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精選7篇)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精選7篇)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 篇1

《活着》在“我”與福貴的交談中展開。福貴——一個看似普通的老人耐心地向“我”講述了他的一生。在他平緩的語調下他坎坷的一生卻如娟娟細流平緩得流入讀者的心坎。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精選7篇)

作為地主的兒子,年輕的福貴沒有爭氣敗了家,從此,他拖妻帶女開始了他曲折的一生。他曾被國民黨抓去當兵,差點死於槍炮下;之後經歷了人民公社化運動等歷史大事件,歷經千辛萬苦卻不得不目送自我的親人一個個先於自我死去。經歷了無數的生離死別,福貴依舊樂觀的活着,甚至平淡無奇地向“我”述説他的一生。

“人們將生命中的錯誤聚集到一齊,創造出一個惡魔,叫命運。”《活着》讓我思考命運為何能夠這樣百般折磨一個人,讓他一下子從富貴的殿堂跌到一貧如洗的潦倒境地;讓他一下子從幸福美滿的天堂墜入孤獨一人的地獄。可是,更多的是讓我思考在絕境中人對生的渴望有多麼強烈;更多的是讓我領悟到歷經萬難後看淡一切的從容。

沒有人明白明天是什麼樣貌,究竟是陰霾密佈還是陽光燦爛但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後還有明天,只要生命沒有結束,永遠有下一個明天,永遠能夠期望着下一刻就是我們想要的幸福。

真正點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完美的期望。

我們懷着完美的期望,勇敢地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敗了就再努力,永遠相信明天會更好,永遠相信不管自我再平凡,都會擁有屬於自我的幸福,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燦爛的風景。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 篇2

餘華用平淡的語氣講述着一個故事,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一個人與命運的故事。讀完《活着》我淚流滿面,當福貴伴隨着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時,我濕了眼眶。當福貴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我以為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結果,真正的悲劇正在等候着他,正如魯迅所説,“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捧着《活着》,總是沉重、難受,冰冷的文字躍然紙上,以一種滲透的表現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追問。活着,我們為什麼活着?有些人為了人生追求,有些人為了家庭,有些人甚至不知道為什麼活着,抱着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過活每一天。是呀,我們為什麼而活着?

以前,我以為為了大學聯考而活着,家人所有的期望都押注在自己身上,只有不顧一切去追逐那個目標。大學聯考後呢?陷入迷茫期,活着,又因為什麼活着呢?人呀,總是為自己尋找各種目標,固定各種目標,為了給自己一個活着的理由。

但《活着》中福貴的命運卻昭示着人類苦苦追尋一切不過是虛妄而已,或許,人的存在真的只是一種存在,與萬物一樣並沒有任何意義。活着僅僅是因為活着,生命或許就只是為了活着,而那些理由與目標全是我們自己給自己上的枷鎖,生命其實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這或許就是餘華想要告訴我們的。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 篇3

暑假裏,身為國中生的我很應該找些有意義的書籍來灌輸自己的知識,《活着》是我在這個假期裏讀過較受益匪淺的書籍。

在文章首序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事物而活着。對待事物保有一種樂觀的態度而是生活的一種本質”。

《活着》的主人公“福貴”是典型的舊社會的“敗家子”但經歷種種磨難,家人的離去。一切都似乎顯得並不是那麼的重要。他經歷了經於常人的艱苦和困難。如果從旁觀者的角度那他的一生中除了悲催的生活就是重重的苦難。但是正因為他用了樂觀的態度來面對一切使他那苦難的一生充滿着歡樂和幸福。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他相信自己的母親是最慈祥的母親還是他的孫子,女婿以及一頭老牛都是最好的。他堅定的相信在他最危難的時候他的親人會化成那一頭憨厚忠誠的老牛一起陪伴他度過難關。

最令我感觸深的一個場景“老人説着站了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塵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聲,那牛就走過來,走到老人的身旁低下頭,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韁繩”。這裏用了樸素的動詞卻感人的描寫出福貴內心深處對生活最平凡渴望的一面。最樸素最無華往往抒發的卻是另一種的態度。

《活着》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至今我也銘記於心:對於人來説活着就是一個最美好的希望。我們現在的生活中無疑也會有重重的困難也會有一波三折,有的時候我們確實很難以承受這種現實,心靈脆弱致眼淚情不自禁得滑下,每當我想起福貴他經歷了“天塌地裂”的生活仍能樂觀用真善美的眼光去對待生活的時候,覺得自己慚愧無比,或許我無法閲歷這些苦難之後得到內心的昇華,然而我卻可以通過對福貴的生活了解感同身受。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 篇4

