境與公害的危機、企業道德的危機、人力資源的危機、企業發展戰略的危機等。實際上,企業發生危機,是企業面臨危險與機遇的分水嶺。同時,“危機”也是種挑戰,是對企業管理素質,企業管理者領導能力的考驗和挑戰。出色的企業管理者可以使瀕臨絕境的企業轉危為安;無能的企業管理者卻可能把企業導向絕路。史蒂文.芬克在《危機管理》一書中就指出:“中國人早在幾百年前就領會了這一思想。在漢語中,組成危機的兩個字就分別表示危險和機會。”但是,領會其思想,並不等於具備了這種能力。因此,如何防範、處理危機,應該説是企業管理者的一項基本修煉。

“危機管理”可以説是現代管理科學理論未曾給予研究或涉及的一個獨特的領域,但現在“危機管理”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企業管理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和內容。特別是發達國家許多知名企業在危機發生時的決策和處理的案例,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鑑和效仿的經驗。

由於中國企業真正進入市場經濟環境只有20xx年左右的時間,企業的管理模式、管理經驗還相對比較落後,危機的意識淡薄,危機管理的知識、手段均缺乏。企業一旦發現自己遇到或陷入了危機,要麼束手無策,保持沉默;要麼本能地去找政府部門來幫助化解;要麼採取一種對抗、強硬的態度……這些現象顯然有悖於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動作規律。

那麼,什麼是“危機管理”呢?企業的危機管理是指:企業通過對危機的監測、防範、決策和對危機的處理,達到避免和減少危機產生的危害,甚至將危機轉化為“機會”的管理過程。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危機管理”的對象是危機,因此,我們就必須來研究、分析危機的類別、特徵、危機產生的原因、危機來臨時的處理方法和危機處理預案的建立。

第二節:建立媒體溝通關係

為了研究和分析的方便,銷售危機危機可分為四種常見類型

一:質量類突發性品牌危機類型

質量類突發性品牌危機是指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由於企業自身的失職、失誤,或者內部管理工作中出現缺漏,而造成產品在質量上出現問題,從而引發的突發性品牌危機。如,現代城的氨氣超標,博雅西園主體脱落等事件。這類危機的直接後果是公眾不信任感增加,銷售量急劇下降,品牌美譽度遭受嚴重打擊。

二:工期類突發性品牌危機類型

工期類類突發性品牌危機類型是指由於自身原因或不可抗力,造成產品不能按期交付使用,造成消費者的不滿,從而引發的突發性品牌危機。此類危機與開發商管理混亂,程序不清,品牌意識淡薄有關。

三:面積類突發性品牌危機類型

面積類突發性品牌危機類型是指開發商在產品交付使用時,面積誤差超出規定標準,消費者倍感上當受騙,極易造成信任感的嚴重挫傷,從而引發的突發性品牌危機。如萬泉新新家園的面積問題。此類危機造成的影響是品牌形象受損,後期銷售嚴重受到影響。

四:配套類突發性品牌危機類型

配套類突發性品牌危機類型是指在入住期間開發商所承諾的水、電、煤氣等生活必備或學校、醫療、交通等配套不能完全實現,給消費者生活上造成不便從而引發的突發性品牌危機。此類危機一般與開發商公關能力較差,對後期服務不重視有關。

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品牌危機無時無刻不在威脅着品牌的生存,一些看上去非常強大的品牌在遭遇一兩個似乎很小的危機後,便如多米諾骨牌一樣無情的垮了。正處於品牌建設階段的中國企業,急需一些突發性品牌危機管理的實效方法,巧妙、快速而有效地預防和處理危機

銷售危機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新聞媒體可能是此類危機的披露者,在危機的披露中,新聞媒體既可能是危機的促進者和危機管理的妨礙者,也可能成為危機化解的協助者。這是因為,媒體是人們瞭解外部事件直接或間接的載體,對人類活動反映細緻而全面,它影響着公眾對品牌的印象,影響着公眾對品牌的資源供給和對品牌產品與服務的認知。媒體還具有對任何信息的放大作用。沒有媒體的宣傳,一條信息只侷限在組織內部,一旦被傳播出去,那麼信息就再也無法掩蓋,媒體就像擴音器一樣,將微弱的聲音放大為清晰的、大家都能聽得見的聲音。這些特性,決定了媒體在危機管理中重要的雙向作用。因此,如何發揮媒體的積極作用,增加溝通就是形象類突發性品牌危機管理的主要任務。

