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6篇)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十六年前,餘秋雨老師和鳳凰衞視的工作人員們一起踏上了探訪人類文明的荊棘之路,感受千年文明的起落興衰。十六年後,在父親的推薦下,我閲讀了這本書。拿起這本父親曾經在多年前讀過的書,一陣時間的滄桑感不禁飄過。十六年很長,從二〇〇〇年到現在,我們生活的變化翻天覆地;十六年很短,和那些曾經繁盛了幾千年的文明相比,這只是一粒塵沙。好像已經習慣了按年月度日,餘秋雨老師一行人的旅途四個月有餘,乍一看不算太長,但他用這一本厚厚的文字把一步步思忖着文明的旅程融進了時間這條蒼老的長河。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6篇)

翻開書,父親當年的圈圈點點映入眼簾,這是對這次行程最好的註釋。起初我並未對這次旅程有特別深刻的理解與印象,只是覺得這次活動很有創意很新穎,但卻對餘秋雨老師為什麼參加這次活動而感到不解,為什麼一個人會不辭辛勞,不顧危險,用行車這種方式完成對文化遺蹟的考察?隨着閲讀的深入,我逐漸深深地體會到,這是因為一個文化學者的責任與良知。在書上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撫摸歷史,撫摸文明,就是在鼓勵自己。

去探索古代文明消亡或傳承的原因,去比較古代文明和年輕文明的相似與異同,去更好地理解中華文明經歷五千年風雨滄桑卻仍舊煥發生命力的奇蹟。

這樣應該會對歷史和文化有所敬畏與反思,應該會對當下和自身有所瞭然。餘秋雨老師在自序中的一段話我很喜歡:“與筆端相比,我更看重腳步;與文章相比,我更關注生命;與精細相比,我更傾情糙糲。”好像又是專門説給年輕人聽的。忽然想到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這是一場按照當年玄奘西行取經的路線徒步穿越戈壁的比賽,全長好幾百公里,和餘秋雨老師的行程有點像。又忽然想到了央視記錄頻道的一段廣告詞:

路為紙,地成冊,行作筆,心當墨。

希臘——夢醒時分

遊記的第一站便是希臘。一提到希臘,首先映入腦海的可能是熊熊燃燒的聖火,波光粼粼的愛琴海,還有氣勢恢宏的巴特農神殿了。餘秋雨老師對它們的描寫已非常細緻,在此就不贅述了。關於奧林匹亞的敍述我倒很感興趣。

古代運動會發源於希臘的奧林匹亞,這裏還保留着競技場的遺蹟,雖然老舊,但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到當時的壯觀與輝煌。為什麼運動會會發源於這裏?因為在希臘文明中,“健康是他們的宗教”,“把智力健康,肢體健康發揮到極致再結合在一起,才是他們有關人的完整的理想。”這也正是中華文明沒有做到的地方。我們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在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很少關注個人的發展與完善。既然這是文化遺留下來的不足,我們是不是可以試着從自身去改變一下呢?有很多問題不是沒有辦法實施,而是沒有辦法清楚地認識。

希臘很美,真的很美,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希臘早已是經過痛苦沉澱過的美,這種痛苦包含着希臘人和希臘文明被統治和侵略的血與淚,美得乾淨,美得悠閒。如果把古代希臘比喻成一場夢,那麼現在的希臘便是夢醒之後眼中的光芒。餘秋雨老師關於雅典城邦衰落的評論膾炙人口:“文明之所以成為文明,是它與周際的生態相比較而言的。因此,它註定要與野蠻和愚昧為鄰。如果兩個方面屬於不同的政治勢力,必定時時起戰火;如果兩個方面屬於同一個政治範圍,必定天天有內耗。由此想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和孝文帝改革,很有道理。

希臘遊記中臨近末尾的一篇很讓人感動,標題為“我一定復活”。講的是希臘的一個組織,幾個教授向全世界遊客呼籲把巴特農神殿中的精華雕刻從大英博物館中請回來。還有希臘一位已故文化部長的話:“我希望巴特農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臘,如果在我死後回來,我一定復活。”讀完之後稍有點憂傷,捫心自問:我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尊嚴還在嗎?

埃及——一直神祕下去

餘秋雨老師關於埃及寫了很多思考與感悟,就來寫寫自己感興趣的那一部分吧。

埃及的代表是金子塔,很多金字塔至少建於四千年前。歷經了四千多年的風雨洗禮,金字塔不僅巋然不動,而且石方之間連一個薄刀片划進的細縫都沒有。這樣的世界奇觀,卻因為史書和文字的消失,沒有辦法被解讀。偌大的金字塔只能寂寞地坐在原地,接受着人們的讚譽和惋惜。

曾經輝煌一時的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的源頭,有令世人震驚的眾多遺蹟,竟然就這樣消失了。“所謂文明的斷殘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廢弛,而是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中華文明在歷經了歲月的沖刷後頑強地存活了下來,“文明如果追求神祕和封閉,結果只能故步自封,終於難以為繼。”“中華文明之大,相當一部分取決於它的普及企圖和傳播力量。”文明傳承的載體可以是書本,可以是建築,可以是故事,但最根本的媒介還是人,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繼承,創新,發展。由此聯想到現在討論的“西化”問題。中華文明向來包容,吸收了如佛教等眾多外來文化,發展至今,文化交流不應成為一種障礙。但很多人憑着自己對文化的一知半解,用西方的觀點對中國文化指手畫腳,有些可悲。我認為文化的交流應該建立在已經掌握一種文化精髓的基礎之上,這樣的交流才能取長補短,也不至於丟棄了自己的觀點。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呢?因為浮躁。新事物這麼多,新思想這麼多,而現在的社會如同跑步機一般容不得人們有半點的喘息和思考,在激烈的競爭中人們倒也變得“單純”起來,凡事利己就好,就像在二〇〇四年新聞調查中的一個煤礦老闆,哪裏會把環境放在眼裏中。一想到現在還有許多濃濃黑煙從工廠的煙囱中冒出,就覺得一絲哀傷。

以色列——綠洲的國度

一説到以色列,耶路撒冷必須要提到。作為三大宗教聖地的耶路撒冷承載了太多。災難一次次降臨在它頭上,它就這樣不斷被摧毀,重建,摧毀,重建,直到現在這個蒼老的模樣。但以色列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耶路撒冷,因為這裏有太多我不知道的歷史與故事,而是以色列這個國家。

以色列四周都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卻在這些寸草不生的沙漠中種出了蔬菜,水果,不僅自足,還大量出口歐洲,用的正是滴灌技術。塵黃的沙漠硬是被裝點得五顏六色。餘秋雨老師稱這是“向自然爭奪”。當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關係非常緊張,經常發生流血事件,寸土必爭,但這些和“向自然爭奪”相比,是不是過於渺小了些?人類誕生才多久,就在自然面前彼此爭鬥,你死我活。而自然呢?只是笑笑,在它看來只不過幾天的時間,連勝利者的蹤影都會消失。一個成熟的文明不應該是這樣。就像餘秋雨老師所説:“當人們終於懂得,籠罩荒原的不應該是戰火而應該是暖棚,播撒沙漠的不應該是鮮血而應該是清泉,一切就走上正路了。”

不要流血。但不得不説遇刺身亡的以色列拉賓——一位呼喚和平的老人。餘秋雨老師和他的妻子在悼念牆上用漢字寫了三遍“和平”。這樣的虔誠與氣度讓我敬佩,這樣的文明讓我自豪。

但願全世界的文明,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能如此。

約旦——在縫隙中生存

約旦和以色列相同,也是一個沙漠上的國家,但它百分之八十是不毛之地,僅靠着約旦河旁的公路維持着脆弱而堅強的生命。地理上的劣勢使約旦別無選擇,只能在貧困中掙扎。但即便如此,約旦幾乎所有人都在緬懷一位國王——侯賽因,他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給約旦人民帶來了和平與安康,並在國際社會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對於不同文明而言更是如此。每種文明所處的生態不同,面對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都不盡相同。作為中華文明子民的我們,不必太過擔心像約旦那樣沒有選擇的問題,相反我覺得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目前所用有的。又突然想到,不論是什麼形式的侵略,都是把一種文明強加在另一種文明的頭上,結果呢?大多兩敗俱傷或者勝利方也沒撈到多少好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兩千多年前先秦諸子告訴我們的哲學。

那麼文明也應該一樣,心存感激,尊重他人。

伊拉克——可憐與無知

如果説希臘文明閃耀着光輝,那麼比它還早綻放的便是埃及文明,比埃及文明還早的則是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之一的底格里斯河便流經伊拉克。按理説伊拉克所在地區的歷史久遠,應當有所繼承和發展,但事實恰好相反,這裏全都是被槍炮毀滅過的痕跡,包括文化。文明消亡的表現之一便是權力和利益凌駕於文明之上,成為統治人民的工具,人民的思想也變得麻木,只有服從與仇恨。這裏當然有國外強權政治的影響,但那些吃得肥頭大耳,住在和盧浮宮差不多奢華的總統府的官員們,他們的責任呢?在這片國土上,我看到了文明被所謂的“文明”裹挾,卻只有哀歎的份。希望這種事情不要再發生於任何一個國家。

快要離境時,餘秋雨老師採訪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問:“你是不是也像大人們一樣討厭美國?”女孩用流利的英語説:“人民不討厭,政治討厭。它沒有理由強加給別人。”“那你為什麼還學英語?”“語言是文化,不一定屬於政治。”理性的光芒就這樣綻放在了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上的一個十四歲小女孩身上,而且是那樣璀璨奪目。想想平日裏看新聞評論時,作為文明從未斷裂過的中華民族的一員,理性又在哪裏?

