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精選23篇)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精選23篇)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

從古至今,在歷史的長河中湧現了無數的文人墨客,他們以筆書寫了一篇又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描繪了一個個天馬行空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從黃巾之亂到三國歸晉,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的細緻描寫,《三國演義》無疑是那立於文學頂峯上的明珠,璀璨而奪目。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精選23篇)

三國時期,戰火紛飛,就如書中所言“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漢靈帝劉協昏庸無能,董卓趁機奪權,諸侯紛紛聯兵討伐董卓。但是他們明面上打着扶匡漢室的旗子,背地裏卻做着損人利己的勾當,畢竟在這亂世,誰都企圖分一杯羹。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孫權各自稱帝,自此三國鼎立。而三國後期,吳、蜀勢力逐漸衰弱,哪怕聯盟也不足以與魏國抗衡,失去孫權的東吳更是強弩之末。隨着蜀國被滅,吳國脣亡齒寒,司馬炎公開以晉代魏,最終三國歸晉……

一本書,一百二十回,八十五萬個字,令我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當陽一戰。趙將軍的英勇身姿,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他甘為劉備肝膽塗地,更以一己之力,力戰羣雄單騎救主,為小主人殺出一條血路。後人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趙雲他確實擔當得起他常勝將軍的美名。如果説論武,不得不提常山趙子龍,那説文就絕對少不了運籌帷幄的卧龍先生——諸葛亮,他直至死亡都在為蜀國做出貢獻,僅僅是為了報當年的三請之恩。赤壁之戰他巧算天時借東風,不損一兵一將就“借”走了曹軍十萬支箭。又僅憑一身才學舌戰羣儒,面對上位者依舊從容淡定;在司馬懿攻城之時,面對十萬大軍面不改色,更是利用司馬懿謹小慎微的弱點鋌而走險玩了一出空城計,時至今日仍被人津津樂道。魯迅評價其“孔明之智近乎妖”。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着實讓我們後人佩服不已。

自古以來仁服天下,謀奪天下,暴失天下,而劉備的大仁大義更是讓關羽、張飛等一眾英雄好漢甘願為其上刀山下火海。劉備雖再謀略上落於曹操之後,但是他高尚道德卻為後人所稱譽。仁,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在劉備的身上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劉備一向以德服人,實乃我們的榜樣。

通過《三國演義》這一部歷史的著作,我深刻的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你可以沒有趙雲的驍勇善戰,可以沒有諸葛亮的料事如神的本事,但是你至少具備他們的忠與劉備的仁。如果你連最基本的道德都沒有,那你也只不過是一個披着人皮的白眼狼罷了。左拉就曾説過:“忠誠是通往榮耀之路。”因為忠誠,關羽成為一代武聖;因為忠誠,趙雲成為一代名將;因為忠誠,諸葛亮成為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你若想證實你的實力,首先證實你的忠誠。

書籍是先人留給後輩最好的禮物,但是世上又有什麼東西可以十全十美?哪怕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也是一樣,它的價值一直備受爭議。但是我認為,我們只需要知道每一本書都是作者嘔心瀝血的成就,這就夠了。一本泛黃的舊書,一杯清香的茶,這就是生活。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當這首《臨江仙》出現在我的視野裏,耳畔就彷彿響起古典劇《三國演義》中楊洪基那深沉而雄渾的音調,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底平靜的湖面也泛起美妙的漣漪,思想也像插上了翅膀一樣隨着歌聲穿越千年時光,去追溯令人嚮往的歷史……而這,都緣自《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一部詳盡而宏大的歷史。它記載了從東漢末年黃巾之亂到公元280年約110多年的歷史。它以陳壽着《三國志》為模板,經過作者羅貫中大膽的藝術創作而完成的,使高深難懂的正史以一種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在廣大羣眾面前,併為人民所喜愛、傳頌。《三國演義》又是一部小説,一部內容豐富藴涵深刻的小説,作者匠心獨運,以生花妙筆勾勒出桃園結義,過五關斬六將,火燒赤壁,借東風,長板橋等一系列生動的故事,為婦孺皆知。它妙趣橫生的文字,以及馳騁於神出鬼沒境界的暢快深深地打動了我,而它也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經典。

《三國演義》被學者們列為“四大名着”之一,而它也確實無愧於這一美譽。翻開它,就猶如展開了一幅巨大的歷史畫卷。作者並不華麗卻十分準確的文字就像點點筆墨給這幅畫卷描繪出朵朵奇葩,使每一位讀者都深深陶醉於其中。這裏既有鼓角錚鳴,硝煙瀰漫的戰場,也有文臣武將爭權奪利,勾心鬥角的紛爭,也不乏風花雪月、情意深長的愛情。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忘卻了這是在述説歷史,而分明是在娓娓地講述一個個美麗而動聽的故事,我想這大概就是經典之作與眾不同之處吧。

然而使《三國演義》更讓人覺經典絕妙是在於它的戰爭前後經過的細緻描寫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獨樹一幟,這恐怕是包括《史記》在內的其它史書望塵莫及的,譬如赤壁之戰,戰爭的起因是劉備兵敗,曹操妄圖吞併吳,諸葛孔明舌戰羣儒,智激周瑜抗曹是事情的經過,而後孫曹對峙,巧施連環計,火燒戰船這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書掀起了故事的高潮,最後又以曹操兵敗,關雲長義釋華容道這原本出乎人意料卻又讓人欣然接受的結果圓滿地敍述完了這宏大的戰爭。而在人物塑造方面,更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獨到之處,劉備的仁德,張飛、趙雲、許諸、典韋的勇猛,魯肅的憨傻都被描寫得淋漓盡致,而“寧可教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曹操的阻險毒辣,“安居平五路”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還有“降漢不降曹”“義拔雲天”關公的忠義凜然更是被刻畫地入木三分,讀完《三國演義》,掩卷沉思,滿腦是那殺聲陣陣的戰場,個個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禁佩服作者自然流暢的文筆和巧妙的構思。那種宏大而一氣呵成的氣勢,使人讀完有種無可名狀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經典之作無法抗拒的魅力。