品牌形象的樹立,並非一朝一夕,而需要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在品牌的日常管理中,企業要注重與媒體保持密切聯繫,在平時,主動為媒體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新聞,使媒體對品牌形象有比較準確、全面的認識,建立企業與媒體之間的信任關係。這樣,當危機爆發時,由於日常的接觸瞭解,媒體對品牌危機的報道就會比較公正、準確,溝通也會比較快速,為危機反應和恢復爭取到更多的寶貴時間。當反宣傳出現時,企業一般要在媒體的幫助下對危機做出反應。如果危機潛在的受害者是公眾,就需要通過媒體向公眾説明真相,以求社會輿論的公正回報,並利用日常與媒體建立的關係,在第一時間傳遞管理者所希望傳遞的信息,以隨時消除各種誤解,挽回形象。一場危機發生時,媒體除了報道危機事件外,還會請一些專家、學者進行評論,就客觀報道中危機存在的隱患、目前的狀態或失實報道中的問題發表公正的、專業的看法。同時,媒體還可能就危機事件採訪社會公眾和利益相關者,他們會從各自的角度表明對危機事件的看法、提出個人的建議。企業要將專家、學者的評論視為針對危機管理的免費專家諮詢;同時,意識到,這些評論的發表等於為危機發布了科學有力的證據,對失實的報道進行了公開駁斥。公眾和利益相關者的言論,直接反應出公眾的心態以及品牌形象在公眾心目中的變化。企業要收集相關報道,通過分析,確認危機對品牌形象造成損害的規模和程度,以便儘快制定解決危機的措施。

公眾輿論壓力對品牌形象的影響之大不可低估。聯想到國內有些品牌,由於對媒體缺乏必要的認識,在市場競爭中扮演了夭折的角色。在三株公司“人命官司”中,企業曾經有足夠的機會先把信息侷限起來,再尋求協商解決。但是,三株公司拒絕了“大事化小”,直到媒體參與進來,反宣傳一下子席捲了大江南北。品牌形象危機不可遏止的爆發了。媒體起到了促進危機深化的作用。然而,危機爆發後,三株公司沒能建立自己的新聞中心,沒能及時、迅速、有效、準確地向各地媒體提供全面、客觀、詳實的信息。各種猜測性報道又對危機管理造成了妨礙。官司拖延3年之久,大勢已去,三株公司最終的勝訴也沒能挽救品牌形象的一落千丈。

第三節:建立危機管理預案

預防與控制危機。危機如同sars一樣,預防與控制是成本最低、最簡便的方法。企業應根據經營的性質,識別整個經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並從潛在的事件及其潛在的後果追根溯源,排查出其滋生的土壤,然後進而收集、整理所有可能的風險並充分徵求各方面意見,形成系統全面的風險列表,從而對這些可能導致危機的原因進行限制,並針對性地練習內功,增強免疫力,以達到避免危機的目的。

建立危機管理體系。主要是建立應對危機的組織、並制定危機管理的制度、流程、策略和計劃,從而確保在危機洶湧而來時能夠理智冷靜,胸有成竹。

第四節:實施危機管理

在危機管理方面,國外實行現代化管理體制的企業,包括許多世界知名的跨國公司,都為員工配備了詳細的、內容具體到個人的危機應對手冊,手冊的內容非常廣泛,所有能想像到的哪怕是噩夢般災難的應對程序,在手冊裏都能找到。

危機管理是企業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這種管理是動態的,它既凸顯於突發事件處理的關鍵時刻,又貫穿於企業的日常管理當中,貫穿於企業文化和企業員工的危機意識當中。

危機從管理的角度來講,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從傳播的角度來看,則是由少數人知道到多數人知道的過程。

大家都不知道的祕密不是危機,它只是潛在的危機。只有當企業員工、消費者、公眾、媒體、投資者、債權人、供應商以及經銷商都知道了,並且被各種因素和途徑誇大了危險,導致混亂和恐慌,才成為危機。

危機一旦發生,你我都無法改變。我們能做的只有兩件事:

一、正確地處理,以減少或避免損失。

二、正確地傳播,客觀理性地告知公眾,以減少或消除恐慌。

正確地處理,是危機管理的前提;而正確地傳播,則是危機管理的核心,向誰傳播、傳播什麼、怎樣傳播是危機管理是否成功的關鍵。

危機的處理可以包括以下幾個程序:

(一)成立危機處理的組織,這是有效處理危機事件的保證。

(二)深入現場,瞭解事實。企業領導要親臨現場查實情況,並及時做出應對。

(三)儘快採取一切措施,控制損失,尤其是要重視在輿論上、信用上對企業的市場前景可能造成的損失。

(四)當掌握危機事故第一手資料和了解公眾的輿論反應後,企業高層確定對策,採取措施。

(五)召開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信息。向新聞界介紹實情及應對措施,懇請新聞媒體密切合作,防止輿論向不利的方向轉變。

危機管理心得體會篇2

近段時間以來,我局組織局班子成員對《公共危機管理案例》進行了學習。通過學習,本人對如何應對突發公共事件有了更深的體會。

從“非典”、“甲流”到“手足口病”等疫情的出現,暴露出目前重大傳染病的防治存在的突出問題,使國家對控制傳染病流行及應對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進一步重視,出台了《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理條例》,加大了公共衞生體系建設的投入,同時加快了建設步伐。現又將公共衞生危機管理列入《公共危機管理案例》進行學習,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重視。各級政府和衞生行政部門及衞生工作者深感對處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責任重大。基層衞生組織是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最早發現者、監測者、報告者和具體處理措施的承擔者。我就這兩年的衞生管理工作實踐,結合本縣衞生工作實際,簡要談談對處理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的體會及看法。

一、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我縣縣、鄉、村三級衞生網絡基本健全,國家疾病報告信息系統已建到縣、鄉兩級,縣一級建立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救災防病報告管理系統,縣、鄉分別制定了處理各類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預案,初步建立了快速反應機制,構建了處理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基本平台,但存在問題還十分突出。

一是專業技術人員、設備匱乏。鄉鎮衞生院防保組、縣疾病控制中心的非專業人員佔很大比例。

二是投入不到位,應急處理能力較差。財政多年來對鄉級衞生機構投入比例不大,使鄉鎮衞生院對開展防病工作、業務培訓、健康教育工作等一些必要的投入不足。

三是應急處理能力弱,善後處理機制不建全。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存在醫療救治能力不高、專業醫療人員不足等問題,直接影響了突發事件的有效處置。

二、建議與對策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一是建立和完善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理隊伍。進一步建健全和完善現場流行病學、醫療救治專家庫,加強對縣、鄉級現場調查和縣級醫療救治能力建設,提高現場處理和救治水平。應本着“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原則,加大投入,加快專業人員培養,不斷提高隊伍的素質,儘快落實衞生系統績效工資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建立激勵機制,充分調動人員的積極性,確保隊伍穩定,真正做到“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二是健全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物質貯備機制。突發事件發生後,需要相應藥品設備。目前,藥品供應滯後,特別是遇到重大公共衞生事件時,需求量大,供需矛盾更加明顯。特殊事件,需要特殊、特效藥品、設備,由於物質貯備機制不夠健全,急需時甚至無法取得,影響了事件的處理。因此,應健全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應急物質貯備機制,即根據不同類別事件發生頻次、可能波及範圍,從國家到鄉一級都應健全物質貯備機制,存貯不同品種的藥品、物質、器械,既能保障事件發生後及時供應,又可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

三是完善應急處置機制。為使事件發生後能及時報告、處理,目前國家建立了多個報告系統,但這都是在衞生系統內部使用。非衞生人員發現事件發生後,如何及時報告是整個報告的關鍵。應設立一個全縣統一、讓羣眾廣泛知曉的統一電話號碼。為使事件處置人員快速到現場,應配備專用車輛並有專用標誌,人員也應着專用服飾或標誌,以便羣眾識別,快速讓道。相應人員車輛設備應處於應急狀態,這樣才能保證事件的及時處置。

