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通用28篇)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通用28篇)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這篇文章講了一個小女孩把她爸爸買的羚羊木雕送給了她的好朋友萬芳,小女孩的媽媽強迫小女孩把羚羊木雕要回來的一件事,表現了小女孩和她媽媽的心理距離。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通用28篇)

我認為小女孩做法很對,因為小女孩感覺友誼最重要,友誼是寶貴的,用金錢也買不來的,而她的媽媽把錢放在第一位,感覺金錢才是最主要的,萬芳恰恰和她媽媽的做法相反,在自己沒有收到禮物的情況下還把自己的禮物送給了小女孩,從此她們成了好朋友。

我要學習小女孩的這種精神,把友誼放在第一位,以前,我經常和朋友們吵架,記得有一次在聖誕節那一天,我們大家都在相互的送聖誕賀卡,她們都收到了賀卡,只有我沒有收到,即使賀卡送給了朋友,朋友也不會要的,那是我突然間感覺非常的寂寞。

我以後要把友誼放在第一位,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吵架,這樣我會有許多的朋友。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最近學到了《羚羊木雕》這一課,使我深有感觸。

《羚羊木雕》講的是“我”擅自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萬芳。後來被爸爸媽媽發現,他們逼“我”去向萬芳要回那木雕。但是,送出的東西怎麼能要回呢?“我”本以為萬芳不會再理我時,萬芳出現了,她還是那麼仗義地原諒了“我”。

文中有六個人物:爸爸、媽媽、奶奶、“我”,萬芳和萬芳媽媽。他們個個個性鮮明明瞭,爸爸、媽媽和萬芳媽媽都重財輕義,尤其是媽媽,她是逼“我”要回木雕的主角!他們個個不考慮“我”的感受,只知道要那木雕的名貴。

但奶奶就不一樣了,她只説了一句話:“算了吧,這樣多不好。”但由此可見奶奶還是很理解“我”的尷尬,奶奶比那些家長們好多了,可是奶奶攔不住媽媽,力量太薄弱了。而“我”和萬芳可是“合二為一”的超極組合,如果因為大人們的挑撥就散了的話,那就不是真正的友誼。

文中的爸爸媽媽覺得孩子不懂事,把這麼貴重的木雕拿去送人。但“我”卻認為爸爸媽媽一點都不體會“我”的感受,所以出現了矛盾。

我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換位思考,為他人着想就不會出現矛盾了。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羚羊木雕》,是一個關於友誼的故事。

主人公新宇和萬方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萬方在生活中幫了新宇很多忙。有一天,萬方到新宇家做客,他非常喜歡新宇桌子上的羚羊木雕,它是新宇的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的。新宇想都沒想就把羚羊木雕送給了萬方,萬方也送給新宇一把精緻的法國小刀,兩人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是最好的朋友。可是新宇的媽媽卻讓新宇把羚羊木雕要回來,因為媽媽覺得羚羊木雕很貴重,是爸爸給他的禮物。

新宇很難過,但有沒有辦法,只好到萬方家裏把羚羊木雕換了回來,可是他很難過,因為他覺得自己很不講信用,萬方幫過他很多忙,自己不應該把代表友誼的禮物要回來,雖然萬方並沒有責怪他,可是新宇卻因此更難受了。

作者把小主人公的表情、神態、動作描寫的非常逼真,我的心情完全融入到故事中去了,我非常的同情新宇,體會到他的無奈和悲傷。

我認為新宇媽媽的做法有點過分,大人有些想法跟我們小孩子的想法不一樣。在我們小孩子心目中友誼是最重要的。希望大人們能理解。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4

今年暑假,經過老師的推薦,我讀了《羚羊木雕》這本書。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我”把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的一隻黑色的羚羊木雕送給了好朋友萬方。媽媽無意間發現“我”桌子上的羚羊不見了,便問“我”羚羊哪裏去了,“我”對媽媽撒了謊,説收起來了。媽媽讓“我”拿出來看看的時候,“我”卻扭扭捏捏的拿不出來了。媽媽執意要“我”要回那隻羚羊,“我”只好一個人孤零零地走在去萬方家的路上。

到了萬方家,“我”只好説出那句“我”怎樣也不想説出來的話,過了一會兒,萬方責怪“我”不守信用,萬芳的媽媽輕輕地朝他屁股打了一巴掌,讓萬方把“我的”羚羊拿出來。萬方不情願地拿出“我”的那隻羚羊,他很細心,還給它裝了個小玻璃框子,“我”把那個玻璃框和小刀放在他媽媽的手裏,便默默地走出了萬方家的門。走着走着,“我”突然聽見了萬方的聲音,萬方把玻璃框子和小刀塞到我的手裏,便消失在雪花飛舞的世界裏面了。

從這件事,能夠看出“我”的媽媽很重財輕義,而萬方的媽媽卻很大方。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事也不少,孩子們不懂事,互相交換禮物,家長卻認為禮物的”價值“過高,不就應交換,然後讓孩子要回來的。

讀了這本書,從中我體會到了這樣一個道理:人,要做個有信用的人。不講信用,就等於丟失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講信用,就等於獲得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斯托貝曾經説過:“財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卻是財富。”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錢輕情義,尤其是大人們。他們根本不明白我們這些孩子們的友情是多麼的寶貴。他們的這種重財輕義的思想往往給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帶來不利的影響。《羚羊木雕》這個故事就説明了這一點。

文章説的是,“我”把珍貴的羚羊木雕送給了好朋友萬方,被父母察覺了,他們便逼着“我”去把送出去的羚羊木雕再要回來。“我”被逼無奈,就硬着頭皮找萬方要回了羚羊木雕。但心裏很難過,覺得對不起萬方這個仗義的朋友。

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反省很深:如果萬芳是一個很小氣的人,那麼兩個朋友就可能會因為一個木雕而吵得天翻地覆,成為兩個陌生人。而造成這件事直接起因的,就是“我”的父母。我覺得友誼比金錢重要得多,一份友誼,是多少金錢也買不回來的!