寇第斯曾説:“書籍乃世人累積智慧之不滅明燈,”讀三國,就時刻能感受到它的光輝帶來的温暖,它字裏行間藴含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讀三國,讓人深刻體會到它透露出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匡扶社稷,兼濟天下”的思想。這種思想與我內心深埋的理想交織、碰撞,產生共鳴,激盪出串串亮麗的火花,鼓勵我為實現生命的價值而拼搏、前進……

《三國演義》,一部豐富而深刻的鉅作,僅憑我的三言兩語又怎能細説?如今,硝煙散去,英雄不在,千年古事已俱付塵灰,只剩那“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古鼓角錚鳴”的淡淡哀傷。但心中永遠的經典——《三國演義》卻不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淡忘。有人説:“每一本書,都象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而《三國演義》更是一盞燈,一盞明亮而永不熄滅的燈,它不僅照亮了我的心靈,更照亮了我的人生。

《三國演義》——心中永遠的經典。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3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看到這首詞,你想到了什麼?呵呵,這首楊慎的《臨江仙》是《三國演義》的開場詞,開頭那兩句是不是感到豪氣萬丈,器宇軒昂呢?!

《三國演義》主要寫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各路英豪爭奪天下,打了個不亦樂乎,最後被晉朝統一了。

諸葛亮可謂是三國裏的英雄人物!他足智多謀,上通天文,下曉地理。他組織策劃的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了他的聰明和智慧!只可惜他事必躬親,直累到吐血而死。

劉備求才不惜三顧茅廬,謙虛大度,只可惜養了個平庸的兒子——劉禪,如果劉禪有本事,諸葛亮也不會累死了。

曹操是三國裏最刁鑽狡詐的人物,他生性多疑,比狐狸都狡猾。似乎他就是奸雄的代言人,可是他求賢若渴,唯才是舉,所以他的身邊積聚了大量人才,而他也不計前嫌,對罵他的陳琳委以重任。曹操有膽略還有情義,他放走了對手劉備。他對關羽厚愛有加,如果關羽先認識了曹操,大概也就會歸於其髦下。在赤壁大戰中敗北的曹操,被關羽念舊情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也做了好些壞事,也許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吧。特別欣賞那個“望梅止渴”的典故,正是曹操的智慧讓兵士們走出困境!

關羽也是重情義的英雄,他感念與劉備的厚愛,不惜千里走單騎回到劉備身邊。

最讓人笑話的是周瑜,他也是個有才有能力的人物,佔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正是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可是周瑜的氣量很是狹窄,嫉妒諸葛亮的才能,與諸葛亮勢不兩立,最後在傷病中氣死,年終36歲,真是可悲啊。

孫權,仰仗父兄基業,沒有什麼建樹,猛張飛有勇無謀,呂布見利忘義……三國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讓人大開眼界!

讀《三國演義》要學裏麪人物的大度,謙虛和智慧,不能學人物的氣量狹窄。《三國演義》也詮釋了“得人心者得天下者”,自私小氣的人縱有才能終究也會是失敗的。

《三國演義》真是一部很好的名着,很值得一看,它會讓你獲益匪淺的。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4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內容驚心動魄,蕩氣迴腸。這本書主要講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東漢政府極力反擊,隨後出現了劉備,曹操,袁紹,公孫瓚等英雄,而東漢政府也快滅亡了。少帝逃出城後被董卓所救,董卓進京後收買了猛將呂布,又廢少帝,立獻帝,大權獨攬,實施暴政,逼得羣雄聯軍伐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了,但是董卓最後也被呂布所殺……

小説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作者羅貫中用他那如椽的大筆,描繪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藝術地再現了這一段歷史畫卷。作者通過集中描繪三國時代各封建統治部屬之間的政治、軍事、外交鬥爭,揭示了東漢末年社會的動盪和黑暗,譴責了封建統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眾的苦難和他們呼喚明君、呼喚安定的強烈願望。

小説還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寬厚仁愛的劉備,多疑奸詐的曹操,正氣凜然的關羽,勇猛異常的張飛,還有頭戴綸巾、手搖羽扇的諸葛亮,以計謀見長的司馬懿。《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經典故事,如:曹操“官渡戰敗袁紹”、陸遜“連燒七百里”、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巧擺八陣圖”等,他們鬥智鬥勇的故事早已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讀三國,品味三國演義中的風情與豪邁,走近他,品味他,定會讓你手不釋卷,深深地陶醉在他蕩氣迴腸的故事裏。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5

相信大家都讀過中國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吧,它就是作家羅貫中寫的。

羅貫中用他神奇的筆,描述了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爭,塑造了多個人物形象,有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一身是膽、武藝高強的趙子龍。正因為這樣,《三國演義》才成為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再現了這歷史畫卷。

在這本書中,我最敬佩的是趙子龍,因為在《趙子龍單騎救主》中,我才發現了趙子龍一身是膽、武藝高強的品質。如:趙雲剛走不遠,又被四將團團圍住,他奮力迎戰、全無懼色。這時又有曹軍蜂擁而上,只見趙雲左手槍,右手劍,殺的曹軍血肉橫飛,驚慌失措,不敢靠近。

讀完這本書,我被趙雲這一身是膽、武藝高強所震撼了。他在百萬曹軍中衝出重圍,是一個人做不到的,而他,卻做到了。我還從中領悟出了一個道理:遇到困難要勇於去面對,不要退縮。我們中華兒女,最重要的是勇敢,假如沒有了勇敢,將一事無成。

朋友們,文學是比鳥飛的還遠的夢想,是比花開得還美的情感,是比星星還亮的智慧,是全國人民的財富,讓我們共同走進書的世界吧!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6

“三顧茅廬”一事,被後人廣為傳頌,但大家似乎只看到了劉備的求賢若渴,卻沒有看到諸葛亮的擇人之道。那麼,在當時的眾多英雄豪傑中,為什麼諸葛亮一眼就相中了劉備呢?他那明察秋毫的眼睛,在劉備身上看見了什麼呢?別急,讓我給你娓娓道來……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看諸葛亮的理想。諸葛亮的理想,既不是稱王稱帝擁有半壁江山,也不是為官一任造福人民,而是輔佐賢明,放眼四海,平治天下,統一中原。這很顯然,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為自己選一個“好老闆”,但是他可選的人似乎很多。比如劉表,就近在眼前,而且還沾親帶故。曹操和孫權,也四海都在招兵買馬。但是為什麼諸葛亮都看不上他們呢?