四是優化檢驗能力配置,快速明確事件原因。儘快明確事件原因是成功處理事件的關鍵,檢驗、監測結果是查明原因的最重要手段。目前鄉一級對處理突發公共事件基本無檢驗、監測能力;縣一級也是設備不夠先進、技術水平低、開展項目少,很多項目都要向市、自治區級求援。我認為應優化檢驗能力配置,合理安排自治區、市、縣三級所承擔的檢驗監測項目,自治區級承擔設備、條件技術要求較高的項目,市級承擔一些日常較少開展的項目,縣級承擔日常項目。

總之,處理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是衞生系統綜合能力和管理水平、人員素質的集中體現。應急處理體系的完全建立和正常運行,需要一個不斷完善、不斷提高以及運行中相關部門配合、磨合的過程。在能力建設上除能處理傳染病暴發、不明原因疾病發生、食物和職業中毒外,應向高標準邁進,使我縣的公共衞生事件處理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危機管理心得體會篇3

這次參加的培訓為期三天,地點在公司培訓處,主講是常書記。主要學習了“社會治理與危機管理”方面的內容。學習中涉及知識點集中,工作針對性強,這對教師的講授要求較高,授課時老師旁徵博引,合理利用了多媒體教學技術,對課程的知識點進行了很好的拓展,授課內容緊扣業務知識,對本人今後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使人受益非淺。通過學習,結合工作實際,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心得,與大家交流。

一、更加明晰了社會治理和危機管理兩者之間的關係

xx屆三中全會將社會管理髮展為社會治理,適應了我國新時期的新特點。社會治理是指一種導致公共理想的社會和經濟效果的治理模式,它是一個國家開發經濟和社會資源過程中實施管理的方式。當前我國的公共危機管理存在“危機管理主體單一,社會力量參與不足,資源使用效率低下,危機管理績效不足”等諸多問題。其根本原因在於理論研究和實踐均未擺脱“政府中心論”的窠臼。治理所追求的目標是“善治”。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會管理過程。

二、在“暴恐”案件頻發的當下,今後工作的重點

作為當前保衞處所承擔的職責,如何通過學習,促進我們的工作,我認為我們要做到:

第一,樹立危機管理理念,培養應對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同時在危機發生過程中應及時通過媒體向社會廣泛宣傳相關急救知識、法律法規和應急預案。

第二,通過各種培訓和宣教,積極培育職工家屬對社會治理與危機管理的參與意識、責任意識、制度合理與合法性認識。

第三,充分發揮職工家屬首創精神,最大限度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不斷釋放全社會的創造能量,才能提高社會治理與危機管理的水平。

三、理論知識在工作中的具體運用

1、把維護穩定擺在首位,堅持穩定壓倒一切

一是廣闢信息渠道,及時解決問題,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發現和掌握各類不安定因素,對反饋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對有可能發生影響的問題,積極制定措施妥善解決。

二是正確疏導矛盾,化解各種糾紛。這也是我們經常要求的,就是積極疏導各類矛盾,化解消極因素,做到及早發現,正確疏導,將矛盾控制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杜絕和防止集體上訪事件的發生。

三是做好突發性事件的預防和準備工作,樹立超前意識,制定可行性預案,確保各類問題發現早、控制住、處理好。

2、強化基礎建設,開展系列創安活動,提高綜合防控能力

加強治安保衞工作規範化建設,夯實工作基礎,全面落實責任。強化消防和爆炸物品管理,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各部門、各單位要強化領導,主要領導親自過問,主管部門切實負責,相關部門要形成合力,做到誰主管、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切實把責任制落實好。在爆炸物品管理上,要堅 持嚴管、嚴防、嚴查、嚴打的原則,從抓防範、夯基礎、促管理入手,做好爆炸物品的管理工作。

3、廣泛開展企地共建活動,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周邊環境。

要重視和加強企地共建工作,積極參與和支持所在地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主動加強與周邊地區的溝通聯繫,積極承擔起應盡的治安責任,協助和配合地方公安部門做好治安防範和管理工作,共保一方平安。

4、規範工作機制,建設高素質的保衞隊伍。

要規範企業治安管理體制,健全保衞工作制度,提高保衞人員素質,切實增強做好企業保衞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建設一支精幹高效的保衞隊伍,確保礦山治安穩定,促進企業安全生產和經營活動順利進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gongzuofanwen/6wn98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