但是,作為孩子,“我”不知道羚羊木雕的金錢價格,但爸爸自非洲帶回給我,對它的獨特性“我”是知道的,所以“我”要把它送給“我”珍視的好朋友,但卻忽略羚羊木雕在爸爸心中的.珍貴地位——在把爸爸(或他人)送的禮物轉送別人時,“我”是不是可以先了解一下爸爸的想法呢?

我不禁十分慶幸,自己有許多可以談心的好朋友,他們在我有困難時幫助我,在我傷心時給我鼓勵,在我驕傲時讓我冷靜……如果沒有他們,我真不知道我是怎樣取得這些成績的——記得那次出遊,我們幾個好朋友玩得忘乎所以,不一會兒大家便口乾舌燥,我順手抓起水壺,噯,怎麼沒水了?仔細一看,原來水壺蓋沒擰緊,水全灑了。

唉,不喝了吧,可頭頂的烈日像烤箱一般,照的我有些頭暈眼花。“給你,我有水,這塊巧克力也給你吧,別再低血糖了”好友熙熙伸手遞來半瓶水和巧克力,我沒來得及多想,咕嚕咕嚕就把水全喝光了,“真是舒服多了!”我笑着轉頭,想把水壺還給她,卻看到了她滿是汗水的臉和有些乾裂的嘴脣,但她卻把自己剩下的水全給了我,我突然感覺到剛剛喝的水簡直比蜜還甜……還有一次語文考試,我的作文是全班分值最高的,這讓我很驕傲,有些飄飄然,接下來的幾次作業就比較粗心,“紅叉叉”也就屢見不鮮了。鄰桌的他看到了,對我説:“一次的成功並不是全部呦,我期待你更出色的表現哦,加油!不然我會超過你的!”這話猶如一盆涼水,潑在我發熱的頭腦上,讓我心裏一顫:難道這點兒小小的成績就能讓我迷失方向嗎?難不成這就是我的目標?我在心裏默默對他説:謝謝你,朋友!你的真誠讓我找回了真實的自我……慶幸之餘,我不禁有了一些顧慮:現在的我們,長大後還能保持這種純潔向上的友誼嗎?

我相信,現實生活中,那些令人感動的真摯友誼有很多,都是不為名利,都是用一顆赤誠的心去交朋友的。我真心祝願天下所有的好朋友都能快樂、幸福到永遠!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朱自清的散文是很好的,寫得很有詩意,寫法也很新穎,今天我看了朱自清的《春》,感覺還不錯呢!

這篇文章先是寫草,我認為寫草寫得最好的一句是: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這一句寫出了春的突然到來,小草在不知不覺中長了出來,説明了春來到了,到處都是,有一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感覺。接下來,就是開始寫樹了,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裏帶着甜味,閉了眼,樹上彷彿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裏,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一段把花叢中的美景描寫得淋漓盡致,特別是第一句,我覺得寫得最好,因為這一句話把桃、杏、梨這三種樹描繪得簡直跟人一樣,在這一段裏作者還用了不少的修辭手法。

最後就是最經典的一段: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着,人家屋頂上全籠着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這安靜而和平的夜。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着的人;還有地裏工作的農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們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裏靜默着。這一段我認為是整篇文章中寫得最好的一段,也是大家經常模仿的一段。這一段描述用的修辭方法也很多,讓看的彷彿也身臨其中,屋外下着濛濛的細雨,密密斜斜的交錯着,遠處的房屋上籠罩着一層薄霧,到處都是綠色。晚上,點上了燈,光芒在黑夜裏變得非常的孤單,到處都是靜悄悄的,大家都在幹自己的事情。朱自清的這篇文章,彷彿把我們領進了春的世界裏,彷彿把一副春景圖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所有讓一副春日的情景在我們眼前跳動

朱自清的散文很不錯,我還要多找一些來看看!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最近我讀了一本令我受益匪淺的書――《楊家將》。這本書講述了楊繼業一家浴血沙場、世代盡忠、抗遼保國的故事。

楊家父子智勇雙全,一心繫國,無奈卻屢屢被*臣陷害。“金沙灘”一戰,楊家的男丁幾乎全部戰死疆場,僅有楊六郎一人倖免遇難復返楊家。儘管如此,他們那精忠報國的心願卻絲毫沒有被動搖。

在這些人物中,我最欽佩穆桂英,她熟讀兵書、德才兼備,打破了封建社會中婦女緊守閨閣的傳統,19歲掛帥,統領千軍萬馬,對抗遼軍,大破“天門陣”。楊家將不論男女,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希望他們的祖國宋朝能夠繁榮富強、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保衞好邊關不讓鄰國來馬踏中原!正是有了這樣的夢想,他們才會浴血奮戰、捨生忘死!反觀自己,我作為一名和平年代的小學生,雖然我們沒有受到戰亂的困擾,可是我們的國家還不是特別強大。最近,我從報紙上也看到了周邊的一些國家總是挑釁、無事生非,想要挑起戰端。

保衞祖國人人有責,雖然我是女孩子,不需要我到前敵奮勇殺敵,但穆桂英的故事激勵了我,我知道她之所以能統帥三軍是跟她長期刻苦學藝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這讓我也產生了一個夢想――珍惜每一天、認真學好每一門功課,努力做的自己,從小打下紮實的基礎,長大了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富強、更繁榮!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少時讀經,收益終生”。暑假裏,我讀了少兒版的《百家姓》,果然感到收益匪淺。

《百家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國流行最長,流傳最廣的一種蒙學教材。它的成書和普及都要早於《三字經》。讀了《百家姓》不僅使我瞭解了許多歷史故事,還讓我感受到了我們國家獨特的姓氏文化中所包含的深深的凝聚力。

