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日語讀書心得(精選3篇)

日語讀書心得(精選3篇)

日語讀書心得 篇1

當今社會,只懂得一門外語已經是完全不夠的了,真可謂是小語種的學習時代來臨了。在眾多小語種當中,對於中國人來説,日語無疑是相對好入門的一門外語。日語當中的很多發音與漢語相近,再加上日語在書寫中常出現漢字,這更為中國人學習日語提供了便利。相信很多學習過英語的人都知道,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光靠看書是完全不夠的,想要學到地道的日語也是同樣的道理。故在這裏總結了幾條最大限度利用瑣碎時間學日語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日語讀書心得(精選3篇)

一、聽、學日本音樂

有人會覺得,我連中文歌都唱不好呢,更別説外語歌了。這個觀點其實是有誤區的。聽一個國家的音樂,是學習這個國家的語言,瞭解這個國家的文化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再加上,我們很少有人會經常接觸到純正的日本人,所以練習唱歌在我們的日語學習過程中,既可以糾正我們對每一個假名的發音,又可以起到練習口語的作用,一舉兩得。要學會一首日語歌,首先要記住日語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五十音圖。在未名天的日語網校中,會有眾多名師為大家免費講解日語五十音圖的構成與發音,方便大家自主學習。在背熟五十音圖的基礎上,學會一首日語歌易如反掌。

二、每天記住一句簡單的日常用語

就像我們中國人見面會打招呼一樣,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一些習慣性的日常用語。學習這個的目的,是自己能為自己營造一種時刻都在學習日語的氛圍,不至於在日語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當然,在未名天日語學校中,專門針對口語的初級口語、中級口語、高級(商務)口語都有開設相對應的課程,不至於學成“啞巴日語”,幫助您練就一口流利的日語。

三、收看一些日常感十足的動漫或日劇

相信喜歡日語的朋友,無人不知道日本的動漫。日本動漫作為日本文化當中不可或缺的華麗的一筆,被全世界的男女老少所喜愛着。固然像《進擊的巨人》、《斬·赤紅之瞳》之類的熱血動漫熱受追捧,但是針對正在學習日語的朋友們,小編比較更加推薦那種貼近日常生活的題材的動漫或電視劇。這類題材的作品,更能讓我們瞭解到現實的日本,貼近日本的生活,再叫上裏面所用到的語言也會對我們的日語學習培養良好的語感和聽力能力。還有一點小編要提醒大家,不要只顧為了情節來看,而要帶有重點。比如説,想要練習日語中敬語的説法,可以找來《半澤直樹》這種幾部整部都是用敬語對話的日劇來看。一是學習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樣的敬語,二是要注意每句話的語音語調以及所包含的情感。要是看每一部動漫或日劇都能抱着研究的心態來看的話,那想必您的日語水平一定會突飛猛進的。在未名天的日語網校當中,也有開設“看動漫學日語口語,台詞解析&配音新體驗”、“看日劇學日語、速變口語達人”等免費的公開課,帶領大家走入輕鬆學日語的旅程。

日語讀書心得 篇2

“聽寫是不是真的對外語學習有用?我覺得聽寫要花很多時間,也沒什麼用處。我想如果把聽寫的時間用在讀書或者其他的學習上會更有效吧。”

首先學習外語有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其中聽寫,對於提高聽力是極其有效的學習法,絕對不是徒勞。希望努力嘗試一下。

1.在提高注意力方面,聽寫練習比其他任何練習都有效

聽寫對於提高注意力非常有效!?

要想日語學習有進步,其中全副身心地與日語面對面的時間越長越好。聽寫練習恰恰是讓自己集中注意力的最好途徑。

與其漫不經心地看10分,20分鐘的教本,還不如用這個時間100%全部精力地去做聽寫練習。哪怕聽寫了2行,這2行在你腦子會呈現出激活的狀態,會成為自己的東西。絕對不是浪費時間。

或許認為聽寫是浪費時間的人,大部分都是怕麻煩吧。説直接點他們是為自己的懶惰在找藉口,僅此而已。

很少有人會迎難而上這是人之常情,大多數人會遇到困難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給自己找藉口,這也難免。

“本身就是中國人,中國式的日語也沒辦法啊!重要是自己想説的內容。”

可是越是這樣想的人,發音也就往往越差。

當然説的內容非常重要。而且能夠跟對方交流本身也是學習的目的。可是,不能把這個做為不去努力矯正發音的理由吧。

2.瞭解自己的弱點

堅持就是勝利!

