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有關許三觀賣血記心得體會(精選3篇)

有關許三觀賣血記心得體會(精選3篇)

有關許三觀賣血記心得體會 篇1

餘華曾説:“我覺得我所有的創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實。我的這個真實,不是生活裏的那種真實。我覺得生活實際上是不真實的,生活是一種真假參半、魚目混珠的事物。”是的,真實,《許三觀賣血記》正是詮釋了一種真實。當這本書以它血紅色的封皮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想着血紅色一定暗含着什麼,當我慢慢讀懂這本書的時候,我瞭解到了:這血紅的封皮凝聚着餘華日日夜夜的心血,流淌着許三觀承擔責任的血液,展露着在貧窮時代人們內心的無助與期盼。

有關許三觀賣血記心得體會(精選3篇)

許三觀,社會最最普通的小人物,他善良、有責任心、疼愛孩子,儘管一樂不是他的孩子,但他依然對一樂付予無私的愛,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文章的開頭便於賣血有關,許三觀第一次與根龍、阿方賣血,不懂他們做事的道理,提出許多疑問,作為小人物的許三觀在年輕的時候對這個社會概況一無所知,他的內心單純而可愛。可是隨着他不斷經歷各種大大小小的苦難:自然災害、文化~、接受一樂不是自己孩子的事實、為了二樂賣血與隊長喝酒差點丟掉性命、一樂得病等等,這些苦難這些生活的壓迫使許三觀一次又一次的賣血,他開始順應這個時代,在賣血之前喝水,給李血頭送禮物,向這個不平等的時代低頭,在那個革命時代的中國,人們開始變了,他們由原來的樸實變得可以為利益不惜一切代價,他們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向利益的主宰低頭。在當今這個和平的時代,這樣的事例也會發生,人們的貪婪,人們的自私使他們想要更多的物質,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可以不折手段。人生本就是多苦難,可是人與人面對苦難的方法不同,是選擇直視困難還是逃避無從所知,有些人寧願放棄自己的原則,放棄堅持已久的從幼年生根的那顆初心,開始順應時代的變遷,成為行屍走肉,沒有理想,沒有精神的追求,只為物質的滿族。

人生多苦難,人性易改變,在這個複雜的社會,我們要堅持夢想,不忘初心。在《許三觀賣血記》中,當許三觀一遍又一遍地提醒他不是親生兒子時,當一家人都去勝利飯店吃麪條自己只能吃一個沒有手掌大的地瓜時,當一樂怎麼也不肯給何小勇喊魂且只認自己為爹時,愛在一步步昇華。這本書因賣血而寫,又因賣不成血而結束。故事中有我們常忽略的親情,有令人羨慕的愛情,有萬分感慨的社會狀況,有着那些無從感知的人的本性。

這也正如餘華所説的那樣:“這本書表達作者對長度的迷戀,一條道路,一條河流,一條雨後的彩虹,一個綿延不絕的回憶,一首有始無終的民歌,一個人的一生。這一切猶如盤起來的一捆繩子,被敍述慢慢拉開出去,拉到了路的盡頭。”

有關許三觀賣血記心得體會 篇2

終於把《許三觀賣血記》完完整整看了一遍,感覺又回到餘華作品的陰影裏,

一如《活着》和《兄弟》,他的故事裏總是充斥着人生的艱辛。他所崇尚的只是敍述,所需要的也只是敍述,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敍説一些其實並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敍説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我們的心。他的書有一種力量,一種能夠帶動人心絃的力量。

這一本書又有別於其他的作品,他完全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展開敍述,通篇用對話表現故事。不得不佩服他的言語駕馭能力,對話雋永,語言簡潔卻意藴無窮,這是一部返璞歸真沒有任何炫技之感的小説。

許三觀僅僅是城裏絲廠的送繭工,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偶然的一次機會,他加入了賣血的隊伍,第一次賣血的錢用來成了家,故事就這麼展開。

然後是結尾。許三觀頻繁賣血之後沒有悽慘地死去,一樂二樂三樂都有了自己的家室,他和許玉蘭不再缺錢花,他們的生活好起來。不習慣餘華的故事有個好的結局,但也不能不説這是個驚喜,誰説沒有希望呢,這就是。暗無天日的年代裏,總是奢望能有那麼一點點的光,拯救我們。也總會有那麼一點點的光,挽救我們於無形。