伊朗——學會和平與寬容

伊朗也算是一個王朝更迭頻繁的國家,但其中有幾個統治者因寬容仁慈而出名——居魯士和大流士。公元前六世紀的米底王國被來自波斯的居魯士征服。居魯士不僅解放了當初被尼布甲尼撒擄掠來的數萬猶太人,還對各民族的宗教及其尊重。這在當時以殘酷為代名詞的巴比倫實屬罕見的。他的後繼者大流士倡導天下各國應平等往來,和睦相處。他們共同倡導的和平睦鄰關係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縱使時間流去已有千年,這兩位統治者的執政理念被永久的記錄在史冊上。

儘管兩位統治者只是伊朗史上的一瞬,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給伊朗的文明增添了一絲和平寬容的色彩。和平的意義不用強調,寬容也無需贅述,可能是我比較喜歡政治吧,我把二者在政治方面的功效看得比較重。我想起了唐太宗,想起來他對少數民族的和平外交政策,最終的結果非但不是戰爭,反而是“天可汗”這個至高無上的稱號。又想起西方國家宣傳的“中國威脅論”,中國發展起來就一定會和其他國家血刃相見嗎?中華文明的根源主張和平自守,戰爭在人們眼中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如果一種文明企圖通過暴力手段獲取財富,那麼它最終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被眾多力量所制衡,終究沒有稱雄時的威風凜凜。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和平寬容倒成了避免走向毀滅的良藥。

不管於國家還是一個人,和平與寬容都是一種成熟後的道德。

巴基斯坦——發現和玄奘

巴基斯坦什麼最有意思?車。説的確切一點是改裝車,説的形象一點是棺材車。關於對棺材車的記述餘秋雨老師已經寫了很多。讓我好奇的是為什麼這裏的人們熱衷於把車改裝成這個樣子。餘秋雨老師沒有説,卻論證了美與醜的關係。這就給我留下了廣闊的猜測空間。這究竟是當地的貧窮導致的還是文化導致的?如果是貧窮的原因,買輛車已很不容易,更何況改裝還是一大筆費用?如果是文化原因,為什麼在曾經誕生了犍陀羅這一偉大藝術瑰寶的地方,人們的審美觀念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既然人們都願意把錢花在改裝棺材車上,為什麼不願意投資教育呢?赤腳流浪的兒童滿街都是。真不知是礙於面子還是承認了自己的貧窮而引發的心理上的畸形競爭。所有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當然以上的猜測全部是出於我個人的無知,所謂無知者無畏,不知是不是像我這樣。

但貧窮和奇怪的審美在這片土地上變得渺小起來,是因為這裏有法顯和玄奘來過的地方。文明不是流行於一時的景物,而是貫穿在骨子裏的堅強。在現在的探險隊員都認為艱苦危險的路線上,法顯和玄奘兩位僧人進用腳步度量出山的高低,路的長短。

首先驚異於他們是靠什麼挺過了這段旅程。餘秋雨老師曾經説,古代中國走得比較遠的有四種人,一是商人,二是軍人,三是僧人,四是詩人。其中具有明確的文化意圖並能遠行的只有僧人。僧人成了文化傳遞的使者,而鼓勵他們的正是文化本身,換句話説,便是信仰。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想到許多人説中國人沒有信仰。記得白巖鬆曾經説過,有一億人説他們信仰共產主義,有一億人説他們信仰各種宗教,那剩下的人呢?好像沒有信仰。不知道現在社會上的浮躁和信仰的缺失有沒有關係。如果有的話,就想想法顯和玄奘當年走過的路和他們的心吧。

重新説説這兩位僧人的遠行。正如餘秋雨老師的這句經典的總結:

“一切深層溝通都不能僅靠文字資料,而必須以腳步、目光乃至整個血肉之軀作為船筏。”

印度——矛盾的集合體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是一個曾經讓無數僧人神往的地方,但在餘秋雨老師筆下,我感受到的印度,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它有童話般美麗、傑出的建築泰姬陵,有曾經領導印度走向民族獨立之路的聖雄甘地,有釋迦牟尼苦心悟道的菩提樹,但是,它也同樣面臨人口爆炸帶來的危機,也遭受着大範圍的整體貧困,也有嚴重的污染和落後的管理……當所有的一切都融合起來,不論古今,不分先後,就形成了現在的印度——一個矛盾的集合體。

但在我看來,現實問題的嚴重性掩蓋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印度文明,因為沒有一種文明適合生存於這樣的狀況之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也是我認為的任何文明的基礎,不因別的,只因文明最重要的載體還是人。

貧困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很多災難,包括物質上的和思想上的。希望印度能夠率先解決人民的貧困問題,這樣以後談民族復興才有希望。

結語——思想的啟示

讀完了,感覺很快。餘秋雨老師的這本書以遊記的形式記錄了整個旅程的險象環生,許多文明的起落興衰,每一篇都以新的視角去觀察,每一篇都藴涵着新的思考,在字裏行間流露着一位文化學者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讀來永遠新穎,不會睏倦。

其實這本書的讀後感寫得很費勁。餘秋雨老師在每一篇中的思考都發人深省,足以讓我豁然開朗,每一次都伴隨着原來如此的驚喜和深深的佩服。我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完成閲讀的,更像是一次思維的啟迪或掃盲運動吧。要提筆寫,真不知該寫些什麼。但有一點我要感謝餘秋雨老師,他讓我感到了自己還很無知,他告訴我在探索的道路上我還很渺小,他教給我以後要虛懷若谷,不要狂妄自大。讀一本好書,可以讀出人性的一些最基本的東西。

這本書給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有兩點我比較感興趣。

一個是文明與權力的關係。一直以來我認為文明滋養了權力,權力只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權力的運作會導致文明的興盛或衰亡,但它們仍然是從屬關係。如果權力導致了文明的毀滅,那麼應該從文明自身找原因。而餘秋雨老師講到:“文明和權力畢竟是兩個秩序系統,至少在古代一直沒有找到協調之路,因此兩方面遲早產生牴牾。兩方面的力量越強,牴牾也越嚴重,而嚴重牴牾的結果必然是嚴重失序。”原來它們之間還可以分得再開一些。不是所有人文災難都是文明的錯。

還有一點就是文化學者的責任。以前我一直以為文化學者的工作大多應該在研究浩如煙海的典籍,有時聯繫中外,貫通古今,解讀文化的深層含義。然而餘秋雨老師以車輪考察各個文明的方式逐漸讓我改變了這一看法。文明需要傳播,文明需要交流,文明需要借鑑,文明需要自省。“人生太短促,要充分理解一種文明已經時間不夠,更何況是多種文明。於是大家都變得匆忙,而匆忙中又最容易受欺,信了一些幾經誤傳的信息作為判斷的基點,既傷害了自己又傷害的文明。因此,應該抓緊時間多走一些路,用步履的辛勞走出受欺的陷阱。”那麼,對於我們,這年輕一代,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遺訓沒有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是否文人都懷有比較嚴重的憂患意識?根深蒂固地生長在內心?無時不刻地左右着他們的眼睛與思想?

餘秋雨的《千年一歎》就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重重歎息。

這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作者隨香港鳳凰衞視親身越野數萬公里考察人類各大文明遺蹟的經歷。十個國家一一走過來,他的震驚傷感表露無遺:“人類文明的巨構崩坍得如此淒涼!”“衰草瓦礫,承載着一個從古到今的災難,一切摧殘都是具體的,一切委屈都是難以表述的!”在撫摸文明遺蹟累累的傷痕後,作者回頭苦思:作為我們的生命基座,中華文明也傷痕累累,卻如何避免了整體性的崩坍?這種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哪些代價是正面的,哪些代價是負面的?過去的避免能否擔保今後?更重要的是,現在世界上生龍活虎的年輕文明,過多少時間,會不會重複多數古代文明的興亡宿命?作者憂心叩問,是啊,“思亙古如斯又倏忽閃現,誰的驚愕能深究它?”。

由希臘而入,憂傷的情懷已起幕。遠古的愛琴海依舊在,公園前5世紀的遺蹟——石柱只剩下後來者的銘刻,邁錫尼的海倫早已隨戰爭而消逝,空留一個三千三百年前的王城遺址,可惜曾經的千古氣勢已成追憶,幸而,還有一個奧林匹亞,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依然有聖火的氣息……

埃及,尼羅河、法老、金字塔、太陽神廟……埃及文明是疑問最多的文明,是最難以解讀的文明,因為難以解讀,所以便難以傳承。埃及人對能追溯他們歷史的許多古碑、古籍依然沒有其文字的解讀能力,因而,文明的神祕便無處不在了。所以,作者説“當法老們把自己的遺體做成木乃伊的時候,埃及的歷史也成了木乃伊”,慶幸,中國有個秦始皇,他讓中國的歷史活了下來。

以色列——怨氣聚集的國家。曾經輝煌的所羅門王朝絲毫沒能讓堅強的猶太民族得以安逸地喘息,命運對其尤為不公,那麼多的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落在他們頭上,驅逐、殺戮、奴役,怎麼也擺脱不了,但這個民族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就是:“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一次次大遷移。而只要落腳,就能迅速創造出一個優於別人的生態。如果這種生態中有被奴役的成分,那麼他們寧肯放棄,選擇流浪”。是啊,多舛的命運已造就了他們堅強的的生存文化,但無論多麼堅強,集合了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和伊斯蘭教)精神重心的耶路撒冷永遠都是他們內心的痛,一面哭牆見證了他們多難的歷史。

巴勒斯坦,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的城市——傑里科古城遺址,一萬年前的驕傲現在只剩下破敗和不安全,唯有幾叢遺落的花,悄悄鮮豔了一萬年。

約旦,美麗神奇的佩特拉山谷中,玫瑰紅宮殿和羅馬競技場還完好無損地存在着,卻只能與清風明月為伴,因為缺少文字所以其寂寞的輝煌顯現的是隱性的文明形態,對它的瞭解只能靠猜測與想象。

