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全球通史》的讀書筆記(精選3篇)

《全球通史》的讀書筆記(精選3篇)

《全球通史》的讀書筆記 篇1

讀這本書是受了《未來簡史》的打擊,覺得三觀需要修正一下,805頁厚厚的上下兩冊,斷斷續續看了大半年。主要以前是學理科的,世界史更加已經完全沒印象了,看完了《全球通史》其實也搞不清楚那些名字都讀不順的國家怎麼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我留下的大概印象便是以下這個流程:自給自足——宗教為王——打來打去——技術變革——海外擴展——誰都不服——握手言和——不要自己滅了自己就好。胡亂總結的,但是史書一讀,還是覺得人類現在已經處在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態,因為技術進步的發展速度太快,導致在社會形態和人的精神層面的參差不齊也日益嚴重。

《全球通史》的讀書筆記(精選3篇)

引申到教育和個人成長,古人一輩子做的事情,以現在的信息量,也許一年甚至一個月一個星期都不用就可以做好了。但是技術領域的日新月異,與精神層面的進展並沒有很好地同步,我們在社會觀念上的進步是非常緩慢的,比如男女平等的口號喊到現在,之所以還在講,是沒有解決。讀後感。三觀的形成應該並不能歸結為生物學的問題,或許物質基礎不可避免,偶然性和必然性也肯定存在,但我仍然認為人類是有自己的靈性的動物,不管這種靈性以什麼命名,是永遠不可能被機器完全替代和模擬的,所以我們對意義的追求也是一種本能,一個不會問為什麼的人是沒有靈性的。

我們現在對哲學的思考和教育相當的謹慎,怕思想入了歧途,所以寧可不講思想,先講技術,所以STEM如火如荼。即便講思想,也是政治目的大於思考的訴求,我原先也是這樣認為的,因為歷史告訴我們,技術的領先才是實力的體現。但是當技術進步到一定的程度,如果思想體系跟不上,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如果我們以後所有的知識信息都可以芯片植入並且實時更新,那麼要怎麼思考呢?大腦的溝壑是芯片可以形成的嗎?

今後的社會或許需要精英們去消除或減緩矛盾,考慮技術革新的同時如何同步更新思維能力和觀念,以使人類這個物種在這個星球或者其他星球上存在的時間更長一點,如果人類還在追求意義的話。

《全球通史》的讀書筆記 篇2

一.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L.S斯塔夫裏阿諾斯是美國加州大學的歷史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歷史學家,曾獲得過古根海姆獎、福特傑出教師獎和洛克菲勒基金獎等一系列學術榮譽。雖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譽世界,但實際上他著述頗豐,還有大量其他作品為學術界稱道。其實他的作品還遠不止這一部,他的作品還包括《1453年以來的巴爾幹各國》、《奧斯曼帝國:它是歐洲的病人嗎?》、《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歷史進程》和《源自我們過去的生命線:新世界史》等。可惜的是,這位享譽世界的歷史學家於 20xx年3月23日在美國加拉荷尼亞去世,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第七版《全球通史》也成了最後的版本。

二.內容概要

第一編主要講述史前人類,從人類從猿到人的進化、食物的採集再到種族的出現以及農業的出現都做了較詳細的闡述,向讀者大致勾畫了史前人類的生活面貌,指出了當今種族分佈的根源。作者尤其高度評價了農業出現對人類的影響:從食物採集者到食物生產者的轉變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面。[1](P23)由於史前離當今時間相去甚遠,眾多問題皆無定論,作者對眾多問題並未妄下結論,而是儘量顧及多種觀點,讓讀者自己裁決。

隨着農業的產生,文明也隨之而生。在第二編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論述了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這大概是受到前人(指湯因比)以文明為單位研究世界歷史的影響。斯塔夫裏阿諾斯首先對歐亞大陸作了總述。接着分別對各個文明(包括希臘-羅馬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中國文明)進行説明,作者對希臘-羅馬文明論述得相對詳細,而對印度、中國文明的很多問題則未作説明。例如,作者對希臘-羅馬文明的形成作了清晰地説明,分期也相對明確,而對印度和中國文明的形成幾未提及,分期也甚為模糊。這大概與作者的知識構成有關吧。令筆者困惑的是,作者對兩河流域的美索布達米亞文明僅是簡要帶過,而不曾給予這一人類歷史上最初文明足夠重視,這一困惑時至今日仍不得其解。