一開始是不喜歡許三觀的,他賣了血他有了錢他看上了漂亮的高調的的許玉蘭,然後他讓她花了八角三分錢,然後他拆散了她與何小勇,然後他們就結婚了。在很大一部分的篇幅裏,我一直都看不到他們之間有愛存在,只是生活在一起罷了。一直到許三觀為了還方鐵匠兒子的醫藥費而去賣血的時候,一直到許三觀坐在失而復得的桌子旁等着許玉蘭回家的時候,我知道,愛是存在的,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

再後來,轟轟烈烈的文化~來了,許玉蘭被了,她被剃成陰陽頭,她被掛上大牌子,她被放到大街上,他給他送飯,他輕聲對她説,我把菜藏在米飯下面,現在沒有人,你快吃口菜。他對三個兒子説,你們不要恨她,你們要恨她的話,你們也應該恨我,我和她是一路貨色。

再後來,是故事的最後,許玉蘭説,許三觀,我們走,我們去吃炒豬肝,去喝黃酒,我們現在有的是錢…

那些一個個給人留下震撼的情景是什麼?可能有人把它叫作愛和親情。

餘華在中文版自序中説,這本書其實是一首很長的民歌,它的節奏是回憶的速度旋律温和地跳躍着,休止符被韻腳隱藏了起來。

有關許三觀賣血記心得體會 篇3

在讀完這本書之前,心情很忐忑,總是害怕在下一個情景主人公會死去,在我合上書本的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到許三觀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大好人。温飽、房子、女人、傳宗接代,這便是一個男人終其一生所要追求和完成的目標嗎?這便是像許三觀這樣的男人一生所謂的最完整也是最完美的生活軌跡嗎?也許是許三觀的命吧,他一共賣了11次血,有好幾次都差一點把他自己的命給丟了,但他每一次賣血都是為了別人。

在饑荒年份許三觀為了能讓孩子和老婆吃上一碗陽春麪,就去賣了血,但是那種狹隘的愛又讓他不捨得用賣血錢買一碗陽春麪給一樂吃,三觀覺得賣血錢給別人的孩子吃心疼得慌,這是一個典型的小市民心理。但是當一樂離家出走,深夜不歸時,他那樸實的愛又讓他去尋找一樂並用自己賣血的錢給他買了陽春麪。

孩子們大了,三觀老了,白了頭髮掉了牙,他已經十一年沒有賣血了。三觀的人生説不出來是一種什麼味道。三觀終於想為自己賣一次血了,他想吃一盤炒豬肝喝二兩黃酒,新來的血頭説三觀的血“死血比活血多”,任三觀怎麼説都不買他的血。到了醫院,醫生説他的血只能賣給油漆匠漆傢俱,可對於他來説賣血已成為他度過生活難關的唯一辦法,無法賣血讓他感到自己的人生走到了盡頭,他坐着,哭了。三觀心裏面的滋味我一時還不是很清楚,但我覺得是三觀沒有了依靠,他的血血頭不要了,家裏遇到天大的事情都是自己賣血硬挺過來的,如今他的血沒人要了,他的心裏是悲?是歎?是傷……縱觀全書,三觀從結婚到婚後各個難關都是靠着賣血的錢來完成的,還有一點就是看《許三觀賣血記》的時候,我總怕他得艾滋病,中間覺得許三觀幾次都要死了,心裏面懸着的那根線一直被作者牽着。

是的,許三觀的一生可以説是傳奇的一生,經歷了那麼多次的賣血都可以讓他享有花甲,這也實在是他的命。他的人生取向就是為了——安慰生活,寧願賣血。他只是按照一種習慣了的生存方式盲目地生活,面對生活中不時從天而降的災難,沒有避讓、選擇;對自己的艱難處境,沒有抱怨、抗爭,更沒有企盼和希望,只是靠本能在生活的泥沼中撲騰。他沒有思考過災難緣何而來,沒有思考過災難背後深層的社會現狀,對災難只剩下無奈的屈從和麻木。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賣血被認為是一種缺乏尊嚴的行為,但是許三觀的每一次賣血,都是他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融合的過程,所以你能感覺到他身邊的人,他圈子裏的人,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這才是生活,這才是有感情的生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z47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