原因很簡單;劉表太弱了,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那裏似乎發乎不了自己的才能;曹操又太強了,身邊都是謀士,就算自己能有發揮才能的地方,但是人多意見多,意見多了曹操也不一定會對他言聽計從;孫權,身邊已有了周瑜,而且似乎只窩在他那江南地區一動不動,根本沒有雄心壯志,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

所以,諸葛亮所謂的“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用亮”,恐怕不是“度量”,而應該理解為“空間”。僅僅“見用”還不行,還必須要“重用”,甚至要“專用”。

綜所上述:諸葛亮給自己找“好老闆”的標註是:第一,這個人必須有條件和能力建立一個新政權、新國家的可能。第二,這個人的志向和條件尚不明顯,還處於潛在狀態。志向鮮為人知,條件也不成熟。正應為這些所以,他需要一個“諸葛亮”。所以符合這些條件,似乎只有劉備了。

當他進入“劉備集團”後,事實驗證了他的選擇。雖然最後他沒有達成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劉備集團”他的才能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被劉備“專用”,對他言聽計從,很少爭執,甚至抵足同眠,如同好兄弟一般……

“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金子如果來到了到了一片泥沙中,再閃耀的光芒也會被掩蓋;再聰明科學家,被分配到了門不對户的公司,終將也一事無成。現在,同學們總喜歡盲目的報補習班,聽誰説好就去報,最後自己累得半死不活,成績卻是一動不動。適合別人的並不一定適合自己,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説的算。

看名著書不僅僅要認真地看,還要多思考“為什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黃金屋和顏如玉可不再輸的表面,需要用思考把他們挖出來。如何給自己找合適的“鞋子”,那就多看看諸葛亮,多看看《三國演義》吧!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7

今天,我不厭其煩的有讀了一遍《三國演義》我清楚的感覺,每一遍品味,就像酷酒一樣感覺也會越來約有滋味,越來越醇厚。

他裏面有各種傳奇人物:趙雲,諸葛亮,劉備,關羽……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鮮明的特點。我印象深刻的趙雲單騎救幼主,他對劉備忠心耿耿,為了保護劉備的血肉,拼死殺敵,勇往直前,冒死救幼主,這不是那時世界難能可貴的精神麼?

還有令我感觸更深的一段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盡然領了他的所有人,去跟東吳決一死戰,最後被一把火燒了幾十萬大軍,這不僅僅是無視生命,更重要的是告訴我們為了一時仇恨毀了一生,這值得嗎?

我緩緩合上書,低頭沉思着,現在的世界,不也像那樣變幻不常嗎?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8

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故事精彩,故事中的人物更是栩栩如生。《三國演義》刻劃了近100個英雄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在三國中,我最欣賞關羽:因為他的忠義情操,令人不由得深深地感動。他的武藝和軍事領導才能,令人敬佩。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降漢。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誠。

《三國演義》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三結義至三國歸晉共經歷了五大時期,便是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再看的好書。每閲讀一次,就感覺多了一次不同的體驗。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9

書、文讀過之後,總要想一想,究竟哪些內容是值得記下來的。這樣在讀書、文時就要格外認真仔細。沒讀懂的地方要反覆領會、琢磨明白。然後把其中新穎、獨到的地方記下來。經歷這樣的思考形成的讀書筆記肯定對讀者有很大的幫助。以下為本站心得體會欄目小編為您精心推薦。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提起這首詞,人們都會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説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説。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説。人人都説《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温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説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説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着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諡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敍、倒敍,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敍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敍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繫,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敍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隻讀一條線索的宂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0

《三國演義》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曉的一部經典名着,雖然大家讀後的感受不同,但它主要貫徹着一個思想:對國家要“忠”,對朋友要“義”,對父母要“孝”。更讓人懂得了什麼叫知恩圖報,什麼叫忠孝兩全。

我在日夜啃讀着本書時,感受也很深刻。印在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賢相”化身諸葛亮,“寧叫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的雄曹操,劉備則被塑造成了一個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的仁君典型。什麼三英戰呂布,桃園三結義;什麼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什麼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死於五丈原。這些情節像電影一樣,一幕一幕的在我腦海裏回放。

讀完這本書,我思緒萬千,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感謝母親給我生命,感謝老師無怨無悔的教我知識,更感謝我的祖國這麼強大,有這麼好的條件,讓我們無憂無慮的生活。在這裏,我暗自發誓,我一定好好學習,長大以後報效祖國。

讀完這本書,我體會到了一定要關心親人,幫助同學,孝順父母,感謝老師,感恩祖國。

這就是《三國演義》帶來的道理。

師。可週瑜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十分小氣,容不得任何人比自己強。結果被諸葛亮活活氣死了,臨死前還在説:“既生瑜,何生亮……”。

中。

封建統治時期需要忠臣,需要一個能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這就是諸葛亮。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謀,而且一生謹慎,鞠躬盡瘁。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罵死王朗,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為這種人就應相貌非凡,可書中描繪的卻十分簡單: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他的所做所為給後人很深的印象。現説曹操。曹操在《三國演義》中被稱為雄,可能是正因他的兒子篡了漢。他説劉備與他是並世英雄,説得劉備都不敢聽,但是他沒有殺劉備,雖劉備正是他的甕中之鼈。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夢也夢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諸葛亮,與其誓不兩立,只要把諸葛亮殺了,東吳的天下就太平了。之後又發現劉備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殺劉備,至少把他留在東吳,東吳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淺,氣量狹小,非英雄也。這也與曹操構成了鮮明的比較。曹操還是個實幹家,以前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偉大之處。總的來説,讀過這本書之後我大開眼界,而以上幾人也給了我很深的感受,他們我很是喜愛。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正因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述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透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複雜的性格。故事也同樣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赤壁之戰最為出色。使讀者都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1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名着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講述了在三國時期發生的事,裏面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