《百家姓》用“姓氏來源”、“姓氏名人”、“故事與典故”來演説他們的歷史和名人故事。比如説我媽媽姓錢,錢姓的來源是:祖先是顓頊的玄孫彭祖。彭祖的孫子孚,曾在周代任專門管理朝廷錢幣的官。於是子孫便以官為姓,稱為錢姓。錢姓的名人有:吳越國創立人,五代時政治家錢鏐;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詩人錢謙益;現代著名國學大師錢鍾書;現代著名科學家錢學森、錢三強等。原來每一個姓氏都有不同的歷史和故事。我們周圍的各個不同姓氏的同學,不管家裏條件如何,學習成績怎樣,可都是名人之後,都是中華民族寶貴的一分子啊!所以我們不可以小看自己,要以那些歷史中的傑出人物為榜樣,不怕困難,努力學習,好好生活,要對得起自己的姓氏,不給自己的祖先丟臉。

讀了《百家姓》,我感覺自己有了努力的方向,渾身充滿了力量。也許若干年後的《百家姓》中會有我們的名字和故事。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今年,奉老師之命借來厚厚一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本是是想草草讀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蘇東坡命運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產生了無限的敬意。

我敬仰蘇東坡,正因他無可比擬的才華。一説起蘇東坡,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詩才。他的詩,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豪邁,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緻,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闢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於筆端。透過東坡,我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的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我敬仰蘇東坡,正因他樂觀豁達的性格。成也其詩,敗也其詩用在東坡身上再恰當但是了。烏台詩案讓人不禁感歎: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蘇東坡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來與之為友的同道們也不會轉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的幾度外放他鄉的下常好在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鬱鬱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作才情與此同時也越發充沛。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為最好的中秋詞《水調歌頭》,那動人的詞句和悽美的意境至今長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處的嶺南蠻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正是蘇東坡明朗豁達心境的寫照。

我敬仰蘇東坡,正因他的浩然之氣。當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弊端,蘇東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對,蘇東坡利用他最擅長的武器--筆,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學,也表示其個人之氣質與風格,其機智學問與大無畏精神,都顯然可見。隨後蘇東坡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於是,他遠離了喧囂,迴歸於清純空靈;他習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脱;他明白瞭如何應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東坡這一豪氣干雲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脱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誠如林語堂所説: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詩詞一樣永留千古!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書,陶冶了我的性情;書,豐富了我的知識;書,開闊了我的視野;書,給予了我人生的啟迪。以書相伴,人生就會有大不同。生活可以清貧,但不可以無書。博覽全書的人,往往知識豐富,能集眾家之所長於其身,因此能使人喜歡讀書,將使他終身受益。

雖然我們都知道要多讀書,讀好書。可仍然有一些人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究其原因,那是因為他們沒有對讀書產生興趣,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讀書不僅可以讓孩子獲取廣泛的知識,陶冶情操,還能使孩子得到放鬆休閒,緩解焦慮,調節情緒,與孩子一起讀書,既能留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共處,又能要求自己也養成讀書的習慣,一舉兩得。

經常讀書的人會思考,知道怎麼才能想出辦法。他們智商比較高,能夠把無序而紛亂的世界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經常讀書的人不會亂説話,言必有據,每一個結論會通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會人云亦云、信口雌黃。

讀書的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提高對人性的認識,鍛鍊心胸,逐步訓練感受幸福的能力,培養自信心,形成實踐能力。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因此,養成閲讀習慣將受用終生。閲讀習慣是在心靈深處裝了一部發動機,一個人養成了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寂寞,養不成讀書的習慣,一輩子不知所措。

馬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着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着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着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裏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鬥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裏,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兇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

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着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裏,被甜水泡着,被金燦燦的錢堆着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麼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Z

但擁有着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裏,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着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人説: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我認為讀書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異常是讀這些紅色經典的書籍,真是一次心靈的洗禮。

當我讀完《林海雪原》,望着封面上“林海雪原”四個字,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四個字似乎是由火熱的血所凝成的,襯着封面上的皚皚白雪,顯得更加地豔,更加紅了。在那上頭,我彷彿看到了一位位親切和藹的解放軍戰士,為着自我的夢想,更為着祖國的偉大事業——共產主義事業,在深山老林中奮鬥的身影。此時的雪似乎已同他們的笑容與靈魂,融為聖潔的一體。

對這些戰士來説,死,毫不可怕,鮮血,更是為着這一片他們深愛着的土地,為着他們那可親可愛的鄉親們所流的,它鑑證了一個個赤子之心,它的脈搏將永遠在這片鬱鬱葱葱的老林裏跳動。穿山風的狂卷,密集的槍彈雨林,都嚇不退他們,因為心中的一把火,一個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們在狂風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終的勝利。

他們對自我人生的目標,執着地追求着,不畏層層險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地步,也甘願拼死一搏。就像《老人與海》中的老人,《絕頂》中的肖頓河,都為着自我心愛的夢想而前進,雖然他們最終都失敗了,都只在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幾行輕輕的痕跡,但在任何人眼裏,他們在精神上永遠是無法擊倒的。因為他們為了自我的的夢想,努力地拼過,已了無遺憾。

夢想,是人生的燈塔,更是人生的彼岸。若沒有夢想,萊特兄弟不會發明飛機,圓了人類飛向藍天的夢;若沒有夢想,袁隆平不可能養殖出雜交水稻,解決中國人多糧少的難題;若沒有夢想,又哪來中國幾千年的悠遠文化;若沒有夢想,中國不會在一次次失敗中站起,奪回自我的領土。

讀《林海雪原》我會常感覺到一個詞的含義,那便是“團體”。文中的人物,如少劍波楊子榮等,張口閉口不離團體,可謂已經深入骨髓,同自我的生命融為—體了,風裏來,雪裏去,是記憶拼搏下的一點一滴。“團體”這個詞,更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它的意境已將不可計數的心融為一體,有着強烈的團體思維的人,頭可斷,血可流,此志不可改,永遠把團體利益擺在第—位,這似乎是—個很習慣的特性。

