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精選13篇)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精選13篇)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1

“白龍馬,頭朝西,馱着唐玄奘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耳熟能詳的旋律讓這部經典家喻户曉,而我的整個暑假也都浸潤在這部經典裏。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前往西天靈山取經,途徑九九八十一難,遭遇各種強險,着實讓人膽戰心驚。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精選13篇)

而在這部著作裏,我最喜歡的章節是大鬧天宮。莫名的被孫悟空頑劣不羈的性格所吸引,他機智又詼諧好鬧,同時正義大膽,在一個強權的天庭裏,作為弼馬温的他,竟然敢鬥玉皇大帝。而正因為他的勇敢而大無畏,註定了一生的不平凡,當他遇見唐僧的時候,故事變得深遠而又意義,因為是那是取經,是正果。

一路上降服妖魔,造福百姓。師徒四人的取經路,我想不僅僅是充滿坎坷的,更是充滿正能量。回過頭去看,這一路的成功是離不開各位師徒的團結協作,而勇敢的孫悟空理所當然是一路上的大咖,更是我生活中的偶像。

事實上我個是膽小懦弱的孩子,雖然我特別討厭自己的性格,但卻無法突破。就像現在我開始做牙齒矯正,在矯正前需要拔出兩顆牙齒,我只去了一次,就覺得自己忍受不了,哭哭鬧鬧的在診所裏,儘管老爸一再的安慰,也無濟於事。

沉默的氣氛,一直僵持到回家為止。一張臭臉,嚇的老媽都不敢多問什麼。

書桌上,《西遊記》一直安靜的躺在那裏。封面上,俏皮的猴哥詭異的笑着,似乎在小看我。“親愛的自己,我是否也要勇敢一次呢?”豁出去了,不就是再拔一顆牙麼,有什麼好怕的。

直至我覺得西遊記給我啟示,在我的生活裏才開始蔓延。我希望,是更多的正能量,教會我勇敢,不畏艱險,鍥而不捨。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2

這本書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個個具特色的可愛人物的形象:如愛打抱不平的孫悟空,貪吃懶惰的豬八戒,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神力無邊的如來佛祖,善良的唐僧。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頑皮勇敢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孫悟空是花果山上的一塊石頭縫裏蹦出來的也可以説是石猴,從小行動敏捷,心機靈巧。從須菩提祖師那裏學來了高超的本領,從龍宮得到了如意金箍棒和盔甲,太白金星勸説玉皇大帝讓孫悟空上天當官。玉皇大帝就按照孫悟空的意思封他做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在天上偷吃了仙桃、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後,孫悟空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修成正果。

勇敢的孫悟空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他沒有一點怨言,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保護師傅,為師傅斬妖除魔,最終孫悟空師徒取得了真經。

玉皇大帝三番四次的原諒孫悟空的過錯,縱容他當官,是因為玉皇大帝嚮往和平,他有一顆慈愛的心。孫悟空受玉皇大帝寬容,不但不知恩不報,還大鬧天宮,被壓在五指山底下受懲罰是應該的。五百年後,孫悟空保護唐僧取經時一心一意,忠心耿耿,再也沒有撒野,孫悟空這種知錯就改的品質和精神非常讓我敬佩。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3

這幾天,我重讀了《西遊記》這本書。這是明清時期作家吳承恩寫的一部長篇小説。

這本書講了唐僧師徒經九九八十一難去西方極樂世界取得真經的故事。唐僧名唐玄奘,他雖善良卻膽小怕事。在取經的過程中,他前後收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孫悟空—睛、敢做敢當而正義大膽、火眼金且本領高強。豬八戒—貪財好色、好吃懶做,但又不缺善心。沙僧—心地善良、老實本分、踏實能幹。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在取經路上幫了唐僧不少大忙。這四個人物形象鮮明,各有特點,性格也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小時候,我喜歡看西遊記的動畫,覺得孫悟空很厲害。認為要是自己有孫悟空那麼厲害也可以讓我去取經。不過長大以後發現我錯了,如果唐僧一行人沒有去西天取經的勇氣,那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成功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勇氣,有它才能開始這人生的旅程。