伊拉克——敏感的國家,因為有了全人類文明的母親河——底格里斯河而令人嚮往,雖然鐵絲網重重。原想由此探尋巴比倫文明的痕跡,比如早熟的《漢謨拉比》法典,比如殘暴的統治,比如奇異的建築,比如,天文學、數學、醫藥學……然而,在巴格達博物館裏,作者只看見了一屋的空缺,一屋的悲愴,一屋的遺忘,連巴比倫遺蹟也被糟踐成一個低劣的現代模型。

伊朗,歷史上的伊朗被征服的次數很多,所以歷史的遺蹟在征服的過程中被破壞得很徹底,米底王國(伊朗人建立的第一個王國)的首都和居魯士成為作者瞭解伊朗史的開端。伊朗因薩珊王朝而奠定了現代伊朗文化的基礎,此後,伊朗不斷地遭遇到侵略,但是,最後居然在重重的災難中成了伊斯蘭文化的一個重鎮,以獨特而緩慢的步伐,走進了現代。現在的伊朗呈現在作者面前的是一種淡然漠然,有點蒼涼,有點神祕,有點世俗。

巴基斯坦,沒有石柱的斷殘、城堡的倒塌、古都的湮滅,但是“赤腳密如森林”,這個國家呈現在作者面前的是不可掩飾的驚人的整體性貧困。這是另一個意義上的文明淪落。欣慰的是作者在其首都伊斯蘭堡的塔克西拉尋找到了犍陀羅藝術,在那兒,法顯和玄奘曾經的足跡讓他激動萬分,他思考了僧人遠行進行文明之間深層溝通的意義。

印度,嚮往以久的“恆河晨浴”讓作者徹底知道了那與美麗無關,卻是一場人類的悲劇。極端的貧困、極端的混亂、極端的骯髒讓作者早早告別阿育王與菩提樹,逃離了。

尼泊爾,綠色的尼泊爾讓作者的感覺瞬時甦醒。在這兒,作者得以靜靜地反思萬里歷程,為此番的文化考察畫下一個大大的感歎號。

遠征和失序,迷昧與保守是作者思考得來得文明衰落原因。(附:作者為“千禧之旅”所寫歌詞)

千年走一回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託我來拜訪。我是崑崙的雲,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槃的鳳凰再飛翔。

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東方有人長相憶,祖先託我來拜訪。我是屈原的夢,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槃的鳳凰再飛翔!

《千年一歎》——我為它的沉重而莫名地歎息。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十六年前,餘秋雨老師和鳳凰衞視的工作人員們一起踏上了探訪人類文明的荊棘之路,感受千年文明的起落興衰。十六年後,在父親的推薦下,我閲讀了這本書。拿起這本父親曾經在多年前讀過的書,一陣時間的滄桑感不禁飄過。十六年很長,從二〇〇〇年到現在,我們生活的變化翻天覆地;十六年很短,和那些曾經繁盛了幾千年的文明相比,這只是一粒塵沙。好像已經習慣了按年月度日,餘秋雨老師一行人的旅途四個月有餘,乍一看不算太長,但他用這一本厚厚的文字把一步步思忖着文明的旅程融進了時間這條蒼老的長河。

翻開書,父親當年的圈圈點點映入眼簾,這是對這次行程最好的註釋。起初我並未對這次旅程有特別深刻的理解與印象,只是覺得這次活動很有創意很新穎,但卻對餘秋雨老師為什麼參加這次活動而感到不解,為什麼一個人會不辭辛勞,不顧危險,用行車這種方式完成對文化遺蹟的考察?隨着閲讀的深入,我逐漸深深地體會到,這是因為一個文化學者的責任與良知。在書上我又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

撫摸歷史,撫摸文明,就是在鼓勵自己。

去探索古代文明消亡或傳承的原因,去比較古代文明和年輕文明的相似與異同,去更好地理解中華文明經歷五千年風雨滄桑卻仍舊煥發生命力的奇蹟。

這樣應該會對歷史和文化有所敬畏與反思,應該會對當下和自身有所瞭然。餘秋雨老師在自序中的一段話我很喜歡:“與筆端相比,我更看重腳步;與文章相比,我更關注生命;與精細相比,我更傾情糙糲。”好像又是專門説給年輕人聽的。忽然想到了“玄奘之路——戈壁挑戰賽”,這是一場按照當年玄奘西行取經的路線徒步穿越戈壁的比賽,全長好幾百公里,和餘秋雨老師的行程有點像。又忽然想到了央視記錄頻道的一段廣告詞:

路為紙,地成冊,行作筆,心當墨。

希臘——夢醒時分

遊記的第一站便是希臘。一提到希臘,首先映入腦海的可能是熊熊燃燒的聖火,波光粼粼的愛琴海,還有氣勢恢宏的巴特農神殿了。餘秋雨老師對它們的描寫已非常細緻,在此就不贅述了。關於奧林匹亞的敍述我倒很感興趣。

古代運動會發源於希臘的奧林匹亞,這裏還保留着競技場的遺蹟,雖然老舊,但置身其中仍能感受到當時的壯觀與輝煌。為什麼運動會會發源於這裏?因為在希臘文明中,“健康是他們的宗教”,“把智力健康,肢體健康發揮到極致再結合在一起,才是他們有關人的完整的理想。”這也正是中華文明沒有做到的地方。我們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在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上,很少關注個人的發展與完善。既然這是文化遺留下來的不足,我們是不是可以試着從自身去改變一下呢?有很多問題不是沒有辦法實施,而是沒有辦法清楚地認識。

希臘很美,真的很美,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希臘早已是經過痛苦沉澱過的美,這種痛苦包含着希臘人和希臘文明被統治和侵略的血與淚,美得乾淨,美得悠閒。如果把古代希臘比喻成一場夢,那麼現在的希臘便是夢醒之後眼中的光芒。餘秋雨老師關於雅典城邦衰落的評論膾炙人口:“文明之所以成為文明,是它與周際的生態相比較而言的。因此,它註定要與野蠻和愚昧為鄰。如果兩個方面屬於不同的政治勢力,必定時時起戰火;如果兩個方面屬於同一個政治範圍,必定天天有內耗。由此想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和孝文帝改革,很有道理。

希臘遊記中臨近末尾的一篇很讓人感動,標題為“我一定復活”。講的是希臘的一個組織,幾個教授向全世界遊客呼籲把巴特農神殿中的精華雕刻從大英博物館中請回來。還有希臘一位已故文化部長的話:“我希望巴特農文物能在我死之前回到希臘,如果在我死後回來,我一定復活。”讀完之後稍有點憂傷,捫心自問:我們的文化自覺與文化尊嚴還在嗎?

埃及——一直神祕下去

餘秋雨老師關於埃及寫了很多思考與感悟,就來寫寫自己感興趣的那一部分吧。

埃及的代表是金子塔,很多金字塔至少建於四千年前。歷經了四千多年的風雨洗禮,金字塔不僅巋然不動,而且石方之間連一個薄刀片划進的細縫都沒有。這樣的世界奇觀,卻因為史書和文字的消失,沒有辦法被解讀。偌大的金字塔只能寂寞地坐在原地,接受着人們的讚譽和惋惜。

曾經輝煌一時的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的源頭,有令世人震驚的眾多遺蹟,竟然就這樣消失了。“所謂文明的斷殘首先不是古代城郭的廢弛,而是一大片黑黝黝的古文字完全不知何意。”中華文明在歷經了歲月的沖刷後頑強地存活了下來,“文明如果追求神祕和封閉,結果只能故步自封,終於難以為繼。”“中華文明之大,相當一部分取決於它的普及企圖和傳播力量。”文明傳承的載體可以是書本,可以是建築,可以是故事,但最根本的媒介還是人,在一代又一代人中繼承,創新,發展。由此聯想到現在討論的“西化”問題。中華文明向來包容,吸收了如佛教等眾多外來文化,發展至今,文化交流不應成為一種障礙。但很多人憑着自己對文化的一知半解,用西方的觀點對中國文化指手畫腳,有些可悲。我認為文化的交流應該建立在已經掌握一種文化精髓的基礎之上,這樣的交流才能取長補短,也不至於丟棄了自己的觀點。為什麼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呢?因為浮躁。新事物這麼多,新思想這麼多,而現在的社會如同跑步機一般容不得人們有半點的喘息和思考,在激烈的競爭中人們倒也變得“單純”起來,凡事利己就好,就像在二〇〇四年新聞調查中的一個煤礦老闆,哪裏會把環境放在眼裏中。一想到現在還有許多濃濃黑煙從工廠的煙囱中冒出,就覺得一絲哀傷。

以色列——綠洲的國度

一説到以色列,耶路撒冷必須要提到。作為三大宗教聖地的耶路撒冷承載了太多。災難一次次降臨在它頭上,它就這樣不斷被摧毀,重建,摧毀,重建,直到現在這個蒼老的模樣。但以色列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耶路撒冷,因為這裏有太多我不知道的歷史與故事,而是以色列這個國家。

以色列四周都是沙漠,但以色列人卻在這些寸草不生的沙漠中種出了蔬菜,水果,不僅自足,還大量出口歐洲,用的正是滴灌技術。塵黃的沙漠硬是被裝點得五顏六色。餘秋雨老師稱這是“向自然爭奪”。當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關係非常緊張,經常發生流血事件,寸土必爭,但這些和“向自然爭奪”相比,是不是過於渺小了些?人類誕生才多久,就在自然面前彼此爭鬥,你死我活。而自然呢?只是笑笑,在它看來只不過幾天的時間,連勝利者的蹤影都會消失。一個成熟的文明不應該是這樣。就像餘秋雨老師所説:“當人們終於懂得,籠罩荒原的不應該是戰火而應該是暖棚,播撒沙漠的不應該是鮮血而應該是清泉,一切就走上正路了。”