《林海雪原》,講述的不僅僅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剿匪鬥爭,它所表現出的更是一種智慧,一股勇氣,一分人性的美,融合為人類近乎完美的形象,成為一個世界的縮影,化為一片藍天。儘管有時,烏雲阻擋了陽光,但在一陣甘露的揮灑後,清流依舊,白鴿掛着風鈴遠翔,葉更綠,天更藍。世界的循環不停,美不停。依稀間,昨日也是今日的導航。我作為一名黨員教師,要從紅色經典中重温革命的歷程,銘記歷史的職責,激活鬥志,提升文化素養,陶冶革命情操;更應把學校的利益,學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革命英雄的那種不畏敵人,不怕犧牲,寧死不屈,頑強拼搏的精神用到自我的工作中,立正本職崗位,開拓、創新,處處做好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珍惜時光,發憤圖強為中華民族的偉大振興,為促進九小又好又快的發展做出自我應有的貢獻!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這世上總有那麼一些人,看到別人比自己強,妒忌便油然而生,千方百計地去陷害別人,而不是加倍努力去追上別人。三國時期的周瑜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草船借箭》講的是周瑜看到諸葛亮的但是超過了自己,心生妒忌,想置諸葛亮於死地。他以軍中缺箭為藉口,讓諸葛亮在十日之內造好十萬支箭,諸葛亮胸有成竹地答應了。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萬只箭,提前七天完成了任務,再一次挫敗了周瑜的詭計。

讀完這篇課文,我不由得由周瑜聯想到了自己。我以前不也有着很強的妒忌心嗎?如果某次考試我考砸了,我第一個做的不是去分析自己做錯的原因,認真改正,使下次不再出錯,而是在心裏詛咒那些考的比我好的同學下次考試也出幾個大差錯。這時雖然發生在以前,但回想起來,我是多麼的不應該呀!

妒忌這個東西,害人害己,所以,我們一定要從小杜絕它,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這些天我讀了《三字經》,從書中的許多信息中獲益良多。在這些故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和流動。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教養孩子或不教導孩子是父親的過錯。教學不嚴格,但教師懶惰。孩子不學習是不合適的。如果你年輕時不學習,那就永遠不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習,不懂得公正。作為一個人的兒子,方少時。親戚,老師和朋友,學習禮儀。這是我在《三字經》裏讀到的一句話。這些話很好。他們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孩子管教不好,那是父母的錯。如果老師在教學上不嚴格,那是他的懶惰。如果你小時候不學習,你就不會長大想學習。所以我深深地感到,我必須更努力地學習,報答我的父母和老師當我長大了。孟子的母親選擇了她的鄰居。如果你不學習,你就永遠學不會。孟子的母親三次搬家,讓孟子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孟子有一次逃學,母親就剪下織布機上的布來教他。孟子之所以能成為歷的大學提問者,與他母親嚴格的教育是分不開的。從那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良好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是多麼重要。《三字經》不僅是一本書,更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瑰寶,是永恆的經典。它濃縮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接一個的故事,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種道德吸引所有人。來和我一起讀這本好書吧。

我相信你一定讀過三字經的歷史書。但這是一本很長的古書。它的每一個字都包含着深刻的真理。讀過三字經之後,我們應該充分理解它們的含義,這樣才能完美!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看了《雪柿子》這本書之後,我非常感動。其中有八個小故事,最激發我興趣的是第一個小故事雪柿子。

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枯荒的小村莊,由於非常乾旱,莊稼顆粒無收。冬天到了,寒冷無比,各家各户糧食都所剩無幾,樹上的果實也全部採完了,河裏的小魚和天上的小鳥都瘦的只剩下皮包骨了。還有些糧食的人家也只能每天喝一碗稀粥,説是稀粥,其實只是湯裏面放幾粒米而已。有一位少年樹魚為了上山尋找食物,一不小心摔進了一個山洞,無意間發現了一顆長滿果實的柿子樹。樹魚數了數樹上的果實一共有三十六個,他就告訴了小夥伴們。他們餓了就經常看看這些柿子,就覺得飽了。一天,樹魚想去摘一個柿子吃,卻發現桐子早已在樹下了,他對桐子説:“你摘一隻吃吧!”桐子説:“不用了,我不餓,只要看着就行了。”然後,他們倆人就抱在一起在樹下哭了。我想:他們倆個人明明都很餓,心裏很想吃,但為了村莊裏的人忍受着飢餓、抵抗着誘惑,就放棄了這個念頭,他們倆個是我學習的榜樣。丘石兒一家人為了生存下去,他父母帶着丘石兒去西方乞討糧食。這時候,樹魚和他的小夥伴們卻摘了一個柿子送給了丘石兒。這體現了樹魚小夥伴們的純真善良,也反映出柿子樹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希望,讓他們更有信心戰勝飢餓。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們更應該珍惜糧食,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借用書背的一段話來説明這本書,本書是中國美學的經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澤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國人古往今來對美的感覺玲瓏剔透地展現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親切。

記得中央電視台《讀書》欄目,有一期介紹的就是此書,當時請到的嘉賓有兩位,其中一位就是李澤厚先生的弟子,看樣子也已是年過半百了,在説到此書的時候,主持人、另一位嘉賓不管説到書裏的哪段內容,此人都能大段背出,真是令人驚歎,從此處可看出此書對此人的影響有多大。

此書名為《美的歷程》講的是從美學的角度對中國,從遠古至清末的各個時期,各種藝術門類的分析。這是我讀的第一本關於美學的書籍,算是幫我掃了關於美學的盲了,好像打開了一扇從未打開過的窗,看見了一個以前從未看見過的五彩繽紛、美麗豐富的一個花園,歷史中的每一件藝術品,都是這個花園裏面的一朵花、一樹木。作者就像守園人,當我們打開書籍,走進花園之時,這個守園人,會為我們做一個認真的嚮導,一一給我們介紹花園裏的花鳥蟲獸,如數家珍。只是裏面的東西太多、太豐富了,而且我這次走的也太快、太匆忙了,沒有細細品味裏面的美麗,但是當我走過這個花園之後,身旁卻依然留着我從花園裏面帶出來的一點點花香,沁人心脾,久久不能忘懷。接下來我就採出幾朵以諸君一起分享。