記得有次,我有個問題想要請教老師,但是我不敢,因為那個老師給我的第一印像就是很嚴厲,一直不敢接近。所以那個問題一直沒法弄懂。終於,我鼓起勇氣戰戰兢兢的走進了老師辦公室,老師當時在批改作業,看見我便放下了手中的事。我小心翼翼的把作業本遞過去,説:“老師,第5頁的第2題我不太懂,想請教一下。”老師並沒有像我以為的用那麼嚴肅的像冰塊的神情對我,而是用稍帶一點指責的語氣説:“怎麼這麼晚才來問我?學了都過了幾天了。”隨後,便向我講解了這道題。之後,我突然發現老師好像沒以前那麼嚴厲了。如果我當時沒有問老師,或許我現在還不明白這道題怎麼解呢!

勇氣,是成功的條件之一。慈悲是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太沒勇氣了。太沒勇氣,就變成沒骨氣了。

《西遊記》是一部很好的書,你能在其中發現許多道理。勇敢是我在其中發現的道理之一。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4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必須社會生活的反映。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十分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缺點。他機智勇敢又詼諧好鬧。

説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這個形象同樣刻畫得十分好。豬八戒是一個喜劇形象,他憨厚老實,有力氣,也敢與妖魔作鬥爭,是孫悟空第一得力助手。但他又滿身毛病,如好吃,好佔小便宜,怕困難,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甚至還藏了點私房錢。

師傅唐僧,雖説沒有孫悟空的本領、豬八戒的活絡、沙僧的勤快、白龍馬的腳力,但他品行端正,會念真經,不怕“千刀萬剮”,有堅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龍馬雖説沒有什麼大本事,但都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甘心當好後勤,不好出風頭。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着、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着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説也是一種成功啊!正因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5

提起《西遊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四大名着之一,作者相傳是吳承恩,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主要描寫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故事。《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廣為流傳,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書中孫悟空這個形象,以其鮮明的個性特徵,在中國文學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藝術豐碑。《西遊記》不僅內容極其豐富,故事情節完整嚴謹,而且人物塑造鮮活、豐滿,想象多姿多彩,語言也樸實通達。更為重要的是,《西遊記》在思想境界、藝術境界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謂集大成者。

記得第一次接觸她是上國小三年級時,那時家裏剛剛買彩電回來,那段時間剛好在播放西遊記。那時候對她,我可謂如醉如痴。放學後總是喜歡和小夥伴們託到比較晚回家的我,一放學就飛快都往家裏趕,只為觀看幾集。當時最喜歡的角色是極富正義感的孫悟空,羨慕他擁有七十二變的法術,敬佩他不畏妖魔鬼怪,總能在關鍵時候排除萬難。於是便暗暗的在我幼小的心靈下種下了一個夢——如果我也有七十二變的法力,我就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把老師給變沒了,等下課的時候又把老師變回來;考試的時候,我就把正確答案變到大家的卷子上,這樣大家就能都考得100分了……最討厭的是豬八戒,因為感覺他是一個好吃懶做、貪財好色、相貌很醜的討厭鬼。

可能是年齡漸漸變大的原因吧!往後陸陸續續的出現了許多的版本,什麼《西遊記前傳》、《西遊記後傳》、《大話西遊》等等,都一一看過,總覺得不及那版經典、耐看。於是便重複看了好幾遍,而感悟也隨時間的沖洗有了很大的改變。融入生活,細細品味。在取經之前,悟空的脾氣個性就像青春期的我們,不想也不甘在一條條框框架架下成長,於是叛逆的我們便成了神仙(家長老師)眼中的“壞孩子”。而八戒則是我們對愛情懵懂的表現,一旦觸碰被玉皇大帝(老師家長)發現,後果“不堪設想”。好奇害死貓,當還是身為捲簾大將的沙僧,耐不住對寶燈的好奇與誘惑而犯下大錯,這不正是我們對許多比如網絡虛擬世界的盲目“探索”嗎?