在接着的第三編中,斯塔夫裏阿諾斯對中世紀歐亞大陸的文明作了闡述。包括伊斯蘭教的興起,突厥和蒙古人的征服,傳統的拜佔廷文明以及儒家文明。作者認為,在這個時期“只有

西方完成了向近代思潮的重大轉變。”[1]P236而其他文明要麼被征服,要麼因為封閉而趨於

停滯。而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入侵具有深遠的意義——歐亞大陸聯繫的緊密以及中國技術發明的大批西傳,促進了歐洲新文明的形成。在談及儒家文明時,作者認為中國在6世紀到16世紀的這1020xx年中,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空前穩定,正是由於穩定

而使中國趨於保守,最後被西方勢不可擋的擴張主義弄得四分五裂。[1]P253深受儒家文化

影響的日本同樣走上了閉關鎖國的道路。此外,作者還分析了在19世紀面對西方的入侵時,日本之所以能夠做出比中國積極、有創造性地反應,是因為日本沒有形成像中國那樣強大的帝國結構。不過這只是原因之一,作者沒有就此問題進行個更深入地分析。

在以往的世界史著作中,對地理大發現以前的美洲和澳洲以及非洲都鮮有描述。而斯塔夫裏阿諾斯則在本書第四編中專門給讀者展示了地理大發現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的歷史。斯氏認為一部世界通史應該包括全人類的歷史,美洲、非洲以及澳洲作為人類文明的一部分,不能被忽略。不僅如此,作者還高度評價了非洲人所創造的燦爛文明和美洲人為全人類培養的大量農作物。

第五編中作者試圖回答兩個基本問題:為什麼研究世界史應從公元1520xx年開始?為什麼偏

偏是西方人在16世紀的巨大發現和驚人探索中起了主要作用?[1]P344第一個問題斯氏並沒

有給出正面的回答,甚至在讀完他的書後仍然不知道答案所在,作者稱在第18章已做出回答,但筆者實不知奧斯曼帝國的衰亡與上述問題有什麼直接的聯繫。第二個問題倒是回答得簡單明瞭:中東和中國的高度發達和富足使得他們自鳴得意、自我滿足,以至沒有適應變化的世界;而與此同時西歐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與傳統農業文明有着本質差別的一種新的充滿活力、擴張性的文明——現代文明,從而開始了所謂現代化的進程,並決定了當代世界的發展。這一編是本書的過渡環節,現代文明的出現,預示着西方崛起時代的到來。 西方的崛起其實質是資本主義的興起,勢必伴隨擴張而來。在第六編中,作者論述了西方崛起時的擴張,分為伊比利亞階段,荷、法、英階段以及俄國在亞洲的擴張。斯氏認為伊比利亞擴張主義的根源是傳播宗教,而後,控制香料路線就成了擴張的首要目的,而其衰落的根本原因則是他們在經濟上對西北歐的長期依賴。這也就導致了荷蘭、法國、英國後來居上,開始了新一輪的擴張。與此同時,俄羅斯人則在大陸上進行橫貫亞歐大陸擴張,並最終造就了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帝國。這些擴張,使全球統一性開始了。

第七編作者論述是西方具優勢地位時的世界(公元1763-1914)。作者用大量的篇幅論述了歐洲的科學革命、工業革命以及政治革命,不但論述了各革命的原因、歷程,而且對其意義和影響作了詳細地分析。以工業革命為例,作者不僅考慮到工業革命對歐洲社會各個方面的影響(包括人口的增長,城市化,財富的增長,新的消費觀念和婦女社會角色的變化等),也認識到對歐洲世界的深遠影響,促進了美洲、澳洲的歐化。作者的視角並沒有僅僅侷限於西方,斯氏對這一時期的非西方社會(包括俄國、中東、印度、中國和日本、非洲等)也給予了足夠關注。本編最後,作者通過對比,令人信服的接受了這一時期歐洲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方面的優勢。隨着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在世界範圍的擴張、滲透和傳播,全球統一性進一步得到鞏固。