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在三國時期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有三個實力最為強大,分別是魏,蜀,吳。他們三國都有着深仇大恨。經常發動戰爭,爭奪城池,誰也不讓誰。

其中有忠勇雙全的關羽,忠厚老實的劉備,老奸巨猾的曹操。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神機妙算諸葛亮。周瑜十分妒忌諸葛亮的才幹。一天周瑜在商議軍事時提出讓諸葛亮趕製十萬支箭。諸葛亮答應三天造好,立下了軍令狀。諸葛亮事後請魯肅幫他借船、軍士和草把子。第三天四更時,諸葛亮請魯肅一起去取箭。這時,大霧漫天,對面看不清人。諸葛亮便下令讓軍士擂鼓吶喊。曹操叫弓弩手朝來船射箭。船兩邊的草把子都插滿了箭。諸葛亮下令回師,這時曹操想追也來不及了。十萬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經過後自歎不如。

接着説曹操,他在山國中被稱為奸臣。他最重情義,最喜歡收納些有才華有武藝的人。雖然劉備是他的甕中之鼈,但卻沒有殺,可見他的大度。和周瑜的目光短淺,氣量狹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讀完了這本書,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開闊,做事要顧全大局,只有這樣,才能成就大事,成為國家的棟樑。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2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第三次翻開了古典文學名着《三國演義》。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畫的淋漓盡致,細細品味,讓讀者彷彿進入了一種境界。

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以智和勇來依次展開的,但是我認為智永遠是勝過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計嚇退了司馬懿率領的十五萬大軍。此種例子舉不勝數。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劃謀,勇不當敵,文不拿筆,武不動”的。像漢室劉蟬,整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心甘情願的把蜀國獻出,最後竟然上演了讓天下人(笑逐言開)恥笑的事情,樂不思蜀。誰會想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能做出這樣的時移俗易的事情來呢?

有勇無謀,大敵當前,只能拼死征戰。呂布,顏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呂布在白門樓聽從謀士的計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門上呢?如果顏良把劉備在河北的事情和關羽説清楚,哪兒至於被義氣的關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無謀,禍福佔其,禍居上,福臨下,入陣必中計,死無不目。

再談談國家,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

他凝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時年盡二十六歲。

從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只要踏踏實實,仔仔細細(的)地走好追求成功過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會不遠的。當我們羨慕地看着別人成功時,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辛。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中國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着。《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本篇小説主要從黃巾起義,終於到了西晉統一,以魏,蜀,吳三國的興亡為線索,描繪了三國時期尖鋭複雜的統治軍事鬥爭。書中用大量篇幅描寫了幾次大戰役,如袁,曹官渡之戰,魏,蜀,吳赤壁之戰。每次戰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三國演義》裏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劉備,關羽,張飛,曹操,諸葛亮。其中,我最喜歡裏面的諸葛亮。他知天文、曉地理、識人心,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三國演義》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人稱“卧龍先生”。

他治國治軍的才能與兼虛謹慎、濟匯愛民的品格為後世樹立了非常好的榜樣。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輔佐,他向劉備提出了“聯吳抗曹,據有荊益,三分天下”的隆中對策。他為報答劉備三顧茅廬之思,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後病逝於五義原。他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智料華容道,巧擺八陣圖,空城計,七星燈,以木偶退司馬懿,錦囊殺魏延,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其次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就守羽,字雲長,全稱關雲長,他是劉備的結拜兄弟,英勇善戰,他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是軍中猛虎,他手持青龍偃月刀,可謂是血性男兒,鐵血精英,義字當頭啊!關羽對劉備忠心無二。即使曹操給了他很多的好處,但他只認兄弟情義,堅決要回去。

從這本名着的時候我還收集了許多歇後語: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關公赴會--單刀直入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曹操下江南——來得兇,敗得慘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董卓進京——來者不善許褚鬥馬超--赤膊上陣阿斗的江山--白送“。

我要學習諸葛亮的忠心耿耿,關羽的英勇忠義,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魯肅的思度宏遠,孫權的名事理、辨忠奸……做一個正直的人。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好書。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3

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劉備為了保護漢帝,服侍漢帝。

講的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劉備看見地方官招兵買馬,遇見張飛兩人準備一起去招募鄉兵去投軍。兩人去酒店喝酒又遇見關羽,三人意氣相合在張飛莊後結義,第二天劉備打製了一對雙股寶劍,關羽打製了一杆一丈八尺的點鋼矛去投軍。曹操獻刀刺董卓時被發現弄巧成拙慌忙而逃。

董卓死後原先組織殺董卓的組織開使爭鬥。在一次戰爭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被衝散了關羽暫時投奔了曹操,在這其間誅顏良、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來找劉備,在路上又遇見張飛,三人終於又見面了。

三國中我最喜歡的是常山趙子龍趙雲,因為在一次曹操攻打劉備時,兵力不夠的劉備帶着百姓逃難。劉備的夫人、阿斗都和劉備衝散了。常山趙子龍趙雲知道後衝進戰場七進七出,終於找到阿斗和夫人夫人投井自盡趙雲推倒牆壁掩埋屍體。然後將阿斗放入護心鏡殺出一條血路,趙雲面對三個大將毫無懼色,曹操在山上看見後問此人是誰,曹洪大叫:“軍中戰將可留下姓名嗎?”趙雲應聲道:“常山趙子龍”曹操知道後叫部隊不得傷他要活禽他。趙雲見此情形無心戀戰殺出敵人的部隊了,共殺死十幾名大將,已經沒有力氣了幸好有張飛接應。

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4

我非常喜歡看《三國演義》,這是我第二次讀這本書。讀完後,我對裏面的人物又有了新的認識。

以往人們提起曹操,我就會聯想到戲台上白臉奸臣,人們總覺得曹操是個陰險狡詐的人,卻不知他的另一面。曹操其實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你看,經過多年戰亂,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中原地區出現"白骨蔽平原”的悲慘景象,曹操急了,於是推廣“屯田"方針。召集百姓,編成組來開荒種地,不服役的四至五成的糧食交給國家。守兵戰士都把糧食上交給國家,這一舉措使中原農業很快恢復。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一個優點,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他不管貧富都提拔為大將軍。還有,他的軍事才能也極其突出,他能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輝煌戰例平定了北方。所以,當時自願投奔到曹操門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將如雲,謀臣如雨的盛況,為他日後奪取天下打下了基礎。