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個插曲,也是最讓人懷念的一段往事。可是生活卻是一位嚴厲的老者,它永遠不會讓你“為所欲為”。隨着時間的流逝,觀音菩薩特意的安排,讓這曾經毫不相干的四個人聚在一起,共同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朝着一個目標——到達西天,取得真經而努力。經過生活的“洗禮”,九九八十一難足以磨掉他們最初的稜角了,最終他們修成正果,成為大家都認可的人。我們又何嘗不是呢?

讀經典名着,品百味人生。希望生活不要將曾經所謂的“壞孩子”,毫不猶豫地同化成一個模板!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6

每當我翻開《西遊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着中,是最生動活潑的,小時候的我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但今時今日,不變的是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我的領悟卻變了。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覺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對話旁白;有人還研究它的歷史背景、社會現象。但在我看來,他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着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

在經歷了日復一日個性受約束的日子,廿一世紀的人們都格外向往自由,嚮往那個自由的化身:孫悟空。孫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又不服人間王位所約束”,闖龍宮,鬧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稱王。可以説已經達到人性擺脱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鬥爭也是為了爭取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讀者一種追求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 然而,每個人都明白, 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假如沒有孫悟空

印象中,初讀《西遊記》,最討厭的人物就是那個不可一世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按常理來説,孫悟空應該是眾多少兒讀者的崇拜對象啊。有一天偶然翻看自己國小時的日記。上面寫道:“今天看到‘其’天大聖把那個人打死了,腦漿象豆‘符’一樣出來了。我很想哭,這是宋老師説的殘忍吧。”現在看起來真的很可笑。

是啊,那時單純的過分,那一個細節竟然使孫悟空在我心裏成了一個殘忍的角色,使我幼小的心靈有了一次至今仍記憶着的陰影。可試想,假如沒有了孫悟空,那整部小説也許不會有那麼多的血腥,不會使天宮大亂,也不會有如來把他壓在五行山下,保護唐僧西天取經那麼多麻煩事。

可畢竟孫悟空是個功臣,是《西遊記》裏的英雄,一路上降妖服魔保護唐僧的安全。現在孫悟空是《西遊記》中我最欣賞的角色,並非因為他那些英雄行為,也不是因為他那出神入化的七十二變,只是被他的精神所感動。

他是有些霸道,有些驕傲;但他敢作敢當,對於不滿的事情敢於反抗,這些對已走向成熟的我有着深深的吸引。他是整個小説的中心,是作者心靈的使者,是有個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的象徵。作者從孫悟空身上傳輸了他對封建統治的蔑視和鄙夷,讚揚了勇於反抗的精神。可以説孫悟空是作者與讀者心靈交流的一個窗口,假如沒有了他?故事又從何談起呢?

假如沒有唐僧

國小五年級,再讀《西遊記》時,發現對唐僧厭惡到了極點:其實《西遊記》也就是那麼一檔子事,主題就倆字——取經!從西天取到真經,然後把經書交給皇上這故事也就完結了。之所以成為了洋洋灑灑一百多回的神話小説,主要原因就是——唐僧。想想看,孫悟空是齊天大聖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取經?一跟頭的事!

雖説八戒、沙僧是沒有悟空厲害,可怎麼算也是日行千里的主兒。到大雷音寺取個經,幾天就辦成不是問題吧?可問題就出在了唐僧身上,使自己3個本領高強的徒弟那騰雲駕霧的本事不能施展。這也就算了,可偏偏他還是令妖怪們垂涎三尺的金禪子轉世,再加上他不分黑白,不識人妖。

常念那緊箍咒令忠心保護自己的大徒弟孫悟空滿地打滾,折騰的死去活來,甚至還趕回了老家,這便給這條本已遙遠艱難的路又增添了不少的“色彩”。要是沒有了唐僧,這一路不知道少了多少麻煩,減了多少曲折,節約了多少金子似的時間啊。可隨着時間的流逝和自己的成長,我逐漸理解接受了故事中這一切的安排。