1、作者分析,為什麼作為中國民族象徵的“龍”的形象是以蛇身為主體,接受了獸類的四腳,馬的毛,?的尾,鹿的腳,狗的爪,魚的鱗和須,這可能意味着以蛇圖騰為主的遠古華夏氏族、部落不斷戰勝、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圖騰不斷合併其他圖騰逐漸演變而為“龍”。

2、關於美,作者這樣説,人的審美感受之所以不同於動物的感官愉悦,正在於其中包含有觀念、想象的成分在內。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謂“有意味的形式”,正在於它是積澱了社會內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離開形式(自然形體)固然沒有美,只有形式(自然形體)也不成其為美。

3、關於歷史,歷史從來不是在温情脈脈的人道牧歌聲中進展,相反,它經常要無情地踐踏着千萬具屍體而前進。

4、關於青銅饕餮,在那看來獰厲可畏的威嚇神祕中積澱着一股深沉的歷史力量,它的神祕恐怖正只是與這種無可阻擋的巨大歷史力量相結合,才成為美———崇高的人在這裏確乎毫無地位和力量,有地位的是這種神祕化的動物變形,它威嚇,吞食,壓制,踐踏着人的身心,但當時社會必須通過這種.種血與火的兇殘野蠻、恐怖、威力來開闢自己的`道路而向前跨進。用感傷態度便無法理解青銅時代的藝術。超人的歷史力量與原始宗教神祕觀念的結合,也使青銅藝術散發着一種嚴重的命運氣氛,加重了它的神祕獰厲風格。

5、關於漢字,如同中的結繩記事一樣,從一開始象形字就已包括有超越被模擬對象的符號意義。一個字表現的不只是一個或一種對象,而且也經常是一類事實或過程,也包括主觀的意味、要求和期望。這即是説,“象形”中也已藴涵“指事”、“會意”的內容,正是這個方面使漢字的象形在本質上有別於繪畫,具有符號所特有的抽象意義,價值和功能。

6、關於漢代藝術,也正是因為是靠行動,動作、情節而不是靠細微的精神面容,聲音笑容來表現對世界的征服,於是粗輪闊的寫實,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細部的忠實描繪,便構成漢代藝術的“古拙”外貌。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知道我為什麼不喜歡悲情劇嗎?因為在重温書的內容時,明明知道結局,卻情不自禁的看下去,那種感覺,讓我心痛。我不喜歡那種心痛的感覺! 而完美的結局會讓人不知不覺中彎起嘴角,帶給人的,是幸福的甜蜜,每看一遍,都會有新感受,讓我慢慢理解他們,所以,我喜歡一遍遍看同一內容,在遇到相同情況是,會理智,會自信,它會在我的生命中譜寫一道道美麗的詩篇!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黃昏還用如此細膩且深入淺出的文筆,將深奧的美學知識娓娓道來。對朱光潛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書中,老先生“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和整理”,也算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在《談人》裏,老先生指出“原始人類對美的追求和所從事的藝術活動,如人體裝飾、歌唱、音樂、舞蹈等,都直接源於原始民族休養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經驗,”美學,原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於我們身邊。其實,冥思細想,美無處不在。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傳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國畫、筆酣墨飽的書法、國之精髓的京劇、名揚四海的瓷器工藝……

現代文化下人們更是發展了更多美學的分支。我們生活的現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現代感的同時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讓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體現,生態綠化的興起,不正是體現人們在往更高層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時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種對於美感的滿足從而欣喜,這也成為一種美。

文學美,就是人類先進思想的結晶,中間許多個性鮮明飽滿的人物更是成為了美的代表。《巴黎聖母院》中年輕貌美的吉卜賽女郎在危急時刻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給他救命之水。奇醜無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之後屢救吉卜賽女郎,為她報仇雪恨。你能説卡西莫多不美麼?《老人與海》中窮困交加的聖地亞哥終日與海為伴,與比船還大的槍魚奮戰兩晝夜,並擊退啦鯊魚無數次的攻擊,雖然最後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們能説他不是美的代表嗎?還有《弱種子也要發芽》裏的老農,得知“我”的孩子聽力受損,看到他把弱種子拋棄很難過後,“抹了一把眼角的淚水,以既誇張又慈愛的姿勢,抓起了那些癟種子”,讓它們“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鮮、肥沃的土壤裏”,此刻的老農在震撼人心的感動中能説不美嗎?

什麼是美?如何學好美學?我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美學,就真的不懂美了麼?難道一定要學好美學,才算懂美?朱光潛先生書中舉例的杜甫詩句“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所反映的“移情作用”就明確告訴我們把自己的生命和情趣外射,達到物我合一,用心感受美的存在,就是最本質的美了。文學美,建築美,都可歸於此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羅丹的話已經為我們指引了通向美的真理的正確方向。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我最經看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爺爺一定有辦法》,它的作者是菲比。吉爾曼。這本書講的是自從約瑟一出生開始他的爺爺就為他做了一張神奇的毯子,隨着毯子越來越舊,爺爺把它改造成了各種各樣的東西,最後改造了一個奇妙的鈕釦。約瑟有一天突然找不到這個奇妙鈕釦了,他又氣又急,在爺爺家東翻西找還是沒能找到。最後,約瑟把這件事情寫成了一篇有趣的故事。我對這篇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伴隨約瑟童年的那張神奇毯子,每當毯子變舊變髒後,它總是能以令人驚訝的方式回到約瑟的生活,成為約瑟最喜歡的東西。很佩服這位爺爺的聰明才智,能把生活中普普通通的東西改造成必不可少的好東西。