不要流血。但不得不説遇刺身亡的以色列拉賓——一位呼喚和平的老人。餘秋雨老師和他的妻子在悼念牆上用漢字寫了三遍“和平”。這樣的虔誠與氣度讓我敬佩,這樣的文明讓我自豪。

但願全世界的文明,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能如此。

約旦——在縫隙中生存

約旦和以色列相同,也是一個沙漠上的國家,但它百分之八十是不毛之地,僅靠着約旦河旁的公路維持着脆弱而堅強的生命。地理上的劣勢使約旦別無選擇,只能在貧困中掙扎。但即便如此,約旦幾乎所有人都在緬懷一位國王——侯賽因,他用自己高超的政治智慧給約旦人民帶來了和平與安康,並在國際社會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對於不同文明而言更是如此。每種文明所處的生態不同,面對的問題和解決方案都不盡相同。作為中華文明子民的我們,不必太過擔心像約旦那樣沒有選擇的問題,相反我覺得我們應該學會珍惜目前所用有的。又突然想到,不論是什麼形式的侵略,都是把一種文明強加在另一種文明的頭上,結果呢?大多兩敗俱傷或者勝利方也沒撈到多少好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兩千多年前先秦諸子告訴我們的哲學。

那麼文明也應該一樣,心存感激,尊重他人。

伊拉克——可憐與無知

如果説希臘文明閃耀着光輝,那麼比它還早綻放的便是埃及文明,比埃及文明還早的則是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兩河之一的底格里斯河便流經伊拉克。按理説伊拉克所在地區的歷史久遠,應當有所繼承和發展,但事實恰好相反,這裏全都是被槍炮毀滅過的痕跡,包括文化。文明消亡的表現之一便是權力和利益凌駕於文明之上,成為統治人民的工具,人民的思想也變得麻木,只有服從與仇恨。這裏當然有國外強權政治的影響,但那些吃得肥頭大耳,住在和盧浮宮差不多奢華的總統府的官員們,他們的責任呢?在這片國土上,我看到了文明被所謂的“文明”裹挾,卻只有哀歎的份。希望這種事情不要再發生於任何一個國家。

快要離境時,餘秋雨老師採訪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問:“你是不是也像大人們一樣討厭美國?”女孩用流利的英語説:“人民不討厭,政治討厭。它沒有理由強加給別人。”“那你為什麼還學英語?”“語言是文化,不一定屬於政治。”理性的光芒就這樣綻放在了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上的一個十四歲小女孩身上,而且是那樣璀璨奪目。想想平日裏看新聞評論時,作為文明從未斷裂過的中華民族的一員,理性又在哪裏?

伊朗——學會和平與寬容

伊朗也算是一個王朝更迭頻繁的國家,但其中有幾個統治者因寬容仁慈而出名——居魯士和大流士。公元前六世紀的米底王國被來自波斯的居魯士征服。居魯士不僅解放了當初被尼布甲尼撒擄掠來的數萬猶太人,還對各民族的宗教及其尊重。這在當時以殘酷為代名詞的巴比倫實屬罕見的。他的後繼者大流士倡導天下各國應平等往來,和睦相處。他們共同倡導的和平睦鄰關係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縱使時間流去已有千年,這兩位統治者的執政理念被永久的記錄在史冊上。

儘管兩位統治者只是伊朗史上的一瞬,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給伊朗的文明增添了一絲和平寬容的色彩。和平的意義不用強調,寬容也無需贅述,可能是我比較喜歡政治吧,我把二者在政治方面的功效看得比較重。我想起了唐太宗,想起來他對少數民族的和平外交政策,最終的結果非但不是戰爭,反而是“天可汗”這個至高無上的稱號。又想起西方國家宣傳的“中國威脅論”,中國發展起來就一定會和其他國家血刃相見嗎?中華文明的根源主張和平自守,戰爭在人們眼中不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如果一種文明企圖通過暴力手段獲取財富,那麼它最終要麼走向滅亡,要麼被眾多力量所制衡,終究沒有稱雄時的威風凜凜。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和平寬容倒成了避免走向毀滅的良藥。

不管於國家還是一個人,和平與寬容都是一種成熟後的道德。

巴基斯坦——發現和玄奘

巴基斯坦什麼最有意思?車。説的確切一點是改裝車,説的形象一點是棺材車。關於對棺材車的記述餘秋雨老師已經寫了很多。讓我好奇的是為什麼這裏的人們熱衷於把車改裝成這個樣子。餘秋雨老師沒有説,卻論證了美與醜的關係。這就給我留下了廣闊的猜測空間。這究竟是當地的貧窮導致的還是文化導致的?如果是貧窮的原因,買輛車已很不容易,更何況改裝還是一大筆費用?如果是文化原因,為什麼在曾經誕生了犍陀羅這一偉大藝術瑰寶的地方,人們的審美觀念會發生如此巨大的轉變?既然人們都願意把錢花在改裝棺材車上,為什麼不願意投資教育呢?赤腳流浪的兒童滿街都是。真不知是礙於面子還是承認了自己的貧窮而引發的心理上的畸形競爭。所有的一切都不得而知。

當然以上的猜測全部是出於我個人的無知,所謂無知者無畏,不知是不是像我這樣。

但貧窮和奇怪的審美在這片土地上變得渺小起來,是因為這裏有法顯和玄奘來過的地方。文明不是流行於一時的景物,而是貫穿在骨子裏的堅強。在現在的探險隊員都認為艱苦危險的路線上,法顯和玄奘兩位僧人進用腳步度量出山的高低,路的長短。

首先驚異於他們是靠什麼挺過了這段旅程。餘秋雨老師曾經説,古代中國走得比較遠的有四種人,一是商人,二是軍人,三是僧人,四是詩人。其中具有明確的文化意圖並能遠行的只有僧人。僧人成了文化傳遞的使者,而鼓勵他們的正是文化本身,換句話説,便是信仰。這就是信仰的力量。

想到許多人説中國人沒有信仰。記得白巖鬆曾經説過,有一億人説他們信仰共產主義,有一億人説他們信仰各種宗教,那剩下的人呢?好像沒有信仰。不知道現在社會上的浮躁和信仰的缺失有沒有關係。如果有的話,就想想法顯和玄奘當年走過的路和他們的心吧。

重新説説這兩位僧人的遠行。正如餘秋雨老師的這句經典的總結:

“一切深層溝通都不能僅靠文字資料,而必須以腳步、目光乃至整個血肉之軀作為船筏。”

印度——矛盾的集合體

印度是佛教的發源地,是一個曾經讓無數僧人神往的地方,但在餘秋雨老師筆下,我感受到的印度,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它有童話般美麗、傑出的建築泰姬陵,有曾經領導印度走向民族獨立之路的聖雄甘地,有釋迦牟尼苦心悟道的菩提樹,但是,它也同樣面臨人口爆炸帶來的危機,也遭受着大範圍的整體貧困,也有嚴重的污染和落後的管理……當所有的一切都融合起來,不論古今,不分先後,就形成了現在的印度——一個矛盾的集合體。

但在我看來,現實問題的嚴重性掩蓋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印度文明,因為沒有一種文明適合生存於這樣的狀況之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也是我認為的任何文明的基礎,不因別的,只因文明最重要的載體還是人。

貧困會給一個國家帶來很多災難,包括物質上的和思想上的。希望印度能夠率先解決人民的貧困問題,這樣以後談民族復興才有希望。

結語——思想的啟示

讀完了,感覺很快。餘秋雨老師的這本書以遊記的形式記錄了整個旅程的險象環生,許多文明的起落興衰,每一篇都以新的視角去觀察,每一篇都藴涵着新的思考,在字裏行間流露着一位文化學者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讀來永遠新穎,不會睏倦。

其實這本書的讀後感寫得很費勁。餘秋雨老師在每一篇中的思考都發人深省,足以讓我豁然開朗,每一次都伴隨着原來如此的驚喜和深深的佩服。我就是在這種狀態下完成閲讀的,更像是一次思維的啟迪或掃盲運動吧。要提筆寫,真不知該寫些什麼。但有一點我要感謝餘秋雨老師,他讓我感到了自己還很無知,他告訴我在探索的道路上我還很渺小,他教給我以後要虛懷若谷,不要狂妄自大。讀一本好書,可以讀出人性的一些最基本的東西。

這本書給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很多,其中有兩點我比較感興趣。

一個是文明與權力的關係。一直以來我認為文明滋養了權力,權力只是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權力的運作會導致文明的興盛或衰亡,但它們仍然是從屬關係。如果權力導致了文明的毀滅,那麼應該從文明自身找原因。而餘秋雨老師講到:“文明和權力畢竟是兩個秩序系統,至少在古代一直沒有找到協調之路,因此兩方面遲早產生牴牾。兩方面的力量越強,牴牾也越嚴重,而嚴重牴牾的結果必然是嚴重失序。”原來它們之間還可以分得再開一些。不是所有人文災難都是文明的錯。

還有一點就是文化學者的責任。以前我一直以為文化學者的工作大多應該在研究浩如煙海的典籍,有時聯繫中外,貫通古今,解讀文化的深層含義。然而餘秋雨老師以車輪考察各個文明的方式逐漸讓我改變了這一看法。文明需要傳播,文明需要交流,文明需要借鑑,文明需要自省。“人生太短促,要充分理解一種文明已經時間不夠,更何況是多種文明。於是大家都變得匆忙,而匆忙中又最容易受欺,信了一些幾經誤傳的信息作為判斷的基點,既傷害了自己又傷害的文明。因此,應該抓緊時間多走一些路,用步履的辛勞走出受欺的陷阱。”那麼,對於我們,這年輕一代,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遺訓沒有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千年一歎》是餘秋雨先生寫的,“我們甘願在毫無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撫摸它們的傷痕。”這句話是自序中的一段話,從世界各地最後回到中國。這一路走過的並不是什麼現代化的都市,車輪碾過的也僅僅只是一些讓我們感覺似乎很古老的地方。 然而我又看見了希臘給人是藍色的,無論是美麗的愛琴海或是作為希臘象徵的巴特農神殿。但這只是最初感受罷了。柏拉圖,他們滯留在千百年前對人生的思考已無法用現代的詞語形容。希臘的文明是健康的、閒散的,當讀到希臘人的快餐也要一個小時後才能上桌,我不禁感慨了,為這種獨特的生活節奏感到一種有趣。可惜的是,這種文明要衰落了,因為它過於閒散,過於與世無爭。