這正是吳承恩老先生的高明之處。取經,本是一種事業,但實際上已經成了唐僧所堅韌不拔地追求的一種理想的象徵。假如沒有了唐僧,《西遊記》便成了單純的打打殺殺的神話故事。“不經歷風雨,怎麼現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是的,沒有了唐僧一路的曲折坎坷,這“取”經的意義又在哪裏?這部魅力永恆的小説又何以傳承至今?

假如沒有配角

我把豬八戒,沙僧,各路神仙、妖怪等其他的人物都稱為配角。一個小説的成功取決於故事的情節與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主角的塑造也要依靠配角的襯托。《西遊記》並沒有犯大多數神話犯的錯誤——完美。《西遊記》裏並沒有哪一個人物完美無缺,配角只不過缺點暴露的更明顯些罷了,豬八戒的好吃懶做,沙僧的老實沒心眼,妖怪們的貪婪以及神仙們的庸笨……

這一切的一切卻成了小説中的必須,沒有了他們,孫悟空的英雄從何而來?沒有了他們,唐僧的善良又怎麼表現?如果沒有了配角整個小説便如同雞肋一樣索然無味……這一路分析下去,才發現這各個人物是缺一不可的,這一切組合在一起是那麼的恰當,正好構成了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故事。妙,妙不可言……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已經成為了一名八年級的中學生,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此時再讀《西遊記》,發現了其中更多的精華:孫悟空的智勇,唐僧的善良,豬八戒的缺點雖多但心眼卻不壞,再想想沙僧的老實又何嘗不是優點呢?

《西遊記》這部神話小説真是教給了我太多的東西,而這些都是以後的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它令我善良寬容,嫉惡如仇;令我面對困難時努力想辦法去戰勝,而不是逃避;更多的是,使自己摘下了完美主義的眼鏡。

理解了“缺點產生美”的觀點——我不會在以後的生活道路上一遇挫折便哀聲不絕,也不會一發現別人的缺點便對此人厭惡,因為我從《西遊記》中體會到了缺憾也可以產生美,人無完人,不是嗎?我要感謝吳承恩先生。是他用超凡的智慧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雖充滿曲折與艱辛但結局依舊圓滿地夢。假如沒有他……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7

《西遊記》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師徒四人歷經艱險去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故事從一塊仙石説起,它日夜吸取天地靈氣、日月精華,終於有一天,從裏面蹦出只猴子。那猴子獨霸一方,號稱“齊天大聖”。後來因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後,一個前往西天取經的和尚將其救出,齊天大聖便拜他為師,和其他兩個師弟一起保護師父共取真經。一路上遇到了許許多多妖魔鬼怪,他們斬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得真經。

這本書的內容十分離奇、驚險、有趣。我最喜歡孫悟空這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本領非凡,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嫉惡如仇,一雙火眼金睛絕不放過一個妖魔,如意金箍棒下絕不對妖魔留情;他不怕任何困難,不管遇到什麼險阻,從不退卻。他代表了正義的力量和必勝的信念。説到豬八戒,他的本事可比孫悟空差遠了。他是一個幽默人物、憨厚老實、喜歡偷懶耍滑、貪吃好睡。他的毛病雖然多,但是我並不討厭他,反而覺得他十分真實可愛。沙僧則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忠厚正直。

我喜歡這本書,它不光有着豐富多彩的內容,緊張激烈的情節,還有着鮮明的人物特點,更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永不言敗!