真羨慕約瑟爺爺靈巧的雙手,我也去看看家裏有什麼不怎麼需要的廢舊物品,來嘗試改造下,把它變成像這本書裏描述的神奇毯子、奇妙鈕釦一樣的好東西!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生活中,有一種收穫,讓人一生受益,那就是讀書的收穫;人生中,有一種經歷,讓人難以忘懷,那就是讀書的經歷。是讀書,讓我在朦朧的世界中,學會生活並調動繽紛絢爛的生活積累去塑造生活、塑造自我、塑造理想、塑造人生……於是,在我的人生之旅中就有着這麼的一段讓人回味的讀書感想。

古人説: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乏味,面目可憎,是有道理的。讀書能養性,放眼天下,心胸何其寬闊。早就有人説過,愛讀書的人,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心下自有説不出的欣喜。讀書不為名與利,只為使靈魂高尚,心靈淨化,為提升自我的修養而讀書是快樂的。

曾經我在一本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讀書能醫愚,讀書能治窮,讀書能療病,讀書能礪志,讀書能致遠,讀書能練達,讀書能聰慧,讀書能知道怎麼交友,怎麼識人,怎麼説話,怎麼做事,怎麼活着才身心健康,讀書能明白什麼樣地人生稱得上完美無憾。”是啊!讀書的好處無窮無盡。現在,當我捧起《鋼鐵識怎樣煉成的》,深深融入到裏面時,我感那種不向命運低頭,堅強的毅志和頑強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讓我佩服。

感謝書的陪伴,讓我度過了人生的最低谷。因為手不釋卷,燈下苦讀,我的思想得到了昇華,我的精神世界一片陽光,甚至於我的文筆也是越來越好,生活的道路越來越寬。家裏小女因我而深受影響,閒來無事總見她埋首於書桌前,手捧一本心愛的書籍津津有味,言談之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分享美味之際也是“融四歲,能讓梨”,小的留給自己,大的給我吃,讓我感歎,也讓我讚歎書的魅力已然已滲透到了下一代的身上,這着實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因為愛讀書,筆下自然文思泉湧,那不時的散發着油墨香的鉛字便是我熱愛生活的最好的見證。

讀書使人充實,讀書是一種樂趣,是身體的的放鬆,心靈的休憩,是思想的淨化,是智慧的積累,是人生之悟對愛的昇華,讀書是快樂的。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0

重新翻開《朝花夕拾》這本散文集,尋着之前讀到的文章內容,在一張精緻的書籤停留的地方,開始了今天要讀的這篇文章:《父親的病》。這篇文章確實先生雜文中的典型代表,讀過這篇文章,便能更好的理解先生當初為何選擇棄醫從文,能感覺到先生那種以筆作槍的犀利!

文章着實具有魯迅先生的特點。文章的開頭先從各路“神醫”説起,那些神醫的故弄玄虛,草菅人命給先生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但是這些回憶總歸和先生自己關係不大的,但是先生的父親得了脹氣病後,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這便是真情實感的流露了。先生以其父親的病穿線其中,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的過程,從他們的治病救人的態度,以及那些故弄玄虛的藥引。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文中便講述了魯迅先生在年輕時,父親患了水腫,長年無法康復,於是請了兩位診金高昂的人稱的“神醫”來診斷。開了不少方,甚至提出許多令人無法想象的藥引,如:一對原配的螞蚱、經霜3年的甘蔗等。有了這些本該出奇效的藥引卻無一見效,最終父親還是死了。而聽説那神醫還天天坐着轎子,生活得很滋潤。這篇文章十分生動地刻畫了當時那個年代庸醫的無能以及社會的黑暗。他們明明知道病已經沒法治了還故意矇騙,騙取他人金錢。看似開的是神丹妙藥,其實就是故弄玄虛,另大家滿懷希望卻有毫無作用。給人醫病只為錢財而不顧醫德。

讀後也暗暗佩服魯迅的文筆,表面上冷靜地敍述了事件的始末,卻暗念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其實魯迅先生批判的又何止是那些庸醫,先生更加深刻批判的是當時的畸形社會!那時的社會就如同先生的父親一樣病得很重。先生對於庸醫的批判其實就是對當時封建、腐敗的社會的批判。通過這篇文章,或許我更能理解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原因了,比起生病,嚴重的就更是精神上的疾病。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1

暑假裏爸爸給我買了一本《父與子》大全集這本書是德國偉大漫畫大師,埃.奧.卜勞恩的創作,主要人物就是作者和他的兒子,書中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描繪出父親與兒子之間發生的故事,一個個幽默的小故事,讓我情不自禁地邊看邊笑,愛不釋手。

讀完這本書,讓我深深感受到暖暖的父子情,有一篇描寫的是爸爸哄兒子睡覺,爸爸絞進腦汁想辦法讓兒子睡覺,可是兒就是睡不着,結果爸爸累的睡着了,這時兒子躺倒爸爸身邊也睡了。

還有一篇是描寫爸爸會把夢與現實搞混,爸爸夢見兒子在拔小天使的羽毛,等他醒來後,發現兒子真的在玩羽毛,就打了兒子,其實兒子玩的就是普通的羽毛。

這一個個小故事,裏面都藴含了深深的父子情,由此我也想到了愛我的爸爸,體會到爸爸對我的良苦用心,我也愛我的爸爸。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2

談起《匹克威克外傳》,我就會想起書中一個又一個幽默的故事,想起那些可敬的人兒,與那些可恨的面孔。

我讀這本書的原因,多是被作者的風趣幽默所吸引。讀過簡介我知道,這本書多是批判時事為主。洋洋七十多萬字,我卻讀得一點都不厭煩。反而經常開懷大笑,樂在其中。原因當然就是作者的幽默精神了。

還記得有一個很讓人捧腹大笑的畫面,就是在看大閲兵時匹克威克先生的帽子被風吹走了,在眾目睽睽之下,他急忙去追帽子的情景。真是有趣極了。匹克威克先生本來要撿到的,後來又被大風吹走了,時而跑,時而停。想想,一個老先生做如此滑稽的動作,並且是在嚴肅的大閲兵時,是多麼可笑啊。