諸位周圍這樣的人也許不少吧?語法很好,能讀很難的文章,還能好像説一口流利的日語(多是單方的傾訴型)。可是聽不懂日本人説的話,當然很多時候日本人也聽不懂或者只能猜測着聽懂他那流利的日語。

聽寫對於這些人是相當有效的。

開始試着聽寫就會恍然大悟自己的弱點。

“如果看文本的話好簡單的話,可是就是聽不懂。”

“聽起來很簡單的日語,一嘗試記錄下來,怎麼就會卡殼呢。”

“這麼簡單的對話怎麼沒聽懂呢?”

“真鬱悶!再試着聽一次!”

要是有這些想法產生的話,距離進步就不遠了。

認識到自己會讓你努力,會讓你進步。

當然如果還是覺得聽寫浪費時間的話,你還是最好不要做了。

因為學習最重要的還是尋找與自己相適合的學習方法。覺着無聊無用還要堅持硬着頭皮做的話,不會有什麼效果。

日語讀書心得 篇3

一. 學習的快感

首先要從我個人的身世背景説起。我是朝鮮族。上大學之前一直上的朝鮮族學校,在學校要學兩門語文:漢語文和朝語文,生活中也是雙語的環境,所以中文和韓文也就自然成為了我的母語。現在回過頭來看感到非常慶幸,因為同時掌握了這兩門語言給我奠定了一個很好的語言學習基礎。這裏面的優勢有兩個。第一個是技術層面的。兩種語言不論語法結構還是發音方式差距都比較大。

語法結構方面:中文是主謂賓結構,韓語是主賓謂結構。如下圖所示,同樣表示“我愛你”但是謂語的位置是不同的。

如果大家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漢語水平一般的朝鮮族就會發現他們經常莫名其妙地將動詞放到最後,其實就是因為受到了韓語語法結構的影響。其實學習外語過程中相對較困難的地方就是它與母語不重合的地方。如果每個位置的詞語能夠做一一對應,其實就沒那麼難了。比如如果你像我既會中文也會韓文,那你學英文和日文的時候就相對容易些。因為一些英文中的簡單句可以從中文中找到對應,比如“這是一個蘋果”和“This is an apple”。而日語則是連長難句都可以完全與韓語對應。

語音方面:中文的發音比較“硬”,而韓語的發音比較“軟”,如果按發音的“軟硬”做一個語言圖譜的話,中文和韓文可能是比較接近兩端的兩種語言。這也直接導致我現在能發出絕大部分其他外語中的語音,因為他們基本上都夾在中韓文的發音之間。

但技術層面的優勢其實是次要的。真正重要並且更為本質的優勢其實是第二個。那就是

我天生就知道真正學好另一門語言有多大的好處

套用知乎體就是:我天生就知道真正學好另一門語言是怎樣一種體驗。這一點很重要,並且是那些這輩子除了母語就不會説其他語言的人根本沒有機會也沒有辦法體會的。我可以很負責地告訴大家,如果你有機會學好另一門語言,你就會發現你的世界不一樣了。它真的就活生生地多出了一個維度,想想原來二維的東西現在變成了三維是什麼感覺。不論你是喜歡追劇讀書,還是查資料找課程,你每多會一門語言,你的搜索範圍就擴大一圈,相應的快感也就增加一倍。這裏舉個特別具體的例子。我從小就不怎麼看中國的綜藝節目,因為沒有韓國的綜藝節目有意思。這些年陸續有一些韓綜被引入中國,比如《爸爸去哪兒》,《奔跑吧,兄弟》。當看這些引進節目在中國一炮走紅並且周圍的人都對此津津樂道的時候,我不禁有點傷感。因為如果他們會一些韓語,他們就能更早看到更有趣的韓國原版的綜藝。而且由於競爭激烈,韓國有很多比這些節目更有趣的綜藝節目。但是因為語言上的阻隔,所以他們缺少了很多我早年就已經獲得過的快樂。不要説有翻譯版本的,絕大部分精華的東西真的翻譯不出來,不信你讓黃西把他在美國脱口秀上説的段子用中文跟你説一遍,看看好笑的還剩下幾個。在我看來這不光是外語學習的難處,甚至是教育的難處。在學生真正學明白之前,永遠沒有辦法切身體會到學成的快感。我相信如果能體會到,可能他們學好的機率會大很多。不過這可能就是生活中不得不接受的無奈的地方吧。因為剛開始就嘗過甜頭,並且知道自己可能因為沒學好一些語言而錯失了很多快樂和機會,所以我對於語言學習本身就沒什麼排斥心理,而且保持了一個非常開放的心態。