埃及的土地絕大多數是沙漠彷彿是一種金色的。埃及給人的是神祕的,無論是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或是木乃伊。讓人們感覺法老們似乎一直所做的只是守着這些東西罷了。如果説希臘的街道還有一絲古今有聯繫的感覺的話,那麼埃及就完全沒有讓人有聯想的興致,彷彿除了數千年前留下的幾座建築便什麼都沒有了。

作為那些古老文明的後代我們又做了些什麼呢,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戰火一遍一遍的摧殘着那些已經殘剩無幾的建築,在埃及,凱撒的焚書和羅馬教皇的禁異教使得那些能夠揭開金字塔奧祕的古文字無人能讀,在伊拉克,“復原”的巴比倫古城毫無原有的滄桑,無法讓人肅然起敬……因為戰爭,因為時代,因為政治,因為功利,那些原來應該流傳千年的建築、文字都差不多消失殆盡了。那麼,我不禁感到疑惑,幾千年以後,我們的後代又該如何去了解,去探索那些存在千年的文明呢?那些已經無人解讀的文字我們的後輩能夠讀懂嗎?那些老早殘破的建築我們的後輩又能重新複製嗎?

我們至今仍可以學習千年以前的歷史,這可能要歸功於秦始皇早早的就統一了文字,要歸功於幾乎每個朝代都會命人撰寫史書,作者提出了疑問:“作為我們的生命基座,中華文明也傷痕累累,卻如何避免了整體性的崩坍?”是的,盜墓者的層次不窮,每到一個名勝古蹟就會留下“到此一遊”的“見證”,古建築成了發展旅遊業的最好工具,太多太多的商業化元素佔據了那些古舊建築所散發的古老而又吸引人的文明氣息。“更重要的是,現在世界上生龍活虎的年輕文明,過多少時間,會不會重複多數古代文明的興亡宿命?”整部日記,都貫穿着這種疑問。作者可能才想起千年一歎的名字吧!正是這樣長城在哀歎,泰姬陵在哀歎,黃河在哀歎......我們要盡我們所能的去學習去保護那些古老的文明,去教給我的後輩,去告訴他們中華文明千年的歷史,才會有我們光輝的現在。中華文明千年的歷史,是我們民族的傳承。

千年一歎讀後感(五)

《千年一歎》這本書確切來説是一本日記。它記錄了作者餘秋雨在前年之交隨香港鳳凰衞視“千禧之旅”越野車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

餘秋雨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的豫園非常精煉,讀起來流暢、優雅,但貼近生活,思維新穎。他能把新的想法用最簡單的語句表達出來,而且總能被人接受。他曾説過“寫書最大的困難不在立論之勇,不再跋涉之苦,也不再考證之煩,而在於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翠蓮的平易可幹吧玄奧席位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羣。這等於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温焐化堅冰。字字句句都要好為難言的艱辛”。難怪他的文字如此精妙,原來他早有這番感悟。我説,餘秋雨也能算得上是個探險家,因為在這“千禧之旅”的路上,他們遇到許多驚心動魄的事,隨時都威脅着他們的生命。許多短路荒草迷離,戰壕密佈,土匪出沒,在中東的一些國家更是如此。掐一秒不知道後一秒會發生什麼,他們只知道一連串真實的故事:宗教極端分子在疾風中內殺死了幾十個衞國旅客,三十幾個警察剛被販毒集團殺害……

“千禧之旅”的目的實際上是環遊世界的文明古國,領略人類文明的精華和感受異國的風土人情。所以他們選擇了希臘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徑除中國外的三大文明古國,埃及、印度、古巴比倫。

而到達希臘時他們所見到的只是狹小、陳舊、道路擁擠和人民閒散。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中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影子。照我看萊希臘人閒散的昇華方式有許多缺點,社會失去了精氣神,一部分閒散變成了精神貧窮。可見衰落了的古代文明難以與現代結合,最後只能被現代文明遺落。可悲。

説到埃及就不能不提恆河。但恆河清澈的河水,美麗的風景早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是渾濁的河水河岸邊“熱鬧”的景象。上游臨死洗澡,下游刷牙喝水。印度人認為恆河的水是生水,喝一口,有病治病,沒病養生,什麼傳染性皮膚病在水中泡一泡就好,所以的牛皮蘚、蕁麻症的人都用到恆河沐浴。還有的老人自己知道已經不行了,就叫家人把他們抬到恆河邊上,鋪一張席子,躺在地上等昇天。他們説“就算死也要死在恆河邊!”在那些人死後,會有專門的人堆好木堆,把屍體排好隊,一批一批的火化,人就這樣化為一縷輕煙了。

接下來的同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遺址。古巴不必四大文明古國中最神祕的,人民只有聽着空中花園的故事想象城市、街道中繁榮的景象。因為留下的實物遺址已被無情的歲月和貪婪的“黑手”糟蹋得不堪入目,也失去了往日的風光。看着殘破不堪的“牆壁”,不禁有一絲感傷。

相信現在提到印度的化,大家的第一反應會使狹窄的街道中密密麻麻的人頭和印度人對時間概念的缺乏。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無節制的生育和昇華條天的不斷改善是導致人口暴漲的原因。此外,在印度大多數人的手上是沒有手錶的,因為手錶對他們來説沒有太大用處。電話中説再十分鐘道,轉身就進了巷口的咖啡館裏喝咖啡調侃了,在連三個小時是不稀奇的,連政府官員也是如此。真是不可理喻呀!

看完了各大文明古國,大家現在有何感想。對,他們的確輝煌過,不過是在過去,但是在“同伴”衰落的同時,我們中國卻奇蹟般的存活了下來,並且比較完整的保留了我們的文明。造成他們現狀的原因是他們在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發生衝突時沒有及時採取好的應對措施。而中國早幾個世紀之後存活了下來,跟上了現代的節拍,很好地融入了國際。但仍有許多人看不起中國,而我要説的是:他們看不起是他們的事,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就憑着“當我們的同輩禁不起歲月的磨礪時,我們的祖先仍堅強的走到現在”,我就可以自豪説“中華民族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民族”!誰説過去的文明古國不能成為今日的世界強國!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5

是否文人都懷有比較嚴重的憂患意識?根深蒂固地生長在內心?無時不刻地左右着他們的眼睛與思想?

餘秋雨的《千年一歎》就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重重歎息。

這是一本日記,記錄了作者隨香港鳳凰衞視親身越野數萬公里考察人類各大文明遺蹟的經歷。十個國家一一走過來,他的震驚傷感表露無遺:“人類文明的巨構崩坍得如此淒涼!”“衰草瓦礫,承載着一個從古到今的災難,一切摧殘都是具體的,一切委屈都是難以表述的!”在撫摸文明遺蹟累累的傷痕後,作者回頭苦思:作為我們的生命基座,中華文明也傷痕累累,卻如何避免了整體性的崩坍?這種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價?哪些代價是正面的,哪些代價是負面的?過去的避免能否擔保今後?更重要的是,現在世界上生龍活虎的年輕文明,過多少時間,會不會重複多數古代文明的興亡宿命?作者憂心叩問,是啊,“思亙古如斯又倏忽閃現,誰的驚愕能深究它?”。

由希臘而入,憂傷的情懷已起幕。遠古的愛琴海依舊在,公園前5世紀的遺蹟——石柱只剩下後來者的銘刻,邁錫尼的海倫早已隨戰爭而消逝,空留一個三千三百年前的王城遺址,可惜曾經的千古氣勢已成追憶,幸而,還有一個奧林匹亞,宙斯神殿和希拉神殿依然有聖火的氣息……

埃及,尼羅河、法老、金字塔、太陽神廟……埃及文明是疑問最多的文明,是最難以解讀的文明,因為難以解讀,所以便難以傳承。埃及人對能追溯他們歷史的許多古碑、古籍依然沒有其文字的解讀能力,因而,文明的神祕便無處不在了。所以,作者説“當法老們把自己的遺體做成木乃伊的時候,埃及的歷史也成了木乃伊”,慶幸,中國有個秦始皇,他讓中國的歷史活了下來。

以色列——怨氣聚集的國家。曾經輝煌的所羅門王朝絲毫沒能讓堅強的猶太民族得以安逸地喘息,命運對其尤為不公,那麼多的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落在他們頭上,驅逐、殺戮、奴役,怎麼也擺脱不了,但這個民族最讓人佩服的地方就是:“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一次次大遷移。而只要落腳,就能迅速創造出一個優於別人的生態。如果這種生態中有被奴役的成分,那麼他們寧肯放棄,選擇流浪”。是啊,多舛的命運已造就了他們堅強的的生存文化,但無論多麼堅強,集合了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精神重心的耶路撒冷永遠都是他們內心的痛,一面哭牆見證了他們多難的歷史。

巴勒斯坦,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的城市——傑里科古城遺址,一萬年前的驕傲現在只剩下破敗和不安全,唯有幾叢遺落的花,悄悄鮮豔了一萬年。

約旦,美麗神奇的佩特拉山谷中,玫瑰紅宮殿和羅馬競技場還完好無損地存在着,卻只能與清風明月為伴,因為缺少文字所以其寂寞的輝煌顯現的是隱性的文明形態,對它的瞭解只能靠猜測與想象。