在書中曾説:“追帽子簡直就成了一場痛苦的人生角逐。”確實,追帽子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太快了會踩到帽子,太慢了又追不到。可笑極了。但我想,也許作者真正的意圖是想表達人們對物質的追求吧,努力追着,盡全力去追,卻往往成了物質的玩弄品,在旁人看來,是多麼可笑啊。   當然,文中的幽默諷刺之處不止一處,但在此,我想説説那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一章書。在《匹克威克外傳》中,有一個人讓我十分心酸。就是那個聾啞演員。生活的重壓與酗酒的習慣讓他的健康早早便失去了,他常常無角色可演,生活也陷入了貧困。在發高燒時,他還擔心妻子因他平時的暴虐而謀殺她。可憐的人啊,他的心靈是多麼枯竭啊,臨終前才害怕受報應。這反映了當時多少人的可怕心理啊。反映了多少無比痴迷財富而又揮霍成性的人的枯竭心靈。最後,他終於要死了,在臨終前,他竟以為那是舞台,自己在上面表演,但現實卻是在病牀上,用枯萎的四肢扭動着,發出小丑的尖叫聲。可憐可悲可歎!

要談到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那就是匹克威克的僕人 ---山姆。他讓我喜愛,他讓我敬佩,讓我感動。他是善良幽默,機智勇敢的好家僕,也是匹克威克的真朋友。舉一個典型的例子,他為了能在獄中好好照顧主人的起居生活,他故意拖欠父親的債以便於以正當理由入獄,起先匹克威克先生是不允許的,但是他想方設法的進去,也感動了匹克威克先生。   這就是《匹克威克外傳》,一本讓你讀得欲罷不能的書。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3

這個快樂的假期,我閲讀了查理九世這本書,平時,我總是覺得這類書只不過是小兒科而已,但我讀了這本書才知道:我是錯的。

這本書裏的墨多多,也就是男主人公,以前只不過是一位遇到難題就會害怕的男孩子,但經過這一切後,他逐漸成為一個冷靜的孩子。而他的三個最要好的小夥伴也是這樣的,在一起患難與共。而這一切的導火索是一隻名叫查理九世的“紳士狗”,而就是這條狗在一次又一次的鬥智鬥勇中,逐漸成為了其他三個孩子心中公認的老大。

他們挖出了兩個私自販賣文物、動物的犯罪團伙,破解了一個在大家心裏籠罩了幾百年的疑團……説起來,他們這隻“小小飛虎隊”的“戰功”還真不少呢!放眼現在,科學的進步加快着人們奔跑的腳步,我們以前古老的千古之謎。

冒險中可以明白人世間的真理,冒險中可以養成良好的品質,人只需要有敢於冒險的信念,那麼就會在困難面前不低頭,不氣餒,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現在的我們都過着安逸,舒適的生活,缺少這種精神。我覺得這種品質很可貴,值得宣揚。

因為這本書,我每天都在看,就連睡覺都在想你要不要也看一看。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4

《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説,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裏,住着英子温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温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説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5

作為一名中學生來説,要讀的書當然有很多,不僅是教科書,還有課外書。而且,課外書還佔了絕大多數。

如果問我喜歡教科書還是課外書的話,毫無疑問,我當然是選擇課外書了。儘管我在課外書上“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且遭到父母的反對。但是,我仍然對課外書情有獨鍾。

在我的書桌上,有着各式各樣的課外書:語言生動的世界名著,情韻悠長的中國古典小説,妙趣橫生的動物世界……可謂是應有盡有。

因為課外書讀得多,所以我在各方面都很有涉獵。當大人們談論着什麼事情的時候,我都能説出一二,使大人們對我刮目相看,誇我知識廣泛。這都是課外書的功勞。

因為讀的書比較廣泛,所以我與小夥伴也很談的開,有時我們在一起聊天,我們上説天文下説地理,甚至無事不談。這些都是拜課外書所賜。

你知道響尾蛇的尾巴為什麼響麼?你知道有一種樹叫猴麪包樹麼?你知道螞蟻的種類麼?……你搖頭了,我可都知道的。

課外書不僅給我們知識,而且帶給我們樂趣。它剛帶我遨遊玩西湖安靜、祥和的景色,又來到亞歷山大征途的廝殺,隨即轉到法國埃菲爾鐵塔頂上欣賞日出的美麗。課外書就像一位風塵僕僕,走南闖北的旅行家,肚子裏裝滿了各地的風土人情和無限的知識。

讀書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讓人温暖。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6

看完一本名叫《我在為誰工作》的書,讀了以後,感觸很深。裏面的內容立即吸引了我,樸實的話語,真實的例子,深深地讓我體會到了工作的意義,我們都應在工作中享受樂趣,為什麼工作,為了誰工作,這本書不但使我明白了,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的深刻道理;同時也幫我解除了困惑,調整了心態 。

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態!小到一個家庭大到一個企業,如果沒有凝聚力,那麼這個家庭和企業就不是一個很和睦的家庭和團結協作的集體。所以我們不僅在為企業工作,更是在為自己工作!因為我們是靠企業來生存的,企業發展了我們,我們的素質才會提高,企業強盛了,我們的生活才更美好。如果一個人不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那麼任何一個企業都沒有用他的必要,為此我們必須在工作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想實現人生目標,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能不能讓自我價值得已實現,取決於對工作的態度。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最為重要:

第一、不管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要明白一點,那就是我們是在為自己工作。只有工作才能滿足我們的各種需要,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只能通過努力工作才能實現的;有工作的機會,才能讓自己充分發揮能力,有展示自已的機會。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我們自已實現目標而做的。所以説要珍惜工作機會,不要這山望着那山高,到最後只能像書上所説的:“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第二、認真工作才能讓你不斷的去思考、去學習、去總結經驗,這是比物質更豐富的財富。人生本來就是一個積累過程,知識和經驗積累得越多,才能戰勝工作和生活中更多的困難,才不會在困難面前低頭,才會有越挫越勇的氣勢,才能離實現目標更近。因為在工作中我們會發現很多機會,通過努力實踐,才能更好的把握機會,實現理想。