與其説孫悟空靠本領取得真經,不如説孫悟空是靠毅力和永不言敗的精神取得真經。

毅力對每個人來説都很重要。在讀書時,如果沒有毅力,我們很難在枯燥的學習中堅持到底:在工作中,如果沒有毅力,我們很難在坎坷中跨越過去:在生活中,如果沒有毅力,我們很難在種種負擔中堅持下去。

當你面對困難準備放棄時,請你一定記住“毅力”。堅持下去,不放棄,你一定會品嚐到成功的果實。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8

上週,我讀完了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的《西遊記》。

《西遊記》是一部神奇的小説,它講述了一行四人——師父唐僧、曾經的天蓬元帥豬八戒、捲簾大將沙僧和齊天大聖孫悟空,經歷三打白骨精、智鬥青牛怪、三探無底洞等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來到了西方佛國,向如來佛求得真經,回到自己的國家普度眾生。

在《西遊記》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不是敢做敢當的孫悟空,也不是別的什麼法力無邊的人物,而是比起孫悟空等人平凡的再不能平凡的唐僧。雖然他有時不辨是非,甚至有些迂腐,但他腳踏實地,可以説,假如沒有唐僧此人,任憑孫悟空法力再怎麼高強,也取不到真經。朱自清曾經説過:“從此我不再仰臉看青天,不在低頭看清水,只謹慎着我雙雙的腳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腳印!”或許唐僧就是這樣,在漫長的取經路上,都留下了他們的腳印。他沒有想着要孫悟空帶他一個筋斗來到如來面前,而是一步一個腳印,歷經千辛萬苦取得真經。或許你們認為他傻,為什麼有捷徑不走非要繞路?可是,在這漫長的路上,他學會了許多平常學不到的,最終正是這些經歷使他脱去凡胎轉身為佛。

所以,讓我們去了解唐僧這個人物,就像書中所説:“要問路在哪裏,路就在腳下!”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9

今年六一兒童節,媽媽買了一本古典名著《西遊記》送給我看。看來三四篇後,我越看越想看。後來,看得我甚至連吃飯睡覺都不知道了。

這本書裏有專門降妖除魔的孫悟空,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忠厚老實的沙悟淨,一心向佛,好壞不分的唐僧,還有白龍馬,詭計多端的白骨精等好多人物。一個個栩栩 如生。這本書裏講了“孫悟空出世”“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等好多故事。

孫悟空為了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識破白骨精的陰謀,一次又一次的想把她打死。可是,由於豬八戒的讒言,唐僧的阻攔,三次都被白骨精逃掉了。後來,唐僧還把孫 悟空趕跑了。結果,唐僧反而被捉到妖怪洞裏,妖怪想請自己的母親前來一起吃唐僧肉。豬八戒打不過白骨精,只得跑到花果山請孫悟空出山救師傅。孫悟空不計前 嫌,前去救師傅。孫悟空運用計謀不但救出師傅,還讓唐僧明白都是妖怪使的計策,是妖就得打的道理。這就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

我看到孫悟空愛憎分明,是妖就打,就想到現在社會上,有些人看到不法分子做壞事,不但不管,反而助威,真是太不應該了。平時,我看到有些同學有了缺點或者 錯誤,就大膽去管,去勸告。我們不應該像唐僧那樣糊塗,是非不明,好壞不分。我們也不要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還要進讒言……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我們只有 人人像孫悟空那樣愛憎分明,才能搞好一切事情,才能夠是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繁榮、昌盛!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10

中國有四本書非常有名,它們是四大名着:《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還有《西遊記》。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西遊記》。

《西遊記》的作者是羅貫中,是一部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講述的是唐僧和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經過、九九八十一難西天取經的故事。

在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大師兄孫悟空。他原來是一從石頭裏蹦出來的,他是一個天真爛漫、調皮任性的無拘無束的“野猴”。他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遊樂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鬧天宮,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裏,還自封“齊天大聖”。用他的七十二變大鬧天宮,惹怒瞭如來佛祖,便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唐僧救了他,他便跟着唐僧西天取經。為了師傅的安危奮不顧身的他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他對付這些人從來都不手軟,儘管許多時候並不被唐僧所理解,他仍是義無返顧地將他們掃除。哪怕事後又被各路神仙將妖魔領了回去,甚至招致唐僧狠心驅逐,除害護航之心全不曾改。