今天終於翻開了這本書,當打開扉頁的時候便有一種熟悉感,默默的讀下去便知道了這種感覺的源頭。那是多年之前的事情了,看過一部叫做《福貴》的電視劇,估計就是翻拍的這部小説吧。不管世人對於這本書的褒貶如何,我能夠清晰回憶起的就是那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和一條老水牛在搖搖欲墜的夕陽下獨自犁田的背影。“兩個進入垂暮的生命將那塊古板的天地耕得嘩嘩翻動,揉入水面上掀起的波浪。”文中如是寫到。老人在耕田的時候吆喝着: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福貴的一生經歷了所有親人的辭世,從最初老父親離開時的驚慌、不安到最後外孫的夭折,或許可以説他就是在與親人的不斷離別中老去,別人應該有的天倫之樂在他這裏卻成為了死別。生離就像他被抓了壯丁一樣還會有機會與家人重逢,可是死別卻是隻能看着愛的人一點一點透支盡生命的餘光。

或許我們都以為在這樣的巨大打擊和悲痛中他不會有生的念頭,可是“活着”卻讓你不隨願的死去,他安排你的生命之路充滿荊棘,岔路不斷,無數深愛的、至親之人都是陪着福貴走過一小段路,而非盡頭。讀這本書,餘華安排了最樸實平淡的文字,就像是在你我他同樣慘淡無光的生命中截取的一小節,但是又有另一番滋味。這種無言的反抗才是符合那個時代的沉默之聲。

“我看着那條彎曲着通向城裏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灑滿了鹽。”

就像美國民歌《老黑奴》一樣,歌中的主人公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離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可能將老黑奴和福貴兩人置於同一個層面進行比較的話,可以發現很多的相似,但是他們二人又是不同真實的存在。忽然覺得,用簡單的文字組合勾勒的是漫長的命運和波瀾壯闊的場景。他們都是經歷漫長歲月折磨的老者,臉上的紋路就是最好的印證。然而命運就像最高明的魔術師,它能夠最大程度的為你設置障礙,也可以檢測出誰是人生終點的最終勝利者。

故事的結尾,老人還在慢慢的走着,彷彿要盡力把餘生的路走完。也許這時,活着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帶走和剝奪的東西了吧!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 篇5

《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活着》講述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千鈞一髮,讓一根頭髮承受三萬斤的重擔,它沒有斷;《活着》講述了眼淚的豐富和寬廣;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這本書我看了一遍便把它放進書櫃,它太沉重,超出了我的承受底線,我不敢看它那鮮紅的封面,怕它刺痛了我的眼,更怕它刺痛了我的心。但即使我不再看它,書中的那些情節,那些曾經鮮活,最終變的死寂的生命早已深深的映在我的心上。本書作者餘華用冷靜的令人發怵的筆調記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至少我認為它是真實的。

《活着》揭示了一種高尚:那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世界。正如本書的主角富貴,一生坎坷多折,經歷了家境的破落,經歷了國共的戰鬥,經歷了-的動亂,經歷了所有親人先後離他而去的苦痛,最後與一頭與他同名的老牛相依為命,默默的活着,無牽無掛的活着,在死亡的陪伴下活着,為了活着而活着。在這部小説裏,餘華想告訴讀者:生命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活着是一個如此寬廣又如此沉重的話題,這世上的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活着,甚至已去世的人都活在親人的心裏;活着又是如此沉重,它凝聚了太多的責任、使命以及無盡的回憶。活着給人以一種力量,一種使人堅強的面對挫折、變故,甚至死亡的力量;一種支持人無論遭受怎樣的打擊,都堅持生存下去的力量,一種隱藏在人們骨子裏的一種力量,一種精神力量。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 篇6

讀完《活着》之後,內心十分沉重、壓抑的,同時富貴的堅強活着與坦然面對深深的震撼。人都是害怕困難,懼怕死亡的,堅強樂觀的活下去,實現靈魂上的超越。富貴的一生諸多坎坷,起落盛衰。讀他,跟隨富貴走過他的一生,我感受到活着更深刻的意義。人靠記憶來慰藉,靠傾訴來釋然,靠平靜來概括,靠回回首徹悟。

