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讀《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心得感想(精選3篇)

讀《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心得感想(精選3篇)

讀《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心得感想 篇1

落雨過後嬌弱無力的薔薇,流連花叢翩翩戲舞的蛺蝶,或是看花的美人,以及樹上黃鶯的婉轉啼鳴... ...在大自然裏,在博物館中,在音樂廳裏,對於美的經驗我們從不缺乏,但是對美本身呢?恐怕無多思考。睿智的先哲,以他們敏感的經驗,深邃的思維,在很早之前,就開始關照美的問題,並形成一個專業的哲學體系,稱為美學。夏爾·佩潘所著的《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介紹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等哲學家以及作者自己對於美的思考,它可以視作一部通俗的美學史讀物。

讀《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心得感想(精選3篇)

當偉大的康德從敞開的窗口寓目花園中虯結交纏的枝葉,那一刻他體會到“美的感覺”,這一瞬間的感動,讓他開始思考美的問題,並在晚年完成經典的美學著作《判斷力批判》。康德將我們欣賞美好事物時的“審美愉悦”,定義為“一種人的各種能力間自由、和諧的遊戲。”夏爾·潘恩認為康德的這個定義是劃時代的,它的創新之處在於認為在審美愉悦中,人的知性與知覺,在美面前達成一致。如我們欣賞一叢花時,我們只沉浸在審美愉悦中,而不在乎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如果我們不由讚歎“這花真美”,那麼依照康德的觀點,這句對美的判斷就是“反思性判斷”而非“規定性判斷”。美的標準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感性或理性的,它沒有任何規定,而是奇特的內在協調所達成的一致。真正 “反思性”的判斷應是“無概念”、“無利害”、“無目的”的。當你欣賞一幅名畫,你不思考它因何而美,不好奇它價值幾何,也不意欲佔為己有,只需沉浸在純粹審美愉悦的內在和諧中。夏爾·佩恩認為判斷的概念是康德美學的另一大貢獻。這種“反思性判斷”,康德認為是“主觀的,但也是普遍的。”它由衷地自你內心生髮,但是卻能代表普遍看法。那種打動你的美,多半也能打動其他人。在康德美學中,美不包含任何意義,它除了自身以外不涉及任何其他事物。但黑格爾並不這樣認為。

最近一則新聞,在法國波爾多大學聯考的哲學考場外,康德的狂熱信徒與黑格爾的支持者竟然為各自的偶像打起了羣架。康德與黑格爾這兩位偉大的哲學家,在哲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兩人的哲學觀念有諸多分歧。黑格爾的哲學體系一部分建立在批判康德的基礎上,在美學方面也是如此。黑格爾認為美之所以使我們着迷,是因為它承載着意義,象徵着意義。比如獅身人面像象徵埃及王國的本質。黑格爾的《美學》完成了對藝術史的梳理,試圖揭示美如何揭示一個時代的價值及其象徵的意義。但夏爾·佩恩認為“黑格爾有時會陷入概念的牢籠,隨時準備着找到意義或真理,但卻發現自己一直追尋到的只是那些單純、沒那麼多意義的表象... ...”。黑格爾在康德的基礎上,畢竟開闢了新的美學境界,他讓我們懂得了美比“適意”多了些什麼,讓美變得稍微有跡可循。

而關於產生美的機制,弗洛伊德有更進一步的解釋。美讓我們以文明的方式滿足被壓抑的攻擊衝動和性衝動。“超我”與“本我”在審美的短暫愉悦中彷彿停止了衝突,達成休戰協議。弗洛伊德理論的核心即人類衝動與動物本能的區別在於人類能夠將衝動昇華。藝術家的傑作是衝動昇華的結果,當我們被藝術家的傑作俘獲時同樣也能昇華自己被壓抑的衝動。弗洛伊德反對黑格爾的觀點,他認為作品的美並非因為它的象徵意義,而是因為它為人帶來了無意識的愉悦。

康德認為美是無意義的,黑格爾認為美承載着意義,弗洛伊德又否定了意義,但這並不意味着否定之否定,美學家苦苦的追索也只是認識了美的某個方面。正如夏爾·佩潘所言:“如果説希望懂得一切的慾望讓人得到提升,那麼理解一切的強迫症反而會帶來下墜的風險,更糟的是,它還會把人與幸福隔絕開來。”美是神祕的,“停止尋找之時就是我們找到之時”。對於美,它教會我們去愛卻不佔有,去愛卻不試圖理解。波德萊爾説:“美總是很奇怪。”

讀《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心得感想 篇2

《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緣起於作者夏爾?佩潘主持的“週二哲學研討會”。在四年時間裏,通過圍繞“美與決定,美的決定”這一問題的討論,夏爾?佩潘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思考。夏爾?佩潘在書中提出了以下問題:為何美這種表面的東西會吸引我們?為何我們無法忍受身邊的人對美無動於衷?趕時髦的人是不是真正鍾情於美的人?“暴力美學”到底意味着什麼?作者通過濃縮康德、黑格爾、尼采和弗洛伊德等哲人的思想精華,交叉分析過去與當今的藝術作品,並依據自己對美的親身體驗,佩潘闡釋了美的未解之謎,並告訴我們美能如何幫助我們生活下去。

夏爾·佩潘(Charles Pépin),生於1973年,法國哲學家和作家。主要作品包括:《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坐在長沙發上的哲學家們》《這不是一本哲學教科書》以及與于勒合著的暢銷漫畫《聖賢們的星球》。

讀《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心得感想 篇3

《當美拯救我們:星期二的哲學課》是法國新鋭哲學家夏爾·佩潘圍繞“美”這個主題所撰寫的一本旨在激發讀者追求“生活之美”的哲學主題書。

本書緣起於佩潘主持的“週二哲學研討會”。在四年時間裏,通過圍繞“美與決定,美的決定”這一問題的討論,作者夏爾·佩潘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全面的思考。就像作者在書中所闡述的那樣:在日益智能化的年代,傳統失去了威嚴,技術進步改變了標準,我們的行為選擇越來越依賴機器。可是,隨之而來的卻不是更大的幸福感,而是焦慮、抑鬱和不安等負面情緒的悄然蔓延。類似這樣的狀態,作者將其歸納為“生活中曾經確定的一切都日益模糊”,並對此作出結論——唯有“美”才能拯救。在作者的眼中,“美”是最好的“良藥”。因為每當美觸及我們時,它都重新教會我們對自己充滿信心,放下懷疑,不要把自己困在日常瑣事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yjxd7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