二. 開頭很重要

我們老家那兒有個非常有名的英語培訓學校(當然不是新東方)。主要是以嚴格著稱,所謂“嚴師出高徒”。所以大部分家長都趕在孩子上國中前把孩子們送到那邊學習一下英語,我媽當時也屬於跟風的那波人。都説這個學校嚴,果真名不虛傳,第一個給我講課的是個女老師,她的名字居然叫“嚴麗”。再看看教室窗户外面的家長,滿臉寫着的都是“我們家孩子要是不好好學,你就給我往死打”。當然打人倒沒有(好吧,其實偶爾還是有的)不過這裏的嚴格確實讓我領教到了。這是一個把英語學習變成體力活的學校,簡單地講就是薰陶式的教學方式。甭管你會不會,碰到語法點就給你講,碰到一次展開講一次。比如分析課文時候碰到了take的短語,那就把take的短語全過一遍。你學幾篇課文哪兒不碰到take這種基礎短語啊?有的時候一篇文章還好幾個,到頭來他在你耳邊嘮叨了十幾次,你想不記住都難。所以一堂課下來大家都累得不行,老師是口乾舌燥,學生是拼命記筆記。然後就是拼命做題,拼命考試,讓你在學校期間完全浸泡在“英語的世界”。説實話,每週上那兒薰幾個小時效果還是非常好的。經歷過這些“魔鬼訓練”,上了國中之後我的英語成績自然就比其他同學要好。這也直接導致了我的盲目自信(那個時候還是很容易自我膨脹的),就是打心底裏覺得我就是能學得好。結果神奇的是我還真就一直學得很好。因為學得好,所以也就願意學,進而以為自己有“天賦”、有“興趣”。殊不知,其實只是湊巧開了個好頭,開始比別人順利了一些而已。這件事讓我覺得很多事情其實只要開始的時候稍微多下點功夫,能比別人哪怕好一點點,給自己一個信心,你就可能啟動一個良性循環:做得好-願意做-做的更好-更願意做......

這裏要插入一段小tip:20xx年也快過去了,想必到了20xx年年初大家又會滿懷憧憬地制定各種註定落空的計劃,俗稱“新年願望”。比如要好好學習,要多讀點書,要鍛鍊身體,重要的是不能像去年一樣!參照我國中誤打誤撞學英語的經驗給大家一個建議。拿健身為例:與其咬咬牙花一筆大價錢買個健身年卡,不如換成相對便宜的次卡,然後將剩下的錢用來請私人教練,讓TA帶你訓練個一兩個月。這樣既不容易受傷,更重要的是你開頭就要比那些“單打獨鬥”的人要強,等到兩個月後發現年初跟你一起來健身的人沒剩下幾個,而你是為數不多堅持下來的那幾個人的時候,你會覺得自己挺了不起的,進而有機會啟動上面的良性循環。當然這也只是可能而已,不過這麼做顯然在技術層面上更為明智。

三. 給自己一次機會

説到這兒,可能大家覺得我在語言學習方面比較順利。但其實有一點我是非常慚愧的。那就是我到高中畢業為止一直不太會“説”韓語,也就是俗稱的啞巴韓語。其實原因也很簡單:説得不好,不敢説(沒開好頭的典型案例,即便你有很好的語言環境可能也未必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周圍的人又都聽得懂中文,所以除非是必須説韓語的情況,不然我是打死也不説的。這也導致了一些很奇特的現象,比如在家裏我和姥姥説中文,她和我説韓語,我們倆還都聽得懂對方説什麼。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説不好”的負擔越來越大,因為在外人看來你都“學”了這麼多年了,怎麼連個話都説不好。但其實我這麼些年只是在“學”韓語,真正“説”韓語的時間可能加起來連一個月都不到。想想有多少人説英語的時候也有這種心理負擔,因為理論上我們確實學了很長時間英語,但真正説英語的時間又有多少呢?讓我真正突破啞巴韓語的其實是很偶然的一個機會。當初因為大學聯考發揮不理想,所以選擇了復讀。剛好重讀的那個班級裏有一個韓國留學生(這在朝鮮族學校裏還是挺普遍的),因為我成績比較好,老師也就比較照顧我。我當時就主動要求把那個韓國留學生調到我旁邊跟我作同桌。她是留學生,不需要參加大學聯考;我是大學聯考發揮失常,復讀純粹是為了耗時間等待下一次考試。所以不論上下課,我都纏着她説韓語,有事兒沒事兒就説。一來是因為課程確實很無聊,二來是覺得這可能是自己“説”好韓語的最後機會了。大概是因為經歷了一次大學聯考失利,那個時候我的臉皮明顯厚了很多。就這樣纏了一兩個月以後,我發現我的韓語口語已經完全沒有問題了。這兩個月的進步要比之前六、七年還要大。現在想想,其實相關的語言知識儲備已經足夠了,只是差了一點點勇氣和鍛鍊的機會。其實自己早就有機會説好韓語,只是缺少讓自己知道“我其實可以的”一次嘗試。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基礎口語並沒有那麼多,我相信如果給大部分人一次檢驗“自己其實沒那麼差”“自己其實可以的”的機會的話,相信開口説外語的人會多很多。