對我特別有啟發意義的是,曹操”任人唯賢“這一點很值得借鑑,借鑑曹操用人之法,例如投票選舉心目中稱職的,有能力的班幹部,也許這樣會使工作呈現出新的局面。

再次讀完《三國演義》這本書後,不僅使我全面瞭解曹操這個歷史人物,而且使我增長了許多歷史方面的知識。還對我以後的學習和工作帶來許多啟發。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5

縱觀古今,聽聞亂世之使命便是出英雄,。羣雄起,討董卓,梟雄生,挾天子以令諸侯。青梅煮酒論英雄。縱使時至今日,觀之,也倍感熱血沸騰。時常夢縈三國時分,難忘夏侯敦拔矢啖睛的豪氣,難忘張飛一夫當關長阪坡,更莫説温侯騎赤兔之颯爽英姿。讀之盡興處,更恨不得手扛武器,親上戰場。

可我,有的是什麼?我有子龍的忠肝義膽,亦或是典韋寧死不動搖的忠心,還是公瑾運籌帷幄的瀟灑才智?我一無所有,僅憑一腔熱血,有如清末的康有為變法,最終只會落個滿盤皆輸的下場。可我不願做浩瀚歷史的一隅,不,或許連一隅我都稱不上,碌碌無為的我終有一天會被世人所遺忘不是麼?如同這些英雄一般,為國出力,名垂千古我不敢妄想,至少,我該實現自身的價值。直至今刻,我才終於理解了,李白的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我雖不敢妄稱才。然而上天將我置於世,必有其理由。我定有我存在的價值,只是我明白,如果不努力,一切都是空想。

三國浩瀚歷史,寥寥數語又怎能概括,卷帙浩繁的戰役,陳壽也只能幾筆帶過,我們永遠無法深刻體會其中的艱辛,其中的殘忍,更何況那些足智多謀的文官,奮勇殺敵的武將?破五關斬六將,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子建七步成詩等等,這些,是天生變具備的才能嗎?不錯,他們定是在此方面有過人之處,然而,沒有人能否定他們為實現自身理想價值所付出的努力。或許,我們並不具備他們這樣傲人的才能,但我們並不能忘記去努力。

因為一切結論,皆建立在假設之上,唯有至我們奮鬥到死的那天,才能分辨,上述的才能我們到底是否具有。正所謂讀史可以明志,昔唐太宗李世民,曾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以三國之史為鏡,可以成大業。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6

小時候,我去放孔明燈,覺得孔明燈真是很神奇,從爸爸口中知道了孔明燈的發明人是諸葛亮,還知道他的好多故事,我對他也充滿了好奇。今年,我在爸爸指導下終於讀完了原版《三國演義》,這小説的故事非常精彩,我對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的忠義守信也深深感動了我,其中印象深刻的是“白帝城託孤”的故事。

故事講的是劉備大戰東吳失敗後,一病不起,他召來諸葛亮,對諸葛亮説:“我死後,你輔佐阿斗吧,如果實在不行,你可以廢了他,自己做王”。諸葛亮哭着説:“我一定盡我所有中興大漢,為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刻”。雖然後來阿斗什麼也不懂,國家大小事都是靠諸葛亮,但諸葛亮還是盡心輔佐,為阿斗寫出了千古名篇《出師表》,而從沒有動過廢阿斗的心,真正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國家操勞到了死那一刻,用行動履行自己的諾言。這讓我想起杜甫的“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句詩,真讓人感慨。

我敬佩諸葛亮,心裏暗暗告訴自己:要像諸葛亮那樣做信守諾言的人。我很高興,自己從小事中做到了。有一次,我向同學借了一本書,我答應兩天後就還她,可是兩天後的晚上,那本書還有好多沒看呢!我當時便想遲點再還給同學,一想又覺得不對,當我糾結拿不定主意時,諸葛亮忠義守信的故事出現在我腦海中,最終,我如期把書還給了同學。雖然遺憾沒看完,但我守信了承諾,我覺得這樣做是值得的。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諸葛亮的忠義守信也讓他成為後世景仰的楷模,我們要學習諸葛亮信守承諾的精神,從身邊每一件小事做起。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7

今天,我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的冒險經歷。首先他們桃源三結義,成為異姓兄弟,並各自打造了兵器,劉備使用鴛鴦劍,關羽使用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張飛鑄了一杆丈八蛇矛,並招募了五百名士兵,迎戰黃巾軍。隨後因劉備將黃巾起義鎮壓下去,被朱儁封了個官職。劉備不辭而別,只留下信書給朱儁,他們仨的冒險生涯就這麼開始了。之後,他們暗中謀殺曹操的詭計被識破,三人大敗,只好求見孔明,孔明同意幫助他們。劉備他們再次招募士兵,兵力足夠後,孔明開始獻計獻策,打敗曹軍。勝利後,劉備自立漢中王。其他的我就不多説了。

我很喜歡劉備和孔明這兩個人物,我喜歡劉備高強的武藝、孔明的空城計。我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8

讀三國演義有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著,就是為“四大名著”之首,講述漢末時期三足鼎立事件的《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由羅貫中及施耐庵合著,用大筆如椽,略帶神話色彩的手法,繪製出了漢末晉初的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傳奇,不禁讓人覺得蕩氣迴腸,心潮澎湃:話説,由於漢帝聽信宦官之言,致使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各地紛紛起義。特別是由自稱為“太平道人”的張角帶領的黃巾軍,一路殺官賤民,危害無窮。不過仍被各路英雄所滅,但這次起義所帶來的禍害卻遠遠沒有結束——他加快了整個大漢版圖的分裂,從而逐漸形成了以蜀、魏、吳為首的鼎足之勢……