其次是二師兄豬八戒。他貪財好色,有着一身毛病,好吃懶惰,愛佔小便宜,怕困難,總是退縮,還特別愛吃,每次孫悟空叫他去找食物,他總是打着找食物牌子,卻總是在半路睡覺,或者是找到了食物在回來的路上也吃得一乾二淨了。它相對來説小腦筋比較多,我很清晰記得有一集,某條河流結了冰,但這樣馬就不容易前行了,當大家都在困擾之時,豬八戒立即就説可以給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雖然他很貪吃,但是也非常護主,絲毫不比孫悟空差,一旦唐僧有危險也會那把九齒釘鈀奮不顧身的去救他。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11

《西遊記》是一部長篇小説,它主要説的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一路上經歷了千難萬險,為了取得真經,千辛萬苦,挑戰了八十一種困難,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妖魔鬼怪的阻撓,最終取到真經成了仙。

師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它忠厚老實,一心想取到真經。

豬八戒,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貪念,做不成事,遇到困難只想退縮。

孫悟空勇敢,不怕困難,打走妖魔鬼怪。

唐僧囉嗦但是慈悲善良,不辭勞苦,不為艱險。

通過這個故事,體現出孫悟空不達目的不罷休的追求精神。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我們正義是一定會戰勝邪惡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做每一件事情都要不達目地不罷休,絕不能氣餒,這種精神是我們所需要的。又讓我懂得了要想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的道理。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12

在我小的時候,伴隨我走過童年的便是那讓我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看的《西遊記》了,其中的各個角色的性格和曲折有趣情節可以説是耳熟能詳,但真正品讀整本書,卻是在這個寒假。

我曾經認為,看電視劇多好啊,既簡單易懂,又有充分的視覺和聽覺享受,何必拿起一本厚厚的書去鑽那些自己不懂得文字。現在看來,我當時是大錯特錯了,一樣的故事,一樣的人物,書中比電視劇更精彩更扣人心絃,讓人恍若進入了一個的神話世界,全然忘記了身外的世界。

書中主要講述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師徒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故事。 書中的四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各有各的特點,性格形成鮮明的對比:唐僧誠心向佛,心地善良,頑固執著,同時又因心腸太軟而顯得有點懦弱和迂腐;孫悟空正義大膽,勇往直前,聰明機靈,對師傅忠誠,全心全意,法力無邊,讓所有的妖魔鬼怪聞風喪膽;豬八戒雖貪財好色,又懶又饞,但從不缺乏善心;沙僧忠心耿耿,憨厚嚴謹,樂安天命。

而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在被壓在五行山下之前,他是一個天真爛漫、調皮任性的無拘無束的“野猴”。他奪走老龍王的鎮海之寶——定海神針;遊樂地府撕碎“生死簿”;大鬧天宮,偷吃仙桃仙丹,不把玉皇大帝放在眼裏,還自封“齊天大聖”。他在這個時期是最頑劣叛逆的,但卻能讓我產生強烈的共鳴,使我深深地喜歡上這一人物形象,也許是因為他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嚮往——自由。他破石而出,無父無母,沒有世俗的各種羈絆,他是自由的;他看到老猴的死亡便決心到遠方尋求長生不老的法術,他在追求自由,擺脱死神的束縛;他大鬧天宮,是因為玉皇大帝限制他的行動和自由。正因為他所有的努力和奮鬥都是為了獲得徹底的自由,他才顯得那麼可愛,當眾多天兵天將對他束手無策,玉皇大帝被迫請求西天如來佛祖的幫助時,讓人有一種泄恨的快感,給人帶來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我清楚地明白,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完全的自由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樣那樣的約束,有許多的無可奈何,孫悟空最終還是受懲罰而被壓在五指山下500年,但這並不説明他有錯,只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的力量還不夠強大,畢竟他是孤軍奮戰,也許正因為雙方的力量懸殊,他輸也輸得悲壯,盡顯英雄本色,讓人惋惜,敬佩。儘管包圍着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至少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包容天地,翱翔宇宙。在歷盡時間錘鍊的《西遊記》中,深深藴含着人們長期以來最渴望的自由精神,這是它和孫悟空這個人物廣受歡迎的一個重要原因。從五行山下出來後的悟空,戴上了緊箍圈,從我行我素變得行為規範、聽話了,因為他 是一個懂得報恩的人。