在最後一編中,作者討論了兩次世界大戰的來龍去脈、西方諸帝國的終結以及冷戰及其後果。斯氏在寫這本書時力圖跳出“西方中心論”的束縛,然而他在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僅對歐非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作了描述,而對有重大意義的中國戰場隻字不提,只在談論二戰的影響時輕描一句:中國傷亡1500萬人。這恐怕使中國讀者在感情上難以接受,也與他試圖跳出“西方中心論”這一框架相矛盾。不過作者認為在冷戰問題上美國應負主要責任,杜魯門是冷戰的始作俑者。另外一點讓筆者感到新鮮的是,作者將二戰後的科技革命視為第二次工業革命,這與我們將這一革命視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傳統看法不同,不知作者是出於何種考慮。在筆者看來,以電力廣泛的應用為標誌的科技革命的影響大大超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當時人們生活的影響也不亞於第三次科技革命於今日人們。最後,作者既對未來充滿信心,同時也對人類的未來表現出擔憂。

三.讀後感

美國曆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傳世著作《全球通史》,自從出版近半個世紀以來給全球史學界帶來巨大的震撼,它從系統的全球史觀出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縱覽今日之世界,人們的時空觀念發生着急劇的變化,“全球村”逐漸成為現實,整個世界在愈來愈大的程度上聯繫在一起了。在西方從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學家希羅多德起,編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沒有中斷過。從歷史學家的這一世代賡繼的探索過程中,我們可以獲知,世界史是在不斷消除各民族閉關自守狀態中邁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間段步履是何等蹣跚,但隨着人類文明的歷史腳步不斷的加快,全球史應運而生。這一學術文化過程生動地證明了,人類向着更廣闊.更燦爛的一統世界前進的步伐是永遠也不會停息的。

從我國古代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術當時中華民族所知的那個世界的歷史。學界認為,希羅多德(約公元前484—420xx年)是第一個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學家,所著《歷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學家狄奧尼修斯所説:“希羅多德把歷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階段,他決定寫關於不是一個國家,不是一個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敍述中把許許多多的.各種各樣的故事,歐羅巴和亞細亞的多結合到一起。”這種目光遠大.胸襟開闊.通貫古今等特點,對西方以後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人類社會的巨大變動之中,人們從羅馬征服世界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人類歷史的統一性,反映這種人類歷史統一性的世界史便應運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傳播了“世界主義”的思想。中世紀西方的史學發展長期處於„停滯‟狀態中,神學思想的籠罩,中世紀基督教史家的理論,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開始構築貫徹人類始終的世界史,構築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羅在上帝目的的規劃之中的世界通史。

但丁(1265—1320xx年)作為“文藝復興”時代的第一位詩人,架設了一座通往近代人的世界文化的橋樑。在但丁眼中,世界歷史是一個整體,它由各個國家和民族所組成;世界歷史是人類智力潛力不斷開掘發展和人類文化不斷提高的過程;世界歷史的最終目標是建立一個文化繁榮昌盛和人們過着自由的幸福生活的永久和平的社會。“文藝復興”時期的一批人文主義史家,重新提出古希臘時期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的口號,致力於記載和探索人類本身的活動,從而揭開了西方資產階級史學發展的序幕。鮑杜安的《世界史的結構》,讓.波丹的《易於理解歷史的方法》,凱勒爾的《古代.中世紀和新時期世界通史》,福雷斯蒂的《世界編年史》……這些著作都表現了文藝復新時期西方史學逐步擺脱上帝神學思想的干擾,而以哲學的燭光來直視人類本身,即從人類社會本身的發展情況來説明世界歷史的發展規律。

“啟蒙時期”蓬勃展開的理性主義史學標誌着近代資產階級史學的確立。伏爾泰(1694—1778年)在批判博緒埃的《世界通史》的過程中,探討了人類歷史發展的統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論,親自編撰深入具體的世界史著作,對同時代和以後世界史理論研究和編撰產生深遠影響。學術界一致認為伏爾泰的《論世界各國的風俗和精神》是近代意義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著作。該書拋棄了在《聖經》基礎上構建的.以基督教文明為中心的傳統的世界史體系,建立起以人類文明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體系;開創性的運用比較方法,從全球的宏觀角度來縱橫考察人類文明史;擴大了歷史研究的範圍,綜合研究作為整體的人類歷史的各個方面,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統一性。