伊拉克——敏感的國家,因為有了全人類文明的母親河——底格里斯河而令人嚮往,雖然鐵絲網重重。原想由此探尋巴比倫文明的痕跡,比如早熟的《漢謨拉比》法典,比如殘暴的統治,比如奇異的建築,比如,天文學、數學、醫藥學……然而,在巴格達博物館裏,作者只看見了一屋的空缺,一屋的悲愴,一屋的遺忘,連巴比倫遺蹟也被糟踐成一個低劣的現代模型。

伊朗,歷史上的伊朗被征服的次數很多,所以歷史的遺蹟在征服的過程中被破壞得很徹底,米底王國(伊朗人建立的第一個王國)的首都和居魯士成為作者瞭解伊朗史的開端。伊朗因薩珊王朝而奠定了現代伊朗文化的基礎,此後,伊朗不斷地遭遇到侵略,但是,最後居然在重重的災難中成了伊斯蘭文化的一個重鎮,以獨特而緩慢的步伐,走進了現代。現在的伊朗呈現在作者面前的是一種淡然漠然,有點蒼涼,有點神祕,有點世俗。

巴基斯坦,沒有石柱的斷殘、城堡的倒塌、古都的湮滅,但是“赤腳密如森林”,這個國家呈現在作者面前的是不可掩飾的驚人的整體性貧困。這是另一個意義上的文明淪落。欣慰的是作者在其首都伊斯蘭堡的塔克西拉尋找到了犍陀羅藝術,在那兒,法顯和玄奘曾經的足跡讓他激動萬分,他思考了僧人遠行進行文明之間深層溝通的意義。

印度,嚮往以久的“恆河晨浴”讓作者徹底知道了那與美麗無關,卻是一場人類的悲劇。極端的貧困、極端的混亂、極端的骯髒讓作者早早告別阿育王與菩提樹,逃離了。

尼泊爾,綠色的尼泊爾讓作者的感覺瞬時甦醒。在這兒,作者得以靜靜地反思萬里歷程,為此番的文化考察畫下一個大大的感歎號。

遠征和失序,迷昧與保守是作者思考得來得文明衰落原因。(附:作者為“千禧之旅”所寫歌詞)

千年走一回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車輪滾滾塵飛揚,祖先託我來拜訪。我是崑崙的雲,我是黃河的浪,我是涅槃的鳳凰再飛翔。

法老的陵墓,巴比倫的牆,希臘海濱夜潮起,耶路撒冷秋風涼。我是廢墟的淚,我是隔代的傷,恆河邊的梵鍾在何方?

千年走一回,山高水又長。東方有人長相憶,祖先託我來拜訪。我是屈原的夢,我是李白的唱,我是涅槃的鳳凰再飛翔!

《千年一歎》——我為它的沉重而莫名地歎息。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6

《千年一歎》是餘秋雨先生寫的,“我們甘願在毫無保護機制的險境中去面對這一切,就像脱去手套撫摸它們的傷痕。”這句話是自序中的一段話,從世界各地最後回到中國。這一路走過的並不是什麼現代化的都市,車輪碾過的也僅僅只是一些讓我們感覺似乎很古老的地方。 然而我又看見了希臘給人是藍色的,無論是美麗的愛琴海或是作為希臘象徵的巴特農神殿。但這只是最初感受罷了。柏拉圖,他們滯留在千百年前對人生的思考已無法用現代的詞語形容。希臘的文明是健康的、閒散的,當讀到希臘人的快餐也要一個小時後才能上桌,我不禁感慨了,為這種獨特的生活節奏感到一種有趣。可惜的是,這種文明要衰落了,因為它過於閒散,過於與世無爭。

埃及的土地絕大多數是沙漠彷彿是一種金色的。埃及給人的是神祕的,無論是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或是木乃伊。讓人們感覺法老們似乎一直所做的只是守着這些東西罷了。如果説希臘的街道還有一絲古今有聯繫的感覺的話,那麼埃及就完全沒有讓人有聯想的興致,彷彿除了數千年前留下的幾座建築便什麼都沒有了。

作為那些古老文明的後代我們又做了些什麼呢,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戰火一遍一遍的摧殘着那些已經殘剩無幾的建築,在埃及,凱撒的焚書和羅馬教皇的禁異教使得那些能夠揭開金字塔奧祕的古文字無人能讀,在伊拉克,“復原”的巴比倫古城毫無原有的滄桑,無法讓人肅然起敬……因為戰爭,因為時代,因為政治,因為功利,那些原來應該流傳千年的建築、文字都差不多消失殆盡了。那麼,我不禁感到疑惑,幾千年以後,我們的後代又該如何去了解,去探索那些存在千年的文明呢?那些已經無人解讀的文字我們的後輩能夠讀懂嗎?那些老早殘破的建築我們的後輩又能重新複製嗎?

我們至今仍可以學習千年以前的歷史,這可能要歸功於秦始皇早早的就統一了文字,要歸功於幾乎每個朝代都會命人撰寫史書,作者提出了疑問:“作為我們的生命基座,中華文明也傷痕累累,卻如何避免了整體性的崩坍?”是的,盜墓者的層次不窮,每到一個名勝古蹟就會留下“到此一遊”的“見證”,古建築成了發展旅遊業的最好工具,太多太多的商業化元素佔據了那些古舊建築所散發的古老而又吸引人的文明氣息。“更重要的是,現在世界上生龍活虎的年輕文明,過多少時間,會不會重複多數古代文明的興亡宿命?”整部日記,都貫穿着這種疑問。作者可能才想起千年一歎的名字吧!正是這樣長城在哀歎,泰姬陵在哀歎,黃河在哀歎......我們要盡我們所能的去學習去保護那些古老的文明,去教給我的後輩,去告訴他們中華文明千年的歷史,才會有我們光輝的現在。中華文明千年的歷史,是我們民族的傳承。

千年一歎讀後感(五)

《千年一歎》這本書確切來説是一本日記。它記錄了作者餘秋雨在前年之交隨香港鳳凰衞視“千禧之旅”越野車隊跋涉四萬公里的經歷。

餘秋雨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的豫園非常精煉,讀起來流暢、優雅,但貼近生活,思維新穎。他能把新的想法用最簡單的語句表達出來,而且總能被人接受。他曾説過“寫書最大的困難不在立論之勇,不再跋涉之苦,也不再考證之煩,而在於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翠蓮的平易可幹吧玄奧席位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羣。這等於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温焐化堅冰。字字句句都要好為難言的艱辛”。難怪他的文字如此精妙,原來他早有這番感悟。我説,餘秋雨也能算得上是個探險家,因為在這“千禧之旅”的路上,他們遇到許多驚心動魄的事,隨時都威脅着他們的生命。許多短路荒草迷離,戰壕密佈,土匪出沒,在中東的一些國家更是如此。掐一秒不知道後一秒會發生什麼,他們只知道一連串真實的故事:宗教極端分子在疾風中內殺死了幾十個衞國旅客,三十幾個警察剛被販毒集團殺害……

“千禧之旅”的目的實際上是環遊世界的文明古國,領略人類文明的精華和感受異國的風土人情。所以他們選擇了希臘為此次旅行的第一站。路徑除中國外的三大文明古國,埃及、印度、古巴比倫。

而到達希臘時他們所見到的只是狹小、陳舊、道路擁擠和人民閒散。只有從被風化的古代遺址中看到一點文明古國的影子。照我看萊希臘人閒散的昇華方式有許多缺點,社會失去了精氣神,一部分閒散變成了精神貧窮。可見衰落了的古代文明難以與現代結合,最後只能被現代文明遺落。可悲。

説到埃及就不能不提恆河。但恆河清澈的河水,美麗的風景早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是渾濁的河水河岸邊“熱鬧”的景象。上游臨死洗澡,下游刷牙喝水。印度人認為恆河的水是生水,喝一口,有病治病,沒病養生,什麼傳染性皮膚病在水中泡一泡就好,所以的牛皮蘚、蕁麻症的人都用到恆河沐浴。還有的老人自己知道已經不行了,就叫家人把他們抬到恆河邊上,鋪一張席子,躺在地上等昇天。他們説“就算死也要死在恆河邊!”在那些人死後,會有專門的人堆好木堆,把屍體排好隊,一批一批的火化,人就這樣化為一縷輕煙了。

接下來的同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巴比倫遺址。古巴不必四大文明古國中最神祕的,人民只有聽着空中花園的故事想象城市、街道中繁榮的景象。因為留下的實物遺址已被無情的歲月和貪婪的“黑手”糟蹋得不堪入目,也失去了往日的風光。看着殘破不堪的“牆壁”,不禁有一絲感傷。

相信現在提到印度的化,大家的第一反應會使狹窄的街道中密密麻麻的人頭和印度人對時間概念的缺乏。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無節制的生育和昇華條天的不斷改善是導致人口暴漲的原因。此外,在印度大多數人的手上是沒有手錶的,因為手錶對他們來説沒有太大用處。電話中説再十分鐘道,轉身就進了巷口的咖啡館裏喝咖啡調侃了,在連三個小時是不稀奇的,連政府官員也是如此。真是不可理喻呀!