第三、對工作要充滿熱情,把工作當成一個使命來完成。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我們工作更多的是為了實現一種價值。如果對工作沒有熱情,那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信心,不僅不進步,還很有可能倒退,最後被社會所淘汰。

第四、對待工作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生命一樣,做到一絲不苟、盡心盡職。在工作中,要積極主動,不能死板,要有創造性的工作和學習。對待工作要像對待善惡一樣,“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不能認為遲到幾分鐘無所謂,就拖延時間;不能因為幾張複印紙無關緊要,就隨便浪費„„事無大小,這也是一種責任和義務。竭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將會讓我們活得更加有意義。

第五、用感恩的心去工作,在工作中體會樂趣。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一本書上見過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個憤世嫉俗、心中無法平靜的人,求見作家海倫·舒克曼,向她請教如何解除令人不快的念頭。海倫只回答:“從今天起,請你每天寫下一件令你感激的事。”剛開始這個人得思索很久,才能想出今天有什麼好感激的事,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逐漸對大自然的美好產生了感激,進而他發現,有許多人和事值得他感謝。到了後來,他看見這世界上一切都是賜予,一切都是光明,他的胸懷無限開闊,從此他的憤恨也消失無蹤。所以説,我們應該懷有感恩的心去工作。是父母、師長給了我們每一個人恩惠,我們就應該更努力的工作。不管環境如何,作為員工都應該恪守職責,忠誠於自己的工作,忠誠於自己的企業,不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去分析和抨擊別人,去指責別人,重心要放在如何能盡善盡美的幹好自身工作,並從中獲得經驗和樂趣,這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努力的工作,來回報父母、師長和公司。只有通過完成出色的工作才能讓自己實現理想,實現自我價值。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7

在這段時光,我閲讀了張天翼所寫的一本書《大林和小林》這本書的豐富內容使我至今難忘,讀完這本書後我也有許多感觸——

這本書令我有太多太多思考,首先發生在一個落後的社會,富人都靠窮人給他幹免費的活而生存,看那個國王只顧自己利益嫌窮愛富,窮人們個個淳樸善良,這是一個多麼不公平的社會啊!我希望這樣的社會永遠都出現在童話中,永遠不要出現在現實生活中。

大林和小林本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弟倆,卻有着別樣的人生。從他們身上我們也能體會很多很多,大林為何從瘦變成了胖怪物,因為他不懂得去勞動,完全靠他黑心的富翁老爸去養活他。可以發現,在他爸爸死去僅幾天,他因為沒有社會實踐而“被淘汰出局”轉眼再看小林,小林在剛開始沒有哥哥好運,在後來明顯他比較幸福。自已靠自己努力養活自己。從中我能下一個結論:“勞動創造美好未來。”大林沒有了家長的庇護,溺水後來到海上的小島——富翁島,後在那裏餓死了,小林靠自己雙手為自己創造成了美好的明天。

讀了這本書,我懂得了這些深奧的道理。不能在家長的寵愛下成長,要學會自己創造別樣的未來,否則將來會一事無成!

羚羊木雕讀書心得體會 篇28

書是我們人生當中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也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它給我們帶來知識,帶來快樂,帶來精神上的妙不可言,讀它漸如吃飯一般,一天不讀“餓”得慌,細嚼慢嚥間,品嚐它的滋味,便感受到無窮的樂趣。

好的書才會有好的收穫。我們往往不知該選擇什麼書而感到困惑,其實我們應該“不讀無用之書”,如一些無聊的雜誌漫畫類,就不太適合我們的年齡段。要讀就讀好書,否則不如不讀,如一些中外世界名著,其中的知識性、文學性大大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就書而言,太幼稚的沒有知識學習性,太深奧的我們看不懂又提不起興趣,所以我們要挑選一些有益的、適合的書籍才好。

我非常喜歡曹文軒的作品,如《青銅葵花》、《草房子》、《根鳥》、《山羊不吃天堂草》、《細米》等。他的書總給我們帶來唯美純情的畫面,讀他的書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和昇華。書中寫的都是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們擁有純潔多情的心靈空間,天真爛漫的童年亦如我們一樣,有着酸甜苦辣,有着疼痛和快樂。目光行走在這種書的字裏行間,感動着,共鳴着,震顫着,誰能説這不是一種精神的享受呢?

從小我就愛看書,逛書店時,一頭扎入其中便再也不想出來,圍着琳琅滿目的書籍,我便如飢似渴的看起來,拿起這個,又捨不得那個,貪婪的如那個看見西瓜扔玉米的小猴子一般,往往是囫圇吞棗,走馬觀花,覺得豐富但不過癮。每次的離開總是一種戀戀不捨,一種難以割捨。若是買上一兩本便喜不自禁,定會擠出時間來看細細讀完。

知識是一種積累,也許這種過程要經歷許久才會有所成效。但只要堅持就一定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績。因讀書我的作文大大提高,從沒有感到過棘手,雖不敢説下筆如有神,但至少不會無從下筆。每當我的作文被當做範文在班裏讀,每當我的作品見諸於報刊,我的心裏便填滿了幸福和喜悦的感覺。從20xx年開始,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以“白雪嫌春晚”的暱稱開通了校訊通博客,在連續兩屆的書香班級活動中獲得“閲讀天使”的稱號,並被評為“20xx年度歡迎寫手”,不但結識了許多愛好寫作的朋友來交流心得,而且得到了許多優秀圖書作為獎勵。感謝書為我帶來的榮譽和驕傲。

養成讀書的好習慣,讓書籍陪伴我們成長,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pz46e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