伏爾泰的影響是深遠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説,當代國際史學界提出的研究“總體史”或“全球史”的口號,實際上是啟蒙時代編史傳統的復興。近代年鑑學派大師布羅代爾的《地中海於腓力浦二世時期的地中海世界》. 《十五至十八世紀物質文明.經濟與資本主義》以及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全球通史》等在國際史學界具有廣泛影響的新的世界史體系著作都是對以伏爾泰為代表的世界史模式的一種迴響。

十九世紀上半葉,西歐的急速進步衝昏了西方人的頭腦,他們對未來充滿了信心,大肆宣揚西歐諸民族地域人種的優越,把西歐一隅的進步視為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過程。形成了一種典型的西歐中心論。在當代,運用全球觀點來撰寫世界史已成為當代西方多數歷史學家的一項重要課題。自1945年以來,世界已經進入全球一體化的階段,英國當代歷史學家巴勒克拉夫最先提出運用全球觀點來研究和撰寫世界通史。他撰寫的《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合乎生活的全球歷史觀!

美國曆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正是從嚴峻的社會現實和虛假的社會現象之間的深刻矛盾及其所造成的災難中。開始從歷史中尋求原因,由此樹立其思考和改變現實的歷史研究信念:研究不是為了把歷史當作一種文化裝飾品,而是把它用作了解和改變社會的一種工具。從他的《全球通史》中可以看到當前的全球社會充滿着無數矛盾,各種問題嚴重困擾着全球所有的社會,無論是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還是社會主義國家。第三世界,都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世界史研究愈顯重要了。當代社會這種變革的根源是歷史上長久存在的技術變革和社會變革所產生的時間滯差,它造成了幾千年以來世界歷史上眾多的苦難和暴行以及當前人類的困境;在世界歷史上任何地方所取得的任何創造性成就都是人類共同的知識財富,而互相瞭解這些財富有助於推動各個社會的進步;人類因面臨共同的問題和前景而需要開展有效的全球合作。要認識社會變革的根源,取得各社會互相瞭解,開展全球合作,必須建立一種全球歷史觀!

自1945年以來,第三世界作為內部存在很大差別的國家類型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斯塔夫裏阿諾斯把第三世界作為一個整體,把它作為一個整體,把它作為全球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來加以考察,以求更全面的認識第三世界整體史和全球史。當前我們所關注的應該是怎麼樣的世界史正如殖民地革命.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和“冷戰”引起的世界變化一樣,當今世界的諸如生態失橫.資源枯竭.全球的核毀滅威脅,使更進一步思考整個人類命運的全球史成為必需。這種全球史的探討是對人類進化越來越由自己決定的今天人類所面臨的共同問題與前景的思考和分析。

《全球通史》展現了世界史的新視野。它改變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寫的西方中心論的傳統取向,確立了運用全球觀念.包含全球內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確立了把世界史作為一個有機體的整體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變了歷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狀況,體現了世界史的當代性和全球性。當代社會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發展引起全球各個領域.各個社會的深刻變革,所以要求歷史學家在世界史中研究這種變革,因為至今世界歷史在很大程度上是連續不斷的科學技術革命的歷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制度.思維方式和人際關係方面變革的歷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鑑今,目的是要人們認識到科學技術革命和社會革命之間存在的嚴重的時間滯差及其將要造的災難,從而為實現人類美好的前景服務。從某種意義上説,《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當今世界的“資治通鑑”。

《全球通史》揭示了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的有機聯繫體現了世界史豐富而重要的認識價值;提出了許多對當代人有啟示的.須作思考的問題,並通過歷史來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賦予歷史以新意,富於智慧,體現了思想的力量。貫穿於書中作者對歷史富於見解的思考: 1:人類社會羣體可接近性和相互影響的作用。綜觀人類歷史,人類文化的進步取決於社會羣體是否有機會吸取鄰近的其他的社會羣體的經驗。只有那些最易接近.最有機會與其他民族相互影響的民族,才最有可能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並處於領先地位!隨着全球史時代的到來,結果將是全球範圍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融,併產生如生物學領域中雜交優勢法則的那種發展。