在這本書中不僅有着引人入勝、情節曲折的故事,如:三顧茅廬、單刀赴宴、空城計、煮酒論英雄……還生動刻畫了四百多個人物,有仁義的梟雄劉備、奸詐權術的曹操、英勇聰慧的孫權、神機妙算的諸葛亮……但其中最讓我佩服的,就數仁義英勇的關羽了。他自從與劉備桃園結義後,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温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

……特別是“華容義釋孟德”,充分地顯示他不管是對待善人,還是十惡不赦的惡人,都以誠信仁義對待的優良品質。但是,由於關羽的自負,他最終死於不認舊情的曹操及背信棄義的孫權之手。後被後人追封為:“崇寧真君”、“義勇武安王”等。

總之,《三國演義》不僅讓我瞭解了歷史,知道了當時的民俗、軍事、政治、天文的狀況,還明白了無論做人做事都要做到誠信和寬容的道理。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19

以鄙人有限的歷史以及文學知識來看,《三國演義》在中國文化史上絕對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這種地位是別的小説無法撼動的,雖然一般人眼中的中國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居於首要地位,但是就從小説在大眾中的普及率以及影響率來説,《三國演義》無疑是壓倒性的擊敗《紅樓夢》的。就中國最廣大的勞動羣眾來説,賈寶玉,林黛玉的名字也許不會陌生,但是兩人的故事他們又知道多少?但是對於諸葛亮,關羽,恐怕三歲小孩也能給你講出一段“空城計”或是“過五關斬六將”等一干事蹟的。對於我個人而言,《紅樓夢》我國小就開始嘗試性的閲讀,不過可惜讀了兩回就實在讀不下去了,可能當時年紀過小,文言功底以及思想造詣實在太低,不過也就是在當時,《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兩本小説,我卻是看完的了,或許這兩本書的故事性之強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吧。

其實,就算是到了現在,《紅樓夢》也是我未敢涉足的禁區,在多如牛毛的紅學研究者和汗牛充棟的紅學研究書籍的恐嚇下,我望而卻步,如果一本書前後鋪墊的如此完美,前面的每一句話後文都有照應,甚至連人名都有如此多的學問,譬如甄士隱其實是真事隱,賈雨村其實是假語存,OH,MYGOD,我看小説本來就為了消遣,倘若看個幾千字就把你整成半死,那還有什麼意義。

毋庸贅述,鄙人這次選擇《三國演義》作為暑期讀書的對象,起原因有三,其一就是最好選一本名著小説,這樣才比較有意義。其二,就是上面所講的,《紅樓夢》文學性太強,讀不來,也分析不來。而《水滸傳》這本小説又太低俗,滿篇的宋元時期的口語,文學性又太弱,而《西遊記》明顯是志怪小説,對於光明向上的大學生來説,這種封建文化“集大成”的東西最好不要看,三國演義恰好走了一條中庸的道路,既不失小説的故事性,又不失名著的文學性,作為一本半文言小説,對其研讀是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的。其三則完全是追求時尚了,殊不知現下文化界叫的最響的名字是誰?易中天先生是也,此君在央視百家講壇一品成名,颳起了一陣品評三國的旋風,關於此君我不想做過多評價,雖然最近批評的聲音很多,説他在央視侃大山,誤導了廣大無知的青少年。誤導不誤導不好説,不過我認為,引發孩子們的讀書熱,讀史熱總比讓孩子們天天做在電視機旁看那些酸溜溜的日韓偶像劇要好的多,如果單從這一點來看,我們應該感謝易先生。

説了這麼多,其實一句也沒有説到正題上,應該轉一轉了。

這次暑期品評三國,鄙人蔘考的唯一一本書就是羅貫中老先生的《三國演義》,至於陳壽的《三國志》,抑或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我連見都沒見過,更別説參考了,不過這篇文章確實借鑑了部分文學普及參考書以及網上的某些觀點,這裏事先説明。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説,正因為是小説,它絕對不能作為正史來讀的,但是正史卻沒有小説那種塑造人物形象的強大功力。所以我們在《三國演義》中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奸雄曹操,忠雄關羽,智雄諸葛孔明是三個最為典型的典型。不過這三個人物我先擱置一邊,我先分析一下最喜歡的趙雲。

小時侯讀三國,最關注的是武將的戰鬥力,因此趙雲的形象在我心中一直是十分高大的,當陽長阪坡七進七出,單騎救主,書中描寫道“趙雲懷抱後住,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這一段描寫何等的蕩氣迴腸,看罷之後是何等的血脈噴張,恨不得自己就立即化作趙雲,在當陽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搏殺。漢中一役,他率幾十士卒鎮守大寨,殺退曹操數萬人馬,被劉備讚譽為“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趙雲此時的事蹟達到最高潮的輝煌,這句評價也可以説是對趙雲最高的評價,後期跟隨諸葛亮六出祁山,趙雲依然勢不可擋,有過力斬五將的輝煌戰役,雖然可能經過羅貫中的潤色。綜觀三國,趙雲的偉大可以説是自始至終的,無論早期還是晚期,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來形容他,恐怕也不為過,無怪乎當聞之趙雲病故的消息後,諸葛亮“跌足而哭曰: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言辭之傷感,由此可見一斑。

從另一點上來説,趙雲的“忠”也是小説着力刻畫的,有人形容趙雲“盡忠劉氏,義貫金石”,還有人説他是“擇賢而事,克盡職守”,總之,趙雲所表現出的忠義,是不亞於關大聖人的,早期和劉備一見如故後,便立即傾心於他,後不遠萬里前來投靠。效忠劉備後先後兩次挽救劉家的香火,長阪坡單騎救主,長江奪江截阿斗,趙雲無不是赤膽忠心,置生死於度外,懷安危於胸中的,劉家的香火得以殘存,絕對是應該給趙雲磕一萬個響頭的。無怪乎趙雲死後,後主劉禪大哭曰“朕昔年幼,非子龍則死於亂軍中矣!”,並追贈趙雲為大將軍,諡封順平侯,可見劉禪還沒有昏到家,至少還知道他這條小命是誰拼了命救回來的。