孫悟空的高超技藝在這時才用在腐朽的天宮統治者意識中正義的用途上,他一路保護師傅到西天取經,途中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他全心全意,奮不顧身去化解的,在這期間,最讓人不平的就是他為了保護師傅,三次打死幻化成人形的白骨精,而唐僧卻始終不相信他的解釋,認為他頑劣不堪,無可救藥,狠心地直念緊箍咒,疼的悟空滿地打滾,最後唐僧還要和他斷絕師徒之情,他被迫無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

但是他心裏並沒有怨恨師傅,沒有去報復師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往肚子裏吞,而且心裏總是念着師傅的安危,可見他對師傅的真心與忠誠和不怕艱難險阻和克服困難的毅力。最終,他和他的兩位師弟豬八戒和沙僧終於把他們的師傅送到雷音寺,取得真經。他也最終修成正果,成為鬥戰勝佛。從中可以悟出邪不勝正,真理永存的道理,在困難面前只要不氣餒,不妥協,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勇敢向前,就能向成功的彼岸更進一步。

但是,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和頭上被套上緊箍圈,都有上當受騙的成分,我心中始終不明白,如來佛祖既然法力無邊,為何不乾脆一點,直接收拾孫悟空,而要和他比試呢?觀音大士為何不在悟空對她有感激之情的時候直接把緊箍圈套在他頭上,而要讓唐僧引誘他套上呢?還有,在大鬧天宮的時候,所向無敵,眾神仙都拿他沒辦法,為何在取經途中,一些妖魔鬼怪手中從神佛界偷來的寶貝,他就對付不了了,最終還得去請求那些神佛的幫助,神仙們為何一開始不用那些寶貝來對付他呢?實在是太奇怪了!也許是自己的領悟能力還不夠強吧,或許在幾年之後再次翻開這本書,會有另一番見解,唯一能夠確定的是,《西遊記》是經久不衰的大作,能讓眾多讀者百讀不厭,它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上神話小説的巔峯,不愧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第17回讀書心得 篇13

《西遊記》裏我覺得最引人入勝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悟空三次痛打變為人形的白骨精,但是唐僧心地善良,容易被表面所矇蔽,所以他並不知道那是妖怪,完全不聽悟空的解釋,而是用緊箍咒制止悟空,疼的孫悟空滿地打滾,最後唐僧還要和孫悟空斷絕師徒之情,孫悟空被迫無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孫悟空心理並沒有怨恨師傅,更沒有去報復師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總是想着師傅的安危,可見他對師傅是十分真心的,而且最後還救了師傅。這些情節都非常精彩,讓我難以忘懷。

《西遊記》除了引人入勝的情節外,還包含了許多道理和啟示,比如唐僧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有時還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説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懷好意的意見,反而會變得更糟糕。看起來沒什麼用的人,在關鍵時刻也是可以力挽狂瀾的,就像豬八戒那樣。沙僧和小白龍還使我明白了,無論在班級中還是團隊中,都不能沒有默默奉獻者的付出,也許他們沒有什麼能力,但是如果一個班級沒了他們默默無聞的付出,同樣是出不了成績的。從唐僧身上我還知道了,做人要有明確的目標,並且要堅定不移的將目標執行下去。然而,他們師徒四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一定要吸取他們的長處,如果自己也有他們的短處則要改正。

《西遊記》不愧為一本名著,既讓我看到它那精彩紛呈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又告訴了我做人的道理,使我終生受益。

標籤: 西遊記 讀書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rpj9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