2:人類歷史遺產的繼承。對歷史的考察,揭示作為歷史和文化遺產的人類創造活動的靈活性和潛能,儘量客觀地評價人類歷史的遺產,使人們更加了解今天的人類社會,更有助於把握未來。諸如古希臘時期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政體的理論和實踐.藝術.文學和哲學思想……構成了希臘流給人類的光輝遺產。自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每個歷史階段中最有影響的社會都是力圖縮小上下層之間鴻溝的社會——都是倡導提高羣眾參與水平的社會。這種參與人數總量上的猛增構成了開拓性社會的現代性,這在性質上賦予這些社會以優越的社會內聚力和推動力,使得這些社會勝過同時期的其他社會,在它們的時代打上這些社會的印記。

3: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在取得巨大的成就同時也付出高昂的代價,其原因在於人類運用技術的方式。目前,人類對技術的濫用,已造成了廣島.博帕爾.切爾諾貝利等災難,而更急迫.更潛在的災難則是毀滅性核戰爭所造成的人類滅絕。當前我們的任務應當是促成技術的使用,給大多數人都帶來好處,從而增加我們在這個星球上生活的安全感和舒適感。我們更應關注的是如何充分運用技術來控制大自然的種種災害,如何發展技術來滋養我們生存的地球。

當今社會,全球史教育,尤其是其中所表現的人類發展的整體觀念和全球方略,對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培養作為地球村一員的當代人的前沿意識和全球眼光是相當重要的!當代大學生值得花功夫學習並且必須掌握的不只是外語.電腦.金融和外貿等課目而已,加強全球史觀的教育在當今時代尤顯重要了,《全球通史》作為一部“精品教材”,更有助於我們瞭解歷史,把握未來!

《全球通史》的讀書筆記 篇3

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儘管《史記》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學價值,文學價值,但是它也只記載了一國之史。縱觀我國的史學著作,超出一國範圍面向世界的無不受西方思維的影響,這不但體現在思想上而且體現在著作的佈局上。在我國史學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錢茂偉所批評的(1)‘在《傳統史學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對以前人結論代替自己研究的惡劣學風進行了批評,明確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個結論,都是特定時代、階級、學識的產物。在引用前人結論時,一定要先作具體分析,切忌斷章取義地搬用前人現成的結論,來代替自己的具體研究”。’他們丟棄了史家珍貴的靈魂,這靈魂是史家之所以成為史家最重要的東西,丟失了它也就丟失了成為史家的理由。一位史家所寫的並不只是一本介紹過去的書,而是一個高尚的靈魂。

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在回答出版新版本的理由時説到:“(2)新世界需要新史學。”。回答儘管簡單,但是把一個史家的責任感完整的展現在人們面前。二十世紀是一個發展的世紀,人們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發展超過了以前的總和。但這也是一個讓人類悲痛的世紀,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人類在發展中也被一些問題所困擾,如:環境問題,生態問題,水資源短缺,資源枯竭,恐怖主義,宗教矛盾這些讓在發展中的人類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戰結束後為指引人們走出迷茫韋爾斯寫成《世界史綱》一樣,斯塔夫裏阿諾斯為在迷茫中的人們寫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在《致讀者》中寫道,“這種多樣性顯示出,21世紀在擁有巨大潛力的同時也面臨着巨大的危險。雖然歷史學家沒有魔法師的水晶球,不能夠準確的預知將來,但是他們能夠基本確定地預測到,21世紀既不是烏托邦,也不是地獄,而是一個擁有各種可能性的世紀。

至於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夠實現則取決於這本書的讀者,你們在未來幾十年中的所作所為將是有決定意義的。考慮到這些因素,我們現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騙式的烏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憂天式的悲觀預言,現在到了對現存的實踐和機制做一個冷靜的再評價的時候了,我們應當保留那些性質有效的,拋棄那些不合適宜的——這正是當前全世界正在努力做的。也是本着這樣一種精神,本書才有了這個新版本,希望它能有助於這一在評價的過程,從而實現培根所提倡的”改善生活“,拋棄他所反對的”卑微目的“。從上面這段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這段話中,我們所能感到的並不是簡單偏見的對一國的情感,而是對人類發展的深深的憂慮,這也是本書所凸現的”全球史觀“的精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wdx8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