PS:勇敢地去突破心理障礙只是提升口語的一個必要條件,並非充分條件。同樣重要的是要有平時的積累,説白了你得有話可説才行。(具體可參照李笑來老師的《人人都能用英語》關於“口語”的部分)

四. 其他學科有可能帶給你意外收穫

到了大學以後,我選修了德語的二專。不過這個階段對於我學習語言或者説認識世界影響更大的倒是那些理工科的知識。在大部分學科中都有這樣一種規律:前面章節的知識要等到學完後面的章節才能更為深刻地理解。其實在我看來可以把這個理論擴展開來:一門學科的知識有可能在你學完另一門學科之後才會有更深的領悟,而且關鍵是這兩門學科可能看起來根本“不相關”。這裏舉一個我自己有體會的例子:傅立葉變換(別急着皺眉頭,先往下看看)

傅里葉變換的功能是將滿足一定條件的某個函數表示成三角函數(正弦和/或餘弦函數)或者它們的積分的線性組合。

如果看不明白上面的定義也無所謂,因為我當初學的時候也不明白,直到我看到了下面這張圖。

我來解釋一下。根據我們的直觀體驗,這個世界是以時間為單位不斷運轉的。不論是股票的走勢還是汽車的軌跡都會隨着時間發生改變。這種以時間為參照物觀察到的世界我們稱為時域的世界。但實際上時域只是我們觀察世界的一個層面,如果你換個方式觀察的話會發現在時域的世界不斷變化的東西在另一個世界則是靜止的。這個世界我們稱為頻域。

上面圖中時域裏的映射圖就是我們日常觀察到的圖像,它是隨着時間不斷變化的。如圖所示,它其實是由好幾個不同頻率的彩色波疊加出來的。那麼如果我們換個角度,用頻率的眼光去看的話,其實時域裏面變化的圖像只是頻域裏面不變化的那麼幾個波形而已。這就好像一個物體,你從前往後看是一個形狀,從左往右看又是另一個形狀。只不過現實生活中那個物體不存在,你看到的只是時域的二維圖,要想看另一面得藉助數學的方法。

哎,説了這麼多,可能大家覺得這和語言學習沒什麼關係。彆着急,馬上就切換回主題,因為就像我説的:重要的事情總是顯得不相關(額,這好像是笑來老師説的)其實我們不妨用傅立葉變換的方法去看看英語裏面的長難句。相信在大部分碰到長難句就頭疼的人眼中句子是這樣的。

但是在那些腦子清楚,懂得“英語傅立葉變換”的人眼中句子可能是這樣的。

説白了他們能很快地將“時域”的句子切換到“頻域”去觀察,所以他們很清楚這個句子由幾層構成,每一層都是起什麼作用的。是主句,從句,修飾成分還是其他無關緊要的東西。就像笑來老師之前説過的那樣:有些知識你知道之後,你的世界馬上就不一樣了。它不可逆,而且會影響到你今後生活的方方面面。上面的例子就是其中之一。

以上就是我個人語言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其實在我看來更多的是關於“學習”這件事情的體會。

總結一下

儘早體驗學習的快感(準確地説是學成的快感)很重要。其實它才是不斷激勵你學習的原動力。

開始學習的時候就要努力比別人做得好。哪怕好一點點,你都極有可能啟動“做得好-有興趣-做得多-做得更好”的良性循環。

有些時候只是差了一點勇氣。大部分人可能只是缺少一次證明“我其實可以”的機會。

一門學科的知識有可能在你學完另一門學科之後才有更深的領悟,而這兩門學科可能看起來根本“不相關”。

至此是我這些年來學習語言過程中的一些感悟總結,其實還有很多瑣碎的細節和有趣的例子沒有加入進去,而且相信這裏面也有一些遺漏或者考慮不周全的部分。所以我希望能把這個”語言學習“筆記做成一個系列,不斷聽取周圍朋友們的反饋,不斷改進和完善,真正做到和大家共同成長。相信這也能夠激勵我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感受更好玩的世界。

標籤: 日語 讀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vky3l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