看完了各大文明古國,大家現在有何感想。對,他們的確輝煌過,不過是在過去,但是在“同伴”衰落的同時,我們中國卻奇蹟般的存活了下來,並且比較完整的保留了我們的文明。造成他們現狀的原因是他們在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發生衝突時沒有及時採取好的應對措施。而中國早幾個世紀之後存活了下來,跟上了現代的節拍,很好地融入了國際。但仍有許多人看不起中國,而我要説的是:他們看不起是他們的事,我們的祖國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藴,就憑着“當我們的同輩禁不起歲月的磨礪時,我們的祖先仍堅強的走到現在”,我就可以自豪説“中華民族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民族”!誰説過去的文明古國不能成為今日的世界強國!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中國自古以來評價一位文人,首先看的並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壞,也就是他的人格。一個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所以,一個人的人格可以説是他的名氣的骨幹。

蘇東坡所處的時代與現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歷代為人們所稱頌,可謂家喻户曉。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與他的人格魅力不無關係。

蘇東坡的人格雖然複雜多面,然而我認為也可以用“浩然之氣”四個字來概括。所謂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之氣,也就是人世間的正氣。蘇東坡即具有此種“浩然之氣”,它致大致剛,激烈衝動,不可抑制,這種力量若輔以正義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

有一個家喻户曉的故事:一天飯後,蘇東坡捧着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裏藏些什麼?”侍兒們分別説。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雲説:“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蘇東坡捧腹大笑,連聲稱是。

“不合時宜”正是蘇東坡那堅執性格的體現。

蘇東坡堅執的性格集中表現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堅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風雨中的海燕,暴風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昂的怒吼,高傲地飛翔。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8

《呼蘭河傳》這本書用樸素清麗、真摯感人的語言分別描寫了呼蘭河這個小城,呼蘭河的風土人情,我的祖父,家院的荒涼等幾個方面。《呼蘭河傳》這本書對於人們的封建傳統進行了嚴格的批判,此書用了五分之一的篇幅來描寫了一個小團圓媳婦的悲慘的經歷,講述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被受到愚昧思想禁錮的人們活活害死。小團圓媳婦剛來時健康活躍,但她的婆婆不停地打罵她,在她看來,小團圓媳婦連雞都不如,小團圓媳婦“病”了,“好心”的鄰居們都來幫忙,希望小團圓媳婦好起來,但人們愚昧的思想卻把她害死了。

除了小團圓媳婦,作者還描寫了許多悲劇性的人物。在描寫不同的人物和事情上,雖然沒有呈現在書面上明確的評論,卻讓我們看到了作者對故鄉人們的愚昧的諷刺和批評。

雖然作者嚴厲的批評了故鄉人們的愚昧,但作者對故鄉和故鄉的人們始終懷着一種深深的熱愛和思念。

書中還描寫了我的祖父。作者用兒童的視角描寫了我和祖父一起的歡樂時光。作者小時候,要面對冷淡的父親和嚴厲的母親,所以只能在祖父那裏得到温暖和關懷。我(作者)和祖父在後院裏度過了歡樂的時光,我在祖父那裏得到了自由、温暖與滿足。祖父對我寬容,和我玩耍,教我學詩,表現了祖父對我極大的愛護。在祖父那裏,我感受到了無限的温暖。

文中刻畫了一個慈祥,和藹的祖父。這些和祖父度過的美好時光,是一段美好的回憶,在這回憶中,有着留戀,有着深深的思念。

作者用自傳的方式為我們描繪了一個豐富的故事和人物,為我們描述了一個複雜的生活空間,告訴我們,應該用一種寬廣的胸懷來召喚真情與温暖。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今天,我們學了《自然之道》這篇課文,本文主要講了作者與幾位同伴觀察太平洋小綠龜入海時,出於善意,救下龜羣的“偵察兵”,卻最終導致龜羣慘遭食肉鳥捕食的悲劇故事。

有一次,我犯下了一個不可彌補的小錯誤。

那天,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看見張姐姐的爸爸栽了幾盆花,我説:“叔叔,可不可以給一朵花我呀?”叔叔説:“好吧!”我隨手接了一朵花。回家後,我把那朵花種在花盆裏,馬上澆了一盆水,連續澆了幾天,它什麼動靜也沒有,我把它拔了出來,一看,原來是莖斷了,水份不足,最後凋謝了。

今天學了這篇課文讓我們懂得了,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想法相反的結果。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教師這一行業的特點就註定了生命中沒有轟轟烈烈,有的只是平凡,但也就是這平凡,也可以造就另一種輝煌。只要你心中有愛,這種愛在任何時刻都閃爍着奪目的光輝。《如何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眾多教育名家的真知灼見,裏面容納了他們的教學理念,從他們自己的身邊的故事講起,句句誠懇,實實在在,每一位都讓我很感動。

陶行知、蘇霍姆林斯基、蘇格拉底、柏拉圖、盧梭、狄德羅、斯賓塞、赫爾巴特„„他們都是中外教育界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他們在教育領域也多有自己的教育成就和教育領悟。這本書讓很多身處“迷茫”中的教師表示從中找到了方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本書集中展示了眾多教育家的教育教學思想、藝術和具體操作方法。作者的教育表達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把理性的思考傾注於可讀性極強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個個感性又不失理性的經典感言裏,感受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演省,撼人心魄。

如何做最好的老師,我想是圍繞“愛”來展開的,愛心是好教師的的基本條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説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裏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成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不是簡單的心理成分,它是每個學生渴望得到的陽光雨露,它是滋潤學生靈魂的靈丹妙藥。只有教師深深的愛,才能換來學生深深的情。一聲老師好的稱呼裏飽含着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對老師的信任。而魏書生的《如何做最好的老師》書中談到的很多經驗,很多的理論無非就是要求教師要有愛

、感恩、希望、信仰、探索、合作。而自由與自主的“愛”要放在首位,因為沒有愛就是沒有教育。看到這讓我想起來了我們今年九月份的培訓,在培訓當中張校長和其他老師也多次重點講到要“愛”學生,並且這種愛要讓學生感受到的是沒有附加值的愛。讓他們在我們的關愛當中快樂的學習,成長,讓他們享受到快樂。

愛學生,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我們很多老師都是愛學生的,但是為什麼還會遭到有些學生的不喜歡呢?但當我愛學生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首先就應該要有一顆與孩子一樣的“童心”,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也許只有童心才能滋潤童心。當我們擁有一顆童心時,我們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學生,當我們有了童心和愛心之後,自然我們就會很容易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和他們一塊

來分享快樂與煩惱,學生就會視你為他們的知心朋友,對你的愛自然也就會流露出來,因為學生是最單純、最可愛的,他們也是最容易感動的。我們要愛學生,但是不能憑藉自己的感情只愛那些自己認可的學生,我們應該一視同仁,把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老師的一個關切的眼神和一個微笑就能個一個學生莫大的動力,讓他感受到老師是關心他的,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温暖,作為老師,我們更要注意觀察去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賞識他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秀的,至少我們關注的優點是發現學生的亮點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着他們的缺點和短處,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學生是優秀的,相信他能做的更好。李老師説得對,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和同學心貼心;因為有愛,才有崇高的靈魂和蓬勃的朝氣。當學生喜歡你的時候,他很自然的也就會喜歡你的課,這就是所謂的愛屋及烏吧。

作為教育者來説,要使自己成為最好的教師,另外還要會反思,會從成功中總結經驗,從失敗中得出教訓。用敏感的心關注教育現象,用科學的理論和豐富的知識把握專業成長的契機,用探索和進取精神去追尋教育真理。蘇霍姆林斯基只不過是一間偏遠國小的校長,可他三十年如一日地做教育筆記,對四千多名學生進行過認真觀測和分析,最終成了偉大的教育家。“對於一線的老師來説,最好的課題就是帶着一顆思考的大腦從事每天平凡的工作,我們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就是最好的科研課題。”當我們憑藉自己的智慧,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並將這些解決難題的方法彙集成文字,形成自己的經驗並使這些經驗具有可推廣性的情況下,我們自己,已不再是普通的教師,我們或許已經成為一個教育專家!

教師雖然是個普通的工作,但是我也想做到最好!心中有目標才會提升自己。所以在讀完《如何做最好的老師》,我發現名師真的有很多地方非常獨到,另外書中還總結了很多教師素質提升的方法。讀後,心裏極不平靜,這不正是我所急需的嗎,他像一盞明燈,引導我向做最好的我不斷探索!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這是寓言,還是夢魘?卡夫卡的《變形記》究竟是預示了一個未來,還只是偶然的一場噩夢?《變形記》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也是西方現代派文學的經典之作。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一般把卡夫卡和他的作品歸入“表現主義文學”中。

格里高爾在父親的公司破產、全家處於困頓的境況下,去當旅行推銷員,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擔。他在家裏是受到尊重和愛戴的。當一個人被人依賴時,他與別人的關係自然會處於正常狀態。但格里高爾一朝成了大、冷漠、殘酷、無法溝通的可怕圖景,親情、倫理之情蕩然無存。格里高爾雖然成了甲甲蟲,父子關係、母子關係、兄妹關係突然間發生了180度的轉變,顯示出一幅極端自私蟲,但作為人的思想感情還在。他為不能按時上班而着急,他為老闆要炒他的“魷魚”而焦慮,他為父親暗暗地存了一筆錢而欣慰,他為妹妹明年上音樂學院的事而籌劃,他為今後一家人的生計而憂心……專橫暴躁的父親卻全忘了昔日的父子之情,害怕“家醜”外揚,要把他趕回房間,關起來。他甚至懷疑兒子會對家人採取暴力行為,而恫嚇他、用蘋果砸他,想要致他於死地。慈父之愛在他身上已消失殆盡,暴露出來的是極端的自我中心主義。母親對兒子的感情似乎要深一點,她同情兒子遭受的厄運,她不能接受兒子變成甲蟲的事實,因此悲痛欲絕,但她內心已把兒子當作一個沉重的累贅了。更可恨的是妹妹葛蕾特。當哥哥最初變形後,她尚能做一點照料工作,如打掃房間、送飯等。但時間一久,她就再也“受不了了”。她痛哭着向父親請求:“我們必須設法擺脱他”,“他必須離開這兒”。並狡猾地辯解説:這隻大甲蟲並不是格里高爾,如果是的話,他就應該“自願跑掉”。這實際是在暗示格里高爾。她還無中生有地説:格里高爾會“要了你們倆(指父母親)的命”,他在“迫害大家”,“想佔領整幢寓所”。這一番歇斯底里的哭訴,把她內心的自私、狡黠、冷酷暴露得淋漓盡致。格里高爾對一家人的言語行動,並沒有驚詫,也沒有憤怒,而是用一種清醒的、“平和”的、“沉思”的心態,接受了這種事實。他一邊“懷着深情和愛意回憶他的一家人”,一邊悄悄地死去了。他的死,使薩姆沙一家如釋重負,大家沐浴着三月的春風,一身輕鬆出外郊遊去了。格里高爾的死並沒有影響了別人的生活。