不過很可惜的是趙雲的智勇雙全並沒有得到完全的發揮,一開始只能算是劉備的貼身保鏢,後期也沒有得到完全的重用。我想如果換作趙雲去守荊州,或者是趙雲輔佐關羽聯合去守荊州,或許最後的結果不會那麼壞,不過一切也只能是設想了。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説史略》中對《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作了一句十分中肯的評價“狀諸葛亮智而近乎妖”確實三國中的諸葛亮已然不是泛泛之輩所能想象的強悍,神機妙算算不上什麼,呼風喚雨那是家常便飯,從借東風的神乎其神到出隴上裝神的鬼魅莫測,甚至死後還有定軍山的顯聖,諸葛孔明似乎從來都是在做我們想不到的事情,這些真可算得上羅貫中得功勞了,這個大才子將諸葛的形象無限拔高,無限擴大,雖然諸葛亮在全書大約三分之一才姍姍出場,不過他一出場則已,局面立即出現巨大轉折,可以毫不誇張的説,整部三國,在諸葛亮出山以後,才顯得風吹雲動,精彩紛呈。極而言之,書中的一切人物,包括曹操,劉備,周瑜,司馬懿,在後期全部成為諸葛亮的陪襯。

對於諸葛亮的偉大,我不想談太多,畢竟這已經被千萬人説爛的話題,我只想從我的感受,談一下諸葛的失策之處,人無完人,諸葛亮再酷畢竟也是人,他也逃脱不了人類的劣根性,至少在三國中,還是可以找到他許多的不足的。

首先,《隆中對》的戰略規劃就有一定的失敗,諸葛的規劃是“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軍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我認為這個規劃是導致蜀漢最後失敗的罪魁禍首,首先,鄙人認為荊州的戰略地位要遠遠強於西川的,西川完全是個封閉閉塞的彈丸之地,除了物產還算豐饒,其他的一無是處,而荊州之地,非但千里沃野,更有長江之天險,且緊連洛陽,許昌。倘若不是令一上將軍守荊州,而是劉備親守,並且東面聯合孫權,共成犄角,對魏國的首都形成壓迫之勢,同時派一上將軍去取西川,從秦川之地攻取長安,則三路大軍其湧向魏國,縱使曹操父子三頭六臂,也難逃一死。正是因為諸葛的錯誤決斷,命一上將軍去守荊州,而這一上將軍恰恰又是心高氣傲的關羽,於是失敗已成必然。當荊州失陷以後,諸葛苦心經營的策略也就失敗了一半,於是以後六出祁山,也只能是圖勞。

諸葛亮的第二個失敗之處,就是在於人才的培養方面,他是該用的人不用,不該用的人偏要重用,這點可以從對魏延和馬謖這兩個人的使用上看出來,魏延本是一代將才,放在諸葛眼裏就是一個遲早要反的料,諸葛先生,你也忒過分了點,就憑人家腦後的骨頭長得明顯了一點,就説人家早晚要反,你也忒主觀了吧,於是你對人家從來都沒有重用過,人家一代英雄豪傑,空負一腔報國熱心,卻無用武之地,我看他後期的反叛,全拜您老人家所賜,他是被你逼反的。馬謖本為庸才,至多也就會紙上談兵,劉備臨死前千叮嚀,萬囑咐不可“大用馬謖”,你就是不聽,派他鎮守最最重要的街亭,就連司馬懿也看出來説馬謖“徒有虛名,乃庸才耳”。於是,最終街亭失陷,您錯過了最好的一次北伐成功的機會。

諸葛亮第三個失敗之處,就是他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諸葛亮是個不善於培養人才的人,只有到後期才收了一個姜唯。這一點上,諸葛亮遠不如劉備。正是因為諸葛亮沒有重視人才的培養,才導致了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的局面,這絕對是諸葛的一大失敗!

或許歷史上的諸葛亮充其量智謀力也就和曹氏集團的程力,賈詡之流相當,只不過經過羅先生過分的渲染,才有了人們心中那個近乎於妖的諸葛亮,不過小説畢竟是小説,如果要追求真實,我們不如去讀正史了,總體上來説,《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是十分成功的,十分完美的。

關於曹操這個形象,一向是充滿爭議的,《三國演義》中許劭的一句經典評價概括了曹操的特點“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奸雄”正是千百年來人們心目中曹操的經典寫照,不過説到這裏還是要感謝羅貫中老先生,是他一手塑造了曹操!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真是奸的可以,雄的可以。下面我談一下我眼中的阿瞞。

首先就是前第四回中“捉放曹”的故事,這在京劇中似乎還有一出,曹操滿腹疑心的殺掉呂伯奢全家後又把伯奢本人幹掉,本來呂伯奢好心好意招待曹操,卻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曹操之心狠手辣,五毒俱全在這裏表現的令人髮指,更可恨的是,面對陳宮的斥責,他居然毫不要臉的説出那句經典的“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每每讀到此時,總覺得這種人千刀萬剮也不為過,這種人殺了絕對是為社會除害。寫到這裏我倒很想提一下陳宮這個人,説實話,這個人在我心中是相當高大的,他是一個很有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義感的人,“捉放曹”一回,陳宮慧眼識英,義釋曹操,放棄縣令,跟隨曹操,就是為了拯救傾頹的漢室,,後來發現曹操如此卑劣的德行,他又毅然拋棄曹操。可悲的是天下之大,陳宮卻難覓其主,雖然清楚呂布心胸狹窄,有勇無謀,但他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實在是出於一種極其的無奈。最終呂布兵敗白門樓,陳宮也大義凜然的選擇了就義,這種決心,這種修養,這種境界,在當時那個兵荒馬亂,人人求其自保的年代,是相當的可貴的。遺憾的是陳宮選錯了主子,依他的才華,碰上明主,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但是誰能再給他這個機會呢?因為歷史不能重演了。