枯草衰楊,曾為歌舞場。富貴年少家庭富足,無需為生計費心勞累。生在地主家庭的富貴衣食無憂,讀私塾不需要走、有長根揹着,享受窮人無法享受的尊寵。在富足安逸的生活當中,富貴不知道自己的活着的意義,拋棄嬌妻,留戀柳巷。在酒醉淫逸當中自甘墮落,毫無廉恥,顧忌,由青樓女子揹着自己串街走巷,成為縣城當中的笑話。在這裏他不知道這種快感、逍遙都是曇花一現,也無法體會到煙花易冷的淒涼。在紙醉金迷的世界裏,富貴給自己挖了一個坑,這一掉進去就從來沒有出來過。

淫和賭相伴而生,相對煙花柳巷的柔情,賭場揮灑如金的緊張和刺激更加人你沉淪。在如夢如幻的賭局當中,富貴輸掉了祖輩積累的家產,從一個富貴之家變得一貧如洗。得知富貴輸掉家產之後的老父親並沒有像以往一樣暴跳如雷,反而十分的平靜。平靜的表面下是波濤洶湧的的百感交集。知道事情無法改變的狀況下,老父親決定給富貴上完最後一課,將家產換成銅錢讓富貴調到縣城去還債,富貴跳着一筐一筐的銅錢,肩膀磨出了血,明白賺錢的不容易,痛哭流涕,從此以後踏實的生活。

身份的鉅變讓富貴嚐盡了生活的艱辛,老父親被氣死,妻子被岳父帶走。富貴只能租種龍二從他手上贏走的五畝田地養活一家人。從一個福少落魄到自己耕種田地去養活一家人的艱辛可想而知。人往往在最容易活着的時候不安分的活着,而在最不容易活的時候又竭力的活下去。看着年邁的母親蹣跚的跟着自己富貴的內心刺疼着,聰明伶俐的鳳霞跟着受累,富貴內心也是深深的自責。親情是人內心當中無形的線,看着親人為自己所累時,人的自責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富貴也是如此。富貴的人生從圓滑的曲線變得曲曲折折、顛簸不平了,但他一直竭力的活者。相比較之前短暫刺激的快樂,現在的他是真實、充實的。

活着讀後心得與啟示 篇7

讀完《活着》,我感到的是一種低沉的怒吼,無聲的震撼。小説中沒有精心雕琢的文字,沒有蓄意煽動的悲情,甚至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波瀾壯闊的人生。當所有人都仰望燦爛星空的時候,作者卻將目光轉投於最為卑微的草根之中。以作者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在卑微的草根中所藴含的令人心驚的力量。

故事中福貴一家人,儘管在-般的痛苦中無助漂浮,卻一直有一份滿足存於心中。家珍即使在兒女喪盡,重病將死之時,仍然可以滿足的總結自己的一生,並在生命的最後深刻,無比温情的對福貴説:“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這一句話,勝過多少金山銀海,勝過多少海誓山盟。當福貴一次次親手埋葬至愛的親人,苦難無數次疊加,可現實仍然為他保留着一絲若有若無的希望。有慶沒了,還要撫養鳳霞:鳳霞沒了,還要照顧家珍:家珍沒了,還要顧及二喜:二喜沒了,最後還有苦根。命運就這樣一路使他絕望,卻又留下一絲希望。他被這一絲希望牽引着走過大半生。可到最後,苦根也沒了。這時的他還有什麼希望呢?我想這時的福貴老人活着已不需要指引,他已經真正看透了死亡。死亡,不過就是那麼一回事。雖不至莊子鼓盆而歌那般灑脱,卻也可在心中達到一種平靜和從容了吧。活着的人終究會死,而死去的人不能復生。既然與親人重聚只是遲早,那為什麼不將就着過完餘生呢。人生到達福貴老人這樣的狀態,是痛苦或是幸福,都不重要了。

縱觀整部小説,作者是以福貴老人之口,從一個側面深究人性的頑強與堅韌。當然,優秀的小説總是要有對整個時代的鋪陳與評論。淮海戰役,十年動亂都被設定為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而在後者那樣的恐怖時代,更有像有慶和春生之死那樣駭人聽聞的現實。宏大的背景和驚人的事件最終都是為了襯托出卑微而偉大的生命,《活着》就是一部考驗生命極限的作品。痛苦中誕生的幸福,絕望中孕育的希望和,最終凝練成兩個字:活着!人生只為活着而活着,而活着二字已囊括世間所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pn96j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