人為什麼我們自私、狡黠、冷酷?因為懼怕我們的無能為力。卡夫卡作品含有的空虛、固執的懷疑,向前追求一種無信仰的安全感,這種焦慮,正是人類文明千百年發展中不曾除去的隱痛。這種痛楚並沒有因為文明的日趨完善,人類改造能力的日益增強而減弱,反而愈加凝重。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經常去學校的圖書館看《一千零一夜》,黑色的封面,一個白色的小天使和一個巨大的魔鬼,樸素至極,卻給我帶來了無窮的遐想。我愛讀書,因為書能帶給我知識,帶給我快樂;我愛讀書,因為書能豐富我的想象;我愛讀書,因為書是我人生的嚮導,幫我們找到智慧的源泉;我愛讀書,因為書就像一架梯子,讓我們登得更高,看得更遠。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朋友,可以與它親密交談;一本你喜愛的書,就像自己的家,能從中感受到温暖;一本你喜愛的書,就像一處故地,等待你隨時去重遊。記得還有一次,媽媽帶我去我去新華書店看書,我一進門就抓起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看起來,看完了一本,再看一本,真是越看越入迷。過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我就像一個木頭人一樣坐在那裏,聚精會神的讀着一本又一本書,好像什麼也不存在。到了11點半,媽媽等急了,就對我説:“下次週末我再帶你來書店看書,快回家吧!”我聽了,可又想再看一會書,最後依依不捨地離開了書店。

我愛讀書,因為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可以把人類從無知,變為天才;它可以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那無限廣闊的知識的海洋。我愛讀書,因為它可以使我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做新世紀的優秀少年!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在上幼兒園時,我非常厭煩讀書。直到國小二年級的一天,我做完作業正在玩,看見媽媽正在津津有味的看着《青藤屋》那本書,看到她痴迷的神態,我也試着看了一篇,看到那動人的故事,越看越想看,於是書就把我吸引住了。我第一次看書上癮了,所以我一有空閒的時候就去看那本書,一直把它看完。

我過生日時,媽媽到書店讓我挑禮物,我拿了一本《苦命的孩子》看了起來,我看了非常感動,所以我讓媽媽給我買了那本書,她很高興,表揚我長大了,愛學習了。那是我第一次向媽媽提出要買一本書,以前我總是挑選一隻漂亮的鋼筆或者精美的玩具……我在回家的路上,坐在自行車上仍然不停地看着那本書,回到家的時候,那本書我都快看完了。書的故事情節把我感動的留下了眼淚,我也從中也學到了許多好詞佳句,這本書也使我增強了讀書的興趣。從那以後我就養成了愛看書的好習慣,媽媽也經常給我買來一些書,我非常喜歡。通過看書,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明白了許多道理,心中的故事也漸漸多起來。有一些故事讓我感動,讓我懂得了人間真情,讓我知道了很多很多。

書給我帶來了快樂,我要繼續讀書。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記得,剛放寒假的第一天早晨,那可把我了壞了。是啊,放暑假了,誰會不樂呢?我昨晚把鬧鐘設在了八點整,因為今天的事情有好多呢!這不,鬧鐘一響我就趕緊從被窩裏爬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把衣服穿好後,就洗漱了。我邊洗漱邊想:一會兒我去書店借哪幾本書呢?書店的書這麼多,到了那兒再説吧。一切準備就緒,我出門了。

“媽媽,我去買書了!”我邊説,便把鞋子穿好。

“哦,早去早回啊。”媽媽説着話就走出來送我。

“知道了。”我打開門走了。

書店就在我家門口,我幾步路跨進書店,開始挑書。書店的書,多的數不勝數,這些琳琅滿目的書籍頓時讓我眼花繚亂,這讓我如何下手?嘻嘻,不瞞你説,其實我心理已經有了數,像鬼馬少年這一系列的書,我都愛看。因為它們這一系列的書都是帶有故事性的,所以很和我的口味。我找到了這一系列的書後,我發出了感歎:確實,這一系列的書很多!我左看看右瞧瞧,失蹤沒有決定借哪幾本書。這樣轉來轉去也不是辦法呀,最後我只好決定隨機抽取四本書好了。借完書後,我三步並作兩步跑回家。

進了家門我趕緊回到自己的房間,開始囫圇吞棗地讀書。這些書籍想一塊磁鐵,牢牢得吸引了我。這些書中的好詞佳句可真多,還好我早有準備,我把這些好詞佳句的超載了隨身記錄本上。我只得慢慢消化,因為如果我一口氣全消化了,那樣只會導致我消化不良。

莎士比亞曾經説過:“書記是人類知識的總統。”對於我這樣缺少課外知識的女孩而言,它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我真樣貪婪地閲讀大大的廣泛了我的課外知識。

當然,我閲讀也是有方法的。我會把我借來的書,讀上十遍百變千遍,我會仔細尋找我忽略了的地方。然後我會把我學到了的東西列一個單子。這好似與書中的主人公,一起去冒險!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我愛閲讀,我愛讀書!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神曲》是西方中世紀文學的開山之作,因其年代久遠而顯得頗有生澀之感。但是專心讀下去,依然能夠清晰地感覺到《神曲》中交織的人神共鳴之曲。下如此結論之前,我暗暗的把我剛釋卷的《神曲》回想一遍,從《地獄》到《淨界》再到《天堂》,默然發現者這種分法本身就隱含着一種神學的思想。

我們知道,中世紀的歐洲的基督教的天下,然而不僅是基督教,就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大的長久的宗教,都總會影射着人的前世今生以及現實報應這種神學思想,這已幾乎是全人類思想的共同點。但丁在《神曲》中,依據《聖經》和《福音書》以及自我的想象,把這種宗教思想細化成這三個部分,並且在每個部分都細心地安排了一些或是古代名人或是“當代”名人在裏面,不無有為基督教宣揚這種神學思想的目的。再者,這種按現世作為分類,按人頭分類的做法在中世紀宗教盛行的歐洲,其可信度可就大大增加。因此,不管是宗教的教會亦或是中世紀的普通人民,都不可能有理由去發對甚至批判這部書。再者,作者的這種安排實則上隱含了一種“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意味。我們都知道,《地獄》是一個人過大於功的象徵,而《淨界》則是一個無功無過的象徵,到了《天堂》,就是功大於過的意思了。作者本人從《地獄》升到《淨界》再升到《天堂》,完成了一個從過到功,從罪到德的過程。而相同的,普通市民,甚者是整個國家,如若能有所頓悟,這種上升也是在神的神恩之內的。所以《神曲》看似批判佛羅倫薩,實則在內部也隱含了作者對佛羅倫薩的無限熱忱和希望。

《神曲》的創造並不僅僅是為了影射某些宗教人生的問題,它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為挽救沉淪中的佛羅倫薩。作者在書中的不同部分對此都有隱喻。比如在《地獄》這折裏,作者精心挑選的靈魂代言人很大成分上都是來自佛羅倫薩,從教職人員到普通的驕、貪、色等人員都給予了不同的懲罰。作者通過眾多靈魂的嘴道出了當世的佛羅倫薩的黑暗,也通過地獄中的魔鬼給出了評判。而在《淨界》和《天堂》裏,作者則通過對佛羅倫薩的評判上升到一個整體的層面,通過神人之口委婉道出。這其中包含着作者對自我成長、生活的土地的深厚情感。讀之,大有“怒其不爭”的意味。

以上是從大的方面對《神曲》大意的一點自我見解。而從小的方面看,《神曲》誠然是一曲中世紀拙樸的史詩。在《神曲》裏,隨處可見古希臘神話和《荷馬史詩》的影響。英雄主義、正義,神學的光芒照耀着整部《神曲》,猶如但丁在天堂中看到的天使的光芒,《神曲》本身也散發着耀眼的金光。然而,《神曲》的金光卻並不全為歌頌金光而寫,而是為了歌頌世俗偉大的道德和信仰而作,這正是《神曲》對古希臘神話的借鑑和突破之處。

千年一歎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老舍對我們來説,已經是很熟悉的一位作家了,在此也就不多介紹了。倒是寫作背景得説説:話劇《寫於1956至1957年間,它是老舍一生中秀的戲劇創作,正像曹禺先生所説,它是“中國戲劇空前的範例”。老舍寫小説很少,卻寫了不少的戲。在寫《茶館》之前,他寫了話劇《春華秋實》、《西望長安》,在《茶館》之後寫了《紅大院》、《女店員》和《全家福》等。《茶館》跟這些配合時事政治的作品,在題材、風格以及創作模式上,都大不一樣,他重新寫起了解放前寫慣了的“陳年往事”。

《茶館》的創作意圖是十分清楚的,它透過“裕泰”的茶館陳設由古樸→新式→簡陋的變化,昭示了茶館在各個特定歷史時期中的時代特徵和文化特徵。開始時,茶客的弄鳥、吃茶、玩蟲,雖有些略帶古風的聲色,但由於“偵緝”的出現及“莫談國事”的紙條,一動一靜,均產生着一種壓抑的氣氛。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館設施的更新與場面的收縮,無疑暗示着茶館在這個矛盾。不斷加劇的社會中所作的抗爭。茶館中的“洋氣”以及那張越寫越大的“莫談國事”紙條,則預示着更大的危機。到了第三幕,不僅僅“莫談國事”的紙條寫得更大,數目更多,而且旁邊還有一張紙條:“茶錢先付”。這證明了茶館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錢先付”“莫談國事”顯然反映了一種因果聯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pn0pyx.html