再來就是七十回中的一個小故事,説的是“操恐人暗中謀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夢中好殺人;凡吾睡着,汝等且勿近前。”一日,晝寢帳中,落被於地,一近侍慌取覆蓋。操躍起而拔劍斬之,覆上牀睡;半晌而起,佯驚問:“何人殺吾近侍?”眾以實對。操痛苦,命厚葬之。”短短數言之中,曹阿瞞醜惡的嘴臉得以充分的顯現,一是生性多疑,對周圍的人絲毫沒有信任感,而是兇狠殘酷,濫殺無辜,為了自己的利益,連累無辜的士卒,還是楊修説得好:“丞相非在夢中,君乃在夢中耳。”

曹操的奸表現在整部書中,因為本身羅貫中就以“尊劉貶曹”的中心思想來行文的。不過就算大奸也有善的一面,更何況歷史上的曹操其實絕對算得上一代英雄豪傑。

曹操求賢若渴,他先後兩次頒佈求賢令,因此綜觀魏蜀吳三國,曹操帳下的謀士是最多的,武將是最廣的,這也是曹魏長期壓制其他兩國的根本所在。曹操有時也會表現出寬廣的胸襟,陳琳本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替袁紹起草檄文,罵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歸降曹操.曹操問他説:"你從前為袁紹寫檄之,罵我一個人就可以了,為什麼要罵到我的祖宗三代,陳琳連忙謝罪.曹操愛惜他的文才,不僅對他不處罪,還照樣任用他。這等胸襟,這等氣魄,不是凡人所能達到的,曹操達到了,所以他不是凡人。

更喜歡曹操的文采,建安七子可是文學史上響噹噹的名號,曹操正是建安七子中的領軍人物,小時候讀過曹操的《觀滄海》每每讀到“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之句時,總能感到一種排山倒海的氣魄,大一點後讀到《龜雖壽》中“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句子,又能體會到曹操處事的哲學。《三國演義》四十八回中曹操宴長江賦詩一段,鄙人認為是曹操在軍事以及文學達到的最高潮,因為當時曹操坐擁八十三萬大軍,眼看就要掃平南方,統一中原,此可以看作軍事上的最高峯,而那一首短歌行更是蕩氣迴腸,“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躊躇滿志的曹操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明天,勝利似乎已經觸手可及。只可惜,他料不到,等待他的,將是他人生中的一次最大的潰敗,一次另他再也抬不起頭的潰敗。

誠然,《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決定了它的侷限性與封建性。書中避免不了不少迷信的描寫。譬如第七十七回關公顯聖殺呂蒙,第一百一十六回武侯顯聖定軍山,就是純粹的封建迷信了。魯迅先生教導我們要取其精華,剔其糟粕,畢竟人無完人,書亦無完書。

不管怎麼説,三國演義確實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塊耀眼的寶石,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有義務去繼承這一瑰寶。三國演義是厚重的,我們從中不但要讀出故事,更要讀出哲理,所謂“讀史使人明志”,“前世不忘,後世之師”。偉大的中華文化之火是永遠不會熄滅的。最後我想用《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來結束這篇文章。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勝利失敗,千百年來不曾停息的故事,合合分分,千百年來一貫的主題

末了,忽然想起東坡先生在《赤壁賦》中的句子了“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恐,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是啊,縱使曹操,劉備,孫權當時橫行一世,而如今他們又在哪裏呢?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20

放寒假了,我又把媽媽給我買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書中有許多英雄人物是我喜歡的。

諸葛亮,字孔明,幹過許多驚天動地的大事:舌戰羣儒,巧借東風,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真是足智多謀,他用過好多計策,比如:空城計,疑兵計,火攻之計,激將法……

關羽,字雲長,武功絕頂,義氣深重,也深有謀略。有温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等輝煌事蹟。

劉備,字玄德,他用人有方,使天下許多英雄都投到他的旗下。他三顧茅廬,使諸葛亮出山,定三分天下之計。

這真是一本好書啊!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21

今年,我花了大概一個暑假的時間,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這本書的作者是羅貫中,元末明初人,他是我們古代的著名小説家和戲曲家,他的著作——《三國演義》更是家喻户曉,人人皆知。

這本書描繪的是東漢末年,漢室衰弱,黃巾起義,各路英雄乘剿黃之機發展勢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實力最強。連年混戰,弱肉強食。官渡之戰,曹操滅袁紹,統一北方。赤壁之戰,吳國大將周瑜大敗曹操,使曹操暫無力侵犯長江以南,形成三足鼎立,相對穩定的局面。三國是曹操的魏國,孫權的吳國,和劉備的蜀國。

書中諸葛亮儒雅睿智,張飛勇武有謀,關羽趙雲俠肝義膽,曹操機詐權變,周瑜處變不驚、智謀迭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諸葛孔明, 我最佩服他的儒雅睿智,我相信大家也佩服他的這一點吧!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南征蠻王七擒七縱”,令蠻王心服口服。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懂得了許多計謀,並知道做人要像關羽趙雲那樣講“忠”、“義”二字!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22

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着。《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司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鳳雛: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2023年三國演義讀書心得 篇23

中國歷史上有一段三家分漢的故事,我利用寒假的空閒時間,仔細地欣賞了一番,這就是“三國”。

一説起《三國演義》,我們就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心地仁慈、胸懷大志的劉皇叔;機智多謀,剛腹自用的曹操;心胸狹窄的周瑜……但我一合上書,諸葛孔明的身影就隱隱約約浮現在我的面前。

我佩服諸葛孔明。他足智多謀,年幼時就開始為蜀國效力。他用一招火攻計使夏侯惇兵敗博望坡,又以三寸不爛之舌舌戰羣儒,使東吳無言以對,即使他死後也在之前佈置好一切,還活活把仲達嚇走了。假如蜀國沒有諸葛孔明,歷史將會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諸葛孔明雖然一世英明,而生命卻非常短暫。為安天下,在蜀國上付出了多少力量。當我讀到諸葛孔明建興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逝世時,我深深的為這個人才惋惜。我想,現在雖然是和平年代,不用象過去那樣舞刀弄槍,但是,現在的競爭多麼激烈,只要我們稍一鬆懈,可能以後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無法做一個真正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以天地,以所有讀者為證。在這裏,我莊嚴宣誓:我要從現在起,努力學習。待長大後為國家奮鬥,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vwk86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